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28
前面一段講到:我們一個修行上路的人,跟一個生死凡夫的心態,是不同的。一個生死凡夫,他的心是─心隨妄轉,他的心完全是隨順過去的妄想,所以他過去打什麼妄想,現在他還打什麼妄想,那當然就沒有所謂的「五陰魔境」這件事,因為他是順從妄想。
但是當你研究《楞嚴經》之後,你的心開始「逆流照性」─逆生死之流、逆妄想之流,照了清淨光明的本性。這時候你心中有兩種力量:你「過去的妄想」跟你「現在的正念」,真妄交攻;這時候你會出現很多、很不平常的影像,還有很多、很不平常的感受跟妄想。而你面對的方法就是:保持平常心─「不迷、不取、不動」,你該做什麼功課,你還是做什麼功課,不要管它,它不是你對手,黑暗一靠近光明,黑暗自然消失掉。如果你向外攀緣,你隨順它而轉,那就糟糕了,你就前功盡棄了,你前面的修行全部白費了,所以你不得不小心。你會把你過去生,跟你小時候的那些「顛倒想」逼出來!你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被它所轉!
佛陀最後把這「五陰」的相貌講出來,讓我們提高警覺。五陰的真實相是什麼?你清楚了,你就不容易被五陰的魔境所轉,因此追根究底,你還是要有一些智慧的判斷:
丁二、正明五陰之相(分三:戊一、總明。戊二、別示。戊三、結成)
戊一、總明
先看「五陰相狀」,佛陀作一個攏總的說明:
(真本無陰)『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
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
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
(迷執故有)『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
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
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
(陰本妄想)『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這一科有三段,首先『真本無陰』─「真實的心性」本來是沒有這個「五陰」的假相。說:在我們一念的精真妙明,精純而不夾雜,真實而不虛妄的微妙光明心性當中,是本來清淨、本來圓滿的;它本來就沒有三界的生死果報,也本來沒有煩惱的塵垢,乃至於無相的虛空,也是一念的無明妄想所生起的。所以在我們本覺妙明的、真精的心性當中,主要是因為一念的愛取妄想,而創造了種種的世界的差別,這種情況猶如「演若達多」迷頭認影。
這是一個公案,我們說明一下:什麼叫『演若達多』?
佛在世的時候,在室羅筏城,有一個人叫做『演若達多』,這個人早上起床的時候,還沒有很清醒…就半迷半睡的狀態,他去照鏡子;那麼他本身沒有很清醒,鏡子又模模糊糊的,所以他照鏡子時,突然間…「欸!怎麼只看到我的身體,沒看到頭呢?」沒有見到「頭」啦!他就以為他的頭失掉了,到處去找頭…這時候有一個善知識過去「啪」——把他頭打一下;欸!醒過來,原來「頭」還在。
佛陀用這個故事是比喻什麼呢?就是:「這個人─他只相信鏡子的影像,他不相信他自己的頭」;他自己頭在,但是他不敢承認,他看到鏡子上沒有頭,他寧可相信鏡子的影像,他也不相信他真實的頭在。
我們凡夫,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只相信─我們心中的「影像」,我們不相信我們內心─清淨的「本質」。沒有一個人去肯定、去迴光返照,那個「能念的心」,它的本來面目是清淨的,我們在乎的是─心中出現的那個「假相」;這個就是『演若達多迷頭』—迷失了真實的頭,我們只承認鏡子的影像。
佛陀這個譬喻,譬喻的很好!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創造了「五陰身心」這個假相,我們只承認這個鏡子中的假相,至於這個「假相」背後那個鏡子─那個能念的心、清淨的心,我們卻不敢承認。怎麼辦呢?當然靠佛陀的出世。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不但「所變現」的「五陰假相」是虛妄的,乃至於「能變現」的這個「五陰的妄想」,它也是一個沒有真實的起處。你說妄想從什麼地方來?當然「覓之了不可得」!妄想從什麼地方來?就是從虛妄中來。如果說妄想是真實的,我們本來就有妄想,那就沒有一個人可以成佛,所以妄想是不真實的,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所以佛陀只好在眾生的妄想當中,安立一切法是因緣生─『諸法因緣生』;因為你一定要打妄想,那只好說『諸法因緣生』,從因緣當中勉勵我們要「斷惡修善」,至少能夠創造一個安樂的因緣。
很多人問說:佛陀說三界的果報─人天、地獄、餓鬼、畜生是夢幻泡影;那這個夢幻泡影到底是有!沒有?你覺得三界果報到底有、沒有?對!答案是「很難講」!你要是「迷」,那當然是「有」,你要繼續迷惑顛倒、繼續的攀緣下去,它對你肯定是「有」─「夢裡明明有六趣」;但是你迴光返照的人、安住真如的人,你要告訴你自己「本來沒有」、沒有這個東西─「覺後空空無大千」,所以三界果報「有、沒有」就看人而異。
佛陀因眾生的堅固妄想,安立了「諸法因緣生」的這個教法,這是在對治這些外道,因為外道迷因緣生,一切法「自然」。什麼叫「自然」呢?一切法是沒有因緣的,你會做人、這個人福報很大、這個人很苦惱…生命只是一個偶然,沒有什麼道理的,這就是自然。其實:彼無相的虛空,尚且是真實心性當中的妄想所生起的,所以「因緣」跟「自然」都是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所安立的。佛陀看到我們眾生迷「自然之法」,所以佛陀只好約著眾生的妄想,而安立「諸法因緣生」。
佛陀說:『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佛陀為了使令眾生了知五陰是虛妄的,只好說五陰是因緣所生,這是針對「人天種性」跟「二乘種性」而安立的。所以『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實際上,能生起五陰的妄想尚且不可得,更何況是由妄想所生的五陰的假相,那更是了不可得的,『元無所有』,更是了不可說。意思是說:連「能變現」的五陰妄想都不可得了,何況是「所變現」的這些枝末的五陰,那更是不可得!更何況那些愚痴外道,還把五陰的相狀當作「自然」;說「因緣生」已經是一個不圓滿的教法,何況是自然的法則,那更是顛倒了!所以如來在圓滿的教法當中,發明五陰的根本原因─只就是一念的妄想所變現,在一念的清淨心當中,是了不可得!
佛陀的說法是以「二諦說法」。佛陀剛開始面對苦惱眾生,他的大乘善根沒有成熟之前,佛陀只好說「諸法因緣生」。因為眾生一定要堅固的執著於妄想,認為妄想是真實的,好…那你不能捨棄妄想,那起碼你打好的妄想─你打布施的妄想、持戒的妄想、忍辱的妄想…。所以佛陀在人天教法中、在二乘教法中,講到了「諸法因緣生」─以世俗諦的角度,安立諸法因緣生。但是到了大乘第一義諦的時候,佛陀從勝義諦的角度講「諸法本自無生」─佛陀說本來就沒有五陰、本來就沒有生死。
佛陀說「諸法因緣生」,也說「諸法本自無生」──你不能說佛陀的教義相矛盾!佛陀以前說「造善」可以成就安樂的果報,現在說從「真如」的角度,根本就了不可得,這有矛盾嗎?當然沒有矛盾,是淺深的問題!當你的程度還不能夠接受真如的「空性」,佛陀只好說「諸法因緣生」;實際上,當你在佛法上,往上提昇的時候,你要告訴你自己「諸法本自無生」。所以從世俗諦的角度來看「諸法因緣生」是對的,但是你要入「勝義諦」,從真如的角度來看一切法─一切法本自無生。這兩句話並沒有矛盾,「諸法因緣生」也對,「諸法本自無生」也對;一個是從「真如的作用上」來安立,一個是從「真如的本體」來安立,都可以。
戊二、別示(分五:己一、明色陰相。己二、明受陰相。己三、明想陰相。
己四、明行陰相。己五、明識陰相)
己一、明色陰相
首先看「色陰」─就是一切的物質世界,包括內在的根身、外在的山河大地、草木房舍等等,都叫「色陰」。
(體因想生)『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
(引喻詳釋)『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
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醋出?』
(結示立名)『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那麼既然我們本來是清淨,為什麼現在就有這個「色身」呢?怎麼就會有這些男眾的色身、女眾的色身、還有各式各樣的色身呢?佛陀說:『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我們的色身,主要是由於父母彼此間有情愛之想…這第一個;其次,我們自己也打妄想,假設我們不打妄想,也不能來受胎;我們打什麼妄想呢?「愛憎之想」。
如果你今生是要投胎做一個男眾,你在中陰的時候,你會對那個女方生起貪愛之想,對男方生起憎恚之想。所以說我們是在「想」中傳命,因此我們今生的色身,是三個人打妄想共同創造出來─第一個、你的父親打妄想;第二個、你的母親打妄想;第三個、你自己打妄想,這三種「妄想」就把我們今生的色身創造出來。
佛陀舉例說明這個道理─『如我先言:』如前面經文:譬如我們心中想像酸醋的滋味,口中就產生口水,這口水從什麼地方來?是你「想」出來的。『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我們觀想自己登上高山,我們的足心,就有酸澀的感受,這個感受從什麼地方來?也是打妄想創造出來!因為事實上懸崖並不現前,酸醋的物品也沒有真實的到來,如果我們的「色身」跟「內心的想像」是不相通的話,那麼口水從什麼地方來?這種酸澀的感受又怎麼產生呢?所以「物質的世界」跟「妄想」是相通的,由此可知:我們的色身是由一種「堅固的妄想」創造出來的。
這個「堅固的妄想」如我們前面說的─是一種習慣性的妄想。比方說:有時候我們偶爾起惡念、偶爾造一個惡法,這個不能構成堅固妄想,這在〔唯識學〕為「不增長業」─你一生當中,你的想法都是正常的,突然間你一時的糊塗、造了某一個惡業,之後你非常的懺悔,馬上更正過來,這個業對於來生,不能有招感果報的力量,因為這是「偶一為之」的;如果你經常、習慣性的打某一個妄想,那你就要注意了,這個叫「堅固妄想」——數數現行,輾轉增勝。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長者叫賢面長者,他在王舍城是富貴第一的長者,他的錢財多到他從倉庫裡面滿出來,不要說走不進去,連倉庫都滿出來,他的珍寶多到這種程度。但是這個人雖然福報大,他有兩個很不好的習氣:第一、「慳貪的心」特別重,第二、「瞋心」特別強;有人向他乞食、乞物品,不管是貧窮人、修道的沙門,他就起瞋恨心把他們趕走。
後來賢面長者(看這個意思:他活得不是很長,應該在中年就往生了)臨死之前非常生氣,他說:我好不容易積集這麼多錢財,現在要離我而去,他非常不甘心…起瞋心。因為瞋心的妄想力量的加持,他死後馬上變成一條大蟒蛇…(馬上哦!幾乎是沒有投胎,直接轉成大蟒蛇);這條大蟒蛇就盤繞到倉庫珍寶的地方…在那個地方圍繞。他的家族不敢住,都離開了,乃至於過路人,一靠近這個倉庫,牠就用毒氣去噴他,受到牠毒氣噴的,不是死亡就是重傷。
經典上說毒蛇有三種:「最下品」的毒蛇─是用咬的,牠的毒液在牙齒裡面;「中品」的毒蛇─噴毒液,牠不用咬你,牠遠遠的噴毒液,你身體沾到毒液你就死亡;「最上品」的毒蛇─噴毒氣。賢面長者就是變成這個噴毒氣的,所以這時候沒有人敢靠近牠了,但是有些外地人不知道,從那邊走過去,就被牠傷害了。
當時國王就很擔心,報告佛陀,請佛陀去調伏這個毒蛇,佛陀就帶著缽,走到長者的倉庫前,這條毒蛇看到佛陀走過來,牠就噴毒氣警告祂,但是佛陀還照樣走過來,牠非常生氣!這時候佛陀把手掌舉出來,放五種光明入慈心三昧。這條毒蛇受到光明的照耀,牠的身心清涼柔軟,瞋心就化解掉了。佛陀就對牠說:長者!你有沒有想一想,你前生就是因為瞋心,變成這個相貌,這麼的醜陋,你要繼續的這樣顛倒下去、你再繼續害人,你來生到地獄去,你知道嗎?那有多可怕呢!長者也是有善根,他生長佛世,聽了之後很慚愧…一個人開始迴光返照,就有希望,他就向佛陀懺悔、皈依三寶。佛陀說:好,你既然皈依三寶,那你就爬到我缽裡面來吧,蟒蛇就跑到佛的缽裡,佛陀就把這個缽蓋住…帶牠回精舍。
當然,這件事情就轟動整個王舍城,很多人想要來看這條蛇,到底長什麼樣子?佛陀帶回精舍的時候,外面很多人圍觀、看熱鬧的;這條蛇聽到外面很多人要看牠,牠很慚愧,就閉氣不呼吸,死掉了。因為牠臨終之前,有慚愧心又皈依三寶,牠依止那一念的善念,生到忉利天去了。一個天人,他剛投生天人的時候,他會知道他的來處——善知來處啊,他知道因為皈依三寶的關係、因為佛陀說法的關係,所以他生感恩心,夜晚的時候,來到佛陀的面前,圍繞三匝、禮拜佛陀;這個時候佛陀為他講《四諦法門》,這個天人當下即證得初果。
我們看這位「賢面長者」─他從一念的「瞋心」,堅固的妄想,變現成一條毒蛇的色法;也因為皈依三寶的心,變成一個人天的色法,最後證得初果。所以這個色身,就是我們的妄想創造出來的。
我們一個人,好好看你內心的妄想,會知道兩件事情:第一個:你會知道你前生大部分打什麼妄想,因為你前生的妄想,才創造現在的你。第二個:你會知道你來生會什麼樣?比方說…你面對財物的所緣境,你打什麼妄想?你會選擇跟大家分享?還是選擇自己完全占有?如果你選擇跟大家分享,你來生是有福報的,你念念之間,都是在栽培你來生的財富。所以財富從什麼地方來?「堅固妄想」,就是從布施的妄想創造出來的;比方說,你遇到煩惱活動的時候,你選擇克制?還是選擇放縱?你選擇「克制持戒」你來生是尊貴;比方說有人刺激你的時候,你會選擇寬恕?還是選擇瞋恨對立?你選擇「寬恕」你來生就長得莊嚴。
有人說:一個人到四十歲,大概你的想法固定了,所以你將往哪裡而去?其實就你看你日常生活當中「遇境逢緣」你習慣性打什麼妄想,你來生的藍圖、那個色法大概可以畫出來了;除非你改變,你真實的覺悟、真實的改變,否則你大概就往那個方向去。你將往哪裡而去?一個人四十歲大概是大勢已定,差不多了!你看你打什麼妄想,你大概就知道——你來生是一個什麼樣的色身、什麼樣的物質世界,是安樂的、莊嚴的?還是醜陋的?還是痛苦的?大概可以看得出來。
『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就是說明:既然「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那麼這個色法從什麼地方來呢?是「堅固妄想」變現出來的!
己二、明受陰相
「受陰」:前面的「色陰」是物質,以下的「受想行識」都是心法。「受」是我們心中的領納跟一種感受。我們的感受從什麼地方來?看經文:
(轉想成受)『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
(結示立名)『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
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即此所說』正如前面佛陀所舉的例子『臨高想心』,觀想自己面臨高山,我們的足心就會生一種真實酸澀的感受。『由因受生,能動色體』,也由於這樣心中的感受,牽動了我們色身種種的受用,所以我們現前的『順益違損』,面對順益的境界,產生增上快樂的感受;面對違逆的境界,產生折損痛苦的感受;這兩種感受,在我們的心中,互相的奔馳、交互作用,這就是我們說的『虛明第二妄想。』
『感受』為什麼是『虛明』呢?
因為「色法的存在」是比較長久的,比方你買一棟房子,你今天住這個房子,你明天還住這個房子,它色法的存在性是長久的,它是一種習慣性的、長久性的妄想變現出來!但是「感受」是暫時的,為什麼呢?因為感受有兩個特色:『虛』─它虛妄不實;但是它又『明』─它又清楚分明,像真的一樣。比方我們有些人喜歡吃榴槤,他的心跟榴槤接觸的時候,感覺這個榴槤真好,顏色也特別美妙、滋味也特別美妙。但是等他吃久了以後,榴槤吃多了,他就厭倦了,它又變成不好。所以『感受』是怎麼樣呢?「變化的」。『虛』就是虛妄變化的,它不像前面的色身,堅固妄想是持久性的;感受的妄想是變化的,但它雖然變化,又感覺那麼的真實、那麼的清楚,叫做『虛明妄想』─是又虛、又明的妄想創造出來的。
己三、明想陰相
(身念相應)『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
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
(結示立名)『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由汝念慮』─由於我們心中的念慮,(就是:心中的思慮),才趨動我們的色身來造業。這個「業」─身口二業是由「心」的思想推動的;比方說你去佛堂拜佛,你為什麼會有這個動作呢?你心中一定有出現一個想像──欸…佛的功德莊嚴,我要去禮拜祂、我可以懺悔業障、可以積集資糧,你一定有這樣的一個想像,才會推動你去佛堂拜佛。那你為什麼想聽經呢?你一定有所想像,欸…聽聞佛法來開啟我心中的光明智慧;所以我們每一個行為,都是由「念慮」來推動我們的色身。
但『身非念倫』但是「色身」是一個物質,「想像」是一個心法;一個是物質,一個是心法,兩者怎麼融通呢?『汝身何因隨念所使?』我們的色身,又怎麼能夠隨心中的想像來驅動呢?「色身」是沒有明了性的,「想像」是一個有明了性的心法,因為『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我們的心先取著一個「相狀」,你要拜佛的人,一定取著一個佛的功德相;你要聽經的人,一定取著一個法的功德相,對這個「相」產生愛取,就使令我們內心去相應、來推動我們的身口。
這種情況包括─『寤即想心,寐為諸夢』,白天的造作是由覺醒的心、想像來推動;做夢的時候,為什麼夢中你也有一些造作呢?夢呢!是由夢中的想像去推動。你白天在做事的時候,晚上也在做事,各有想像!『則汝想念搖動妄情』─我們一天當中,由於心中的想像,推動我們身口二業,去做種種妄情的行為,這叫做『融通妄想』。什麼叫『通』呢?因為它通內、通外。「想像」─「融通妄想」力量最大;在「五陰」的妄想當中,最有主導性的就是「想陰」。
其實:「色陰」跟「受陰」主要是在承受果報,受報完,就算了;但是「想陰」通內通外、通因通果;它既是一個「結果」,更重要的,它也是一個「因地」─「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你來生的結果,完全是你「心中的想像」創造出來的。
我們為什麼要聽經,諸位知道嗎?
就是學習佛陀是怎麼「想像」的。你看「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佛陀遇境逢緣,祂為什麼會選擇布施的想像、持戒的想像、忍辱的想像?我們現在學佛,就是學佛的「思考模式」,把凡夫的想像轉成佛的想像,你就成功了,這個種性就成功了。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位法國百貨公司的店員,有一天,他在經濟蕭條的時候被裁員,沒有工作了…整天喝酒,所以他太太離開了,家庭破碎了…非常沮喪,他就想自殺;他就一方面喝酒、一方面開車,開到河邊,就往河裡走過去,走到一半他突然想到:欸…不對!我有個好朋友很關心我,我臨死之前應該跟他道別一下,就拿起手機跟朋友道別說:「我想要自殺,向你最後道別…」他朋友說:「哎呀,你不要急著死,我知道有一個人會算命,你好歹給他算命看看,可能有希望也不一定。」他在朋友勸說之下:要死之前算個命吧,就跟他朋友去算命了。結果那個人算命─用水晶球一看「哎呦…你前生是拿破崙啊!」
算命先生說:「你是拿破崙轉世的。」他一聽「哎呦…我是拿破崙…」他本來對拿破崙也不了解…不要急著死吧,看看拿破崙是怎麼樣;去圖書館研究拿破崙整個生平,…拿破崙做什麼事,都是主動積極…他每天看拿破崙的傳記,他的心——不思議心、不思議變,他本來是非常消極、非常懈怠放逸的人;他慢慢就覺得我是拿破崙,我應該傳承我前生的想像才對!他變成主動積極,後來他就去找工作,不斷的找,終於找到工作了,他在整個店員當中不斷的努力,後來他變成法國百貨公司的鉅子,經營了很多、很多的連鎖店。
事後「商業週刊」在訪問他的時候說:「你真的是拿破崙轉世嗎?」他說:「我不知道,應該不是吧!但是他當時的想像,對我很有加持力。」就這樣…我們可能會有一個不是很圓滿的現在,但是你一定要好好培養你的想像,否則你的未來也完了。我們今生可能是來「酬償業力」,我們是來還債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過了就算了,但是面對環境的時候,你用什麼思考模式,這個非常重要。
一個菩薩道的道人,他要有兩種想像,你來生就非常的安樂圓滿:
第一、你要有「來世」的想像:你會覺得「今生」比較重要?還是「來生」比較重要?在你的思考模式…「來生」比較重要,那你這個人有功德。一個太重視今生的人,要遠離過失就很困難,你很難為了「來生」去做一些犧牲。你要經常有一個「創造來生」的想像──你要經常告訴你自己:你是為了「來生」而活的!你就成功了。
第二、你要有「眾生」的想像:當我們的利益跟無量眾生的利益,相衝突的時候,你會做什麼選擇?你會選擇利己?還是利人?(大眾答:利人。)對!前一段,是牽涉到功德跟過失,這個是牽涉到功德大小的問題。
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如果你今生的所作所為,你總是只想到你自己,即便你好好的布施、即便你好好的持戒、你也很努力在修忍辱,我可以告訴你:「你來生的功德肯定不大」;就算有,也不大。為什麼呢?因為「法性量等虛空」─眾生發心小,你的想像力就這樣子,你來生會有什麼樣廣大功德呢?
宗喀巴大師說:我們凡夫,我們過去什麼善法都做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什麼都做過,為什麼我們現在還是這副德性呢?佛陀也做很多善法,為什麼祂成佛了呢?因為祂的心態跟我們心態不同──佛陀在布施的時候,是為「無量眾生」來布施;祂持戒的時候,是為利益「無量眾生」而持戒。佛的心量開闊,心量大,所以祂的功德大!
我們凡夫的心量狹小,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來生」的想像跟「眾生」的想像,你來生才會有大功德出現。其實來生的果報─就在你的心中,看你要不要栽培而已;今生已經來不及了,你今生要改變很難,因為它是異熟果,業力成熟了;今生是前生決定的,你的重點是在來生,關鍵就是─你要改變你的思考模式。
己四、明行陰相:
「行」就是一種遷流生滅之相。
(體遷不覺)『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
(雙詰是非)『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
(結示立名)『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前面的「想陰」就是「取像分別」;「行陰」就是念念的遷流生滅相。
『化理不住』…所謂的「行陰」就是身心世界當中,那種生滅變化的根本,它的相貌是念念遷流變化的;比方說指甲每天在長,頭髮也不斷的在生長,乃至於我們壯年之後,氣血慢慢的消滅,面貌不斷的在老化…而這每一天的變化、每一秒中的變化,我們自己覺察不出來,這就是『行陰』。
佛陀就稱呼阿難說:『此若非汝,云何體遷?』這個「變化相」到底是不是我們色身的一部分呢?如果它不是,那它為什麼會影響我們色身、會不斷的變化呢?如果它就是我們的色身,那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出來呢?所以說:諸行念念的遷流變化,它是一種「妄想」!什麼叫「妄想」?一種什麼妄想?是一種「幽隱的妄想」…很微細、很難覺察的妄想。
我們前文…「色、受、想」這三個是容易理解的,「行陰跟識陰」對我們凡夫來說,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而已。什麼叫「行陰」呢?它形容一件事情…我們的生命是「動態的」。你說:我現在很快樂,其實你講的「快樂相」是指前一剎那。我們是活在一個動態的生命,動態的生命無法保持原狀……說:我今天跟昨天一樣…沒有這回事!你要嘛比昨天進步,你要嘛比昨天退步,生命沒有保持原狀,因為生命是動態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生命受了「行陰」…遷流的影響。
己五、明識陰相
前面的「色、受、想、行」是一個生滅相,「識陰」相對於前面,它是一個寂靜相,是前面四陰的一個依止處,我們叫「大倉庫」。
(識陰非真)『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
若實精真,不容習妄。』
(隨境生滅)『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
於後忽然覆覩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
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
(引喻申明)『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
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
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
(結示立名)『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
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第五「識陰」─指的是「第八識」─是我們精純明了、湛然不動搖的第八識。第八識相對前面的色、受、想、行,它是寂靜相。如果我們把這個寂靜相,當作是一種常住不變的真如,那就有問題,它不是「真如」。為什麼它不是「真如」呢?佛陀說:它是生滅的、受熏的;因為第八識它表現在我們的身心世界,離不開「見聞嗅嚐覺知」六根的作用;假設這六根是精純、真實的,它就不應該容納虛妄的習氣才對,真不能容妄;事實上,六根的作用是生滅的─有增有減。怎麼說呢?
佛陀講出一個譬喻─假設第八識是「不生滅」的,那麼它表現在六根,為什麼我們過去,曾經在某一年,看到一個很奇怪、很特殊的東西,經過幾年以後,我們忘了一乾二淨,連那個忘記的念頭也沒有了,可以說忘得徹徹底底、乾乾淨淨。但是後來,覆覩前物,又再一次看到這奇特的物品,心中的記憶又再一次的現前,一點都不忘失。可見這個精了湛然不動的第八識,它是念念受熏,它的確是有增、有減,有時候記憶力增加,有時候記憶力衰退,它所產生的這種熏習種子的功能,可以說無量無邊,又如何來計算?所以「第八識」…你說它是生滅也不對,說它是不生滅也不對,它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它的體是真如,但是它所表現的作用卻是「受熏」的,受熏就是「變化」的。
佛陀結勸說:阿難當知『此湛非真』─「第八識」這個湛然的相狀,它的作用不是真實的,就好像一個急速的水流,你遠遠望去好像是寂靜,它只是流得很快、流得很微細…我們看不到而已,並不是說沒有流動。所以假設它不是一個妄想的根源,它又怎麼能夠受熏呢?除非你能達到「六根互用」,這時候你的妄想才能夠消滅,否則第八識的生滅相都是存在的。
則汝現前這六根的作用…『中串習幾』。這『中串習幾』什麼意思呢?第八識的作用,就是把過去的習氣跟現在的習氣,把它互相的貫穿…過去貫穿到現在,現在也會影響到過去。這個湛然明了的熏習,它是『罔象虛無』的假象,它是什麼假象?是一種顛倒的、我法二執相應的、微細不可了知的一種精純之想,所以第八識也是妄想。
「第八識」的主要功能有兩個:第一、它在因地上叫「持種」…它可以把你過去所打的妄想、所造的業力,全部保留下來,叫「持種」。第二、它在果報上「異熟」…它把你最強的「業力」變現成「果報」,它是執持種子、變現果報。
我們現在受「菩薩戒」,有些人他緣境發心…緣十法界發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增上心,一發心,就發起來了;有些人很困難,你要讓他發菩提心很困難,就是他過去生沒有這種栽培;就像聽經……有些人一聽就懂,有些人聽了以後,好像似懂非懂,栽培不夠。
要知道:「現在的我」是由「過去」影響的;所以我們看一個學佛的人,他有一個特點…他經常很矛盾;現在的我要這樣做,過去習氣的我不同意,經常會發生這樣;我想要這樣做,另外又有一個聲音出來反對,這是「真妄交攻」!你沒有學佛,當然「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是統一的,那你就沒辦法改變!一旦是修行人,他「現在的我」跟「過去我」肯定會互相衝突的。
在《經律異相》講到一個件事:有一個人,他白天的時候出去,看到一個天人長得很莊嚴又有光明;這天人看到一具屍體,他對屍體散花,然後繞著屍體讚歎、禮拜。這個人就問他說:「欸!你應該是一個天人,這麼莊嚴!你為什麼對這具腐爛的屍體這麼好呢?」他說:「你不知道,我現在有這樣的果報,都是它造成的,它是我的前身,它過去生積集很多的善業,把我創造出來。」這個人,走著走著…到了晚上的時候,看到一個小鬼,拿一個皮鞭在鞭打一個屍體。他說:「欸!鬼啊,你為什麼要鞭打這具屍體呢?」他說:「哎呀,你不知道,我被他害慘了,我現在很痛苦都是它害我的。」這是他的前身。
「阿賴耶識」…它可以讓生命變成一種相續。為什麼生命會相續呢?因為有「阿賴耶識」。為什麼你死掉之後,馬上會出現生命?「阿賴耶識」把你的業力保存了。你看所有的前七識都沒有保存業力的功能,它造完就走了;第六意識造完業,就走了,是第八識把它保存下來,使令這個生命相續下去。
我們修行人,大概就是兩個選擇─「第六意識」,跟「第八識」。「第六意識」就是─現在智慧的你,「第八識」是─過去的你;你要用「第六意識」的智慧來調伏「第八識」,所以我們一個人經常要修「止觀」。
怎樣修「止觀」?跟過去的你溝通!深層溝通──你告訴你自己:「不要在三界流轉下去了,三界有很多快樂,這個快樂都是有過失的,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非實安樂住,這個快樂果報是夾雜著痛苦的危機,夾雜了三惡道的危機。」你必須用智慧來跟過去的你,做一個深層溝通,產生一個生命的共識。「第六意識」的工作,就是跟「第八識」溝通,這叫「轉識成智」!
戊三、結成
(經文)「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這是作總結─前面五陰的果報,是由五種不同的妄想創造出來的。總而言之,你現在的「色、受、想、行、識」,都是妄想創造出來的。這裡主要是講「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本來是畢竟空的。
《楞嚴經》講了很多思想,其實就是一個主題:『稱性起修』─你要站在一個本來沒有煩惱的角度,來斷煩惱;你要站在一個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這兩句話諸位聽得懂嗎?你這兩句話懂了,你學習《楞嚴經》基本上及格了;如果你這兩句話還聽不懂,那這一堂課對你來說,只是結緣─結來世的因緣,也很好。我再重覆一次:修行人不能站在「妄想」的角度,來思考事情;你要站在「真如」的角度,來思考事情,你的修行才會突破得快。
你的思考模式,會影響你進步的快慢哦!為什麼古人說「日劫相倍」?人家修一日,超過我們修一劫,因為他的智慧深。你不能老是活在過去的顛倒想,說:「煩惱是真實的,我佛號也是真實的…我跟你拼了。」那就糟了,那你要修到什麼時候呢?你要想想看,妄想是無量劫打來的妄想,你現在少少的佛號,你想跟它拼了,你這不是不知量力嗎?
但是你有「般若的智慧」就不同了,你告訴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站在一個本來沒有煩惱的角度,來斷煩惱;站在一個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從現在開始,你要從「真如」的角度來思考事情,從「勝義諦」的角度來思考事情,你進步就很快了。從「本來無一物」建立你的菩薩道,從「本來無一物」提起你的佛號,這就是本經『首楞嚴王三昧』的思想;先找到你的家,然後從你的家裡重新出發!
前面就是在講這個觀念─色、受、想、行、識,五陰是本來沒有的,是後來的妄想捏造出來的;既然它是妄想捏造出來的,它自然可以還滅,是這個意思。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27
我們這一科是講到「破障篇」,有兩小科:第一科「破邪見顛倒」,這是第二科講「破五陰魔境」。什麼是「五陰魔境」呢?「大乘佛法」的修學,有兩個重點:首先,我們剛開始是成就一種「善業力」;其次,再提昇到「正念力」。我們一生當中,大概就是成就「善業力」跟「正念力」這兩個主題。
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我們只是一份信仰的心,我們相信三寶的功德力,我們相信因果的道理,所以我們會勉強自己去斷惡修善。但是這樣的善念有個問題─因為在成就善業的過程,我們的心是一種向外攀緣,以「自我意識」為中心的向外攀緣。說你為什麼願意布施呢?你為什麼願意持戒呢?因為我心中攀緣的,是一個來世的安樂果報!我希望我來生…因為布施、持戒而成就安樂的人天果報,所以我願意去布施、去持戒、去忍辱,這時候你向外攀緣的心就有問題!
本經上說:當我們「攀緣」的,雖然是一種善法,但是它本身也是一種「輪迴性」。什麼叫『輪迴性』呢?是說:一個人,只要你是向外攀緣,你就會有一種對立的思考,善惡的對立,善惡交互的作用、交互的循環。所以當我們只是停留在積集善業的階段,你的善念是夾雜惡念的,這個是我們一般人很難發覺出來。你為什麼造善?你心中對來生的安樂果報有所愛取,「愛取」正是一種貪煩惱。
我們一般人在「造善」的時候,內心隱藏了「惡法」在裡面活動,這個就是「輪迴性」。等到得果報的時候──糟糕了!如同佛陀說的:以攀緣善法的心,成就安樂果報,譬如什麼呢?一個美好的蛋糕、美好的食物夾雜毒藥。就是:你來生變成大國王、大富長者的時候,你的心跟安樂果報接觸的時候,就夾雜了煩惱跟罪業的毒藥─「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你肯定會放逸的,因為你在前生就已經把這個惡種種下去了;所以當我們第二生「安樂果報」現前的時候,你就放逸;放逸之後,你那信仰的善心就消失掉了,取而代之是一種「貪瞋癡」邪惡的心現前。你一個「邪惡的心」面對廣大的安樂果報,那就開始造惡業了,第三生就墮落了,這正是印光大師所說的「三世怨」。
什麼叫「三世怨」呢?印光大師說:一個人,他以攀緣心來修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法,他同時產生兩種力量─對「第二生」來說,他創造一個安樂的力量;但是他同時也對「第三生」埋下了三惡道的禍根,叫「三世怨」!你「第一世」造業的時候,已經把「第三世」三惡道的力量埋藏下去。為什麼?「諸法因緣生」─你因地的時候「善」中夾雜「惡法」,所以得果報的時候,它就會有問題了。這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成就善業」它本身是一種輪迴性,善久就會成惡;一個人造善造久了…安樂果報現前,就開始放逸,放逸以後就墮落,墮落久了,他的苦惱吃多了,他就起慚愧心,又開始收攝身心,欸…這個人慚愧心一現前,他又起善。所以我們為什麼在三界當中,就這樣起起落落?就是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是真理。
我們在「善業」當中─應該開始修學佛法,提昇自己心中觀照的智慧,開始學習「迴光返照」,不要老是看外境,那跟你沒關係的,那「緣生緣滅」的假相跟你沒有關係,你要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你的身心世界,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你開始去思惟觀察真理,這時候你的心慢慢跟這一念清淨的我空、法空的「真如理」相應了。以一念的清淨心,發起菩提的願力,你還是一樣的布施、持戒、忍辱,還是照樣造善業;但是這時候的「造善業」跟之前「造善業」,那可不能同日而語,「青山雖然依舊在,夕陽不是昨日的夕陽」心態不同了!你過去造善的時候,是一路向外攀緣,你現在是依止菩提心、依止清淨心發動善法,這個善法是「菩提性」的,不是「輪迴性」的。所以菩薩在成就安樂果報的時候,他不會放逸,因為在安樂果報當中,他有「覺悟」的功德的加持。
本經的重點:就是希望我們從一個「善業力」的修學,提昇到一種智慧的「正念力」的修學;以「正念」帶動「善業」,這時候你的善業是一種「沒過失的善業」。
「六波羅蜜」─它是以「般若波羅蜜」為根本、為引導;否則,我們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是共外道的,外道也是修這些善法。當一個菩薩從一個善業的修學,轉成一種智慧的觀照的時候,他內心出現了一道清淨的光明,開始正念真如、隨順真如。這時候就會有問題,什麼問題呢?因為我們一路走來,我們心中是顛倒想,你現在產生一種真實的光明,《楞嚴經》說的一種「真妄交攻」,跟你過去生、內心深處的「顛倒妄想」一接觸的時候,就把你內心深處「五陰的魔境」給表現出來。
比方說:有些人平常很正常,一打佛七…欸,突然間他就一直哭,或者就一直歡喜。那個悲傷的感受,從什麼地方來呢?他過去生有這樣的經驗、他小時候曾經遇到一些苦惱的事情、有些悲傷的感受…那些感受的種子,沉潛在內心深處,當他正念的力量一現前的時候,就會把他過去生,乃至於小時候的色法、感受、各式各樣的想法,把它逼出來。這時候你要小心,只要你一不小心,魔王就趁虛而入,那你就前功盡棄了!
所以:當我們透過全面的「理觀」後,一個菩薩開始迴光返照、開始成就一種菩提性,但是你菩提的真實功德跟過去的顛倒妄想接觸的時候,遇到一些什麼樣的情況,你應該怎樣去處理,你才能夠安全的過關,使令你功德不斷的增長,這就是這一堂課的主題!一個菩薩如何破除在修學過程中的「五陰魔境」,這「五陰魔境」是針對修行人才有的,你一天到晚顛顛倒倒,當然就沒有這個五陰魔境。
丙二、破五陰魔境(分三:丁一、總明魔事之由。丁二、正明五陰之相。
丁三、結示消除次第。)
丁一、總明魔事之由(分二:戊一、正明魔動因由。戊二、勸誡迷悟得失。)
先攏總的說明,魔境生起的原由。一個人好端端的,怎麼就生起魔境呢?
戊一、正明魔動因由:(正式說明魔境觸動的由來)
(生佛體同)『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
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
佛陀講五陰魔境之前,先講到一個觀念說:汝等當知,在有漏的凡夫世界當中,分成十二類生,雖然他們由於過去的業力,所顯現的果報不同,有些變成螞蟻、有些變成蝴蝶、或者變成人類的眾生,他的色身、內心感受、想法各式各樣,但是在他們的本覺心性當中,它那一念清淨光明的心體,跟十方諸佛的心體是無二無別的。
意思是說:我們一個生死凡夫,我們有很多的色受想行識,但是這個是「因緣所生法」,當我們把如夢如幻的「五陰法」撥開之後,我們一念明了的心性是「如」;而佛陀也是有五陰,佛陀叫「法性五陰」,我們叫「有漏五陰」;佛菩薩的色受想行識也撥開來,祂的心也是「如」;這時候「一如無二如」,無二無別。所以為什麼我們說一切眾生皆當作佛,主要理由就是─你有佛性,總有一天,你的佛性不會同意你這樣顛顛倒倒過去的;它總有一天會發出一種「真如內熏」,一種真實的力量,來啟動你皈依三寶─返妄歸真。就是我們這一念無量無邊的顛倒妄想背後,有一個主人翁,雖然它暫時睡著了,但是它可沒有消失,它只是暫時的睡著。
(致魔之因)
(妄生空界)『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徧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
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
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歸元本無)『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前面講到:每一個眾生的本性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自性清淨」怎麼就會有這些依正二報呢?身心世界是怎麼來的呢?
『由汝妄想迷理為咎』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本來清淨的,由於我們一念的攀緣心,所謂的「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我們總是覺得這一念心要向外攀緣,我們才會得到真實的安樂,就是這一念迷惑的心生起;由於迷惑生起的心,就產生了癡愛的煩惱,這個我們常說是「無明妄想」。
「無明」跟「妄想」不太一樣──「無明」是比較微細的,就是我們最初那一念的「一念妄動」,最初的妄動相─產生一個我執跟法執的那個心,有「我跟我所」的對立,這叫「無明」,也就是所謂的『癡』…愚癡。而「愚癡」它沒有煩惱的問題,它只是對立,我跟你不同、你跟我不同,這就是「愚癡」─在平等當中妄生分別。但是「愛」就比較麤,它在這個對立法當中,產生愛憎取捨,就開始造業了。所以我們講煩惱有「麤」跟「細」,微細的叫「愚痴」,比較麤重的我們叫「愛取」。一念妄動之後,我們就有「癡、愛」兩種的煩惱生起。
『生發徧迷,故有空性』:『生』是微細的愚癡,那種愚癡的對立心,它普遍在我們心中活動的時候,就創造了虛空之相。這個無相的虛空怎麼來的呢?因為我們有「對立的心」就有虛空了。
『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化迷』指愛取煩惱,我們向外的攀緣,產生愛憎取捨,就把世界創造出來。比方說,你前生愛取善法,你對布施持戒的法特別愛取,所以你今生有安樂的世界出現;比方說,你前生特別愛取殺盜婬妄的惡法,所以你今生就出現痛苦的世界。這個世界是「愛取」所產生,「虛空」是一念對立的愚癡心所生起的,虛空跟世界就是這樣生起的。因此在十方的微塵國土當中,只要它還是有漏(非無漏就是有漏),它就是眾生一念的─一個迷惑的、頑強的妄想所創造出來的。
當我們知道─整個虛空,它生在我們一念的心性,就好像一小片的雲霧,點綴在太虛空當中。這個「虛空」是怎麼來的呢?是你那一念的妄想,那個小水泡創造出來的。所以「虛空」相對於清淨心,就像一個小小的雲霧,在太虛空中活動一樣;虛空的廣大,尚且是這麼的微小,何況是虛空中的世界呢?換言之:你的虛空相、你的世界相,都是由於過去的妄想創造的。
這裡,講到一個道理:當一個人開始迴光返照,所謂的「發真歸元」,他內心當中開始念念觀照我空法空的真理,念念在息滅我們的愚癡妄想的時候,我們內心深處那種虛空相,我們來生的世界相,在我們佛堂的念念觀照當中,慢慢慢慢的消失掉了。當你不斷的向內觀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跟「清淨心」相應的時候,你心中的「顛倒想」將慢慢的消滅;你來生本來應該墮到三惡道去,你來生本來應該到人天去;人天、三惡道的虛空相、世界相,慢慢慢慢的破壞掉,你把「三界的果報」在「止觀」當中慢慢慢慢息滅了。
這樣當然會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你的「別業」─你個別的業力,你自己的業力當然消失了。第二個是「共業」的問題─說:你一個家庭五、六個人,大家為什麼生活在一起呢?有「共業」,相逢就是有緣!那麼本來你應該要到「來生」去,到一個天界或者到哪一道跟他做眷屬的,現在你要把這個業力消失掉,有些人同意,有些人就不同意!
十方諸佛菩薩看到你要消滅「來生」的因緣果報,祂當然是合掌歡喜、合掌讚歎啊;但是這些魔王、你的冤親債主他就不高興了,他看到你在修止觀的時候,念念的觀照真如、念念的把三界的力量息滅,他內心當中非常的恐怖、非常的生氣…就有問題了!看下一段就清楚了:
【魔動之緣】
(定合聖流)『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脗 ,
當處湛然。』
(諸有壞動)『一切魔王及諸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
水陸飛騰,無不驚慴。』
(諸魔不容)『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咸得五種神通,唯除漏盡,
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
(故來惱亂)『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
這段文主要是針對一個真實修學正念真如的人,當他在佛堂修禪飾三摩地,他以空觀的智慧來莊嚴他的真如三昧;在三昧寂靜的心中,不斷的迴光返照,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是本來清淨、本來具足。這個時候十方菩薩、阿羅漢他們在一念的寂靜心中跟我們是怎麼樣呢?『心精通脗』彼此間心心相應…感應道交,他內心『當處湛然』。
諸佛菩薩對我們修習『楞嚴止觀』是表示讚歎的;但是『一切魔王』,這個『魔王』指的是六欲天天魔,還有諸大鬼神;這裡的『鬼神』包括一些山神、土地神,乃至於我們過去的冤親債主,或者是凡夫天眾,他看到他們的宮殿,無緣無故產生了震動崩裂;他們都有神通,本來是大眾的共業,結果你想跳出「你的共業」這一部,這時候你的影響力,就開始產生了破壞的力量。所以他以他的果報神通力,看到整個大地開始震動(當然他不是用眼睛看,他是用他的神通去看),乃至於看到水中的陸地,開始飛騰,他內心非常的驚嚇恐怖;大家共同造了善業、以「共同的善業力」創造一個安樂果報,而你現在要脫離三界,他內心當然是很恐怖的。
一般凡夫眾生的內心是昏昧闇鈍,他也不知道有什麼變化,但是這些諸天魔王跟鬼神,他有五種的報通,只是差一個「漏盡通」,最重要的是:他內心是貪戀三界的塵勞,你現在要離開三界,你要把你這部分的業力消滅,他怎麼能夠讓你這樣去破壞這個三界─他們認為最安樂的處所呢?所以這些鬼神、諸天魔王、還有一般的魍魎精魅…這些曠野鬼神眾,在你即將成就三昧,但是還沒有成就的時候,他們都會來這裡干擾你,目的就是要破壞你的三昧,他要阻止這件事情發生。
這段經文,講到了兩個重點:
第一個、「境由心生」: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心創造的,當你內心開始變化的時候,你來生的果報也在你的止觀當中,開始起了變化。這些變化,十方諸佛菩薩是隨喜讚歎,但是你過去的冤親債主跟魔王,就非常不高興了。
第二個、「邪正不兩立」:「魔王」的心是貪愛三界的,是一種邪惡的念頭;「修學三昧」的心是一種正念的,那是菩提性的。一個輪迴性,一個菩提性,這兩個是互相干擾、互相衝突的。
我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方說,你一個家庭裡面有六個人,只有你一個人學佛,你看他們很奇怪,他們看你也很奇怪,因為磁場不同!因為你釋放的是一種─想要出世的念頭;他們都放逸,他們看到你也覺得你很奇怪啊!這表示什麼?「真、妄的磁場」的確是有互相干擾的。所以《小止觀》裡面,一個真實修行的人,不能跟太放逸的人在一起,因為他的磁場跟你的磁場會互相抵觸。
所以:如果你還是顛顛倒倒、你只是在積集善業,那什麼事都沒有,因為你的磁場還是在隨順妄想,你只就是在無量的妄想當中,成就一些善業的果報而已。以古人說:你還沒「脫胎換骨」─你過去打什麼妄想,現在還打什麼妄想!你只是在這麼多妄想當中,多一些善業的點綴,如此而已。
但是當你真實覺悟的時候那就不同了──那你的生命叫做「逆流」─『逆流照性』,你已經不是順著妄想,你開始產生一種「逆流照性」─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時候你生命產生很大的變化了,在整個大家庭三界當中的─魔王,看到你這種情況,他非常不歡喜,就來干擾你了,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看下一段…
戊二、勸誡迷悟得失(分二:己一、勸悟則成得。己二、誡迷則成失)
佛陀對我們的勸誡─「五陰魔境」是在所難免,你不修行便罷,你一旦修行,你就要面對了。如何面對呢?你有兩個選擇:
第一、你用「迷惑顛倒的心」來面對、你用「攀緣心」來面對,你就會產生一個非常重大的過失(它的嚴重性下一段會說明)。
第二、你用「覺悟、觀照」的心來面對,那這種逆境反而變成你一種增上的功德。「五陰魔境」到底對我們是傷害?或者對我們是加分的增上緣?就看你怎麼面對:
己一、勸悟則成得
(客不成害)『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
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
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鄰,
不日銷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
(迷亂由主)『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悟必超勝)『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
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
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接著,佛陀就講出一個道理說:『然彼諸魔雖有大怒』,當然我們現在的初學者還不至於驚動魔王,可能驚動的是一般的鬼神、冤親債主,他非常的生氣。但是很重要的是──即便他是怎麼生氣,但是『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心態不同嘛!你們兩個走的路不同,各走各的路,魔王、鬼神他的心─是活在一種貪求三界塵勞的妄想中,他是隨順「輪迴性」的一個妄想,而我們修三昧的人─是安住在妙覺心中,這兩種人心態不同。二者有什麼樣的差別呢?看以下的譬喻:
佛陀舉兩個譬喻:
第一、『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這個「燈光」,「風」有本事把燈光吹走看看,不可能嘛!燈光是燈光、風是風,這兩個不可能接觸的!『如刀斷水』─你用利刀去斷水,斷得住嗎?當然也斷不了!這是說明「兩不相干」。
第二個更重要─『邪不勝正』;『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鄰,不日銷殞。』佛陀說:真如有無量功德之法,所以我們的心─安住真如、隨順真如的當中,就像沸騰的熱湯,這些魔王鬼神,他即便是有過去的善業,但是他們的心是隨順妄想的,就好像是寒冷的堅冰,堅冰遇到沸騰的熱湯,煖氣漸鄰…冰塊跟我們這種真如沸騰的心,接觸的時候,自然消失掉。冰遇到火,那當然是冰塊溶化掉。
所以說『徒恃神力,但為其客。』這些魔王鬼神即便他過去有一些善業力,布施持戒的善業,但是他畢竟是活在攀緣心,怎麼能夠替你做主呢?他只就是一個客人而已!一個修行人,他的三昧之所以被破亂,主要是心中的五陰主人,我們的智慧觀照消失掉了;當主人的觀照力消失掉之後─仁者心動,讓這個魔王有機可趁。
這裡,有一個重要觀念:一個人會「著魔」,這件事情不能完全怪魔王,這樣對他不公平;因為他沒辦法破壞你,他頂多是誘惑你,他怎麼能破壞你呢?一個魔王能夠破壞你真實的功德,那佛陀早就被魔王破壞了。魔王的角色─他只是「引誘」你生起妄想,然後讓你自己破壞你自己!不管魔王的神通力再怎麼廣大,他永遠只是一個客人;主人不在了,賊才能夠進來!所以,一個人基本上會著魔,就是─你在打妄想!你在正念真如的時候,你自己打了妄想,就會帶動你過去的影像出來,然後你去攀緣;攀緣心一生起,你的心就有空隙,魔王就趁隙而入,控制你的心情…。所以說:是我們自己成就自己的破亂,使令這個客人得其方便。
那怎麼辦呢?把燈點亮─黑暗自然消失──
『當處禪那,覺悟無惑。』我們在打坐的時候,如果感到很多、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你要保持覺悟,這個地方有問題,趕快把心收攝回來「把心帶回家」、把『佛號』提起來、把『楞嚴咒』咒心提起來。你只要安住在真實的正法,「邪法」肯定不勝「正法」;一個房間會有黑暗,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光明不在;從來沒有說「黑暗會把光明趕走」,沒有這種事情,只有說「光明能驅走黑暗」。問題是:光明不在,黑暗就做主了,所以面對黑暗最好的方式,就是提起光明,你不用跟它抗拒,你把佛號提起來,當你心中正念提起來時,它自然消失掉。你只要心中不迷惑顛倒,你的主人翁一醒,它自然就消失掉。『當處禪那』─只要「覺悟」,這個過失就消失了。
『則彼魔事無奈汝何。』一個顛倒妄想的心,它怎麼能夠干擾你呢?因為『陰銷入明』,他們是屬於陰暗的邪氣,你是屬於光明的正念,所以『則彼群邪咸受幽氣』─這些所謂的鬼神、魔王,都是由這種幽暗之氣所成就的,所以光明是能夠破除黑暗的,黑暗靠近光明,黑暗自然消失,它們又怎麼能夠留下來,擾亂、破壞你的禪定呢?
這段文,佛陀對於我們的勸誡,有兩句非常重要的話──你一旦要修行,你永要遠記住這八個字:「內魔不生,外魔不起。」你在打佛七的時候、你在佛堂靜坐的時候也好,你永遠不要管外面的鬼神,誰來干擾你…你都不要管─「只要你自己不要亂,這個世界就亂不了」,答案就是這樣!你自己不要顛倒,所有的鬼神就沒有機會能夠間入。
過去的「禪宗」,禪師們很用功…他一天要坐香十六個小時,他不是枯坐在那裡,他是要觀照的——觀照自己:「你從什麼地方來?」迴光返照,找他自己的家。有一位禪師,他功夫相應的時候,一旦進入那種智慧光明的時候,欸!他就覺得有一隻蜘蛛,在他身上跑來跑去,很麻煩的。但是他一出定,蛛蜘就沒有了;時間久了,他也很生氣,就跟他師父說:我今天準備一支針在旁邊,等這隻蜘蛛再來的時候,我要刺牠一下!師父說:不要刺牠,你拿一支紅筆在旁邊,牠再來的時候,你在牠的背部畫個圓圈就好了,牠自然消失掉。
好!後來他又打坐…那隻蜘蛛又出現了,在他身上跑來跑去的,他就用那支紅色的硃筆,在牠背上畫了一個圓圈,畫完之後…欸!蜘蛛果然消失掉了。結果等他出定,那個圓圈竟然是畫在他的肚子上面!是他自己的心變現出來的!可能他過去生,或者他小時候,曾經看過大蜘蛛,他有這種色陰魔境,影像過去了,但是他當時的感受很強烈,那個影像沉到他內心的深處,所以用功的時候,就這樣逼出來了。
你看我們打佛七的時候─有些人一念佛就開始哭泣了,你們覺得這樣好不好?對的!不好!我們修行,你不能夠用「感情」在修行!當然剛開始第一次念佛的時候,啟動了你的善根,這個可以理解。但是:所有的修行都要跟「正念」相應,即便我們對佛陀的皈依,也是在一種「智慧的正念」力量當中。你老是哭泣,你容易產生悲魔;你為什麼哭泣?你一定有所攀緣!這時候鬼神最喜歡你這種人,有機可趁啊!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考考大家的正見──
有一個人要打佛七,他發願「我七天之內一定要見到阿彌陀佛」,這個願好不好?欸…對了,不好!為什麼呢?對啊,你心向外攀緣。打佛七是求「一心不亂」,印光大師說:你要重視你的因地─你一心不亂了,佛陀自然現前,你一開始就攀緣要見佛,那就錯了!所以有人說「我要見佛。」印光大師說:你已經通身魔氣氛了。念佛不可以這樣!
所有的修行──都不能先追求果報;「反求諸己」─你把你心的佛號念好,阿彌陀佛自然現前,我們講「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你打佛七的時候,你一開始就想見佛,你已經非常危險了,你這個因地已經不真了,你的心想要攀緣─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出來啊?這是不對的,這是非常危險!
我們看這段文要知道─不要錯用心!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內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它也自然會出現。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佛教的功德─沒有一個是「求來的」,都是「修來的」!「修來的」意思是說:你去修,你不要,它也會給你;你去求,你什麼都沒有。我再提醒一次:修行的過程,沒有一個東西是「求來的」,是「無所求」。因為諸法因緣生,你的因緣具足了,它就出現了,你有什麼好求的呢?你因緣不具足…你求也沒用,你有的話…你不用求。
這地方很重要:你不要向外攀緣,沒有一個人可以干擾你的;你要向外攀緣,那就跟鬼神感應道交了。所以說:『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就是─內魔生起,外魔就進來了,你自己把門打開的。假設我們今天,沒有好好的去覺悟面對,那有什麼過失呢?看下一段:
己二、誡迷則成失。
假設我們用攀緣、迷惑的心,來面對「五陰魔境」,這個過失是非常嚴重:
(迷則成失)『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
(較量淺深)
(墮婬害淺)『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祇毀一戒,
心清淨故,尚未淪溺。」
(墮魔害深)『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當一個人正式修行的時候─當然修行人最重要就是「從迷惑轉成覺悟」,這時候,你心中的光明生起「真妄交攻」,把你過去生或者小時候的這些感覺、妄想逼出來了;假設你不能夠清楚覺悟的面對,而是被它所迷惑、被它所轉,那麼阿難你就變成魔子、魔孫,最後變成一個天魔的種性,也就是說,你的菩提種性失掉了。
我們做一個比較──「破戒」跟「著魔」的差別:
一、先看「破戒」─摩登伽女,她只就是一個卑劣的魔女,她憑什麼破壞你阿難尊者的律儀呢?她就仰仗這大梵天咒,來破壞你的戒律。但是摩登伽女對我們的破壞,只就是在八萬戒行當中,它只是毀犯到我們某一條戒而已;所以阿難尊者在毀犯戒法的過程當中,他內心的正念並沒有失掉——「心清淨故,尚未淪溺。」你看:阿難尊者雖然毀犯了某一個戒,但是他內心當中還是憶念「如來大慈,寧不救護」,他還是憶念佛陀,所以感應道交——佛陀過來救拔他,他沒有真正的失掉正念。
二、反過來,假設一個修止觀的人,為「五陰魔境」所破、所轉,那這個傷害可大了:『隳汝寶覺全身』,這個『隳』就是破壞,「破戒」只是破壞你八萬戒行中,其中一個戒法;換句話說,你整張白紙,還是白的,你的本質還是白的,只是出現某一個黑點。但是一旦你「著魔」,那就不是這樣,他直接破壞你的根本、破壞你的菩提種性,他把你的「菩提種性」轉成「天魔種性」。
佛陀舉出說:一個人「著魔」就像什麼?一個大臣得罪了國王。你得罪別人沒關係,你得罪國王,那就糟糕了,『忽逢籍沒』─你的爵位被剝削了,被降為平民,而且所有的財產全部沒收;不是只是沒收一部分。「破戒」只是沒收一部分的財產,「著魔」是全部沒收,而且『宛轉零落,無可哀救。』到時候你無處可去,沒有人可以救拔你,因為你得罪了國王,誰敢救拔你啊!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一個修行人,你偶爾起起煩惱,亂不了,因為你的本質是「菩提種性」;但是你在修學過當中,你著魔了、起顛倒了,那就全部都完了。一個人「著魔」─比沒有修行還糟糕!古人說:「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
我是一個生死凡夫,但是我還有希望發起菩提心;你「著魔」你變成天魔種性,你不可能發菩提心的。所以蕅益大師在這一段的經文當中,他說:「無聞之過,甚可怖畏!」『無聞』─就是這個人只是一路從「行門」用功,但是他沒有聽聞佛法的真理,不了解「五陰魔境」的相貌,這個是很可怕的。
為什麼呢?蕅益大師講出兩個理由:
第一、魔相幽隱難見─這個五陰的魔境是很難判斷的,如果你事先不知道,修一修─一天到晚在那邊哭?或者修一修─整天很歡喜?這不正常!只要看到一個人修行以後變得不正常,就要小心了。修行是很正常的事─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一個人修得有點不正常,就有問題了,因為魔相幽隱難見。
第二、魔害深重難堪─「魔」的傷害,是很難承當的,因為他破壞你的寶覺全身,他不是破壞你身體的一個部分,是整個菩提種性全部被破壞。
一般來說,一個人會著魔,大都只重視「行門」,不重視「解門」的人;一路的修行拜佛、持咒,內心產生一個真實的力量,但是他過去「阿賴耶識」有很多虛妄顛倒的力量,這時候「真妄交攻」的時候,他出現很多很多的事情、他內心產生很多的感受、他看到很多很多特殊的影像,恐怖的影像、歡喜的影像,心中打很多妄想…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你一旦隨順它,跟著它走,魔王趁虛而入,你生生世世就變成魔子、魔孫了,失掉菩提種性了。所以你一定要經常保持覺照!
一個修行人,你要能夠「不忘初心」;你當初發心修行,是為了開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無相的,所以它出現什麼相狀,都不是你要的,那是你回家路程當中,一個過渡的「小花」而已!你要回到真如的本性──「真如」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它沒有相狀,所以你只要不斷的憶念你當初的發心,你就可以過關了。修行人要經常——不忘初心,你一過關以後,你的功夫又向上提升了。
我們一個人,就是在「即將要突破」的時候─黎明前的黑暗,它肯定會有些事情發生!你看有些人閉關,每天拜一千拜,拜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間像發瘋一樣,那表示這個人用功;你要告訴他:不要亂動!這些都是假相,真如本性沒有這個假相,繼續往前走,不要管它;繼續往前走,就會過去!你要是在那裡攀緣、執著,那就糟糕了!
當你遇到五陰魔境,最重要就是─不要停留!你該怎麼走,你就怎麼走,「邪不勝正」,它自然會消失掉!你也不要對治它,你就堅持正念、堅持你的功課,它自然消失掉;否則,你要跟它攀緣,那就沒完沒了了!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24
前面:附表第十二,我們講到攜帶誦持『楞嚴咒』的功德。
我們在整個「破妄顯真」的過程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是用「止觀」的方式,就是我們遇境逢緣─「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透過一種思惟觀照的方式,慢慢的消滅我們的顛倒想,慢慢的把我們真如的功德開顯出來。第二個方法是「持咒」,這就完全不能思惟,你就是透過─完全聆聽你的音聲,音聲在你的身口意當中運轉,也可以達到異曲同工的效果,也能夠破妄顯真。
前文我們講到『楞嚴咒』的功德有「滅惡」跟「生善」,我們看生善的部分有四段:
第一個「菩薩加持」─經典上說,我們受持『楞嚴神咒』或者書帶的人,他能夠得到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的晝夜隨侍的保護,不管白天或晚上金剛藏王菩薩的保護。
第二個「能滿眾願」─這個『眾願』偏重在世間的安樂,經典上講出四個願望:(一)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得到賢孝子孫;(二)求長壽得長壽;(三)求果報圓滿,就是你受用安樂的果報能夠快速的圓滿;(四)能夠成就身心的強壯,還有形色的端正。
第三個「同佛功德」─能夠疾速成就六度的功德;也就是說:我們一個人在成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時候,你又加持『楞嚴神咒』,就能夠使令你六度的功德,快速的圓滿,它有這種圓滿六度功德的效果。
第四個「能護國界」─這個『楞嚴神咒』,有人在持誦,或者你能夠把它放在你的家裡來供養,經典上說「在在處處,國土眾生,天龍歡喜,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人民安樂。」它能夠保護你的國界,有這麼多生善的效果。
簡單的說─古德說:持咒之人,他的特點在哪裡?就是他念念之間能夠「順從真如法性」故,他能夠順從真如。我們一般人是順從妄想,但你一持咒以後,你的內心會產生一種相反的力量,會把這個「順從妄想」的力量,而轉成「順從真如」。「順從真如」這當中,會啟動兩種功德:
第一、「內感真如佛性」:在順從真如當中,你就會產生一種真如體性的不思議熏習;因為我們的真如本來是無量功德─「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只是說現在真如佛性,它不小心睡著了。所以「持咒」有喚醒真如:「主人翁!你要醒一醒。」有喚醒真如的效果。
第二、「外感十方諸佛的加持」:十方諸佛在因地的時候,都以祂的善根、福德迴向法界眾生,所以我們在持咒的時候,冥冥當中跟十方諸佛的咒願產生感應,而產生滅惡生善。我個人持『楞嚴神咒』很認真持…差不多有三年多,就是持這個『咒心』。真的感覺到冥冥當中有很多的災難是可以由大化小,乃至於由小化無,諸佛菩薩的加持。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一個人經常持『楞嚴咒心』,你發覺你的心態會變化,你的心會比較淡薄,這就是「隨順真如」!「真如」有兩個特點:
一、離一切相:你對於世間的這些假相,會慢慢、慢慢的淡薄,清淨心的力量會慢慢的進步。
二、你對諸佛菩薩的功德會好樂。你說,欸!以前我在看《法華經》、看《阿彌陀經》『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你以前讀這個沒有感覺,但是你持『楞嚴咒』之後,你就有一種想要成就的願望,這就是「即一切法」,它有開顯你菩提心的功德。所以怎麼知道你有發菩提心呢?如果你看到諸佛的功德莊嚴,你都沒有感覺,你的菩提心應該是很羸弱的!
因此,我們持咒的人,對於世俗的因緣會慢慢放下、對於諸佛的甚深功德,會有一種願望,想要成佛的願望,這就是你的「善根」得到啟發,所以『楞嚴咒』簡單說─它有喚醒你「真如佛性」的效果。我們作一個簡要的總結──
蕅益大師把「持咒之人」分成兩種差別:
一、假設這個人,他沒有「理觀」,只有「事持」─「持咒」,但對於「如來藏」真如的道理不懂,那麼這個人持咒有什麼好處呢?「堪與登伽同列」─跟摩登伽女差不多,只是「消除罪障」。我們看摩登伽女她犯了邪婬罪,但是她持咒以後,當下消滅,還證得阿羅漢果,所以只有「事持」─消除罪障。
二、假設持咒之人,又能夠具足「理觀」,則「堪與阿難並驅」。阿難尊者他現生成就圓教初信位,所以他的發願文『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稀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他證到的「法身」是什麼階位?「圓教初信」的法身。
所以,一個人能夠具足理觀,一方面了解「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然後又持『楞嚴咒』,那除了「消業障」以外,還有「轉凡成聖」之功,有這種功德!
乙四、破障篇(分二:丙一、破邪見顛倒。丙二、破五陰魔境。)
這一科是另外一個主題。前面的「止觀」、「持咒」,都是在講修行的正行跟助行。但是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會有障礙,這個障礙主要是從內心生起的,有兩種:
第一種「邪見」,就是「偏空」的思想。蕅益大師說:為什麼會起邪見呢?因為前面的二十五圓通,在修『首楞嚴王三昧』,是偏重於「從假入空」,修習「假觀」的部分講得不多,尤其是諸佛菩薩甚深的功德講不多。在前面的「二十五圓通」當中,佛陀一再的強調「覓心了不可得」,強調「從假入空」,這樣會產生一個空性的執取,而忽略了因果的道理,所以佛陀在這裡加以導正。
第二種「五陰魔境」,這是「著有」的思想。當我們一方面正念真如,一方面持咒的時候,很可能會把過去的妄想逼出來。這時候,假設你不小心,而去執著五陰魔境,那就危險了。
丙一、破邪見顛倒(分三:丁一、陳疑。丁二、示答。丁三、結勸。)
丁一、陳疑(分三:戊一、總疑真不容妄。戊二、別疑地獄同別。戊三、結請決定開示)
戊一、總疑真不容妄。
「總相疑惑」─「真心」既然是清淨的,那怎麼就有生死的妄想出現呢?我們看經文就容易清楚:
(心體本真)『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徧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
蝡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
(何有諸趣)『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道?
世尊!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
我們看阿難尊者他的問題出在哪裡?第一段先描繪他自己的理解,第二段再講出他的疑惑。他說:世尊!我們眾生在因地的心性『妙明真淨妙心』,是如此的光明、如此的清淨;『光明』是指它的作用,『清淨』是指它的本體。我們的心性,充滿了清淨、光明,而且本來是普徧圓滿、無有欠缺的,這是講「因地」。
其次,果地的功德─『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蝡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就是一個人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成佛之後,所謂「心轉則一切轉」─內心轉凡成聖以後,整個「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整個無情的大地草木,有情的蝡動含靈,都轉成「真如」的全體大用,即是如來成佛的心性當中所顯現出來。
有人會問說:「欸!無情怎麼能夠成佛呢?」「你家門前那棵樹,什麼時候成佛啊?」答案是:「你成佛它就成佛了。」對啊!成佛不能分內外的!我們一般凡夫說:這是內心、這是外境、我們不隨妄轉,那是方便說;成佛是「內外一如」的。法身─以一切法為身;從佛的角度來看,一切法都是法身,所以『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是在描繪佛陀內心的狀態。所以祂成佛以後是「一轉一切轉」─全體即是真如的顯現。
那這樣子就有問題──『佛體真實』,不管從因地的佛性來看,它是如此的真實清淨;從佛的果地功德來看,也是如此的真實清淨;既然我們的原點是清淨的,結果也是清淨的,為什麼過程中就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這些虛妄的假相呢?「六道輪迴」這種「虛妄的假相」到底是本來就有?還是眾生一念的妄習而生起的呢?
蕅益大師說:阿難尊者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因為我們心性有兩部分:一個是空性的「離一切相」,第二個是緣起的「即一切法」。而阿難尊者把「空性」跟「緣起」劃清界線─空性不能有緣起,緣起不能有空性!那這怎麼叫「心性」?「空性」沒有緣起─空性就沒有生命力了;有「緣起」沒有空性─這個叫顛倒。「空假中」─即空、即假、即中;空中有假,假中有空,其實兩個是不二的。
阿難尊者的意思:既然我們的心是清淨的,怎麼就有六道輪迴的假相呢?他把空性誤解了,他認為既然是「空」,就空的徹底一點;「假」就假的徹底一點。其實本經講「空假中」,是不二的;清淨心中有菩提心,菩提心中有清淨心,這個菩薩才有生命力,才會產生前進的動力。阿難尊者他一口道出他的疑惑─他把「空」跟「緣起」當作兩件事情。
戊二、別疑地獄同別
前面講一個總相的疑惑;總相當中,又特別指出六道當中「地獄」,到底是同還是別?
(貪淫墮者)『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婬欲,妄言行婬,
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
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
(怒癡墮者)『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為誅瞿曇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
生身陷入阿鼻地獄。』
(雙問同別)『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
阿難尊者舉出佛在世有三個人,現生墮入阿鼻地獄的情況,來請示佛陀─「地獄」到底是有一個處所?還是沒有處所?
第一位「寶蓮香比丘尼」:她受持了菩薩戒,卻私下行婬欲之事,破了菩薩的戒體,而且更嚴重的是妄言:『行婬欲非殺非偷,無有業報』,這個是「破見」;她說婬欲也不殺害別人,也不偷盜別人,根本不惱害眾生,因此她認為婬欲並不是一個惡因,既然不是惡因,怎麼會招感惡果呢?當她講出這一句話,就起大邪見了,這時候先在女根當中,起大猛火,她身體的其它部位、一節一節的也生起猛火燃燒,而現生墮入無間地獄。
這地方的問題是:除了「破戒」以外,更嚴重的是「破見」。而破見有兩個過失:第一、你自己無慚無愧,造業特別堅固;第二、你誤導了眾生。這一段是講「貪欲」所造的罪。
第二位「琉璃大王」:這個琉璃大王是指「瞋心」造罪,「琉璃為誅瞿曇族姓」,就是佛在世的時候,波斯匿王想要娶釋迦族的公主做妻子,但釋迦族認為自己是一個高貴種姓,不屑跟波斯匿王往來,但是波斯匿王是一個軍事強大的國家,又惹不起他。怎麼辦呢?就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公主的婢女化妝成公主,嫁給波斯匿王,因為這樣的因緣,埋下了未來被滅族的禍根。
後來…波斯匿王跟這個婢女,生下了琉璃太子。琉璃太子當然也不知道這件事,他不知道他的出生是一個婢女,他經常回到他的外公外婆家,釋迦族對他特別的冷淡,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一次,他隨他的母親回到外婆家,那時釋迦族剛好要迎佛陀回來說法,所以蓋了一個很莊嚴的講堂,這講堂的中間有一個法座,琉璃太子年輕嘛…好玩,就跑到法座上坐;結果被釋迦的長者訶責他說:「你這個卑賤種姓啊,你有資格坐這裡嗎?」就傷到琉璃太子幼小的心靈,受傷很重,他就下定願力,說:「我登位以後,我一定要把釋迦族滅掉。」後來果然他登位了,他就帶領軍隊去攻打釋迦族,世尊用神通力三次的阻擋,後來還是失敗,釋迦族果然被滅了。神通難敵業力!
釋迦族被滅之後,佛陀就預言─琉璃大王因為這個業力,七日之內,一定會被火燒死而墮無間地獄。琉璃大王聽了很害怕,就坐了一條船…漂流到大海去。你逃得過業力嗎?結果第七天的時候,業風一吹…這個船自然起火,就把琉璃大王燒死了,而且現生墮入無間地獄。這是講「瞋心」的熾盛。
第三位「善星比丘」:『善星妄說一切法空』,善星比丘也是佛在世的一個比丘,他成就四禪而以為證得四果,後來因為親近惡友的關係,禪定失掉了,他就起邪見說:「世間上沒有因果法則,沒有世間的因果,也沒有出世間的因果」;因為「撥無因果」,而現生墮入無間地獄,這個是「愚痴」。
阿難尊者提出以上三個人墮入地獄,他疑惑說:『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到底這個地獄是真實的──有一個地方是叫做寒冰地獄、火燒地獄…然後每一個人都投生到那個地方?還是說『為復自然』?『自然』就是沒有固定的處所,你造了什麼業,你就各自循業發現,你在做人的時候,你就發現你的地獄。
戊三、結請決定開示
(經文)『惟垂大慈開發童蒙,令諸一切持戒眾生,聞決定義,歡喜頂戴,謹潔無犯。』
阿難尊者講出他的疑惑以後,請佛陀依止祂的大慈悲心,來開發凡夫眾生心中的迷蒙,使令一切持戒眾生能夠聽此明確的決定義,能夠歡喜頂戴受持佛陀的戒法,謹慎小心的護持而無所違犯。
我們看後文佛陀的回答意思是──地獄是有它一定的處所,但是投生到地獄的人,又各自循業發現;就是「空性中不礙緣起,緣起中也不礙空性」,地獄雖然有固定的處所,但是又循業發現;循業發現,又有固定的處所。比方說:我們大家來講堂,你說講堂有沒有固定的處所?當然有,眾生的共業,我們今天相聚就是有緣;但是每一個人受用講堂時,又各自循業發現─福報大的人,覺得這個講堂很莊嚴,福報差的人覺得這個講堂普通。你的心跟講堂接觸的時候,你又出現你各自的影像;雖然出現各自的影像,大家又共同在講堂當中;「共中有別,別中有共」;「空性中有緣起,緣起中又不礙真空」。
丁二、示答(分二:戊一、讚許。戊二、正說)
戊一、讚許 佛陀對於阿難尊者的提問,表達讚許之意:
(經文)『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眾生不入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佛陀聽完阿難尊者的請法以後,就說:『快哉此問!』你這個問題問得非常的好,時機很恰當。整個重點都已經講完了,為了使令修學大乘真如三昧的人,不落入這種偏空的邪見當中,『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這以下的破邪見、顛倒,蕅益大師說:是有點《涅槃經》─「扶律談常」的效果。一方面暢談清淨的佛性,一方面強調持戒斷惡修善的重要,所以就偏重在因果的道理,使令大家注意緣起。
戊二、正說(分三:己一、約迷真雙標。己二、依情想別示。己三、明情墮因果)
佛陀正式的宣說─六道輪迴因果的法則:
己一、約迷真雙標。
(經文)『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約迷真雙標』是站在凡夫「迷真起妄」的心中,來標出內分、外分;這是針對凡夫來說的,只有顛倒凡夫才有這種情況。說:一切眾生他的本性是清淨的,但是一念的顛倒想以後,就產生很多的煩惱─貪瞋癡煩惱的習氣,依此習氣的輕重開出─內分、外分;所以「內分、外分」,是約著眾生顛倒想安立的。
己二、依情想別示。
【墜落之本】
(貪愛為本)『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
(舉例驗證)『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
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結示立名)『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什麼是「內分」呢?
「內分」就是「眾生分內」,這是眾生平常的本分事,不用經過教育、學習,它就會產生的。什麼叫做「內分」呢?就是我們內心當中的「愛染」跟「妄情」。其實「愛染」跟「妄情」是同一個東西,只是約著「輕、重」而有所差別。「愛染」是說:你很喜歡這個東西叫『愛染』,那我一定要這個東西,就變成『妄執』了,就是「愛」跟「取」了。這樣的情執相續不間斷,就產生『愛水』。
我們的『愛水』──說:「清淨本然,一個人怎麼就會產生墜落呢?」、「他怎麼好端端的,就墮三惡道呢?」因為他內心當中有『水』。這個『水』不是一個相狀,是一個表法,就是一種「墜落」的意思,因為水往低處流。意思是說:我們一個人產生貪愛之水,是不需要教育的,分內!你看一個人生長在深山,他也沒有人教他,他自然就會貪愛。
以下講出四個比方:
一、『心憶珍羞,口中水出』─看到美味的食物,你嘴巴自然就出口水;二、『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想到過去的親人,心中想到他的好處,又是憐愛;想到他不能再次的生起,心中又是恨,愛恨交集就流出了眼淚,這也是一種水。三、貪求財寶的人,看到財寶,內心當中產生貪愛之水,因為水氣的滋潤,使令他看起來精神特別好;你看貪愛財寶的人,他每天很累,回去把它的財寶打開來看一看,精神就好了。為什麼?因為他有愛水滋潤。四、『心著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貪著男女婬欲,自然二根就會出水來。
以上『諸愛雖別,流結是同』雖然所愛著的不同,有的貪財、貪色、貪人、貪飲食…但是能貪的水是相同的,而『水』是下墜而不昇的,叫做「內分」。『水』所表達的是─水往低處流,所以一個人會墜落就是有水。
【超昇之本】
(渴想為本)『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
(舉例驗證)『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咒印,顧盼雄毅;
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
(結示立名)『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什麼是『外分』呢?
是「眾生本分之外」─這些東西你不是先天的,你要學習才有的,你沒有經過學習你就是沒有。什麼叫做『學習才有的』?『因諸渴仰,發明虛想』:你經過聖賢的教育,對於諸佛菩薩這種出世的聖賢,乃至世間聖賢的功德,產生渴仰之心。因為『渴仰』,所以你就產生很多、很多的理想抱負,這些理想抱負不斷的在你心中輾轉增勝,就產生一種『勝氣』─一種浩然的正氣。這個『氣』跟『水』不同,我們知道『水』是─下墜的;而『氣』是─輕飄的。
以下提出了「六念法門」──
一、『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你看一個人他能夠持戒,(古德說:應該包括布施)喜歡布施、喜歡持戒的人,他內心就覺得很輕安。你看:我們去做一件善事回來,覺得身心很愉快、很輕鬆,這是「念施、念戒」。
二、『心持咒印,顧盼雄毅』:當我們持如來的心咒,產生一種雄心壯志、無所畏懼之心;當我們內心跟十方諸佛的咒願功德感應道交,所以內心無所畏懼,這是「念法」。
三、「念天」─『心欲生天,夢想飛舉』,我們想到我們要厭離這個三界之欲界的麤苦障,好樂天上的淨妙離,你在夢中或者在打坐當中,就會感到自己的身心世界是往上輕飄、往上飛舉的。
四、「念佛」─『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你不斷的憶念佛功德、憶念淨土的莊嚴殊勝,就容易在夢中或在靜坐當中,感受到諸佛菩薩莊嚴的聖相現前。
五、「念僧」─我們能夠如法事奉善知識,自輕身命;為了求法,我們會不勞辭苦,放棄自己色身的享受。這種殊勝的氣勢是從何而來呢?
(經文)『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這都是因為你的這種想像─對於諸佛菩薩、對於布施、持戒…這種想像而產生的。因為這樣的一種想像,而產生一種輕安高舉的相貌;這種相貌是飛動而不是下墜的,很自然來生就會使令我們往生到善處,這個就是「外分」。
我們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你的神識是往下墜的,你是到三惡道去。「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所以你的神識水太多了,就往下沉了;你的神識是輕飄的,就往生到善處去。當然臨命終是你平常累積的。比方說:拜懺的人特別感受得到這種差別。拜懺之前,總是覺得身心好像很麤重,悶悶不樂,這個是罪業之相;如果你一天當中,總覺得內心很沉重,這是一種罪業之相;但是你不斷的拜懺以後,欸…就覺得很輕鬆、飛舉,這個就是「罪滅之相」。
所以說:清淨本然,怎麼就有六道呢?一個是「貪愛」產生水,一個是你的「理想」而產生勝氣,就產生這樣六道的差別出來了,完全是你內心創造出來的。
這是一個總相理論的說明,以下開出十種差別,不過這裡是偏重在「墮落」這一部分。說:人怎麼就墮落到地獄去呢?既然我們內心當中本來沒有地獄,那地獄是怎麼產生?地獄裡面的火啊、刀子啊、寒冰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我們凡夫因為心中的愛取,而創造的「因相」跟「果相」:
己三、明情墮因果
【婬習】
(總標)『阿難!一者婬習交接,發於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
(別明)『如人以手自相摩觸,煖相現前。二習相然,故有鐵床、銅柱諸事。』
(勸誡)『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先解釋「地獄的火」─這個『火』是怎麼來的?
『一者婬習交接』─這第一段是講到現世的因果,首先講到「惑」煩惱。我們的煩惱有兩個:一個是『婬』、一個是『習』,就是煩惱的「現行」跟「種子」。我們因為種子遇到外境的刺激,才有現行,所以你的煩惱的現行跟種子,一定是相交互的作用,然後就發動了身口,產生業,這就是『發於相磨,研磨不休』,然後產生男女色身的接觸,乃至於輾轉增勝。
這裡的關鍵在那裡呢?「研磨不休」。我們不是偶爾起煩惱就墮落到地獄,不是這個意思,重點在─「數數現行,都無慚愧」。就是說:你把煩惱放縱得非常麤重,『研磨不休』變成非常的麤重了,你幾乎是無慚無愧的─數數現行都無慚愧了。這時候「惑業」就產生了苦─『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所以這個『火』不是真正地獄的火,是你內心產生一種火相,你當下起煩惱叫「煩惱火」,然後製造「業力之火」,最後「果報火」,在今生當下就累積了這種功能。
來生真正的果報看第二段…講出一個譬喻說:如人以雙手互相的摩觸,手因為摩觸就有煖相,煖相就是火現前。這以下合法:我們今生因為煩惱的「現行」跟「種子」相互的作用,所以來生就會招感鐵床、銅柱諸事;這兩個,圓瑛老法師說是同一個地獄,叫『銅柱地獄』。這個地獄是一個很高的銅柱,燒紅的銅柱,就像須彌山一樣高。這個罪人在高山上,感到很熱就往下跑,往下跑看到一個鐵床,這個鐵床下面有火在燒,但是上面有端正的男女身相,這個罪人因為貪愛男女相的緣故,就跑到鐵床上面,最後為鐵床所燒。這是講來生的果報。佛陀對我們的勸勉──
所以十方如來以祂的智慧眼,來看我們放縱自己婬欲的欲望,就像增長自己的欲火;菩薩見到男女的欲望,如避火坑,因它會產生創造來生跟「火」有關係,來傷害我們;只要跟「火」有關係的,都跟「婬欲」有關係。
這裡,講到兩個觀念:「因果不同時」跟「因果同時」
第一、我們一般在論斷因果,是偏重「因果不同時」,叫做「異熟果」。我們一般講「三世因果」,佛教講因果是講「三世」的─過去造業,今生受報;今生造業,來世受報,叫做『隔代受報』。所以你今生受的果報跟今生沒有太大關係,大部分是前生決定的;你今生造的業,主要是在「來生」才表現出來,所以因果的思想叫「異熟」─異時而熟,叫做『隔代受報』。
第二、另外一個思想就是「真如緣起」:是講「當下的因果」,就是「因果同時」,你在造業的當下,其實你的果報之火,那個功能、種子已經成就了。我們剛剛談到:琉璃王滅了釋迦族,七天後,墮入地獄;七天還沒有到,但是佛陀已經看到他「地獄之火」成就了。
佛陀的神通是「現量境」,佛陀不做假設,佛陀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佛陀的神通一定是現量。如果他內心當中地獄之火沒有成就,佛陀怎麼看到他七天後要墮地獄呢?所以因果的確有它同時的現象,因果同時也對。比方說『法華會上』,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小乘的聖者「三周說法」─法說、因緣說、譬喻說。佛陀「三周說法」,開顯真如佛性以後,阿羅漢迴小向大,佛陀一一授記;說:舍利弗尊者,你要經過幾千劫、幾萬劫的時間,你會成佛,你的國土叫什麼(名稱),你的國土怎麼的莊嚴…等等。佛陀怎麼知道呢?當然是他發菩提心的時候,他內心變化了,他把聲聞種性轉成菩薩的種性,他的佛果功德顯現出來了,佛陀才會授記。
其實:你在造業的當下,你的果報是當下成就!蕅益大師在《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中,也講出類似的觀念,他說:你在念佛的當下,你的蓮華已經念念在開了,只是還沒表現出來。所以本經這裡,重點在於「因果同時」的思想─「真如緣起」的思想。就是說:菩薩看到你煩惱的時候,你要同時看到果報;你看『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菩薩看到起煩惱火的時候,就要預先知道,你未來有火坑在等你,他是預先就知道。
【貪習】
前面的婬習是「男女」的貪愛,這一段是偏重「財物」的貪愛,都是「貪」,但是所緣境不同。
(總標)『二者貪習交計,發於相吸,吸攬不止,如是故有積寒堅冰,於中凍冽。』
(別明)『如人以口吸縮風氣,有冷觸生。二習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羅羅、
青赤白蓮寒冰等事。』
(勸誡)『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這裡的「貪」─指的是貪求世間的財物,而且是過分的貪求,不是一般合理的貪求。先看第一個現世的因果--「惑」:『貪習交計』─「貪」是煩惱的現行,「習」是種子;就是貪愛的煩惱跟現習交互的作用,就產生業力了。什麼叫「業力」呢?『發於相吸,吸攬不止』。貪愛財物的人,為什麼有一個『吸』字呢?就是他老是想要把對方的財物吸過來;不斷的放縱自己的煩惱,到最後…相續的造作,無慚無愧,那麼當下果報之『冰』出現了,就有這個『積寒堅冰』。因為你不斷的吸寒氣,久了以後,就產生一種身心的寒冰、身心凍冽的相狀出現,這是約著「當下」的因果來說。
下一段約著「來世」的因果,先講一個譬喻:『如人以口吸縮風氣,有冷觸生。』─這個人用嘴巴去吸取外在的冷空氣,吸久了以後,你內心就有寒冷的力量產生。以下合法─『二習相陵』,『二習』也是講煩惱跟現行。這種「貪愛」─過去生的習氣跟今生的造作,就會招感來生吒吒、波波、羅羅,這三個都是「寒冰地獄」,是約著他的一個受苦的聲音。寒冰地獄的罪人,他因為寒冷而叫出的聲音:輕微的叫『吒吒』,中度的是『波波』,嚴重的是『羅羅』,寒冰地獄的相貌。『青赤白蓮』這也是寒冰地獄,這是約著我們身體的凍傷的相狀。『蓮華』這個罪人在凍傷以後,皮膚破裂了,就像蓮華開敷,比較輕的─他的皮膚出現了青瘀,中度的─是紅腫,比較嚴重的─就是變白色,整個血液都停止了,蒼白、沒有血色,「青赤白」也指寒冰地獄。
所以:十方如來,看到這個貪求財物,就像貪水一樣,菩薩見貪如避瘴海,就像大海中有毒的瘴氣,吸到體內中毒而死。
這裡的「因果思想」,跟我們《地藏經》一般講的因果,就不太一樣──《唯識》的因果思想,比較偏重在「來生」,這裡的觀照,就菩薩的「假觀」,當你生起煩惱的時候,你要預先知道「未來的果報」,它的重點在這裡。你要怖畏當來的「果報」,你才會厭惡當下的「惡因」!
我們一個修行者──「初發心菩薩」不可能說你完全不起煩惱、完全不造業,不是這個意思。而是你不要讓你的業力煩惱變得很堅固,問題在這裡,不能讓它「輾轉增勝」,就像滾雪球一樣…不可以!所以初心菩薩他不是斷煩惱的現行,是斷煩惱的相續。
《大乘起信論》說:修習「正念真如」的人,第一件事情--先破「和合識」,斷相續心。經典上講到一個公案說: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波羅奈國,有八個大力士,這八個大力士為了爭第一名,就經常比鬥、打擂台。其中有一個大力士,他的業障已經成熟了,佛陀看他七天之內必墮三惡道,慈悲的佛陀就來到大力士的門口,要求見這個大力士,這個大力士說:「欸…我是一個武士啊,佛陀是修智慧的,我們之間不相應的,不見!」佛陀就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就把佛身隱藏起來,現出一個年輕的大力士來找他:我要找你的主家,找你家的主人比鬥。欸,這大力士就出來了,看到這個年輕人,瞧不起這個年輕人。但是一跟他比鬥的時候,佛陀入火光三昧,這個大力士看到整個四邊都是火,心生畏懼,就對佛陀產生恭敬心,驕慢心就收起來…佛陀現出佛身,就為他講:緣起的善惡業…緣起的道理,這個大力士當下心開意解,向佛陀真誠的懺悔,七天死掉之後,往生到善趣去了!
這表示什麼意思呢?「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不是說:全部的業力,都把它懺到「業盡情空」;像我們前面說過,一個污濁的水,你第一件事情讓它沉澱下來,你不能再造作了,讓你慚愧的心生起,然後斷相續心,關鍵在這裡。
為什麼有些人造了惡業他來生會得果報,有些人造了惡業,他這個業力不能得果報?
《唯識學》說:因為有些人的業力轉成「增長業」,有些人的業力是變成「不增長業」,就是你有沒有懺悔?《唯識學》說:一個人造惡業「不得果報」有兩種原因:第一個「懺悔」,第二個「對治」─你開始修對治,不隨妄轉。
所以,我們絕對不能讓這個業力,變成「增長業」;你要讓它自然的沉澱下來,就是「破和合識,斷相續心」。然後在臨命終的時候,保持正念,隨念往生淨土。求生淨土的人─雖然你不能把「業」懺得完全清淨,但是你一定要把「業」懺到變成「不增長業」,變成沒有強大得果報的力量。
業的力量,被你破壞了,破壞以後,很多人會重報輕受;越是懺悔,身體生病痛、發生小小的車禍、出現種種的災難,這個是好事情,因為那個業力被你破壞,破壞以後…啪!釋放出來,重報輕受,然後你也會夢中見到一些瑞相,關鍵在於「斷相續心」。當然一個人會斷相續心,你要預先看到未來的火、未來的寒冰的果報,主要是一個人要畏懼當來的果報。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20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四種清淨明誨:婬戒,殺戒。經文:
詳示︰婬戒。經文:
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沙。何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詳示︰殺戒。經文: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
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我們講到本經的「事修」,那麼佛陀在講完「理觀」之後,為什麼要講「事修」法門呢?主要是針對我們末法眾生;我們末法眾生遇到了兩個障礙:第一個、「魔強法弱」的障礙─就是整個外在環境的誘惑、干擾勢力太大了,很容易讓我們產生「破戒」的行為。第二個、「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可能在學習佛法當中產生「破見」,這個更可怕了。
所以佛陀針對末法時代,在「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理觀當中,又開出了兩個事修法門來形成一個道場。這個道場的建立,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遠離內外的魔事」。第二個是「保護菩提善根」,來保護末法的修行者;第一個就是「持戒」,第二個「誦咒」。第一條戒就是「婬戒」,主要的目標就是達到『其心不婬』,是這樣的一個目標,它是整個持戒的標準。
(菩提之本)『是故阿難!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
經百千劫,祇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
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
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
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判決邪正)『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什麼是「菩提」的根本呢?
就是以『其心不婬』才是一個菩提的根本。是故阿難,假設一個人他內心當中,他根本不想去調伏婬心;也就是說:他是把婬欲的心當功德想,放縱婬心,但是他可也修禪定,甚至於廣修福德,那麼他也是認為他是成就無上道了。事實上,他是怎麼回事呢?『如蒸砂石,欲其成飯』,其實他是拿這個砂石,想要成就飯;那麼用火去烤,這個火就是他的加行,他每天也是拜很多的佛,甚至是持很多咒語,經百千劫只名熱砂,它根本是砂嘛。為什麼呢?因為『此非飯本,砂石成故』;他沒有找到一個成佛的因地!成佛是以菩提的清淨心…以菩提心為根本,他沒有安住菩提心,所以這個就是沒有找到根本。那麼這是譬喻什麼?這以下「合法」:
我們以貪愛婬欲的色身,來追求佛陀的妙果,縱然在佛法當中,有少許的多聞的妙悟,乃至於有很多、很多的少分的禪定,或者少分的神通,其實皆是婬根。因為你根本上是以婬心為根本,所以最後的結果是『輪轉三塗,必不能出』。
這『輪轉三塗』我們解釋一下:一個人,他以婬欲的心,如果他沒有犯根本,他也修福、修慧,那麼他本身不是馬上墮三惡道,他先入魔道,享受魔道的福報,但是因為在魔道當中,他會產生邪知邪見,散發錯誤的訊息障礙修行人,最後魔道享盡以後,再墮入三惡道去,是這樣子。所以他福報還在的時候,他暫時不墮落,所以你看很多邪知邪見,他也沒墮落,因為他福報還在!
『如來涅槃何路修證?』這個佛果菩提是怎麼能夠修證得成功呢?你根本沒有找到它的因地,你沒有找到這個「米」,你不可能煮成「飯」的。那應該怎麼辦呢?
『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這個是根本。這裡,蕅益大師把『斷性亦無』當作─理觀;這個『身心俱斷』是叫做─事修。
我們對治「婬欲心」──首先先修理觀『斷性亦無』,你一定要相信一個真理,就是你這個明了心,是本來沒有婬欲心的;你本來沒有這個東西,因為你本來面目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那麼「本自清淨」怎麼就有婬欲心呢?那是無量劫來的一種「虛妄的熏習」產生一個假相而已,它沒有真實的。所以首先我們先了解『斷性亦無』,先修理觀,先正念真如,然後再從事修上來對治這個婬心的身心─遠離身業的婬欲,再遠離意業的婬欲。這個是對治止觀。這樣子對於無上菩提才有成就的希望。
這個『斷性亦無』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不是直接「事修」?是先「理觀」呢?
在宋朝有兩個大居士:一個叫蘇東坡、一個是秦少遊,這兩位大居士。有一天,這兩個大居士出遊的時候,看到路邊有一個乞丐,身體很髒,穿著一個破舊衣服,身上長滿了蝨子。蘇東坡就說:「你看看這個『蝨子』,肯定是從他污垢的身體長出來。」秦少遊說:「不對,是從他的衣服長出來的。」兩個人就爭執起來。說:「不對!」一個說身體,一個說衣服,爭論不休啦。「那好,我們來問佛印禪師好了!」兩個人就到佛印禪師的地方,問說這個蝨子到底是從身體生起的?還是從衣服生起的呢?佛印禪師說:「你們兩個都對!「蝨子的頭」是從身體生起的,「蝨子的身體」是從衣服生起的。」(註:也可說是都不對。)
當然這是開玩笑的話,不過佛法經常會有這種觀念,就是說A也沒有,B也沒有,這A跟B結合在一起就把C創造出來了。很奇怪!A也沒有C,B也沒有C,但是A加B碰撞在一起,就把C創造出來了。
你看我的心沒有煩惱,心哪有煩惱?有煩惱你拿出來看看!外境當然不可能有煩惱,外境是個色法!「心」沒有煩惱,「境」也沒有煩惱,怎麼「心、境」一碰撞,就把煩惱的假相創造出來?「因緣和合,虛妄有生」。
所以這個「蝨子」從什麼地方來呢?當然佛印禪師的答案,就是從你內心中來!心念一動就虛妄生起。你看身體本來沒有蝨子吧,衣服也沒有蝨子吧,但是蝨子要產生,第一個要污穢,第二個要溫暖,一定要有衣服。那你的身體跟衣服接觸的時候,如果那個溫暖的感受出現的時候,蝨子就這樣─「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就出來了,我們的煩惱也是這樣。
首先:你要站在一個「你本來就沒有煩惱」的角度,來對治煩惱,這個非常重要!我們不能「住在煩惱」來對治煩惱,你不是它的對手,你要先「脫離煩惱」以後再來對治它。所以「對治止觀」─佛陀是先講完二十五圓通的「正行」以後,再講持戒誦咒的「助行」,這個次第諸位要清楚。
遇到事情──先「迴光返照」,不是先馬上念佛、持咒。我們遇到煩惱,不是馬上提佛號…不是哦,這個是錯誤的。你不是它的對手,你怎麼是「阿賴耶識」的對手?你想想看:你遇到事情就起佛號,你佛號念多久?念幾十年吧!你煩惱在你心中活動多久?它都無量劫來陪著你!你是它的對手啊?所以我們遇到煩惱,不是提佛號,先理觀「你從什麼地方來?」覓之了不可得,先跟煩惱脫離,先修『斷性亦無』,然後再加以對治,這個次第不能錯的。
你這樣子,才能對「無上菩提」有成就的希望,因為你找到一個菩提的因地。以祖師的說法,至少你先「找到路頭」。修行最怕就是─你根本找不到路頭。這個高速公路在哪裡?我根本找不到交流道。這就糟糕啦!你不知道怎麼修行了。我修行比較懈怠,每天只有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的時間用功,但起碼我知道正確的方法,那你就會進步!你要是現在還在市區打轉,找不到高速公路,那你就完了!你根本就是找不到路頭嘛。
你上了高速公路,你的車子雖然開得很慢,但起碼你是每天都在增上當中,每一天都往菩提道路上走。一個人的可怕就是「盲修瞎練」,修到最後進入魔道你也不知道,那你不是很冤枉嗎?開悟的《楞嚴》─就是你要知道「什麼是真實的根本」,「什麼是虛妄的根本」,一定要把它揀別出來。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佛陀這句話講得很清楚、非常的肯定,就是如我前面所說的,這個是「正知正見」;假設相反說:婬欲是善知識、是幫助我們修行的;這個是「邪知邪見」魔王所宣說的。
我們常說《楞嚴經》是照妖鏡,它把這個「邪、正」的根本,分得很清楚!這個在婬戒當中的一個根本思想,就達到『其心不婬』。『其心不婬』的意思不是說,我們現在開始都不起婬欲心,那沒幾個做得到,不是這個意思。它的意思是─你的心,必須安住「菩薩種性」,當你起婬欲心的時候,你對婬欲心是抗拒的,關鍵在這個地方!
『其心不婬』這個在「菩薩戒」有一句話,是可以作一個註解的──什麼叫『其心不婬』呢?「菩薩戒」說:『若諸菩薩…無違犯者:謂為斷彼故生起樂欲,發勤精進攝彼對治,雖勤遮遏,而為猛利性惑所蔽,數起現行。』
說:這個初心菩薩他受了菩薩戒,他也安住真如來對治煩惱,『為斷彼故』他真的想要斷除煩惱,但是他畢竟不是煩惱的對手,但是他已經怎麼樣?『生起樂欲』,他已經用種種方法來對治了,但是無奈煩惱麤重而數數現行,這個是無所違犯的。因為這個菩薩已經開始不順從婬欲了,他有產生一種抗拒的力量。他的抗拒力量生起以後,表示我們看到他未來的希望。
佛法是重視未來的──說:你現在表現不夠好,但是你未來是不斷在進步。為什麼?因為你已經生起一種對治的樂欲。一個人最可怕就是「起顛倒」,他根本就不知道錯在哪裡!佛法的意思:你知道你錯了,你就有希望。
你看:有很多人譏嫌佛弟子說,你一個佛弟子,你也是有過失啊!
佛弟子是明白道理的,一個「有正見」的人有過失,跟外道「沒有正見」有過失,你覺得哪一個重,你們猜猜看?外道─「沒有正見」的。對的!外道在造罪,他是依止「邪知邪見」,他是無慚無愧!全心全意的造罪。你受了菩薩戒,你偶爾犯罪,你可有「慚愧心」啊!慚愧心在造罪是踩剎車,那個車子撞上去之前,他踩了剎車,他那個慚愧心─「西方有人不肯」,他有一種抗拒的力量,這個人就有希望了。
所以有些人不學佛法,你不學佛法,你造罪是「全心的」造罪,不是說你不知道就沒事。佛法說,明知故犯是比較輕。對啊,因為你抗拒不了煩惱,但是你知道錯了。一個人最可怕是「愚痴」!因為你不知道你錯了,這個時候你造罪是全心全意、無慚無愧,把你所有的心力放進去造罪,這個就變魔道了,因為根本成婬。你不知道你錯了,這就很可怕了。
我們要知道『其心不婬』─不是說你不起婬欲,而是你已經安住在真實的心性,但是煩惱不斷的活動,但是你不斷的抗拒,不斷的抗拒,有時候成功,有時候失敗,不斷的懺悔,你還是走在佛道當中,因為你的根本是菩提。
《楞嚴經》它論你的「根本」、你的「因地發心」,它不論行為的;《楞嚴經》的修學是「論心、不論境」,你一旦「邪知邪見」你就沒救了。所以這個開悟的《楞嚴》就是:它要你分別什麼是真實的根本,什麼是虛妄的根本。這個地方,大家要把經文的道理讀出來,它不是論斷「行為」的;它是論斷你的「發心」─你的「覺性」不能失掉。
前文它所對治的是一種貪愛的煩惱,這以下對治的是「瞋心」。什麼叫『殺』呢?斷有情命,以瞋恨之心,來斷絕有情眾生的命根——殺戒。
壬二、殺戒:
(持戒功德)『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犯戒過失)『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
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
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先看第一段總標─持戒的功德。
那麼在「殺戒」當中,它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跟前面婬戒一樣,六道眾生要做到『其心不殺』,本經在論斷「殺盜婬妄」的時候,都是「論心、不論境」,你內心當中不能有這種瞋心,當然瞋心是從「對立」而來。「西藏的法王」曾說:一個人會起瞋心,就是對立─我相、人相的對立。
這怎麼辦呢?你一定要修「自他平等」,一個人要沒有瞋心,就是你自己要思惟──我們跟眾生沒有太大差別!我們凡夫的對立心,是認為自己是跟別人與眾不同的,這個很嚴重的問題─自我意識。你看我們看相片的時候,一定先看自己在哪裡。對啊,你認為你自己與眾不同。其實我們有與眾不同嗎?沒有。每一個眾生都是想要離苦得樂,就算別人講出一些我們不喜歡聽的話,他有他的立場,如果我們今天跟他立場交換了,我們可能也是講這樣的話。每一個人因為站在不同的位置,做他該做的事情,如此而已。所以從一個明了的心來說,每一個人都想離苦得樂,這個是沒有差別的。所以我們從一個自他平等當中─「化解對立」,這個叫『其心不殺』。
以下說明「殺生的過失」──說:我們修學三昧的目的,本來想要出離三界,甚至想要成佛道的,但是我們放縱我們的殺心,不但不能出離三界,還可能會有以下的過失。即便你有多聞的智慧、少分的禪定,假設你放縱你心中的瞋心,最後的結果是落入「神道」。「神道」我們後面再解釋,先看經文:
『上品之人,為大力鬼王』,「神」就是有福德的叫『神』,沒有福德叫『鬼』,其實就是鬼類,只是他有福德。那麼這個人有福德力,又有少分的智慧,他因為瞋心重,就變成大力鬼王,變某某大帝、某某國王等等;『中品的是飛行羅剎』,他能夠飛行,比方說城隍、土地尊神、山神等等,他們在地上是可以飛行的,諸鬼帥某某大將軍等等;下品的就是不能飛行的…在地上跑的,羅剎,羅剎當然是吃眾生肉的,這些鬼神也都有他的相應的徒子徒孫,而且都是邪知邪見,認為自己成就無上道。
前面的貪愛心,是落入『魔道』;這個瞋心重的,是落入『神道』。比方說:我們過去很多的戰場上的英雄,很容易墮入神道,神道的根本就是「瞋」。
在「大乘佛法」的思考模式裡面─「瞋心」是不能給它任何理由的!你說:欸…我為了要保護國家、我要消滅什麼集團,我必須把他消滅,沒有這種理由…神道!即便你是善業強,你也頂多是大力鬼王而已。我再講一次─「大乘佛法」的因緣觀,瞋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你不能夠說:欸…我是維持正義,沒有這種事情。菩薩維持正義是用「慈悲心」,廣開方便,用善巧方便來化解問題,不是用對立的心態來處理問題。
這個大家要清楚:不管你是什麼理由,你只要瞋心重,以「瞋心」為根本,來修學,最後是神道,不管你給自己的瞋心,加上任何理由都不可以,因為你的根本就是「瞋」。
(預記末法)『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廢權防難)『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
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
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
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
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
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
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這一段文講出佛陀對於「末法時代」的預言。他說:我滅度之後,在末法時代,這個所謂的魔強法弱、邪知邪見的時代,有很多、很多的鬼神就開始出來活動了,因為這個時候大威德善知識不在了。他們講出一個什麼樣的思考呢?他說是『食肉得菩提路』,說是:「酒肉穿腸過,但是不妨礙佛在心中坐。」他們提出一個邪知邪見說:吃肉不但是不妨礙聖道,而且是會幫助聖道,食肉是有助於菩提路。這地方有問題!佛陀就解釋問題出在哪裡:
佛陀說:阿難!即便佛在世的時候,佛陀對比丘是開緣食「五淨肉」。(五戒是開緣吃三淨肉;比丘是開緣吃五淨肉。)「三淨肉、五淨肉」之內容─前面三個是相同的:第一個「不見殺」,你眼睛不能看到這個眾生被殺,只要你看到,這個肉你就不能吃了。第二個「不聞殺」,你不能聽聞到牠被殺的聲音。第三個「不為我殺」,這個眾生不是因為我,牠才被殺;牠本來就被殺死,不為我殺。第四個是「自然死亡」。第五個是「鳥獸的殘食」,鳥獸吃剩的。
佛陀在世的時候,是開許比丘、比丘尼在托缽的過程當中,食用五淨肉,是可以的。但是為什麼可以呢?佛陀解釋當時的理由說:這些「五淨肉」都是佛陀的神通變化所成,所以它本身沒有生命現象。佛陀不能創造一個眾生,「阿賴耶識」是不能創造的,阿賴耶識要「造業、熏習」才能夠創造出來。所以佛陀創造了眾生,只就是一個假相的作用而已,它沒有命根。
佛陀為什麼要創造「五淨肉」讓比丘吃呢?
因為在印度,它的土地很潮濕,雨水很重,而且土地很多的砂石;在這樣氣候潮濕又很多砂石的情況之下,一般的蔬菜根本很難生長;比丘這個也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弄到最後沒辦法生存啊!所以佛陀大慈悲心,為了維持比丘生命的相續,就變現「五淨肉」讓比丘來受用;以大慈悲心變現一個假名假相的肉,使令比丘得到這樣的滋養。來維持他的生命。這裡是講「佛在世」的時候,因為這些「肉」是沒有生命的,所以你吃下去,不會跟眾生結惡緣,不會影響你的慈悲心的,這第一點─因為對方沒有瞋心。
『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這個是講「佛滅度」以後─佛陀滅度以後,佛陀的神通力消失了,那些用神通變現的五淨肉,當然也都沒有了,所有的眾生肉,都是一個實在的生命的個體。你吃牠的肉,你就欠牠一個肉債,這樣怎麼能夠做一個大乘慈悲為懷的佛弟子呢?
食肉有什麼過失呢?
『汝等當知,食肉之人,縱得心開,有多聞的智慧、少分的禪定,皆大羅剎。』─就是你吃肉吃久了,酒肉穿腸過,不是佛在心中坐,是「羅剎」在心中坐!你的心態改變了,那麼報終之後,必沉生死苦海,不是一個大乘佛弟子了。這種『食肉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說:你今天吃牠的肉,來生牠吃你的肉,那麼你們這個冤結怎麼解開?那麼你什麼時候能夠出離三界呢?
這個地方的「殺心」有兩個障礙:第一個是「命債」─你直接殺生。第二個是你食牠的肉—「肉債」。這兩個對我們出離三界都產生障礙。
蕅益大師提出一個問題:說佛在世的時候,佛陀用神通力變了「五淨肉」讓大家吃;那為什麼佛陀不直接變成「蔬菜」就好了呢?你就變成蔬菜讓大家吃就好了,免得大家後世產生疑惑!說:欸…吃肉有什麼關係呢?佛在世的時候比丘也吃肉,大家會產生疑惑。
蕅益大師說:佛陀不能變現蔬菜,不可以!因為「違背世間的假相」,那個地方到處都是砂石,結果佛在世的時候變現蔬菜,你不覺得很奇怪嗎?大家就覺得這佛法很奇怪,很奇怪就不適合人世間,就表示這個不是我可以修學的,因為佛陀的生活層次跟我們差太多了。
《金剛經》講:菩薩觀一切法空,他不能壞世間的假相!佛陀來到人世間,祂也要示現出生,乃至於結婚,結婚以後才開始出家、修道、成果。「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的覺悟,不能夠「破壞假相」來論覺悟,不可以的!就在眾生的假相當中來論覺悟。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不可能生長蔬菜,佛陀就不能變現蔬菜,因為當時的環境大家都是畜牧這個羊啊、牛啊,那佛陀只好隨順當時的因緣,以慈悲心變現羊肉、牛肉來讓比丘食用。
(諸佛教誨)『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
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解脫之本】
(舉 喻)『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
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
(法 說)『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
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
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
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
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
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
(判決邪正)『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這一段,佛陀一個真實而明確的教誨說:阿難!汝等教導末法眾生,在修大乘三昧的時候,除了「斷婬」之外還要「斷殺」,這是先佛世尊,第二個決定不可改變的,一個清淨而明確的教誨。
為什麼佛陀要教誨「斷食眾生肉」,乃至於斷殺生呢?以下先舉出一個譬喻說:是故阿難!假設一個人,他修行很用功,每天做很多功課,也修學禪定,但是他就是喜歡吃眾生肉,好像什麼情況呢?就像一個人,把自己的耳朵塞住,塞住耳朵,當然他是很怕聲音,他不想聲音出現,但是又高聲的喊叫、創造聲音,希望別人不要聽到,你「欲隱彌露」。你本來要離開三界,你本來就要降低生死的業力,結果你不斷的去創造生死的業力,但是你又想出離三界,那你不就是矛盾嗎?你一方面想要遠離三界,你又跟眾生結下一個生死的業緣,你又欠牠的肉債,甚至於欠牠的命債,那你就互相矛盾。以下合法:
法說:身為一個持戒的比丘,乃至於持戒的在家菩薩及諸菩薩,在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就是說一個「在家菩薩」,受了「菩薩戒」,或是一個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即便在『歧路』,就是鄉間小道行走的時候,看到有「生長功能」─「草」非有情物,但是它看起來欣欣向榮,有生長的功能;我們尚且不去蹋,當然也不可能去手拔。目的在哪裡?培養慈悲心!更何況一個發了大悲菩提心的人,去吃眾生的血肉來充食呢?你連草都不忍心去蹋了,何況是一個有生命現象的眾生呢!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慈悲心」跟日常生活是結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說:你的身、心是互動的,你本來有慈悲心,但是你不斷的吃肉,吃久了,你的慈悲心就失掉了。《梵網經》說:「食肉之人,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你不斷吃眾生肉,有兩個過失:第一個、你的慈悲心會慢慢不知不覺的喪失掉。第二個、眾生看到你,會不喜歡你。這兩個問題都很嚴重。
在《宗鏡錄》裡面─永明大師講出一個身心互動的譬喻,他說:有一比丘在森林中修學止觀,在打坐當中,猴子從旁邊經過,看到比丘威儀具足,生歡喜心。一群猴子就從樹上跑下來獻花、獻水果,來供養這個比丘。比丘結夏安居三個月以後,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離開了。離開以後來了一群外道,外道看看這個地方…「欸!不錯哦,環境也不錯哦,值得留下來修行。」外道就在那邊修行。但是外道修行沒有正法,有人是身體斜躺在地上,有些人是一隻腳站在地上——金雞獨立,就是各種姿勢都有。過去供養比丘那些猴子,過來看到就很生氣,這些人怎麼是這種動作?猴子一開始當然忍住,看不下去了,整群猴子就衝下來,把外道按住,強迫他們坐好─雙腿盤好,兩個手也放好,眼睛閉住。當然外道一開始抗拒,但是久了,欸!這個動作也不錯,幫助攝心。當猴子把他們動作調好以後,欸…這個外道成就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所以你色身的動作,的確影響你內心,是有關係的。
你不斷的吃肉,你要小心啊!你過去在佛法當中栽培慈悲的善根,一點一滴在喪失當中;而慈悲心喪失了以後,你跟菩薩道已經不相應了,你是走入神道,你的菩提道路已經開始在變換了,你都不知道,你本來是高速公路往北上的,結果走到南下去了。
「食肉」在本經是「非同小可」,佛陀講的很嚴重─因為會改變你的心態;嚴重的話,改變你的種性,從一個「菩薩種性」變成一個「神道的種性」。應該怎麼辦呢?這以下講出三個重點:
第一個、『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這以下有三個要斷的,而且是有「重的」、「中等」跟「輕的」;最重的是─絲綿絹帛,這個大概最嚴重;『不服』,當然是不服食,不能去吃,也不能服用,服食跟服用,「用」就是「穿」…穿它的衣服、鞋子。所有的過失當中,用這個「絲織品」是最重的,絲織品是直接殺生而來的。
諸位!我們絕對不能用絲織的棉被,不可以!因為一條「絲織品」的棉被,是要殺害多少的眾生生命,才製造出來的;你就知道─你每天蓋棉被,你跟多少眾生結下了命債。我們必須要知道一個真相─沒有一個眾生,牠是心甘情願把牠的生命獻出來…沒有一個,都是被強迫殺死的。那麼牠心中的恨,跑哪裡去了?諸位你想想看。所以這個絲綿絹帛是最重的——絲織品。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大小乘都不開許,沒有開緣情況,不管你多冷、身體多病痛,完全不開,大小乘都不開緣,因為這個殺業太重了。
第二個、『靴履裘毳ㄘㄨㄟˋ』,這是中品的。『靴、履』是動物的皮做成的鞋子;『裘』是野獸的皮做成的衣服叫『裘』;『毳』是野獸的毛,做成的衣服。這些小乘開緣,大乘不開緣;小乘有老病的情況之下,開許穿皮鞋、皮毛的衣服來禦寒,大乘是不開許的,沒有開緣,這是中品的。
第三個、是比較輕的『乳酪醍醐』;『乳』,是直接分泌出來,叫「牛奶」;經過提煉的叫『酪』;再加以精緻製作的叫『醍醐』,就是牛奶的精製品。這一些因為跟殺生沒有直接關係,你吃牠的牛奶,並沒有去傷害牠,所以大小乘皆開緣─在有老病的情況之下、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有開緣。
如果─你能夠遠離『絲綿絹帛、靴履裘毳跟乳酪醍醐』,如是的修行人,於世間是真實的解脫。因為你再也不跟眾生結下惡緣了,所以你的生命是『酬還宿債,不遊三界』─你的生命,已經不再造惡業,只就是在隨緣消舊業,你不再造新殃,你跟三界慢慢脫離了。何以故?因為你去吃牠的身體,還有牠的『部分』,什麼叫『部分』呢?那個…皮啦、毛啦、牛奶等等,你就跟眾生結下一個生死的業緣,這種情況,就好像是一個人食地中的穀物,足不離地。
我們解釋一下:在經典上說,人類在「劫初」的時候,是有神通的,從「光音天」下來有神通力,他能夠離地飛行;但是這些天人,後來因為貪愛大地長出的百穀,吃了大地生長出來的東西,就產生地氣,你吃了它的東西,你就跟它結緣,從此以後就離不開大地了;因為你吃了大地的東西,所以他的神通就失掉了,就再也飛不回去光音天了。這意思就是說:你不斷的吃眾生肉,你跟牠結下惡緣,你再也離不開眾生了,你當然你也離不開三界。
怎麼辦呢?『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你一定是色身跟內心,都要能夠遠離牠的『身』;『身』就是血肉,『身分』是牠的皮毛、乳酪…等等,不服用也不服食,這個人才是真實的解脫。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能夠如此宣說的,是「正法眼藏」:相反宣說的是「邪知邪見」。
這裡的重點就是記住:我們不要去欠眾生的「命債」跟「肉債」。
有一個禪師,他行腳到一個鄉村,剛巧這個鄉村在辦喜事,這個禪師他是有神通,就講出一句醒世的話:「六道輪迴苦,孫子娶祖母,牛羊為上座,六親鍋內煮。」他說:眾生的顛倒相是很可憐的。怎麼說呢?你看『孫子娶祖母』─這個祖母,因為前世貪愛孫子,所以來生就變成他的太太;『牛羊為上座』─過去這些人吃了牛羊,現在牛羊變成人,反過來吃這些牛羊;『六親鍋內煮』─六親眷屬現在淪為鍋內的眾生。
諸位你看《印光大師文鈔》,他對於「吃素」是很強調的。如果你想今生離開三界,「吃素」就非常重要了!為什麼呢?我們之所以往生,有兩種力量:第一個、你「出離」的力量。第二個、三界對你繫縛的力量要淡薄。第一個是「你念佛的力量要強」,第二個是「綁住你三界的那個業力要淡薄」。你不斷的吃眾生肉,你不斷的欠眾生的命債、肉債,你臨命終就很難離開,你是跟你自己過不去。有些人他很容易跳出去,你跳不出去,因為牠綁住你的力量太強;就像佛陀講的譬喻,你不斷吃大地的百穀,你就跟大地結緣,產生一種吸引的力量。
所以本經在「吃眾生肉」這部分,是制的很重,你看它全都是在講眾生肉─第一個、妨礙你的慈悲心;第二個、你種下一個眾生的業緣,你要出離三界相對困難。當然這個地方的重點,還是在『其心不殺』,即使你一時之間不能馬上改變,但是你一定要生起正知正見,要起慚愧心。
因為本經很重視你的因地─就是「菩薩種性」。你即便有過失、你內心很清楚、生起慚愧心,你的心還是安住正道,你還有救。所以在本經,最怕的是「你起顛倒」,那就沒辦法了!在《楞嚴經》裡面,「起煩惱」你還有救,「起顛倒」的話,你就沒救了,因為你的修學「根本」已經失掉了。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19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6。安立道場,顯三學以戒為本,四種清淨明誨:婬戒。經文:
為末世示道場方法︰陳請。經文:
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跡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讚許。經文: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問 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沉溺。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唯然奉教。
明根本戒法︰總顯三學以戒為本。經文: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毘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別示四重以彰無漏:牒徵。經文: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
詳示︰婬戒。經文: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丁二、事修。
我們這一科,主要是講到本經的「修行篇」。當我們從一個「理論」的學習,慢慢的提升到一個「修行」的時候,必須掌握兩個重點:
第一、這一部經它所對治的是什麼?
每一部經典,都是在破除我們身心的障礙,但是它的重點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實際在修行的時候,一定要知道你的「所觀境」,你所要破除的障礙是什麼?
第二、你能對治的法門是什麼?你用什麼方式來破除這個障礙?
本經所對治的,主要的就是我們心中的一個『顛倒想』─「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什麼叫『顛倒想』呢?我們簡單的說明:
就是:我們那個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個、產生「感受」。如果是善業起現行,我們產生快樂的感受;如果是罪業起現行,我們產生痛苦的感受。但是這感受,沒有什麼對錯的,只是個人的福報差別而已!「感受」再下一個階段,就變成「想像」,就是從這個感受,它就產生很多的相狀出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然後在這個相狀裡面開始「分別」,到這裡也沒有太大的錯誤。問題是:當我們在「想像」的時候,會啟動我們「無明的煩惱」,就是「攀緣心」。
所以:當「攀緣心」跟「想像」結合的時候,問題就很複雜了;因為它會把這個「想像」,對於我們所想像的相狀,產生堅固的「執取」,就是「心有所住」。這個相狀本來是變化的,那怎麼會跑到我心中以後,變成是揮之不去呢?那就是開始起「攀緣心」了。當「攀緣心」跟「想像」結合的時候,就變成一種「顛倒想」。
我們可以說:整個生命的痛苦,乃至於我們內心當中無量無邊的煩惱跟罪業,都從這個地方開始。經典常常形容我們「凡夫」,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為什麼?就是我們的心中,有很多的顛倒想。整個問題點不在外境,就是我們心中有很多的「執取」。所以古德一看到你起煩惱,他就知道「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心中一定有一個相狀,否則你不可能起煩惱的,好端端的幹嘛起煩惱呢?你就是心中有一個相狀,你通不過去,你就執著那個相狀,然後在那個地方攀緣、分別,弄到最後自己障礙自己──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我們都是自己障礙自己的,全世界沒有一個人可以障礙你,你自己創造一個相狀,然後在那個地方堅固的「執取」…起很多煩惱、造很多業…然後虛妄的,把你的來生創造出來。
《楞嚴經》的『首楞嚴王三昧』,它的根本思想,就是把那個「顛倒想」拔掉。應該怎麼辦呢?當然佛陀是有方法的,佛陀有方便力。本經當中佛陀開出兩個方法,來消滅我們的顛倒想──第一個是理觀,第二個事修。「理觀」是一個正行,它的主要重點是「理觀」,「事修」是一個助行。
理觀的根本思想──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其實這一句話,主要在『迴光返照』。身為一個「顛倒想」…我們心中的顛倒想,它就是善於偽裝、善於欺騙我們,所以「顛倒想」它最怕的就是「迴光返照」這四個字,你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把我弄得心有千千結,到底這樣的「顛倒想」是從什麼地方來?你一迴光返照,答案就出來了--——「覓之了不可得!」就是我們過去的業力,它是從「空性」中來,就是本來沒有的,本來無一物,只就是因緣的和合,虛妄有生,產生一個假相,然後我們就把它當真,然後就把它抓住,就不肯放,然後就在心中產生很多、很多的分別,根本沒有實體。所以這個顛倒想一「迴光返照」以後,你就知道,原來是「覓之了不可得」。
所以:當我們在修《楞嚴經》遇到事情,你要有一個心理準備─不能反應太快了!《楞嚴經》在修『首楞嚴三昧』,遇到事情不是「馬上」處理事情,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處理問題方式。遇到事情─是先調整心態,是「把心帶回家,你不要住上去!」我們遇到事情的第一件事情,是把心帶回家,跟那個相狀脫離。所以《楞嚴經》在處理人生的問題、處理你現實的問題,第一件事情就告訴你:你本來沒有這個事情,它只就是一個因緣和合的假相而已,你必須利用這個假相來歷練─「歷事練心」。這生命不是讓你來受用的,從《楞嚴經》的角度--生命是讓我們歷練的。所以當你的心跟外境的假相脫離以後,你是以更超然的角度來面對人生了。
我們現在很多佛弟子在修行,他不重視理觀,完全就是念佛、持咒、拜佛事修。那麼這樣子會有什麼問題呢?古德說,一個人不修理觀,修道多辛苦啊!為什麼呢?因為你面對的是你一個阿賴耶識啊,那還得了。你等於是用你短短幾十年的功力,要跟你無量劫留下來的煩惱習氣抗拒;阿賴耶識不是簡單的東西,「陀那微細識,習氣如暴流」。你看佛陀在形容阿賴耶識…多可怕的啊!你不修理觀,你用你短短的念佛、持戒的事修,我跟你拼了,你不是它的對手。所以很多人修到最後他放棄了,他根本沒辦法去面對人生的障礙,他就是不想學佛,這就是你只有事修,而沒有理觀。
一個人不修理觀──你在整個生命當中,你永遠處在「被動」!因為你不知道明天發生什麼事,你不知道這個「阿賴耶識」明天要變現什麼東西出來,你根本不知道的。經典上說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就是在形容這個不修理觀的人,你就完全被業力主導;業力要你痛苦,你就得痛苦;業力要你快樂,你只好快樂。所以一個人不修理觀,你完全活在過去,你非常被動的。
當你「正念真如」的時候──你生命就轉被動為「主動」,你跟因緣脫離。一個人跟因緣的假相脫離以後,人生對他來說,是─順、逆皆方便;「順境」有它的好處,給我們鼓勵,「逆境」給我們動力。世間上沒有好壞,就是你人生的過程,讓你積集資糧、懺悔業障的一個歷練的對象。但是有一個條件─你要把生命化被動為主動,你一定要正念真如,你一定要跟眼前的相狀脫離,否則你做不到。
所以,當你修《楞嚴經》以後,最大的好處是什麼呢?簡單的講:就是你生命本來是被動的,就轉被動為主動,是這個意思。
當你慢慢、慢慢的…跟眼前的相狀脫離之後,這個就是「理觀」─「從假入空」。這個在前面二十五圓通,我們提出了七大的圓通,都是「攝相歸理─從假入空─把心帶回家。」那麼到事修的時候又相反了,就開始「從空出假」,開始又面對事相因緣對治了。「理觀」─是從相狀裡面出來;「事修」─又回到因緣假相,然後來處理問題、面對問題、化解問題。
總之,《楞嚴經》它的思考模式是兩個:第一個、先離開你眼前的相狀;第二個、又回到眼前的相狀,來面對它、化解它。這兩個思考:第一個是「從假入空」,第二個「從空出假」。現在我們開始要利用人生的假相,來「滅惡生善」。
丁二、事修(分三:戊一、陳請。戊二、讚許。戊三、宣說)
「事修」─在這個事相的修行,本經講到兩個重點:第一個是「持戒」;第二個是「誦咒」。這都是有相狀的。
戊一、陳請。(我們看阿難尊者對佛陀的陳述,他的心情跟請法:)
(禮讚啟請)『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迹圓明,悲欣交集,
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
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
(引敘佛言)『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
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
(願同菩薩)『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
(正請道場)『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
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這地方有四個小段,先看第一段─阿難尊者的陳述他的心情,以及他對法門的啟請:
阿難尊者聽完二十五圓通之後,他就在大眾當中,起立合掌頂禮。這以下表示他內在的心境,他用八個字,來表達他聽完二十五圓通的心境,說是:『心迹圓明,悲欣交集。』這八個字,道盡了阿難尊者的心情。
『心迹圓明』─『心』指的是他整個修學的目標,就是「不生滅心」—正念真如─把心帶回家。什麼是『家』呢?不是在外面,是在內心深處的一念的清淨心。這個『心』指的是「清淨心」,我們的家。『迹』就是回家的方法,他整個「迴光返照」的一個方法,就是回家的道路,叫做『迹』。那麼:不管是目標,不管是過程,阿難尊者可以說是了了分明,沒有任何疑惑,所以叫做『心迹圓明』,可以說他對整個修學的理論方法,完全清楚了,所以他感到─『悲欣交集』啊!
為什麼悲傷呢?「悲昔日之未聞」。說,為什麼我過去就沒有聽到這樣的一個真理,白白的受生死,白白的隨煩惱而轉呢?這是『悲』。第二個『欣』─他欣今日之開悟,現在聽到這樣的法門,雖然身心世界還有很多障礙,但是對未來卻充滿了光明,所以可以說是『悲欣交集』。
這裡,可以看得出來,阿難尊者整個修學,應該沒什麼障礙,但是他為什麼要請法呢?他講出他的理由─說:阿難尊者為了要利益未來末法的眾生,所以他必須求佛。他說:「大悲世尊啊,我身為一個正法時代的佛弟子,對於整個成佛之道、整個修學的目標,乃至整個過程的理觀,是完全清楚沒有疑惑了,但是末法眾生是有問題的。
這一段,蕅益大師註解上說:正法、像法時代,要消滅「顛倒想」只要「理觀」就夠了。所以這個「事修」是針對誰呢?就是針對我們這些末法業障凡夫;我們的煩惱特別重,外在環境的刺激也特別深,所以就必須除了理觀之外,還要有一些事相的輔助,來破除障礙。這個法門它是有針對末法時代而請法;換句話說,當機眾沒問題,但是為了以後的眾生,阿難尊者慈悲來請法。他為什麼要請法呢?這以下說明:我為什麼要為末世眾生請法呢?因為我經常聽聞如來的開示說─『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說是「度化眾生」有兩種心態:第一個,菩薩因地的發心,菩薩自己還沒有度脫圓滿,但是他就先發心度化眾生,這個是「菩薩發心」。第二個,是你自己覺悟圓滿了,然後再來度化眾生,這個「如來應世」。
所以,菩薩度化眾生有兩種,一種是「悲增上」,一種是「智增上」;「悲增上」的人,是屬於「菩薩發心」,自己還沒有成就,但是他願意跟大家一起成長,這是「菩薩發心」。第二種人是屬於「如來應世」,他必須自己先走過去,自己先解脫了,他才會去幫助別人。那麼,阿難尊者到底是屬於哪一種呢?他說他自己是『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從這一句話可以看得出來,阿難尊者是屬於「悲增上」。說:我雖然現在還活在顛倒想,但是我已經知道整個出離顛倒想的方法,(他還沒有完全得度,因為這時候他是圓教初信,只就是斷了三界的見惑,無量無邊的思惑煩惱都沒有消滅的),但是他就有一種願望,要度化末法時代一切眾生,這可以看得出來是悲增上。
為什麼就一定要針對「末法眾生」呢?阿難尊者舉出他的道理說:『世尊啊!此諸眾生』;這個『此』指的是末法眾生。末法眾生有兩個障礙,這地方提出其中一種─『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我們的修學:如果我們是生長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當你聽到法門,你很快的就把這個藥吃下去,你的病就好。但是到了「末法時代」,佛陀開出藥方以後,就沒有那麼簡單了,不是吃藥就可以好了,沒那麼簡單。為什麼呢?
第一、魔強法弱:因為你面對的是一個外在「色聲香味觸法」特別染污的力量;這個『魔』不是說魔王,這個『魔』是誘惑的力量特別強,而你能夠聽聞正法的時間特別短,你一天二十四小時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放逸;大部分的時間,都受到整個眾生的共業─「六塵」的牽引;只有偶爾極少數的時間來吃藥—聽聞佛法。所以說,在你生命當中,聽法的時間少,那麼受到誘惑干擾的時間多,就產生一種善根的退化。即便你過去善根深厚,但是你也是受到環境的干擾,因為你離不開眾生的共業,不可能說,我到一個荒島去住。不可能!所以你面對的是一個魔強法弱的時代。
第二、去佛久遠:即便你有心要修學佛法,但是你也很難遇到一個正知正見的善知識,因為邪師說法,就像恆河沙這麼多。
在這種障礙情況之下──你那個明了的心,有善根、也有煩惱,到了末法時代,想要收攝其心,成就大乘的三昧,你就必須要有一個保護的措施了,不是只有佛陀開藥就好,你心中要有一個『道場』。
這個『道場』做什麼呢?有兩個目的:
第一、「遠諸魔事」:這裡有「內在的魔事」跟「外在的魔事」,遠離內、外的魔事。第二、使令我們「菩提心」能夠堅固而不退轉。
我們這一念心─到了末法時代,佛陀已經不在了,很多善知識也不在了,法的力量也薄弱了,佛、法、僧三寶都薄弱了。但是我們可以有善根啊!我們想要進步啊!想要增上啊!那怎麼辦呢?你除了「理觀」以外,你心中必須有一個『道場』。
『道場』是什麼意思呢?什麼叫『場』呢?古時候農村社會,這個稻米收割以後,收割以後不能馬上去殼,因為它潮濕的,你必須把它放在一個『場』,一個很空曠的場地,把它曬乾、過濾,然後才能夠去殼轉成「稻米」。那麼我們修行也是一樣,佛陀把法門開出來了、這個法藥開出來了,我們要吃藥的過程當中,必須有個道場。
什麼是『道場』呢?就是「持戒」跟「誦咒」這兩個。持戒─是破除我們內在的障礙,破除我們無始的煩惱障;誦咒─是破除外障、就是鬼神障。這兩個障礙。就是透過「持戒」跟「誦咒」,來遠諸魔事,來成就菩提心的不退轉,是這個意思。「為什麼要修事修?」這個地方阿難尊者把這個理由說出來。
戊二、讚許。(這是佛陀對阿難尊者的表白的讚許)
(讚許)『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
善哉!善哉!如汝所問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沉溺,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唯然奉教。』
前面四段,阿難尊者陳述他自己的修學心得,也為末法時代請法,佛陀對於這樣的一個態度是怎麼樣的心態呢?佛陀說:『善哉!善哉!』讚歎阿難尊者這樣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因為正如你所問的『安立道場』,以這樣的一個持戒的功德力,跟持咒的一個功德力,這兩種力量來救護末劫沉淪的眾生,是有它的必要性。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佛陀就正式宣說─末法時代,當我們修理觀的時候,第一個、產生魔障,你無始劫的冤親債主不會同意的,這個是「魔障」。第二個、你心中產生理觀,你開始迴光返照,你就刺激你心中生出的煩惱,「真妄交攻」啊,你的煩惱也會障礙你。所以面臨這內、外的魔障,應該怎麼辦呢?佛陀就講到「破障的方法」:
戊三、宣說(分二:己一、明根本戒法。己二、明誦咒治習。)
這「根本戒法」是在對治內障,「誦咒」是對治外障。
己一、明根本戒法(分二:庚一、總顯三學以戒為本。庚二、別示四重以彰無漏。)
庚一、總顯三學以戒為本。
佛陀先彰顯在三無漏學當中,以「持戒」做根本,沒有持戒就談不上「定慧」,它有它的根本。
(引律標宗)『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
(三學次第)『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佛陀在講「持戒」之前,先把「持戒」跟「止觀」的關係,「戒定慧」的相互關係,做一個說明,因為佛陀是先講「止觀」再講「持戒」。為什麼要講「持戒」呢?佛陀把理由說出來:「你應該經常聽聞──我經常宣說這毗奈耶(毗奈耶翻成「律」,「調伏」的意思。)那麼以這個「律法」來調伏我們的內心,這就是整個大乘的「三決定義」。
什麼叫『決定』呢?就是一個「不變的法則」。佛陀的出世,面對很多差別的眾生,祂開出的方便會有所不同,但是原則是不能變的,就是「戒、定、慧」,這是一個三世諸佛共同的法則,是決定不可改變的。
這樣的法則是什麼呢?
就是『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首先以『攝心為戒』,這個地方是重點──小乘的戒法是「收攝身口」;大乘佛法是直接「攝心」。因為把這個「戒」攝住了,你才有可能會引生「禪定」,有禪定才開發「智慧」。這個就是成就無漏功德的三種的法門,依以此戒定慧而成就無漏的功德。
海公師父在解釋這個「攝心為戒」的時候,他有這樣的一個說明,他說:當我們在研究四種的戒法,以下《楞嚴經》的「四種清淨明誨」,你一定要跟「聲聞戒」揀別出來。他老人家說:「聲聞戒」是以事相為本─它偏重「身、口」二業的修學;因為聲聞戒的重點在「出離」,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它是令「正法久住」。一個出家眾的身口二業,必須讓居士產生恭敬心,所以它是一個事相戒。「大乘佛法」的戒法不同─它是一個「心地戒」,他先有心中的「止觀」,然後才付諸「行動」的。
我們可以這樣講:
聲聞戒的修持─「戒、定、慧」是由「外」而內,他先收攝身口,然後慢慢慢慢再收攝內心。聲聞戒持戒的重點是從外面持進來的,先調伏身口然後再調伏內心。
菩薩戒法的修持──你一定要安住「菩薩種性」,你才有資格受菩薩戒。什麼叫「菩薩種性」呢?菩提心,空正見!「空正見」就是前面說的「正念真如」。所以菩薩戒是由「內」而外,它是先有理觀的正行,然後再帶動這個菩薩的戒法,這叫『攝心為戒』,是這樣解釋的,它直接收攝內心。它是先從「本來無一物」的理觀當中,然後再來對治「如夢如幻的煩惱」,是這種態度的。你要懂得「攝心為戒」這四個字,後面的戒法,你就懂得它跟聲聞戒差別在哪裡。
庚二、別示四重以彰無漏(分二:辛一、牒徵。辛二、詳示。)
正式說明『殺盜婬妄』四重戒,來彰顯『無漏戒法』的修學內涵。
辛一、牒徵。
(經文)「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
前面講到『攝心為戒』,什麼叫『攝心為戒』呢?這個戒法的內涵,到底跟聲聞戒有什麼差別呢?提出這個問題。佛陀等於是「自問自答」,先一個徵問,再詳細的回答:
辛二、詳示(分四:壬一、婬戒。壬二、殺戒。
壬三、盜戒。壬四、大妄語戒。)
壬一、婬戒。(首先看「婬戒」,經文比較長,我們分成三小段來說明)
(持戒功德)『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犯戒過失)『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
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這裡,就正式把『攝心為戒』的道理講出來──我們看第一段,先把持戒的功德相,它的標準標出來。說:假設在凡夫世界的六道眾生當中,你能夠做到『其心不婬』,則『不隨其三界生死的相續。』
婬戒的重點是在『其心不婬』──
什麼叫『其心不婬』呢?它的意思:不是說你在佛堂拜佛,在那個地方靜坐持咒,然後你都沒有起煩惱,不是這個意思。你這樣叫『緣缺不生』,不是其心不婬。應該是說:當你這個明了的心,受到外境刺激的時候,生起了婬欲的念頭,而你能夠產生一個對治的力量,那個對治的力量被你栽培起來,你產生一種抗拒的力量,甚至於是一個「調伏」的力量,這個就是『其心不婬』。
這個地方,也並不是說你完全沒有「婬欲心」,完全沒婬欲心,你就是聖人,那制這個戒對你就沒有幫助,這個地方是針對末法「凡夫眾生」來制的。就是說:你有煩惱,但是你開始抗拒煩惱、調伏煩惱,「走上了菩提的正道」,這個叫做『其心不婬』。
後面的經文就在發明這個思想,讀完後文你就知道什麼叫『其心不婬』。這裡,先講出一個正面的功德,以下再講到反面的過失: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說:你修大乘的真如三昧,你的目標是要出離三界,但是假設一個人,他對「婬欲的心」不加以對治,不加以「對治」就等於「放縱」;就兩種情況─你不是加以對治,就是放縱,那麼三界的生死是不可能出離的。這個人,對於婬欲的念頭,一再的放縱,他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修行人」,所以他就會有什麼功德力呢?『多智』他有很多、多聞的智慧。(這個地方應該只有「聞慧」,沒有「思慧」)。
第二個他有少分的『禪定』,這裡指的是欲界定…九心住;因為初禪不可能有婬欲的煩惱。「欲界定」就是少分的禪定。這個人他應該有福德力─有多聞的智慧、有少分的禪定,但是他內心當中─不斷婬,對於婬欲的煩惱,採取放縱的態度。這樣…他婬欲的煩惱,經過他的智慧、禪定兩種資糧的加持,結果是『必落魔道』。
『魔道』的根本,就是以「婬欲心」為根本,它的淺深分出三品:
(一)、上品魔王─魔王有三個特色,第一個婬欲熾盛,他的婬欲心特別重。第二個福報廣大,這個人在人世間做了很多慈善事業,福報很大。第三個心靈特別的靈巧,他有一些小聰明的,這種人就做魔王。(二)、中品的魔民─這個是男眾的魔民,魔王的眷屬。(三)、下品的─變成一個女眾的魔女。
不管是魔王、魔民、魔女,他們都有很多、很多的徒眾,就是有很多的魔子、魔孫;那麼他們內心,是『各各自謂成無上道』。問題出在這個地方──各各謂自己「已經成就無上道」。這個人為什麼墮入魔道呢?不是說他今天犯了婬欲的煩惱,就墮入魔道,不是這個意思。這個人他是「破見」—是「邪知邪見」─他自己認為:放縱婬欲可以成就無上道。
我們解釋一下:在「大乘佛法」的因緣觀裡面,「破戒」你還有救。你煩惱很重,抗拒不了你的煩惱、抗拒不了外在的誘惑,你犯了罪,但是你起增上慚愧,你這個人還有希望,因為你的菩提種性沒有失掉。這些人為什麼修到最後,他不是成就佛道,是成就魔道呢?「破見」——邪知邪見!以婬欲的煩惱做功德想。他想說:欸…婬欲並不障道啊!甚至於是對修道有幫助的。
所以《楞嚴經》說:他是因地發心就錯了,他是以「婬欲」為本,所以後文佛陀比喻說:你用沙想做飯,你煮不出飯來的。問題點在「破見」——邪知邪見。他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他自己還是生死凡夫,那麼放縱自己的欲望,雖然修福修慧,而自認為成就無上道了。這樣以婬欲為根本,最後的結果就是落入魔道;你用沙去煮東西,最後當然只有一個結果,就是熱沙。
(預記末法)『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
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諸佛教誨)『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
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這段文是佛陀對末法時代的預言,佛陀在正法時代就預言末法時代會出現什麼情況…說:在末法時代,這些魔子魔孫,就開始流行熾盛於世間了!為什麼魔子魔孫在正法、像法不出來?因為他出來沒有用啊,那個時候的善知識威德力強;在正法、像法時代,那些住持正法的善知識都是大威德力的,到末法時代,那些大威德善知識都走掉了,糟糕了!眾生煩惱也特別重,善根也薄弱了,這時候魔子魔孫就有機可乘,開始出來活動啦!
這些魔子魔孫是怎麼出來活動呢?第一個、講到他自己的自受用。是怎麼樣呢?『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他以身口意的婬欲,來當作一個修道的助行,他認為這個就是善知識,這對我有幫助的,邪知邪見的─以婬欲當功德想。那麼,還不只這樣子,他還去影響別人,『令諸眾生落愛見坑』─他還把這個思想,透過文字、透過語言來傳達,他說:行婬欲,不但不障礙聖道,還對你修學聖道是有幫助的,把眾生拖入了愛欲的火坑,而失掉了菩提的善根。這個人本來是有善根的,因為跟錯了善知識,結果呢,他過去的善根就隱沒了,取而代之就不是善根了,是魔道邪惡的根生起了。
「末法時代」修學最嚴重的問題─你根本不知道哪一個是「善知識!」
「末法時代」是什麼樣呢?各說各話─也不知道誰講的是對的,就是邪惡不分了。而且更多的是,魔的力量特別大,你看邪知邪見的人,道場蓋得特別大、福報特別大,反而正知正見的人福報變少了,這個當然是不吉祥,這跟這正法、像法是完全相反。在正法時代,正知正見的善知識都是大威德的,到了末法時代顛倒了,邪知邪見的人福報大,正知正見的人沒福報了,所以問題就很嚴重了。
所以佛陀教誡我們說─到了末法時代,一定要教誡這個世人,修學「正念真如」的時候,要先斷婬心,一定要慢慢、慢慢的調伏心中的愛欲煩惱,這是先佛世尊,第一個決定清淨的明誨。這『決定』,就是不可改變的,過去諸佛如此,現在諸佛如此,未來諸佛如此,這是成就清淨功德的一個很明確的教誨。也就是:「斷除婬欲心」是修道的一個重要根本,這件事情是沒得商量的,是明確沒有一點含糊籠統的教誨、非常明確的。
我們看附表十……對治心中愛取煩惱:
(觀身不淨)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
│
│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 │
├┄┄┼…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
│ │
│ └…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
│
└…………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蕅益大師───
關於「調伏愛欲的煩惱」我們做一個說明。愛欲的煩惱、貪愛的煩惱有兩種:
第一個、貪愛自身,貪愛自身叫「身見」。
第二個、貪愛他人的色身,就變「婬欲」。
總而言之,都是從「色身」引起的,就是我們對色身產生顛倒,我們認為它是清淨美妙的,就產生貪愛。所以佛陀在對治方面,告訴我們「觀身不淨」。
看蕅益大師的頌文:
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
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
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蕅益大師在發明我們色身的不淨,從三段來說明,先看:第一段、總標色身的緣起──
我們色身是怎麼來的呢?
這個地方講到「內因、外緣」:『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首先我們之所以來三界投胎,主要的「親因緣」,就「內因力」,就是『恩愛迷情』。『恩愛』它的本質就是『迷情』,『迷情』就是『恩愛』,只因為粗、細的不同,比較粗顯的叫『恩愛』,比較微細的叫『迷情』。
這個『恩愛迷情』不是指我們平常的恩愛迷情,是說:我們一個人到「臨命終」的時候,從一個「明了心」到「昏昧心」到「悶絕」,進入「悶絕」這個人就死掉了;死掉之後,下一剎那變「中陰身」。這個「中陰身」他離開了身體以後,他看到是一片黑暗,但是由於他過去的業力,他會在黑暗當中的某一個處所,看到一道的光明,在光明當中,會看到某一個男女,在做交媾的行為;這時候,他就動了一念的恩愛迷情;假設他是要做一個「男眾」,他對這個女眾…對母親生恩愛迷情;假設他是投胎變成一個「女眾」,他就對父親動恩愛迷情。「仁者心動」嘛,仁者心動之後,就開始觸動了生死的業力,就來投胎了。
投胎之後,一個生命體的結合,當然不能只有「心法」,它肯定要有一個「色法」來做依止,生命體要有「色、心」的和合。前面講「心法」,這以下講「色法」:『四大緣生』─它是攬四大為因緣才能夠受生。這個「四大」指的是什麼呢?就是「父精母血」,他動了恩愛迷情之後,他的心,就投入到父精母血的色法當中,「色、心和合」,就把他的色身,虛妄的創造出來了。
這個在經典說是「種子不淨」,我們的色身怎麼洗,都洗不乾淨呢?因為他一開始就不乾淨,他整個色身的生起,就是一念染污的心,『恩愛迷情』跟染污的色法─『父精母血』的結合,這本質就是不淨。這是一個總說,以下三段的別示:
一、外表相狀的不淨─『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身體當中─『父精母血』的結合、跟『恩愛迷情』結合之後,他吸收很多的養分,滋養之後,身體慢慢的長大,然後身體裡面就有很多的膿血屎尿不淨物,在身體當中互相的參雜,『交潤』就是參雜。而且,他不是在身體裡面哦,怎麼樣呢?『臭穢常無盡』─九孔流出不淨:兩個眼睛、兩個鼻子、兩個耳朵、一個嘴巴、大便處、小便處,九孔經常流出不淨物。所以我們為什麼要經常洗身,就是這樣子,因為它會不斷的排出不乾淨的東西。這是「外相」,外表的不淨。
二、內相的不淨─『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
這是往身體裡面看──即便我們用衣服來裝飾它,用很多的保養品來愛惜、保護它,但是其實我們的色身,只就是一個『畫囊盛糞』。所以我們的色身,其實一層皮好看而已,就那一層皮,畫上了眼睛、鼻子、嘴巴,但是裡面呢,卻是充滿了種種的不淨物。所以古人說:就像一個花瓶外面很好看,這個花瓶裡面裝了很多膿血屎尿,是這個意思─『畫囊盛糞』。
這個『畫囊盛糞』是這樣子:就是說我們之所以愛一個人的色身啊,除了「煩惱」以外,這還有「業力」的問題。所以懺公師父常說一個譬喻:你看豬看到豬,牠就覺得這個豬長得很豐滿;這個蛇看到蛇,就覺得這個蛇,長得很有曲線美。它是有他的「業力」的,你跟他有業力的話,他怎麼看你,就怎麼好看,這是因為有這個業。
所以,我們想要從「顛倒」當中覺悟過來,說:欸!其實它只就是這一層皮,你把這皮剝開了,把這一層皮打開來看,裡面全是『膿血交相潤』,從裡到外,沒有一個乾淨的東西。這是在講生前,我們生命還在的時候,一種內外的不淨。
三、死後的不淨─『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
這個色身之所以能夠相續,因為有內心的住持,等到死亡到來,你的神識離開了,這個色身就開始…顏色從紅潤變成蒼白、變成青黑,然後慢慢、慢慢的膨脹,啵!破掉,流出很多的膿血,然後生出很多的蟲,吃他的肉,最後變成白骨,最後連白骨也消失掉。所以一旦『神離』,當神識離開的時候啊,這個色身誰敢去靠近呢?
蕅益大師最後的結勸是─『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我們一個修行人,不要把一個將爛而暫時還沒有爛的骷髏,把它當作真啊!這個色身只是「借假修真」,你不要花太多精神、體力去經營這個色身,因為它總有一天是腐爛的…總有一天,不管你怎麼弄,它會往「老、病、死」,往這個白骨的方向走,是不可改變的!所以『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我們前面在修學「理觀」的時候,我們是「無有少法可得」。
因為:你在正念真如的時候,是離開色身的相狀,心中「離一切相」,對不對?但是你從對治止觀又回到色身,開始又安立一個相狀,安立一個不淨的相,用不淨的相,來對治我們認為是清淨的相。所以「對治止觀」它是有相狀的─以「不淨觀」來對治「淨」顛倒,以「無常觀」來對治「常」顛倒,它是有相狀的,又開始產生一個相狀,只是怎麼樣?一個逆向操作的相狀。就是說:過去我們心中,住在我們色身的相狀、或者住在你喜歡人的色身相狀,開始分別他是很乾淨的、很美妙的、很可愛的,這個相狀有很多的分別;那麼現在佛陀告訴你,佛陀讓你吃一道藥進去,這個藥,你吃進去之後──欸…他的心中,又產生一個逆向思考,不對!這個是不乾淨的、是腐臭的,是一個未爛的骷髏。
修「理觀」的時候─是離一切「名言分別」的。修「假觀」的時候─你又帶動了名言,用一種「清淨的名言」,來對治你「顛倒的名言」。
你開始起名言─但是以「如夢如幻的名言」,來對治那個「如夢如幻的顛倒」,所以這個時候你又產生一個相狀。在這個偈頌裡面念一念:『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你心中就出現相狀了,那個不淨相出來了。所以說:「對治止觀」是以「名言」對治「名言」,以「清淨的名言」對治「染污、顛倒的名言」,在「事修」是這樣子的。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楞嚴經修學法要》12
我們不管修學哪一部經典,它的整個內涵,都包括了「理觀」跟「事修」兩個部分。那麼「事修」當然主要是身口意的加行─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念、意業的觀想,但是每一部經的「理觀」卻是不同的。有的是思惟業果、有的是觀照空性,但是本經卻是直接的「正念真如」,最為圓滿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
為什麼要「正念真如」呢?
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個獵人,這個獵人他在山中抓到一隻小老鷹,他就把牠抓回來家裡面撫養。這個獵人為了節省經費開銷,他就把這個老鷹跟一群雞養在一起。這個老鷹牠的身體,當然結構特別強壯,但是牠從小就跟雞在一起,牠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眼睛看到是雞的相狀,耳朵聽到是雞的聲音,所以久了之後,牠就認為牠就是一隻雞,比較大的雞而已;整天就跟牠們在一起吃飯、睡覺、活動。長大以後,這個獵人就想訓練牠飛翔,但是這隻老鷹,牠怎麼樣都沒辦法飛起來,因為牠認為牠就是一隻「雞」。我們的「自我意識」就是這樣──我一定要跟著妄想走,我沒有跟著妄想走,我活不下去的。
經過幾次的努力以後,這隻老鷹飛不起來,這個獵人就很失望,就把這隻老鷹帶到一個懸崖的高處,就把牠放生,自由落體了!當這隻老鷹快要接觸到地上的時候,牠的潛能發揮,瞬間展開牠的翅膀啊,然後…奮而飛起,開始飛到高空中去,原來牠的翅膀並沒有消失掉。身為一隻老鷹,牠飛翔的能力,雖然幾年當中都沒有用,但是牠的功能,一點都沒有缺少,只是牠以前忽略牠的能力如此而已。
我們身為一個「生死凡夫」亦復如是,我們一天到晚跟著妄想走,我們變成怎麼樣?自甘墮落了!雖然我們習慣於跟著妄想走,但事實上,我們的真如本性,並沒有離開我們,只要我們迴光返照,它隨時存在,隨時跟我們同在。
所以說:《楞嚴經》整個思考,就是讓你「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先把「心」站在「真如」的角度,再來面對一切的斷惡、修善、度眾生。
從本經的角度,你不能站在「妄想」的角度來對治妄想,不可以這樣!我講實在話,你站在妄想的角度,你不是它的對手,你要真的跟妄想拼的話,無始劫來,不管白天、晚上,你老是打它妄想,它的假名、假相、假用,那個潛在的功能、阿賴耶識的種子─習氣如暴流!你不是它的對手的。
我們憑什麼成佛?我們憑什麼保持臨終正念?
憑的就是:「不隨妄轉」,這四個字。
憑的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來沒有妄想啊!
你對這個道理要承當下來,你修行就有力量了,你才能夠不斷的突破——我們過去生養成的那種「自我意識」的思考模式,你就會進步很快。
戊二、審詳煩惱根本(分三:己一、總勸審詳。己二、正示審詳。己三、舉頌勸修。)
佛陀在進入整個《楞嚴經》實修之前,祂提出兩個決定義:
第(一)、說明「你要怎樣發菩提心?」這個地方是講「能」對治,我們面對所有的煩惱,所依止的就是「願力。」
第(二)、你要知道「你所對治的煩惱,它到底在哪裡活動?」它的處所在哪裡?前面「發菩提心」,是約「能對治」來說的,這個地方的煩惱,是指「所對治」。
己一、總勸審詳。
【正修有功】
(真正發心)「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
決定棄捐諸有為相。」
(具足智慧)「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盲修無益)「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詳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
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
在「審詳煩惱」的根本過程當中,有一個「總說」:
『第二義』─我們決定要發起菩提心、要上求佛道、要下化眾生,從今以後我們不要再做凡夫;對於菩薩廣大功德「六波羅蜜」啊,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廣大波羅蜜的功德,生起勇猛精進之心,「丈夫自有沖天志,不成佛道誓不休。」心中決定開始要放棄這種有為的生滅諸相,包括外在的塵相、內心的感受,還有妄想。這些有為的生滅之相,我們不再安住在這樣的相狀了,開始安住真如了。那接下來該怎麼做呢?你應當要詳細的觀察「煩惱的根本」。
什麼叫煩惱的根本呢?
這個「煩惱」在本經當中分成兩段:第一個是發業的煩惱,一個是潤生的煩惱。
(一)發業煩惱:在十二因緣當中就是「無明」,就是「我執跟法執」,也就是心中有所得、有所住,這方面的煩惱。這個是比較微細、比較難斷的,它會發動我們身口的造作。
(二)潤生煩惱:就是我們心中「愛取」的那種煩惱,我們對於果報的愛取。
「發業煩惱」是造作業力,就像一個種子一樣,但是你只有發業煩惱,沒有「潤生煩惱」,這個種子不能得果報的。比方說,你只有種子,你看我們田裡很多種子,但不是所有的種子都能夠得果報,這就是:為什麼臨終的那一念是很重要,因為你臨終對什麼愛取,「愛取」之水,就會「滋潤」你過去很多的種子。我們看過很多公案:平生做了很多善業,他在阿賴耶識的田地當中,灑下很多善種子,臨終的時候起惡念,糟糕了!他去刺激他過去生的惡業,使令他先到三惡道得果報。反過來,在經典上也提出:一個婆羅門一生造惡業,臨終的時候起善念,雖然他今生灑下很多惡業的種子,但是他過去生有善業的種子,他臨終起了一個很堅定的善念,結果先滋潤他善業的種子得果報。
所以在這理:我們最重要的就是「面對愛取」;「潤生煩惱」對於「淨土宗」的行者,是特別的重要。「發業煩惱」我們斷不了的,但是「潤生煩惱」這一部分,如果我們努力,我們可以選擇。我們的「愛取」──後文會講到:「以不取來對治愛取。」
這個無始劫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發業煩惱」跟「潤生煩惱」,這當中是誰去造作?又誰來承受果報呢?從後面的經文來看──佛陀的意思就是:我們是「六根」去造作,是誰做呢?當然「六根」嘛。眼耳鼻舌身意,見聞嗅嘗覺知去造作,那麼又是誰去得果報呢?還是六根得果報。我們根據見聞嗅嘗覺知,去攀緣染污的境界,或者清淨的境界,去造善惡業,最後還是你的見聞嗅嘗覺知,來承受你的苦受、樂受。
所以說佛陀做一個總結說:
『阿難!汝要修學無上菩提,假設你不知道煩惱是怎麼生起的,它有什麼相貌?(它有發業、潤生,兩種相貌。)你也不知道整個根塵當中,它是在哪裡活動?(在六根活動!)那你連煩惱在活動的處所都不知道,你又怎麼能夠調伏煩惱、怎麼成就如來的果位呢?
這裡,其實佛陀已經鎖定了兩個重點:
第一個、當我們安住真如以後,你接下來要做什麼事?
第二個、當我們已經把心帶回家,安住現前一念心性,面對無量無邊的煩惱,怎麼辦呢?
佛陀把煩惱分兩類:第一個、微細的「我、法二執」─「發業」,這一部分你先不要碰它。第二個、「潤生」,這個是麤重的,先對治「愛取」。「愛取煩惱」─幾乎所有的宗派,第一個對治就是「愛取」。不過「聖道門」跟「淨土門」對治愛取,態度是有所不同的。理論上都是「不取」,就是我們上一堂課說的:面對我們的愛取,就用沉澱的方式,讓它整個污泥全部沉澱下來。「聖道門」─對於「愛取」,是完全的沉澱,包括對三界染污的果報的愛取,包括對佛菩薩功德的愛取,全部要消滅。「淨土宗」─我們後面會講到,「耳根圓通」跟「念佛圓通」的最大差別,就是它在對治愛取是不一樣的:
「耳根圓通」─對愛取是全盤的消滅。
「念佛圓通」─是有所消滅、有所保留;它消滅的是,對三界的愛取,但是它保留對淨土的愛取,「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淨土宗」的往生,來自於強大的願力,「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而那種願力、那種動力來自哪裡呢?就是對極樂世界功德的好樂。那麼這一部分,我們到了「念佛圓通章」再詳細的說明。
己二,正示審詳。
前面講到煩惱的相貌是「愛取」,以下說明這煩惱愛取,是在哪裡活動呢?你的下手功夫在哪裡呢?
【立喻】
(正明)『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云何知解?』
(翻顯)『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
佛陀說:「阿難!你觀世間上『解結』之人,一個善於打開繩結的人啊,他要知道這個結頭在哪裡,你才能夠解開啊!」佛陀說:「你一個繩子打結,你不能往兩邊拉扯,越拉越緊…」你看有些人對治煩惱,越對治煩惱越重啊!他沒有方法。
我講實在話:我真的親眼看到很多人,越用功煩惱越重!為什麼?他煩惱用「壓抑」的,你會起煩惱,我就用佛號壓你,壓到最後兩敗俱傷,你怎麼是煩惱的對手呢?它是無始劫熏習所成,你才幾年的修學佛法,那你完全靠「事修」,那你當然沒辦法。
所以說:你要知道煩惱的根源在哪裡,你才能夠把煩惱解開來。這以下舉出相反的比喻,說:『不聞虛空被汝隳裂』,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虛空」被誰破壞故,為什麼呢?因為虛空無形無相,它從來沒有「生」,當然就沒有所謂「滅」,就沒有所謂「結、解」的緣故。
這段文的意思是說:你要把煩惱的『結』解開;那你要知道這個結頭在哪裡。
【合法】
(標舉處所)『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
(出其過患)『六為賊媒,自劫家寶。』
(顯為結處)『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我們所有的「愛取煩惱」在哪裡活動呢?
就在眼前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在這「六根門頭」當中,不斷的產生愛取,耳朵聽到一個音聲就產生愛取,眼根看到一個色塵,心就開始動,就在這六根當中,開始產生愛取。所以說…『六為賊媒,自劫家寶。』
就是說:我們一念心性本來是「常樂我淨」,為什麼這些功德都失掉了呢?因為六根當中有『賊』,有這個『賊』在那邊活動,就把珍寶給偷走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無始劫來的眾生世界(這個眾生指的是正報的六根;世界指的是依報的六塵。)那麼「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產生了愛取的纏縛,我們就有所「住」。然後,最後的結果『於器世間不能超越』─使令我們六根的功能,就不能超越六塵的範圍。比方說,我們眼根就離不開色塵,耳根的活動也離不開聲塵,乃至於意根的活動離不開法塵。我們不像佛菩薩能夠「六根互用」,因為我們在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產生了愛取的纏縛。
這段文,蕅益大師說──我們六根果然是有『賊』!
蕅益大師把『賊』分成兩種:一個「內賊」、一個「外賊」。說是─「六塵」這種五欲的塵境,叫做「外賊」,但是「外賊」它不能進入到「六根」、不可以,一定要有「內賊」,內賊它把門打開,讓外賊進來,「色不迷人,人自迷」。所以你要不是「內賊」通「外賊」的話,你的珍寶不會失掉,關鍵在「內賊」。我們今天產生過失,永遠不要怪罪外境,你內賊不把門打開,外賊是進不來的。所以:「修行」完全是自我反省、自我調伏的問題,「外境」只是一個歷緣對境的「所緣境」。
我們可以這樣講:我們心中的「愛取」有五種─色受想行識(色陰、感受、想像、行陰、識陰)。當然一般人,年輕人當然喜歡「色陰」,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追求一些高品味的物質享受;年紀大的人,因為六根比較闇鈍,就會注意自己的「感受」,他住在感受當中;比較有一點知識分子,或者藝術創造者,他對於感受不會太在乎,他會注意自己的「想法」。你看那藝術創造者,他穿的很隨便、吃也很隨便,但是他心中有想法,他的心愛取─住在想法當中。所以這世間上有三種人,這三種是各有所偏重,有些人偏重在「色陰」,他的生命就是追求五欲六塵;有些人他的生命當中,他很在乎他的「感受」,有些人很重視他的「想法」;但是不管你是住在色陰、受陰、想陰,總而言之,你的愛取都在你的「六根」活動,沒有一個人離開六根。
佛陀說:使令我們「生死流轉」的是六根,但是使令我們「涅槃安樂」的,也是六根。後文佛陀會說到──其實六根是兩個門,「前門」跟「後門」,你打開了「前門」─向外攀緣,你就把六賊─色聲香味觸法六賊,都帶進來,你就完了!你打開「後門」─迴光返照,就通往常樂我淨之門。意思就是說,這個六根是一個關鍵的一個指標,你要打開前面,那這個六賊都全部進來,你的功德就全部失掉了;那麼你要能夠打開後門,那麼就通往常樂我淨,那就是涅槃安樂。關鍵是你想要打開哪一個門?一個是前門,一個是後門。
中國「禪宗」的禪堂,大眾在打禪七的時候,它雖然是不念佛,他念念觀照的是─「觀其念即無念」,「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你看:在禪堂,你在打坐的時候、你在經行的時候,你眼睛一飄啊,維那師過來,啪!打下去!「看什麼看?哪一塊磚塊是你的?」對啊!哪一個磚塊是你的,那是因緣和合的假相嘛,就是要你「都攝六根」嘛!
這裡,沒有明白說「到底怎樣都攝六根?」不過我們從後面的經文判斷──蕅益大師說,其實六根當中,從「放逸」的角度來看,六根都很厲害;但是從「修行」的角度,有三根值得注意:
第一、「眼根」─特別是「密宗」,很重視眼根圓通,你看「密宗」它的唐卡、壇城,所以「密宗」道場特別莊嚴;他的眼根看這個壇城的時候,它能夠幫他迴光返照,它是表法的。
第二、「念佛法門」重視─「耳根」,聽聲音,本經也重視耳根。
第三、但是如果你是「天台宗」,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是重視─「意根」,在一念心性當中起觀。
所以六根當中,從「迴光返照」的角度,這三根特別重要。當然你要放逸,那六根都很厲害。
己三、舉頌勸修(分三:庚一、總頌性修二德。庚二、別示修行方法。庚三、總歎法門殊勝.)
佛陀到這個地方已經把整個修行的「道前基礎」,包括理論,包括你整個修學的方法,都講得很清楚了。那麼這以下,用偈頌的方式,作一個總結:
庚一、總頌性修二德(分二:辛一、頌性修不二。辛二、頌方便多門)
第一段,佛陀先總頌「性德」,性德講「安住」─安住現前一念心性。「修德」是講─對治,用空假中三觀來對治妄想。「依性德而起修德,以修德來幫助性德。」
辛一、頌性修不二
(世尊重頌)『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空觀)
(法本空寂)『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
(假名安立)『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
這裏,就真實講到「安住」跟「調伏」兩個問題:安住┄任何的修學方式,都要先求安住,先把腳跟站穩了,才來談所謂「調伏」的問題。
怎麼「安住」呢?
這時世尊就重宣此義,首先講『真性』。這個『真性』就是「真實的心性」。為什麼講「真實」呢?因為它不是假借外境而有,它是本來清淨,不是因為你修行以後才清淨,不是。它本來清淨、本來具足無量的德能,這個叫做『真性』,這就是菩薩的依止處。
我們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來修空觀。是觀察什麼呢?
『有為空,緣生故如幻』。首先,我們站在一個「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觀察整個三界的因緣果報,有為諸法,它畢竟是空寂的。為什麼呢?『緣生故如幻』。因為所謂的三界生死,它是要假借業力的因緣才能夠顯現。比方說,我們今生為什麼會有男人的相貌,跟女人的相貌?因為你過去生有這個「業力」,這個業力在釋放的時候,你就「循業發現」,你有男人的色身、男人的感受、男人的想法、男人的造作、男人的了別;等到你這一群業力的力量,讓你釋放完以後,你來生變成一個女人,你又轉成一個女人的色身、女人的感受、女人的想法。那我們就要問啊──那你前生的男人的身心世界,跑哪裡去呢?沒有跑哪裡去,它本來就是沒有的。生命本來就沒頭沒尾,跑哪裡去了?它從「畢竟空」而來,又回到「畢竟空」嘛!它只是在因緣和合的當下,你感受到有它一時的「假名、假相、假用」,等到力量消失了,就完全消失,就好像說是『如幻』。
什麼叫「如幻」呢?
就像比方說:有一個魔術師,拿著一條手帕,這個手帕變了一個兔子,變完以後、又變成一個蘋果。那我們就問:「你剛剛變的那隻兔子,跑哪裡去呢?」它只就是一個布嘛!這個布表示「真如」,「真如受熏」以後,它顯現一隻兔子;它本來是沒有兔子,最後也沒有兔子,只是過程有它一時的假名、假相、假用,這叫做『緣生故如幻。』這個地方是在觀察「有為法」,為什麼講「空」呢?因為它沒有真實的體性。當然,它一時的「假名、假相、假用」這也不能否定,佛法是不壞假名、不壞假相,只要求你不要去「執著」。
『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前面的「所觀境」是有為的生死之法,這以下觀察是「無為的」、阿羅漢的涅槃的寂靜之法。無為的涅槃,它是沒有生起也沒有消滅,它是「不生不滅」的,但是它也是不真實,如虛空之華。所以菩薩觀一切法空的時候─「遠離有為,遠離無為。」因為心性它本身不是有為的相狀,它也不是無為的相狀。所以《心經》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菩薩依止一念心性,入「空觀」的時候─『不生、不滅』是一句話哦,不是兩句話;它不是「生」相、也不是「滅」相;它不是污垢、也不是清淨,它不是增、也不是減──它離一切相。
在「離一切相」當中,這個「真妄」是怎麼安立的呢?
一、『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我們說:「生滅」的因緣、果報是虛妄的,講「虛妄」的目的,是為了開顯真實的功德,其實所謂的「真實」的相狀、「虛妄」的相狀,它都是一念心性顯現出來的。你看四聖諦,「苦、集」二諦是虛妄的。我們為什麼有生死果報呢?因為有「惑、業、苦」的因緣,煩惱跟罪業的因緣顯現生死的假象。為什麼有涅槃呢?因為「戒、定、慧」的因緣顯現涅槃。所以所謂的「生死」跟「涅槃」,都是一念心性顯現出來的,但是一念心性它本來不是生死,它本來也不是涅槃。所以:
二、『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
所以:當我們以「空觀」,觀照一念心性的本體的時候,是離一切相,它是非真、非非真。『非真』就是虛妄;『非非真』就是真實。它不是一個生滅的虛妄相,也不是一個真實的涅槃相,而且它是沒有能見、所見。這裡的「空觀」所觀照的是─心性的一個本體,就是「離一切相」。
《莊子》一書裡面講到說:我們一個人的「胸量」很重要─一個人的「知見」影響你的「胸量」,你的「胸量」影響你一生的成就!他舉一個譬喻說: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微生物啊,朝生暮死,牠的生命只有一天,牠白天起來的時候看到人世間,晚上就死掉了,所以牠一生的胸量,就是這麼一個胸量,牠的所緣境就是這樣。這個人類好一點,活到七、八十歲,他的胸量就是這幾十年的「見聞覺知」的胸量,七八十歲。他說,有一種靈龜啊,就是五百年為一個春天,所以牠就活了好幾千年,牠的胸量是幾千年…一個累積的一個胸量。
那我們要問:菩薩的胸量是什麼?
他是「安住現前一念心性」,是「遠離有為、遠離無為」,是「豎窮三際,橫徧十方」,他是「超越時空的」。菩薩那一念心是離一切相,因為他離一切相,所以他的心量才特別的廣大,只要有相狀的東西都不會太大。所以這個「空觀」,是先安住到心性的「本體」─先擴大胸量。
接下來,再看「假觀」,這個「假觀」就開始觀察因緣果報︰有雜染的因果、有清淨的因果,這個「假觀」就是「對立」,空觀是「離諸對立」的,一旦落假觀就有善惡、染淨的差別。
(假觀)
(缚脫無二)『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
(迷悟有別)『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
它先觀『中間無實性』,這個『中間』指的是什麼呢?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中間產生「六識」,那個「識」有感情、感受產生了,這個『中間』沒有真實的體性,所以『是故若交蘆』。什麼叫『交蘆』呢?就是兩根互相依存的這種交蘆之草。這種「交蘆草」它有相狀,但中間是虛空的。就是說:「根、塵、識」,但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沒有實體的。那麼『結解同所因』─第一個『結』,是凡夫的煩惱,第二個『解』是聖人的解脫。凡夫之所以創造了很多的煩惱跟罪業,聖人之所以產生很多的解脫跟功德,他們都是依止「六根」而起,都是六根,所以『聖凡無二路』。
「聖人」的心在哪裡活動呢?在六根活動!不要以為聖人就不是在「六根」了,聖人還是用見聞嗅嘗覺知,文殊菩薩來到我們人世間,他也是用眼根去看,當然他眼根範圍特別大;他也是用耳朵聽…他也是要利用他的「見聞嗅嘗覺知」產生解脫的妙用。但是,後文會說到,六根門頭有兩條路:第一個是「向外攀緣」─通往生死之路;第二個「迴光返照」─通往涅槃之路,如此而已。有前門跟後門的差別。
所以『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所以我們觀察「交蘆草」,它中間的體性,既不是空、也不是有,它離一切相─沒有「空」的相狀,也沒有「有」的相狀。在這「無相」當中,因為因緣的作用,就有它的差別。
『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當它是迷惑顛倒的時候、向外攀緣的時候,六根就啟動了無明的力量。『發明』─當它迴光返照的時候,六根門頭就啟發了心性的「常樂我淨」的功德。所以當你入「假觀」的時候,就有凡夫的路、跟聖人的路,入「空觀」是離一切相的,那麼「假觀」當然就有因緣果報的差別。
在這「禪宗」有一個道場,這個方丈和尚年紀大了,想要退位選一個新方丈。「禪宗」當然他們是「以心印心」,方丈不能隨便選的,不是你戒臘高,就可以當方丈啊,要有本事啊,要開佛知見啊。因為「禪宗」的整個修學,是靠方丈和尚領導的,以方丈和尚覺悟的心來領導、來影響大眾覺悟的心。所以要選方丈怎麼辦呢?「考試!」那問題來了…「禪宗」它不立文字,它也不講名相的,那怎麼考試呢?方丈和尚把所有的住眾,集合在大殿,中間放一個臉盆。出了一個題目,問:「這是一個什麼東西?你不能說它臉盆,道一句!」有人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杯子;有人說它是一個很大的碗;很多人就講話了…方丈和尚都不回答!後來有一個高明的大座一出來,一腳把這個臉盆踢翻了!踢翻了以後再把它拿回來放著,向方丈和尚頂禮。這一腳踢下去啊──新的「方丈和尚」!
這表示什麼呢?當然善知識在測試,「藉境顯心」嘛,因為你的心在想什麼,沒人知道。我放一個東西,看哪一個人是喜歡攀緣外面的,你說它是什麼、什麼…你就是在「向外」,你已經「有所住」了嘛!那麼這個人把臉盆踢掉,它是「迴光返照」,他是先破相,破相之後,又把它拿回來放著,又不離開這個相狀。第一個空觀…即空、即假、即中。高明啊!當然你不能隨便踢啊,你要開悟才能、你要有真實的功夫,對不對!所以「禪宗」它往往從你身口意的表現,去看到你內心深處─你到底在想什麼?他們往往是這種方式。所以『迷晦即無明』─向外攀緣,你在整個修學當中,你只要向外攀緣,那什麼話都不要講,那你就是生死凡夫了,就算你造善業,也是一個造善業的生死凡夫,如此而已。
你想要達到臨終的正念,你要強迫自己「往裡面—安住;不要往外面—攀緣。」我們從事實的經驗、看到別人的經驗,臨命終不是好過,你肯定會是諸根敗壞、眷屬的哭泣、在醫院裡面插滿了管子…你菩薩「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諸位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你說:我到臨命終再來無住,不可能!因為你這一條路沒有走習慣,你現在就要走習慣。你看:一堆草,你走久了它就形成一條路;你看:我們早上起床,我們閉著眼睛,我們就能夠走到盥洗室去,熟嘛,很熟了嘛!「迴光返照」這一條路,你要走得熟悉,臨命終你就容易走,是這樣子的!要往裡面走,不要往外面走。
辛二、頌方便多門。
(經文)『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
這裡開始講到「次第」跟「方便」;就是說,同樣是六根那還要揀別,因為六根太廣了。第一個『解結』,而這個解開繩結要有次第。
什麼叫『次第』呢?由外而內,它有六個結。我們解釋一下:
這「六個結」是配對「五陰」,六根門頭每一個根,都有六個結,就著「耳根」來說─耳根是動結、靜結,「動、靜」─色陰;受陰是「根」結,根是耳根的根;想陰是「覺」結;行陰是「空」結;識陰是「滅」結。「動靜根覺空滅」,耳根總共這六個結。我們後文講「耳根圓通」:它是由外而內,也就是說先破色陰的執取→再破受陰的執取→再破想陰→行陰→識陰等等。等到你六結打開之後,所謂的「一念心性」,那個「一」也不可得了。它沒有什麼「一」跟「二」的對立,它是離一切相的。
『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在過程當中,要選擇一個自己相應的「根門」,從「根門」當中入流─入於真如之流,不是「向外攀緣」入於生死流。你能夠「迴光返照」─入於真如法性之流,就能夠成就正覺的佛果。
其實這段文有兩個內涵:第一個是「修學的次第」,第二個是「選擇圓通本根」。本經是讚歎「耳根」─「耳根圓通」。耳根在我們六根當中,印光大師講到它有兩個特色:
第一、耳根容易攝心。我們一個人,最容易去打動我們心的是什麼?對啦!「音聲」,沒有錯。你看我們看到一個東西,我們不一定馬上起念頭,但是一個音聲一來,我們心就開始動。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佛教發展出這麼豐富的梵唄文化。很多人是唱「爐香讚」啟發善根的,是不是?你看他沒什麼善根,唱唱「爐香讚」,他就哭泣了,過去的善根,被啟發出來;唱唱「寶鼎讚」,心就靜下來了,都不要講道理,就是這個音樂就好了,「音聲佛事」,因為耳根它容易攝心,所以「音聲」最容易打動我們。而耳根一攝,六根都攝了,所以你看我們念佛也是聽聲音嘛!耳根容易攝心。
第二、耳根最能夠養神。你用「耳根」─你白天用、你晚上用,你不會累、你不會疲憊。你用「眼根」你試試,你一個小時,你眼睛就受不了了,不能持久。不能持久,怎麼修行?沒辦法「功夫相續」。所以:「耳根」─它容易攝心,又特別的堅固耐用、養神。理論上,每一個根都可以「把心帶回家」,但是從耳根回家,這一條路比較好走,有這層意思。
庚二、別示修行方法。
這兩段很重要:第一個、所破的妄;第二個、能破的方法。
(開顯妄源)『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前面講到了──「愛取」的煩惱,是我們所對治的,它不斷的在六根當中活動,帶引我們向外攀緣,把這個六賊帶進來,使令我們的功德失掉了。那我們現在會問:「為什麼我就有愛取煩惱呢?它保存在哪裡呢?」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因為我們的內心,有一個很大的倉庫,叫「阿陀那識」。這個「陀那」,叫「執持」─它執持了無量無邊善惡的種子。也就是說:我們過去生,不管我們是作轉輪聖王,或者作螞蟻,我們曾經打過的每一個妄想,都被它保存下來。這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要面對無量的過去。這個『識』,有兩個特色:第一個「很微細」─微細難知;第二個「勢力很強大」─習氣如暴流,就像是從高山上,流下快速的水流。
『真非真恐迷』,它的體性是真的,但是它的作用又是虛妄的,所以一般人很容易產生錯覺。因此,佛陀在二乘的教法當中,不隨便開演「阿陀那識」,不隨便開演第八識。
這個地方說明─當我們開始正念真如,開始修空假中的時候,你要對治的、面對的是「阿賴耶識」。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們是今生才有生命,那就簡單多了,你今生才幾十年,能打多少妄想?問題是我們要面對我們的過去、過去…無量的過去生命所留下的痕跡,我們今生都要概括承當,你可是看到它是那麼的任運的生起,你控制不了的。
有一個小公案它說:有一個生意人,這個生意人後來他死了,就到閻羅王那邊去了。閻羅王就把他一生的功過拿出來看。閻羅王先讚歎他說:「欸,你造了很多慈善事業,不錯。但是你有一個缺點,你在生的時候,很喜歡拍馬屁啊,這一點不好!」這生意人說:「沒辦法啊!閻羅王,因為我生長在人世間,他們都沒有什麼修養,喜歡拍馬屁啊!如果每一個人都像閻羅王你這樣子,這麼有修養,我就不需要拍馬屁了啊!」閻羅王說:「對對對,你說的有道理!」所以閻羅王也是喜歡別人拍馬屁。
這『習氣如暴流』就是說,當我們的習氣在活動的時候,你自己不知道,問題在這個地方,你是不知不覺…只有當我們「正念」提起的時候,那這個愛取才消滅。我們要知道─即便我們一天當中,我們「觀照」的時間很短,但是因為你在觀照的時候,那是真實的功德。雖然說,我們打了很多妄想,為什麼可以消滅它?因為這都是虛妄,你再多都是虛妄。一個房間即便是三千年的黑暗,它敵不過一瞬間的光明,因為光明是真實。臨命終,從「淨土宗」的角度來看,它不怕你妄想很多,關鍵是你的電燈是不是打開?你的「迴光返照」的力量是不是打開?佛法不怕黑暗,因為它是虛妄的,阿賴耶識也是一個虛妄相,所以這個地方,要你「提起正念」。那怎麼提起正念呢?
(正示法門)『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我們的「顛倒」是怎麼產生的呢?
『自心取自心』,第一個『自心』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明了心去取自心;第二個『自心』是「第八識」,第八識把我們的五陰身心變現出來,然後第六意識就住在五陰身心,然後就產生變化。所以我們的顛倒─首先是「唯識所現」,它把你前生所遺留下來的習慣,感受跟想法再丟給你,這部分沒有錯;然後我們就住在過去─「唯識所住」;第三個「唯識所變」,就糟糕了,就產生變化,事情就變得很複雜,我們的名言分別開始活動了。
『非幻成幻法』,本來不是顛倒的就變顛倒了。你看:榴槤,榴槤它是唯識所現,它是一個色塵。有些人說:「喔,這個榴槤很好吃、味道不錯!」有些人說「榴槤很臭啊!」如果榴槤本身會講話的話:那都是你們講的啦!所以「禪宗」有一句話叫:「那樣就是那樣」,我那樣就是那樣啊,你們自己去分別的嘛,你強加一些「名言分別」在我的身上,一切法本來是「如」嘛,如實顯現、業力的顯現,但是我們就安立了──這個是怎麼樣…那個是怎麼樣…結果呢?就失掉它本來的味道了─『非幻成幻法』。
我們該怎麼辦呢?『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不取』不要取著這個虛妄之相。「不取」就是「不住」─不要住在你的感覺,不再住在你的妄想,那麼『無非幻』安住在一種無分別智的狀態。『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這時候連真實的功德都不可得,又哪有虛妄的東西呢?所以它整個修學當中,就是以『不取』為根本。
我最後講一個公案,作一個結束,這一個公案是講到舍利弗尊者的前世:
舍利弗尊者他前世…曾經有一世是做一個生意人,他賺了錢以後,他不是拿錢去買房子、買車子,不是!他特別喜歡黃金,他看到黃金的色澤,哎呀,不得了,整個心就住在那個色澤,越看越喜歡。所以他就…吃也吃得很簡單,衣服也穿得很簡單,住也很簡單,把所有的錢都拿去買黃金,下班之後,唯一的消遣,就把黃金打開來欣賞一遍。那麼他覺得黃金還不夠莊嚴,就把黃金做成花瓶,賺了錢又買黃金,又做了第二個花瓶,總共做了七個黃金的花瓶。等到他賺了七個黃金的花瓶以後,他的身體也就勞累而死掉了。死了之後,變成一隻很大的毒蛇,大蟒蛇啊,就繞在這七個花瓶的中間。因為他心住在這個黃金的相狀…不是說「貪著黃金」就墮毒蛇,不是!而是他那「愛取的力量」,去刺激他過去毒蛇的業力,才得果報的。
在經典上說,他死了以後又做毒蛇、死了以後又做毒蛇…做了幾萬年的時間。後來突然間,有一天牠覺得:「欸!我貪著這個黃金幹什麼呢?」牠就爬出山洞,找一個路人,說:「你可不可以把我的黃金供養給僧寶,我要修福。」這個路人說「好啊!」就拿著扁擔,左邊挑毒蛇,右邊挑黃金,挑到寺廟的地方去,到了寺廟以後,就如實、如實…的報告。這個法師就為牠說法、為牠皈依,毒蛇聽了以後心開意解,沒多久就死掉了,死掉以後生到忉利天去了。那麼這隻「毒蛇」是誰呢?「舍利弗尊者」的前身;這位路人又是誰呢?「釋迦牟尼佛」的前身。
所以你看──心中有所住,使令一個人所有的功德全部喪失,所以我們要先改變我們的思考!你修行,你要先告訴你自己:「住在外境」對你是不利的,你「迴光返照」是大功德,常樂我淨。你住在外境給你什麼?給你三個東西─煩惱障、業障、報障,給你無量的生死,如此而已。所以我們從無量的生死當中,我們應該得到教訓了,我們因為過去的向外攀緣、執取,結果把生命弄得一團糟!現在怎麼辦呢?「把心帶回家!」讓我們常樂我淨的功德,慢慢的顯現出來,是這個意思。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