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道—時空無盡的修學 從這裡下手 大乘菩薩戒法有兩方面內涵:第一個根本法門,就是我們的戒體,包括菩提心和正知見,菩提心就是我們心中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願力;正知見是我們對生命正確的觀察和判斷,由此建立菩薩種姓。第二個枝末法門,就是依止根本,所開展出來的廣大的斷惡、修善、度眾生的三聚淨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攝眾生戒。 當然我們初心菩薩剛開始所要重視的是根本法門,那就是我們的菩薩戒體,它是不是如實地建立起來?是不是能夠堅固不退轉?當我們能夠依止這個菩薩的戒體來修行於三聚淨戒,我們就正式地隨順於大般涅盤,隨順於成佛之道。 《菩薩瓔珞經》上講到,菩薩戒是以菩提心為自體。菩提心本身是一種時空無盡的修學,所以我們在修習戒法上也不應該有所侷限,原則上受了菩薩戒之後,所有的菩薩戒法都要修學,只是在受持的次第上可以有先後的順序。 在現有的六種菩薩戒本當中,可以把《瑜伽菩薩戒本》作為基礎,因為比較容易做到,它攝受的多分是凡位的菩薩;以《梵網經菩薩戒》為究竟,因為它最圓滿。但是初學者會覺得境界很高,很多地方都是攝受法身菩薩的,比如我們對法寶的恭敬——析骨為筆、刺血為墨等等,現前只能在觀想時使用,沒辦法付諸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