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幫助你了解自己的盲點 掃除心中的地雷 臨終成功感應道交 蕅益大師把佛法修學的目的定為「破妄顯真」四個字,也就是破除虛妄、開顯真實。 在此基礎下,佛陀的教法有三個重點: 第一「小乘」法門,強調業感緣起,斷有漏的業力、輪迴,但缺點是它的人生觀是對立的,只能夠破除虛妄,沒有辦法開顯真實;第二「大乘」強調一切唯心造,是一個平衡中道的思想,其中又分出了兩塊,一是圓頓法門(如楞嚴經、法華經),好處是在成就真實的功德,非常直接了當,但是在破除虛妄就相對不足;二是次第法門,也就是唯識學,跨足了破除虛妄跟開顯真實,很務實地以凡夫的心阿賴耶識出發,開顯菩提道;往下兼帶小乘的業感緣起(破除虛妄),往上通達大乘的真如緣起(開顯真實),所以唯識學的賴耶緣起,可以說是大小乘中非常重要的橋樑,若把唯識學好了,所有的佛法就更容易融會貫通。 一個成功的佛弟子,就是很快可以了解自己的盲點、掌握自己需要甚麼法門,唯識學針對凡夫內心活動的狀況,做一個深入的探討,讓我們在短暫的人生中,調幅自己、掃除心中的地雷,並結合憶佛念佛,臨終成功感應道交。

唯識學概要_033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三十三 【221】淨土法門的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淨土法門的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淨土法門的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好,請放掌。 今天我想利用這個機會,我們把這個唯識學的教理跟淨土宗的念佛, 跟大家做一個比較輕鬆式的研討,做一些互動。 首先我們先談一談淨土宗的念佛法門。 其實我們從現實的情況來看,淨土宗的念佛是很多元化的,不管是臺 灣、不管是美國、不管是其他地方,有些人是比較喜歡重視修福報的—— 卷三十三 - 2 - 做慈善事業的;有些人喜歡修止觀;有些人喜歡研究教理,各式各樣的人 都是淨土宗的修學者。但是淨土宗它有兩個原則必須要遵守,你違背了這 兩個原則,你就不是淨土法門。也就是說你的過程可以多元化,但是你的 心態,它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則:第一個你要好樂淨土、第二個你要尊重 名號。 如果你對來生的規劃,你不喜歡到淨土去,那你就不是淨土法門。因 為淨土法門,它一定是要在生命的規劃,他要做一些改變的:你一定要遠 離娑婆世界的輪迴,而到淨土的環境去,去親近十方諸佛的。所以淨土法 門,它第一個規矩:就是你的來生的規劃,必須要設定——往生淨土!這 是第一個重點。 唯識學概要 - 3 - 第二個:不管你佛號念多少,你可能一天只有念一百句佛號,這都沒 關係,但是你心態上要尊重這句佛號;如果你今天不尊重這句佛號,你也 沒有資格叫淨土法門,因為它畢竟是一個他力攝受的法門、它是一個本尊 相應的法門。我們之所以往生淨土,沒有一種力量是來自於我們的生命的 力量,不是!是來自於阿彌陀佛四十八種的本願的攝受。我們只做了一件 事情而已:我們成功的把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啟動了,叫做「感應道交」; 後續的工作,都是彌陀對我們的加持攝受。所以你今天你可以少念佛號, 這個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你不尊重這句佛號,你就不是淨土法門。 所以淨土法門它過程是可以多元化的,但是它的會歸是非常嚴格 的——「好樂淨土,尊重名號」,叫做「順從本願」,這兩個規矩是不能動 搖的,這是淨土宗的這個宗派的特色。 卷三十三 - 4 - 【222】唯識學的特色是什麼呢 唯識學的特色是什麼呢 唯識學的特色是什麼呢? 那我們來談談,我們前一段時間學的唯識學,唯識學也有它的特色。 唯識學它對於生命的一個理論,它認為:所有的外在的環境,是你的 內心變現的,所以你內心是決定了外在的環境,而不是外在的環境去決定 你。這跟我們一般的思考是有一點衝突的,我們往往會把自己的痛苦歸咎 在:欸,因為有人刺激我了,就這個環境傷害到我了,所以我痛苦,這是 我們一般的凡夫的思考;但是唯識學是不同意這個看法,它認為你外在的 環境,是你內心變現出來,你要自我反省。當然也可能不是你今生的因緣 變現,可能是前生的你變現出來的,你前生的思想有問題,因為它的思想 是相續的,所以唯識學它很重視內心的一種思想改造。 唯識學概要 - 5 - 所以唯識學它的整個唯識的思想,它雖然安立了八識,祖師把它會成 三類:第八識的異熟;第七意識的思量——自我意識;跟第六意識的思考 能力——了別。但是其實整個唯識學只有兩個重點:一個是管業力的阿賴 耶識;第二個是管的思想的第六意識,這兩個。 所以認為我們的生命只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來自外境的業力。如果你 今生活得很快樂,其實跟你的今生沒有太大關係,你也不要太得意,不是 你今生的努力促成的,是前生的你做了善事,你要感謝前生的你;我們今 天吃到的稻米,可能是去年栽種下去的,你只是摘果實而已。所以你今生 的快樂,跟你今生沒有直接的關係,那是你有一個美好的過去;當然如果 你今生相對痛苦,這也不能怪今生的你,不是你不夠努力,是你前生做了 錯事。 卷三十三 - 6 - 所以唯識學對於業力這一塊,我們從唯識的整個學習來看,它把業力 這一塊判做「依他起性」。它認為依他起沒有好、也沒有壞,沒有對錯, 它只是一種快樂跟痛苦的感受而已。 其實人生本來是很單純,本來業力在釋放的時候,它只給你兩種相 貌:就是快樂跟痛苦。但是我們的第六意識是很複雜的,這個思想很複雜, 就把快樂跟痛苦,就轉化成很複雜的人生:成敗得失、榮華富貴、貧窮下 賤,就安立了很多很多的名言出來。從唯識的角度,其實我們可以看得出 來,它在觀這個人生的時候,它在破第六意識的遍計執——你的錯誤的思 想。 我們看唯識學我們一路走來,我們學了十六堂課,我們看不出佛陀對 唯識學概要 - 7 - 業力這一塊有任何的評論,沒有!佛陀只是告訴我們:業力這一塊——認 命、隨緣,因為它總會過去的。你今天跟業力計較,你只有越陷越深,處 理業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處理!不要去動它——「隨緣消舊業,更莫造 新殃。」凡是想要處理業力的人,後果就是更糟糕!因為業力它帶動了另 外一個業力,因為你陷入了阿賴耶識的業海,你就沒辦法脫身了;尤其是 淨土宗的人,千萬不要去碰業力這一塊,你弄不過它的。你不要奢望用你 今生幾十年的時間,去處理你無量劫來留下的業力,你最好不要這樣想, 你最好不要不自量力。 所以佛法告訴我們:阿賴耶識,這個業力,輕輕的走過去就好——不 迷、不取、不動,這是最好的處理。如果你夠聰明的話,不要去碰業力這 一塊,不要去計較業力。因為你去碰業力,業力就像蜘蛛網一樣,「此生 卷三十三 - 8 - 故彼生,此有故彼有」——你會帶動另外一個業力,這個阿賴耶識,你越 攪動它,它就越沒完沒了。 所以學過唯識的人都知道:面對業力就是不動!不迷、不取、不動。 凡是你今生所碰到的人跟事這一塊業力,它都是一個既成的事實,已經是 一個種子而變現的一個果報,是很難改變的。你要把精神體力,用在改變 你的思想,來生是可以期待的,在你死亡到來之前,你可以好好的去規劃 你的來生,這是你應該把握的。 所以從唯識的角度,人生的目的只有一個(可能有些人覺得很奇怪), 從唯識的角度:就是你要放棄今生!要把生命放到創造來生這一塊,唯識 的教義是這樣子。你要培養一個美好的思想,去開創來生,因為今生已經 唯識學概要 - 9 - 是不可期待了;就是說它已經變成水果了,但是你的思想,它卻是一個種 子的醞釀。這就是為什麼佛陀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一個有智慧的 覺悟的菩薩,他很重視他的起心動念:就是說別人對我怎麼樣,這個我不 管,對我好,那是我的業力;對我不好,也是我的業力,但是我怎麼去面 對人生,我的思想——我起心動念,這是一個新的業種,它影響到我的來 生。我們人生的最大的挫敗:就是我們花太多時間,去處理已經成就事實 的水果;而忽略了去開創來生這一塊。所以唯識學,它很重視你的第六意 識——思想改造。 【223】我們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一) 那麼現在我們要說什麼事呢?就是說:我們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 卷三十三 - 10 - 結合? 其實唯識學跟淨土宗關係是很密切的,淨土宗它強調:好樂淨土、皈 依彌陀,是吧?這兩塊也是思想。其實淨土宗在所有宗派裏面,它最有關 係的就是唯識跟天台這兩塊,它也重視思想,何以見得?看蕅益大師的《彌 陀要解》就知道,蕅益大師在前言,第一句話講到:「往生與否,在信願 之有無;品位高下,在持名之淺深。」就是你今天會不會往生,完全是你 的思想——你的心理素質;至於你往生以後,你的品位是上品、中品、下 品,那就是你的業力了,你修了多少福報?你的善業力有多少? 所以淨土宗它是強調隨念往生,它不是隨業啊!所以也就是說你今生 是不是往生,跟你對淨土的好樂、對名號的皈依,這種思想建立起來沒有? 唯識學概要 - 11 - 所以唯識學是重思想——重第六意識的思考;淨土宗也重視思想,淨 土宗的修學:重思想而輕業力!當然你不能造重大的業力,因為你造了重 大的業力,臨終你很難受的,你業障現前的時候,你很難保持正念。所以 淨土宗對待業力是:誓斷一切惡!但是對於修善度眾生這一塊,不是非常 強調,隨緣就可以了;但是對斷惡,它也是很強調的。所以我們如果學了 唯識以後,你善用第六意識,對淨土宗是有很大幫助的。 那怎麼樣把唯識的這個第六意識的思考模式,把它運用到淨土宗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談的主題了。 第一個:我們可以歸納成一種信仰式的念佛。從唯識的角度:思想的 改造,第一個就是改造你的信仰。你信仰不改變,你的思考模式是不會改 卷三十三 - 12 - 變的。我們以前有一個很嚴重的錯誤的思想,就是:貪念娑婆,不樂淨土, 這是一個錯誤的信仰。我們對於娑婆世界太過於貪念,因為我們沒有一個 人,看到娑婆世界的真相;不樂淨土:雖然十方諸佛都創造很多美好的世 界,等我們去,但是我們誰也不想去。所以這兩種信仰你不改變,你淨土 法門就沒辦法走下去了。 所以唯識學呢,它就是——名言,你要建立一套新的名言分別。我們 以前的思想,是活在自己的妄想,就是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 可能小時候,曾經有一些什麼生活經驗:有遇到某種人、碰到什麼事情, 我們的心取到一個影像,這個影像可能給你極度的快樂;也可能給你極度 的痛苦,總之給你一個終身難忘的感受,然後你這個影像,就把它牢牢的 給 catch,抓住不放,就是心有所住!那麼這個影像,就影響你的信仰。 唯識學概要 - 13 - 所以我們一般人,很少很平靜的去看外在的世界,很少。也就是說你 從小到大,可能是你前生累積很多的影像,這個影像會給你一些概念的, 所以我們就是心隨妄轉,我們寧可相信我們心中的影像,這種片段的、不 全面的影像,給我們很大的誤導。 【224】我們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我們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 我們怎麼把唯識學跟念佛法門結合?(二) 比方說娑婆世界。諸位認為娑婆世界是如此美好嗎?當然它也有美好 的一面,但是總相來說,它痛苦多於快樂,這是事實!只是我們今天在付 出痛苦的時候,我們心中總是存著:哦,這個痛苦可以給我們幸福的生活, 所以我們痛苦,我們願意去忍受。你從小的讀書——工作,其實我們付出 很多身心的痛苦、辛勞——「諸欲求時苦」:追求的時候辛勞;「得時多怖 卷三十三 - 14 - 畏」:得到的時候,你心中也是戰戰兢兢,你很怕失掉;就算失掉了,你 就「失時懷憂惱」,所以「一切無樂時。」 所以娑婆世界,它所有的快樂,都來自於一種不安穩,娑婆世界沒有 一個人有安全感的,說實在的,因為你知道這個快樂是不堅固的。就算你 今生不會失掉,你死亡到來的時候,你要全部的破壞。所以我們生生世世 的輪迴:我們今生在這裏投胎,好不容易把環境適應了;結果死掉以後, 業力把你飄到非洲去了;甚至於你造了罪業,業力把你帶到螞蟻的果報去 了。所以我們在娑婆世界的輪迴,我們永遠在適應環境:好不容易做一個 螞蟻,我也習慣了,欸,死掉了;來生變成一隻狗。所以你就是說生死疲 勞啊!你只要不離開輪迴,你人生永遠沒有安全感,娑婆世界沒有安全感 這回事。因為它是一個無常動盪的環境,因為你大環境是動盪的,你就不 唯識學概要 - 15 - 可能安靜下來,這就是佛陀要我們離開輪迴的原因,因為你太沒有安全感 了。 所以我們以前對娑婆世界的好樂,是錯誤的理解,我們看到的娑婆世 界的片段,可能你看到的娑婆世界某一種美好的東西,所以你喜歡了娑婆 世界,你願意繼續輪迴;但是我必須提醒大家:你看到的美好的人、事, 只是一小片段而已,你沒有看到娑婆世界的全貌,所以你做出了錯誤的選 擇。 佛陀出世以後,當然第一個講到苦諦,它的第一個:就是無常!娑婆 世界對我們的傷害,來自於佛陀說的:欺誑性!它老是欺騙我們。你看魔 術師,佛陀經常用「如夢幻泡影」,這魔術師一下子變成一個兔子,欸, 卷三十三 - 16 - 兔子變久了也就習慣了,欸,這個兔子沒了;下來變成一隻貓……所以它 就是一種變化的一種情況。所以我們第一個:改造我們的一種貪戀娑婆的 信仰!你必須告訴你自己:娑婆世界不是一個很好的安住處。這是第一 個——厭離娑婆。 第二個:欣求極樂。我們離開了娑婆世界,應該去哪裡呢?所以我們 就必須對淨土有所瞭解。其實我們以前不好樂諸佛的淨土,主要是因為我 們不瞭解淨土,因為我們誰也沒有去過淨土。所以你這個就必須要學習 了,你必須從經典裏面,透過佛陀的開導——他所設立的這種文字相去學 習了。 【225】我們必須要對淨土有所瞭解 我們必須要對淨土有所瞭解 我們必須要對淨土有所瞭解! 唯識學概要 - 17 - 大方向我們在學習淨土的時候,你要分成兩塊:第一個你要好樂淨 土;第二個你要尊重名號。好樂淨土在《彌陀要解》分兩塊:一個安樂道; 一個解脫道。第一個:你要學習淨土讓你快樂的這一塊。比方說淨土的身 心世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到了極樂世界你沒有痛苦的感受,它 所有的環境都是如意的:你眼睛看到的色塵、耳根聽到的音樂、你所接觸 的人,都沒有一種傷害性的、逼迫性的痛苦的感受給你,當然這個地方經 典講很多,我們就不再論述了。總而言之他的色身也沒有病痛;當然淨土, 他的飲食也不要經過追求——他「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你不用去工作, 把你寶貴的八個小時,換取你的衣食,浪費很多的精神體力。所以你可以 從安樂道裏面,你可以規劃出極樂世界的快樂,它的重點在於:自然的! 凡是一個快樂要經過追求的,就一定有過失!因為你要追求,就有得 卷三十三 - 18 - 失的問題了。娑婆世界的快樂問題,為什麼這麼複雜?因為它必須要追 求,追求的過程就必須產生競爭跟對立,就有成敗得失的問題;所以極樂 世界的快樂,它最殊勝的是來自於它是:自然的給你一種快樂,那是彌陀 本願的攝受。所以我們對於淨土的瞭解,第一個:是一個安樂的國土,這 第一個。 第二個:極樂世界是一種清淨的國土。娑婆世界的快樂,很容易帶動 我們的欲望,我們會有一種更多的追求。所以我們看人世間沒有一個人是 滿足的:他有了更好的房子,說你應該滿足了吧,不對!他只滿足了幾年, 三年後、五年後他會看到更好的房子。所以娑婆世界的快樂,來自於它會 刺激你的欲望——貪欲,而這是一個無底洞啊!諸位,極樂世界的快樂, 它不會帶動你的欲望,它會讓你「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因 唯識學概要 - 19 - 為它不是業感的,它是彌陀本願攝受的。所以極樂世界的快樂,是沒有過 失的快樂;娑婆世界的快樂是有過失的,你要付出代價的。 其實從佛教的因緣觀:福報大的人比福報小的人更容易造業的,要小 心。你今生的福報你弄得不好,你要付出來生痛苦的代價的,因為你比一 般人容易造業。因為你的業力,善業給你快樂的時候,它同時刺激你的煩 惱,除非你很有定力呀。那麼我們要說什麼?就是說我們對極樂世界的瞭 解:第一個它是安樂的;第二個它是解脫清淨的。所以你在這安樂的環境 當中,你不會產生放逸的煩惱。 所以我們透過唯識的一種思想的名言,我們可以重新對於娑婆世界跟 極樂世界一種正確的瞭解——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就是唯識強調 卷三十三 - 20 - 的:善用你的名言——你用什麼樣的思想,你的思考模式很重要;你往哪 一個方向思考,你就帶動你的不同人生。所以從淨土宗的正確思考:就是 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是第一個思考。 【226】我們必須提升到觀照式的念佛 我們必須提升到觀照式的念佛 我們必須提升到觀照式的念佛 第二個:尊重名號。你必須把你所有的淨土的功德,跟佛號做一個連 結。諸位,你沒有本事去創造淨土的功德,你沒有本事的,不是說你今天 你喜歡到淨土去,你就可以去的,沒有這回事情,業力不會放過你的。所 以你必須要把所有的願景跟名號連結起來,因為有彌陀本願的攝受;也就 是說你必須把來生所有的希望——你的願景跟佛號做一個連結:因為有彌 陀本願的攝受,你才有資格厭離娑婆、你才有資格往生淨土,所以你對佛 唯識學概要 - 21 - 號更珍重了! 所以淨土宗,它其實也是強調思考模式了——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尊重佛號,這個都跟唯識有關係吧。當然這個都是一個基礎的工作——建 立對淨土的好樂、建立對名號的皈依,這個只是淨土宗的基本功而已,叫 做「信仰式的念佛」,但這樣子也不能夠完全保證往生。 第二個:我們必須提升到觀照式的念佛。「觀照」就是觀照生命的本 體,觀照「空性」這一塊。很多淨土宗的人不碰空性,這一塊你是很危險 哪,為什麼呢?因為淨土宗的往生,不是說你在佛堂,你感覺到:哦,我 這一堂功課做得不錯,我現在的心態在念佛裏面、在誦經的過程當中,我 已經真實的憶佛、念佛,我真實的發心要往生淨土了,你就可以往生了, 卷三十三 - 22 - 不是的!平常的念佛都不能算數的。 淨土宗的往生的成敗在「臨終的正念」,諸位,臨命終跟你在佛堂用 功,那是兩碼事。臨命終的時候:它第八識——你無始劫的習氣會現前—— 阿賴耶識會現前,那是臘月三十算總帳的時候了。你平常的操作只有第六 意識了,所以你臨命終的時候,你必須面對你無始劫的煩惱習氣。當然不 是所有的妄想都會干擾你,但是有些妄想跟你的堅固執著結合的時候,形 成一種顛倒妄想——我們一般說的盲點的時候,你這個佛號就糟了。 我們在生命經驗當中,有些人跟你因緣特別深的;我們在生命經驗當 中,有些事情你真的放不下的:有些人對財富、有些人對名聲、有些人對 眷屬的親情,反正你會來娑婆世界,你的人生一定有盲點!你沒有執著某 唯識學概要 - 23 - 一件事情,你今天不會來娑婆世界。所以你雖然建立一套新的思考:你願 意欣求極樂、你願意皈依名號,但是你可別忘了,你過去的心中,有一種 強大的勢力,你很難掌控的,在《楞嚴經》給它一個名詞,叫做「顛倒妄 想 」——顛倒想;就是這個想法一出來的時候,你沒辦法控制自己了, 你沒辦法控制的。所以在佛法裏面,只能夠用空觀來加以對治了——空性 的智慧!在空觀的智慧當中,當然它是兩塊:一個是根本的空觀;一個是 對治的空觀。 根本的空觀,就是《楞嚴經》說的:你要回歸到你的真如本性。根本 空觀就是:你要觀想你是本來清淨,生命裏面本來什麼都沒有的;另外一 個就是所謂的對治性的空觀——我們在唯識學講的「無分別智」。就是說 其實有些妄想,你要對治它是很難的,你只能夠把這個妄想直接切斷—— 卷三十三 - 24 - 就是你不能去想。你不能夠把這個火燒得已經滿森林了,再去對治它,那 時你已經沒辦法對治了,尤其是你的盲點。所以佛陀在對治煩惱分成兩 塊:微細的煩惱,可以事後再對治;特別堅固粗重的煩惱,你在一開始有 徵兆的時候就要切斷,就要把這個名言切斷,叫「斷除名言」,叫做「修 無分別智」,你要提前對治。 所以如果你今天不碰空觀的人,你的生命會有兩個問題:第一個你一 方面欣求,想要往生淨土;但是你心中有一個很深固的盲點:你又執著某 一件事情,但是它畢竟力量大,因為強者先牽嘛,它是你無量劫來熏習的 一種習氣,你不是它的對手。 所以你看我們在淨土宗實際的操作例子當中,有些人臨命終的時候, 唯識學概要 - 25 - 他佛號念得好好的,突然間變卦了;他本來你在助念的時候,他是非常的 隨順佛號,他的心是跟著佛號運轉的,但突然間臉色變了——磁場變了、 心態變了,就是他的煩惱浮出來了,他的思想改變了。就是你平常這個地 雷,你就不處理嘛。所以我們必須要接觸空觀,就是把生命歸零,就是說: 你一定要有一套方法,當你很堅固的執著出來的時候,你怎麼面對它?你 不能假設這個煩惱,臨終不出來,這個是不切實際的。因為臨命終的時候, 阿賴耶識粗重的習氣、業力都會起來的。我們的確沒辦法面對,我們無始 劫來留下很粗重的、堅固的執著,有些人你看他對親情特別執著,他的兒 子根本就是一個放逸的境界,他還是會照顧他,這沒辦法,因為盲點,什 麼叫盲點?就是沒有理由。當然你看別人很清楚,你自己在起煩惱的時候 也是這樣子——旁觀者清嘛! 卷三十三 - 26 - 這種盲點你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你不去想它!無分別智就是:這個思 考你不能繼續再思考下去,你不能用邏輯道理去面對它,你沒辦法面對 了。所以佛陀的意思就是說:有些煩惱你必須跟它溝通的,欸,你這樣做, 你這個罪業,會給你來生痛苦,你今生一時的快樂,會給你來生很久的痛 苦,你願意嗎?有些比較微細的煩惱,我們可以用佛法的道理跟它溝通 的,用創造一個思想,來面對另外一個思想,這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堅固 的執著是不能溝通的,你沒辦法跟它溝通的,因為你不是它的對手,它已 經起顛倒了,你怎麼跟它溝通呢?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你不能再想下去 了,斷除一切的分別——佛陀的智慧啊,修無分別智! 所以無分別智這個法門,專門對治這種每一個人心中的盲點,就是最 好的溝通:就是你不要想它了,「一念不生」是最好的溝通。因為妄想本 唯識學概要 - 27 - 身是沒有力量的,它本來就不真實,因為你不斷的想它,你給它力量的, 你只要不再給它能量——你再不給它名言,它自己會枯萎的,它自己會沉 澱的。所以我們必須要面對煩惱的時候,注意兩塊:一個是微細的煩惱, 這個是可以透過溝通來轉變它;有一種是不能溝通的,就是你只要不給它 能量就好——你只要不要再想它,它自己會沉澱下去,所以帶業往生就是 這樣子,你不要再去給它能量了。 所以我們從信仰式的修學,可以提升到空性的修學,開始面對我們內 心的煩惱習氣了,即便不能斷除,起碼讓它安定下來。 【227】必須把往生的心跟菩提心做一個圓滿的結合 必須把往生的心跟菩提心做一個圓滿的結合 必須把往生的心跟菩提心做一個圓滿的結合! 那麼第三種:就是從空性的修學,提升到菩提式的修學,這是最高境 卷三十三 - 28 - 界了。我們前面兩種的修學都是站在我們個人的生命、個人的緣起,來談 怎麼改造我們的來生、改造我們的生命,但是淨土宗的人我必須提醒你: 你到淨土去其實是為了成佛的,不是只是追求個人的安穩快樂而已。佛教 的思想很強調一個概念:叫「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就是你必須把你一 種個人的生命體,把它擴充為無量的生命體,就是「無盡燈」法門。 所以你最好在因地的時候,把你每一句佛號,都能夠把每一個眾生都 考量下去。你這個佛號的船隻坐你一個人,以後這個佛號會很孤單的,會 很孤單的!你只能夠自受用。「法性量等虛空,眾生發心自小」,阿彌陀佛 的功德,它本來是一個全面性的功德;但是因為你心量太小了,所以你只 開啟它某一部分的功德,非常的可惜啊!所以我們一再的鼓勵淨土宗的同 修們,你既然花同樣的精神體力在念佛,其實你可以把佛號的功德開得更 唯識學概要 - 29 - 圓滿,就是擴大你的心量。你把「眾生無邊誓願度」的願景,放到這句佛 號去,這個佛號以後的力量會發揮得更大,就這個車子的力量更大,它不 但帶你到淨土;它還會不斷的陪著你、加持你,直到成佛為止。 所以我們必須把往生的心跟菩提心做一個圓滿的結合。所以在整個淨 土宗的修學:除了你能夠去思惟娑婆世界的過失,極樂世界的功德——厭 離娑婆,欣求極樂以外;思惟空性,調伏你的粗重煩惱;你還要思惟佛道 的問題——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當然這個是後半段,最圓滿的念佛—— 為了菩提道而求生淨土,為了成佛、為了廣度眾生而念這句佛號,這樣子 的念佛是最圓滿的,你能夠成功的把所有佛號的功德都開啟出來。 總而言之,淨土宗它是二力法門——心力跟佛力的結合。佛陀的功德 卷三十三 - 30 - 已經準備好了,佛陀花了很長的時間,把這句佛號創造出來,其實佛陀的 功德已經沒有瑕疵了,他已經成功的做好無量光、無量壽,關鍵是你準備 好了沒有;也就是說,你是用什麼心態來念這句佛號,佛陀會給你相應的 東西。如果你要的是糖果,佛陀只好給你糖果;你要的是蛋糕,佛陀就給 你蛋糕;你要的是摩尼寶珠,佛陀就現出摩尼寶珠給你。所以淨土宗的人 一定要知道:心力會帶動佛力的;雖然佛力也會加持心力,也就是說你準 備好了沒有?這就是為什麼淨土宗的人,你不學唯識的人,你根本不知道 第六意識怎麼去操作嘛。 諸位,阿彌陀佛,他可以對你很大的加持,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 情:阿彌陀佛不能改變你的思想!如果你一意孤行,佛陀是拿你沒辦法 的。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你準備好了,佛陀也準備好了,這才叫「感應道 唯識學概要 - 31 - 交」;你都不準備,你該打妄想打妄想、該起顛倒起顛倒,你就是時間到 了去念念幾句佛號,你得到的只是糖果——得到人天的快樂,因為你的思 考模式沒變。 佛號是沒有方向的,它是一個萬德洪名。但是這個佛號,到底是投入 了娑婆世界的輪迴,變成人天果報;還是到了淨土;還是這個佛號能夠永 遠帶到你成佛,是你的思想決定的,叫「心力引導佛力」。所以做好你思 想的準備,變成很重要了,因為它決定了這個佛號會給你什麼東西,這就 是為什麼我們要結合唯識學的道理。因為整個第六意識的思想改造,講得 最清楚的、最有條理的就是唯識學。因為你再往後走,你到了《楞嚴經》、 《法華經》,它已經不談第六意識了,它完全講真如了,那是不生不滅的 境界了。到了《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的時候,佛陀會假設你已 卷三十三 - 32 - 經學過唯識學了;就好像你讀到碩士班,他假設你學過大學了,他不會重 複以前的東西了,他直接講不共的東西。 所以你現在不知道,怎麼從第六意識的生滅因緣裏面,去改造思想, 你直接接觸《華嚴經》,《華嚴經》的東西完全不動念頭的,那是「稱性起 修」,那完全講真如緣起的境界,但是問題是:你連基本的工作都沒做好 嘛。我們要先求改造思想,然後才有資格談到不生不滅,所謂的沒有思想, 因為到了真如的境界,是沒有什麼思想,那完全是願力的表現,那是菩提 心跟空正見……到了《法華經》、《華嚴經》,全部是你的菩提願力的顯現 嘛,哪有什麼思不思想?它認為你思想早就應該調整好了;但是你忽略了 唯識這一塊,就好像說你這個基礎都沒做好,你就直接跳到空中花園去 了。《法華經》、《華嚴經》全部是稱性起修,它才不跟你談什麼思想盲點 唯識學概要 - 33 - 這一塊,它認為你應該早就準備好了,你應該上路了。 所以我們務實的淨土宗的修學,先從信仰下手:信仰當中去改造我們 對娑婆世界的信仰、對極樂世界的信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然後到 空性的修行當中呢,調伏我們的盲點,把生命歸零,回到我們原始的清淨 心;最後再發起廣大的菩提願。我們不是順從本願而已,我們要順從廣大 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這樣才是一個圓滿的念佛法門——信 仰、觀照、菩提。當然這個都是跟唯識的操作有關係。 好,這堂課我們等於是把前面的唯識學,跟念佛法門做一個總結。我 們先講到這,有沒有問題,可以討論一下。 【228】一切是唯識所現的意義是什麼 一切是唯識所現的意義是什麼 一切是唯識所現的意義是什麼? 卷三十三 - 34 - 學員:師父慈悲!常說一切都是唯識所現,唯識無境,但人生是苦不 堪言,很多痛苦不幸之事,我們不想讓它發生,但它還是發生了。可否請 師父再解釋一下:一切是唯識所現的意義。阿彌陀佛。 師父:它的唯識學,它沒有只講第六意識,對不對?唯識學它也講到 第八識嘛!第八識它不是歸你管的,如果唯識學只講第六意識,那就很簡 單了,是吧?你喜歡怎麼樣它就怎麼樣,那是極樂世界的境界。 唯識學它分成兩塊:一個第八識管的業力,業力它要釋放的時候,它 不管你的,它不管你喜不喜歡的。所以這個最頭痛的是第八識,它把無量 劫來你的善業、惡業都保存起來,而且我要提醒你:第八識是無意識的狀 態,你只能夠引導它,你不能控制它,它業力釋不釋放,你沒辦法決定的, 唯識學概要 - 35 - 第八識不歸你管的。 所以佛陀為什麼要我們認命隨緣?就是你根本說了不算嘛!你不希 望痛苦,它還是會痛苦;既然它不歸你管,你就少費那個心思了。我們現 在人花了很多的時間,去掌控一個不歸你掌控的東西;而你該管的沒管。 該是你管的:第六意識——你的思想可以改造的,你不去做,結果你去管 一些外在的因緣果報,這個本來就不該你管的,所以凡夫就是錯用心唄。 我們都是去計較今生的成敗得失,結果死亡到來的時候:哦,全部都沒了! 結果你發覺你的內心的很多問題,沒有處理的,來不及了。所以我們每一 次到死亡的時候,全部都後悔,然後歷史一再的重演。 諸位,業力不是你該管的這一塊;既然它不歸你管,你就不要把心思 卷三十三 - 36 - 放這一塊了,你想想你能夠控制的。就是說人生有一半是無奈,有一半是 充滿了希望,你不要把心思老放在無奈的地方,你的痛苦是你自找的,你 把心放錯地方了,業力,是不歸你管——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本來 就不歸你管,你一定要管。你說你生一個小孩,這個小孩歸你管嗎?你只 有盡責任、義務,他歸你管嗎?他有他的業,你有你的業,是吧?他要是 欠你的,他會對你好一點;但是你欠他的,你就認命了,是吧。因為一定 有共業才有家庭,所以他不歸你管,你一定要管他,你就自找麻煩了! 所以就是說我們不能改變今生,但是你可以改變你的念頭。就是你有 些東西,你不能去碰的,前面有一個地雷,我沒辦法處理掉,但是我可以 閃過去——趨吉避凶。沒有人說要把所有的凶都去掉,這個也不現實,他 叫你避凶,他可沒叫你把所有的凶都消除,你有本事把無始劫業力都處理 唯識學概要 - 37 - 掉,不可能!記得:有些是該你管,比方說你的思想,這個該你管;有些 是不該你管,你最好分清楚,你才不會踩到地雷。 【229】為什麼有些人沒有修止觀而念佛往生了呢 為什麼有些人沒有修止觀而念佛往生了呢 為什麼有些人沒有修止觀而念佛往生了呢?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有聽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個鍋漏匠,由諦閑法 師安排他在一個破廟裏修行,因為他小時貧苦,沒有讀過書,所以諦閑法 師只教他一心念佛號就可以,他老實念佛三年後就立地往生。那弟子的問 題是這個鍋漏匠,他目不識丁,也沒有機會親近善知識、也沒有聽經聞法、 也不知道什麼是菩提心,他只靠念佛就有這麼殊勝的成就。那弟子的疑問 是:他是嫌命苦而求離娑婆,並不是真心明白苦諦而欣求極樂;二、他只 有事修、沒有理觀;三、他不知道菩提心是什麼…… 卷三十三 - 38 - 師父:你怎麼知道他不知道呢?好了,這個問題我大概知道你意思, OK 了。 修行都是個人化的了,其實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們只看到他今 生沒有學習過,你看六祖大師,他今生哪有學什麼教理呢?他是一個送柴 火的一個傭人,他就把柴火送過去,他主人叫他去送柴火,他送過去了, 那個主人誦《金剛經》,誦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馬上就開悟了;我 們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沒有感覺。但是你不能假設你是六祖大師, 是吧?佛法的修學,我們身為一個法師,我們從正常的方式來引導大家, 但是有些特殊的個案,的確!我們不知道你過去做了什麼,但是呢,可能 你前生這個次第你已經走過了。但是從一個法門的施設,我們必須假設每 一個人都是業障凡夫。 唯識學概要 - 39 - 但是我要提醒你:你最好不要觀想你是六祖大師,不要高估了自己 了。如果你本身就不貪戀娑婆,你本身……前生就已經把欣求極樂這塊做 好了;你本身就沒有盲點——你對什麼事、人事,完全沒有執著:誰對你 怎麼樣你完全無所謂;你失去了什麼東西你也不會痛苦,那你就不需要修 空觀了,你沒有這個病,你根本就不需要吃藥嘛。但是我這要提醒大家: 不要高估了自己,如果你有這個病,然後你又不想吃藥,你的後果就是病 更嚴重。 蕅益大師、,歷代的祖師,他們抉擇的一套系統方法,是一種正常人 的道次第;當然你也可以不走,你說:欸,我沒有這個毛病,我不需要這 個過程,那只有你知道了,的確有些人天生本來個性就淡薄。 卷三十三 - 40 - 當然佛陀的法藥,你要吃到什麼程度?答案就是只有你自己知道。我 們也不排除有些人根本什麼都沒有準備,他直接念佛就往生了,這種人前 生已經修的非常好,好幾生的修學,他前生……合理的推論:他前生只是 一時的失誤,沒有往生,所以他今生一念佛,本來就水到渠成,但是你是 這種情況嗎?所以其實哪些藥你該吃,哪些藥不該吃,我們都已經不是有 神通的善知識,所以你現在只能夠做你自己的醫生,末法時代──「有法 無人」。所以做為一個法師,我們只能夠把這個法抉擇出一套系統,至於 怎麼用,我們不能夠抉擇一個個人化的佛法,我們做不到;我們只能夠抉 擇出一套通途性的佛法,就是原則性的佛法,但是個人要怎麼操作,你自 己去嘗試吧! 當然你也可以跳過某一個階段,說這個過程我可以不經過,可以!你 唯識學概要 - 41 - 要有把握:我沒有這個病。那你說我沒有這個執著性,那你就不需要修空 觀了嘛;我本來就很有菩提心,那你就不用修菩提心了嘛,不過菩提心例 外,菩提心是多多益善,它跟斷惡不一樣,有些法門是多多益善的。所以 你說你不修菩提心,這個就不合理了;你說你不斷惡,這個可以理解,因 為你沒有這個惡,就不需要斷;但是菩提心它是多多益善,它是一種串習。 所以該怎麼操作,你們自己看著辦。 【230】菩提心是本來就有還是因為因緣而發出來 菩提心是本來就有還是因為因緣而發出來 菩提心是本來就有還是因為因緣而發出來的? 學員:師父,我想請問一下:我們經常說要發菩提心,那這個菩提心 是本來就有,還是因為因緣而發出來的一個心? 師父:好,請坐!從天台宗的角度,認為我們本來就「性具」,它是 卷三十三 - 42 - 一種「性具」的思想,這是我們明年的課程,它很強調「性具」。其實所 有的善根我們都本來就有,但是你怎麼把它激發出來,那就是「發」的問 題了。凡是要講發動的,一定是要造作了,是吧?所以佛法的修學,從天 台宗它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不生滅」就是說你本來就有,但是你要 有生滅的第六意識的造作,去啟發它;就好像說大地裏面本來就有石油, 你要沒有石油,你怎麼挖也挖不到;但是你不去開採它,它等於沒有,因 為你沒辦法受用,對不對?所以本來就有,跟後天的努力,它是不衝突的, 它是一個性德,一個不生滅的性德;一個生滅的修德。 所以你要發願,發菩提心從願力下手,先設定一個目標。我們什麼事 情都是要先勉強,然後才有自然,既然講「發」,就是勉強了,到最後才 有所謂的菩提心的相應。因為有些人會不同意,比方說你的自我意識—— 唯識學概要 - 43 - 你第七意識就不同意了。我們一般人的思想裏面,是保護自己的——我 愛、我見、我慢、我癡,我們會保護自己:我憑什麼要為眾生努力呢,是 吧?所以你發菩提心的人,你心經常要衝擊矛盾——真妄交攻,但是你必 須要說服你自己,用不斷的道理跟自己溝通,因為這樣子對你是最有利 的;就是說你不發菩提心,你的生命只有越來越狹隘。 佛陀為什麼成佛?我們以前也沒有少幹很多的善事:我們過去也曾經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我們修了很多的善業,那些善業跑哪裡 去了呢?散落到卑賤的快樂的果報去了。為什麼這個善業到佛陀的心態, 會變成一種無止境的常樂我淨的功德出來;為什麼這個善業到我們的生命 裏面,變成一種卑賤的人天果報呢?為什麼?因為我們的心態不好!所以 你發菩提心以後,會讓你所做的所有的善業更加的廣大圓滿,同樣一件事 卷三十三 - 44 - 情,你何樂而不為?所以你必須要透過很多的道理,跟自己溝通。因為我 們喜歡保護自己,結果把自己弄得越來越卑賤、越來越痛苦、越來越狹隘, 這是不好的心態——自我保護不是好的心態! 所以唯識學的理論好就好在:它很強調思想改造。思想是可以改造 的,你可以透過學習,透過跟自己溝通,所以發菩提心是很重要了;念佛 也是這樣,你至今用自私的心來念佛,阿彌陀佛給你的功德,真的很有限, 因為你心態沒有準備好。 【231】如果想修無分別智要從 如果想修無分別智要從 如果想修無分別智要從哪裡著手? 學員:師父慈悲,聽您上課時曾經說過,有一母親他有兩個兒子:一 個是看書的時候睡覺;另一個是睡覺的時候還看書。請問師父:這個母親, 唯識學概要 - 45 - 如果想修無分別智要從哪裡著手? 師父:這個母親,其實她是看到了同樣的影像,是吧?大兒子也在打 瞌睡,小兒子也在打瞌睡。但是就著母親的世界裏面,她的解讀,她認為 大兒子是放逸的,因為她認為大兒子拿到書本就打瞌睡;但是她的解讀, 認為小兒子是精進的,她說小兒子不錯哦,打瞌睡的時候,還是不忍心把 書放下,打瞌睡的時候還在看書。所以她的解讀不一樣,她就創造她不同 的人生觀了。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個母親的緣起,她跟這個大兒子的惡因緣,會 不斷的加深;她跟小兒子的親密的因緣,會不斷的增長——合理的推論, 你從念頭就看得出緣起了,是吧?當然這個是輪迴的力量嘛!輪迴的根 卷三十三 - 46 - 本:就是對立!你一定要有對立的思考,你才會輪迴的;就是說本來這個 世界是沒有對立的,它只是一個因果顯現,它哪有什麼對立呢?它那樣就 是那樣!我們把所有的分別心都停掉的時候,我們還給這個世界本來面 目,你不要去加油添醋,這個世界它只是一個因緣假相;是我們自己多事, 把這個世界弄得很複雜——安立名言,那問題就很複雜了。然後大家就開 始各自的追求了,就造業了。 所以無分別智就是說:對外無分別;對內有分別。因為你要思想改造, 你要分別吧,要如理思惟;外境不要再分別了,因為你這個外境的分別, 你很容易造罪業——攀緣。你不能再造罪業下去了,尤其你要往生淨土的 人,你不能加深生死的業力,你那個業力,已經夠重了,你不能夠再加重 了。 唯識學概要 - 47 - 這個佛號:一個是往生的願力;一個是下沉的業力。帶業往生:你起 碼要把這個業力,讓它能夠安定下來,你才有辦法帶它;這個業力,你經 常去刺激這個業力,你怎麼帶它呢?所以無分別智就是說:外境,它那樣 就是那樣,你把你的這種加油添醋的名言都拿掉了,就恢復它本來的樣子 就好了;你該分別的是什麼呢?你要分別法義、如理思惟、改造你的思想, 這是你該分別的,你要把第六意識的心思,放在這一塊,這一塊是歸你管 的。 所以無分別智,我們現在無分別智的操作:都是對自己無分別,對外 開始分別,這個錯了!你要知道:對外無分別,對內有分別,你要不斷的 反省你的思想對不對,這是要分別的;對外它已經是成熟的果報,隨它去 了,因為你管不了這麼多了。你是個凡夫,你先到淨土去;等到你是法身 卷三十三 - 48 - 大士,你開始從空出假,來到娑婆世界,你做普門示現的時候,你再去做 各式各樣的分別,該怎麼度化眾生,現在你不能管這,你這個外面的業力 你管不了,你就不能分別。 【232】我們怎麼樣去拜八十八佛呢 我們怎麼樣去拜八十八佛呢 我們怎麼樣去拜八十八佛呢? 學員:師父慈悲!可不可以請師父解釋一下:臨終如何助念才是如 法,才是真正幫助亡者往生? 師父:這個助念,《印光大師文鈔》有提到了,它是兩個重點:一個 開導;一個念佛。當然你要看狀況,這個人佛號已經念得很不錯了,你不 能說:欸,煞板,我一定要開導一下,不可以!他已經上路了,是吧?但 是你發覺你佛號念得很久,他的相貌都沒改變,那個相貌看起來還是很執 唯識學概要 - 49 - 著,他的心根本沒有跟著你的佛號轉,那你佛號就要先煞住了。因為你佛 號念不進去,他心中「必有一物」——你不把那個執著破掉,這念佛就沒 有用了,所以這個時候就要煞板——開導。最好先瞭解他,他的盲點在哪 裡? 所以到底是要開導,還是直接持名?看情況!但是一個原則:少去碰 他,不要去動他。斷氣後八個小時,斷氣後,就是西醫所謂的死亡,就是 斷氣以後八個小時,儘量不要去碰他。他的姿勢好不好看……這都不管, 不要去碰他、不要去哭泣、不要去跟他講一些會打動他感情的話。只有做 兩件事:要麼開導他,保持正念——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要不然就直接 提佛號,只做兩件事情。 卷三十三 - 50 - 學員:師父慈悲,師父昨日拜八十八佛的時候,提到拜佛要上虛下實, 腳跟抓住,是否要一直抓地,直到拜完九十分鐘?還是拜完起身後才抓 地? 師父:它是下去跟起來的時候要抓地,這兩個是重點。因為你腳掌不 用力,有些拜佛的人,他越拜,他頭會發熱,心煩意亂。因為我們在修行, 調身、調息、調心,身體很重要,因為你身體會影響到你的氣息,氣息又 影響到你的內心的活動,所以你必須把你的氣血往下降,你的心才靜得下 來。所以你的心要往下降,你的氣血要往下降。 所以你在拜的時候,拜下去的時候抓地,起來的時候也要抓地,其他 時間你就專心佛號就可以了。當然這個是一種習慣動作,你習慣的時候, 唯識學概要 - 51 - 你根本就不用管它了。像我們拜習慣了,我們自然會抓地,所以我們就一 路的聽你的佛號聲音就可以了。但是你的身體的操作,也很重要,你的身 體操作錯誤,你的心就很難靜下來,因為你會拜得滿頭是汗,你就不喜歡 拜佛。 諸位,所有的法門你要跟它相應,一定要喜歡它,你沒有意樂,這個 法門跟你就沒有緣了。所以你要拜佛拜得你覺得:啊,拜完很舒暢!這個 法門你才可能修下去的,不能勉強。所以你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你就越 拜越痛苦,你每次拜完佛都是腰酸背痛的,你會喜歡拜佛嗎?不可能!所 以身安則道隆嘛。所以你每次拜完以後,覺得身心很舒暢、很寂靜,坐下 來念佛修止觀,對你有很大的加持力,你才會喜歡拜佛嘛。所以我們掌握 一個正確的拜佛,它會提供一個很好的一種基礎——道前基礎,它會提供 卷三十三 - 52 - 你一種很寂靜的身心;也就是說你拜佛前可能相對躁動,拜完了以後很寂 靜,你每一次都得到它的好處,你就更喜歡拜佛。 諸位,你不能永遠活在信仰,信仰一定要跟你的意樂結合——好樂。 所有的修行,你一定有功德相出來,才會激發你往前走的。那麼功德相要 出來,方法就很重要,它的過程就很重要。你不能老是把所有的修行都變 成很勉強,你只是活在一種信仰當中,你永遠沒辦法上路;知道它、信仰 它,你不如好樂它,來得更好!所以我們要學很多善巧就是這樣。因為你 每修一個東西,它就會出現功德相,你就更喜歡它——更喜歡它——你就 更進步,它產生一種善的循環、一種相續的力量,這個很關鍵的。 好,我們今天這個簡單的研討課,就到這裏了,也感謝大家的參與。 阿彌陀佛!我們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73:54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29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㆓㈩㈨ 【193】相續的果報是怎麼來的呢?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㈥㈩㆕面,我們看㆙㆕:果㆞功德。 那麼整個唯識㈻的教義,主要是在說明㆒個道理,就是所謂的「萬法 唯識」的道理。唯識㈻的建立,它告訴我們:其實整個㆟生的過程,沒㈲ ㆒個真實的外境可得,那麼我們生命的所㈲的過程,都是「㉂變㉂緣」。 也就是說生命只㈲兩個重點:㆒個變現,㆒個是攀緣。 那麼你所接觸的影像是誰變現的呢?是第㈧識的業力變現的。我們過 卷二十九 - 2 - 去生的善惡業力,變現很多的㆟、變現很多的事情,這㆒點我們是沒辦法 控制的,不管你㈲沒㈲修行,都沒㈲辦法控制。第㈧識的業力成熟的時候, 「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所以業力的變現這㆒塊,是不能抗拒的。 那麼誰去攀緣它呢?就是第㈥意識的分別心。所以事實㆖,我們的生命是 兩個重點:㆒個是業力,㆒個是心力。兩個產生交互的作用,業力去牽動 你的心力,然後,牽動你的心力去造業,又加強了業力,所以這兩個就產 生㆒種輾轉的㆒種循環的力量。 心力跟業力的㆒種交互作用,到底是㆒個什麼樣的情況呢?偉大的佛 陀講出㆒個譬喻:說「恒轉如暴流」。就是我們的生命,就像㆒個生生不 息的㈬流,它從過去流到現在,它也㆒定會從現在流到未來。那麼這個生 命的㈬流,在唯識㈻它講出了兩個㈵色:㆒個是相續,㆒個是變化。那麼 唯識學概要 - 3 - 《楞嚴經》在講生命現象的時候,它也提出了變化跟相續這兩個概念,不 過《楞嚴經》它提醒所㈲的修行者,要㊟意相續這㆒塊。我們㆒般㆟都會 重視變化,而忽略了相續,這個是很錯誤的盲點。當我們失去㆒個東西的 時候,我們會痛苦,因為我們喜歡安穩、喜歡永恆。其實變化給你的痛苦 是㆒時的,《楞嚴經》警告所㈲的修行者: 其實在粗顯的變化的波浪當㆗,你要更㊟意那種相續的力量,因為這 個對你的影響是深遠的。 所以《楞嚴經》在修行當㆗,它提出了因果相續的概念,它說我們在 觀㆒切法空,正念真如的時候,不要忽略了因果相續的概念。比方說果報 的相續,我們的生命當㆗偶爾會出現㆒時的病痛、㆒時的障礙,這個我們 卷二十九 - 4 - 都可以接受,因為它很快會過去,我們看到了希望。但是如果你得到的是 ㆒個長久的病,那對你的傷害就很大,它可能會毀掉你的青春、毀掉你的 ㆟生,因為它是怎麼樣呢?——它相續不止,甚㉃於影響到你的來生。所 以我們不要看到只是變化的這㆒塊,其實傷你最深的,往往是你沒㈲㊟意 到那個相續的果報。 那麼《楞嚴經》說,相續的果報是怎麼來的呢?是由相續的因㆞而來。 我們如果說偶爾起起煩惱,這個問題不大。你看我們㈲時候去菜市場,看 到㆒些可憐的眾生,我們也會㆒時的慈悲心、感動,把它救來放生,但是 ㆒時的善心在佛法來說,沒㈲太大意義,對你㆟生的轉變沒㈲太大意義。 但是如果你把放生當做你的願望、當做你的目標、當做你㆟生的理想,經 常的去做,那這個意義就重大了,為什麼?因為它產生了相續的力量。所 唯識學概要 - 5 - 以在因㆞當㆗,所㈲在你心㆗是數數現行、深生好樂的那種相續的力量, 是你㈵別要㊟意的,因為它對你的影響既深且遠。所以從唯識的角度,它 認為生命不是改變你㆒時的情緒,我㆒時的起善念、㆒時的起惡念,這個 都沒㈲太大意義,關鍵是你是不是能夠改變你那種相續的功能,這個才是 根本的問題。 【194】相續的力量又是怎麼來的呢? 在唯識㈻的相續,它提出兩塊:㆒個是雜染的相續;㆒個是清淨的相 續。當然我們從修行角度:先破妄,再顯真;先斷惡,再修善。因為㆟性 先求離苦,再求得樂。我㆟生沒什麼快樂也就罷了,但起碼不要㈲痛苦; 我不㆒定要榮華富貴,但㉃少幸福平安,所以離開痛苦是我們第㆒個訴求, 卷二十九 - 6 - 當然痛苦來㉂於雜染的相續。 那現在我們要提出㆒個問題了:當我們要斷除雜染相續的時候,㆒定 要找到病根:為什麼你會相續?當我們的生命在出現錯誤的時候,為什麼 你㆒個㆟會㆒錯再錯的錯㆘去,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你做了第㆒次的 時候,你很想做第㆓次、很想做第㆔次?那個推動你去繼續的往㈫坑推, 那種相續的力量是怎麼來的呢?你明明知道你根本不能這樣做,你控制不 了㉂己,那種相續的力量是誰給你的呢? 唯識㈻說因為你㈲第㈦意識的㉂我意識,這最可怕——「恒審思量我 相隨,㈲情㈰㊰鎮昏迷」。當我們出現㆒個煩惱的時候,本來煩惱是生滅 的,第㈥意識本來就是生滅嘛!但是當第㈦意識向內干擾第㈥意識,構成 唯識學概要 - 7 - 了因㆞的相續;當第㈦意識跟第㈧識結合的時候,構成果報相續,所以第 ㈦意識是罪魁禍首。 所㈲生命的輪迴、所㈲因㆞的錯誤的相續,都是㉂我意識造成的,沒 ㈲其他的問題。 所以唯識㈻的成功,就是告訴你:你的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我們㆒ 個㆟做了錯事,會㆒錯再錯,因為你想要掌控這㆒切的㆟生,㆒種㉂我主 宰的概念,這個概念害了你!所以唯識㈻的成功:它成功的把我們的病根 找出來了。如果你不對治第㈦意識,你只是平常的持戒、佈施、修善法, 其實你生命的本質——這個㈬流是很難改變的。所以當我們考慮要把㈬ 流,從㆒種㈥道的㈬流轉成㆒種往生的㈬流,轉換成成佛的㈬流,你就必 卷二十九 - 8 - 須要面對你的㉂我意識了,那就不是斷惡修善可以解決的問題了。因為你 要斷除你惡念的相續,就必須把㉂我意識挑出來,面對它、處理它。 所以整個唯識㈻的修行,從初發心的㈾糧位到究竟位,都是在面對㉂ 我意識,因為它是病根。這個病根不斷,春風吹又生,你所㈲的修行到了 來生,前功盡棄。因為它相續的力量沒㈲斷,你只是斷它的枝葉,它春㆝ 到的時候,它繼續會犯錯。也就是說我們輪迴到現在,我們也做了很多的 善事,但是我們為什麼繼續輪迴呢?因為你沒㈲斷相續,所以這個唯識㊪, 它就把這個斷除生命的相續——所謂㉂我意識,把它當做㆒個修行的重 點。 【195】果位的差別——㈾糧位 唯識學概要 - 9 - 那他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面對這種㉂我意識,我們是怎麼個方式? 它的整個修行的過程是什麼?我們現在來介紹㆒㆘。那麼首先分成兩科: 第㆒個果位的差別。這個是從唯識的角度,來說明斷除㉂我意識所創造的 相續,它的差別的果位;第㆓個會通異說。那麼從其他大乘的教法當㆗, 再跟唯識的判教,來做㆒個會通,把它融通㆒㆘。 好,我們先看從唯識㊪的角度,來談果位差別。這個㆞方分成㈤科: ㆒、㈾糧位;㆓、加行位;㆔、通達位;㆕、修習位;㈤、究竟位。 好,我們先看第㆒科的㈾糧位,我們先看它的㈴稱,再看它的內容,為什 麼安立做㈾糧位?這個㈴稱是怎麼安立的?好,請合掌: 謂此位菩薩深信解唯識妙理,發深固大菩提心,為趣無上正等菩提, 卷二十九 - 10 - 修習種種「勝資糧」,故名「資糧位」。 那麼所㈲的菩薩,當然都是從凡夫開始,這個凡位的菩薩,當然他充 滿了煩惱,也充滿了罪業,這兩個因緣,在他的生命㆗是相續的。但是這 個菩薩在煩惱罪業的洪流當㆗,他成就了㆔種功德,第㆒個:『信解唯識 妙理』。那麼這個唯識的妙理,當然包括了兩塊,我們前面講過,第㆒個 唯識相。就是因緣果報的道理,善業成就安樂的果報,你造的善業強,你 以後受用的影像,就比較如意、美妙;你罪業造的重,來生你接觸的影像, 都是讓你痛苦、讓你挫折的,這個叫「㉂作㉂受」。那麼第㆒個就是唯識 相,講到緣起。第㆓個講到唯識性。在整個相狀當㆗,是我空、法空的, 沒㈲誰在主宰,完全是㆒種心識的活動而已,是無我、無我所。那麼當然 我們看後面的意思,這個菩薩他是怎麼理解呢?很關鍵了——「信解」, 唯識學概要 - 11 - 這個菩薩的理解,多少帶㈲仰信的味道。因為這個菩薩的智慧是相對淺薄 的,他只㈲聞思的智慧,所以他並沒㈲㆒種很深刻的修慧,沒㈲㆒種㆔昧 所發動的㆒種斷惑證真的智慧,他只㈲㆒種偶爾能夠調伏的智慧。所以他 的智慧多少是仰仗他的皈依,反正佛陀這樣說,我就相信了,仰信佛陀的 真實教誨。所以他這個理解,是帶㆒點信心的支持,他產生的理解,這第 ㆒個,說明他的智慧的㈬準。 再看他第㆓點:『發深固的大菩提心』。這個菩薩最可貴的㆞方在這個 ㆞方,他㈲堅固的願力。雖然他的智慧㈬準不高、他屢受挫折,但是他的 重點:絕不放棄!他對於佛道的追求、對眾生的悲憫,㆖求㆘化這個願力 是值得讚歎的。我們可以往後看它的偈頌就知道了,這個菩薩值得讚歎的 重點,在於他的菩提心是非常堅固。就是說:虛空㈲盡,我願無窮!他㆒ 卷二十九 - 12 - 種絕不放棄的心態,在支持他的菩薩道。 第㆔個功德:他為了不斷的進步增㆖,他㈲殊勝的㈾糧。這個㈾糧㈵ 別指的是福德㈾糧,他廣大的修福,修習佈施、持戒、忍辱的善業,所以 叫做「㈾糧位」。所以這個㈾糧位的菩薩,在整個煩惱跟罪業的衝擊之㆘, 他的心㆗㈲㆔道光明出來了——微弱的智慧、堅固的菩提心跟殊勝廣大的 ㈾糧。當然他的㈵點在㈾糧,當然整個階位的根本都是菩提心,你沒㈲菩 提心,不管你怎麼修,你就不是菩薩了,所以他這個根本是菩提心。 那麼這個菩提心,是怎麼樣來支持著菩提心呢?就是靠㈾糧來支持的 菩提心,不是靠智慧哦。也就是說他這個菩提心,為什麼他能夠㆒路的跌 跌撞撞,受到煩惱罪業的刺激,他還可以走㆘去呢?因為靠他的福德力支 唯識學概要 - 13 - 持,所以叫做㈾糧位,但是他還沒㈲產生智慧,所以他就是叫「㈾糧」, 他的菩提心完全靠它的㈾糧來支持他。我們來看它的內容就很清楚了,好, 我們把它念㆒遍: 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 雖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故於二取所引 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現行,名資糧位。 那麼㈾糧位,為什麼這個菩薩叫「㈾糧位」呢?這個菩薩他內心當㆗ ㈲㆕種功德,當然最根本就是內因力:他㈲堅固的菩提心——㆖求㆘化的 願力!這個菩提心,㈲㆔種力量來支持他,第㆒個:善友力。這個凡位菩 薩很重要就是依眾靠眾,同參道友的相互的支持,因為他的逆境太多了。 卷二十九 - 14 - ㈾糧位菩薩是內憂外患:內㈲煩惱的衝擊,外㈲業力的干擾。所以他的這 個同參道友不斷的鼓勵他、勉勵他,是很重要的;第㆓個:作意力。他平 常也會聽經聞法、如理思惟,產生㆒定的觀照。當然作意力是薄弱的,我 們待會看就知道了……;第㆔個是很重要的:他㈲廣大的福德㈾糧。他㈲ 每㆝不斷的功課、佈施、持戒、忍辱,他靠他的善業力來支持、來保護他。 那麼他對於唯識的義理,雖然㈲很深刻的信解,但是因為他缺乏禪定 的功夫,因為他的心識是散亂的。那心識散亂,他的理解往往只是㆒種解 悟,而且帶㈲㆒點信仰的成分,所以對於能空,能取的空跟所取的空,這 兩種空性,這種我跟我所的空性,「多住外門,修菩薩行」。這個菩薩,其 實他多分理解是業果的成分多了,他對唯識相的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 業招感痛苦的果報,是㈲很深刻理解的;但是對空性:我空、法空這㆒塊, 唯識學概要 - 15 - 相對薄弱。所以他的整個生命當㆗,他的菩薩道是怎麼修的呢?——多住 外門,修菩薩行。 我們前面講過,我們的心㈲兩個門:向外的門,叫做「攀緣心」,因 為你接觸外相;向內的門,是觀照到我空、法空的心性的本體,叫做「安 住」,向外叫攀緣。那麼這個菩薩,他偶爾也會去做義工了、參加法會了、 參加放生了,但是他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的「心」的活動是㈲所得的, 他對這個善業是㈲所期待的,他希望由這個善業成就安樂的果報。所以他 的本身的生命當㆗,因為空性的體會薄弱,所以他是以㈲所得心來修菩薩 行。所以對於㆓取:「能取」跟「所取」所產生的隨眠,這個是煩惱的種 子沒㈲伏滅的功能,而且對於煩惱的現行,也沒㈲伏滅的功能,叫做㈾糧 位。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個菩薩多分來說是在業果㆖修㈻,但是可貴的 卷二十九 - 16 - 在哪裡呢?他是㈲成佛的願力,他㈲度化眾生的願力。那麼身為㆒個菩薩, 他本身強大的願力在修菩薩行的時候,「多住外門,修菩薩行」,就造成了 ㆘面的偈頌。我們看《唯識㆔㈩頌》,是怎麼解釋這個菩薩的,㆝親菩薩 是怎麼形容這個㈾糧位的菩薩,我們把它念㆒遍: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那麼這個菩薩,我們先談談這個菩薩的智慧的觀照是怎麼樣:『乃㉃ 未起識』。這個菩薩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不能夠生起這個「識」,這 個識是指什麼呢?古㆟解釋:抉擇的智慧——抉擇識,不是㆒般的顛倒識。 就是說他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第㆒念是攀緣的、是㈲所得的。所以 這個就㈲問題了,因為你㆒旦㈲所得,那就帶㈲㉂我,㈲㉂我意識,你就 唯識學概要 - 17 - 很容易創造對立,你就把㆒真法界切成兩塊。那麼對立的結果只㈲兩種情 況:不是愛,就是恨,所以他這個菩薩的智慧是相對不足的。 「乃㉃未起識」,所以這個菩薩,他不能產生第㆒念的正念正知。當 然我們會講到,他這個菩薩是㈲深厚的慚愧心,他能夠產生第㆓念、第㆔ 念的反省跟覺照,但是他生不起第㆒念的覺照智慧,這說明這個菩薩的智 慧相對薄弱。但是他可貴的是㆘㆒句話:「求住唯識性」,他㈲堅固的願望: 追求聖道的功德。這個菩薩好就好在哪裡呢?他不得少為足。他跟㆟㆝種 性還不㆒樣,㆟㆝種性是斷惡修善,他把它當做正常;那麼這個菩薩是㈲ 遠大的理想,雖然他㆒時做不到,但是他並沒㈲放棄他的願望,所以他心 ㆗經常㈲㆒種作意告訴㉂己:我㆒定要保持進步,所以他㈲廣大的理想, 好就好在這個「求」字,他不斷的要求㉂己進步,去安住在我空、法空的 卷二十九 - 18 - 真如理,但是雖然他㈲這個願望,因為他智慧不足,他產生的結果是什麼 呢?『於㆓取隨眠,猶未能伏滅』對於能取、所取的這種㉂我的相狀,他 沒㈲調伏的能力,這個叫做㈾糧位。 【196】㈾糧位菩薩㆒言以蔽之:願力堅固,觀慧不足! ㈾糧位菩薩㆒言以蔽之:願力堅固,觀慧不足。舉㆒個例子:你看蘇 東坡,跟佛㊞禪師是好朋友,是吧?那麼他們兩個經常在㆒起參禪論道。 那麼㈲㆒㆝,蘇東坡在這個禪堂裏面㉂己打坐,當然參禪的㆟,他主要修 空觀,內觀真如嘛,那麼他在照見㈤蘊皆空的過程當㆗,他得到很殊勝的 體悟,所以從觀㆗、從定㆗㆔昧出來,從那個觀照力出來的時候,他㊢了 ㆒個偈頌,他說:「稽首㆝㆗㆝,毫光照大千;㈧風吹不動,端坐紫㈮蓮」。 唯識學概要 - 19 - 前面的偈頌是讚歎空性、真如佛性的功德,真如佛性是㆝㆗㆝,是生命㆗ 最尊貴的。那麼他「毫光照大千」,這個是尊貴,而且具足廣大的清淨的 功德。前面的偈頌是讚歎真如法的殊勝;㆘面那句話,是讚歎㉂己,說㉂ 己是:「㈧風吹不動,端坐紫㈮蓮」。那麼他覺得他跟空性㈲㆒點相應了, 他就㊢完以後就很滿意了,就叫侍者趕緊的把這個偈頌過江去拿給㈮山寺 的佛㊞禪師,而且要侍者㆒定要佛㊞禪師親㉂批註了以後,再拿回來。那 佛㊞禪師看了以後,就就著這張紙的背後,就給他㊢了兩個字:放屁!那 麼㊢完以後,侍者就如實拿回來了,蘇東坡㆒看不得了:我這樣子尊重他, 他如此羞辱我,就趕緊領著侍者就過江去,要跟佛㊞禪師理論了。到了佛 ㊞禪師的寮房的時候,佛㊞禪師已經走了,門鎖起來了,門外面貼了幾個 字,說:「㈧風吹不動,㆒屁打過江」! 卷二十九 - 20 - 這個就是㈾糧位的菩薩。我們不能懷疑蘇東坡在佛堂裏面那㆒份的相 應,他的確㈲相應的力量,但是㈾糧位的菩薩問題在哪裡呢?他經不起逆 境的刺激,『於㆓取隨眠,猶未能伏滅』。就是說他不是完全沒㈲智慧,不 是這樣,他沒㈲智慧他怎麼能夠做㆒個菩薩呢?菩薩是覺悟的眾生嘛。就 是說他的智慧,僅次於「信解」唯識妙理。他在佛堂靜坐的時候,息諸外 緣的時候,智慧會生起;但是外境㆒刺激他的時候,他第㆒個反應:㉂我 意識就出來活動了。但是這個菩薩,好就好在他的願力很堅強,所以在菩 薩戒裏面講到㈾糧位的菩薩,它給他兩句讚美的話,說㈾糧位的菩薩,因 為他㈲強大的誓願力,他㈲兩個㈵點: 第㆒個「雖作惡業,速疾能悔」,這第㆒個㈵點;第㆓個「若墮惡趣, 終不久留」。 唯識學概要 - 21 - 就是說雖然這個菩薩,是控制不了㉂我意識的,也就是控制不了他的 煩惱,但是他㈲㆒個很殊勝的功德,叫:增㆖慚愧。因為他是㈲理想抱負 的㆟,跟我們㆒般㆟㆒㆝過㆒㆝的不太㆒樣了,所以他的願力的支持,雖 作惡業,速疾能悔。他㆒旦犯了錯,他回到佛堂,做功課的時候,他馬㆖ 會發覺到,然後懺悔,立誓改過:我㆘次不能再犯錯。當然他可能㆘次又 會犯錯,但是他不斷的㉂我反省,他會從㆗得到很多的經驗,累積很多增 ㆖的力量。 所以這個菩薩是跌跌撞撞,但是他還是不斷的保持進步的,所以「雖 作惡業,速疾能悔」。他沒㈲第㆒念的正念,但是他㈲事後反省的能力, 所以這種菩薩,㆒旦墮落到㆔惡道的時候:「若墮惡趣,終不久留」。因為 他的善根力太強,他的菩薩種性太強,遇到痛苦刺激的時候,他那種㉂我 卷二十九 - 22 - 反省能量㆒起來,他很快從㆔惡道彈出來,不像我們㆒般凡夫沒㈲理想抱 負的㆟,做㆒隻狗就要做很久,因為你沒㈲產生反彈的能力,從痛苦㆗、 從障礙㆗,反轉的能力我們是薄弱的,但這個㈾糧位的菩薩他不是,若墮 惡趣,終不久留。 那麼當然淨㈯㊪的㈻者,對㈾糧位的菩薩,他是這樣看,尤其善導大 師這樣看㈾糧位菩薩,就是說整個成佛之道,最困難的㆞方是㈾糧位的菩 薩,這個關過了,那就㆒帆風順了。這個菩薩內㈲煩惱、外㈲業力,還㈲ ㆝魔死魔的干擾。在這個階位的菩薩他這是:煩惱干擾你、外境——㈤蘊 的魔境刺激你、你的冤親債主也來障礙你,然後死亡也來破壞你,所以在 這種情況之㆘,淨㈯㊪的祖師們,是勸所㈲㈾糧位的菩薩往生淨㈯,尤其 是到了末法時㈹。因為你㈾糧位的菩薩是「多住外門,行菩薩道」,你是 唯識學概要 - 23 - ㈲所得心嘛,㈲所得就是㈲攀緣,那什麼意思呢?就是外境對你影響很大 了。如果他是法身菩薩,他不管正法、像法、末法、對他都是完全㆒樣, 因為他根本就不住相,乾淨的相、雜染相,對他是完全沒㈲差別。但是做 為㆒個凡夫菩薩,你來到㆔寶㆞跟來到放逸的㆞方,是影響很大的,因為 他「多住外門」。 所以當你在正法、像法的時候,㈾糧位的菩薩沒㈲往生的急迫性,因 為你還遇到相對好的環境跟善知識的攝受,但是到末法時㈹,㈾糧位菩薩 受到的衝擊是最大的。就是在末法時㈹來臨的時候,法身以㆖的菩薩,什 麼正法、像法、末法,對他是完全沒㈲影響的。但是這個末法時㈹衝擊最 大的是誰呢?就是㈾糧位的菩薩,他是禁不起末法時㈹的衝擊,因為魔強 法弱時㈹來臨的時候,對㆒個㈾糧位的菩薩傷害最大。所以如果我們在㈾ 卷二十九 - 24 - 糧位菩薩,在這麼㆒個問題嚴重的情況,趕快到淨㈯去,其實是很好的選 擇了。 【197】果位的差別——加行位 好,我們來看看㆘㆒個。那麼這個菩薩,經歷過這麼最難的㆒個問題 的點以後,他慢慢的用功,就來到了第㆓個階位——加行位。那麼這個「加 行」這兩個字怎麼說呢?我們先看它的㈴稱的解釋: 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為趣「見道」住「唯識性」 故,復「加功用行」伏除二取,故名「加行位」。 那麼前面的㈾糧位的菩薩,他發了菩提心以後,其實他的觀行薄弱。 觀行薄弱,但是這個菩薩,他㈲㆒個很大的㈵點:他的菩提心很堅固,而 唯識學概要 - 25 - 且他積集廣大的㈾糧。所以他按照他的願力,跟他斷惡修善的這種持戒修 善的力量,他跌跌撞撞、進進退退,經過多久呢?經過㆒大阿僧祇劫的時 間,很長了!當然他很多時間都是退轉的,因為㈾糧位菩薩很慢的話,他 可能會修修修……修得不錯,突然間㈲㆒世,得大福報的時候放逸了,然 後打回原點,他經常是這樣子。當然他是㆒個㈲願力的㆟,他會㉂我反省, 所以時間久了,他在錯誤的累積當㆗,他會摸索出㆒條道路,所以他總㈲ ㆒㆝,經過㆒大阿僧祇劫時間的時候,經過他長時間的修福修慧,而且再 加㆖他的願力,他㆒直希望能夠安住唯識的空性,就達到了㆒定的㈬準, 進入了加功用行的階位。 這個『加功用行』我們說㆒㆘。㈾糧位的菩薩,或多或少會接觸㆟群, 因為他是靜不住的,他在佛堂待不㆘去,待不會太久,㆒個小時、兩個小 卷二十九 - 26 - 時頂多了。所以他多少會涉獵㈥度的法門,雖然他做得不夠好,但是他是 ㈲理想的。但是到了加行位,他㈲兩個㈵點,㆒定㈲兩個㈵點:第㆒個息 諸緣務;第㆓個他加修止觀。加行位的菩薩,他知道㆒個很重要的觀念就 是:他㆟生的成敗關鍵到來了!所㈲加行位的菩薩,他絕對不會住在㆟群, 不可能!他㆒定住在深山,要麼就喜馬拉雅山,要麼就哪㆒個山㆖。所以 加行位的菩薩,他知道他的生命,他的關鍵時刻:他轉凡成聖的時候到來 了!因為加行位是㈾糧位的凡位菩薩跟通達位——聖位菩薩㆒個很重要 的過渡,所以所㈲加行位的菩薩,㆒定會息諸緣務,沒㈲例外。 所以加行就是說:他必須要放棄跟㆟群接觸㆒段時間,來幹什麼呢? 加功用行來伏除㆓取的煩惱,他開始在對治我法㆓執了。當然這個時候, 修習我空觀、法空觀叫「加行位」。這說明這個菩薩他從前面的發了菩提 唯識學概要 - 27 - 心、懺悔業障、積集㈾糧,從㆒種動態的修㈻而轉成㆒種靜態的修㈻,這 叫「加功用行」,是這個意思,安立㈴稱。 我們來看看他到底在加功用行做了些什麼事,我們看㆘㆒段: 菩薩為趣入「見道」,體會「唯識實性」故,加功用行,修「四尋伺」、 「四如實智」,歷「暖」、「頂」、「忍」、「世第一」,逐漸伏除二取之相,此 加行位,未遣「相縛」,於「粗重縛」, 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 違見道故。於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 全伏除」,「全未能滅」,名「加行位」。 這個是《成唯識論》的㆒個解釋。說這個菩薩他從前面的㆒種㈾糧位 元,㆒種動態的修㈻而轉到加行位的時候,他慢慢的開始內觀,從外求變 卷二十九 - 28 - 成內觀。內觀什麼呢?內觀唯識的㆓空的真實體性。就是說他整個㆒大阿 僧祇劫,都在思惟業果的道理:怎麼樣斷惡修善這㆒塊。那麼他這個時候 在觀察:這個業力到底是誰造的?果報又是誰去受用?來觀察這個因果的 根本當㆗,到底是「誰」去造業,又是「誰」去得果報,他去觀察這個道 理。所以他加功用行,從向外攀緣轉成迴光返照。那他是怎麼觀呢?他修 「㆕尋伺」跟「㆕如實智」。㆕尋伺,這個「尋伺」就是㆒種觀照,在唯 識的專㈲㈴詞叫尋伺,就是㆒種觀察、觀照的意思。那麼它把㆒切法,把 它切成㆕個元素,叫做㈴:㈴稱的「㈴」;義:義理的「義」;㉂性:它㈲ 它㉂身的體性;第㆕個:差別。 也就是說,這㆒切法就是㆕個東西構成,每㆒件事情㆒定要㈲㈴言安 立;那麼㈴言安立以後,你㆒定要㈲㆒些你的思考:這個花是很漂亮的, 唯識學概要 - 29 - 這是㈴言吧?㆒個讚美的㈴言。那麼你說它很漂亮,他就出現㆒種概念 了——意象:喔,它是美貌而不是醜陋,那麼這個美貌㈲它的㉂性,當然 也㈲它的時空的差別:它的美貌也僅是限於現在,可能㆒個㈪以後它就凋 零了,它的美貌就失掉了,它㈲它很多差別的時空相。 比方說㆗國㆟常常說沉默是㈮,「沉默是㈮」這個法,它㈲它的㈴、 義、㉂性、差別,這是㆒個㈴言,它本身也沒㈲㉂性嘛,沉默是㈮。但是 這個沉默是㈮這句話,也得看場合,㈲些場合,沉默就不是㈮了,因為你 要跟他討論,你都不發表意見,㆟家以為說你沒㈲興趣了,沒㈲參與感。 所以沉默是㈮,它㈲差別因緣:在什麼場合、什麼時間是沉默是㈮;㈲些 場合、㈲些時間,沉默就不是㈮了。所以他如實觀察以後,他得到結論: ㆒切法沒㈲㉂性! 卷二十九 - 30 - 他把每㆒件事都把它切成㆕塊:㈴、義、㉂性、差別以後,㈴也沒㈲ ㉂性、義也沒㈲㉂性、它的㉂性也沒㈲㉂性、它的差別也沒㈲㉂性,所以 ㆒切法都是你㉂己想出來的,它的好壞、得失、成敗,完全是你㉂己安立 出來的。所以其實業力只做了㆒件事情,我們現在都把所㈲的責任都推給 業力,你會痛苦:這是我業障重,不是!因為你打妄想,應該是這樣講。 因為業力給你的痛苦是㆒時的,它是刺激性的痛苦、它是感官的痛苦,那 你的痛苦為什麼會相續呢?因為你不斷的去想它,而且你做負面的思考, 輾轉相續,這最可怕了。其實業力給你的刺激只是㆒刹那而已,就像佛陀 說的:它射出第㆒支箭,是業力這㆒塊給你的,但是後面的第㆓支箭、第 ㆔支箭,是你的妄想,你的㈴言安立很多的想法,然後你㉂己讓你㉂己痛 苦。 唯識學概要 - 31 - 所以㆒個㆟會痛苦,業力的比例不高,㆒個㆟會痛苦只㈲㆒種情況: 就是你很會打妄想!你㈲豐富的想像力,但是不幸的是你墮入的都是負面 的思考,所以你很痛苦。所以不要把所㈲的痛苦都歸咎於業力,它只占㆒ 部分,它只是占前半段而已,後面的相續,都是你的打妄想,安立出來。 所以這個加行位的菩薩,他靜㆘心來以後,他觀察這個㆒切法:其實 都是你的遍計執。所以他把業力以外的依他起保留㆘來,他把業力以外的 東西,遍計執,觀空——遍計本空,依他如幻,他只保持業力的假相這㆒ 塊,保留㆘來,因為它還㈲用處,後面還㈲用,但是他把㉂己妄想分別, 所安立的這㆒切法都破壞了。 那麼剛開始叫㆕尋伺,就是觀察,等到他得到堅固的理解了以後,叫 卷二十九 - 32 - 做「㆕如實智」其實這㆕個是完全㆒樣的,他也是觀察㈴、義、㉂性、差 別,只是他得到了明確的理解,叫做「㆕如實智」。那麼他經過這樣子的 觀察以後,他經過了什麼階位呢?——煖、頂、忍、世第㆒,然後慢慢的 伏除能取所取的相狀。我們解釋㆒㆘,「煖」位,那麼這個煖位,是取什 麼呢?取它的鑽㈭取㈫。它舉㆒個譬喻:說我們拿㆒個㈭頭,拿㆒個那個 ㈭頭管子,在㈭頭㆖不斷的鑽鑽鑽……旋轉,欸,㈫還沒㈲出來,但是它 先出現煙,㈲煖相出現。這譬喻說呢:這個菩薩真實的我空、法空的智慧 雖然沒㈲現起,但是他㈲那麼㆒點相應了,因為他的禪定增加了,他的心 靜㆘來,他的菩提心除了善業的㈾糧以外,多了禪定的智慧。所以他這個 煖相已現,雖然他心㆗的光明沒㈲出來,但是已經見到煙了,叫「煖」。 再看「頂」。那麼頂就是說,他這個智慧的光明慢慢的增長,他從㆘ 唯識學概要 - 33 - 品的尋伺,轉成㆖品的尋伺,慢慢調伏外境的執取。就好像㆒個㆟登㆖了 高山的山頂,㆒望無際,對外境的真相,看得更加的清楚明白。所以頂位, 調伏了所取相,他把外境給他的衝擊,㉂己妄想打出的這塊,整個調㆘來 了,他只允許來㉂於業力給他的衝擊,這㆒塊是不能改變的。大乘佛法觀 ㆒切法空,不能斷滅因果,你該受的因果還是該受,但是你的妄想這㆒塊 捏造出來給你痛苦,這㆒塊妄想,把它拿掉,這是不必要的。所以他對於 所取相的執取,調伏了,這叫「頂」位。 再看「忍」位。這個忍,就是隨順忍可,前面斷的是所取相,所取相 就是我所,那麼現在他斷那個能取的㉂我概念,對於能取的㉂我,他在顛 倒妄想當㆗,他觀察㉂己的這個㉂我意識,也是㈴、義、㉂性、差別,也 是畢竟空的。所以他對於我空的真理,也開始隨順忍可,他也慢慢的往這 卷二十九 - 34 - 個方向走了,叫「忍」。 到了「世第㆒」,他的㆔昧力增長了,空性的智慧也增長了,經過㈩ ㈥刹那,進入聖道。為什麼叫世第㆒呢?就是他在整個生命當㆗,他的㈲ 漏位是最後㆒個階位了。他是㈥道輪迴當㆗,諸㆝都比不㆖他了,這個㆟ 即將告別㈲漏的凡夫,即將進入聖位了,叫「世第㆒」。 那麼這個㆟經過了煖、頂、忍、世第㆒,這個㆕加行的階位以後,逐 漸的伏除所取相跟能取相。也就是說這個加行位的菩薩,雖然不能夠調伏 相縛跟粗重縛,這個「相縛」指的是俱生的這種能取、所取的這種煩惱的 現行;「粗重縛」是俱生的煩惱的種子,但是他對於粗顯的分別起的我法 ㆓執,已經可以調伏了。「違見道故」,事實㆖他還沒㈲見道,他只是隨順、 唯識學概要 - 35 - 忍可,就好像這個㈫還沒㈲生起,只是見到了煙而已,所以他還是「違見 道」,還沒㈲證得真實的我空、法空的道。所以他對於這個俱生的煩惱的 活動,跟它的種子,他㈲漏觀心,「㈲漏觀心」我們待會再解釋,因為他 帶相觀心,他心㆗還帶㈲㆒種教法的㈴言相。所以㈲漏觀心,就是說他帶 相觀心,心㆗還㈲稍微的㈲所得,還㈲種種的微細的分別,所以「未全伏 滅」。他對於分別的我法㆓執,還不能全盤的消滅,因為他還留㈲㆒點點 的法的這種執取。那麼對於俱生的煩惱是怎麼樣呢?——全未能滅。這個 很微細了,就是第㈦意識相應的俱生的煩惱是不能斷,但他對於第㈥意識 分別起的這㆒塊,已經伏除了絕大部分了,這叫「加行位」。 【198】加行位觀空的時候是帶相觀空! 卷二十九 - 36 - 來,我們來看看㆝親菩薩對加行位,是怎麼個說法: 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那麼這個菩提心的菩薩,他從前面的㈾糧位,完全是懺悔業障、積集 ㈾糧,㆒種外相的修㈻而轉成內在的觀照。那麼經過長時間的煖、頂、忍、 世第㆒的加行以後,他最後是:『現前立少物』這菩薩把他㉂己的妄想, 慢慢都洗乾淨了,洗乾淨以後呢,但是他還㈲少物,這個「少物」是什麼 東西呢?就是我們知道菩薩觀㆒切法空,空性是㆒個真理,但是㆒個沒㈲ 入聖位的菩薩,他的心,他不能直接去接觸空性,不可以,因為沒辦法, 因為空性是離㆒切相的,那怎麼辦呢?他必須要夾帶㈴言,他必須要帶相 觀空,就是說:哦,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他必須要從㈴言裏面去思 唯識學概要 - 37 - 考,然後他的第㈥意識,才能夠慢慢的隨順於空性,「非離彼能詮,智於 所詮轉」也就是說假設他沒㈲佛法的引導來做㆒個橋梁,他第㈥意識是沒 辦法進入空性的。因為能詮的道路沒㈲的時候,他第㈥意識是不能活動。 第㈥意識的想像力,在凡夫的階位,只能夠在㈲相的因緣活動,他到達不 了空性的真理。 所以他在觀空的時候是帶相觀空,它㈲兩種相,第㆒個:顯教,就是 文字相;藏系:他畫很多的唐卡,你不要講太多,你就觀想那個唐卡:喔, 為什麼它這個壇城裏面,㆗間是空性的?是空出來的?就是說它可能是現 出㆒個眼根能夠攀緣的相狀,或者耳根聽的相狀,總之他㆒定要㈲㆒個聖 ㆟流出來的法,來引導他,他才可以隨順於空性。所以他雖然調伏了所㈲ 外在的執著,但是他那個最後那個法執還是在的,當然他即將要轉入聖位 卷二十九 - 38 - 了。但是他將入聖位還沒㈲進去之前,他的心㆗還是『現前立少物』,這 個「少物」就是那些法義。 那麼『謂是唯識性』,他之所以能夠悟入㆓空的真如理,他就是靠這 個少物,就是這個船,從此岸快要到達彼岸。當然㆒到了彼岸,他把最後 的船,也要捨掉了,但是他即將到達彼岸。這個船不是彼岸,但是他沒㈲ 船,他到不了彼岸。所以他靠這個法義的支撐,他慢慢的、慢慢的帶他趨 向於㆓空的真如,但是『以㈲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因為他心㆗還是帶 相觀空,還㈲法義的執取,所以他只能叫加行位,他還沒㈲到達通達位, 就是在這裏,就是關鍵在於:『現前立少物』。 舉㆒個加行位的例子:蕅益大師。蕅益大師他在㆓㈩㈤歲,他㈲㆒次 唯識學概要 - 39 - 在徑山坐禪,當然坐禪他是要息諸緣務了,內觀真如,當然前提是你要㈻ 過教理,你不能㉂己創造㆒個方法。佛法的修㈻在前面的階位,都㆒定要 傳承——欲知山㆖路,須問過來㆟。那麼蕅益大師他當初是㈻過㆝台教觀 的,他依止㆝台的教觀參禪以後,他在㉂傳裏面㊢到說:他曾經達到㆒個 境界——「迥脫根塵,靈光獨耀」。我們㆒念心本來是很乾淨的——清淨 本然,但是我們因為第㈦意識的執取,而執著很多相,執著什麼相呢?根 塵!執著我們的根身,這個身體是我的;「塵」就是外在的這些㆟事的影 像,所以弄得我們壓力很大。因為你本來沒㈲㆒物,那我們㉂己多事,就 ㉂己去惹塵埃。 那麼這個蕅益大師他這個時候,把這個根塵的塵埃,當㆘「啪」!放 ㆘了——迥脫根塵,靈光獨耀!按照《楞嚴經》的說法:「如鳥出籠」。就 卷二十九 - 40 - 像這個鳥它本來在虛空是㆗飛得很好,但是它不小心跑到籠子裏面去 了——被根塵的相所障,那麼加行位的菩薩他慢慢的修我空觀、法空觀, 把相給調伏了,就是如鳥出籠,這個鳥它開始回到虛空了,當然他只是㆒ 時的相應,但是蕅益大師說從那次以後,他對於身體的執著完全輕薄了, 迥脫根塵,靈光獨耀,我們從他這句話的判斷,合理的推論:他是頂位。 因為他「根塵」是所取相,脫落了;但是靈光獨耀,這個「能取」的㉂我 概念,㈲沒㈲消掉我們不知道,但是起碼是頂位。㆒個㆟㆒達到頂位,在 唯識的判教:㈾糧位的菩薩是「若墮惡趣,終不久留」,換句話說㈾糧位 的菩薩,還㈲可能墮㆔惡道。頂位的菩薩是永遠不墮㆔惡道了,雖然他㈲ ㆔惡道的業力,但是他不可能得果報了,因為他空性的力量太強了,他可 以讓他㆔惡道的業力永遠不動,從今以迄到成佛為止。他如果沒㈲到淨㈯ 唯識學概要 - 41 - 去,他的生命只㈲兩種情況:要麼做㆟,要麼做㆝,他永絕㆔惡道。這個 不是他的業力強,因為他的心態不㆒樣了,他對於粗的所取相、能取相, 這種灰塵都脫落了,所以他已經不可能去刺激到㆔惡道的業力了。 那麼當然這個菩薩,其實㆕加行的時間是不多的,不長的,可能是㆔ 生、也可能是㈦生、也可能是幾㈩年的時間,他不像㈾糧位要耗㆒大阿僧 祇劫,因為他經過㆒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他該㈲的㈾糧都準備好了。所以 到加行位的時候,他㆒進去就是煖、頂、忍、世第㆒了,所以他這個時間 其實不多了。那麼當然他即將進入聖位,但是他的心㆗還是現前立少物。 好,我們㉁息㆒㆘再來看看,他最後㈲什麼樣的結果。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 ㆖報㆕重恩 ㆘濟㆔途苦 若㈲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㆒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54:01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31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三十一 【208】你要改造業力,你要創造一種堅定的誓願 你要創造一種堅定的誓願 你要創造一種堅定的誓願!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面,我們看丙五:究竟位。 唯識學把整個凡夫到成佛,把他的修行分成五個階位:就是資糧位、 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乃至於最後的究竟位。我們從前面的階位我們可 以知道,當我們踏入了修行的菩薩道,我們的生命就會出現兩種力量的作 用:一種來自於外來的生死業力的衝擊;第二個來自於我們內心的一種菩 提願力的引導。所以當你開始修行的時候,你經常是兩種力量的一種作用 卷三十一 - 2 - 跟拉扯。 我們先談一談生死業力這一塊。生死業力是怎麼來的呢?主要因為有 阿賴耶識。雖然我們生命,一段一段的生命是無常變化的,但是生命結束 以後,我們會在第八識留下一種善惡的功能,所以第八識它有很特殊的功 能,就是它「持種」。它能夠保存我們每一期生命所留下的一種善惡的功 能,這種功能長時間的累積,就形成一種「恒轉如暴流」。就是說它是一 種相續的水流,如果我們今天是善業起現行,這個水流就帶我們在人天享 受快樂;如果我們今天是罪業起現行,這個水流就帶我們到三惡道,受刀 山油鍋的痛苦。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的背後,的確是有一種力量在支配著我 們——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 唯識學概要 - 3 - 那麼業力的可怕,並不是說它給我們什麼痛苦,這個還不是重點,重 點是它輾轉相續、無有止盡。當然我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我們選擇逃避, 反正你覺得你今生過得也還不錯,你認為你今生樂多於苦,但是你可別忘 了,生死業力是不會停止的,也就是說你遲早要處理的。你今生不處理, 你來生就得處理;你來生不處理,你以後一定要處理,因為它不會自己消 失掉。 生死輪迴之所以那麼的可怕是因為:你越輪迴,它的力量就越大,就 像滾雪球一樣。所以你總有一天,你吃到了苦頭,你一定要面對這個生死 業力的問題,你總有一天的。那麼從佛法的角度:你越早面對,對你越有 利,因為它整個時代,是往一個壞的方向在發展,末法時代。所以你越早 處理,你成功機率是越高的,你花的心血是越少的。所以面對生死業力, 卷三十一 - 4 - 你拖得越久,你付出的代價越大,就這麼回事。所以我們從輪迴的第八識, 我們可以知道:既然要出離,那就把握當下,你別無選擇!這是我們每一 個人背後,所要面臨的業力的這一塊。 當然唯識學給我們很大的壓力,因為它開展了第八識,這種恒轉如暴 流的業果相續的思考,但是唯識學給我們一些希望,就是我們的第六意 識。第六意識有強大的思考、學習能力,我們可以學習佛法、我們可以如 理思惟,創造一種清淨的力量來引導業力。那麼這個第六意識的清淨力 量,在唯識的教義當中,它提出兩個重點:一個是菩提心,一個是空正見, 這兩種力量如果你操作得當,生死業力是可以轉變的。 那麼這個菩提心跟空正見,其實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菩提心是根本,空 唯識學概要 - 5 - 正見是在引導菩提心的一種增上的力量。我們前面講過了菩薩的四個階 位,它都是需要菩提心來支援的,也就是說你菩提心失掉了,你就已經不 是一個菩薩了。所以我們在剛開始的時候,一定是要有發願:你如果是智 增上的菩薩,你緣佛的功德而發心;你如果是悲增上的菩薩,你緣眾生的 痛苦而發心,都可以。總之當我們修學菩薩道,先不要管你做了多少,先 看你是不是有這樣的目標,初心菩薩是「論心不論境」,如果你連一點理 想抱負都沒有,一天過一天,你做再多功課都沒有用,毫無意義,因為要 引導業力,一定是要創造一種永恆相續的力量。 在佛法的角度:一時的感動、一時的善念,是沒有太大意義的。也就 是說,你一種沒有目標的行為是毫無意義的:你做這件事情,只是一時的 感動、只是一時的善念,這樣是沒有辦法改變業力的,沒有辦法。所以所 卷三十一 - 6 - 有的行動都先有一個理想抱負,你一定要有一個願景,有理想抱負的修 行,才有資格叫做「菩薩道」,因為你真實在改變業力了。所以你要改造 業力,你要創造一種堅定的誓願,你未來希望往哪裡走,要有一個目標的。 所以在這個修行當中,一定先發一個菩提心:緣佛道而發起上求佛道,緣 眾生的苦而發起下化眾生。當然你發了菩提心,你有這個願景,你就是菩 薩了。 那麼接下來就是智慧的考驗,你怎麼去調伏引導你的內心,那就是空 正見的智慧了。其實整個菩薩道的次第:從資糧位到加行到通達到修習, 它主要的是一種智慧的增上。在六度當中,判定一個菩薩他的成敗,就是 以般若波羅蜜來做判斷。 唯識學概要 - 7 - 【209】菩提心由它智慧的淺深分成三塊 菩提心由它智慧的淺深分成三塊 菩提心由它智慧的淺深分成三塊 那麼我們前面的四個階位,我們可以把這個菩提心分成三塊,由它智 慧的淺深分成三塊。 第一個:是一種「住相」修行的菩提心。這個就是資糧位,資糧位的 菩薩,他的空性的智慧是薄弱的,所以他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是有 所得的,他認為這個外境都是真實的,所以他的心就怎麼樣呢?就住在外 境上,那麼這個地方就有嚴重的問題了。所以資糧位的菩薩很大的缺點, 就是說他是做不了主的,他一旦住在外境,好了,當他來到佛堂,他的菩 提心就現前,因為佛堂給他一種清淨的環境;當他離開了佛堂,跟雜染的 人事接觸的時候,他起貪欲,該起貪欲就起貪欲、該發脾氣照發脾氣,菩 卷三十一 - 8 - 提心就暫時的隱沒了。所以這個「住相」修行的菩提心,是非常被動。所 以你看一個資糧位的菩薩,他的心經常是起起伏伏的,為什麼呢?因為他 受外境的干擾太大了,因為他把心住在外境嘛! 當然,資糧位的菩薩也有可取之處,在唯識學上說資糧位的菩薩,雖 然深受外境的影響,但是他心中有三種力量來支持他的菩提心:第一個「作 意力」。他會不斷的學習教理,透過如理作意,來自我反省、自我觀照、 自我調整;第二個:他有這個「善友力」。他經常親近善知識,同參道友 的鼓勵攝受,也會使令他不斷的進步;第三個就是「資糧力」。他透過佈 施、持戒、放生、拜懺,種種的這種善業的功課,也能夠保護他的菩提心, 讓它不斷的增長。所以一個資糧位的菩薩,雖然受了外境的衝擊,但是他 靠著一種作意力、資糧力、善友力的支持,他也會慢慢的、慢慢的進步。 唯識學概要 - 9 - 所以從「住相」的菩提心,到第二個「離相」的菩提心,這就好一點 了。到了加行、通達二位的時候,這個菩薩,他的心慢慢的離相了——見 相離相,他的心就不再住在外境上,所以外境對他的干擾降低很多了,所 以他就可以專心的讓菩提心不斷的增長廣大,當然他某種程度,也開始在 息諸緣務、加修止觀。 那麼第三個階段就是所謂的「借相修心」的菩提心,就是修習位。前 面的離相,當他脫離相狀以後,從假入空以後,他是一個過渡,因為他曾 經發願要上求下化,所以當他慢慢的菩提心堅固以後,到初地以上的菩 薩,他一定會走出山林面對人群,他一定要面對人群。因為他沒有人群, 他沒辦法修十波羅蜜呀,他沒辦法去成熟眾生、莊嚴淨土。所以他重新的 又回到人群:可能做眾生的父親、也可能示現做母親;也可能示現出家、 卷三十一 - 10 - 也可能示現在家,他以各種角色,一方面自我歷練,一方面教導眾生,這 個就是「借相修心」了。那麼這個菩薩的菩提心,從一種住相的菩提心, 到離相的菩提心,到借相的菩提心,最後他的菩提心終於圓滿了,來到了 究竟位。我們來看看這個菩提心,到了究竟位是怎麼回事。 【210】菩薩果位的差別 菩薩果位的差別 菩薩果位的差別——究竟位 我們看釋名: 言「究竟」者,即是「究竟無漏界」,《識論》云:「諸漏永盡,非漏 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界」。 這個究竟位,什麼叫究竟呢?就是究竟無漏,這個是偏重在破妄這一 塊。也就是說 「漏」,當然這個漏指的是障礙了。我們在修菩提心的前面 唯識學概要 - 11 - 講到,他有煩惱障、有所知障,因為他心中還是有所得,由這個我執引生 煩惱障,由法執引生所知障。那麼到了究竟位的時候,這兩種障礙就完全 破壞了,這個只是偏重約「破妄」。但《成唯識論》講得就清楚更圓滿, 它說:『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界』。 其實菩提心到成佛的時候,它是兩塊:從破妄的角度是諸漏永盡。諸 位要知道,菩提心的障礙,主要來自於凡夫的攀緣心。其實我們不能怪業 力給我們痛苦,業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它把你的業力現出一個相狀,可 能快樂的相狀,也可能痛苦的相狀,但是它可沒強迫你去接觸它,是你自 己要去攀緣這個業力,所以你才跟它感應的。所以從佛法的角度,我們不 能夠去怪業力,因為業力雖然是可怕,但是業力它不能主動的攻擊你,它 只能夠被動的現出相狀,是你要攀緣的,是你自己要跟業力感應的,沒有 卷三十一 - 12 - 第六意識的攀緣,第七意識的執著,業力怎麼會對你有產生干擾呢?所以 在成佛以後,當然他業盡情空了,他整個攀緣心也完全息滅了,所以他這 第一個,他沒有障礙了。 第二個「非漏隨增」,這個指的他的善根。他的菩提心夾帶了十波羅 蜜的這種善根,已經圓滿了——『性淨圓明,故名無漏界』。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從資糧位到成佛,他的心態轉變,第六意識扮演 了重要的角色,第六意識,完全在第六意識。我們看得出來,我們從資糧 位到加行位,佛陀並沒有強調說:哪一個人業障重,這個人要經歷久一點; 哪一個人業障輕,佛陀基本上是不從業力的輕重,來判斷一個人成敗的, 完全看你這個人的心理素質,你的觀照力,因為「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 唯識學概要 - 13 - 生」。你一個人會活得痛苦,你會活得痛苦,業力的因素其實不大,就是 你這個人攀緣心重——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你攀緣心重,你自己要 去招惹業力。第八識你是不能攪動它的,它裏面有很多很多的業力在睡 覺,你最好不要把它喚醒,對你很不利的。那麼你一天到晚攀緣的時候, 你就是把第八識的業力喚醒了,你是沒事找事吧。所以你一個資糧位的菩 薩,儘量的沒有事要把心收起來——都攝六根,好好的念佛、念法、念僧, 就是你不要去招惹業力,是這個意思。所以你第六意識起攀緣的時候,你 就是業障深重了。 那麼當第六意識:「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欸,這個人有無量的 功德莊嚴,就是靠第六意識的憶佛、念佛。所以你看佛法很少談業力這一 塊,因為它不是主角。你第六意識操作得當,你可以讓業力沉澱下來,你 卷三十一 - 14 - 變成憶佛念佛——諸佛正遍知海,創造未來的功德莊嚴;你第六意識如果 失控,你就去攪動業力,你就把你自己給害了,所以關鍵成敗在第六意識 了,問題在這。你第六意識不收心,那你就會把無始的業力給攪動起來了, 那是你自找的;你第六意識收心,第八識的業力,就沉澱下來,就帶業往 生了。所以業力也不是那麼可怕,看你怎麼去操作它。那麼做為一個佛陀, 當然他已經圓滿的把第六意識操作的圓滿了,所以他把第八識轉成四智菩 提了,其實他關鍵就是掌握了第六意識,就在這裏,成敗關鍵在第六意識。 我們往下看,就可以清楚這個成佛的一個關鍵。我們看它的內容: 菩薩從初「資糧位」,信解唯識妙理,發堅固菩提心,經三大阿僧祇 劫,修習無邊難行勝行,至「金剛喻定」現前,永斷本來一切「麤重」, 唯識學概要 - 15 - 頓證「佛果」,圓滿「轉依」,窮未來際,利樂無盡,名「究竟位」。 那麼我們都知道,佛陀不是天生就是佛陀,他也是從一個業障生死凡 夫走起的,所以剛開始也是從一個業障深重、攀緣外相的資糧位開始。但 是這個佛陀,他善加利用操作自己的第六意識,他做了兩件事情:用第六 意識來信解唯識妙理,不斷的加強自己的智慧的學習;第二個:他發起了 堅固的菩提誓願。那麼當然,剛開始從住相、到離相、到借相,經過了三 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經歷了十波羅蜜的難行勝行,到了等覺菩薩的後心, 他成就了一種非常堅固的「金剛喻定」,在這種堅固的三昧當中,他生起 了我空觀、法空觀,那麼這個時候,斷除最後一念的身相無明,所謂的斷 除一切的「麤重」。這個「麤重」就包括煩惱障、所知障二障的種子,就 『頓證佛果,圓滿兩種轉依,盡未來際,利樂有情,名究竟位』。所以他 卷三十一 - 16 - 這個菩提心,他最後的呢,這個菩提心跟兩種功德相應,成佛就是成就兩 種轉依。 【211】轉煩惱障得大涅槃 轉煩惱障得大涅槃 轉煩惱障得大涅槃;轉所知障得大菩提 轉所知障得大菩提 轉所知障得大菩提。 我們來看下面這個總說,我們把總說念一遍,到底這個菩提心,它產 生什麼轉變了?我們看總說的這個地方: 一、二轉依果:轉煩惱障得大涅槃;轉所知障得大菩提。二、依正莊 嚴:佛身、淨土,無量功德,眾所莊嚴。 那麼資糧位的菩提心,當然它主要的成就的是三種力量:這個作意 力、善友力跟這個資糧力,當然主要是作意力,他不斷的作意。那麼資糧 位的菩提心,就靠這個作意撐著;加行位、通達位的菩提心,則靠空性來 唯識學概要 - 17 - 攝受;到了成佛,他的菩提心,它有兩大功德:一個是大涅槃,一個大菩 提。因為他透過空性的智慧,轉煩惱障得大涅槃;他透過他的菩提的願力, 轉所知障為大菩提。那麼這個菩提它是有作用的,它是什麼作用呢?它能 夠現起依報正報的莊嚴,現出正報的佛身跟依報的淨土,那麼有無量功 德,眾所莊嚴。 所以這個成佛的菩提心,它有三身的作用,第一個:這個菩提心跟法 身相應。這個清淨法身,這個清淨法身就是我們說的二空真如之理,它是 沒有形相的。當然沒有形相也就不能受用了,它是一個理性,它是一個道 理,這個菩提心已經完全跟我空、法空的真如相應了,這第一個;第二個: 這個菩提心跟報身相應。這個「報」就是果報了。諸位,這個菩薩經歷過 三大阿僧祇劫,他不完全只是修空觀,他從初地以後,從空出假、借相修 卷三十一 - 18 - 心、修十波羅蜜的時候,他是花了兩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修波羅蜜,所以 他有無量的功德。這種功德是怎麼樣呢?是可以受用的,所以報身又叫做 佛陀的「真身」,就是酬償他這兩大阿僧祇劫以來,所修的波羅蜜的功德。 當然這個報身有兩塊:一個是自受用報身;一個是他受用報身。自受 用報身就是做為佛陀,他會現出千丈的盧舍那身。他住在實報莊嚴土,盡 未來際享受四種功德:「常、樂、我、淨」四種功德。他所有的快樂都是 恒常的,佛陀的快樂,沒有說會被破壞,沒有這件事情,它永遠存在的; 第二個佛陀的快樂是自在的,這個「我」就自在的,「佛為法王,於法自 在」;佛陀的快樂是清淨的,不像我們生起快樂的時候會帶動煩惱。所以 這個報身,他自受用的時候,佛陀從今以後,他那個明了的心就是常、樂、 我、淨四種功德圍繞他的菩提心,這第一個。 唯識學概要 - 19 - 第二個:佛陀有他受用的報身。他呢:「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 所被機」,他到那個實報莊嚴土,去現出他受用報身,去度化十地菩薩, 就陪著十地菩薩成長。這個是講的是佛陀的報身,又叫「正身」,這是無 量的波羅蜜功德莊嚴所成就的。那當然這一塊,跟我們凡夫就沒什麼太大 關係了,因為我們也接觸不了,真正跟我們有關係的是佛陀的化身。 佛陀的化身也分成兩塊:一個叫應化身;一個叫隨類化身。應化身就 是佛陀會在不同的時空,現出佛身: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這種清淨 莊嚴的比丘身,他一定現出家,而且是圓滿的佛身,這是應化身;第二種 是隨類化身。佛陀不一定現佛身,比方說他變成一隻鹿王,佛陀也曾經做 一隻象王,他現出各式各樣的身,所謂的普門示現,隨類化身。 卷三十一 - 20 - 所以佛陀度化眾生有兩種情況:第一個現出人道的佛身;第二個現出 各種動物,或者他也可能到這個三惡道去,現出各式各樣的身,叫「隨類 化身」。 舉一個例子:你看佛陀在世的時候,團體裏面有一個經常跟佛陀唱反 調的提婆達多,提婆達多他有一天,就是他是受了他的信徒的供養——美 好的飲食,他就吃得太多了,貪心嘛,回去以後就肚子痛。肚子痛以後, 他雖然平常經常去障礙佛陀,但他這個時候,突然間憶念佛陀的聖號,他 憶念佛陀聖號的時候,佛陀的身相就出現了,就來到他的房間,佛陀以他 的手去加持這個提婆達多的肚子:就一道光明,欸,他的肚子就好了,好 了以後佛身就消失了。提婆達多就跑去精舍去跟佛陀頂禮,說:感恩你剛 剛跟我加持了,佛陀說:其實我是沒有動念頭的,我是沒有作意的,那是 唯識學概要 - 21 - 因為你的憶念所招感的。 那麼現在我們要問了:提婆達多他真的看到佛陀來跟他加持,那麼佛 陀那個身是怎麼回事呢?就是佛陀的應化身——千百億化身,所謂的「千 江有水千江月」。雖然佛陀的應化身,可能會在某一個地方,但是他也可 能會在另外一個地方出現,就好像說月亮:月亮是佛陀的法、報二身,但 是當你的水準備好的時候,它隨時會在美國的東區、西區,顯出它的月影, 這個就是佛的應化身。這個時候佛陀是沒有任何的念頭,就是佛陀只是一 個願力。佛陀願力存在那裏:「眾生無邊誓願度」,加上他的功德莊嚴的願 力,加在那個地方,那誰能夠憶念他,誰就能夠得到他的加持,這個就是 佛陀的應化身。 卷三十一 - 22 - 總而言之,當這個菩提心經歷過前面的資糧、加行、通達修習以後, 這個菩提心就不是一般的菩提心,那是功德莊嚴的菩提心,具足大涅槃、 大菩提的菩提心。 【212】什麼是涅槃?(一) 來,我們來看一看,那麼這個涅槃跟菩提,到底它會發生什麼樣的效 果跟作用?我們來看看第一個涅槃。我們先做一個總說,先解釋這個涅槃 的名稱: 此雖「本來自性清淨」,而由「客障」,覆令不顯,真聖道生,斷彼障 故,令其相顯,名得「涅槃」,此依「真如離障」施設,故體即是「清淨 法界」。 唯識學概要 - 23 - 首先我們把「涅槃」解釋一下。涅槃就是一種不生不滅的一種寂靜的 狀態,它是不生不滅的,它沒有一種變化躁動的相狀,這叫「涅槃」。那 我們來看,此雖「本來自性清淨」,換句話說從唯識的角度,我們本來就 有涅槃,但是因為我們一念的不覺,向外攀緣,就創造了煩惱障、所知障, 就使令這個涅槃的功德不能開顯。 那麼「真聖道生」:真聖道就是一種智慧了,這種我空、法空的智慧 生起的時候,把煩惱障跟所知障就破壞了,就使令這個涅槃的功德相狀顯 現出來——「名得涅槃」。就是說其實你得到這個涅槃,是你本來就有的, 只是以前,就像月亮本來就有,但是以前有烏雲,我們現在只是做了一件 事情,把烏雲撥開了,哦,我們重新看到月亮,那麼這叫「真如離障」。 我們以前是「真如在纏」,現在是「真如離障」。那麼它的體就是「清淨法 卷三十一 - 24 - 界」,一種清淨寂滅的法界。 好,那麼這種菩提心,也就是說我們前面的菩提心,是沒有涅槃的菩 提心,是躁動不安的,那麼現在這個菩提心,是相對的是非常寂靜、安穩 的。那麼這個涅槃,在唯識提出有四種差別,我們來先看第一種: 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 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 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 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那麼第一種涅槃,叫做『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這什麼意思呢?『謂 一切法相真如理』:就是在一切的有為假相當中,其實它的本體是空性的, 唯識學概要 - 25 - 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雖然有客染而本性清淨』:就是我們一念心,雖 然打很多的妄想,但是本性還是不受染汙的,而且具足無量微妙的功德, 這叫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也就是說,它不是修來的,只是說我們以前沒有 跟它相應,它顯現不出來而已。 那麼它有四種相貌:第一個『無生無滅,湛若虛空』。這個本來自性 清淨涅槃,它不是有為法,它不會因為你修就增加,它也不會因為你懈怠 而減少,所以它是無生無滅的,湛若虛空。那麼『一切有情,平等共有』: 就是凡夫聖人的涅槃是平等的,也不會說佛陀的涅槃比我多一點;我們一 個放逸凡夫涅槃就少一點,是大家平等共有的。『一切法不一不異』:它也 沒有離開一切的染淨諸法,緣起不離開性空,性空不離開緣起。那麼本質 『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所以涅槃最怕的就是你 卷三十一 - 26 - 打妄想,就是說『一切法不生,般若生』。涅槃之門要打開,只有一種情 況:叫做『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就是說我們本來就有涅槃寂靜、安樂 的功德,但是我們經常打妄想,所以它這個門就關起來。所以你現在必須 要名言道斷,你必須修無分別智,它這個門才會打開來。所以『唯真聖者, 自內所證』:雖然每一個人都具足,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把它的功德 開顯出來,只有真實智慧的聖者,才能夠把它開顯出來,「其性本寂,故 名涅槃」。 這個意思就是說:第一個涅槃就是我們本來具足的,後面三個都是修 來的。這個本來具足的涅槃,在禪宗是非常重視了。它認為說:你本身不 安住在本來的這個涅槃,你就很難修行。你看這個唐朝的這個禪師——懷 讓禪師,懷讓禪師他去親近這個六祖大師的時候,懷讓禪師那個時候已經 唯識學概要 - 27 - 修得不錯了,他學過天台教觀的,六祖大師只問他一句話,他說:「你從 什麼地方來?」欸,懷讓禪師答不出來。答不出來以後,因為他問到他的 根源:就是說你的生命,最初的原點,你的最初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你從什麼地方來」?那麼懷讓禪師答不出來以後,古人是求法心切,就 做了六祖大師三年的侍者。後來三年完了以後,他就懂了,他就跟六祖大 師說:我已經明白你說的意思了。那麼六祖大師又問了一次:「你從什麼 地方來」?他說:「說似一物即不中」。說那個地方是不能解釋的,一旦落 入名言,那麼這個就不是涅槃,意思就是「涅槃」,那是言語道斷,是沒 辦法去形容的——「道可道,非常道」。但是你這樣子不講,到底你是不 是覺悟,沒有人知道。六祖大師又問:「還有修證否」?這個涅槃,是可 以修證嗎?不能修證,那這個就是斷滅了。那麼懷讓禪師說:「修證即不 卷三十一 - 28 - 無,染汙即不得」。六祖大祖說:「只此染汙不得,是三世諸佛之所印證」。 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無量劫來打很多妄想,但是我們的涅槃,不會因 為打妄想而失掉,你隨時可以把它打開。所以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打妄 想的心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涅槃。這個你只要相信就好了,先相信,所 以正念真如——把心帶回家,就是你要相信你有成佛的可能性,相信你有 恢復本來面目的可能性,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妄想,是不能染汙涅槃,它 不受染汙的,這是第一個信仰: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 體無別。在體性上,相信自己的本性,是清淨的寂靜的,這第一個。那麼 這一塊是「非修」,不要你去修的,你只要相信就可以了。那麼真正的修 來的涅槃,在後面那三塊,這三個就是要努力用功了,我們看第二個: 唯識學概要 - 29 - 【213】什麼是涅槃?(二) 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 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第三個也把它念一念,這三個是一體的,這都是小乘的涅槃。 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 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那麼在唯識的涅槃,它大方向分成兩種:一種是本來就具足的涅槃; 一種是你要經過修習才有的涅槃。那麼修習的涅槃,它又分成兩塊:一個 是由小乘的佛法的修學所成就的涅槃,跟大乘佛法的菩薩的修學所成就的 涅槃。我們先看看小乘的涅槃。 卷三十一 - 30 - 小乘的涅槃分成兩塊:一個是「有餘依涅槃」。有餘依這個「依」,這 個依止,就是他的身心世界還在,雖然他成就了涅槃,但是他的生命還在, 叫「有餘依」。就是小乘的行者,他由出離心修我空觀,他的這個真如的 理性,出離了煩惱障的這個障礙,因為他的身心世界還在——『雖有微苦, 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就這個人,他已經證得無生的阿羅漢, 但是「無生」, 只是說他死了以後,不再招感生死,但是他這一期生命還 在呀,所以他怎麼樣呢? 「雖有微苦」。你看舍利弗尊者他有時候肚子痛,痛得爬不起來,也 是有的。所以阿羅漢聖者,他就算去托缽的時候,太陽太大,他也會中暑; 他吃壞了東西,他也會肚子痛;當然他也可以選擇入三昧,他入了滅盡定, 所有的痛苦消失掉,他可以選擇入三昧,他如果不接受這個痛若,他也可 唯識學概要 - 31 - 以不接受,他隨時可以入定。但是他如果從定中出來,接觸到他的業報身, 那就跟我們差不多了:該有痛苦還有痛苦。為什麼呢?因為他「所依未 滅」。他所依止的身心世界,這個業報身還在,但是他的煩惱障,他不會 起煩惱了。他的生命只有兩種:就是快樂跟痛苦,然後沒有了,沒有了。 因為業力只能夠給我們快樂痛苦,那麼好壞、成敗、得失,都是你想出來 的。所以他沒有第六意識的攀緣,所以業力給他的東西,只有快樂跟痛苦, 他沒有那麼多事了;那我們凡夫在快樂痛苦當中,安排了很多的名言,那 麼就把生命弄得很複雜。所以他的障礙,他的這個煩惱障消滅了,叫做「有 餘依涅槃」。 但等到他的生命結束的時候,叫「無餘依涅槃」。就是真如已經完全、 徹底的出離生死的五蘊的痛苦:一方面煩惱已經斷了;一方面他的色身也 卷三十一 - 32 - 消失了,所以所有的痛苦都停止了,故名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皆辦,不受後有」。 所以阿羅漢的涅槃,他受他的生命的影響。其實你不能說:阿羅漢聖 者,完全不做事的,你不能這樣講。阿羅漢的聖人,他的生命還在的時候, 我們看經典裏面,他很努力的護持佛陀的正法:比方說舍利弗尊者、比方 說目犍連尊者,那領著諸大弟子,自己修行,弘揚佛法。但是阿羅漢一旦 死亡,那麼這個生命就完全消失掉了,就「灰身泯智」了。所以他的這個 涅槃,是跟他的身體在不在是有關係的。 在《阿含經》上說,阿羅漢的聖人,他什麼叫做只有業力,沒有妄想, 他的生命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他去托缽的時候,你給他美好的東西,或者 唯識學概要 - 33 - 給他不好的東西,他的心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不取亦不捨,無喜亦無憂, 如鳥飛虛空,蹤跡不可得」。他也沒有取也沒有捨,也沒有喜也沒有憂, 就好像這個鳥從虛空飛過去,他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沒有留下任何的 痕跡,他只是知道而已,知道有這件事情,然後就沒有了,這個就是「有 餘依涅槃」。就是他的生命只有業力,沒有妄想,等到他把業力結束的時 候,他連生死業力也沒有了,這個是小乘的涅槃。 我們來看看這個不可思議的,大乘菩薩的涅槃。看第四個: 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 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 名「涅槃」。 卷三十一 - 34 - 那麼小乘的涅槃,它的重點在「不生不滅」;大乘的涅槃在「無住生 心」,就是它「無住」,無住處,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我們來看,就 是他這個真如,他修我空觀,也修法空觀,他不但破了煩惱障,也破了所 知障,所以他一念的大悲的菩提心,跟一念的離相的空正見,兩個跟真如 結合以後,那麼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 常寂,故名涅槃』。 小乘的涅槃,套一句天台宗的說法:是有點偏空的,因為他空性當中, 他沒有發願!諸位,如果你現在所修的法門,不管你念佛也好、持咒也好、 拜懺也好,你都沒有把眾生放進來,也就是說你只是考慮到你自己,那麼 這樣子會有什麼後果呢?就是這個法門,等到它成熟得果報的時候,你只 能自受用,你不能跟人家分享,所以這個船隻夠你自己坐。但是如果你今 唯識學概要 - 35 - 天你所念的每一句佛號,都把眾生放進來,把無量的眾生放在這句佛號, 以後這句佛號叫做「無盡燈」!它是能夠一為無量,這個佛號能夠變現出 無量的光明,跟一切眾生分享,這個叫「大般涅槃」,因為這個涅槃裏面, 有不可思議的四智菩提。你為什麼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他可以跟你感應 呢?阿彌陀佛是住在涅槃,但是阿彌陀佛他在修涅槃的過程當中,他是有 「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成分在裏面,所以他可以跟眾生分享,他的涅槃 可以分享。 所以涅槃有兩種:一種是可以跟眾生分享的涅槃,一個是不能分享 的,你不能跟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的涅槃分享,不可以,這個只能夠 他可以受用,他的門是關起來的。如果他在生的時候,你遇到目犍連尊者、 舍利弗尊者,他會跟你加持,但是當阿羅漢聖者入滅以後,我們就沒辦法 卷三十一 - 36 - 跟他接觸了。小乘的涅槃只能夠自受用,但是大乘的涅槃,他有這種大悲 願力,他能夠他受用,這個是最大的差別。 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47:36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32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三十二 【214】心理素質永遠在主導你所修的一切法門 心理素質永遠在主導你所修的一切法門 心理素質永遠在主導你所修的一切法門!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二面。 我們佛教的修學,有內因跟外緣兩種力量的結合。當然內因就是我們 內在的心靈的力量,外緣就是佛法僧三寶的加持力。如果是淨土法門,當 然它的外緣,偏重在佛力——彌陀本願的攝受,是心力跟佛力的結合。但 一般的聖道門,在三寶的加持這一塊,偏重在法力這一塊,就是六波羅蜜 的法門,作為佛陀、作為僧寶只是一個助緣。 所以唯識學它是從心力跟法力的結合,來形成一個菩薩道的一種力 卷三十二 - 2 - 量。當然這兩個最關鍵的是你的心力,你的因地發心,這一塊佛陀在《法 華經》他講出一個車乘的譬喻:他說你這個車子,可能是個大的車子,也 可能是一個小的車子,這個車子比喻你修的法門,你做了很多的功課。但 是這個車子本身,它不能決定去哪裡,它是前面那個拖車的羊、或者是鹿、 或者是牛來決定的。也就是說你今天跟法門接觸的時候,你用什麼心態來 修這個法門,就更重要了。如果你是追求一種人天福報,來修佈施、持戒、 忍辱,那麼這個善法,就會帶動你到人天的安樂果報;如果你今天是一種 出離心,來修六波羅蜜,那麼這個善法,就變成一種偏空的涅槃。 就是當你生命結束的時候,你只能夠孤單的離去,你只有去,但是你 不能夠來,所以你的生命只有單向,你不能像佛陀可以自在的去、又能夠 自在的來,你不可以。因為你因地的時候,沒有發廣大的願力來攝持這個 唯識學概要 - 3 - 法門,所以這個法門所有的資糧,只能夠帶你到偏空的涅槃。如果你的因 地是圓滿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那麼這個時候所有的資糧,會帶你到無 住處大涅槃。所以你的心理素質,永遠是在主導你所修的一切法門,叫「因 地發心」。 那麼因為做為一個菩薩,他因地的時候,他內心的善根的栽培是相當 圓滿:他有菩提心來引導自己、他有空正見來調伏自己,所以他最後的結 果是無住處大涅槃。也就是說他在寂靜安穩當中,他同時可以生起四種廣 大的功德,來跟一切眾生分享。但是在分享過程當中,他還是一樣安住在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對他一點都沒有干擾,這個就是菩薩不 可思議的地方,因為他的因地圓滿,所以他能夠達到這樣的一種真空的妙 有。 卷三十二 - 4 - 【215】什麼是四智菩提 什麼是四智菩提 什麼是四智菩提?(一) 那我們來看看,在大般涅槃當中,到底它是產生了一個多大的作用, 所謂的四智菩提,我們來看第一個釋名: 此雖本來有能生種,而「所知障」礙故不生,由聖道力,斷彼障故, 令從種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續,窮未來際,此即「四智相應心品」。 那麼這個四智菩提,雖然我們是有本具的這種生起的這種無漏種子, 但是因為被所知障所障礙了,所以菩薩修這個無分別智,還有菩提心的關 係,把這個所知障給破壞了,把這個菩提的種子生起了,叫名得「菩提」。 那麼生起以後輾轉相續,盡未來際,不失不亡,叫「四智相應心品」。 那麼這個四智菩提本身它是能夠轉八識成四智。我們知道小乘的聖 唯識學概要 - 5 - 者,他的心只有出離,所以他這種出離心的引導之下,他對第六意識是全 盤否定的。因為他的心,只有不斷的呵責第六意識,他認為所有的過失——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他起了單向思考,第六意識被他不斷的呵 責、不斷的對治,第六意識就消失掉了,灰身泯智了;大乘菩薩對第六意 識一方面呵責,一方面鼓勵。諸位你要修大乘佛法,你一定要對第六意 識——對你自己的心,雙向思考:該呵責的、該對治的對治;該鼓勵的、 該引導的要引導,你對你的內心一定是兩套方法,否則你的結果是不妙 的。所以大乘佛法,它能夠用無分別智呵責它,一方面用菩提心來引導、 來鼓勵它,所以它最後的結果有四智菩提。這個四智菩提:它是轉第八識 成「大圓鏡智」;轉第七意識成「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成「妙觀察智」; 轉前五識成「成所作智」,這轉八識成四智菩提了。 卷三十二 - 6 - 好,我們來看看這個身為一個佛陀,他在一念的不生不滅的這種寂靜 的心中,他是如何產生這四種力量。我們先看第一種力量——大圓鏡智: 「大圓鏡智」: 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 愚,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 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 「大圓鏡智」:是把第八識轉過來叫「大圓鏡智」。第八識本來是充滿 了業力,充滿了不自在,但是這個轉成智慧以後,那就是一種自在了。那 麼它這個自在力表現在哪個地方呢?就是離諸分別。它本身不起任何的虛 妄的分別,就是它不帶名言,但是它能夠緣所有的行相,微細難知,它能 夠緣很微細很微細的行相。 唯識學概要 - 7 - 大圓鏡智——佛陀那個寂靜的心,他可以同時知道這個三千大千世界 今天總共下了幾滴雨?佛陀清清楚楚,這個大圓鏡智不可思議!那麼它呢 也不虛妄、也不顛倒,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它在了別境相 的時候,它不起任何的顛倒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 影』:它能夠支持所有的善法的現行、它能夠執持無量無邊的無漏的種子、 它能夠現出種種的身土智慧,各式各樣的影像,而且是『無間無斷,盡未 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 其實大圓鏡智,是整個後面的三種智慧的依止了——平等性智、妙觀 察智、成所作智,都要依靠大圓鏡智,它是所有佛陀一切智慧的根本。這 個大圓鏡智是成就什麼?成就法身的。法身,佛陀的清淨法身,是大圓鏡 智成就的,是智慧成就的——「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故名法身。 卷三十二 - 8 - 好,我們看第二個「平等性智」: 「平等性智」: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 共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妙觀察不共所依,無住 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 平等性智是在因地的時候,轉第七意識而成平等性智。當然凡夫的第 七意識是一種我執,在整個平等的緣起的生命當中,捏造一個自我的概 念,所以跟眾生產生了對立了。那麼佛陀修習菩提心、空正見以後,就把 這種對立的第七意識轉成了平等,就是「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 所以佛陀他生起作用的時候,他沒有所謂的親疏的差別,就是誰準備好 了,佛陀就給他相應的功德,就像月亮,它沒有鎖定哪一個目標的,你把 唯識學概要 - 9 - 水準備好了,月亮就出現了。所以這個佛陀因為他有這個平等性智的攝 持,他的心是平等的。 『大慈悲等恒共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佛 陀在平等的當中,有一種大慈悲的願力,他能夠隨順眾生的需求,示現各 式各樣的受用的身土影像差別。當然這個地方,第七意識的平等性智所加 持的不是一般的有情,是十地菩薩,這個是報身。 那麼妙觀察智:第六意識的妙觀察智,是依止平等性智才能夠生起 的,佛陀的無住涅槃也是因為有第七意識的報身,才能夠建立起來,「一 味相續,窮未來際」。所以這個平等性智是成就佛陀的報身,他有無量的 功德莊嚴,這叫「報身」。 卷三十二 - 10 - 【216】什麼是四智菩提 什麼是四智菩提 什麼是四智菩提?(二) 我們來看看,跟我們比較有密切關係的,佛陀跟我們有密切關係的就 是第三跟第四——「妙觀察智」跟「成所作智」,這兩個結合起來成就佛 陀的化身。我們先看「妙觀察智」: 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觀無量總持之門,及所發 生功德珍寶,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 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 那麼佛陀在度化眾生,他分兩塊:一個是度化地上菩薩,比方說他的 平等性智,現出千丈的盧舍那身,到實報莊嚴土度化十地菩薩;另外一塊, 就是度化這些六道輪迴的眾生。那麼六道輪迴眾生是誰負責呢?就是妙觀 唯識學概要 - 11 - 察智跟成所作智,妙觀察智負責判斷,該怎麼做,成所作智是付諸行動。 我們來看,佛陀度化眾生之前,他一定有一個妙觀察智的啟動,就是 他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佛陀要度化眾 生,啟動度化眾生之前,他要觀察每一個眾生的自相。比方說佛陀要來到 娑婆世界,他先想一下這娑婆世界的根性是什麼:他的煩惱的厚薄、他的 善根的淺深、他的生命的果報體有什麼特色……比方說娑婆世界耳根特別 利,所以佛陀就儘量創造很多的音聲,來引導我們。因為我們六根裏面接 受訊息,耳根是最強大的功能。所以釋迦牟尼佛來到娑婆世界,他一定要 先觀機,眾生有什麼需求,那麼這件事情誰做的呢?妙觀察智。那麼觀察 每一個法的差別的自相,再觀總相,總相當然一切法空了,每一個人都 是……不管你是喜歡耳根、你是喜歡眼根,每一個人的本體都是空的,這 卷三十二 - 12 - 個共相,這第一個:觀眾生的差別根基。 第二個:觀察法門的差別。他一方面觀察一切法的總持之門,「總一 切法持無量義」,是什麼樣的法門,才能夠讓眾生得到利益、才能夠產生 功德珍寶。那麼透過這樣觀察,他也能夠在大眾當中去觀察:是現出什麼 樣的色身,能夠滿足眾生的需求,有各式各樣無邊的這種神通色身的相狀 的差別,他才能夠『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 所以佛陀來到眾生的世界,他要先觀機、觀法,才能夠產生利益的, 先看看眾生的需求,這個是佛陀的一種觀察智的判斷。那麼佛陀觀察完以 後,是誰來完成這件事情?看第四「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 唯識學概要 - 13 - 化三業,成本願力,所應作事。 前面的妙觀察智,是轉第六意識成妙觀察智,那麼這個地方是轉前五 識,前五識是負責我們的根身,五根身的。就是說,佛陀透過對我們眾生 的觀察以後,他就利用「成所作智」,來成辦他心中的觀察。他到了十方 世界,示現種種變化的變化身或者應化身,現出不同的身口意三業,來成 就他因地的本願力,來成辦這個利他的事業,這個是「成所作智」。當然 這個妙觀察智跟成所作智的結合,是顯出一種應化身。 不過應化身,在唯識學提出兩點,佛陀有兩種情況,不同的應化身, 第一種:佛陀主動的來到我們眾生生活的世界,所謂的穢土,陪著我們成 長,比方說釋迦牟尼佛,他採取是這個方法。釋迦牟尼佛在整個大般涅槃 卷三十二 - 14 - 當中,他看因緣成熟了,在兩千五百年之前,他投生到印度,示現了八相 成道。他跟我們走過一段以後,留下很多的法讓我們代代的學習,就是選 擇在眾生的穢土來示現,這是第一種選擇。 第二種:佛陀選擇不來到我們凡夫的世界,他自己另外創造一個清淨 的國土,然後把有緣的眾生,接到他的國土去教化,比方說阿彌陀佛。他 就是以他的願力創造一個清淨的國土,把我們接到那個地方去教化,離開 了我們原來生活的環境,到他的地方去接受他的教化,這個是淨土的示 現,這兩個都可以。 這兩種都是妙觀察智跟成所作智決定的,所判斷、所成就的。 好,我們看最後的偈頌: 唯識學概要 - 15 - 「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這個地方是天親菩薩讚歎佛陀這個菩提心,有涅槃跟菩提兩個結合, 說這種菩提心——具足大涅槃跟大菩提的菩提心,是純粹的「無漏界」, 它是完全沒有障礙了,不但沒有障礙,它有「不思議善常」,它有不可思 議的這種善法的妙用,它就能夠有這個恒常的功德,相續恒常的功德。因 為他佛陀的這種妙用,是時空無盡的——時間無盡、空間無盡。 『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佛陀的那個明瞭的大般涅槃當中,一 方面他有無量的福德,有波羅蜜的福德成就大安樂,他也有這種清淨無漏 的智慧,所以他是解脫,所以總而言之那是種寂靜的法身。 所以這個地方,天親菩薩特別讚美佛陀的法身,因為法身是根本,有 卷三十二 - 16 - 法身,自然就有報身跟應身。也就說凡夫只有安樂身,沒有解脫身;二乘 人有解脫身,沒有安樂身,所以佛陀是兩個身都具足。蕅益大師有一個譬 喻,譬喻得好:他說凡夫,以種樹來說,凡夫是有花無果。凡夫因地的時 候,用攀緣心哪,什麼事都想做:佈施也去做、持戒也做、忍辱也做、懺 悔也做、放生也做……但是他沒有好好的去把它做一個引導,最後得到一 個快樂的果報,結果被無常破壞了,結果:生命沒有結果——空歡喜一場! 就是有花無果——這個樹只有開花,但是沒辦法結水果,因為他沒有真實 的發心。 二乘人是一花一果——這棵樹它只結一朵花,也剛好結一個果,剛好 是剛剛夠一個人,他一個人用功,剛好。他發了出離心,修行最後大涅槃 了,他自己離開了——一花一果,自受用。 唯識學概要 - 17 - 菩薩的樹,是多花多果。因地的時侯,緣無量的眾生而發心,最後水 果呢,是滿樹的水果。他不但自受用,他也可以他受用,跟一切眾生分享。 這是三種樹,當然這三個樹,都依止我們的心地而發展。就是說你可 以選擇,你的內心是可以成就這三種樹的,因為你的心就像大地,你可以 選擇:用你的生命去創造一個無花果,或者是創造一個一花一果,或者多 花多果,然後你最後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217】從三大阿僧祇劫來把成佛分成三塊 從三大阿僧祇劫來把成佛分成三塊 從三大阿僧祇劫來把成佛分成三塊! 好,我們來看最後的總結:修行劫數。 第一阿僧祗劫:初資糧位乃至世第一法,唯「有漏行」,一行之中唯 修一行,斷「分別二執」。 卷三十二 - 18 - 這個劫數有三大阿僧衹劫,第一個是資糧位到世第一。這個「世第一」 當然就是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在初地之前,那麼它的修行是「有 漏行」。『一行之中唯修一行』,斷的是分別的我法二執。資糧位的菩薩, 他的心是著相的,所以他只能夠修習有漏,就是他在修行當中,是夾帶著 妄想執著的,有漏的。我們再看第二個,我們把它念一遍: 第二阿僧衹劫:初地入心乃至七地後心,「漏」,「無漏行」一行之中 修一切行,斷「俱生我執」捨「阿賴耶識」名。 當然經過初地的這個長時間的住相的修心,他慢慢的經過資糧、加 行、通達以後,他到了第二個阿僧衹劫——就初地的入心,「初地的入心」 就是通達位,乃至於到七地的後心,到七地之前,他的修行是「漏」、「無 唯識學概要 - 19 - 漏行」。也就是說初地菩薩,當他入觀的時候,他的心是無漏的;但是他 從觀裏面出來的時候,他還有微細的俱生的煩惱——「俱生猶自現纏綿」, 他有微細的煩惱的活動。但是他也不可思議,他在任何六度當中「任修一 行」,在某一個特定的一個法門當中,能夠修一切行:他可能在佈施,具 足六度;也可能在持戒,具足六度等等。「斷俱生我執」:破壞了阿賴耶識。 也就是說他把這個俱生我執破壞了,這個阿賴耶識的功能就消失了。我們 看第三個階段: 第三阿僧衹劫,八地入心乃至等覺後心,純「無漏行」,一切行中修 一切行,斷「俱生法執」,捨「異熟識」立「庵摩羅識」名。 到了第三阿僧衹劫,因為我們知道我執——煩惱這一塊,到了七地就 卷三十二 - 20 - 完全清淨了,所以到第三阿僧衹劫,他只是處理這個俱生的法執,所以他 完全無漏。諸位,法執是無漏的,因為它不是一種煩惱,它只是智慧的開 展不圓滿,所以它不能講是一種煩惱。它能夠在任何一個行當中修一切 行,斷俱生的法執,捨異熟識轉成庵摩羅識,「庵摩羅識」就是無垢識。 所以這個判教有一種說法:是從三大阿僧祇劫來判,把成佛分成三 塊,也可以。我們前面是把這個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分成五塊。 但有些人判教是從時間上來判:第一大阿僧祇劫,這是第一個階位,從資 糧位到通達位;第二大阿僧祇劫,從初地到七地,就是斷俱生我執為止; 第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八地以去到成佛。也讓大家知道一下,有些人判教 是這樣判的,是從時間上分成三塊來判教,這是第二個。 唯識學概要 - 21 - 我們再來看第三個,這個是會通諸說。 唯識的判教它是分成五個階位:它的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 當然這個通達位以去,這大家問題都不多。其實通達位以後到初地以上的 判教,不管唯識、天台差別都不大,差別最大的是資糧跟加行位,這兩個 階位,都是在凡夫位的時候。當然資糧位,因為它時間拉得很長,它一大 阿僧祇劫,那唯識學只有給它一句話叫做:「多住外門,行菩薩道」—— 他用有所得心,來懺悔業障、來積集資糧。但是畢竟這個資糧位時間太長 了,所以《菩薩瓔珞經》,它覺得有需要再把它細分,它又把它分成四大 階位:信位、住位、行位跟迴向位。天台智者大師,把資糧位簡單分成兩 位:第一個外凡——觀行位跟內凡——相似位。其實我個人覺得,資糧位 應該稍微要區分一下,因為它這個時間拉的太長。 卷三十二 - 22 - 那麼天台宗它完全從理觀:就是你的心,「心遊理外」——你的心經 常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以外活動的,就經常攀緣心的,叫「外凡位」; 你的心已經某種程度能夠安住我空、法空的,這叫「內凡位」。這個判教 是不錯的,分成內、外凡,這不錯的。 不過唯識學的特點:它在初地之前,加了一個加行位這一塊,這個判 教判得好。也就是說一個人要入初地之前,他不是一個散亂的階段,他要 經過一段的攝心——息諸緣務的階段。所以唯識的特點:它多了一個加行 位,這個是非常好的一個判教方法。 【218】性相二宗不能圓融 性相二宗不能圓融 性相二宗不能圓融,這是不對的! 好,我們看最後的總結,甲五的總結勸修,這地方有兩段:第一個總 唯識學概要 - 23 - 結法要;第二個舉頌勸修。我們先看第一個總結法要: 憨山大師云:「佛說一大藏教,只是說破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及佛 滅後,弘法菩薩解釋教義,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識立相宗,各豎門庭,甚 至分河飲水,而性相二宗不能融通,非今日矣!唯馬鳴大師作《起信論》, 會相歸性,以顯一心迷悟差別,依一心法,立二種門:謂心真如門、心生 滅門。」 好,先到這裏。來,我們來看看第七十七面,這一段是個總標。就是 說佛陀的一大時教,在大乘佛法是分成兩塊:一個是「三界唯心」;一個 是「萬法唯識」。那麼唯心跟唯識最大的差別,當然它們兩個共同點都認 為:你的心力是帶動一切的法力,心是根本!但是這個心到底是哪一個心 卷三十二 - 24 - 呢?從三界唯心的角度,它是從理想化——從真如心下手;但是從唯識的 角度,它是比較務實面,它從第六意識下手。那麼這兩個各有利弊,我們 待會再說明。總而言之佛陀在經典裏面,的確在「心」的方面提出了兩塊: 一個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心;一個是生滅的第六意識心,的確是這樣子。 那麼等到佛陀滅度以後,這些弘法的大菩薩們,就根據個人的喜好, 它就分成宗派了:依唯心宗的,安立了性宗,比方說天台、禪宗、華嚴宗, 都偏重在從理想的心性,這種清淨心下手來修行;那麼唯識宗是認為:我 們應該務實的面對自己,它從第六意識的染淨和合的第六意識下手。當然 這個各有各的根據,但是如果說各豎門庭,甚至於分河飲水,各走各的, 那麼不能互相融通,那就不圓滿了。那麼一直到馬鳴菩薩作這個《大乘起 信論》,他「會相歸性」。馬鳴菩薩他把相宗的第六意識,把性宗的真如, 唯識學概要 - 25 - 把它做一個整合。他怎麼整合呢?他把一心分成二門:第一個心真如門; 第二個心生滅門。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這一念心,大致上分成兩塊:一個是從它的本體下手,一個是從 它的作用下手。強調本體的,它就是用鼓勵的法,它告訴你:哎呀,你也 不得了,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它用鼓勵的法 門來帶動你,教你安住真如,把心帶回家,相信你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 這個「真如門」,給我們很大的鼓勵,讓我們站在佛陀的同一個立足點, 來稱性起修。站在唯識的角度,它偏重在我們內心的作用,這個作用就有 好壞的差別了,所以它強調如理作意,來讓我們斷惡修善。那麼這個地方 就各有各的重點:一個偏重在心性的本體的安住;一個偏重到心性作用的 調伏跟引導,這兩個。但是這兩個,馬鳴菩薩把它貫穿起來,他說其實這 卷三十二 - 26 - 個都是我們內心的一部分:一個強調本體,一個強調作用。 好,我們再往下看「別明」: 「良以寂滅一心,不屬迷悟,體絕聖凡,今有聖、凡二路者,是由一 心真妄、迷悟之分。故以二門為聖凡之本,故立真如門,顯不迷之體;立 生滅門,顯一心有隨緣染淨之用。故知一切聖凡、修證、迷悟、因果,皆 生滅門收,其末後拈華為教外別傳之旨,乃直指一心本非迷悟,不屬聖凡, 今達磨所傳禪宗是也。其教中修行,原依一心開示;其所證入,依生滅門, 悟至真如門以為極則,其唯識所說十種真如,正是對生滅所立真如耳!」 好,我們來看看這個憨山大師怎麼說。他說我們的寂滅一心真如,從 本體來說它是不屬迷悟,體絕凡聖,之所以凡聖的差別,是從一心的作用, 唯識學概要 - 27 - 它有迷悟,就有真妄,迷當然就落入虛妄了——「全真成妄」;悟的話呢, 是「全妄即真」。所以呢,這個二門它是怎麼立呢?真如門它的目的:是 開顯我們本具的清淨的覺體;生滅門是強調我們有染淨的作用,要我們要 謹慎小心,所以這兩門其實不衝突。所以一切的凡聖、修證、迷悟、因果, 都是心的作用所造成的。當然禪宗它做為教外別傳,它偏重在心性的本 體,它偏重在這個把心帶回家——正念真如,當然一旦入本體的時候,它 就沒有所謂的迷悟、凡聖這些相狀可得了,它是離一切相,這是禪宗的修 法。 但是教宗,它的修法偏重在作用這一塊,它是偏重在從生滅門而趨向 真如門,以為極則。就是唯識所說的,這個十地菩薩,他慢慢的成就「十 種真如」。這個是有它的增長,凡是你去修以後它會慢慢變多的,功德變 卷三十二 - 28 - 多、煩惱減少,這個都屬於生滅門,是從「生滅」安立真如。 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從佛法的經典學習,它的確是分兩塊,有些經典強 調不生滅門,的確是這樣,你看《般若心經》,有些人說《般若心經》裏 面,從來沒有講怎麼修行,它從頭到尾告訴你:「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因為《般若心經》在顯本體嘛,就是說它這個教 法的目的,是讓你安住。但是有些經典,它很強調主動積極、斷惡修善, 它偏重在作用。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夠只吃單味,諸位,你學經典你不能只 吃單味,因為它沒有一部經典是圓滿的,沒有!你看看天台的判教,我們 下一堂課會講到判教,你需要的是兩部以上的經典,兩部以上,至少!因 為佛陀說法是契機嘛,佛陀對這一類眾生講這個法、對那個眾生講那個 法,所以你吃單味的話,你就營養不良了。所以性相二宗不能圓融,這是 唯識學概要 - 29 - 不對的,因為這兩個各有特色,生滅跟不生滅要結合的,我們看怎麼結合。 我們看總結: 「是知相宗唯識,定要會歸一心為極,此唯楞嚴所說一路涅槃門,乃 二宗之究竟也,學人不知其源,至談唯識一宗,專在名相上作活計,不知 聖人密意,要人識破妄相,以會歸一心耳。故今依生滅門中,以不生滅與 生滅,和合成阿賴耶識,變起根身器界,以示迷悟之源,了此歸源無二, 則妙悟一心,如指諸掌矣!」 也就是說這個地方,憨山大師在《性相通說》裏面,特別鼓勵我們學 唯識的人,一定要把一心真如做為會歸,這個才是合乎《楞嚴經》所說的 『一路涅槃門』,才能夠究竟圓滿。也就是說唯識學很強調第六意識的如 卷三十二 - 30 - 理作意,但是你不斷的作意、不斷的作意,你要知道你的依止點是在哪裡? 你是在一個不生不滅的清淨心上去作意的。也就是說你生滅的作用,要站 在不生滅的基礎之下。如果你不懂這個道理,你只是在唯識的名相上:哦, 佛陀告訴你修佈施,你就去修佈施;告訴你持戒,你就修持戒,那這個是 第六意識的操作。但是你不知道,佛陀要你佈施,要你持戒是幹什麼的? 是讓你借相修心的,不是真正要你去佈施、持戒。當然如果你的檔次很低, 那你只是修善業,那你該佈施佈施、該持戒持戒;但是如果你是要成就一 種成佛的資糧,那你就要怎麼樣?借相修心!你所有的佈施、所有的持 戒,這種有為的造作,其實本身是在開顯你自性的功德。你要能夠會歸到 一心真如,這個很重要。我們先把它講完,再來做一個攏總解釋。 所以唯識學雖然從生滅門下手,從如理作意下手去修六波羅蜜,但是 唯識學概要 - 31 - 它的重點,要把不生滅跟生滅和合起來,所變現的根身世界,然後再會歸 到一心真如,這才是佛陀的本意,這個就是性相圓融。 【219】性相圓融這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性相圓融這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性相圓融這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好,我們來解釋一下,這個性相圓融,這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來看看這個講義第九面,我們把它複習一下。諸位,我們前面幾 堂課,在講的唯識學,主要從第八識的業力這一塊下手,因為有業力,所 以我們才需要修行。我們所有的修行只是做一件事情:就是把有漏的業力 轉成無漏的功德,就是「轉識成智」,轉第八識的業力。所以唯識學基本 上,很少提到不生不滅的真如,它所謂的真如也是生滅的。它講到十種真 如都是生滅相安立的,初地的真如是什麼?二地的真如……表示這個真如 卷三十二 - 32 - 是有增減的,就不是不生滅的。所以唯識學,很少提到眾生本具的真如, 很少,所以你可以看的出來,唯識的第八識是生滅的,對不對?第七意識 也是生滅的,第六意識更是生滅的,前五識都是生滅的。所以你如果純粹 從第六意識,從唯識下手,你會有一個感覺——一個沒有家的感覺,因為 你整個都是動態的。 唯識學它強調一種變化性,從變化中不斷的進步,當然它給你很大的 動力、很大的鼓舞,但是你會找不到家的感覺,如果你不性相圓融的話, 你會覺得整天很累。但是你不知道「云何應住」,你只知道「云何降伏其 心」,不知道云何應住。但如果你這輩子只看一部經典,就是性宗的經典, 你讀《般若心經》、《金剛經》,你會覺得說:著啥急啊,你本來就不生不 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幹嘛要拜佛呢?你就會產生錯覺。過分的強調 唯識學概要 - 33 - 本體,就忽略了事修;過度的事修,你會找不到家,所以性相圓融是必須 的! 諸位,我們需要多分的養分,最好的方式:安住——理想化;調伏對 治——從業障凡夫做起。當你要安住的時候觀想你就是佛陀,自知你是未 來的佛陀,站在本來清淨的角度,來面對你的業力,這第一個安住——安 住力;但是你要調伏的時候,請你務實一點,你有很多事情要做:你該懺 悔業障,懺悔業障;該積集資糧,積集資糧,這樣才能夠理、事圓融。 所以你的心中是兩套法門:安住的時候,菩薩云何應住?以真如為 住;菩薩云何降伏其心?以第六意識的如理作意來降伏其心。所以當你是 安住的時候,第六意識要收起來——離言說相,這個時候回歸到真如,你 卷三十二 - 34 - 本來清淨,二話不說;當你要開始調整的時候,你必須從空出假——用第 六意識做調伏,要如理思惟。 有些人學佛是都不思惟的,這種人就是一輩子只看性宗的道理,他認 為:思惟是多餘的,你那個入聖位的時候,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關鍵 是你還沒入聖位啊!你現在是人家船坐到彼岸了,才把船丟了,你現在是 根本就還沒有坐船。所以你忽略了第六意識,你以後會後悔的——執理廢 事啊!所以我們再講一次:安住——理想化;調伏——務實化。好好的看 清自己的盲點,怎麼從哪裡去如理作意。所以我認為唯識跟性宗,都不能 取代誰,兩部經典各有各的優點。 【220】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唯識學概要 - 35 - 好,我們來看最後的總結。那麼既然我們從唯識的角度,那我們就必 須從唯識的角度來談總結。唯識強調第六意識的如理思惟。來,我們來看, 有兩個作意思惟,先看第一個: 「是法不堅固,常立在於念;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 唯識的第一個作意,它是先作意第一個:業力這一塊——『是法不堅 固』。你人生所接觸的所有的相狀,都是由業力顯現出來的,它總會過去, 這第一個;第二個:『常立在於念』。業力到你的心中時候你會安立很多的 妄想名言,就變成遍計執了。所以人生是由不堅固的業力,跟顛倒妄想的 結合,就是業力跟妄想的結合。所以我們今天要做什麼呢?「已解見」: 第一個瞭解空性;第二個證入空性。幹什麼呢?破壞心中的想念,諸位, 卷三十二 - 36 - 不是破壞業力喔!是破遍計執,不能破壞依他起,你破壞依他起到時候你 就偏空了,就落入小乘的學者了。 所以在唯識的操作的第一個作意:就是少打妄想。我們有些妄想你一 旦打下去,你就停不下來。就是說有些妄想你打下去,你還可以控制的, 這個問題不大;但是有些妄想,是跟你無始劫的堅固執著在一起的,你不 能等到妄想打出來了,再去滅火,因為你已經滅不了它了。所以佛陀的智 慧告訴你:你這條路就要先關掉——你要把它的名言切掉!在它打妄想的 時候,你把所有的話都拿掉,讓它不能活動。你不能等到煩惱出來了,再 來修無常觀、不淨觀,你根本不是它的對手了。所以無分別智的操作,它 就是:『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我們心中有些道路是不能走的,因 為它這個心活動起來的時候,你不是它的對手,所以有些妄想,你必須把 唯識學概要 - 37 - 它的門關掉——就是有些名言──「言語道斷」,要把它關掉,這第一個 作意。所以你要第一個警覺性:有些妄想在你平常一發覺的時候,就是要 把這個想念斷掉。這第一個:這個空性的作意。 第二個:會歸到淨土。我們看第二個: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 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須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這個地方是對今生的果報的作意,就是我們是無常敗壞。雖然你今生 可能會有一些金玉滿堂、有這種眷屬的快樂,但是你不要忽略了,這些東 西總有一天要消失,因為你是借來的,你是跟善業的因緣借來的,所有借 來的東西都要還。所以人生是沒有結果的,凡夫的生命沒有結果,只有聖 卷三十二 - 38 - 人的涅槃菩提才有結果,才有相續的後面的受用,我們凡夫的生命是『無 常終須到來』。所以這個地方,是某種程度是一種厭離娑婆的作意。然後 怎麼辦呢?『唯有徑路修行』,就是淨土,思惟淨土的功德,最後最重要—— 『但念阿彌陀佛!』 淨土的作意,諸位,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最後一定要會歸到一句 佛號,因為有佛號。所以聖道門的作意,它是會歸到空性;淨土門的作意, 會歸到一句佛號,它是有相行。所以唯識學的作意是這樣操作的:一個是 無分別智——破妄、調伏;一個是顯真。因為你為什麼要顯真呢?因為你 不可能無住嘛!凡夫的心都是有所得心,所以你最好的安住,就是安住佛 號。 唯識學概要 - 39 - 我們必須在平常,跟阿彌陀佛建立一個非常密切的關係,諸位,如果 你跟阿彌陀佛因緣很淡薄,你臨終的時候是內憂外患的。你內憂:你內心 百感交集,你要離開你熟悉的地方,你再怎麼說,這個娑婆世界你住了幾 十年了,你總有感情嘛,你會有不捨;第二個外患:你外面親屬的哭泣、 身體的病痛,身體插滿了管子。這個時候,考驗你跟阿彌陀佛佛號的關係, 如果你對佛號平常沒有建立一個密切的關係,你很難把佛號抓住的。淨土 宗它要一段時間相續——淨念相續,不是說你念幾句佛號,阿彌陀佛就來 了,不是這個意思。所以你怎麼樣跟佛號建立一個完美的關係?簡單的 說:就是把你所有的希望跟佛號結合!你來生的淨土的功德:正報的莊 嚴、依報的國土的莊嚴,就是因為有佛號的關係,所以你這個作意是很重 要的,你每一次的作意,都會建立你跟佛號一種密切的關係,就是跟佛號 卷三十二 - 40 - 要很熟悉呀,所以唯識學它就是善用第六意識了。當然如果你把性宗的不 生滅心:站在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那就更好了,站在本來沒 有娑婆世界的角度,來厭離娑婆,就更好了。所以不生滅心跟生滅心,是 可以交互作用的。 好,我們唯識學就上到這裏,那麼也感謝諸位的參與,感謝陳會長的 慈悲!諸位的參加讓我們的課程更莊嚴,請大家繼續的護持我們的課程。 好,阿彌陀佛。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53:43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30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三十 【199】菩薩果位的差別——通達位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六十六面,我們看丙三:通達位。 那麼發了菩提心的菩薩,他從前面的資糧位——懺悔業障、積集資糧, 透過他對於業果的信解,慢慢的、慢慢的進入到加行位。加行位這個時候, 他的止觀力量增長了,所以他對於空性的觀照,已經能夠慢慢的順從,對 空性的道理雖然沒有證悟,已經能夠順從。那麼經過煖、頂、忍、世第一 的階段以後,他最後就到達通達位了。這個通達,他的心正式的通達到空 性的道理去了。我們來看它的名稱的安立,請合掌: 卷三十 - 2 - 言「通達」者,「體會」義,謂此位菩薩,發「無漏真智」,「體會真 如」,故名「通達」,亦名「見道」。 那麼通達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他心中有一種很深刻的、全盤性的體 會。這個體會是來自於什麼呢?一種無漏的真智,去體會二空的真如,叫 做「通達」,或者叫做「見道」。前面的智慧雖然無漏,但是不能講真智, 因為前面的加行位的菩薩是:「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那麼這個加行 位的菩薩,在觀一切法空的時候,他要透過佛陀跟祖師的語言文字的引導, 所以他帶相觀空了。既然帶相就不真實,他只能夠叫「隨順」於真如,不 能講「通達」真如。 通達真如:你的心要進入真如,對不起,你第六意識只要夾帶任何相 唯識學概要 - 3 - 狀,你就進不去空性。進入空性只有一個密碼:叫做「離一切相」,不管 這個相是雜染相、不管這個相是清淨相,都要放下,否則你第六意識就進 不去。所以加行位的菩薩只能夠叫「順從」真如,因為他「現前立少物」。 但是這個通達位的菩薩,是把最後的那些法義也放下了,所以叫「無漏的 真智」。所以他是全盤的體會契入真如了,也叫「通達」,這跟前面的隨順 真如,那這兩個層次不一樣了,他從前面的隨順而趨向於通達。 那麼他到底通達了什麼道理呢?這有兩塊:一個真見道;一個相見道。 我們先看看真見道: 體離虛妄,親能證理,實能斷障,故名為「真」。謂「根本智」入無 分別,誠證「真如」,能所冥契,諸相叵得,名「真見道」。 卷三十 - 4 - 那麼通達真如以後,它第一個所通達的道叫「真見道」。為什麼這個 道叫「真」呢?當然這個真見道,指的是我空、法空的真理了,因為這種 空性的真理,它是沒有這種虛妄的生滅相,而且它不像天方夜譚,它是可 以親自證入的。那麼證入以後什麼好處呢?它有斷障的功能,它斷除煩惱 障、所知障,所以叫做「真」。真實的東西,一定要合乎一個條件:不能 變化。你得到以後,你永遠就是一得永得,它永遠不會失掉。為什麼財富 不真呢?因為你今生很有錢,來生變得貧窮,所以財富對你來說不真,因 為你不能永遠的擁有它,你只是借來的,你跟因緣借來的。但是空性的道 理,你要麼沒有證得,你一旦證得,你未來的生命,它就永遠不會失掉了, 所以叫做「真」。就是根本無分別智它證得真如的時候,是能所雙亡,諸 相叵得,一切相不現前叫「真見道」。 唯識學概要 - 5 - 所以我們說過一個人能夠進入真如,只有一種情況:就是要把所有的 相狀放下,把雜染相、把清淨相、把佛法都要放下,那麼這個時候叫「離 一切相」,叫「真見道」。它這個「真」就是它離相清淨,或者叫「從假入 空」。 我們再看另外一個相見道: 「相」者「類似」義,謂從前「根本無分別智」,起「後得智」,分別 諸法事理,模仿真見所有功能,以諸言說等善巧,化度有情,亦得悟入, 名「相見道」。 通達位的菩薩,他第一刹那先進入空性,這個時候他心中是完全沒有 相狀的,但他下一刹那,他出來以後,他會證得第二個叫「相見道」,這 卷三十 - 6 - 個「相」就是隨順、類似。就是說這個菩薩,他從自受用的角度,他依止 根本無分別智證得空性以後,但是這個菩薩他曾經發過願,他有什麼 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他從自受用,他一定會同時想到:無量的 眾生在輪迴當中,都還在攀緣種種的相狀,受著輪迴的痛苦,所以他就要 想要怎麼去引導他,所以他依止願力跟空性的結合,他就會產生有相的後 得智。那麼這個後得智它開始活動了,因為他第六意識進入無分別智的時 候,他的活動是要停止的,他不停止活動,他進不去空性。但是他進入空 性以後,他不像小乘的聖人就永遠休息,他可能只是暫時的休息,因為他 的大悲心會把他推出來,所以菩薩安住空性時間不會太久。 那麼他一旦進入空性的法海去過一次,他後來的智慧叫做「後得智」 了,他有資格去分別諸法的事理,去模仿真見道所有的功能——「以諸言 唯識學概要 - 7 - 說等善巧,化度有情,亦得悟入,名相見道」。 【200】真見道、相見道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解釋一下,先解釋真見道。 舉個例子:比方說弘忍大師,他要傳法給弟子們,六祖大師跟神秀大 師都提出個偈頌,六祖大師的偈頌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神秀 大師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為什麼六祖大師的偈頌,他能夠傳 法,能夠傳給他?因為六祖大師的偈頌合乎真見道!神秀大師是一個很用 功的人,但是他帶相觀空,他還帶相,「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個 鏡子,我一搞髒我就把它擦乾淨、一搞髒就擦乾淨,這個頂多是加行位 了——帶相觀空;但是六祖大師的意境是「本來無一物」,連鏡子也不可 卷三十 - 8 - 得,那這個是離相清淨了——諸相叵得。所以他們兩個的檔次是有差別的: 一個可能是資糧位,也可能是加行位,你只要帶相,如果相帶的很嚴重那 就資糧位,如果相帶的不多——「現前立少物」,那就是加行位。那麼六 祖大師的「本來無一物」的意境,那已經是離相,那是真見道,見道位了。 所以他得法是有原因的,因為他入了真見道了。 那麼相見道是怎麼回事呢? 也舉一個例子:洞山良價禪師,他當時是一個大禪師了,他當時主持 了一個三個月的結夏安居,但是他在禪堂跟大家坐了三個月,他一句話都 沒講!那麼三個月結束以後,當然大家東西南北來的都要回去了,要回到 各自的道場,那麼上座就領著大眾跟和尚告假,上座就說:和尚,您三個 唯識學概要 - 9 - 月都沒講話,現在要走了,請您慈悲,講一句吧。洞山良價就講了,他說: 「東去西去,不如到萬里無寸草處去。」東去西去,當然也可能指的身體, 也可能指的是內心,就是你要回去了,有些人往東跑,有些人往西跑,當 然你身體往哪裡跑,心就往哪裡跑。那麼這些所有的「去」,最好的是: 不如到萬里無寸草處去——相見道。 諸位,這句話佛經有嗎?沒有,佛陀沒有講,但是他講這句話,他是 有一定的引導性的,他是什麼?——模仿真見道的功能。就是說這句話不 是「道」,但是你把這句話不斷的思惟,它會引導你趨向「道」。也就是說 我們一個資糧位的菩薩,我們要得到道是叫「文以載道」——從佛陀的文 字去尋找「道」,但是這種曾經從「道」出來的人,他們從「道」裏面, 能夠創造無量的文字來引導我們。但是諸位,你要知道:你沒有經過真見 卷三十 - 10 - 道,你不要隨便寫偈頌。在蓮池大師的雲棲的規矩裏面:「隨便拈偈頌 者——擯。」有人不服氣了:說寫寫偈頌為什麼就要擯呢?蓮池大師說: 因為你沒有資格!你沒有真實的見地,哦,我也寫個偈頌出來,結果「一 盲引眾盲,相繼入火坑。」你寫的偈頌必須要隨順於真見道,這種一定要 開悟的祖師。 所以我們凡位菩薩呢,我們只能夠說:欸,這句話是某某佛陀說過、 這句話是祖師說過,我們才可以去宣揚,不能說:誒,我自己打妄想,想 出一個偈頌寫出來,大家回去背,不可以,你沒有那個資格。你沒有資格 開一條道路來引導別人,我們現在只能夠做一件事:就是老實的遵從佛菩 薩的道路,就是「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等到你到了山頂以後,你 自己可以開出一條道路出來,因為你有資格了,因為你上去了嘛,你可以 唯識學概要 - 11 - 講出一句話:東去西去,不如到萬里無寸草處去,可以!這句話經典裏面 完全沒有,但是符合佛經,跟修多羅義是相符的,所以它也等同佛說,這 個就是相見道。他能夠開出一條方便門,他不用看經典的,他這種人不太 需要看經典的,他講的話就是經典,當然這個只是針對空性,如果是一切 法的方便門,那他還得學習了。但是他引導大家進入空性這一塊,他不需 要學習,但是假觀,他還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從真見道以後才有資 格叫相見道,就是說這個人有資格,開出一條不同於佛陀、不同於祖師的 法出來,而最後的結果的目標跟佛陀是相同的,這叫「相見道」。 【201】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好,我們來看這個偈頌: 卷三十 - 12 - 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那麼這個菩薩,在這個四加行的煖、頂、忍、世第一,進入世第一的 時候,他在那種堅固的這種禪定的當中,他修學我空觀、法空觀,突然間 「啪」,一念之間,一念的相應,這個時候對於所緣境——「智都無所得」。 他本來是「現前立少物」,他本來要依止文字相來觀空,他突然間文字相 放下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進入一念不生。這個時候——「爾時住 唯識,離二取相故」,他正式的跟空性相應,這個時候是離言說相、離心 緣相、離所有的相。 所以真正的道法是不能形容、不能解釋的,除非開方便門,示真實相, 你要引導眾生。但是菩薩進入空性那個時候,自受用這個時候,是一句話 唯識學概要 - 13 - 都沒有說的,沒辦法解釋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所以一個人入道的 時候,是沒有相狀的,所以「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所有的相狀全 部停下來。那麼也就是說他是要先成就空觀,他才有資格講到假觀的這一 塊。 當然這個見道位時間也不長,它比四加行還短,見道位在唯識的判教: 就是初地菩薩的初心那一刹那。入、住、出,從初地菩薩的「住」,入、 住、出,住位以後就入修習位了,所以他的見道位只有……可以說一刹那 而已,就是初地的初心這一塊。一旦入了住心,那麼他就是後面還有很多 路要走了,因為他後面開始怎麼樣?——從空出假,廣設方便,然後真實 的積集資糧了。這個時候資糧力,他這個資糧,跟前面的六度的資糧不一 樣。前面的資糧多分還是人天福報,因為這個資糧位菩薩還是在六道打滾 卷三十 - 14 - 嘛,這個證得空性的資糧啊,那不是一般的資糧——叫做「成熟眾生,莊 嚴淨土」!他所有的資糧,是用來莊嚴他未來的佛身跟淨土,是一種功德 莊嚴。 【202】菩薩果位的差別——修習位 我們來看看一個證得空性的菩薩,他後面該怎麼走呢?好,我們來看 看修習位。先解釋名稱: 菩薩從前「見道」起已,為斷餘障,證得「轉依」,復數數修習「無 分別智」,故名「修習位」。 那麼這個資糧位的菩薩,從散亂心的一種攀緣,到了加行位的攝心, 到了通達位的證入空性以後,他「為斷餘障」,初地菩薩的障礙還有什麼 唯識學概要 - 15 - 呢?在《八識規矩頌》說:「俱生猶自現纏眠」,他還有來自於第七意識微 細的我、法二執,非常微細了,所以他必須要去斷除這個俱生的我、法二 執,來證得兩種轉依:轉煩惱障成大涅槃;轉所知障為大菩提,所以他繼 續的修習無分別智,故名「修習位」。這個《成唯識論》在講修習這一塊, 其實沒有講完全,它只講到自利這一塊。其實這個菩薩,他繼續的內觀真 如,往更深層的真如的空性去走,因為他還有微細的執取;但是他向外呢, 那是不可思議了——十波羅蜜!他隨緣的去度化眾生,但這個菩薩不是一 般的菩薩,他有種種的神通三昧了,因為他在加行位的時候,已經成就三 昧了。好,所以他是內觀真如、外順眾生,他由恒順眾生,來生起種種的 善巧。我們看它的內容: 菩薩於「見道」已,發「根本無分別智」,斷分別起二障,證唯識理; 卷三十 - 16 - 後為斷捨俱生起二障種子,證得「菩提」、「涅槃」二轉依果,復數修習「無 得」、「不思議」、「出世間」、「無分別智」、及「十波羅蜜」之勝行,經「十 地位」,名「修習位」。 那麼菩薩從前面的見道以後,他產生的一個粗分的根本無分別智,斷 除粗的分別起的煩惱障、所知障,證得粗的二空真如理。當然這個菩薩他 在因地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他不會以此滿足,所以他的內觀還得要繼 續走下去。他為了斷捨這種第七意識所相應的、俱生的二障的現行跟種子, 證得菩提涅槃二轉依果,他繼續的修習無得、不思議、出世間、無分別智 及十波羅蜜的勝行。 我們解釋一下,修習位的菩薩做兩件事:第一個上求佛道。當然「佛 唯識學概要 - 17 - 道」那就是內觀,但他的內觀,他是無得、不思議——無所得,而且是不 思議境。我們前面說過資糧位的菩薩的智慧,完全是思議境,因為資糧位 的菩薩要生起智慧,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乖乖的隨文入觀,把祖師跟佛陀 的法語背起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他必須從文字去作意,才能 夠產生相應的智慧出來,所以他必須要心思口議,他必須要夾帶名言,這 個修習位的菩薩,他的智慧是不思議,他不需要名言,他就任運的能夠契 入二空的真如理。 《華嚴經》舉一個例子說:這個船要進入大海,最難的是前面那一段, 因為它有地心引力,船要離開陸地的時候,他要用力地去划——要作意。 我們凡夫剛開始修習智慧,一定要去背很多偈頌,從偈頌裏面去思惟、觀 照,然後才產生那種少許的光明出來。就是剛開始離開大海的時候很辛苦 卷三十 - 18 - 的,因為地心引力要把你吸回來。當這個船進入大海以後,它就任運的可 以行走了,它離開地心引力了,這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他不管白天、不管 睡覺,他的生命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不斷的進步!他沒有退步這件事情, 他沒有退步。生命對他來說就是不斷的增上,只是增上的多、增上的少而 已了:他努力一點,就增上,就走得快一點;他不努力,就走得慢一點, 但是他生命裏面,沒有「退轉」這兩個字了,沒有這兩個字,因為他內魔 已除、外魔已消!生命中最可怕的煩惱的障礙——沒了;外在的:這個菩 薩不要說鬼神障,魔王都不敢動他。 其實你到了加行位魔王就不敢動你,因為這到了禪定的人——初地, 魔王他還是六欲天嘛,魔王只會欺負這個六道眾生的資糧位的菩薩。所以 初地菩薩,他內、外的障礙都沒有了,所以這個人再思惟法義很順暢,這 唯識學概要 - 19 - 個車開得很順,因為他所有石頭都沒有了。所以他的進步叫做自然進步, 就是這種進步叫不思議境,他不必刻意去學習什麼,那麼這種智慧是出世 間的無漏的無分別智了,跟前面的資糧、加行,要經過一些學習、思考才 能夠成就智慧是不一樣的,它任運現前!那麼當然這個指的是他的自受 用。 那麼他受用:他開始接觸人群,修習廣大的十波羅蜜去積集資糧,去 成就他的未來的法身淨土。經過了十地,這個十波羅蜜剛好配十地:初歡 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 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經過十地,最後入等覺——成佛! 我們來看看這種法身菩薩,這種不可思議的十波羅蜜。那麼嚴格來說, 卷三十 - 20 - 資糧位的菩薩修六度,只能夠叫做六種的「資糧」,沒有資格叫「波羅蜜」, 因為波羅蜜,它必須要達到車乘到彼岸,這個到彼岸,包括把自己載到彼 岸,包括把別人達到彼岸。所以初地菩薩他只要一出手,他不出手則已了, 在佛經上說:初地菩薩一旦現在你的前面,那他絕對不會讓你空過——「心 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所以他這種十地菩薩,他的每一個波羅蜜,都 包括了自度跟度他的殊勝功德。 【203】十地菩薩有六種不共於資糧位的菩薩的六度 那麼這個十度——十波羅蜜,我們把它分成兩塊:第一個佈施、持戒、 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一塊是真見道所成就了,後面的方便善巧、 願、力、智,這個是相見道——後得智所攝。那麼這個六度它有兩塊,當 唯識學概要 - 21 - 然它也包括一種善業的資糧了,有安樂道。所以十地菩薩他一旦來到人世 間,他一定是做大福德:要麼做國王的兒子,要麼做大富長者的兒子,但 是這個善業這一塊我們就不談了,我們談談他不共的地方——他波羅蜜的 地方,就是十地菩薩他在修這種善業的時候,他有什麼不共的地方呢?我 們把前面的四十八頁,把它拿出來複習一下,四十八頁講到這種聖人在行 菩薩道的六種殊勝。來,我們把它念一遍: 一、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為所依故;二、由事最勝,謂具足現行故; 三、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四、由方便善巧最勝, 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五、由迴向最勝,謂迴向無上正等菩提故;六、由 清淨最勝,謂煩惱、所知二障無障所集起故。 卷三十 - 22 - 那麼前面的資糧位的菩薩在修習六度,叫做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但 是初地以上的菩薩修學六度,叫做「波羅蜜」,因為他已經有車乘的功能。 我們來看他有六種不共於資糧位的菩薩的六度。 第一個:他依止是殊勝的,因為菩提心所依止故。資糧位的菩薩要發 起菩提心,在唯識學上說:他要靠作意。比方說資糧位的菩薩要佈施,他 要先想一下才可以佈施,他想說:哦,「諸未施財無常滅,由施反能有財 庫」。我這個錢財不佈施,我死了以後就什麼都沒了,那麼我把這個佈施 的時候,我把這個生滅的財,轉成一種資糧,我可以把這個資糧,通過死 亡帶到來生受用。所以資糧位的菩薩的菩提心,要靠作意來帶動;初地以 上的菩提心不必,他任運的生起菩提心,他不必靠作意了,所以他的依止 是菩提心。資糧位的菩薩,要依止作意,才有菩提心,他是任運的生起菩 唯識學概要 - 23 - 提心,所以這個依止是最殊勝的,他的菩提心是主動的菩提心,跟資糧位 的被動的菩提心有所差別。 第二個:由事最勝故,具足現行故。那麼他在修習這些六度的時候, 他每一個法門都具足其他的法門。比方說他佈施,一定包括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智慧,所以他的這種事修是互含互攝的,也特別殊勝。 第三個:處所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他的「處所」 就是目標,他一旦出手,一定會對眾生產生兩個效果:第一個讓他現世安 樂;第二個讓他來世解脫。所以他的那種善巧方便,他就有辦法施設一套 方法,讓你這樣子做了以後,今生離苦得樂、來世解脫,所以他的處 所——他的目標是殊勝的。 卷三十 - 24 - 第四個:由方便最勝。那麼他雖然度化一切眾生,他心中根本就沒有 作度化眾生的想法,他「而無一眾生所度者」,因為他心中是無分別智, 所以他心中,他去忙完一個因緣以後,他心中沒有留下任何的相狀而去執 取。 第五:由迴向最勝。那麼他會把所有的福德、智慧資糧,把它迴向正 等菩提,就是迴向他的未來的法身淨土——成熟眾生,莊嚴淨土。 第六個:清淨最勝。他在整個過程當中,不像資糧位的菩薩走的很辛 苦,因為他有種種的煩惱障、所知障,來障礙他;他呢,他的身心世界, 是一種無障礙的境界,他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 【204】初地以上菩薩他還有四種的善巧智慧 唯識學概要 - 25 - 好,那麼這個是講到修習位的菩薩,他不共於資糧位的菩薩。當然這 個他除了空性的自我調伏以外,他還有善巧方便。我們把這個七、八、九、 十,就是這個不共於前面六度的地方,把它念一遍: 七、方便善巧:一迴向方便善巧,二拔濟方便善巧;八、願:一求菩 提願,二利樂他願;九、力:一思擇力,二修習力;十、智:一受用法樂 智,二成熟有情智。 這個初地以上菩薩,在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的過程當中, 除了我空、法空的無分別智以外,他還有四種的善巧智慧。 第一個:方便善巧。他第一個能夠迴向,他會把這種有為的事相,回 歸到無為的真如——迴事向理、迴因向果、迴自向他,這個是講他的自利 卷三十 - 26 - 的功德;那麼他第二個:拔濟方便善巧。我們前面說過:初地以上的菩薩 一旦出手,他一旦遇見你,他一旦出手,他一定有救拔你的功能,不像我 們資糧位的菩薩,只是跟你結個緣,他一定有他實際的效果出來,他有拔 濟方便的善巧。 第二個:願。那麼他心中有兩個願,第一個:當然求菩提願;第二個: 利樂有情願。也就是說他對世間的果報,完全無所求了,不像資糧位的菩 薩偶爾打打妄想,還會去追求人天的福報。 第九:力。思擇力跟修習力。思擇力指的是他對於道理的觀照:空觀、 假觀的觀照;修習力是指的他對六度的事修。他一方面理觀,一方面事修, 不斷的去要求自己增上。 唯識學概要 - 27 - 第十:智。那麼受用法樂智跟成熟有情智。那麼受用法樂智是指他的 自受用,他開始親近十方諸佛,學習佛法的時候,他有殊勝的法樂,包括 涅槃寂靜樂、菩提覺法樂。我們凡夫的心,外表很多的妄想跟障礙,佛陀 說我們的心就像湯匙,哈哈,湯匙去接觸甜美的湯,沒有感覺,所以你去 讀大乘經典,你沒什麼感覺很正常,因為我們是湯匙;那麼聖人的心去聽 佛陀說法,就像舌頭,他跟這個美味的湯接觸的時候,他有這種法樂—— 受用法樂智。那麼當然他在自受用過程當中,他也會去施設一個方便,去 教化眾生——成熟有情智,他會把他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那麼這整個十波羅蜜的關係:前前引生後後,後後持淨前前。後面的 東西,對前面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來,我們來看天親菩薩的偈頌: 卷三十 - 28 - 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麤重故,便證得轉依。 那麼天親菩薩讚歎初地以上的菩薩的智慧是: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 智。那麼這種無分別智有三種功德:第一個無所得。他度了這麼多眾生, 他不覺得他有在度眾生;不思議:那麼他這種智慧是任運現前的,他不必 經過如理作意,也不要帶相觀空,他自然的跟這個智慧相應,而這個智慧 是什麼智慧呢?是一種無漏的清淨的智慧。無得、不思議、出世間,是讚 歎這個智慧的殊勝。那麼這個智慧有什麼好處呢?——『捨二麤重故,便 證得轉依』:他能夠地地捨掉煩惱障、所知障,成就大菩提跟大涅槃。也 就是說他的六波羅蜜,從前面的資糧而轉成功德莊嚴——菩提涅槃,二轉 依果。因為他已經不在三界六道得果報了,除非他乘願再來,按照他自受 用來說,他自己是安住在菩提涅槃,當然他的大悲心來到眾生的世界,示 唯識學概要 - 29 - 現各式各樣的相狀,那另當別論了。 【205】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掌握無分別智? 好,我們講到修習位。還有五分鐘,大家可以提出來什麼問題,討論 一下。 學員:「師父慈悲開示,請開示第六意識的妄想分別,與無分別智的 區別在哪裡?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掌握無分別智?」 師父:無分別智在凡夫的階位,他要如理作意,也就是他是要思考的。 因為你什麼都不想,那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打妄想!因為你不是初地菩 薩,初地菩薩是什麼都不想,那是自然的流入法性大海,他是游於甚深法 性三昧;那我們什麼都不想,那就自然的打妄想。所以你是要有想,當然 卷三十 - 30 - 這個想,你不是按照自己的自我意識推動的,你是依止佛陀的言教:就是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必須要安立一個法在你的心中,由法來 帶動你的心去想——就是皈依法。你不可能離開了法去修無分別智,不可 能!你沒有那種能力,離開了法你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打妄想,只有一 種情況,因為你的障礙太大了。 我們凡夫的心就像一條魚在逆水中游,所以你很自然就打妄想,很自 然!因為你的煩惱障、所知障會衝擊你,你第六意識夾帶了煩惱障、所知 障嘛。所以你能夠入無分別智只有一種情況:就是抓住這個法,逆流而上, 所以凡夫的問題就是障礙太大。 其實思惟法義不難,關鍵是你是在逆水中思惟——你來自於你內心的 唯識學概要 - 31 - 煩惱障、所知障太大了。所以如理思惟,是修無分別智的第一步,而且這 個剛開始要在佛堂修,你不能夠說你:我一開始就來到這個雜染的境界, 我修無分別智——你馬上失敗!因為你本來煩惱就重,外境又刺激你,你 這不是內憂外患,是吧?所以剛開始的修學,按照《小止觀》的次第是先 靜中修,因為你的善根薄弱,你必須把你心中的觀照力,慢慢培養起來的 時候,你才能夠踏出佛堂去歷練。也就是說當你是一個幼苗的時候,它是 需要保護的,你不能把一個幼苗丟到暴風雨當中,結果就退轉了。 所以無分別智:第一個依止法義思惟;第二個要在佛堂修。在這個障 礙沒有現前的時候,就是這個煩惱障所知障,它刺激你最少的時候,你一 天裏面,一定有時候心哪,相對心平氣和,對不對?沒有太多敵人,這個 時候是你最好的時候,趕快把這個善根栽培起來,你不能在兵荒馬亂的時 卷三十 - 32 - 候,修無分別智,所以無分別智的修行,剛開始是:息諸緣務。 【206】是哪個意識在提醒第六意識、教育第六意識? 學員:「師父上課時曾經提到,可教育第六意識提升到正念思惟,請 問這是哪個意識在提醒第六意識、教育第六意識?或是第六識的自我提 醒、自我教育?」 師父:第六意識它有很多的心所,我們這次沒有談到心所,因為我們 只是個概要。其實第六意識的心王,它有五十一個心所,其中我有講到叫 「作意」——如理作意,對不對?「心所」就是它的功能,因為第六意識 本身沒有好壞,它只是一種想像、分別。它的好壞是它旁邊的眷屬,就它 跟什麼心所在一起,它就變成什麼樣。因為第六意識交了很多朋友,它本 唯識學概要 - 33 - 身沒有好也沒有壞。但是第六意識要能夠產生一種所謂的思惟,它必須有 作意,而這個作意,是經過學習以後的如理作意:它要經過前面的佛法的 思想教育,到勝解、到念、定、慧,也就是說你必須要先經過佛法的教育, 然後遇境逢緣再把這個作意帶動起來。是誰讓第六意識去思惟法義的?就 是第六意識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叫做「作意」心所,就是靠它。你要經 常保持警覺性,你警覺性不能太差。 所以我們培養第二念的正念,就是你隨時要知道,你煩惱活動的時候, 你的作意就開始要提醒你:哦,你已經陷入到一種障礙境界了,這個時候 你的如理作意就要提醒你了。所以你受戒對你有幫助,因為受戒這個「戒 體」就是一種作意,它會提醒你:你的第六意識受到煩惱攻擊了,它有一 種防非止惡的功能,或者你發願也可以。但是你如果說沒有受戒,也沒有 卷三十 - 34 - 發願,那你就糟了,你第六意識要被煩惱攻擊了,很久很久很久你才知道、 你才會發覺,那就不是第二念的正念,那可能很多念了。所以你要麼受戒, 要麼自己要發願,你要有一個願力。因為你有願力,你才可能保持警覺性, 你才可能保持,而這個時候作意才會出來。所以是誰在提醒第六意識呢? 就是第六意識裏面有一個功能,就是作意心所,是它幫助你了。好,最後 一個問題。 【207】對治自我意識,是指以眾生、菩提心為出發點嗎? 學員:「請問什麼是自我意識?是自以為是嗎?對治自我意識,是指 以眾生、菩提心為出發點嗎?」 師父:好。自我意識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在斷惡修善的時候,我們有 唯識學概要 - 35 - 一種想要主宰的概念出來——有所得。我們認為這一切都是真的,想要去 得到一些什麼東西,好像今生,我不得到一點東西啊,不太甘願的感覺。 就是說我們希望在今生的當中,拿一點東西,把它拿到來生去受用,有這 種概念,你想要主宰它、想要去攀緣它,這個就自我意識了。 就是第六意識它不安分——真如不守自性,本來你不要去攀緣,該你 的,什麼都跑不掉,但是我們就喜歡多事。就是說按照因果法則:你不要 去追求,該是你的東西,它自已會顯現的,你根本不要多事的,但是第七 意識就喜歡多事——去攀緣,就把整個心給搞砸了,把因緣搞砸了。就是 這因果法則,本來它是一個自然的輪動:你造善,你一定會得到安樂的果 報,但是你去攀緣它的時候,就讓這個果報變成卑劣——本來是功德莊嚴, 變成人天有漏的福報了。所以我們想要去得到一個東西,有所求、有所得, 卷三十 - 36 - 這個就是有自我意識。所以對治自我意識只有一種情況:就是無分別!因 為有所得心,它必須要靠很多的分別去帶動它。所以你看天親菩薩,怎麼 讚美這個初地菩薩:「無得不思議。」第一個無所得的智慧。 我們剛開始會建立一個善惡的概念,這個是很正常,但是你不能永遠 活在善惡,因為你這個善惡還是有所得。你要從善惡的概念,要進入到無 所得:就是說你該造善還是造善,你該斷惡還是斷惡,但是你不要有一種 想要去得到什麼東西的思想,因為該是你的,就一定是你的,你不必多事, 因果法則是絕對不會錯亂的。不是說:哦,你求,它才會有,就是你求, 結果把因緣搞砸了,佛法是這個意思。你不求,你得到的是更多、更莊嚴, 那你要去求,那對不起,你啟動了第七意識。第七意識的可怕,它擾亂了 因果,第一個:因地,它擾亂第六意識,讓你的所有的資糧變成卑劣;更 唯識學概要 - 37 - 可怕的是第七意識,它向內跟第八識結合,把你所有的業力變成生死輪迴。 所以這個第七意識的可怕,內、外都干擾:向外干擾第六,讓你所造 的善業是有漏;向內它干擾第八,把你的業力串成生死輪迴。所以它的可 怕是不得了的,它的影響是不得了的——內、外干擾。第六意識跟第八識 都是依他起性,本來都是無辜的,就是第七意識——自我意識在那邊作祟。 所以你看,整個唯識學第一個下手:就是除了一開始斷惡修善——資糧位 的菩薩,一到加行位,就開始面對你的根本問題了——就自我意識了,一 到加行位以後,所以這塊是很關鍵。 當然淨土宗也很關鍵,因為你自我意識太強的人,你要離開娑婆世界 很難的。因為你這個一切法的執取太重,你很難放下娑婆世界。我們在娑 卷三十 - 38 - 婆世界已經打滾太久太久太久,你不可能把所有的東西,一個一個對治: 哦,這個是無常,把這個放下,A 是無常的、B 是無常的、C 是無常的、 D 是無常的……不可能!你不可能把你過去所有的執著都放下,你只有一 種情況:從根本上把這個自我放下,所有都脫落了。因為它都跟自我意識 有關係,所以你要是夠聰明:擒賊要擒王,你不對治自我意識,那你就很 忙了:「時時勤拂拭」,哦,這個鏡子那麼大,你慢慢去擦吧,真的,那你 很辛苦,就是「修道多辛苦。」所以你沒有般若方便,你花的時間多,效 果又差,你這個鏡子髒了很簡單:把鏡子拿掉就好了——「本來無一物」, 它本來就沒有嘛!這一句話只有偉大的佛陀跟歷代的祖師說得出來,觀一 切法空——就是最簡單的方式,你的心全部停下來。 所以臨終的正念就是這樣,你不可能一一的去:哦,這個是無常的、 唯識學概要 - 39 - 那個也是無常的……來不及了,臨終的時候來不及了!你觀察:這個都是 無所得的,人生本來如夢如幻,你只要把那個自我拿掉,你來人生,你不 是想要得到什麼,那只是一個因緣的流動而已,它只是業力的顯現,緣生 緣滅的假相而已。在因果當中沒有一個自我可得,這個就是緣起性空。 所以你不斷的串習,臨終的時候,你就很容易。當你這個生命結束的 時候,你就很快的從過去跳脫出來,去面對未來。如果你有所得心很重, 你很難放棄過去,那你就沒有所謂的欣求極樂,因為你連娑婆世界都放不 下,你前腳都踏不出來,那就沒有未來可言——一個人活在過去,你只好 失掉未來。所以當你離開娑婆世界的時候,你是不是能夠很輕鬆的走出那 個有所得那一關,也就是說你必須要從娑婆世界走出來,你才可能進入彌 陀的光明。你不可能兩個都要:哦,娑婆世界我也想要,阿彌陀佛光明也 卷三十 - 40 - 要,沒有這種人,因為這兩個是不兩立的。 好,我們今天先上到這裏,我們下一堂課會把它整個上完。那如果有 時間的話,我們會安排一個研討,會把整個唯識的課程做一個研討。 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50:29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28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二十八 【188】圓修的思想,就是以淨土宗為正行兼修聖道門 就是以淨土宗為正行兼修聖道門 就是以淨土宗為正行兼修聖道門! 好,那麼我們接著來談一談淨土法門跟聖道法門之間的結合。 淨土宗的歷代祖師,對於修學淨土主要有兩派的說法,有一派是強調 三業專修,身口意專心的憶佛、念佛就可以了,但這種祖師,從時代來說, 都是偏比較早期的,唐朝的多一點,宋朝以後的祖師,尤其永明延壽大師, 乃至於近代的蕅益大師,就強調圓修的思想,就是以淨土宗為正行兼修聖 道門。他的理由主要兩個:第一個對你往生有幫助;第二個對你成佛有幫 助。就是說你這句佛號除了憶佛、念佛以外,你兼修大乘的菩提心跟空正 見。那麼在你生命當中會多出兩種力量:第一個臨命終的時候,多一個往 卷二十八 - 2 - 生的推力,這個是短期的目標,對你往生有幫助;第二個你到極樂世界以 後,你開始展開你的成佛之道的時候,你因地有加修空正見跟菩提心的 人,你會來自第二種力量:就是成佛的力量,你修學的時候會比一般人順 利一點。 我們先談談來自於往生的力量。那麼往生的力量,當然偏重在空性這 一塊。我們前面講過,淨土宗是有相行,它是從相狀的觀察,從相狀的對 比,對娑婆世界的雜染相、對極樂世界的清淨相,產生強烈的對比,然後 從相狀裏面借相修心,讓你的心態變成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它的目的是這 樣子。 那麼這個都是有相的,為什麼要加修空性的無相,一種離相的智慧 唯識學概要 - 3 - 呢?它的目的就是:消除心中的地雷、消除心中的盲點。 我們解釋一下:我們不是今生才有生命,我們的心是經過長時間無量 無邊的受生,然後才走到現在。我們這一念心,經歷太多、感受太多。這 樣講好了:我們每一次的生命,或多或少都有我們喜歡的人、事,有我們 曾經追求過的人、事,當然諸行無常這些人事,已經覓之了不可得——因 緣生因緣滅,但是它留在我們心中的影像還在,問題在這裏。外在的相狀 已經沒有了,我們曾經執取過很多相狀,這些相狀還攝持在我們的心中, 這是一個很大的地雷。我們一個人到臨終的時候,出現的相狀都不是一般 的相狀,一定是你曾經特別喜歡它、特別厭惡它的相狀,然後你生生世世 這樣子打滾過來到了現在,你可想而知,你心中累積了多少相狀在你的心 中。雖然我們的佛號很堅定,一句佛號信願具足:我一定可以往生、我一 卷二十八 - 4 - 定要往生!這個佛號就像車子一樣,很堅定的走在路上,但是你千萬不要 碰到地雷。臨命終的時候,萬一你曾經熟悉的相狀起來的時候,它是你的 熟境界,因為你曾經在這個相狀有很深的攀緣、很深的愛著,你對它是非 常熟悉,這個時候你可能會心隨相轉,可能你會放棄了佛號,去被這個現 狀所牽動,非常有可能。 所以你今天不修空觀,就夾帶你心中的相狀來提起佛號,你的往生充 滿了不確定。你不知道你那個佛號什麼時候碰到地雷,你不知道。所以最 好的方法:把心中的地雷清一清,就是修習空觀,把你的心全部歸零,把 相狀全部抖出來——「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所以你不斷 的告訴你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來就沒有相狀。我們不知道我們 臨命終會出現什麼相狀,對不對?但是你要給自己打預防針:就是這些相 唯識學概要 - 5 - 狀跟你沒關係,你的心本來沒有相狀,既然沒有相狀,你幹嘛去惹這個相 狀?它跟你的心本來不相應嘛!本來無一物,你何必惹塵埃呢? 我再講一次,這個相狀會出現,臨終的時候會出現一個人的相狀、一 個事情的相狀、一個地方的相狀,絕非偶然,絕非偶然!這個相狀跟你的 緣一定很深很深。如果你沒有事先打預防針,你沒有先脫相,沒有先離相, 你可能就會在這個相狀上有所住,你的佛號就前功盡棄了,半途而廢了。 所以你必須在臨終之前,把心中的相狀全部把它脫落:這個相狀跟你是沒 有關係的,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你心中本來沒有相狀,本來清淨,是你 自己打妄想捏造出來的相狀,因為這些事情早就過去了,是你的心中還沒 有過去,所以人生不堪回首。 卷二十八 - 6 - 你臨終的時候,你很可能會看到很多很多你熟悉的相狀,在阿彌陀佛 到來之前,你最好是能夠所有的相狀都不住,走過去,最好是這樣,你只 要稍作停留,阿賴耶識的業力隨時等著你,你只要一念妄動,完了!一定 啟動阿賴耶識的生死業力,前功盡棄「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方動烏雲遮。」 所以臨終最怕的不是風動、幡動,最怕仁者心動。當然你要能夠看到相狀 心不動,那你一定要有離相的智慧,就這樣子。 所以你不修空觀你就……除非你保證:我臨終的時候,沒有太多相狀 來誘惑我、來干擾我,你最好是這樣子,但是這種機率不大,機率不大。 因為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有的時候來得早,有時候來得晚,阿彌陀佛還 沒有現前,沒有感應出來之前,你要獨自的面對你很多妄想,這些可都不 是一般的妄想。 唯識學概要 - 7 - 諸位,臨命終出的妄想,都是你特別因緣深的妄想,跟你平常打妄想 不一樣。你說平常的時候,我瓦斯忘了關了、忘了交水電費了……對不對? 這個妄想,這個妄想臨終不會出來,一定是你深層妄想會出來,深層的。 所以你要注意,如果你沒有一套自我保護的功夫,這個相狀會讓你前 功盡棄,一生在念佛堂裏面所有的止觀,可能會「一念差池全體殘」,很 可能!所以般若波羅蜜,它本身是保護你的心,不受到任何相狀的干擾, 因為你本來就沒有相狀,你不需要這種相狀的。所以這個第一個:佛號要 跟空性相應,就是讓你的心跟相狀保持距離,各走各的——這個相狀是生 滅的,我的心是真實的功德,各不相關,我的心本來就沒有相狀。這第一 個:先造成一種離相的力量。 卷二十八 - 8 - 第二個:跟菩提心的結合。空性的智慧它對我們的幫助,多分來說是 偏重在往生這一塊,保護你的佛號不受到相狀的干擾。菩提心就是一種上 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我們一個人不發菩提心,你只有一種情況,你為了 你自己的問題,往生極樂世界,為了你自己。即便你往生了,你到了極樂 世界,你後半段就很難走下去了,因為你因地栽培不夠!你每一句佛號只 有為你自己而發,所以你這個佛號,所有你念的佛號,到了淨土以後功能 全部消失掉。因為你因地種的佛號,這個車乘,它只有足夠能量把你送到 淨土去,所以你後半段就沒有你因地佛號的加持了,因為你所有的發心, 都為了自己往生而已,你現在目標達到了,所有佛號的功能全部停止了。 如果你今天念佛,除了你自身的解脫,再把佛道放進去、再把眾生放 進去,這個佛號就不可思議!你到了淨土以後,這個佛號的力量還在,還 唯識學概要 - 9 - 會繼續的陪著你: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諸位,《楞嚴經》強調因地發心, 你在因地的時候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會影響到這個佛號會給你多大的力 量。你同樣念佛,其實你可以把佛號的力量創造得更大嘛!你只要把兩個 東西放進去,除了你自身的解脫以外,你把佛道的因素放進去:我為了成 佛而往生、我為了度眾生而往生,你把這兩個概念放進去就夠了,這個佛 號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它會不斷的陪著你,上求佛道的時候,你在修無 量三昧的時候,你會來自於彌陀本願的加持,你迴入娑婆的時候,除了你 自己的菩提心以外,你還有彌陀本願的攝受,佛號會一直陪你到成佛為止。 所以這個佛號到底在你的生命當中,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到底它 是給你什麼樣的力量?跟你因地的發心是有關係的。所以你把空正見跟菩 提心放到佛號裏面去,對你有很大的加持力,除了前半段的往生以外,後 卷二十八 - 10 - 半段的成佛有很大的幫助。 好,我們這個先講到這裏,就是總相的說明。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 就是一句佛號,如果你能夠圓滿結合空正見跟菩提心,對你的往生、對你 的成佛,有很大的加持力,何樂而不為?你不用浪費太多時間,但是你會 創造更有力量的佛號出來。好,請說。 【189】空正見是每次念佛的時候要先觀修嗎 空正見是每次念佛的時候要先觀修嗎 空正見是每次念佛的時候要先觀修嗎? 學員:師父,那個空正見,我們是要每次念佛的時候要先觀修嗎?還 是說一直到臨終的時候再修? 師父:不是。它是這樣:我們講過修觀的時候歸修觀,持名的時候歸 持名,是吧?當然你所有的觀,一定要會歸到佛號,所有的會歸都必須要 唯識學概要 - 11 - 跟彌陀本願攝受有關係——法法消歸名號;那麼聖道門是法法消歸菩提 心,是吧?當然就是說空正見,你如果覺得你思惟有問題,你就多聽經嘛, 每天聽個三十分鐘。聽經它也是一種聞思,那麼聽完以後你每天思惟一 下,這些是講些什麼道理,你每天把它復習一下,每天在心中,這個般若 的智慧在心中轉幾次——轉法輪嘛,請轉法輪,你先在心中先轉法輪。什 麼東西都是生轉熟,都是從生疏而變成熟悉。你看你有些妄想打得很熟 悉,對不對?因為什麼?因為你每天打嘛!是吧。 學員:那我們念佛之前,或者說甚至在觀想這個彌陀功德之前,是不 是要先觀修一下菩提心?就是說這是每次專修的時候,都要這樣做? 師父:可以,可以觀修菩提心、觀修淨土的功德,都可以,對。 卷二十八 - 12 - 學員:這個也有時間比例嗎?還就是您剛才講的這個…… 師父:其實它是這樣,淨土宗有些人理觀強,事修弱,有些人事修強 理觀弱,這是看根機。有些人他本身理觀弱的人,他去觀,他觀不起來, 這多念佛也可以。所以這個人化的佛法,就你自己去操作,是吧?但是有 些人他理觀越強,他對往生的心越堅定,這個人很適合修理觀,他佛號相 對修的少,他事修少,那也沒關係,但是大方向——理觀事修,缺一不可! 你可以有比例上的差別,但是你不能完全沒有,你不能這個佛號完全沒有 理觀,就是我說的空洞的佛號,這個佛號不曉得要去哪裡?那糟了!那只 好被業力的引導。你今天不引導,你不用願力引導它,那對不起,阿賴耶 識引導你這個佛號——隨業流轉!所以理觀一定要有,比例?你自己去 try:你是適合理觀的人還是適合事修的人?事修的人就是佛號多念一點。 唯識學概要 - 13 - 學員:還有一個接著剛才的那個問題,有點沒搞清楚,就是說這個苦 行,不是可以消業障的嗎?還是…… 師父:苦行啊? 學員:苦行,對。 師父:比方說什麼? 學員:比方說打坐的時候腿痛,是不是算苦行? 師父:你請坐,請坐。你要是痛個十分鐘五分鐘,一下就撐過去了, 那是 ok;如果你一個小時都很痛,你就很難專注了,是吧?身安則道隆嘛! 你剛開始,你今天培養一種善根,就是你很陌生的東西,是吧?就是說你 卷二十八 - 14 - 本來就有一點困難了,然後你的外境的壓力又過大——「內憂外患」。當 然你已經這個佛號已經很堅定了——「信願」!你用這個痛來當歷練,那 又是一回事了。其實什麼東西都適可而止了,說實在,中道!苦行也好、 樂修也好,適可而止了。好,請說。 【190】什麼是實相念佛呢 什麼是實相念佛呢 什麼是實相念佛呢?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有一個問題,剛才師父說,持名也談過了,一 個觀想也談過了,請師父介紹一下實相念佛。 師父:你前面兩句話說什麼?前面兩句。 學員:持名跟觀想。 唯識學概要 - 15 - 師父:哦,持名跟觀想。 學員:現在請師父解釋一下實相念佛,可以嗎? 師父:實相念佛,我說實在的我不熟悉哩,我是持名念佛的,我覺得 持名最簡單扼要一點,實相念佛我不是很清楚,實相,對對對。我想在末 法時代,其實我們看絕大部分的祖師,還是強調持名,因為你臨命終的時 候,音聲是比較容易攝心。你可以有很多理觀,但是你會歸,最好會歸到 佛號的音聲,它是你最能夠抓得住的,你會歸到一種實相的真理,這個道 理啊,你臨命終的時候,諸位,你本身就不是一個很好的狀態,所以你必 須要有一個音聲來靠,所以我跟你講聽祖師的話很重要!現在我感覺呀: 祖師講的話,絕非偶然,都是他實際的經驗。 卷二十八 - 16 - 你看淨土宗的祖師,太前面的我們不談了,後代的全部強調持名,沒 有一個例外,沒有一個例外!慧遠大師不談了,善導大師以迄,從二祖開 始,全部強調持名,一定有道理。因為音聲是最容易攝心的,所以臨終的 時候創造一個音聲,用音聲來安住、用音聲來引導你,這個是最容易下手 的。諸位,我們臨命終已經很多問題,對不對?我們要找一個容易上路的 東西,讓自己先上去了。所以剛開始先不求圓滿,先求成功很重要,就是 成功率要很高的東西,才是很重要,穩妥,先求穩妥。好,請說。 學員:請問師父,師父提到過持名念佛,用這個耳根攝受在臨命終時。 那剛剛也有師姐問到是觀照、理觀,這個厭離娑婆與一心嚮往這個極樂世 界,可是師父提過這個《觀無量壽經》的有位居士,以前他觀一個,這個 是形像,比較 specific,就是月輪、佛像,那這兩種持名與這個形像,用 唯識學概要 - 17 - 眼根來攝受這個力量是不是很強大,如果是這樣為什麼古德,尤其是漢傳 佛教,《觀經》幾乎是被忽略?我不知道我講得有沒有錯? 師父:是的,是的,你說的沒錯。 學員:這裏面一定有些因緣,那我個人覺得,那像有的宗派,如藏傳, 特別強調這個觀像,這兩種結合有什麼利益?它一定有它的風險,剛剛師 父也提過了執著,請師父開示,請師父慈悲,謝謝。 師父:好,請坐。因為藏傳佛教它是很強調觀想,他觀想不是靠耳根, 我強調他是用心。他是看一個相狀,比方說看落日,然後他觀了以後,他 眼睛打開看落日,然後眼睛閉起來,把你剛剛看的相狀在心中現出來,直 到這個相狀,如鏡現像,《觀經》說的就像鏡子現出影像,這麼的清楚分 卷二十八 - 18 - 明為止。就是你用眼睛取像,但是最後要把這個相狀轉成你心中的影像, 你最後你心中的影像跟外在的影像,是一個東西,你就成功了,對不對? 那麼藏傳佛教它強調的是熏習,他必須要跟上師結緣,他必須要跟三 寶結緣,他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上師,對不對?所以它強調一 種善根的栽培;淨土宗它強調臨終的正念,臨終是兵荒馬亂、內憂外患, 是吧?他整個成敗就在臨終的時候,所以他必須找一個臨終在兵荒馬亂、 內憂外患的時候你的心最容易安住的東西,你平常的修習都是在佛堂,把 冷氣打開來,所有的外緣都卸掉,所以你是一種很身心安穩的情況來修 習,你要觀想什麼,都 no problem,是吧?但臨終可不是這樣子。 所以你平常你也可以兼修觀想琉璃地、蓮花觀,平常都沒問題,但是 唯識學概要 - 19 - 為什麼一定要會歸到佛號的音聲呢?因為臨終的時候你只有靠音聲。我講 過,音聲是所有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裏面,你最容易掌握的一個 所緣境,音聲,最能夠去 catch,最容易抓到,你的心最容易安住的一個 所緣境。所以淨土宗的操作重在臨終的時候,它的穩妥性、安全性就變成 是重點了。這就是音聲為什麼會被人家重視,因為臨終的時候,操作起來 特別穩當。它穩當,其他的所緣境,臨終的時候,比方說觀想、觀像、觀 實相,都沒有百分之百的穩當。所以你看念佛有四種:觀想、觀相、持名、 觀實相。持名,被歷代祖師所重視,因為考慮到臨終的問題。因為你養兵 千日,用在一朝嘛,千念萬念,為了臨終這一念。你必須要有把握,你平 常在佛堂的功夫,臨終要提得起來,那只有靠音聲嘛,穩妥。不是說持名 的功德比實相功德大、比觀想功德大,不是這個意思,而是它成功率高, 卷二十八 - 20 - 它特別穩妥。 【191】共修時老是分別別人的念佛聲怎麼辦 共修時老是分別別人的念佛聲怎麼辦 共修時老是分別別人的念佛聲怎麼辦? 學員:尊敬的師父慈悲,我們如何在臨終之前,把我們所有心中的影 像——地雷,全部都抖出來,然後去面對它。在它兵荒馬亂之前,全部都 去面對它? 師父:你沒辦法把它抖出來啊,你只能夠訓練一套方法:當它出來的 時候,你可以「無住」,你平常不可能把它整個逼出來,而且也沒有需要 把它逼出來。就是說這個影像本身是虛妄的,對不對?你自己捏造出來 的,對不對?它不真實。你不可能平常把它抖出來,不可能,這個可遇不 可求。它什麼時候出來你也不知道,但是你要訓練一套方法,當它出來的 唯識學概要 - 21 - 時候,你的心跟這個影像接觸的時候,你可以無住!你要有這套方法。 學員:那是不是像說我在拜佛的時候,然後有很多的影像出現的時 候,我就不去理它? 師父:對。除了你的所緣境以外,其他全部是妄想。當行門提起來的 時候。所以佛號提起來的時候,行起解絕,所有的教理都要放下。 學員:那如果說我有惡念出現的時候,我是不是要告訴我自己說:這 不是真的。 師父:對。如果它很粗重,來勢洶洶,你非得對治它不可,那你就把 佛號先放下,好好的去對治它一下,用理觀、用一些各種觀想,先把它調 伏一下;如果它來的不嚴重,你連管都別管它,繼續走下去就可以。 卷二十八 - 22 - 學員:師父慈悲,您越說這個音聲的重要,我就越發抖,因為我有一 個毛病,我對於那個音聲特別的敏感,譬如說我見一個人,他說話的那個 聲音,我聽的覺得好,我就永遠記住那個聲音。那麼這個問題就會出現在 念佛方面,如果我在念佛的時候,假如旁邊有一位同修,他的聲音對我來 講很刺耳,或是我非常不喜歡,他這樣就會影響到我,我要怎麼改這個毛 病呢? 師父:所以你只能夠聽你的聲音。我們在取聲音的時候,是自念自聽, 很重要,一句彌陀念誦聽!你的所緣境,只能夠是你內心創造出來的聲 音,外來的聲音是不能取的,你把它放下就好,就是你只能夠聽你自己創 造的聲音。 唯識學概要 - 23 - 學員:那也就是說將來我一定要創造一個機會,要自己單獨的去走最 後那一刻,不能有助念,或是我要先安排一下? 師父:不是這個意思,不對。我說你要取你的聲音,不是說你就必須 排斥別人。別人會幫助你,一種助力,但是你不要跟他走就好,不一定要 把所有的聲音都停下來。我們念佛的時候可能有一百個聲音,其他九十九 個對你是 no problem 的,你聽你的聲音就好,但是你不一定要把九十九 個都去掉,它對你會幫助的,但是你跟著你的聲音走就好。 學員:要專心聽自己的聲音。 師父:聽自己的聲音。 學員:不要聽那個不喜歡的那個聲音? 卷二十八 - 24 - 師父:不是喜不喜歡,你別人的聲音,不管喜歡不喜歡,所有的聲 音……只要不是你自己的創造聲音,就是攀緣。 學員:哦,就是攀緣? 師父:對,你只能夠聽你的聲音。 學員:這句話我明白了,非常重要,謝謝。 【192】是不是先修無分別智 是不是先修無分別智 是不是先修無分別智,再發菩提心求生淨土更為穩妥 再發菩提心求生淨土更為穩妥 再發菩提心求生淨土更為穩妥? 好,來我們來回答個別問題,有三個: 請問師父,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為了避免夾帶生死業力,是否平時 要結合唯識的教義,先修無分別觀的空觀,再發菩提心,再求生淨土更為 唯識學概要 - 25 - 穩妥? 是的,平常要先修空觀,再修假觀。理由是:因為我們的心是真妄和 合。但是原則上,妄想的勢力是強過善根的勢力,而且善根都是比較深層 的,妄想都是比較表層的,所以我們原則上,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 第一念絕大部分都是妄想,第一念。我再講一次,我們跟外境接觸的時候, 第一念都是不可相信的,第一念都要先否定。我們現在的功力只能夠培養 後知後覺,我們沒辦法先知先覺。你的如理作意往往是在第二念、第三念 才會啟動。所以先否定自己,再肯定自己,這個原則是對的。先把所有的 想法先放下,再提起正念,因為你第一念的時候就把它肯定下去,你就很 容易心隨妄轉。也就是說我們的心雖然真妄和合,但是表層的意思絕大部 分都是妄想,善根都是比較深層的。所以你看我們為什麼要先靜坐?你心 卷二十八 - 26 - 要靜下來,你的善根才會提起來。所以我們對自己的想法、操作原則:先 否定再肯定。一開始要先告訴你自己:不是這樣子的,我的認知是不真實 的,先否定自己。你要先放下它,你才有辦法面對它、引導它;你一執著 它,你就被它轉走了。所以先修空觀是對的,這個是對的。好,我們再看 第二個問題: 在唯識的教義中提到第七意識的轉依:「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 我恒摧」,表示我執在初地以上才能夠摧毀。那麼站在淨土法門的立場, 有志往生者對執著的立場,要做到什麼條件? 我們有志於往生對於執取做到的條件就是斷它的相續。不能斷第一 念,只能夠斷它的第二第三念,斷它的相續——斷相續心。就是這個你起 唯識學概要 - 27 - 顛倒執著的時候,你自己有一種自覺反省的力量,然後提起你的如理作 意,把前面的執著把它破壞掉。你不可能一開始就不起執著,不可能。所 以你只能夠培養第二念,就是培養反制的力量——反制。你不可能不起執 著,不可能,這做不到。我們下一堂課就講到:資糧位的菩薩,不可能不 起錯亂的妄想,不可能!但是他有一種自我反省的力量,這第二個。 第三個(提問): 「淨土法門在事修上,有不共其他法門的佛力加持,在古德的解釋淨 土法門中有提到:一句佛號總攝一切六度萬行,那我們應該如何解釋?」 一句佛號的操作具足六度,那它必須跟你的空正見、菩提心的結合, 就是你的心是圓滿的。你看蕅益大師說:一句佛號提起來,放下身心世界, 卷二十八 - 28 - 就是大佈施;能夠不起煩惱罪業,就是持戒;一句佛號提起來,安忍不動 就是忍辱;一句佛號提起來,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就是精進;一句佛號提 起來,攝心專注,不起散亂,這就是禪定;一句佛號提起來,如理觀察, 不起顛倒妄想,就是智慧。這個是理觀的智慧了,你的心有到那個水準, 它佛號就到那個水準。這樣講好了:這句佛號是萬德洪名,它有無量的功 德,但是這個佛號進入到每一個人的心中,它會產生不同的效果。你準備 得越好,佛號給你越多的東西。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把無量光無量壽的功 德,全部啟動起來,不是每一個人,你準備得不夠,佛號只能夠給你糖果。 所以淨土宗它是二力法門,心力跟佛力的結合。做為佛陀他已經盡最 大的努力,把佛號創造到最圓滿的境界了,這個佛號已經是沒有瑕疵了, 它具足所有的功能:它可以給你安樂、可以給你解脫、可以給你菩提,它 唯識學概要 - 29 - 安樂道、解脫道、菩提道全部具足,但是你有本事把它啟動,轉成你的東 西,那就看你的心理素質了。你的準備有多圓滿,佛號就給你什麼東西。 所以你提高你的心理素質,這個理觀就很重要了。同樣一句佛號,三百個 人打佛七,會產生三百個效果,這個叫做「諸法因緣生」。如果佛號進入 三百個人心中,效果是一樣的,那就糟了,那就諸法不是因緣生了,那叫 「他生」——有一個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導一切,那就是外道法門。因 緣就是你的內心的活動,你念頭一動就是一個因緣。所以到底阿彌陀佛可 以給我們什麼,就是你自己的準備了,你準備到什麼程度,佛陀就給你什 麼東西。這就是我們在念佛的時候,除了事修還要理觀就是這樣,你要提 升你的心理的素質。 好,看大家有沒有問題?我們今天把淨土宗,做一個比較全面的討 卷二十八 - 30 - 論,包括淨土的本宗、包括跟聖道的結合。我再講幾句話,念佛法門,第 一個你的目標很重要。所有的修行,都先有目標再有過程,因為你的目標 會決定你的法門的取捨。最重要就是說:你到底你是要在娑婆世界求增上 生,還是到淨土去了生脫死?這個沒有對錯。但是你目標確定了,你才知 道你在有限的生命當中:什麼是要先取來修行,什麼你可以暫時放下。因 為現實的問題是:壽命太短,法門太多,你不可能什麼都想去修的。「法 門無量誓願學」,它是一種理想;現實的情況是:你必須要有所選擇。先 達成短期目標,再達到遠期目標,所以確認你來生的目標,是淨土宗最重 要的關鍵。你第一個:你真的要往生,這是第一個;第二個:你怎麼往生? 你有哪些因素是要去加進來的?這有幾個方向是很重要的。好,最後一個 問題。 唯識學概要 - 31 - 學員:師父慈悲,麻煩您,我以為就是往生淨土的那個條件,就是要 首先發菩提心,然後是一向專念,就是這兩個是必須的條件。那您剛才有 講說,如果不發菩提心的話,往生到淨土,以後的修行成佛的路上可能會 有麻煩。 師父:因為你不發菩提心,你就是自私的心態,兩種而已嘛! 學員:對,但是那不發菩提心,他不能往生淨土嗎? 師父:對,是的,不容易往生,這是事實。因為你不發菩提心,你的 心態就是為了離苦得樂,因為你求生淨土,就很可能沒有把聖道的因素放 進去;而極樂世界,是安樂道跟解脫道的結合,所以你不發菩提心的人要 注意喔,你很可能是為了要追求快樂到淨土去,你這種心態是很容易跟諸 卷二十八 - 32 - 天感應的,很容易的!因為你的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你要的就是離苦得 樂而已嘛,你的動機就是用這種動機來引導佛號了,你缺乏解脫道、缺乏 菩提道的作意呀。 諸位,你要永遠記住一個觀念:佛陀可以為我們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但是有一件事情佛陀是不能做的——他沒辦法進入到你的內心世界,去改 造你的內心,要注意這個觀念。所以當你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對不起,佛 陀不能給你很多的東西。佛陀不能夠改變你的內心世界,所以只有你準備 好的時候,阿彌陀佛的佛號,才能夠發揮它最大的效果,你才有資格說你 提起一句佛號,是無量光無量壽,你是準備好了你才有資格這樣講;你沒 有準備好,這個佛號對你來說,就是人天福報如此而已,跟你修佈施、持 戒、忍辱差不了太多。當然它的不同:這個佛號進去,你生生世世結下一 唯識學概要 - 33 - 個得度的因緣,從久遠來說它是一個得度的因緣,但從來生來說,它顯現 不出來,因為你沒有準備好,而這件事情,你的準備,是沒有人可以幫你 準備的。 好,那麼我們淨土就討論到這一點。我們下次開始,把這個唯識的修 行的位次:它從一個凡夫到成佛,它經過一個什麼樣的心路歷程,我們把 它做一個解釋。 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42:12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26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㆓㈩㈥ 【172】千念萬念在臨終那㆒念!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㈤㈩㈨面,我們看㆚㆔的總結。 那麼佛教講到我們生命的現象界,主要是靠因緣的力量來創造,那麼 因緣當然主要分成兩塊:㆒個是業力,㆒個是我們的心力。比方說你今生 的現象,為什麼你今生經常會㈲㆒個很好的朋友跟你保持互動呢?當然你 們過去生造的共業,所以你們會生長在同㆒個時㈹,同㆒個㆞區。但是只 ㈲業力是不夠的,因為它是㆒個基本的㈾糧而己,因為跟你共業的㆟很多 嘛,跟你生長在㆒個時㈹、㆒個㆞方的很多嘛!所以生命要個別化呢,你 心㆗的憶念就很重要了。因為你前生不斷的憶念他,他也不斷的憶念你, 卷二十六 - 2 - 所以你們今生就在㆒起了。 所以你今生,所㈲凡是你熟悉的㆟事物,除了你的業力以外跟你的心 靈的力量,就是憶念是㈲關係的。所以我們從㆒種㉂利角度,生命的創造 是兩種力量創造的:㆒個是業力、㆒個是心力的結合;這從聖道門。但淨 ㈯㊪不㆒樣,因為淨㈯㊪不考慮業力,因為業力這㆒塊,佛陀都準備好了。 淨㈯㊪重心力,因為它是臨終只要正念力,因為淨㈯㊪的業力這㆒塊,佛 陀都幫你承擔了。就好像它是㆒條船,我們的業力是㆒個石頭,只要你操 作得當,只要你順從本願,你的業力,佛陀是可以承受的,但是關鍵是你 不能攪動它了。佛陀可以承受的是你沉澱的業力,就是你不能再造作了, 要懺悔,斷相續心,這個業力佛陀是可以承受的,這個大願船是可以承受 的。所以淨㈯㊪它重心力,臨終的那㆒念,千念萬念在臨終那㆒念,當然 唯識學概要 - 3 - 你臨終那㆒念,是平常的栽培。 我們臨終的那㆒念,必須㈲㆔種憶念: 第㆒個你對娑婆世界要如實的憶念,你要告訴你㉂己,娑婆世界絕對 不能再受生了,因為它充滿了過失,後患無窮,你遲早得解決,而且你越 早解決越好。所以你第㆒個憶念,㆒定要㈲厭離娑婆的決心,這第㆒個。 第㆓個你要能夠欣求極樂,你要㈲㆒種往生的願望。你想要投生的㆒ 種希望、㆒種動力,你不可以說:㈲也可以,沒㈲也可以,那不可以!㆒ 定要去!要㈲㆒種願力——堅定的願力,這第㆓個; 第㆔個你要告訴你㉂己:你唯㆒的希望就是佛號!就當㆘這個阿彌陀 佛的聖號,對阿彌陀佛的音聲這個所㈹表的佛號,㆒心歸命,通身靠倒, 卷二十六 - 4 - 好好的跟著佛號的節奏、跟隨佛號的腳步,不要再跟隨妄想了。 所以你能夠做出㆔種憶念:憶念娑婆、憶念淨㈯、憶念㈴號,你提起 ㆒句佛號,那叫做「即眾生心,投大覺海」,順從本願,感應道交,這個 就是為什麼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淨㈯㊪重視憶念,這 是很關鍵,因為你要感應道交只㈲這個方法。 【173】什麼是相由心生呢? 好,那麼我們把前面的修行的㆒個方法,包括空正見、菩提心跟往生 的心,這㆔種修行做㆒個總結。分㆔,這個㆔呢:第㆒個相由心生;第㆓ 個相隨心轉;第㆔個善用其心。我們先看第㆒個:相由心生。這㈲兩個偈 頌我們把它念㆒遍: 唯識學概要 - 5 - 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 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 那麼我們把這個標題解釋㆒㆘:「相」,相當然是屬於業力了,㆟生要 受用果報㆒定㈲相狀,㈲㉂己的我相、㈲他㆟的㆟相,乃㉃於這㆒切因緣 所生的眾生相,各式各樣的相狀。那麼這個相狀是怎麼變現呢?是「心」, 這個心指的是誰呢?「第㈧識」,就是㆟生的相狀是由第㈧識的業力變現 出來的,這是第㆒個概念,我們在修行的時候第㆒個概念:相由心生。 我們舉兩個偈頌來做㆒個證明:第㆒個: 『無始時來界,㆒切法等依;由此㈲諸趣,及涅槃證得。』 卷二十六 - 6 - 這裏面是說,我們無始劫以來,眾生的第㈧識㈲很多很多的這個「界」, 這個「界」呢,就是善惡㈲漏無漏的種子。這個種子為什麼叫「界」呢? 因為它變現果報的時候,會把眾生做㆒個區隔:你的業只㈲你可以受用, 你不能把業分享給兒子。所以你看㆒個家:㆒家㆕口㆟,住同樣的房子、 吃同樣的飯菜,㈲些㆟活得很快樂,㈲些㆟活得很痛苦,因為各㈲各的業 力唄,是吧?所以它㈲界限,你不要以為你們㆒家㆟,就大家都沒㈲界限, 不是啊,各㆟受各㆟的業力,因為共業㆗還㈲別業。所以這個「界」,就 是說它基本㆖是㈲區隔的,那麼這個界指的是種子。 那麼這個㆒切法等依,這個㆒切法是什麼呢?是果報的現行。果報它 叫「㆒切法」,就是我們無量劫來的種子跟果報,都必須要依止第㈧識,種 子是它來攝持,果報是它來變現,也因為第㈧識它的受熏持種、變現果報, 唯識學概要 - 7 - 所以由此㈲第㈧識,這個「此」指的是第㈧識了,因為㈲第㈧識的緣故, 才構成了㈥道的輪迴跟涅槃的成就。因為我們平常放逸的時候,造了㈲漏 的善惡業,我們平常聽經,在佛堂做功課的時候,栽培了菩提心、空正見, 還㈲憶佛念佛的種子,這個出世的種子,所以我們的生命當㆗,㈲躁動不 安的相狀,也㈲寂靜安穩的相狀。這兩個相狀為什麼能夠出現呢?因為第 ㈧識它把你所㈲的修行的種子,都保存㆘來。所以所㈲㈲漏的果報,是由 ㈲漏的業種子變現的;無漏的功德,是我空、法空的無漏的種子變現出來 的,這是第㆒個:從㈲漏無漏來談相由心生。就是這種躁動不安的相、涅 槃寂靜的相,都是第㈧識變現的,這是從㈲漏無漏。 我們再從善惡的角度: 卷二十六 - 8 - 『鬼傍生㆟㆝,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許義非真實。』 它舉出了㈥道裏面㆕個來作㈹表:鬼道、畜生道、㆟道跟㆝道。那麼 每㆒道,當然這個就是㈤趣雜居㆞嘛,對不對?每㆒個㆟都生長在㆒個環 境,但是因為他的第㈧識的業力不同,而各㉂循業發現。 怎麼說呢?舉㆒個例子:『等事心異故。』比方說㈬,㈬它是㆒個相狀, 是吧?但是這個相狀,它只是針對㆟來安立,它是㆒個濕潤的㆒個相狀; 但是如果你是鬼道眾生,去接觸㈬的時候呢,因為他的罪業重嘛,所以他 的心跟㈬接觸的時候,他看到的是㈫;那麼畜生道的魚,它跟㈬接觸的時 候,它看到的是它的房子,沒㈲好也沒㈲壞;那麼㆝㆟那個善力強,他看 到㈬,是他的琉璃㆞,是宮殿樓閣。那麼我現在問㆒個問題,它到底是什 唯識學概要 - 9 - 麼?你說它是㈬也對,你說它是㈫也對,你說它是房子也對,你說它是琉 璃㆞也對,所以『許義非真實』,所以㆒切法沒㈲真實的內涵。它如果是真 實的,那應該每㆒個㆟去接觸它,它如果㈲真實獨立的體性,每㆒個㆟接 觸它應該都㆒樣嘛!事實㆖它的本性是空性的,所以各㆟的業力去接觸 它,各㆟變現㉂己的相狀出來。 舉㆒個例子:佛在世的時候的諸大弟子,目犍連尊者神通第㆒。目犍 連尊者㈲㆒㆝在打坐的時候,他突然間動㆒個念頭,他想念他過去的母親, 他沒㈲出家時的母親,想到我母親到哪裡去了?結果他用神通力,看到他 母親墮落到餓鬼道去了,是㆒種很貧窮的那種餓鬼。那麼在餓鬼道的時候, 當然那個脖子細細的,喉嚨細細的、肚子大大的,受著這個饑餓口渴啊! 目犍連尊者慈悲心,趕緊從禪定出來,去托那個牛奶跟粥混合,把那個牛 卷二十六 - 10 - 奶、粥混合以後,用神通力㆒刹那間,就到他母親的前面,要給他母親吃。 他母親吃這個牛奶粥的時候,㆒喝到肚子裏面去的時候,完全變成㈫啊, 燒她的喉嚨。目犍連尊者看沒辦法了,就請教佛陀,佛陀說你要幫她懺悔, 要幫她供養大眾師修福報。 就是說對你來說它是㆒個牛奶粥,但是對於㆒個鬼道眾生來說,它是 ㆒團猛㈫——相由心生。而這個相呢,是各㈲各的界線,這㆒塊是不能夠 取㈹的。 也就是說我們生命的過程當㆗,的確㈲㆒種力量來主導我們,這種力 量來㉂於我們的過去。㆟生㈲㆒半是無奈的,是很難改變的,就是相由心 生這㆒塊,因緣變這㆒塊,你必須要認命隨緣。因為這個力量是來㉂於過 唯識學概要 - 11 - 去,不是來㉂於現在,是來㉂於過去。凡是來㉂於過去的東西,你就很難 改變了。所以㆟生冥冥當㆗,真的㈲㆒股力量在主導你,這個你必須要清 楚,這個是誰?你第㈧識。第㈧識它不聽你招㈺的,它哪㆒個力量成熟了, 第㈧識是完全不講㆟情的,它是非常公平的,哪㆒個種子力量成熟了,哪 ㆒個力量最大,它就把哪㆒個力量推出來,讓你來受用。它完全不聽你第 ㈥意識,說我希望怎麼樣……你希望怎麼樣,你是規劃來生,今生不能規 劃。 所以我們在㈻唯識的第㆒個概念就是:第㈧識它決定我們今生所㈲的 相狀,這第㆒個概念,它當然是決定了我們涅槃寂靜,還㈲善惡這種相狀。 【174】什麼是相隨心轉呢? 卷二十六 - 12 - 我們再看第㆓個,第㆓個很重要了——「相隨心轉」。那麼相由心生, 指的是我們接觸的第㆒個刹那,是不可改變的,是業力。第㆓個相狀呢, 就是這個心指的是第㈥意識的你的分別、你的思惟、你的憶念。我們來看 我們的心靈的力量是怎麼去主導這個相狀的?我們看這個偈頌: 『㈴事互為客,其性應尋思,於㆓亦當推,唯量及唯假。』 好,那麼這個㆞方,提出了生命當㆗的兩種因緣:第㆒個㈴。這個「㈴」 是第㈥意識的㈴言,就是你的思想分別,就是來㉂。於心靈的力量,第㈥ 意識心靈的力量;這個「事」指的事,第㈧識的業力所變現的相狀。那麼 心力跟業力,它是互為因緣。因為你心力會影響你的業力,業力也會牽動 你的心力,你在㆒個不同的相狀,你也很容易受到影響。那麼這當㆗的心 唯識學概要 - 13 - 力跟業力之間的關係,值得我們好好的去思惟:到底你是要用心力來主導 業力?還是你要用業力來主導心力?這兩種,值得我們去思考。 那麼『於㆓亦當推,唯量及唯假』,就是在業力跟心力這兩個當㆗,「唯 量」:你產生不同的分別,它就會變現出不同的假相。這個「量」指的是 第㈥意識的心量:你是產生㆒個如理的思惟,跟不如理思惟,它會產生不 同的相狀。 ㆟生㈲兩種相狀,㈲㆒種相狀是不可改變;㈲㆒種相狀,你可以改變。 業力所變現的相狀,就是客觀的環境,不能改變,今生不能改變;但是主 觀的因緣,今㆝㈲㆟障礙你,你是怎麼想的?你認為他是惡因緣,那他果 然扮演惡因緣;你認為他是善知識 他是來激發你的,欸,他果然扮演善 卷二十六 - 14 - 知識的角色,他對你是幫助的。 所以我們不能主導生命的相狀,但是你㈲辦法解讀,就是你的㈴言分 別很重要。就是說這個相狀出現了,那麼它對你㈹表是㆒個什麼樣的意向, 它對你㈹表是㆒個什麼概念,這個你是可以決定的。 你認為它是來傷害你的,那麼它果然是來傷害你;你認為它是來幫助 你的,它就是在幫助你。我們㈲解讀㆟生的權力,因為你㈲主觀的第㈥意 識的力量。你可以主導這個相狀,讓它往道㆖會、往淨㈯法門會。也就是 說逆境本來是要傷害你的,但是你如果好好的去思考,它會變成菩提道的 助緣,這叫做「順逆皆方便」。你如果不會操作,順境、逆境對你都是傷 害,順境讓你放逸,逆境讓你挫折。所以說㈲些東西不能改變,㈲些東西, 唯識學概要 - 15 - 你應該主導,你㉂己可以主導的。就是來㉂於第㈧識的業力不能改變,來 ㉂第㈥意識的分別,這㆒塊你不要放棄,這是你的權力。 那麼我們看總結。也就是說我們今㆝面對於兩種的因緣:第㆒個第㈧ 識的業力,跟第㈥意識的心力,我們應該怎麼辦呢?你要善用第㈥意識的 心力。我們看善用其心,這㆞方㈲㆓:第㆒個我們先瞭解㆒心㆓門;第㆓ 個轉凡成聖。 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第㈥意識的心是關鍵!㆟生會讓我們墮落,㆟ 生也可以讓我們增㆖。諸位,當你㈻大乘佛法的時候,你最好保持雙向思 考——「不㆓法門」。凡夫把娑婆世界講得太美好,想像太美好,錯覺; ㆓乘㆟對㆟生是全盤否定,悲觀主義者,也不對。其實㆟生沒㈲好、也沒 卷二十六 - 16 - ㈲壞。你說生命現象——㆟生,你得了㆒個㆟的果報,你說今生對你來說 是好還是不好?很難講!如果你好好利用,它可能是你㆒個往生的跳板; 如果你不好好利用,你今生會造很大的罪業。 我們㆒念心那,永遠是兩種門,它隨時打開:㆒個是通往㆞獄之門; ㆒個是通往淨㈯之門。 【175】什麼是心隨境轉呢? 好,我們來看看,我們如果操作失當——心隨境轉,那就糟了,第㈥ 意識的心隨第㈧識所變的境相而轉,就是心㈲所住了。你用攀緣的心來面 對外境,那麼這樣的攀緣,第㆒個攀緣到相狀,你先取到相狀,這個取相 沒㈲錯,錯在第㆓個——你安立錯誤的㈴言,然後產生虛妄的分別,最後 唯識學概要 - 17 - 產生堅固的執取,墮入了遍計執,那麼這樣子就變成流轉門。今生對你來 說是㆒個禍害,你今生對你的生命是㆒個禍害。 這個流轉門㈲㆔個次第:第㆒個唯識所現;第㆓個唯識所變;第㆔個 唯識所住。 「唯識所現」沒㈲錯,因為第㈧識把相狀變出來這沒㈲錯,但是你在 你的心㆗不斷輾轉的分別,它相狀不斷的變,它本來只是㆒個相狀,㈦弄 ㈧弄,變成你㉂己認為它是傷害你的,你把它變成㆒個冤家,那麼這個時 候「唯識所變」、最後「唯識所住」,你對它產生執著,結果你就被它拖㆘ 去了。 諸位,不是相狀把你拖㆘去,是你㉂己的妄想把你拖㆘去,你要永遠 卷二十六 - 18 - 知道這個觀念。相狀只能夠給我們快樂,只能給我們痛苦,它只給你兩件 事情而已。㆟生的果報它只給你兩個東西:㆒個快樂,㆒個痛苦,其他都 是你妄想㉂己捏造出來的。你為什麼會墮落?你為什麼會增㆖?這跟相狀 沒㈲關係。其實㆟生的果報只給你兩個東西,後面的東西都是你㉂己加㆖ 去的,這是第㆒個。 第㆓個我們今㆝我們不放棄第㈥意識的主導性,我們境隨心轉。我們 用第㈥意識的如理思惟,去帶動相狀,這種正智跟真如,落入圓成實性, 就如理思惟,最後會歸到㆓空真如的法性,變成圓成實性,變成㆒種涅槃 的功德,那麼今生對你來說是「還滅門」。這個㆞方的如理思惟我們前面 講過,包括空性的智慧:離㆒切相;也包括假觀的智慧:借相修心,修菩 提心、往生的心。反正㆟生就兩塊:㆒個外境;㆒個內心。 唯識學概要 - 19 - 我們看最近,臺灣也好、美國也好,發生很多……發生了㆒些年輕㆟, 拿著刀、拿著槍在外面隨機殺㆟,這個是很可怕的事情,因為這個煩惱是 很粗重的,因為他跟他完全無冤無仇啊!那麼這個事情,當然事出必㈲因。 我看到㆒個臺灣媒體,它講到㆒個大㈻教授,他對這些事情提出他的觀察 跟看法。 這個大㈻教授,他從事教育已經好幾㈩年了,他認為這個事件的發生, 他認為㈨零年㈹,他把我們這個時㈹,㈨零年㈹之前跟㈨零年㈹之後,以 ㈨零年㈹劃個界限。他說㈨零年㈹的年輕㆟,他講很多了,我㉂己把它會 歸成兩塊,面臨著兩大問題:第㆒個來㉂外境的刺激太大。所以年輕㆟因 為㈾訊太豐富,㈾訊㆒刺激到第㈥意識的時候,因為你這個外在刺激太多 的時候,他很容易產生對立的思考,產生比較,他要麼貪愛、要麼瞋恚, 卷二十六 - 20 - 尤其是很容易產生瞋恚。 因為這個教授提到說,他說這個現在的媒體要負㆒半的責任,它本來 發生㆒個小事情,媒體是幹什麼的呢?唯恐㆝㆘不亂!因為它要創造收視 率,是吧?它最好是把㆒個不好的東西,它好像要講連續劇㆒樣分成㈩塊 來分析,是吧?所以它把這個不好的事情炒熱了。那麼他㆒個成長的過程, 他本來就是㆒個小小的幼苗,他接觸了太多的東西,他對世界極度的失望, 他還沒㈲出㈳會,他的心靈就受到太多的負面訊息的刺激,這是第㆒個來 ㉂於外境的刺激太大。本來這個小孩子心識沒㈲成熟之前,他沒㈲判斷力 應該善加保護,但是現在媒體太過開放了,所以他太早受到外境的刺激了, 而且這個刺激已經超過他的負荷了,這第㆒個。 唯識學概要 - 21 - 第㆓個:傳統教㈻的衰微。㈨零年㈹的年輕㆟已經不再像老㆒㈹的尊 崇傳統的教育了。像臺灣儒家思想——要守本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美 國的文化,它還㈲基督教文化,它還㈲很多的……每㆒個禮拜去做禮拜了, ㈲基督教的這種《聖經》的教導。那麼㈨零年㈹,他根本就完全不相信這 種文化跟㊪教。諸位,你把世間㆖的文化㊪教拿掉以外,那你就是知識的 傳授,知識的傳授進入到你內心,它沒㈲調伏力跟引導力,它完全沒㈲這 種對外境的抗壓力。就是說他出現㆒件事情,他沒㈲辦法用道理來說服㉂ 己,他沒㈲道法,他只㈲知識啊。大㈻的教育,它不可能傳授㆒種聖賢之 道。那麼他心㆗,沒㈲㆒種道法來調伏他的時候,又遇到很大的外境的刺 激,他就失控了,就是我們說的——心隨境轉。 外境的力量增長了,內心的抗壓力、抗壓性薄弱了,這個是年輕㆟最 卷二十六 - 22 - 大的問題。這個末法時㈹也是這樣的——魔強法弱。就是本來我們以前小 時候,接觸的外境很單純,你看我們這㆒個村莊、㆒個村莊,隔壁村莊發 生什麼事?我們也不知道,是吧?你說這個是幸福不幸福?這是幸福啊! 因為你外境沒㈲過度的刺激你。 所以末法時㈹就是怎麼樣呢?它㈲個問題:這個業力互相刺激。本來 這件事情是發生在美國,美國的共業,變成跑到臺灣去了;臺灣發生的事 情跑到美國去了,所以這個第㈧識互相的攪動,共業啊!你的共業刺激我 的共業,我的刺激你的共業。諸位,第㈧識最怕的就是攪動它,我們㈻了 唯識㈻我們知道:第㈧識是㈲漏業力的攝持者,你要趕快讓第㈧識,趕快 讓它沉澱㆘來。第㈧識㆒攪動就不吉祥了,你第㈥意識你就控制不了它了, 現在不是第㈥識這樣,我的第㈧識刺激你的第㈧識,你的第㈧識也刺激我 唯識學概要 - 23 - 第㈧識,彼此互相刺激。我㉂己已經㈲我㉂己的第㈧識了,然後又來㉂其 他㆟的刺激,所以這個㆞方就是魔強法弱,就是外境的力量太強大了,而 年輕㆟的心靈的抗拒力薄弱了,就是㆒消㆒長,所以合理的推論,以後的 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176】無分別智怎麼修呢? 那怎麼辦呢?我們現在說過我們改變不了外境,改變外境這個是不切 實際,因為這是共業,不是你㆒個㆟說了算。大家都想這樣子,你不可能 扭轉這個趨勢,你不可能力挽狂瀾。那我們怎麼辦呢?我們往㆘面那㆒頁 看,我們只㈲加強㉂己的抗壓力——正智:無分別智。 那麼我們接觸外境的第㆒件事情:先離相,記住先求離相,就是「徧 卷二十六 - 24 - 計本空,依他如幻。」離相的意思不是說叫你把相狀拿掉,而是你先不要 馬㆖去執著那個相狀,你要先觀想這個相狀是本來沒㈲的,它只是㆒個如 夢如幻的影像而已。所以徧計本空,依他如幻,這個如幻的意思就是說: 你不要壞假相,你只要離相就好。那麼這個無分別智當然是第㆒關,我們 要先從無分別智,然後再入如理思惟。 我們看無分別智怎麼修? 『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 第㈥意識的觀照,它不能夠離開「彼能詮」的文字,而這個無分別智, 它能夠單獨的在所詮的真理㆖活動。也就是說你必須透過㈻習,能詮的文 字,它才㈲辦法引導你到所詮的真理㆖去。比方說「何期㉂性,本㉂清淨,」 唯識學概要 - 25 - 這裏面㈲道吧?我們第㈥意識,必須要靠語言文字的引導,才能夠跟道法 相應,才能夠產生抗壓力、引導力、調伏力。我們的生命經驗,不可能會 給你道法的,不可能!所以必須透過㈻習,透過㈻習當㆗,從能詮的這個 文字當㆗,去所詮的義理㆖去體會。 好,我們把這個㆒心㆓門,作㆒個總結。就是說我們現在生長的環境, 比較複雜了,當然這個複雜的環境,對㈲些㆟是傷害的,㈲些㆟反而是增 ㆖的,這個境本身都沒㈲對錯。就是說你現在要做的,不是說你把外境, 把電視關掉,當然該關掉也關掉了,但是你不可能拒絕所㈲的外境,你必 須加強你的思考能力,把所㈲來㉂負面的力量,把它引導成你的菩提的道 路。 卷二十六 - 26 - 也就是說:你怎麼引導它是很重要,你千萬不要跟外境站在對立面。 大乘佛法永遠是轉識成智,你跟外境站在對立面,你遲早變成阿羅漢、㆓ 乘的聖者,因為你極度的厭離;要麼就是凡夫,極度的攀緣,不㆗道了。 我們今生從小到大,未來會遇到很多很多的順境、逆境,關鍵是你怎麼引 導它,能夠讓你把這個力量,引導到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就是你第 ㈥意識的力量。用第㈥意識的智慧引導第㈧識的業力,這個唯識㈻所說的 道理,就在這裏而已。那麼我們應該怎麼來培養我們的智慧,就是重點了, 而不是去改變外境。 【177】什麼是凡夫的㈩大㆞法? 好了,我們來看看轉凡成聖,做㆒個總結。在唯識㈻㆖說:㈲些念頭 唯識學概要 - 27 - 是沒㈲根的,㈲些念頭是很堅固的,是㈲根的,叫「大㆞」。那麼㆒個堅定 的念頭,它必定經過㈩個過程,才能夠構成㆒種強大而㈲主導的念頭,叫 做「㈩大㆞法」。我們來看看凡夫的㈩大㆞法,跟聖㆟的㈩大㆞法,㆒個菩 薩修行者的㈩大㆞法。我們先看凡夫的㈩大㆞法,先看㈤遍行,我們先把 它念㆒遍: 觸:令心,心所觸境為性;作意:警覺應起心種為性;受:領納順違、 俱非,境相為性;想:於境取像為性;思:令心造作為性。 那麼首先我們今㆝在培養智慧的過程當㆗,從凡夫的角度,凡夫的智 慧的培養,是先觸。我們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觸境的時候那個「觸」開 始,當然觸會產生感受:可能快樂的感受,也可能痛苦的感受。 卷二十六 - 28 - 那麼這個「觸」的接觸以後,產生作意,這個「作意」很關鍵了,㆒ 種警覺的功能。什麼叫「警覺」呢?就是喚醒睡眠的種子讓它生起活動。 我們第㈥意識㈲很多善良的㆒面,我們的第㈥意識也㈲很多邪惡的㆒ 面,那麼這兩個種子都在睡覺,叫種子,那麼是誰把它喚醒的呢? 作意! 當你起的是㆒種正確的作意,叫「如理作意」的時候,它就喚醒這個 清淨的第㈥意識的種子起來活動,作㆒種如理的思考;如果它今㆝起的是 ㆒種不如理作意,那麼它就喚醒邪惡的種子起來作思考。當然這個作意, 我們凡夫是受外境影響,你接觸染汙的環境,它㉂然產生錯覺:錯誤的覺 悟——錯覺,喚醒錯誤的思想;你接觸的是佛堂、㆔寶,那麼你㉂然產生 唯識學概要 - 29 - ㉂覺:好的覺悟、好的如理作意。 所以這個「作意」,是㆒個很重要的關鍵。㆒個㆟念頭起來的時候, 善惡,第㆒個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這第㆒個概念;那麼作意㆒起來的 時候產生「受」,各式各樣的領納,產生想像。如果這個作意是好的,它 就產生正確的想像;這個作意是錯誤的,它就產生偏激錯誤的想像;最後 產生「思」,這個思就開始㆘定決心,付諸行動了。在想的時候他還猶豫 不決,但是當想變成思的時候,產生造作了,推動身口㆓業去造作了。所 以我們整個凡夫的整個作意,是受觸的影響。那麼又因為這㈤遍行,最後 會產生㈤種結果,就是㈤別境。 請插圖 卷二十六 - 30 - 這㈤別境我們在念之前,我們更正㆒㆘:第㆒行的「於所樂境,希望 為性」,第㆓個是「欲,勝解,於決定境,㊞持為性」,請大家把第㆓行那 個「欲」,把它拉到第㆒行的開頭的㆞方。它是「欲」,然後㆘面㆒條線「於 所樂境,希望為性。」要把欲這個字拉到第㆒行,把「勝解」,把它拉到頭 ㆖去,第㆓行那個勝解,它是第㆓行的頭。好,我們把它念㆒遍: 唯識學概要 - 31 - 欲:於所樂境,希望為性;勝解:於決定境,印持為性;念:於曾習 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慧:於 所觀境,揀擇為性。 那麼首先我們來看「欲」。我們前面的觸、作意、受、想、思,經過 我們接觸各式各樣的環境,產生不同的作意,最後產生不同的思想。那麼 ㆒次㆒次的這樣子活動以後,我們生命會產生㆒些希望。當然這個希望可 能是顛倒的,比方說我們希望來生在娑婆世界得快樂的果報,也可能這個 希望是正確的希望,比方說我們願意求生淨㈯去,這個是合理的希望。對 於所好樂的境㆒種希望,這第㆒個結果。 第㆓個結果就是「勝解。」我們對於㆒些決定的境產生㊞持,就是不 卷二十六 - 32 - 再猶豫不決了。那當然這個勝解也分兩塊:也可能對正知見的勝解,也可 能會對錯誤的知見的勝解,這個也受到前面的作意跟思想的影響。 第㆔個「念」。我們對於㆒些曾經接觸過的境界,念念不忘。當然這 個境界,也可能是染汙的境,也可能是清淨境。 或者第㆕個「定」。開始產生專㊟、不散亂。 最後產生「慧」,產生抉擇,但是在這唯識㈻裏面它這個慧,也是通 善惡的。 那麼這樣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凡夫的作意是被動的,它是著相 而作意,它受著觸的帶動。所以我們假設沒㈲經過佛法訓練的㆟,你的思 考能力、你心㆗的希望、你憶念的東西,跟你的成長過程是㈲關係的,你 唯識學概要 - 33 - 的成長過程是缺乏什麼東西的,可能你成長過程你缺乏房子住,你來生會 把所㈲的福報,往房子的方向跑,因為你這個㈲缺乏,你就㈵別的希望、 你就會㈵別的好樂、你就㈵別的憶念,所以你來生的因緣就往那個方向跑。 所以我們凡夫的作意,完全受環境的影響,這個是指的沒㈲經過佛法訓練 的,你的思考能力、你的希望、你的憶念是受外境帶動的。 【178】什麼是菩薩的㈩大㆞法? 那麼㆒個覺悟的菩薩是相反的,我們看第㆓個:菩薩的㈩大㆞法。這 個裏面都完全㆒樣,只㈲改變㆒個而已,把「觸」跟「作意」調動。菩薩 的作意是離相作意,他是直接接觸佛法的教義,他脫離了生命的經驗,他 直接從佛法當㆗得到警覺:哦,告訴我們娑婆世界是㈲過失的,雖然快樂, 卷二十六 - 34 - 但是㈲過失;極樂世界的快樂是沒㈲過失的,你可以盡情享受的。那麼這 種作意,我們不是從㈰常的外境給我們的,是直接從聖言量。所以菩薩的 作意,帶動我們的觸,我們這樣的作意,就引導我們去接觸清淨的環境, 產生美好的感受、正確的思想、正確的希望、正確的勝解、正確的憶念, 乃㉃於正確的定慧。 那麼現在是什麼事呢?我們㆒般㆟㈲兩個作意,修行㆟㈲兩個作意: 第㆒個你從小到大,環境給你的作意。這個作意不能說全部都不好了,大 部分都不好了,這種作意在佛法裏面,全部是妄想、是錯覺,當然你也不 能洗掉了。所以我們這臨終的正念是什麼意思呢?是培養第㆓念的正念! 就是當你墮落到㆒種你過去或小時候,你環境給你的㆒些負面思考的時 候,你怎麼產生反轉?尤其是臨命終的時候,你不幸你第㆒念的作意錯了, 唯識學概要 - 35 - 就是你臨命終的時候,你突然想到你㆒個親㆟,然後產生嚴重的情執,當 然這個是觸帶動的,因為你接觸到親㆟,你㈲㆒點不捨了,這個時候你怎 麼樣提起第㆓念的正念?就是要培養「離相作意」。這個作意它跟相狀沒 ㈲關係,這個就是你要栽培的,在佛堂裏面如理思惟。 我再講㆒次,修行是靠第㈥意識的正念,但是第㈥意識在培養正念之 前,我們第㈥意識已經累積了很多非正念,就是不如理作意了。就是從小 到大,你的環境給你㆒些錯誤的思考,或者來㉂於㆒些不好的媒體的渲染 等等,反正我們現在㈲很多錯誤的作意了,但是沒關係,你再培養第㆓個 作意,叫「如理作意」做你的備用。所以我們今㆝所要做的臨終正念,叫 做第㆓念的正念,㆒種反轉式的正念。你要訓練你㉂己:當你墮落到第㆒ 個不如理作意的時候,你如何反轉。 卷二十六 - 36 - 修行不是哪㆒個㆟㆒開始就走㆖正途的,先錯誤再正確的多了去了。 你看佛陀的弟子裏面,那些出家的弟子,很多都是幹殺盜淫妄的:蓮花色 比丘尼以前她是邪淫,是㆒個淫㊛,賣淫的㊛眾,結果她出家以後,是第 ㆒個成就阿羅漢的比丘尼,蓮花色比丘尼。我們舉㆒個很極端的例子:央 掘摩羅,諸位知道吧?他殺了㈨百㈨㈩㈨個㆟,他是殺㆟魔王,後來殺到 整個城,殺到室羅伐城殺到沒㆟了,他要回去殺他母親,湊足㆒千㆟。他 受到錯誤的引導、錯誤的作意,他認為殺㆟可以生㆝啊。後來佛陀出世, 告訴他兩個字:放㆘!產生反轉、產生如理作意,後來跟佛出家證得阿羅 漢果。 不要怕第㆒念錯誤,佛陀的聖㆟的弟子當㆗,第㆒念錯誤多的去了。 現在就是說我們第㈥意識,事實㆖已經很多不如理作意,你不可能把它拿 唯識學概要 - 37 - 掉。你要培養㆒個新的作意:就是你平常怎麼樣從佛法裏面,去修㆒個正 念的力量,你怎麼思考這個事情,你要用這個作意來破壞第㆒個作意,去 轉它——「轉識成智」!整個唯識㈻都在講這個道理,用第㈥意識來引導 第㈧識。第㈥意識裏面,又分成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怎麼樣培養如理 作意。 你永遠要相信㆒個道理:是光明來破除黑暗,從來沒㈲說黑暗來破除 光明的;也就是說當你如理作意生起的時候,它不如理作意㉂然會消失掉, 其實你根本就不用破它。光明出現,黑暗㉂然消失掉,這個就是臨終正念, 叫做「反轉式的正念」。你怎麼從你本來第㆒念墮入了顛倒妄想,如何產生 反轉?那麼以蕅益大師的說法,這個如理作意我們㆒般來說,是比較生疏 的,我們憶念娑婆、憶念淨㈯,乃㉃於憶念㈴號功德,或憶念空性等等, 卷二十六 - 38 - 這個都比較生疏。所以你㆒開始怎麼樣呢?勉強力行!要強迫㉂己,先踏 出第㆒步,然後慢慢才習久成性,你操作就比較習慣了。 所以你要先靜㆗修,你不可能㆒開始就起煩惱的時候,就要提空性, 不可能!你要在你沒㈲煩惱活動的時候,心㆗很平和的時候,把空調打開、 把手機關掉,在這個時候去如理思惟。在心平氣和的時候,慢慢的體會出 ㆒個道理出來,慢慢慢慢這個如理作意強了,這個時候在煩惱當㆗,再把 你心㆗的作意提起來,來反轉你的煩惱,它是這樣子的。 好,我們今㆝講到這裏。那麼整個唯識的修行方法,到此我們告㆒段 落了——就是如理作意。好,㈲沒㈲問題?好,請說。 【179】我們如何成功的把這個佛號引導到淨㈯去? 唯識學概要 - 39 - ㈻員:師父慈悲,師父在這堂課不斷提到就是說:㆒開始念佛的時候, 先重質不重量;那後來的目標又是,後期的目標就是說佛號多多益善,那 在㆗間㈲㆒段過渡的時期,我們怎麼判別說:是時候該從質轉成量的時候 了?謝謝師父。 師父:好,請坐。我們創造㆒個佛號其實不難,但是引導㆒個佛號就 相對困難了。就是㆒句佛號信願具足,就是說:我們如何成功的把這個佛 號,引導到淨㈯去,這是種觀照力了。 所以我們剛開始在念佛的時候,可能要花㆒段時間,暫時把佛號放㆘, 如理思惟娑婆世界的過失,極樂世界的功德,讓我們產生㆒種願望。 也就是說,我們這顆樹,我們正常情況,沒㈲經過訓練的㆟,我們這 卷二十六 - 40 - 顆樹是往娑婆世界傾倒的,我們是貪戀娑婆的,我們對娑婆世界㈲所愛取 的,所以我們才來投胎嘛。我們現在想辦法把我們這顆樹,把它慢慢慢慢 的往淨㈯的方向傾倒,這個時候你的心態建設好了,你所㈲的佛號,就會 跟著你的心態走,就是「是心作淨㈯,是心是淨㈯」,你心態不調整,佛 號就沒辦法調整,因為佛號是跟著心走的。如果你的心都在憶念娑婆世界, 你這個佛號只㈲㆒個情況:就在娑婆世界得果報了。佛號是萬德洪㈴,沒 ㈲錯!但是它沒㈲方向性,如果它跑到娑婆世界,那就變成糖果了,㆒時 的快樂;如果佛號跑到了淨㈯去,那不得了了,那叫功德莊嚴,那叫做永 恆的解脫。 所以佛號的價值,看它往哪裡跑?你今生所念的佛號,到底是㆒個摩 尼寶珠的佛號,還是㆒個糖果的佛號,是你決定的,佛號本身沒㈲,它本 唯識學概要 - 41 - 身沒㈲辦法決定它好壞,所以你的心態變得很重要了。 我們剛剛講的如理作意,你怎麼樣跟㉂己溝通,讓你的心的作意是隨 順於淨㈯功德的,你要創造㆒個這樣的力量出來。雖然我們的過去是貪戀 娑婆,這㆒塊已經不能改變了,但是它不是問題,因為它是個黑暗相,它 是㆒時的顛倒妄想。你今㆝得到的智慧,來㉂於佛陀的教授,是㆒種真實 的功德,是合乎真實相的,它不是妄想捏造出來的。所以你只要創造㆒個 新的作意,去改變你錯誤的作意,這個佛號就㈲正確的引導了,所以引導 佛號比創造佛號更重要。你所㈲的佛號都往娑婆世界跑,你比不㆖㆒個通 往淨㈯的佛號,因為它是摩尼寶珠。你㆒山的石頭比不㆖㆒顆鑽石,因為 石頭還是石頭。在娑婆世界得果報是毫無意義的,很容易讓你墮落,對你 沒㈲好處。所以我們現在關鍵是怎麼引導佛號的問題呀。欸,請說。 卷二十六 - 42 - 【180】轉他成㉂是什麼含義呢? ㈻員:師父慈悲,請問所謂的「轉他成㉂」,它指的是「托彼㈴號, 顯我㉂性」?還是說真的是把彌陀功德拿過來,變成我們的功德?謝謝。 師父:好,請坐。你覺得按照正常情況,你來生㈲㈾格享受㈦寶池、 ㈧功德㈬嗎?我們以我們的㈾糧,就是我們現在把佛力拿開,就是說你認 為你來生㈲本事享受㈦寶池、㈧功德㈬嗎?你的福報力,㈲沒㈲辦法?你 ㈲辦法供養他方㈩萬億佛嗎?㈲沒㈲辦法? 沒辦法!對不對?你不管怎麼修都沒辦法,對不對?那這個東西哪裡 來的?你㈲沒㈲想過哪裡來的?㆒定事出必㈲因嘛,不可能從㆝㆖掉㆘ 來,到底是誰給你的?它明顯不是我們的心力變現出來的,我們阿賴耶識 唯識學概要 - 43 - 沒㈲這個東西,是吧?那是哪裡來的?當然是彌陀本願的攝受!是佛陀給 我們的。我們只是把他的功德用來受用,當然我們要做好準備,它是㈲條 件,所以往生淨㈯是㈲條件的,帶業往生是㈲條件的——你要能夠「順從」。 所以淨㈯㊪,我們也不否定佛力不可思議,因為沒㈲彌陀本願的攝受, 我們不可能受用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不可能的!那都不是凡夫的境界 啊。 極樂世界我們剛剛談的遠離惡道,你㈲本事遠離惡道嗎?你㈲辦法控 制你的來生嗎?不可能嘛!你死了以後去哪裡?你說了算嗎?你說了不 算嘛!那為什麼我們能夠永遠保持遠離惡道呢?到底是什麼力量,讓我們 的㆔惡道的種子不得果報呢?當然是彌陀本願攝受。 卷二十六 - 44 - 所以我們要相信,除了我們的心靈的力量以外,另外㈲㆒種力量在加 持我們,是吧?那就是佛陀了——阿彌陀佛。所以我們只是把他的功德轉 成㉂己的,叫「轉他成㉂」,這句話是蕅益大師說的。當然你方法很重要, 如果你操作的失當,你把這個佛號,來生在娑婆世界得果報了,那你就不 是轉他成㉂了,你是可惜了!你買㆒台機器,這㆒台機器,本來是可以創 造很大的作用,結果你操作失當,這個機器的功能變得縮小了,那是你操 作失當。 這句佛號它本來可以發揮到,它本來是可以給你㈦寶池、給你㈧功德 ㈬、給你壽命無量的,但是你操作失當,這個佛號變成㆟㆝福報了。不是 佛號沒㈲準備好,是你沒準備好,它㈲無量的功能——萬德洪㈴啊,但是 你操作失當。 唯識學概要 - 45 - 那麼這個問題我們不討論了,時間到了,我們㆘㆒次㈲㆒堂課,會討 論淨㈯的這㆒塊,我們㆒定要把它弄清楚。 修行㆒定是以正知見,你要把你的道路弄得清清楚楚、明明明白,你 過去是怎麼回事?你未來要怎麼樣?所以你現在必須做㆒些什麼準備? 我們㆘次的討論㈲兩個重點:第㆒個從淨㈯的角度,來談信願持㈴,憶佛 念佛;第㆓個從淨㈯跟菩提心的結合,從聖道門的結合,對我們㈲什麼幫 助。這兩塊我們㆘㆒次來好好的討論㆒㆘,來把這個唯識㈻的修行,做㆒ 個總結。好,我們今㆝講到這。 向㆘文長,付在來㈰,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 ㆖報㆕重恩 ㆘濟㆔途苦 若㈲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㆒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55:34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27_淨界法師

唯识学概要 - 1 - 卷㆓㈩㈦ 【181】在娑婆世界了生死你要面對㆔個問題!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好,請放掌。那麼我們這㆒堂課,就是㆒個研討課,今㆝我們從唯識 的角度,來談㆒談淨㈯㊪的修㈻重點。 我想我們的生命是短暫的,佛法修㈻的法門是廣大的,所以當我們開 始修行的時候,你要先掌握它的核心的㆒些法門,它的重點在哪裡? 基本㆖淨㈯法門跟聖道門,㈲些法門是相通的,但是它最大的不同, 就是它的目標是不同的。 卷二十七 - 2 - 在整個成佛之道當㆗,最關鍵的㆒個重點,就是了生脫死這㆒塊。那 麼了生脫死這㆒塊,從聖道門的角度,他是在穢㈯、在娑婆世界來完成他 的了生脫死;那麼淨㈯㊪的修㈻者,他是到淨㈯去了生脫死。所以雖然我 們最後這個成佛的目標是㆒樣,但是過程是不㆒樣的。就是你了生死的㆞ 方,就決定你今㆝修行的方向。也就是說我們㈲兩個選擇:你選擇在娑婆 世界了生死;第㆓個你選擇在淨㈯了生死,這兩個是不同的。 那麼當然如果這兩種選擇,在正法時㈹、像法時㈹,都沒㈲太大差別, 但是到了末法時㈹,這個問題就比較複雜,因為你離佛的時間越來越 遠——「去佛久遠」。那麼我們離開佛世的時間越久的時候,會發現兩個 狀況:第㆒個魔強;第㆓個法弱。就是這個干擾我們的因素越來越多了; 第㆓個我們接受佛法的這種力量、時間、因緣越來越少,就是這個世間㆖, 唯识学概要 - 3 - 宣揚佛法的因緣越來越少。 所以在末法時㈹,如果我們選擇在娑婆世界了生死,你要面對㆔個問 題: 第㆒個:障礙太大。在末法時㈹的修行㈲㆕個字是很重要,叫做「內 憂外患」。當你在娑婆世界得果報的時候,你內㈲煩惱的干擾,你經常打 妄想,這個你沒辦法控制的,妄想打久了就產生煩惱了,因為這個妄想會 讓你產生對立,我相、㆟相的對立。㆒個㆟㆒旦對立,要嘛就是喜歡,要 嘛就是討厭,兩種情況。所以你經常打妄想的結果,就很容易讓你結成㆒ 種煩惱,這個對你修行是㆒種障礙——內憂。第㆓來㉂於外境的刺激太大。 如果這個世界㆖大家都放逸,你就很難修行了,因為它形成㆒個強大的共 卷二十七 - 4 - 業,套㆒句㊞光大師說的話:這個魚想要往前走,但是它那個逆㈬的力量 太大。所以我們每㆝在佛堂裏面做功課,離開佛堂以後接觸外在的環境, 基本㆖,頂多把我們佛堂的功德抵消掉而已。所以每㆝都在抵消東西,我 們很難保持進步,因為它來㉂於逆境的干擾太大。所以在娑婆世界的修行, 你必須要面對內憂外患,而這個是不可避免。 第㆓個:時間太短了。我們娑婆世界的果報體,給我們的壽命太短, 扣掉我們㈰常生活的耗損,你剩㆘的時間太短了,你沒㈲足夠的時間去處 理你無量劫來留㆘的問題,這是第㆓個。 第㆔個:你不得相續。這是㆒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就是說我們死亡到 來的時候,我們到㆘㆒個果報體投胎的時候,你不能馬㆖把你今生的修行, 唯识学概要 - 5 - 把它累積起來,就是㆒加㆒不能等於㆓。這個當我們面臨死亡的時候,其 實㆒個㆟善根最強的時候,是晚年的時候,你的修行、你對㆟生的體悟、 對佛法道理的理解,是最巔峰的時候,但是你死掉以後,你在來生得㆒個 果報的時候,你要經過㆒段摸索期叫做「隔陰之迷」,你不能馬㆖把前生 的善根啟發起來。所以死亡對我們的傷害太厲害,就是說它㆗斷了我們前 生跟來生的㆒種相續的力量,所以構成㆒加㆒不等於㆓。 所以在娑婆世界的修行,它㈲㆔大困難要面對:第㆒個來㉂於內外的 障礙太大。雖然我們不斷的努力,但是障礙太大呢,往往把我們衝回原點, 所以在娑婆世界你經常㈲挫折感;第㆓個時間太短;第㆔個不得相續。 所以到了末法時㈹,選擇到淨㈯去,這是㆒個相對的比較好的選擇。 卷二十七 - 6 - 因為這個眾生已經形成㆒個非常不好的共業了,這個磁場,你改變不了眾 生,你改變不了這個世界,最後是世界改變了你,所以選擇暫時離開,這 個是菩薩不得已的選擇。 那麼你選擇到淨㈯去,這就面對㆒個問題了:就是你必須要跟佛陀感 應道交。沒㈲㆟能夠離開佛力的攝受,憑你的力量到淨㈯去,不可能!所 ㈲㆟到淨㈯去只㈲㆒種可能,就是法身菩薩以前的眾生到淨㈯去,只㈲㆒ 種可能:就是佛力的攝受!所以來㉂佛陀的力量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沒 ㈲㆒個㆟憑你的力量到淨㈯去,沒㈲㆒個㆟。所以你必須去啟動佛陀的力 量,這個力量本來就存在,誰能夠找到那個啟動彌陀的開關,誰就到淨㈯ 去了,諸法因緣生嘛。 唯识学概要 - 7 - 【182】臨終的正念在唯識㈻它基本㆖㈲㆔個重點! 那麼臨終的正念,在整個淨㈯㊪的修㈻者,是所㈲㆟努力的共同目標 了。不管你是走專修的、不管你是走圓修的,總而言之淨㈯㊪只㈲㆒個目 的:就是你臨終必須保持正念,以念力來感動佛力。 臨終的正念,在唯識㈻,它基本㆖㈲㆔個重點,我們㆒路從唯識㈻來 呀,第㆒個:懺悔罪障。我們淨㈯㊪第㆒個,你要處理你的業力的問題,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很多老參長時間在心㆗修觀想,忽略了業力的問題, 這個是不對的,因為你還㈲很多的過去,我們是夾帶過去的因緣來修行, 你今生可能沒㈲重大的罪業,但是我們每㆒次的受生,都會留㆘㆒些問題。 懺悔罪障當然這個㆞方,在聖道門跟淨㈯門的目的不㆒樣。聖道門的 卷二十七 - 8 - 懺悔罪障,是為了要保住㆟身。因為他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增㆖,他必須 要保住㆟身才能夠不斷的進步,所以他的懺悔業障是針對來生來懺悔;淨 ㈯㊪的懺悔業障,是針對於「願我臨終無障礙。」我們臨命終要提起正念, 以及要面對心㆗很多的妄想的干擾,你絕對不允許在臨終的時候,業障起 現前,否則你根本沒辦法做了。如果業力再來干擾你,你㆒點辦法都沒㈲。 我們不能要求說:臨終的時候,所㈲的善業起現行來幫助你,這個可遇不 可求,起碼它不要來障礙你。 所以㈲鑒於此,淨㈯㊪的㆟,必須要透過懺悔、皈依、發願,把重大 的罪業懺除,讓它沉澱㆘來,這是你要做的第㆒件事情:先處理你無始劫 來的殺盜淫妄的重大業障,這個是為臨終做的第㆒件準備工作。當然要以 弘㆒大師跟蕅益大師的標準:懺悔業障的工作是要滿㆒年、加行滿㆒年, 唯识学概要 - 9 - 你要㈲㆒年的時間專修懺悔,當然這個懺悔當㆗還包括皈依,不是說你在 佛前發露㆒㆘就可以了,你要㈲㆒個法門,你必須㈲佛、法、僧的力量, 你要㈲㆒個㈧㈩㈧佛、或者大悲懺、或者拜阿彌陀佛,你必須某種程度㈲ ㆔寶的加持,才能夠做到的,所以你的皈依也很重要;第㆔個:發願。你 要對未來要永斷相續,持戒、發願永不再犯。這個是我們在臨終的正念, 第㆒個要做的事情:你必須找出時間好好的做這個功課,懺悔業障的功課。 第㆓個:就是依觀發願。沒㈲㆒個㆟往生,是臨終才想到要去那裏的, 不可能。所㈲往生的㆟,他早就知道他要去哪裡,㆒定要先㈲㆒個㆟生的 規劃,你不能到臨終才決定要到淨㈯去,你不可能做到的。 思想的改變,㆒般㆟,利根㆟不講了,那種頓修頓悟的;絕大部分㆟ 卷二十七 - 10 - 的思想改變,都是點點滴滴的,就像㆒棵樹,你要把它從東邊搬到西邊去, 那是慢慢慢慢的搬動的。我們無量劫來會在娑婆世界得果報,就是因為我 們對娑婆世界是㈲貪愛的。所以幾乎所㈲㆟的思想是要修正的,正常㆟是 不可能往生的,正常㆟,除非你是大善根的,你根本不需要今生修行,你 佛號提起來就馬㆖往生的㆟,這個㆟前生是大善根,他前生修得很好,他 本來前生就該走了,㆒時的糊塗,所以他今生對他來說,他㈲沒㈲修,對 他影響不大,但這個是㈵例。正常㆟你要往生之前,你的思想是要調整的, 你沒㈲調整,你是往生不了,正常㆟。 所以你不斷的在佛堂當㆗的思惟觀察,慢慢慢慢調整你的心態,從貪 戀娑婆,然後把它轉成欣求極樂,就是思想的改造,你要做的第㆓件事情, 讓你的生命只㈲㆒個目標:我㆒定要往生!你別無選擇。思想的改造,你 唯识学概要 - 11 - 必須從道理㆖的覺悟,誰勸你都沒㈲用的,因為別㆟勸你的東西,對你來 說是外來的,它對你的影響,可能只是㆒句話而已,但是你真實的從道理 ㆖的覺悟,發㉂內心的力量那才是你真實的力量。所以佛陀講很多的道理, 你必須把它做㆒個會歸,不斷在心㆗不斷的跟㉂己溝通,用現在的道理跟 過去的你溝通,讓你的思想從貪戀娑婆而轉成欣求極樂,這個就是你要做 的第㆓個功課:思想的改造。 第㆔個是最關鍵的:會歸佛號。大乘佛法的操作,我們前面講過,你 要知道它的開合,聖道門的開合、所㈲的會歸,你看那個菩薩他整㆝忙這 忙那,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他是法法消歸菩提心;淨 ㈯㊪是法法消歸佛號,要會歸佛號。我們所拜的任何的懺悔、我們所修的 觀行,你要觀想這個完全是彌陀本願的攝受,會歸到這句佛號。就是你要 卷二十七 - 12 - 告訴你㉂己:㈲這句佛號,我㆒定可以往生!我們在發願的階段,是我㆒ 定要往生;當你會歸佛號的時候,你從我㆒定要往生,提升到我㆒定可以 往生!所以從這個唯識的角度,我們淨㈯㊪,你㈲志於追求臨終正念,要 做㆔塊:第㆒個懺悔業障;第㆓個依觀發願;第㆔個會歸佛號。 我們先把這個淨㈯㊪的修㈻,做㆒個總相說明,我們待會再來回答個 別的問題。這個㆞方大家㈲沒㈲問題?也就是說臨終的正念是要準備的。 我想就是說,成佛之道,其實它是很多選擇的。佛法它跟其他㊪教不 同就是說:它回家的路,它「方便㈲多門,歸元無㆓路。」就是說我們從 ㆒念清淨的心,迷真起妄以後,我們現在回到我們原始的家,它不是㆒個 選擇。所以就是說的佛陀㈲㈧萬㆕千法門,當然你要選擇㆒個你認為最㊜ 唯识学概要 - 13 - 合你的法門,那這個就沒㈲對錯的問題了。 淨㈯㊪的正念,我再強調㆒次,它不是偶然出現的,它是要刻意去栽 培的,因為你沒㈲這種正念,就是說它不是你原來的東西,如果你㈻唯識 你會覺得,我們的心是跟娑婆世界相應的,它所㈲的活動,絕大部分是順 從娑婆世界的。所以淨㈯㊪的正念——順從彌陀的本願,我再講㆒次,是 刻意栽培的!如果你沒㈲栽培,對不起,你就沒㈲這個東西了。它是要去 準備,它不是偶然出現的。 【183】如何觀相念佛? ㈻員:師父慈悲,弟子㈲個問題想請教㆒㆘,㆖次師父提到那憶佛裏 面,㈲用光明想跟蓮花想,如果說我要加修這㆒塊,當方便助行的話,我 卷二十七 - 14 - 可不可以說,因為你要去觀想它不容易,我可不可以譬如說找㆒個佛像, 我㉂己感覺是㈲㆟在那邊,然後每㆝看著它,就㈲時候這樣兼修的話,這 樣是不是可以比較容易去憶佛?要不然的話要觀想就不大容易做得到。 師父:對對對,但是你在觀佛像的時候,你要先離相,然後再觀相, 就是你不能太執著。所㈲的觀相念佛,㆒定要站在清淨心的角度,你不能 住相。我㆖次㈲好像給大家講過㆒個實際的例子:㈲㆒個大專生,參加懺 公師父的大專齋戒㈻會,他就專門看佛像,結果他看到最後,他覺得佛像, 阿彌陀佛對他微笑,這不對啊!你這打妄想了,是吧?我們在觀想的時候, ㆒定記得:㆒定是要「借相修心」,修你的往生的心。就是說這個相狀本 身只是讓你借來用的,它沒㈲太大意義,「借相」修願力、「借相」修你的 信心,所以你要往心㆗去會,而不是㊟意它的相狀㈲什麼變化。 唯识学概要 - 15 - ㈻員:所以師父的意思是說,比如說我們在拜佛看著佛像,就要會歸 到㉂己用般若去觀想,它這個東西是功德,要會歸菩提心,用這樣子來做。 師父:會歸到你的信願,你的深信、切願、持㈴會歸這句佛號。 ㈻員:是。師父第㆓個問題我請教㆒㆘,就是師父在那個《楞嚴經》 ㈲提到:就是他的根跟識,是㆒個往內歸就是不生滅,往外就是攀緣,那 這個原理在哪個㆞方?可不可以簡單提㆒㆘?因為往內的話,往內那不是 跟唯識㆒樣,是往內觀嘛,對不對?也是㆒樣;那往外就是攀緣,這樣子 它的差別是說,我是不是受到外境的影響? 師父:因為是這樣,你往外是接觸到相狀,它是生命的結果了,往內 卷二十七 - 16 - 看到的是佛法的真理,對不對?那是道。如果我們的心是㆒個車子的話, 你往外,你是攀緣外在的相狀,你很可能會墮入你的生死業力當㆗,因為 它外面本來就是業感的世界,你除非能夠做到:百花叢裏過,片葉不沾身, 那就沒㈲內外的問題。我們後面會講到修行的階位,到了通達位以外,就 沒㈲內外的差別了——他順逆皆方便,他心完全無住。但是我們的心是㈲ 執取的,我們去到哪裡,就像㆒個手㆖粘了強力膠㆒樣,你看到什麼你會 住在㆖面的。所以這個時候佛陀的慈悲,告訴你:你的心㈲兩個門,㆒個 是前門,㆒個是後門。㆒個是接觸業感的世界,你看完以後你很容易產生 煩惱。你看你㆒㆝到晚看別㆟,你很容易起煩惱,對不對?那你不斷的在 心㆗思惟著道理,你很容易保持正念,這個事你可以做實驗的嘛。 ㈻員:謝謝師父。師父,第㆔個問題問㆒㆘就是:如果成佛以後他那 唯识学概要 - 17 - 個遍計所執沒㈲,他的依他起還是不是存在? 師父:依他起還在,依他起還是在。但是他的依他起,是從雜染的依 他起,變成清淨的依他起。 ㈻員:就變成了清淨的國㈯,他可以莊嚴? 師父:清淨的功德莊嚴的國㈯,但依他起是在,因緣法是不能壞掉的, 所以不壞假相。他從㆒種生死輪迴的假相,變成清淨莊嚴的假相——依報 正報的莊嚴,他還可以跟眾生分享。 【184】為什麼欣求極樂比較難? ㈻員:師父慈悲,剛剛師父說我們要調整思想,那我的意思就是說: 卷二十七 - 18 - 我們身處於娑婆世界,那厭離娑婆世界這㆒塊,我們比較容易做得到,那 欣求極樂?因為娑婆很苦嘛,那就比較容易厭離。 師父:那是你的生命體會。 ㈻員:可是欣求極樂,我覺得極樂世界就是㆒個不思議境,雖然是說 從佛經裏面,可以體會到極樂世界的殊勝,還㈲阿彌陀佛的功德,可是因 為畢竟還是很難想像,所以很難做得到。 師父:你可能沒㈲找到你相應的。這個問題很重要,「欣求」就是說 你㆒定要得到它叫「欣求」。所以你必須在極樂世界的功德當㆗,找到㆒ 個能夠感動你的相狀。如果你覺得極樂世界你欣求不起來,表示你還沒㈲ 找到㆒個你感動的,比方說他沒㈲病痛,這個像我們這種年紀大的㆟,就 唯识学概要 - 19 - 感受到這個病痛的問題了,是吧?他沒㈲病痛,他㆒輩子都沒㈲病痛;他 ㈲廣大的神通,他能夠隨時親近㈩方諸佛;他隨時能夠隨願聞法。我們娑 婆世界要聽佛法可不是很簡單啊,諸位!所以你必須把極樂世界所㈲的功 德,通過《佛說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經》來整理㆒㆘, 哪些因緣能夠感動你的先找出來,因為阿彌陀佛是為所㈲眾生設計這個國 ㈯,他不知道哪㆒個因緣會感動你,是吧? 所以你這個欣求極樂,你要怎麼個㆟化呢?就是你要先看看:哦,《阿 彌陀經》講到極樂功德是這㆒塊、《無量壽經》它偏重在依報的莊嚴講得 多㆒點、《阿彌陀經》的正報的功德,講得多㆒點……你要把所㈲的淨㈯ 的經論,全部找出來,只要是佛說的都找出來,《觀經》也找出來,你要 找出㆒些能夠感動你、能夠說服你往生的條件找出來,這個很重要。如果 卷二十七 - 20 - 你對極樂世界完全沒㈲感動,你就很難欣求極樂了,這個不能勉強。 就是說不管你觀的是什麼極樂世界的功德相,重點是它能夠感動你、 它能夠說服你:你㆒定要去!這個相狀對你來說就是妙法! 契機就是妙法吧,不管你為了什麼理由都沒關係,重點是你要能夠欣 求。如果你現在對極樂世界的功德,還沒㈲㆒個感動你的,那對不起,你 還要做功課了,你㆒定還沒㈲找到。阿彌陀佛花了㈤劫的時間去思考這個 國㈯,它是㆒個很多元化的國㈯,他㆒定是㈲把握滿足所㈲的眾生的需求, 他才敢把這個國㈯推出來。所以你沒㈲找到,㆒定是你還沒㈲找到,不可 能沒㈲,㆒定㈲!找到你相應的、找到能夠讓你感動的、找到能夠啟發你 欣求的那個條件出來,這個很重要。 唯识学概要 - 21 - 所以不斷的㈻習很重要,我們的觀照只㈲透過㈻習,因為佛的世界, 不是我們可以想像出來的,你的生活經驗當㆗,不可能告訴你極樂世界長 什麼樣,你的生命經驗裏面沒㈲這種訊息。你的生命經驗㈲可能會告訴你: 娑婆世界是痛苦的,就剛剛這位居士說的,這個我同意,但是不全面。 我再講㆒次哦:不能靠生命經驗,來當做你生命所㈲的引導,不可以! 要從道理㆖的理解來發願。生命經驗就像你今㆝瞎子摸象嘛,祖師說你摸 到象的腳,你認為這個世界是直的;你摸到象的鼻子,你認為這個世界就 像圓圈的……因為道理它是圓滿的,所以說不斷的㈻習教理是很重要的。 因為你㈻習得越廣,你看㆟生你看得越透徹,你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你會 做出更正確的選擇。 卷二十七 - 22 - 【185】沒㈲依教起觀,他念的佛號是不是淨㈯的㈾糧? 好,我們來看看㆘面的個別的問題,第㆒個: 網路㈻員問:師父提到淨㈯法門的重點,是如何引導佛號,請問:如 果㆒個㆟完全沒㈲依教起觀,那麼他念的佛號是㆟㆝的善業,還是淨㈯的 ㈾糧? 師父:當我們提起㆒句佛號的時候,從淨㈯㊪的角度㈲兩個要求:第 ㆒個專㊟力,第㆓個就是觀照力。你要能夠安住佛號、引導佛號,引導佛 號比安住佛號更難,因為安住佛號只是㆒種事修,你只要聽得到你的聲音 就可以了;那麼引導佛號,就考驗你的智慧的㈬準了,就是你是怎麼想的。 我們剛剛講過,如果㆒個㆟完全沒㈲依教修觀,那麼如果他可以往生, 唯识学概要 - 23 - 只㈲㆒種情況——這個㆟根利遮輕:大乘善根深厚,煩惱妄想㆝生輕薄。 所以他今生的思想,不太需要㈲太多時間的修正,也就是說他前生已經修 得差不多了,他這㆒棵樹已經往西方傾倒了,所以他今生,不需要太多的 去做㆒些調整,他就㉂然能夠往生,這種㆟是極少數的。就是他都沒㈲修 觀,但是他往生了——㈵例,末法時㈹㈵例。 就是說他今生,他小時候是什麼思想,他長大就是什麼思想,他老了 的時候還是什麼思想,他完全沒㈲任何修正,他就往生了——千年的冰山 雪蓮!㈥祖大師就是這樣子了。㈥祖大師你看他開悟之前,也沒㈻什麼教 理,他沒㈲什麼修正,他就是送柴㈫去㆒個㈲錢的員外,這個員外在誦《㈮ 剛經》,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當㆘開悟了。他已經準備好很 久了,他這個柴㈫是乾的,所以他㈫㆒點,當㆘就燒起來,他準備好了。 卷二十七 - 24 - 但是㈥祖大師在㆗國佛教兩千年裏面,是㈵例,少數的例子。千萬不要把 ㉂己觀想成㈥祖大師,我們最好是觀想㉂己是業障生死凡夫,這樣會比較 符合實際㆒點。 好,那麼這個㆞方㈲沒㈲問題?就是說我們還是要做㆒些思想調整。 欸,請說。 ㈻員:師父這個問題比較原始,那個就是憶佛念佛同時進行嗎?我實 踐起來,感覺好像…… 師父:不是同時進行的,它分開的,這個待會我們會講到,你觀想的 時候要把佛號放㆘,念佛的時候就行起解絕,專心念佛、專心聽聲音,這 兩個㆒開始是分開的,但是後半段會結合在㆒起。剛開始修的時候是分開 唯识学概要 - 25 - 的,㆒個是無分別住,㆒個是㈲分別住,這兩個是矛盾的,初㈻是矛盾的, 所以要分開,專㊟力跟觀照力,憶佛、念佛,㆒開始是分開修的。 ㈻員:那在淨㈯裏邊,這個雙盤打坐很重要嗎?是不是增加專㊟力㆒ 定要打坐? 師父:這倒沒㈲說很強調姿勢,沒㈲說㆒定要雙盤打坐,這倒沒㈲。 ㈻員:還㈲㆒個就是那如果打坐的時候,腿很痛的話,這個是消業障 嗎?還是…… 師父:那不是消業障,那是你筋骨不夠柔軟,那跟業障沒㈲關係,我 們不能把所㈲事都會歸到業障。欸,請說。 卷二十七 - 26 - ㈻員:師父慈悲,我請教㆒㆘:我們要怎麼樣分別,我們的念的佛號 是空洞的,還是轉向萬德莊嚴? 師父:好,請坐。你提起佛號的時候,你心㆗要㈲兩個作意很重要, 第㆒個:我㆒定要往生;第㆓個:我㆒定可以往生,這兩種作意啊,這兩 個馬車,在引導這個佛號。你看很多㆟,他肚子痛他就念阿彌陀佛,對不 對?肚子不痛,他就不念了,這個是空洞的佛號。你這個佛號完全隨外境 而轉,當你㈲需要的時候,你才想到佛號,所以你這個作意,完全是由相 狀的刺激,你這個作意是著相的作意,我們前面講過,作意要離相作意, 你不能把佛號,用來處理你今生的問題而已,諸位,那這個阿彌陀佛,設 計這個佛號對你來說,太可惜了。阿彌陀佛花了那麼長的時間,創造這個 佛號,結果你是用來處理你今生的問題,太可惜了! 唯识学概要 - 27 - 【186】我們應該多念佛號,還是要多多的依教修觀? 好,我們來進行第㆓個問題。這個問題跟剛剛那個提的是㈲關係的: 他說在平常的修習當㆗,我們應該多念佛號,還是要多多的依教修觀?這 兩者應該如何平衡? 當然從往生的角度,觀照力比專㊟力更重要。就是你的信願,它是決 定往生,佛號念得是不是能夠專㊟、能夠得到㆒心,這個決定你的品位。 就是你往生的決心,你是不是㆒定要往生,你是不是相信你㆒定可以往生, 這兩種心態是決定你往生與否;那㉃於往生以後你的品位高低,這個佛號 是多多益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當然我們先求㈲,再求好,是吧?先 求往生嘛!所以說剛開始修觀的時間就很重要了。當然修觀也不完全是在 卷二十七 - 28 - 佛堂,你在聽經的時候,其實這個時候,你在聞思,它也是㆒種修觀,誦 經本來就是㆒種修觀。剛開始的比例,我個㆟的體會要㆒半㆒半,觀的時 間要多㆒點。等到你修行㆖路了,你的思想的方向已經確定了,這個時候 你把觀的時間可以少㆒點,持㈴的時間可以到㈦分,修觀可以㆔分,佛號 可以慢慢增加了。 先確定方向,再增加你的動力。 你的佛號方向不確定,你所念的佛號全部帶業——帶生死業。所以初 ㈻者,我個㆟是覺得你的思想的建設、思想的改造是很重要的!雖然我個 ㆟也接觸淨㈯,我個㆟也接觸聖道,但是我個㆟的選擇,我覺得如果你是 初㈻者,先把淨㈯㊪——你的本行,先把它穩住,你的淨㈯㊪的整個方向 唯识学概要 - 29 - 確定了,你再來看㆒些聖道的東西來輔助你,會比較好㆒點。初㈻者,你 不可能什麼都要的,你的時間沒這麼多的。所以我們剛開始修觀的時間要 多㆒點,等到你㆟生的規劃已經明確了,你很確定你來生不能在娑婆世界 投胎了,你㆒定要到淨㈯去了,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把佛號慢慢增加了。欸, 請說。 ㈻員:師父吉祥,請師父開示,這裏講觀照力,剛才師父提的是觀想 是不是?我們是要觀想「相」還是觀照「法」?這裏講就是說師父提到說 引導佛號,我們要專㊟力、要觀照力,那這裏的觀照我就不懂了? 師父:好,你問題問得非常好,請坐。 ㈻員:謝謝。 卷二十七 - 30 - 師父:法,它是所㈲的佛法,其實法它㈲兩塊:㆒個是空性;㆒個是 緣起,對不對?空性它是無相的,緣起它㆒定㈲相狀,可能是娑婆世界的 雜染相、也可能是極樂世界的清淨相,緣起㆒定帶相狀。淨㈯㊪是偏重在 ㈲相觀,偏重。我們㆘㆒堂課會講到淨㈯跟聖道的結合,它也修空觀,但 是它是兼修,它的主修是㈲相觀。它的主修,觀兩個相狀:㆒個娑婆世界 的過失相。你把娑婆世界的過失全部列出來:它㈲這個無常敗壞的問題、 它㈲㆔惡道的問題、它還㈲老病死的問題,你要把所㈲的問題都列出來, 看哪些會讓你能夠厭離娑婆的,這個相狀對你是最重要,借相修心嘛,第 ㆒個你要觀娑婆相,第㆓個要觀淨㈯相,欣求極樂。 所以淨㈯㊪的主修是㈲相行,它被智者大師判做㈲相行;但是聖道門 ㆒開始是無相行,它觀空性,它先離相。淨㈯㊪它是㆒個比較用對比的方 唯识学概要 - 31 - 式,所以淨㈯㊪,它經常是用娑婆世界跟極樂世界做對比,因為你來生只 ㈲兩種情況選擇。你臨終的時候,你㆒定要面臨㆒個選擇嘛:第㆒個繼續 輪迴,第㆓個到淨㈯去,你只㈲兩種選擇,你不可能到涅槃去嘛。所以你 平常就要保持這樣的㆒種選擇,然後最後結論:放棄娑婆,然後往生淨㈯! ㈻員:師父慈悲,弟子想問:如果念佛的時候,覺得這個佛號的…… 就是引導到極樂世界這㆒部分,做得好像不太好的話,就是這個佛號念起 來,沒㈲這種味道的話,是不是㈹表在觀想方面還做得不夠,應該放多㆒ 點時間在這㆒部分? 師父:對對對,就是說你厭離娑婆夠了,你欣求極樂不夠,那欣求不 夠,你佛號,你為什麼念這句佛號呢?你的動機,當初你為什麼,你提起 卷二十七 - 32 - 佛號的時候,你當初是為什麼念這句佛號?你的作意是什麼?沒㈲作意, 就是把它當功課,反正功課㆒定要做,對不對? ㈻員:㉂己在念佛號的時候是覺得,那個就是念得不夠好,就是這樣 子。所以是不是說,還是要…… 師父:對對,你知道你㈲什麼問題,你就要加強這㆒塊。反正他㆒句 佛號是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他的願才圓滿。你不能只㈲厭離娑婆,那你 厭離娑婆,你要去哪裡?你要他放棄 A,你要給他㆒個新的取㈹。凡夫㆒ 定要生命㈲所住,你要㈲㆒個安身立命的㆞方。因為你不能到空性,你㆒ 定會㈲㆒個果報體,這個果報體到底在哪裡?你㆒定要㈲,我們現在沒辦 法無生,對不對?㆒定要㈲生嘛!㈲生就要㈲㆒個正報的身心、依報的環 唯识学概要 - 33 - 境。 ㈻員:那請問師父,是不是㉂己還需要在空觀方面修無分別智,還㈲ 就是多聽經聞法,這㆒方面放多㆒點時間? 師父:你是說你缺乏欣求極樂這㆒塊啊? ㈻員:佛號念起來的時候,就是覺得那個攝受力不夠。 師父:那你是缺乏欣求極樂。 ㈻員:那就是說要從另外㆒方面? 師父:你目標不明確,對。對對對,你放棄了㆒個,但是你不知道你 要去哪裡,這個佛號在空㆗到處飄。 卷二十七 - 34 - ㈻員:所以還是要多聽經聞法? 師父:對對對,因為極樂世界你只㈲從經典㈻習,你沒辦法,你㉂己 不可能㉂己想出來。 【187】預知時㉃而往生的,那是㆒種什麼樣的狀態? 好,我們回答最後㆒個問題:在古德的往生實例㆗,㈲許多㆟是預知 時㉃而往生的,那是㆒種什麼樣的狀態? 預知時㉃,就是說他淨業成就了,這種是可遇不可求的。 就是說這個㆟的心,他已經明確的往西方極樂世界傾倒了,所以他臨 終不管遇到什麼情況,乃㉃於發生車禍、乃㉃於死於非命,他㆒定可以往 唯识学概要 - 35 - 生。這個樹你只要隨時砍斷,它只㈲㆒種方向,這種㆟臨終也不需要助念, 因為他淨業成就了嘛!他是隨業往生!他不要靠第㈥意識的帶動,就他第 ㈧識的業力裏面,他已經是淨㈯㊪的業成熟了,就算他臨終的時候,第㈥ 意識不來帶動他,他第㈧識也是會㉂己到淨㈯去,這個㆟不簡單。他的第 ㈧識不用第㈥意識來引導,這種㆟應該已經要成就念佛㆔昧了。 我們正常㆟的阿賴耶識,是㈲娑婆世界的業力、也㈲淨㈯㊪的善根, 這兩個種子都㈲,所以臨終的時候,要靠第㈥意識的正念力,來引導第㈧ 識,然後讓它順從本願,跟彌陀感應道交,正常㆟要隨念往生,正常㆟。 當然如果他是大善根,又是很精進用功的㆟,他是可以隨業往生。他 的第㈧識的業力,他的淨㈯㊪的業力就已經成熟了,他不必要第㈥意識的 卷二十七 - 36 - 引導,所以臨終正念不正念,對他來說都沒㈲關係了。就算這個㆟第㈥意 識到臨終的時候,完全屬於昏迷狀態,也無所謂了,因為他第㈧識,已經 ㈲㉂己的能力到淨㈯去了,所以這種是㈵殊的個案。 好,我們㉁息㈩分鐘。㆘㆒堂課來談談淨㈯門跟聖道門的相互的結合。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 ㆖報㆕重恩 ㆘濟㆔途苦 若㈲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㆒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52:20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25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二十五 【167】只有你有辦法進入到你的內心世界跟自己溝通 只有你有辦法進入到你的內心世界跟自己溝通 只有你有辦法進入到你的內心世界跟自己溝通!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八面,丁二:依觀發願。 我們大乘佛教的修學,我們主要分成兩大塊:一個是聖道門;一個是 淨土門。聖道門它是靠自己心靈的力量,當然它主要的心力,來自於一種 菩提心。那麼聖道門是以菩提心來做一個出發點,來攝持六度的法門,從 這個菩提心開展出六度,去創造它的一個功德莊嚴,所以它這個是一種單 向的力量。 卷二十五 - 2 - 淨土門它的修學,它是雙向的力量,它是心力跟佛力的一種交互作 用。也就是說當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我們生命是同時出現兩種力量:一 個是來自於你內在的心靈的皈依的力量;一個是來自於外在的彌陀的本願 功德的攝受。所以它兩種力量是心心相印,產生感應道交。 那麼我們在淨土宗的修學,它主要是做一件事情,就是轉他成自。當 我們的心跟佛陀的功德接觸的時候,當然有些人,他的心跟佛陀接觸的時 候,他是沒辦法去轉化佛陀的功德。但是你正常的操作,你如果你的心跟 佛陀接觸的時候,你要能夠把佛的功德轉成你的功德,這個淨土宗的意思 是這樣子——他力攝受的法門。 唯識學概要 - 3 - 那麼我們怎麼樣才能夠把佛的功德,轉化成我們自身來受用呢? 當然我剛剛說過感應道交,這個感應道交的關鍵,就是你的心跟佛陀 的功德要順從。你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你能夠完全順從彌陀功德的這個方 向,你就能夠感應道交。 我們舉一個小例子來說明:就是有一個西藏的上師,他去弘法的過程 當中,他路過一個樹林,他在這個樹林的石頭旁邊的縫兒呢,他救起了一 個凍傷的小老鼠,他就把這個小老鼠,帶回他的山洞裏面去,給牠溫暖、 給牠食物,就把牠養著。然後這個小老鼠慢慢牠的身體恢復健康了,就跟 牠的師父在山洞裏面修行。 卷二十五 - 4 - 但是這個山洞,除了牠這個老鼠跟牠師父以外,牠師父又養了一隻 貓,所以這個老鼠一看到貓,牠就覺得渾身不自在,有很大的壓力。牠有 一天就受不了,跟牠師父說,說:「師父啊,你可不可以把我變成一隻貓 呢?因為我老是看到這隻貓,我心裏就覺得很害怕。」牠師父就用神通力, 把牠變成一隻貓,那變成貓的時候,牠就覺得很自在了。但是牠有時候出 去的時候呢,牠看到一隻狗,牠又很害怕。牠就跟牠師父說:「師父啊, 你可不可以慈悲,再把我變成狗?」牠師父說:「可以」,就把牠變成一隻 狗。 那麼有一次牠跟牠師父,在進入森林裏面做更深的遠行,牠看到一隻 唯識學概要 - 5 - 老虎,牠又覺得很害怕,牠回來跟牠師父說:「師父,你乾脆把我變成一 隻老虎得了,萬獸之王,我從今以後不再害怕」,牠師父就把牠變成一隻 老虎。但是這個老虎有一天,牠要進門的時候,牠突然間一刹那看到貓的 時候,牠嚇得渾身出汗,牠就覺得很奇怪了:我現在已經是一隻老虎了, 為什麼我看到貓還是害怕呢?牠就請牠師父開示,牠師父說:我能夠改變 你的外相,但是我改變不了你的內心。 那麼這個是說什麼事呢?就是說淨土法門雖然是他力攝受,阿彌陀佛 做了最完整的準備,他把四十八種功德都準備好了,但是他呢,阿彌陀佛 他有一件事情是不能改變的:他改變不了我們的內心!就是當我們的思想 卷二十五 - 6 - 是錯亂的、是顛倒的時候,這一塊,佛陀的攝受力是沒有用的,因為佛陀 不可能進入到你的內心世界,去跟你溝通的,不可能。 諸位,我們自己打的妄想,只有你有辦法進到你的內心世界跟自己溝 通。 所以蕅益大師講到淨土宗的修學,他說「既從心起,還從心滅」,因 為這個妄想是你捏造出來的,解鈴還需繫鈴人。本來我們的本性是清淨 的,是你自己打妄想把這個世界搞亂了,所以你的內心是你自己把它弄亂 的,所以也只有你自己回到你內心的深處,把它重新調整,這一塊佛陀是 做不了主的。 唯識學概要 - 7 - 也就是說,淨土宗其實它是兩種力量的結合:佛陀已經做好最好的準 備,但是我們自己也要做一些準備,我們才可以成功的把佛陀的功德,轉 化成我們的功德。 【168】你必須要多憶念無常敗壞的道理 你必須要多憶念無常敗壞的道理 你必須要多憶念無常敗壞的道理! 那麼我們這一塊應該準備什麼東西呢?按照《念佛圓通章》的開示, 我們要做一個正確的憶念。當我們提起佛號的時候,你心中是怎麼憶念? 你是怎麼憶念的很關鍵,你怎麼去引導這個佛號?按照《彌陀要解》蕅益 大師的規劃,我們一個人要把佛號念起來的時候,直接跟彌陀感應道交, 你要有三種憶念:第一個:你要正確的憶念娑婆;第二個:你要正確的憶 卷二十五 - 8 - 念淨土;第三個:你要能夠正確的憶念名號。你如果這三種憶念具足,你 這個佛號就可以直接的「即眾生心,投大覺海」,通行無阻,跟阿彌陀佛 感應道交了。 首先我們談一談憶念娑婆世界,這一塊我們上次談過了,我們把它做 一個回顧,我們必須要憶念娑婆世界,憶念兩件事情:對今生的憶念跟來 生的憶念。 為什麼要憶念娑婆世界呢?你說我娑婆世界不是很熟悉嗎,為什麼要 憶念呢?因為我們娑婆世界雖然熟悉,但是我們不瞭解娑婆世界。雖然我 們在娑婆世界一次一次的打滾,一次一次的受生,但是因為我們的心跟娑 唯識學概要 - 9 - 婆世界接觸的時候,我們自己打自己的妄想,我們自己活在心中的影像。 你曾經有一些小時候或者是你成長過程有一些快樂的影像,你自己就把心 住在這個影像上。 所以我們平常憶念娑婆世界,我們根本不是憶念真實的娑婆世界,我 們完全是在憶念我們心中的影像,用這個影像來代表娑婆世界,這個就是 一種愛取呀,就是對我們產生一個很大的誤導。所以我們應該把心中的妄 想,我們前面說過用無分別智,把心中的妄想破壞了,破壞以後,我們對 娑婆世界沒有貪愛、也沒有厭惡,就是平常心。但是淨土法門對娑婆世界 不能平常心,如果你走聖道門,你可以平常心。所以你用空觀的智慧,破 卷二十五 - 10 - 壞了你心中的妄想以後,淨土宗對娑婆世界的心態是厭離的;你必須想要 離開,你必須想要做一些改變。 所以我們必須要憶念娑婆世界的過失,如果你是福報大的,你今生的 善業力給你很多的快樂:你身體健康、眷屬很滿意、你的身相也相對的莊 嚴,也就是說你今生是一個安樂的果報多,你必須要憶念無常、敗壞,你 要告訴你自己:你今生的水泡遲早會破裂的。所以你今生擁有的一切東 西,總有一天,你跟因緣借來的東西,一定要還給因緣的,它是緣生,它 就會緣滅。所以當你是對今生執著愛取,你必須要多憶念無常敗壞的道理。 那麼如果你今生是痛苦的時間很多、業障很重,身體也多病、又貧窮、 唯識學概要 - 11 - 很多不如意、子孫對你又不是很好,你把生命的希望寄託到來生,這個時 候你要憶念三塗的果報。如果你對來生有所期待,你要付出第三生的代 價,因為你第二生的放逸,會讓你第三生到地獄、餓鬼、畜生去。所以我 們對於娑婆世界,知道今生的過失跟來生的過失,我們開始對娑婆世界產 生厭離,這個是淨土宗第一個心態。 我再講一次,對娑婆世界不能平常心,平常心不是娑婆世界的心態, 不是淨土的心態。空性的智慧把我們的愛取破壞以後,我們現出一種平常 心以後,要加修憶念法門,就是:厭離娑婆,對今生的厭離跟對來生的厭 離。 卷二十五 - 12 - 【169】極樂世界的六種功德 極樂世界的六種功德 極樂世界的六種功德 那麼厭離娑婆世界以後,這個問題就來了:我們是個凡夫,我們也不 可能到涅槃去,來生不到娑婆世界,那我們該去哪裡呢?好,我們看一看, 我們有更好的選擇叫做「極樂世界」——「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 世界名曰極樂」。那麼這個極樂世界,當然對我們很陌生,我們必須要透 過佛陀的教誨,佛陀在《阿彌陀經》裏面的教誨,來做一些正常的憶念。 那麼在《阿彌陀經》裏面,我們對極樂世界功德的憶念,又分成兩塊:第 一個是安樂功德的憶念;第二個是解脫功德的憶念。我們先看安樂這一 塊,安樂這一塊又分成兩部分:一個是無有眾苦;第二個是但受諸樂。我 唯識學概要 - 13 - 們看第一個:無有眾苦。我們先把這個安樂道的功德六塊先念一遍: 一、不墮惡道;二、色身堅固;三、衣食自然;四、國土莊嚴;五、 具足五通;六、壽命長遠。 那麼淨土宗的人,你不能對極樂世界太過陌生,因為你陌生,你就不 可能欣求,你沒有欣求,你的佛號就沒有明確的方向,所以我們第一個憶 念:不墮惡道。 人生當然也有痛苦,但是佛陀說的痛苦是分兩塊:一個是帶有希望式 的痛苦,這種痛苦會給你希望、會給你增上的;一種是破壞式的痛苦,這 種痛苦它不但沒給你希望,還給你產生很大的傷害的,比方說三惡道。當 卷二十五 - 14 - 我們臨終的時候,我們殺盜淫妄的罪業起現行的時候,一念的妄想去刺激 到罪業的時候,你到了地獄的刀山油鍋、你到了餓鬼道的饑餓口渴、你到 了畜生道的繫縛打殺,這個三惡道這個痛苦我們就不談了,這個長時間的 痛苦,關鍵是什麼呢?關鍵你從三惡道出來的時候——愚癡闇鈍,你在人 世間所栽培的善根,產生嚴重的遮蔽,你要經過很長時間在人世間的流 轉,慢慢慢慢把三惡道給你的後遺症,那個闇鈍相,再把它給撥開來,你 才能夠恢復到你現在的功力。 也就是說你一旦去了一趟三惡道,可能你同梯一起修行的人,已經跑 很遠了,你要很久才恢復到現在的你的情況。所以三惡道的可怕,不是它 唯識學概要 - 15 - 是痛苦而已,它的這種痛苦,給你的這個後遺症太大了。因為你那個第六 意識,在整個畜生道、餓鬼道、地獄的時候,長時間第六意識它是不活動 的,所以這個機器完全不運轉。三惡道的痛苦,它完全是直覺性的,它沒 有太多想像力,完全直覺,就像你那個針刺你一下,當下的直覺。所以你 第六識長時間沒有運轉的結果之下,你就算回到人世間,你還是一樣,你 的思考能力受到很大的傷害。而所有佛法的善根,在沒有入聖道之前,都 必須要透過如理思惟,要透過第六意識的運轉,這個我們待會兒會講到。 所以你到了三惡道以後,你所有的善根全部停擺。諸位,你心中沒有 光明,那煩惱就出來活動了,所以印光大師說:一個人墮落到三惡道出來 卷二十五 - 16 - 以後,又很可能會再回去,這個道理是合理的,這個是合理的推論,因為 你善根受到傷害,你心中沒有善根——六神無主,那你很容易受到煩惱的 攻擊。 所以你到了極樂世界有什麼好處呢?它有兩個好處:第一個極樂世界 本身沒有三惡道。它要麼人道、要麼天道,極樂世界只有兩道。當然聖人 那我們不講,我們講的是凡聖同居土。那這個實報莊嚴土,那聖人的境界, 常寂光淨土、方便有餘土,這種聖人境界我們不談,就講我們帶業往生的 凡夫,我們到凡聖同居土的時候,只有兩道:你要麼是人、要麼是天,這 第一個,極樂世界只有兩道。第二個,你從極樂世界迴入娑婆的時候,你 唯識學概要 - 17 - 只要去過一次極樂世界,在你未來的成佛的過程當中,你永遠不到三惡道 去了,即便我們還有三惡道的業力,但是這個業力到了淨土,去一趟淨土 以後,這個業力的功能被破壞了,它沒有得果報的力量了——彌陀本願的 攝受。 也就是說你去了一趟淨土以後,你未來的菩薩道,即便你沒有成就聖 道,你要麼做人,要麼做天。只要你去過極樂世界一次,這個是彌陀給我 們的保證:不墮惡道,這個是很關鍵啊!行菩薩道最大的悲哀,就是墮落 三惡道。你看《華嚴經》講,佛陀警告所有的凡夫菩薩,你不准墮三惡道, 所以佛陀講出三皈五戒、講十善就是這樣,你不管怎麼樣,你要做的第一 卷二十五 - 18 - 件事情,你在行菩薩道做的第一件事情:想辦法不要讓自己到三惡道去, 當然做人最好了,因為天上也很難行菩薩道。那麼極樂世界給我們第一個 保證:就是在你未來的生生世世的菩薩道當中,你不墮惡趣了,這個三惡 道的惡夢跟你沒有關係啦,這叫「離開痛苦」,離開這種毀滅式的痛苦。 我們看但受諸樂: 第二個:色身堅固。我們凡夫的這個果報體是種業力,當然我們業力 就是複雜啦,有善業有惡業,所以我們的身體變來變去:小時候很健康, 長大就生病;小時候生病,長大很健康,這個色身你是做不了主。極樂世 界的身叫「意生身」,他能夠隨意做主,第一個:壽命自在。他壽命可以 唯識學概要 - 19 - 長可以短,當然他的色身也自在,他在一生當中呢,極樂世界的果報體他 這種意生身,因為他是蓮花化生,他不是父母的這種胞胎的肉身,所以他 沒有老病的問題。極樂世界在他一生的生命當中,不管他時間多久,他長 大是什麼樣子,他以後永遠是這個相貌,他的相狀沒有衰老、沒有病痛, 這是第二個:色身堅固,因為他是意生身,不是業報身。 第三個:衣食自然。你在娑婆世界投胎,如果你來生再來的話,除非 你福報非常非常大,正常人你必須工作,你必須把你人生的精華的八個小 時,貢獻出去,換取你需要的衣食。所以你的整個精神體力都為了工作, 就是工作的因緣拿掉,你剩下的時間有限了,因為你的黃金時間都在工作 卷二十五 - 20 - 了。所以到了極樂世界,他沒有工作的問題,因為他是思食得食、思衣得 衣,他念頭一動,飲食自然現前,他吃完飯以後,飲食自然消失掉,他沒 有這個衣食的困擾。 第四:國土莊嚴。國土莊嚴,在這個《阿彌陀經》,它主要把它分成 結構式的莊嚴跟功能式的莊嚴,我們先談談結構式。 極樂世界的莊嚴,《阿彌陀經》它分成兩塊,第一個:生處。就是我 們剛剛到極樂世界的時候,你受生的環境: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花,它 有三個:寶池莊嚴、功德水莊嚴、還有蓮花莊嚴,三種莊嚴。所以你剛開 始到極樂世界,你受生的地方是乾淨莊嚴的,不像我們凡夫來到母胎,是 唯識學概要 - 21 - 臭穢的、是污穢的一個環境。第二個:住處莊嚴。當我們長大了離開蓮花 以後,我們住的是一種宮殿樓閣——七寶所莊嚴的宮殿樓閣。當然極樂世 界的宮殿樓閣有兩種:一種是在地上的;一個是在樹上的,兩種。那麼結 構式的莊嚴是生處跟住處。 我們再看看它的功能式的莊嚴,在極樂世界的功能是有三大功能,第 一個:光明。極樂世界的七寶它自動放出光明;娑婆世界的七寶,它只能 夠反射光明,它本身不能放光;第二個:極樂世界充滿了音樂,常作天樂。 極樂世界的虛空,經常出現美妙的音樂;第三個:極樂世界的珍寶,它除 了放出光明,它還放出一種旃檀的香氣。所以極樂世界是充滿音樂的地 卷二十五 - 22 - 方、充滿光明的地方、充滿香氣的地方,它這個五塵:色聲香味觸,這個 五塵是特別的微妙莊嚴,不可思議的。 那麼前面講到依報,這個地方談談它的正報。極樂世界的果報體,它 本身一受生就有五種神通,所以在那個《阿彌陀經》特別提到這個神足通, 說你在極樂世界吃完飯的時候,這個你能夠怎麼樣呢:一刹那間到這個十 方世界,十萬億佛土外的世界,去供養他方十萬億佛,這個神足通不可思 議。我們一般的娑婆世界阿羅漢,他只能夠到一個世界,一個三千大千世 界,他能夠到十萬億個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他那個果報體的功能,是特別 強大的。當然你親近十方諸佛,你就能夠蒙受諸佛的教化。所以蕅益大師 唯識學概要 - 23 - 他說,你說你表面上是往生到極樂世界,表面上好像是到一個世界,但是 你實際上是往生到很多地方的世界。所以蕅益大師說:生西方就等於生十 方世界。雖然我們在因地的時候,我們放棄其他諸佛的世界,我們只選彌 陀世界,對不對?但事實上阿彌陀佛的世界,它給你一個很強大的這種飛 越的功能,所以你到了極樂世界,你同時等於是可以去受用其他國土,因 為它神足通太廣大了。 第六個也是最重要的:壽命久遠。所有的快樂都是以壽命做基礎,你 沒有壽命,就是他的有效期限到底有多長,他有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的時 間,所以極樂世界的好就好在哪裡呢?古人說拼個今生,永做閑漢,它是 卷二十五 - 24 - 一勞永逸啊。諸位,你要走聖道門,聖道門是無量無邊的樓梯,聖道門沒 有一勞永逸啊,你到了初果,對不起,你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們不要講 說初果好了,講大乘好了:你到了初地到二地,你要做很多事情;你到二 地到三地,你也要做很多很多事情,你每一地的增長——對不起,各憑本 事!聖道門沒有說,我做一件事情以後就一勞永逸,沒有這回事情,每一 關每一關,都有你要做的很多很多事。極樂世界不一樣,極樂世界你努力 一次,除非你自己願意放棄你的壽命,你到其他十方世界去,你可以一直 在極樂世界待到等覺菩薩為止,它是一次性的完成你的修學,就是你拼個 今生,永做閑漢,所以它這個也特別有代價的。 唯識學概要 - 25 - 【170】極樂世界的解脫功德 極樂世界的解脫功德 極樂世界的解脫功德 那麼這個地方,前面六個安樂道,都是佛陀在《阿彌陀經》裏面明顯 提出來:我們怎麼去觀察極樂世界的六大安樂。當然極樂世界,它也不是 為安樂而設計的,它更重要是在安樂當中,它有聖道的力量。我們看這以 下有解脫的功德: 第一個親近諸佛。它這個親近諸佛,主要來自於他的神通力,他能夠 到十方世界親近十方諸佛。 第二個隨願聞法。極樂世界的說法叫「五塵說法」,當我們在樹下乘 涼的時候,微風吹動、享受各種音樂的時候,我們就能夠「自然皆生念佛、 卷二十五 - 26 - 念法、念僧之心」,所以它五塵給我們接觸的時候,雖然帶給我們快樂, 但是不會帶給我們放逸,反倒是會產生一種聖道的加持,讓我們能夠開啟 智慧、隨願聞法。 第三個諸善聚會。極樂世界有很殊勝的一種僧寶的僧團的力量,大家 所謂的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不會說:今天我傷害你、來生你傷害我,互相 的傷害,它沒有這種情況。那麼當然我們在憶念極樂世界的時候,安樂道 它是一個方便,因為安樂道它某種程度,它是共諸天的。當然它也有些地 方不共諸天的,比方說壽命久遠,但它絕大部分,八成,都是共諸天的。 所以諸位,你今天對極樂世界的憶念,你不能只是扣著「無有眾苦, 唯識學概要 - 27 - 但受諸樂」,這個不對啊!你憶念極樂世界只是憶念了一半,最重要的一 半你沒有憶念到,極樂世界的最重要的關鍵在:見佛聞法!尤其是親近十 方諸佛,見佛這一塊更為要緊。佛陀是所有善知識裏面,最高明的善知識, 因為他有殊勝廣大的方便力。我們生活在末法時代,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就是:有法無人。我們可以接觸到《楞嚴經》、接觸到《法華經》,但是當 這個經典要進入到你內心世界的時候,缺乏善知識的引導,它有什麼問題 呢?這個法直接進去以後,你只知道一種原則性的佛法,你不能夠知道一 種個人性的佛法。 諸位,佛法的修學全部是個人化的,沒有兩個人是相同的,沒有兩個 卷二十五 - 28 - 人他在成佛過程當中,他所需要的法是完全一樣的,不可能!因為你的病 跟他的病不一樣。那現在問題來了:誰能夠為我規劃一個適合我的契機的 佛法?現在誰也沒有資格來安立這種個人化的佛法。我們現在身為一個法 師,我們只能夠講一個通途性、原則性的佛法——「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這個原則沒有錯。但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如果落實到你的生命當中, 你應該怎麼操作?對不起,我不知道,因為我們不是佛陀。 佛陀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我們解釋一下:佛陀的力量他能夠「一 為無量」,在《維摩詰經》上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 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佛陀用一個音聲來說法,百千萬人聽 唯識學概要 - 29 - 到的東西,每一個人,人道聽到是人的聲音、鬼道聽到是鬼的聲音,每一 個人聽到的是:佛陀是專門為他說法的,這個叫做「普門示現」。這個所 有的菩薩、所有的阿羅漢,是不共的,只有佛陀才有。 所以你親近諸佛有什麼好處呢?就是你能夠聽到契理又契機,這個契 機就不容易了,他能夠為你規劃一個個人性的佛法,他會告訴你:喔,你 現在呀,什麼都不要學,你只要聽我的話,你拜一百零八部八十八佛,然 後念幾聲佛號,然後發願,就可以了,欸,你這樣對你這個人,你的煩惱 這樣就夠了,你就不要太多時間去 try and error,對不對?我們大部分 的時間都在摸索,摸索還不見得有效果,因為我們現在有法無人,我們不 卷二十五 - 30 - 知道我們到底需要什麼,就像那個神農氏去親嘗這個草藥一樣,因為醫生 都不在了,只剩下藥在而已呀。 所以極樂世界的殊勝,諸位,你不要忘了,它是有佛陀住世的地方——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你待在娑婆世界,你要等到五十六億七千萬年, 這個世界是一個黑暗時代,所以我們現在只能夠聽到一個原則性的佛法, 我們沒辦法學習到個人化的佛法。所以我們在憶念極樂世界的時候,除了 憶念極樂世界的種種安樂道以外,我們一定要知道:在所有的快樂當中, 是有佛陀住世的、是有五塵說法的。見佛聞法這一塊,你一定要把它憶念 下去,才能夠顯出極樂世界不共的地方。 唯識學概要 - 31 - 好,這個是我們要憶念娑婆世界的過失,憶念極樂世界的功德。 【171】業障深重,求出無期。彌陀大願,必定救拔! 那麼第三種憶念:憶念名號的殊勝。丁三:會歸佛號。會歸佛號有平 時的會歸,跟臨終的會歸,我們把它念一遍: 平時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無期;二、彌陀大願,必定救拔;三、 無常迅速,把握當下。 臨終正念:一心歸命——阿彌陀佛。 那麼當我們前面憶念娑婆世界的過失,讓我們厭離娑婆;一方面也憶 念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讓我們欣求極樂,也就是說呢,表示我們生命該 卷二十五 - 32 - 是改變的時候了,該是換跑道的時候了,我們必須從一種娑婆世界的流 轉,而轉成極樂世界的蓮花化身。那麼這麼大的一個轉換跑道,到底誰能 夠幫我們做?我們發了願,心中有一個願景,那麼這個願望誰來幫我們實 踐呢?這個地方就很重要,這會歸很重要,你沒有會歸,你前面的思考就 很可惜,就散掉了。 我們來看,第一個我們要思考:業障深重,求出無期。雖然我們很想 離開娑婆世界,但是我們評估我們自身的能力:我從現在開始,我飯也不 吃了、我覺也不睡了,我每天拜佛念佛,我也沒辦法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沒辦法。 唯識學概要 - 33 - 這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是你根本做不到,因為你不可能把無量劫來 留下的問題,用幾十年來處理嘛,這個很簡單的道理。我們生生世世在娑 婆世界受生,每一生都造成很大的問題,都存在第八識,就像這個廚房的 油煙一樣,你生生世世留下的問題,你今生就想處理,你這個不合比例呀。 所以了生脫死,它不是一生一世可以完成,關鍵在這兒,所以我們今生只 有一句話可以形容,叫做:業障深重,求出無期。這個業卡得太重了,不 是三天兩天可以洗乾淨的,可以懺悔乾淨的,這是第一個,你是先瞭解自 己是怎麼回事,瞭解自己。我們自己是怎麼回事呢?『業障深重,求出無 期。』 卷二十五 - 34 - 那麼應該怎麼辦呢?看第二段,我們來看看佛陀有沒有辦法幫助我 們:『彌陀大願,必定救拔。』阿彌陀佛他經過了五劫的思考,他經過長 時間的六波羅蜜的攝受,他成就了四十八種功德,他把四十八種功德放在 一句佛號當中,所以佛力不可思議這一塊,我們就不用費心了,你只要相 信就夠了,就是佛陀他有足夠的能力救拔我們,這是我們要知道的第二個 概念。 第三個概念叫:『無常迅速,把握當下。』你沒有太多時間考慮了, 諸位,未來是不可以規劃,死亡是不能規劃。你說:欸,我五年後我再下 定決心求生淨土,你不能這樣規劃,因為你這個人生無常,你能夠把握的 唯識學概要 - 35 - 就是當下。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把前面的願望,所有的願景,把它寄 託在一句佛號,這個很重要。你要把所有的觀想會歸到一句佛號,也就是 說前面我們設定了一個目標,最後要把這個目標跟佛號做一個結合。 所有大乘佛法的操作,你一定要知道開合的問題,你看聖道門,因為 你走的是大乘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如果你修小乘法,小乘法就這麼幾個 簡單的無常、無我,它也不需要什麼會歸。大乘佛法那是廣大的六波羅蜜 呀,所以大乘佛法的會歸,法法消歸心性,會歸到菩提心。淨土法門的會 歸,會歸到一句佛號,你要能夠從一句佛號,開出無量的厭離娑婆,欣求 極樂;你要有本事從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會歸到一句佛號。 卷二十五 - 36 - 也就是說你所有的理想、抱負、願景:你希望你來生,你的色身不受 病痛的干擾;你希望你來生的色身有無量的神通力——遨遊十方世界,親 近藥師佛、親近普明佛、普光佛;你希望你的色身有長時間的壽命等等, 完全因為你有佛號的關係,你必須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一句佛號,叫「會 歸一句佛號」。 那麼你平常這樣子會歸有什麼好處呢?到臨終的時候,你提起一句佛 號的時候,它就已經不是代表一個聲音了,當你的佛號現前的時候,它代 表的是你的來生所有的希望。因為它跟你的希望結合在一起,它已經變成 一種叫做「萬德洪名了」。所以這個時候你對佛號,臨終的時候,你就一 唯識學概要 - 37 - 心歸命,通身靠倒。 諸位,你最好檢查一下你心中的佛號,你最好檢查一下,有些人的佛 號是很空洞的,它空洞到只剩下聲音了。為什麼你念佛的時候,你老是佛 號抓不住呢?因為這個佛號對你來說,沒有任何意義,你認為它就是一個 攝心的方便而已,因為你沒有把佛號轉換,從一個空洞的聲音轉化成萬德 莊嚴,是你今天沒有把佛號做好,你念的是一個空洞的佛號,它攝不住你 的心。 如果你把你所有的希望、你所有的願景,都會歸到這句佛號,你平常 就是把佛號,把它莊嚴成一種功德莊嚴,我相信你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 卷二十五 - 38 - 不容易失掉它的。因為你失去佛號,你就來生你就什麼都不是了,你想厭 離娑婆、你想遠離三惡道、你想要得到廣大的依正二報的國土莊嚴,這個 都跟佛號有密切關係。 所以今天你臨命終的時候,當你的佛號現前的時候,這個佛號到底會 對你產生多大的引導力,就看你平常的栽培了,如果你的佛號還是如此的 空洞,它只是空洞到只剩下聲音,對不起,臨終的時候這個佛號對你一點 力量都沒有,因為你根本沒有對它修皈依嘛。當佛號沒辦法引導你的時 候,那就是業力引導你的時候了。 所以我們在修觀的時候一定要開出去,觀想娑婆世界的過失、觀想極 唯識學概要 - 39 - 樂世界的功德,最後一定要告訴你自己會歸到: 因為有佛號的關係,所以你才能夠實踐你所有的厭離娑婆,欣求極 樂;一切的理想,都跟佛號有關係。 所以這個佛號,它就不是一個聲音而已了,它已經提升為無量功德的 萬德洪名,就是你的生命已經跟佛號不可切割了,它是你未來生命的所有 的功德,都靠這句佛號了。所以我們在淨土宗一定要知道,聖道門是會歸 到菩提心,因為有菩提心,你修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才 有意義;因為有佛號,所以你才可以實踐你的理想,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好,那麼淨土宗,我們一定要做三種憶念,提起佛號的時候是三種憶 卷二十五 - 40 - 念: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然後對佛號一心歸命,這三種憶念。 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42:15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24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二十四 【160】我們對彌陀的憶念有兩種情況 我們對彌陀的憶念有兩種情況 我們對彌陀的憶念有兩種情況!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五面。我們講到這個佛法的因緣觀,佛法 的因緣觀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說:第一個你自身的因緣,就是直向的因 緣。你未來要往哪裡而去?那麼你自身的因緣,當然是跟菩提心、空正見 有關係的,你怎麼去調伏引導你的業力跟思想,這個是你自身的因緣。 但佛教的另外一個因緣觀,是橫向的因緣,就是你跟眾生跟佛陀之間 的相互關係。當我們講因緣的時候,那自然是有差別的,世界上只要有相 狀,就有差別。我們從現實的人生來看,人跟人之間的因緣,的確是有親 疏遠近的差別。有些人,你看在一起,他們有說不盡的話,這因緣深;有 卷二十四 - 2 - 些人因緣相對淺薄,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佛法的因緣觀,尤其唯識 的思想就是:所有的外因緣,都是從內因緣創造出來的,都跟你的心態有 關係。佛教的因緣觀永遠是由內向外解釋的,跟外道不一樣。 也就是說因為他們在因地的時候憶念、互相的憶念有淺深的差別,所 以造成今生的因緣,也就有親疏的差別。那麼我們今天從淨土宗的角度, 我們不是說跟眾生因緣的互動,我們更關心的就是說:你臨終的時候,阿 彌陀佛會給我們多大的力量來加持我們,這個我們很關心,是吧?你往生 淨土是佛力加持,我們自己做了很大的努力,我們把娑婆世界的力量降到 最低了,我們把業障懺悔到一定的程度了,但臨終的時候我們等待彌陀的 降臨,有些人很快的,阿彌陀佛就來了;有些人要等一段很長的時間,到 底是怎麼回事? 唯識學概要 - 3 - 因為你跟阿彌陀佛的互動的關係,的確有差別。所以我們現在就是 說,我們要在臨終的時候,除了我們自身的準備,我們對娑婆世界的調伏, 我們怎麼樣能夠跟阿彌陀佛建立一個非常強烈的感應力量,讓彌陀早一點 出現,讓彌陀對我們的加持力達到最高。那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件事情:你要對彌陀功德的真實的憶念。因為佛陀已經釋放一種 力量出來了,當然憶念是雙方面,你說你憶念阿羅漢,那就沒有什麼效果, 因為阿羅漢他根本不想跟你憶念,阿羅漢,是吧?他不想跟你憶念,你憶 念他也沒什麼用。但作為佛陀不一樣,佛陀是有發願的,他「眾生無邊誓 度」的,他已經跟我們憶念了,關鍵是我們是不是也釋放相同的力量來憶 念他。 卷二十四 - 4 -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對彌陀的憶念有兩種情況,就決定你臨終的時候 有兩種因緣。第一個我們來看「二人相憶」,就是說一個是佛,一個是眾 生。假設我們對佛陀的憶念是念念相續、心心相合,如在左右、如在目前, 但是這種憶念呢,是斷斷續續的,緣淺相隱,你沒有很真正的去投入的去 憶念佛陀,而你更多的是把憶念放在憶念娑婆世界的人事,那麼這種情況 到臨終,佛陀對你的加持力相對會比較疏遠,相對會疏遠。就是你來自於 佛陀的加持力會比一般人薄弱,佛陀對你的攝受力、加持力相對薄弱,這 第一個。 第二個「二憶念深」,「見堯於牆,見舜於羹」,「存乎中,形乎外」, 就像孔夫子,他經常看到堯在牆壁上顯現,看到舜在吃飯的肉羹中顯現, 因為他內心經常憶念,也就產生外在的相狀顯現,就是緣深相現。他對佛 唯識學概要 - 5 - 陀有決定性的憶念,強大的憶念,超過對娑婆世界的憶念,那麼這種人到 臨終的時候,他會得到佛陀更多的加持、更多的關懷,因為他釋放更多的 憶念出來。 好,那麼這個地方,在蕅益大師把這個憶念的概念,他把這個臨終的 時候的憶念,把它開出兩種力量:第一個佛力。佛陀是「能應」,彌陀大 願力,阿彌陀佛創造四十八願,他每一個願都在憶念我們,因為他因地的 時候,彌陀發願都是為眾生而發的,他所發的願都是想要幫助眾生,所以 他每一個願,四十八願,願願已經釋放一種力量在憶念我們,但是作為我 們眾生的心力啊,我們有自性功德力跟名號功德力,就像兒子一樣,是不 是跟彌陀感應道交?所以蕅益大師提出三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法 力不可思議、心力不可思議。來,我們解釋一下: 卷二十四 - 6 - 佛力不可思議這一塊,你就不用操心啦,佛陀眾生無邊誓願度,他已 經該做的做了,他已經在實踐他的理想;那麼對我們來說呢,心力不可思 議,很重要,你心中的憶念,當然這個地方你要有很確定的信仰,這個地 方就是強調你要相信你做得到。蕅益大師在講三力的時候,他很強調你的 心力不可思議,心力不可思議呀,祖師提出兩點,很重要的概念這個信仰, 建立兩種信心:第一個從因緣的造作上,對自己的信心。他說:「我雖昏 迷倒惑,苟一念回心,決定得生自心本具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 你臨終的時候你要這樣想:我過去的顛倒妄想,做了太多錯誤的憶 念,但是我現在回過頭來,「苟一念回心」,我把我的心力憶念佛陀,我隨 時可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因為心能造業、心能轉業。所以淨土法門很 重要的一個觀念:忘掉你的過去。諸法無自性,你不要再想你過去是怎麼 唯識學概要 - 7 - 不堪了,你要建立一個新的信仰:你相信你做得到。淨土法門就是注重未 來,你的心好好的想著未來就好了,想過去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過去不 等於未來。所以你相信你是一個新的開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是 說我雖然過去,我錯過很多的對佛陀的憶念,但沒關係,我雖一路以來「昏 迷倒惑」,但是我「苟一念回心。」因為阿彌陀佛隨時在等待我們,我們 只要回心轉意,我們隨時可以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永遠不會嫌太遲,這 第一個概念,你相信你心的改變,一定會改變你的因緣,這第一個; 第二個從理體上的信心,就是說「我雖業障深重,是彌陀心內的眾生; 彌陀雖萬德莊嚴,是我們心內的佛,所以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 我們的心,把因緣這一塊撥開來,我們的心是「如」;佛陀的心,把清淨 莊嚴的因緣撥開來,他也是「如」,一如無二如,所以感應道交是合理的, 卷二十四 - 8 - 因為我們跟佛陀是一家人,從一個同體真如法性的加持力來說,我們得到 彌陀的關懷攝受是正常的。所以首先我們臨命終的時候,一定要建立一種 堅定的信仰,你相信你對阿彌陀佛每一分的憶念,阿彌陀佛都能夠接收得 到,不管你過去你煩惱有多重、不管你的過去業障有多深,總而言之臨終 的時候一個概念:人生不堪回首!不要想你的過去了,你專心的想想你的 未來更重要。 【161】當佛號現前的時候 當佛號現前的時候 當佛號現前的時候,你的心就開始收攝 你的心就開始收攝 你的心就開始收攝! 舉一個例子,在《淨土聖賢錄》,這個明朝講到一件事,說有一個做 官的叫楊選一居士,當然他娶了幾個夫人,他的元配夫人楊夫人,她是學 佛念佛的。這個楊夫人她三十一歲以後,就生了一個兒子,可能之前生了 唯識學概要 - 9 - 幾個女兒吧,她生了一個兒子,她就跟她先生說:我的責任已經了了,傳 宗接代了,所以我現在想要專心念佛了,也希望你能夠成全我。她先生蠻 不錯的,大富貴人家很多房子嘛,就找了一個偏房,打掃一下,就給她住 在偏房,專心拜佛、念佛。 那麼這個楊夫人,她在專心拜佛念佛的過程當中,突然間業障現前 了,她背部長了一個膿瘡,流膿流血,醫生看也沒有好。但是她專心的還 是繼續的念佛,念到有一天晚上做夢,她夢到有一個鬼拿刀要砍她、殺她, 就趕緊跑,邊跑邊念阿彌陀佛,那麼這個時候看到一念佛的時候,旁邊出 現一道光明,那麼這個光明出現的時候,那個鬼就跑掉了。跑掉以後她醒 過來的時候,欸,這個瘡就不再流膿流血,慢慢乾了,後來就好了。好了 以後,當然她就有信心啦,佛號把這個業障給消了,她繼續念佛,以後沒 卷二十四 - 10 - 多久她就預知時至,臨終的時候她看到四個童子捧著蓮花來接引她——安 然往生淨土。 那麼現在我們要說什麼事呢?就是說楊夫人的成功——消除罪障,臨 終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她的關鍵,她產生一種強大的專修專念的憶念,這 很重要。其實我們平常偶爾也會到佛堂,憶念阿彌陀佛,對不對?但是我 們的心沒有真正的收攝起來,「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也就是說專修專念, 不是說你一定要把工作辭掉,而是說你在憶念佛陀的時候,你是不是全心 的投入,這個很關鍵。 諸位,我們現在創造的每一句佛號,跟臨終都有關係。如果你平常都 用攀緣心來念佛,就是也打打妄想,也念念佛;念念佛,也打打妄想,這 唯識學概要 - 11 - 個都是一種空洞的佛號,諸位,這個佛號全部是生死業力。如果你平常念 的佛,都是生死業力的佛號,你怎麼可能臨終創造一個能夠跟彌陀感應道 交的佛號呢?念佛先不管你念多久,你有半個小時,你就念半個小時;你 有一個小時,就念一個小時,但是你的方法很重要,你的心態很重要,你 是不是很真實的,把所有的外緣都放下,這個時候,我現在只有一個小時, 不要再打妄想了。你是不是成功的把所有的心力,都來憶念佛陀,憶念名 號,創造一個能夠跟彌陀感應的佛號出來,就是真實功德的佛號。如果你 平常的佛號,都不能跟彌陀感應,你臨終的佛號,就不可能跟彌陀感應, 不可能。 蕅益大師的觀念就是說:沒有平時的正念,你就絕無臨終的正念了, 因為你那個養成等流習慣了嘛。我們先不要求說你二六時中佛號不斷,但 卷二十四 - 12 - 起碼你養成一個心態:當佛號現前的時候,只要你的本尊功德現前的時 候,你就把這個佛號當一回事,養成這個習慣。當佛號現前的時候,你的 心就開始收攝,這是我的本尊的功德,你就專心的念佛,不管你五分鐘也 好、十分鐘也好,養成一個習慣,佛號一現前,就把心收起來,你臨終的 時候,你自然會養成習慣。你平常佛號現起的時候,你都不當一回事,你 臨終也不可能當一回事。 諸位,我們背後有強大的業力在等著我們,如果你今天沒有強大的憶 念的願力,你怎麼抗拒生死業力?所以所有成功的人,他不管念佛時間有 多久,他的心態一定是圓滿的。只要本尊功德現前,你就都攝六根、淨念 相繼,把佛號當作你的所有的功德,一心歸命,通身靠倒。如果你今天對 阿彌陀佛的,就是阿彌陀佛在心中的地位,如果你能夠訓練成當佛號現前 唯識學概要 - 13 - 的時候,所有的外緣你都能夠放下,你就成功了。因為它在你的生命當中 是最重要的憶念了。因為你的憶念,雖然有很多憶念,你可能也貪娑婆世 界某一種東西,但是只要佛號現前,你佛號生一切法不生,它能夠成功的 把所有憶念停下來,你就可以帶業往生了。因為它是你最主流的憶念,最 有勢力的憶念,強者先牽嘛!所以我們不可能斷掉所有娑婆世界的憶念, 但是你必須對阿彌陀佛的憶念,是最重要的憶念,最主流的憶念。也就是 說它是你對所有因緣憶念當中它是最大的憶念,當它出現的時候,所有的 都可以放下,你只要養成這種心態,你就成功了。 楊夫人的成功不是說她能夠念佛多久,而是她的決心,她成功的把對 阿彌陀佛的憶念,當做最重要的事情,這就是阿彌陀佛對她特別關懷的原 因,特別加持的原因。所以我們感應道交,一定要注意你的心態,你是不 卷二十四 - 14 - 是很真誠的去憶念佛陀,這個地方就決定了阿彌陀佛是不是對你有更多的 關懷、更多的加持,是這個意思。 【162】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好,那麼我們得到彌陀的關懷、得到加持會有什麼好處呢?我們來看 看第二個:「轉他成自」。這個「他」指的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種加持力。 這四十八種加持力,這已經成就存在法界,而且都已經對我們釋放善意的 四十八種力量,那麼如果我們今天能夠成功的把憶念阿彌陀佛,當做你生 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你就可以把四十八種力量轉成你自己的力量,臨終的 時候有四十八種力量來推動你。好,我們來看經文: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 唯識學概要 - 15 - 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好,我們來看消文。那麼這個地方,它是先法說,再譬喻。先看法說, 佛陀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接著我們前面說的,憶念佛的功德或者 憶念佛的名號,那這樣憶佛,主要是對佛陀功德的一種觀照,觀照力;那 麼念佛,是對阿彌陀佛名號一種專注,「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 相續安住」,那麼你這兩種憶念都具足,那麼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現 前當來』,『現前』指的是今生,『當來』指的是臨命終,那麼或者是現前, 或者當來,你『必定見佛。』 當然這個『見』不是說眼睛去見,你跟阿彌陀佛就心心相印,感應道 交,就跟阿彌陀佛,就能夠得到彌陀的攝受,安住彌陀的光明當中,跟佛 卷二十四 - 16 - 陀不遠了,而且不必假借其他的方便,你就能夠破除障礙,那麼心開意解, 乃至於往生淨土。也就說淨土的功德,只要做兩件事情就好了:『憶佛、 念佛』。 那麼他講出一個譬喻說:『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就是說我們今天身體什麼香氣都沒有,我們就是一個標準的業障生死凡 夫,身口意充滿了煩惱罪業,但是我們臨終的時候,我們那個明了的心, 我們能夠成功的放下娑婆世界所有的憶念,專心的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 憶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欸,就像這個人,他沒有香氣,他經常跟香在一起, 跟光明在一起,他就有香光莊嚴,他就能夠成功的把香氣、把光明轉成自 己的香氣、自己的光明,就「轉他成自」。所以阿彌陀佛的功德的轉變的 過程,只有一個方法:「憶佛念佛」。 唯識學概要 - 17 - 我們來看這個古德的解釋,什麼叫「憶佛」呢?繫心佛境,思惟觀察; 「念佛」呢?注心一境,繫緣不散。「憶佛」它是一種思想的改變,他能 夠憶念佛的功德,而把佛的功德加以思惟觀察。當然佛的功德就是淨土的 功德,極樂世界的正報、依報的莊嚴,他能夠正確的去思惟觀察,而產生 堅定的誓願。這個地方應該包括了觀照力、誓願力,「念佛」,「就是一種 專注力——「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這個印光大 師強調一句佛號念、誦、聽,這是一種專注力。 所以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提起佛號必須兩種力量現前:一個專注力, 一個觀照力。那麼這樣子,你就成功的把彌陀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轉 成自己的功德就叫「香光莊嚴」。 卷二十四 - 18 - 我們看它的這個轉化有兩種情況,『必定見佛』 ,第一個:現前。你 可能今生,就能夠得到彌陀的光明香氣的攝受,比方說在夢中,《法華經》 上說的「若於夢中,見諸如來。」其實你在用功的時候,拜懺也好、你在 打佛七也好,你要注意你的夢境,因為這個夢境是不能造假的,尤其是你 的第八識,得到你第六意識強大熏習的時候,你的業種子產生重大變化的 時候,它會有一點夢境出現。當然你要能夠見到蓮花、見到光明,這都是 非常好的事;或者是在定中,在寂靜的心中,譬如說《大集經》上說:「至 七七日,現身見佛」,這第二種。當然最重要是臨終,《阿彌陀經要解》說: 「是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是「臨終見佛」;或 者說「當來見佛」,就是決定往生所念的佛土,見彼佛世界之佛,這是剛 開始。 唯識學概要 - 19 - 那麼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分段生死已了,便可任運見十方諸佛,見到 十方諸佛,那麼最後呢,「無明斷盡,轉識成智」了,見到自性佛。有三 種見佛的可能:第一個見到阿彌陀佛;第二個見到十方諸佛;見到自己的 自性佛,三種見佛,三種功德。 【163】見佛有什麼好處呢 見佛有什麼好處呢 見佛有什麼好處呢? 那麼見佛有什麼好處呢?我們來看: 一、現前心開,多劫的業障,消融至極,心豁然開。那麼當然這個是 平時的感應,你多念佛,消業障增福報; 第二個:當來心開。就臨終的時候能夠見到彌陀,聽聞佛陀的說法開 示,然後能夠心豁然開,臨終的時候的開悟。 卷二十四 - 20 - 我們前面講到感應道交,這個地方講到它的功德——「轉他成自」。 這個憶佛念佛,把佛陀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我們也舉一個例子來說 明。說是這個慧遠大師,他在廬山東林寺成立一個蓮社,帶大家念佛。那 麼念佛的時候,他的結社當中,有一個居士叫劉遺民居士,這個劉居士他 除了持名以外,他兼修觀想。他做兩種觀想,第一個光明想,這是很重要, 《十六觀經》的最重要就是這兩個,一個是光明想。當然佛陀的慈悲他先 用落日觀,因為佛的光明就很像那種夕陽的落日,它不刺眼,但是很柔和, 你取那個落日光,然後再把那個落日光,把它當做佛陀的光明想,這第一 個;第二個是蓮花想。在十六觀裏面,蓮花想是很重要的觀,它有靜態的 蓮花跟動態的蓮花。 靜態的蓮花呢,就是觀想七寶池、八功德水,那麼蓮花在這個八功德 唯識學概要 - 21 - 水上,那邊漂過來漂過去、漂過來漂過去,這是第一個靜態;第二個就是 觀想蓮花跟你的關係,動態的蓮花,作蓮花開合想。你觀想你,欸,坐在 蓮花裏面,然後蓮花是關起來,然後一刹那間,你發願以後,欸,蓮花到 了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花打開,花開見佛,阿彌陀佛光明攝 受加持你。這個是蓮花開合,先在娑婆世界合,再到極樂世界開,你經常 做這個觀想。那麼這個劉居士,他就是除了念佛以外,他作光明想跟蓮花 想做了多久?做了十五年的時間。然後十五年後,他出現兩件事情:第一 個在打坐念佛的時候,他親自見到彌陀光明出現來照他,照耀他身心世 界,身心柔軟,他覺得身心特別的舒暢柔軟,這第一個,他在十五年以後, 在靜中見彌陀放光攝受; 第二個在夢中,他親自見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而且還空 卷二十四 - 22 - 中有人說:欸,你可以把這個水拿來吃一吃,他還真的把這個水舀起來吃, 特別的甘美。那麼這兩件事情當然出現以後,他就知道他的淨土因緣成熟 了,後來沒有多久就往生了。 我們現在要問大家兩件事情:他為什麼能夠見到光明?他為什麼能夠 喝到八功德水?諸位,他是一個娑婆世界的眾生,娑婆世界的果報體沒有 佛的光明,沒有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但是他真的接觸了,就這兩個事情。 我們先不談他往生到淨土去了,就是說他往生之前,這兩個因緣是怎麼出 現的?他沒有做多大的佈施,我們看不出他有什麼佈施、持戒、忍辱、精 進、禪定,六波羅蜜的資糧力,用這個資糧力去成就這種功德莊嚴,他沒 有太多的資糧力,他做了兩件事情:憶佛、念佛,他在佛堂做兩件事情而 已。 唯識學概要 - 23 - 也就是說這個功德不是他的,他只是成功的把彌陀的功德轉成自己 的,他找到了轉換的方法。他找到轉換的這種把他的功德轉換成自己的功 德,他是有方法的,他是有管道的,他掌握了一個正確的管道,正確的方 法,所以他現生就受用了。所以諸位,方法是很重要的,雖然我們時間有 限,但是你要掌握正確的方法,諸法因緣生,你今天掌握到一個正確的開 關,你就可以把極樂世界的功德打開,你打開了。你今天碰到娑婆世界輪 迴的開關,你就流轉生死嘛,這個很公平。這個生命有很多開關,看你去 碰到哪一個開關。就諸法因緣生,你去憶念娑婆世界,你就付出代價,因 為娑婆世界本身的問題就很多,你去憶念它,你就跟它感應道交。 【164】娑婆世界很大的一個過失就是無常敗壞 娑婆世界很大的一個過失就是無常敗壞 娑婆世界很大的一個過失就是無常敗壞! 卷二十四 - 24 - 好,我們前面是建立一種信仰,就是憶佛、念佛的信心,那麼現在正 式來說:怎麼憶念?這個方法怎麼做,應該怎麼做?就是說我們希望臨終 的時候,我們要做兩件事情:第一個我們想辦法不要跟娑婆世界感應了。 就是說雖然我們阿賴耶識還有很多業力,但是我們現在這個業力不要去刺 激它,這是你要做的。你千萬不要把阿賴耶識的業力,這種睡覺這種沉澱 的業力,去把它喚醒。你好不容易透過懺悔、皈依、發願,把業力給沉澱 下來,你不能再攪動它了。 就是臨終的時候,你怎麼樣能夠悄悄的走過生死關,不要把生死業力 的開關觸動,這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第二個你能夠正確的打開阿彌陀佛 的感應的開關,做這兩件事。那麼這一點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給我 們一個很正確的指導,叫做「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要做好兩種憶念: 唯識學概要 - 25 - 第一個對娑婆世界過失的憶念;第二個對極樂世界功德的憶念,讓你產生 兩種心態。 我們前面的空觀,是離一切相,把所有的心態全部的銷毀,讓你無分 別住。現在要重新建立兩種心態,前面是破壞,空觀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妄 想:好的妄想、壞的妄想全部的停下來,把生命歸零。那麼現在重新借假 修真,借娑婆世界的假相,讓你厭離娑婆;第二個借極樂世界的假相,讓 你欣求極樂。所以現在這個相怎麼樣?重新要借回來了! 前面的空觀讓你離相,對不對?現在「相」你已經不執著了,這個時 候把它借回來。那怎麼借呢?我們來看看,第一個:我們先借娑婆世界的 相,第一個借今生的相。我們要觀想今生的相是無常敗壞的,娑婆世界就 卷二十四 - 26 - 是不安穩的:「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須到來」,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對來生的相。我們來生有三惡道的危機,所以你不能對娑婆 世界的來生有所期待,因為你期待的結果,就是讓你得到第二生的快樂, 然後你第三生就直接去三惡道去了。我相信如果說讓你得到一生的快樂, 然後直接到三惡道刀山油鍋去,你是不會選擇的。所以你今天如果對娑婆 世界有所期待,你就很可能有到三惡道去的可能性了,那麼這是一個總相 的觀察。 第二個我們再觀察這個輪迴的過失有三種:第一個苦多樂少。我們不 要講太差的人生了,就講今生好了,今生在你的生命裏面算不錯的喔!說 實在,今生這個水泡冒出來,對你來說算不錯的人生了吧?因為我們大部 唯識學概要 - 27 - 分都在三惡道,你做人算不錯了,但是你看,今生是一個不算太差的果報 體了,但是你回憶你的過去,人生裏面,痛苦的因緣多、快樂的時間少。 其實人生是得不償失,快樂跟痛苦不成比例。佛陀說刀上的蜂蜜,雖然你 承受,當然人生也有快樂的一面,我們不能否認,但是快樂就像刀上的蜂 蜜,你舔蜂蜜的時候,你的舌頭被割傷,你付出代價,所以娑婆世界的快 樂,全部要有代價。 但是現在有什麼問題呢?就是說既然人生是得不償失,那麼為什麼我 們還要繼續輪迴呢?因為你被你的妄想騙了。我們總是記住娑婆世界美好 的影像,我們小時候成長過程可能有一些影像,給你很幸福快樂的感受, 然後你的心在分別這種感受的時候,你堅固的心就住在這個影像裏面,然 後從今以後,你就不在乎娑婆世界的真相了,你在乎的是那個影像,你希 卷二十四 - 28 - 望那個快樂影像再一次出現,即便你承受到很多痛苦——老病死的折磨, 你也不在乎。所以直到佛陀出現了,把你從妄想裏面拉出來:說你不要活 在妄想了,你看看,從依他起的角度,你看你一生走過來,你就知道痛苦 的時間多,快樂的時間少,每一次都是這樣,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第一個娑婆世界,你要付出痛苦的代價,你凡事要追求快樂,你一定 要付出代價,這第一個; 第二個輾轉相續,這個最可怕的。如果你不解決它,它永遠不會消失。 我們說很多痛苦都會有期限,你說我肚子痛,痛了幾天慢慢會好,但是輪 迴的病它永遠不會好。輪迴的可怕就是說:你不面對它,你就一直的輪迴 下去,它沒有一個期限的,這是它的可怕的地方。這個夢越做你越難醒過 唯識學概要 - 29 - 來,所以你不處理它呢,它就一直下去,輾轉下去; 第三個毫無意義。有些痛苦是有意義的,就是這種痛苦會給你增上, 比方說你去拜佛,雖然會給你身心的痛苦,但是它的痛苦會有增上的效 果,這種痛苦是有意義的痛苦。諸位,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無意 義,對你的增上一點都沒有幫助。就是說你受了無量劫的痛苦,你還是顛 倒妄想,該打妄想還打妄想,你不會在痛苦當中得到任何的啟示,不會的, 娑婆世界的痛苦對你是毫無意義的。所以我們就知道,娑婆世界不值得我 們憶念,我們現在開始在重新建立心態了。 前面是空觀的智慧,是把所有的心態全部停下來,就無分別智;現在 是有分別住了,開始把娑婆世界的相,重新借過來。到底臨終的時候,你 卷二十四 - 30 - 要做出什麼樣的選擇,你不能等到臨終再做決定。當然這個地方,從今生 的觀察,重點在無常敗壞,這種不安穩性,我們舉一個例子,講這個莊子 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莊子在道家裏面,他長期的修行他是有神通力的。那麼莊 子有一天,他去參加一個朋友的聚會,他回家的路中經過一個小山坡,看 到一個婦人,穿著白色的衣服,拿著扇子在搧一個墳墓,那麼搧墳墓他就 過去了,他說某某人啊,你為什麼拿扇子去搧這個墳墓呢?這個穿白色衣 服的這個婦人說:這個墳墓是我先生,我們在生前感情很好,那麼他死的 時候拉著我的手說:「夫人啊,我不敢奢求你終生為我守寡,但起碼我們 感情一場,你等到我墳墓乾了以後,你再嫁給別人。」這婦人就答應了, 答應以後呢,但是不巧,她先生死了以後,連日下雨,就是把墳墓都弄得 唯識學概要 - 31 - 濕濕的,所以她是已經找到對象,想要嫁給對方了,但是她要信守她的諾 言,所以只好拿扇子趕快把它搧一搧,看看能不能把它搧乾。 莊子一聽:喔,是這樣子,沒關係,我來幫你一把吧。他就:你扇子 借我一下,他就用神通力,兩三下就把這個墳墓給搧乾。哎呀,這個婦人 就跟他感謝:你真是我的恩人。那莊子走的時候,他說:你這樣子啊,你 可不可以把這個扇子借給我,做個紀念,婦人就把……這扇子沒有用了, 就送給莊子。這個莊子回去以後呀,就拿著扇子,在客廳裏面搧,就悶悶 不樂了。 這個時候他回去以後,他太太跟他感情很不錯,就說:欸,你今天為 什麼心情不太好?莊子就把今天回家看到的事情,如是如是的跟他夫人報 卷二十四 - 32 - 告。他夫人說啊:我對你一定是忠貞不二,烈女不嫁二夫,她說:你最好 記住你這句話。後來莊子悶悶不樂,沒多久就生病,就死掉了。死掉以後 當然就是,古時候為先生就要守靈三個月,三個月的時候,就把這個棺材 擺在客廳,沒多久莊子一個學生就來拜訪莊子,帶了一個僕人就到山上去 拜訪莊子。拜訪莊子的時候,他夫人說:莊子死掉了,真不巧。那個學生 說:那這樣子,老師死掉,那好,我要守靈吧,就在旁邊的一個偏房,弄 了一個偏房給這個他學生住。 這個學生長得瀟灑莊嚴,這個莊子的夫人日久生情,對這個學生就有 好感啦。有好感以後呢,有一天莊子的夫人他們在吃飯的時候,就問這個 莊子的學生說:「你結婚沒有?」他說:「我還沒結婚」,「你條件這麼好為 什麼不結婚呢?你的對象是什麼對象?」這個學生說啊:我的對象如果像 唯識學概要 - 33 - 師母這種條件,我就可以考慮結婚。那麼後來這個莊子的夫人,對他也有 好感,那我乾脆嫁給你好不好?他說好。結婚的時候,他說那結婚的時候 我們辦喜事,但是這個時候莊子的棺木還在,怎麼辦呢?莊子的夫人說: 沒事兒,我們把這個棺木,把它移到旁邊的柴房去就好了,把客廳布置一 下。 那麼後來就兩個人在辦喜事的時候,洞房花燭夜的時候,他的學生突 然間發起了羊癲瘋,就躺在地上就一直抽搐,不省人事。不省人事,這個 夫人很緊張啊,這怎麼辦呢?就問他的僕人說:你這個主人是怎麼回事? 他說我這個主人,這種病定期發作,她說發作怎麼辦呢?他說這個是藥沒 有辦法治,只有一個方法:要吃剛死的人這個腦汁,這腦袋的汁給他吃才 有用。他以前他發作都在秋天,秋天很多秋決,就死亡犯,去跟那個死的 卷二十四 - 34 - 那個犯人,那個槍斃的人,把他那個腦汁給他喝,現在不是秋天那怎麼辦? 結果他夫人說:那我有辦法。莊子的夫人就到廚房去拿一把菜刀,就往莊 子的棺木走過去了,走過去用這個刀把棺木給劈開以後,莊子就坐起來了。 這是他的神通力變現,他說了一個偈頌說:「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 相聚幾時休。既知死後無情義,早把生前恩愛勾」。所以他就……他也不 怪他老婆,因為世間無常嘛,因緣變化了嘛,所以他就出家修道了。所以 我們今天要說什麼?就是娑婆世界,其實它所有的過失,我們勉強都可以 接受,但是有一個過失是我們沒辦法接受:就是無常敗壞!娑婆世界對我 們的折磨,就是讓我們永遠活在沒有安全感。你得到的所有東西隨時會失 壞,這個問題最嚴重。 唯識學概要 - 35 - 你說娑婆世界苦吧,是吧?但是我們好歹在這個地方,從小到大也習 慣了,對不對?你好不容易在這地方住上去習慣了,欸,來生把你弄到其 他地方去了,到另一個地方去,你也習慣了,結果你又死了,又業力再把 你飄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了……生死疲勞,你永遠在適應新的環境,這個就 是娑婆世界的最大過失——無常敗壞。你只要在娑婆世界住一天,你就沒 有所謂的安穩性可言,而所有的快樂的基礎就是安穩,這最基本的訴求 嘛,但是關鍵是娑婆世界的快樂,沒有一個是安穩的。就是所有的快樂, 你就必須用擔心、怖畏……你在受用快樂的時候你是擔心的,你想想看。 所以我們今天在回顧娑婆世界的時候,我們怎麼樣正確的看待娑婆世 界,當然我們有些善業,我們由善業力也會成就快樂的果報,那麼為什麼 這個快樂的果報不可取呢?因為它無常敗壞。我們凡夫在受用快樂的時 卷二十四 - 36 - 候,我們會有一種期待,希望它是長久性的、是安穩性的,但是娑婆世界 沒有安穩性這個東西,所以你要從無常切入,大概娑婆世界的真相全部出 來了。所以我們選擇娑婆世界輪迴,是錯誤的選擇,是非常錯誤的。 【165】持咒在整個念佛法門它的定位為何 持咒在整個念佛法門它的定位為何 持咒在整個念佛法門它的定位為何? 好,我們今天先講到這裏。欣求極樂,那麼我們為什麼選擇極樂世界 呢?我們下一堂課再說。好,今天大家有沒有問題?我們今天是在講感 應,就是一種正確的憶念。好,請說。 學員:師父慈悲,今天的課程講到憶佛念佛,但在淨土法門裏面,很 多行者也兼修持咒。那弟子這邊有兩個問題,就是說持咒在整個念佛法 門,它的定位為何?第二個問題是說,持咒要到什麼階段該放下,然後該 唯識學概要 - 37 - 怎麼樣把持咒的功德,最後導歸淨土?謝謝師父。 師父:當然淨土法門它有專修跟圓修。那麼從圓修的角度,我們也可 以念佛、也可以持咒、也可以拜懺,但是呢,你必須要有一個正行,就是 主修跟兼修的差別。也就是說:你不能對所有的法門用平等心,淨土法門 沒有平等心,它就是一心歸命。也就是說我們一生可能會接觸很多的法, 有可能,你可能會持咒、你可能會拜懺、你也可能會持戒、你也可能會念 佛,但是你要永遠記住,佛號在你的心中是不可取代,不可取代! 我剛剛講過「一心歸命,通身靠倒」,當佛號在你心中出現的時候, 是所有的法門不可取代的。阿彌陀佛的聖號在你的生命當中,它永遠是在 你的核心的地位,不能動搖,不管你念多少佛,你永遠知道他是你的本尊, 卷二十四 - 38 - 他是所有法門不可取代的。所以你的本尊現前的時候,你對他是一心歸命 的,其他都是助行,兼修的。你必須把你的所有的法門,你心中會接觸很 多法門,你要把佛號排在最核心的地方,理由?沒有任何理由!因為你今 天要跟阿彌陀佛,你今天是主要是靠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其他的感應都是 其次,都是其次了,就這個意思。也就是說所有的修行是幫助你——萬善 莊嚴淨土,是説明你跟彌陀感應。 諸位!當我們在研究教理的時候是融通的,各種教派都可以研究,但 是一旦落入事修,那是很主觀的,就沒有對錯了。你說:喔,我的本尊是 文殊菩薩,那就修文殊菩薩也沒有什麼對錯;你的本尊是藥師佛,你就修 藥師佛。但是淨土法門的本尊只有一個,只有一個,那就是阿彌陀佛的聖 號,如果你選擇淨土的話。我們不用去排斥其他的菩薩,觀世音菩薩也不 唯識學概要 - 39 - 錯、地藏王菩薩也不錯,但是阿彌陀佛在你的心中是不可取代,就這個概 念。好,還有什麼問題? 【166】把做壞事當成是功德來修這種果報會是怎麼樣呢 把做壞事當成是功德來修這種果報會是怎麼樣呢 把做壞事當成是功德來修這種果報會是怎麼樣呢? 學員:師父慈悲,如果有一位菩薩他發了菩提心,修六度萬行,可是 他可能智慧不夠,聽了惡知識的影響,那把做壞事當功德的來修,想問: 將來他這種果報會是怎麼樣呢? 師父:你再講一次,說把什麼當做功德來修? 學員:就是把做壞事當成是功德來修。 師父:那這個很嚴重哦! 卷二十四 - 40 - 學員:可是他智慧不夠,他自己不知道的。 師父:不管他是怎麼樣,他這個是起邪見。因為你今天把過失當功德 修,這個問題很嚴重啊!因為他這個是無慚無愧啊,如果說他知道好壞, 他一時的做錯,那這個還有救,還有救。但他做這件壞事的時候,他當功 德想,那這件事情就非常嚴重了,非常嚴重。因為他的心就「其心堅固」, 猶如石頭一樣堅固,這個造惡是無慚無愧啊!那這個得果報就很難懺悔 了,這個人到三惡道就很難出來,因為他是種邪見。 學員:可是他是受惡知識的影響。 師父:不管他是怎麼回事,反正他的結果就是這樣子。他造業就這種 心態,他受惡知識的影響也是他的因緣。他過去生結太多……他為什麼跟 唯識學概要 - 41 - 惡知識結緣,這也是自己造成的。諸位,全世界最可怕的就是用邪見來造 惡,最可怕了。他在造惡的時候,他把它當功德想。你看那個恐怖主義的 攻擊是最嚴重了,他在殺人的時候他認為他會生天,這最可怕了,最可怕 了。這種業力得果報的時候是很難懺悔,幾乎沒辦法懺悔,因為他完全沒 有慚愧、懺悔的心,他那個結構太堅固了,他那業的根太強,你說怎麼懺 悔呢? 所以建立正知見是第一件事情,正知正見,瞭解正確的言行:什麼是 過失相?什麼是功德相?正見是最關鍵的。你沒有正見啊,不過他沒有正 見怎麼發菩提心呢?怎麼發起菩提心呢?你這邏輯有點錯誤,他發了菩提 心?所以這個菩提心發的不真,我覺得他不可能發菩提心,不太可能,後 來退失了?有可能。所以諸位,正知見是很關鍵的,很關鍵,你做了錯事 卷二十四 - 42 - 要趕緊懺悔。好,請說。 學員:就是我記得原來師父,聽師父講經,就是講過,就是舉過一個 例子,就是一個美國的一個體操運動員,然後他摔斷了腿,然後就請教了 一個哲學家,然後您舉過這樣一個例子。那是不是就是我們生活當中,碰 到了順境的時候,不能起貪戀;然後逆境的時候,不能起瞋恚,那就是我 們這個人生當中的痛苦,還是有意義的。就是我們這個痛苦,能夠幫助我 們精進修行,因為一般凡夫在順境的時候,都會起放逸的心;然後逆境的 時候才會把我們警醒,那就是說我們生活當中,那個痛苦和逆境都是還是 有意義的,是不是可以這麼想?師父慈悲開示。 師父:如果你今天用智慧來面對它,你今天把這種痛苦,把它用來調 唯識學概要 - 43 - 伏你對娑婆世界的愛取,就是你怎麼引導這個逆境,如果你逆境的時候你 是怨天尤人的,那這個痛苦是毫無意義了。如果你用智慧來引導它,把這 個痛苦,當做你生命當中的一個警惕,那這個痛苦是有意義的。但是我說 過,你厭離娑婆不能只是靠生命的體驗,因為你生命的痛苦是點狀的,不 可能全面,對不對?但是你觀察無常敗壞,是全盤的否定所有娑婆世界。 一定要從道理上跟自己溝通,也就是說你厭離娑婆的理由,是從無常的道 理切進去,這才是全盤的厭離娑婆。生活中的體驗只能夠當助行,不能當 做你對娑婆世界痛苦的觀察的全部,因為你今生所接觸的痛苦,是所有痛 苦裏面的極少部分,這樣懂嗎?用道理來跟自己溝通。當然生活的經驗也 可以當做一種助行,當做助行,但是你不能夠說永遠用生活上的痛苦,來 激發你,沒有用道理來攝持你,那你這個痛苦的瞭解是片面的,那你沒有 卷二十四 - 44 - 體驗到的地方,就是你投生的地方了,因為你的理解有漏洞。所以你厭離 娑婆也是選擇性的厭離,你不可能全盤的厭離。 好,我們先到這裏。我們淨土宗講完,大概是明天講完,下一次講完, 再下一次會有一個研討,我們再來討論這個淨土的憶念。 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56:14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23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二十三 【155】淨土宗的人生觀只有一個 淨土宗的人生觀只有一個 淨土宗的人生觀只有一個:為了來生而活!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二面,我們講到丁四:利益。那麼這一科是說 明菩提心來修習六度所成就的功德利益。那麼佛陀出世以後,佛陀在解釋 人生,他主要的一個觀念,就是從因緣來建立人生觀,所謂的「諸法因緣 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所以佛法是認為:因為因 緣的生滅,所以我們的生命就產生不斷的變化。那麼到底什麼是因緣呢? 它能夠去掌控我們生命的生滅變化?從唯識的角度,生命的主要因緣就是 我們心識的活動。 卷二十三 - 2 - 那麼心識的活動在唯識當中,古德把心識的活動開出三種心識,所謂 的異熟、思量、了境這三種心識,這三種心識的交互作用,就產生人生不 斷的生滅變化。那我們研究唯識學的時候,你在這個三個心識要找到一個 根本。所有心識的根本就是阿賴耶識,因為它把我們無量的過去跟現在, 做一個攏總的攝持:第一個它攝持我們的過去;第二個它接受我們現在的 熏習,這個很重要。 也就是說過去要變成未來,必須經過現在。你有可能過去就代表未 來,有些人是今生毫無作用,他的人生對他整個因緣來說,是毫無任何價 值,所以他的過去就直接等於未來,他前生是怎麼樣,他來生就怎麼樣。 但是有些人他學佛以後,他過去不等於未來,因為他今生強大的熏習的力 量出現了。那麼這個熏習的力量,有兩種力量會影響你的第八識: 唯識學概要 - 3 - 第一個就是你的第六意識的熏習,這就是所謂來自善惡業力的熏習。 我們第六意識的思考模式,有時候起善念,有時候起惡念,那麼就帶動了 身口意去熏習第八識,產生善惡的業力。那麼第六意識的熏習主要的來自 於、決定於我們的一種人生的善惡業,也就是來世的快樂跟痛苦,就是業 力的熏習這一塊。 第二個來自於第七意識的熏習,這種「恒審思量我相隨」,就是我們 心中的我執所推動的那種攀緣跟愛取。這個就沒有善惡了,你攀緣一個東 西,你執著一個東西,這個沒有什麼善也沒有惡,但是它會加強你輪迴的 力量,要小心。所以這一塊的熏習,就決定你的輪迴的力量。 所以整個唯識學的因緣觀,主要是兩種力量的交互作用:第一個善惡 卷二十三 - 4 - 的業力;第二個是生死的輪迴。就是第一個第六意識去熏習第八識,第二 個是第七意識去熏習第八識。那麼因為這兩種熏習的不同,就創造了你來 生的各式各樣的果報:有些人會活得快樂,但是他的生死業力很重;有些 人他雖然活得很痛苦,但是他的生死業力相對比較輕。所以因為第六意識 的善惡的熏習,跟第七意識的我愛執的熏習的不同,就創造了各式各樣的 人生觀。 那麼現在我們從過去即將面對未來,那麼今生是很關鍵,你是怎麼熏 習你的第八識? 從淨土宗的角度,你必須掌控兩種的熏習: 第一個趕快改造你的業力,尤其是在第八識當中有重大的罪業,透過 唯識學概要 - 5 - 懺悔的熏習:懺悔、皈依、發願。淨土宗的修行者,你絕對不允許在臨終 的時候罪業起現行,這對你是非常不吉祥,臨終你的罪業起現行,你就很 難往生了。因為你的色身不斷的干擾你、刺激你,你很難生起正念。所以 我們希望我們臨命終是相對安詳的——「願我臨終無障礙!」我們希望是 在一種很平和的、沒有一種色身的傷害刺激的情況之下保持正念,所以我 們必須要把罪業,把它懺除乾淨。懺除乾淨的原則只有一個,叫做「斷相 續心」。我們對於罪業,就是你不能再相續了,就這個原則而已。尤其是 殺盜淫妄的罪業,你透過你的懺悔以後,你從今以後永不造作,那麼雖然 這個業種子沒有消掉,但是保證臨終它不會得果報,它不會干擾你了,因 為你這個業沉澱下來。 諸位,帶業往生它是有條件的:這個業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續,它不能 卷二十三 - 6 - 是一個活絡的業力,不可以!帶業往生它必須是一個沉澱的業力,就是它 的相續心被你破壞,它這個運轉的功能被你破壞了,這個很重要。所以我 們必須要檢討我們身口意當中,哪些罪業還在相續的,這個地方你趕緊要 處理,這是第一個,業力的熏習這一塊,我們透過懺悔、皈依、發願,把 這個罪業給調伏下來。 第二個就是來自於顛倒的熏習,就是我執產生的攀緣跟愛取。那麼這 個地方在唯識,它是用調伏跟引導兩種力量的作用:一方面修習空觀的無 分別智,告訴我們其實你人生毫無所得,我們人生只是在受用一種生滅的 影像,你不可能從今生帶走任何東西的,所以我們不需要太多的去分別, 該是你的它就是你的,不該是你的你打妄想也沒用。所以你透過這種無分 別智的時候呢,你就放棄了攀緣,你會把心專心的放到來生去了。 唯識學概要 - 7 - 修行人的成功很重要就是:你必須把今生放棄!因為你的精神體力, 剛好值得你做一件事情而已。我們很難去攀緣今生,又去專心的去規劃來 生,很難的,因為你的精神體力有限嘛。你透過你的這個上班、休閒,你 剩下的時間,剛好能夠做一件事情而已,所以你必須要把心正確的引導到 來生去。 淨土宗它的人生觀只有一個:為了來生而活!你必須把你對今生的攀 緣的心,全部收回來,完全把心皈依到來生去,你就成功了。雖然來生還 沒有出現,但是你必須要透過憶念,透過你的憶念,把你內心的能量全部 導到來生去。這樣子你對今生的顛倒相對降低,臨終的時候它也不可能起 顛倒,因為你的心的能量,已經成功的移到來生去了,你不可能去回顧今 生了。臨終最可怕的就是回顧你今生,人生不堪回首,這個很重要,你臨 卷二十三 - 8 - 終的時候,只要你回頭去看你今生,你就完了。臨終只能夠向前看,不能 向後看,所以臨終的時候,往事不堪回首,因為你只要回憶過去,你就跑 不掉了。 所有臨終往生的人,一定是背水一戰,他心中想的只有來生,他把今 生完全放棄了,這種心態才可能會往生的,叫做「一心歸命,通身靠倒。」 所以我們在淨土宗,你為了臨終的正念,你必須做兩件事:第一個業力的 調伏;第二個思想的調伏跟引導,這個我們前面講過很多次了。 那麼我們現在談談菩提心,當然引導有兩種引導,一個正確的往生的 人,他的心態:長遠的目標是引導到成佛;短期的目標是引導到往生,這 兩個是相輔相成的。那麼假設我們今天已經把今生放棄了,反正今生它是 唯識學概要 - 9 - 一個成熟的水果,我們現在要的是,好好的去播種來生的種子。它這形成 一個水果了,它已經很難改變了。 【156】菩提心所引生的世間的利益 菩提心所引生的世間的利益 菩提心所引生的世間的利益 那麼當然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我們開始修六度的時候,那麼這樣子 對我們的今生、來生,有什麼樣的好處呢?我們來看看,由菩提心所引生 的兩種利益:第一個世間的利益;第二個出世間的利益。我們先看第一個 世間的利益。好,請合掌: 謂諸菩薩流轉生死,富貴攝故,大生攝故,大朋大屬之所攝故,廣大 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善知一切工論明 處之所攝故。 卷二十三 - 10 - 那麼我們今天發了一種成佛的願力,那麼這種願力發了以後,去修習 六波羅蜜,那麼這樣子對我們來生,有六種的利益: 第一個富貴攝故。就是菩薩透過佈施,會使令我們未來的因緣資財豐 富,生活的這種資具跟財富非常的豐盛,叫做富貴攝故; 第二個大生攝故。那麼這透過持戒,使令我們成就尊貴的種姓,我們 會生長在一種尊貴的家族,受到別人的尊重、讚歎; 第三種是大朋大屬。這個「朋」,就是很多的朋友、很多的親屬,因 為這個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他修無諍三昧,跟別人都保持一個和合無諍、 避免對立,所以他就修忍辱的關係,所以得到很多朋友眷屬的幫助; 第四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菩薩的因地的精進,他在未來的生 唯識學概要 - 11 - 涯當中,能夠成就廣大的佛法的事業,因為他絕不放棄; 那麼「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菩薩因地的時候,由菩提心 來攝持禪定的緣故,他來生的因緣,他的煩惱輕薄。那麼他對這種各式各 樣的這種妄想,也特別的輕薄,不是說沒有,因為他還是凡夫嘛,但是他 因為經常修習這個專注的「止」,經常有這種定課,功課的攝持,心中有 這個法的攝持,他的妄想輕薄; 最後一個『善知一切工論明處之所攝故。』菩薩因為在因地的時候廣 學多聞,所以他對這個工巧、還有這個聲明,還有很多的因明的邏輯,這 種善巧方便,他也是有他的一定的攝持。 那麼這個地方的世間利益,當然世間的福德力,它共於凡夫、共於外 卷二十三 - 12 - 道的。但是菩薩的地方,菩薩的福德力跟外道凡夫不太一樣的地方,我們 前面說過,你發了菩提心在修習善法的時候,因為你是有願力,所以你的 心就像大地一樣,大地它能夠不斷的生長草木。它這個草木,你看一個草 木,你把這個花,把它剪掉放在花瓶當中,它不可能生長,它只有不斷的 凋零;但是你把這個花,你把它種在大地當中,它得到泥土的這個陽光礦 物質的滋潤,它不斷的增長廣大,那說明什麼事呢?你發了菩提心去做善 法,你未來得果報的時候,是特別的堅固,不可破壞。 你看我們世間人很多人有福報,但是有些人的福報是很脆弱的:他小 時候很有福報、長大有福報,但是中年以後他的財富被破壞,他的尊貴的 種姓被破壞了;但是有些人的福報,他小時候福報很大、長大福報也很大、 晚年的福報也還是很大,乃至於生生世世的福報都很大,因為他因地的時 唯識學概要 - 13 - 候,是發願去做這件事情的。 諸位,諸法因緣生,佛教的結果,跟你的過程有很密切的關係。兩個 人同樣把一件事情做了,但是你用什麼心態去做,這件事情是非常關鍵。 如果你今天做了善法,是一時的感動,你看到這個人很可憐,刺激你的慈 悲心,你去幫助他了,這是一種概念。那麼由外境的刺激,當然你是針對 性的,這個人一定跟你有緣,跟你是特別親厚,所以你的所緣境不可能普 遍;第二個你的心不是很堅定,你是在某種情況才生起佈施的心。但是菩 薩發的菩提心不是,他是形成一種強大的願望,他隨時準備修習善法,只 要因緣具足他就表現出來了,所以他心中醞釀已久,就像大地一樣,所以 他得果報的時候,他特別堅固。 卷二十三 - 14 - 舉兩個例子,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當中,有兩個福報是很堅固,在家居 士的代表,就是須達長者。須達長者他不但把他的錢財,用黃金鋪地買下 了花園,他還親自的監工。整個精舍快蓋完的時候,他們家的錢花到連吃 飯的米都買不起了,他沒辦法了,他把他們家唯一的裝米的那個桶子拿去 換了少許的米煮成粥。要吃的時候,由於這個佛陀跟阿羅漢弟子的現前, 他又把所有的粥全部供養出來,那所以他得果報的時候,佛陀給他咒願: 說你從今以後,罪滅福生,永恆富饒。也就是說須達長者經過佛陀的咒願, 說這個人他雖然只是個初果,他離成佛還有很漫長的路,但是他的生命當 中,他一旦得果報,不管是在天上、在人間,他絕對沒有貧窮這件事情出 現,不可能。因為他的福報已經有根了,他那個福報力,已經在他的生命 當中生根了。我們的福報沒有根,所以也是有時候有福報有時候沒福報, 唯識學概要 - 15 - 那完全看業力來主導。 所以須達長者,我們可以合理的推論,他在修善法的時候,他是由願 力來推動的。他來行佈施,他的重點不在佈施,他認為這是他的願望,他 只是在實踐他的願望。他是怎麼樣呢?法法消歸他的願望——「萬行一 心」。 諸位,你用善念來修善法,這是一種因緣,那是一時的感動;你今天 修善法是在實踐你的理想,那又是一種因緣。你只是在實踐你的理想,沒 有任何理由,那麼你得果報的時候不可思議。因為你是在因地的時候,你 用善根來修善,不是用善念,這是一個福報的代表,須達長者,他的福報 是生生世世的相續下去。 卷二十三 - 16 - 第二個我們來看看佛陀的出家弟子,阿那律尊者。阿那律尊者他本來 是八王子,他出家以後所有財富都捨掉了。但他捨掉財富,並沒有捨掉他 的善根福報,他跟同參道友去托缽的時候,如果今天沒有托到東西,托到 空缽回來,他的缽只要往空中一拋,這個虛空裏面的缽回來的時候,裏面 全部是蜂蜜,他可以把那個多餘的蜂蜜分給其他人,如果不夠再拋一次, 這個福報到這種這種份上,你看,隨心自在!這種人修福報都不是一般的 心態,不是一般的善念,他們都是形成一種強大的願望,這種的福報已經 形成善根了。就是說這種善業已經在心中生根了,所以他這個福報力,是 一種相續的力量,自然相續。佛陀說他不管白天晚上,他那個福德力不斷 的增長廣大。 所以你要不發菩提心,你是非常吃虧,因為你修善法的時候你沒有 唯識學概要 - 17 - 根,就像這個樹沒有根,所以你得果報的時候,你把它花完的時候 就什 麼都沒有了,什麼痕跡都沒有留下來了,它不能產生一種輾轉相續的力量。 諸位,你在研究唯識的業果這一塊,記得一個原則:凡是善業一定要 讓它生根;凡是罪業絕對不能讓它生根,不能有生根,變成惡根,就糟了, 就是相續的關係。業力只有一個原則:相續跟不相續。罪業,你要把它的 相續的觀念把它切斷;善念,你要讓它不斷的在心中不斷的運轉,就像機 器一樣讓它 run,不斷的運轉。那麼你要讓善念不斷的運轉,你只有一種 情況,只有一種情況就是發願,你沒有其他的情況能夠讓善念運轉。 所以大智慧的佛陀就是說,我們雖然打很多妄想,但是你只要許下你 的誓願,你只要絕不放棄,你就可以把善的因緣在心中運轉起來形成強大 卷二十三 - 18 - 的善根。所以我們在發菩提心、修習六善法的時候形成了六種善根:富貴 的善根、大生的善根、大朋大屬,乃至於善巧方便,這種六度的善根,而 且你是盡未來際的受用,這是第一個,當然這個是世間的福德力。 【157】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間的利益 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間的利益 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間的利益 我們看出世間的利益,第二個: 勝生無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 那麼前面是講到世間的福報,那麼這個地方講到出世間的善根,前面 是講世間的善根。那麼出世間的善根說這個人,他有什麼好處呢? 「勝生無罪」。就是說菩薩如果說他萬一他沒往生到淨土去,或者他 唯識學概要 - 19 - 還沒成佛,還沒有成就聖道,他還是一個凡夫,那麼他成就這麼廣大的富 貴的果報的時候,他不生起顛倒的妄想,不會放逸。也就是說他的心跟福 報接觸的時候,他不會產生煩惱跟罪業的過失,乃至於在成佛之前,他在 受用福報的時候,他會有所克制、有所節制,這第一點這就成就自利的功 德; 第二個他跟眾生接觸的時候,他經常能夠有各式各樣的方便力,能夠 「現作一切有情義利。」「義」當然是出世間的解脫,「利」就現世的安樂。 他總是有辦法讓跟他有緣的眾生,得到世間的利益乃至於出世間的功德, 他有這兩方面的善巧方便,其實這個是很重要的,「勝生無罪」。 諸位,印光大師他提醒我們,如果你沒有成就一個菩提心,你也沒有 卷二十三 - 20 - 很堅定要往生的人,你最好福報不要太大,因為你第二生一定會放逸,因 為你沒有菩提心、沒有願力的攝持,你修善的時候你是用自我意識來修 善,你是用有所得心來修善,你一定會對這個善法有所期待,你一定會有 的。憑什麼大家都去休息了,你偷偷跑去掃廁所,憑什麼?你就心想:好, 我今生受盡了苦難,我一定要修善,讓我來生得到自在,你這個就是有所 得心了。所以你一旦沒有發起菩提心的人,沒有求往生的人,他心中的福 報力,一定是鎖定了娑婆世界的有漏的福報,那麼你因地的時候修善,你 心中就打這個妄想,你糟了,來生果報現前的時候,你一定會放逸。因為 你因地造業的時候,就做如是思惟、做如是規劃的,你就是準備要來受用 了。所以福報現前,你要沒有強大的願力的引導,你的放逸的結果,你第 三生就墮落了。 唯識學概要 - 21 - 所以你修善的結果,你第三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當然這個地方不是 善業害了你,是你沒有用菩提心來攝持善業。所以你沒有菩提心所攝持的 善業,不但是脆弱、容易破壞,它還會引生很多的後遺症。一個人會造重 大罪業,都不是福報差的人,他造不出重大罪業的。當然你發了菩提心以 後,你的福報是多多益善,因為你得到正常的引導攝持吧,他能夠正確的 把這種水流的力量,往淨土的地方引導、往佛道的地方引導。 我們舉一個例子:天臺智者大師。天臺智者大師他這世可以看得出 來,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薩道。他這一生出世的時候,他生長在一個梁朝, 他爸爸是梁朝的做官的,做大官的。所以這個古時候的大家族,這兒子出 生的時候,那是後繼有人,大家就歡天喜地的要慶祝,就殺雞、殺豬要慶 祝。但是很奇怪呢,他們家的僕人,在殺雞殺豬,要燒水的時候,它的火 卷二十三 - 22 - 一升起來就有一陣風吹過來,把它吹熄滅了,第二次也吹熄滅了,第三次 吹熄滅……後來終於這種殺雞、殺羊的事情,就不得成就了。 諸位,我們現在比較關心的就是說:為什麼他們在起火的時候,會吹 起那一陣風,那陣風怎麼來的? 菩薩因地咒願嘛! 因為菩薩修善的時候,他是用願力、用咒願力來修善:「眾生無邊誓 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他善 業的時候,他因地的時候,他是正確的引導他這個善業,所以得果報的時 候,他不允許有過失出現,他是用願力來修善的。你今天在得果報的時候 去殺生,違背他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誓願力。 唯識學概要 - 23 - 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得快樂果報的時候,他一旦要造罪業的時候,他 就會有一種因緣來阻擋他,讓他罪業不能成就。就是他因地修善的時候他 有發願,所以得果報的時候,當過失要出現的時候,他自然會產生一種力 量,來抗拒這個果報,來抗拒這個罪業。當然如果你沒有發願那你就糟了, 你就沒有一種善的力量來引導你,那你只好跟著感覺走、跟著妄想走,那 就糟糕了,那就放逸了。 所以說菩薩修菩提心的時候,他有願力的攝持善法,他得果報的時候 「勝生無罪」他生長那種大富貴的家族裏面,他不會有過失出現的,這他 因地的咒願力的攝持。 那麼我們看到這個菩提心,它會使令一個人來生得到大富貴,而且大 卷二十三 - 24 - 富貴當中,它有一種冥冥中的力量,往這個出世的解脫去引導他,有一種 聖道的力量。 【158】修任何一個波羅蜜多 修任何一個波羅蜜多 修任何一個波羅蜜多,都具足其他五度的波羅蜜多 都具足其他五度的波羅蜜多 都具足其他五度的波羅蜜多 好,我們看丁五,就是菩提心的最後一科:助成。這個六度,透過菩 提心的攝受,它會互相的資助,我們看提問: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互相抉擇,云何可見? 那麼六度的法門,如果透過一個菩薩的空性跟菩提心的攝持,它互相 抉擇,它會互相的融通、互相的資助。那麼這是應該怎麼去理解呢?我們 來看這個無著菩薩的回答: 唯識學概要 - 25 - 世尊於此一切六種波羅蜜多,或有處所以施聲說,或有處所以戒聲 說,或有處所以忍聲說,或有處所以勤聲說,或有處所以定聲說,或有處 所以慧聲說。如是所說,有何意趣?謂於一切波羅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 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那麼這個地方是說,佛陀在讚歎六波羅蜜多的時候,他有些經典講到 說:喔,所有的波羅蜜,佈施波羅蜜最為重要,你把佈施修好了,其他度 就修好了,佛陀『以佈施聲說』;但是有的經典,佛陀說:所有六波羅蜜, 持戒最為重要,你把戒持好了,六度就持好了;或者以忍辱,所有的功德, 忍辱第一;或者是精進、或者禪定、或者智慧。那麼佛陀為什麼在六度當 中,有時候會用一個波羅蜜,來攝持其他波羅蜜,這到底有什麼樣很深的 意趣呢?看無著菩薩的回答: 卷二十三 - 26 - 『謂於一切波羅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如是 意趣。』 因為一個菩薩他開始生起菩提心,他用願力來行菩薩道的時候,叫「一 心萬行」,但是他最後「萬行一心」,他所有的萬行都是在增長他的菩提心。 所以呢,他在修一切的波羅蜜多的時候,他修任何一個波羅蜜多的時候, 都具足其他的五度的波羅蜜多。他這個波羅蜜多,他能夠有一種互含互 攝、互相助成的效果。 比方說菩薩在佈施的時候,他也具足了持戒,因為他佈施的時候,他 知道怎麼樣佈施是如法的佈施,什麼情況應該佈施,佈施到什麼樣的程度 是恰到好處。那麼菩薩在佈施的時候,遇到種種順逆因緣的刺激,他能夠 唯識學概要 - 27 - 安忍不動,這個就是忍辱了;菩薩在佈施的時候,他能夠相續不斷,不生 疲厭,這就精進;菩薩佈施的時候,他內心寂靜,他不生起攀緣,就是禪 定;菩薩在佈施的時候,他善知眾生的需求,他不會把自己的需求強加給 對方,他知道眾生需要什麼,他廣設善巧方便,這個就是智慧了。所以菩 薩到最後在操縱六度的時候,他是隨修一法,其他的五度法門都具足了, 他修一波羅蜜,他具足其他的波羅蜜。 諸位我們看到,阿羅漢的功德,阿羅漢的神通跟佛陀的神通,有一個 非常明顯的不同:阿羅漢的神通,他因為沒有菩提心的這種攝持,他的神 通是單一的,是自受用的,他只能夠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佛陀的神通一釋 放出來的時候,他有廣大的他受用,他能夠一為無量,他能夠滿足所有眾 生的需要,叫「普門示現」。 卷二十三 - 28 - 比方說我們經常舉的例子,佛陀調伏狂象的例子。你看佛陀跟諸大阿 羅漢,那都不是一般的阿羅漢,三明、六通、八解脫的舍利弗尊者、目犍 連尊者,大阿羅漢,那種常隨眾,那都是久修聲聞法的大阿羅漢,跟佛陀 在路上走的時候,突然間看到那些狂象衝過來的時候,阿羅漢第一個反 應:飛到虛空。他的神通力先保護自己,這個自然反應嘛,這跟他因地有 關,他因地修善法的時候,他是少事少業少方便住,所以他的神通力不能 跟眾生分享。但是你看佛陀第一反應是把手舉起來,現出五道光明,所有 的象都跪下去,這是非常不容易,因為他知道每一隻象,它需要的是什麼。 佛陀舉出一道手的時候,每一個象看到的光明是不一樣,看到獅子的 相狀是不一樣的,只有佛陀做到。佛陀用一個音聲說法,所有人都能夠聽 到自己相應的東西,這個因地的時候,他就已經能夠互含互攝,所以佛陀 唯識學概要 - 29 - 為什麼叫萬德莊嚴呢!佛陀只要釋放一個法,他這個法能夠普遍讓所有的 眾生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因為他因地的時候有菩提心攝持。 諸位你如果說,你如果不法法消歸心性,你修善法的時候是用攀緣 心:喔,我把這件事做好了、你把這件事做好,你得果報的時候,你做了 A 跟 B,它不能產生整合的效果,它沒有那種效果。因為你是向外攀緣嘛, 你叫做「修習善法」。但是如果你把這些善法你能夠整合到內心去,產生 互含互攝,你得果報的時候,你富貴中就具足了莊嚴;莊嚴中就具足富貴。 它那個功德力,它是互含互攝的,就差在這裏。所以說呢,菩薩在修六度 的時候,到了末期的時候,他的每一個法一出現的時候,互含互攝。所以 他得果報的時候,一為無量,普門示現,那叫做「萬德莊嚴」。 卷二十三 - 30 - 好,那麼這個地方,我們把菩提心的功德,就是說你有發菩提心,也 是做這件事情;你沒有發菩提心,也做這麼多事情,但是它的結果,是完 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因為你過程不同嘛。你的心跟這個法接觸的時候, 你用什麼心態,會影響這個法到最後的開花結果。 好,那麼前面我們把這種聖道門的菩提心,就是我們如何來引導第八 識:第一個引導的力量來自於成佛的願力,以成佛的願力來修習善法,來 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我們未來會產生很殊勝的果報、很殊勝的功德。 【159】感應道交是怎麼樣的形成的 感應道交是怎麼樣的形成的 感應道交是怎麼樣的形成的? 第二個我們來談談第二種引導,就是阿賴耶識的第二個引導,就是淨 土門的引導。那麼我們看: 唯識學概要 - 31 - 丙二、依淨土門成就信願。分成三科:一、建立信心;二、依觀發願; 三、會歸佛號。 那麼淨土門,首先我們要建立一種真實的信心!這信心當中有兩科: 第一個感應道交;第二個是轉他成自。我們先看感應道交的地方,好,請 合掌,我們先把經文念一遍: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 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 母子曆生,不相違遠。 好,我們來看看,我們先把它做一個簡單的消文。那麼我們前面的賴 卷二十三 - 32 - 耶緣起觀,我們主要是針對自身的因緣,你應該怎麼樣來調伏自己的罪 業、怎麼樣調伏自己的這個思想,完全從自身的因緣。那麼現在我們來談 談,你跟眾生的相互關係,你的阿賴耶識跟對方的阿賴耶識,它們之間的 相互的感應的關係,是怎麼回事? 那麼這個地方佛陀先講出一個譬喻:說有兩個人某甲跟某乙,這兩個 人都有自己的阿賴耶識,他們有他們的業力、有他們的思想。這兩種因緣 在他的生命當中,交互的作用,這兩個不同的阿賴耶識,那麼這兩個人發 生什麼事呢?『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假設某甲他呢,很專心的很相續 的去憶念某乙的優點,比方說他憶念某乙的這個人,是很善良一個人,他 是一個很體貼的、喜歡幫助別人的,就是某甲經常憶念某乙的優點;那麼 另外一個呢?『一人專忘』。但是某乙心中早就把某甲給忘掉了,他憶念 唯識學概要 - 33 - 是另外一個人,另外一件事情,他們兩個做了一個不同的憶念。 那麼這兩個人第六意識有不同的憶念,他們來生會有什麼後果呢?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這兩個人有兩種情況:有可能會相 逢,當然有可能不相逢。但是即便相逢,比方說這兩個人來生都投生在洛 杉磯,但是他們就沒有因緣相見,他可能一個在洛衫磯住在 arcadia,另 外一個住在 pasadena。他們這輩子兩個活動當中只有相逢,但是不可能相 見,它沒有一種感應的力量,它沒有一種力量讓他們兩個能夠接觸,叫做 『若逢不逢』,即便是相逢在一個城市,就跟不相逢一樣,他們兩個生命 不能產生交集。 『或見非見』:就是即便你們兩個在超商相見了,某甲某乙,欸,兩 卷二十三 - 34 - 個人見面了,但是你看他沒感覺,他看你也沒感覺,兩個人就當面錯過。 就是說這兩個阿賴耶識碰撞的時候,它不會產生互相吸引,為什麼呢?因 為它在因地的時候沒有互相憶念。 那麼反過來,再看另外一個因緣『二人相憶,二憶念深』:某甲很專 心的憶念某乙,某乙也偶爾憶念某甲,這第一種情況,兩個互相憶念。或 者說『二憶念深』:他們不是偶爾的憶念是經常性的憶念。某甲經常憶念 某乙,他可能不在洛杉磯,他在另外一個州,那麼這個某甲就經常憶念某 乙,那某乙也經常憶念某甲,那麼這兩個人,未來的阿賴耶識會什麼樣的 結果呢? 『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唯識學概要 - 35 - 他們兩個生生世世的生命會互相吸引,就很容易生長在一個城市,就 很容易讓他們有一種力量,讓他們見面乃至於變成眷屬,因為他們因地有 互相的憶念。這是一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之間的相互關係,透過憶念, 就創造來生的相遇。那麼這個比喻,佛陀到底是想說什麼呢?他說:『十 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眾生跟眾生的憶念,是這個道理,佛陀 跟眾生的互相吸引,也是這個道理,因為兩個都是心嘛。 就是說呢,我們先看看佛陀是怎麼回事,佛陀心是怎麼想的?說:『十 方諸佛,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佛陀的心是大般涅槃,但是佛陀的心大 般涅槃,他跟阿羅漢的涅槃不一樣,他的涅槃是真空妙有的、他是轉識成 智的、他是破壞顛倒執著、他不毀滅心識的活動,所以他在大般涅槃當中, 他憫念所有的眾生,他是用平等心,就像母親憶念所有的兒子。所以佛陀 卷二十三 - 36 - 的憶念已經完成了,佛陀成功的去憶念每一個眾生,就是佛陀他自己已經 把他該做的事情做好了。 佛陀因地的時候:眾生無邊誓願度,對不對?他發這個願,他成佛以 後,他果然的實踐他的願望,他把他的心平均的分給每一個人,他沒有哪 一個人多,也沒有哪一個人少。但是為什麼有些人得到佛陀更多的關懷、 更多的加持呢?我們看看怎麼回事: 『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曆生,不相違遠。』 作為佛陀,他是用平等心來憫念一切眾生,但是作為眾生呢,假設這 個眾生他離家出走,他根本就把這個佛陀的功德給忘了,那麼這個人就很 難跟佛陀感應了,因為他的心是憶念凡夫的世界,他從來沒有憶念過佛 唯識學概要 - 37 - 陀;那麼反過來假設這個人是一個學佛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他能 夠就像兒子憶念母親一樣的憶念佛陀,那麼他跟佛陀就很容易生生世世就 能夠產生感應、產生吸引。 也就是說,我們這樣講好了,我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這個釋迦牟尼 的佛像,到底他有沒有加持力?有沒有加持力?你說有?喔,答案是:很 難講!你看有些人外道他走過去,他完全對這個佛陀是完全不當一回事, 那麼這個佛陀對他就毫無加持力可言,就是佛陀的功德力就跟他不可能接 觸了,因為你不憶念他嘛!諸位,加持力不是單方面的,不能強迫的。一 個佛弟子他經過佛像的時候,他會合掌,欸,這是一種感應了,那這佛像 對你有加持力了,佛法的加持力都是雙方面的。 卷二十三 - 38 - 作為佛陀他是把他的加持力,平均在每一個眾生上,但是你自己是不 是跟佛陀感應,你要透過你一種至誠懇切的憶念,才能感應道交的。也就 是說佛陀跟你的因緣有多深,完全取決在我們自己,我們自己決定的。因 為佛陀這一塊已經準備好了,他平等心把他的功德全部釋放出來,但是我 們自己的準備,就決定佛陀會給你多少。那麼這個就是我們先瞭解一下, 這個感應道交是怎麼樣的形成的?是兩種力量形成的:心力跟佛力的結 合。 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47:39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22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二十二 【150】菩提心簡單的說就是你的願力 菩提心簡單的說就是你的願力 菩提心簡單的說就是你的願力,你要發願! 我們上一堂課,已經討論了這個空正見。那麼我們從一種有相的執 著,要進入到空性的法海,你所採取的方法就是「無分別智」。我們如果 是在一種生死的業海當中,那麼佛陀的空性的三昧是在彼岸的話,無分別 智就是它的船,就是你的工具。當你的生命要從一種攀緣心的業力,轉成 一種往生的願力,無分別智是很重要的一個工具。這個工具你不操作,你 很難從過去的執著裏面跳脫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念的佛號,全部是 生死業力的佛號,他這個佛號上不去,因為你的攀緣心太重了。 諸位,這個佛號雖然是萬德洪名,但是你可別忘了,它是你的心創造 卷二十二 - 2 - 出來的。當你的心是攀緣的時候,這個佛號自然是充滿攀緣,是心作攀緣, 是心是攀緣,所以關鍵是你的心來引導這個佛號的方向。如果我們心態不 提升,這本來是一個萬德洪名,進入到你的攀緣心,變成糖果、變成人天 福報,多可惜啊! 所以阿彌陀佛的意思就是說,雖然我們不能夠證得空性,但起碼你得 隨順,你不能完全抗拒啊!你對於整個菩提道、空性、菩提心,完全抗拒, 那你怎麼能夠往生呢?你一定要往三界火坑裏面跳,誰能夠把你拉回來 呢?不可能。不一定要斷煩惱,但起碼你的心,對於聖道的空性、對於聖 道的菩提心、對往生的這種功德是隨順的,這個很關鍵。你起碼跟阿彌陀 佛是走在同一個道路上,你不能背道而馳,所以這是很重要的概念。 唯識學概要 - 3 - 要我們修無分別智,不是要你證得空性,起碼你有這個決心,而且你 也努力在做了,雖然你不斷的失敗,但是你絕不放棄,表示你是怎麼樣呢? 我對這個真理是順從了,這個是最重要了,論心不論境,那麼你已經在進 步當中了,你保持在一種進步的力量,每天在進步當中,這個最可貴了。 那麼我們修完空觀以後,我們就要談談菩提心了,這兩個是相接的。 佛陀常常說,我們生命是一個無止境的水流。當然身為一個凡夫,引導這 個水流的是自我意識,我們以前用攀緣心來引導這個水流,現在攀緣心被 無分別智給破壞了,但是你不能讓水流停下來,大乘佛法永遠是要保持活 水,一定要真空妙有的。 所以自我意識被無分別智破壞以後,誰來取代它呢?就是菩提心、往 卷二十二 - 4 - 生的心!你必須要創造一個新的力量,來引導你的水流。我們是創造兩個 力量:一個「成佛的力量」、一個是「往生的力量」,這兩個要結合起來。 也就是說以前我們是用攀緣娑婆世界的心,來引導這個水流,你攀緣它, 如果你好因緣善業現前,就到天上去;你攀緣它,如果你罪業起現行,就 到三惡道去。不管怎麼樣都是攀緣,本質就是有漏。 那麼這個攀緣心被無分別智破壞以後,這個水流停下來了,但是你要 重新再創造一個力量,把它引導到涅槃、把它引導到淨土。所以我們談談 菩提心,就是重新建立一個生命中的力量。這個力量是什麼呢? 菩提心簡單的說就是「你的願力」,你要發願! 以前我們是跟著感覺走,我們以前人生沒什麼目標,就是追求快樂。 唯識學概要 - 5 - 曾經有過給你快樂的感受,你就念念不忘,你就希望這個快樂再出現。我 們以前是跟著感覺走,活在自己那種帶有快樂的影像,不斷的攀緣那個影 像,然後就住在這個影像上。現在這個影像被無分別智破壞了,沒有影像 可以攀緣了,這個時候你開始立定你的志向,你到底希望你來生,希望變 成一個什麼樣的結果,你就開始可以規劃來生。因為你擺脫了生死業力, 你現在有資格叫做「開創未來」。你還在攀緣娑婆世界,你根本沒有資格 講開創未來,你的未來就被生死業力給綁住了,你怎麼開創呢?所以生死 業力被無分別智破壞以後,你現在有選擇權了,你未來要何去何從?當然 最好的選擇就是成佛了,發一個成佛的願力。 那麼成佛的願力有兩種方法,第一個:如果你是智增上的菩薩,你可 以多緣諸佛的功德莊嚴,多讀讀《法華經》、《華嚴經》,讚美佛陀的功德, 卷二十二 - 6 - 無量的功德三昧,然後你發願:我有一天要跟他一樣,佛道無上誓願成, 這第一個,緣佛的法界而發菩提心。如果你是屬於慈悲心比較重的那一 種,你也可以緣眾生法界:悲眾生苦,哀聖教衰。多想想眾生的痛苦,活 在顛倒當中,那麼你發起要度拔他的使命感,我一定要對他們做一些有幫 助的事情。總而言之你緣佛道的功德發願也可以、緣眾生法界發也可以, 總之你要許下你未來的誓願,你的理想抱負是什麼。因為娑婆世界業力被 你調伏了,所以菩提心就是一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力,這個就是「菩 提心」。 那麼你有兩種選擇,最好的選擇是受菩薩戒,最好的選擇,有諸佛菩 薩的證明,有同參道友的互相的攝受,在佛前緣境發心成就菩薩的戒體, 這個是最好的。如果你因緣不具足,也可以在佛前自己發願,也可以。你 唯識學概要 - 7 - 可以上網去找一下,菩提心的發願文它有很多的儀軌,藏傳佛教、顯教的 大師都有這些儀軌,你可以隨便根據哪一個發菩提心文,來照他的文念也 可以。 總而言之,我們對娑婆世界的攀緣心被消滅以後,你必須對來生對未 來有一個新的規劃。那麼這個規劃,菩提心發了以後,有兩種情況:第一 個初心菩薩的菩提心,叫「自受用菩提心」,要以內觀為主,所以自受用 的菩提心又叫做「願菩提心」,它只論心不論境,你可能今生什麼事都沒 有做,也無所謂,你只要把所有的修行,都會歸到菩提心就可以了,所有 的修行都跟你的理想抱負有關。你這個時候的人生啊,從攀緣心變成歷事 練心,就是人生只有一個目的,利用所有的事情來幫助你的菩提心,就做 這件事情。你只要看看你的菩提心,今天有沒有比昨天進步就好了,因為 卷二十二 - 8 - 成敗得失對你來說沒有意義了,所以這個時候是法法消歸菩提心。 剛開始的菩提心叫「願菩提心」,以增長內在的菩提心的願力,加強 他的願力為重點,還不在於資糧力,願菩提心是屬於自受用這一塊。那麼 可能你要經過五年的時間,或者十年的時間,你的菩提心站穩了,你的因 緣也具足了,就有資格談到行菩提心,你可以做一點實事了。你找到你的 定位,你看你適合做什麼,在佛教界裏面,你是適合做什麼,做什麼都可 以,這個職位沒有高下,你在這個地方開始利益眾生積集資糧,這個時候 你的菩提心除了願以外,還有資糧力了。所以我們前面的菩提心,叫做「萬 行一心」,在《法華經》給它一個詞,叫做「萬行一心」。把所有的萬行會 歸到菩提心,只要對你菩提心有幫助的你就可以做,只要傷到菩提心的就 不能做,它完全用菩提心的增減,當做你生命的指標。 唯識學概要 - 9 - 初心菩薩先不要管別人怎麼樣,先管你的菩提心是不是進步,但是後 半段一心萬行的時候,就考慮到慈悲善巧了,開始要站在眾生的角度來思 考,他需要什麼?──恒順眾生。 所以這菩提心有兩種修法:你如果是在自利的角度,那就是以願菩提 心為主,先守住你的本願就好了;如果你是後半段了,你覺得你除了你自 己的願力以外,你可以多少做一點事情了,你可以轉成行菩提心。懺悔業 障、積集資糧,這個就是菩提心的修法。其實就是你心中的一種願力,由 願力取代對生命的攀緣。 好,那麼這塊有沒有問題?這個是修了空觀以後,接著就是修菩提心 了。它是一種願望,但是這個願望,不要忽略,它是你生命中一個新的力 卷二十二 - 10 - 量產生了。 我問一下,諸位,你們受過菩薩戒的舉手我看看。鼓掌,鼓掌!你不 能夠一天過一天啊,修行啊,它是先有目標才有修行的,你不是說走一步 算一步,不是這樣子的。佛教是先有目標才有過程,要「以願導行」。你 要設定一個目標你才有資格談修行,你沒有目標,你根本連修行的資格都 沒有,你的心就是到處跑,就是你還沒上路啊,這個發願很重要的,你不 能拖哦。 【151】我們如何來操作我們的菩提心呢 我們如何來操作我們的菩提心呢 我們如何來操作我們的菩提心呢? 學員:請教師父一下,那弟子怎麼會知道我什麼時候,已經差不多自 受用的那個階段,因為會怎麼樣覺得會足夠那個信心,我可以出去行菩提 唯識學概要 - 11 - 道了? 師父:這個很難講了,沒有標準答案。你應該多少會知道一點,但是 五年是少不了了,每一個人的時間都不一樣。但是你不能發了願,就趕快 在外面到處跑,不可以。你一定要讓那菩提的幼苗要讓它增長,就是「止 觀」的力量。你要用止觀來灌溉菩提心,讓它至少生根,就是它不容易退 轉。因為你來到娑婆世界,來到人身的凡夫的世界那就很複雜了,弄得不 好菩提心會失掉的,會被破壞。欸,請說。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請教一下,這個菩提心的修法,事修上面是說 我們譬如說受菩薩戒,這樣一生一次,或者是說每天,譬如說睡前的時候, 都要有一個時間來觀想這個菩提心,應該是要怎麼操作比較得當? 卷二十二 - 12 - 師父:它有很多的方法,我們上次有開一個菩提心的課程,對不對? 它有很多的偈頌可以背誦。那我們這次的上課也談到,這個從佈施去修, 是吧?佈施、持戒,但是它在修的時候呢,它在修佈施在修持戒的時候, 它是會歸到無貪的善根。就是說你是不是從佈施持戒當中,建立一種無貪 的概念出來,讓你去學習施捨,而不是重點是你送什麼東西出去。它是借 相修心,它觀你的心,欸,我今年的無貪的心比去年進步了,你看到事情 的執著度,執著的力道淡薄了。所以它菩提心它有一些眷屬的,比方說無 貪、比方說精進、忍辱,它也有很多的善根。它這個寶鼎,它下面有很多 腳來幫助它的;我們在講自受用菩提心有講到佈施、持戒、忍辱、精進、 禪定、智慧,你要有一些安定的功課,你要有一些誦經、聽經的法門,智 慧也要不斷的增長。所以它六度,它一開始是幫助菩提心。 唯識學概要 - 13 - 學員:是,聽師父這樣講,弟子的理解是說:菩提心的修法就是說日 常生活中,歷緣對境,就憶念這個菩提心? 師父:對,你要憶念它,對對對,你要憶念你的願力:我為了要成佛, 所以我必須要去拜八十八佛;我為了要成佛,所以我要去念佛、去持咒、 去持戒。所以你所有的功德,是往這個菩提心上面去整合起來,否則你沒 有菩提心的話,你就流到人天福報去了,就是憶念這兩個字。 學員:師父,弟子請教一個問題,那上次師父提到說,有漏種子跟無 漏種子,我在發菩提心、我在事修,比如說我去做義工、做做善事,因為 我們第一念很容易就分別,為了我自己,是否那時候我們是說,強迫自己 說:我就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去做這個事,就強迫它第二念? 卷二十二 - 14 - 師父:對對對。 學員:變成這樣子,把它轉成這種念,這樣我就慢慢就破壞它? 師父:是的是的,是,一開始都是勉強,對對對,就是這樣。不能做 要它做,不能這樣子想要它想,就是要第六意識聽你的,聽你的規劃,就 是訓練第六意識在你的規劃當中,你要訓練第六意識順從菩提心、順從往 生的心,就是訓練第六意識。就是強迫,就是強迫,對,當然你要有一點 善巧,它做得好的時候,鼓勵它一下。 學員:好,謝謝師父。 師父:其實現在第八識已經不是重點了,諸位,現在關鍵是你第六意 識的訓練,你現在是第六意識怎麼去引導第八識。生死凡夫啊,他第六意 唯識學概要 - 15 - 識一天到晚打妄想,所以第六意識就跟第八識走,叫生死業力凡夫了。它 第六意識它本來是可以主導第八識,它放棄了主導權,因為它第六意識到 處攀緣,攀緣到第六意識妄想很重,它自顧不暇,所以臨終的時候,它到 處去打妄想。所以第八識本來要讓你引導,結果你不引導,那對不起,那 第八識來引導你,第八識把第六意識帶走了,隨業流轉了。淨土宗不可以 這樣!淨土宗要第六意識來引導第八識,隨念往生。所以你就要訓練第六 意識聽你的,你要給它一個願望,那麼在過程當中隨時檢查一下,你菩提 心在不在、你是不是為了菩提心做這件事情、你菩提心是不是不斷的在進 步當中?你把心放在哪裡,第六意識就會跟著你走,是這樣子的,這叫「作 意」。我們為什麼對娑婆世界攀緣這麼重?因為以前都把心放在那裏。 【152】第六意識有失智傾向的時候怎麼辦 第六意識有失智傾向的時候怎麼辦 第六意識有失智傾向的時候怎麼辦? 卷二十二 - 16 - 學員:師父,阿彌陀佛!我有兩個疑問,但是跟上一節課講的有關, 因為來不及問,我現在可以問嗎? 師父:可以可以。 學員:就是上一節課師父有講到,就是我們臨終的時候,我們要控制 我們的第六意識,就是說斷相續相。那我們如果就是提起佛號的時候,那 還是用第六意識,還是要用第七識去執取佛號? 師父:第七意識它聽你招呼嗎?第七意識不能用。第七意識的執著 是……你就是用第六意識,第六意識你做如理的思惟是,你告訴你自己: 你的生命結束了,你要到哪裡去。你要用第六意識來給自己一種很好的分 別、很好的思考。你第六意識決定了,第八識就跟你走了。 唯識學概要 - 17 - 學員:是。我第二個疑問是:就是現在有很多年紀大的人,有這個失 智症的問題,那這個失智症呢,是第六意識出了問題,還是這個第八意識 裏面的種子不見了? 師父:你說這個是叫,我們叫做老人癡呆是不是? 學員:是。 師父:他這個老人癡呆可能第六意識已經出了狀況,就很不好了。因 為你整個生命的希望,都靠第六意識來引導,尤其淨土宗,如果第六意識 受到傷害,這個就很麻煩啊!他沒辦法如理思惟。 學員:是,他是不能控制第六意識了嗎? 卷二十二 - 18 - 師父:他已經沒辦法如理思惟了,對對對,它已經不聽招呼了,這就 很麻煩了。 學員:那他的斷相續相,等於也是就沒有辦法做得到了,是嗎? 師父:第六意識不能讓它受到傷害,因為你唯一的希望,就寄託在第 六意識了。所以第六意識一旦進入到闇鈍,一到失控,那這個往生的機率 就大大的降低了。 學員:有補救的辦法嗎? 師父:我真的不知道了。因為你第六意識是關鍵嘛!因為你現在第六 意識用思想來引導業力,你現在唯一的可能就這樣子嘛。當然你要思想遇 到障礙,那就很麻煩了。 唯識學概要 - 19 - 學員:是,因為失智的話,他可能不是馬上就面臨死亡的問題。 師父:是的,因為他已經沒辦法判斷:娑婆世界的過失、極樂世界的 功德。他的判斷力應該也會受到影響,是吧?那就糟了。 學員:那有可能再找回來嗎?第六意識。 師父:它也不是失掉,他的第六意識的思考能力失掉了,它第六意識 還在,但是它思考能力的功能失掉了,這就很麻煩啊。 學員:那就等於沒辦法補救了?不能失智,失智不能去西方。 師父:嗯,所以我們,所以福德資糧很重要。你為什麼要拜懺、要持 戒,其實這個東西,你的資糧力太差也不行,要迴向。 卷二十二 - 20 - 學員:OK。但是有失智的傾向的時候,那就表示他以後沒辦法去西方, 往生西方? 師父:這個我就不知道了,這個醫學的問題由醫學去處理了,反正你 第六意識是關鍵。你要引導第八識只有靠第六意識,因為第七意識它不聽 你招呼的,前五識根本一點用途都沒有。你現在能夠往生,唯一的希望就 靠第六意識的明了、分別、想像、如理的思惟。因為第八識它就是一個強 大的業力,它何去何從它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如果你第六意識你不引導 它,它會先等你,臨終的時候第八識會先等你,等你來引導它,所以隨念 往生,第八識的業力還沒有啟動,它一啟動你就完了。但是你最佳時機, 在臨終的最佳時機,你不引導第八識,對不起,等到第六意識消失以後, 第八識它就來引導了。就是它給你機會了,你自己不引導,它第八識它給 唯識學概要 - 21 - 你機會嘛,臨命終的時候它給你引導嘛,結果你不發願,你就整天打妄想, 好,那第八識:我給你機會了,你不引導,那我來引導你,你就只好隨業 往生了,第八識強大的業力出來了,就把你帶走了。所以要往生,你要在 第八識業力沒有現前之前,趕緊發願,用願力來引導第八識。當然你不能 起執著,你一執著的話,你就觸動第七意識,第七意識去觸動第八識,第 七意識也會去刺激第八識的業力得果報,你不能有太重的執著。所以空觀 的智慧,無分別智也很重要。 【153】廚房裏會引來一些蟑螂螞蟻 廚房裏會引來一些蟑螂螞蟻 廚房裏會引來一些蟑螂螞蟻,應該怎麼辦? 學員:阿彌陀佛,師父慈悲,我想問一個事修中的一個常見的問題, 比如說咱們一個道場,道場裏會有一些廚房,為大家做一些齋飯,那麼有 卷二十二 - 22 - 一些廚房裏,會引來一些蟑螂螞蟻一些東西。我有聽過有一些道場,要請 來殺蟲的去殺這些蟑螂螞蟻。那如果像咱們這種佛教的道場,怎麼能殺蟲 呢?我覺得這個問題要遇到了,應該怎麼辦? 師父:請坐。這當然不可以呀,不可以不可以這樣。假如你明明知道 這個東西噴下去,它會死嘛,你知不知道?你知道,結果你又噴,這就殺 生了,不可以。殺生是不能有理由,知道嗎?不能有任何理由的,殺生是 比較麻煩,因為它牽涉到一種死亡的業力,又牽涉到你跟它的互動。這個 冤親債主啊,你臨終的時候,它會來干擾你的,它如果到鬼神道去就糟了。 學員:像在美國,Government 會有一些人來檢查嘛,他定期的會來檢 查這個衛生的問題,如果發現有,他可能會把這個道場關掉,那我也不知 唯識學概要 - 23 - 道,如果在 China、在臺灣可能都沒有問題,但是我覺得在美國這確實是 一個很實際的問題。 師父:你只能夠說:這個我沒有意見,你看著辦。對對對對,就是這 樣,戒律的原話就是這樣,佛陀說:我沒有意見,你看著辦。你不能夠說: 欸,把它怎麼樣,不可以。你不能動身口意,你就說這個事我沒有意見, 你要做什麼,你看著辦,只能這樣子。這個殺業對往生是很大的障礙啊, 諸位,這個問題嚴重哦,殺業。 學員:我就是想對那位師姐說的問題,說一下我自己的那個經歷,就 是原來家裏邊也有蟑螂嘛,那不能殺它,就後來寫《金剛經》去超渡它, 然後就慢慢就沒有了,大概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我想這個肯定還是有…… 卷二十二 - 24 - 我們如果沒有業力的話,應該也不會招感這個東西來吧。 師父:你應該還有發願,對不對? 學員:反正我就是當時就是想說:那我不能殺它,我就希望能用這個 方法來跟它解除這個恩怨,然後呢它就不要再來招惹我,我也不去招惹它。 師父:非常好,對對對,你就是發願,所以你願力,你又加上資糧力, 你又誦經。 學員:對,我抄經,我抄那個《金剛經》。 師父:是是,而且你應該很虔誠,感覺上很虔誠,力道下來很大。真 的你要發願,所以你的願力可以轉業力。 唯識學概要 - 25 - 學員:還有剛才那位師姐說那個,就是老人癡呆這個問題,我自己本 身學醫嘛,那我認為這個東西,因為現代醫學它沒有辦法解決,那既然沒 有辦法解決的病,它就應該是業力病或者是業障病,或者就是那種冤親債 主的病嘛,那應該也可以用誦經,或者什麼樣的辦法來迴向,希望能幫他 積蓄一些資糧,不知道這樣會不會,至少幫他積一點福,也許會有一點點 幫助? 師父:可以可以,最好是沒有得到就趕快迴向了,得到有點太遲了。 學員:對對對,就是像師姐說,如果要是剛開始覺得有一點跡象的話, 就趕快給他修福這樣子? 師父:對,因為你業還沒有成熟,你趕快迴向,很好很好。 卷二十二 - 26 - 學員:那這個中陰身還有五通的嘛,它中陰身也有得渡的這個方法, 然後它是不是也有第六識,也可以聽開導? 師父:中陰身八識都具足。 學員:哦,那像剛才那種老年癡呆的,是不是靠第六識。 師父:不過中陰身超渡這塊啊,顯教講的少,所以這個問題我不回答。 但是藏系有這樣的一種說法,但是顯教呢,它強調臨命終的時候,它是在 人的第六意識裏面,就趕緊要往生了。但是中陰身是這個人是已經死亡 了,它已經不是一個人,所以這兩個傳承不太一樣。可能密宗有一些不可 思議的加持力,這個我們就不談了。但是從顯教的角度,它偏重臨命終的 這塊。 唯識學概要 - 27 - 【154】往生淨土要不要發菩提心 往生淨土要不要發菩提心 往生淨土要不要發菩提心? 好,我們討論最後一個問題,就是菩提心跟淨土宗的結合。我們一個 成佛的心跟往生的心,結合起來。當然這個地方,很多人一直在質疑一個 問題,就是往生淨土要不要發菩提心?你們覺得呢? 要! 對!我們現在來反推一下,比方說你求生淨土,你不發菩提心,那麼 你是什麼心態?只有兩種可能:一個追求安樂,就增上心;第二個就是出 離心,其他沒有了嘛。就是你怖畏娑婆的痛苦,出離心,要麼就是追求極 樂世界的快樂,兩種可能。 那麼你用追求快樂的心,這就很難往生了。因為曇鸞大師說,你只是 卷二十二 - 28 - 為了追求快樂,你要追求快樂,你根本不用大費周章到淨土去,諸天給你 的快樂夠多了。而且你這種追求快樂的心帶雜染,是帶愛取,跟彌陀本願 是不符的。彌陀創造淨土,是彌陀的法身變現出來一種清淨的國土,它是 在快樂當中,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諸位,你一定要知道 因緣果報,你的因地發心跟你的目標,是不是相隨順的,是不是它是同一 個檔次的。 如果淨土是無漏的,你的心是有漏的,這兩個不可能相應嘛!我們現 在是有漏,但是我起碼的心是隨順於無漏。所以你為了追求快樂而已,不 能往生;為了出離心,當然也不可以了。因為出離心的人,他根本就是, 他不希望有依正果報的,偏空涅槃。 唯識學概要 - 29 - 所以往生,即便你沒有堅固的菩提心,起碼你的心是隨順於菩提心, 這是最低標準。就是你沒有發起正式的菩提心,但起碼是隨順菩提心。也 就是說你是為了聖道而到淨土去的,這才是正確的思考。因為彌陀是為了 聖道而安立的,快樂只是佛陀的方便而已。你看《阿彌陀經》,釋迦牟尼 佛解說極樂世界,沒有錯,他剛開始講:無有眾苦,但受諸樂,那是攝受 我們,他到後面的時候,他話鋒一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極樂世界的功德來自於不退轉,哪是只是為了快樂而已呢?阿彌陀佛花了 五劫的思考,喔,就創造一個快樂的國土啊,它每一個快樂當中都有聖道 的力量啊。我們下一堂課,再下下堂課會講到,其實極樂世界的本質是無 漏的,它是一個無漏的國土,純無漏的國土,所以你的心態必須要隨順無 漏。最好的思考:為了成佛而到淨土去!這是最好的思考,如果你能夠這 卷二十二 - 30 - 樣想是最好的:把成佛跟往生,這兩個目標結合在一起,為菩提道求生淨 土,這種思考模式是最好的,互相幫助。 好,那麼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所以我們前面的空正見跟菩提心,這 兩個跟淨土都是有關係的。菩薩道啊,諸位你看菩薩戒,菩薩道的初學, 像我們這種初學,偏重論心不論境。你先不要管你做多少,你只要肯努力 你就會有進步了。就是說至少我認定這是我的一個方向,可能我做的不 好,我可能進三步退一步、進三步退一步,但是起碼你的心是開始順從, 這非常可貴啊!就是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這個很關鍵。如果你連努力都 不想努力,你就完了,這個最可怕就是這樣,你連第一步都不想踏出去, 那你就擺明了準備輪迴了嘛,那誰能夠救得了你呢?我們先不管你做了多 少,至少你已經努力的在做了,這個事叫做「順從」,你已經開始聽話了, 唯識學概要 - 31 - 那麼阿彌陀佛就有辦法攝受你了。關鍵在順從這兩個字,關鍵不在於你做 了多少事情,所以這兩個是很重要的一種概念,空正見跟菩提心。請說: 學員:師父慈悲,請問師父,有一些人說往生淨土之後,可以一直在 極樂世界成佛;有一些人說,一定要再回來娑婆這邊成佛…… 師父:不可以成佛,你一個國土不能兩尊佛陀,不可能。你可以到等 覺菩薩,極樂世界不能成佛,你要迴入娑婆,然後你去建立你的因緣,成 就你的國土。沒有一個佛土是兩尊佛陀的,不可能。 學員:所以一定要回娑婆? 師父:是的,是的。你也不一定要回到娑婆,反正你可以到其他世界 去,你一定要回到凡夫的世界來。迴入娑婆是其中一種選擇了,你也可以 卷二十二 - 32 - 到他方世界,都可以了。 那麼我們現在已經開始為臨終的正念,描繪出一個方向、一個道路。 那麼當然我們是勉勵大家,先試著踏出第一步,先讓自己順從這個道路。 先不要管你做了多少,你可能會失敗,但是你只要不放棄,你只要有一種 決心,那麼一步一步的往前走,那麼我們再跟淨土的結合,那麼你就開始 走上了淨土的道路了。也就是說其實生死業力不可怕,但是你的心態很重 要,你怎麼引導它。所以整個唯識學的關鍵在第六意識了,用心念來引導 你的業力了,你這個念頭必須跟空正見相應、跟菩提心相應、跟往生的心 相應。 好,我們今天就討論到這裏,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38:54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21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二十一 【143】我們臨終時的往生力量 我們臨終時的往生力量 我們臨終時的往生力量,它的關鍵在哪裡?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從唯識的角度來觀察人生,我們知道唯識的整個生命的因緣,是建立 在阿賴耶識的緣起。唯識認為說阿賴耶識它蘊藏著很強大的一種力量,那 麼這個力量當它成熟的時候,它就會變現果報,讓我們來受用。那麼這種 力量,在經論裏面解釋說:「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 涅槃證得。」它說這阿賴耶識的力量,它不是今生造成的,它是無始劫來, 你每一生都會儲存一種力量。那麼這個力量它有兩種可能:第一個它是一 種生死的力量,它可能會由此有諸趣,這種力量可能會推動你到六道輪迴 卷二十一 - 2 - 去,這種力量也可能會把你推動到涅槃的因緣去。所以阿賴耶識,如果說 把它比喻作一個機器的話,它有兩種開關:第一種開關,是打開來是通往 生死的力量;另外一個開關,是通往涅槃的力量。 那麼現在的關鍵來了,我們怎麼樣能夠在臨終的時候,讓阿賴耶識現 前的時候,它是一種往生的力量,它的關鍵在哪裡? 在《楞嚴經》裏面說,它說第八識本身,它沒有決定權。它雖然是一 個強大的力量,但是它不能夠決定說:哦,我要到生死輪迴去、我要到涅 槃去、我要到淨土去,第八識的力量,它本身沒有決定權,關鍵在你第六 意識,也就是說:你用什麼心態來面對你的人生的相狀。 在《楞嚴經》裏面說,假設我們今天面對人生的時候,是一種背覺合 唯識學概要 - 3 - 塵,我們對人生的態度是一種攀緣性的、主宰性的,我們想要去受用人生 的快樂,那麼這樣子當然你就把阿賴耶識的力量,就往生死輪迴那邊跑過 去了。如果我們的心態是一種,我剛剛是講背覺合塵,現在我們相反就是 背塵合覺。假設你的心態是把人生的因緣放下而開始內觀,你遇到事情的 時候,你是用道理來解釋這件事情,你開始起觀照了,而不是動感情了, 那麼這個時候你是把第八識產生一種涅槃的力量。 所以我們每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阿賴耶識一定會現前,但是它會產 生不同的力量,它可能會產生生死的力量,把你的佛號帶往娑婆世界得果 報;它也可能你在臨終念佛的時候,阿賴耶識現前,它把你的佛號力量把 你帶到淨土去。所以諸位,你最好檢討一下,你阿賴耶識現在它到底是累 積了一個什麼力量? 卷二十一 - 4 - 原則上,如果你對今生看得很重要,你對娑婆世界的攀緣很重,你阿 賴耶識的力量,一定是一個強大的生死業力,你臨終你很難反轉的;如果 你現在對娑婆世界的心態是完全放下,你遇到事情是用內觀的,用理智來 觀照因緣法,那麼這個時候,阿賴耶識,你現在儲存的力量是往淨土的力 量。所以佛法的角度,佛法對人生的價值,它不再看待你生命是變現什麼 相狀,你這個相狀是快樂的相狀、或者痛苦的相狀,在佛教裏面看這是沒 有價值的。因為它是生滅法,這個東西很快就過去了,就像你做一場夢, 你今生活得快樂,也是一場夢;你今生很痛苦,也是一場夢,它很快會過 去的。佛法很重視你將往哪裡而去!佛教不重視你的過去,但是它非常重 視你的未來,它也不再重視現在,因為現在是一時的。所以你的心態就扮 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了,到底我們就對娑婆世界,是用攀緣的心還是觀照的 唯識學概要 - 5 - 心,就決定你未來的來去了。 【144】我們遇境逢緣,第一件事情是先修空觀 第一件事情是先修空觀 第一件事情是先修空觀! 那麼智慧的觀照應該怎麼觀照呢?就是我們遇境逢緣應該怎麼去用 這個智慧來觀察人生呢?我們這次的唯識學課程,講出了三種觀照:第一 個是空性的觀照;第二個是菩提的觀照;第三個是淨土的觀照。這三種觀 照你都具足了,你就可以成功的把阿賴耶識的業力,轉成往生的力量了。 好,我們今天先來談一談空性的觀照。那麼這裏面有幾個問題,我們 空性的研討,我們先談一種通途的問題,再來談個別的問題。我們先來談 通途的問題,很多人對修空觀,還是有疑惑的,我們先解釋一下,就是我 們遇境逢緣,第一件事情是修空觀,這是很重要的。 卷二十一 - 6 - 在唯識的角度,先否定自己,你不能馬上肯定自己說:哎,我要發菩 提心,這不對的,你要先放下,你才有資格談提起。所以唯識它的態度, 當你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先否定自己,先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不是真 的。所以它空觀有三種觀法,大小乘有三種觀法: 第一個從無常切入。你觀察它是一時的、無常的──「無常故苦,苦 即無我,無我所以空。」 那麼無常觀,它的特點就是它這個藥力道很強,尤其是你對財色名食 睡這一塊煩惱特別重的人,用無常觀它是藥到病除,它藥效很快。當然它 也有缺點,這一帖藥不能常用,因為它這個在修空觀的時候,它夾帶了苦 諦的思考,它不是運用一種中道的平常心來修空觀,它是夾帶苦諦的思惟 唯識學概要 - 7 - 來修空觀。因為它無常故苦,苦即無我,所以它這種空觀,天臺宗智者大 師給它一句話叫做「滅色取空」,它是把相狀毀滅了,然後再進入空性。 所以這個地方對整個大乘來說,你要修菩提心,你這個時候要借相。 佛法認為相狀沒有好壞,它只是讓你假借的,你用相狀來修空觀,叫「從 假入空」;你用相狀來修菩提心,叫「從空出假」。所以相狀是可以借的, 但是無常觀把相狀給破壞了。你這個藥如果經常用的話,對你以後修菩提 心會有困難。所以無常觀修得太厲害,古德說有兩個過失:第一個忘失大 悲;第二個不樂修善。你對積集資糧沒有興趣,反正它都是無常的嗎!所 以無常觀的這個空觀,它的好就好在藥效猛利,但它的缺點就是說要適可 而止,這個法門適可而止,操作適可而止就好,這是一個空觀的方法。 卷二十一 - 8 - 第二個就是唯識學說的,從因緣來修空觀。觀察這一切法都是緣生緣 滅,都是自變自緣,你自己的阿賴耶識變現,第六意識去攀緣它,其實沒 有一個真實的實體,所以因緣性空。 那麼這個唯識學的空觀,它主要是破你心中的「徧計執」,就是你不 能分別,人生只能受用,你不能夠去解讀它,最好的人生就是不解讀,你 不解讀就是最好的解讀,就人生毫無意義,所有的意義都是你自己捏造出 來的。 所以人生只就是一個「如「的境界,就是「那樣就是那樣「,沒有對 錯、沒有好壞,只是因果的顯現,如此而已。所以這個無分別智,佛陀的 意思,他不讓你的心去住在這個外境,他要把你的心往菩提心、往淨土方 唯識學概要 - 9 - 向去引導,你不能把你的心力,往娑婆世界去分散。所以這無分別智就是 說,它等於是把你對娑婆世界的整個攀緣的心,整個門關掉,把門關掉了。 因為你沒有辦法分別,你就不能得到任何的資訊,你就沒有辦法去解讀人 生,你沒辦法解讀,你就不能執著。 所以唯識學有一個很重要的話,叫「唯識無義」。 人生的概念,都是你自己編出來的,人生本來就沒有意義的,人生的 成敗得失,它只是因果的顯現,成敗得失這四個字,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 這種概念是你捏造出來。所以它那個破名言,就是說你要告訴你自己:人 生所有的概念,都是你捏造出來的,而且是毫無意義,這個時候你對它的 執著攀緣就斷了。我們不可能去攀緣一個沒有意義的東西吧,因為它不值 卷二十一 - 10 - 得你攀緣,它毫無意義。 所以這個唯識學的空觀,它不破壞相狀。諸位,它不壞相,就是相狀 還是存在,但是你的心不迷、不取、不動,它是破壞你的名言,你不要去 亂解釋人生,因為你一解釋,你就想要去執著,你就想要去主宰,你就把 生死業力給帶動起來了。所以人生只能夠輕輕地走過去,你不能夠動任何 名言的,你要把所有的精神體力放在來生,唯識的意思就是這樣,用在實 踐你的理想。我們以後會講到菩提心,人生只有一個意義,就是實踐你的 願望而已──「歷事練心,積集資糧」。所以唯識學就是說,它從無分別 智裏面切斷了你任何的攀緣心跟執著的心,因為我們不可能去執著一個毫 無意義的東西。這個唯識學厲害,它不壞外在的相狀,它把你的分別心停 下來,這個是唯識的空觀,比無常觀更高明,而且力道也不差,這是從因 唯識學概要 - 11 - 緣切入空性。 第三個是從真如,本來清淨。是你本來什麼都沒有嘛,本來什麼就沒 有,你今生來這裏,你也沒有得到什麼,你也沒有失去什麼,人生本來就 不增不減嘛,沒有得也沒有失,也沒有好也沒有壞,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嘛。你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走的時候也是什麼都沒有,只有過 程,就是本來清淨,當然這個觀法是比較微細了。 這三種空觀都可以,但是我們今天強調是第二種:修無分別智。破壞 你對人生的概念,因為這種概念是生死的根本。好,我們先把無分別智解 釋完了,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你至少要知道怎麼操作,可能你還很生 疏,至少這個操作方法你要懂。無分別智就是唯識的空觀,就是斷除你的 卷二十一 - 12 - 分別心,消除你的名言分別,把人生恢復它的本來面目,你不要對人生加 油添醋,就是還它個本來面目,它該是怎麼樣就怎麼樣,不要把你的概念, 加到因緣的假相上去。 【145】淨土的緣起跟這個無分別智如何結合起來 淨土的緣起跟這個無分別智如何結合起來 淨土的緣起跟這個無分別智如何結合起來? 學員:請問師父,那個淨土本身也是緣起的,那我們怎麼把它跟這個 空觀統一起來,跟這個無分別智……按說它也是一種名言。 師父:淨土的緣起是清淨的緣起,我們今天要破壞的是雜染緣起。就 是說雜染緣起你不能碰它,你一碰它就惡性循環。因為雜染緣起你一碰 它,你就會產生攀緣。但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我們去接觸它的時候,我 們不會動攀緣心,它是怎麼樣呢? 唯識學概要 - 13 - 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這個是清淨的法界緣起,這段話我們再說明一下: 這緣起不同,這是彌陀本願變現出來的,它不是業力所招感的,因為 業力所招感的東西你太熟悉了,你不能碰,因為你自己業力變現的東西, 你太熟了,你一碰你就沒完沒了了,那生死大夢你就一直做下去了。 娑婆世界的業,為什麼不能碰呢?因為它是業力所變現,就很容易牽 動你的煩惱。比方說你在走馬路的時候,你看到黃金,你很想把它撿回去, 對不對?到極樂世界你看到黃金,你不會想把它撿回去,因為它不是業感 緣起,你會欣賞它、讚美它,但是你不會有一種攀緣想要取著的心,這兩 個緣起不一樣。因為娑婆世界的緣起有雜毒,它有過失的緣起。它這個是 卷二十一 - 14 - 一個蘋果很漂亮、很甜,但是裏面有毒藥,所以你碰不得。娑婆世界的快 樂,每一種快樂你都要付出代價,沒有例外。任何的一個蘋果你吃了,你 就準備生死輪迴了。娑婆世界的水果通通不能摘,全部只能夠走過去,不 能摘,因為這個水果你吃的越多,你的生死業力就越重。 學員:所以說空觀並不是破一切名言,而是只是針對娑婆世界的名 言? 師父:娑婆世界名言。對對對。好的名言,我們讚美極樂世界、讚美 菩提心,這種名言還是要保留。等到後面會講到,後來又重新建立一個新 的名言,但是這個名言是佛菩薩的教授,就是所謂的法的教授。好,請坐。 【146】你管不住第六意識 你管不住第六意識 你管不住第六意識,你就不可能有臨終正念 你就不可能有臨終正念 你就不可能有臨終正念! 唯識學概要 - 15 -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想問,就是說我們不要對外境起分別嘛,那我 們就是說,不要在外境分別的時候,那我們是看我們自己的內心,那我們 內心起的那個念頭,也不一定是對,對嗎? 師父:我沒叫你看內心的念頭!我要你看你安住內心的道理呀。念 頭,當然你不能觀你的念頭,念頭也是情緒化的。你要安住你的空性的道 理、菩提心的道理,你要安住那種道理的那種正思惟,安住在道上,一種 真理。 學員:那我們平時歷緣對境的時候,我們要如何來做事情?應該是有 一個……就是有一個軌道,來依止來做嗎? 師父:做事情你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但是不要去分別它就好了,你不 卷二十一 - 16 - 要在結果上去分別它。 學員:那是聽自己內心的道理去做? 師父:對,因為你聽聞佛法一定總結一些道理,比方說無常、因緣觀、 本來真如,對不對?你要憶念這個道理:哦,這是無常的、這是緣起性空 的,你要去從這個道理上來調伏自己的分別。 學員:上堂課師父說過,就是差即無差無差成差,那可以請師父再解 釋多一點,怎麼樣來操作? 師父:因為你向外攀緣呢,就是無差成差了,人生就用得很複雜了, 你要是向外攀緣就是這樣。本來人生是一個如的境界,它是一個一真法 界,你就把它切成一小塊:這是我喜歡、這是我不喜歡的、這是成功、這 唯識學概要 - 17 - 是失敗……你就產生對立的思考了。對立了以後,你一定會產生執著,你 不可以說:欸,我先去分別,我最後再來不執著,不可能!你分別後你就 控制不了自己了。所以大智慧的佛陀告訴你不能分別,你一分別以後,後 面就完了。執著不是你可以控制的,你現在唯一能夠下手的就是無分別。 你一分別完你就完了,你控制不了自己了,你一定會執著了。所以很多人 講說看破放下,你要放下,你一定要無分別,你一直分別,你不可能放下 的,關鍵在這裏。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有個問題問一下,因為我看網路上提到說無分 別智,它有分「根本無分別智」跟那個「唯識心觀無分別智」,跟「後得 無分別智」,也就是說你如果入禪定以後,你的根塵識都不產生分別,那 個才真的是無分別智,那因為我們是修淨土也沒有禪定力,對不對?那是 卷二十一 - 18 - 不是其實…… 師父:不要把標準講的那麼高了,我們現在叫做「聞思」,就是隨順 無分別智,隨順嘛,對不對?哦,我們至少也是在調伏狀態嘛。那你講說 完全遇境都一念不生,不可能。我們第一念一定會生,就修第二念,第二 念的無分別智。 學員:那我的意思就是說用我們的那種般若的那個觀照來近似於那個 無分別智?其實我們沒辦法達到,因為我們根本不可能,我們是凡夫,就 算我走路,我看到馬路綠燈,我停下等綠燈,我不能說我無分別,紅燈就 闖過去,所以說我這個時候就說近似今找我名言上我可以用的,比如說計 度分別,應該是近似這樣子操作就可以是不是? 唯識學概要 - 19 - 師父:對對對,你說對了,計度分別,正常的分別是可以的,但是有 些分別是計度分別,然後多事。 學員:然後再將有執著部分儘量把它,就是師父提到的,我喝咖啡…… 師父:你不要管執著,你不分別它就不會執著了。 學員:好,謝謝師父。 學員:師父剛剛提到那個滅色取空…… 師父:滅色取空,毀滅的滅,滅色取空。 學員:我想請教師父一下,那個如果說我們的相狀是有徧計所執產 生…… 卷二十一 - 20 - 師父:徧計所執性 學員:那如果說這個事情過了,或者是說這個所攀緣的已經消失了, 這個相狀它也就不會再存在了,但是如果這個相狀是依他起,它產生了的 相狀,如果說要把它是不是很難甩掉? 師父:你講大聲一點,你把麥克風靠近一點。 學員:就像是說我們身邊有那個眼耳鼻舌都是我自己的,天天看著 它,天天用著它,怎麼樣去把它觀空呢?就像《心經》說的「照見五蘊皆 空。」 師父:就是你少去分別它呢,你一定要面對它嘛!但是你少去分別它 嘛,你要減少分別,你一分別你就一定會執著,一執著就產生對立:不是 唯識學概要 - 21 - 愛就是恨……所以你少分別,就這樣子,就是少去分別它,否則你會惹很 多塵埃。就是說它到底是不是一個業力,它不一定,你也可能安全閃過去, 但是你一分別它,你就糟了,它就是一個業力了。 學員:因為照依他起之說…… 師父:依他起它只是現出一個相狀,它又沒叫你去分別,對不對?是 你自己要去分別的了。依他起身為第八識,它只是把你的業力變現出來, 是你第六意識要去分別,最後驚動了第七意識去執著,是吧?第八識沒錯 嘛,關鍵就在第六意識,管好第六意識這很關鍵。 你要臨終無障礙,你一定要把第六意識管好,它一定要在你的管控當 中。第六意識一旦不聽招呼你就完了,你不可能往生了。如果第六意識不 卷二十一 - 22 - 歸你管,你就完了,你佛號念得再怎麼樣都沒有用了。因為你第六意識失 控,你亂分別,你就招感了無量的業力,你就跑不掉了。所以管好第六意 識很關鍵,第八識它不歸你管的,因緣果報這是一個天然的軌則,它該出 現就會出現,不該出現就不會出現,是吧?你看釋迦牟尼佛他的家族被 滅,佛陀也知道,佛陀也沒有採取任何行動,採取行動也沒有用,是吧? 所以第八識是你不能管它,你要管好第六意識。 學員:是,我會往這個方向…… 師父:對對對,這很重要。你第六意識你一旦失控,你第六意識只要 不歸你管,你就完了,你今生就完了,你全部都毀了。你管不住第六意識, 你就不可能有臨終正念,不可能!就是說,我們不可能一念不生,但是至 唯識學概要 - 23 - 少你有本事斷相續心,就是念頭起來的時候,你馬上覺察,斷相續。我再 講一次,我們不可能一念不生,你不可能連第一念的分別都不起,不可能, 但是就算你不是先知先覺,至少後知後覺吧,是吧?至少你覺照的功夫要 生起來,然後你什麼時候生起,把相續心給斷了,這個就有辦法了,就是 第六意識在調伏狀態,你開始在調伏它了,它本來是一個猴子到處攀緣, 慢慢慢慢……它慢慢慢慢,這個攀緣心靜下來了,這個是好現象,它調順 了,調柔善順了,這個時候你生死業力就轉了。 學員:師父慈悲,我想問一下就是說,就比如說我們人生下來之後, 就要有成人的教導,就是說這個是對的、那個是錯的。那麼就是從小我們 就要有分辨心? 卷二十一 - 24 - 師父:分辨智慧,對對對。 學員:再比方說孩子們長到一定的程度,他學習的好上大學,你會恭 喜,有這個歡喜心;這個孩子假設要是走了偏路,吸毒、參加幫派,那你 會一路跟著他,就是阻止他說這個是錯的,那這個也是分別? 師父:這個是分別,但這個是正確的分別,這個是可以保留下來的。 學員:這個可以保留。 師父:這個是可以保留下來的。就像剛剛你說的,看到綠燈再走過去, 對不對?你不能看紅燈走過去,我不分別,不能這樣講對不對?正確的分 別是要保留下來的,這種分別是屬於正確的、如理的。但是有些分別是虛 妄的,尤其是會創造對立的,我相、人相對立的,好壞對立的。 唯識學概要 - 25 - 學員:謝謝師父。 【147】圓成實性到底是生滅法還是不生滅法 圓成實性到底是生滅法還是不生滅法 圓成實性到底是生滅法還是不生滅法? 好,我們這裏有幾個有關空觀的問題,我們解釋一下: 網路學員:師父在課堂中說明圓成實性的真如是後修所得,與《楞嚴 經》的真如有異,又提到凡夫對依他起的時候,或起徧計執、或起依他起 觀,而成圓成實,是否代表圓成實性為生滅法,要修才有?那麼講義中又 說,圓成實性即二空所顯圓滿的實性,那麼圓成實性到底是生滅法還是不 生滅法? 師父:這個無分別智,它在成就圓成實性,無分別智是生滅法,因為 你修的時候你會慢慢進步吧,但是它成就以後變成不生滅法,它是開顯不 卷二十一 - 26 - 生滅的空性。因為真如的空本來就是空的,一切法本來就是「如」的境界, 它的存在不需要假名的,不需要名言的,是我們自己把它安立下去的:哦, 這個是叫做成功、這叫失敗。那麼真如的空性,一切法離言說相,本來是 一種實相,所以我們恢復了它原來的相貌。 所以無分別智在修的時候是生滅法,但是它成就以後是不生滅法。這 樣講好了,月亮本來就存在嘛,對不對?但是我們陰天的時候我們看不到 月亮,看到的是烏雲嘛,對不對?那怎麼辦呢?我現在用風把烏雲給吹走 了,這個風在吹的時候是不是有動作?是生滅法吧。但是烏雲吹走以後, 月亮出來,你不能說月亮是生滅法,它本來就存在嘛!它以前是被烏雲遮 蓋住嘛。月亮是什麼樣?它是不生滅法,它也沒有生也沒有滅,所以你把 徧計執破了,你只是恢復它本來面目,不是說,哦,這個面目是你創造出 唯識學概要 - 27 - 來的,不是這樣子,你只是恢復它本來的樣子。所以過程是生滅,結果是 不生滅。因為一切法本來就離言說相嘛,是我們人太聰明了,就是自作聰 明,安立很多名言,創造很多的對立,就產生愛憎取捨,然後就啟動了生 死業力了。 【148】如何對治第六意識的這種粗重的分別 如何對治第六意識的這種粗重的分別 如何對治第六意識的這種粗重的分別? 好,第二個問題: 網路學員:在第六意識分別當中是否也有輕重的不同?對有些事情我 們的分別是特別的重、也特別的快,弟子請問師父,面對這種粗重的分別, 已非單純的自我說服就能夠解決,應該用什麼方法來對治? 師父:一般我們修無分別智的空觀,要兼修事修。所以你無分別智以 卷二十一 - 28 - 後,後續要提起佛號,趕緊提佛號。空觀的智慧,它相應的快,但是它有 一個問題,它很難相續,相續也太難,所以我們遇到事情,第一件事情不 是馬上提佛號,不是哦!你要先修無分別智,再提佛號,為什麼? 有些人他完全不修空觀,他就提佛號,他有什麼問題呢? 就是你的執著是用佛號把它壓下去的,凡是壓下去的東西它一定會反 彈,總有一天你壓不住它的。但是你用空觀來照它呢,是一種對治,會破 壞它的結構。所以如果你一輩子都不修空觀,你遇到事情,你的不分別只 是轉移目標,把對這件事情的執著轉到佛號去,那麼換句話說你的徧計所 執性、你的攀緣性一點都沒有破壞,你只是轉移而已,或者說壓抑而已, 這種壓抑式的念佛,總有一天你會壓不住的,總有一天,因為它是無始劫 唯識學概要 - 29 - 的習氣,你念佛是短時間的幾年的時間。所以你不用佛法的空觀的藥,你 只是一路的用事修來跟它壓著,你總有一天壓不住的。但是你只是修空 觀,你把它暫時調伏了,你不提起佛號,也不行。所以無分別智修完以後, 趕緊提佛號,這個合乎大乘的中道——無住生心!這個是合乎中道思想 的。我們把問題都回答完再來看看大家有沒有問題,我們看第三個問題: 網路學員:師父在課堂中提到面對業力,今生能夠改變有限,應該放 棄而寄託於來生。然則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念念在行為上的選擇,也能夠 引發後續不同因緣的發生,比方說我們會產生對阿賴耶識變現的果報可以 掌控的錯覺,那麼弟子請師父在道理上應該如何去理解? 師父:其實我們今生的一些修行,你比方你今生起了菩提心,斷惡修 卷二十一 - 30 - 善,你今生也會有一些美好快樂的因緣出現,這個是花報。但是為什麼佛 法要我們今生要全盤的放下呢?它要你不要把精神放在今生,你把精神體 力放在今生,你今生已經是有漏了,它的本質是有漏,就算上面多一朵花、 多一個水果,又怎麼樣呢?它的本質是輪迴的果報,就是說雖然我們今生 好好念佛、好好持戒,你今生人生也會產生命運的改變,但是你都不能去 執著,所以今生要徹底的放下。 所以佛法叫你放下今生的意思就是:你的精神體力要完全放在創造來 生上。也就是說你今生只有一個意義,你人生只有一個意義:為了創造來 生而活!這是佛法的思考。當然這個是針對一定要往生的人來說了。諸 位,為什麼它要你放下今生?是這樣子,韓信的軍隊只有三萬的軍隊,項 羽有十萬大軍,憑什麼韓信能夠打敗項羽?最後那個時候,在垓下的時 唯識學概要 - 31 - 候,最後一戰,韓信能夠用三萬的軍隊,打敗項羽的十萬軍隊,憑什麼? 因為他背水一戰!他過河以後把船都燒掉了。 諸位,你憑什麼用短短的幾年的時間,去了生死,憑什麼?你憑什麼 用短短的幾十年的時間,去解決無量劫來留下的問題,憑什麼?憑的就是 你放下今生的那個決心——我一定要成功嘛。 所以你如果又分心在對今生的果報的一種攀緣,你的精神體力就分散 了。本來你的精神體力就有限了,你面對又是一個強大的敵人,你要沒有 背水一戰的決心,你就完了。所以你要知道佛陀很多的規劃,他是有道理 的。今生跟來生你只能夠選擇一個,就像蕅益大師說的:你不可能「腰纏 十萬貫」,又要「騎鶴上揚州」。你要選擇,你又要享受今生榮華富貴,你 卷二十一 - 32 - 來生又想求生淨土?不可能,不可能的,因為你沒有足夠的決心。 一個會往生的人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背水一戰!因為你面對的敵人是 一個無始劫的業力。往生與否只有一個字,就是你的決心夠不夠而已了。 其實不是佛號念多少,諸位,你沒有決心你佛號念到「風吹不入,雨打不 濕,如銅牆鐵壁相似,也沒有得生之理」,你要是決心夠,一句佛號乃至 十念就夠了。所以一個人,如果你現在是我很想要往生,你大概不會往生 了,你只是很想要往生嘛,是吧?可有可無。 所以我們在學唯識,你會發覺,你不能對今生有任何的縫隙,它無分 別智就是所有的縫隙,把全部攀緣娑婆世界的門全部關住,把所有的精神 體力放到來生去,你才可能成功的。 唯識學概要 - 33 - 網路學員:師父慈悲,請問師父,打坐兩個小時後覺得腿疼痛難忍, 這能不能用空觀來對治呢? 師父:你疼痛難忍應該把腳放下來了,不是修空觀,它是依他起性, 佛陀要你去對治徧計所執性。這個疼痛的感覺是一個因緣所生法,不是你 分不分別,你不分別它也是會痛,是吧?所以你無分別智不要隨便操作, 它是對治你心中的執取,不對治外境的。 【149】為什麼無分別智要跟淨土宗結合 為什麼無分別智要跟淨土宗結合 為什麼無分別智要跟淨土宗結合? 好,我們再看第二個,空觀的第二個主題。 前面是講如何修空觀,第二個是講空觀的智慧跟淨土的結合。 卷二十一 - 34 - 為什麼無分別智要跟淨土宗結合? 其實我剛剛也講過了,因為無分別智就是關住生死業力的大門。諸 位,如果你平常就放縱第六意識到處攀緣,你招惹了很多生死業力,你到 臨終的時候你這個門關不起來了,問題在這裏。你平常都不收心,你臨終 的時候心就收不回來。所以一個人,正常修行人越晚年的心,越要慢慢的 往內收,慢慢收,真的要收心。因為你攀緣的越廣,你的生死業力就越重, 這個道理就這麼回事。 所以淨土宗跟無分別智,這兩個是相輔相成的。當然有些人說:欸, 我不要修無分別智,我人生的經驗……有些人人生經驗當中吃了很多痛 苦,對不對?他就用這種痛苦的感受,來激發自己往生。這樣子可不可以? 唯識學概要 - 35 - 這樣子會有問題,因為你人生的痛苦是局面的,你不可能在所有因緣 裏面都痛苦,你可能是某一方面有痛苦,某一方面沒有痛苦。所以你不能 從事相的體會,來激發你的往生,不可以。一定要從道理上的理解,因為 道理是放諸四海皆準的,而且你的體會也僅限於欲界的娑婆世界。如果你 是用人生的經驗的痛苦來激發你的往生,那對不起,諸天的感受你沒有感 受過,至少你今生沒有感受過,你這個就是一個空隙了,就是一個漏洞了, 你厭離的娑婆就不全面了。你厭離的是痛苦的這一塊,娑婆世界快樂的這 一塊,你就沒辦法厭離了。 所以不能用人生經驗來厭離娑婆,諸位,因為它不全面,一定要用道 理的理解才可以,因為道理是涵蓋整個三界的。好,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 我們的空觀的智慧怎麼修?如何跟淨土宗結合,到這裏有沒有問題?欸, 卷二十一 - 36 - 請說。 學員:師父,弟子請教一下,剛才師父回答最後一個問題,就是說禪 坐的時候腿疼那個問題,就是說臨終的時候,我們有時候,可能也會遭遇 一些身體不如意的狀況,可能這邊疼痛,那邊疼痛,那平常如果腿疼的話 馬上就放下,然後佛號就念不起來,這個是不是…… 師父:其實臨終的時候痛苦……請坐,唯識的意思它是這樣,臨終的 時候,他諸根會先敗壞的,在死亡之前他六根一定要先破壞,他的阿賴耶 識才會離開。它這個離開是前六識先破壞,當然六識要破壞他六根一定要 先破壞,六識破壞以後他第八識才能離開。那麼你的六識一旦破壞了,你 的感覺、疼痛的感覺,就幾乎沒有感覺了,所以臨終的痛苦是心苦多於身 唯識學概要 - 37 - 苦。我們常常用生龜脫殼來比喻臨終,其實臨終的痛苦,因為他的根已經 敗壞了,他那個感官功能幾乎都破壞了,你外面看,你看他很痛苦,其實 他沒什麼感覺了。他那個識,因為你真正了別的是那個識,他那個明瞭的 識已經都喪失了,所以他就是一個血肉的那個器官在而已了。他耳根也聽 不到聲音了、身體也感覺不出疼痛的感覺了,但這個時候最大的痛苦是什 麼呢? 是心的痛苦。他茫茫然,尤其有些人對死亡完全沒有規劃的,沒有宗 教信仰的,這糟了。他把死亡當做毀滅,人死如燈滅,所以他恐懼,而且 他不甘心啊。你看哪一個人死的時候是心甘情願走的?說:欸,我真的該 走了,很多人說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怎麼可以走呢?對不對?每一 個人都是這樣,對不對?所以他臨終的時候痛苦,都是心苦多於身苦,是 卷二十一 - 38 - 心裏的掛礙多於這種痛苦最多了。 我們一個人很奇怪,我們看到別人在死都沒有想到自己,所以到自己 死亡的時候:哦,原來我也會死!那麼他本身沒有做好來生規劃的人,他 就會恐懼,這個痛苦就在這裏,他沒有做好來生的規劃。因為我們一般人 的規劃,都規劃到今生嘛,是吧?小時候讀書,立志讀書、慢慢長大、找 個好工作、然後退休生活,你大概就規劃到這樣子。但是你的生活規劃只 到今生,到死亡後半段是一片黑暗,這個就是你的問題點。你的規劃沒有 規劃到來生去,所以死亡會給你很大的恐怖、不安,這種痛苦在這裏。當 然淨土宗的人他臨終的時候,他是充滿期待,因為我早就做這樣的佈局 了,對不對?淨土宗的人本來就是:「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 他把娑婆世界當客人,你想一個人一天到晚在外面流浪,他要回家,他什 唯識學概要 - 39 - 麼心情?你想,是吧? 學員:師父慈悲,師父剛剛說求生淨土不能用人生的經驗來發願求生 淨土,可是弟子經常都覺得周圍的朋友,很多都是因為人生的經驗太痛苦 了,令到他們慢慢就放下了,可以一心念佛,都是這樣子就可以…… 師父:他可能只能夠放下一部分。你的痛苦的資訊來自於人生的體 會,你能夠放下一部分,你不可能放下全部。因為諸天你放不下,因為你 沒有體驗過嘛!沒有體驗過你怎麼放下呢? 學員:那對諸天放不下的理解,是不是說如果他臨終的時候有天 人…… 師父:因為你不能靠事修來建立你的知見,你要用道理來建立你的知 卷二十一 - 40 - 見,用道!不能用人生體會,人生體會只能夠當做一時的激勵。 學員:這兩個是不是有互相的…… 師父:當然不一樣,你道理是全面的,你說無常那是全盤性的,放諸 四海皆準的,你道理的理解是全盤性的,是不是?什麼都是無常,什麼都 是無分別,對不對?但是你人生的體會只是其中你的一個小黑點,一個局 部,你不能用人生經驗來當做你厭離娑婆的一個全部,它只能夠當做你一 時的激勵。你沒有看透,你不可能放下,我不相信一個人沒有把道理參透, 他能夠放得下,我不相信,我絕對不相信。他為什麼來娑婆世界呢?他就 是生生世世攀緣,他有這種習慣嘛!那麼你有這個病你也不吃藥,你怎麼 會好呢? 唯識學概要 - 41 - 學員:我的意思就是說他人生的經驗令他看透了,放下了,有沒有這 個可能呢? 師父:那他一定要結合道理,他一定有聽到什麼無常的道理。他可能 一開始是人生的經歷,但是他後來聽到無常的道理,他的人生的痛苦跟無 常道理結合,這樣子可以,他一定要跟道理結合。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有一個問題,就是有關我們淨土宗的有一個十 六觀,觀境嘛,我想請問師父我們淨土宗那個概念,觀這個十六觀,跟那 個唯識有沒有關係?不是唯識所變的…… 師父:你說十六觀也是唯識所變? 學員:我問的意思是是還不是?因為我們每天都在觀,觀這十六觀。 卷二十一 - 42 - 師父:那觀他是用第六意識來修觀嘛,他是熏習一個……比方說蓮花 觀,熏習一個蓮花的種子,是不是?那蓮花的種子這個是跟淨土有關係, 他臨終就容易感應道交,對往生有幫助吧。 學員:那是唯識跟這個我們的淨土宗,有點關係對不對? 師父:有關係,有關係。 學員:阿彌陀佛。 師父:當然我們主要是持名,持名。總而言之它這個無分別智,其實 它不能夠說是修行的全部,但是是修行的一半。就是說,大乘佛法是這樣 子,它是先把娑婆世界的攀緣,這個門先關掉。但是你也不能把第六意識 毀滅掉,不像二乘人是灰身泯智嘛,所以它把第六意識的能量,把它引導 唯識學概要 - 43 - 到就剛剛你說的修觀,觀照菩提心、觀照淨土的功德,它是這樣子。它是 背水一戰,把攀緣的這方面的門關掉,它要你這塊無住,但是後面還有生 心,生起菩提心、生起往生的心。你必須把你的分別的功能,用在這一塊, 它是這個意思,並沒有要你毀滅它的分別功能。就是說該你分別的,你好 好分別,不該你分別的,你就不能分別。 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53:42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19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十九 【126】調伏力的兩個重點 調伏力的兩個重點 調伏力的兩個重點!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五面,四十五面我們講到乙二:事修。 我們淨土宗的修學,我們主要的宗旨就是追求臨終的正念,千念萬念 為了是追求臨終的正念。那麼事實上臨終的正念,跟我們平常的正念是不 太一樣的,因為平常的正念,它的作用是表現在第六意識。我們平常的正 念,你只要調伏你第六意識的妄想跟煩惱就好了,因為第六意識是生滅變 化的,所以你能夠打個佛七,或者你能夠專心的用功一段時間,你會發覺 卷十九 - 2 - 平常的正念,並不是那麼的困難。 所以淨土宗很多人產生錯覺,他從平常的正念的容易,他就推論臨終 的正念也是容易的,這個是淨土宗一個很大的盲點。因為你臨終的正念, 它除了第六意識的問題以外,它要面對第八識的生死業力。所以古人說, 臨命終的時候,那叫做臘月三十算總帳,不是算今生的帳哦,算無始劫來 的生死業力的帳。因為你臨終的時候,阿賴耶識現前,是人臨命終時,阿 賴耶識的無量無邊的生死業力的種子,都會現在你前面,那麼這個時候, 第六意識當然它的問題就複雜,它要內調煩惱,外調生死業力,它是內憂 外患,它雙重的壓力。所以我們必須要提前做好準備,我們遲早有一天要 面對阿賴耶識的,遲早,因為它不會放過你的,所以我們必須做好萬全的 準備,我們必須讓第六意識在臨終到來之前,你要具足兩種的功能:第一 唯識學概要 - 3 - 個「調伏力」,第二個「引導力」。我們怎麼去調伏第八識,怎麼去引導第 八識,讓整個生死業力能夠順從彌陀的本願,這個就是我們平常要做的功 課了,除了調伏妄想以外了。 那麼調伏力,我們前幾次的課程講到兩個重點:第一個你要調伏我們 八識裏面的生死的重罪。我們不能夠在我們生命當中,累積太重大的罪 業,這種殺盜淫妄的罪業。臨終的正念是有條件的,你一定是身心沒有障 礙,所以我們必須要在臨終之前,把我們身口意的罪業把它懺除乾淨,這 是你要做的第一個功課。在你生命還沒有結束之前,趕快把阿賴耶識裏面 特別重大的罪業把它處理掉。 那麼這個處理的方式,在大乘佛法當中有三個法門:就是懺悔、皈依、 卷十九 - 4 - 發願。你要有一個懺悔的心,這個懺悔的心當然主要就是你要怖畏當來的 果報,生起怖畏的心;第二個:皈依,我們在懺悔過程當中,一定仰仗三 寶的加被,你要念佛或者持咒,或者一個懺悔的法門來引導你;那麼第三 個當然發願,你能夠盡未來際,奉持如來的戒慧,絕不再犯。所以你透過 懺悔、皈依、發願的法門,你可能經過三個月的加行,或者是一百天、一 年的加行,你就很容易把這個罪障給懺到讓它沉澱下來。所以我們臨終正 念的第一件事情,你要趕快處理你的罪業的問題,你不能讓它相續下去。 那麼第二個就是調伏我們的顛倒妄想。我們第六意識有很多很多的妄 想,但是有些妄想是不障礙你往生的,叫做「表層妄想」,這個妄想不可 怕,你只要佛號提起來,它就消失掉了。但是有一種妄想是特別堅固的, 叫做「顛倒妄想」。 唯識學概要 - 5 - 【127】顛倒妄想的形成是有三個次第 顛倒妄想的形成是有三個次第 顛倒妄想的形成是有三個次第! 這個顛倒妄想的形成,在《楞嚴經》它是有三個次第: 第一個、取相。當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由於我們個人的業力, 我們會在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當中,我們取到我們自己業力相應的 相狀。如果你善業起現行,你會取到一個如意的、美好的相狀;如果你這 個時候剛好罪業起現行,你當下取到的是你不如意的,違背你心意的相 狀。當然這個取相都沒有錯,凡是業力顯現出來的東西,在佛法裏面叫做 「依他起自性」,這個是沒有錯的。 那麼第二個問題在哪裡呢?就是「分別」。第六意識把我們取到的相 狀,根據我們個人的習氣、思考模式,安立名言,這個時候問題就複雜了, 卷十九 - 6 - 因為相狀經過你的解讀以後,它產生對立了。所以你怎麼解讀人生,這是 很重要的關鍵,面對人生容易,解讀人生難。因為你第六意識一旦安立名 言,這個相狀就產生固定的相狀了,所以這個時候你安立名言以後,你的 相狀產生對立的時候,你就很容易提供第七意識產生執著了。第七意識的 我愛執就住在這個相狀,那麼當你的心有所住的時候,你的心態就產生變 化了,這個相狀就開始主導你了,就產生顛倒了。 為什麼叫「顛倒」呢?因為你得到這個相狀的訊息是錯誤的,它不是 原來的面目,它是經過你第六意識的錯誤的名言的安立,經過第六意識的 錯誤解讀而產生變化了。所以這個顛倒妄想假設你不除的話,它就是容易 在臨終的時候刺激你的生死業力,讓你的生死業力得果報。每一個人都有 顛倒妄想,有些人表現在財、有些人表現在色、乃至於名食睡,就各式各 唯識學概要 - 7 - 樣的顛倒妄想,那麼這些都是讓我們生死業力得果報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增 上緣。 這個顛倒妄想的處理,佛陀的意思,它是三個次第生起的:取相、分 別、執著。那你說我現在不要取相了,不對!相狀沒有錯,你不能夠說那 我現在開始,我眼耳鼻舌身意都不向外攀緣了,我就躲到深山去了,眼睛 也不看了、耳朵也不聽了,相狀沒有錯,而且相狀在後面我們在修菩提心 的時候,借相修心,它還有很好的用處,所以取相沒錯,錯不在取相。所 以,你不能從取相下手,因為它沒有錯。佛陀說的你沒有病,你不能給它 吃藥,不能無病與藥的。 那麼有些人到了執著的時候再來對治,太晚了!你只要驚動了第七意 卷十九 - 8 - 識這個魔王出來活動的時候,你第六意識就沒辦法對治它了,這個火都已 經燒到整個森林都起火了,你再把消防車叫來來不及了,你再持咒、念佛 都無濟於事。一個人墮入顛倒當中的時候,是誰都救不了你,你自己也救 不了你。所以你不能等到這種堅固的執取在活動了再來對治,晚了! 所以偉大的佛陀告訴我們,在我們生起顛倒妄想的過程,取相、分別 跟執著,最佳對治的時機在「分別」,斷你的分別,叫「無分別智」,你只 要不生分別,第七意識就沒有活動的空間。我們有些道路已經走得夠深夠 遠了,我們的心當中有的道路,已經離真如本性越走越遠了,這條道路該 是封閉的時候了。所以為什麼佛陀要你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因為你再分 別下去你只會在這個道路越走越遠、越走越有力量。 唯識學概要 - 9 - 凡是在你的生命當中,你只要覺得哪一塊因緣你一直分別的時候,它 很快帶動你的煩惱,貪、瞋的對立的煩惱,這個道路就不能再走了,因為 它已經形成顛倒妄想了。所以我們的生命當中,有些分別、有些妄想是沒 關係的,但是有些妄想是充滿了地雷的,這個妄想你必須暫時把它封閉, 就是「斷相續心」。所以偉大的佛陀要我們在生命當中,你開始檢討你自 己,哪些妄想是必須要斷除的,哪些妄想是不障礙的,你必須做一些自我 的反省跟檢討。 那麼總而言之這個調伏生死業力,包括調伏重大的罪業跟調伏顛倒妄 想,這兩塊都是在我們臨命終之前,你必須要做的兩大功課。 【128】菩提心的生起有四種因緣 菩提心的生起有四種因緣 菩提心的生起有四種因緣! 卷十九 - 10 - 現在我們來談一談引導。大乘佛法對於生死業力,它不像小乘人只有 調伏,它更重要的就是你怎麼去引導你的生死業力,讓它趨向兩個方向: 第一個趨向無上菩提,第二個趨向西方淨土。現在我們來談談引導的功德。 好,我們看事修。那麼前面的理觀它是調伏顛倒妄想,它直接觀照我 空、法空的真如理,息滅我們心中一切的分別。因為它本身在觀照的過程 當中,是離一切相的,所以叫「理觀」。但是這個事修,它必須要即一切 法,它必須在有相的因緣當中,去歷練、去觀照,所以它叫「事修」。它 要借因緣的假相來修學,來修學什麼呢?修學菩提心、修學往生的心,這 個叫「事修」。那麼這當中分成兩段:一:依聖道門修學六度;第二個: 依淨土門成就信願。那麼這兩個都是屬於在因緣當中來修學,叫做「事 修」。 唯識學概要 - 11 - 首先我們來看看第一個:依聖道門來修學六度。這個地方有五種因 緣:一、因緣;二、殊勝;三、方便;四、利益;五、助成。首先我們來 談談這個六度的成就的因緣。這個地方有分成三段:一、對治障礙;二、 成就功德;三、成辦利他。先看對治障礙。 那麼這個菩提心,我們談一下,我們以前在沒有修菩提心之前,我們 第八識是受誰主導呢?對了,受第七意識。第七意識的我愛執,以自我為 中心產生攀緣心,攀緣人天快樂的果報,所以我們以前的生命只有一個宗 旨,叫做:「享受人生」。 我們攀緣色聲香味觸法,讓自己這個自我意識來享受,就造成了無窮 無盡的生死。那麼這種享受的心,被我們的無分別智給破壞了,因為你享 卷十九 - 12 - 受一定要有分別心來帶動,你不打妄想你怎麼享受人生?因為人生本來就 是痛苦嘛,生命是苦多樂少。所以享受人生的概念是你自己想出來,就是 說我們把人生美好化了。我們可能在人生的經驗當中,曾經有過一次的快 樂的經驗,然後你就拿那個經驗來看所有的人生。 我們為什麼能夠去承受人生的折磨?生老病死的折磨?因為你覺 得,你曾經有過那麼一個快樂的影像,那個影像支援著你,讓你繼續走下 去。但是這個影像,被我們的無分別智破壞了,所以這個時候菩薩自我意 識這個道路被封斷以後,它就不知道何去何從?這個生死這麼多的善惡的 業力,該往哪裡去呢?所以我們必須要重新建立一個引導我們業力的一個 力量出來,第一個就是菩提心,重新引導我們的阿賴耶識的業力,不能受 自我意識引導。 唯識學概要 - 13 - 那麼這個菩提心本身的生起,有四種因緣,因為個人的根機的不同。 在《瑜伽師地論》上說,第一個因緣:聞法歡喜。有些人對大乘佛法的這 種各種的教法,聽了以後特別的法喜,而發起菩提心了,第一個依法而發 心;第二個:見佛的功德。看到佛陀在大乘經典,有種種的神通道力變化, 依人、依佛而發心,見佛功德;第三個:悲眾生苦。他看到無量無邊的眾 生,在顛倒妄想當中,一次一次的跳入生死的火坑當中,深受老病死的折 磨,他看不下去了,所以他發心了,悲眾生苦;第四個:哀聖教衰。看到 佛法在末法時代,代代的相傳,法的力量越來越薄弱了,所以刺激菩薩的 一個使命感,為了護持正法而發菩提心。 那麼這四種因緣都能夠使令一個菩薩產生一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 願望,這個就是「菩提心」。那麼這個菩提心一旦發起來以後,我們的生 卷十九 - 14 - 命又重新有了動力了。以前是以享受人生,一種攀緣人生為動力,現在是 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動力。 【129】如何對治難發菩提心 如何對治難發菩提心 如何對治難發菩提心? 那麼這樣的一個菩提心,在生起的過程當中,這個《攝大乘論》的無 著菩薩,把它分成三個重點。我們今天會談到三個重點的菩提心:第一個 是自受用的菩提心;第二個是他受用的菩提心;第三個是自他圓滿的菩提 心。 第一個我們先從因緣當中,來談談自受用的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有三 段,先講到這個對治障礙,對治障礙當中,我們有三段,我們先看第一段: 對治不發趣。我們把它念一遍: 唯識學概要 - 15 - 為欲對治不發趣因,故立施戒波羅蜜多。不發趣因,謂著財位,及著 室家。 那麼不發趣,這個發趣就是不發起菩提心。那麼為什麼叫「發趣」呢? 因為發了菩提心,就能夠趣向菩提、趣向涅槃。那麼有些人菩提心他發起 來很困難,他發不起來,佛陀就幫助菩薩,安立了佈施跟持戒波羅蜜多。 就說你發不起菩提心怎麼辦呢?你多佈施、多持戒。因為有些人為什麼發 不起菩提心呢?因為他貪著世間的錢財,貪著地位跟及著室家。及著室家 就是貪著這個家庭眷屬,這種兒女的私情,他很難發起菩提心。 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在修六度的時候,其實是在「借事修心」,主要 是在幫助自己發菩提心,初心菩薩都是這樣子。那麼我們透過佈施我們慢 卷十九 - 16 - 慢慢慢知道,其實我們把一些多餘的財物,佈施出去,我們把我們過去認 為很重要的東西,佈施出去,我們發覺我們並沒有因為這樣子而產生痛 苦,我們活得更快樂。 所以我們得到的結論就是說:我們以前對東西是過度的執著了,不是 你真正需要它,而是你的妄想認為你需要它。通過你透過佈施,你會慢慢 從無貪當中,而生起一種成佛的願力,這第一個,這個從佈施。 那麼持戒呢?持戒它的重點在「少欲知足」,就是我們會從很多很多 的物質當中,知道知足感恩,也能夠幫助我們發菩提心。 所以佛陀安立佈施的無貪跟這個持戒的這種知足的善根,他幫助一個 很難發菩提心的人他容易生起菩提心,就是對治你發不起菩提心的人,你 唯識學概要 - 17 - 要多修佈施、多修持戒,是這個意思。 【130】如何對治退失菩提心 如何對治退失菩提心 如何對治退失菩提心? 我們再看對治退還: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復退還因,故立忍進波羅蜜多。退還因者,謂處 生死有情,違犯所生眾苦,及於長時善品加行所生疲怠。 那麼有些人發了菩提心以後,因為這菩提心剛開始,我們剛開始是很 生疏,因為我們以前都是用欲望來帶動我們的修行。我為什麼願意努力的 去修行呢?因為我可以透過修行,讓我享受五欲的快樂,以前是用欲望來 帶動。那麼現在變成無所求,因為所有的欲望被無分別智給破壞了,這個 時候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成佛的願力、往生的願力,那麼這種願力對我們來 卷十九 - 18 - 說,我們在操作還是比較生疏的,所以很容易在順、逆的因緣當中,得到 破壞。 所以大智慧的佛陀告訴我們,你要在保護菩提心的過程當中,加修「忍 辱」跟「精進」,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以前在修無分別智,這個空性智慧的時候是離一切相的。當我們 把相狀離開的時候,所有因緣也就離開了,所以你回到空性的時候,你是 風平浪靜的,一念不生的,沒有好也沒有壞,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就是 那一念的寂靜的法喜而已。但是當你修菩提心的時候,你一開始從空出 假,你開始面對人群的時候,諸位,一旦你接觸眾生,那就是接觸你的因 緣。因緣就有好壞的問題了,就是對立的事情了。有些人跟你結了善緣, 唯識學概要 - 19 - 有些人跟你結了個惡緣,當然結善緣的人,他會讚歎你、鼓勵你,但是如 果過去生跟你結惡緣的人,看到你這樣子發菩提心,他譭謗你、刺激你,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就忍辱波羅蜜!就是說:『謂處生死有情,違犯所 生眾苦』。那麼有些眾生跟你生生世世結惡緣的,他看到你發了菩提心, 他就來破壞你了,這個時候你應該安忍不動,你要修忍辱波羅蜜。 不過當然這個忍辱波羅蜜,它也不是強忍,在佛陀的教法裏面,就是 說你要修這個自他平等。佛陀在對治瞋心這一塊,他主要的一個方法就是 消除對立,你永遠都不要跟眾生站在對立面,永遠不要。就是說當眾生來 傷害我們的時候,我們要思惟:其實他不是故意的,他只是想要離苦得樂 而已,那麼他這樣的心情也沒有錯嘛,他站在他的角度他想保護自己,所 以他釋放一種負面的身口意,那如果我今天是他的話,我是一個生死凡 卷十九 - 20 - 夫,我也會跟他一樣做出同樣的舉動,因為離苦得樂的心情每一個人都有。 所以我們從這個同理心態,其實我們也沒有比他好多少,只是個人的 角色定位不同而已。所以我們如此的思惟,我們就可以成功的把人跟人之 間的對立,給消滅掉了。你一個家庭,做先生有先生的立場,做太太有太 太的立場,做子女的他也有他的定位,所以每一個人站在自己的角色上, 產生矛盾是很正常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想保護自己。當然如果我們今天站 在他的角色來思考這件事情,他所做的一切事情是很正常,因為他想要離 苦得樂如此而已。 所以我們透過這種同理心的思考,我們可以慢慢的調伏我們不跟他站 在對立面,這個就是修習忍辱波羅蜜。 唯識學概要 - 21 - 第二個就是在長時間的善品,就是解行的功課當中產生了疲倦。 前面是面對逆境的一個修學,安忍不動,但是順境的時候也要小心。 因為你順境的時候,你會產生得少為足,就懈怠了。所以菩薩要以精進的 心來激勵自己:我們要走的路還非常遠,我們離佛菩薩的功德,還是相當 的有距離,所以我們應該要鼓勵自己不斷的進步。所以當我們生起菩提心 以後,我們面對順、逆的因緣,逆境:採取保守的忍辱波羅蜜;順境:我 們應該要多用精進波羅蜜,抓緊這個美好的暇滿人身,好好的積功累德, 這個是對治退還。 【131】如何對治菩提心的失壞 如何對治菩提心的失壞 如何對治菩提心的失壞? 我們來看第三、對治失壞: 卷十九 - 22 - 為欲對治雖已發趣不復退還而失壞因,故立定慧波羅蜜多。失壞因 者,謂諸散動及邪惡慧。 那麼你能夠透過這個佈施、持戒發起的菩提心,透過忍辱、精進讓菩 提心增長廣大,你還得要注意,不要讓它產生一種內在的破壞。 前面的退還是外在的順境因緣的刺激,這個破壞是來自於你內心的障 礙。 比方說散動,你一個人發了菩提心,你不可以讓你自己整天處在一種 非常散亂攀緣的階段,就是說你什麼功課都不做,這對你的菩提心就非常 不吉祥。因為你長時間活在這種人事的忙碌當中,你的心是散散亂亂的, 就是佛陀說的你這個水沒有一個池塘把它保護起來,這個水都流失掉了, 唯識學概要 - 23 - 你內心的能量,念力太薄弱了,你很容易失掉菩提心,因為你正念力太薄 弱了。所以你不能長時間處在散動的階段,你一個人或多或少要有一點功 課,佛號、咒語或者聽經,把這個心攝持攝持,就是這個心你不能老是不 管它,你要好好的去調伏它、管管它,這第一個。 第二個、邪慧。這個人他在做功課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邪見顛倒。 在《小止觀》裏面講到一個邪慧說,當你在做功課用功的時候,有時 候會起一個顛倒說:哎呀,我為什麼要在這邊拜佛?為什麼在這邊打坐 呢?我應該去幹一點實事多好呢,現在那個地方在辦慈善事業,我應該去 參與呀,我們應該做一些慈善的資糧,而不是在這個地方,空心的靜坐、 空心的念佛……你自己會產生這個顛倒。那麼這個智者大師說,你要思 卷十九 - 24 - 考,你現在的定位是在自受用的菩提心,你這個時候不宜有太多的外緣, 所以當你生起一個錯誤的念頭,跟你當下的修行不相應的時候,你自己要 如實了知,趕快把這個念頭消滅掉,這是不能產生邪見的顛倒。 那麼透過我們的一個專注跟正知,來對治菩提心的失壞。 【132】自受用菩提心它有什麼功德呢 自受用菩提心它有什麼功德呢 自受用菩提心它有什麼功德呢? 我們看最後,從前面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那麼 成就的自受用的菩提心,它有什麼功德呢?我們把它念一遍: 又前四波羅蜜多,是不散動因;次一波羅蜜多,不散動成就。此不散 動為依止故,如實等覺諸法真義,便能證得一切佛法。 唯識學概要 - 25 - 那麼前面的四波羅蜜多,就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它慢慢的會 讓我們的心安定下來。就是我們的攀緣心,你要不斷的佈施、持戒、忍辱、 精進,它慢慢的心就寂靜下來。那麼再經過禪定的專注,它就能夠成就不 散動成就。那麼以這個不散動的寂靜的心做基礎,我們再來修習我空觀、 法空觀,覺知諸法的真實義,我們更清楚的知道:生命是無所得。我們以 前透過佛法的聽聞、思惟,我們知道人生是自變自緣。你自己變現一個假 相,然後引導你第六意識去攀緣,攀緣以後就產生很多的分別。如果是你 滿意的相狀,你就讚美它;要是不滿意的相狀,你就呵責它,然後再啟動 第七意識去執著,就造成了一種人生的生死相續。但是前面的瞭解,都是 屬於文字上的思惟,那麼透過你前面的六度的慢慢的修行,那你開始觀照 的時候,你這個時候慢慢的心寂靜了,那麼觀察諸法真實義的時候,你對 卷十九 - 26 - 人生的空性的道理就更深刻的體驗:原來人生只是個過程!人生只是讓你 來做一個歷練,不是讓你來受用,所以你這個時候慢慢慢慢對佛法的功 德,產生更堅定的信仰,這個信仰有智慧的觀照。所以在自受用的功德的 菩提心當中,它主要的成就是般若波羅蜜,就是跟智慧相應的菩提心。 我們解釋一下:我們以前沒有發菩提心的人,是活在我們個人的欲 望。我們為什麼願意做義工呢?為什麼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我願意犧牲 我的精神、體力,我願意犧牲我的睡眠來做義工呢?因為我們有一種需 求,我們希望能夠透過這個做義工的善業力,來招感來世的快樂,那麼這 種有所得的攀緣心來做善事,那麼這個叫做「善業」了。就是說你這個事 情做完以後呢,你來生得到一種快樂的如夢如幻的果報,然後就結束了, 對你來說你的生命一點都沒有增上。但是這個地方的菩提心不一樣,你是 唯識學概要 - 27 - 法法消歸心性,按照《法華經》的說法叫做「萬行一心」。你把所有的六 度的法門,會歸到一念的菩提心了,由菩提心的修學,又增長你般若智慧 的觀照。 也就是說我們過去在修六度,在修一種善業,但是你發了願以後,你 現在是修一個善根,那不一樣了。這個時候自受用的菩提心,佛陀在經典 裏面比喻作「大地」。你心中有一個大地,來攝持一切的草木、攝持一切 的善法。舉一個例子,我們來看釋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裏面有一個公 案,談到佛陀在持戒的時候所發的菩提心。 佛陀有一生他是做一個龍王,佛陀在龍王那世,在龍宮裏面享受很多 五欲的快樂了。那麼它有一天就想,它每天把這個世間的快樂一天過一 卷十九 - 28 - 天,它覺得人生沒什麼意思,所以它應該來追求佛法。所以這個龍王,這 因地的菩薩龍王,就從大海當中就跑到陸地上,就變了一個人的樣子到寺 廟去聽聞佛法,聽完佛法以後它又受了八關齋戒。受了八關齋戒,它想說: 受了八關齋戒,它也不好回到龍宮去了,那種放逸的境界,它就跑到樹下 去靜坐,在樹下靜坐的時候,因為疲累,長時間的靜坐就打瞌睡了。 打瞌睡以後,因為它的這個畜生道的報通,在打瞌睡以後,它的正念 失掉以後,它的神通力就失掉,就變現出這個龍的原形,就是一條很大的 大蟒蛇。這個時候有一個獵人經過的時候就看:哇,這個蛇的皮真漂亮! 他拿這個刀子就切了它身體一塊的皮,把它剝起來。那麼這個獵人,在切 這個大蟒蛇的身體的時候,當然蛇就驚嚇了,因為它很痛嘛!它想說:這 個小人物,我要吐一口氣就把他給毒死了,但是它想:我這個時候發的菩 唯識學概要 - 29 - 提心,我受了這個八關齋戒,我要守住我的戒體、守住我的菩提心,所以 它忍住了。忍住的時候呢,他這個獵人把這個皮切走了以後,這個時候這 個龍就想要慢慢的爬到海邊,回到它的龍宮去療傷,但是它流了很多血, 就招感很多的螞蟻來吃它的肉。這個時候它快到海邊的時候它又思考:如 果我回到海邊去,那我身上這些螞蟻都得要死掉了,所以它就把身體就佈 施給這些螞蟻,然後發願:願我今生用血肉之軀來供養這些螞蟻,我來生 成佛以後,用佛法的法味來度化他們。後來這些人就變成佛陀的這些子弟 們。 那麼我們今天要說什麼事情?就是說當一個菩薩,在依止菩提心在修 善法的時候,他的善法是怎麼樣呢?它是一貫的、它是互含互攝的。這個 公案,本來是在讚歎菩薩的持戒波羅蜜,但是你認為這個持戒當中,有沒 卷十九 - 30 - 有佈施的功德?當然是有,它有施捨的心嘛!它有沒有忍辱的功德?當然 也是有;它也有精進、也有禪定、也有智慧。 諸位你會看到,我們凡夫得果報的時候跟聖人在得果報不太一樣,我 們凡夫得果報,它是片段的。你看有些人福報很大,他身體就不好;有些 人可能身體很健康,但是相貌就醜陋。就是我們用攀緣心在修善業的時 候,他得果報的時候,它是一碼歸一碼,一個果報歸一個果報……但是你 看佛菩薩的功德一出現的時候:他要是莊嚴,他一定健康;他要健康,他 也一定富貴。佛陀的功德,它是互含互攝的。 這樣講好了,佛陀的功德,這個果報一出現,菩薩的功德一出現的時 候,是多元化的。因為他因地的時候他有菩提心的攝持,所以他每一個法 唯識學概要 - 31 - 都堅固的。也就是說他不像我們凡夫,修佈施的時候,他就儘量發脾氣吧, 是吧?他就只是在修佈施嘛。但是菩薩,因為他在修菩提心的時候,他也 會兼顧到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所以他得果報的時候,他不會 帶有過失。它這個水果一旦成熟以後,它只有甜美的味道,沒有任何的雜 毒。為什麼? 因為他有菩提心的攝持! 所以諸位,我們今天如果不發菩提心,你修六度的時候你很容易帶有 攀緣心。攀緣心的時候,你一旦有因緣刺激你,你就容易起煩惱。所以你 在修善業的時候一定夾雜煩惱,不是貪就是瞋,要不然就是高慢、就是嫉 妒。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果報,永遠充滿著殘缺,就是人生永遠不圓滿。 卷十九 - 32 - 因為我們因地的時候,用自我意識的攀緣心來修善法。我們因地的時候每 一個善念,都夾雜了很多的煩惱的成分在裏面,所以得果報的時候,這個 水果雖然有甜美的一部分,當然也有一些毒藥,你必須要好壞都吃下去。 就是因地夾雜嘛,夾雜、雜染嘛,所以人生永遠不圓滿。 所以我們在修菩提心的時候,就是說你修菩提心有一個好處:你在修 佈施的時候,你一定會兼顧到其他的善法;你在修忍辱的時候,也會兼顧 到佈施、持戒。所以這個菩提心,會讓我們因地減少過失,在果地的時候, 它能夠產生面面俱到的功德。那麼這個是講到自受用的菩提心,就像大 地,有一個大地來攝持一切的草木,讓所有的草木都能夠正常的發展。 【133】成辦利他——這個時候的菩提心叫做一心萬行 這個時候的菩提心叫做一心萬行 這個時候的菩提心叫做一心萬行! 唯識學概要 - 33 - 好,我們看利他的,下一段:成辦利他。這個地方有一段這個《攝大 乘論》的文,我們把它念一遍: 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由戒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 不毀害。由忍波羅蜜多故,雖遭毀害而能忍受。由精進波羅蜜多故,能助 經營彼所應作。即由如是攝利因緣,令諸有情,於成熟事有所堪任。從此 已後,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心已定者,令得解脫,於開悟時,彼得成熟。 那麼前面的菩提心,我們是偏重在自受用的菩提心,就是菩薩只是利 用六度,來成就自己的菩提心。那麼這個地方的菩提心,他開始利他了, 那麼這個菩提心,他開始從這個自受用的因緣,開始去觀察眾生的根機, 做一些利他的事業了。 卷十九 - 34 - 我們來看:『由施波羅蜜多故,於諸有情能正攝受』。菩薩長時間的在 前面的修習佈施,他有一定的資糧力,所以他開始在度化眾生的時候,他 會把他的資糧的資具,跟眾生分享。為什麼呢?因為攝受眾生,眾生需要 生活的資具,菩薩以資具來攝受他,建立一個很好的一個因緣,讓這個眾 生對菩薩心生歡喜,就容易去攝受他進入佛道。所以菩薩先用佈施波羅蜜 多來攝受有情,這第一個。 第二個用持戒波羅蜜多,『於諸有情能不生毀害』。那麼當然眾生在成 長過程當中,有時候有煩惱,有這個煩惱,就會對這個菩薩產生一定的傷 害,那麼菩薩因為他有這個持戒的功德,他不損惱有情。我們受了菩薩的 戒體,當然它的根本在於增上慚愧,增上慚愧當然它有自調跟調他。「自 調」,自己這一塊呢,就是殺盜淫妄酒根本重戒;那麼在利他這一塊呢, 唯識學概要 - 35 - 佛陀開出了五條戒,不損惱有情。第一個:說四眾過;第二個:自讚毀他; 說、毀、慳…… 第三個是:慳惜加毀罪;第四個:瞋心不受悔;第五個: 謗三寶戒。這五條戒都跟口業有關係,諸位。所以菩薩在整個修行當中, 他一定是善護自己的口業,不出惡言,不損惱有情。那麼因為你一損惱有 情,你就跟眾生結惡緣,你就很難去度化他。所以菩薩有戒波羅蜜的攝持, 他能夠有這種一定的這個調伏力,他雖然不能馬上去利益到對方,起碼不 損惱眾生,不跟眾生結下惡緣,這第二點。 第三個『由忍波羅蜜多故,雖遭毀害而能忍受』。菩薩有這種包容、 寬恕的這個胸量,能夠忍受眾生的毀害。當然這個地方,菩薩他也能夠知 道,因為瞋心的過失了。其實菩薩道,你稍微生起一點貪念,你貪念世間 的一些物質,傷害不大,但是你生起瞋心,這個問題就嚴重了。 卷十九 - 36 - 菩薩道是有三個大忌呀,菩薩道,菩提心哪,它最怕三個東西,我們 後面會說到,第一個瞋心、第二個高慢心、第三個嫉妒心。這三個會直接 傷害菩提心的根本,會破壞菩提心,所以這個忍辱波羅蜜在菩薩道是特別 重要。因為你一念瞋心起,你就火燒功德林,你前面的努力,可能就白費 掉。你菩提心一失掉,你所有的善法就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因為你所有的 草木依大地能夠生長,如果你把大地給弄沒了,你所有的草木,就枯萎的 枯萎、凋零的凋零,你又打回人天的有漏福報了,這個果報裏面全部帶業, 帶了生死業。所以我們為了保護菩提心,你要小心你的瞋心,瞋心的火, 這是忍辱波羅蜜。 第四個『由精進波羅蜜多故,能助經營彼所應作』。菩薩有那一份的 堅持的意志力,勇往直前,所以他能夠承辦經營他所應作的事業,可能他 唯識學概要 - 37 - 到人世間成立一個念佛堂、成立一個講堂、帶個佛七等等,就是成就這個 佛法的事業,還得靠一點精進。『即由如是攝利因緣』,由這個攝受利他的 因緣,『令諸有情,於成熟事有所堪任』。那麼菩薩透過前面的佈施、持戒、 忍辱、精進,使令眾生的善根慢慢的成熟,對於大乘佛法,有所接受,有 所堪任。那麼從此以後,『心未定者,令其得定』,安定不下來的,菩薩用 善巧方便,讓他做做功課,讓心定下來;已經定下來的,菩薩告訴他種種 的智慧的觀照,那麼產生內觀、產生解脫。在解脫當中先求開悟再求成熟, 先明白道理,最後才證得真如。 那麼前面的自受用的菩提心,它是一個菩薩的智慧來攝持。這個地方 的菩提心,他從利他當中,在蕅益大師的這個開導說,菩薩在從一個自受 用的菩提心,到利他的菩提心的時候,這個菩薩成就三種功德力:第一個 卷十九 - 38 - 福德力的增長。菩薩在利他當中,他的福德慢慢的增長廣大;第二個慈悲 力。菩薩對眾生的慈悲包容的胸量擴大了;第三個方便力。菩薩經過長時 間在人世間的歷練,他對各種有情眾生,他需要什麼東西,他的善巧方便 門的操作更加的熟悉了。 那麼在《法華經》它舉一個例子說,它說我們這個自受用的菩提心, 好像一個車子,你看這個車子什麼都沒有,就是空空的一個車子,因為你 這個時候以自修為主吧,那麼你開始在利他的時候,你開始在幫助有情、 在調伏眾生的時候,你這個車子多了一些資具了,多了一個床座了,有這 個床座有茶几,牆壁又多了一些華鬘,外面又種種的傘蓋的莊嚴。就是說 你開始用福德力、慈悲力跟方便力來莊嚴這個車子,讓這個大白牛車,不 但只是一個車子,它更加的莊嚴、更加的廣大、更加的殊勝。所以在成辦 唯識學概要 - 39 - 利他當中,菩薩也是不斷的增上。有三種增上:福德增上、慈悲增上、方 便增上。也就是說前面的菩提心叫做「萬行一心」,那麼這個時候的菩提 心叫做「一心萬行」。《法華經》是這樣規劃的,就是從萬行回歸到菩提心, 那麼從利他的角度,從一心的菩提心又開展出萬行。 好,我們休息一下好了。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50:00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20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二十 【134】以自我意識引導的生命 以自我意識引導的生命 以自我意識引導的生命,使我們不得自在 使我們不得自在 使我們不得自在! 請打開講義第四十八面,我們看丁二的殊勝。我們這一科講到這個對 第八識的無量無邊的善惡業力的引導。 我們學了唯識學以後,我們看到我們無窮無盡的過去,我們發覺我們 過去的生命雖然消失了,但是我們過去所造的所有的業力都保存下來。那 麼佛陀的意思,就是你沒辦法急著去把所有的罪業消掉,你不可能馬上把 所有的善業都生起來,不可能!我們不可能馬上去改變我們的業力,當然 你也不可能跟業力做一個切割,所以我們一定要正確的面對業力,這是一 個現實。我們必須要去承當我們過去所留下的業力,但現在關鍵在怎麼 卷二十 - 2 - 樣?關鍵是怎麼引導它的問題。 我們過去是一種錯誤的引導,不是業力有問題,是引導的錯誤。我們 過去用自我意識來引導,自我意識它的特點就是攀緣、有所得,所以我們 以前對人生的解讀,從一種受用的角度來看人生。當然當這個自我意識, 跟善業結合的時候,它創造快樂的果報,這是我們所期待的;當自我意識 跟罪業結合的時候,出現一個痛苦的三惡道果報,這是我們所厭惡的。但 是關鍵在什麼呢?關鍵在我們以自我意識引導的生命,我們不得自在,就 好像你不知道你來生要飄到哪裡去,你不知道。 所以以自我意識主導的人生,它有什麼問題呢?它最嚴重的問題就創 造了生死輪迴,而且這個是一個無止境的生死輪迴。它永遠沒有停止的, 唯識學概要 - 3 - 如果你不改變它,它會一直的下去。你就是像生死大海,你站在大海的中 間,你看你的過去無量無邊,對不起,你看你的未來也是無量無邊。也就 是說你以自我意識來修善業,雖然這個善業會讓你得到暫時的快樂,但這 個快樂當中有三種過失: 第一個以有煩惱故。你一定會產生貪瞋的煩惱,因為你去受用它嘛! 第二個以有業障故。凡夫的快樂都帶業,讓你忙碌,不得自在。 第三個有老病死故。你為了這個快樂,你每一次都要付出老病死的折 磨。所以這種快樂是不值得追求的,因為你付出太多快樂太少,是得不償 失的快樂。所以佛陀出世以後告訴我們說,我們應該要重新的引導我們的 業力。業力對我們影響不大,錯不在業力,錯在我們錯誤的引導業力。首 卷二十 - 4 - 先我們必須把自我意識給破壞掉,所以佛陀開出了這種空性的智慧,用無 分別智把這個自我意識給消滅了。不能再以這種攀緣心、有所得的心,來 面對人生了。所以空性的智慧就是告訴你無所得,我們每一次的生命,都 是空空的來,空空的走,人生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果,人生只有過程,因緣 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就是緣生緣滅的假相,所以人生沒有 開始也沒有結果。所以你知道這個道理以後,你自我意識慢慢放,你不要 去主宰它,把它放棄。所以空性的智慧先把自我意識破壞,破壞以後那怎 麼辦呢?我的生命,我那麼多阿賴耶識的善惡業,怎麼辦呢?「無住而生 心」!重新的引導它,用願力來引導,菩薩在佛前重新的發願:「眾生無 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他重 新發起了四弘誓願。以這個四大願望為他人生的主要的目標,開始修六度 唯識學概要 - 5 - 法門。所以他透過這種願力的引導,開始透過自受用的菩提心、他受用的 菩提心,那麼當然他的生命也就變化了,從一種清淨的無漏的空性的智 慧,在六度的修行當中,他又增長了福德力、慈悲力跟方便力。 【135】發菩提心的過程跟未來有什麼功德 發菩提心的過程跟未來有什麼功德 發菩提心的過程跟未來有什麼功德? 我們來看看最後透過自受用、他受用的菩提心,他的一個過程跟未來 有什麼功德,殊勝的功德,我們把它讀一遍: 一、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為所依故;二、由事最勝,謂具足現行故; 三、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四、由方便善巧最勝, 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五、由回向最勝,謂回向無上正等菩提故;六、由 清淨最勝,謂煩惱所知二障無障所集起故。 卷二十 - 6 - 那麼前面的菩提心,透過自受用跟他受用,他有六種的殊勝,超越凡 夫、超越二乘人。 第一個:『由所依最勝,謂菩提心為所依止故』。 那麼我們前面依止自我意識,雖然也能夠斷惡修善,但是它的依止是 錯誤的、是有漏的。因為「自我意識」引導我們進入了生死大海,但是我 們今天以菩提心為依止,引導我們趣向於菩提涅槃,這是一個不同的依 止、不同的引導。就是你一開始的這個根,這個因地的發心就是非常殊勝 了,這是一個很正確的引導。 第二個:『由事最勝,謂具足現行故』。 這個菩提心,不是只有一個單一的菩提心,因為他從前面的萬行一 唯識學概要 - 7 - 心,而開展出一心萬行,他每一個菩提心,不是只是一種願力,他還付諸 行動。他有什麼行動呢?六度的行動;從六度當中懺悔業障,積集資糧, 這個是一個成辦他的事業的殊勝。 第三:『由處最勝,謂一切有情利益安樂事為依處故』。 那麼這個處所,就是說他的一個目標很清楚,他為了使令一切有情得 到現世的利益,這個利益指的是來生的解脫跟今生的安樂。那麼他從一種 利他的慈悲,當作他的一個殊勝。 第四:『由方便善巧最勝,謂無分別智所攝受故』。 那麼菩薩當然他一旦從空出假,從空性的無相進入到六度的有相的因 緣,他一定要遇到很多順、逆因緣的刺激,那麼菩薩怎麼樣來調伏他心中 卷二十 - 8 - 的障礙呢?他修無分別智。就是該幹什麼你幹什麼,不要太多的妄想,就 是:凡事盡心盡力,成敗交給業力!所以菩提心的好處,它不再論成敗、 得失。我們剛開始這個自我意識,我們的思考模式就對立的,講到趨吉避 凶,我們都是考慮自己,結果把自己弄得生死輪迴。到了菩提心的時候是 超越吉凶,你要把吉凶、得失放下,你就是相信佛陀的教法。佛陀要我們 這樣做一定有道理的,你把你的得失、成敗、吉凶放下,你跟著你的願力 走,然後修無分別智,只求過程的盡心盡力,不求結果的成敗得失。這個 菩薩怎麼來調伏自己呢?就是無分別智來調伏自己。 第五個:『由回向最勝故,謂回向無上正等菩提故』。 那麼菩薩在整個人世當中的六度,他積集廣大的資糧,他怎麼辦呢? 唯識學概要 - 9 - 他把這個資糧回向到無上的菩提,不求人天福報。 最後由清淨最勝故,謂煩惱、所知二障,不能夠障礙所成就故,他產 生一種清淨無漏的功德。 那麼這六種殊勝,當然從他的因地來說是菩提心,他做了一個正確的 依止,那麼最後會歸到清淨。 【136】你要把苦樂的概念提升到清淨跟不清淨 你要把苦樂的概念提升到清淨跟不清淨 你要把苦樂的概念提升到清淨跟不清淨! 我們剛開始在學佛的時候,只想到一件事,就是痛苦跟快樂,離苦得 樂,是吧?我們可能遇到了身心很大的痛苦,我們想要找一個依靠,找到 一個解救的方法。 卷二十 - 10 - 我們一開始學佛,大部分都受到痛苦的刺激而來到佛門。所以我們剛 開始學佛,都是一種苦樂的概念,離苦得樂,這個很正常,但是這不是最 好的想法。你要把苦樂的概念提升到清淨跟不清淨,就是有漏跟無漏的概 念。當你要解決生死問題的時候,你不能永遠活在快樂跟痛苦,你這個檔 次太低了,你要把快樂痛苦放下,你才會追求到清淨。 舉一個例子,佛陀成道以後,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豁然開悟。其 實佛陀開悟以後,並沒有馬上起身來說法,他觀察眾生的緣起,應該要…… 在《法華經》說,他是應該開方便門呢,還是直接講真實相呢?後來佛陀 得到結論:應該遵循十方諸佛的方法,先開方便門,再說真實相。 那麼佛陀在整個思惟緣起過程當中呢,這個時候菩提樹,因為佛陀一 唯識學概要 - 11 - 成就以後,他的身心世界是很大的變化,放大光明,大地六種震動。當然 第一個知道的是誰呢?就是那個樹的樹神。那個菩提樹上面的樹神,樹神 一看:哎呀,這個人不簡單啊,放出這麼大的功德相狀!樹神他就帶領了 很多旁邊的那些草木土地尊神,就拿鮮花了、水果了,來供養這個菩提樹 下放大光明的聖者,他說你一定是一個偉大的聖者。 那麼供養以後呢,他就問這個聖者說:我們這樣供養是不是如法?請 佛陀開示。佛陀說你們都用誠心的心來供養,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 如果你們要圓滿的話,你們要發願,你們不能只是供養,因為你供養是有 所得嘛,你發願的話就無所得了,就是從有漏轉成無漏了。那麼這些樹神 說:那我們應該怎麼發願呢?他說你要發願,你因為這個供養的因緣,你 能夠生生世世修行,能夠成就像佛陀一樣的功德。你因為這個供養因緣, 卷二十 - 12 - 成就佛陀以後要廣度一切眾生,你要發兩個願,等於是上求佛道,下化眾 生。 這個時候樹神就領導所有其他的尊神,就在供養以後重新發願,佛陀 就讚美:善哉!善哉! 所以說呢,我們同樣做一件事情,你的依止是很重要,你用什麼心態 比較重要。我們的內心,阿賴耶識如果它是一個田地的話,就是你的心在 推動這個善法的時候,你用什麼的種子種下去。現在我們已經不談苦樂這 一塊了,談有漏無漏。 就是說我們現在只有兩種選擇,把自我意識放下,跟著我們的願力 走;第二個我們繼續以自我意識為中心,來斷惡修善。這兩個最大的差別 唯識學概要 - 13 - 就是你以自我為中心,你就考慮到個人的受用問題,因為有一個我你就想 保護它嘛!你想讓這個我快樂。但是你在追求快樂的過程當中,你付出了 生死輪迴的痛苦,這就是你要考慮的,你可能會到三惡道去。那麼第二個: 我們把自我意識徹底的放下,我不要這個我,我以空性來破壞自我,然後 我重新發願,我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來當作我們生命的一個推動力, 那麼這個時侯你生命就反轉了。一個是雜染的六道輪迴,一個是清淨的菩 提道,你有兩個跑道可以選擇,關鍵是你到底要以誰為依止,這個關鍵在 這個菩提心或者自我意識,所以我們的因地是很重要。那麼一個牽涉到清 淨跟無漏,所以它菩提心的根本它是無所求,因為它沒有自我概念它就不 需要求嘛,向內無所求,向外看需求! 【137】有什麼樣的方便讓我們的功德圓滿 有什麼樣的方便讓我們的功德圓滿 有什麼樣的方便讓我們的功德圓滿? 卷二十 - 14 - 好,我們看丁三的方便。那麼前面是一種自受用跟他受用的功德,這 以下講到圓滿,自他的圓滿。那麼有什麼樣的方便,讓我們在修的每一個 善法當中,都能夠達到佛陀一樣的功德圓滿,有沒有什麼方法?那麼無著 菩薩他提出了一些方法,這個地方有三段:一、總標;二、別明;三、結 示。看看總標,我們把它念一遍,六種意樂,三種作意: (一)、六種意樂 。一、廣大意樂;二、長時意樂;三、歡喜意樂; 四、荷恩意樂;五、大志意樂;六、純善意樂。 (二)、三種作意:一、愛重作意;二、隨喜作意;三、欣樂作意。 那麼這個就是說,我們初發心的菩薩,記得一個觀念,你在修菩提心 的時候,先論心不論境。當我們種下一個菩提種子下去的時候,你先不要 唯識學概要 - 15 - 急著要讓它開花結果,你先關心你這個種子種得對不對,種得圓不圓滿。 因為你種子是圓滿的,你的果地功德自然圓滿,它的速度只是你的精進跟 懈怠的問題。所以當我們在剛開始修菩提心的時候,先求自己的因地圓 滿,所以我們的心態就很重要了。 這個地方無著菩薩說,你既然做一件事情,其實你可以做得更好,那 麼怎麼辦呢?改變心態!那麼這個地方,提出了三種作意配合六種意樂。 我們先看三種作意: 第一個:『愛重作意』。這個地方就是對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感到 珍重愛惜。你在布施的時候、在持戒的時候、忍辱的時候,你應該對你所 修的一切的法,告訴你自己:這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你要很珍重、很愛 卷二十 - 16 - 惜的心去做,這個地方是自受用功德的圓滿,愛重作意。 第二個:『隨喜作意』。那麼我們今生的能力有限,我們有些事情可以 做,有些能力沒辦法做,別人做了怎麼辦呢?隨喜讚歎!他受用功德的圓 滿。如果我們透過隨喜,我們可以把別人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功德,他受用 圓滿,隨喜。 第三個:『欣樂作意』。就是自圓滿他也圓滿,就自他不二的圓滿。我 們希望我們自己跟一切有情,都能夠圓滿六波羅蜜,叫「欣樂作意」。而 每一個作意,都包含了六大意樂才能夠圓滿,就是愛重作意有六大意樂: 廣大、長時、歡喜、荷恩、大志,乃至於純善。隨喜、欣樂都是具足,每 一個作意都具足六大意樂。 唯識學概要 - 17 - 【138】什麼是菩薩的廣大意樂 什麼是菩薩的廣大意樂 什麼是菩薩的廣大意樂、長時意樂呢? 好,我們看看這個解釋,那麼什麼叫做三種作意、六大意樂呢?我們 看它的別明:第一個意樂,就是意樂所攝的「愛重作意」,就是六種意樂 所攝的愛重作意。第二個是六種意樂所攝的「隨喜作意」,跟六種意樂所 攝的「欣樂作意」。也就是說愛重作意包括了六種意樂、隨喜也包括六種 意樂、欣樂也包括六種意樂。先看看第一個:意樂所攝愛重作意。就是依 止自身的愛重,那麼展開六種意樂。我們先看第一個,廣大意樂: 若諸菩薩,乃至若干無數大劫,現證無上正等菩提。經爾所時,一一 剎那,假使頓捨一切身命,以殑伽河沙等世界盛滿七寶奉施如來,乃至安 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布施意樂,猶無厭足。經爾所時,一一刹那,假使 卷二十 - 18 - 三千大千世界滿中熾火,於四威儀,常乏一切資生眾具,戒、忍、精進、 靜慮、般若心恒現行,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所有戒、忍、精進、 靜慮、般若意樂,猶無厭足,是名菩薩廣大意樂。 第一個廣大意樂,就是說要把我們的志向廣大。諸位,我們講過意樂, 在修意樂的時候,先不要考慮現實問題,因為你的現實問題受到我、法二 執的障礙,會產生很多的障礙,所以我們先把我們自己的想法先放開來。 我們現在先怎麼樣呢?以「佛心為己心,以佛志為己志」;先說佛陀是怎 麼想的,我們就怎麼想,先不要管你是怎麼想的,你先看看佛陀在修六度 的時候,佛陀是怎麼想的,我們必須要先把佛陀的因種掌握了,你才可能 開出佛陀的花果。 唯識學概要 - 19 - 所以現在已經不談現實的時候了,我們來談談意樂。談談意樂,第一 個,一個發心的菩薩,他即便知道,他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才可 以成就佛道。也就是說他不是今天學佛明天就成佛,不是這樣子,他要經 過長時間的運作,這是一個漫長的道路。那麼在這當中他可能要經過每一 刹那時間,要隨時犧牲他的生命,乃至於用殑伽河沙,用恒河沙的七寶來 供養如來,一直到安坐菩提座成佛為止,那麼這個時候菩薩的布施意樂都 不感到退轉,都不感到厭足,這第一種心態——無有厭足。 那麼這個地方指的是布施,那麼其他的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亦復 如是。在這當中每一個刹那,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充滿了大火,這麼一個惡 劣的環境,而且菩薩在日常生活四威儀當中,又缺乏生活的資具,菩薩對 於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心,都是經常保持現行,不生退轉, 卷二十 - 20 - 不會因為有大火的干擾,有生活貧窮資具的刺激,菩薩就產生退轉。他菩 薩這種持戒乃至般若的心,還是正念現前。那麼如是菩薩所有戒、忍、精 進、靜慮、般若意樂猶無厭足,是名「菩薩廣大意樂」。所以我們在發願 的時候,一定是要在空間上是廣大的,不能有這種自我設限。 再看第二個時間,時間的這個廣大,前面是講空間,這講時間: 又諸菩薩,即於此中無厭意樂,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無間息,是名 菩薩長時意樂。 那麼前面的菩薩在發大志向的時候,是依止廣大的空間,這裏講的是 盡未來際的時間。 說菩薩在這當中無厭足意樂,乃至於安坐妙菩提座,常無間息,在這 唯識學概要 - 21 - 個廣大的時間當中,是名菩薩長時意樂,這是時空無盡。 諸位,它的意思就是說:你這個心態不能畫地自限,得少為足。你不 能說:欸,我這輩子,我只要拜一百零八部的八十八佛就夠了,不可以這 樣子。你可以只拜一百零八部,說我可能今生,我暫時拜一百零八部,但 是你不能夠以此為滿足,這是很重要關鍵。 就是說你必須讓你的願力是無窮的,雖然這現實生活當中,你必須有 所選擇,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你可能只是實踐你一部分,但是你的願力 的佈局是廣大的。 諸位你看那個菩薩戒,你受了菩薩戒以後,你打開菩薩戒本你會看 到,當你受了菩薩戒,你看菩薩的戒法很多你做不到,非常多你做不到, 卷二十 - 22 - 幾乎大部分都做不到。那跟五戒、八關齋戒完全不一樣,很多都是要你隨 喜讚歎的:這件事情我做不到,但是我隨喜讚歎。諸位,當你受了菩薩戒, 當你走上了成佛的跑道,有一句話你就沒有資格講了,叫做:我做不到! 你只能夠說:我慢慢做!對呀,這個廣大意樂就是說,它沒要求你現在做, 但是你不能夠胸量狹小,因為你要以佛陀的種子為你的種子,以佛心為己 心,以佛志為己志嘛。 當你的心跟一個法接觸的時候,你那個心的發起很重要,你用狹隘的 心,你的功德就狹小了。 我們同樣做一件事情,其實我們可以讓功德更圓滿。所以諸位,談到 發心的時候,它不是在講現實生活了,先把你的煩惱拿開、先把你的業障 唯識學概要 - 23 - 拿開、先把你的老病死拿開,這些虛妄的讓你障礙的東西都拿開,回到你 最初的清淨本然的真如心來發願。發願是理想化的事情,無量劫來的煩 惱、業障、老病死折磨得一個人已經像是一個乞丐,所以我們發不出廣大 的志向,所以造成我們老是惡性循環,我們發的願狹小,得的果報又狹小, 得的果報狹小又讓自己胸量更小。所以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把所有的障 礙都先撥開來,先不要考慮現實問題,用你理想化的清淨心發願:虛空有 盡,我願無窮!這個就是廣大意樂、長時意樂。 【139】什麼是菩薩的歡喜 什麼是菩薩的歡喜 什麼是菩薩的歡喜、荷恩、大志、純善意樂呢? 好,我們看第三的歡喜意樂: 又諸菩薩,以其六種波羅蜜多饒益有情,由此所作,深生歡喜,蒙益 卷二十 - 24 - 有情,所不能及,是名菩薩歡喜意樂。 那麼前面的這兩個意樂,就是廣大意樂跟長時意樂,它是一種心量的 廣大。那麼這個地方是講心態問題,就是保持歡喜心,就是前面六波羅蜜 多,在饒益一切有情的時候,你應該用什麼心情呢? 『深生歡喜』! 那麼菩薩自己的內心的歡喜,乃至於對所生起的饒益有情的心,你要 更加的歡喜,是名菩薩歡喜意樂。就是說你既然要做一件事情,你就不要 有埋怨,這個很重要。菩薩道就是說,你要做之前你先量力而為,你要麼 不做,要麼你就歡喜的去做,就這樣子。 所以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懺公師父有一句話叫:「隨緣盡份,盡 唯識學概要 - 25 - 份隨緣,不能強求」。因為你一強求,諸位,前面是一種理想的發心,但 是你實際操作的時候,你一定要量力而為,因為你超過你的負荷,你自然 會埋怨,那就非常可惜了。因為你埋怨一起的時候,就回到自我意識了, 你所有的善業都帶業,通通帶業,得果報的時候,你就不得自在,你要付 出痛苦的代價,這個水果就不純了。所以你在做的過程當中,請你先評估 好,你是不是可以做,你可以做到什麼程度,量力而為,但是用最大的歡 喜去做,保持歡喜意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 第四個『荷恩意樂』,我們再往下看: 又諸菩薩,以其六種波羅蜜多饒益有情,見彼於己有大恩德,不見自 身於彼有恩,是名菩薩荷恩意樂。 卷二十 - 26 - 那麼菩薩在修六波羅蜜多來廣益一切有情的時候,應該怎麼思考呢? 要觀察有情對我們是大恩德的。因為有眾生讓我們歷練,才能夠啟發 我們菩提心的善根,而不是我們去施恩於有情,是有情施恩於我們,是名 菩薩荷恩意樂。也就是說菩薩要心存感恩,那麼這個地方的感恩心,主要 是什麼目的呢?就對治高慢。因為菩薩長時間的為公為眾盡心盡力,為眾 生為佛教付出的時候,他有廣大的資糧力,但是菩薩有三大障礙要小心 的,我們前面講過:瞋恨,就到處抱怨;第二個就是高慢;那麼第三個就 是嫉妒了。所謂的高慢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心存感恩,其實我們不是幫助 眾生,是眾生來成全我們,你要換這樣的思考,來對治我們的高慢心。 第五『大志意樂』: 唯識學概要 - 27 - 又諸菩薩,即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深心迴施一切有情,令得可 愛勝果異熟,是名菩薩大志意樂。 那麼前面菩薩經過廣大意樂、長時意樂的一種真實圓滿的發心,經過 歡喜心跟感恩心,這個種種的歷練以後,他有大資糧,這個時候菩薩應該 怎麼樣?要回向!你不要老是惦記那些人天有漏的福報,你應該要往更好 的方向去。所以『又諸菩薩,即以六波羅蜜多所集的善根,深心回施一切 有情,令得可愛異熟果報,是名菩薩大志意樂』,跟一切有情分享。那麼 我們應該把自己的功德釋放出來,把我們所念的每一句佛號釋放出來 , 跟一切有情分享,這是大志意樂。 第六『純善意樂』: 卷二十 - 28 - 又諸菩薩,復以如是六到彼岸所集善根,共諸有情,迴求無上正等菩 提,是名菩薩純善意樂。 那麼前面是跟諸有情,得到可愛異熟人天的果報,這個地方是把這個 功德轉成無漏的無上菩提,這個也是一種迴向。前面是迴向一切眾生離苦 得樂,這個地方是迴向一切眾生趨向無上菩提。 宗喀巴大師說,他說我們要思考一件事情,其實我們也做了不少善事 了,我們多生多劫也不是啥事都不幹,也不是這樣子,我們也不是老是做 惡,但是為什麼我們現在資糧力很有限?因為我們在造善的時候,我們的 心態不到位,我們缺乏廣大意樂、長時意樂、歡喜意樂、荷恩意樂,乃至 於大志意樂、純善意樂,我們心量不夠廣大,我們的心態不夠清淨,所以 唯識學概要 - 29 - 造成了第一個果報狹小、第二個夾帶業力,帶業。所以現在問題是什麼? 現在就是說你做什麼事情都沒關係,你換個心態就可以了,用廣大的信 願、用歡喜的心、感恩的心去做,這是一個轉變你的心態的一個因緣。當 然你的因地轉變了,你的生命的跑道也跟著改變了。 【140】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好,那麼這個地方講到自受用的圓滿,我們看他受用圓滿,我們看己 二意樂所攝隨喜作意: 又諸菩薩,於餘菩薩六種意樂修習相應無量善根,深心隨喜。如是菩 薩,修此六種意樂所攝隨喜意樂。 那麼我們在一生當中,我們自己的能力有限,時間也有限,我們很多 卷二十 - 30 - 事情可能沒辦法做。那別人去做怎麼辦呢?對於其他的菩薩在修習六種意 樂,在修習六度的時候呢,他在成就種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 定六種善根的時候,菩薩呢深心隨喜,多加讚歎,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樂 所攝的隨喜意樂。 前面的這個愛重作意呢,我們是偏重在自受用圓滿,這個地方講他受 用的菩薩的波羅蜜圓滿,就是我們能夠把他人的功德,把它透過我們的隨 喜讚歎,把它整合到自己的生命來。因為你不隨喜讚歎,你很可能會產生 嫉妒,你一嫉妒的時候,你就跟眾生的功德產生對立了。圓滿的功德最忌 諱對立,因為你一對立你就不可能圓滿。所以為了能夠讓我們功德圓滿, 我們必須要隨喜讚歎別人。 唯識學概要 - 31 - 己三:『意樂所攝欣樂作意』,這個自圓滿跟他圓滿,兩種的圓滿,我 們看: 又諸菩薩,深心欣樂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六種到彼岸修,亦願自身 與此六種到彼岸修恒不相離,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如是菩薩,修此六種意 樂所攝欣樂作意。 那麼菩薩呢,深心的希望一切有情,六種意樂所攝的六波羅蜜的功 德,也希望自身六波羅蜜的功德,都能夠具足圓滿,乃至於成佛為止。也 就是說我希望一切有情圓滿,我也希望我自己圓滿。那麼如是菩薩,修此 六種意樂所攝欣樂作意,就是自圓滿、他圓滿,大家都圓滿。這是我們經 常在念的——有情無情,同圓種智! 卷二十 - 32 - 它是這樣,諸位我們會看到,我們以前的心態,它以自我意識為中心, 它是自我意識是有所得,所以它對立的。所以我們一旦走入對立的世界的 時候,我們會發覺,這個人世間啊,越來越多差別,就發覺人不同啊,越 來越多,就是「無差成差」;但是你一旦修菩提心、空正見,你要走上成 佛之道的時候,你要逆向操作——「差即無差」。你看啊,先求自身的圓 滿,再求他人的圓滿,你會發覺你的修行,越來越整合、越來越整合,把 以前的差別相,慢慢的整合成一真法界。如果你的修行,你越修行,覺得 人生眾生的問題越多,差別越大,那你可能錯了,因為你在放縱你的顛倒 妄想;如果你的修行,你會覺得人跟人之間的差別,越來越少、越來越少, 自他的平等越來越大,那這方向就對了。這是不同的二個方向:一個是趨 向真如的一個整合,一個是趨向於自我意識的對立。這兩個心態我們可以 唯識學概要 - 33 - 看得出來,它引導到不同的方向。 我們看最後的總結: 若有聞此菩薩六種意樂所攝作意修已,但當能起一念信心,尚當發生 無量福聚,諸惡業障亦當消滅,何況菩薩? 好,那麼最後呢,無著菩薩做了總結說,如果有人對前面的六種意樂 的這種作意修,乃至於產生一念的歡喜心、隨順的心,就能夠產生無量的 福德,而且消除重大的罪障,何況菩薩如法如律的去做呢?就是說你即便 不去做,你乃至於對這樣的一個法產生隨喜讚歎,都有無量功德。 我們剛開始在播種的時候,這金剛種子它這個真實,它有什麼特點? 就是它你這個種種下去以後,它永遠不會破壞。你今生在人間,它跟你到 卷二十 - 34 - 人間,假設你沒到淨土去 ,你萬一弄得不好到三惡道去,它的金剛種子 也到三惡道去。所以有些人他為什麼在痛苦當中 ,他很快從痛苦裏面彈 出來?因為他有佛種,佛種它不允許一個人在障礙裏面待太久。但是你如 果沒有佛種,你沒有栽下一個佛的覺悟的種子,你到了障礙的地方,你就 缺乏反彈的能力。 諸位,為什麼有些人在臨終的時候,他五逆十惡的罪業這麼重,他能 夠產生這麼大的反彈?蕅益大師解釋:這種造惡的凡夫,能夠在業障現前 的時候產生反彈,他一定有佛種的,金剛不壞的種子。煩惱不能破壞它、 業障不能破壞它、老病死不能破壞它,所以它只要一念的,你只要一念的 相應那就不得了,何況你去讓這個佛種不斷的增長廣大。 唯識學概要 - 35 - 那麼這個地方是說明什麼事呢?真能破妄!因為你今天栽培這個佛 種,是隨順你的本性的,是你本來應該有的東西,我們以前所做的事情, 都是違背本性的,離家出走。 好,我們今天把這個菩提心講完了,先講到這裏,後面還有它的利益 跟助成。好,這個地方有沒有問題?有關菩提心的一個修學的心態。 【141】如何克制、對治這個瞋恨心 對治這個瞋恨心 對治這個瞋恨心? 學員:師父慈悲!師父剛剛有說,就是修菩提心時候,菩薩沒有資格 說我做不到,可是後面在講意樂的時候,師父又說我們要量力而為,那到 底要怎麼樣? 師父:好,請坐。你在發心的時候,講意樂的時候,你要廣大,但是 卷二十 - 36 - 你實際操作的時候,你要判斷。但是他判斷他是怎麼樣,他是暫時不做, 他沒有說完全不做。比方說這件事情,你菩薩你剛好在做一個修行,你比 如在念佛,念得很好,那你同參說:欸,某某人啊,我們去哪裡幹什麼好 不好啊?你可以拒絕他的,但你拒絕他的時候,你是做如是作意:我現在 必須要自修行,我暫時拒絕他。他能夠在不壞菩提心的情況之下拒絕他, 是可以的。因為初心菩薩以自修為主嘛,因為你現在的階段是自受用的菩 提心。首先你要有自己的定位嘛,就是實踐的時候你要現實,但是發心的 時候你要廣大,要超越現實,這兩個是可以調合的,所以它叫「隨緣盡份」 嘛!隨緣就是要考慮現實,盡份就是用最大的努力,就是理想化的願力。 隨緣盡份,盡份隨緣嘛,這兩個不衝突啊!隨緣跟盡最大的努力,這兩個 沒有衝突。 唯識學概要 - 37 - 學員:師父剛剛提到說這個忍辱,不要強忍…… 師父:不能強忍,強忍你不會持久。 學員:對,不要站在對立面,我想是不是請師父指示一下,如何克制、 對治這個瞋恨心? 師父:對啊,瞋恨心你不能去對立,你不能跟他站在對立面。就是說 你不能把他當假想敵,其實他呢跟你是一條線的,因為他想離苦得樂,你 也想離苦得樂,如此而已。他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的 角度,他想離苦得樂,對不對,是吧?我們以前是個生死凡夫,我們如果 站在他的角度,我們也會產生相同的反應,所以我們沒有比他好多少。你 必須找到同理心,首先你先不要管他行為做了什麼,先把他的行為先放 卷二十 - 38 - 下,先看他的心態,其實他的心態跟你的心態是一模一樣,你以前也是想 要離苦得樂嘛!難道不是嗎?對不對?我們在沒有修菩提心、我們沒有放 下苦樂之前,我們也是訴求,也是想離苦得樂。 就是說先不要管他說了什麼,先不要管他做了什麼,先考慮他為什麼 這個心態,他是用什麼心態做的。其實他只是想保護自己嘛,那我們也是 一樣啊。我們也曾經是這樣做,我們也是為了保護自己,偶爾會犧牲別人, 對不對?難道我們以前不是這樣嗎? 所以我們就找到同理心嘛,就是說他是一個生死凡夫,他有這個心 態,我也有這個心態,所以自他平等,我們沒有比他高明多少。先不要管 他行為,因為他的行為,只是一個他發洩的管道而已,關鍵他的心態是想 唯識學概要 - 39 - 離苦得樂。也就是說他並不是想傷害你,他只是想要保護自已,先把我相 人相的對立拿掉,跟他找到一個共同的立足點。 其實他的立足點,我們也曾經想要離苦得樂,所以追求安樂此心同, 是吧?所以你不能放縱第六意識,因為第六意識它一打妄想,那就沒完沒 了。第六意識它可會打妄想了啊,你要是讓它分別這件事:他講過什麼事 情、他說了什麼話,那就糟了。你要讓第六意識的名言停下來,就必須要 做正確的思考。你要讓第六意識打妄想,那就不得了,那就問題就嚴重了! 到時候又刺激第七意識出來執著,那就完了,那就無解了。 諸位,等一下我要再講幾句話,第六意識很重要啊!諸位,你不能等 到第七意識執著了,再來處理事情,所以第六意識關鍵,我們即將面對很 卷二十 - 40 - 多很多的順逆的因緣,你怎麼解讀人生是關鍵。我們不能選擇人生,人生 你沒有選擇權,你今天會遇到什麼人做你的眷屬,你會碰到什麼事情,那 對不起,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人生你沒有選擇權,但是你有解讀權, 怎麼解讀你說了算,因為第六意識是自由自在的,你如果能夠正確的解讀 人生,你今生可以把很多的障礙閃過去。就看你的第六意識在安立名言的 時候,你是用什麼方式來安立它,你怎麼去解讀這件事情。好,你是不是 有問題?你請說。所以第六意識是關鍵,善用第六意識。 【142】空觀是菩提心的基礎 空觀是菩提心的基礎 空觀是菩提心的基礎! 學員:師父,有個問題跟上次課程有關,希求淨土是遍計執嗎? 師父:啊? 唯識學概要 - 41 - 學員:希求淨土是遍計執嗎? 師父:哈……希求淨土你是用自我意識到淨土,還是發願?你是發願 去的吧!你到淨土去是為什麼呢?為了成佛!你該不會只是為了離苦得 樂吧? 學員:這個我想各種發心都有吧。 師父:你要為了離苦得樂那就不好了。我們後面會說,不能為了離苦 得樂,你到時候會到天上去,因為離苦得樂是檔次很低的訴求。你要為了 菩提、為了聖道而到淨土去。 學員:師父慈悲,這堂課的前半段,師父在我們上的課程內容,著重 在以無分別智來空掉我們的煩惱。 卷二十 - 42 - 師父:對,因為你沒有空性,你就談不上菩提心。因為你不把自我意 識空掉,因為它是熟境界,你菩提心就生不起來了。因為自我是一種想要 保護自己的,菩提心一定是要放下自我。 學員:是。那今天這堂課談到發菩提心,那以後將來就是說我們在日 常生活中,歷緣對境遇到煩惱的時候,我們用各種觀想的方式,去對治這 樣的煩惱。那我們是不是後面如果能夠再加發一個菩提心,就是說我今天 受如是苦,然後也希望眾生,一定有眾生是跟我一樣也受相應的煩惱,那 我希望眾生能夠離苦得樂,我們是不是在這個部分,要注意加發這個部分 來增長菩薩道? 師父:當然這個方法很多,我們今天講六種意樂只是一個原則了,但 唯識學概要 - 43 - 是大方向,無分別智很重要。就是說有些路,有些分別,你不能再分別了, 你要管好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它有兩種可能:一種是錯誤的分別,就顛倒 妄想;一種是如理思惟。你只要把第六意識管好,你就成功的把自我意識 轉成菩提心了,就是第六意識了,它的關鍵在這裏。你先不要管第七意識, 其實第七意識是很被動的。第七意識的自我意識它雖然可怕,但是它有一 個特點,它沒有主動權,它不能主動干擾你,要不是第六意識的虛妄分別 為它佈局,第七意識能夠活動嗎? 所以第七意識雖然可怕,但是第七意識它沒有主動干擾你的能力,一 定要第六意識的虛妄的名言分別,幫它鋪路,所以管好你的第六意識很重 要。你怎麼去解讀人生,所以你要不斷的學習,遇到事情你是怎麼想的很 重要,你要往哪一個方向去想。 卷二十 - 44 - 當然第一個先安住自己,先告訴自己,其實人生無所得,這是空性是 很重要,所以為什麼天臺宗講:即空、即假、即中?為什麼把空性放在第 一個?你要把有所得先放掉,這個是關鍵,你一旦有所得,你很容易跟眾 生產生對立面,然後就會有一些特別喜歡的東西,特別不喜歡的東西就出 來了,就對立了。空觀是菩提心的基礎,你要永遠告訴你自己:人生沒有 開始也沒有結果,只有過程。你要建立一個無所得的人生觀,你才有資格 談菩提心。所以空觀的智慧是很關鍵啊。 學員:是,弟子的意思是說,以往我們修學的態度可能只求離苦得樂, 所以可能煩惱對治完就算了,可是對一個菩薩行者來說,煩惱對治完是不 是再加發一個:願眾生離苦得樂的心,這樣是不是更…… 唯識學概要 - 45 - 師父:那你還要願成佛道,菩薩還要求菩提、求往生,我們是先求無 分別智,對不對?先從無求,然後有三求,菩薩有三種:求福德、求菩提、 求往生。但是這三個求,是建立在無所求的基礎之下。 好,那我們下禮拜二,就下一次,我們把菩薩的無求,無分別智,跟 求菩提的菩提心,這兩個做一個研討。另外這個講完以後,我們開始要講 求往生的問題了,怎麼樣讓自己的心對淨土產生好樂,那麼這個地方先談 到菩提。 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53:40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18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十八 【118】無分別智到底所要破的是什麼 無分別智到底所要破的是什麼 無分別智到底所要破的是什麼?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二面,我們看到正修止觀。 我們在修無分別智的時候,我們要知道無分別智到底所要破的是什 麼?當我們來到人世間以後,我們要面對我們過去的業力所顯現的種種的 果報,所謂成敗得失。所以說果報都是刹那刹那生滅的,但是身為第六意 識,它有個問題,它會產生一個錯覺,它認為這些果報是真實的,也就是 說它認為這個果報是有結果的,是有所得的。所以第六意識、第七意識的 執著,它的前提是要來自於第六意識的錯覺,所以第六意識的錯覺,給第 七意識讓它執著帶來很大的空間。沒有第六意識的佈局,就不可能有第七 卷十八 - 2 - 意識的執著,所以你看我們今天是先從第六意識下手,因為你今天讓魔王 有機可乘嘛,第七意識如果是魔王的話,你第六意識為魔王創造了它活動 的空間嘛,你第六意識不攀緣,第七意識能執著嗎? 所以很多人他跟我提一個問題說,既然第七意識出了差錯,為什麼我 們不對治第七意識?冤有頭債有主,我們必須讓第六意識冷凍起來,你第 六意識對人生是一種錯覺,你一直認為人生是有相續的,就是這結果還有 相續的。你這個東西用完以後,你對這個影像有一種相續的期待,可能你 想要去要報酬,你可能想要去貪愛它,這種相續的攀緣心,你不知道因緣 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第一個。所以攀緣心是我們一個最大的錯覺。 第二個你攀緣以後也就罷了,你開始安立名言,把它分別產生一種人 唯識學概要 - 3 - 世間的對立,我相、人相的對立。當你開始攀緣再加上你的分別以後,第 七意識就開始活動了,就產生執著了,它就把你所攀緣的所分別的影像, 就把心住在上面,這個時候就是一種顛倒妄想。一般的妄想不可怕,但是 它已經變成一種強而有力的、堅固的顛倒妄想,這個就是為什麼它可以把 我們的生命從這一期帶到下一期,就是這個顛倒妄想,帶有執著的妄想, 那麼這一塊就是我們整個無分別智所要破壞的。 【119】怎麼去修無分別智呢 怎麼去修無分別智呢 怎麼去修無分別智呢? 我們看丙二的正修止觀。那麼這有兩段,我們先看窺基大師的《幽 贊》,先把它念一遍: 《幽贊》云:謂以「聞」「思」「修」所成「妙慧」為體。於中觀察, 卷十八 - 4 - 從緣所生,一切色心心所等,似空華相,誑惑愚夫,名「依他起性」。愚 夫不了,於斯妄執為我為法,喻實空華,性相都無,名「徧計執」。依他 起上,我法本空,由觀二空所顯真理,譬如虛空,名「圓成實」。 我們來看看窺基大師是怎麼說的。他說:這個無分別智怎麼修呢?從 聞思修所成的這種妙慧。那無分別智它有三個次第: 第一個「聞所成慧」。佛教的修行都是要有傳承的,你不能夠說你閉 著眼睛,就自己想出一套方法來修止觀,不可以的。你要聽聞佛陀的教法, 佛陀雖然離開我們人世間了,但是他臨走之前,他把他心中所覺悟的道, 都放在文字裏面了,留傳後世了。所以我們必須要「欲知山上路,需問過 來人」,我們一定要如實的學佛菩薩的教法,從教法當中建立一種正知見, 唯識學概要 - 5 - 知道什麼是輪迴的根本,什麼是解脫的根本,其實這兩個根本都在你一念 心當中,你不要向外追求,問題不在別人,是你自己出差錯了,你自己仁 者心動嘛,你動攀緣心了嘛,你不能怪人家去刺激你呀,相狀永遠沒有錯, 依他起性沒有錯,是你自己仁者心動嘛。所以我們必須要從聽聞當中,知 道我們的地雷在哪裡,寶藏在哪裡。 第二個「思慧」。聞慧它只是一個「理解」,到了思慧以後,它變成一 種「勝解」。因為你開始去如理思惟了,那麼這個時候的勝解它會產生調 伏力跟引導力了。它會對你的徧計執,心中的執取產生調伏,對你內心的 這種好的圓成實的功德、空性的功德、放下的功德,慢慢產生引導。所以 這個思慧,就有調伏引導的力量。 卷十八 - 6 - 就是前面的聞慧只是一個正見,思慧就轉成一種正念,到修慧它是正 念跟正定,引申到正定了,有禪定了,它就能夠在定中斷惑證真,轉凡成 聖了。 所以這個無分別智有三個次第:「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 慧」。這三種智慧都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無漏的智慧。那麼這種智慧怎麼觀 察?觀察從因緣所生的這種色心諸法的假相,有三個:「似空華相,誑惑 愚夫,名依他起」。「依他起性」就是純粹從業力所變現的人事的相狀,就 好像虛空中的花,虛空中本來沒有花,那是因為眼睛有毛病、有業力,把 花變現出來。但這個虛空中的花本是什麼?它不會持久,它刹那刹那生滅 嘛。所以虛空中的花,就是我們生命當中暫時存在的這些因緣所生的假 名、假相、假用。就是你的業力在釋放的時候,它可能現出一個美麗莊嚴 唯識學概要 - 7 - 的花,也可能變成一個醜陋暗淡的花,這個花就在你的內心當中,你的虛 空的清淨心當中變來變去,這個都沒有錯。 我們看第二個,問題出在第二個。那麼愚癡的凡夫在這個虛空夢幻的 花當中,認為是真實的,認為是有所得的,就去攀緣它,攀緣的結果就產 生執著了,就好像說你把它當作一種真實的花,其實這個是體性跟相狀都 是畢竟空的,叫「徧計執」。那麼我們在觀察花的時候,我們就忘了虛空 這件事情,只看到花:哦,這個花是不錯哦……當然我們的執著,不是全 盤的執著,你對某些花產生執著。就是你從小到大你不可能對所有影像都 執著,但是你小時候會留下一些影像,讓你在心中數數的現行。讓你揮之 不去的影像,這個影像你就得小心了,因為你抓住不放一定有道理,就是 你的心已經住在上面。諸位,影像是沒有力量的,所以在《楞嚴經》一再 卷十八 - 8 - 強調,妄想,顛倒妄想為什麼有力量?因為你給它力量。所以有人問佛陀 說:既然是妄想,那它為什麼牽引我去輪迴?佛陀說:妄想是沒有力量的, 但是你的心靈,你賜給它力量,因為你執著它,所以你賜給它力量,你把 生命的主宰權交給它,是你自己把主宰權交出來的,你本來是自在的,本 來沒有輪迴嘛,所以本來是沒有輪迴,是你自己要去招感輪迴。 所以我們要知道一個問題:輪迴是我們自己去攀緣招感來,這是一個 很重要的概念,所以沒有輪迴是正常的。那麼當我們對這個影像產生執著 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的生命,就多了一種輪迴的力量,叫「遍計所執性」。 這個地方一定帶有影像,也帶有你的感覺在裏面,這個影像一定是有特殊 的感覺,去觸動你的內心,這個感覺可能是痛苦的,極度痛苦,也可能極 度的快樂,讓你不肯放下這個影像,這個叫徧計執。那怎麼辦?佛陀的無 唯識學概要 - 9 - 分別智,就必須破壞這個執著,在依他起上,我們觀察我法本空,就是說: 你要告訴你,你抓這個影像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這個影像本來是個假 相,你為了執著這個影像,你付出了輪迴的代價,你每一次的受生,都必 須受老病死的折磨。 也就是說,當我們執著這個影像的時候,我們就沒有人看到生命的真 相了,因為我們老是被這個心中的恨跟愛來主導,我們為了讓這個愛的影 像、恨的影像能夠有相續的結果,你一次一次的付出輪迴的代價,你每一 次的投胎都付出了慘痛的痛苦。所以你只要把這個影像放下就好,因為它 本來就沒有力量,是你給它力量了。所以我、法本空,你觀二空,你就把 虛空的本質找回來。只要你把花給放掉,這個花自己會消失掉。 卷十八 - 10 - 所以無分別智的意思就是說:你不需要把這些影像把它破壞掉,你把 它放掉,它自己會消失掉,因為它本來就是生滅相。所以在修空觀的時候, 我們要記住一句話很重要,叫「離相清淨」。諸位不要對相產生破壞,以 後你會後悔。所以我們無分別智破壞的是什麼?是你的「執取」。因為這 個相狀以後還非常好用,後面會講到,你修菩提心的時候,你回入娑婆的 時候,你還得要借這些順逆的相狀,叫做「順逆皆方便」。也就是說你後 半段行菩薩道的時候,你還得借這個相狀,來成就你的功德莊嚴。 當然我們現在從一個離開輪迴的角度,這個相狀你不能碰它,現在不 是你碰相狀的時候,你沒這個本事。佛法意思先離相清淨,再借相修心。 現在你只要做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就可以了,把你心中經常執著的影 像,把它放掉,觀察這個影像本來就是生滅的,你抓這個影像對你沒有好 唯識學概要 - 11 - 處,你累積了輪迴的力量,因為它這個徧計執就是輪迴的根本。那麼你放 下影像以後,你的心就恢復到原來的清淨了,這個清淨心就是什麼?就是 「圓成實性」,一種解脫的功德。這個就是我們對三性的觀察。 那麼這三個概念大家建立起來了:我們破的是「徧計執」,我們要成 就的是「圓成實」,整個破徧計執成就圓成實,都是在「依他起」的相狀 來修行,你都是在從相狀的執著到放下。 【120】離開了心就沒有一切法的存在 離開了心就沒有一切法的存在 離開了心就沒有一切法的存在 好,我們來看一看,它前面講到觀念,後面講實際的操作,那麼我們 引用這個《占察業報經》裏面有一段的這個無分別智的觀法、唯識的觀法, 我們先看第一段: 卷十八 - 12 - 一、總說。學「唯心識觀者」,所謂於一切時,一切處,隨身口意有 所作業。悉當觀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當察知, 勿令使心無記攀緣,不自覺知。於念念間,悉當觀察:隨心所有緣念,還 當使心隨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己內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 別也」。 好,我們這個無分別智,所謂的唯心識觀,就是這個萬法唯識的觀察。 就是說在一切時一切處,當然我們剛開始做不到一切時一切處了,至少你 一開始,你先撥出一個小時的時間,那麼你在佛堂裏面,先有一些行門的 拜佛靜坐,先做一些止的工作,把妄想停下來,然後這個時候你就開始起 觀了——「知唯是心」。你知道說:其實你今生所有的影像,都是第八識 的種子變現出來。所以它是什麼?它是刹那刹那生滅的,它是一種業力的 唯識學概要 - 13 - 釋放,所以這個是怎麼樣?人生沒有結果的,只有過程。也就是說沒有真 實的東西,都是你內心的業力變現,讓你自己來受用。知唯是心就是你要 知道你所受用的影像,都是「自變自緣」,你第八識釋放一個影像,讓你 來攀緣,跟別人一點關係都沒有,你今生的遭遇沒有人需要負責。如果一 定要有人負責,那就是過去的你來負責。因為這是你自己的業力嘛,你不 能夠說:欸,他傷害了我,你這樣子講就不對了,什麼叫「他」?也就是 你心中的影像嘛,它可以釋放一個影像,但是受不受傷害是你可以決定 的,你可以不受,你可以不抓這個,你可以不取這個影像,所以我們第六 意識還是有主導權的。 我們要知道這一切,釋放者是第八識,接受者第六意識,全部都是內 心的世界。首先你要知道人生是自變自緣,斷除你的向外攀緣的心。離開 卷十八 - 14 - 了心就沒有一切法的存在,這是你學唯識學的第一個概念。所有的事情都 在你的內心發生,不管是變現影像、不管是攀緣影像,都是你內心的事情, 這是你要建立的第一個概念「知唯是心」。 乃至一切的境界。當然你從佛堂裏這樣思惟,離開了佛堂以後,你若 心住念,你還是要想辦法,讓心安住在一種這樣的觀察、這種念頭、這種 正念,就知唯是心的觀察。你要觀察:這一切的人事,其實沒有真實的外 境,都是你的第八識變現一個業力的影像,讓你第六意識來攀緣,不要使 心去攀緣外境,而不自覺知。 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可能要去佛堂裏面去培養一種正念,然後離 開佛堂以後去歷練,慢慢慢慢地去告訴自己:其實所有的世界,都是你內 唯識學概要 - 15 - 心的影像,在念念當中,悉當觀察,隨心所有緣念。你一旦想到這些攀緣 外在的人事以後,你還得要把心抓回來,安住在知唯是心的正念,使令內 心永遠知道是自己內心自己產生妄想,而不是外境有妄想。外境本身它只 是一個業力的釋放,它沒有太多分別,所有的分別,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 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說:斷除你向外攀緣的心,斷除你有所得心。一 個人要能夠成就,第一件事情,你要開始培訓內觀,這是很關鍵的。如果 你不知道內觀你就很麻煩,臨終的正念對你來說就很遙遠了,你的心還在 向外攀緣,你就離臨終的正念就非常遙遠,你臨終不可能有正念,因為你 平常都沒有正念,臨終哪有正念?正念是栽培下來的,所以我們要做的第 一件事情,要培訓自己內觀,知道這一切的影像,都是你的內心變現出來 的,自己去攀緣。就是你必須把向外攀緣的心,把它變成向內觀照,這是 卷十八 - 16 -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 【121】我們的分別心不但攀緣外境 我們的分別心不但攀緣外境 我們的分別心不但攀緣外境,還讓它產生對立 還讓它產生對立 還讓它產生對立! 好,觀照以後,這是斷攀緣,第二個斷分別。我們看第二段,它有兩 個次第: 二、別明。所謂內心自生長、短、好、惡、是非、得失、衰、利、有、 無等見,無量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於分別。當知一切境界, 自無分別想故,即自非長、非短、非好、非惡乃至非有、非無,「離一切 相」。如是觀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離心則無一法一相,而能自見 有差別也。 好,那麼在修無分別智的時候,它是兩個次第:第一個次第是斷除你 唯識學概要 - 17 - 向外的攀緣,讓你內觀;第二個斷除你心中的分別。 那麼你要知道第二件事情,就是說其實一切的外境人事,它之所以產 生長、短、好、壞、是、非、得、失、衰、利、有、無等種種的概念,這 種想法都是我們捏造出來的,外境根本沒有這些差別,而起於分別。也就 是說,我們的分別心不但攀緣外境,還把這個外境安立了名言,讓它產生 對立,諸位,要執著一定要產生對立:哦,這個花很好、這個花不好;這 個人很不錯、這個人很不壞、很差,其實都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人世間 它在釋放影像,本來它是一真法界,你自己要在一真法界裏面,你自己把 它切割成對立的世界。所以第六意識壞就壞在:它為第七意識的執著,它 等於是為它做了一個很好的一個佈局,第一個向外攀緣、第二個虛妄分別。 卷十八 - 18 - 你說這個杯子好不好?如果杯子會講話說:冤枉,我就是一個杯子, 我那樣就是那樣,對不對?所以,所有的好壞,所有的對立的概念,首先 我們要知道,外境沒有好壞了,它就是一個如的境界,它那樣就是那樣。 那麼好壞的概念是怎麼來的?是第六意識多事,它自己把它分別出來的。 那麼我們再往下看,當知一切的外境,其實自己根本就沒有產生分別 的概念,它本身沒有長短好壞有無的概念,它本身是離一切的對立相。所 以我們在觀察,其實一切法的對立,是我們自己第六意識捏造出來的,離 開了第六意識的對立,一切法就沒有差別。所以我們第六意識,第一個向 外攀緣影像,第二個把這個影像,安立很多名言,讓它產生對立。我們看 總結: 唯識學概要 - 19 - 三、結勸。常應如是,守記心:「知唯妄念,無實境界。」勿令休廢, 是名修習「唯心識觀」。 那麼我們應該要經常觀察:「知唯妄念」。所有的影像,第一個你去攀 緣它,你認為有所得,你認為它有結果,你認為它是實在的,第一個。攀 緣來以後,你還要把它加以分別,然後讓這個世界變成一個對立的世界, 最後讓第七意識來執著,產生了生死的業力。所以這一切都是第六意識跟 第七意識,它們兩個合作無間造成的,這個跟外境其實沒有關係的,那麼 這個就是所謂的「無分別智」。 【122】言語道斷,心行處滅! 這唯識的概念是這樣,唯識學呀,它的態度是這樣,它不直接從第七 卷十八 - 20 - 意識下手,它從第六意識下手。它的方法很不錯,因為你挑戰第七意識, 你不見得是它的對手,但是第六意識很好控制。就是說:你不向外攀緣, 不要加以分別,第七意識就動不了,它的概念是這樣子。第七意識的執著 要第六意識給它一個很好的環境,它必須要攀緣它、分別它,它才有辦法 執著的。 舉一個例子,這是唯識學常用的例子。說有一個媽媽她生了兩個兒 子,那麼當然這個媽媽對小兒子是比較寵愛的。有一天這個媽媽她經過老 大的房間,看他讀書的時候,看了一眼,就發覺老大在看書的時候,在書 桌上睡著了,手上拿一本書,她就:唉呀,歎一口氣搖搖頭就走了;那麼 經過老二的房間的時候,她看她的老二,也在書桌上睡著了,也拿一本書, 她很高興點點頭也走了。 唯識學概要 - 21 - 然後,晚上她先生回來就問說:欸,今天兩個兄弟用功情況怎麼樣? 這個媽媽說:這個老大實在是沒善根。怎麼?他一拿到書本就打瞌睡,他 不拿書本沒准還不會打瞌睡,一拿書本就打瞌睡,你看這個人。 這個老二呢?老二不簡單,了不起,他打瞌睡的時候還拿著書本,連 打瞌睡都捨不得把書本放下。 這個媽媽對兩個兒子做出了不同的名言分別:一個是懈怠的,一個是 精進。其實她看到一個同樣的相狀,但是她把這個相狀切成對立的,一個 是她喜歡的,一個是她不喜歡的。 這就是為什麼會把第七意識請出來後續,它已經動了第六意識的攀緣 和分別,我們合理的推論,她一定會產生執著,未來一定啟動生死的業力 卷十八 - 22 - 了。所以我們第六意識你不能配合第七意識的節奏。第七意識的恒審思量 是我們很難改變的,但至少你第六意識不能為它做這些的佈局呀。所以最 高明的是不攀緣,但這個很難。第一念就把執著給切斷,我們不能要求一 開始就不攀緣,因為攀緣心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看到什麼東西都會很好 奇:哦,這是怎麼回事?那是怎麼回事?但是你起碼你攀緣到影像的時 候,你先做到不要分別它,不要把人生切成對立的世界,你要永遠知道人 生沒有好壞,把今生過了就算了,隨緣消舊業就可以了。 這就是說,我們在今生走過以後,你不能在心中留下塵埃,每一個塵 埃都是生死的業力。 好,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夠斷攀緣,那至少你斷分別,不要產生太多 唯識學概要 - 23 - 的名言分別。當然也不是說所有事都不分別了,但是如果你發覺有些事 情,它在你的心中經常出現,而且每一次的出現,都會擾亂你的心思,可 能讓你特別討厭或者特別歡喜,那麼這一條路你就要切斷了,這一定是一 個強因,你已經產生執著了。這一條路一定有地雷呀!諸位,我再講一次, 你不是所有的名言都要把這個道路給切斷,如果你發覺有一種分別,你經 常會出現,數數現行,深生好樂,這個念頭一起來的時候,會深深的觸動 你的念頭,讓你喜歡它,讓你深惡的討厭它,這個道路你要切斷,這個分 別你要切斷,你不能再觸動它,這個一定是一個輪迴的力量。你先斷那些 已經形成執著的,就是言語道斷嘛!你只要把第六意識的分別切斷了,第 七意識就沒辦法執著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第七意識的執著要第六 意識幫它鋪道路,就是你的名言分別。 卷十八 - 24 - 【123】第一個離所取相 第一個離所取相 第一個離所取相,第二個離能取相 第二個離能取相 第二個離能取相! 好,我們把這個修行的無分別智說明了,就是破除帶有執著的妄想, 那麼最重要就是無分別。我們看它的次第,丙三的修學次第,這當中有兩 個,第一個:道前基礎;第二個:成就觀行。我們先看第一個道前基礎: 福德智慧二資糧,菩薩善備無邊際。於法思量善決已,故了義趣唯言 類。 我們在修習這個無分別智之前,修止觀之前,要有一點基礎。 『福德智慧二資糧,菩薩善備無邊際』。首先我們在修止觀之前,要 有福德資糧,你要有佈施、持戒、忍辱的福德資糧。因為你的福德力有虧 損了,你身心世界就躁動,因為你的內心有太多的罪業呀,你很難靜下來 唯識學概要 - 25 - 觀察,因為罪業是躁動的。所以你要想辦法讓你身口意的罪業,要降到最 低,這是第一個:減少罪業,增長善業!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個,智慧的資糧。你要有聞思的正見,你要瞭解什麼是徧計執、 什麼是依他起、什麼是圓成實。那麼你必須有一些正見跟福德,這兩種資 糧來作為觀照的基礎。菩薩對這兩種資糧,是「善備無邊際」,多多益善, 越多越好。你這種準備工作做的越好,你的觀察越深入。 那麼『於法思量善決已,故了義趣唯言類』,那麼從智慧的角度,你 要對法,這個法包括了生命的緣起、業果,包括生命的空性,在整個因果 當中,沒有真實的我,沒有真實的法,它只是一個因緣和合的假像,當它 結束了以後,它也隨因緣而消失掉了。人生的因果是沒有結果的,它只有 卷十八 - 26 - 過程的釋放,這是第一個對緣起的理解。 第二個:空性。那麼對這種緣起跟空性的道理,你要產生一種堅定不 疑的理解,所以我們就知道,「一切義趣唯言類」。其實人生的好壞、成敗、 得失的對立的概念,這種義趣其實都是你自己安立的。所以唯識學很重要 有一句話叫「唯識無義」,一切的生命的概念,都是你的心識安立出來的。 好壞、成敗、得失的概念,是我們自己安立的,它沒有真實的概念。好, 這個是我們在修道之前的基礎,看第二個成就觀行。 若知諸義唯是言,即住似彼唯心理。便能現證真法界,是故二相悉蠲 除。體知離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智者了達二皆無,等住二無真法 界。 唯識學概要 - 27 - 那麼《攝大乘論》裏面又提到這個觀行有兩個重點:第一個講到方法, 第二講到次第。方法,什麼叫修無分別智?「若知諸義唯是言」,你要知 道你心中對人生的概念,好壞的概念成功的概念,什麼叫成功什麼失敗, 其實都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這種對立的概念,業力本身,它本身本來就 沒有帶這種概念。所以你要知道,這一切都是你的名言安立出來的。所以 你要知道這個道理,你就能夠隨順於、相似於唯識的真理了,那麼你從唯 識的真理的隨順當中,就能夠親證這種二空的真實法界了。 我們本來安立名言,讓自己墮落到一種虛妄的法界,我、法二執的法 界,現在你只要把名言破壞了,你就回歸到二空真如的圓成實性的法界。 「是故二相悉蠲除」,二相是指的能取的我、我相,跟所取的,有能取相 跟所取相。那麼也就說:你要破執著,你必須要破你的分別,因為你一定 卷十八 - 28 - 是先有分別,才會有執著。 我們再看下面的次第:「體知離心無別物,由此即會心非有」。那麼他 在破相的時候,在唯識的角度先破所取相,所取的人事,是你的心安立出 來的,所以離開了心,這個所取的相狀,根本就沒有好壞的概念,就破所 取相。第二個,再破能取相,這個能取的我,第七意識這個恒審思量這個 我它也不可得,因為心性本來清淨嘛,它哪有一個真實的我在執著?所以 智者了達能取所取的相狀都畢竟空,就平等的安住在一真法界,二空真如 的法界了,就安住在圓成實性了。 所以它離兩種相:第一個離所取相,第二個離能取相。 這個我們說明一下,這個兩個相狀,唯識它是先離外相,再離內相, 唯識學概要 - 29 - 它先修外空再修內空,但是這個方法不一定好。圓教的思想:天臺、楞嚴, 比較高端法華、華嚴的思想,它是先修內空,再修外空,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最好是先達到內空,觀察正念真如,我們知道何期自性本來清淨。人 生本來就沒有輪迴這件事情,先內空然後再觀察外空,那麼再破除,在沒 有輪迴當中,你不要去執著如夢如幻的影像。內空叫做「正念真如」,它 就觀察真如;外空,是觀因緣的「緣起性空」、「因緣性空」。站在內空的 角度來修外空,站在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來斷除生死,站在本來沒有執著 的角度來調伏執著。所以它這個我們從性相圓融的角度,我們站在真如清 淨的角度來破徧計執,這個是比較好的一個方法。 好,我們今天先上到這兒,今天的空性有沒有問題?這個很關鍵哦, 我們要往生淨土,往生淨土是一個新的概念,你要先破壞舊的概念。你不 卷十八 - 30 - 把你過去生,輪迴當中留下的雜毒破掉,你就直接修信願,你這個信願夾 雜了執著。我們一定是先排毒,然後再重新的給自己養分,所以這個無分 別智很關鍵。先清除心中的地雷,後面我們再講到怎麼建立菩提,建立淨 土的概念。 【124】禪淨雙修對我們是不是有助益了呢 禪淨雙修對我們是不是有助益了呢 禪淨雙修對我們是不是有助益了呢? 師父:欸,請說。 學員:那師父請問,這個淨土也是依他起的嗎? 師父:是。 學員:就是我們…… 唯識學概要 - 31 - 師父:但是它是清淨的依他起。依他起有雜染的依他起,比方說輪迴; 這個佛菩薩叫清淨的依他起,還是要分一下。 學員:對。那我們實際上,用一個清淨的依他起,去代替一個雜染的 依他起? 師父:是的是的,是的。這個轉移你的心態,對對對。因為大乘佛法 是轉識成智,它不破壞心性的功能,它是把你攀緣娑婆世界的心,把它…… 我們不要說攀緣了,把它憶念淨土,其實就是攀緣,憶念,叫憶念,是這 樣。 學員:那這裏邊我們講真如,跟禪宗講的自性是一是二? 師父:是一樣的,一樣,是的。 卷十八 - 32 - 學員:那這樣的話,禪淨雙修,是不是會是有助益了嗎?還是說…… 師父:因為你現在你念佛人,你不修空觀,有什麼問題?就是說我們 一直在輪迴,我們心中已經留下一些問題了,一些盲點了。盲點你不處理, 它是不是永遠存在?還容易起顛倒,你知道嗎?因為你每一次的輪迴,或 多或少都有留下一兩個影像在你的心中,執著在裏面,對不對?那麼這個 就徧計執,就這種輪迴的力量。當然你也可以不管它,但是你不管它,它 不會放過你,所以你如果這個東西你不清除,你就直接修信願,你的生命 就兩種力量了:一個是往生的力量,一種是輪迴的力量,是吧?那臨終就 難說了。 所以淨土宗的人,你不用空觀來清除地雷,你的臨終就充滿了變數。 唯識學概要 - 33 - 你看往生的力量強,還是輪迴的力量強唄!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念佛人,關 鍵在哪裡?我們不是一張白紙,然後開始念佛。我們已經輪迴很久了,我 們有太多的生命的經驗,而每一次的經驗,都或多或少都有留下一些帶有 顛倒執著的妄想。也就是說,我們對娑婆世界有太多的貪念,那麼這個地 方是一個問題呀,如果你不處理的話,它是個大問題。當然你也可以不面 對它,但是你不面對它,關鍵是它也是存在。 學員:那最後能不能請師父,抽時間帶我們拜一堂八十八佛?因為我 們一直都不知道正確的拜法。 師父:我們講唯識學的課程,請坐請坐。 【125】唯識的真如跟《楞嚴經》的真如一樣嗎? 卷十八 - 34 - 學員:師父慈悲,師父剛提到一個概念,就是隨緣消舊業,就是說儘 量做到不攀緣,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歷緣對境的時候,好比說我今天選擇 到美國來念書,或在臺灣念書,做這個抉擇;或者說好比說我今天晚上選 擇來聽這堂課,或在家,這種抉擇,都會造成後續產生境相上,就是很明 顯會感覺到不同的地方。那這種事情會讓我們有種錯覺,誤認為說,我們 對於果報是某種程度上,是有種掌控力。那我們實際上,歷緣對境有時候, 又不得不去做這些取捨,那要怎麼去解釋說,這個都是果報變現的,我們 沒有任何掌控力,應該要從什麼角度去切入? 師父:「攀緣」,它的一個定義是對結果,你來美國讀書是個結果,還 是一個過程?它不是一個結果,你結果變得更好,或者變得更壞,這叫「結 果」,是吧?佛教的攀緣是針對結果,因地我們不叫攀緣,因地叫做「如 唯識學概要 - 35 - 理思惟」。我們現在講的是結果,你來美國讀書,這個結果還沒有出來嘛! 這是你的因地嘛,來美國讀書不能講結果嘛,你可能會變得更好,也可能 變得更糟,是吧?在因地你要如理思惟,佛教的攀緣是針對結果,你要去 執著它的結果。過程因地不講攀緣,因為你不能什麼事都沒有分別,那你 就會傻傻的,對不對?你要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嘛,你要能夠 善能觀察諸法相嘛,於第一義諦而不動嘛。在因地的時候,你要知道善惡 因果嘛,什麼事情對你的修行是有幫助的,什麼事沒有幫助的,你要趨吉 避凶嘛。在因地上你要分別嘛,但是結果要放棄。這個問題在結果,你不 能對結果有期待,因為人生是沒有結果的,但是你在因地的時候,你要善 加抉擇。好請坐。 學員:師父吉祥、慈悲!然後上一堂課,師父有講到說過程經歷,然 卷十八 - 36 - 後結果靠業力,然後您也有提到說,第七意識,如果第七意識不被啟動的 話,第八意識業力它也不會有作用。所以我的問題是:如果今天第七意識 被啟動,然後第八意識業力沒有的話,那經歷之後的結果會是什麼? 師父:第八意識的業力會沒有?你再講一遍。 學員:就是如果第七意識,如果第七意識沒有被啟動的話,然後第八 意識的業力,也不會有作用,所以那現在的話,那如果這樣的話經歷之後 的結果會是什麼? 師父:那就是無生。你至少輪迴結束,輪迴就自動會結束。輪迴結束 有兩種結果,第一個如果你走小乘的路線,落入偏空涅槃,如果大乘就到 十方淨土去了,有兩條路可以選擇。你走大乘一定往生十方佛土,比方說 唯識學概要 - 37 - 西方淨土或者東方淨土,還有很多淨土。你只要把第七意識的執著給調伏 了,你的輪迴的力量就結束了,三界的輪迴就結束了,這個時候你的人生 你就有資格叫做「隨願」,你就有願力了。你業力沒有消之前,你根本沒 有資格談願力。但是你有願力了,那你就隨願往生十方佛土,那隨你的願 力了,你是一個自在的人。但是你如果執著啟動了第八識,那你就不得自 在,你沒有資格說你要願生哪裡去,因為娑婆世界不會放過你,關鍵在這 兒。所以不管你要去哪裡,你要先解決娑婆世界的問題,我們必須把輪迴 的力量降低,你才有資格談往生這件事情,因為它是確實存在的東西。 學員:師父慈悲,那唯識這邊叫「圓成實」,它也是亦名「真如」,那 請問師父,跟《楞嚴經》上說正念真如,這兩個真如有不一樣嗎? 卷十八 - 38 - 師父:《楞嚴經》的真如,它是偏重在內空是本來清淨,它是不需要 修的,本來清淨是吧?本來清淨你只要知道有這件事情,只要你憶念它不 迷惑就好了。《楞嚴經》的真如是正念、是內空、是本來清淨。唯識的真 如是你要去修,你要斷分別,才會去開顯這個清淨,要離相,你要把第六 意識的分別心停下來,它那個清淨的圓成實才會顯出來,它是修來的。唯 識學的空是外空,它要破徧計執。那麼《楞嚴經》的正念真如的空是:它 是本來就清淨,你只要知道有這件事就好,知就可以了,本來就清淨你就 不需要修的吧,它是一個理性。但是我們今天談的,這種無分別智,所選 的真如空性,是要修的,你要去努力修的才有的,沒有修就沒有了。 學員:師父,弟子對那個空跟有,概念不是很清楚,《心經》上說這 個色即是空,就是相狀本來就是空,為什麼說下一句它是說空即是色,為 唯識學概要 - 39 - 什麼說空就是相狀? 師父:因為就是一切法畢竟空,所以才會讓緣起有機會顯現。如果生 命不空,我們先反證,假設你的生命不空,假設你的這個生命是有自性, 那你來生還是這樣子,那就違背緣起了。你不管造善造惡,你永遠保持原 狀,所以你必須要安立在本性是空,才能夠建立緣起法,這兩個是互相證 明的,因為有空才有緣起,因為緣起所以它是空。假設你的生命不是空, 那就違背緣起了,那就是自性有了。說你這個生命有自性了,那糟了,一 百年後一千年後,你還是這樣子,不管你造善不管你造惡,那就沒有因緣 了,這個因緣法就不建立起來了,一切法是有自性的,那麼生命就恒常不 變了。所以因為一切法畢竟空,才會一切法畢竟有,因為空所以才有資格 談緣起,才有辦法緣起。因為緣起所以空,這兩個是一體的,所以緣起所 卷十八 - 40 - 以性空,因為性空所以才有辦法緣起,它要不是空它就有自性了吧,有自 性怎麼緣起? 好,最後一個。我們可能這一堂課上完,再上一堂課,我們會針對空 性做一個研討。如果你有空性的問題的,這一塊是很關鍵哦,如何把輪迴 生死的繩子,從你的心中解開來,這個很關鍵,我們在下一堂的下一堂課, 下禮拜二會做研討。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的理解對「徧計所執」的理解,就是說我們看 到相狀,然後我們也有分別,我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可是我心知道我自 己知道,我起了這個念頭,我是喜歡的,我貪著,然後我不喜歡的我起瞋 恨心,可是就是我現在要對治的,就是說我不要去執著那個相狀,繼續進 唯識學概要 - 41 - 去是不是就是要破這一關? 師父:對對對。 學員:就是分別都還是沒錯,我應該是有分別的嗎? 師父:不能夠分別,你一分別你就會產生執著,但是到分別還不算執 著,到了執著的話就是,我一定要得到它,就到落入徧計執了。但是等到 這個時候,你要斷它就難了。斷煩惱、調伏煩惱跟調伏火是一樣,當火沒 有燒的很大的時候,你就要下手,你不能變成森林火災了,所以當它變成 執著就很難去動它。 學員:可是分別不是一種自然反應嗎? 卷十八 - 42 - 師父:不能講自然反應,這是不自然的反應,非常不自然!因為你就 多事嘛,你不能把錯誤當做自然,那你就完了。它是不自然的,它違背真 理,因為它本來就沒有分別,是你自己給它分別的,你自己多事。我們要 想辦法讓這個宇宙人生還它本來面目,不要加上你的加油添醋,它該是什 麼就是什麼,好好的把今生走過去就算了。不要在人生裏面加太多的加油 添醋,你會給輪迴增加很大的力量。 好,我們先上到這裏。那麼這個空性的法則是很關鍵的。 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55:22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16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十六 【105】我們應該放棄主宰 我們應該放棄主宰 我們應該放棄主宰,追求自在!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八面,我們看到丁二:問答釋疑。 那麼我們一個淨土宗的修行者,當然我們希望能夠解決生死輪迴的問 題,所以我們叫做:「為菩提道,求生淨土」。那麼求生淨土,我們就面臨 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生命的相狀,一個是生命的本體。生命的相狀是由 善惡的業力來主導,首先我們希望我們臨終是一個很安和的相狀。我相信 我們沒有一個人希望我們臨終的時候是死於非命,或者是遭受到極度病痛 的摧折。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願我臨終無障礙。所以我們對於生命的相 狀給我們的感覺也不能忽略。因此我們也應該多多的拜懺、多多的念佛、 卷十六 - 2 - 多多的持戒、發願,把所有的懺悔、皈依、發願的功課,都把它回向到: 願我臨終無障礙。我們希望臨終能夠創造一個很祥和的相狀,來幫助我們 提起正念,這個是有需要的。所以我們第一個:我們要規劃一個未來美好 的相狀,這第一個;第二個,這重要了,就是你要掌握一個正確的本體的 操作。就是這些相狀是誰操作呢?所以我們開始處理我們的思想。 我們把相狀處理好以後,我們把相狀剝開來,看到我們生命兩個本 體:一個是自我,一個是真如。自我意識是我們習慣的操作的模式,其實 宗喀巴大師他也講到一個觀念,說我們其實生生世世也做了很多的善法, 就是我們過去也念過佛、也佈施、也持戒,但是我們的善法為什麼不能變 成一種解脫的功德,都全部落到輪迴的業力裏面去呢?因為我們想要掌控 這個善業,我們一直希望那個善業為我所用。你越是想要掌握它,這個善 唯識學概要 - 3 - 業,這個檔次就越低了。偉大的佛陀,他也曾經做了很多的善業,那麼為 什麼佛陀的善業,它能夠變成一種自在的功德的莊嚴?「佛為法王,於法 自在」,因為他操作善業的心態是正確的,他用空性來操作它。 所以當我們在面對因果的時候,除了假相以外,這個本體就很重要 了。你到底在造善的時候,你希望你怎麼來處理你的善業,你希望用什麼 心態來面對你的善業,如果你想掌控它,那對不起,它會帶給你無量無邊 的生死輪迴的力量。所以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在講到本體的問題了,就是你 怎麼去面對你過去生所造的業力。當然佛陀的智慧就是說我們應該放棄主 宰,我們應該追求自在。因為你主宰它,第一個它今生也會給你帶來痛苦, 你這個善業帶業,你的福報,快樂的福報帶業;第二個,你付出了生生世 世輪迴的代價。所以佛陀在開顯真如的時候,就是告訴我們,放棄輪迴的 卷十六 - 4 - 主宰,放棄生命的主宰。那麼這個地方有兩個問答,那麼要我們放棄,我 們必須要有道理來說服我們,憑什麼要我們放棄自我呢? 【106】既然無我,那誰去造業呢? 好,我們看第一個問答: 問:若實無我,誰能造業?誰受果耶?答:然諸有情,心心所法,因 緣力故,相續無斷,造業受果,於理無違。 那麼我們前面講到我空法空的真如,是生命的本質,是生命的本體, 那有人就提出疑問了,他說呢:假設我們的生命的假相的背後,沒有一個 自我來操控我們的因果,那麼外道就提出一個疑惑說,那既然無我,那誰 去造業呢?誰來得果報呢? 唯識學概要 - 5 - 從我們一般的認知就是:這個業,是誰在拜佛?當然是我在拜佛,我 在持咒。那麼我們以前是用自我來造善業,那麼未來也是由這個我來得果 報。那麼外道的意思就是說,假設你毀滅了自我,那你就違背了因果道理 了,因為有一個我,才能夠合理的建立一個因果的道理,因為我自作自受 嘛!由這個我去造業,然後由這個我來得果報,這樣才合理。那你現在佛 陀說一切法無我,生命的本體是真如,是空性,那你這樣不是把因果給毀 滅了嗎? 佛陀說:空性的真如並沒有毀滅因果。佛陀說:『然諸有情,心心所 法,因緣力故』。 他說:這個受用果報,不一定要靠我,就是一念明瞭的心嘛!那麼這 卷十六 - 6 - 個心呢,透過第八識的業力的釋放,這個因緣力故,就是一切都是第八識 的業力的釋放,讓第六意識來承受,所以它們兩個相續不斷。第八識從開 始出生就不斷的釋放業力,那麼第六意識就透過感受來接受業力,這從小 到大,『相續不斷,造業受果,於理無違』。 所以它這個地方就說明,當我們在受用果報的時候,它是沒有一個造 作者,這個很重要。就是說我們以前遇到障礙的時候,我們第六意識會產 生一個錯覺:欸,這個是誰做的?是誰想要來傷害我?其實這個地方沒有 一個造作者,因緣力故。《楞嚴經》講得更徹底,叫「循業發現」,就是你 業力成熟了。 所以我們今天一定要徹底的消除這種對立的感覺,我相、人相的對 唯識學概要 - 7 - 立。所有你今生的遭遇,只有一種情況叫做「因緣力故」,或者叫「循業 發現」,所以它沒有我嘛!就是你一個明瞭的心,接受因緣的力量的主導, 因緣讓你快樂,也是因緣讓你痛苦,這當中是無我、無我所的,是畢竟空、 無我無我所的,完全是你過去生的因緣成熟了,所以它引導你快樂、引導 你痛苦,所以不是由我讓你快樂,也不是由我讓你痛苦。也就是說你的快 樂痛苦,不是你主宰出來的,是你的因緣成熟,是因緣讓你快樂,也是因 緣讓你痛苦,這是第一點,這是我們應該認知的。 【107】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 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 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生命怎麼連貫下來呢 生命怎麼連貫下來呢 生命怎麼連貫下來呢? 我們看第二段: 問:實我若無,云何得有憶識誦習恩怨等事?答:然諸有情,各有本 卷十六 - 8 - 識,一類相續,任持種子,與一切法,更互為因,熏習力故,得有如是憶 識等事。 那麼這個地方提出第二個問題說,假設我們的生命當中,沒有一個自 我來主宰、來操控,那麼怎麼會有一些『憶識誦習恩怨等事』?為什麼我 們會去回憶到過去曾經熟悉的人事?「誦習」就是熟悉的人事,而產生恩 怨,而產生愛憎取捨呢? 就是說沒有一個我,那誰來記憶這件事情呢?我怎麼會回憶到過去, 我跟這個人熟悉,對這件事情熟悉呢?那麼假設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 我們的生命怎麼連貫下來呢?意思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生命是不是要斷滅 了嗎? 唯識學概要 - 9 - 但是佛陀回答:「然諸有情,各有本識」,因為有第八識嘛!第八識是 永遠保持相續,而且它能夠保存你過去生所栽培的種子,跟第六意識的思 想的現行,互相為因緣,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所以因為第六意識的 熏習力故,得有如是能夠回憶過去的事情。 我們前面講到當人生是無我的時候,這個受果報叫「因緣力故」,但 是在造因的時候叫做「熏習力故」。所以你在做功課,不是我在做功課, 你是在創造一種熏習而已,沒有一個我。你的第六意識明瞭性,去拜懺、 去念佛、去修止觀,這個時候,你第六意識創造一種熏習的力量,一種種 子、一種功能,儲存到第八識裏面去,一種熏習的力量。 所以你人生其實是兩種力量,一種是熏習力、一種是因緣力,哪有我 卷十六 - 10 - 在呢?由熏習成熟了,變成因緣,因緣力。那麼因緣在釋放的時候,你又 不斷的在熏習。所以你人生就是一種熏習的力量,引生因緣的力量,由因 緣的力量又引生熏習的力量。所以它是沒有一個真實自我在主導的,這個 自我概念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你自己以為你可以主導人生,其實是熏習 跟因緣兩種力量來主導你,你是產生錯覺了。 【108】由妄熏習,似我相現,愚者於中,妄執為我! 好,我們總結: 結示:由此故知,定無實我,但有諸識,無始時來,前滅後生。因果 相續,由妄熏習,似我相現,愚者於中,妄執為我。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生命其實它是一個相續的水流。這個水流它主要 唯識學概要 - 11 - 是兩種力量構成的,一個是熏習力,一個是因緣力。這兩種力量就推動著 水流,往人天去,往三惡道去。這個水流不是你說了算,不是你主導的, 是因緣的力量跟熏習的力量來主導這個水流的。所以它沒有一個主宰的能 力,只有諸識。這個諸識當然主要指的是第八識,它釋放因緣的力量,還 有第六意識它創造一種熏習的力量,那麼這兩種識的交互作用,那麼前滅 後生,刹那刹那的生滅,造成了因果的相續。由於這種因緣力跟熏習力兩 種交互作用,它產生一種很緊密的相續,就讓你有一個自我的感覺出來, 由第七意識產生種錯覺。那麼於中呢,就把這種相續的因緣,執著有一個 我來主導人生,其實是錯誤的。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在淨土宗的感應故事裏面講到一件事,說明 朝有一個居士叫黃景范先生。這個居士他出生在一個讀書人的家庭,他也 卷十六 - 12 - 是相當有智慧,年輕就有功名。那麼他二十二歲的時候,突然間患了頭痛 的病,就是頭經常痛,時間一到就痛,而且經常做惡夢。那麼乃至有一天 他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夢到一個鬼,一個很強壯的鬼,披頭散髮拿著刀子 追他,追到他以後呢,就一把抓住他的衣服,就想拿這把刀把他殺掉,“還 我命來”。 那麼刀要殺他之前,突然間,在空中出現了一個光明,有一個老和尚 坐在那裏,就是蓮池大師了,就是他前生的師父。蓮池大師趕快說:“且 住!且住!”蓮池大師是大威德,他一講,那個鬼就不敢動了。他說:“你 不要殺他,冤冤相報不好,”但這個鬼說:“我不殺他,我不能消除我心 中的恨。”“反正你不能殺他”。那麼這個鬼沒辦法,就拿刀子把這個黃 景範的舌頭給割掉,割掉就把舌頭帶走。帶走以後呢,蓮池大師就跟黃居 唯識學概要 - 13 - 士說:“你不要著急,你回去做兩件事:第一個好好拜懺,第二個呢,你 要持楞嚴咒咒心,你一百天后就有消息”。 那麼這個黃景範在做夢,夢醒了以後,他手去摸這個舌頭還在,但是 講不出聲音,從今以後聲音就發不出來。他當然對他師父有信心,因為前 生的蓮池大師示現給他看,那麼他就每天拜懺,持楞嚴咒心。過了沒多久, 有一天睡覺的時候,又來一個女眾,一個女鬼:“你好睡啊”,就拿地上 那個沙,就往他身上一撒。那麼這個沙一接觸他身體的時候,像火燒一樣, 特別的刺痛。那麼她第二次要再撒,他在閃的時候突然間有一個金剛力 士,拿一個傘把它打開來,幫他擋了一下,就閃過去了。黃景範說:“你 是誰啊?”他說:“你持楞嚴咒,我是那個楞嚴咒心的金剛護法居士。” 所以那次夢以後,他對這個楞嚴咒心持得更精進。 卷十六 - 14 - 所以他後來,那個女鬼經常出現的時候,他越精進的時候啊,那個金 剛力士那個傘就越變越大,後來那個傘就變成很大的傘。那麼這樣子過了 一段時間,他就經過這個一個男眾的鬼要殺他,一個女眾的鬼要撒這個毒 沙,他也不敢不做功課,那麼到了第一百天的時候,發生一件事情,到黃 昏的時候突然胸口劇痛,到晚上的時候吐血,吐了一整臉盆的血,吐到最 後整個人幾乎虛脫了。他就在昏迷當中,就是非常勞累當中就睡過去,睡 過去以後,他隱隱約約心臟還是痛的,就看到一個法師。這個法師說:“我 叫大慶法師,我是你過去生的同參道友,他說你現在心口很痛對不對?那 沒關係,你坐下來,我誦一部你前生經常誦的經,給你聽聽看。”他就誦 《金剛經》,他說你前生最喜歡誦《金剛經》,就誦《金剛經》給他聽,他 聽完以後,哦,他那個胸口痛,就慢慢慢慢就消失掉了。消失掉以後,大 唯識學概要 - 15 - 慶法師說:“我帶你去一個地方,讓你知道你今生的因緣果報。”就把他 帶到一個很大的房子,他說:“你進去,我在外面等你。” 那麼這黃景範就把門推開以後,就看到中間坐了一位戴一頂帽子、穿 著紅色衣服的閻羅王,坐在那裏很威嚴,旁邊有一些拿著木棒的侍衛,那 麼前面已經跪了兩個人,一個男,一個女的,就是在夢中,一個要殺他, 一個要撒他那個毒沙的女眾,那麼黃景範一進去,也就跪在中間。閻羅王 就說了,他說:你前生啊,你爸爸是做官的,大戶人家,你有三個兄弟, 那個黃景範排行老二。 這個黃景范前生的時候,人長的是非常莊嚴而且很有才華,那麼他的 大哥,相貌平平,才華也是一般般。那麼他媽媽呢,這個三個兄弟裏面, 卷十六 - 16 - 他的媽媽,前生的媽媽,特別疼愛這個老二黃景範。那麼後來他們三兄弟 結婚以後,這個老大,才華一般般的老大,娶的太太特別的漂亮也特別有 才華。黃景范很有才華,他娶的太太很平凡。他媽媽就多事,就跟黃景範 說:你啊,你應該配你大嫂才對,這個你太太配不上你。那麼他一開始聽, 他也不在意,結果他媽媽就慫恿他說:我們應該把老大給害死,把你老婆 也害死,你們兩個就結婚。後來他媽媽經常這樣講,後來他就受他媽媽的 影響,兩個人就合謀,用一種毒藥把他大哥跟他老婆給毒死。毒死以後, 在他媽媽的撮合之下,他就跟他大嫂結婚了。然後毒死以後,他也不敢報 官,就埋在他們家的後院。從今以後晚上就睡覺就不平安了,就經常有鬼 魅擾動了,後來沒辦法,就請了一個出家師父做法會,出家師做完法會說, 他說你們家這個事我沒辦法解決,冤有頭債有主,他說你要去解決這個問 唯識學概要 - 17 - 題,你只能夠去雲棲寺找蓮池大師。 後來黃景範他看情況,殺了人,殺了兩條命,他沒辦法,他就到蓮池 大師那邊出家了。出家以後,當然他出家前,就跟蓮池大師報告他如是如 是的經過,蓮池大師叫他修三年的苦行,整天為大眾師服勞役,晚上就拜 懺,白天就做工作。三年以後再去念佛堂念佛,念了十多年,然後往生了。 往生了以後就得這個果報,他前生的修行有善根力,就召感了蓮池大師跟 他這個師兄,出手救他。但是他自己造的罪業,遭受到這個短命多病的果 報。 所以我們看到黃景範,他一生的遭遇啊,兩種力量:從因地上來說, 熏習力故。他前生有兩法的熏習,第一個殺業的熏習,他殺業不是一天兩 卷十六 - 18 - 天,他預謀已久,然後付諸行動把對方殺死。這個第六意識的瞋心所發動 的殺業,這是一種熏習;第二個他後來懺悔、出家了、念佛,淨法的熏習。 所以他前生的第六意識,在造業的時候,他沒有依止我嘛!熏習力故。那 麼得果報的時候,要因緣力故。兩種因緣:一個是善的因緣,一個是惡的 因緣,同時現行。結果他媽媽因為沒懺悔,他媽媽就直接到三惡道去了, 這閻羅王說了。所以你說,它哪有我呢?如果我去造業我去得果報,這個 我是不能改變的。 所以我們人生是不斷的變化,其實現在的你,跟小時候的你,有沒有 一樣?不一樣了,為什麼呢?熏習力故,因緣力故。你這幾十年總有一些 資料,新的資料輸進去了,是吧?你可能比小時候更好,也可能更糟。所 以你小時候的我到哪里去?沒有了!它就是一個明了的心識不斷的在變 唯識學概要 - 19 - 化。其實我們人生就是一念的心識在活動,這個心識,兩種力量在控制這 個心識——因緣力故,熏習力故,根本沒有一個恒常住、不變異的東西, 來主宰你的生命。生命是不能主宰的,我們只能夠熏習,你只能夠在因地 去熏習它,你不能在果地上去改造它,不可以,這個就是無我的真理。 【109】由於熏習力,就創造了人生的這些假相出來 就創造了人生的這些假相出來 就創造了人生的這些假相出來! 好,我們看丁三的唯識正義,我們把它念一遍,我們做一個總結。那 麼既然是無我,那麼應該怎麼去解讀人生呢? 萬法唯識,現前一念識心,唯識性——人空、法空——即空。唯識相—— 舉體而——作因、作果、作依、作正、作自、作他——即假。性相圓融—— 即相即性、即性即相——即中。 卷十六 - 20 - 唯識學概要 - 21 -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來正確的理解人生呢?就是觀照我們人生的現 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我們先看即假。 即假就是過去的熏習力跟今生的因緣力變現出來,變現什麼呢?因、 果、依、正、自、他。當它是因地的時候,這個它是一種熏習的力量,這 個也是一念心識的作用。它有相狀,因為你在熏習的時候,你可能是在拜 懺的時候熏習,你可能是念佛的時候,也有佛號,也有相狀,或者是你在 佈施持戒,你也是有一個相狀,凡是熏習一定有相狀,你用一種美好的相 狀,或者是一種邪惡的相狀來熏習第八識,所以它是因地。 等到你熏習的能量到一段時間的時候,果報就因緣力故,就變現一個 果報出來,它也是有相狀。作依、作正,它那個心識變現你依報的國土, 卷十六 - 22 - 變現你正報的根身,也變現你自己的業力,也變現成他人的業力。所以我 們凡夫的業跟眾生的業是互相的交雜,尤其是同一個家庭,這個業力更密 切,有共業、別業,這個業力互相牽扯。 總而言之,由於因緣力,由於熏習力,就創造了人生的這些假相出來。 包括因的假相、果的假相、依報的假相、正報的假相、自己的假相、他人 的假相,這個都是生命的假相,這個都是心所變現的假相。那麼這個假相 當把它剝開以後,它的本質是什麼呢?就是即空,我空、法空。這個地方 沒有一個人可以去主宰你的生命,它完全是因緣力、熏習力的變現。 所以我們做一個總結,這個中道的思想就是「即相即性、即性即相」。 在生命的假相當中,它有空性的存在,在空性當中也不妨礙生命的因緣假 唯識學概要 - 23 - 相,刹那刹那的生,相續變化,這個就是中道,這是緣起性空,性空緣起。 這個蕅益大師曾說一句話,他說:我們應該思考一件事情,說:流轉 三界中,到底是誰在流轉?你說我在流轉,不對啊!因為前生的你跟今生 的你,兩個相狀不一樣。你前生可能是一個男人,今生變成一個女人,所 以沒有一個我啊!那我問你,既然不是我在流轉,那誰在流轉?對了!是 一念的心在流轉。心識的熏習力、因緣力,它如果熏習好的,這個心識就 往上走,它才能變現好的果報讓你的心來受用;如果它產生錯誤的熏習, 它就往下走,往下墮落,這個心也變現一個痛苦的果報,讓你的心來受用。 其實全部是心嘛,哪有我呢?當你一個好的熏習的時候,是心作佛,是心 是佛;當你錯誤的熏習的時候,是心作地獄,是心是地獄。所以整個因緣 果報,蕅益大師說: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其實都是你心的作用,沒有一個我。 卷十六 - 24 - 【110】瞋心為法界,一切法俱瞋! 舉一個例子,在《安士全書》上說一件事,說這個江西有一個很大的 湖泊,這個湖泊的旁邊有一個山丘,這個山丘上面有一個龍王廟。雖然不 大,但是很靈感,而且這個龍王很凶,它這個湖泊,這些做生意的,或者 是來遊玩的遊客,哪一個遊客膽敢從它的龍王廟過去,不下來拜它,那就 慘了,那你這個船肯定要翻船,所以每一個人要經過這個龍王廟的時候都 必須要靠岸,來禮拜這個龍王,來供養這個龍王,才能夠平安的通過這個 湖泊。 那麼有一天有一個律師叫三昧律師,這個在戒律裏面很有名的,明朝 的三昧律師,他剛好有事,要從這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他就跟一般 唯識學概要 - 25 - 做買賣的人坐同一個船,就經過這個龍王廟,那麼其他人當然就乖乖的下 船,去禮拜龍王,那三昧律師說我一個出家人,我不能去拜你龍王嘛,就 在船上等候,其他人就去拜龍王,拜完要走的時候,龍王就說話了,就依 附在那個廟的管理員身上說話,他說你們船上是不是有一個出家人,他沒 下來拜我,請他進來,他是我過去的同參道友。 那麼大家就派一個人去把三昧律師請進來了,那麼這個龍王就說,他 說:三昧律師,我們過去生是同參道友,我們兩個一起住茅篷修行,我這 個脾氣特別不好,老是動瞋心,老是喜歡罵別人,那你那個時候老是勸我, 我也不聽。但是我們做功課的時候,你做功課我也一起做,我們兩個的善 法熏習都差不多,所以我今生福報很大,但是表現在龍王果報,那你的福 報,就表現在出家的果報去了。它說:我現在看到你呀,我很慚愧,懺悔。 卷十六 - 26 - 它說:我願意把我這幾年來別人對我的供養,這些倉庫的東西,都麻煩你 拿去供養三寶,我請你請出家師父幫我做法會,來超渡我。 後來它就囑到那個廟的管理員,龍王廟的管理員,把所有裏面的衣 服、珍寶,就拿去供養三寶做法會了。做法會結束的時候,那個龍王廟的 龍,就又去附在那個管理人身上說,它說三昧律師,我麻煩你,明天以後, 在山後面有一條蟒蛇死掉了,請你把我埋葬一下。結果三昧律師去看的時 候,那個蟒蛇有三、四十公尺長。 那現在我們要去看這個因緣果報了。它前生是一個出家人,持戒修 福,但是他熏習力故是怎麼熏習呢?他用瞋心來熏習。諸位,熏習不是外 相,是你的心態。雖然我們一生當中,我們的心有很多種心,但是一定有 唯識學概要 - 27 - 一個主流的心態很重要──強者先牽。所以天臺智者大師說:「瞋心為法 界,一切法俱瞋」。我們今生可能會有很多的不同的心態,有善念、有惡 念,你要注意那種勢力最強大的心念,因為它會整合你所有的心態,往一 個不同的方向去。 這個出家人他造的是一個善業,但是,『熏習力故,舉體而作因、作 果、作依、作正、作自、作他』,因為他這個善業是以瞋心為法界,所以 這個熏習是以心為本,結果全體變成蟒蛇的一個醜陋的果報出來。三昧律 師跟他是同參道友,他是以道心為法界,所以他整個熏習,他變現出今生 一個出家的師父出來。但是因為他本體都是空,所以生命可以改造。 【111】我執、法執越重的人,你越容易讓相狀相續 你越容易讓相狀相續 你越容易讓相狀相續! 卷十六 - 28 - 諸位,你知道我們佛法裏面的修行,這個善根有什麼好處,諸位知道 嗎?當你的生命墮落到三惡道的時候,如果你有善根,你容易從三惡道裏 面彈出來,你的時間就不會太久。因為你的善根是金剛種子。你看佛陀講 一句話說:七佛出世猶為蟻子,八萬大劫猶為鴿身。你看有些人做螞蟻, 七佛出世還做螞蟻。所以蕅益大師說,越做越糊塗了,有些人墮入到生命 的時候,他很難反轉,有些人墮入生命的時候,他很容易彈跳,關鍵在空 性的道理。如果你對空性完全不理解,你自我意識很強,你得一個果報的 時候,這個果報很難反轉,很難反轉。當一個跑道要換成另外一個跑道的 時候,就大方向的改變,空性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也就是說有些人造了罪業,他墮落到一個果報,他這個果報有很堅固 的相續力;有些人他得到一個痛苦果報的時候,那個果報啊,它相續不久, 唯識學概要 - 29 - 這個就是考驗你空性的善根,就是你對生命越執取的人,你很難從你的生 命產生很大的反轉。所以諸位,你不斷的修空觀,即便你臨終的時候,遇 到一個不好的因緣先出現,你很容易從因緣裏面產生反彈,叫「斷相續」。 所以我們的唯識相,唯識相它是成功的把相狀變現出來,但是這個相 狀會相續多久,相狀不能決定,看它的本體。你越執著的人,我執法執越 重的人,你越容易讓相狀相續。決定相狀是業力決定的,決定相續就考驗 你的智慧了,你空觀的智慧了。 反正佛法把人生分兩塊,一個是生命的相狀,一個生命的本體,你兩 個都要會操作。在相狀上,相狀的操作,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在空性的 操作上,修我空觀、法空觀,把自我意識、主宰性消滅掉。所以我們要有 卷十六 - 30 - 兩個方法:第一個你首先要操作生命的相狀,第二個你要操作生命的本 體。臨終兩個都很重要,一個是業力的問題,一個是思想的問題。好,我 們差不多了,我們到此吧。今天先講道理,修行這一塊我們下一堂課再講。 那麼諸位對於生命的相狀,跟生命的本體,這兩個有沒有問題?你臨 終的時候,這兩個操作都要到位,第一個相狀不能產生邪惡的相狀,你要 讓生命的相狀在溫和的相狀,這第一個,創造一個溫和的相狀;第二個臨 終的時候,對娑婆世界不能有貪念,不能有執著,你要放棄主宰,你不能 有想要主宰來生,你不能夠不受後有,過去不談了,你在臨終的時候,你 還想要主宰以後,你就完了。你必須放棄主宰權,你才可能往生淨土。就 是我到今天為止,我放棄我對未來生命一切的主宰權,這個時候提起佛號 就感應道交了。 唯識學概要 - 31 - 【112】我應該要做得很好 我應該要做得很好 我應該要做得很好,這個我會不會成為一種障礙 這個我會不會成為一種障礙 這個我會不會成為一種障礙? 學員:師父,我請教一下:那我們佛陀他三個阿僧祇劫,通通是在娑 婆世界做菩薩道,那這樣子的話,怎麼說呢?因為意思說,我們不要留在 娑婆世界,可是好像還是每個人的願不太一樣。 師父:是是是,這個沒有對錯。因為佛陀選擇在娑婆世界歷練,當然 每一個人選擇不同,娑婆世界的問題比較複雜,就是說熏習力嘛,因緣力 嘛,對不對?娑婆世界眾人皆醉我獨醒,不容易啊!你們全家都學佛的, 應該不多吧?對不對?那你家有四個人,三個人都很放逸,他們的熏習都 是很雜染,你們家:你哥哥在看電視,你妹妹在跳舞,你在中間拜八十八 佛,是吧?考驗唄,是吧?每一個人釋放自己的磁場,是吧?因為這個共 卷十六 - 32 - 業,它有一個互相影響。如果你生長在正法、像法時代,好一點。末法時 代,就是說大家都墮落,大家就像喝醉酒一樣,你在大家都醉的時候,眾 人皆醉,結果你也跟著醉了,怎麼辦?所以末法時代你要能夠逆流,就是 我不與一切萬法為伴侶、我無住,很難,除非你一個人住。就是說這個末 法時代,你很難創造一個很清淨的熏習。當然這個是個人選擇,我們淨土 宗當然就自己說自己的好,那是正常,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學員:師父慈悲!弟子有一個問題,關於今天晚上那個無我觀,我覺 得不太好理解,就是這個明了的心,還有第八識的業,還不算是我嗎? 師父:這怎麼會是我呢?第六意識它能夠控制自己嗎?“我”有兩個 條件:第一個恒常住,不變異;第二個有主宰性。第六意識它是常住嗎? 唯識學概要 - 33 - 它變化,對不對?你認為第六意識可以做主嗎?第六意識可以做主,你認 為第六意識隨時都聽你的嗎?你控制不了它的,說實在的,是吧?你起煩 惱的時候,你控制得了它嗎?它有主宰性嗎?沒有嘛!它也是一種因緣, 它在熏習的時候,它在造業的時候,它有它的過去的種子在支持第六意 識,你有辦法主宰第六意識才怪。 學員:師父,那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看事情的角度都不 一樣,然後每個人的業力,第八識裏面的業種子又不一樣,那要怎麼樣把 它…… 師父:所以說人生就不一樣,各打各的妄想嘛!所以人跟人很難交 集,因為各打各的妄想。你不要說人跟人,你們家四個人就各打各的妄想, 卷十六 - 34 - 因為每一個人自變自緣,每一個人變現自己的水泡,然後攀緣自己的東 西,怎麼可能一樣呢?所以眾生無邊,煩惱無盡嘛!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 樣的。如果人生是真實的,那應該只有一個,因為它虛妄,所以它是妄想 捏造出來,那就各打各的妄想。如果人生是真實的,那應該每一個人都緣 到真實相,那就一個,佛陀只有一個法身,所以凡夫在智者大師說,是同 中求異在平等中求差別。諸位,當世間上差別越來越多的時候,就是生死 煩惱越重的時候。你看你現在去看超商,跟你小時候去看超商不一樣,花 樣更多。就是當人生越多元化的時候,這不是吉祥的事情。聖人是在差別 中找到無差別,找到平等。如果你覺得你越修行,你人生越多元化,你認 為這樣好不好?不吉祥,是的,表示你的熏習是錯誤的熏習。一個真實修 空觀的人,修行是越來越單純,念頭越來越少,越來越少,越來越少…… 唯識學概要 - 35 - 記得,修行是在差別中找到無差別。所以差即無差,凡夫是無差成差,從 無差別中去用妄想去創造差別。 學員:師父慈悲!師父今天的課提到說,空觀這個破壞自我意識特別 有效。那一開始學佛的時候,可能我們的觀念裏面都會認為說,我們要修 很多的善業,就是佈施啊,行善成為一個好人。可是到某一個階段之後, 會常常認為說我修得很好,我應該要持戒持得很好,我應該要做得很好, 這是不是成為一種障礙? 師父:這個法沒有障礙,就是說善業沒有障礙,是你自己的自我意識, 把這個善業引導到一個錯誤的地方。這個我們一碼歸一碼。第六意識沒 錯,第六意識它發心修善沒有錯,對不對?第八識如此的收集你的資料也 卷十六 - 36 - 沒錯,第七意識出了差錯。 學員:所以這個觀念是要破掉的? 師父:對,你要放棄對這個善業的執著。凡是你想主宰這個善業,你 就會啟動生死輪迴。 學員:所以也就是說,我們在做這些善業的時候,我們不應該攀緣寄 託有一個相狀,說我做了這件事,我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師父:我們一般人造善的時候都有所期待,我以後要得這個果報了, 是不是?有沒有?有沒有這種概念?沒有,那你們不錯。對不對?我說正 常人了!你們可能是比較好的修行人,正常人都會有我今生辛苦一點,沒 關係,來生啊,各憑本事啊,是吧?那我們一般人在造善業的時候,都有 唯識學概要 - 37 - 一種期待來生受果的心情,這個就是一個輪迴的力量,自我概念,所以你 必須放棄。為什麼要回向無上菩提?為什麼要修空觀?就是放棄對人生的 主宰權,你放棄它你才有辦法得到自在。我們必須用主宰權來放棄主宰而 追求自在,追求主宰是不正確的,結果你還是沒辦法主宰。 你們覺得我們現在一直想要追求主宰,你認為你能夠主宰你的人生 嗎?你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對不對?我們還是受業力主宰。追求 主宰啊,這個是錯誤的概念,這是很嚴重的錯誤。你必須放棄對人生的主 宰,你才可以換取對人生的自在,你別無選擇。 學員:師父慈悲!那個剛才講到放棄對人生的主宰,但是呢,我們經 常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對錯的事情,該做不該做的事情,有時明明知道是錯 卷十六 - 38 - 的事情,但因為個人原因嘛,還是要去做什麼的,但是這種呢,那不就是 要隨心所欲了,假如是不是不這樣…… 師父:不是不是不是!我們在因地,因為你因地的時候,你要注意你 的因地,就是說你不能夠去對生命的結果去主宰。因地呢,你要盡心盡力, 你該幹啥還幹啥,因地呢,要凡事盡心盡力,是吧?但是結果的時候呢, 成敗交給業力,你要放棄對生命結果的主宰。講清楚一點,就是對生命的 結果,就是說這件事情你該怎麼做,你還怎麼做。比方說你教育子女,你 很用心的教他,他就一定會滿你願嗎?不一定,因為你不可能改變他嘛! 但是你做為一個母親,你該講的,該教他的,還得教他嘛,但是他未來會 變怎麼樣子,你不能主宰。因為他不是你的東西,他有他背後的業力,他 有他背後的因緣。所以我們對人事沒有主宰權,但是我們可以去盡我們一 唯識學概要 - 39 - 份的力量。過程要盡力,結果要放下,凡事盡心盡力,結果交給業力。 學員:師父,我們不知道可不可以用電腦來解釋第七識、第六識,第 七識我們可不可以給它想成是好像電腦的 program,然後第六識就是好像 user,就是那我們要改變那個第七識的話,就是好像變成 programer,這 樣去改變它的結構,那第八識是好像雲端,儲存了很多資訊。 師父:我對電腦不熟悉了,類似了!我們很多比喻就是類似,你要把 它融通也可以了!其實人生只有第六跟第八在作用,第七意識是多餘的, 第七意識這個執我是多餘的。你現在要把第七意識消掉,你把第七意識改 變了,你整個生命就活起來了。第六意識沒錯,所以你不要老是讓第六意 識不想,無想,你也是改變不了自己。所以第八識也沒有錯,你不要老是 卷十六 - 40 - 認為你是業障凡夫,業力會產生障礙,是因為你主宰它,就變成障礙了。 其實它不障礙你,你不產生執我,所有的業力都可以導歸淨土的,第八識 是很好商量的,知道吧。只要你把第七意識改變了,你第六意識跟第八識 很好溝通。其實第六意識也很好溝通,第八識,也很好溝通,關鍵在第七 意識。 好,我們今天先講出它的空性的理論。總之,你先記住人生分兩塊: 「人生的假相」跟「人生的本體」。那麼我們如何來操控人生的本體,找 到我們真如的功德?我們下一堂課再開始說明。 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54:07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17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十七 【113】改造我們的生命必須調整我們的心態 改造我們的生命必須調整我們的心態 改造我們的生命必須調整我們的心態!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四十面,我們講到甲三:修行方法。 我們大乘的修學次第,不管你是什麼宗派,它一定是先建立一個理論 的架構,才有一個實際的修行的方法。也就是說,當我們想要去改造生命 之前,我們先要瞭解生命的真相。那麼唯識學也不例外,它是先講理論, 再講方法。唯識學對人生的理論,它主要建立一個宗旨,它說一切萬法都 是我們一念心識所變現的,就是「萬法唯識」的概念。那麼這種萬法唯識 卷十七 - 2 - 的概念,也就是說,當我們在輪迴當中,是誰在輪迴?是我們一念心識在 輪迴。就是你為什麼來投胎?因為心識把你帶來投胎的,那麼你到淨土 去,又是什麼因緣去的?是你一念心識到淨土去的。所以我們整個生命是 由我們心識來主導,那麼心識又是怎麼來主導我們?在唯識學把它分成兩 塊來觀察:一個叫唯識相,一個叫唯識性。 唯識學的經論,它是先講唯識相。就是我們剛開始在觀察我們內心世 界的時候,會看到心識所顯現的一個相狀,所謂的因緣果報的相狀。那麼 當然這個相狀,你都可以感覺得到,比方說你今生有富貴的相狀、有莊嚴 的相狀,有各式各樣的一種相狀,這些都是過去的心的業力裏面顯現出來 的。 唯識學概要 - 3 - 那麼我們在觀察人生的時候,第一個,先從相狀來觀察人生,萬般皆 是業,半點不由人。那麼當我們在瞭解相狀以後,我們第二個再觀進去, 觀察我們生命的本體,這個很關鍵,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那麼在唯識的 意思就是說,我們的生命的本體是空性的,那麼這種概念是告訴我們什麼 意思?為什麼我們這些相狀的本質是空性?它說出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 是我們的生命是無所得的,你不可能在任何一次的生命裏面,得到什麼東 西。簡單的說,生命是沒有結果的。可能你對你今生的生命很滿意,因為 你今生的善業表現出來了,讓你富貴、讓你莊嚴、讓你眷屬美滿、讓你健 康長壽;也可能你對今生的相狀不滿意,因為你過去生臨終之前觸動了罪 業,讓它表現出來,讓你今生多病、貧窮。 我們人生的相狀有很多種,但是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沒有結果。我 卷十七 - 4 - 們沒有一個人是有結果的,因為我們的生命本體是空的,因為它本質就是 空性。 比方說我們做夢,佛陀很喜歡用做夢來比喻人生,說你做第一個夢的 時候你是一個國王,你有很多的珍寶,你活得很快樂,當然你實際上有感 受到國王的假相,有那種快樂的感受,但是你把善業用完以後,你第二個 夢變成一隻螞蟻了,變成一隻小螞蟻了,因為你善業已經用完了,福報享 盡了吧。那麼你這個時候你做螞蟻,就想:那我上一輩子的夢跑哪兒去了? 我有沒有辦法把上一個夢的一些東西,帶到第二個夢來?不可以!因為生 命它的相狀,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它是因緣和合而生起的,它沒有獨立 自主的體性,因緣和合虛妄有生,也就是說我們今生所有的相狀都是借來 的,你的快樂是向因緣借來的,用善因緣借來的,所以當善因緣釋放完畢 唯識學概要 - 5 - 以後,對不起,你借來的,你就得還,是吧!它就把你要回去了,所以因 緣別離虛妄名滅。 所以為什麼說我們生命的本質是空?因為你的生命是借來的,它不是 本來就是這樣子,如果你本來就是這樣子,那它就是有自性了,你不是借 來的,是吧。所以我們對相狀後面的本質的意思說,建立一種無所得,人 生是沒有結果的,你最好在死亡到來之前,早一點知道這件事情,不管你 接不接受,它是一個事實。我們一次一次的輪迴都沒有結果,它只是一個 業力的釋放,也是一個因緣的顯現如此而已。 那麼從這個地方就是說:相狀是可以受用,但是本體是畢竟空。所以 從這個概念裏面,蕅益大師就把這個唯識的整個人生觀,把它會歸到現前 卷十七 - 6 - 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你把這句話記下來,你就知道怎麼觀察人生 了。 它即空,就是人生無所得,人生只有過程,你好好把握當下的因緣, 去積功累德;第二個:即假。你今生所有的因緣,都是你的心識變現出來 的,心識舉體而作因、作果、作依、作正、作自、作他,全部是你的心識 自己變現出來,讓你自己去攀緣它的,自變自緣。你跟外界接觸的時候, 是你自己的業力變現一個影像,然後再引導你的第六意識,去攀緣這個影 像,人生是這麼回事。所以這個即空即假即中的時候,你會知道,其實我 們一生的身口意的活動,都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我們不能超越你的內心 世界去攀緣心以外的東西,不可能!違背萬法唯識的道理。所以我們從這 個理論當中,我們知道,改造我們的生命必須調整我們的心態,因為它是 唯識學概要 - 7 - 我們生命的全部。 當然從這個即空即假即中當中,我們知道人生的真相以後,我們要開 始做一些修行。修行就是說,到底我們哪里出了差錯?人生有痛苦,一定 有原因的,事出必有因。我們會輪迴,也是有原因的。為什麼我們今生死 了以後,來生又得一個果報?那種相續的力量,那種生命相續的力量是怎 麼來的?我們必須找出來,然後加以調伏、引導。所以這個修行就是實際 的,我們開始面對自己了。我們以前的精神體力,都在向外攀緣一切的人 事,現在是時候好好面對你自己了,我們應該找到我們內心的盲點,到了 做一些調整的時候了,到了為臨終的正念做準備的時候了。 【114】什麼是依他起性 什麼是依他起性 什麼是依他起性? 卷十七 - 8 - 這一科開始講到我們內心世界的一些調伏跟引導,哪些功能是錯誤 的,應該調整、調伏;哪些功能是一種功德莊嚴的,應該把它帶動起來。 我們這一科開始,講到實際的一種內心的操作。 好,我們看甲三的修行方法,分成三段:一、理觀;二、事修;三、 結示。這個結示請大家改成總結。那麼乙一當中的理觀,又分成三段:一、 通達三性;二、正修止觀;三、修學次第。先看通達三性,我們看一個問 答: 問:夫證唯識理而登佛果,從初資糧位至究竟位,具幾智而得成就? 答:唯一無分別智而得成就。其中行相,略述如下: 好的,那麼我們開始在迴光返照,我們開始修行的人,第一個一定要 唯識學概要 - 9 - 開始面對自己了。面對自己的時候,我們從一個最初的資糧位,到最後成 佛的究竟位,我們主要的是修「無分別智」。那麼這個無分別智,當然主 要是從第六意識的一個觀照。我們知道,無分別智它的理論基礎,來自於 生命是無所得,從無所得裏面,建立無分別智。 那麼這個無分別智,在修行當中,它是先把我們內心世界分成三塊, 這三性很重要,你三性你不清楚,你就不知道哪些是你該斷的、哪些是要 保留的、哪些是要成就的,就是你必須把你每一個念頭,它到底是什麼性, 你要很清楚。我們一個念頭起來具足三性,你要正確的判斷,什麼是盜賊、 什麼是地雷、什麼是寶藏,你才不會錯用心了。所以這個三性在整個唯識 的修止觀是非常關鍵的,你要馬上判斷出來:哪些是你的錯誤的認知、哪 些是一種正確的功德、哪些只是一個過渡的橋梁,你不用管它的。好,我 卷十七 - 10 - 們先把這個三性裏面,第一個依他起性先把它念一遍: 一、依他起性:依——依託、他——眾緣。謂宇宙萬法,皆須依託眾 緣而得生起,即以賴耶種子為因,借諸眾緣而生。萬法既依託眾緣而生, 則所現如幻如化,無有實體,但有緣生之假名、假相、假用,此即依他起 性。 那麼我們先把這個名詞解釋一下,再講它的義理。這個依他,這個依 就是依託,這個他,是什麼意思?就是說這個一切法,它自己不能生起來, 它要假借自己以外的很多因緣。 比方說這個杯子,這個杯子的存在,杯子它自己可以把自己變現出 來?不可以。它要假借很多很多的業力,你自己的業力、眾生的業力,那 唯識學概要 - 11 - 麼也就是說,就是這個他,就是指自己以外的眾多因緣。那麼什麼叫做眾 多因緣?就是宇宙間的萬法,就是我們這一期的身心世界,是依託眾緣而 生。什麼叫眾緣?就第八識的業種子,還有我們臨終的那個攀緣執著的心 的結合,而所現的一種如幻如化的一個假相,這個假相是空體的,它只有 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就是依他起性。 依他起自性,就是由業力的種子變現出來。那麼這一部分,沒有錯, 諸位,當你的阿賴耶識是個種子的時候,它有善惡的概念,只要這個種子 變成果報了,這個果報就沒有對錯了,它對你就不能構成障礙。我們在乎 那個種子,因為那個潛伏的功能,在臨終是有引導性的。一旦種子變成果 報,這一部分你就不要在乎了,因為它已經是一種能量的釋放,它對你的 來生沒有影響了。 卷十七 - 12 - 諸位,我們以前都是把心放錯了,我們以前注意依他起性,我們注意 果報,而忽略了我們第八識潛伏的那些種子善惡的功能,其實這個你錯 了。當這個種子變成果報的時候,你就不用怕它了,因為它對你來生不會 構成影響了。 所以依他起自性,這個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 這個因緣所生的這個業力這一塊,通通沒有對錯,它只是一個業力的釋 放,這一塊叫做業力所變現的果報,這個叫「依他起性」。它是依託你很 多的業,當然這個業不是一塊,它是一個族群的業力。你可能有一些佈施 的業,所以你富貴;但是你在富貴當中,你可能也做了一些殺生,所以讓 你短命多病。所以你這個業是眾多的業的累積,就顯現了你今生的果報。 那麼這一塊,你可以把它放棄,不要管它,過了就好了,這個對於你今生 唯識學概要 - 13 - 的往生,一點都沒有影響,因為它已經從種子變成果報了,這是第一個。 【115】什麼是遍計所執性 什麼是遍計所執性 什麼是遍計所執性? 第二個是我們要注意的遍計所執性,我們把它念一遍: 二、遍計所執性:遍——周遍;計——計度。凡夫六、七識,不了諸 法之依他起性如幻如化,於中妄執為實我、實法,無時無處不周遍計度, 此即遍計所執性。 那麼「遍計所執性」,這種周遍計度執著,我們看它的解釋:就是這 個第六識跟第七識,它不能了達諸法的依他起性是如夢如幻。就是當我們 的業力變成果報的時候,本來這個果報,已經變成果報了,它已經對你不 能構成威脅了,因為它那個種子功能已經被破壞了,但是我們一般人太重 卷十七 - 14 - 視果報,就把今生的果報,執著是真實的,就心隨境轉,就把心住在這個 果報當中,就產生了生命的盲點——我法二執了。這個是我們要注意的, 這個是對往生最大的障礙,那個執著的,執著那個假相的心態,我們解釋 一下: 我們在心接觸果報的時候,第一個當然是感受,可能是快樂感受,也 可能痛苦的感受,但感受是沒有形相的,一種直覺,那麼感受很快過去以 後,第六意識就開始活動了。第六意識,它會產生一個取相跟分別,當第 六意識開始活動的時候,它會把外在的相狀,把它轉成你內心的影像,這 是第一個,第六意識開始透過你的想像力,把外相轉成內相,然後,再把 它加以分別。這一分別以後,這個相狀就有變化了,如果你是樂觀的人, 你的相狀,會往好的方向變化;如果你是一個悲觀者,你的相狀,就往不 唯識學概要 - 15 - 好的方向變化。 所以這個第六意識一旦安立名言以後,這個相狀就產生變化了,但這 個問題還沒有在這裏喔。那麼一般人把相狀加以分別以後,大部分的相狀 就過去了,但是有少數的相狀被保留下來,就是它給你一個特殊的感受, 特別是給你快樂的感受,或者特別痛苦的感受。那麼這種感受,太強烈的 感受,第六意識它的影像,快樂痛苦的感受,會刺激到第七意識的我愛執。 當第六意識的「妄想」跟第七意識的這個「我執」結合以後,那就構成你 生命的盲點了。因為你透過取相分別到執著,那麼這個影像對你來說就是 一個輪迴的力量了。 我再講一次,我們的生命就像放電影一樣,它是從小到大一幕一幕的 卷十七 - 16 - 放,這個都沒有錯,生命在釋放果報都沒有錯。但是我們的心跟這個影像 接觸的時候,取相這個也沒錯,你第六意識把這個眾生的共業,轉成你自 己的業力,你自己受用影像,這個也沒錯。那麼第六意識取相以後,開始 分別,這個地方,錯的還不是很嚴重,開始分別了:這個東西是好的、是 壞的,把生命開始對立了,好、壞區分出來,安立名言了,這個地方問題 也不大。但是有的影像給你印象太深刻了,它對你的刺激太大了,那麼它 會大到怎麼樣?驚動第六意識背後的老闆,就第七意識出來,它把第七意 識引出來,那麼當第七意識出來的時候,它會把你特殊感受的影像,就住 在這個影像上,然後這個影像就永遠活在你的心中,形成一種引導你輪迴 的力量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死掉以後,我們會來投胎,因為你心中有太 多執著的影像在裏面,在誤導你。帶有執著的妄想,這個就是遍計所執性, 唯識學概要 - 17 - 你最好在臨終之前,把這些心中的地雷都清乾淨。 什麼叫臨終起顛倒?這個就是「顛倒」!你心中累積太多這種我執、 法執的影像,這個臨終隨便一個影像出來,就是一個輪迴的力量——愛 取,這個就是一個問題點,就是盲點了。第二個,就是經過你的取相分別 執著,那麼這個影像就留在心中,變成一種遍計所執性了,這第二個。 【116】什麼是圓成實性 什麼是圓成實性 什麼是圓成實性? 我們看第三個:圓成實性。 三、圓成實性:圓——圓滿;成——成就;實——真實。即二空所顯 圓滿成就諸法實性,顯此遍常體非虛謬,亦名真如、法性等。 卷十七 - 18 - 那麼圓成實性,它也是依他起而生的,所以依他起性,它會產生兩種 結果:一個是你錯誤的理解產生遍計執;第二個是正確的了知走上圓成 實。好,我們看圓成實性,圓成實,我們先看這個成,關鍵在這個成,它 是一種清淨解脫的功德,叫「成」,一種成就一種清淨解脫的功德,而這 個功德是圓滿的,它普遍一切的時間空間,等到你得到以後,它是一切時 一切處都可以受用的,它是真實的、它是沒有變化的。 也就是說,我們依止二空的智慧,那麼就著依他起當中開顯的諸法二 空真如的實性,那麼這種實性,是普遍的、是常住的、是真實不虛妄的, 叫做真如或者法性等。 當我們遇到依他起的時候,你不生起執著,你知道它的本體是無所得 唯識學概要 - 19 - 的,你能夠保持不迷、不取、不動,那麼你就累積了一個圓成實性。那麼 圓成實性,它是解脫輪迴的力量。 所以諸位,我們面對因緣的時候,我們生命會累積兩種力量:一個遍 計執的力量,你的執著的力量,這種力量會引導你輪迴生死;第二種力量 是圓成實的力量,它會讓你從生死裏面解脫出來。所以我們現在是兩種力 量都有。 【117】文昌帝君一些輪迴的故事 好,舉個例子,這個例子是在《安士全書》裏面,印光大師也經常提 了,講到這個《陰騭文》文昌帝君一些輪迴的故事,故事很長,我們簡單 的把它分成三塊。 卷十七 - 20 - 那麼印光大師他把這個輪迴的一些問題,他舉文昌帝君的相貌來解 釋。這文昌帝君的輪迴,我們簡單把它分成三塊。第一塊,他的相貌是一 個謙謙君子,在《安士全書》上說,說這個文昌帝君在前面十七世的時候, 他都是做一個士大夫的,那麼它用四句話來解釋他的相貌,說是:救人之 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說他在這十七世當中,只要有人有 急難,他會去救助他;他面對孤獨的弱勢團體,會儘量去保護他幫助他; 別人有過錯,他儘量包容他。所以他這十七世當中,他的緣起是善念跟善 業的結合。所以我們看到文昌帝君的前半段,這十七世當中他的輪迴投 胎,他大部分都能夠做一些官,可能是一個大官、可能是小官,總而言之 他都是一個士大夫,在生命當中相對安樂。 那麼這十七世的謙謙君子的相貌過去以後,後面產生變化了,第二段 唯識學概要 - 21 - 就是墮入龍身,他從一個謙謙君子的尊貴果報,變成一個醜陋的一個龍的 果報。那怎麼回事?因為他後來有一生,他的關鍵點,他不應該投生在帝 王家,因為帝王家是是非之家。那麼他從周朝一直到秦朝末年,後來他投 生在漢高祖的愛妃,就戚夫人,做她的兒子。那麼文昌帝君他夾帶十七世 的善業,出來的時候那不得了,歷史上說這個人有兩種的功德:第一個他 身具帝王之相,小時候給人家算命,說這個人一定要做帝王的;第二個, 他有這種漢高祖很多的個性,漢高祖的魄力、漢高祖的這種智慧,他完全 繼承漢高祖劉邦的這種智慧跟魄力。所以漢高祖是非常喜歡這個小孩,把 他取名做如意。 那麼這個時候就有問題了,因為當時的太子,就是漢高祖的原配夫人 呂后,她生的長子劉盈,後來的漢惠帝嘛,所以說不是說你有福報,別人 卷十七 - 22 - 也有福報。所以這個時候趙王如意慢慢長大以後,就跟這個呂后的太子就 產生了矛盾,當然戚夫人她一再的跟漢高祖劉邦說,希望把劉盈給廢了, 而立這個如意做太子。其實漢高祖也有這個意思,因為漢高祖非常喜歡如 意,因為劉盈的個性,相對比較懦弱、無能。那麼這個時候漢高祖就提議 要廢太子,要立如意了,但是呂后當然不同意了。呂后也不是一般人,她 是一個很有心機的女眾,所以她就召集了當初跟漢高祖打天下這些老臣, 比方說樊噲、盧綰、蕭何等等,把他們集合起來,那麼就說這個漢高祖這 個做法,犯了皇家的大忌——廢長立幼!這個從周朝以來,皇上的繼承者 都是嫡長子繼承的,哪有人用這個小兒子來繼承的,這會引生奪嫡之爭 的,也會骨肉相殘的,所以群臣就反對了,漢高祖劉邦沒辦法了,就打消 了此意。 唯識學概要 - 23 - 當然這件事情就觸惱了呂后了,呂后就認為是戚夫人搬弄是非了,引 起這次的奪嫡之爭。那麼漢高祖當然他也知道呂后的兇狠,他也知道,所 以漢高祖在死亡之前,就趕快把如意封為趙王,讓他到趙國去上任,就離 開了這個是非之地朝廷,到他的屬地去了。那麼漢高祖死後,呂后開始復 仇了,她等了很久啊,那麼漢高祖一死,當然她的兒子,由劉盈就繼承為 漢惠帝了,但實際掌權就是呂后了。 呂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把戚夫人找來,雙手砍斷、雙腳砍斷、把眼睛 挖出來,然後幾乎她的六根都被破壞了,耳朵也被破壞了,然後就丟到豬 裏面,養豬的地方去,就跟豬生活在一起了,那麼這是第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她也害怕趙王如意的復仇,她就用一個理由把趙王如意 卷十七 - 24 - 給召回來。那麼趙王如意其實跟劉盈,就是這個漢惠帝的感情是非常好 的,他們兩個人兄弟是非常好的。劉盈就知道,他母親可能要對趙王如意 下手,所以他就讓趙王如意整天跟他在一起,連睡覺都在一起。但是這個 漢惠帝劉盈,他有一個習慣,他早上會早起去射箭、去運動。呂后知道他 有這個習慣,所以她就利用他早上出去那個時段,那個時候趙王如意還在 睡覺就下手了。所以劉盈他去射完箭回來的時候,看到趙王如意已經七孔 出血死在床上,他看了以後,嚇了一身冷汗,所以劉盈沒有多久也死掉了。 那麼趙王如意,當然合理的推論是被毒死的。那麼趙王如意在死之 前,他很不甘心,因為他是有福報力來的,他不是一般人,就發了一個毒 願:他說我死了以後,我要變成一隻毒蛇,我要吃光所有呂氏的家族來報 仇。那麼這是一個遍計執性,他把這種邪惡的影像抓著不放,本來這個影 唯識學概要 - 25 - 像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但事情過了,他心中沒有過, 把這個影像牢牢的抓住,轉成一種邪惡的願力。 那麼這個時候的文昌帝君依止邪願,他要去投胎的時候,他經過一個 山上,這個山上剛好有一對夫婦在禱告,這個夫婦年紀很大都沒有兒子, 就跟山神禱告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我們現在不能期待有個兒子啦,現在 他們倆就很虔誠,把一個人的頭髮,把另外一個人的血,混在一個碗裏面 蓋起來說:希望山神賜給我們任何一個動物都沒關係,至少是我們血肉之 軀所構成的,不管你給我們什麼動物,我們把它當兒子一樣的善待它,就 回去了。那麼他們兩個禱告的時候,非常虔誠。那麼文昌帝君的神識,經 過那個山的時候被他們感動了,就動了一念的同情之心,所以就在他們那 個地方的碗裏面投胎。投胎以後,這個老夫婦,到了第二天到山上碗一打 卷十七 - 26 - 開:哎喲,一條金色的小蛇!反正它是一個動物吧,拿回去養。那慢慢長 大以後,文昌帝君他是不可思議的福報力,神通變化。因為他的投胎不是 因為罪業,他只是一個錯誤的願力而來的,所以他夾帶他十七世的善業 力,他能夠飛天,變成一隻龍。他來到人間,也可以變成一個人。平常就 跟爸爸媽媽,人長的一樣,但是肚子餓的時候,變成一隻龍,就是一隻大 蟒蛇了,去外面吃東西了。 但是有什麼問題?這個果報體有障礙,因為它變成一個蟒蛇,就必須 要吃肉嘛,而且它跟呂氏又有一些冤仇,所以呂氏有一些家族,剛好也投 胎同一個鄉村,這個縣裏面:有些是做人的、有些是做牛的、做馬的,它 就每一天的去吃一個呂氏的他們的這個眷屬,一天吃一個。那麼吃其他也 就算了,剛好這個縣令有一隻寶馬,非常喜歡他的寶馬,它也是呂氏的家 唯識學概要 - 27 - 族投胎的。那麼這個大蟒蛇它就聞得到:喔,這是呂氏家族來投胎的,就 把這個縣令的寶馬給吃掉了。這個時候就激怒了縣令,一打聽:哎呦,就 是這兩個夫婦養的,這個蛇是他們養的。就把那個兩個夫婦抓過來,他說: 我限你們三天之內,交出你們的這個兒子,否則的話處死,那麼就把這對 夫婦給關起來。這夫婦說我們的兒子是我們的命根兒,怎麼能夠交出來? 寧死不交。 後來第二天以後,有一個年輕人來拜訪這個縣令了,這個文昌帝君就 變成一個年輕人,找縣令理論,他說這個蛇它去吃這些眾生,它有過去的 因果,你不能因為它在還因果的時候,去判這兩個夫婦,這兩個夫婦沒有 錯,他說他們在償還因果,他就警告這個縣令說:你最好少管閒事。作為 龍脾氣也不是很好,但是縣令他就說:我作為一個縣令,我一定要主持公 卷十七 - 28 - 道,這件事就這樣辦了。那麼這個年輕人,這個文昌帝君,這個龍就警告 他說:你啊,我看你是死相現前了。講完以後就走了,走了以後就消失掉 了。那麼到第三天早上的時候,這個龍就到那個大海去吸了很多的水,就 把整個縣給淹沒了,淹死了兩千多人,就把他的父母救起來,其他全部都 死掉了。 那麼這個時候就不是邪願而已了,這個有罪業,他除了呂氏家族以 外,那其他人都是冤死的,所以它這個龍,它就不能再飛天了,從天上掉 下來了,它就躲到湖泊裏面去了。但是因為它有這個罪業的招感,後來它 這個地方也不下雨,就乾旱,湖泊也乾了,它的那個蛇的皮跟地面摩擦的 時候,流出血,長了很多小蟲去咬它的身體,所以它經過一段很長時間的 痛苦,那個小蟲咬它的這個皮肉。 唯識學概要 - 29 - 後來有一天早上,因為他過去有一個因緣,他對釋迦牟尼佛像很恭 敬,就是他在周朝的時候,他遇到一個釋迦牟尼的佛像,他很恭敬的禮拜, 跟釋迦牟尼佛結了一個善緣,所以佛陀現前放大光明,為它開導因果的道 理。這個時候文昌帝君的這隻龍,就觸動它的善念,就痛哭流涕向佛陀懺 悔,懺悔以後,就從龍身裏面跳脫出來了,後來做一個人,後來慢慢慢慢 學佛,受三皈五戒。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現在要問大家一個問題,就是說生命是怎麼來 的?就是說我們截取他一段好了,它這個龍身是怎麼來的?流轉三界中, 到底是什麼因緣讓它流轉? 「遍計所執性」! 卷十七 - 30 - 你不能說它是業力,它造的可都是善業,它就是一種堅固的執著產生 願望。 諸位,障礙我們往生的不是業力,是你曾經的人生經驗裏面有些影 像,你抓著不放,揮之不去的影像,你心中認為這件事情是有結果的,你 對這個影像有所期待,這個是你生死的根本。它龍王就是這樣來的,一念 的遍計執變現了龍王的果報,一念迷生死浩然。後來它那一念的執著被釋 迦牟尼佛開導以後,它徹底放下了,轉成圓成實性了。知道這個東西是過 往雲煙,過去就過去,所以心把它放下以後,它龍王果報就消失了,一念 的悟輪迴頓息。 所以輪迴的根本,與其說業力,你不如說執著更為直接。沒有執著, 唯識學概要 - 31 - 這個業力不能串成果報的。 所以這個遍計所執性,是整個往生的人要面對的。也就是說在我們內 心當中,有些影像你是揮之不去的,它經常在你的心中出現,而且你期待 這個影像在來生是有結果的,你違背了緣起法則。緣起法則告訴我們:所 有的相狀都沒有結果。但是你認為它有結果,那就是執著了,因為你違背 了真理。佛陀告訴我們,所有的相狀都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 妄名滅,這個是真相,但是我們把這個相狀抓住,我們期待這個相狀有它 相續的結果,這個就是你相續的力量,你對來生的那種期待就是輪迴的力 量。 就是說本來是無一物嘛,是你自己去惹這個塵埃。人生的相狀,人家 卷十七 - 32 - 刺激你這沒有錯,這個因緣果報嘛,相狀永遠沒有錯,是你抓著相狀不放。 所以是這個遍計執,問題不在依他起。依他起只是在顯現過去的業力,這 個業力釋放完它本來自己會消失掉,那麼為什麼在你的心中永遠沒有消失 掉?因為你把它抓住了,而這個就是你臨終的地雷了。 什麼叫做顛倒想?就是這個,銷我億劫顛倒想,就是「帶有執著性的 妄想」,這種妄想不多,你一生可能只有兩三個,但是只要有一個出來, 你今生的修行就前功盡棄了,因為你的佛號的力量,絕對不是它的對手。 所以我們在修無分別智的時候,諸位要知道,你要破的是什麼?破遍 計執,不是破相狀,破你的執取。你把相狀放掉就好了,所以這個地方我 們在講無分別智之前,先知道無分別智所對治的是什麼。那麼無分別智所 唯識學概要 - 33 - 對治的是遍計執,所要成就的是二空的心性,就是恢復到你內心的平等。 你的心本來是清淨的,你之所以不清淨,是你自己去惹塵埃的,所以破遍 計執,開顯圓成實,這個就是無分別智的目的。 好,那麼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45:27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12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十二 【76】是什麼力量讓業果相續的呢 是什麼力量讓業果相續的呢 是什麼力量讓業果相續的呢? 我們講到緣起篇的第二個重點——業果相續。 前面一科我們講到業果的形成。業力是第六意識造作的,果報是第八 識釋放的,本來是一個獨立的事情,那到底是什麼原因把業力跟果報串起 來而構成輪迴的力量?這一點我們真的要知道。因為今生的痛苦是我們可 以接受的,但是,我們不能接受無量無邊的痛苦。因為我們對望的未來, 我們有無量的生死,而每一次的生死,你每一次的受生都夾帶了老病死的 痛苦,這是我們不能接受的。所以輪迴的可怕不是它今生給你多大的痛 苦,而是它輾轉相續無有了期,所以這種痛苦它沒有止盡。它不知道哪一 卷十二 - 2 - 天是個頭,生死大海一望無涯,你到了大海的中央,你看你的過去是無邊 的痛苦,但過去就過去了,關鍵是你看你的未來又是無邊的大海,這個是 最可怕的。就是說輪迴給我們最大的壓力是它不會自己結束,這最麻煩 了。它這種相續的力量是最可怕的。那麼當然我們希望把這個相續斷掉, 就是斷相續心,你一定要知道它的問題出在哪里,什麼力量讓它相續的? 諸法因緣生,一定有一個環節出差錯了嘛!好,我們來看《唯識三十頌》, 它對輪迴的相續天親菩薩是怎麼說的,我們把這個偈頌念一遍: 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 那麼輪迴為什麼會相續呢?因為當我們的第八識累積很多的業力,當 然這個業力是有漏的,依自我意識,你在造業的時候呢,你心中是有所求 唯識學概要 - 3 - 有所得的,你希望按照這個業去得果報,你佈施你希望透過佈施,來生由 我去受用這個快樂,或者持戒你有一種自我概念來推動所有的善業,這種 都是有漏業。由第八識的有漏善惡業再加上第七意識的執取,二取這包括 能取的我跟所取的我所,那麼當這個第八識的業力跟第七意識的執著愛取 結合的時候,糟了!我們的生命本來是個點狀的生命就形成一個無量無邊 的恒轉如暴流的水流了,一種相續的一條直線的生命,就使令『前異熟既 盡,復生餘異熟。』就是你今生結束以後來生會馬上得果報,你一定要得 果報的,因為你兩個因緣都具足,第一個,你的業力還沒消;第二個你的 執著還在。所以這兩個是輪迴的因啊! 所以從淨土宗的角度我們要處理兩件事情,第一個懺悔重大業力,你 不能忽略業力這一塊。諸位,我一再強調,很多淨土宗的人不把生死業力 卷十二 - 4 - 當一回事,我勸你不要高估了自己。當你臨終重大業障現前的時候,你是 提不起正念而且你幾乎沒有時間讓你提起正念。如果你這個業造的很重, 你連助念的時間都沒有,不要說保持正念了。你的臨終地獄火馬上現前, 當然你也可以說《觀經》下品下生他往生了,這個我們要講到有些人他雖 然造業,但他有強大的善根力,他能夠產生反轉力。所以為什麼要持戒念 佛呢?就是你不能在生命當中,創造一個重大的業力來障礙你,所以第一 個業力是一個障礙往生的因素了,不能有重大業力出現。 第二個你不能對娑婆世界有堅固的執取,這就是為什麼要發願願離娑 婆,欣求極樂就在這裏。你必須把你所有的希望都放到來生去,做為一個 凡夫我們不可能無所求,這有點強人所難。你心裏有一個安住處吧,你為 了什麼去修行,你心中總有一個依靠吧,偉大的彌陀就是說你必須把生命 唯識學概要 - 5 - 所有的希望寄託到來生去。 所以淨土宗是為來生而活的,你今生要完全放棄。如果你今生要達到 臨終的正念,你必須把今生的希望完全放棄。因為你今生有所求,你一定 會在輪迴當中繼續得果報。你對娑婆世界不能有任何的希望,即便來生讓 你變成一個大修行者,弘揚佛法廣度眾生這個希望都不可以有,因為執取 也是輪迴的因緣。 所以諸位不要再錯怪第六意識了!我們從輪迴的根源當中,我們看不 到第六意識的影子,對不對?業力是第八識管的,執著是第七意識。所以 我們以前都是用錯地方,我們以前念佛老是對治妄想,其實妄想根本沒障 礙你啊,關鍵是有些妄想是帶有執著的妄想,這才可怕,但是不是所有妄 卷十二 - 6 - 想都帶執著。我們以前念佛就是打妄想就開始念佛,你等於是對所有法界 所有因緣宣戰,那麼你能量完全分散了,該對治沒對治,不該對治的你對 治。我們再把它念一遍看看這個輪迴的問題在哪里: 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 使令我們前面的生命結束以後,再在三界裏面又生起一個生命。所以 你就知道生命死亡的時候到投胎是兩種力量的牽動:一個業力,一個是執 著。諸位我問你們一個問題,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點放在哪里?是業 力還是執著? 對了!諸位有善根,這個地方一錯就糟了。你一個人的生命只要方向 錯了你今生就毀了!業力你不可能懺乾淨的,我們只能夠抓重大的業力來 唯識學概要 - 7 - 懺悔懺除,因為它帶業往生嘛!你不能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拜懺,不可以, 它不是正行。但是你要拜懺,因為它有些重大的業還真的要拜,但是它不 是主軸,關鍵在於愛取呀,執著這一塊是比較嚴重的。所以智慧就扮演重 要的角色了,臨終的正念拜懺只是一個兼帶的助行。臨終的正念其實更多 的是一種智慧的觀照跟往生的願力,就是心理的問題,不是業力的問題, 就是你要觀你的心裡,就是考驗你的心理素質,關鍵在這裏。就是你的智 慧水準,你面對問題的時候,臨終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你對未來是怎 麼想的,你是繼續執著娑婆世界,還是把所有的希望求生淨土,這個影響 到你所有的佛號的去向。到底這個佛號是隨願力走,還是這個佛號是隨業 力在三界得果報,讓你今生得到一個糖果,那麼,這個業力是由你的思想 來引導的。 卷十二 - 8 - 所以這個二取,你的執著是關鍵。你怎麼把這種執著成功的調伏、成 功的引導把它變成往生的願力,你就成功了,所以你要做的這件事情,因 為你不可能面對所有的業力,不可能。但是我們要選擇性的把幾個重大的 業懺一懺,但是,你要把大部分的精神體力用來對治你的執著,凡是三界 所有的執著,都要對治。欲界,五欲的快樂;色界,禪定的快樂;無色界, 空亡的快樂,什麼都沒有的那種快樂,這三種快樂都要對治。 那麼這個我們後面會說到,我們必須把心往哪里引導。也就是說其實 整個我們淨土宗的所有的功課都在對治第七意識,你要把重兵壓在第七意 識,因為你精神體力有限,把一部分的精神用在懺悔,把所有的精神用來 對治你對娑婆世界所有的愛取,因為它是成敗的關鍵。 唯識學概要 - 9 - 【77】因果相續是經過哪三個階段呢 因果相續是經過哪三個階段呢 因果相續是經過哪三個階段呢? 好,我們把它後面的這段文,我們把它念一遍: 是故由賴耶種子,生起諸法之現行,復由現行熏成種子,如是輾轉相 續,形成有情眾生之業果相續,此中有三法,二重因果之別。 好,先到這裏。所以也就是說呢,由阿賴耶識的種子生起諸法的現行, 就是從前世的種子變成今生的果報的受用,然後再由今生的造業,再熏成 一個新的種子去得果報,所以前世今生跟來世就構成一種業果的相續。這 當中有三個次序,三種次第。到底因果相續是經過哪三個階段呢?第一個 種子生現行;第二個現行熏種子;第三個種子生種子。我們把它念一遍: 一、種子生現行,謂八識諸善不善種子,眾緣合時,能生起各自果法, 卷十二 - 10 - 名種子生現行。二、現行熏種子,由此現行果法,於生起刹那,再熏習各 自種子於第八識中,名現行熏種子。三、種子生種子,由前念舊種子,引 生後念新種子,自類相續,猶如川流,是名種子生種子。 那麼這三個階段形成業果的相續,我們先解釋然後我們再舉例說明。 首先我們看業果之所以相續,第一個條件因為種子生起現行。就是第 八識當中我們過去生的善惡業力的種子,在因緣和合的時候,生起今生的 五蘊的身心的果法,叫種子起現行,就是前世創造了今生,這叫「種子起 現行」。這個地方也沒有錯,這個地方問題也不大,業力變現果報,這個 是第一個。 第二個現行熏種子。由今生的果法我們生起了分別、執著。你今生活 唯識學概要 - 11 - 的快樂、你今生活的痛苦都不怪你,那是前生的你造成的,但是你問題出 在哪里呢?你面對快樂痛苦的時候,你不能去攀緣它、執著它,問題出在 這裏。當你去攀緣今生的快樂跟痛苦的時候,好了,你今生又跟來生做連 結了,又熏起一種新的生死業力種子,叫「現行熏種子」。就是你面對人 事的因果的時候,你仁者心動,你動了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分別跟第七 意識的執著,就使令這個種子生種子,就使令這個種子開始活絡起來。種 子本來就應該讓它沉澱,淨土宗的人最可怕的就是攪動種子,你不能攪動 它。種子它本來是睡眠狀態,你不能去刺激它,讓它活動。所以最後的結 果就是種子生種子,由前念的種子引生後念的種子『自類相續,猶如川流, 名為種子生種子。』 所以我們為什麼會輪迴呢?就是你把這個生死的種子,給它激發起來 卷十二 - 12 - 了,它本來睡覺睡得好好的,你把它喚醒了,你喚醒了生死業力的種子, 讓你自己來生再得果報。所以我們的攀緣執著在唯識學上說你產生了兩個 作用:第一個發業,第二個潤生。你去執著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很可能造 業,因為發動身口意,因為你的分別執著,很可能你一開始本來是仁者心 動,到最後變行動,心動變成行動。所以你的妄想執著如果不停止的話, 第一個很容易造業,但是最可怕還不在這裏,最可怕來自於潤生。因為你 第六意識在執著的時候,它會激發其他的生死業力,讓你的生死業力活動 起來,這就糟了,這跟往生是背道而馳的。往生的人必須做一件事情,不 管你過去做了什麼,讓它沉澱下來,你必須讓你的生死業力,全部沉澱到 大海的底層去,你必須做這件事情。那麼現在剛好反其道而行,種子生種 子。所以我們來解釋一下,這個生死業力是怎麼回事兒,我們還是用第九 唯識學概要 - 13 - 頁的附表來說明: 那麼這個地方牽涉到三世二重因果,過去世跟今生一重因果,今生到 來生一重因果。諸位,過去生到今生,我說過問題不在這兒,但是我們要 卷十二 - 14 - 瞭解,首先我們看過去生是怎麼釋放業力的。這個我們剛剛講過了,首先 第八識釋放業力,異熟能變;第二個第七意識產生我法二執,你在因果當 中,創造一個捏造一個自我的概念,然後第六意識再去分別,然後產生了 感受,到這裏你的果報已經受完了。但是問題在哪里呢?問題在這個感 受,它本來是快樂跟痛苦,它又會回來刺激,前面是由上往下,現在我們 看由下往上,這個感受又去刺激第六意識。這個時候你有兩種選擇了,第 六識是關鍵了,你面對人事的時候,有些是如意的感受,這個叫做快樂; 有些感受對這個自我概念是違背的,就不如你自我意識的,叫做痛苦。那 麼不管快樂也好痛苦也好,它刺激第六意識的時候,它有兩種可能:第一 個觸動你的地雷,觸動你的煩惱,你產生不如理作意,糟了!第六意識一 旦不如理作意,它一定啟發第七意識的執著,一定的。 唯識學概要 - 15 - 所以我們在造業的時候,是先有分別再有執著,在受果報的時候,是 先有執著再有分別。所以我們沒有選擇權,第六意識沒有選擇權,因為第 六意識是受第七意識影響,受果報的時候是先有第七意識,再有第六意 識,所以第六意識是很被動的。但是造業你有選擇,你是先分別再執著, 第六意識是中性的,它是自由的它是自由意志,但是你要是帶動了煩惱, 虛妄分別的時候,第六意識它肯定觸動第七意識的執取,然後就激發了第 八識的業力了,這是第一種情況,由快樂痛苦的感受刺激到你的煩惱的活 動。 第二種由快樂跟痛苦的感受,結果激發你的善根,這個最好,激發你 的空正見,激發你的出離心、菩提心、往生的願力,這個時候第六意識對 第七意識是一種調伏的狀態,然後它就不再刺激第八識的業力,相反的它 卷十二 - 16 - 會讓第八識的業力沉澱下來。所以諸位知道這個關鍵在第幾意識嗎?對 了,第六意識是你唯一可以操作的希望。因為第七意識,你根本就拿它沒 辦法,第八識也不歸你管,前五識的快樂痛苦也不歸你管,那是前生的業 力,你要快樂痛苦也是業力決定的,所以我們現在能夠操控的就是第六意 識了。 【78】智者大師把第六意識分成四種情況 者大師把第六意識分成四種情況 者大師把第六意識分成四種情況! 但是第六意識它有自身的問題,也有內外的問題。 我們談談它內外的問題。它對外有感受的刺激,對不對?你一天要面 對很多的感受,酸甜苦辣,外有感受內有執著,第六意識後面還有一個自 我意識在那個地方撐著,這還不夠,內憂外患,還有它自身有問題,它有 唯識學概要 - 17 - 善根跟煩惱,我們來談談第六意識好了。 我們生命中反轉的唯一希望在第六意識。那麼智者大師把第六意識分 成四種情況,這個要知道: 第一個根鈍遮輕。有些人沒什麼善根,但是他也沒什麼煩惱罪業,他 善業強。就是有些人喜歡做慈善事業,或者外道的修行者,他雖然信奉外 道,他沒有出離心菩提心,沒有往生的願力,他善根薄弱,但是他也沒什 麼煩惱罪業,這個人活得很快樂,但是不可能出離輪迴。因為他沒有善根, 他就不可能學習佛法,沒有學習佛法,他一定觸動自我意識,觸動自我意 識,他一定激發生死業力。所以這種人是在快樂中活著,至少今生很快樂, 然後準備輪迴,就是根鈍遮輕。 卷十二 - 18 - 第二種人是根利遮重。善根強煩惱也重,這種人末法時代很多。他來 到三寶的地方,他的善根就表現出來,回去的時候繼續放逸。但這種人有 希望,他如果善用他的善根,因為善根是真實的,因為善根是合乎本性的, 煩惱是虛妄的,所以真實其實是可以破除虛妄的。你只要先把善根激發起 來,你先看看你的善根點是什麼,用什麼樣的法能夠激發你的善根,讓你 的善根先運轉起來,你就有救了。所以根利遮重的人,在天臺智者大師說, 他一定要先遇到逆境,在逆境中反轉。因為他有煩惱罪業,他一定要罪業 煩惱起現行了,去刺激到他的善根,就善根發動了。一個人不怕你有黑暗, 但是關鍵你得有光明。其實理論上善根不怕煩惱,但是你要有本事把它激 發起來。因為善根是稱合本性的,是真實的功德,煩惱罪業是你自己捏造 出來的,這完全是一種虛妄的境界。所以根利遮重的人,他是有反轉的希 唯識學概要 - 19 - 望,但是他也必須要面對很多的逆境。 第三種人是最好的根利遮輕,比方說正法像法時代,他們都能在很順 利的環境學佛,很順利的環境成就聖道,比方說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 他們在家就福報很大就很快樂,學佛以後七日證得阿羅漢果。他們了生死 好像活得很快樂,也沒有人說一定要怎麼樣,怎麼怎麼的吃多少痛苦,完 全沒有,輕輕鬆鬆的成就聖道,因為他根利遮輕。 第四種人是最糟糕的,根鈍遮重。善根也沒有煩惱也很重,那麼這種 人在輪迴當中,他大部分是處在三惡道的下階的生命中過活。 那麼現在就是說,現在我們在輪迴當中,我們一方面從上而下受用果 報,一方面由下而上在造業的時候,關鍵在第六意識了。第六意識有善根 卷十二 - 20 - 也有煩惱,但是關鍵是你怎麼去把你的善根啟動起來,這個是我們要注意 的,兩件最重要的關鍵。 【79】輪迴的相續分成舊種現行跟新種 的相續分成舊種現行跟新種 的相續分成舊種現行跟新種 好,我們回到講義,那麼我們看這個總結的第三十三面。 三十三面把輪迴的相續分成舊種現行跟新種。舊種到現行是前世而變 現的今生,這是第一重因果,因果同時;第二個今生的現行創造了新種, 這今生又創造了來世,又是一重因果。當然前世的業創造果報,是第八識 決定的,這一塊我們必須要完全接受,但是今生的因緣在創造來生的種子 的時候,是第六意識決定的,這個是你可以主宰的。 所以我們看最後一個現行,就是所生跟所熏。我們先看第一個所生的 唯識學概要 - 21 - 地方,是種子生起現行,所以我們今生的果報是所生,這是很被動的,這 是業力的種子成熟了,變現今生的果報。那麼當我們這個果報又開始在造 業的時候,這是第六意識決定的。這能熏的第六意識,發動了所有的身口 意的善業跟善根在熏習種子,這個是你可以決定的。你可以產生生命的反 轉的是第六意識了。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說,業力它面臨了第六意識的抉 擇。第六意識你是選擇發動煩惱,還是選擇啟動善根,這個是生命的關鍵 了。你如果跟著感覺走觸動了煩惱,那你就走上了輪迴的道路了。這是前 面說的,『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如果 你面對感受的剌激,你選擇啟動善根,那生命就反轉了。 【80】業果轉變——增長業、不增長業 卷十二 - 22 - 好,那麼我們看到業果的相續跟不相續的兩種因緣,接下來我們來看 看業果的轉變。當然這當中第六意識扮演重要的角色。首先我們先面對業 力的問題。我們前面說過,輪迴要出離,除了佛力的加持以外,我們必須 面臨兩個因緣的逆轉:一個業力的逆轉,一個思想的逆轉,這兩個都必須 靠第六意識。我們先談談業力的逆轉,我們先把它念一遍,增長業跟不增 長業: 起造諸業,令業種子增長者,謂之增長業。若雖起身語等業,而不令 業種子增長者,謂之不增長業,增長業定受異熟果,不增長業不定受異熟 果,此中不增長業,依《瑜伽師地論》列有十種:一、夢所作業;二、無 知所作業;三、無故思所作業;四、不利不數所作業;五、狂亂所作業; 六、失念所作業;七、非樂欲所作業;八、自性無記業;九、悔所損業; 唯識學概要 - 23 - 十、對治所損業。除上十種,其餘諸業,皆有增進長養業種之力量,名為 增長業。 好,我們先在面對業力的時候,我們要先做業力的反轉,要把業分成 兩塊:第一種是增長業,第二是不增長業。什麼叫「增長業」呢?就是我 們前生或者今生在造業的時候,會創造一種強大的勢力,使令這個業產生 相續的增長,就是讓這個業力啟動起來,就是「增長業」;讓這個業有強 大得果報的力量,就是「增長業」。反過來雖然有些業我們造了,但是它 本身不能激發業種子,那麼這個就是它不能創造一種輪迴的召感力量,這 個叫「不增長業」。 這塊的業我們可以暫時的不管,比方說你有時候開車,開車去 卷十二 - 24 - downtown,結果你壓死很多螞蟻,這個業會障礙你往生嗎?不會的,當然 你也不能無慚無愧。就是說你生起慚愧心,我不是故意的,這樣子。這種 業你每天在造,但是它不會障礙你往生,因為你沒有深生好樂,沒有意樂 嘛!所以你也不要對所有業都很害怕,有些業是不障礙你往生的。當然你 要清楚,哪些業對你往生是有威脅的,有障礙的,哪些業它是不障礙的, 你最好把它區分清楚,你在懺悔的時候,你才有一個目標嘛!我們先看看 增長業,它一定會讓來生得異熟果,不增長業就不一定了,它勢力薄弱, 除非你後面再刺激它,它是不決定得果報的。那我們先看不增長業,然後 把不增長業再反過來推論,就知道什麼是增長業了。 不增長業有十種情況,這十種情況以外的叫「增長業」。 唯識學概要 - 25 - 第一個夢中所作業。因為夢中意識是暗鈍的,不管你夢中夢到什麼樣 的罪業,完全不障礙你往生,但是在菩薩戒的角度,你醒來後要懺悔。你 一旦醒來後念念的隨喜,就是增長業了,醒來後只要懺悔就好了,然後它 就不會障礙你往生了,這第一個。 第二個無知所作業。你被催眠了,或者你是夢遊的狀態去造的罪業, 你是在無知覺的狀態所造的業,或者被鬼神所攝受,有鬼神障來激發你去 造罪,這個業都不能夠讓你能夠產生臨終的障礙。 第三個無故思。就是你不是故意的,就像我們剛剛舉的例子,你雖然 開車去 downtown,那你沒有殺害眾生的心,但是你雖然殺死很多眾生,是 無故思,你沒有一種殺生的意樂。 卷十二 - 26 - 第四不利不數所作業。你曾經造過一個罪業,但是這個業有它環境的 逼迫,而且你造了以後你馬上懺悔,從此以後不再造作,這種業是不能讓 你得果報的,也不能障礙你往生。第一個你偶一為之,第二個你造業的時 候,你煩惱沒有很粗重,這種業你只要懺悔一次就好了,就把它放下了, 讓它沉澱下來就好了,它不是很猛利,次數也不是很多,不是很多我們講 過,三次以內就叫做不數。 第五狂亂所作業。你是在精神錯亂的情況所造的業,這個業也叫不增 長業。 第六個失念所作業。就是一時的失念。你本來都保持正念,但是人生 總有一時的失誤,你只是一時的失誤,那麼事後馬上懺悔,這個也不能構 唯識學概要 - 27 - 成增長業。 第七非樂欲所作業。你是被逼迫的,別人用生命來威脅你,那你不得 不做,做了以後馬上懺悔。在一種強大的壓力、生命的威脅之下逼迫所作 的業,不是你的本願,這個不增長業。 第八個自性無記業。它本來就無記了,你是在無記的狀態,走路、散 步了,踩死螞蟻,這個叫無記業。 那麼前面八種都是自然產生的。第九個是透過修行,悔所損業是最重 要了!懺悔,懺悔業障,不管你過去做了什麼,都可以透過懺悔使令它沉 澱下來,變成不增長業。 第十個對治所損業,就是空性的智慧,無分別智把你的執著調伏了。 卷十二 - 28 - 那麼跟這塊有關的業,也會變成不增長業。除上十種其餘諸業,皆有 增進長養業種的力量,名為「增長業」。 那麼也就說呢,第一個我們儘量不造增長業,我們要面對過去的增長 業,必須做兩件事:第一個懺悔業障,第二個調伏我們的執取。 懺悔業障有三個:責心懺、作法懺跟取相懺。「責心懺」是面對於下 品微小的過失,我們呵責自己;第二個「作法懺」,你必須對一個人,或 在佛菩薩面前對首;那麼比較重的就必須「取相懺」了,這個最重要「取 相懺」。它的好處,它是空間上通懺身口意十罪業,在時間上它通懺過去、 現在,不是今生,前生的業都可以懺。所以取相懺是我們很重要的法門, 就是在調伏重大業力的時候,這個八十八佛扮演重要的角色。 唯識學概要 - 29 - 我們最好一生當中在你往生之前,要有一百天很誠懇的拜懺。我們相 信我們無量劫來到現在,你的阿賴耶識,合理的推論你一定有增長業存 在。你第六意識不去面對它,它也存在。所以你與其等到臨終它來障礙你, 你最好現在把它懺除掉,這最保險的方法。當然第二個就是對治了,這個 我們後面會講到以無分別智的空性的智慧,來調伏心中的愛取,這個是更 微細了。對娑婆世界的愛取,也會啟發生死業力,就是立定誓願、嚴持淨 戒、修習止觀,斷絕惡念的相續。 這樣講好了,我們從臨終的正念,我們用臨終的正念這四個字,你去 看《淨土聖賢錄》,你會發覺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大修行者的往生非常順 利,他也沒有業障,也沒有顛倒,他臨終的時候是正念,是在結跏趺坐的 時候順利往生的,這種人是不多了。我們一般帶業往生的人,你看凡是夾 卷十二 - 30 - 帶業力往生的,夾帶執著往生的,他臨終能夠往生,他一定有兩種情況: 第一個在業力的情況產生反轉,第二個在顛倒的情況產生反轉。有更多往 生的實例,都是臨終的時候業障現前,但是他透過他的懺悔、皈依、發願, 把業力反轉。有更多人臨終的時候是放不下的,但是經過別人的開導以 後,他空性的智慧生起,無分別智生起,放下萬緣,提起佛號。 所以諸位,我們最好是先假設自己是業障凡夫,先假設這樣了,就是 說,我們也可能臨終的時候,會先業障現前,我們也可能臨終的時候,是 顛倒妄想的執著先現前,我們必須從這個地方反轉,然後才可能面對彌陀 的光明。也就是說其實懺悔的意思,重點還不是說你把業障懺多少,養成 一種懺悔、皈依、發願的善根,臨終對你有很大的幫助。臨終的時候,不 管你去觸動哪一個重大的業力,只要你這個三種善根現前,所有的業力都 唯識學概要 - 31 - 能夠讓它鬆脫,它就不能夠障礙你。 第一個你起慚愧心,增上慚愧。業力最怕你慚愧,業力你一旦一堅固 就糟了,你的心一旦剛強堅固,這個業就糟了,你就完蛋了。你只要調柔 下來,懺悔,再大的業都禁不起你懺悔。你只要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 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你臨終能夠想到這種懺悔 的概念,業力不能障礙你。當然大乘的懺悔它是包括三塊,它除了調伏它 還有引導,它有皈依,對過去的懺悔,對阿彌陀佛的皈依,第三個對未來 的發願,把他這個懺悔的心,導歸淨土,導歸菩提,這懺悔、皈依、發願, 你在八十八佛你可以完全得到栽培,因為它的結構就是包括懺悔、皈依、 發願,它整個結構就是這樣訓練你。我們不知道我們臨命中的時候會不會 起業障,我們真的不知道,但是你心中如果有這懺悔、皈依、發願的善根, 卷十二 - 32 - 所有業障都不能障礙你。 第一個,臨終的正念你最好能夠產生一種業力反轉的善根,這第一 個;第二個我們一個人臨終的時候,觸景生情,可能有人在哭泣也可能, 也可能你想到過去生某一個影像,觸動你的感情,這個時候怎麼辦?它不 是業力它是顛倒。因為臨終的時候就看電影一樣,你過去生所發生的事 情,會讓你看到,或者別人的一句幾句話,或者你看到什麼景象,也可能 會觸景生情,這個時候你的無分別智,就扮演重要的角色,趕快踩刹車, 這條路不能走下去了,情執一牽動你就前功盡棄了。所以這塊我們對顛倒 妄想的反轉,我們後面會說明,但是我們今天先講到在業障現前的時候如 何全身而退,產生反轉,懺悔、皈依、發願,先講到這裏。 唯識學概要 - 33 - 【81】怎麼樣的因造成眾生會有共變跟不共變的業 怎麼樣的因造成眾生會有共變跟不共變的業 怎麼樣的因造成眾生會有共變跟不共變的業? 好,我們今天先講到這,還有大概十分鐘,大家可以就這今天的主題, 包括業果相續跟業果轉變提出問題。好,請說。 問:師父慈悲!請問一下上堂課講到那個共業的問題,那個就是就著 果報的立場來講,就是有共變不共變那個問題,在因地上怎麼造作的,什 麼樣的因造成眾生會有共變跟不共變的業? 答:因地的話,比方你今天你要佈施,你去找三個人跟你一起佈施, 對不對?當然造業是可以選擇,那你主謀者功德最大,得果報的時候最殊 勝,其他的人有一點勉強,你打電話去他也不好是不跟你去,對不對?他 就勉勉強強去做,他也得一份果報,但是不莊嚴不殊勝,這個也有共業。 卷十二 - 34 - 造業也有共業,大家因為很多事情不是一個人完成,造善的時候也有共 業,所以得果報的時候也有共業。 問:師父,另外一個問題,請教師父剛提到那個世界末日,那個共業 的問題,從理上來講就說眾生的心識先離開之後,這個世界才壞。但是在 事相上看起來,是不是它可能會在事相上顯現,是以災難發生的方式…… 答:它可能是局部的災難,它不可能毀滅全世界,不可能,因為共業 中有別業嘛。某些人業障起現前,那是少數的個案,但是你不能夠所有人 都毀滅,沒有這回事情,不可能,剛好所有業力都起現行不可能,所以世 界末日在唯識學是說不通的。我們可能說某一個區域起災難了,那他們的 共業起現行,但是你不能夠說全盤的毀滅,不可能,沒有這回事情。因為 唯識學概要 - 35 - 眾生的阿賴耶識還在嘛,共業中有別業嘛,不可能所有業都起現行,除非 所有人都離開了,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心識來支持了,那這個業這個地方自 然毀滅掉了。 問:師父最後一個問題,請教在理上「共中不共」跟「不共中共」這 兩個它明顯的判斷是什麼?一個是說財色房子是「共中不共」,那身體是 「不共中共」。但是,它是不是有另外一種教理上的判斷來分別這兩個? 答:它的問題在前面兩個字,一個是共中,一個是不共中,它大方向 是共,共中不共它的大方向還是共業,它大方向還是判斷共業,就是環境 它跟你的關係比較沒那麼密切,你今天少一塊土地,你沒有直接痛的感 覺,當然有些人會有了,但是正常人是不會有,但是你少一個指頭,正報 卷十二 - 36 - 那就不一樣了。它大方向是不共,就是正報跟你的感受是比較親密的,你 少一個指頭,你是很痛的,你少一塊泥土你不會痛的,它沒有一種密切的 感受的一種生命的共同體。所以山河大地它大方向是共業,但是把共業中 再區分成別業,但是我們的身體大方向是別業,從別業當中再分成共跟 別,因為它跟你的關係密切,先看大方向再看小方向。 問:阿彌陀佛!師父剛剛有提到一個環境沒有心識的支持,才會進入 壞劫,這個心識有善惡的分別嗎? 答:有啊!所以現在大家的福報差了,災難很多啊,所以當然有區別 啊。因為這個是大家的業力在支持。 問:所以應該就是比較惡方面的心識在支持產生作用,所以像破壞地 唯識學概要 - 37 - 球上這樣的環境…… 答:所以我們歡迎有福報的人來投胎,就是你這城市歡迎有福報的人 過來。因為有福報的人來啊,整個鳥語花香啊是不是?因為他會釋放一個 業力嘛,來跟你做平衡。那你一天到晚跟業障重的人在一起,那就糟了! 他的磁場把你拖下去了是吧? 問:所以這個心識是指惡的心識? 答:善惡都有。 問:我的意思是說,環境或者地球進入壞劫的話…… 答:壞劫那就不一樣,壞劫的話是所有眾生都離開了。 卷十二 - 38 - 學員:就沒有善惡之分了。 師父:所有的人都離開這個世界,這個地球才會毀滅,所有的生物都 離開了,包括這個畜生道通通離開了。 學員:謝謝師父。 學員:那個識跟根的話,唯識講識對不對?那《楞嚴經》是說,在還 沒生起識的時候用根就制止它…… 師父:《楞嚴經》的根啊,它的定義跟唯識的根是不一樣。 學員:那我們實際上在操作念佛的時候,我怎麼知道用這根或識?你 不可能永久不用識,比如我們在逢緣逆境時我要用識解決。 唯識學概要 - 39 - 師父:其實唯識《楞嚴經》講舍識用根,那個根它有點像無分別智, 知道嗎? 學員:那無分別是不是一定要入禪定才可以? 師父:不是。無分別那是一種智慧,智慧的觀照跟禪定沒有關係。一 種智慧的觀照我們後面會講過,怎麼樣入分別智,它是一種觀想方法。 學員:那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這樣講第八識,個別有各人的第八識, 還是說它可能不依不異,也就說可能共業不共業,所以每個第八識每個人 自己有一個…… 師父:沒有,你有你的第八識我有我的第八識,然後大家就混在一起 了。因為第八識不是真如,真如的話是大家都一樣,因為你離一切相我也 卷十二 - 40 - 離一切相,你是清淨本然我也清淨本然,那就是一個東西,那不可能兩個 東西嘛!你清淨本然我也清淨本然,所以一如無二如。但第八識它不是清 淨本然,它有業力,這個人就各有各的第八識了。 學員:所以上次師父提到,就像我們第八識是一個倉庫,東西把它清 理掉最後再把它破掉,那就是它的意識就對了。 師父:對,我們要破,破阿賴耶識破合和識斷相續心,但是破從第六 意識破起,因為第六意識只要不跟著第七意識走,但是破要從第七意識破 起,因為第七意識的支持第八識,才會不斷相續下去,所以要破第七意識 靠第六意識修觀。 學員:那師父成佛以後,是不是佛就是一尊或多尊? 唯識學概要 - 41 - 師父:你看八十八佛就八十八尊了,是吧?佛共用一個法身,他的法 身是一尊,但是他有應化身,他過去生發的願不同,他從空出假了、從本 垂跡了,他來到人世間各有各的緣,他過去跟誰結的緣他就來到哪個地 方。所以佛也有共也有別,共是同一法身;別,他有他的自受用報身跟他 的應化身這是不一樣的。 好,那麼沒問題了,我們下一堂課會把這個緣起,就是阿賴耶識的緣 起,其實我們講到現在已經從緣起的角度、業力的形成、思想的形成,它 們是怎麼到在一起的,為什麼業力跟執著連在一起就產生輪迴,乃至於怎 麼去對治它,我們已經講了一個階段了。當然我們現在只針對業力處理的 這塊,怎麼從業力裏面跳脫出來懺悔、皈依、發願,那麼思想這塊我們後 面會說明。我們講到空正見,講到聖道門的廣大的菩提心,你發菩提心對 卷十二 - 42 - 你了生死有很大的幫助,第三個憶佛念佛淨土的往生心。我們後面會講到 三塊,空正見菩提心跟往生的心,來轉變一種思想。那麼我們下一堂課針 對業力這塊,業力創造了緣起,那麼我們怎麼從業力裏面做一個擺脫,我 們來做一個研討。 好,今天先上到這兒。向下文長,付在來日,回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50:58
comments
No Rating

唯識學概要_015_淨界法師

唯識學概要 - 1 - 卷十五 【100】感應道交從淨土宗來說有兩種的差別 感應道交從淨土宗來說有兩種的差別 感應道交從淨土宗來說有兩種的差別!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六面,我們講到丙二:『依唯識性發明空性』。 那麼我們淨土宗的修學,在大乘當中它最重要的一個特色,就是一個 佛力加持的法門。也就是說一般的聖道門,當他的心跟法接觸的時候,只 有兩種力量——就是「心力」跟「法力」。那麼我們淨土宗,當我們提起 佛號的時候,除了「心力」、「法力」以外,多了一個力量——就是佛陀的 攝受力。那麼淨土宗當我們在念佛的開始,我們的生命就受到彌陀光明的 卷十五 - 2 - 攝受,那麼這當中我們要受到彌陀光明的攝受,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蕅 益大師說,我們必須要「轉他成自」。阿彌陀佛的功德是已經成就的,但 是我們必須要把他的功德 ,成功的把它轉化成我們自己的功德才可以。那 麼轉他成自的關鍵呢,就在「感應道交」四個字了。有些人提起佛號,是 可以得到彌陀光明的攝受,有些人提起佛號,是不一定能夠得到彌陀光明 的攝受。那麼我們必須在念佛的當下,我們那個明瞭的心跟佛號接觸的時 候,要能夠心心相印、感應道交,這是一個關鍵。 感應道交從淨土宗來說,有兩種差別,一種叫做平時的感應道交,一 種叫做臨終的感應道交,這兩個內涵是不一樣的。 我們平時的感應道交,主要的主角是第六意識,所以我們第六意識提 唯識學概要 - 3 - 起佛號的時候,完全是一種信仰的心,我們相信阿彌陀佛的功德是無所不 在,我們更相信阿彌陀佛有足夠的力量來救拔我們。所以當我們遇到災難 的時候,我們無助的時候,我們用一種信仰的心,對阿彌陀佛的聖號,一 心歸命通身靠倒,欸,把彌陀的功德給啟動了,這個時候消災免難、趨吉 避凶。 所以平時的感應道交,是發生在第六意識,你那一種很堅定的信仰, 去跟彌陀的本願功德感應了。但是平時的感應道交呢,它能夠解決我們生 命的一小部分的問題,它不能夠解決我們生命整體的問題,不可能。就是 你的生命當中突然間有什麼災難,有什麼障礙,它把你給突破了。所以平 時的感應道交容易做到,但是對你的生命的影響層次有限,因為你生命的 本質──輪迴的本質,並沒有改變。所以淨土宗所有修行者最終的目的, 卷十五 - 4 - 是追求臨終的感應道交,因為它牽涉到生死問題了。 那麼臨終的感應道交的問題就複雜啦!因為它除了第六意識以外,它 多了一個第八識,我們無量無邊的過去的生命所留下的力量,當我們要處 理生死問題的時候,第八識就出現了。臨終的時候,所以你臨終的時候, 你不是第六意識一時的宗教情操,一時的信仰而已,你必須成功的把第八 識所有的力量,都能夠達到順從本願。 我想我們今天會來到三界流轉,我們阿賴耶識的業力,肯定是不順從 本願的,我們一定是順從生死輪迴嘛。所以我們必須要在死亡到來之前, 要調整自己的阿賴耶識的力量,做好臨終的準備。往生的人只有一種情 況,就是當你臨終的時候,把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阿賴耶識現前,它不 唯識學概要 - 5 - 能障礙你。就是阿賴耶識裏面所有的種子,都是跟彌陀的功德是隨順的。 雖然你沒有斷,但是你有辦法把它調伏、引導,跟你所規劃的、所發願的 淨土的功德是一致的,你就成功了,就帶業往生。你要把業帶走之前,你 必須調整它的方向。如果它的方向是跟你背道而馳的,你帶不走它的,它 把你帶走。 所以淨土宗呢,你一旦要離開生死,你就必須面對阿賴耶識了,你遲 早要面對的,因為臨終的時候阿賴耶識一定要現前。那麼這個時候,從唯 識的角度,我們面對我們阿賴耶識要處理兩個問題了:一個是業力的問 題;一個是思想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在臨終之前,做好兩件事情:第一個 讓你所有的業力順從本願;第二個讓你所有的思想順從本願,要做兩件事 情。當然我們先處理第一件事情,容易做,就是處理業力的問題。我們所 卷十五 - 6 - 有人都希望臨終提起佛號的時候是願我臨終無障礙,不要忽略了業力的力 量,雖然我們臨終是靠正念,是靠念力往生,但是如果你把罪業弄得很強 大,你臨終是障礙重重,你很難提起正念。所以我們一定要先透過懺悔、 皈依、發願,這個我們前面說過了。 你一個淨土宗的人,如果你要處理你的業力,你要勤修懺悔,對於我 們過去生所造的殺盜淫妄,對於今生所造的殺盜淫妄,我們要在佛前至誠 的修懺,發露自己的過失。你也可以拜八十八佛,你也可以專拜阿彌陀佛, 關鍵是要以慚愧心,用慚愧心來面對業力,這是第一個:懺悔法門! 第二個:皈依。我們要有一定的功課,來跟阿彌陀佛好好的修皈依, 讓佛號能夠在我們心中產生專一相續的力量。因為你臨終的時候,你不知 唯識學概要 - 7 - 道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到來。所以你必須在臨終的時候,佛號在你的身口意 當中,要有一定的相續,要淨念相繼,直到阿彌陀佛現前之前,你這個佛 號,心中要能夠一段時間的運轉。所以你必須跟阿彌陀佛很熟悉,我們不 一定要追求念佛三昧,但是,至少這個佛號跟你是很相對熟悉的,在你的 身口意的運轉當中,你這個佛號帶起來是相對比較順暢的,是個很習慣性 的:心于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所以你平常要訓練這種跟佛 號的一種皈依的力量。 第三個:發願。就是要嚴持淨戒,懺悔是針對過去,發願是針對未來, 好好的遵守佛陀的戒法,避免身口意的過失。所以這個懺悔、皈依、發願, 就是讓我們過去的罪業,讓它沉澱下去,讓它不能構成往生的障礙。 卷十五 - 8 - 所以順從的意思就是:讓善業得到啟發,讓罪業得到沉澱。你必須在 臨終之前做的第一件事情,想辦法透過懺悔、皈依、發願的事修,每天做 功課,想辦法讓你阿賴耶識這個大海水當中的業力沉澱下來。 第二個讓你所有的佈施、持戒的善法、善業的力量增長廣大,因為善 業會幫助你往生,它跟彌陀本願的功德是相隨順。所以我們要達到往生的 正念,第一件事情你要處理你的業力的問題。當然最重要就是思想問題, 你要能夠做到,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這個思想的改造就是最 關鍵,我們一個正常人,沒有經過佛教的訓練教育之前,我們臨終一定起 顛倒。因為你平常是起顛倒的,所以臨終,只好起顛倒,因為它是等流性。 所以不起顛倒,它不是自然,你要加以教育、溝通來引導它。所以我們在 透過懺悔、皈依、發願,慢慢把罪業調伏了以後,現在要做的就是開始去 唯識學概要 - 9 - 引導我們的思想,讓它順從本願,不要再順從娑婆世界了。 那麼我們在講到這個思想的教育、思想的改正,我們提出了三個重 點:一個就是「空性的教育」;第二個「菩提的教育」;第三個「淨土的教 育」。就是三種的觀照,透過觀照空性、觀照菩提、觀照淨土,我們必須 把思想讓它跟淨土的功德是相隨順的。當一棵樹它平常的生長方向,是往 西方去增長,你把它砍掉以後,它很自然的往西方傾倒;當一棵樹平常是 往東方生長的,它突然間死掉以後,這棵樹一定往東方傾倒。所以我們不 能夠忽略我們平常的心念,因為它對臨終是有一定的影響力量。所以我們 在透過前面的業力的引導,現在開始講到思想的引導。怎麼把我們這種錯 綜複雜的思想,把它做一些調整,讓它能夠順從本願,那麼第一件事情就 是:觀照空性。 卷十五 - 10 - 【101】我們所追求的這些相狀的背後是什麼呢 我們所追求的這些相狀的背後是什麼呢 我們所追求的這些相狀的背後是什麼呢? 好,我們看講義,那麼根據唯識的體性,來發明空性的道理,這當中 有三段:一 引頌述義。我們先引用天親菩薩的《三十頌》的偈頌,來發 明唯識的空性是什麼意思;第二個我們提出一個問答,來解釋這當中的疑 惑;第三個做一個總結,把唯識的空性的正義,把它開顯出來。我們看第 一段引頌述義,引用天親菩薩的偈頌來發明空性的道理,好,請合掌: 上來所示「唯識相」乃緣起之色心等諸法之差別事相,名「依他起性」; 此中言「唯識性」者,乃一切緣生諸法之實性,名「圓成實性」。 這個地方的第二句話那個言唯識相,這個相是打錯了,要改成言唯識 性,佛性的性。 唯識學概要 - 11 - 好,我們先簡單的把它消釋一下。我們前面講到「唯識相」,就是心 識所變現的這些各式各樣差別的影像,有這個富貴的影像、有貧窮的影 像、有莊嚴的影像、醜陋的影像,各式各樣的影像,那麼這個都是阿賴耶 識的業力變現的。那麼這些影像是怎麼來呢?是透過因緣的力量,這個因 緣當然指的是善惡的業力所變現的色心諸法,這種差別的果報相,那麼這 種叫「依他起性」。這個它就是眾多的業力,眾多的因緣的業力,所成就 的一種體性。那麼「唯識相」它是可以去感受的,透過你的眼睛、鼻子, 眼耳鼻舌身意去感受,產生快樂、痛苦的感受的,這個就「依他起性」。 那麼現在我們講到這個相狀的背後的本體叫「唯識性」,是一切緣生諸法 的真實體性,叫「圓成實性」,是一種圓滿真實的功德。所以在這個相狀 的背後,它的一個本來面目,它的一個真實體性叫做「唯識性」。那麼「唯 卷十五 - 12 - 識性」到底是指什麼呢?就是說這麼多的假相,它的背後的真實的功德是 什麼?我們來把這個偈頌念一遍: 如《唯識三十頌》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 識實性。 我們一般人都是用六根,我們一般人的特點就是活在直覺。我們一般 的生命現象,就是把生命完全跟著我們的感覺來引導我們,就是六根接觸 六塵,產生的感受。如果是給我們快樂的感受,我們就去追求;如果是給 我們痛苦的感受,我們對這個人事就排斥。所以我們一般人所認知的生 命,就是在這個相狀裏面打轉,但是這樣子是不好的。我們應該把這個相 狀,按照佛陀的意思把它剝開來,看看它到底這些相狀的背後是什麼呢? 唯識學概要 - 13 - 『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 其實這個相狀的背後,有一種很殊勝的珍寶我們忽略了,我們太急於 去感受外在的東西,我們只是去品嘗人生的表相,我們忽略了這個表相的 背後,有一個很殊勝的摩尼寶珠,就是『此諸法勝義』,就是這是一切表 相背後的一種殊勝的義理、殊勝的功德,是我們一般生生世世所忽略的。 那麼這個是什麼呢?就是真如的功德。這個真如的功德有什麼好處呢? 『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這個功德是你得到以後,你永久不會失掉的,你可以永遠的解決你痛 苦的問題,這個就是「唯識的實性」。它是你生命的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根 本功德。《楞嚴經》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一般人太重視感覺了,我們急著 卷十五 - 14 - 去品嘗人生的快樂,享受人生,所以我們把所有的精神體力,都在品嘗人 生的表相。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刺激我們的六 根,來創造我們一時的快樂,然後就好了,我們一般人是這樣子,你今生 活得快樂就可以了。所以我們把人生的追求放在表相上,就失去了去瞭解 這表相的背後是什麼,它有更美好的東西,一種真實圓滿的功德,這一塊 被我們忽略了。 【102】真實圓滿的摩尼寶珠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真實圓滿的摩尼寶珠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真實圓滿的摩尼寶珠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來看看,那麼這個真實圓滿的摩尼寶珠,到底是怎麼回事?好, 我們往下看: 《識論》釋云,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真謂真實,顯非虛妄;如 唯識學概要 - 15 - 謂如常,表無變易;謂此真實,於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即是湛 然不虛妄義。亦言顯此復有多名,謂名法界及實際等,如餘論中,隨義廣 釋。 那麼《成唯識論》這個觀心法要,蕅益大師解釋說,『此諸法勝義, 亦即是真如』。就是當我們把人生的這些色聲香味觸法,由業力所變現的 這些所謂的因緣假相,富貴、貧窮、莊嚴、醜陋,這些假相把它剝開來, 其實人生的這個本體,是一種真如的功德。 什麼叫「真」?就是真實而不虛妄。我們解釋一下什麼是「真實」: 佛教界的定義,「真實」它必須要非因緣所生法,它必須有獨立自主的體 性,只要隨因緣變化的都不真實。 卷十五 - 16 - 比方說你今生福報很大,你很有錢,這件事不真實,因為你來生就變 化了,它有一定的使用期限,這個事就不真實。就是說這個東西它的背後 的力量,要靠一種因緣的力量來支持你,而這種力量不是你能夠控制的, 這個就不真實了。就像做夢一樣,第一個做夢是短暫的;第二個你不能控 制夢境,你沒有自在力。 一種真實的功德,它必須要不受因緣的干擾,就是我今生是這樣,我 來生還這樣子,第三生還這樣子。就是說它必須要永遠的保護你,它必須 要永恆的給你一種安穩的快樂,要長長久久這個叫「真實」,你可以自主。 比方說你現在口袋有一千塊,這有兩種可能:第一種可能,這一千塊 是你借來的,你跟某甲借了三百塊,你跟某乙借了三百塊,你跟某丙借了 唯識學概要 - 17 - 四百塊,你有一千塊對不對?這一千塊對你來說不真實,因為你是借來 的,借來的人家會把你討回去,你得還人家,是吧?在《楞嚴經》講,凡 是借來的都不真實。你向因緣所生法借來的,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對不起, 當因緣消失的時候,它帶走,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你凡是所有的快樂,向 因緣借來的,不真實。 第一個你沒辦法做主,你這個錢是向別人借來的;第二個你沒有主導 權。 我們今生所有的快樂都是借來的,你的壽命是借來的,你的長相也是 借來的,你的財富也是借來的,你的眷屬也是借來的,你失掉了因緣的對 你的支持,你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諸位,凡是借來的東西你就必須要還, 卷十五 - 18 - 這個佛法說是不真實的,夢幻泡影。 那麼「真如」不一樣,它不是借來的,它是宇宙間一種真實的功德, 它不受因緣所生的干擾,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所以誰能夠掌握了「真如」, 誰就能夠掌握永恆的自在,永恆的功德,它是一個很重要的珍寶,因為它 真實。 好,第一個:「真如」的功德。第一個它真實,就是它有一種獨立自 主的作用,它不受因緣的干擾,它不會因為你死亡而消失掉而變化,這第 一點;第二它恒常不變。它的存在不受因緣的干擾,而且存在以後,它永 久不會變化,它不會隨你的情緒而變化,也不會隨順你的善惡業力的因緣 而變化。所以這種真實的功德,在整個十法界的凡聖階位當中,它能夠永 唯識學概要 - 19 - 恆,永久的保持它一致性的體性叫「真如」,就是『湛然不虛妄』。「湛然」 就是不變化,而且它有自在的功德,那麼這個當中有多種名稱,叫做「一 真法界」或者實際等,如其它的經論當中有不同的解釋,但是它的意思都 是一樣。 這個當然我們今天學佛,我們試著去改變我們的人生,對不對?佛教 它是一個很現實的一個修行,它不是一個哲理,它是要改造人生,離苦得 樂。那麼我們當然有兩種做法:第一個從業力上去改造。我們不斷的斷惡 修善,我們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從業力上來改造人生,但是這樣子的改 造是表面的改造,就是數量上改造,但是你不能產生本質上的變化。 比方說海水,海水是鹹的吧?那我們現在面對一個阿賴耶識的海水, 卷十五 - 20 - 你說我怎麼辦呢?我加一點淡水下去,把它的鹽巴的成分稀釋一點,可 以,但是海水是鹹的本質,你不可能改變它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一生只 活在事修,我們只知道懺悔、皈依、發願,那麼我們不可能改變海水的本 質。就是說我們雖然積集善業,我們雖然持戒念佛,在我們生命當中,會 創造一種善業的力量,讓我們的生命會出現一時的快樂,但是你不能解決 輪迴。 你不能解決輪迴的時候,你生命的痛苦的本質不能變。因為所有的痛 苦在於輪迴,輪迴對我們的傷害,就是讓我們永遠活在不安穩的狀態。因 為你不知道你要來生要去哪裡,你沒有辦法規劃,它好不容易把你丟到某 一個地方去,你慢慢習慣了,對不對?習慣以後,你因緣和合虛妄有生, 你活了幾十年,你也習慣了,它要把你破壞掉了,破壞掉它又把你丟到另 唯識學概要 - 21 - 外一個地方去,可能做人,也可能到畜生道。所以它這個業力的牽動,讓 我們對未來充滿著一種不安全感,這就是輪迴。因為你不知道你來生要漂 到哪裡去? 所以流轉三界中,何處是依怙?你找不到家的感覺,這就是輪迴給你 的痛苦。你不知道你死亡到來以後,你何去何從,你完全沒辦法做主。所 以我們只是斷惡修善,問題在哪裡呢?就是說你可以保證你一時的快樂, 但是你不能夠徹底解決輪迴的問題,你不能產生本質上的改變。本質上的 改變在於真如的操作,誰能夠掌握真如,誰就能夠掌握輪迴的反轉。 【103】你想主宰你的生命 你想主宰你的生命 你想主宰你的生命,你來生就不可能往生 你來生就不可能往生 你來生就不可能往生! 這樣講好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創造很多很多的業力,當然我 卷十五 - 22 - 們也曾經受了很多的果報,所以因果的相續,是每一個人都有的。現在這 個業力的問題,已經沒辦法去解決了,因為這個業太多了,現在的關鍵在 哪裡?就是說你要怎麼去操控業力,你有兩個選擇:用自我來主導它,我 們習慣性面對生命的時候,想要去主宰它,這就失去了真如的這個摩尼寶 珠了。諸位,我們對生命只有兩個選擇,你想主宰它,你就必須放棄你的 自在,你就不得自在;你想要自在,你就必須放棄對人生的主宰,你只有 兩種選擇。我們必須放棄自我主導權,真如才會顯現。 所以思考的改變,在佛教裏面是一個核心的問題。因為你斷惡修善這 個共外道,其他的宗教,他也斷惡修善,顯不出佛教的殊勝。現在關鍵就 是說:當你在三界,得一個果報的時候,你怎麼面對它?你可以用你的心 力來主宰你的生命。我要主導我的一切,讓我今生活得快樂,可以!你會 唯識學概要 - 23 - 用你的第六意識的智慧,讓你所有的善業表現出來,讓你今生得到很大的 成就感,但對不起,你付出了輪迴的代價!我們講過,只要你想要主宰人 生,你就啟動輪迴的業力,你只有放棄了主導權,真如才會出現。 在《涅槃經》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說,說有一個富貴人家,有一天白天 的時候,有一個打扮很莊嚴的女眾來敲門,這富貴人家說:“你是誰啊”? 她說:“我是功德天”。他說:“你能夠給我什麼呢”?“我可以給你種 種的人生的財色名食睡,種種的快樂,讓你今生活得非常殊勝快樂”。“唉 呀”, 這個富貴人家說:“那我非常歡迎你”,把她請家裏面來。到了 晚上的時候又有一個女的來敲門,就長得極度的醜陋,這富貴人家說:“你 是誰啊”?她說:“我是個黑暗”,他說:“你能幹什麼呢”?她說 : “我要把你所有的快樂通通破壞掉,我要給你種種的煩惱跟業障。”富貴 卷十五 - 24 - 人家說:“那我不歡迎你”。黑暗說:“不可以,你早上收了我姐姐,我 是她妹妹,你吸收了快樂,你就必須吸收痛苦。”那麼這富貴人家就拒絕 了,就把她們姐妹都趕出去了。她們姐妹就到另外一個貧窮人家,這個貧 窮人家呢,兩個都收了。佛陀說這個富貴人家,是一個覺悟的菩薩,他成 功的拒絕人生的快樂,所以他才能夠拒絕人生的痛苦。那麼這個貧窮人家 是誰呢,就是生死凡夫。 諸位,當你要去追求快樂的時候,你要永遠記得:你一定會付出代價 的!而且你一定得不償失。輪迴的快樂,給你的快樂太少,但是它對你的 折磨太深太久。其實如果你想一想,你人生快樂的時間很短暫,我們大部 分的時間都是痛苦,但是為什麼我們願意輪迴呢?因為我們老是記得好的 那一塊,我們老是記得生命給我們好的這一塊,我們對它的愛取,永遠停 唯識學概要 - 25 - 在我們心中的妄想執著。我們曾經有一些好的影像留在心中,然後就不斷 的攀緣它。所以我們很少人會看到生命的本質,你看看佛陀怎麼解釋輪 迴,他說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其實你說刀鋒 上的蜂蜜,我們能夠有多大的快樂呢?但是你舌頭被割傷了,這個痛苦是 長久的。 所以佛陀要我們放棄對輪迴的主宰,你只要想主宰輪迴,你想主宰你 的生命,你來生就不可能往生。所有往生的人的條件,一定要把對人生的 主宰先放棄。你不放下,你的人生就充滿了業力,你的人生充滿了業力, 從你心中創造的佛號,也充滿了業力,這個佛號不是往淨土去的,是往娑 婆世界去的。 卷十五 - 26 - 所以我們現在只有兩種選擇,為什麼富貴求道難,因為你福報越大的 人,你越想主宰這個人生。你想我好不容易多生多劫積了這麼多的善業, 我前生辛辛苦苦的做義工,廁所沒人掃我去掃,飯沒人煮我去煮,欸,今 生享受,該享受的時候了。所以越是富貴的時候,你越去主宰它,但是你 的生死業力就越重。如果你想希望你臨終的時候,綁住你的生死業力低一 點,你現在就要慢慢放棄對人生的主宰。這個第七意識是很可怕的——恒 審思量我相隨,第八識不可怕。 諸位我們要現在我們要知道,臨終的時候第八識現前,不要怕第八 識。第八識有無量無邊的業力,但是只要沒有第七意識來主宰它,它不能 串成生死輪迴的力量。第八識之所以可怕,是它跟第七意識兩個連在一 起。如果你沒有自我意識,第八識,有什麼用呢?它是這個分散的業力嘛! 唯識學概要 - 27 - 但諸位,你千萬不要讓第八識跟自我結合在一起,第八識這種分散的片段 業力,當它被第七意識的恒審思量,這種自我意識串起來的時候,那你不 是它的對手,你肯定不是它的對手。 所以我們現在不是改變第八識,因為你現在已經不可能在短短的幾十 年,去把無始劫所造的業懺乾淨,不可能。但是現在你要做一個很重要的 工作,就是破壞第七意識的執我,不能讓這種片段的業力,把它串成一種 輪迴的力量,這是我們要做的很重要關鍵。那麼要阻止第七意識的活動, 就必須放棄主宰。因為第七意識的根本就是想要主宰,它一直想要主宰第 八識的業力,就是我空、法空的真如。所以這個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放 棄對今生的主宰,這個時候你生死的業力就全盤的停下來,全部的停下 來,這個輪迴的機器就慢慢慢慢停下來。我們過去的懺悔業障,只會讓輪 卷十五 - 28 - 迴的力量部分的消滅,但是你修無我觀,使整個輪迴的機器整個停下來。 所以『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這個對你生命是一個從根本上改變的 一種非常重要的摩尼寶珠——真如。 【104】不安住在理性的根本空 不安住在理性的根本空 不安住在理性的根本空,就去修對治空有什麼缺點 就去修對治空有什麼缺點 就去修對治空有什麼缺點? 好,我們來看看《觀心法要》怎麼說。前面的這個理論是從真如的功 德,那我們來看看真如的體性,我們把它念一遍: 《觀心法要》,於一切位,聖凡因果世出世間諸分位也,由真如不變 隨緣,故云於一切位;常如其性,由真如隨緣不變,故一切位,常如其性。 所謂在凡不減,在聖不增,處生死而不染,證涅槃而非淨,如水與冰同一 濕性,豈凝然死定之謂哉! 唯識學概要 - 29 - 好,那麼蕅益大師把這個思想再把它發揮出來,所以這個真如是於一 切位,它表現在整個十法界的因果當中,就是四聖、六凡的因果當中,世 出世間的因果當中都有真如的本體存在,叫「於一切位」。其實我們凡夫 也有真如,只是我們呢,我們太想主宰人生,所以把真如讓它隱而不顯。 那麼第一個,真如在哪裡呢?在整個凡夫的世界,整個聖人的世界都有真 如。只是聖人成功的把它顯現出來,凡夫呢,因為喜歡掌控人生,就讓真 如產生了這個遮蔽的作用。那麼真如是什麼體性呢?「常如其性」,它是 恒常的在因緣當中,保持它的不變的功德,故一切位常如其性,所以總結: 所謂在凡不減,在聖不增。第一個,真如它不像我們的因緣果報,是變來 變去的,你一下子做人、一下子做畜生、一下子做餓鬼,給你一種不安全 感。真如你得到以後,你就非常的有安全感,它永遠不變化。第二個它也 卷十五 - 30 - 沒有增減,『處生死而不染,證涅槃而非淨』,它沒有垢淨的概念,就像水 跟冰,水是真如,冰就是因果。哪裡是外道只是修無想定,想要去開顯真 如呢?一定要靠智慧的引導,去破除這種主宰的自我,才能夠開顯。 那麼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真如有兩種概念:一種是理性的真如, 一種是功德上的、修德上的真如。唯識學強調的真如是修德,就是你要去 修,你要去破壞這種自我的主宰,然後真如才會顯現出來,你修行以後才 有的真如,這第一個,從修德;第二個是本具的,就是你不管修不修,你 只要知道有這件事情,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就可以了。你知道你人生的因緣 果報,本來是沒有的,那麼一念妄動才有因果的,那麼這兩種概念都很重 要。諸位,我們要先安住在理性的真如,再去追求功德上的真如。為什麼 呢?因為你不安住在理性的根本空,你就去修對治空有什麼缺點,我解釋 唯識學概要 - 31 - 一下: 因為真如你去觀的時候,第一個:你去觀人生,第一個你接觸到人生 的相狀,就唯識相,因為它是我們生命最表層的東西。那麼這個相狀,你 一定要從相狀裏面觀察它因緣所生,當體即空,無我無我所,然後再進入 到裏面的真如。所以我們在面對相狀的時候,你怎麼辦? 那麼凡夫跟二乘人對人生的相狀,是走極端的。因為他們都認為相狀 是實際有。那麼你不知道相狀是本來沒有的,只是如夢如幻的,你認為相 狀是真實有的,就會產生一種極端的態度。比方說凡夫看到相狀的相續, 就想做盲目的追求。因為你昨天是長成這個樣子的,你今天也這個樣子, 因為你昨天的房子還在,今天也在,所以你假設它永遠在,凡夫在這個相 卷十五 - 32 - 狀的相續當中產生執取。那麼二乘人用無常來觀相狀,產生極度的厭惡。 諸位,因緣的假相沒有錯,你也不能太排斥它,因為你剛開始在修, 找真如的時候,要離相清淨嘛。但是你找到真如以後,你要從空出假,你 要借相修心,要莊嚴這個真如的時候,我們後面講到菩提心,講到往生的 願力,你都要借相狀的,借佛道的相狀,來上求佛道,借眾生的相狀,來 啟發你的大悲,這都要借眾生相、佛道的相狀。所以二乘人,他在找真如 的過程當中,用極度的相狀的毀滅,使令他偏空了。就是他的人生只能夠 從假入空,他不能從空出假,錯損菩提了。諸位,當你站在一種本來清淨 的角度,來面對人生的時候,你面對相狀的時候是一個溫和的心態,你知 道相狀沒有錯,你只要不執著它就好了,問題在你自己,因果沒有錯。 唯識學概要 - 33 - 障礙真如顯現的是我們心中的執取,並不是外境。你今天在找真如的 過程是很重要的,你的過程很重要。如果你用很嚴重的厭惡的心,厭離娑 婆,可能會讓你達到很好的效果,但是這個地方問題很嚴重,你以後要回 入娑婆很困難。如果你想走大乘的路線,你一定要記住雙向思考,《法華 經》的一佛乘的思想,當然你在修行的時候,你最好是一個整體的佈局, 你不能夠說:唉呀,我先達到這個目標以後再說,小乘人就是這樣,小乘 人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他用極度的無常觀、苦諦觀,把三界講得一無是 處,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好像所有的過失 都是三界引起的,當然成功的激發他的出離心,但是以後慘了,他以後要 付出代價,因為他的後半段很難走了,他後半段他要積功累德,真如找出 來以後,你還要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你要讓真如不是只有清淨的空 卷十五 - 34 - 性,你要去莊嚴它,用六度來莊嚴它的時候,你還要怎麼樣呢?回入娑婆 度有情! 諸位,你厭離娑婆只是暫時的厭離,你不能產生永久的厭離的感覺, 要不然你以後就很難走了。厭離娑婆是需要的,但是你用什麼態度來厭 離,那很重要,你最好不能夠對未來產生後遺症。所以從《法華經》的思 想,我們不同意用極端的方式,用毀滅的方式來離開三界,因為你以後回 不來,你會產生一個不好的陰影。 我們再講一次,三界沒有錯,錯在我們想要掌控它,現在問題在哪裡? 你現在問題出在你自己的心的執取。所以當我們在找真如的時候,你要對 治的是你心中的執取,而不是把所有的過失都歸罪給三界的假相。講清楚 唯識學概要 - 35 - 一點,第八識沒錯啊!你不能夠把第七意識呵責,你連第八識也否定,第 八識它轉識成智,是大圓鏡智,對不對?它是一種清淨的法身。 所以你為什麼要先安住在清淨心,就是說你要觀想,其實這些相狀是 如夢如幻的,它沒有錯,是你自己想要去掌控人生,所以你自己去召感輪 迴的,不是三界的果報有錯,所以我們是叫做「先離相」。所以大乘佛法 觀一切法空,不壞因緣的假相,這個很重要。諸位,你只要用毀滅的方式, 來毀滅這個相狀去找到真如,你以後就慘了,你後半段很難走了,你把你 的菩提道的後半段,這個路給截斷了,你走上了小乘的道路。 所以大乘佛法是兩條嘛,從假入空,最後你得從空出假,這個假就是 假相。所以你安住在清淨心的角度,你知道這個假相,它不會障礙你,是 卷十五 - 36 - 你要執著它,它才對你產生障礙。所以我們必須要站在一種理體的真如, 去修空觀,這叫「對治觀」。對治什麼呢?對治第幾意識?用第六意識修 觀,對治第幾意識?是了!對治第七意識。第八意識沒錯嘛,是吧?因果 哪有錯呢?你不能把所有的假相、因果,三界的因果全部否定,因為你以 後還要回入娑婆嘛!你還記得嗎?你當初發的願,是吧?你把第八識的因 果都否定了,那你以後回來怎麼辦呢?你這個心態就有障礙了。所以安住 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人生,你對假相會比較中道,見相離相,勇敢 的面對它。但是你只要不主宰它就好。這個是最高明的找到真如的方法, 而且以後為你未來的從空出假,做了非常好的佈局。 諸位,我勸大家我們在走佛法的時候,你一開始就走對。如果你急功 唯識學概要 - 37 - 好利,你為了快,你用那種偏激的手段,來處理人生的假相,你以後一定 會後悔,一定後悔,而且來不及了。你看法華會上,小乘人用極度的方法 遠離三界以後,他回入娑婆,障礙重重,那個法執太重了。阿賴耶識釋放 假相沒有錯,錯在第七意識。改變執著,不能改變假相,你只要放掉它就 好,是你自己要去主宰它。 好,那麼我們先把這個觀念,先把它釐清。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2022-07-20
52:28
comments
No 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