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18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淨下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修改、增刪、販售
編輯出版:淨願蘭若 / 釋心賢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第18 卷/共20 卷)
在<佛說阿彌陀經>中,有講到往生的因緣──不可以少「善根」、「福德」這兩種因緣得生彼國。那麼我們看本經的九品往生,它所強調的善根,是有兩種善根:
第一個是「大乘的善根」,特別是一種摩訶般若波羅蜜──正念真如的善根。在臨終的時候,你能夠萬緣放下,憶念真如本性,這是第一種善根。第二種善根當然就是「淨土的善根」,當你把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對阿彌陀佛無疑無慮,心中沒有任何的懷疑、沒有任何的憂慮,心與彌陀本願完全打成一片,這叫「順從本願」。
這兩種善根是往生的必要條件,缺一絕不可能。極樂世界是大乘善根界,沒有大乘善根不可能往生的,因為淨土法門不攝受人天種性、也不攝受二乘人,它只攝受大乘善根人,當然也要具足淨土的善根,兩個都要具足。
其次是「福德資糧」。佛法善業的修學包括:人天的善業、二乘的善業,就是經文所說中品往生的──孝順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這些慈善事業等等。那麼,大乘的善業,當然就是讀誦大乘經典、修六波羅蜜等等,這就影響到你品位的高下,也就是說:你的福德資糧越殊勝,往生的品位就越高,見到阿彌陀佛之後成就越快。
至於善導大師對於「九品」的看法,有一句話很重要,他說──「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意思是說,其實九品往生者,通通都是大乘善根的人、都是大乘的佛弟子,因為今生所遇到的緣不同,有些人遇到大乘佛法,大乘的善根起現行,也就上品往生;有些人剛學佛的時候,遇到聲聞的善知識,所以變成中品往生;有些人學佛以後,遇不到善知識,可能造了惡業、迴心念佛,成就下品往生。只是「遇緣有異」,所以造成了九品差別,但是論其根本,其實都是──大乘善根人,是這個意思。
我們看這個「中品中生」的行者,他這一生可以說是盡心持戒,那麼臨命終的時候,會出現什麼景象呢?
『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
這時候不是阿彌陀佛為他說法,而是這個行者聽到空中有一個音聲,是什麼音聲呢?讚歎說:善男子!像你這樣持戒的人,能夠隨順三世諸佛的教誨,所以我來迎接你。是讚歎他的持戒功德。
其實這裡的開示跟前面「中品上生」不太一樣。前面「中品上生」,佛陀以及比丘僧是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的真理,講一些理觀的智慧;但是對於「中品中生」,完全是講事修,說:「你能夠遵循隨順佛陀所制的戒法,如法行持,你這個人很不錯!」由此看得出來,這個人的理觀比較薄弱,但是事修強。
看最後的結果:
【捨報往生】行者自見坐蓮華上;蓮華即合,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修行者,聽到空中開示之後,自見己身坐在蓮華上面,蓮華就合起來,然後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八功德水之中。
那麼,到了極樂世界,在七寶池當中待多久呢?
【華開遲疾】在寶池中,經於七日,蓮華乃敷。
在寶池中經過了七天,蓮華才打開。
【華開得益】華既敷已,開目合掌,讚歎世尊;聞法歡喜,得須陀洹;經半劫已,成阿羅漢。
【總結】是名中品中生者。
花開之後,開目合掌,讚歎世尊、感恩世尊,而且聞法歡喜。這個時候佛陀應該是為他說聲聞的四諦法,所以先證得「初果」。因為他在因地的時候理觀薄弱,對於無常無我的真理比較生疏,所以先證得初果;之後在極樂世界慢慢熏修了半劫的時間,才證得阿羅漢果,是名中品中生者。
中品往生的有三種人,前面兩種:中品上生、中品中生,都是屬於聲聞種性,中品下生是屬於人天種性。聲聞種性是以持戒為根本,這種持戒的功德,跟下面「中品下生」做慈善事業還是不太一樣。因為慈善事業通於世間人,你看很多外道沒有遇到佛法,也可以做慈善事業,但是持戒只有佛陀出世、佛弟子才有辦法持戒。至於「慈善事業」跟「持戒」有什麼差別呢?諸位可能聽過一個公案,關於茉莉夫人的持戒,我們簡單講一下: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商人到海中取寶,這個商人因為有智慧,就得到很多珍貴的珍寶。之後他就拿出一部分的珍寶,供養給波斯匿王。波斯匿王看到這些珍寶很奇特起歡喜心,就把所有的夫人都叫了出來。他福報很大,有六萬個夫人,全部叫出來,只有第一夫人「茉莉夫人」沒有現前。這時候,波斯匿王是想要展現他的恩德,請她出來又沒出來,就不太高興,派侍者再請一次,結果茉莉夫人還是沒出來;波斯匿王有點生氣,就親自到茉莉夫人的寢室去看看怎麼回事。
他原本是要來責備茉莉夫人的,結果一看到茉莉夫人的身相,光明巍巍身相莊嚴,其實她這個時候並沒有化妝。就對她起恭敬心,問說:夫人,你今天是修什麼法門,如此大威德?茉莉夫人說:沒有!我就受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波斯匿王因此而對八關齋戒起了歡喜心和信心,就問說:八關齋戒的功德,怎麼這麼大?茉莉夫人回答說:我也不知道,我們一起去問佛陀吧!二人便一同前去聽佛陀開示。
佛陀問波斯匿王:你看我們整個印度十六個國家的珍寶多不多?波斯匿王回答說:很多!光是我們國家的珍寶就很多,何況是整個印度十六個國家的珍寶。佛陀又說:就算你用十六國家的珍寶去作布施,也比不上茉莉夫人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那麼這個地方就有問題──為什麼少時間的持戒,能夠超越做慈善事業呢?律典裡面提出了兩個重點:
第一個「有本期誓」:因為持戒要有「願力」,每一個人受戒一定要發願:「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我們都知道由願力所造作的行為──「以願導行」心力強。好比兩個人同時去大殿掃地,功德不一樣,因為一個是「我一定要去掃地」,一個是「可有可無,反正你要我去,我就去,有去沒去沒關係」,這個人功德就小了,因為他沒有決定心、沒有產生決定想。
會產生強大的罪業跟惡業,首先一定要有「決定心」,所以在戒律裡面,<唯識>的業果篇有講到:一個人一時失念、造了一個罪業,之後趕快起懺悔心,斷相續心,這個業力是薄弱的,因為他沒有一種相續心、沒有一個決定想。所以要產生一種強大的業力,一定要有「願力」。
第二個「徧該生境」:持戒的所緣境是普徧含該一切有情眾生,慈善事業不可能有這種胸量。比方說我持不殺生,我是對誰都不殺生,不只是對人而已,還包括天上的飛鳥、地上的螞蟻,對一切有情釋放一種不殺生的訊息,這也是一種布施,讓牠們免於恐懼。但是你做慈善事業,你去放生的時候,到了菜市場看到這些眾生很可憐,你頂多救這些刀下的眾生,就你當下的所緣境而已。所緣境有廣、略的不同。
簡單說:第一個心力強弱不同,持戒的人願力強、心力強;第二個所緣境廣。所以同樣去做慈善事業,一個受了菩薩戒,一個沒受菩薩戒,兩個人造同樣的善業,功德卻不一樣。而這個「緣起法」,跟你內心的活動有關係,就跟你心念的造作有關係。所以這個持戒的人,他受持清淨的戒法,以持戒的功德迴向到淨土去,當然就比下面做慈善事業的人品位高了。
我們再看下個,這是比較偏重於人天善根的人,他一生做了很多的慈善事業,最後也求生淨土:
【標名】中品下生者。
【正示:正明生因】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其廣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
中品下生者是屬於善人,他的往生資糧起碼是具備善人的標準。所以說:有世間的善男子、善女人,在家的時候孝養父母,對父母親有感恩心、孝養心;也「行世仁慈」歡喜做一些慈善事業,好比幫助一些弱勢團體、或是做義工等等。此人臨命終時,遇到淨土的善知識,這個善知識跟他說了兩件事:
第一個、「廣說阿彌陀佛國土的樂事」:我們都知道人天種性的人,是喜歡快樂的,所以這個善知識知道他的根機,就讚歎極樂世界安樂的功德,往生極樂世界之後,無有眾苦但受諸樂、人身相莊嚴、國土也莊嚴,而且身心世界受諸妙樂;極樂世界人民的快樂,超過三禪的快樂,壽命久遠、神通具足等等,把極樂世界快樂的殊勝果報,講給這個人聽,令他生起歡喜心、好樂心,啟發他往生的願力。
第二個、「亦說法藏比丘四十八願」:這是偏重在啟發他的信心。極樂世界到底我可不可以去呢?這個地方應該偏重在「第十八願」,因為此人是屬於人天善根,跟他講種種的禪定三昧,可能對他不是有用。但是跟他講第十八願─臨終十念往生,就能夠啟發他的信心。
善知識是給他說極樂世界的種種安樂,來啟發他的好樂;也讚歎極樂世界因地修行的第十八願─十念必生,讓他產生信心。
【捨報往生】聞此事已,尋即命終,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即生西方極樂世界。
此人聽到這兩段開示之後,尋即命終。這個『尋』很重要,尋是「馬上」的意思。臨命終人得到善知識的開示、生起正念之後,這中間不能有任何的差錯,也就是說他提起正念之後,不能再起妄想。所以古德說必須要「無後心」──保持正念,也就是在他死亡之前,不能有任何錯誤的妄想再進來,他的正念一定要相續到他往生為止,這叫「尋即命終」。這時候「譬如壯士屈伸臂頃」,就像一個強壯的勇士,展開手臂的速度這麼快,立即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了。
再看往生之後的相貌:
【華開遲疾】經七日已。
【華開得益】遇觀世音及大勢至,聞法歡喜,得須陀洹;過一小劫,成阿羅漢。
這個往生的人,到了極樂世界,經過七天之後蓮華才開。蓮華開了之後,看到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為他說法,應該也是說聲聞法;聞法心生歡喜,而證得初果。經過了一小劫時間成就阿羅漢果。前面中品中生是經半小劫,這裡是經一小劫時間成就阿羅漢果。
【總結】是名中品下生者。是名中輩生想,名第十五觀。
這中品下生的人,比較喜歡做人天的善業;那麼人天種性的人有兩個特色:第一個「好樂善業」,智者大師說人天種性的人,聽到慈善事業很自然就會生起歡喜心,即便他做不到,他也會去隨喜。好比說哪一個地方需要做義工、需要行布施,他就特別的歡喜,聽到善業就有一種衝動想要去實踐。第二個「貪著樂果」,對於世間快樂的果報,好比家庭和樂、身體健康,這種榮華富貴、快樂的事情有所貪著,也就是沒有出離心,所以叫人天種性。
如果我們從中國的文化的思想來看,可以分成兩種人:一種是屬於比較溫和型的,一種是屬於強悍型的。
溫和型的:中國文化裡面比較溫和型的慈善家,是屬於孔夫子論語的思想。論語以仁愛為根本,也就是慈悲心。我們台灣人就是很有慈悲心,這個是屬於溫和型的慈善家。
強悍型的:這是屬於孟子的思想,不是講慈悲心,而是強調正義感;看到不平的事情,一定要跟你爭到底,弱勢團體被欺負他也絕對不允許;不管他的能力夠不夠,敢站出來講話。
基本上,孔夫子的思想是以「仁」為本,那麼孟子的思想是以「義」,這兩個都是屬於人天種性的,一個是仁,一個是義。除了人天的善法之外,還要有大乘的善根,也必須具足憶佛念佛、順從本願的淨土善根,因為這是往生的必要條件。
這是講到中品下生者喜歡做慈善事業、廣結善緣,因為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的開導,才把他淨土的善根啟發起來,而往生到淨土,是這樣的情況。
辛三、第十六下品生觀
這一科的三品往生,以我們現在社會的標準來看,都是屬於造惡的眾生。
壬一、下品上生
【標名】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
【正示】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
佛陀告訴阿難及韋提希,我們現在講「下品上生」者,就是有一類眾生他平常「作眾惡業」,是說這個人不是只造一、兩個罪業,而是造了很多很多的罪業,但不會毀謗方等經典。這個地方很重要,在往生者當中,他可能曾造五逆、十惡,只要臨終知道懺悔、善根強,還是可以產生反轉,但絕對不能毀謗大乘經典。古德說「毀謗大乘經典」,表示這個人知見不正確,臨終開導也沒有用。
一個人邪知邪見就沒有救了!如果思想沒有顛倒,是因為煩惱太重,控制不了自己行為而有所偏差,這個人還有救;如果思想已經錯謬了,那就沒辦法了,阿彌陀佛也救不了你。所以這個地方強調「不能毀謗方等經典」,這句話通於以下三品──不能有錯誤的思想、不能邪知邪見。
那麼這個造惡的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他造了很多惡業,然後數數現行、都無慚愧,都沒有懺悔心。可能也沒有人來開導他,所以剛開始還有一點慚愧心,時間久了,習久成性,就變成習慣了;因為沒有善知識來點醒、也沒有同參道友來督導,所以就把他的慚愧心給喪失掉了。
但是這個造惡眾生,臨命終時遇到了善知識,這個善知識為他講了大乘十二部經的題目。從這個地方看得出來,這個人具有大乘善根;我們都知道「經題」總持一部經的要義,一部經的修學宗旨、綱要都在經題,所以你看天台宗講經一定要先解釋經題。比方說<大佛頂首楞嚴經>,「首楞嚴」是什麼意思?也就是「正念真如」,叫你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還有<大乘妙法蓮華經>,什麼叫「蓮華」?蓮華有二義:第一個是清淨義,出汙泥而不染,第二個是華微妙香潔釋放莊嚴,表示菩薩廣設方便─修六波羅蜜,以此波羅蜜來莊嚴他的一念心性。
這個人聽了經題之後,啟發他的觀照,依文起觀、依教起觀──『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的惡業』。這個『聞』不是一般的聞,是要「聞持」:第一個「深信不疑」,第二個「受持不失」,把它受持在心中;因此而消除了千劫極重的生死惡業。
當然,這個人臨終的時候,能夠產生這樣的轉變──從一念心性攝持無量無邊的罪業,聽到經名之後除卻千劫極重惡業,可見這個人迴光返照的力量很強──所謂「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迴光返照,輪迴頓息。」這是過去生善根深厚的人。
其次,是講「淨土善根」。當善知識講完大乘經的經題之後,又告訴他一件事,要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在這個過程當中,應該會教導他念佛的功德,一句佛號:「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佛號進入到我們的身口意,在我們心中運轉的時候,的確是像清水珠有滅惡生善的效果。這個人聽了之後,立即生信,就稱念佛名;因為至誠念佛緣故,念念之中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從義理上來說,他要滅罪,除了憶念經題的道理、名號的功德之外,應該還要至心的懺悔,要有懺悔的決心。
這時候『爾時彼佛即遣化佛』,阿彌陀佛沒有來,阿彌陀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當中,有化佛無數億,就遣光中化佛的西方三聖來。本尊沒有來,化佛跟化菩薩現前,讚歎他說:你因為稱念佛名的緣故,諸罪消滅了,所以我來迎接你!
【捨報往生】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徧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
經過化佛、化菩薩開導之後,行者當然生起歡喜心,即見化佛的光明徧滿其室,並照耀行者,使令業障消除,內心能夠產生安穩,隨即捨報命終;這個時候,他沒有生起任何的顛倒妄想,一剎那間乘七寶蓮華,隨化佛之後,在七寶池裡的蓮華中化生。
【華開遲疾】經七七日,蓮華乃敷。
【華開得益】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
【總結】是名下品上生者。
經過了七七四十九天,蓮華才開。華開之後看到大悲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照著行者。因為他的功德不具足,所以這時候沒有看到佛陀,只看到菩薩來為他說甚深的十二部經典,也就是大乘的教義;一聽到大乘教義,就生起信解,發了無上菩提心;在極樂世界修了十小劫的時間,才成就「百法明門」─我空法空的真理,而證入初地。
我們看前面「中品」往生的人是成就阿羅漢果,這個人沒有經歷小乘的過程,直趨大乘,可見這個人的大乘善根很強,才得入菩薩初地。雖然說下品往生者都是造惡凡夫,卻是屬於「善根強、煩惱重」這一類的眾生。
智者大師他把人的根機,分成四類:
第一種是「根利遮輕」:這種人善根很強、煩惱淡薄,比方說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他們本來是信奉外道,親近釋迦牟尼佛之後,七天即證得阿羅漢果,因為他們理觀強、煩惱輕薄。
第二種是「根利遮重」:這種人善根強,但是煩惱也很重;來聽經的時候,法喜充滿,但是煩惱活動的時候,比誰都放逸。比方說央崛摩羅,他在佛世的時候,本來要殺一千人。他因為受他師父的誤導:殺了一千人,就可以升天,所以發願要殺一千人。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殺到整個城都沒人,不是被他殺死,就是逃掉了,因為已經沒有人可以殺了,所以想要回去殺害他的母親,然後佛陀慈愍他,現前為他說法,他才覺悟。
像他這樣殺了九百九十九條人命,身負這麼重大的罪業,佛陀只是告訴他簡單兩個字「放下」而已,他就迴光返照,當下證得初果,是屬於根利遮重,善根強但是煩惱也重的人。
第三種是「根鈍遮輕」:這種人沒什麼善根,你跟他講佛法他不相信,但是他也不造惡業,算是世間的君子好人。
第四種是「根鈍遮重」:這種人比較不好,善根薄弱、煩惱也粗重。
其實下品的三種人都是屬於「根利遮重」,蕅益大師曾經在<靈峰宗論>開示說:下品的三種人,如果不是大乘善根深厚,臨命終那種緊急情況,甚至於下品下生者,地獄之火一時現前,火都燒起來了,這個時候善知識才出現;就在烈火焚身的逼迫情況下,聽到開示產生迴光返照,即時出現了一陣清涼風,才把猛火熄除,蓮華現前。
他的生命能夠產生這麼強大的反轉──本來是要墮地獄去受苦的,結果往生到極樂世界去;蕅益大師說,如果不是多生多劫善根強,這種事情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蓮池大師的判教也是對的,他說即便下品三種人都是造惡凡夫,但是論斷一個人不能只看他今生,大乘佛法是講無量生命觀,你看看他的前生,絕對不是一般人。
所以古德才說:「不能把下品當作常法」。你說:他造惡業也往生,那我造惡業,我怕啥!不能這樣講,你沒有他這種善根,這個不能當常法,這是特殊情況。其實這下品三生都是特殊情況,善根很強,但因一時糊塗,沒有遇到善知識的開導而造惡業,才有可能臨終的時候,在善知識的開導之下,產生這麼大的反轉。過去生大乘善根強、淨土善根也強的人,叫做「根利遮重」。
諸位在研究「九品往生」時,可以把「三輩往生」拿來對照一下;不過三輩往生的內涵,就比不上九品往生那麼詳細。「九品往生」幾乎把一個人善根的淺深、修行福德資糧的優劣,善根、福德都講得很清楚──這個人平常是修什麼善根、聽聞什麼教法、平常修什麼法門、臨命終遇到什麼樣的人開示。我們看「中品下生」以下的人,臨終都需要善知識來開導,因為平常栽培淨土的善根、大乘的善根不多,所以臨終必須要有人再提醒他。
關於「善根的栽培」,講幾句話跟大家共同勉勵:
一般說修行有「解門」跟「行門」,兩大法門。行門當然是指你的行為,就是身口意、福德這一方面;那麼聽經聞法是屬於善根這一方面,也就是解門。一般來說,越到末法時代,我們比較忽略「善根」這部分;因為善根這部分,你平常看不到它有什麼好處,往往是養兵千日,用在一朝。
其實臨終的時候,你會有百感交集的感覺,一生的善惡念頭全部現前,這個時候就可以考驗你的善根以及智慧,但是平常看不出它有多大的作用。好比你今天去聽經,熏習了善根,但是回去之後──你該幹啥、還是幹啥;如果你是去參加一場消災法會,這種所謂的「消業障、增福報」,馬上感受得到它的效果,所以對我們會產生鼓勵。一般人喜歡行門就是這樣,因為一個懺拜下去,馬上就感覺到身心充滿著清涼,這是事實。但是栽培善根你看不出來,不到臨命終你看不出來。
其實:從往生淨土的角度來看,善根比福德更重要!
因為你是「隨念往生」,必須依止「正念」往生,你看哪一個人往生,臨終不是生起正念,而正念是怎麼來的?當然是靠善根。沒有一個人是依止福報而往生的,沒有。
福報是助緣,如果你起顛倒,福報也救不了你──「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所以平常智慧的觀照很重要,要經常栽培善根。即便你一時的糊塗,遇到善知識的開導,這個人有善根一開導,善根叫金剛種子,它不會失掉,馬上就起現行,平常聽經的功力馬上現前,那麼善根一現前,光明能破除黑暗,那些煩惱就消失了。如果你沒有善根、平常都不聽經,臨終開示就沒什麼用了。就像印光大師說的:一個沒有善根的人,臨終善知識講三兩句話,就能夠產生這麼大的轉變,你相信嗎?你也不相信對不對!所以我們平常聽經聞法,點點滴滴,無非就是在為臨終準備資糧。
我們以前學院的教務主任─上慧下天長老說:聽聞佛法這種善根的栽培,譬如草裡的冬瓜,不見其大,但是日日在長。你看冬瓜,今天看、明天看差不多對不對!其實它每天都在成長,只是你看不出來。這是一種淨法熏習。所以:善根的栽培很難,但是效果很大!問題是它不是馬上看得到效果,除非你是六祖大師,像那種頓悟的人少,我們一般都是漸悟的,今天進步一點、明天進步一點。所以有長遠規劃的人,如果你有志於臨終的正念,不要忽略善根的栽培。從往生的角度、從臨終的正念來說,善根比福報重要。你到極樂世界你福報薄沒關係,還有時間修;要是善根薄弱、正念薄弱,臨命終那一關你就跳不過去。
原因是:你妄想起現行、業障起現行,善根強的人他可以獅子奮迅三昧,可以越過去;善根薄弱你就跳不過去,同樣的障礙,他跳過去你跳不過去。所以這個地方諸位要想一想,你栽培的善根,雖然平常感覺不出來,但是如草裡長冬瓜,善根暗長,是這樣子的。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17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淨下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修改、增刪、販售
編輯/出版:淨願蘭若 / 釋心賢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第17 卷/共20 卷)
辛二、第十五中品生觀
以淨土宗的角度來看,一生修學淨土宗的人,他的果地功德,並不在於個人的斷惑證真,而是以「求生淨土」做為唯一的目標。如果你今生能成就往生,那你今生的修學就成功了;只要你往生失敗了,那不管你今生修得多好,從淨土宗的角度來看──你就是失敗了!因為淨土宗是以來生為目標,它是活在未來的。
那麼往生淨土當然也有果地上的差別,所以我們這堂課,就來談一談淨土宗往生的果地差別。這個差別<無量壽經>是講「三輩往生」,本經是講「九品蓮華」;而三輩跟九品之間的融通,我們看歷代祖師的註解有兩種不同說法:
一、有極少數的古德認為三輩跟九品是不能融通的:主要的理由是甚麼呢?因為從經典上來看,<無量壽經>三輩往生的人,都是修善法的人,即便是下輩往生也是修五戒十善,可以說都是善人;但是<觀經>的下品三生都是造惡凡夫,破戒、造五逆十惡。所以說不能融通的理由,是因為從行為上來看,兩者不一樣。
二、但是絕大多的古德是認為三輩跟九品是可以融通的:這當中蓮池大師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說:為甚麼可以融通?他說你看下品三生的人,即便是造了惡業,但是他有兩個特點:
第一個、大乘善根特別強:在臨終的時候遇到善知識的開導,就能即刻產生懺悔、產生迴光返照,這一點不可思議,善根強。
第二個、他臨終懺悔了:蓮池大師說「懺悔則清淨,懺悔則安樂」。從佛法的角度來說,有兩種人是最清淨的:第一個是「本淨」,從來沒有造惡業的,這種人是少數;第二種人是「懺淨」,他懺悔之後不再造作,這也算清淨。既然他臨終已經懺悔清淨了,那他就是一個善人,佛法是既往不咎的,是看你未來的努力,而不是看你的過去。
而我們這次講往生的思想,也是贊成蓮池大師的看法,從三輩、九品一個融通的角度,來發明三輩、九品的差別。我們就<觀經>九品往生的因緣把它分成兩部分:第一個是往生的正因,第二個是往生的助緣。
往生的正因:無論是三輩也好、九品也好,看起來這個往生的人跟本身的善根,有絕對的關係。從本經來看,它是兩種善根都要具足:第一個是大乘的善根、第二個是淨土的善根。
我們先談一談「大乘善根」:當然本經講到大乘善根是發三心:至誠心、深心、跟迴向發願心,其實也就是一種「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心。就是說你今天學佛之後,你心中緣兩種境:第一個緣佛道的莊嚴而產生希求,第二個緣眾生的苦惱而產生悲憫。所以菩薩心中要經常存兩種相狀:第一個是佛道的相狀,第二個是眾生的相狀。雖然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可能有所偏重──你是智增上菩薩,花很多時間去修學佛道,這不能怪你;或者你是悲增上菩薩,大部分的時間都去做義工、關懷弱勢團體,這也可以。修行上可以有所偏重,但是你內心當中,對於佛道、眾生的存念,缺一不可。
總而言之,在這善根當中,就是看你平常是不是經常憶念「佛道」跟「眾生」,這個叫做「世俗菩提心」─依止事相的憶念而發起菩提心。
但是從本經來看,特別是蕅益大師,他在解釋淨土宗的臨終正念,他強調另外一個「勝義菩提心」,就是除了在事相上的憶念,還要加上一種「理觀」─觀照我空法空的真如,那麼這種理觀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摩訶般若波羅蜜」的智慧。
為甚麼淨土宗很強調理觀?可能你平常也感覺不出來,但是你看到後面<觀經>的下品,就會恍然大悟理觀對我們的重要性。因為我們往生淨土是怎麼樣?是帶業往生,是凡夫眾生往生,而不是聖人!凡夫眾生在娑婆世界打滾了幾十年,突然間要離開娑婆世界到另外一個世界,心中難免有所牽掛就有煩惱,有各式各樣的貪愛煩惱、各式各樣的執著,這個時候「摩訶般若波羅蜜」就很重要了。
正念真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的智慧,最重要的就是方向的引導。我們一般絕大部分的人都是習慣向外攀緣,攀緣之後就會產生強烈的感受,由這個感受產生強烈的想像──想蘊、受蘊,然後就住在感覺、住在想像,到了臨終就起顛倒了!念佛沒有用,因為你那個攀緣的勢力是強大的熟境界,佛號是生疏的境界,你抵不過生死的業力!
往生的關鍵,我們看後面往生的人,即便造了惡業,但是他就是做對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迴光返照!臨終的人只要你「仁者心一動」就全部都完了──仁者心動,心動則風動,風動則幡動;<楞嚴經>說整個世界、眾生、業果全部都動起來了。
臨終的人,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迴光返照,所以臨終的開導,如果這個人修習過大乘佛法,特別是學過<楞嚴經>的,你要告訴他迴光返照,向內去觀「你從甚麼地方來?」找到你的本來面目,在真如的本來面目安住。這時候外在的因緣你就可以脫離了,至少像印光大師說的:心常覺照,不隨妄轉!
在大乘善根當中,淨土宗很強調這個「正念真如」,因為臨終的正念只有這個方法有辦法救。其他你說用佛號來壓妄想、持咒通通沒有用,因為娑婆世界我們太熟悉了,你壓不過它,只有用理觀─不隨妄轉,才能夠從這個地方跳脫出來;從無量無邊的生死輪迴當中、累積了無量的習氣當中一下子跳脫出來。
等我們講到其中下品上生時,你就會發覺:這個人造了這麼重的惡業,為什麼他的生命,在臨終關鍵時刻,還能產生反轉?因為這個人大乘善根強,尤其是理觀強;過去生有理觀的智慧,當然包括事相的懺悔,理觀、事修具足。然而,我們看整個從上品到中品到下品往生者,第一個你的大乘善根要強,第二個淨土的善根這個也是不可缺。所謂「淨土的善根」如果以善導大師的解釋,是最為精簡。善導大師說:一個具有淨土善根的人,必須要具足兩種思想:
第一個、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因為修淨土的目的是要歸依阿彌陀佛,所以你要相信你自己沒有能力來處理生死問題,你沒有能力。如果你自己可以依止戒定慧的止觀,來證得空性、來了生脫死;既然你自己有能力辦到,那阿彌陀佛在你的生命中,扮演甚麼角色?是不是可有可無?有祂也可以、沒有祂也可以,那你對祂就不能叫做百分之百的歸依。所以在修歸依的過程當中,首先要深信你對於生死輪迴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是第一個思想。
一個人最重要是:了解自己,我們不能只看到自己的優點。好比說:我今生造了很多的善業、我拜佛的時候很虔誠、我聽經的時候很法喜,那只是你生命的一小部分,那是阿賴耶識裡面最好的種子。但是你沒看到你阿賴耶識當中,還有無量無邊的煩惱跟罪業,在那個地方睡眠還沒有活動。所以在修歸依的過程當中,我們要相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這是第一個思想。
第二個、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如果說我自己沒有能力,那怎麼辦?誰來救我?阿彌陀佛一定有足夠的能力來救拔我!所以這個地方,善導大師解釋「歸依」,他強調了四個字,就是──「無疑無慮」。
我們怎麼判斷我這個人具足「淨土善根」?我自己可以自認說淨土善根具足嗎?修得好不好這是其次,起碼要善根具足;以善導大師的標準是說,你對彌陀的本願功德要能順從,也就是「順從本願」。甚麼叫「順從本願」?就是當你把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心中必須有兩種心態要現前:
第一個「無疑」。沒有任何的懷疑,如果你說:我業障這麼重,有沒有可能往生?那你淨土善根不具足,只要動這個念頭就不具足了,因為你假設阿彌陀佛不能救拔你。
第二個「無慮」。當你的心進入彌陀的名號時,你就跟阿彌陀佛打成一片,就不能起任何念頭了,所有的憂慮、疑惑,通通要放下。因為你相信阿彌陀佛會幫你處理到最好的境界,就是印光大師常說的:「即凡夫心,投佛覺海」。
你必須把你的身心世界,全部投入到彌陀的本願當中,也就是說你跟阿彌陀佛是一體的,這才叫做「順從本願」─自我身心世界都消失了,完全投入到彌陀本願當中。
當然,古德把善導大師這種順從本願的思想,後來也延伸到生活上,不但是念佛,日常生活當中遇到了順境,要觀想彌陀本願之攝受;遇到了逆境,也是觀想是阿彌陀佛對我的考驗、也是彌陀本願攝受。因為你的生命跟彌陀本願已經融合一體了,所以生命的順逆境對你來說都是:「雷霆雨露莫非天恩」。就像草木對於上天一樣,打雷、下雨都好,各種威愛通通都是上天的恩澤。
其實大乘的善根,並不強調你念佛念多少,而是你的智慧抉擇。所以往生的人,這兩個善根都要具足,第一個「正念真如」,第二個「順從本願」,缺一不可。那麼,這兩種善根跟智慧都有關係,這是你多生多劫熏習所栽培成的,這是往生的正因。我們說「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發菩提心就是大乘善根,一向專念就是順從本願─淨土的善根。
其次,往生的助緣:這個就影響到你品位的高下,前面是往生的正因,這是品位的高下,就是本經所說的「淨業三福」,關於你的福德資糧。前面講「善根」,這是講「福德」,是修人天的福德、二乘的福德,乃至於大乘的福德,從福德的優劣當中,去判定你往生的階位。「以善根為正因,以福德為助緣」──這樣就可以把整個三輩、九品的差別,整個融通了。
第十五觀的中品生觀,有三科:第一個中品上生、第二個中品中生、第三個中品下生。先看第一個中品上生:
【標名】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中品上生者。
甚麼是中品上生?中品上生的人,以善導大師的判教,認為他這個是「遇小凡夫」。就是說他雖然過去生有大乘善根,但是他今生遇到的善知識、遇到的法是小乘法。可能生長在泰國、斯里蘭卡、或者生長在台灣,但是他接觸到的善知識是偏修小乘的,所以他表現出來是小乘的修行,但他本身卻是具足大乘的善根。
我們看他因地的修學:
【正示:正明生因】若有眾生,受持五戒,持八戒齋,修行諸戒,不造五逆,無眾過患,以此善根,迴向願求生於西方極樂世界。
如果有在家居士,修持五戒、或者是定期受持八關齋戒,也可能「修行諸戒」,這個是出家之後受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的出家戒法叫修行諸戒。在這持戒過程當中,『不造五逆、無眾過患』,沒有造重大的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這種五逆的重罪;也沒有破殺、盜、淫、妄這種重大的過失,那麼以此持戒的善根,迴向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中品上生的人,從經文來看,是以「持戒」作為他主修的功德。但是智者大師有不同的看法,他說:我們從果來推他的因,中品上生的人往生之後,阿彌陀佛一說法,他當下即證得阿羅漢果,由此看來,這個人除了持戒以外,應該兼修理觀,否則不可能馬上證得四果。
你看「中品中生」才證得初果,那他為甚麼馬上就證得四果,因為他有修四念處:「觀身不淨、觀受是苦」,這是屬於事相的厭離;那麼「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觀無常、無我是理觀。所以這個人平常除了持戒之外,對於身心世界的無常無我的觀察,應該是很熟悉的。為甚麼?因為你看他能夠「頓證」阿羅漢,沒有經過初果、二果、三果的次第,一下子從凡夫地證得阿羅漢果,這個人理觀很強,才能夠達到這種頓超的效果。所以從果推因,應該是持戒,也兼修「無常、無我」的觀照。
再看他臨終的狀態,經文:
【所感聖緣】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放金色光,至其人所,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讚歎出家得離眾苦。
那麼到他臨命終的時候、死亡到來的時候,他看到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現前圍繞。因為他平常好樂修小乘法,所以臨終的時候不是看到菩薩,是看到出家的比丘僧眾現前;放出金色的光明來照耀行者,放光有消業障、開導安慰的意思;而且為他演說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也讚歎出家之行,能離眾苦得樂。
我們看中品上生者,佛陀並沒有說這個人是在家、或是出家,因為他受持五戒,那就是在家了。但是即便這個人是在家,他的內心是好樂出離的,所以臨終的時候,佛陀順他的習性,來讚歎出家之法。因為在家有很多苦惱事,所以讚歎出家能得種種的寂靜安樂。
【捨報往生】行者見已,心大歡喜,自見己身坐蓮華臺,長跪合掌,為佛作禮,未舉頭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這個修行者臨終的時候,看到阿彌陀佛跟諸比丘現前,又說苦空無常的道理、讚歎出家的清淨法,他內心生大歡喜。為甚麼會歡喜?因為順他過去修行的習性。這時候他就自覺己身坐在蓮華臺上,由於感恩彌陀的攝受,於是就長跪合掌頂禮阿彌陀佛,拜下去,頭還沒抬起來,一下子就從娑婆世界的蓮華,屈伸臂頃到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往生極樂世界了。
我們看「上品」往生的人,臨終所見的景象和所聽到的法,跟「中品」不太一樣。「上品」的,是見到阿彌陀佛、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清淨海會眾菩薩,都是見到大菩薩;無量光、無量壽的大菩薩現前,為他說大乘法門。但是中品的人,他看到的是聲聞的比丘僧,而且演說的是屬於苦空、無常、無我的厭離法。從這裡就看得出來,平常內心所接觸的法是不同的。
看最後的結果:
【華開遲疾】蓮華尋開。
那麼他到了極樂世界之後,蓮華就開了。
蓮華的開合除了善根之外,我們看後文的意思,跟你的業障也有關係;業障愈重的人,他蓮華要開相對要慢一點。那麼這個人持戒清淨,而且聲聞的二乘的善根又很強,不但持戒又修理觀,所以他一到之後,蓮華馬上打開,因為他沒甚麼障礙。
打開之後他看到甚麼呢?
【華開得益】當華敷時,聞眾音聲,讚歎四諦,應時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聞眾音聲』,他聽到有情、無情說法,是說甚麼法呢?讚歎四諦法門─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其實四諦法是通大小乘的,但是這個地方的四諦,從義理上判定應該偏重於小乘的四諦,也就是以苦諦為中心思想。這個人聽到四諦法門之後,應時即得阿羅漢道。這不容易!從一個生死凡夫華開見佛,當下即證得四果阿羅漢,而且還是我們一般說的「大阿羅漢」──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
阿羅漢有兩種:一種是「慧解脫」的。他的無常無我智慧高,但是禪定薄弱,沒有禪定就不能有神通力、不能有自在力,就沒有所謂的三明、六通、八解脫。第二種叫「具解脫」,他不但成就了阿羅漢,還有種種的神通三昧、種種的解脫功德。我們一般叫做「大阿羅漢」,像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
所謂「三明、六通」,我們先講「通」跟「明」。事實上「通」跟「明」有很多類似,但是最大的差別是甚麼呢?<智度論>上說,譬如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跟漏盡通。他說:「神通是─知其相,明是─知其因緣。」所以「三明」就是從「六通」當中提出三個:天眼明知道未來、宿命明知道過去、漏盡明知道現在。
「神通」是共外道的,但是這個「明」只有佛弟子聖人才有。比方說外道修禪定,他在禪定當中,特別在四禪當中生起了神通,看到一隻牛生天了,所以神通是知其相,但是他不知道甚麼原因,他就虛妄的解讀說,因為牠做牛,因為牛的因緣而生天了;或者說看到一隻狗生天了,他認為因為狗的行為而使令牠生天了。所以外道有所謂的不正確的戒,叫持牛戒、持狗戒;向牛學習,牛在地上爬、我也在地上爬,牛吃草、我也吃草,為甚麼?為了生天,這就是被神通所誤導。但是一個阿羅漢如果看到牛生天、狗生天,他會知道牠的因緣──這隻牛是因為牠前生有善業,牛的果報結束以後,牠的善業起現行所以生天了。這個三明,就是在神通的過程當中,多了一種緣起的智慧叫做「明」。
當然三明、六通都必須要得到四禪才能夠成就的。那麼八解脫就不是一般的神通了,他在四禪八定跟九次第定的滅盡定當中扣掉三禪,也就是從初禪、二禪、四禪裡面去修「不淨、苦、無常、無我」,來消滅這些比較粗顯的欲望。
那為甚麼四禪當中要把「三禪」揀別掉呢?因為三禪離喜妙樂地,身心的快樂太過強烈,在三界當中身心最快樂的是三禪;而這種離喜妙樂,樂受的干擾,使令這個人沒辦法修習止觀,所以是在初禪、二禪、四禪這三個當中,修習四念處。脫離這種比較粗顯的欲望快樂,後面的四個就是修四空定,從四空定當中去擺脫微細的、這種禪定的執著。一個是三禪、一個是四空、然後再加上「滅盡定」,在滅盡定的時候,想、受滅無為,就遠離三界的一切思慮,一切的妄想都停止了。所以八解脫是從「四禪八定」跟「滅盡定」當中,去修習四念處、去消滅三界的染著這叫「八解脫」─即八種背棄捨除三界煩惱繫縛的禪定。
【總結】是名中品上生者。
最後作一個總結:中品上生的人,他的修行特點就是聲聞的種性、善根很強,聲聞人對人生的四種體驗──「苦、集、滅、道」,尤其對於「苦諦」有很深刻的感受,可能是今生的逆境太多、也可能是過去生的止觀修學,總而言之他的出離心很強,所謂「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認為生命沒有甚麼價值,有很強的出離心。
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來了解聲聞人的個性,看他的思考模式: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位大阿羅漢叫「憍梵波提」,翻成中文叫「牛呞」─牛呞尊者。為甚麼叫「牛呞」?因為他過去生是一位出家眾,當小沙彌的時候,譏嫌一個老比丘,說他吃飯的時候像牛在吃草。這位老比丘就很緊張跟他說:某某人,你這樣譏嫌我是不對的!我已經證得阿羅漢,我是一個聖人,你這樣譏嫌我,你有大過失!小沙彌聽了就趕緊跟他懺悔,懺悔之後免除了地獄的果報,但是還是墮入到牛身,因為多生做牛,從牛身跳脫出來還有牛的這種餘報,所以嘴巴長的有點像牛。
那麼如果他是凡夫也就算了,後來也證得阿羅漢果,佛陀跟他說:你是一個阿羅漢,你這樣的姿態眾生看了可能會譏嫌你,會造罪業而墮落。所以佛陀就叫牛呞尊者到天上去受供,不要在人間托缽,因為天人都有神通,一看到他就知道是阿羅漢,不敢譏嫌他,所以佛在世的時候,憍梵波提尊者大都是在天上的。
佛滅度之後,整個僧團一片混亂,那個時候佛陀兩大弟子─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都已經滅度了,所以趕緊把迦葉尊者找回來。因為迦葉尊者喜歡修苦行,總是離開僧團到墳墓的地方修無常、無我觀,所以請迦葉尊者趕緊回來主持僧團的事情。
這當中有二件重要的大事:第一個佛陀滅度之後,佛陀的舍利子要怎麼分配?更重要的是佛陀的法,要怎麼樣來作整理?就是所謂的「結集」。後來他就召集了五百個羅漢,來結集三藏教法。
迦葉尊者在召集結集之前,就把經常親近佛陀說法的大阿羅漢通通找回來,這個時候迦葉尊者就想到了憍梵波提尊者,就派一個人到天上去把尊者請回來。那麼侍者到了天上就跟尊者頂禮說:迦葉尊者要我來說「佛滅度了」,請你老人家下來參加結集,把佛陀一生的教法,做一個整理流通後世。憍梵波提當下就講了一首竭,他說:
「憍梵波提稽首禮,妙眾第一大德僧,聞佛滅度我隨去,如大象去象子隨。」
意思是說:我憍梵波提至誠頂禮這些尊貴的大阿羅漢,你們發心要來結集佛陀的教法,但是佛陀滅度後,我的心情是不想留在人世間,就像小象永遠跟著大象,「如大象去象子隨」一樣。
對於阿羅漢,你不能說阿羅漢沒有慈悲心,不可以這樣講。阿羅漢如果你有苦惱的事請求他,他也會幫助你。但是阿羅漢有甚麼問題呢?宗喀巴大師說:聲聞人缺乏一種「增上意樂」。宗大師說「慈悲心」跟「菩提心」差別在哪裡?你看阿羅漢也有慈悲心,就像諸天、大梵天要修慈悲喜捨才能夠生梵天,他在禪定當中沒有慈悲喜捨,他就生不了大梵天。他看到眾生的苦惱,也有慈悲心,但是他沒有一種「願望」──沒有一種「捨我其誰」的使命感!
其實,我們的菩薩道,應該是從慈悲心提升到願力─發願,也就是抱著「捨我其誰」的態度──如果不是我做;沒有人可以做!所以阿羅漢不是沒有慈悲心,而是缺乏一種願力,所以他就走了─如大象去象子隨。
那麼這個地方,智者大師提出了一個疑問說:九品往生都是大乘種性的,怎麼這個人是一個聲聞人,還證得阿羅漢果?智者大師自己回答說,聲聞人有兩種:
一種人叫「定性聲聞」:就是一路以來都是修學小乘的,這種人當然不可能往生,因為淨土法門阿彌陀佛國土不攝受小乘人,二乘種不生。
第二種是「退大取小的聲聞」:是說這個人過去生曾經修學過大乘佛法,但是今生沒有遇到大乘佛法的教育,可能遇到了小乘的教法,所以才退大取小,是大乘善根暫時隱沒了。所以他修學小乘之後,到了極樂世界,因為退大既久、習小功深,就是大乘善根已經很久沒有熏習了,而小乘善根熏習了幾十年,善根很強,所以佛陀隨其習,先說小乘法且令證果──佛陀先講四諦法,姑且先讓他證得阿羅漢果,但是這種人是有大乘善根的聲聞人,所以也算是大乘人,是這個意思。
再看第二段:中品中生,這個也是屬於聲聞的善根。
【標名】中品中生者。
【正示:正明生因】若有眾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齋,若一日一夜持沙彌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儀無缺,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戒香熏修。
我們看中品中生的人,平常是怎麼修行:『若』就是最少可能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或者一日一夜受持出家的沙彌十戒、乃至一日一夜受持出家比丘、比丘尼的具足戒,而且在受持戒法的時候,輕重等持、威儀無缺。那麼他把持戒的功德,至心發願求生安樂國,所以他是以持戒的這種功德香,來熏習他的身口意三業。
那麼,這個人跟中品上生有二個差別:
第一個,他的持戒時間短。他是短時間的持戒,可能是因為學佛比較晚、壽命比較短,也可能在持戒過程中,因緣不具足就捨戒了。但是至少他在持戒的過程當中,他是威儀無缺。這是第一個持戒時間短,前面中品上生是盡形壽持戒,時間有長短的差別。
第二個,古德的註解上說,這個人是屬於鈍根人,不像前面是利根人。也就是他在持戒的事修過程中,缺乏無常、無我的理觀,所以見到阿彌陀佛之後只證得初果,看得出這個人理觀較薄弱。
這是中品上生、中品中生,這兩種念佛人的差別:第一個理觀薄弱,第二個持戒的時間短。但是這個人的淨土善根一點都沒有缺乏,他也是至心發願求生極樂國,也是順從本願求生淨土。我們看這個人臨命終是怎麼往生的:
【所感聖緣】如此行者,命欲終時,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行者自聞空中有聲,讚言:「善男子!如汝善人,隨順三世諸佛教故,我來迎汝。」
如此行者,除了持戒,也發願求生淨土,以這兩種善根功德,臨命終時,見到阿彌陀佛與諸眷屬;這裡的「眷屬」從義判應該也是比丘僧;放金色光來照耀行者身上,而且手持七寶蓮華至行者的面前。因為他臨終的時候,也是看到阿彌陀佛與諸位比丘僧現前,由此可以判定這個人,也是屬於今生熏習小乘善根的。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10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淨下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修改、增刪、販售
編輯/出版:淨願蘭若 / 釋心賢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第10 卷/共20 卷)
我們淨土宗的修學,主要的思想是一種他力法門,也就是在滅惡生善的修行過程中,把佛力引到我們內心來──「轉他成自」。但是,我們怎樣把阿彌陀佛已經成就的功德莊嚴,轉到我們內心,消除我們無始的生死重罪,乃至往生淨土呢?本經教導我們修「觀相」,也就是你心中要有極樂世界的相狀,才能夠得到阿彌陀佛的加持。
我們眾生的心是苦惱的,阿彌陀佛的心是莊嚴的,你和阿彌陀佛中間,需要有一座橋樑。這座橋樑,就是觀想極樂世界的莊嚴相狀。本經介紹極樂世界,是先解釋依報的相狀,然後再解釋正報的相狀,而依報莊嚴的重心,是以清淨為根本,好比佛陀教我們極樂世界的觀法:
首先,大地觀:是先從水的觀察,變成冰,再變成琉璃地。這在詮釋什麼呢?就是在詮釋極樂世界的莊嚴相是一種清淨相。所以如果你在打坐時,看到極樂世界的蓮華令你產生貪愛,然後感到躁動不安,那就不對了!這朵蓮華應該不是極樂世界的功德相,可能有問題。所以當極樂世界的相狀,在你心中出現時,應該有一種清淨的力量,能讓你感到寂靜,因為「清淨」是極樂世界一切功德的根本。
從清淨當中,能夠引生三種功德:第一個、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都是「光明相」,處處光明。所以為什麼佛陀先講落日?就是建立光明的概念。如果你看到蓮華,感覺蓮華是黯淡的,那就有問題,極樂世界的環境,沒有一處是黯淡無光的,全是放光的,它是充滿光明的世界。其次,極樂世界具足了「莊嚴相」,如果你在打坐間看到極樂世界的樓閣,是石頭、泥土做的,那也不對!這個就是邪觀。極樂世界一切萬物都是七寶所成,非常莊嚴微妙。而且它也是充滿音樂的世界,各式各樣的音樂都能演說妙法。總之,整個極樂世界的特色就是:光明,莊嚴,音樂。
那麼它的結構如何呢?本經講到大地莊嚴之後,還講到寶樹、樓閣、蓮華,這三個主軸。我們到極樂世界,第一個去的地方就是蓮華,在那裡有些人待得久,有些人不久, 總之一定要在蓮華待一段時間,在蓮華當中享受八功德水的安樂、享受水的說法;等因緣成熟了,自然華開見佛,然後離開蓮華到寶樹、樓閣去居住,甚至於遨遊十方世界。極樂世界的整個描繪,是以蓮華為中心,然後是寶樹、樓閣,乃至種種的依報莊嚴。
以下有七個觀法,是觀察極樂世界的正報,哪七個觀呢?第一個華座觀。第二個佛菩薩像觀。第三個佛身觀。第四個觀音觀。第五個勢至觀。第六個普往生觀。第七個雜明佛菩薩觀。是先觀佛菩薩像,再觀眾生跟佛菩薩之間的互動關係,先觀靜態再觀動態。
先看「辛一、華座觀」,這個地方很重要,「蓮華」幾乎貫穿了極樂世界的整個依報正報莊嚴。
辛一、第七華座觀
【許說勸持】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諦聽!諦聽! 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汝等憶持,廣為大眾分別解說。
【三聖現身】說是語時,無量壽佛住立空中,觀世音、大勢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 光明熾盛不可具見,百千閻浮檀金色不得為比」
佛陀講完了依報莊嚴之後,就招呼了一聲阿難跟韋提希,對他們說:『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為什麼佛陀講完之後,重複的提醒阿難尊者要認真的聽聞,並且好好的思惟呢?古德說:因為以下的正報莊嚴更加的精緻、更加的微細,如果你不專心的話,很難契入,所以必須提醒與會大眾,要提起精神好好的聽聞、思惟。
那麼,以下佛陀是說什麼法呢?說『除苦惱法』。這地方等於有兩層意義:你能夠觀察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就等於是跟阿彌陀佛的功德直接接觸,念念之間即能消除我們的生死重罪。
極樂世界的莊嚴,你一旦觀進去啊,頂多三個月你就有感覺,你的身心世界會有變化。因為阿彌陀佛那種功德相啊──「即眾生心,投佛覺海」,但是你必須根據經文去觀才可以,然後配合拜懺一些助行。那麼從現世的角度來說,能夠將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在心中顯現出來,就能夠消除我們多生多劫的罪障,這是第一個除苦惱法。
第二個、臨命終的時候,能夠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往生淨土,徹底的遠離生死的痛苦。
這兩種除苦惱法,我們應當要好好憶持,並且廣為大眾來宣說這個妙法。
當佛陀講完這件事的時候,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突然間在空中現前,乃至於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兩位大士菩薩在左右兩邊站立。他們身上的光明,特別的殊勝明亮,沒辦法仔細去瞻仰,猶如百千的紫摩金色一樣,放大光明。
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時候,竟然有他方佛現前,這是非常不尋常的事。我們都知道依照佛法的規矩,一世不能有兩尊佛出世,「一世無二佛」。所以在戒律裡面說:如果你妄說你是佛陀出世,不犯根本罪,因為沒有人會相信;你說你是菩薩示現,犯重罪、大妄語。你說你是什麼佛乘願再來,犯輕罪,因為釋迦牟尼佛的法還沒有滅,即便是末法,至少法還在。
其實是這樣的:每一個世界都有一個教化主,但是也有例外;比方說<法華經>這種難信之法,開顯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不管你造什麼樣的罪業、不管你起了多大的顛倒,你的清淨佛性不會失掉,都有成佛的可能性,這個思想很難讓人家相信。因為我們一般都是活在妄想當中,哪一個人知道說,把妄想撥開來看,它的本質就是清淨的,誰知道呢?沒有人知道,也很難相信。說:我們無量劫來,打這麼多妄想、造這麼多罪業,還好,清淨的佛性不受污染,有誰敢相信呢?這些罪業都是虛妄相而已。
所以佛陀詮釋<法華經>,開權顯實、會三歸一的時候,很多聲聞人,心中有很多質疑,即便他對佛陀有強烈的歸依心,但是心中還是有罣礙,所以這時候必須有「多寶佛塔」出現─他方佛出來作證明:你們要相信教主所說的是真實不虛的!
此方世界的佛陀在說法,他方的佛陀來幫助作證明,<法華經>出現過一次,<阿彌陀經>也出現這種事情。<阿彌陀經>在『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講了很多很多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之後,說這些功德是怎麼來呢?是你心中憶念阿彌陀佛名號,念念之間創造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所以<阿彌陀經>是以音聲來開顯極樂世界功德,<觀經>是以相狀。這兩個當然是可以相輔相成,你聽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音聲,就能夠趣入彌陀的功德,很難相信!尤其是聲聞人認為音聲是生滅法,一個生滅的音聲怎麼能夠帶動佛的功德呢?因此,到了「流通分」啊,只好請六方諸佛現前,出廣長舌相,來證明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是對的──『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釋迦牟尼佛跟你們講的法是對的,我們也是如是宣說的。
本經亦復如是。為甚麼我們今天觀想蓮華,下面有八功德水、蓮華中有很多的光明…這樣觀想就能夠滅除重大罪障呢?也是很難相信!是啊,所以這個時候阿彌陀佛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親自出來作證明,就是有「啟信」的意思。這是在特別難信、不可思議法門當中,他方的佛陀才會到娑婆世界來互相作證明。好,再看下一段:
【為眾祈請】時韋提希,見無量壽佛已,接足作禮,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見無量壽佛及二菩薩,未來眾生,當云何觀無量壽佛及二菩薩?」
【示所觀境】佛告韋提希: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
這裡,等於是講到「如何去觀極樂世界正報莊嚴的一個準備工作」。還沒有開始觀喔,只是準備而已。那麼韋提希夫人見到無量壽佛之後,就很虔誠的拜下去,當她拜下去的時候,她說話的對象不是對阿彌陀佛說,而是對釋迦牟尼佛說,因為畢竟釋迦牟尼佛是教化主嘛。
她就說:世尊啊!我現在因為佛陀的神通加持力,能夠見到無量壽佛,跟兩位菩薩親自現身,當然我是生長在佛世,正法時代,但是未來末法時代的眾生,想要觀想無量壽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希望得到西方三聖的加持、能跟西方三聖感應道交,應該怎麼辦呢?已經沒有佛陀的現身加持,怎麼辦呢?
佛陀回答說:『欲觀彼佛者,當起想念』這地方兩個重點:第一個、「想」你心中要生起想像,「想」就是一種相狀─於境取相。第二個,要把這個相狀,放在心中「念念相續、明記不忘」;你要讓它相續的時間長一點,產生一種淨化的力量。
怎麼「想」怎麼「念」呢?『於七寶地上,作蓮華想』,就是指蓮華座。本經觀想西方三聖是先觀蓮華座,我們都知道蓮華表示清淨,因為它居塵不染,蓮華的清淨不是遠離染污的清淨,而是它即便處在污泥當中,它的華瓣有一種透明的油質,那些染污的因緣,無法染污到蓮華;無論在怎麼髒穢的環境之下,它永遠保持清淨。
這表示什麼呢?十方諸佛菩薩,所成就的功德,是以清淨心做根本!我們看菩薩的座像,比方說文殊菩薩坐獅子,對不對?表示智慧啊,祂能夠如獅子吼,調伏一切妄想;普賢菩薩坐六牙白象。菩薩有某一些特別的功德,所以會坐野獸、坐動物都有可能;但是從沒有看過一尊佛是坐野獸的,不可能!佛陀一定是坐蓮華座,沒有例外。這表示甚麼意思呢?因為佛陀是尊貴的、清淨莊嚴的,所以一定是坐蓮華座。
這個地方,就在七寶地當中,我們要觀想佛的莊嚴,必須先做蓮華座的想,就是告訴我們:佛陀的功德是怎麼成就的呢?祂是依止清淨心,而不是依止攀緣心;祂是依止離相的清淨心去修波羅蜜而成就的!先把這個基礎工作做好。再往下看,蓮華除了清淨,上面還有甚麼東西,看經文:
【華葉莊嚴】令其蓮華一一葉上,作百寶色;有八萬四千脈,猶如天畫;脈有八萬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見。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蓮華,具有八萬四千葉;一一葉間,有百億摩尼珠王以為映飾;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蓋,七寶合成,徧覆地上。
好,我們把蓮華的這個蓮華座,它的莊嚴解釋一下:那麼蓮華應該怎麼觀呢?先觀想蓮華的每一華瓣都有百寶顏色,各式各樣的顏色都有,不是只有一種顏色;每一華瓣有八萬四千脈絡,好像天上圖畫一樣莊嚴美妙;而且它的每一華脈上,放出八萬四千光明,了了分明,皆令得見。前面說過,極樂世界的蓮華是放光的,它的華脈放出八萬四千光明,了了分明。
在<阿彌陀經>上說:極樂世界的蓮華,如果它的顏色是青色的,就放青光;要是白色的,就放白光;青黃赤白顏色,青色青光、黃色黃光、白色白光,阿彌陀經是這樣講的,它的顏色跟它的光明是對應的。
『華葉小者,縱廣二百五十由旬。』那麼最小的蓮華,它的一片華葉,就有一萬華里這麼大,比臺灣都還大;每一朵蓮華,有八萬四千個葉片;在每一個葉片當中,有百億個摩尼珠王以為映飾;就是說華瓣上面,鑲了很多的摩尼寶珠,來莊嚴這個蓮華;而這每一顆摩尼寶珠,都放千種光明;這個光明在虛空中,好像寶蓋一樣,覆蓋著整個大地。
所以,蓮華除了清淨之外,還有光明;光明當然表示智慧,菩薩在因地修行的時候,是以智慧來引導的,還有種種波羅蜜的莊嚴。就是說:蓮華本身是清淨義,但是蓮華除了光明,還有很多的摩尼寶珠來做莊嚴點綴。
再看蓮華上的種種莊嚴,我們看經文:
【臺上莊嚴】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臺;此蓮華臺,八萬金剛甄叔迦寶、梵摩尼寶、妙真珠網、以為校飾。
【幢上莊嚴】於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為映飾。
【珠光德用】一一寶珠,有八萬四千光;一一光,作八萬四千異種金色;一一金色,徧其寶土,處處變化,各作異相;或為金剛臺,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
此說明蓮華臺上有三種莊嚴:
首先看第一個「臺上莊嚴」:『釋迦毗楞伽寶,以為其臺。』釋迦是「能勝」的意思,「釋迦毗楞伽寶」是說這個寶特別的尊貴殊勝、晶瑩剔透,來當作蓮華臺。所以我們說蓮華是清淨義,連臺座都特別的晶瑩剔透。這個蓮華臺,有八萬金剛的甄叔迦寶-紅色的寶石、清淨透明的摩尼寶,以及美妙莊嚴的珍珠網,在蓮華臺周圍的邊緣,來做點綴裝飾。
再看臺上的「幢上莊嚴」:於其蓮華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這個寶幢,古德解釋:表示「四無量心」,是說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一念清淨莊嚴的心性,以「慈、悲、喜、捨」四種願力,來攝受眾生,所以叫做四柱寶幢。『一一寶幢,有百千萬億須彌山』,這個寶幢就像「百千萬億須彌山」這麼高大。
其次,看寶幔的莊嚴:『幢上寶幔,如夜摩天宮。』寶幢是比喻菩薩的四攝法,當他付出行動的時候,菩薩的調柔猶如寶幔──有布施、愛語、同事、利行,四種方便來攝受眾生。這個寶幔就像夜摩天,夜摩天是欲界的第三天,它的光明特別殊勝,形容就像夜摩天宮的寶幔這麼的莊嚴。
第三個、「寶珠」:『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這個寶珠是比喻菩薩的波羅蜜妙行,除了有四無量心、善巧的四攝法,還有實際的利他行動。就是在這個寶幔當中,鑲了很多很多的微妙寶珠來做裝飾。
簡單說:極樂世界的蓮華臺上面有寶幢,寶幢旁邊掛了很多寶幔,寶幔上面鑲了很多的寶珠,有這三種莊嚴。那麼,這麼多的寶幢、寶幔、寶珠,有甚麼好處呢?先解釋它的德用──這每一個寶珠有八萬四千光明,每一個光明,有八萬四千種不同的顏色;每一金光處處變化,各作奇異之相,以下舉出三種:
能夠變出「金剛臺」、或是變現出「真珠網」、或是變現各式各樣的「華雲」。於十方世界,隨眾生的歡喜而變現,來施作佛事,宣揚菩薩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種種波羅蜜,顯現給眾生看,令發無上道心;換句話說,就在寶珠的光明當中,來宣揚菩薩的種種佛事。這是極樂世界蓮華臺的莊嚴相貌,跟它的功能德用。
【總結觀名】是為華座想,名第七觀。
這個叫第七觀華座觀、華座想,也是正報的前方便
【結示本願】佛告阿難:如此妙華,是本法藏比丘願力所成。
那麼,這個蓮華座的微妙莊嚴,是怎麼來的呢?它是法藏比丘願力所成就的。
這一段的總結經文,在<阿彌陀經>有出現過四次─『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是由無量功德之所莊嚴出來的。極樂世界的莊嚴,當然是彌陀本願所成就的,這個沒有話說。因為,沒有阿彌陀佛因地的發願、塵點劫的實踐,就沒有極樂世界的莊嚴,我們也就得不到祂的攝受。但關鍵是:阿彌陀佛所成就的功德莊嚴,是祂老人家自己受用;身為一個凡夫,我們比較在意的是:「怎麼跟祂的功德相應?」也就是「如何轉他成自呢?」
在<阿彌陀經>當中,蕅益大師解釋三力,其中「佛力不可思議」,這個沒有話說,由於阿彌陀佛的發心,才能幫助我們末法眾生去惡生善,如果沒有阿彌陀佛發心,修行必須完全靠自己的力量,那是一種漫長辛苦的菩薩道,所以我們感恩彌陀的發心,帶給我們一個希望!
但是,我們怎麼契入祂的功德,跟祂感應呢?這個地方,就有兩種差別──<阿彌陀經>是強調名號功德,它是從音聲契入。本經也有講到在臨命終時,如果你真的無法觀想了,那就提起音聲;但是你真的想要消除重大罪障、增加品位的話,相狀是很重要的!你看後面的九品往生,九品的分判啊,從相狀契入的,是品位比較高的。當然,我們也知道阿彌陀佛是法界身,能夠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可以從「音聲」契入、也可從「相狀」契入,當然也可以兩個兼修。
雖說這個蓮華是阿彌陀佛成就的,但是我們在觀想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成就我們自己的蓮華;就在我們觀想蓮華的時候,也念念成就自己的蓮華,是這個意思。這個地方有佛陀的蓮華跟我們眾生的蓮華,這兩層意思。
好,看最後的總結:
【重顯觀儀】若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作此想時,不得雜觀,皆應一一觀之,一一葉、一一珠、一一光、一一臺、一一幢,皆令分明。如於鏡中,自見面像。
【結觀成益】此想成者,滅除五萬億劫生死之罪,必定當生極樂世界。
【辨觀邪正】-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這是說我們要憶念阿彌陀佛功德之前,要先做蓮華觀,這是觀正報之前的準備。所以在作觀的時候呢,不能夠混雜其他的觀想,要很專心而且注意它的次第,什麼次第呢?
先觀蓮華的華瓣,每一華瓣當中有寶珠,每一顆寶珠都放光明,那麼蓮華觀完之後觀華臺,寶臺上有四個寶柱,寶柱旁邊有華幔,華幔上有很多的寶珠。你要一個一個都觀得很清楚,就像照鏡子看到自己的顏面一樣,那麼清楚分明。有什麼好處呢?能夠滅除五萬億劫的生死重罪,而且臨終必定往生極樂世界。依上所說而觀,與經文相符者,就叫正觀;否則,那就是邪觀。
關於佛陀的法身,下一段馬上講到,事實上跟小乘人的法身不一樣。前面有講過,小乘法是以空性的「無常觀」成就了法身,也叫清淨法身,但是阿羅漢的清淨法身啊,叫「素法身」,吃素的素。他不能夠他受用,也不能救拔眾生。佛陀的法身叫做「妙法身」,祂是『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有救拔眾生的力量。我們講一個小故事,來比較一下,凡夫功德跟佛的功德,到底有甚麼差別:
佛在世的時候在舍衛國,有一位大富長者,生了一個女兒,這個女兒生出時很奇怪,她的頭頂上長了一顆寶珠。這顆寶珠白天看沒有什麼特別,一到晚上就放光,而且越晚放光越明顯。所以大富長者,就取這個女兒名字叫寶光。
當然這個是善業力,而且這個女兒善根很強,父親去聽法的時候,她就跟在身邊,長大之後,就要求出家。她也是屬於那種「善來比丘」,根本不用佛陀剃度的根性。佛陀說:「善來比丘尼!鬚髮自落,袈裟披身。」她自然能感得戒體,所以在修行當中很快證得阿羅漢果。
那麼,弟子們就問佛陀說:這個寶光比丘尼,為什麼一出生,頭上就有一顆寶珠呢?乃至於出家之後,那顆寶珠都還在呢?佛陀回答說:這個比丘尼啊,毗婆尸佛入涅槃後,到了末法時代,她是一個在家女居士,有一天到大殿拜佛,禮拜毗婆尸佛的佛像,拜下去,便非常感動痛哭流涕,拜完之後,就把身上非常喜歡的一顆寶珠,供養毗婆尸佛的佛像,而且還咒願:願以此布施的功德,生生世世,出生在尊貴家。她因為這種「供佛」和「咒願」的力量,感得生生世世都出生在天上,或是人間的大富長者家,而且頭頂上都有一顆寶珠放大光明。
我們要說的是:凡夫依止有所得的心,以善業力、咒願力,所創造出來的這種寶珠莊嚴,它本身沒有自在力!
我們必須把凡夫的「業感緣起」,跟佛陀的「法界緣起」,作一個說明:事實上,佛陀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也一定施捨過寶珠,乃至於施捨過祂的身體。但是為什麼祂的功德有自在力呢?而且能夠隨意變現、施作佛事呢?因為佛陀的心是依止菩提心、空正見;祂是以「無所求的心」去做布施,所以所成就的莊嚴,我們看經文就知道──『處處變化,各做異相,或為金剛臺,或作真珠網,或作雜華雲,於十方面,隨意變現,施作佛事。』
同樣一件事情,比方說你現在去做一個財務布施,你用「有所得」的心態去做,來生所感的福報是固定的,是一顆寶珠永遠就是寶珠了,而且別人看到它,也不可能生起滅惡生善的效果,頂多起歡喜心,甚至起貪心 想要偷你的寶珠都有可能。如果你是以無相的菩提心──以「無所求」的心去做,而且發願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那你以後得到這個寶珠,那是不可思議啊!每一個人看到都會起歡喜心、都能夠生起滅惡生善的善根、都能夠施作佛事。
我們要知道:同樣一件事,你的心態不同,結果就不同!
我們現在除了仰仗佛力來幫助我們之外,也要知道「為什麼佛陀都有這種功德」。其實<觀經>雖然是他力的加持法門,但從某種程度來講,也是提醒你──自己要發心!所以<觀經>還講到──「託彼依正,顯我自性」,就是說:自性功德我都已具足,為什麼不把它開顯出來呢?所以我們在觀想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時候,雖然要生起歸依之心,但是也有自我勉勵的意思。
這個就是講到蓮華的莊嚴,這種莊嚴能夠起各種變現,而且在變現過程當中,能夠宣揚佛陀的功德,讓眾生能滅惡生善、施作佛事。
辛二、第八佛菩薩像觀
這一科是一個「總像觀」,是把佛跟菩薩合起來觀。到下文再把它分開來,做個別的、微細的觀察。我們看經文,先看前面三段的總說:
【結前啟後】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次當想佛。
【想佛緣由】所以者何,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結歸一心】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徧知海,從心想生。
這段經文很重要!在修觀時,如果這段經文不懂,你就沒辦法修了,這個道理非常重要!
我們依經文解釋一下。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見此事已』,你能夠把極樂世界的蓮華座觀,觀想成就之後,就可以觀想佛了。當然是觀想佛坐在蓮華座上。『所以者何?』為什麼要觀想阿彌陀佛的身相莊嚴呢?
『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是講到佛陀的身-以「法性」為身。
這裡,再解釋一下,佛陀的救拔有兩種:一種是「應化身」的救拔,一種是「法性身」的救拔。
什麼叫應化身的救拔呢?比方說,諸位有幸生長在佛陀時代,能夠親自看到佛陀,整天跟在佛陀的身邊,這個時候佛陀就可以主動救拔我們,而且是無條件的救拔,這個叫做「為諸眾生不請之友」。
諸位可以看看佛弟子得到佛陀的加被,即便他在打妄想,佛陀都有辦法去改變他,而且不用你去祈請佛陀救拔你,只要善根成熟,佛陀就主動救拔你,所以叫做「為諸眾生不請之友」。但是有一個條件:「你要生長在佛世」,只要你有善根,佛陀可以毫無條件、主動積極的救拔你,這是應化身的救拔。
但是,等到佛陀一期的應化結束了,佛陀死亡了、涅槃了,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佛陀了,這時候剩下「法身」。法身的救拔跟應化身的救拔有所差別,是有條件的救拔;祂有一定的道路,必須跟祂的道路相應,佛陀才有辦法救拔你,所以佛陀滅度之後,祂就不能主動救拔你。
但是:『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這是針對像法、末法時代來說的,就是我們出生的時候,佛陀滅度了,那怎麼辦呢?沒關係!還有希望。因為佛陀應化身滅度了,佛陀的法性身──遍一切處,恆常存在。
而佛陀的「法性身」有什麼好處呢?「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關鍵在這個「入」。智者大師解釋說,就是一種「自在力」。
其實我們凡夫也會造ㄧ些功德,對不對!我們也曾經布施、持戒、作很多慈善事業,那麼這些功德我們想要輸送給我們的親友。比方說你的父母親、你的子女…你要怎麼做呢?只能夠迴向,是不是?你不能說:某某人啊,你在美國,沒關係,你觀想我的形狀,我就能夠入到你的心中哦。我們做不到。他觀想你的形狀,他還是依舊苦惱,因為我們不能入眾生的心中!所以我們凡夫的功德,只能夠透過迴向來輸送,當然這中間的過程,障礙重重,問題就比較多,因為彼此之間的因緣淺深都有問題。
但是:佛陀的力量很大,即便佛陀滅度了,剩下法身,都能夠入於眾生的心想當中,所以即便佛陀沒有在我們身邊,我們還是可以跟佛陀感應道交!
為什麼?因為佛陀的法性身,祂有『能入』的功能,能透過我們的妄想,進入到我們的心中,產生一種感應加持的力量。
但是,這個地方要有條件,我們說過佛陀滅度之後,佛陀對我們的救拔,是有條件的救拔,不是無條件的救拔──必須我們準備好了,佛陀才能夠產生「入」的力量。
怎麼準備呢?這個地方說來話長,我們等下一堂課再來說明。總而言之,生長在末法時代,讓我們感到很遺憾,雖然得到人身,佛卻滅度了;我們還有很多的煩惱、很多的業障在,誰來幫助我們呢?其實,雖然佛陀應化身已經滅度了,但是佛陀法身還在,只要你有正確的方法,就可以達到跟正法時代一樣的效果、得到佛陀的加被,而這個方法當然就很重要了!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