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30

淨界法師宣講大佛頂首楞嚴經修學法要第30。

我們透過《楞嚴經》的理觀跟事修,所謂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而帶動了整個波羅蜜的事修,對我們有什麼樣的一個功德?首先我們看「滅惡的功德」。前文佛陀講到:有人他用十方虛空的珍寶,來供養微塵數佛,成就一個很大的福德。這以下佛陀正式說明受持本經、弘傳本經的功德:

〖顯經功超〗
(極惡因果)『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
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
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
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
(暫時弘經)『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
(罪滅往生)『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
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萬倍、千萬億倍,
如是乃至算術譬喻所不能及。』

佛告阿難說:「諸佛如來,語無虛妄」,佛陀為了加強我們的信心,先講出一個觀念說:身為佛陀,祂的身口意都是真實而不虛妄的。當佛陀對於一件事情還沒有確定時,佛陀通常是保持默然,祂一旦講出來的話,這件事情就確定了。你要是遇到佛陀說:佛陀啊!你看我會不會往生?佛陀一定保持默然,因為這有很多變數,怎麼知道你會往生呢?所以這件事情還沒有確定時,佛陀保持默然;但是佛陀的預言就像琉璃王七日之內必定死亡墮入無間地獄!佛陀一旦講出來,這件事情大概就是定業了;所以佛陀講的話,是真實不虛的,只要出於佛陀的口中,那這句話就是真實的。

極惡因果:佛陀先加強我們的信心說,假設有一個人在學《楞嚴經》之前,是「身具四重、十波羅夷」這個人他破了聲聞的殺盜婬妄四種戒法,同時也破了菩薩的十波羅夷重罪,大小乘的戒都破了。生命時間很短,瞬息之間就要墮落經歷此方的阿鼻地獄;此方地獄結束以後,再到他方的阿鼻地獄,去受這無量無邊的痛苦;墮落「窮盡十方無間」地獄,因為他造的罪,太重了!

暫時弘經:這個帶有滿身罪障的凡夫,即將墮落「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他能夠一念的相應,這一念是瞬息時間,以一念相應的智慧來受持真如三昧!來正念真如!乃至於把這樣的法門,在末劫中,開示於未學之人。於末法中眾生迷惑顛倒向外攀緣,能將此法門開示,引導眾生慢慢的「迴光返照」把心帶回家!

罪滅往生:那麼這個人有什麼功德呢?「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這是從滅惡;這個自受用跟他受用的正念真如的人,他前面所造的「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的重罪啊!就會「應念銷滅」當下就銷滅了;不但銷滅,而且還能夠轉變他應該受的地獄苦因,而轉成往生安樂的國土,轉苦因成安樂果,這是他的「滅惡」。

其次,「得福」他所得的福報!還超越前面這個以滿虛空的珍寶,來供養微塵數諸佛的人啊!是百倍千倍,萬倍千萬億倍,乃至於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蕅益大師在發明這段經文,是從兩段來解釋:第一、智慧門。第二、福德門。

第一、「智慧門」就是說這個人為什麼以一念相應的智慧生起,就能夠把地獄的苦因轉成安樂國呢!蕅益大師說:這個是因果「法爾如是」啦!因為十法界的昇沉,唯此一念而已。為什麼我們會到三惡道去呢?因為一念的迷惑顛倒!整個「十法界」其實它的根本的本來面目就是「一念心性」!我們過去用「迷惑顛倒」的心,來熏習一念心性,所以把這一念心性本具的「三德」而轉成「三障」嘛;你用迷惑顛倒的心、貪瞋癡煩惱的心,來熏習一念心性,就把「法身、般若、解脫」三德,轉成「煩惱障、業障、報障」,是過去這麼回事嘛!那現在一念的「迴光返照」以覺悟的心來面對一念心性,就能夠轉這個三障成三德,自然能夠轉地獄的苦因成安樂國,因果法爾如是!

我們本來就活在「一念心性」──
不管你承不承當、接不接受、不管你知不知道它存在!總而言之,我們沒有一個人離開過你的一念心性,只不過是佛陀用覺悟的心,來面對祂的本來面目,所以佛陀出現萬德莊嚴;我們用向外攀緣顛倒的心,來面對我們的本來面目,所以我們出現六道的輪迴;因果「法爾如是」本來就是這樣,沒有誰在主導的!所以說你能夠一念的心性覺悟生起,真實的了解到「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是第一個消除我們的罪障。

第二、「福德門」:為什麼能夠成就這麼大的福報呢?蕅益大師接著說:從福德門來說,一個弘經的人,他能夠把這樣的「一念心性」把心帶回家的道理,告訴末法眾生,這表示什麼呢?他能夠「轉末劫的障礙,成正法的菩提」,說這個時代是末法時代,大家已經搞不清楚方向,也不知道該怎麼修行,盲修瞎練!這個時候有人把這部經典:「什麼是你的本來面目?」找到了!這樣子的話,就是把末法時代轉成正法時代,因為正法時代,佛陀也是如是的宣說。這一段就是說他能夠轉末劫的障礙而成正法,所以他自然能夠成就稀有殊勝的功德。

所以從「智慧門」來說,你自己自受用,能夠消你的罪障,成就你往生的安樂國;你能夠將此經典乃至於四句偈、乃至於把這個觀念告訴某一個人,那你等於是把這個人帶到正法。其實你了解經典道理,你是跟正法差不多;你不明白道理,就算你生長在佛世也沒有用。

佛陀滅度後《楞嚴經》是大乘經典第一部消失的經典。
為何《楞嚴經》消失!諸位知道嗎?
當這部經還在,但是沒人知道裡面講什麼,這部經就等於消失了!

我們的心念,已經不能跟這一部經相應了、不能產生一念的相應,雖然文字都講得很清楚…沒有人懂得它的道理、沒有人知道該怎麼修行了,這部經在人世間就等於消失了!不是說「經本」還在就是經典。因為心中轉「心悟轉法華」,你要覺悟了,就能夠把《楞嚴經》在心中轉;你要不明白道理,你整天讀誦,那你是被文字所轉「心迷法華轉」。

所以從「智慧門」我們可以滅除自己的罪障,因為你的心開始改變了。其次,你今天能夠把這個觀念,告訴那些不知道顛倒的眾生,等於是把他心中的光明重點開來,給他一個生命的方向、給他一個希望、給他一個善根,那你等於是把他帶回到正法時代,這當然功德就很大了!

關於「一念相應」,我們講一個小故事來了解: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國王叫「波斯匿王」,就是舍衛國的波斯匿王,他很護持三寶。鄰近國家的國王,送給他五百隻的白鴈來討好他,因為波斯匿王軍事強大。波斯匿王就把這五百隻白鴈安置在佛陀精舍隔壁的樹林裡,找了一片的林子,就把五百隻白鴈養在那個地方,白鴈晚上在樹林睡覺,白天就飛出來,在空中飛翔。

佛陀到了早上,帶著弟子們去托缽,回來吃完飯之後,佛陀在中午按照常規要開示。佛陀開示的時候,那些白鴈就飛到樹林下,靜靜的聆聽佛陀的開示;等到佛陀開示結束後,牠們歡喜心又飛到虛空中飛翔,到了晚上又回樹林睡覺。如是的過了幾個月,這些白鴈有一天要飛出來的時候,不小心,誤觸到獵人的網子,這五百隻就被網住後全部死了。死掉之後,因為牠們在臨終之前,那一念的智慧生起「聞法歡喜,皈依三寶」,牠們的神識就生到忉利天去了。當然他剛投生天人的時候,他會憶念我為什麼往生到天界?感戴佛陀的說法,就以天人的身份下到人間,繞佛三匝,用天女散花來供養佛陀;佛陀為說「四諦法門」,這五百個天人即當下證得初果。

那我們看啊!這五百隻白鴈牠的心,本來是一個畜生的心,闇鈍愚痴,牠用黯鈍愚痴的心來面對一念心性,當然出現的是畜生的果報。一念心性它很公平,你用什麼樣的因緣來熏習它,它就出現什麼果報給你。那麼這五百隻白鴈每天聽法之後,慢慢的…「心生者則種種法生」牠的智慧心生起了,牠的闇鈍心消失了「心滅者則種種法滅」,牠畜生的心消失了,所以三個月後業報盡了,自然的天人的果報現前,轉成一種智慧的心、皈依三寶的心,乃至於佛陀為他們講《四聖諦》時,他對於這個我空的真理產生「一念相應」而證得初果。所以這個心念的改變,正是啟動你生命的根本改變!

你今天修了很多善法,你的生命不一定會改變;因為你修善那是一種善業力,但是你聽聞佛法,產生那種覺悟的心,那這個改變不得了!我要提醒大家「善業力」跟「覺悟」是兩回事。你從根本上的覺悟,佛教裡叫「脫胎換骨」啊!所以外表的改變那都是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你發自內心的覺悟那就不同!那真的是「一念相應」慧生起,那真的是古人說的「打破虛空笑滿腮!」整個身心世界都破壞掉了。

一般來說,在家居士生命一個很大的覺悟改變是「受菩薩戒」的時候,這時的改變力是很大的,菩提心發出來的力量是很大的;出家眾是在你剛出家的時候,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其次你登壇受大戒的時候,也是一個很大的改變。從因緣法來看,受五戒改變不大,但是受菩薩戒的改變就很大了,你是「以佛心為己心」那還得了啊!所以有些人受菩薩戒業障現前這正常的,他一定要把業障逼出來,以前是煩惱做主,現在是菩提心做主,這個家主人換菩薩作了,那完全不同啦!

所以佛教說生命的真實改變,從你的「覺悟」開始下手。諸位!我們講佛的功德法─「佛者覺也!」佛有無量的功德啊!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無量百千陀羅尼門,但是我們偉大的佛陀用「覺悟」來總持所有功德!為什麼?為什麼佛用「覺悟」?因為佛陀所有功德從這個當根本,只有「覺悟」才有所有的功德。這個人迷惑顛倒就算造了善業,也只是個有漏的善業,還是輪迴性的。所以你受菩薩戒那一念的「一念相應」啊!那是你整個生命的脫胎換骨,當然你要真實的發心才可以。好!這一段是講到「一念相應」產生的滅惡功能。

【丙二、明生善力用】一念真實的相應,它生起什麼樣的善根呢?

(經文)『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
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至菩提,無復魔業。』

我們能夠在末法時代「能誦此經」,當然讀誦就是要明白道理,這裡偏重「理觀」就是經常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個人要不斷的憶念真如;其次「能持此咒」這個是講「事修」,理觀事修同時也包括奉持四重戒法。如我廣說他所成就的大乘善根,以佛陀的智慧辯才來宣說,尚且窮劫亦說不盡啊!

這個人如果再能夠依我教言,來為人們宣說是利他,如教行道是自利,依止理觀、事修來修行,有什麼好處呢?「直至菩提,無復魔業」,這個地方的「魔業」是指什麼呢?古德說有三個:第一、凡夫的魔障,一般凡夫修行就有鬼神障魔障;第二、不容易墮入外道的邪見;第三、不會落入二乘的偏空。

修學《楞嚴經》不容易退轉,他直趣無上菩提,永不退轉。因為他的所有功德是安住在不生滅心;安住在不生滅心不退轉,他是以「無相真如」為住!所以他的大乘菩提善根特別堅固,他不會受到這些魔境的干擾。

【甲三、結勸】
「安住真如」這一點最重要!修行人先求安住,才有資格談調伏的問題:

(真妄不二)『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真妄不二:虛妄的假相─這些「浮塵諸幻妄相」,是過去業力所變現的一個身心世界,可能是一個男人的身心世界,也可能是一個女人的身心世界,這是一個虛妄的假相。真實的功德─正是我們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現前一念心性」,它的體性是真實的。

首先做總說,我們的生命有假相跟真實兩個部份,以下作分別說明:

(觀相元妄)『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
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觀性元真)『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觀相元妄:第一、但是隨業力熏習,所變現的五陰是一個假相。什麼是「假相」呢?就是只要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因緣別離而滅的。」這是暫時的假相,這個「因緣」主要是指善惡的業力。在這個假相當中,我們要永遠記住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說「虛妄」的假相是不離開「真實」的。

觀性元真:第二、你要去哪裡找真實的呢?就在這個虛妄的假相當中,你就能夠找到真實─「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眾生的一念心性,他本來就沒有這個假相,這個就是我們的安住處。

我們前面講過:每個修行人都在拜懺、都在持咒,但是每一個人進步的速度是不一樣的。佛陀在《法華經》以一佛乘分別說三,說你從台中到台北,有些人騎腳踏車,可不可以到達?當然是可以到達,這個乘是騎腳踏車啊!有些人是開車、有些人乘坐高鐵,哪一個速度快?當然高鐵快嘛!誰要能夠掌握一個「乘」就是修行的方法,你就能夠掌握修行的速度!

的確,修行「法門」是有差別的,法門要沒有差別,智者大師就不用判教啦!什麼是頓、漸、秘密、不定嘛。修行人要進步,你的思考模式是很重要的。這「理觀」是你要站在一個本來沒有煩惱的角度來對治煩惱;你要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業障的角度,來懺悔業障;臨命終的時候,你要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你這個思考模式能夠建立起來,你「返妄歸真」的速度非常得快!如果你執著煩惱是真實的,那就糟了!那就有得對治了!所以我們常說一個人不要老是覺得自己業障深重,你老是覺得自己業障深重,到最後,你果然業障深重,真的是這樣!是你自己要住在那個業障深重。

這段文很重要,諸位你要平常把這句讀一讀「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這一句話非常重要,從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建立你的斷惡、修善、度眾生。

有一個禪師,他晚上去禪堂參禪之後,當他要回寮房,走往樓梯的時候,不小心啊!踩到一個東西…ㄍㄨㄚ ㄐ…一聲!他說:「糟糕了!踩到青蛙了。」就很慚愧、也非常後悔,一直念佛給牠迴向;念完以後…他離開時,非常的惱恨,一個晚上沒有睡好覺,總是覺得那隻青蛙冤主一直在吵他,一晚沒有睡好。第二天起來時,他的徒弟在外面掃地,就說:「師父啊,你前面怎麼有一個踩爛的茄子啊!」師父聽到這一句話,通身清涼,昨天晚上被自己的妄想害了!所以當你打妄想的時候,你看「風雲變色!」其實我們都是自己障礙自己的,沒有一個人能夠障礙你,都是你自己的妄想。

一個修行人「佛者覺也!」你要想辦法,從你的妄想跳脫出來,這是關鍵。我們不可能不打妄想,這強人所難嘛!但是你打妄想的時候,你先穩住,首先你要知道你在打妄想,一個人知道自己在打妄想,你就有救了。我們常說:一個人可以起「煩惱」,不能起「顛倒」;一個人最怕的就是「你打妄想、你還不知道。」那就很麻煩了!

理論上來說,修《楞嚴經》的人,我們要養成一個習慣就是反應不要太快,因為你的第一念反應肯定是妄想。你看懺公師父做事情很慢的,他老人家說:「欸!你去規劃一下什麼..什麼事情…。」之後,我們把計劃書呈給懺公師父,他看完以後講一句:「欸好!再看看…再看看!」一放就放了好幾個月。為什麼「再看看!」呢?他就是在等待因緣出現,把「妄想」讓它沉澱下來,妄想最怕的是什麼?時間啦!一個反應快的人,很容易出大差錯。其實我們不要被世間的學問所轉,要怎麼追求效率。這個都不對的。當然小事情,你知道就趕快去做;越大的事情,先去拜拜佛、靜坐一下,讓妄想沉澱。

「妄想」的問題在哪裡?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它是生滅變化的,你即便不對治,它也自然會消失掉,但是你一執著它,那不得了!它變得擴大、變得有力量。所以妄想好不好對治?答案是:很難講。你要執著它,它就變得很強大;你要認為說你本來就沒有妄想,它就沒有力量。講真的…修《楞嚴經》的人,反應不要太快,越大的事情,緩一緩再看看;再看看的時候,那妄想會自然消失掉,欸!你會知道這樣做,到底是妄想的推動?還是一種真實的智慧?你馬上可以看得出來。修學《楞嚴經》第一件事情─先安住真如,跳脫妄想,這是第一件事情。

【乙二、成就三不】修學「不迷、不取、不動」這六字真言。

(客不成害)『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
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
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鄰,
不日消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
(迷亂由主)『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悟則必勝)『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
陰銷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
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前面的經文講到「安住真如」就是我們要不斷的提醒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安住真如之後,我們心中產生一個正念力,會跟過去的妄想會怎麼樣?「真妄交攻」,你一定會把過去的妄想逼出來,那就是「魔境」。一個修行人肯定會遇到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內魔」內在的煩惱魔與外在的鬼神障。你看有些人打佛七,越打佛七煩惱越重,突然間脾氣很暴躁,或者一直哭泣…很悲傷。

客不成害:這該怎麼辦呢?我們要注意這一句話:「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內在的妄想也好,外在的鬼神障也好,它們的本質都是虛妄的。永遠要記住它們是虛妄的,假借因緣而有;而我們安住的真如,是本來就具足的一個真實的心性,是諸佛所證、眾生本具的「妙覺心性」。那它怎麼能夠破壞你呢?它要破壞你就像如風吹光,怎麼可能把光明吹滅呢!如刀斷水,了不相觸,各走各的!而且「真能破妄、邪不勝正」,你就像沸湯,它就像堅冰,它跟你接觸,它自然消失掉;所以我們遇到了魔障,不要緊張,知道它是虛妄性的,我們是真實性的,這是第一點。

迷亂由主:一個人為什麼會被「魔障」所侵入呢?因為「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諸位你要打佛七,用功閉關,你就知道:煩惱也好、內魔也好,外在的鬼神要破壞你,第一件事情,他先破壞你的「正念」,他一定要把你從真如中叫出來。其實他沒辦法破壞你,他只是「引誘」你,讓你自己破壞你的正念,是你自己要出來的;我引誘你,但是你自己出來的,你自己迷惑顛倒了,他才有機可乘!所以說穿了,他只是一個助緣!所以我們遇到了魔障,第一件事不要緊張,因為他是虛妄的,我們是真實的,我們像光明,他就像黑暗。

悟則必勝:你要怎麼辦呢?「當處禪那,覺悟無惑」,當要把心收攝,「禪那」就是「止觀」,不要迷惑顛倒,保持「不迷、不取、不動」,在這一念心性當中,提起你的佛號、提起你的咒語,這個魔是無奈汝何!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是陰暗的,遇到光明,陰暗當然消失;因為光明能夠破除黑暗,他怎麼能夠留下來擾亂你的禪定呢!

我們可能在修學的過程當中,遇到一些魔障,這個時候你要加強你的光明、加強你的佛號,安住你的不生滅心,安住真如,魔障自然消失掉!這時候絕對不要亂動,你越緊張、越亂動…他有機可乘。這個地方講「調伏」就是不要亂動。

【乙三、功德超勝】

(迷故成障)『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悟則功超)『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
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
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裏,轉大法輪。』
(結示勸修)『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這個地方把整個凡夫眾生的「惑、業、苦」,跟諸佛的「法身、般若、解脫」,這兩個「緣起」說出來:

迷故成障:其實我們眾生的心,從本質上來說,跟佛是一樣的,同樣是一念心性;但是一念心性,為什麼我們就出現六道輪迴呢?因為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我們用迷惑顛倒的心,來面對我們一念心性,我們違背了真如的覺性而向外攀緣,就引生了塵勞煩惱,由塵勞煩惱就招感了生老病死,是我們選擇用攀緣的心,來面對我們一念心性。

悟則功超:佛陀為什麼那麼的「自在」呢?因為佛陀祂用覺悟的心,『我以妙明』─就是以觀照的智慧,來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所以能隨順於真如本性;而真如本性,它本來就是充滿了覺性、充滿了光明…圓照法界!所以佛陀能夠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比方說,佛陀一念的清淨心安住真如道場,但是祂的法身同時能夠徧十方界,祂能夠含受十方虛空;祂能夠在一個微小的毫端當中,現出廣大的諸佛國土;祂能夠在一個微塵當中,現廣大身,轉大法輪。

結示勸修:佛陀為什麼有這麼多「自在力」呢?這個力量是誰給祂的呢?因為佛陀是「滅塵合覺」,佛陀遠離了向外攀緣,祂選擇了向內安住,所以把真如的功德表現出來。真如有無量的功德,當然它也可能造成無量的過失,看你怎麼面對。所以智者大師說:「性具」,我們這一念心本具善惡的潛能:你用「迷惑顛倒的心」來面對你的本來面目,你啟動的是「流轉門」;你用「覺悟的心」來面對你的心性,你啟動的是「還滅門」。這個世間上很公平的這「一心二門」,你要向外攀緣,你打開了「生死流轉」之門,是你自己打開的;你迴光返照,你打開了「涅槃安樂」之門,同樣是一念心性。

所以說:向外攀緣的結果是產生塵勞、產生世間的苦惱相;迴光返照就產生「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的功德莊嚴;同樣是一念心性,你用不同的心態來面對,它的結果就不一樣,這是作一個總結。總而言之:我們聽經聞法就是要保持「自覺」自己覺悟!你要迷惑顛倒,誰都救不了你的。所以我們聽聞佛法最可貴的就是產生覺悟「自覺、自審、自調」,懂得自我調整、自我反省,那你就會不斷進步!

整部《楞嚴經》簡單的講,就是指導我們修行上軌道;你要找到了一個方法,哦!原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在一念心性當中,你要怎麼去面對它!你是打開它的痛苦之門?還是打開它的安樂之門?關鍵就看你一念的「迷」或「悟」而已!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19
36:49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29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29

古德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本經在整個大乘佛法的定位,就是使令我們能夠真實的開示悟入佛的知見,它的特點,就是處理我們修行人的一個「根本問題」。什麼「根本問題」呢?就是─內心的問題,因為我們一切的思想、行為,都是從內心發動出來的。本經引導我們了解我們內心的世界,主要是把它分成…「真、妄」兩個部分來發揮,「真實的心性」跟「虛妄的想像」這兩部分。

「真」跟「妄」最大的差別在哪裡?
當我們內心當中是「有所住」,住在一個─因緣所生法;比方說色、受、想、行、識,那麼這個五陰的身心,本來是我們「過去的業力」所創造出來的……你是善業力變現出來的,你今生的五陰身心是安樂、是莊嚴的;你過去是用罪惡的因緣,所變現的五陰身心,是醜陋的、是痛苦的。這種五陰身心,當我們心有所住的時候,我們的心就變成虛妄相;因為真實的心,它是無住的,就是我們常說的「本來面目」;「五陰」不是本來面目,它是假借很多業力的因緣,虛妄的顯現一個假相出來,就像魔術師:本來只是一條手帕,這條手帕是本來面目,但是魔術師他有很多幻術(幻術比喻我們的業力。)他拿這條手帕一變…欸!變一隻兔子,這隻兔子就不是本來面目了,它是假借魔術師的幻術變現出來的,所以當我們的心,「住」在這隻兔子的時候,我們的心也變成虛妄了。因此「真、妄」最大的差別…妄心是住在一個相狀上,當然一般人,都住在一個外在的色陰,好一點的,是住在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像,跟著感覺走、跟著妄想走,使令我們內心變成一種虛妄相。

本經發明「真、妄」…分成兩部分來發揮;在前面的理論篇,佛陀用一種「對比」的方式,把「真心」跟「妄心」的功德跟過失,把它很明確的對比出來。我們從這個地方,得到兩個結論:

第一、「安穩跟不安穩的差別」:當我們的心,住在五陰的時候,我們的心是不安穩的;因為你五陰的相狀,它是業力所變現的,這個「業力」——我們過去生所造的業,它不是固定的;我們有時候造善、有時候造惡,所以在釋放業力的時候,它是有時候今天很順利,有時候明天就不順利。所以你看到一個修行人,如果他的心是起起伏伏的;欸!你看他昨天、今天很安穩,明天又悶悶不樂,這個人肯定還活在妄想中……有所住!一個修行上路的人他心應該是平穩的,因為你慢慢知道這個相狀是不能執著的,生命是讓你歷練的,不能讓你執著的!所以說:一個人─如果是住在「五陰身心」的話,他的心肯定是起伏很大……不安穩性,心中沒有家的感覺,在外面到處流浪啊!今天打了一個好妄想,明天就起了一個不好的妄想,他就有一種不安全感、不安穩性。

「真、妄」的第一個差別:「安穩跟不安穩的差別」,這一點佛陀在前面的三卷半講得很多─主人跟客人,你不要老是跟著客人走,他是暫時來掛單的,不要以為你今天拜佛拜得很法喜,你有所住!要知道「因緣所生法」是沒有錯的,你生起一個法喜的感受沒有錯,但是你「有所住」的時候,你糟糕了!因為你的「安穩性」是假借這個法喜的感受生起的,它走的時候,它把你的喜悅也帶走,你假借外在因緣而有的,你還得要還給外在的因緣。所以一個修行人突然間很高興、突然間很悲傷…這都不是好事情,這個人還沒真實的找到家,你還是被妄想、感覺牽著走。所以我們一定要先安穩下來,「把心帶回家」這是第一點。

第二、「障礙跟非障礙的差別」:我們一個人習慣有所住,住在自己的感覺、住在自己的妄想,你很容易產生對立……能、所的對立;一旦有對立,你就有愛憎取捨的情緒,就會去追求、去討厭某一個特別的東西,那就產生煩惱了!所以你看一個打妄想打多的人,他煩惱特別重,因為煩惱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所以:從前面佛陀講「理論篇」的三卷半經文中,我們可以知道真、妄是不同的;真心─是安穩的、功德性的;妄想─是不安穩的、是障礙性的。佛陀前面三卷半就是講這兩個道理,讓我們一個修行人……「棄生滅、守真常」,遠離妄想,安住真如,以「不生滅心」為住,這是「理論篇」的重點。

但是佛陀講到後文的三卷半,(從第三卷半到第七卷)的「修行篇」,佛陀口氣就不同了!前面三卷半是以對比的方式,分析「真妄」是不同的─有「真」就不准有「妄」,有「妄」就不能有「真」;但是佛陀講到「二十五圓通」的時候,佛陀就把「真、妄」的思想,以一種圓融的方式來開顯——「真妄不二」。「五陰」的妄相並沒有錯,當你安住真如的時候,你必須「從空出假」,重新面對你生命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大乘佛法觀一切法「空」,但不壞因緣的「假名、假相、假用」。為什麼呢?因為菩薩要積功累德,你不把握當下的因緣,那你去哪裡修呢?你不可能回到過去的五陰,你也不可能到未來的五陰,你當然是把握「當下」的身心世界嘛!所以當我們真實安住以後,以不生滅心又重新面對你五陰的假相,還是要「借假修真」。

佛陀告訴我們:真實的功德,你還得從五陰中求,菩薩就是要從五陰中布施、從五陰中持戒、從五陰中修忍辱,乃至於禪定、智慧。所以到了「修行篇」,佛陀叫我們安住不生滅心之後,以真實的心,又重新面對五陰,當然這時候心態不同─青山雖然依舊在,但是今天的夕陽,可不是昨天的夕陽,心態不同!我們開始以一種歷練的心情,假借外在的假相,來修學內心的功德。我們常說:「如是一心中,方便勤莊嚴」,在一念心性當中發起菩提心,假借外在的五陰假相,來斷惡、修善、度眾生積功累德,成就福德、智慧兩種莊嚴。所以我們研讀《楞嚴經》,你會發覺:佛陀前面講的,是用對比的方式來呈現,讓我們產生安住;到了「修行篇」,佛陀就把「真、妄」結合一起─開始調伏,以真實心來面對五陰。

當你面對你的五陰身心世界,《楞嚴經》的心態是什麼心態?學過《楞嚴經》之後,差別在哪裡?你還是面對你的家人、你還是面對你的子女,但是你是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站在你本來沒有這個兒子,那是因緣而有的;所以是站在一種「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生命──我本沒有煩惱,但是我還是面對我的煩惱假相;我本來沒有生命,但是我還是珍惜我當下的因緣。

「大乘佛法」觀一切因緣法,它是「即空、即假、即中」,先修「空觀」─破除我們的執取,從「本來無一物」當中,建立你的人生觀。所以《楞嚴經》的特點就是「稱性起修」!你站在五陰的角度來面對五陰,那你就糟糕了;你認為生命是真實有的,那你就被它牽著走,你的人生變成非常被動,你完全被過去的業力牽著走。所以:我們不能「住在五陰」來面對五陰,要站在「一念心性」的角度來面對五陰。我要提醒大家:修行人,你的心住在什麼地方,對你會有很大的影響;你住在五陰再來調伏五陰,你就不是它的對手了,你就很難修行了。你看有些人修行了幾十年,沒什麼進步,方法錯誤!所謂「諸法因緣生」,你掌握一個解脫的因緣,它當然是往解脫道走。所以這個根本問題,你一旦錯了,正如《楞嚴經》說的:你住在一個五陰的假相來修行,你是虛妄性的;就好像你用沙去煮,它一輩子不可能煮成飯。五陰身心是生滅性的、是輪迴性的;輪迴性的東西,你能夠修出菩提性出來嗎?不可能嘛!你要產生菩提的果,你必須找到菩提的真因;所以你如果找不到你的真實心性,那你不可能產生菩提性出來,因為你的「因」都沒有找到,你怎麼會有「結果」出來呢?

《楞嚴經》的重點,只有一句話,就是──讓你把心帶回家。外面不是不能去、五陰不是不能面對,但是你要先把心安定了,安住在一念心性,你才有資格談到面對五陰,你沒有找到家之前,你沒有資格談五陰的對治跟調伏。《楞嚴經》它是先求「安住」再求「調伏」,菩薩一定是先找到你真實的本來面目,安住在不生滅心,觀察你自己的生命,你本來沒有這些東西的,那是假借因緣和合虛妄有生,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面對生命,這時候你就掌握了整個《楞嚴經》的修學了,這個就是『首楞嚴王三昧』─改變你的心態!你過去喜歡布施,你還去布施;你過去喜歡放生,你還去放生;統統沒有關係,但是你站在一個「一念心性」的角度來修布施、一念心性的角度來持戒,所有的功德,變成菩提性而不是輪迴性,比較大的差別在這個地方。所以《楞嚴經》整個修學,其實就是改變一個菩薩的心態──「你的心態改變了,你整個生命因緣,就完全改變;你心態不改變,你就很難修行。」因為你本質錯了,你本質是虛妄性的,你不可能成就真實的功德,不可能!!

丁三、結示消除次第(分三:戊一、詣何為界。戊二、併銷次第。戊三、結勸傳示。)

當菩薩掌握了一個修行的「真因」,慢慢的走上菩提的真性,消滅五陰虛妄的執取,到底它的消除的次第是什麼呢?

戊一、詣何為界

首先,我們看「五陰」到底是以什麼當界限呢?一個菩薩要修到什麼程度,才知道他真的已經遠離五陰的執取,真實的不住在五陰呢?

(經文)『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
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佛陀告訴我們:要遠離五陰假相的執取。什麼叫「遠離五陰」呢?它的標準在哪裡呢?佛陀說:你現在想要知道『因界』─這個『因』就是「五陰」。五陰是一切法之因,一切的「根、塵、識」都是由五陰所變現出來的;『淺深』就是邊際。

一、什麼是「色陰」的邊際呢?『唯色與空』,『色』就是有相,空是無相,從有相到無相都是色陰的邊際。我們前面講「耳根圓通」有提到─耳根所面對的是「聲塵」,「聲塵」它的一個色陰有兩個相狀,第一個「動相」─就是有聲音,第二個─沒有聲音,沒有聲音也是一個聲塵;「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遠離動相的執取、遠離靜相的執取,這時候才超越了色陰,色跟空都是屬於色陰。

二、『唯觸及離,是受邊際』:我們想要脫離「感受」的繫縛,不再跟感覺走了,那麼什麼樣的標準,是遠離感受呢?『唯觸及離』─『觸』就是心中的愛著,『離』就是心中的厭惡。當你很討厭一個人時,你還是活在一種感受狀態中;喜歡一個東西跟討厭一個東西,心態是一樣的,都是生滅心、都是輪迴心。所以真實的、遠離感受的人,他心中是無喜亦無憂,他沒有所謂的討厭,他也沒有什麼喜歡這件事情,所以遠離感受是要遠離『觸』跟『離』。

三、『唯記與忘,是想邊際』:怎樣知道我已經脫離妄想的執取呢?『記』是「有念」,『忘』是「無念」。所以你經常什麼都不想,「無想」也是一種妄想。遠離「想」、遠離「無想」,保持中道,這就是『想』的邊際。

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滅』是心中的寂靜相,『生』是心中的活動,心中有很多的分別、活動叫做『生』;遠離「生」跟「滅」兩種相狀,才能夠超越行陰的邊際。

五、『湛入合湛,歸識邊際』:『識陰』的邊際是「湛」,『湛』是「有為的」生滅之法,『合湛』是「無為的」寂滅之法。所以阿羅漢他在識陰當中,他住在這個無為寂滅之法,從〔大乘佛法〕來看阿羅漢聖者,他還是活在生滅法中,因為他住在空性,他不能產生隨緣的作用。

這一段文,提出大乘佛法一個修學的目標──當我們開始走上路的時候,你要知道你的目標在哪裡,你才能調整自己。〔大乘佛法〕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中道」─遠離兩邊,順入「中道」。

我們看大乘經典,佛陀開示菩薩,祂很少講偏執一方的話,除非祂要一時的對治你,那是對治悉檀;佛陀所發明的真實義,從「第一義諦悉檀」來說,佛陀所講的都是「中道之義」;佛陀說「猶如蓮華不著水」一定說「亦如日月不住空」。所以佛陀引導大乘菩薩,祂的思想永遠是一種平衡式的思考。聲聞法的思考模式,基本上是對立的,你看聲聞法對於娑婆世界,是極度厭惡的。佛陀告訴我們:對娑婆世界你要保持距離,但是你又不能夠完全斷滅,就是「見相離相」,你不能執著,你要無住,但是你又必須以深心、菩提心來面對它。

所以有人說:一個人是不是適合修大乘佛法,看性格就知道。最適合修學「大乘法」的性格——「調柔清淨」。生死凡夫─很雜染,內心有很多的煩惱;雖然調柔但是雜染,那也沒有用。二乘人─當然很清淨,但是二乘人的清淨,充滿對立性,他不調柔。為什麼?因為二乘佛法的空性,他不能隨緣;二乘人觀一切法空,沒有隨緣義。菩薩─觀一切法空,他雖然「不變」,但是他有「隨緣」義─空性中有隨緣;所以它清淨中又帶有調柔,調柔中又帶有清淨。

在《華嚴經》裡面,最具有代表性的菩薩「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從他的名稱就知道了。什麼叫『普』呢?體性周徧,曰『普』,菩薩的內心安住一切法空,沒有我相、人相的對立,平等心;但是他在觀一切法空的時候,產生『賢』─隨緣成德,謂之賢,他觀一切法空的時候,能夠不否定當下的假名、假相、假用,利用當下的因緣來歷練、來積功累德─歷事練心。

我們從這裡可以知道:整個菩薩的修學,永遠是「遠離兩邊」;比方說:
第一、你現在的心很沉悶,那你就要修「假觀」。一個人要善調其心,你心很沉悶了,又修「空觀」,那更沉悶了。你要想想…諸佛菩薩的功德莊嚴,娑婆世界的過失,從這個因緣的假相——娑婆世界的雜染相,極樂世界的功德相,來啟發你的好樂心!第二、你的心已經很躁動了,那你要多修「空觀」。觀察極樂世界的功德,其實是我本來沒有這個東西的,那麼娑婆世界的雜染相,也是本來沒有的,就把心慢慢的沉靜下來。

總而言之,你太過於主動,你就用空觀調伏一下,有時候我們的心會比較主動,但是過份的主動就變成躁動。過分的沉悶也不行,到時候就像《大乘起信論》說的:一個菩薩經常觀空觀,空觀的力量太強,會產生兩種過失,首先「不樂修善」,那個地方很多的義工要做,你不想去。忘失大悲—對眾生的痛苦沒有感覺。到這個程度你就知道——喔!我空觀太強了,用假觀來調伏一下。總而言之,菩薩經常用「中道的智慧」來善調其心,使令自己遠離兩邊,順入中道,這是菩薩的一個調心的目標。

戊二、併銷次第
前面是它的一個「目標」,這裡講「過程」─它的消除是一個什麼樣的修學次第呢?

(經文)『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
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

這「五陰」的根元,它是重疊生起的,它是一個生起,再生一個;一個生起,再生一個;好像洋蔥一樣,它是一層一層的。那麼它「生起」的次第呢?是『生因識有』─它由細而麤,先有識陰,(識陰是最微細的…第八識),然後才有行陰、想陰、受陰、色陰,生起是由細相到麤相。但是我們要消除這五陰的執取,剛好相反,滅從「色」除,是從最外層最粗的─從「色陰」消除乃至於→受→想→行→識,是這樣一個次第;「生起」是由細到麤,「滅除」是由麤到細。

『理則頓悟,乘悟併銷』,我們觀一切法空,一空一切空;「理觀」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既然觀一切法…能夠真實了解一個法是「本來無一物」,每一個法都是這個道理;但是「事相」就不一樣了,事相的消除,它是一個一個按次第,先滅除色陰─先遠離外境的執取、再遠離自己的感受、再遠離自己的妄想,慢慢再對治行陰、識陰,它是有次第的。佛陀又說:在前面的經文,已經把「劫波羅巾」的六個結,這六結的道理,我們前面講過了「動靜根覺空滅」剛好配五陰,現在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再來詢問。

這段經文的重點:佛陀講一個觀念─本經它有「理觀」、有「事修」;「理觀」它是一個總相,觀一切法的總相,「事修」它是別相的對治。不過從本經來看,「理觀」是特別重要!理影響到你的種性,你一生修學的格局到什麼程度?就看你心中─經常用什麼道理來思惟。

〔天台宗〕很強調「種性」,懺公師父常說:你這個人性格怎麼樣?你學佛以後到現在,你遇到所有的事情,你就考慮到你個人的因果…這樣做對我自己未來有什麼樣的安樂、痛苦,你就扣著你自己的因果在思考,你今生大概就是成就「人天」的安樂果報,因為你的思考模式,影響到你整個種性了,你完全用人天的因果來思考,成就「人天種性」。一個葡萄的種子,它長不出蘋果來的。你整天的思考都是無常、無我,對所有事情完全一概的厭離—「聲聞種性」。你能夠保持大乘的安住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你這個是成就「無上菩提的種性」!所以你今天依止什麼道理來思考事情,影響到你的根本種性,至於你做多、做少…那只是影響你成就的快慢。

「理觀」比較重要!因為你理觀建立起來,種性成就了,那你的修行上路了,上了高速公路,你開得比較慢,開得比較快…到達目標是遲早的問題。印光大師常說:一個人,真實發了菩提心,那是一個什麼境界?「王子墜地,功超群臣」。你生長在王族之家,你要繼承王位的!你今天用「人天」的思考,用「無常、無我」的思考,你頂多做到宰相,宰相也不能繼承王位,因為你不是那個種性!

菩薩應該先建立「理觀」,然後依止「理觀」來帶動你六波羅蜜的「事修」,這才是正確的!先成就你正確的思考模式,你才有資格來談對治、談修行;你的中心思想都沒有建立起來,菩薩云何應住?都沒有安住,你怎麼修行呢?不可能修行的。所以「理觀」是第一要務─大開圓解,明白第一義諦,建立正確的思考模式是根本,然後從這個思考模式,去發動你的斷惡、修善、度眾生,這才是一個正確的修行方式─以「理觀」帶動「事修」。

戊三、結勸傳示。
佛陀對我們弟子的一個結勸,勉勵我們把這樣的一個大乘的中道實相的道理,傳佈到後世。

(經文)『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
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佛陀講完這部經時,祂講了一個結勸─有兩個勸勉,第一個從「自受用」的角度,佛陀告訴我們說:我們應該好好的將五陰妄想的根元,用「空、假、中」三觀來觀察,它本來是「即空」,當煩惱生起的時候,貪欲的煩惱、瞋恚的煩惱在心中活動的時候,經常告訴你自己:你本來沒有這個煩惱的,但是我還是面對這煩惱的假相─它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從「空假中三觀」─「空觀」觀察它本體是清淨的,「假觀」觀察它是一個因緣的假相,依止這樣而保持「中道」。從這個地方的『心得開通』,就能夠開悟、通達中道的實相;菩薩經常用「空假中三觀」,來建立自己中道實相的觀念,成就自己的菩薩種性,(這地方是自受用)。

當然,菩薩有大悲心,應該將此中道的實相法門,傳到末法諸修行者,使令能夠「他受用」,讓眾生明白一些修行的觀念,什麼觀念呢?『令識虛妄,深厭自生』─了解五陰的虛妄,而厭惡三界的心自然生起。『知有涅槃,不戀三界』─雖然我們知道五陰是虛妄的,但是在五陰當中,也有它的一個真實的功德。我們講過五陰相狀是虛妄的、體性是真實的,所以離開五陰,你也找不到真實的功德,應當在五陰當中去磨鍊,去找到你的菩提涅槃的功德,而不貪戀三界。

佛陀的結勸─五陰不能夠「執著」,但是五陰也不能夠完全「斷滅」。這裡把「中道思想」做一個總結──菩薩對於生命不能執著,但也不能完全逃避;因為「五陰」它是虛妄,但是它有「涅槃性」在裡面,你能夠不隨它轉,它就變「菩提性」。所以「五陰」到底是好?是壞?對你來說:你今生的生命,從父母生你到現在,你的感覺、你的妄想,對你來說到底是一個禍害?還是一個功德?答案是「不一定」,看你怎麼操作。你操作得當,你今生的生命會創造一個很大的功德給你。

諸位你想想看:你「念佛」是用什麼心來念佛?當然是用你的妄想心來念佛。你為什麼發菩提心?你還得靠你這一念心——發菩提心。你要拜佛,你要靠你的色身,你說你不靠五陰怎麼可以呢?

所以問題不在「五陰」,問題是你今天是用什麼心態來面對它!你用「迷惑顛倒的心」,那五陰對你來說,全體變成障礙,你就被五陰綁得死死的;你用「覺悟的心」面對五陰,五陰變成你成就功德的一個資糧。

我們常說一句話:一個人執著你的生命,老是執著外境、執著你的感覺,你的生命完全被動。古人說: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方動烏雲遮。你能夠不執著,五陰身心它變成─每一個法都是功德的資糧。所以說:它本身雖然是虛妄,但是虛妄當中,你要『知有涅槃』。

我們一再強調:大家要讀聖賢書啊!就是學佛陀的思考模式;學何事?就是明理啊!《法華經》講得很清楚:為什麼讀大乘經典?就是「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佛陀遇到事情是怎麼思考的?佛陀也是有應化身,佛陀也是有生老病死,也示現一個男眾的色身、男眾的感受、想法;但是佛陀這一期的應化身,成就一個廣大的轉法輪因緣…流傳到後世,我們現在還承受釋迦牟尼佛的恩惠。五陰沒有錯啊!就是你經常要保持一個「中道的思考」。

乙五、功德篇 (分二:丙一、明滅惡力用。丙二、明生善力用)

假設我們透過前面正確的理觀─「即空、即假、即中」的中道思想,然後帶動了「事修」,這事修有兩個:一個是持咒,一個是持戒;這樣的理觀跟事修,會帶動什麼功德呢?對我們有什麼樣的力用呢?

丙一、明滅惡力用。先明白它能夠滅除我們的煩惱障、業障、報障,這種滅惡的力用:

【多功較量】
(佛問)『阿難!若復有人,徧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
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
(回答)『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
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滿,皆施珍寶,
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

佛陀在講功德之前,佛陀先用對比的方式來說明,因為凡夫習慣活在二分法,直接講功德是什麼,我們很難去體會,所以佛陀舉出一個情況,再加以對比,有助於我們了解:

佛陀說:阿難!假設有一個人,(這個是假設),這個人他用徧滿十方虛空的珍寶,這個珍寶很多…有十方虛空這麼多的珍寶,然後把它供養十方的微塵諸佛,(不是供養一尊佛,而是十方微塵諸佛),而且他的心態是『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承事』就是他是親自到佛陀的面前、至誠的供養。是怎麼樣的心態呢?『念念相續,無有間斷』─他去之前,充滿了期待;供養時,至誠懇切;供養之後又念念的隨喜;他的「供養心」完全沒有中斷,心力特別強。佛陀就問阿難尊者說:你的意思怎麼樣?這個人以布施佛陀的整個因緣,他所成就的福德是不是很多呢?

阿難回答說:「佛陀啊!虛空是如此的無邊無際,虛空裡面的珍寶,當然也是無邊無際!」阿難尊者也講出一個例子來作比況,他說:「過去曾經有一個眾生,是誰呢?阿那律尊者!他拿七錢去供養一尊佛;你看他能供養的財物,只有七錢,所供養的只有一尊佛,捨報之後,尚且獲得七生七世轉輪王位的福報,更何況是現前的情況呢!用十方的虛空,充滿無量的珍寶,去供養十方微塵數諸佛,而且每一尊佛都是至誠懇切的去供養。」阿難尊者說:「以我的內心世界,我用多生多劫的時間,去思考這個福德,我也沒辦法把它算出來,他的福德怎麼有邊際、有窮盡的一天呢?」

我們一般講「業力」有三個標準:第一個「心」─心力很強:你看「承事供養,心無虛度」,用這麼多的珍寶、親自去供養,而且中間又不敢打妄想,這心力很強。第二個「境」─上品境:父母、師長、三寶;中品境是人;畜生、餓鬼是下品境;他供養的福田,是一個最殊勝的田─心強境勝。第三個「相續」─他念念相續,無有間斷:當然這個福報是非常的大!有為諸法當中,我們能夠遇到佛陀,又很虔誠的去供養十方諸佛珍寶,當然是有為福報裡面,最為殊勝、最為廣大!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19
42:27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28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28

前面一段講到:我們一個修行上路的人,跟一個生死凡夫的心態,是不同的。一個生死凡夫,他的心是─心隨妄轉,他的心完全是隨順過去的妄想,所以他過去打什麼妄想,現在他還打什麼妄想,那當然就沒有所謂的「五陰魔境」這件事,因為他是順從妄想。

但是當你研究《楞嚴經》之後,你的心開始「逆流照性」─逆生死之流、逆妄想之流,照了清淨光明的本性。這時候你心中有兩種力量:你「過去的妄想」跟你「現在的正念」,真妄交攻;這時候你會出現很多、很不平常的影像,還有很多、很不平常的感受跟妄想。而你面對的方法就是:保持平常心─「不迷、不取、不動」,你該做什麼功課,你還是做什麼功課,不要管它,它不是你對手,黑暗一靠近光明,黑暗自然消失掉。如果你向外攀緣,你隨順它而轉,那就糟糕了,你就前功盡棄了,你前面的修行全部白費了,所以你不得不小心。你會把你過去生,跟你小時候的那些「顛倒想」逼出來!你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被它所轉!

佛陀最後把這「五陰」的相貌講出來,讓我們提高警覺。五陰的真實相是什麼?你清楚了,你就不容易被五陰的魔境所轉,因此追根究底,你還是要有一些智慧的判斷:

丁二、正明五陰之相(分三:戊一、總明。戊二、別示。戊三、結成)
戊一、總明

先看「五陰相狀」,佛陀作一個攏總的說明:

(真本無陰)『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
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
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
(迷執故有)『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
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
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
(陰本妄想)『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這一科有三段,首先『真本無陰』─「真實的心性」本來是沒有這個「五陰」的假相。說:在我們一念的精真妙明,精純而不夾雜,真實而不虛妄的微妙光明心性當中,是本來清淨、本來圓滿的;它本來就沒有三界的生死果報,也本來沒有煩惱的塵垢,乃至於無相的虛空,也是一念的無明妄想所生起的。所以在我們本覺妙明的、真精的心性當中,主要是因為一念的愛取妄想,而創造了種種的世界的差別,這種情況猶如「演若達多」迷頭認影。

這是一個公案,我們說明一下:什麼叫『演若達多』?
佛在世的時候,在室羅筏城,有一個人叫做『演若達多』,這個人早上起床的時候,還沒有很清醒…就半迷半睡的狀態,他去照鏡子;那麼他本身沒有很清醒,鏡子又模模糊糊的,所以他照鏡子時,突然間…「欸!怎麼只看到我的身體,沒看到頭呢?」沒有見到「頭」啦!他就以為他的頭失掉了,到處去找頭…這時候有一個善知識過去「啪」——把他頭打一下;欸!醒過來,原來「頭」還在。

佛陀用這個故事是比喻什麼呢?就是:「這個人─他只相信鏡子的影像,他不相信他自己的頭」;他自己頭在,但是他不敢承認,他看到鏡子上沒有頭,他寧可相信鏡子的影像,他也不相信他真實的頭在。

我們凡夫,我們這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我們只相信─我們心中的「影像」,我們不相信我們內心─清淨的「本質」。沒有一個人去肯定、去迴光返照,那個「能念的心」,它的本來面目是清淨的,我們在乎的是─心中出現的那個「假相」;這個就是『演若達多迷頭』—迷失了真實的頭,我們只承認鏡子的影像。

佛陀這個譬喻,譬喻的很好!我們由於過去的業力,創造了「五陰身心」這個假相,我們只承認這個鏡子中的假相,至於這個「假相」背後那個鏡子─那個能念的心、清淨的心,我們卻不敢承認。怎麼辦呢?當然靠佛陀的出世。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不但「所變現」的「五陰假相」是虛妄的,乃至於「能變現」的這個「五陰的妄想」,它也是一個沒有真實的起處。你說妄想從什麼地方來?當然「覓之了不可得」!妄想從什麼地方來?就是從虛妄中來。如果說妄想是真實的,我們本來就有妄想,那就沒有一個人可以成佛,所以妄想是不真實的,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的。所以佛陀只好在眾生的妄想當中,安立一切法是因緣生─『諸法因緣生』;因為你一定要打妄想,那只好說『諸法因緣生』,從因緣當中勉勵我們要「斷惡修善」,至少能夠創造一個安樂的因緣。

很多人問說:佛陀說三界的果報─人天、地獄、餓鬼、畜生是夢幻泡影;那這個夢幻泡影到底是有!沒有?你覺得三界果報到底有、沒有?對!答案是「很難講」!你要是「迷」,那當然是「有」,你要繼續迷惑顛倒、繼續的攀緣下去,它對你肯定是「有」─「夢裡明明有六趣」;但是你迴光返照的人、安住真如的人,你要告訴你自己「本來沒有」、沒有這個東西─「覺後空空無大千」,所以三界果報「有、沒有」就看人而異。

佛陀因眾生的堅固妄想,安立了「諸法因緣生」的這個教法,這是在對治這些外道,因為外道迷因緣生,一切法「自然」。什麼叫「自然」呢?一切法是沒有因緣的,你會做人、這個人福報很大、這個人很苦惱…生命只是一個偶然,沒有什麼道理的,這就是自然。其實:彼無相的虛空,尚且是真實心性當中的妄想所生起的,所以「因緣」跟「自然」都是眾生的妄想分別執著所安立的。佛陀看到我們眾生迷「自然之法」,所以佛陀只好約著眾生的妄想,而安立「諸法因緣生」。

佛陀說:『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佛陀為了使令眾生了知五陰是虛妄的,只好說五陰是因緣所生,這是針對「人天種性」跟「二乘種性」而安立的。所以『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實際上,能生起五陰的妄想尚且不可得,更何況是由妄想所生的五陰的假相,那更是了不可得的,『元無所有』,更是了不可說。意思是說:連「能變現」的五陰妄想都不可得了,何況是「所變現」的這些枝末的五陰,那更是不可得!更何況那些愚痴外道,還把五陰的相狀當作「自然」;說「因緣生」已經是一個不圓滿的教法,何況是自然的法則,那更是顛倒了!所以如來在圓滿的教法當中,發明五陰的根本原因─只就是一念的妄想所變現,在一念的清淨心當中,是了不可得!

佛陀的說法是以「二諦說法」。佛陀剛開始面對苦惱眾生,他的大乘善根沒有成熟之前,佛陀只好說「諸法因緣生」。因為眾生一定要堅固的執著於妄想,認為妄想是真實的,好…那你不能捨棄妄想,那起碼你打好的妄想─你打布施的妄想、持戒的妄想、忍辱的妄想…。所以佛陀在人天教法中、在二乘教法中,講到了「諸法因緣生」─以世俗諦的角度,安立諸法因緣生。但是到了大乘第一義諦的時候,佛陀從勝義諦的角度講「諸法本自無生」─佛陀說本來就沒有五陰、本來就沒有生死。

佛陀說「諸法因緣生」,也說「諸法本自無生」──你不能說佛陀的教義相矛盾!佛陀以前說「造善」可以成就安樂的果報,現在說從「真如」的角度,根本就了不可得,這有矛盾嗎?當然沒有矛盾,是淺深的問題!當你的程度還不能夠接受真如的「空性」,佛陀只好說「諸法因緣生」;實際上,當你在佛法上,往上提昇的時候,你要告訴你自己「諸法本自無生」。所以從世俗諦的角度來看「諸法因緣生」是對的,但是你要入「勝義諦」,從真如的角度來看一切法─一切法本自無生。這兩句話並沒有矛盾,「諸法因緣生」也對,「諸法本自無生」也對;一個是從「真如的作用上」來安立,一個是從「真如的本體」來安立,都可以。

戊二、別示(分五:己一、明色陰相。己二、明受陰相。己三、明想陰相。
己四、明行陰相。己五、明識陰相)

己一、明色陰相
首先看「色陰」─就是一切的物質世界,包括內在的根身、外在的山河大地、草木房舍等等,都叫「色陰」。

(體因想生)『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
(引喻詳釋)『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
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醋出?』
(結示立名)『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那麼既然我們本來是清淨,為什麼現在就有這個「色身」呢?怎麼就會有這些男眾的色身、女眾的色身、還有各式各樣的色身呢?佛陀說:『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我們的色身,主要是由於父母彼此間有情愛之想…這第一個;其次,我們自己也打妄想,假設我們不打妄想,也不能來受胎;我們打什麼妄想呢?「愛憎之想」。

如果你今生是要投胎做一個男眾,你在中陰的時候,你會對那個女方生起貪愛之想,對男方生起憎恚之想。所以說我們是在「想」中傳命,因此我們今生的色身,是三個人打妄想共同創造出來─第一個、你的父親打妄想;第二個、你的母親打妄想;第三個、你自己打妄想,這三種「妄想」就把我們今生的色身創造出來。

佛陀舉例說明這個道理─『如我先言:』如前面經文:譬如我們心中想像酸醋的滋味,口中就產生口水,這口水從什麼地方來?是你「想」出來的。『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我們觀想自己登上高山,我們的足心,就有酸澀的感受,這個感受從什麼地方來?也是打妄想創造出來!因為事實上懸崖並不現前,酸醋的物品也沒有真實的到來,如果我們的「色身」跟「內心的想像」是不相通的話,那麼口水從什麼地方來?這種酸澀的感受又怎麼產生呢?所以「物質的世界」跟「妄想」是相通的,由此可知:我們的色身是由一種「堅固的妄想」創造出來的。

這個「堅固的妄想」如我們前面說的─是一種習慣性的妄想。比方說:有時候我們偶爾起惡念、偶爾造一個惡法,這個不能構成堅固妄想,這在〔唯識學〕為「不增長業」─你一生當中,你的想法都是正常的,突然間你一時的糊塗、造了某一個惡業,之後你非常的懺悔,馬上更正過來,這個業對於來生,不能有招感果報的力量,因為這是「偶一為之」的;如果你經常、習慣性的打某一個妄想,那你就要注意了,這個叫「堅固妄想」——數數現行,輾轉增勝。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長者叫賢面長者,他在王舍城是富貴第一的長者,他的錢財多到他從倉庫裡面滿出來,不要說走不進去,連倉庫都滿出來,他的珍寶多到這種程度。但是這個人雖然福報大,他有兩個很不好的習氣:第一、「慳貪的心」特別重,第二、「瞋心」特別強;有人向他乞食、乞物品,不管是貧窮人、修道的沙門,他就起瞋恨心把他們趕走。

後來賢面長者(看這個意思:他活得不是很長,應該在中年就往生了)臨死之前非常生氣,他說:我好不容易積集這麼多錢財,現在要離我而去,他非常不甘心…起瞋心。因為瞋心的妄想力量的加持,他死後馬上變成一條大蟒蛇…(馬上哦!幾乎是沒有投胎,直接轉成大蟒蛇);這條大蟒蛇就盤繞到倉庫珍寶的地方…在那個地方圍繞。他的家族不敢住,都離開了,乃至於過路人,一靠近這個倉庫,牠就用毒氣去噴他,受到牠毒氣噴的,不是死亡就是重傷。

經典上說毒蛇有三種:「最下品」的毒蛇─是用咬的,牠的毒液在牙齒裡面;「中品」的毒蛇─噴毒液,牠不用咬你,牠遠遠的噴毒液,你身體沾到毒液你就死亡;「最上品」的毒蛇─噴毒氣。賢面長者就是變成這個噴毒氣的,所以這時候沒有人敢靠近牠了,但是有些外地人不知道,從那邊走過去,就被牠傷害了。

當時國王就很擔心,報告佛陀,請佛陀去調伏這個毒蛇,佛陀就帶著缽,走到長者的倉庫前,這條毒蛇看到佛陀走過來,牠就噴毒氣警告祂,但是佛陀還照樣走過來,牠非常生氣!這時候佛陀把手掌舉出來,放五種光明入慈心三昧。這條毒蛇受到光明的照耀,牠的身心清涼柔軟,瞋心就化解掉了。佛陀就對牠說:長者!你有沒有想一想,你前生就是因為瞋心,變成這個相貌,這麼的醜陋,你要繼續的這樣顛倒下去、你再繼續害人,你來生到地獄去,你知道嗎?那有多可怕呢!長者也是有善根,他生長佛世,聽了之後很慚愧…一個人開始迴光返照,就有希望,他就向佛陀懺悔、皈依三寶。佛陀說:好,你既然皈依三寶,那你就爬到我缽裡面來吧,蟒蛇就跑到佛的缽裡,佛陀就把這個缽蓋住…帶牠回精舍。

當然,這件事情就轟動整個王舍城,很多人想要來看這條蛇,到底長什麼樣子?佛陀帶回精舍的時候,外面很多人圍觀、看熱鬧的;這條蛇聽到外面很多人要看牠,牠很慚愧,就閉氣不呼吸,死掉了。因為牠臨終之前,有慚愧心又皈依三寶,牠依止那一念的善念,生到忉利天去了。一個天人,他剛投生天人的時候,他會知道他的來處——善知來處啊,他知道因為皈依三寶的關係、因為佛陀說法的關係,所以他生感恩心,夜晚的時候,來到佛陀的面前,圍繞三匝、禮拜佛陀;這個時候佛陀為他講《四諦法門》,這個天人當下即證得初果。

我們看這位「賢面長者」─他從一念的「瞋心」,堅固的妄想,變現成一條毒蛇的色法;也因為皈依三寶的心,變成一個人天的色法,最後證得初果。所以這個色身,就是我們的妄想創造出來的。

我們一個人,好好看你內心的妄想,會知道兩件事情:第一個:你會知道你前生大部分打什麼妄想,因為你前生的妄想,才創造現在的你。第二個:你會知道你來生會什麼樣?比方說…你面對財物的所緣境,你打什麼妄想?你會選擇跟大家分享?還是選擇自己完全占有?如果你選擇跟大家分享,你來生是有福報的,你念念之間,都是在栽培你來生的財富。所以財富從什麼地方來?「堅固妄想」,就是從布施的妄想創造出來的;比方說,你遇到煩惱活動的時候,你選擇克制?還是選擇放縱?你選擇「克制持戒」你來生是尊貴;比方說有人刺激你的時候,你會選擇寬恕?還是選擇瞋恨對立?你選擇「寬恕」你來生就長得莊嚴。

有人說:一個人到四十歲,大概你的想法固定了,所以你將往哪裡而去?其實就你看你日常生活當中「遇境逢緣」你習慣性打什麼妄想,你來生的藍圖、那個色法大概可以畫出來了;除非你改變,你真實的覺悟、真實的改變,否則你大概就往那個方向去。你將往哪裡而去?一個人四十歲大概是大勢已定,差不多了!你看你打什麼妄想,你大概就知道——你來生是一個什麼樣的色身、什麼樣的物質世界,是安樂的、莊嚴的?還是醜陋的?還是痛苦的?大概可以看得出來。

『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就是說明:既然「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那麼這個色法從什麼地方來呢?是「堅固妄想」變現出來的!

己二、明受陰相

「受陰」:前面的「色陰」是物質,以下的「受想行識」都是心法。「受」是我們心中的領納跟一種感受。我們的感受從什麼地方來?看經文:

(轉想成受)『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
(結示立名)『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
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即此所說』正如前面佛陀所舉的例子『臨高想心』,觀想自己面臨高山,我們的足心就會生一種真實酸澀的感受。『由因受生,能動色體』,也由於這樣心中的感受,牽動了我們色身種種的受用,所以我們現前的『順益違損』,面對順益的境界,產生增上快樂的感受;面對違逆的境界,產生折損痛苦的感受;這兩種感受,在我們的心中,互相的奔馳、交互作用,這就是我們說的『虛明第二妄想。』

『感受』為什麼是『虛明』呢?
因為「色法的存在」是比較長久的,比方你買一棟房子,你今天住這個房子,你明天還住這個房子,它色法的存在性是長久的,它是一種習慣性的、長久性的妄想變現出來!但是「感受」是暫時的,為什麼呢?因為感受有兩個特色:『虛』─它虛妄不實;但是它又『明』─它又清楚分明,像真的一樣。比方我們有些人喜歡吃榴槤,他的心跟榴槤接觸的時候,感覺這個榴槤真好,顏色也特別美妙、滋味也特別美妙。但是等他吃久了以後,榴槤吃多了,他就厭倦了,它又變成不好。所以『感受』是怎麼樣呢?「變化的」。『虛』就是虛妄變化的,它不像前面的色身,堅固妄想是持久性的;感受的妄想是變化的,但它雖然變化,又感覺那麼的真實、那麼的清楚,叫做『虛明妄想』─是又虛、又明的妄想創造出來的。

己三、明想陰相

(身念相應)『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
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
(結示立名)『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由汝念慮』─由於我們心中的念慮,(就是:心中的思慮),才趨動我們的色身來造業。這個「業」─身口二業是由「心」的思想推動的;比方說你去佛堂拜佛,你為什麼會有這個動作呢?你心中一定有出現一個想像──欸…佛的功德莊嚴,我要去禮拜祂、我可以懺悔業障、可以積集資糧,你一定有這樣的一個想像,才會推動你去佛堂拜佛。那你為什麼想聽經呢?你一定有所想像,欸…聽聞佛法來開啟我心中的光明智慧;所以我們每一個行為,都是由「念慮」來推動我們的色身。

但『身非念倫』但是「色身」是一個物質,「想像」是一個心法;一個是物質,一個是心法,兩者怎麼融通呢?『汝身何因隨念所使?』我們的色身,又怎麼能夠隨心中的想像來驅動呢?「色身」是沒有明了性的,「想像」是一個有明了性的心法,因為『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我們的心先取著一個「相狀」,你要拜佛的人,一定取著一個佛的功德相;你要聽經的人,一定取著一個法的功德相,對這個「相」產生愛取,就使令我們內心去相應、來推動我們的身口。

這種情況包括─『寤即想心,寐為諸夢』,白天的造作是由覺醒的心、想像來推動;做夢的時候,為什麼夢中你也有一些造作呢?夢呢!是由夢中的想像去推動。你白天在做事的時候,晚上也在做事,各有想像!『則汝想念搖動妄情』─我們一天當中,由於心中的想像,推動我們身口二業,去做種種妄情的行為,這叫做『融通妄想』。什麼叫『通』呢?因為它通內、通外。「想像」─「融通妄想」力量最大;在「五陰」的妄想當中,最有主導性的就是「想陰」。

其實:「色陰」跟「受陰」主要是在承受果報,受報完,就算了;但是「想陰」通內通外、通因通果;它既是一個「結果」,更重要的,它也是一個「因地」─「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你來生的結果,完全是你「心中的想像」創造出來的。

我們為什麼要聽經,諸位知道嗎?
就是學習佛陀是怎麼「想像」的。你看「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佛陀遇境逢緣,祂為什麼會選擇布施的想像、持戒的想像、忍辱的想像?我們現在學佛,就是學佛的「思考模式」,把凡夫的想像轉成佛的想像,你就成功了,這個種性就成功了。

有一個真實的故事……有一位法國百貨公司的店員,有一天,他在經濟蕭條的時候被裁員,沒有工作了…整天喝酒,所以他太太離開了,家庭破碎了…非常沮喪,他就想自殺;他就一方面喝酒、一方面開車,開到河邊,就往河裡走過去,走到一半他突然想到:欸…不對!我有個好朋友很關心我,我臨死之前應該跟他道別一下,就拿起手機跟朋友道別說:「我想要自殺,向你最後道別…」他朋友說:「哎呀,你不要急著死,我知道有一個人會算命,你好歹給他算命看看,可能有希望也不一定。」他在朋友勸說之下:要死之前算個命吧,就跟他朋友去算命了。結果那個人算命─用水晶球一看「哎呦…你前生是拿破崙啊!」

算命先生說:「你是拿破崙轉世的。」他一聽「哎呦…我是拿破崙…」他本來對拿破崙也不了解…不要急著死吧,看看拿破崙是怎麼樣;去圖書館研究拿破崙整個生平,…拿破崙做什麼事,都是主動積極…他每天看拿破崙的傳記,他的心——不思議心、不思議變,他本來是非常消極、非常懈怠放逸的人;他慢慢就覺得我是拿破崙,我應該傳承我前生的想像才對!他變成主動積極,後來他就去找工作,不斷的找,終於找到工作了,他在整個店員當中不斷的努力,後來他變成法國百貨公司的鉅子,經營了很多、很多的連鎖店。

事後「商業週刊」在訪問他的時候說:「你真的是拿破崙轉世嗎?」他說:「我不知道,應該不是吧!但是他當時的想像,對我很有加持力。」就這樣…我們可能會有一個不是很圓滿的現在,但是你一定要好好培養你的想像,否則你的未來也完了。我們今生可能是來「酬償業力」,我們是來還債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過了就算了,但是面對環境的時候,你用什麼思考模式,這個非常重要。

一個菩薩道的道人,他要有兩種想像,你來生就非常的安樂圓滿:
第一、你要有「來世」的想像:你會覺得「今生」比較重要?還是「來生」比較重要?在你的思考模式…「來生」比較重要,那你這個人有功德。一個太重視今生的人,要遠離過失就很困難,你很難為了「來生」去做一些犧牲。你要經常有一個「創造來生」的想像──你要經常告訴你自己:你是為了「來生」而活的!你就成功了。

第二、你要有「眾生」的想像:當我們的利益跟無量眾生的利益,相衝突的時候,你會做什麼選擇?你會選擇利己?還是利人?(大眾答:利人。)對!前一段,是牽涉到功德跟過失,這個是牽涉到功德大小的問題。

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如果你今生的所作所為,你總是只想到你自己,即便你好好的布施、即便你好好的持戒、你也很努力在修忍辱,我可以告訴你:「你來生的功德肯定不大」;就算有,也不大。為什麼呢?因為「法性量等虛空」─眾生發心小,你的想像力就這樣子,你來生會有什麼樣廣大功德呢?

宗喀巴大師說:我們凡夫,我們過去什麼善法都做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什麼都做過,為什麼我們現在還是這副德性呢?佛陀也做很多善法,為什麼祂成佛了呢?因為祂的心態跟我們心態不同──佛陀在布施的時候,是為「無量眾生」來布施;祂持戒的時候,是為利益「無量眾生」而持戒。佛的心量開闊,心量大,所以祂的功德大!

我們凡夫的心量狹小,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來生」的想像跟「眾生」的想像,你來生才會有大功德出現。其實來生的果報─就在你的心中,看你要不要栽培而已;今生已經來不及了,你今生要改變很難,因為它是異熟果,業力成熟了;今生是前生決定的,你的重點是在來生,關鍵就是─你要改變你的思考模式。

己四、明行陰相:
「行」就是一種遷流生滅之相。

(體遷不覺)『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
(雙詰是非)『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
(結示立名)『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前面的「想陰」就是「取像分別」;「行陰」就是念念的遷流生滅相。

『化理不住』…所謂的「行陰」就是身心世界當中,那種生滅變化的根本,它的相貌是念念遷流變化的;比方說指甲每天在長,頭髮也不斷的在生長,乃至於我們壯年之後,氣血慢慢的消滅,面貌不斷的在老化…而這每一天的變化、每一秒中的變化,我們自己覺察不出來,這就是『行陰』。

佛陀就稱呼阿難說:『此若非汝,云何體遷?』這個「變化相」到底是不是我們色身的一部分呢?如果它不是,那它為什麼會影響我們色身、會不斷的變化呢?如果它就是我們的色身,那為什麼我們感覺不出來呢?所以說:諸行念念的遷流變化,它是一種「妄想」!什麼叫「妄想」?一種什麼妄想?是一種「幽隱的妄想」…很微細、很難覺察的妄想。

我們前文…「色、受、想」這三個是容易理解的,「行陰跟識陰」對我們凡夫來說,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而已。什麼叫「行陰」呢?它形容一件事情…我們的生命是「動態的」。你說:我現在很快樂,其實你講的「快樂相」是指前一剎那。我們是活在一個動態的生命,動態的生命無法保持原狀……說:我今天跟昨天一樣…沒有這回事!你要嘛比昨天進步,你要嘛比昨天退步,生命沒有保持原狀,因為生命是動態的。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的生命受了「行陰」…遷流的影響。

己五、明識陰相

前面的「色、受、想、行」是一個生滅相,「識陰」相對於前面,它是一個寂靜相,是前面四陰的一個依止處,我們叫「大倉庫」。

(識陰非真)『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
若實精真,不容習妄。』
(隨境生滅)『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
於後忽然覆覩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
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
(引喻申明)『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
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
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
(結示立名)『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
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第五「識陰」─指的是「第八識」─是我們精純明了、湛然不動搖的第八識。第八識相對前面的色、受、想、行,它是寂靜相。如果我們把這個寂靜相,當作是一種常住不變的真如,那就有問題,它不是「真如」。為什麼它不是「真如」呢?佛陀說:它是生滅的、受熏的;因為第八識它表現在我們的身心世界,離不開「見聞嗅嚐覺知」六根的作用;假設這六根是精純、真實的,它就不應該容納虛妄的習氣才對,真不能容妄;事實上,六根的作用是生滅的─有增有減。怎麼說呢?

佛陀講出一個譬喻─假設第八識是「不生滅」的,那麼它表現在六根,為什麼我們過去,曾經在某一年,看到一個很奇怪、很特殊的東西,經過幾年以後,我們忘了一乾二淨,連那個忘記的念頭也沒有了,可以說忘得徹徹底底、乾乾淨淨。但是後來,覆覩前物,又再一次看到這奇特的物品,心中的記憶又再一次的現前,一點都不忘失。可見這個精了湛然不動的第八識,它是念念受熏,它的確是有增、有減,有時候記憶力增加,有時候記憶力衰退,它所產生的這種熏習種子的功能,可以說無量無邊,又如何來計算?所以「第八識」…你說它是生滅也不對,說它是不生滅也不對,它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它的體是真如,但是它所表現的作用卻是「受熏」的,受熏就是「變化」的。

佛陀結勸說:阿難當知『此湛非真』─「第八識」這個湛然的相狀,它的作用不是真實的,就好像一個急速的水流,你遠遠望去好像是寂靜,它只是流得很快、流得很微細…我們看不到而已,並不是說沒有流動。所以假設它不是一個妄想的根源,它又怎麼能夠受熏呢?除非你能達到「六根互用」,這時候你的妄想才能夠消滅,否則第八識的生滅相都是存在的。

則汝現前這六根的作用…『中串習幾』。這『中串習幾』什麼意思呢?第八識的作用,就是把過去的習氣跟現在的習氣,把它互相的貫穿…過去貫穿到現在,現在也會影響到過去。這個湛然明了的熏習,它是『罔象虛無』的假象,它是什麼假象?是一種顛倒的、我法二執相應的、微細不可了知的一種精純之想,所以第八識也是妄想。

「第八識」的主要功能有兩個:第一、它在因地上叫「持種」…它可以把你過去所打的妄想、所造的業力,全部保留下來,叫「持種」。第二、它在果報上「異熟」…它把你最強的「業力」變現成「果報」,它是執持種子、變現果報。

我們現在受「菩薩戒」,有些人他緣境發心…緣十法界發斷惡修善、度眾生的增上心,一發心,就發起來了;有些人很困難,你要讓他發菩提心很困難,就是他過去生沒有這種栽培;就像聽經……有些人一聽就懂,有些人聽了以後,好像似懂非懂,栽培不夠。

要知道:「現在的我」是由「過去」影響的;所以我們看一個學佛的人,他有一個特點…他經常很矛盾;現在的我要這樣做,過去習氣的我不同意,經常會發生這樣;我想要這樣做,另外又有一個聲音出來反對,這是「真妄交攻」!你沒有學佛,當然「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是統一的,那你就沒辦法改變!一旦是修行人,他「現在的我」跟「過去我」肯定會互相衝突的。

在《經律異相》講到一個件事:有一個人,他白天的時候出去,看到一個天人長得很莊嚴又有光明;這天人看到一具屍體,他對屍體散花,然後繞著屍體讚歎、禮拜。這個人就問他說:「欸!你應該是一個天人,這麼莊嚴!你為什麼對這具腐爛的屍體這麼好呢?」他說:「你不知道,我現在有這樣的果報,都是它造成的,它是我的前身,它過去生積集很多的善業,把我創造出來。」這個人,走著走著…到了晚上的時候,看到一個小鬼,拿一個皮鞭在鞭打一個屍體。他說:「欸!鬼啊,你為什麼要鞭打這具屍體呢?」他說:「哎呀,你不知道,我被他害慘了,我現在很痛苦都是它害我的。」這是他的前身。

「阿賴耶識」…它可以讓生命變成一種相續。為什麼生命會相續呢?因為有「阿賴耶識」。為什麼你死掉之後,馬上會出現生命?「阿賴耶識」把你的業力保存了。你看所有的前七識都沒有保存業力的功能,它造完就走了;第六意識造完業,就走了,是第八識把它保存下來,使令這個生命相續下去。

我們修行人,大概就是兩個選擇─「第六意識」,跟「第八識」。「第六意識」就是─現在智慧的你,「第八識」是─過去的你;你要用「第六意識」的智慧來調伏「第八識」,所以我們一個人經常要修「止觀」。

怎樣修「止觀」?跟過去的你溝通!深層溝通──你告訴你自己:「不要在三界流轉下去了,三界有很多快樂,這個快樂都是有過失的,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非實安樂住,這個快樂果報是夾雜著痛苦的危機,夾雜了三惡道的危機。」你必須用智慧來跟過去的你,做一個深層溝通,產生一個生命的共識。「第六意識」的工作,就是跟「第八識」溝通,這叫「轉識成智」!

戊三、結成

(經文)「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這是作總結─前面五陰的果報,是由五種不同的妄想創造出來的。總而言之,你現在的「色、受、想、行、識」,都是妄想創造出來的。這裡主要是講「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妄想本來是畢竟空的。

《楞嚴經》講了很多思想,其實就是一個主題:『稱性起修』─你要站在一個本來沒有煩惱的角度,來斷煩惱;你要站在一個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這兩句話諸位聽得懂嗎?你這兩句話懂了,你學習《楞嚴經》基本上及格了;如果你這兩句話還聽不懂,那這一堂課對你來說,只是結緣─結來世的因緣,也很好。我再重覆一次:修行人不能站在「妄想」的角度,來思考事情;你要站在「真如」的角度,來思考事情,你的修行才會突破得快。

你的思考模式,會影響你進步的快慢哦!為什麼古人說「日劫相倍」?人家修一日,超過我們修一劫,因為他的智慧深。你不能老是活在過去的顛倒想,說:「煩惱是真實的,我佛號也是真實的…我跟你拼了。」那就糟了,那你要修到什麼時候呢?你要想想看,妄想是無量劫打來的妄想,你現在少少的佛號,你想跟它拼了,你這不是不知量力嗎?

但是你有「般若的智慧」就不同了,你告訴自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站在一個本來沒有煩惱的角度,來斷煩惱;站在一個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從現在開始,你要從「真如」的角度來思考事情,從「勝義諦」的角度來思考事情,你進步就很快了。從「本來無一物」建立你的菩薩道,從「本來無一物」提起你的佛號,這就是本經『首楞嚴王三昧』的思想;先找到你的家,然後從你的家裡重新出發!


前面就是在講這個觀念─色、受、想、行、識,五陰是本來沒有的,是後來的妄想捏造出來的;既然它是妄想捏造出來的,它自然可以還滅,是這個意思。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19
52:47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27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27

我們這一科是講到「破障篇」,有兩小科:第一科「破邪見顛倒」,這是第二科講「破五陰魔境」。什麼是「五陰魔境」呢?「大乘佛法」的修學,有兩個重點:首先,我們剛開始是成就一種「善業力」;其次,再提昇到「正念力」。我們一生當中,大概就是成就「善業力」跟「正念力」這兩個主題。

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我們只是一份信仰的心,我們相信三寶的功德力,我們相信因果的道理,所以我們會勉強自己去斷惡修善。但是這樣的善念有個問題─因為在成就善業的過程,我們的心是一種向外攀緣,以「自我意識」為中心的向外攀緣。說你為什麼願意布施呢?你為什麼願意持戒呢?因為我心中攀緣的,是一個來世的安樂果報!我希望我來生…因為布施、持戒而成就安樂的人天果報,所以我願意去布施、去持戒、去忍辱,這時候你向外攀緣的心就有問題!

本經上說:當我們「攀緣」的,雖然是一種善法,但是它本身也是一種「輪迴性」。什麼叫『輪迴性』呢?是說:一個人,只要你是向外攀緣,你就會有一種對立的思考,善惡的對立,善惡交互的作用、交互的循環。所以當我們只是停留在積集善業的階段,你的善念是夾雜惡念的,這個是我們一般人很難發覺出來。你為什麼造善?你心中對來生的安樂果報有所愛取,「愛取」正是一種貪煩惱。

我們一般人在「造善」的時候,內心隱藏了「惡法」在裡面活動,這個就是「輪迴性」。等到得果報的時候──糟糕了!如同佛陀說的:以攀緣善法的心,成就安樂果報,譬如什麼呢?一個美好的蛋糕、美好的食物夾雜毒藥。就是:你來生變成大國王、大富長者的時候,你的心跟安樂果報接觸的時候,就夾雜了煩惱跟罪業的毒藥─「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你肯定會放逸的,因為你在前生就已經把這個惡種種下去了;所以當我們第二生「安樂果報」現前的時候,你就放逸;放逸之後,你那信仰的善心就消失掉了,取而代之是一種「貪瞋癡」邪惡的心現前。你一個「邪惡的心」面對廣大的安樂果報,那就開始造惡業了,第三生就墮落了,這正是印光大師所說的「三世怨」。

什麼叫「三世怨」呢?印光大師說:一個人,他以攀緣心來修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法,他同時產生兩種力量─對「第二生」來說,他創造一個安樂的力量;但是他同時也對「第三生」埋下了三惡道的禍根,叫「三世怨」!你「第一世」造業的時候,已經把「第三世」三惡道的力量埋藏下去。為什麼?「諸法因緣生」─你因地的時候「善」中夾雜「惡法」,所以得果報的時候,它就會有問題了。這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成就善業」它本身是一種輪迴性,善久就會成惡;一個人造善造久了…安樂果報現前,就開始放逸,放逸以後就墮落,墮落久了,他的苦惱吃多了,他就起慚愧心,又開始收攝身心,欸…這個人慚愧心一現前,他又起善。所以我們為什麼在三界當中,就這樣起起落落?就是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什麼是真理。

我們在「善業」當中─應該開始修學佛法,提昇自己心中觀照的智慧,開始學習「迴光返照」,不要老是看外境,那跟你沒關係的,那「緣生緣滅」的假相跟你沒有關係,你要迴光返照:「你從什麼地方來?」你的身心世界,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你開始去思惟觀察真理,這時候你的心慢慢跟這一念清淨的我空、法空的「真如理」相應了。以一念的清淨心,發起菩提的願力,你還是一樣的布施、持戒、忍辱,還是照樣造善業;但是這時候的「造善業」跟之前「造善業」,那可不能同日而語,「青山雖然依舊在,夕陽不是昨日的夕陽」心態不同了!你過去造善的時候,是一路向外攀緣,你現在是依止菩提心、依止清淨心發動善法,這個善法是「菩提性」的,不是「輪迴性」的。所以菩薩在成就安樂果報的時候,他不會放逸,因為在安樂果報當中,他有「覺悟」的功德的加持。

本經的重點:就是希望我們從一個「善業力」的修學,提昇到一種智慧的「正念力」的修學;以「正念」帶動「善業」,這時候你的善業是一種「沒過失的善業」。

「六波羅蜜」─它是以「般若波羅蜜」為根本、為引導;否則,我們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是共外道的,外道也是修這些善法。當一個菩薩從一個善業的修學,轉成一種智慧的觀照的時候,他內心出現了一道清淨的光明,開始正念真如、隨順真如。這時候就會有問題,什麼問題呢?因為我們一路走來,我們心中是顛倒想,你現在產生一種真實的光明,《楞嚴經》說的一種「真妄交攻」,跟你過去生、內心深處的「顛倒妄想」一接觸的時候,就把你內心深處「五陰的魔境」給表現出來。

比方說:有些人平常很正常,一打佛七…欸,突然間他就一直哭,或者就一直歡喜。那個悲傷的感受,從什麼地方來呢?他過去生有這樣的經驗、他小時候曾經遇到一些苦惱的事情、有些悲傷的感受…那些感受的種子,沉潛在內心深處,當他正念的力量一現前的時候,就會把他過去生,乃至於小時候的色法、感受、各式各樣的想法,把它逼出來。這時候你要小心,只要你一不小心,魔王就趁虛而入,那你就前功盡棄了!

所以:當我們透過全面的「理觀」後,一個菩薩開始迴光返照、開始成就一種菩提性,但是你菩提的真實功德跟過去的顛倒妄想接觸的時候,遇到一些什麼樣的情況,你應該怎樣去處理,你才能夠安全的過關,使令你功德不斷的增長,這就是這一堂課的主題!一個菩薩如何破除在修學過程中的「五陰魔境」,這「五陰魔境」是針對修行人才有的,你一天到晚顛顛倒倒,當然就沒有這個五陰魔境。

丙二、破五陰魔境(分三:丁一、總明魔事之由。丁二、正明五陰之相。
丁三、結示消除次第。)
丁一、總明魔事之由(分二:戊一、正明魔動因由。戊二、勸誡迷悟得失。)
先攏總的說明,魔境生起的原由。一個人好端端的,怎麼就生起魔境呢?

戊一、正明魔動因由:(正式說明魔境觸動的由來)

(生佛體同)『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
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

佛陀講五陰魔境之前,先講到一個觀念說:汝等當知,在有漏的凡夫世界當中,分成十二類生,雖然他們由於過去的業力,所顯現的果報不同,有些變成螞蟻、有些變成蝴蝶、或者變成人類的眾生,他的色身、內心感受、想法各式各樣,但是在他們的本覺心性當中,它那一念清淨光明的心體,跟十方諸佛的心體是無二無別的。

意思是說:我們一個生死凡夫,我們有很多的色受想行識,但是這個是「因緣所生法」,當我們把如夢如幻的「五陰法」撥開之後,我們一念明了的心性是「如」;而佛陀也是有五陰,佛陀叫「法性五陰」,我們叫「有漏五陰」;佛菩薩的色受想行識也撥開來,祂的心也是「如」;這時候「一如無二如」,無二無別。所以為什麼我們說一切眾生皆當作佛,主要理由就是─你有佛性,總有一天,你的佛性不會同意你這樣顛顛倒倒過去的;它總有一天會發出一種「真如內熏」,一種真實的力量,來啟動你皈依三寶─返妄歸真。就是我們這一念無量無邊的顛倒妄想背後,有一個主人翁,雖然它暫時睡著了,但是它可沒有消失,它只是暫時的睡著。

(致魔之因)
(妄生空界)『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徧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
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
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歸元本無)『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前面講到:每一個眾生的本性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個「自性清淨」怎麼就會有這些依正二報呢?身心世界是怎麼來的呢?

『由汝妄想迷理為咎』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本來清淨的,由於我們一念的攀緣心,所謂的「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我們總是覺得這一念心要向外攀緣,我們才會得到真實的安樂,就是這一念迷惑的心生起;由於迷惑生起的心,就產生了癡愛的煩惱,這個我們常說是「無明妄想」。

「無明」跟「妄想」不太一樣──「無明」是比較微細的,就是我們最初那一念的「一念妄動」,最初的妄動相─產生一個我執跟法執的那個心,有「我跟我所」的對立,這叫「無明」,也就是所謂的『癡』…愚癡。而「愚癡」它沒有煩惱的問題,它只是對立,我跟你不同、你跟我不同,這就是「愚癡」─在平等當中妄生分別。但是「愛」就比較麤,它在這個對立法當中,產生愛憎取捨,就開始造業了。所以我們講煩惱有「麤」跟「細」,微細的叫「愚痴」,比較麤重的我們叫「愛取」。一念妄動之後,我們就有「癡、愛」兩種的煩惱生起。

『生發徧迷,故有空性』:『生』是微細的愚癡,那種愚癡的對立心,它普遍在我們心中活動的時候,就創造了虛空之相。這個無相的虛空怎麼來的呢?因為我們有「對立的心」就有虛空了。

『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化迷』指愛取煩惱,我們向外的攀緣,產生愛憎取捨,就把世界創造出來。比方說,你前生愛取善法,你對布施持戒的法特別愛取,所以你今生有安樂的世界出現;比方說,你前生特別愛取殺盜婬妄的惡法,所以你今生就出現痛苦的世界。這個世界是「愛取」所產生,「虛空」是一念對立的愚癡心所生起的,虛空跟世界就是這樣生起的。因此在十方的微塵國土當中,只要它還是有漏(非無漏就是有漏),它就是眾生一念的─一個迷惑的、頑強的妄想所創造出來的。

當我們知道─整個虛空,它生在我們一念的心性,就好像一小片的雲霧,點綴在太虛空當中。這個「虛空」是怎麼來的呢?是你那一念的妄想,那個小水泡創造出來的。所以「虛空」相對於清淨心,就像一個小小的雲霧,在太虛空中活動一樣;虛空的廣大,尚且是這麼的微小,何況是虛空中的世界呢?換言之:你的虛空相、你的世界相,都是由於過去的妄想創造的。

這裡,講到一個道理:當一個人開始迴光返照,所謂的「發真歸元」,他內心當中開始念念觀照我空法空的真理,念念在息滅我們的愚癡妄想的時候,我們內心深處那種虛空相,我們來生的世界相,在我們佛堂的念念觀照當中,慢慢慢慢的消失掉了。當你不斷的向內觀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你跟「清淨心」相應的時候,你心中的「顛倒想」將慢慢的消滅;你來生本來應該墮到三惡道去,你來生本來應該到人天去;人天、三惡道的虛空相、世界相,慢慢慢慢的破壞掉,你把「三界的果報」在「止觀」當中慢慢慢慢息滅了。

這樣當然會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你的「別業」─你個別的業力,你自己的業力當然消失了。第二個是「共業」的問題─說:你一個家庭五、六個人,大家為什麼生活在一起呢?有「共業」,相逢就是有緣!那麼本來你應該要到「來生」去,到一個天界或者到哪一道跟他做眷屬的,現在你要把這個業力消失掉,有些人同意,有些人就不同意!

十方諸佛菩薩看到你要消滅「來生」的因緣果報,祂當然是合掌歡喜、合掌讚歎啊;但是這些魔王、你的冤親債主他就不高興了,他看到你在修止觀的時候,念念的觀照真如、念念的把三界的力量息滅,他內心當中非常的恐怖、非常的生氣…就有問題了!看下一段就清楚了:

【魔動之緣】
(定合聖流)『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脗 ,
當處湛然。』
(諸有壞動)『一切魔王及諸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
水陸飛騰,無不驚慴。』
(諸魔不容)『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咸得五種神通,唯除漏盡,
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
(故來惱亂)『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

這段文主要是針對一個真實修學正念真如的人,當他在佛堂修禪飾三摩地,他以空觀的智慧來莊嚴他的真如三昧;在三昧寂靜的心中,不斷的迴光返照,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是本來清淨、本來具足。這個時候十方菩薩、阿羅漢他們在一念的寂靜心中跟我們是怎麼樣呢?『心精通脗』彼此間心心相應…感應道交,他內心『當處湛然』。

諸佛菩薩對我們修習『楞嚴止觀』是表示讚歎的;但是『一切魔王』,這個『魔王』指的是六欲天天魔,還有諸大鬼神;這裡的『鬼神』包括一些山神、土地神,乃至於我們過去的冤親債主,或者是凡夫天眾,他看到他們的宮殿,無緣無故產生了震動崩裂;他們都有神通,本來是大眾的共業,結果你想跳出「你的共業」這一部,這時候你的影響力,就開始產生了破壞的力量。所以他以他的果報神通力,看到整個大地開始震動(當然他不是用眼睛看,他是用他的神通去看),乃至於看到水中的陸地,開始飛騰,他內心非常的驚嚇恐怖;大家共同造了善業、以「共同的善業力」創造一個安樂果報,而你現在要脫離三界,他內心當然是很恐怖的。

一般凡夫眾生的內心是昏昧闇鈍,他也不知道有什麼變化,但是這些諸天魔王跟鬼神,他有五種的報通,只是差一個「漏盡通」,最重要的是:他內心是貪戀三界的塵勞,你現在要離開三界,你要把你這部分的業力消滅,他怎麼能夠讓你這樣去破壞這個三界─他們認為最安樂的處所呢?所以這些鬼神、諸天魔王、還有一般的魍魎精魅…這些曠野鬼神眾,在你即將成就三昧,但是還沒有成就的時候,他們都會來這裡干擾你,目的就是要破壞你的三昧,他要阻止這件事情發生。

這段經文,講到了兩個重點:
第一個、「境由心生」: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心創造的,當你內心開始變化的時候,你來生的果報也在你的止觀當中,開始起了變化。這些變化,十方諸佛菩薩是隨喜讚歎,但是你過去的冤親債主跟魔王,就非常不高興了。

第二個、「邪正不兩立」:「魔王」的心是貪愛三界的,是一種邪惡的念頭;「修學三昧」的心是一種正念的,那是菩提性的。一個輪迴性,一個菩提性,這兩個是互相干擾、互相衝突的。

我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方說,你一個家庭裡面有六個人,只有你一個人學佛,你看他們很奇怪,他們看你也很奇怪,因為磁場不同!因為你釋放的是一種─想要出世的念頭;他們都放逸,他們看到你也覺得你很奇怪啊!這表示什麼?「真、妄的磁場」的確是有互相干擾的。所以《小止觀》裡面,一個真實修行的人,不能跟太放逸的人在一起,因為他的磁場跟你的磁場會互相抵觸。

所以:如果你還是顛顛倒倒、你只是在積集善業,那什麼事都沒有,因為你的磁場還是在隨順妄想,你只就是在無量的妄想當中,成就一些善業的果報而已。以古人說:你還沒「脫胎換骨」─你過去打什麼妄想,現在還打什麼妄想!你只是在這麼多妄想當中,多一些善業的點綴,如此而已。

但是當你真實覺悟的時候那就不同了──那你的生命叫做「逆流」─『逆流照性』,你已經不是順著妄想,你開始產生一種「逆流照性」─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時候你生命產生很大的變化了,在整個大家庭三界當中的─魔王,看到你這種情況,他非常不歡喜,就來干擾你了,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看下一段…

戊二、勸誡迷悟得失(分二:己一、勸悟則成得。己二、誡迷則成失)

佛陀對我們的勸誡─「五陰魔境」是在所難免,你不修行便罷,你一旦修行,你就要面對了。如何面對呢?你有兩個選擇:

第一、你用「迷惑顛倒的心」來面對、你用「攀緣心」來面對,你就會產生一個非常重大的過失(它的嚴重性下一段會說明)。

第二、你用「覺悟、觀照」的心來面對,那這種逆境反而變成你一種增上的功德。「五陰魔境」到底對我們是傷害?或者對我們是加分的增上緣?就看你怎麼面對:

己一、勸悟則成得

(客不成害)『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
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
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鄰,
不日銷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
(迷亂由主)『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悟必超勝)『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銷入明,
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銷殞,
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接著,佛陀就講出一個道理說:『然彼諸魔雖有大怒』,當然我們現在的初學者還不至於驚動魔王,可能驚動的是一般的鬼神、冤親債主,他非常的生氣。但是很重要的是──即便他是怎麼生氣,但是『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心態不同嘛!你們兩個走的路不同,各走各的路,魔王、鬼神他的心─是活在一種貪求三界塵勞的妄想中,他是隨順「輪迴性」的一個妄想,而我們修三昧的人─是安住在妙覺心中,這兩種人心態不同。二者有什麼樣的差別呢?看以下的譬喻:

佛陀舉兩個譬喻:
第一、『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這個「燈光」,「風」有本事把燈光吹走看看,不可能嘛!燈光是燈光、風是風,這兩個不可能接觸的!『如刀斷水』─你用利刀去斷水,斷得住嗎?當然也斷不了!這是說明「兩不相干」。

第二個更重要─『邪不勝正』;『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鄰,不日銷殞。』佛陀說:真如有無量功德之法,所以我們的心─安住真如、隨順真如的當中,就像沸騰的熱湯,這些魔王鬼神,他即便是有過去的善業,但是他們的心是隨順妄想的,就好像是寒冷的堅冰,堅冰遇到沸騰的熱湯,煖氣漸鄰…冰塊跟我們這種真如沸騰的心,接觸的時候,自然消失掉。冰遇到火,那當然是冰塊溶化掉。

所以說『徒恃神力,但為其客。』這些魔王鬼神即便他過去有一些善業力,布施持戒的善業,但是他畢竟是活在攀緣心,怎麼能夠替你做主呢?他只就是一個客人而已!一個修行人,他的三昧之所以被破亂,主要是心中的五陰主人,我們的智慧觀照消失掉了;當主人的觀照力消失掉之後─仁者心動,讓這個魔王有機可趁。

這裡,有一個重要觀念:一個人會「著魔」,這件事情不能完全怪魔王,這樣對他不公平;因為他沒辦法破壞你,他頂多是誘惑你,他怎麼能破壞你呢?一個魔王能夠破壞你真實的功德,那佛陀早就被魔王破壞了。魔王的角色─他只是「引誘」你生起妄想,然後讓你自己破壞你自己!不管魔王的神通力再怎麼廣大,他永遠只是一個客人;主人不在了,賊才能夠進來!所以,一個人基本上會著魔,就是─你在打妄想!你在正念真如的時候,你自己打了妄想,就會帶動你過去的影像出來,然後你去攀緣;攀緣心一生起,你的心就有空隙,魔王就趁隙而入,控制你的心情…。所以說:是我們自己成就自己的破亂,使令這個客人得其方便。

那怎麼辦呢?把燈點亮─黑暗自然消失──
『當處禪那,覺悟無惑。』我們在打坐的時候,如果感到很多、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你要保持覺悟,這個地方有問題,趕快把心收攝回來「把心帶回家」、把『佛號』提起來、把『楞嚴咒』咒心提起來。你只要安住在真實的正法,「邪法」肯定不勝「正法」;一個房間會有黑暗,只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光明不在;從來沒有說「黑暗會把光明趕走」,沒有這種事情,只有說「光明能驅走黑暗」。問題是:光明不在,黑暗就做主了,所以面對黑暗最好的方式,就是提起光明,你不用跟它抗拒,你把佛號提起來,當你心中正念提起來時,它自然消失掉。你只要心中不迷惑顛倒,你的主人翁一醒,它自然就消失掉。『當處禪那』─只要「覺悟」,這個過失就消失了。

『則彼魔事無奈汝何。』一個顛倒妄想的心,它怎麼能夠干擾你呢?因為『陰銷入明』,他們是屬於陰暗的邪氣,你是屬於光明的正念,所以『則彼群邪咸受幽氣』─這些所謂的鬼神、魔王,都是由這種幽暗之氣所成就的,所以光明是能夠破除黑暗的,黑暗靠近光明,黑暗自然消失,它們又怎麼能夠留下來,擾亂、破壞你的禪定呢?

這段文,佛陀對於我們的勸誡,有兩句非常重要的話──你一旦要修行,你永要遠記住這八個字:「內魔不生,外魔不起。」你在打佛七的時候、你在佛堂靜坐的時候也好,你永遠不要管外面的鬼神,誰來干擾你…你都不要管─「只要你自己不要亂,這個世界就亂不了」,答案就是這樣!你自己不要顛倒,所有的鬼神就沒有機會能夠間入。

過去的「禪宗」,禪師們很用功…他一天要坐香十六個小時,他不是枯坐在那裡,他是要觀照的——觀照自己:「你從什麼地方來?」迴光返照,找他自己的家。有一位禪師,他功夫相應的時候,一旦進入那種智慧光明的時候,欸!他就覺得有一隻蜘蛛,在他身上跑來跑去,很麻煩的。但是他一出定,蛛蜘就沒有了;時間久了,他也很生氣,就跟他師父說:我今天準備一支針在旁邊,等這隻蜘蛛再來的時候,我要刺牠一下!師父說:不要刺牠,你拿一支紅筆在旁邊,牠再來的時候,你在牠的背部畫個圓圈就好了,牠自然消失掉。

好!後來他又打坐…那隻蜘蛛又出現了,在他身上跑來跑去的,他就用那支紅色的硃筆,在牠背上畫了一個圓圈,畫完之後…欸!蜘蛛果然消失掉了。結果等他出定,那個圓圈竟然是畫在他的肚子上面!是他自己的心變現出來的!可能他過去生,或者他小時候,曾經看過大蜘蛛,他有這種色陰魔境,影像過去了,但是他當時的感受很強烈,那個影像沉到他內心的深處,所以用功的時候,就這樣逼出來了。

你看我們打佛七的時候─有些人一念佛就開始哭泣了,你們覺得這樣好不好?對的!不好!我們修行,你不能夠用「感情」在修行!當然剛開始第一次念佛的時候,啟動了你的善根,這個可以理解。但是:所有的修行都要跟「正念」相應,即便我們對佛陀的皈依,也是在一種「智慧的正念」力量當中。你老是哭泣,你容易產生悲魔;你為什麼哭泣?你一定有所攀緣!這時候鬼神最喜歡你這種人,有機可趁啊!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考考大家的正見──
有一個人要打佛七,他發願「我七天之內一定要見到阿彌陀佛」,這個願好不好?欸…對了,不好!為什麼呢?對啊,你心向外攀緣。打佛七是求「一心不亂」,印光大師說:你要重視你的因地─你一心不亂了,佛陀自然現前,你一開始就攀緣要見佛,那就錯了!所以有人說「我要見佛。」印光大師說:你已經通身魔氣氛了。念佛不可以這樣!

所有的修行──都不能先追求果報;「反求諸己」─你把你心的佛號念好,阿彌陀佛自然現前,我們講「只問耕耘,不問收穫」。你打佛七的時候,你一開始就想見佛,你已經非常危險了,你這個因地已經不真了,你的心想要攀緣─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出來啊?這是不對的,這是非常危險!

我們看這段文要知道─不要錯用心!所有的修行一定是「向內安住」的;你安住了,你不求功德,它也自然會出現。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佛教的功德─沒有一個是「求來的」,都是「修來的」!「修來的」意思是說:你去修,你不要,它也會給你;你去求,你什麼都沒有。我再提醒一次:修行的過程,沒有一個東西是「求來的」,是「無所求」。因為諸法因緣生,你的因緣具足了,它就出現了,你有什麼好求的呢?你因緣不具足…你求也沒用,你有的話…你不用求。

這地方很重要:你不要向外攀緣,沒有一個人可以干擾你的;你要向外攀緣,那就跟鬼神感應道交了。所以說:『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就是─內魔生起,外魔就進來了,你自己把門打開的。假設我們今天,沒有好好的去覺悟面對,那有什麼過失呢?看下一段:

己二、誡迷則成失。

假設我們用攀緣、迷惑的心,來面對「五陰魔境」,這個過失是非常嚴重:

(迷則成失)『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
(較量淺深)
(墮婬害淺)『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祇毀一戒,
心清淨故,尚未淪溺。」
(墮魔害深)『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當一個人正式修行的時候─當然修行人最重要就是「從迷惑轉成覺悟」,這時候,你心中的光明生起「真妄交攻」,把你過去生或者小時候的這些感覺、妄想逼出來了;假設你不能夠清楚覺悟的面對,而是被它所迷惑、被它所轉,那麼阿難你就變成魔子、魔孫,最後變成一個天魔的種性,也就是說,你的菩提種性失掉了。

我們做一個比較──「破戒」跟「著魔」的差別:
一、先看「破戒」─摩登伽女,她只就是一個卑劣的魔女,她憑什麼破壞你阿難尊者的律儀呢?她就仰仗這大梵天咒,來破壞你的戒律。但是摩登伽女對我們的破壞,只就是在八萬戒行當中,它只是毀犯到我們某一條戒而已;所以阿難尊者在毀犯戒法的過程當中,他內心的正念並沒有失掉——「心清淨故,尚未淪溺。」你看:阿難尊者雖然毀犯了某一個戒,但是他內心當中還是憶念「如來大慈,寧不救護」,他還是憶念佛陀,所以感應道交——佛陀過來救拔他,他沒有真正的失掉正念。

二、反過來,假設一個修止觀的人,為「五陰魔境」所破、所轉,那這個傷害可大了:『隳汝寶覺全身』,這個『隳』就是破壞,「破戒」只是破壞你八萬戒行中,其中一個戒法;換句話說,你整張白紙,還是白的,你的本質還是白的,只是出現某一個黑點。但是一旦你「著魔」,那就不是這樣,他直接破壞你的根本、破壞你的菩提種性,他把你的「菩提種性」轉成「天魔種性」。

佛陀舉出說:一個人「著魔」就像什麼?一個大臣得罪了國王。你得罪別人沒關係,你得罪國王,那就糟糕了,『忽逢籍沒』─你的爵位被剝削了,被降為平民,而且所有的財產全部沒收;不是只是沒收一部分。「破戒」只是沒收一部分的財產,「著魔」是全部沒收,而且『宛轉零落,無可哀救。』到時候你無處可去,沒有人可以救拔你,因為你得罪了國王,誰敢救拔你啊!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一個修行人,你偶爾起起煩惱,亂不了,因為你的本質是「菩提種性」;但是你在修學過當中,你著魔了、起顛倒了,那就全部都完了。一個人「著魔」─比沒有修行還糟糕!古人說:「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時著魔。」

我是一個生死凡夫,但是我還有希望發起菩提心;你「著魔」你變成天魔種性,你不可能發菩提心的。所以蕅益大師在這一段的經文當中,他說:「無聞之過,甚可怖畏!」『無聞』─就是這個人只是一路從「行門」用功,但是他沒有聽聞佛法的真理,不了解「五陰魔境」的相貌,這個是很可怕的。

為什麼呢?蕅益大師講出兩個理由:
第一、魔相幽隱難見─這個五陰的魔境是很難判斷的,如果你事先不知道,修一修─一天到晚在那邊哭?或者修一修─整天很歡喜?這不正常!只要看到一個人修行以後變得不正常,就要小心了。修行是很正常的事─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一個人修得有點不正常,就有問題了,因為魔相幽隱難見。

第二、魔害深重難堪─「魔」的傷害,是很難承當的,因為他破壞你的寶覺全身,他不是破壞你身體的一個部分,是整個菩提種性全部被破壞。

一般來說,一個人會著魔,大都只重視「行門」,不重視「解門」的人;一路的修行拜佛、持咒,內心產生一個真實的力量,但是他過去「阿賴耶識」有很多虛妄顛倒的力量,這時候「真妄交攻」的時候,他出現很多很多的事情、他內心產生很多的感受、他看到很多很多特殊的影像,恐怖的影像、歡喜的影像,心中打很多妄想…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你一旦隨順它,跟著它走,魔王趁虛而入,你生生世世就變成魔子、魔孫了,失掉菩提種性了。所以你一定要經常保持覺照!

一個修行人,你要能夠「不忘初心」;你當初發心修行,是為了開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是無相的,所以它出現什麼相狀,都不是你要的,那是你回家路程當中,一個過渡的「小花」而已!你要回到真如的本性──「真如」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它沒有相狀,所以你只要不斷的憶念你當初的發心,你就可以過關了。修行人要經常——不忘初心,你一過關以後,你的功夫又向上提升了。

我們一個人,就是在「即將要突破」的時候─黎明前的黑暗,它肯定會有些事情發生!你看有些人閉關,每天拜一千拜,拜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間像發瘋一樣,那表示這個人用功;你要告訴他:不要亂動!這些都是假相,真如本性沒有這個假相,繼續往前走,不要管它;繼續往前走,就會過去!你要是在那裡攀緣、執著,那就糟糕了!

當你遇到五陰魔境,最重要就是─不要停留!你該怎麼走,你就怎麼走,「邪不勝正」,它自然會消失掉!你也不要對治它,你就堅持正念、堅持你的功課,它自然消失掉;否則,你要跟它攀緣,那就沒完沒了了!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19
49:29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26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26

這一科都是在談:我們從一念的清淨本性,怎麼就會有這麼多的「因緣果報」出現呢?原來我們在多生多劫當中,有很多很多習氣的種子,乃至到了今生,我們又不斷的去增長它的勢力,不斷的生起現行、不斷的隨順它;因為種子跟現行的交互作用,就把很多很多痛苦的果報,自己創造出來了。所以我們常說:自作自受,你自己把果報創造出來,還得由自己來承受這一切的果報;六道的果報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也由自己去承當這些果報。

【怨習】別釋地獄果報的因跟果。

「怨」─就是隱藏在心中的怨恨。「怨恨」跟「瞋」有什麼差別呢?「瞋心」是直接表現出來,你刺激我…我馬上就發脾氣,這個叫「瞋」;「怨」是當下並沒有發脾氣,而是把心中的「恨」隱藏起來、把它累積起來,「恨」累積久了就叫「怨」!

(總標)『七者怨習交嫌,發於銜恨,如是故有飛石投礰,匣貯車檻,甕盛囊撲。』」
(別明)『如陰毒人,懷抱畜惡。二習相吞,故有投擲、擒捉、擊射、拋撮諸事。』
(勸誡)『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家,名違害鬼。菩薩見怨,如飲鴆酒。』

「怨」的特點就是「嫌」─心中有很多、很多的不滿;因為不滿,他就會造很多很多的業,這個業是「嫌恨之業」。也就是說,他經常在暗中想要去傷害別人…找機會。因為它累積很多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他已經懷很多的「恨」,而這些恨,他一再的等待機會去採取行動,就是『發於銜恨』。

因為他因地當中,經常想要去報復別人,所以得果報的時候,故有『飛石投礰』─「恨」本身也是一種躁動不安的相狀,所以他會看到空中有很多的飛石;這些『飛石』是大石頭,在空中飛來飛去;『投礰』,『礰』是小石頭,空中很多小石頭,比較尖銳的小石頭;就是一種很躁動不安的相狀。或者『匣貯車檻』─『匣』就是一個密閉的箱子;『檻』是一個密閉的車子;他發覺自己被關閉密閉的箱子跟車子當中。『甕盛囊撲』─或者他會發覺自己被關在一個大的缸中,『甕』就是缸,我們講水缸,大的缸中;『囊撲』就是被綁在大的布袋當中…都不得自在!

「怨」的相貌是什麼呢?佛陀講出一個譬喻:『如陰毒人,懷抱畜惡』。就是這個人陰毒,他心中一直想要去報復某人、暗中要去傷害某人。為什麼呢?因為他心中已經累積很多很多的怨恨。在過去的種子跟今生的習氣相互作用之下…『故有投擲』,『投擲』─被人以石頭來丟擲;『擒捉』─就是被抓到大的缸中,或者是被抓到大的布袋當中,不得自在;或者『擊射』─被用很尖銳的利器來加以擊射;或者『拋撮』─在空中被拋來拋去等等諸事。

所以十方一切如來,以智慧眼看到這個怨恨之心,就像「危害鬼」;危害鬼他不是公然的傷害你,他是躲在黑暗的地方,突然間跑出來傷害你。菩薩見到怨恨之心,就像一個人飲鴆酒,表面上好像是一個甜美的酒,其實是有毒害的。

「怨」─它是「恨」的累積,它跟「瞋」不同。你看有些人:你一刺激他,他馬上發脾氣;有些人,他把心中的「恨」累積在心中。不過現在的醫學已經證實,從一個「身心靈」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經常累積負面的能量,對你身體是很不好的。你不要小看我們內心是無形無相的,《楞嚴經》一再強調,我們心中會創造相狀出來。所以你心中的「恨」會產生細胞病變,因為它的那一種力量,是無形相的。我們在觀內心的時候─即空、即假、即中─它沒有形狀,但是它有它的作用,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我們一定要適當的把自己負面的能量化解掉!

蕅益大師他提出了:如何來化解心中的怨恨?
第一個、隨緣消舊業想:這是我們一般常用的方法。我對你這麼好,你還不把我當一回事…那就是欠你的!前生欠你的,來還債!一個人經常去做一件好事情,但是你所得到的果報,卻是跟你所做的因地不相符合,你的果報非常的差,那就是有兩種情況:(一)、「你本身有罪業」,先把罪業逼出來。有時候我們做了一個善法,它不是先表現善法,它先進入阿賴耶識,先把惡法逼出來,就是你本來有三惡道的果報…重報輕受。(二)、你真的欠他,沒辦法,沒得說!「隨緣消舊業」,這是比較消極的看法。

第二個、當善知識想:這是積極的!欸!這個是菩薩示現來考試的,我必須通過這個惡因緣來增長我止觀的力量、來增長我忍辱的功夫。忍辱的功夫不是在順境完成的,忍力是從逆境的觀照當中,點點滴滴的,不斷的調整自己,失敗了不放棄,不斷的調整,慢慢、慢慢,你的「忍力」才會培養出來,是從逆境中培養。

第三個、代眾生受苦想:這更難了!「代眾生受苦想」,就是我們從逆境當中學吃虧,從吃虧當中培養一種慈悲的胸懷、菩提心的胸懷。懺公師父說:一個菩薩你不學「吃虧」,你很難生起「菩提心」!「菩提心」的根本在「學吃虧」,這個吃虧就是─忍讓。

不過也有人說:你情緒不好的時候,唱唱『爐香讚』也不錯,欸對了!玅境長老就這麼講:有時候我們在修「念佛止觀」的時候,欸!很順暢,這車子開得很順,路上沒有什麼石頭;有時候你怎麼修,就是都不得力,挫折感很重,欸…唱唱『爐香讚』…真的有效。你就在山中哼個『爐香讚』,唱完再去打坐,欸不同…整個情緒有變化…總而言之,你一定要把負面的能量,把它釋放出來。

有一個西藏法王說:一個人經常把負面的情緒隱藏在心中,你很難去關心別人,你就很難發菩提心。因為:你自己都不可能快樂,你不可能給別人快樂,這是個很重要的思考!你自己就悶悶不樂了,你怎麼去幫助別人呢!所以我們要知道怎麼去化解自己的障礙,我們內心本來是沒有障礙的─「心本無生,因境有」。

我們學習《楞嚴經》一路走來,得到一個訊息──我們心中是「什麼都沒有的。」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的「因緣假相」顯現出來的,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一個東西─它會「假借因緣生」,它一定可以「假借因緣而滅」。你有本事把它創造出來,你就有本事讓它還滅,它本來就沒有的。所以佛教是講「雙向的」,你能夠讓它「緣起」,你就有本事讓它「還滅」。如果說:煩惱是「本來就有」的,那就糟糕。「本來就有」你怎麼消滅呢?

所以菩薩要有善巧─你要怎麼去化解…人生的確是充滿了不圓滿,因為我們過去造了很多的善業,但也累積了很多的罪業;在得罪業果報的時候,的確是有一些困境,我們應該要不斷的去化解它,不要繼續讓它產生一個怨恨。

【見習】

這「見」是指心中的「邪知邪見」,對於宇宙真理的一種錯誤認知。

(總標)『八者見習交明,如薩迦耶,見戒禁取,邪悟諸業,發於違拒,
出生相反,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籍。』
(別明)『如行路人,來往相見。二習相交,故有勘問、權詐考訊、
推鞫察訪、披究照明、善惡童子手執文簿,辭辯諸事。』
(勸誡)『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惡見,同名見坑。
菩薩見諸虛妄徧執,如臨毒壑。」

我們看「邪見」因果的相貌──『八者見習交明』,『邪見』為什麼叫『明』呢?因為一個有邪見的人,他是要假借語言文字來發明他心中的想法,他要表達出去的這叫『明』。

關於「邪見」的相貌,以下提出了三個(應該是有五個,後文再補充):
第一個、最重要就是「薩迦耶見」─這叫「身見」或者「我見」,這是我們一般凡夫最容易產生的邪見,我們認為在這剎那、剎那生滅的五陰身心當中,有一個真實的自我,由這個「我」來造業,也由這個「我」來得果報,這個思想是錯誤的!我們這個身心世界,完全是假借因緣所生,等到因緣結束的時候,完全覓之了不可得,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

第二個、「邊見」或者「斷見、常見」─「斷見」就是人死如燈滅;「常見」就是人死了之後繼續做人,豬死了以後繼續做豬,這是一種常見。

第三個、「見取見」─是指「非果計果」,把「無想天」的果報當作涅槃,就是見取見。

第四個、「戒禁取」─就是我們一般說的「戒禁取見」─「非因計因」。比方說,外道持牛戒、持狗戒,把無益的苦行當作生天之因。

第五個、「邪悟」─就是我們一般說的「邪見」─「撥無因果」。說:造善業不可能得到安樂的果報,造罪也不可能得到痛苦的果報,生命是沒有章法的,人生只是個偶然,既然是偶然,那就即時行樂了,完全不重視自己的罪業,這就是「邪見」。

因為五種的邪見,他內心當中就『發於違拒,出生相反』─他對真理會產生抗拒,而且會產生一種違背真理的想法;『出生相反』就是相反於真理的一個知見;佛陀說「諸法是因緣生」,他卻說一切法是真實有…相反。所以,他得果報的時候,『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籍』─他臨命終時,就遇到閻羅王,或者是善惡童子的審判,乃至於種種許多證明文件的東西,在臨終的時候顯現出來,使令他無法爭辯。這個『王使』,就是閻羅王。

很多人都問這個問題:到底有沒有「閻羅王」?答案是不一定!
對啊…一般來說「佛教徒」不太可能遇到閻羅王,一個人臨終發現閻羅王一定是外道,邪見的人;我們的心本來沒有閻羅王,閻羅王是怎麼創造出來,諸位知道嗎?是「邪見」,看經文就知道。所以我們看到那些把閻羅王講得頭頭是道的人,這個人一定是外道種性,佛教徒不可能有閻羅王,有閻羅王表示你這個人沒有正知正見,狡辯的人,才會產生閻羅王。我們的內心─本來清淨,但是你打什麼妄想,它就會出現什麼相貌出來!這個「閻羅王」就是「邪知邪見」創造出來的,『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籍。』不過我們一般民間傳說有十殿閻羅,本經講到主要有五個階段─五殿(待會說明)。

『如行路人,來往相見。』這個邪知邪見的人,他平常用語言文字來狡辯、來為他自己的邪見辯護,但是到臨命終的時候,就不是這樣子,就像一個人在道路行走,完全沒有遮障,這時候你的所作所為,完全被別人看見了…『來往相見』。

一個經常生起邪見─現行跟種子作用的人,他臨終的時候,要經過五個程序:第一、勘問:他死亡之後,先到閻羅王的地方,作初步的審問─閻羅王親自審問。第二、權詐考訊:如果不認罪,閻羅王就用種種的嚴刑拷打,來使令你認罪。第三、推鞫察訪:如果再不認罪,閻羅王用各種方式旁敲側擊,來證明你的過失。第四、披究照明:再不認罪,用一種很特殊的業鏡,把你今生所造的罪業,從鏡子中把它顯現出來!第五、「善惡童子手執文簿,辭辯諸事」:再不認罪,就請善惡童子出來,就是我們頭頂上面的善惡童子,拿著記載的文簿,把你在什麼地方、做過什麼事講出來,而且配合文辭,加以詳細的解釋你當時的心態,使令你無法抵賴。「邪知邪見」特別重的人,他臨終就有五個階段的勘問審查。

所以十方如來看到「邪知邪見」,就像一個人掉入到坑洞一樣,爬不出來。菩薩見諸不實的徧執,就像一個人墮落到一個充滿毒蛇的深坑,是必死無疑的。

我們都知道─在「貪瞋癡」當中,「癡」造罪是最重的,但是癡心造罪,還比不上邪見。諸位要把「愚痴」跟「邪見」分清楚:「愚痴」是這個人完全沒有概念;「邪見」是說他有概念,但是他的觀念是錯的。換句話說:「愚痴」他對真理不會排斥,他什麼都不知道,你講真理,它有可能會相信;「邪見」的話,他是『發於違拒,出生相反』,他對真理是抗拒的。

諸位看《菩薩戒》裡面,佛陀是很嚴重的警告初心菩薩:你沒有通達諸法實相,你不可以學外道法門,因為你先入為主。一個人邪知邪見,那就糟糕,你永遠沒辦法回頭了,沒有人可以導正你。你有過失,你還會產生自覺,一個「正知正見」的人,最可貴的就是他「自我反省」,他隨著他生命的成長,他不斷的自我反省,自覺就會產生自審、然後自調;一個人邪知邪見,他自我反省的功能喪失了,你看這個糟不糟糕!變成外道種性了。

我們學《楞嚴經》的特點:沒有錯,我們現在煩惱很重,我們罪業也很深,但起碼我們的方向是對的。就是你啟動一個正知正見的方向,你從今以後依止「現前一念心性」開始修學,你不斷的「返妄歸真」,你的生命不斷、不斷的進步,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邪知邪見就不是,你根本不可能調整自己,所以這個邪見的過失是很可怕的,因為他問題在「無慚無愧」!

【枉習】

「枉」就是用不真實的言詞來嫁禍於對方,他明明沒有做,你冤枉說他有做,這叫做「枉習」。

(總標)『九者枉習交加,發於誣謗,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磑耕磨。』
(別明)『如讒賊人,逼枉良善。二習相排,故有押捺槌按,蹙漉衡度諸事。』
(勸誡)『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枉,如遭霹靂。』

『枉習』的煩惱─就是種子跟現行的交互作用引生的;這個人過去很喜歡誣謗別人,今生也有這樣的習氣,沒有自我反省、自我調伏,他所造的業就是誣謗,經常用不真實的言詞,來毀謗陷害對方。

我們知道─『毀謗』對方,會給對方產生壓力,因為他明明沒有做,你一定說他有做,對方就會產生一種冤屈,就有壓力!所以我們自己得果報時,就給自己產生壓力。在《楞嚴經》上說,你釋放出的任何東西,最後一定回到你的身上,所以最後是『合山合石』,你就會遇到這些山、大石頭,當你走進去之後,就馬上合起來——來壓迫你。『碾磑耕磨』,『碾』是用火熱的鐵輪,在頭頂當中來壓迫這個罪人;『磑』是尖銳的小石頭,在你的身上來壓迫你;『耕』是用犁來耕你的舌頭;『磨』就是用大石頭壓在你身上,不斷的研磨。

這種『枉習』的情況——『如讒賊人,逼枉良善。』一個諂媚的盜賊,用暴力的方式來逼迫善良的人,這樣「種、現」相互的作用,來生就有『押捺槌按,蹙漉衡度諸事』;『押』是你經常被東西押在身上;『捺』是重物在身上不斷的左右揉捺;『槌』是上下的震動;『按』是壓著不動;『蹙漉』是身體被綑綁在布袋當中,然後上面有一塊石頭,把他壓住;『衡度』是整個人被懸空吊掛起來。因為我們在因地的時候,去誣謗別人,給人家產生很多、很多的傷害,很多、很多的壓力,所以得果報時,就感受到一種莫名的壓力在壓迫我們。

所以:十方一切如來,看到「怨謗」,以怨恨心來毀謗對方,就像『讒虎』─就像一隻老虎去傷人一樣,當然最後是傷到自己。所以菩薩見到『枉』——『如遭霹靂』,就像一個人被閃電莫名其妙電擊到一樣,這種突如其來的傷害叫做『枉』。

『枉』有很多的因素,是因為嫉妒心而來的,嫉妒別人的功德,所以就用不實的言詞來毀謗對方。

【訟習】

「訟」就是本身有了過失,卻用言詞上的爭辯,來隱瞞自己的過失叫做「訟」。

(總標)『十者訟習交諠,發於藏覆,如是故有鑒見照燭。』
(別明)『如於日中,不能藏影。二習相陳,故有惡友業鏡火珠,
披露宿業,對驗諸事。』
(勸誡)『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同名陰賊。
菩薩觀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

這裡的煩惱相是─『訟習交諠』,就是在言詞上的爭辯。那他為什麼爭辯呢?因為他要覆藏自己的過失。他的內心當中,因為不斷的爭辯,要覆藏自己的過失,最後就有『鑒見照燭』─他就會不安。為什麼不安呢?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他總是覺得好像…內心有一個眼睛,在看他一樣;就像一面鏡子…他經常感覺到有一面鏡子在看他一樣,這就是『鑒見照燭』,使令他內心不安穩。

比方說:『如於日中,不能藏影。』這就像太陽出現時,他再也沒辦法隱藏,因為真如本性不同意的!當我們造了惡業之後,內心會不安穩。為什麼?表示「西方有人不肯!」因為「真如本性」是良善的,你在真如的心中,不斷塞髒東西,「佛性」當然不同意!當我們造了惡業以後,夜深人靜時,我們心中會不安穩,這個《大乘起信論》叫做「真如內熏」─「真如」在警告你,你不可以這樣子了!所以說是『如於日中,不能藏影。』

『二習相陳』─種子、現行相互的作用,所以臨命終時,有『惡友』─過去跟你共同造罪的同伴,來和你對質;『業鏡』─顯現善、惡造業的情況;『火珠』─明亮的水晶球,來顯現你當初的想法;『披露宿業』─就是前面的惡友、業鏡跟火珠,來彼此的對照,披露這個造罪人的過失,依此來加以對照檢驗,使令我們無法逃避。

所以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的過失就像『陰賊』,躲藏在暗處的賊,他並沒有真正的消失,隨時會跑出來。菩薩看到『覆藏』,就像一個人戴著高山,要通過生死大海;覆藏的人,內心很沉重、很不安,你要通向解脫生死的大海就很難,因為你的負擔太大了。

以上「十習因」─我們看經文,都是『種現相熏』。不是說你今天人家刺激你,你生氣了就馬上墮地獄,不是這個意思!而是你輾轉相續、無慚無愧,沒有加以對治,然後產生這樣的結果。

圓瑛老法師在「十習因」這段文,講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大家要注意!!他說:「十習因」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有的,但是站在「淨土宗」─帶業往生的角度,他提出一個重要的思考模式,這是合乎「唯識學」的。

圓瑛老法師說:什麼叫「帶業往生」呢?
「有因無緣,苦果不生」這八個字。什麼叫做『因』呢?就是我們過去累積的種子,我們沒辦法去控制過去,所以當我們覺悟的時候,我們對於過去,只有概括承受,你不可能回到過去去懺悔,懺悔只能夠懺悔現在,過去都已經累積了這麼多的種子,「因」是不能改變的,從〔唯識〕的思考,的確是這樣。但是改變在『緣』,你要注意「你的現行」─你不能讓它增長廣大;你從「緣」來斷,它就不能得果報,所以『苦果不生。』「有因無緣,苦果不生」這是「淨土宗」帶業往生的最低標準,這個思想跟〔唯識學〕是相合的。

「唯識學」它提出「業」有兩種:一個叫「增長業」,一個叫「不增長業」。我現在問大家關於「業果」的問題──比方說:

一、某甲:某甲去做一個罪業的事情,他第一天造一次,第二天造兩次,第三天造三次,第七天造七次,他造業是不斷增加的,這是某甲。

二、某乙:他第一天造了七個罪業,第二天造六次,第三天造五次,第七天造一次,這是某乙。

兩個人造罪的次數完全一樣,你們看哪一個業比較重?某甲?某乙?…對啦!有智慧!「某甲」比較重!為什麼?因為他在造「增長業」,某乙在造「不增長業」,因為他開始在抗拒了。諸位要知道:「業」的可怕就是你放縱它;一旦放縱,它就有氣勢,你絕對不能讓「業的氣勢」增長起來!

我們講「造勢、造勢」,你看我們台灣選舉很喜歡造勢對不對?他本來是選票落後,但是他那個勢力越造越旺、越造越旺;一開始你本來領先,結果你不斷的節節敗退,因為你的勢頭在衰退中,他的勢頭正在提升中。

春秋戰國有一場戰役叫「長勺之戰」,從這個故事你就了解「業」的消長。「長勺之戰」是齊桓公小白,他那時候還沒有回國做國君之前,是公子小白,在外面流浪,因為他跟父親不合,他爸爸要殺他,所以他往外逃,後來他父親死了之後,他就回國去做國君。他在流浪諸侯國的時候,魯國對他很不客氣…羞辱他,所以公子小白回到齊國登位以後,得到管仲的扶持,軍事強大,「齊桓公相管仲,九會諸侯一匡天下」,他要報魯國一箭之仇,就派鮑叔牙領著大軍攻打魯國;魯國那時候只是個小國,怎麼經得起齊國大軍壓陣呢,當然節節敗退,打到了魯國的京城,在春秋的戰爭很少這樣,分出勝負就應該停止了,沒有人說一直逼攻的,幾乎要把魯國滅掉。魯國國君非常緊張,苦無對策,好不容易在民間找到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他叫「曹劌」…把他請出來。這個曹劌本來是隱居山林的一個修行者。曹劌說:「好吧,看在魯國即將滅亡的份上,我幫你打這一戰」。這就是「長勺之戰」。

曹劌到了戰場上看──哦,對方是鮑叔牙領著大軍,當齊國大軍攻擊的時候,曹劌就說退兵,第二次再擊鼓攻擊,又退兵;第三次又退兵…退到第三次的時候,曹劌才擊鼓開始攻擊,結果一下子把齊國打得落花流水。魯國國君就很奇怪說:「哎呦…他們的軍隊將近我們的十倍,你是怎麼打的。」他說:「打仗不是看人數,打的是氣勢」,曹劌用軍重在氣勢。他說:「他氣勢旺的時候,我們退嘛─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打到最後他自己沒有氣勢了,我們氣勢正旺,就把他打敗了。

諸位要知道:「念佛」也是這樣──你看你念佛,你以前念一萬聲,後來變三千,現在變一千…欸這樣糟糕了!越念越沒有氣勢,你這樣念佛在造「不增長業」;你最好是今天念一百聲,明天念兩百聲,後天念…欸,這樣不錯啊!因為你那個勢頭越造越旺,到臨命終的時候,剛好是你念佛勢頭最旺的時候,這個最好。

什麼叫「帶業往生」呢?
你要去抗拒!你不能讓業的氣勢,越造越重─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不能這樣子。比方說,你造了某一種業─殺盜婬妄業,你一定要讓那個業,越來越少…越來越少,這個業力就很難主導你;只要保證它的次數是越來越少,它那個氣勢被你破壞了,你就可以帶業往生。我們內心當中有無量無邊的業,哪一個得果報,當然是「強者先牽」。

什麼是「強業」呢?「唯識學」說「增長業」叫「強業」。
我們要讓佛號的力量,對阿彌陀佛的皈依,是與日俱增,每一天不斷的進步;我們要讓罪業不斷的在減損,你一定可以往生的。因為你罪業的勢力,被你破壞了,你的罪業變成「不增長業」了,而你念佛的業是「增長業」;就像這個齊國跟魯國打仗一樣,它的氣勢衰,你的氣勢旺,所以打仗跟修行一樣,重在「氣勢」。有些人念佛沒有氣勢,念得好像有念,又好像沒有念一樣,這個就很糟糕,沒有那種皈依的力量。

我們常說「懺悔業障」,其實很多人誤解這一句話,我們不是在懺悔業障,我們是在─懺悔我們的「心念」——斷相續心。「業障」你懺不完的,你怎麼懺得完呢?如虛空一樣這麼多。懺悔業障的根本精神在─斷相續心,懺悔惡念的相續,把那個相續心破壞掉,它的氣勢也被你破壞了,這個業由「增長業」轉成「不增長業」,就很難得果報。這就是圓瑛老法師所說的─「淨土宗」的修學者,一定要讓自己的煩惱跟罪業變成「有因無緣,苦果不生」就是在這八個字,說穿了就是斷相續心─破壞你的現行。

丁三、結勸(分二:戊一、顯妄果本空。戊二、示妄因顛倒)
戊一、顯妄果本空

首先佛陀先顯示:這六道的果報其實是不真實的,它的本性是空寂的。

(依妄而成)『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
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
(本無所有)『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虛妄,更無根緒。』

佛陀說:這六道的果報當中,比方說地獄、餓鬼、畜生、人跟仙道;這個『仙道』是從人道開出來的,我們一般講六道,《楞嚴經》講七道,就是修仙術的人;修仙道的人,有點像道家;『天洎』的『洎』就是「及」阿修羅,總共是七趣。

「七趣的果報」是怎麼來?就是:一念的「攀緣心」而產生的,所謂的「妄想受生,妄想隨業。」依照次第應該是「妄想隨業,妄想受生」─由妄想而產生業力,由業力而去受生這個果報。

當我們把這一切法,回歸到一念的「妙圓明」─微妙圓滿光明的心性當中,這個「不生滅心」當中,我們站在「心性」的角度來看六道輪迴,就像空中的華;空中應該沒有華,華應該長在陸地上,因為你眼睛有毛病,才看到空中有華,所以它根本是『元無所著』─沒有真實的體性,只就是一種虛妄的假相,根本沒有來處。所以我們看到有:人天的果報、三惡道的果報,就像空中的華;當你眼睛有毛病,你看到空中有一個華,你說「有」?還是「沒有」?

如果我們沒有學佛,六道輪迴對一個顛倒眾生來說─就「真實有」,因為你找不到回家的路,對你是如此的真實。對一個覺悟的人來說─它是「沒有」的,我們講「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

你說:「六道輪迴」到底是「有」?還是「沒有」?答案是:很難講…我怎麼知道有沒有?你是顛倒的,那當然就是有;你覺悟了…你找到一個回家的路,你就可以慢慢的「有因無緣,苦果不生」,有辦法讓它不得果報。所以有沒有「六道輪迴」,是看你的心,你要繼續顛倒下去,那是沒完沒了的,那肯定是有的;你開始迴光返照,它會慢慢消失,你開始在治療眼睛了,「華」是因為你眼有毛病,才創造出來的!攀緣的心;我們因為真如不守自性、向外攀緣,就是「妄想隨業,妄想受生。」所以六道輪迴是你一念的妄想創造出來的,當你開始消滅妄想的時候,這個果報已經慢慢在消失當中…

戊二、示妄因顛倒。

既然「六道輪迴」是妄想創造出來的,那怎麼就有妄想呢?妄想是怎麼來的呢?「妄想」就是一念的「顛倒想」,自己的顛倒想創造出來的。

(迷真起妄)『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真淨。』
(輾轉相續)『皆由隨順殺盜婬故,反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婬,有名鬼倫,
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

前面講到:我們「六道輪迴」的果報,是一念的妄想創出來的,那怎麼就有妄想呢?佛陀回答:「此等眾生,不識本心」,應該再加一個「不識本心,用諸妄想」,就是我們沒有好好的迴光返照我們這一念真實的心;我們沒有真實覺悟這一念心是「本自清淨」,所以你總是覺得:我好像要向外攀緣,我才會快樂,你就會有一種向外攀緣的心,結果就『妄想受生,妄想隨業』就受此輪迴。雖然經過無量劫的時間,你永遠不可能得到清淨,因為你方向錯了…向外攀緣,你永遠找不到家的。

這「六道輪迴」是怎麼來的?結果會怎麼樣?
前面是講「因」,這個是講最後結果,『皆由隨順殺盜婬故』,『皆由』前面的文有點省略,就是三惡道的果報,都是因為我們「隨順殺盜婬的妄想」所產生的。「三善道」是怎麼產生的呢?『反此三種』─我們產生無殺、無盜、無婬的善念,又創造了人天的果報。所以『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殺盜婬的惡念叫『鬼倫』,沒有殺盜婬的果報叫做『天趣』。那麼「有」跟「無」之間呢,由是互奪不已,生起輪迴的本性。流轉三界中,是誰在流轉?「一念妄想」在流轉。

「妄想」為什麼會創造出「六道輪迴」來呢?(這一段很重要)『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關鍵在『有無相傾』這一句話很重要!我們一般不學佛的人─是一個不知道真如本性、整天向外攀緣的人,為什麼到三惡道去呢?因為他遇到染汙的因緣,起了惡念,造了殺盜婬就得果報了。那麼一個人到三惡道的時候,他在苦中,會起慚愧心;慚愧心久了,累積到一個能量,他的慚愧心,又變成一種堅固妄想了;慚愧心表現出來,他就產生無殺盜婬的善念,變成他的一個強大的勢力,就出現人天果報:「人天果報」久了以後,他那個慚愧的善念,又慢慢放鬆了,累積了一個放逸的堅固妄想;一個人一旦放逸了,就驕慢;驕慢之後,貪瞋癡慢又出來了,又累積一個惡念出來…所以他的生命,就永遠在惡性循環,痛苦的時候起慚愧心;慚愧久了,得到快樂又開始放逸,然後就這樣不斷的輪迴!

印光大師提出一個觀念,跟『有無相傾,起輪迴性。』這句話相符的──他說:『善中有惡,惡中有善。』這一句話是針對凡夫。說:凡夫在造善的時候,已經產生一個惡的因緣在裡面,因為他貪愛果報,所以他造善之後,快樂果報現前的時候,他肯定會放逸的,結果就埋下三惡道的一個因種。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從「事相上」的覺悟是不算的。你說:「我現在很痛苦,我真的不敢造惡了。」這個覺悟還不夠!因為事相的覺悟,「好了傷口,忘了疤。」我們過去在三惡道多痛苦,卻沒有一個人記得了,所以真正的覺悟是從「道理上」的體會。

我們沒有通達心性的人,怎麼作,都不可能離開輪迴:造善、快樂的時候,開始放逸;放逸久了,產生痛苦;痛苦了,又起慚愧心,慚愧心…又開始造善、放逸。就是這樣─「善中帶動惡,惡中帶動善」,而產生一種惡性循環,這就是我們三界的果報。

直到有一天──你遇到了《楞嚴經》…你才知道生命是怎麼一回事,『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原來我的本性是清淨的!所以讀《楞嚴經》的人,會覺得自己真的是很冤枉,無量劫來,白白的受苦,實在是很冤枉!所以你會重新開始創造未來。

我們要強調一個觀念─「善心」跟「覺悟的心」是不同的!慈善的心是隱藏惡念的,因為他貪愛這個果報,所以諸位要把「慈善的心」跟「覺悟的心」分清楚。一般的宗教徒、慈善家,他們的確有慈善心,但是慈善的心,就如本經說的『有無相傾,起輪迴性。』「善心」當中夾帶著惡的因種,所以你「慈善心」的背後,一定要有「覺悟的心」─「正念真如,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才能夠從輪迴中跳出來。

這個地方,在分別什麼是慈善的心、什麼是覺悟的心。我們一定要證得「無生」以後,才能夠把空中的華慢慢的熄滅…光是「修善」不可能的,因為「善」中,你就是夾帶一種攀緣的、有所得、惡念的因種在裡面,你還是在輪迴當中,這一段,就是在告訴我們,如何跳出輪迴的方法。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19
49:31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25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25

己三、明情墮因果

這一科是講到我們凡夫因為一念的情執,所產生的因相跟果相。這一科蕅益大師判作「扶律談常」─佛陀一方面廣泛的探討「空性」的道理,另一方面也強調「因果事相」的重要。我們一路研究《楞嚴經》包括:正見篇、修行篇,佛陀所發揮的重點,其實是在「空性的智慧」,就是以「我空、法空」的智慧,來照了心性的本體─「何期自性本自清淨」。

我們菩薩道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們的「顛倒想」,我們無始劫來,被自己心中的妄想,產生很多的誤導;也就是說: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由於過去的業力跟今生煩惱的交互作用,會先有個「感受」,這感受就會產生很多、很多的「妄想」出來。這個妄想假設我們不加以消滅,我們就很容易產生對立心─人跟人之間的對立,都是我們自己的妄想創造出來的。

「空觀的智慧」─我們觀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因緣的假相,它沒有實體。為什麼呢?因為它沒有一個來處─你從什麼地方來?你將往哪裡而去?「妄想」是沒頭沒尾的,它只就在一個煩惱跟業力的碰撞之下,而顯現一個暫時的假相而已。「空觀」的智慧,可以把這個假相慢慢的把它化解掉─你從空性而來,你還是回到空性去吧,我們能夠達到「無住」。妄想你不住─它就消失掉;你一住─它的勢力就膨脹起來。

所以一個經常修空觀的人,他內心是調柔清淨,因為你沒有對立,沒有我相、人相的對立,心中是調柔的;沒有對立心,就不容易帶動貪瞋癡慢的煩惱,它自然清淨!「空觀」─使令一個菩薩內心調柔、內心清淨,這個是整個《楞嚴經》的修學主軸;「正念真如」觀照的重點,就在「心性的本體」。

但是──佛陀講完「空性」的智慧以後,佛陀恐怕眾生會產生偏空,所以「破障篇」就強調因果的重要性;因為你念頭一動,它就是一個緣起!但是在因果的事相當中探討,我們會通其它的經論,其實是兩種說法:比方說《地藏經》在講因果的思想,它偏重在「業感緣起」─認為這個人為什麼到三惡道去呢?因為他有罪業;這個人為什麼生天呢?因為他有布施持戒的善業。完全是以善惡的業力,來主導我們六道的昇沉,「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你來生去哪裡,你作不了主!誰作主呢?你的「業力」作主!但這樣的一個理論,在佛教的道理來說,是不圓滿的教法,不了義的教法。

你的「業力」是從什麼地方來呢?還是你「心」創造的─「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種種法滅。」本經在探討因果:它不是從業力,它從你的「心念」來決定你的因果。不過這個地方的「心念」不是我們一般的外境的刺激,產生那一時的「妄想」。它這裡的「妄想」,本經給它的專有名詞叫「堅固妄想」─無量劫來我們不斷的造作,所留下了一種堅定的力量。我們今生打了很多、很多善的妄想,也打了很多、很多邪惡的妄想,到底我們今生的生命是誰來主導呢?是由你的堅固妄想主導。

什麼是「堅固妄想」呢?(它有兩個條件。)
第一個、它必須要是「數數現行」:說欸…我這個妄想,我三兩天才打一次,不能構成堅固妄想;它是每天不斷的出現,不管是善是惡,每天數數現行的妄想。

第二個、它必須是「輾轉增勝」:你對於這個妄想,基本上你是放縱的、隨順的,你不會去抗拒、對治它,所以它的勢力是「種子起現行」,然後「現行」你又隨順它─現行又熏種子,產生一個強大增上的力量。

所以在你的心中,如果出現一種數數現行、輾轉增勝的妄想,那你就得小心了,它對你的來生,會有很大的主導力量。由於我們數數的熏習,所產生的一個堅固妄想,它如何來引導我們的生命,出現各式各樣的果報,這一科是探討這一個問題,就是「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不過這裡的「心」,偏重在「染污的心」這一部份,而不是諸佛菩薩的清淨菩提心所帶動的功德莊嚴;是偏重在凡夫的情執,由這一念情執的數數活動而累積一個負面的業力,乃至已經在成就未來的果報。

我們看經文的第三段─「慢」。所謂的「慢」是一個「高舉相」,就是這個人仗恃自己的功德,把自己的地位高舉了,因為高舉的關係,就帶動很多、很多貪愛的煩惱,也容易去造一些罪業。

【慢 習】
(總標)『三者慢習交陵,發於相恃,馳流不息,
如是故有騰逸奔波,積波為水。』
(別明)『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發。二習相鼓,
故有血河、灰河、熱沙、毒海、融銅灌吞諸事。』
(勸誡)『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癡水。
菩薩見慢,如避巨溺。』

我們把這個「慢」的堅固妄想,它的「因果相貌」做一個說明:
首先,我們看它的煩惱活動叫做「惑」─『慢習交陵』,高慢之心會出現:第一個「慢」是指煩惱的現行,第二個「習」是它的種子。一個人會起這麼堅固的「慢煩惱」,他過去生肯定是有它的種子,今生的因緣刺激…外境的刺激,又把煩惱的現行表現出來,所謂「種子起現行,現行熏種子」,兩個互相的交陵、互相的作用,就把這個煩惱的勢力,變得非常強大。煩惱強大到一個程度的時候,它一定會付諸行動的。

『發於相恃,馳流不息』,這是它一個造業的相貌─「慢煩惱」的活動,它的發動的原因就是「仗恃」:他可能仗恃自己財富廣大,或者自己多聞智慧,乃至於地位崇高;我們內心本來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來是平等」,他就在內心當中捏造一個高山的相貌,自己是高高在上,誰也比不上他,這個「仗恃」的結果就『馳流不息』。

為什麼高山會產生水流呢?古德解釋說:因為「高慢」會產生貪愛─「貪愛自我」,我們就會在人與人之間,把自己看得很重要。「貪愛自我」當然就產生了水,因為貪愛是水,所以從高山當中的貪愛,產生了水,這個水就奔馳而下,這是他一個造業的情況─首先把自己高舉,然後堅固的愛著自我,以這個愛著自我跟高舉的相貌結合,就造成一個奔馳而下的水流。

「高慢之人」他得果報是怎麼樣呢?
『如是故有騰逸奔波,積波為水。』『騰逸』就是騰躍放逸,『奔波』就是向前的奔馳。一個高慢的人,他是躁動不安的!『積波為水』,把這個平靜的水,帶動了很多的波浪。

這「高慢心」是怎麼一個情況呢?
佛陀把高慢心的人,他內心的相貌講出一個譬喻說:『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發。』說:這個人他的舌頭是往上頂,(高慢的人是高舉),舌頭往上頂住自己的上颚,所以就把這個口水創造出來。因為他的煩惱現行的互相的鼓動,所以高慢心的人,他是高舉、躁動不安的相狀,而且是貪愛相有水,所以他的果報,就有三種地獄出現:

第一個、血河地獄─「血河地獄」它兩邊是高山,這個人一進去高山以後,這高山就突然間把他合起來,就把這個人的色身夾成血肉模糊的狀態,這叫血河地獄。因為他因地的時候高舉,高舉就把心中的高山創造出來,結果高山跟高山相擠,就把自己給夾出了血河。

第二個、灰河地獄─我們自性本來清淨,怎麼就有這個地獄呢?就是這個罪人他高舉就奔騰,然後他被投入到一種高溫沸騰的灰黑色水中,在這個沸騰的水中,他被燒得膿血流出,痛苦萬狀,這是灰河地獄,又熱又髒的水。

第三個、熱沙毒海─這個地獄,圓瑛老法師說:這是兩個地獄結合在一起,是一個黑沙地獄。這個罪人被投到又毒又熱的大海當中,他很痛苦,他希望能夠跑到岸邊,但是他好不容易跑到岸邊的時候,這個岸邊的沙也特別的熱,結果把他的皮肉燒得皮破徹骨,這是黑沙地獄!乃至於融銅灌吞,用高溫熔化的銅汁,來灌這個罪人之口等等,這都是在因地的時候,因為高慢的煩惱不斷的活動,自己就把這地獄的果報創造出來,讓自己去承受。

佛陀勸誡我們:是故十方如來,以智慧之眼來看我慢的煩惱,就像一個人飲這個「癡水」。在印度的一種毒水,你喝下去以後就失去理智了。所以『菩薩見慢,如避巨溺』─菩薩見到內心當中生起高慢的活動,就看到一個人沉沒到大海當中,你的整個眼睛就看不到前方了,就失去方向感。

這個高慢心的活動,一般來說,它不太可能出現在「初學者」,因為初學者煩惱很重、業障很重,他自卑感都來不及了,一般會產生高慢的——老參!問題是:我們本來是沒有資糧才學佛,每天懺悔業障、拜八十八佛,積集資糧、布施持戒,欸…有一點資糧了,開始高慢了。

在《唯識學》上說:一個菩薩開始「高慢」時──
第一、不見己過:你看不到自己的過失,當然你就不會調伏了。
第二、不受教誨:別人給你一個如法的教誡、勸諫,你再也聽不進去了。

這樣的人,遲早要栽觔斗,因為你「自我反省」的力量消失了;你沒有自我反省,別人在幫你反省、幫你勸諫你又不聽,那你的煩惱,當然就不斷的增長廣大了。我們講一個歷史故事,給大家體會高慢的過失:

在漢朝初年,有一則很有名的「淮南王叛亂」的故事。這是在漢朝開國初年,一個最大的諸侯王的叛亂,它牽涉的人之廣,以及層級之高,是歷史上少有的。講到漢高祖晚年的時候,劉邦他打下天下以後,他晚年的時候,其實呂后就大權在握,當然漢高祖一死,呂后就全部掌握大權了。呂后掌權之後,她做了兩個事情:第一個、她增長呂氏家族的氣勢,廣泛的利用呂氏家族來做官。第二個、誅殺漢氏的宗親,特別是漢高祖的兒子,她只要不歡喜的,就把他殺掉。漢高祖有好幾個兒子,有七、八個兒子,殺到最後只剩下兩個兒子,一個是「皇四子」─後來登位的漢文帝,第二個是「皇八子」,就是「淮南王」。

漢文帝為什麼沒被殺害呢?因為漢文帝這個人:個性很敦厚,歷史上說這個人勤儉刻苦、崇尚無為,他的個性是與世無爭的。他做皇帝的時候匈奴來打他,他就是和解…就把公主嫁過去,用和親政策;和親政策不行了,匈奴繼續打,頂多把他趕出去,趕出去就不再追了,趕快收兵了。他完全是一個無為的思想,當然在那個時代「無為」是對的,因為漢高祖多年的征戰,老百姓很辛苦,讓大家好好的休息,所以有這個「文景之治」!總之,漢文帝是一個很謙卑、很包容的人,勤儉刻苦、崇尚無為。但是他弟弟「皇八子」就不同了,這個皇八子淮南王,很小的時候,他的生母就死掉了,所以他是呂后一手把他帶大的,他仗恃呂后的權勢,歷史上說這個人囂張跋扈,完全不把他哥哥當一回事。

《史記》上講淮南王,他有三大過失:第一個、自訂法律─他在諸侯國裡,不用漢朝的法律,自己定法律,這是不合乎禮法的。第二個、戒嚴清道─他身為一個諸侯王,他出巡的時候,每一個老百姓都要跪在地上,等到諸侯的車子過去,這個是只有皇上才用的禮節,所以他是僭越禮,戒嚴清道。第三個、出言不遜─講話很不客氣了,甚至於對漢文帝講話都很不客氣,但是漢文帝,因為兄弟都死了,就剩淮南王,一再的包容,讓這個淮南王的內心不斷的高舉,終於產生了叛亂,後來因為事跡敗露,就被漢文帝的中央軍隊給消滅了。淮南王被抓之後,漢文帝沒有殺他,念著兄弟的感情,削掉他的爵位,貶為平民,然後把他貶到四川巴蜀之地。

不過《史記》上記載:淮南王叛亂以後,非常的後悔,他臨終之前說:我以驕慢,不見自過若此,我怎麼都不能體會我哥哥對我那份的寬厚呢?還如此驕慢,竟然見不到自己的過失。後來他就絕食不吃飯死掉了。淮南王是有才華的人,諸位看歷史…他作了很多的著作,但是他因為「高舉」的緣故……一個人「高舉」,最可怕的是什麼?看不清自己的「定位」,產生「非分之想」!

我們會產生很多的煩惱,是跟「高舉」有關係的,因為你高估了自己,然後你就會產生非分的追求;所以一個人高舉以後,你所成就的功德,就很容易破壞掉;因為你躁動不安,你不能安份了;不能安份,功德就不能夠繼續增長。菩薩他一旦高舉,就像一個人飲癡水一樣,看不清楚東西南北了,就像沉溺到大海裡面,他再也看不到前方了,這就是高慢的過失。

【瞋 習】

「瞋」就是對於「苦、苦具」,憎恚為性;不安穩,惡行所依為業。「瞋」當然是對不如意的境界產生憎恚;「憎恚」當然身口意就不安穩,不安穩他就會出手去傷害別人、動口去刺激別人…不安穩的行為就出現了。

(總標)『四者瞋習交衝,發於相忤,忤結不息,心熱發火,鑄氣為金,
如是故有刀山鐵橛,劍樹劍輪,斧鉞鎗鋸。』
(別明)『如人銜冤,殺氣飛動。二習相擊,故有宮割、斬斫、剉刺、槌擊諸事。』
(勸誡)『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瞋恚,名利刀劍。菩薩見瞋,如避誅戮。』

「瞋心」的相貌是怎麼生起呢?
『瞋習交衝』─由於過去的種子跟現前的現行,交互的衝擊,就把「瞋」煩惱給帶動起來。看他所造的業─『發於相忤,忤結不息,心熱發火,鑄ㄓㄨˋ氣為金』。瞋心的相貌就是「忤」─彼此互相的對立,對立的結果,彼此互相抗爭而不停止,就產生了火─內心的躁熱就產生無明之火。那麼「火」一定會產生「氣」,我們講「生氣、生氣」,所以當你心中有「火」又有「氣」,二者結合就產生「金」,一種堅固的東西。我們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怎麼這個人,他就會遇到刀子來殺他呢?因為他在因地的時候經常生氣,生氣有火跟氣的結合,就把他內心當中「金」的東西給創造出來。

未來的果報呢?
『如是故有刀山鐵橛,劍樹劍輪,斧鉞鎗鋸。』『刀山』就是有很多很多的刀,把它集積起來就成為刀山了;『鐵橛』就是鐵棍,有很多鐵棍來傷害他的色身;『劍樹』,就是豎劍成樹,很多很多的劍,把它累積起來像一棵樹;『劍輪』,就是圍劍成輪,把這個劍組合起來像車輪一樣;『斧鉞』,斧鉞就是斧頭,小的叫做斧,大的叫做鉞;或者『鎗鋸』,『鎗』是一種尖銳的、能夠刺穿身體的東西,『鋸』就是鋸子!這個人他因地當中,他平常的身口意經常發脾氣、創造了「火」,而且帶動了「氣」,火、氣的結合,他的未來果報,已經累積這麼多的刀山劍樹等等…那個力量不斷在累積。

這個生氣的相貌,佛陀講出一個譬喻:『如人銜冤,殺氣飛動。』就像一個人懷有很多很多的怨恨,他的身心世界就產生很多很多火氣,在體內飛躍鼓動…有火有氣(這個殺指的是火)。由於「種、現」兩種的衝擊(種子、現行兩種)…所以他來生的果報有『宮割、斬斫、剉刺、槌擊諸事』;『宮割』斬斷男女二根;『斬斫』就是把頭砍斷;『剉刺』就是把身體切成兩半;『槌擊』,槌是用皮鞭來鞭打罪人,擊就是用鐵杖來拍擊身體。就是說:他在一念的清淨心當中,不斷的生起瞋心的妄想,就把這未來被傷害的果報給創造出來。

所以十方一切如來,祂以祂的智慧眼,看到瞋心在活動的時候,他就看到當來的果報,那種銳利的刀劍不斷的在出現,那個刀劍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菩薩見到瞋恚,就像躲避這個誅戮(戰爭就是誅戮),彼此傷害兩敗俱傷,無一倖免。

關於「瞋恚」──在我們的菩薩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對菩提心最大傷害的煩惱,就是「瞋心」!

《菩薩戒》裡面說:一個菩薩貪吃、貪睡、很喜歡買很多衣服,這些都亂不了,因為這些只是減損他的功德,增長一點過失,並沒有傷到根本。但是在《菩薩戒》裡,警告菩薩──這瞋心會傷害你的菩提心根本,就像一顆樹,它直接傷害你的根本,你的枝葉花果就凋零。

我記得懺公師父以前在〔齋戒會〕,他在齋堂開示說:我們修行人,有兩個重要的次第:第一個初學佛者,你要會拜佛、要會看經,解行並重;然後接下來要做什麼呢?你要會忍辱!他老人家說:為什麼要「忍辱」呢?因為「忍辱以積大德」。說:菩薩慢慢的經過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以後,他要增上的時候,就要學會去化解自己的瞋恚,世間上不是所有事都很如意的,你一定是忍辱,你才能夠通過種種的障礙去成就廣大的功德。

菩薩治瞋─諸位要知道,我們不是面對那種:欸…我做錯了,別人來刺激我那個瞋,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你做的很對,我們甚至於要對治那個「合理的瞋」,不是不合理而已;「合理的瞋」就是:你做得很對,別人來刺激你,你也不能發脾氣。在《菩薩戒》─「瞋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你看《菩薩戒》瞋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所以慈濟的證嚴上人說:我們要「理直氣柔」。對啊!你站在「理直」上你都不能瞋─理直氣柔,因為你要成就菩薩道,你不是一個生死凡夫,你是一個覺有情,菩薩是一個覺悟的人,他凡事是自我反省、自覺啊!

你一旦要行菩薩道,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
如果你想是要成就功德莊嚴,你從今以後不要管別人怎麼樣。菩薩道沒有對立的思考說:我怎麼樣,所以你必須怎麼樣,沒有這回事!從《楞嚴經》的思考─「一心真如」,他只管自己不管別人;別人怎麼樣,我沒辦法控制,但是我管好我的念頭…我不能起瞋,不管你怎麼樣,我就不能起瞋。《楞嚴經》它是念念迴光返照這一念心,它不管外境怎麼樣的,所以瞋心是沒有任何理由的。

從《楞嚴經》的角度一旦「正念真如」,你的所觀境只有一個,就是:你的現前一念心性。所以菩薩道看不到別人,凡事迴光返照自己的念頭,即便是合理的瞋心也要化解,因為它的傷害太大了。

【詐習】

  『詐』就是利用種種虛偽的手段來欺騙別人,以獲得利益。他為什麼欺騙別人呢?因為他要獲得一些非法的利益。

(總標)『五者詐習交誘,發於相調,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繩木絞校。』
(別明)『如水浸田,草木生長。二習相延,故有杻械枷鎖,鞭杖檛棒諸事。』
(勸誡)『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奸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

『詐』我們看它的煩惱相貌——『詐習交誘』,它的煩惱相就是一個誘惑的『誘』。「詐」就是他現出一個假相,一個身口的假相出來。這個假相幹什麼呢?來誘騙對方,使令對方上當,這叫做「詐」。

它所造的業是『發於相調,引起不住』,以這個虛偽的假相來引誘對方、來調弄對方,而且是相續、不停止的去做這件事情,叫「調」,調弄對方,使令對方產生了錯誤的認知。他不斷的調弄對方,最後得果報是怎麼樣?『如是故有繩木絞校』。『繩絞』跟『木校』是同類,『繩絞』是被繩子綑綁在一起,不得自在;『木校』是被木板框住而不得自在。因為我們在因地的時候,引誘別人進入到我們的圈套,所以得果報的時候,你自己就被自己給束縛住了。

『欺詐』,它內心的相貌是什麼呢?『如水浸田,草木生長』。欺詐的心,就好像用水去泡這個稻草,泡久了之後,草木在不知不覺當中…就慢慢的增長;這比喻說:這個欺詐的人,他現出身口的假相,讓別人不知不覺的入其圈套當中。

他未來的果報呢?
『二習相延』。因為種子跟現行相互的作用,就有這個『杻械枷鎖』─『杻』是銬住我們的手的叫『手銬』,『械』是腳鐐,『枷鎖』是銬住脖子的;『鞭』是皮鞭;『杖』是木杖;『檛』是馬鞭,馬鞭它比一般的皮鞭還短,但是它的材質比較堅硬;『棒』就是棍棒。因為我們因地的時候。經常設計圈套,讓別人來進入到這個我們的圈套,所以我們得果報的時候,我們自己就不得自在了,被這個困住了。

所以十方一切如來,看到這個「奸詐虛偽」的相貌,就像看到『讒賊』,以讒媚的言詞來欺騙別人的財物,賊是用讒的方式來奪取的。所以『菩薩見詐,如畏豺狼』─如同在暗處傷人的豺狼一樣。這個『詐』─它現出一種不真實的身口二相,來欺騙別人,來誤導眾生。

在佛陀的戒律當中,講到出家比丘,有「五種邪命」是不應該作的:

(一)詐現異相:這個出家師父現出很特殊的相狀,比方說不吃飯,或者不睡覺,以此來表現自己修學的功德。其實修學跟吃不吃飯、睡不睡覺是沒關係的,所以說是以此來誤導眾生。
(二)自說功德:在大眾場合宣說自己持戒苦行的功德,來膨脹自我、來誤導眾生。
(三)占相吉凶:公然的宣說吉凶禍福之事。
(四)高聲現威:談話的時候,現出高聲,令別人聽了很畏懼。
(五)說所得利:宣說自己在某一處得到了利養,希望其他的眾生也能夠比照辦理。以上這五種都是屬於欺詐所收攝。

【誑 習】

『誑』也是以一種不真實的言詞來欺騙別人,不過他是為了「隱瞞自己的過非」。前面的「詐」,他為什麼要欺騙呢?為了得到「非法利益」;這個「誑」,他為什麼要隱瞞呢?因為他自己有過錯,所以必須用虛妄的言詞來加以隱瞞。二者的差別在這裡。

(總標)『六者誑習交欺,發於相罔,誣罔不止,飛心造姦,
如是故有塵土屎尿,穢汙不淨。』
(別明)『如塵隨風,各無所見。二習相加,故有沒溺、騰擲、飛墜、漂淪諸事。』
(勸誡)『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誑,同名劫殺。菩薩見誑,如踐蛇虺。』

『誑』的現行跟種子主要是一種「欺瞞」─欺瞞自己的過失。他所造的業『發於相罔,誣罔不止,飛心造姦』;他宣說不真實的言詞,「有」說「沒有」,「沒有」說「有」,如此的欺罔而相續不停止。為什麼呢?因為他要隱瞞他的「作奸犯科」之事。

欺瞞的結果──在經典上說,你的心本來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光明。」結果我們就在內心當中,產生一種「黑暗相」,這個「黑暗相」是怎麼生起的呢?「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為我們不斷的去欺誑別人,所以內心當中就創造一個黑暗相,有黑暗相就有汙穢的東西,所以在你內心當中,就會出現一種飛塵的假相、土壤的假相…這些種種不清淨的屎尿,汙穢不淨,都是很容易儲藏在一個陰暗的地方;因為我們不斷的欺瞞別人,所以在光明的心性當中,就創造一個黑暗的相狀,就容易藏污納垢了。

佛陀對欺誑的譬喻:『如塵隨風,各無所見。』說:本來天氣非常好,但是吹來一陣風,就把這地上的灰塵吹起了;因為灰塵非常的濃厚,我們就看不到前方了…『各無所見』。「欺誑」─就是把你自己的「光明相」轉成「黑暗相」!

在「種子」跟「現行」交互作用之下,未來的果報『故有沒溺、騰擲、飛墜、漂淪諸事。』『沒溺』跟『漂淪』是同一個地獄,叫做「沸屎地獄」─就是這個罪人,他投生到一個溫度很高,又充滿汙穢屎尿的地獄,就整天泡在沸屎地獄當中;如果這個人欺瞞的罪比較重,他的身體是整個沒溺到水中;如果罪比較輕,就漂浮在上面,這就是『沒溺、漂淪諸事』。『騰擲、飛墜』─這叫「黑沙地獄」,這個罪人他所投生的地方,風吹起地上的熱沙,他就隨熱沙上下左右的飄蕩而不安穩。這都是在因地的時候欺瞞別人,就把這個果報相創造出來。

所以十方如來,『色目欺誑,就像賊殺一樣』─這個盜賊來劫財害命、劫奪我們的功德法財,因為你內心當中產生黑暗相。『菩薩見誑,如踐蛇虺』─毒蛇都是躲在暗處的,你一旦欺誑別人,你就在你內心暗處當中,產生很多的汙穢,乃至於產生很多的毒蛇,隨時會傷害自己。「詐」跟「誑」的共同點─都是創造一個「假相」來欺騙別人。

我們一般的修學有兩個重點:第一個:就是內心的真實功德。第二個:是你外表的相狀。佛教徒─他是先成就真實的功德,再現出因緣假相出來,所以佛教的修學是「由內而外」的、你一定有「菩提心」,才有資格去修學六波羅蜜的法門。但是外道不同,外道他的修學,是只有修假相。諸位看看經典,尤其是《阿含經》,當你被外道的咒術所障礙了,你持佛教的咒語肯定可以破壞它,因為外道的咒語,它沒有真實的功德,它是一個假相,它完全是顛倒想,它是依止禪定的力量創造出來而已。而佛教的咒語,它是從內心的真實義的功德而發動了這個語言文字相,它這個假相有真實義在裡面。所以為什麼外道的神通,跟佛弟子的神通一接觸的時候,馬上就被破壞掉了?因為它沒有真實義的功德。

我們講一個小故事,諸位可以體會一下: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帶著目犍連尊者到「忉利天」去說法,到了忉利天,帝釋看到目犍連尊者很歡喜啊,他心裡想說:「欸…舍利弗尊者怎麼沒有來呢?他們兩個是左右的大弟子啊。」他的想法是希望舍利弗也能夠過來,當然大智慧的佛陀知道他的心意,就跟目犍連尊者說:「你趕快叫你師兄舍利弗尊者趕快過來。」

目犍連尊者是神通第一的,他的神通變化特別的精妙,他馬上一飛步就到了舍利弗的寮房,那時候舍利弗尊者正在縫袈裟。目犍連尊者說:「師兄啊!師父要你趕快到天上去,他有事找你。」舍利弗尊者說:「好,我知道了,你先去吧,我袈裟縫好,馬上過去。」目犍連尊者心很急,就說:「師父要你趕快過去…你還不去!」他說:「你再不去啊,我用我神通力,把你整個寮房抬過去。」舍利弗尊者抬頭看一下他說:「你要有本事把這個針從地上拔起來,你再來動我的身體吧!」就把這個針插在地上,結果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他就是沒辦法動搖這一根針,沒辦法!目犍連尊者只好先回去,當他到了忉利天的時候,舍利弗尊者已經早就到了。

我們看目犍連尊者的神通跟舍利弗的神通──
當我們看到假相,看到這個神通:可以把花變成一隻老鼠,老鼠變成一隻兔子,其實那是一個假相,那是心念的想像力豐富。但是真正神通跟神通接觸的時候,是顯現他內心真實的功德,就是他的止觀的力量。我們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得出來,目犍連尊者的禪定力、智慧力是比不上舍利弗尊者的。所以我們受戒的時候,為什麼要緣境發心呢?為什麼要得戒體呢?

諸位你會注意到─佛教任何的功德,都是先有「體」才有「相」。我小時候學過外道法門,我發覺:外道做什麼事情,都只是注意「事相」,沒有重視「心理」的準備。你看我們持戒,你沒有得戒體,是談不上戒行、戒相…談不上的,你沒有真實的發心,不可能持戒的。

諸位看「止觀」的書籍──不管是《小止觀》也好、《摩訶止觀》也好,他不是告訴你馬上就要修止觀,第一個它先告訴你:真正發心!你為什麼修止觀?把心態調整好。所以:你會發覺我們修學佛法,為什麼我們花的時間比外道的時間長?那當然!外道都是在修「假相」而已,那是空殼子的東西。但是佛弟子他很重視你的心態,一定要跟內心的菩提心、清淨心相應,一旦讓佛弟子修成以後,那個功德就是堅固不可破壞。所以你看外道法很容易修,因為他就在修「假相」而已。


「詐」跟「誑」─就是修假相,它是「向外攀緣」,跟佛教的真實義的功德不相應。佛弟子所有的假相,都是由「內」發出來的!佛法的修學──諸位要知道:先「修心」再「修相」,它是由內而外的,外道只是修假相而已,這一點不同。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19
46:48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24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24

前面:附表第十二,我們講到攜帶誦持『楞嚴咒』的功德。

我們在整個「破妄顯真」的過程有兩個方法:第一個是用「止觀」的方式,就是我們遇境逢緣─「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透過一種思惟觀照的方式,慢慢的消滅我們的顛倒想,慢慢的把我們真如的功德開顯出來。第二個方法是「持咒」,這就完全不能思惟,你就是透過─完全聆聽你的音聲,音聲在你的身口意當中運轉,也可以達到異曲同工的效果,也能夠破妄顯真。

前文我們講到『楞嚴咒』的功德有「滅惡」跟「生善」,我們看生善的部分有四段:

第一個「菩薩加持」─經典上說,我們受持『楞嚴神咒』或者書帶的人,他能夠得到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的晝夜隨侍的保護,不管白天或晚上金剛藏王菩薩的保護。

第二個「能滿眾願」─這個『眾願』偏重在世間的安樂,經典上講出四個願望:(一)求男得男,求女得女,得到賢孝子孫;(二)求長壽得長壽;(三)求果報圓滿,就是你受用安樂的果報能夠快速的圓滿;(四)能夠成就身心的強壯,還有形色的端正。

第三個「同佛功德」─能夠疾速成就六度的功德;也就是說:我們一個人在成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時候,你又加持『楞嚴神咒』,就能夠使令你六度的功德,快速的圓滿,它有這種圓滿六度功德的效果。

第四個「能護國界」─這個『楞嚴神咒』,有人在持誦,或者你能夠把它放在你的家裡來供養,經典上說「在在處處,國土眾生,天龍歡喜,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人民安樂。」它能夠保護你的國界,有這麼多生善的效果。

簡單的說─古德說:持咒之人,他的特點在哪裡?就是他念念之間能夠「順從真如法性」故,他能夠順從真如。我們一般人是順從妄想,但你一持咒以後,你的內心會產生一種相反的力量,會把這個「順從妄想」的力量,而轉成「順從真如」。「順從真如」這當中,會啟動兩種功德:

第一、「內感真如佛性」:在順從真如當中,你就會產生一種真如體性的不思議熏習;因為我們的真如本來是無量功德─「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只是說現在真如佛性,它不小心睡著了。所以「持咒」有喚醒真如:「主人翁!你要醒一醒。」有喚醒真如的效果。

第二、「外感十方諸佛的加持」:十方諸佛在因地的時候,都以祂的善根、福德迴向法界眾生,所以我們在持咒的時候,冥冥當中跟十方諸佛的咒願產生感應,而產生滅惡生善。我個人持『楞嚴神咒』很認真持…差不多有三年多,就是持這個『咒心』。真的感覺到冥冥當中有很多的災難是可以由大化小,乃至於由小化無,諸佛菩薩的加持。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一個人經常持『楞嚴咒心』,你發覺你的心態會變化,你的心會比較淡薄,這就是「隨順真如」!「真如」有兩個特點:

一、離一切相:你對於世間的這些假相,會慢慢、慢慢的淡薄,清淨心的力量會慢慢的進步。

二、你對諸佛菩薩的功德會好樂。你說,欸!以前我在看《法華經》、看《阿彌陀經》『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你以前讀這個沒有感覺,但是你持『楞嚴咒』之後,你就有一種想要成就的願望,這就是「即一切法」,它有開顯你菩提心的功德。所以怎麼知道你有發菩提心呢?如果你看到諸佛的功德莊嚴,你都沒有感覺,你的菩提心應該是很羸弱的!

因此,我們持咒的人,對於世俗的因緣會慢慢放下、對於諸佛的甚深功德,會有一種願望,想要成佛的願望,這就是你的「善根」得到啟發,所以『楞嚴咒』簡單說─它有喚醒你「真如佛性」的效果。我們作一個簡要的總結──

蕅益大師把「持咒之人」分成兩種差別:
一、假設這個人,他沒有「理觀」,只有「事持」─「持咒」,但對於「如來藏」真如的道理不懂,那麼這個人持咒有什麼好處呢?「堪與登伽同列」─跟摩登伽女差不多,只是「消除罪障」。我們看摩登伽女她犯了邪婬罪,但是她持咒以後,當下消滅,還證得阿羅漢果,所以只有「事持」─消除罪障。

二、假設持咒之人,又能夠具足「理觀」,則「堪與阿難並驅」。阿難尊者他現生成就圓教初信位,所以他的發願文『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稀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他證到的「法身」是什麼階位?「圓教初信」的法身。

所以,一個人能夠具足理觀,一方面了解「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然後又持『楞嚴咒』,那除了「消業障」以外,還有「轉凡成聖」之功,有這種功德!

乙四、破障篇(分二:丙一、破邪見顛倒。丙二、破五陰魔境。)

這一科是另外一個主題。前面的「止觀」、「持咒」,都是在講修行的正行跟助行。但是在修學的過程當中會有障礙,這個障礙主要是從內心生起的,有兩種:

第一種「邪見」,就是「偏空」的思想。蕅益大師說:為什麼會起邪見呢?因為前面的二十五圓通,在修『首楞嚴王三昧』,是偏重於「從假入空」,修習「假觀」的部分講得不多,尤其是諸佛菩薩甚深的功德講不多。在前面的「二十五圓通」當中,佛陀一再的強調「覓心了不可得」,強調「從假入空」,這樣會產生一個空性的執取,而忽略了因果的道理,所以佛陀在這裡加以導正。

第二種「五陰魔境」,這是「著有」的思想。當我們一方面正念真如,一方面持咒的時候,很可能會把過去的妄想逼出來。這時候,假設你不小心,而去執著五陰魔境,那就危險了。

丙一、破邪見顛倒(分三:丁一、陳疑。丁二、示答。丁三、結勸。)
丁一、陳疑(分三:戊一、總疑真不容妄。戊二、別疑地獄同別。戊三、結請決定開示)
戊一、總疑真不容妄。

「總相疑惑」─「真心」既然是清淨的,那怎麼就有生死的妄想出現呢?我們看經文就容易清楚:

(心體本真)『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徧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
蝡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
(何有諸趣)『佛體真實,云何復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道?
世尊!此道為復本來自有?為是眾生妄習生起?』

我們看阿難尊者他的問題出在哪裡?第一段先描繪他自己的理解,第二段再講出他的疑惑。他說:世尊!我們眾生在因地的心性『妙明真淨妙心』,是如此的光明、如此的清淨;『光明』是指它的作用,『清淨』是指它的本體。我們的心性,充滿了清淨、光明,而且本來是普徧圓滿、無有欠缺的,這是講「因地」。

其次,果地的功德─『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蝡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就是一個人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成佛之後,所謂「心轉則一切轉」─內心轉凡成聖以後,整個「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整個無情的大地草木,有情的蝡動含靈,都轉成「真如」的全體大用,即是如來成佛的心性當中所顯現出來。

有人會問說:「欸!無情怎麼能夠成佛呢?」「你家門前那棵樹,什麼時候成佛啊?」答案是:「你成佛它就成佛了。」對啊!成佛不能分內外的!我們一般凡夫說:這是內心、這是外境、我們不隨妄轉,那是方便說;成佛是「內外一如」的。法身─以一切法為身;從佛的角度來看,一切法都是法身,所以『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是在描繪佛陀內心的狀態。所以祂成佛以後是「一轉一切轉」─全體即是真如的顯現。

那這樣子就有問題──『佛體真實』,不管從因地的佛性來看,它是如此的真實清淨;從佛的果地功德來看,也是如此的真實清淨;既然我們的原點是清淨的,結果也是清淨的,為什麼過程中就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這些虛妄的假相呢?「六道輪迴」這種「虛妄的假相」到底是本來就有?還是眾生一念的妄習而生起的呢?

蕅益大師說:阿難尊者的問題,到底在哪裡?因為我們心性有兩部分:一個是空性的「離一切相」,第二個是緣起的「即一切法」。而阿難尊者把「空性」跟「緣起」劃清界線─空性不能有緣起,緣起不能有空性!那這怎麼叫「心性」?「空性」沒有緣起─空性就沒有生命力了;有「緣起」沒有空性─這個叫顛倒。「空假中」─即空、即假、即中;空中有假,假中有空,其實兩個是不二的。

阿難尊者的意思:既然我們的心是清淨的,怎麼就有六道輪迴的假相呢?他把空性誤解了,他認為既然是「空」,就空的徹底一點;「假」就假的徹底一點。其實本經講「空假中」,是不二的;清淨心中有菩提心,菩提心中有清淨心,這個菩薩才有生命力,才會產生前進的動力。阿難尊者他一口道出他的疑惑─他把「空」跟「緣起」當作兩件事情。

戊二、別疑地獄同別

前面講一個總相的疑惑;總相當中,又特別指出六道當中「地獄」,到底是同還是別?

(貪淫墮者)『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婬欲,妄言行婬,
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
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
(怒癡墮者)『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為誅瞿曇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
生身陷入阿鼻地獄。』
(雙問同別)『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

阿難尊者舉出佛在世有三個人,現生墮入阿鼻地獄的情況,來請示佛陀─「地獄」到底是有一個處所?還是沒有處所?

第一位「寶蓮香比丘尼」:她受持了菩薩戒,卻私下行婬欲之事,破了菩薩的戒體,而且更嚴重的是妄言:『行婬欲非殺非偷,無有業報』,這個是「破見」;她說婬欲也不殺害別人,也不偷盜別人,根本不惱害眾生,因此她認為婬欲並不是一個惡因,既然不是惡因,怎麼會招感惡果呢?當她講出這一句話,就起大邪見了,這時候先在女根當中,起大猛火,她身體的其它部位、一節一節的也生起猛火燃燒,而現生墮入無間地獄。

這地方的問題是:除了「破戒」以外,更嚴重的是「破見」。而破見有兩個過失:第一、你自己無慚無愧,造業特別堅固;第二、你誤導了眾生。這一段是講「貪欲」所造的罪。

第二位「琉璃大王」:這個琉璃大王是指「瞋心」造罪,「琉璃為誅瞿曇族姓」,就是佛在世的時候,波斯匿王想要娶釋迦族的公主做妻子,但釋迦族認為自己是一個高貴種姓,不屑跟波斯匿王往來,但是波斯匿王是一個軍事強大的國家,又惹不起他。怎麼辦呢?就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公主的婢女化妝成公主,嫁給波斯匿王,因為這樣的因緣,埋下了未來被滅族的禍根。

後來…波斯匿王跟這個婢女,生下了琉璃太子。琉璃太子當然也不知道這件事,他不知道他的出生是一個婢女,他經常回到他的外公外婆家,釋迦族對他特別的冷淡,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有一次,他隨他的母親回到外婆家,那時釋迦族剛好要迎佛陀回來說法,所以蓋了一個很莊嚴的講堂,這講堂的中間有一個法座,琉璃太子年輕嘛…好玩,就跑到法座上坐;結果被釋迦的長者訶責他說:「你這個卑賤種姓啊,你有資格坐這裡嗎?」就傷到琉璃太子幼小的心靈,受傷很重,他就下定願力,說:「我登位以後,我一定要把釋迦族滅掉。」後來果然他登位了,他就帶領軍隊去攻打釋迦族,世尊用神通力三次的阻擋,後來還是失敗,釋迦族果然被滅了。神通難敵業力!

釋迦族被滅之後,佛陀就預言─琉璃大王因為這個業力,七日之內,一定會被火燒死而墮無間地獄。琉璃大王聽了很害怕,就坐了一條船…漂流到大海去。你逃得過業力嗎?結果第七天的時候,業風一吹…這個船自然起火,就把琉璃大王燒死了,而且現生墮入無間地獄。這是講「瞋心」的熾盛。

第三位「善星比丘」:『善星妄說一切法空』,善星比丘也是佛在世的一個比丘,他成就四禪而以為證得四果,後來因為親近惡友的關係,禪定失掉了,他就起邪見說:「世間上沒有因果法則,沒有世間的因果,也沒有出世間的因果」;因為「撥無因果」,而現生墮入無間地獄,這個是「愚痴」。

阿難尊者提出以上三個人墮入地獄,他疑惑說:『此諸地獄,為有定處?為復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到底這個地獄是真實的──有一個地方是叫做寒冰地獄、火燒地獄…然後每一個人都投生到那個地方?還是說『為復自然』?『自然』就是沒有固定的處所,你造了什麼業,你就各自循業發現,你在做人的時候,你就發現你的地獄。

戊三、結請決定開示

(經文)『惟垂大慈開發童蒙,令諸一切持戒眾生,聞決定義,歡喜頂戴,謹潔無犯。』

阿難尊者講出他的疑惑以後,請佛陀依止祂的大慈悲心,來開發凡夫眾生心中的迷蒙,使令一切持戒眾生能夠聽此明確的決定義,能夠歡喜頂戴受持佛陀的戒法,謹慎小心的護持而無所違犯。

我們看後文佛陀的回答意思是──地獄是有它一定的處所,但是投生到地獄的人,又各自循業發現;就是「空性中不礙緣起,緣起中也不礙空性」,地獄雖然有固定的處所,但是又循業發現;循業發現,又有固定的處所。比方說:我們大家來講堂,你說講堂有沒有固定的處所?當然有,眾生的共業,我們今天相聚就是有緣;但是每一個人受用講堂時,又各自循業發現─福報大的人,覺得這個講堂很莊嚴,福報差的人覺得這個講堂普通。你的心跟講堂接觸的時候,你又出現你各自的影像;雖然出現各自的影像,大家又共同在講堂當中;「共中有別,別中有共」;「空性中有緣起,緣起中又不礙真空」。

丁二、示答(分二:戊一、讚許。戊二、正說)
戊一、讚許 佛陀對於阿難尊者的提問,表達讚許之意:

(經文)『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眾生不入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佛陀聽完阿難尊者的請法以後,就說:『快哉此問!』你這個問題問得非常的好,時機很恰當。整個重點都已經講完了,為了使令修學大乘真如三昧的人,不落入這種偏空的邪見當中,『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這以下的破邪見、顛倒,蕅益大師說:是有點《涅槃經》─「扶律談常」的效果。一方面暢談清淨的佛性,一方面強調持戒斷惡修善的重要,所以就偏重在因果的道理,使令大家注意緣起。

戊二、正說(分三:己一、約迷真雙標。己二、依情想別示。己三、明情墮因果)
佛陀正式的宣說─六道輪迴因果的法則:

己一、約迷真雙標。

(經文)『阿難!一切眾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約迷真雙標』是站在凡夫「迷真起妄」的心中,來標出內分、外分;這是針對凡夫來說的,只有顛倒凡夫才有這種情況。說:一切眾生他的本性是清淨的,但是一念的顛倒想以後,就產生很多的煩惱─貪瞋癡煩惱的習氣,依此習氣的輕重開出─內分、外分;所以「內分、外分」,是約著眾生顛倒想安立的。

己二、依情想別示。

【墜落之本】
(貪愛為本)『阿難!內分即是眾生分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
(舉例驗證)『是故眾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
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
(結示立名)『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什麼是「內分」呢?
「內分」就是「眾生分內」,這是眾生平常的本分事,不用經過教育、學習,它就會產生的。什麼叫做「內分」呢?就是我們內心當中的「愛染」跟「妄情」。其實「愛染」跟「妄情」是同一個東西,只是約著「輕、重」而有所差別。「愛染」是說:你很喜歡這個東西叫『愛染』,那我一定要這個東西,就變成『妄執』了,就是「愛」跟「取」了。這樣的情執相續不間斷,就產生『愛水』。

我們的『愛水』──說:「清淨本然,一個人怎麼就會產生墜落呢?」、「他怎麼好端端的,就墮三惡道呢?」因為他內心當中有『水』。這個『水』不是一個相狀,是一個表法,就是一種「墜落」的意思,因為水往低處流。意思是說:我們一個人產生貪愛之水,是不需要教育的,分內!你看一個人生長在深山,他也沒有人教他,他自然就會貪愛。

以下講出四個比方:
一、『心憶珍羞,口中水出』─看到美味的食物,你嘴巴自然就出口水;二、『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想到過去的親人,心中想到他的好處,又是憐愛;想到他不能再次的生起,心中又是恨,愛恨交集就流出了眼淚,這也是一種水。三、貪求財寶的人,看到財寶,內心當中產生貪愛之水,因為水氣的滋潤,使令他看起來精神特別好;你看貪愛財寶的人,他每天很累,回去把它的財寶打開來看一看,精神就好了。為什麼?因為他有愛水滋潤。四、『心著行婬,男女二根自然流液。』貪著男女婬欲,自然二根就會出水來。

以上『諸愛雖別,流結是同』雖然所愛著的不同,有的貪財、貪色、貪人、貪飲食…但是能貪的水是相同的,而『水』是下墜而不昇的,叫做「內分」。『水』所表達的是─水往低處流,所以一個人會墜落就是有水。

【超昇之本】
(渴想為本)『 阿難!外分即是眾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
(舉例驗證)『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咒印,顧盼雄毅;
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
(結示立名)『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什麼是『外分』呢?
是「眾生本分之外」─這些東西你不是先天的,你要學習才有的,你沒有經過學習你就是沒有。什麼叫做『學習才有的』?『因諸渴仰,發明虛想』:你經過聖賢的教育,對於諸佛菩薩這種出世的聖賢,乃至世間聖賢的功德,產生渴仰之心。因為『渴仰』,所以你就產生很多、很多的理想抱負,這些理想抱負不斷的在你心中輾轉增勝,就產生一種『勝氣』─一種浩然的正氣。這個『氣』跟『水』不同,我們知道『水』是─下墜的;而『氣』是─輕飄的。

以下提出了「六念法門」──
一、『是故眾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你看一個人他能夠持戒,(古德說:應該包括布施)喜歡布施、喜歡持戒的人,他內心就覺得很輕安。你看:我們去做一件善事回來,覺得身心很愉快、很輕鬆,這是「念施、念戒」。

二、『心持咒印,顧盼雄毅』:當我們持如來的心咒,產生一種雄心壯志、無所畏懼之心;當我們內心跟十方諸佛的咒願功德感應道交,所以內心無所畏懼,這是「念法」。

三、「念天」─『心欲生天,夢想飛舉』,我們想到我們要厭離這個三界之欲界的麤苦障,好樂天上的淨妙離,你在夢中或者在打坐當中,就會感到自己的身心世界是往上輕飄、往上飛舉的。

四、「念佛」─『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你不斷的憶念佛功德、憶念淨土的莊嚴殊勝,就容易在夢中或在靜坐當中,感受到諸佛菩薩莊嚴的聖相現前。

五、「念僧」─我們能夠如法事奉善知識,自輕身命;為了求法,我們會不勞辭苦,放棄自己色身的享受。這種殊勝的氣勢是從何而來呢?

(經文)『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沉,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這都是因為你的這種想像─對於諸佛菩薩、對於布施、持戒…這種想像而產生的。因為這樣的一種想像,而產生一種輕安高舉的相貌;這種相貌是飛動而不是下墜的,很自然來生就會使令我們往生到善處,這個就是「外分」。

我們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你的神識是往下墜的,你是到三惡道去。「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畜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所以你的神識水太多了,就往下沉了;你的神識是輕飄的,就往生到善處去。當然臨命終是你平常累積的。比方說:拜懺的人特別感受得到這種差別。拜懺之前,總是覺得身心好像很麤重,悶悶不樂,這個是罪業之相;如果你一天當中,總覺得內心很沉重,這是一種罪業之相;但是你不斷的拜懺以後,欸…就覺得很輕鬆、飛舉,這個就是「罪滅之相」。

所以說:清淨本然,怎麼就有六道呢?一個是「貪愛」產生水,一個是你的「理想」而產生勝氣,就產生這樣六道的差別出來了,完全是你內心創造出來的。

這是一個總相理論的說明,以下開出十種差別,不過這裡是偏重在「墮落」這一部分。說:人怎麼就墮落到地獄去呢?既然我們內心當中本來沒有地獄,那地獄是怎麼產生?地獄裡面的火啊、刀子啊、寒冰是怎麼創造出來的呢?我們凡夫因為心中的愛取,而創造的「因相」跟「果相」:

己三、明情墮因果

【婬習】
(總標)『阿難!一者婬習交接,發於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
(別明)『如人以手自相摩觸,煖相現前。二習相然,故有鐵床、銅柱諸事。』
(勸誡)『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先解釋「地獄的火」─這個『火』是怎麼來的?
『一者婬習交接』─這第一段是講到現世的因果,首先講到「惑」煩惱。我們的煩惱有兩個:一個是『婬』、一個是『習』,就是煩惱的「現行」跟「種子」。我們因為種子遇到外境的刺激,才有現行,所以你的煩惱的現行跟種子,一定是相交互的作用,然後就發動了身口,產生業,這就是『發於相磨,研磨不休』,然後產生男女色身的接觸,乃至於輾轉增勝。

這裡的關鍵在那裡呢?「研磨不休」。我們不是偶爾起煩惱就墮落到地獄,不是這個意思,重點在─「數數現行,都無慚愧」。就是說:你把煩惱放縱得非常麤重,『研磨不休』變成非常的麤重了,你幾乎是無慚無愧的─數數現行都無慚愧了。這時候「惑業」就產生了苦─『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所以這個『火』不是真正地獄的火,是你內心產生一種火相,你當下起煩惱叫「煩惱火」,然後製造「業力之火」,最後「果報火」,在今生當下就累積了這種功能。

來生真正的果報看第二段…講出一個譬喻說:如人以雙手互相的摩觸,手因為摩觸就有煖相,煖相就是火現前。這以下合法:我們今生因為煩惱的「現行」跟「種子」相互的作用,所以來生就會招感鐵床、銅柱諸事;這兩個,圓瑛老法師說是同一個地獄,叫『銅柱地獄』。這個地獄是一個很高的銅柱,燒紅的銅柱,就像須彌山一樣高。這個罪人在高山上,感到很熱就往下跑,往下跑看到一個鐵床,這個鐵床下面有火在燒,但是上面有端正的男女身相,這個罪人因為貪愛男女相的緣故,就跑到鐵床上面,最後為鐵床所燒。這是講來生的果報。佛陀對我們的勸勉──

所以十方如來以祂的智慧眼,來看我們放縱自己婬欲的欲望,就像增長自己的欲火;菩薩見到男女的欲望,如避火坑,因它會產生創造來生跟「火」有關係,來傷害我們;只要跟「火」有關係的,都跟「婬欲」有關係。

這裡,講到兩個觀念:「因果不同時」跟「因果同時」
第一、我們一般在論斷因果,是偏重「因果不同時」,叫做「異熟果」。我們一般講「三世因果」,佛教講因果是講「三世」的─過去造業,今生受報;今生造業,來世受報,叫做『隔代受報』。所以你今生受的果報跟今生沒有太大關係,大部分是前生決定的;你今生造的業,主要是在「來生」才表現出來,所以因果的思想叫「異熟」─異時而熟,叫做『隔代受報』。

第二、另外一個思想就是「真如緣起」:是講「當下的因果」,就是「因果同時」,你在造業的當下,其實你的果報之火,那個功能、種子已經成就了。我們剛剛談到:琉璃王滅了釋迦族,七天後,墮入地獄;七天還沒有到,但是佛陀已經看到他「地獄之火」成就了。

佛陀的神通是「現量境」,佛陀不做假設,佛陀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佛陀的神通一定是現量。如果他內心當中地獄之火沒有成就,佛陀怎麼看到他七天後要墮地獄呢?所以因果的確有它同時的現象,因果同時也對。比方說『法華會上』,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小乘的聖者「三周說法」─法說、因緣說、譬喻說。佛陀「三周說法」,開顯真如佛性以後,阿羅漢迴小向大,佛陀一一授記;說:舍利弗尊者,你要經過幾千劫、幾萬劫的時間,你會成佛,你的國土叫什麼(名稱),你的國土怎麼的莊嚴…等等。佛陀怎麼知道呢?當然是他發菩提心的時候,他內心變化了,他把聲聞種性轉成菩薩的種性,他的佛果功德顯現出來了,佛陀才會授記。

其實:你在造業的當下,你的果報是當下成就!蕅益大師在《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中,也講出類似的觀念,他說:你在念佛的當下,你的蓮華已經念念在開了,只是還沒表現出來。所以本經這裡,重點在於「因果同時」的思想─「真如緣起」的思想。就是說:菩薩看到你煩惱的時候,你要同時看到果報;你看『色目行婬,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菩薩看到起煩惱火的時候,就要預先知道,你未來有火坑在等你,他是預先就知道。

【貪習】
前面的婬習是「男女」的貪愛,這一段是偏重「財物」的貪愛,都是「貪」,但是所緣境不同。

(總標)『二者貪習交計,發於相吸,吸攬不止,如是故有積寒堅冰,於中凍冽。』
(別明)『如人以口吸縮風氣,有冷觸生。二習相陵,故有吒吒、波波、羅羅、
青赤白蓮寒冰等事。』
(勸誡)『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這裡的「貪」─指的是貪求世間的財物,而且是過分的貪求,不是一般合理的貪求。先看第一個現世的因果--「惑」:『貪習交計』─「貪」是煩惱的現行,「習」是種子;就是貪愛的煩惱跟現習交互的作用,就產生業力了。什麼叫「業力」呢?『發於相吸,吸攬不止』。貪愛財物的人,為什麼有一個『吸』字呢?就是他老是想要把對方的財物吸過來;不斷的放縱自己的煩惱,到最後…相續的造作,無慚無愧,那麼當下果報之『冰』出現了,就有這個『積寒堅冰』。因為你不斷的吸寒氣,久了以後,就產生一種身心的寒冰、身心凍冽的相狀出現,這是約著「當下」的因果來說。

下一段約著「來世」的因果,先講一個譬喻:『如人以口吸縮風氣,有冷觸生。』─這個人用嘴巴去吸取外在的冷空氣,吸久了以後,你內心就有寒冷的力量產生。以下合法─『二習相陵』,『二習』也是講煩惱跟現行。這種「貪愛」─過去生的習氣跟今生的造作,就會招感來生吒吒、波波、羅羅,這三個都是「寒冰地獄」,是約著他的一個受苦的聲音。寒冰地獄的罪人,他因為寒冷而叫出的聲音:輕微的叫『吒吒』,中度的是『波波』,嚴重的是『羅羅』,寒冰地獄的相貌。『青赤白蓮』這也是寒冰地獄,這是約著我們身體的凍傷的相狀。『蓮華』這個罪人在凍傷以後,皮膚破裂了,就像蓮華開敷,比較輕的─他的皮膚出現了青瘀,中度的─是紅腫,比較嚴重的─就是變白色,整個血液都停止了,蒼白、沒有血色,「青赤白」也指寒冰地獄。

所以:十方如來,看到這個貪求財物,就像貪水一樣,菩薩見貪如避瘴海,就像大海中有毒的瘴氣,吸到體內中毒而死。

這裡的「因果思想」,跟我們《地藏經》一般講的因果,就不太一樣──《唯識》的因果思想,比較偏重在「來生」,這裡的觀照,就菩薩的「假觀」,當你生起煩惱的時候,你要預先知道「未來的果報」,它的重點在這裡。你要怖畏當來的「果報」,你才會厭惡當下的「惡因」!

我們一個修行者──「初發心菩薩」不可能說你完全不起煩惱、完全不造業,不是這個意思。而是你不要讓你的業力煩惱變得很堅固,問題在這裡,不能讓它「輾轉增勝」,就像滾雪球一樣…不可以!所以初心菩薩他不是斷煩惱的現行,是斷煩惱的相續。

《大乘起信論》說:修習「正念真如」的人,第一件事情--先破「和合識」,斷相續心。經典上講到一個公案說: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波羅奈國,有八個大力士,這八個大力士為了爭第一名,就經常比鬥、打擂台。其中有一個大力士,他的業障已經成熟了,佛陀看他七天之內必墮三惡道,慈悲的佛陀就來到大力士的門口,要求見這個大力士,這個大力士說:「欸…我是一個武士啊,佛陀是修智慧的,我們之間不相應的,不見!」佛陀就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就把佛身隱藏起來,現出一個年輕的大力士來找他:我要找你的主家,找你家的主人比鬥。欸,這大力士就出來了,看到這個年輕人,瞧不起這個年輕人。但是一跟他比鬥的時候,佛陀入火光三昧,這個大力士看到整個四邊都是火,心生畏懼,就對佛陀產生恭敬心,驕慢心就收起來…佛陀現出佛身,就為他講:緣起的善惡業…緣起的道理,這個大力士當下心開意解,向佛陀真誠的懺悔,七天死掉之後,往生到善趣去了!

這表示什麼意思呢?「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不是說:全部的業力,都把它懺到「業盡情空」;像我們前面說過,一個污濁的水,你第一件事情讓它沉澱下來,你不能再造作了,讓你慚愧的心生起,然後斷相續心,關鍵在這裡。

為什麼有些人造了惡業他來生會得果報,有些人造了惡業,他這個業力不能得果報?
《唯識學》說:因為有些人的業力轉成「增長業」,有些人的業力是變成「不增長業」,就是你有沒有懺悔?《唯識學》說:一個人造惡業「不得果報」有兩種原因:第一個「懺悔」,第二個「對治」─你開始修對治,不隨妄轉。

所以,我們絕對不能讓這個業力,變成「增長業」;你要讓它自然的沉澱下來,就是「破和合識,斷相續心」。然後在臨命終的時候,保持正念,隨念往生淨土。求生淨土的人─雖然你不能把「業」懺得完全清淨,但是你一定要把「業」懺到變成「不增長業」,變成沒有強大得果報的力量。


業的力量,被你破壞了,破壞以後,很多人會重報輕受;越是懺悔,身體生病痛、發生小小的車禍、出現種種的災難,這個是好事情,因為那個業力被你破壞,破壞以後…啪!釋放出來,重報輕受,然後你也會夢中見到一些瑞相,關鍵在於「斷相續心」。當然一個人會斷相續心,你要預先看到未來的火、未來的寒冰的果報,主要是一個人要畏懼當來的果報。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19
49:38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23

《楞嚴經修學法要》23

辛二、如來正說。

這一科─如來正式的宣說『楞嚴神咒』它受持的方法以及它的功德。在古德的註解當中講到:我們受持『楞嚴咒』最大的功德,就是它會產生一種─不思議的熏習。也就是說『楞嚴咒』在我們身口意運轉的時候,它會產生一種,清淨的熏習的力量,這種力量是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修學《楞嚴經》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破妄顯真」,破除我們心中的顛倒想,來開顯我們心性的妙用。「破妄顯真」從本經的方法來說,它兩個主要的方法:一個是「顯教」的方式,一個是「密教」的方式。「顯教」的特點─它是透過「語言文字」的思惟,比方說我們今天的破妄顯真,主要是修「空假中」三觀。我們可以根據龍樹菩薩《中觀論》的偈頌:「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空」怎麼去理解呢?就是「因緣所生法」。我們內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個因緣的假相,當然這跟業力有關係,你有什麼業力,你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假相」。問題是我們面對這個假相的時候,這個假相會觸動我們內心的「感受」,各式各樣酸甜苦辣的感受,感受再接下去,各式各樣的「想像」就出來了,「想像」你再不注意,那就要產生「煩惱」了。

我們從凡夫的角度來看─一個人煩惱重,就是你的想像力太豐富了,因為你沒辦法控制你的想像力!我們一個人的痛苦,完全是自己創造出來的,外在的環境只是個助緣,因為你面對這個假相,你就不斷的打妄想,煩惱到一個程度,它就一定要造業;你這個煩惱的能量累積到一個程度的時候,你就控制不了,一定要造業了。

《楞嚴經》的修學─就是當煩惱還沒有成形,還沒有達到一定勢力的時候,你就要把它趕快消滅掉,就像這個「火」,星星之火你就要趕快消滅,你不要讓它已經變得很強大了,把你完全主宰了,那你就得聽它的,你就只好心隨妄轉。

「空觀」的智慧─就是消滅我們對於這種妄想的一種執取,就是本經說的:妄想的根本─「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它是緣生無性,當體即空。「空觀」的意思就是:它沒有真實的體性,本經發明「空」的道理──它在過去、現在、未來…它是來無所從,去無所至。

你說「妄想」從什麼地方來呢?
你說它從「外境」而來,外境怎麼會有妄想?欸…「這個人刺激我,才有妄想。」不可能嘛!那個人他刺激你,那是一個外境啊。你說「我自己起妄想。」我們這一念心本來清淨,怎麼就有妄想呢?所以它只是一個因緣「心、境」碰撞你的業力,你個人的業力「循業發現」的一個假相。所以妄想它是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它只就是一個因緣和合,當下剎那剎那生滅的假相,它只在釋放你的業力如此而已。

當我們開始修「空觀」──慢慢、慢慢…對心中的妄想會慢慢的脫離,雖然它存在,但是它已經不能干擾你了,我們講「離相清淨」。修空觀的人,他內心會慢慢、慢慢的寂靜下來,他會跟自己的妄想脫離。當然我們不能這樣以此安住,應該從這個「空觀」來破妄,破妄當中慢慢成就「清淨心」。

「大乘佛法」成就清淨之後──他要產生「願力」,這個就是修「假觀」。前面的「空觀」是在破假相的執取,「假觀」它又創造一個假相,菩薩道沒有假相,你是沒有動力的!他要創造一個諸佛菩薩功德的一個假相─來欣求;他內心要產生眾生苦惱的假相─產生悲憫;他要假借布施的假相來開顯─我們內心當中施捨的功德;他要透過持戒的假相來─滅惡生善,各式各樣波羅蜜的假相來啟發菩薩的斷惡修善。所以菩薩在觀一切法空的時候,他又出現了假相,使令他能夠不斷的增上、不斷的調伏自己,這個假相的重點,為了成就菩薩的菩提心。

我們可以這樣講:修學「空觀」,讓我們一個人脫離過去。我們一個人最大的毛病──就是你永遠不能脫離「過去」的陰影─「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個很麻煩!弄得我們自己障礙重重,我們現在想要學佛、想要趨向光明,但是過去的煩惱放不過我們,過去的罪業也干擾我,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們脫離不了過去。你脫離不了過去,你就失掉了未來!

「空觀」會讓我們慢慢遠離「阿賴耶識」,讓我們跟過去做一個切割,重新開始!「空觀」會讓我們回到生命的原點─你從什麼地方來?找到我們最初生命的原點,從那個地方重新出發。一個人不能跟過去做一個切割,就糟糕啦!你生命就很難突破,你完全被你過去的煩惱、業力控制得死死的,你這個人一生的命運,大概就被算準了。

所以從「空觀」當中,使令我們脫離過去,而「假觀」它卻會幫助我們創造未來:「破妄」─就是「遠離過去」;「顯真」─開顯心性的妙用,使令我們一個菩薩,能夠好好的去創造「來生」的功德莊嚴。

我們前面這樣的一種「破妄顯真」,都是要透過語言文字的思惟、觀察,所謂的「聞、思、修」,從「聞思修」入三摩地,這個是一個「顯教」的方式。

另外一個方法就是「密教」的方式──密教它是「持咒」,這個咒語,它只有聽音聲,它不能思惟的。你完全用音聲,來產生一種不可思議的熏習;你會發覺,它也有破妄顯真的效果,但是跟前面的二十五圓通是截然不同。前面是透過一個聞思修的方式入真如三昧,這個地方是靠受持『楞嚴咒』,在每一個音聲的帶動之下,使令我們內心當中慢慢慢慢的…暗合道妙,巧入無生,達到這樣的效果,這是這一科的大意。

壬一、現化表法(分二:壬一、現化表法。壬二、正說神咒)

佛陀在講『楞嚴咒』之前,祂把『楞嚴咒』的一個持誦的方法,跟它的一個受持的功德,用一個簡單的瑞相把它表達出來,顯現各式各樣的化佛,來表達『楞嚴神咒』這個法門的一個殊勝功德,叫「現化表法」。

(佛頂放光)『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涌百寶光。』
(光中現佛)『光中涌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
(化佛放光)『頂放十道百寶光明。』
(光現金剛)『一一光明,皆徧示現十恆河沙金剛密迹,擎山持杵,徧虛空界。』
(大眾欽仰)『大眾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祐,一心聽佛,無見頂相,
放光如來宣說神咒。』

這一段經文,有五小段,一般我們在誦『楞嚴咒』之前,都要誦這段文,這五小段把整個『楞嚴咒』的內涵,作一個總相的說明。當你把這個「表法」看懂了,你就知道要怎樣去受持『楞嚴咒』了。

第一:『佛頂放光』─這個『佛』是指誰呢?是指「釋迦牟尼佛」,就是「應化身」的佛─陪著我們在三界裡面,示現生老病死;陪著我們流轉的、這個應化身的佛。經文『爾時世尊』,『爾時』是指阿難尊者請法之後。那麼阿難尊者請法之後,其實佛陀並沒有馬上宣說『神咒』,祂先現瑞表法。從祂的肉髻,這個『肉髻』就是『無見頂相』─佛陀的頭頂,是黑色的頭髮,但是他頭髮中間有一個紅色凸出的地方,這就是我們說的『肉髻』。從這個地方涌出百寶所成的光明,這個『光明』,我們要了解它有兩個重點:

(一)這個光明是從何而出?
佛陀的光明─高度越高的光明,是越殊勝、越加尊貴。比方說:佛陀「降伏外道」,那麼多分都是用手上放光;佛陀要「宣說大乘法門」,有時候是胸前放光,有時候是白毫放光,但是頭頂放光的,非常的少,只有在開顯這種─「真如實相」的不二法門的時候,才會從頭頂放光。因為「頭頂」是一種「無上」的意思,有「尊貴」的意思,所以也表示了這個法門的無上尊貴,它是從肉髻中而涌出的。

(二)這個光明到底是產生一個什麼樣的相狀?
這個光明我們看它是「百寶所成」的光明。『一百』這個數目─表示十法界當中有「理具」跟「事造」兩重的十法界:「理具」─我們叫做「性德」,性德就是你的「清淨心」,清淨心不是修來的。說:我這個人要把清淨心修得更清淨。『清淨』沒有所謂『更清淨』這回事;清淨心只有說你是『恢復』你的清淨心,清淨心不是修來的!這個「性德」就是理具的,它是本具的。「修德」─就是「菩提心」,是要修來的,菩提心你沒有修是沒有的。

我們「理具」十法界跟「事造」十法界,兩個合起來就創造了『百寶光明』。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楞嚴咒』的主要的一個目的是「密詮心性」。祕密當中─它開顯我們一念心性。既然是講「心性」,當然就是有「性德、修德」兩個內涵在裡面。不過從蕅益大師的解釋,釋迦牟尼佛放的光明─百寶光明,是偏重在「修德」這一部分。因為釋迦牟尼佛應化身,當然是修來的,所以這裡是偏重在修德的光明。

第二:『光中涌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這個『光明』指的是誰呢?是指釋迦牟尼佛肉髻所放出的光明,在光明當中,出現一朵千葉寶蓮(「蓮華」是清淨的意思,它能夠出污泥而不染。)它有一個清淨的化佛,這個『化佛』是一個「無為心佛」─就是指的我們的「性德」,這個化佛是「無為的」,不是修來的,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清淨心,坐在一個清淨的蓮花當中。

第三:『頂放十道百寶光明。』這個「化佛」本身又放光,放光又產生一個百寶的光明。這百寶光明當然也是理具事造,不過這地方的光明,偏重在「性德」的光明,就是清淨心的光明。蕅益大師說:我們看到這個「表法」,要注意這整個過程是兩尊佛放光──一尊是「釋迦牟尼佛」放的光明─是「修德」的光明;一個是「無為心佛」─所謂的「性德」的光明。所以佛陀宣講『楞嚴咒』之前,有兩道光明同時出現。這兩道光明之後發生什麼事呢?

第四:『一一光明,皆徧示現十恆河沙金剛密迹,擎山持杵,徧虛空界。』這個『一一光明』,第一個『一』是指釋迦牟尼佛的光明,就是我們說的「修德」的光明;第二個『一』是無為心佛的光明,就是我們說的「性德」的光明;一個是菩提心,一個是清淨心。那麼這兩個光明,相互的作用─這時候,兩個光明一接觸,出現了十恆河沙數這麼多的「金剛密迹」─是指「金剛藏王菩薩」。「金剛密迹」有「破障」的效果,是現出什麼相狀呢?他是『擎山持杵』,他左手擎山、右手執持著金剛杵;『擎山』偏重在對治外在的魔境,這『持杵』是對治內在的魔境。這「金剛藏王菩薩」的數量有多少呢?是徧虛空界。修德的光明去跟性德的光明,兩個一接觸…就出現了『十恆河沙金剛密迹,擎山持杵,徧虛空界。』這時候,大眾抬頭仰觀,看到虛空中這麼多的金剛藏王菩薩,內心當中是又畏又愛,祈求佛陀,哀憐護祐,收起了心中的妄想,一心一意要聽佛陀從無見頂相放光所宣說的神咒。

這裡要說明的就是──『楞嚴咒』它的破障功德,來自於「一一光明」缺一不可。你看『楞嚴咒』,你把它放在錄音機播放,對錄音機沒什麼效果,錄音機它沒有明了性嘛!為什麼『楞嚴咒』一定要用我們的「心」去持它呢?因為我們的「心」才有這個修德。你要發了「菩提心」,用菩提心去受持『楞嚴咒』,你才能夠從修德的光明,去啟動『楞嚴咒』裡面性德的光明。你用錄音機播放的話,有什麼功德呢?少了「光明」,錄音機沒有明了性;除非你播放錄音機,聽到的人,他能夠產生憶念,那這個就有效果了。意思是說:你那個修德的「心念」,跟「咒語」接觸的時候,我們內心當中,本身要放出一道光明,《楞嚴咒》本身又是一道光明,兩個光明一接觸,心力跟咒力結合的時候,就『皆徧示現十恆河沙金剛密迹,擎山持杵,徧虛空界』,產生一個滅惡生善的效果。

什麼是「咒語」?它就是一個─「密詮心性」。古德說:一般持咒會產生一種不思議的熏習,它有三種的功德力;當咒語在我們身口意運轉的時候,產生三種不可思議的熏習力量:

第一個、「理法力」:因為每一個咒語,都含攝無量的妙理,所以它能夠念念之間開顯我們眾生本具的一念心性。你在持咒的時候,很自然的你的妄想就會淡薄,很自然的你的善根就會慢慢的增長,因為在它的音聲當中,它含攝了無量的妙理。

第二個、「威法力」:在咒語當中,有很多很多佛菩薩跟金剛藏王的聖號,諸佛菩薩的名號都在裡面,所以你在誦持的時候,能夠感通十方諸佛的加持。前面的「理法力」是偏重在開顯你內心的善根,這個「威法力」就是向外感通十方諸佛菩薩的加持,產生一個本尊相應,有滅惡生善的效果。

第三個、「實語力」:真實的語言。古德說:什麼叫「實語力」呢?一切咒語都是如來秘密的語言。我們凡夫的語言,是自己「打妄想」講出來的;諸佛菩薩的語言叫做「咒願力」。諸佛菩薩在因地的時候,祂「咒願」─把祂自己的善根跟福德,完全迴向給眾生。但是眾生要得到佛菩薩的加持,他必須要有一個東西來含攝,所以佛菩薩就把祂的咒願力,放在咒語當中,所以整個咒語就代表諸佛菩薩的咒願,當你的心跟咒語接觸的時候,你能夠得到諸佛菩薩的祝福跟咒願。

一個人,一旦有了禪定,他的咒願力就不可思議了,不要說是佛陀;在經論上說:一個初禪以上的人,他如果咒願某一個人要死掉,這個人一定馬上死掉,初禪以上就可以了。你要刺激到他的話,他起惡念咒願你,他馬上會把你的生命消滅掉。

當然諸佛菩薩更不可思議了,法身的三昧,祂不斷的咒願─一切的眾生離苦得樂,所以我們在受持『楞嚴神咒』的時候,能夠去感通十方諸菩薩的咒願,這個叫做「實語力」。有這三種力量:開顯善根,滅惡生善,離苦得樂。

『楞嚴咒』─總共有四百二十七句,北宋的長水大師,我們尊稱他為『楞嚴大師』。他的說法是─前面的偈頌主要是對「三寶的皈依」,他認為最末從『唵』開始這八句,才是諸佛菩薩真正的秘密的語言。這個說法圓瑛老法師是認同的。我們過去在佛學院的時候,我的恩師上慧下天長老,他的說法也是這樣,從「唵」開始才是『咒心』。我們一般說『摩訶悉怛多般怛囉』,這個叫咒的名稱,「大白傘蓋」是它的名稱,但是它的咒心指的是從『唵』開始,共有八句。前面的是對諸佛菩薩的讚歎,真實的秘密語言,是從『唵』開始。我們看這咒心──

『唵。阿那隸。毗舍提。鞞囉跋闍囉陀唎。槃陀槃陀你。跋闍囉謗尼泮。虎(合牛) 都嚧甕泮。莎婆訶。』

這八句是整個諸佛菩薩的秘密語言,是諸佛菩薩的一個咒願力。如果我們今天沒有很多時間持整部《楞嚴咒》,持這八句,效果也是非常的好,它也能夠開顯我們的善根、能夠破除一切遮障。

辛三、述德勸持(分二:壬一、略顯果上自行化他功德。
子二、略明因人滅惡生善功德。)

壬一、略顯果上自行化他功德。

本科的『果』是什麼呢?『果人』我們「大乘佛法」的果人,當然就是十方諸佛。就是略顯十方諸佛依止這個『楞嚴神咒』來成就自行、化他的功德。換句話說,十方諸佛為什麼能夠成就自行的功德?為什麼能成就化他的功德呢?因為有『楞嚴神咒』,是這個意思。

(自行化他)『阿難!是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囉秘密伽陀微妙章句,
出生十方一切諸佛。』

這一段先簡單的說明─諸佛菩薩是如何來成就自行化他。說『是佛頂光聚』,『佛頂光聚』是指『楞嚴咒』它的出處,『楞嚴咒』是從什麼地方來呢?是從佛陀的頭頂放光,光明當中出現千葉寶蓮,千葉寶蓮當中又出現了一個無為化佛,這個無為化佛又放出了一道光明,兩道光明的接觸,就開始宣講《楞嚴咒》。

它的標題:『悉怛多般怛囉』,應該要加一個『摩訶』。『摩訶』叫做「大」,『悉怛多』叫做「白」。『般怛囉』就是「傘蓋」;就是它能夠像一個大白傘蓋,來保護加持修行人。『伽陀』就是偈頌;蕅益大師說:什麼叫『微妙章句?』因為《楞嚴咒》的每一個音聲,都具足微妙不可思議的功德;當這個咒聲,你從嘴巴誦讀出去之後,你再聽回去,回到你的身心世界,在你的身心世界運轉的時候,它每一個音聲,都能夠產生破惡生善的效果。那麼什麼叫「破惡生善」呢?總而言之,它能夠『出生十方一切諸佛』─一切諸佛之所以成佛,一切諸佛之所以能夠度化眾生,都是依止『楞嚴神咒』。

蕅益大師說:什麼叫做『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呢?他說:正如前面說的『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諸佛要成佛,要有一個「門」,你看我們要進來講堂,一定要從「門」進來,你不得其門而入,你只好在外面看,就沒辦法進來了。所以諸佛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仰仗『楞嚴神咒』,降伏魔境,所以祂能夠成就這個「通達之門」。

從「因地」來說,這個『門』有兩層意思──
第一個:從門外而進入門內,這是「上求佛道」,這是三世諸佛在因地的時候,仰仗神咒而降伏諸魔。

第二個:是從門內出去,又出去了「從空出假」,十方諸佛要仰仗『楞嚴咒』之門,而得拔濟群苦;諸佛菩薩內心當中無量的咒願,祂希望一切眾生能夠離苦得樂,但是祂怎麼辦呢?祂把祂這樣的咒願力,就放在咒語當中,讓眾生來持誦『楞嚴咒』的時候,能夠跟十方諸佛的咒願力感應道交。

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救拔,有兩種差別──
第一個是「主動性」的:如果你非常的幸運,生長在佛世─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那諸佛菩薩度化你是主動積極,不用你去求祂;諸佛菩薩只要你善根成熟了,祂不管你煩惱有多重,祂也不怕你業障有多深,一旦你的善根成熟了,諸佛菩薩祂就普門示現,現出各式各樣的相狀到你的面前,你不用求祂的,然後讓你的善根成熟、令你得解脫。所以能夠跟佛陀生長在同一個時代的人,被救拔的因緣,很多都是佛陀主動安排的,「為諸眾生不請友」。

第二個是「被動性」的:但是佛陀滅度之後,像我們就很糟糕了…末法時代,我們出世的時候佛陀不在,只有佛像;這時候佛陀就轉主動為被動,佛陀留下了「名號」…祂不能長時間住世,因為長時間住世,眾生就不生好樂心,所以佛陀祂住世有一定的時間。佛陀一旦滅度,佛陀留下了兩個東西:第一個祂的「名號」,第二個祂的「咒語」;那麼加持力也是一樣,只是佛陀不能主動救拔你。你一定要是怎麼樣呢?『一一光明』,你必須要去持誦它,你才能夠帶動那種加持的力量。

佛陀的救拔是──佛在世的時候是「主動」的,佛滅度以後它變成「被動」,你要去憶念祂的聖號,你要憶念祂的咒語。這個地方叫做『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它就是從因地來說,十方諸佛仰仗咒語而能夠降伏魔境;從利他的角度,十方諸佛仰仗咒語而拔濟群苦,是這個意思。

壬二、略明因人滅惡生善功德(分二:癸一、明不持之失。癸二、明能持之得)

「因人」指的是菩薩,菩薩受持『楞嚴咒』有什麼好處呢?滅惡生善。假設我們今天不受持『楞嚴咒』又有什麼過失?

癸一、明不持之失

(不持之失)『汝等有學未盡輪迴,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
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這裡先說明以下的內涵:它的當機眾是誰?它是針對誰來說呢?
首先是『有學』,這個『有學』的範圍就很廣了,小乘─四果以下都叫有學;大乘─佛果以下,都叫有學,範圍很廣。這當中再加以揀別,有學當中的『未盡輪迴』,就是還沒有解脫三界生死的,我們一般說的「凡夫眾生」。

智者大師把「凡夫眾生」又分兩類:一個叫做「外凡的資糧位」,一個叫「內凡的加行位」。這個「內」、「外」是怎麼說呢?

一、「外凡位」:就是這個人是「心游理外」,他這個明了心對真如─二空之理,相應的時間很少很少,大部份的時間都是顛顛倒倒的─心隨境轉。所以這種人他在修學當中,他仰仗的就是那一份的願力,絶不放棄的願力─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完全仰仗對三寶的信心跟願力在支持著資糧位菩薩。所以「資糧位」叫做什麼?叫做「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外凡位。

二、「內凡位」:「心游理內」,雖然他還是一個凡夫,但是他內心跟真如理相應的時間很多,也就是說他有「禪定」。

從以下經文來看,偏重的是我們這些一天到晚打妄想的外凡菩薩。外凡位的菩薩─假設你發心要成就大乘的阿羅漢(阿羅漢就是無生)的果位,你不受持此咒而能夠安穩的依止道場來修學,使令身心遠離內外的魔障,是無有是處,是絕對不可能!外凡位菩薩的特色,這個人他對三寶有信心,你要帶他去做義工,他也主動積極;你要他去拜懺,他也主動積極。但是這個人把功課做完以後,就開始打妄想,因為妄想重。

「妄想」有什麼過失呢?
第一個、打妄想容易向內觸動─你的煩惱跟業力。阿賴耶識,就是你不能夠觸動;阿賴耶識你不要去攀緣它,它不會釋放業力煩惱。一個人打妄想越重的人,他的業障容易現前!「第六意識」跟「第八意識」,兩者是互動的,第八識去創造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去刺激第八識,兩個相互作用,輾轉增勝;所以一個妄想重的人,容易業障現前。打佛七時,你要是一天到晚打妄想,就要小心。

第二個、妄想重的人容易觸動─鬼神障,刺激到你的冤親債主。後文的五十陰魔,都是打坐的時候,一時的「失念」。打妄想了…結果去觸動你的冤親債主,然後他就干擾你。一個外凡位的菩薩,他妄想多,如果不受持『楞嚴咒』來保護自己,要遠諸魔事,幾乎是不可能,所以我們外凡位的菩薩障礙特別多。

前幾天我有一個台北的學生,他們兩個夫婦都受持『楞嚴咒』。這位男眾是個大學教授,他們兩個受持『楞嚴咒』之後,他的同修(女眾)去參加一個讀書會,這個讀書會大部分都是女眾老菩薩…台語班的。有一天她們班上的老菩薩…很用功,但不曉得為什麼用功以後,整個業障現前,全身就是莫名其妙的痠痛,看病也看不好,外道的符水也吃了很多,都沒有效果。後來這個女眾菩薩就說:你持持這個『楞嚴咒心』,就簡單的把這個『楞嚴咒』的功德跟她介紹,這是諸佛菩薩秘密的語言,諸佛菩薩的咒願力都在裡面。這位老菩薩持了七天左右,持完以後,整個病痛幾乎全部好了。這就是你內心至誠懇切的心,可以去啟動諸佛菩薩的咒願力。

其實我們在「外凡位」,最大的問題就是─障礙重重!你看很多人用功上不去,障礙卡住了!就像開車,你這個車子很好,每天做功課,前面有一個石頭擋在你前面,我看你多會用功!一個人不能夠忽略「破障法門」,我們除了車子要前進以外,前面的石頭,有時候你也要掃一掃。印光大師也說:一個念佛的人,要兼持咒語,要兼持「大悲咒」破障,就是這個道理─一個「凡位菩薩」不受持『神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是無有是處!佛陀講得很肯定,他就是針對我們這些整天打妄想的外凡位的菩薩。

有些人是不修破障的,他只修他的正修的;當然你要福報大、善根強,有時候是風平浪靜,但不是每個人一生都是風平浪靜,所以有時候你要持一些咒語來破障,「正行」跟「助行」兩個配合。

癸二、明能持之得

(能持之得)『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眾生,隨國所生樺皮貝葉、
紙素白疊毛,書寫此咒,貯於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誦憶,
或帶身上或書宅中,當知是人,盡其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

前面是說明「不持的過失」,這裡是講「受持的功德」:
說:在六道凡夫的世界當中,隨其所在的國土,國土當中的所有的眾生,那麼這個人隨國所生『樺皮貝葉,紙素白疊毛』─這都是在講「紙張」。『樺皮』是什麼呢?是指樺樹的皮,它特別的輕薄,可以做成紙張來書寫;『貝葉』就是貝多羅樹,「貝多羅樹」它是又長又廣,在西藏經常用來書學經典;『紙素』就是拿竹片去煮,煮成「漿」之後,把它製成紙張;『白疊毛』就是印度一種柔細的草,這種草可製成紙張。以上這四個都是在講紙張,用紙張來書寫神咒,然後把它保存在一個乾淨的香囊。即便這個人內心是昏昧闇鈍,他讀也讀不來、背也背不起來,未能誦憶,但他就是把它帶在身上,或者把它書寫放在他的佛堂、客廳當中;『當知是人,盡其一生,一切諸毒所不能害』,各式各樣的病毒、各式各樣的鬼神都不能傷害他。它有保護、加持的效果,這是個總說。

我們看「別釋」的部分:
○附表十二…攜帶誦持『楞嚴咒』之功德。

┌┄能滅諸難。
├┄能淨業障。
┌┄滅惡┄┼┄能消夙業。
│ └┄不墮惡道。

│ ┌┄菩薩加持。
│ ├┄能滿眾願。
└┄生善┄┼┄同佛功德。
└┄能護國界。

附表十二…攜帶誦持『楞嚴咒』之功德。在本經經文當中講到:不論我們攜帶『楞嚴咒』也好、誦持也好,『楞嚴咒』它有八大功德,我們把它分成兩大部分,第一個「滅惡」,第二個「生善」。

滅惡:

(一)、「能滅諸難」:在《楞嚴經》中,受持『楞嚴咒』或攜帶『楞嚴咒』,能夠消除主要三種災難:第一個「水災」─水不能溺;第二個「火」不能燒,你看受持『楞嚴咒』的人,火燒的時候,隔壁都起火了,他們家不能起火,他有『楞嚴咒』的保護,火不能燒;第三個「毒」不能害,各式各樣的流行病毒,不能傷害你。

像:美國有一個宣化上人,諸位都知道這個公案,宣化上人有一天帶他的弟子到東南亞弘法,因為他的法緣很殊勝,外道就嫉妒,就下蠱。之後,他們不曉得在哪吃了什麼東西,兩個徒弟就中蠱,宣化上人就持『楞嚴神咒』幫他們加持,兩個人就吐出很多的小蟲出來。這個咒語它本身是一個諸佛菩薩的秘密語言,所以它能夠把這個病毒給逼出來,毒不能害。

(二)、「能淨業障」:經文上說,未持咒之前──「今生」所造殺盜婬妄的罪業,無問輕重,一時消滅,『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完全的消除掉。意思是說:你今生所造的殺盜婬妄的罪業,不論是輕、不論是重,都能夠消滅─消除你今生所造的罪業。

(三)、「能消夙業」:這個「夙業」是指你過去的罪業。你過去生當中,一時糊塗所造的罪業,所有的一切輕重罪障,如是積業,猶湯銷雪─就像熱湯來銷除冰雪一樣的這種效果。

(四)、「不墮惡道」:受持『楞嚴神咒』的人,他來生他有兩種功德,第一個、不墮三惡道當中。第二個、不生貧窮下賤的家庭,生在尊貴家。

蕅益大師對於「消除業障」有他的看法──他說:受持『楞嚴神咒』的人,主要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人,他能夠佛前發露「永斷相續」─這個人他在受持之前,他生起了慚愧心,把他過去的罪業,完全發露出來,而且發願永不再造作。這個人以「永斷相續」的慚愧心,來受持『楞嚴神咒』,是「滅除罪障、善根增長」,他肯定可以滅罪,就像前面說的『無問輕重,一時銷滅』。

第二種人,是「雖知持咒,仍犯前愆」─他受持神咒,但是他的過失,還是不斷的出現,這時候「厥罪不滅,但有遠益」,這個人罪沒辦法消除,但是對未來種下一個深厚的善根。『遠益』就是對長遠來說,他來生是有好處,但今生得不到滅罪的效果,因為你沒有起慚愧心嘛!

我們要知道─所有的「咒語」也好、「名號」也好,你要用「覺悟的心」來受持,才有效果!我們看:「佛者,覺也!」諸佛菩薩的功德,一定要以「覺悟的心」來做基礎,如果以「顛倒的心」去受持神咒,今生很難有效果,只是對來生產生效果。所以蕅益大師說:「雖知持咒,仍犯前愆,厥罪不滅,但有遠益。」

我聽過一位老和尚跟我們說一則公案:
以前在埔里有一位比丘,他出家以後很放逸,造了很多的罪,後來他師父實在受不了了,就狠狠的把他罵一頓,把他趕出去了。這比丘被趕出寺廟以後就自暴自棄,就把自己的袈裟給燒了。這個是很嚴重的事啊!「袈裟─是三世諸佛的法衣」,以惡心來破滅法衣。這過失很重的!後來他自己也覺得不對,至誠的懺悔。

有人就勸他說:你趕快持『楞嚴神咒』。他一方面懺悔,一方面持『楞嚴咒』,沒多久…就在夢中,他夢到一個老和尚送他一件袈裟。這是「見好相」啊!諸位要知道:夢中你沒辦法作假的!我們一生有兩個沒辦法作假,第一個「夢中」,第二個「臨命終」,你做不了假!你平常可以作假,夢中你是什麼樣就呈現怎麼樣,它完全是內心的顯現,所以這個夢中的好相一出現,就是「罪滅」。

『楞嚴咒』─只要你真實的覺悟、真實的慚愧,你去受持這個神咒,正如經典所說的「無問輕重,一時銷滅。」但是它的條件是─你要真實的斷相續心,重點在這裡。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19
47:37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22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22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 四種清淨明誨:大妄語戒。勸誦持顯益。

【犯戒過失】經文: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婬,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

【妄語相貌】
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

【損德墮落】
是一顛迦,消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無復知見,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順逆示現,隨類度化】
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 淫女,寡婦,姦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秘言無泄】
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末學。

【臨終陰付】
唯除命終,陰有遺付,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

【諸佛教誨】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

【刻糞之喻】
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旃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云何自稱得上人法?

【妄號之喻】
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

【噬臍之喻】
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

【能斷必成】
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

【判決邪正】
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勸誦持顯益﹕勸持】經文:
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哆般怛囉無上神咒。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神咒。

【顯益】經文:
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劫。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彼尚淫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

重宣佛頂神咒﹕阿難述請。【述遭邪禁】
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愛,求多聞故,未證無為。遭彼梵天邪術所禁,心雖明了,力不自由。

【蒙救未聞】
賴遇文殊,令我解脫。雖蒙如來佛頂神咒,冥獲其力,尚未親聞。

【重宣廣利】
惟願大慈,重為宣說,悲救此會諸修行輩,末及當來在輪迴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脫。

【大眾普請】
於時會中一切大眾,普皆作禮,佇聞如來祕密章句。


在《梵網經》裡,佛陀開示說:「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這個偈頌是佛陀對於受菩薩戒─菩薩弟子的讚歎。說:你這個人發了菩提心、受了菩薩戒,那你受了菩薩戒,你還是跟昨天一樣嗎?有什麼差別呢?不一樣了,你的生命產生變化了,就是「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你在顛倒的心中,已經產生一個「佛種」,我們一般說「菩薩種性」,我們本來是一個凡夫種性,受了菩薩戒以後,從「緣境發心」當中,心、境的和合,這時候你的心態、這個種性產生變化,你的整個生命的方向產生了變化。

所以這個入「菩薩種性」,印光大師講出一個很好的譬喻說:這個人是「王子墜地,功超群臣。」說:這個小孩子在國王的家族裡誕生了,他啥事也沒幹,對國家也沒有貢獻,但是你可不要忽略他─他是個王種啊!你是一個百官,你對國家再大的貢獻,你也不可能做國王,而這個王種他遲早是要繼承王位的。

我們受了菩薩戒以後──不是說,你受了菩薩戒就沒事了,你要保護你的菩薩種性!因為菩薩種性它是「因緣所生法」,在因地的時候,我們是緣境而生的,既然是因緣所生法,它也會因為你的疏忽而失掉。比方說…前面說的:偷取佛法、販賣如來。前面講到「顛倒說法」,這一科「大妄語戒」就是「膨脹自我」,一個菩薩不斷的膨脹自我意識,時間久了,你的菩薩戒的戒體、你的菩薩種性也失掉了;取而代之是「愛見魔」的生起。

壬四、大妄語戒

什麼叫『妄語』呢?就是「心口不實,欺誑他人」;內心「所想的」跟嘴巴「所說的」沒有相配合,目的是為了欺誑他人。這當中有「小妄語」跟「大妄語」。「小妄語」就是一般我們的六根─「見言不見、不見言見」,這種世俗的因緣,心口相違。那麼「大妄語」呢?就是講到「果證」的問題─「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我們一般說的─宣說過人之法。這一條戒,主要是針對「大妄語」,我們說「傷害菩薩種性,斷除一切的善根」,是偏重大妄語來說的。

【犯戒過失】
(雜染成魔)『阿難!如是世界六道眾生,雖則身心無殺盜婬,三行已圓,
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
(妄語相貌)『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
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
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懺,貪其供養。』
(損德墮落)『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殞善根,
無復知見,沉三苦海,不成三昧。』

首先我們看違犯大妄語的過失、對菩薩的傷害:
說:六道眾生一個凡位的菩薩,他已經離開了身心當中的「殺盜婬」三種過失,他的三種梵行已經圓滿成就,但是如果他有打大妄語的習氣,這種過失出現的話,他的「大乘三摩地」還是不能清淨。這個人不斷的膨脹自我、妄談自己修學的功德,甚至於論斷自己的果證,最後終將為自己「愛見的煩惱魔」所控制,而退失他的如來種性。

「大妄語」的過失──
第一、增長貪愛:你為什麼打大妄語呢?因為你貪求名聞利養、貪求別人對你的恭敬供養,「貪煩惱」在活動。

第二、見煩惱:一個「自我意識」很重的人,才會高談自己的果證…邪見嘛!所有邪見的根本,就是「我見」;在一念的生滅的五陰身心當中,執著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自我;有「自我」,就會「我愛」,就會把自己提高;我愛、我慢,就是把自己膨脹。大妄語就會成愛見魔,失如來種,這是對於「自利」的傷害。

「大妄語」的相貌──什麼叫「大妄語」呢?『未得謂得,未證言證』,這個地方『得』偏重在菩提智慧,我們沒有成就無漏的智慧,宣稱自己成就無漏智慧,說你自己大開圓解。『未證言證』這個是約著涅槃的寂靜,證得涅槃等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為了貪求世間美好的名聲、得到別人的恭敬。

(前面「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是─見煩惱;這個「貪求世間尊聖第一」是─愛煩惱。)依止愛見煩惱,對前人來說:我已經證到初果須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乃至於辟支佛,(辟支佛的智慧超過阿羅漢,因為辟支佛空性的智慧通達…阿羅漢就像是燒木成炭,辟支佛是燒木成灰,他對「愛見煩惱」的消滅,是更加的徹底!)乃至於大乘的十地、地前諸位菩薩。

所以大妄語包括三賢位,三賢的加行位─十住、十行、十迴向,你只要說你有禪定…(我們判定外凡跟內凡─資糧位跟加行位的重要指標就是禪定。)你只要說你得初禪,就是大妄語了,這是「過人之法」了!凡夫哪有初禪呢?因為你一個菩薩,你有初禪,那就是加行位的菩薩,那可不是簡單,那是內凡加行位─「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塵,遍觀諸法性,無假亦無真。」那你對真理的觀照,更加透徹了,因為有禪定的加持。

你只要講─你是有上述的情況,在戒法裡面,只要你說你在修行的時候,看到很多、很多的眾生來向你頂禮、來向你請法、來向你皈依,這個就是大妄語了;為一般人所做不到的,這就是過人之法,只要超越凡夫之法,就叫「大妄語」了,不一定要說禪定喔。

講「大妄語」的目的與後果──第一個、求彼禮懺。你自我意識特別重,喜歡別人恭敬讚歎你。第二個、貪求供養。這個人可以說是因小失大,為了貪求生命中,短短的供養跟別人的恭敬,結果把他長遠的菩薩道,那種生死成佛大事,完全破壞了。『是一顛迦,消滅佛種』。他過去生花了很多時間,參加拜懺、參加聽經,點點滴滴,所累積的這些善根,因為一時的貪愛、一時的邪見,整個善根就隱沒了。就好像是一個人,用刀去斷這個多羅木,(多羅木就是印度的樹,長得很茂盛);比喻這個人資糧力─福德智慧資糧,他能夠遠離殺盜婬,這個人不簡單,福慧雙修,但是他打大妄語膨脹自我,就像一個人拿刀,把這多羅木的樹幹整個砍掉,它的枝葉華果也就沒有了。

『佛記是人永殞善根』,這樣對於他的善根,產生永久的傷害,今生也很難建立一個大乘的知見。一個人沒有知見,就很可怕了;一個人對生命沒有知見,他只好跟著感覺走、跟著妄想走!一個人跟著妄想走,你的菩薩戒戒體當然失掉了,你還是佛種嗎?你還是一個生長在佛家的佛種嗎?當然不是了!你成為一個標準的三界凡夫了,只是一個有福報的凡夫,如此而已。所以『沉三界的苦海,不成三昧。』

這段文,講到打大妄語的過失:第一個增長你的貪愛煩惱,第二個增長邪見,最後斷除你過去生,辛辛苦苦所栽培的善根,尤其是你發心去受菩薩戒的戒體也失掉了。

【順逆示現】
(隨類度化)『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
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
如是乃至婬女、寡婦、姦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讚佛乘,
令其身心入三摩地。』
(秘言無泄)『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
(臨終陰付)『唯除命終,陰有遺付,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
(諸佛教誨)『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復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
第四決定清淨明誨。』

我們看看佛菩薩的真實示現,前面是完全自己捏造出來的,這以下說明菩薩是怎麼示現─說:佛陀在滅度以後,的確是教敕了很多菩薩跟阿羅漢示應身─隨類應身,他的確生長在末法時代,而示現種種的形相;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以種種的方便法門,來教化眾生,使令眾生度脫三界的苦海。

佛教的大乘經典─比方說《法華經》、《華嚴經》,佛陀講完經典的時候,他一定問與會的菩薩,哪一個人發願在末法時代來護持這個正法?就有很多菩薩出來,跪在佛前說:佛陀你滅度時,我變現各種的色身,只要有人宣說這個法門,我就護持;只要有人修這個法門,我也護持他!所以末法時代,的確是很多菩薩示現,這些人示現的目的就是─度諸輪轉,來幫助我們、開啓我們的善根,而解脫三界的生死。

他示現的相狀是什麼呢?有時候是現出家的沙門,有時是現在家的白衣居士,或者國王,或者政府官員,或者青少男、青少女,乃至於婬女、寡婦,或者作奸犯科、從事殺生…各式各樣的相貌,他們的目的,就是示現『同事』,跟眾生能夠同一類、同一個事業,依止這樣的『同事』,讓眾生得到歡喜跟信心;最後稱讚佛乘,來宣揚大乘佛法的真實義,使令眾生能夠聽聞以後,如理的思惟而悟入大乘的三摩地。

蕅益大師說:末法時代菩薩示現主要有兩種:

第一、現出「善知識」的相貌:你看天台宗的祖師、唯識宗的祖師、華嚴宗的祖師,有很多都是菩薩示現。一旦他現出善知識的相貌,這個菩薩的作風就要很正常——正常的持戒、正常的修定、修慧、宣揚佛法

第二、現出「非善知識」的相貌:前面講順向,這講逆向。比方說:濟顛和尚,事後證明他是菩薩示現,他示現喝酒吃肉。但只要是逆向操作的菩薩,示現之後,他最後的果報,就不太好。因為菩薩示現是為什麼?「教化眾生」!我們不能夠讓眾生說:我喝酒吃肉,最後還是沒事,那這樣子的話,他來人世間是為什麼呢?他的目的就是「稱讚佛乘」。所以菩薩可以廣開方便門,但是他的目的只有一個:「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讓大家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換句話說:這個菩薩來到人世間,他表演了一手,不管是現出好的相狀,不管是產生壞的相狀,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你看到他的相狀以後,讓你會產生「滅惡生善」的效果,甚至於能夠入理,明白道理,這樣他的示現就成功了。

所以說:『稱讚佛乘』,為什麼要現出這「婬男婬女」的相狀呢?你不是現「善知識」就好了嗎?不可以,因為你要讓眾生歡喜,恆順眾生。現代心理學家也證實了「恆順眾生」的重要。他說:比方說,你見到一個陌生人,你要跟他溝通,如果你想讓他很快的接受你的思想,你不要馬上過去,你在遠處看看他,他有什麼樣的小動作、他講話的語調是什麼,如果你能夠配合他的動作、他的語調,你把你的身心磁場,調得跟他相類似,他很快接受你的思想。事實上如此——「同事攝」!

你一個菩薩,你示現高高在上、很清淨莊嚴,下層的這些…作奸犯科的婬男婬女,他變成婬男婬女但他有善根;這個末法時代,善根強、煩惱重,所謂「根利遮重」的人多的是。

從「大乘佛法」的觀點─佛法不怕你煩惱重,也不怕你業障重,但是你沒有「善根」,就很糟糕了!因為沒辦法度化你,不知道從哪裡下手,你聽到佛法你不歡喜,你就沒救了!你這個人煩惱很重,業障也不少,但是你聽佛法起歡喜心,你這個人就有希望,好過外道。你看外道這個人持戒清淨,但是他沒有善根就沒有用。所以菩薩度化你,他不在乎你的煩惱,佛法有的是藥方,煩惱本來就是生滅法。佛法最怕的是你不吃藥,不是怕你煩惱重,你不吃藥就沒救了,沒救了!你一旦有善根,菩薩就有辦法來度化你,他就可以開方便門,不管你是過去造了善業、惡業,他都有辦法跟你同事,陪著你成長,然後把你的善根啓發起來,是這個意思。

在整個示現當中,可能是一個「順向」善知識的相貌,也可能是一個「逆向」的、一個「染污」的相貌,都有一個共同點──『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洩佛密因,輕言未學』。任何一個菩薩來到人世間,他絕對不會把他的本地風光現出來。說:我是某某菩薩示現,我是某某阿羅漢轉世,洩漏了佛陀秘密的指令;就是佛陀指定他們,末法時代要護持這些修法的人。為什麼呢?因為不能夠『輕言未學』─對一個初學者,你隨便的妄談果證,這就有問題了,什麼問題呢?其實每一個眾生,會跟哪一個菩薩結緣,這個前生都注定好了。你看釋迦牟尼佛祂的弟子,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跟祂好幾生、好幾世了。

蕅益大師在《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得很清楚:說我們為什麼要念佛呢?佛陀四十八願,祂救我就好,為什麼我們要念佛?你要跟佛結緣啊!蕅益大師講得很明白啊,「佛度生,生受化,其中淺易難深,總在於緣。」佛菩薩要度你,你跟他沒緣,他沒辦法度你。每一個眾生跟善知識結的緣,是不同的。有些人是跟某一個西藏法王有緣,有些人跟懺公師父有緣,有些人跟海公有緣,這個是宿世的因緣,沒有什麼對錯。

那麼你說你是某某…你是『文殊菩薩』示現,你打亂了眾生的因緣,每一個人只好來親近你了,不管有緣沒緣,但是你跟他沒緣,他很難接受你教化,他只是來湊熱鬧而已。所以你今天把你自己的本地風光現出來,把眾生跟善知識的整個因緣,完全的亂掉了;他本來應該跟誰學佛法,他依止這個法來修學,他能夠增上的,結果整個因緣的相貌,大家都錯亂了。因為你是文殊菩薩示現,那大家只好親近你了,這樣子不見得對眾生有好處——『輕言未學』!

這當中有一個例外─『唯除命終,陰有遺付。』這個是例外,一定要到臨命終的時候,而且這個人,有很重要的遺囑,要交代給後人。在交代遺囑的過程當中,為了取信於後世,他不得不把他的本地風光開顯出來。為了什麼?為了『取信後世』─開顯他最後的遺囑、最後的教誡,所以他只好說他是某某菩薩的示現,只有這個是例外的。

『云何是人,惑亂眾生,成大妄語』,『云何』就是佛陀的訶責,說:為什麼這個愚痴顛倒的眾生,在還沒有往生之前,就顯出本地風光,迷惑擾亂眾生的因緣,而成就大妄語的過失呢?

我們看中國佛教史,的確有很多菩薩的示現,比方說:豐干禪師——阿彌陀佛示現;寒山、捨得——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示現。

諸位我們要知道一個觀念:只要你的師父還在,你不要說你師父是什麼菩薩示現。因為人家問說:「那你怎麼知道呢?」你說:「我師父是文殊菩薩示現。」我只要問你一句話,你怎麼知道呢?因為「初地不知二地」,那表示你的地位比你的師父還高囉?因為住在樓下的人,不知道樓上的事情,初地不知二地事,你怎麼知道呢,是不是?你看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他有一個很忠心的弟子說:「我師父是大勢至菩薩示現。」印光大師…你看文鈔他把他罵得非常嚴重:「你這個邪見眾生,你再這樣講,我就不承認你是我的弟子!」口氣很重啊!

我們一般會印證這是菩薩示現,只有菩薩往生以後,蓋棺論定,你才可以說你師父是什麼、什麼示現,生前都不能講的,因為你洩漏佛果秘密的旨意啊。所以自己講自己是什麼什麼示現,是上品;你講別人,你也有中下品的過失,因為你怎麼知道呢?而且你這樣講,問題是對佛陀的施設教法沒有好處,佛陀好不容易來到世間,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語言文字,大家依著文字很有規矩的修學──

你說:你的師父是某某示現,大家就不再重視佛法的修學了,開始擾亂眾生的心思了,對佛教的修學次第,整個打亂,擾亂佛法沒有好處!所以絕對不要談個人的果證,一定要記住!

我們講一個小故事─你看那《顯密圓通成佛心要》有一個作者叫做道敐大師,這個人是有修證的人,他是當時的國師,皇帝的國師,地位很高。那麼,有一天,有一個老太婆來求見這個道敐大師,她很傷心說:「師父啊!我的兒子不小心犯了重罪,馬上要被殺頭了,我兒子現在已經至誠的懺悔,他也知道錯了,你可不可以救我兒子一命?我這寡婦就只有這麼一個兒子。」道敐大師可能跟他也有緣,就動了一念慈悲心,說:「好,我盡量想辦法,但是我能力真的不夠,你要求觀世音菩薩,你回去以後,你好好的念觀世音菩薩,他應該可以救妳。」

這位老菩薩回去之後,每天至誠念觀世音菩薩。後來這個道敐大師,過了幾天以後,他就入定,入三昧中,他就以他的三昧力,在虛空當中,現出邪惡的凶相出來。皇上有很多的占卜師,一看到,「唉呦!天上有凶相啊,恐怕有災難出現哦!皇上就很緊張,請教國師那該怎麼辦啊!」他說:「你不要緊張。」他說:「我看這個凶相,要大赦,大赦犯人就有救。哪些人要大赦呢?把那些初犯的,初次犯罪的,有慚愧心的人,把他放回去,你就可以躲過這個凶相。」果然皇上就大赦了,大赦以後,他又入定把那個凶相給收回來。

這個老太婆就很感激,兒子回來了,這是奇蹟啊,就跟他師父頂禮。國師說:「欸!這跟我沒有關係,這是你念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對不對?」所以一個大善知識,他絕對不能夠洩漏他的本地風光,他一定把這種功德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把他引導到三皈依去。這是一個基本的精神,不能夠『洩佛密因,輕言未學』,這是一個重要的思想。

佛陀對我們的教誡─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最後斷除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種清淨決定不可改變的明確教誨。

【不斷無成】
(刻糞之喻)『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為旃檀形,欲求香氣,
無有是處。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
云何自稱得上人法?』
(妄號之喻)『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復法王,如何妄竊?』
(噬臍之喻)『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
(能斷必成)『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
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
(判決邪正)『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佛陀告訴阿難尊者跟末法眾生說:假設不斷大妄語,雖然他廣修禪定、智慧,乃至於修種種的福德,就好像一個人去刻一個乾糞,把它做成一個栴檀的相狀,它本質是一個乾糞。但是你希望它得到栴檀的香氣,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你打大妄語的因地,就是「愛見的煩惱」,你怎麼能夠成就無上菩提呢!

我教比丘要『直心道場』。『直心』─不是我們一般說的有話直說叫「直心」。蕅益大師說:這個『直心』叫做『正念真如』,你能夠觀察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觀一切法空,而安住空「正見」;觀一切法假,而安住菩提心;它是「菩提心」跟「空正見」的結合,以這兩個作菩提的道場,當作根本。

比丘在這個基本的四威儀當中,尚且不能有造作虛假,何況能夠妄稱得上人之法,稱你自己是某某菩薩示現?這譬如有一個窮人妄稱是帝王,他的果報一定要誅滅九族的,你妄稱法王,這又怎麼能夠成就聖道呢?如果因地不真,依止愛見煩惱來修學,那果報當然是迂迴曲折;以此不真的因地求佛菩提,就好像一個人去咬他自己的肚子,你的嘴巴去咬肚子,你根本咬不到肚子,不可能成就的!

所以怎麼辦呢?『心如直弦,一切真實』。我們一定要好好的發菩提心,依止我們的空正見,跟我們內心的善根要相應,『一切真實』,要跟真實的心性相應。那麼依止真實的因地來修三摩地,才能夠永無魔事,我印證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無上菩提。『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如我前面所說的是正知正見,不如此說的是邪知邪見。

蓮池大師他曾開示說:一個人久居高位不祥!一個人的「菩薩道」要進步,你在大眾當中,不要站「太高的位子」,對你不好!

一個人的進步來自於增上慚愧,如果你的生命真的想要積功累德、想要成就聖道、趕快成就往生的善根,不要居在高位,那是很不得已的,很不得已的!因為高位沒辦法積集能量,那一定是低處,你看:所有的能量是往「低處」跑!所以站在高位,那是真的不得已的,這個人是犧牲;沒辦法,沒人要站,那你就自己要修觀了。如果你的責任是一定要站在高位,那你只好說:「佛說菩薩,即非菩薩,是名菩薩」,只好這樣子。所以做「方丈和尚」也是不吉祥,那你只好說:「佛說方丈,即非方丈,是名方丈」;你說我是個假名,我自己不當方丈想。

因為你今天居在高位,你很難修行,你試試看,你非常難修行!你那個「高慢心」一生起,你自己有時候不知不覺;那你高慢心一生起,你這個人就開始退步了,你都不知道,你開始退步了,退到不得了的時候,等你發現的時候,來不及了,聰明的人是居在「低位」,「高手!真正的高手!」是躲在牆角的,因為正好修行。

己二、明誦咒治習(分二:庚一、勸持顯益。庚二、重宣神咒)

本經的「正行」:是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的理觀。「助行」:有兩種事修,一個是「持戒」,第二個是「誦咒」,以誦咒來對治我們的習氣,這當中有兩段:

庚一、勸持顯益。(看持咒的功德)

(勸持)『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
摩訶薩怛多般怛囉無上神咒。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
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

假設有一個人,他的殺盜婬妄的習氣,這個習氣我們一般叫做「種子」,那種潛伏性的種子,很強不能滅除。前面的四種清淨明誨,主要是對治煩惱的現行─要求你不能這樣做、不能那樣做,這是對治現行。有些人,他沒有現行,但是他的煩惱種子很多,那怎麼辦呢?『持咒』。因為持戒,不能對治阿賴耶識種子,只有「現行」才能夠用持戒來對治,所以用誦咒來對治煩惱種子。

佛陀教我們──要一心的去誦持:從佛頂放光所宣說的『摩訶薩怛多般怛囉』。這個是咒的題目,『摩訶』叫做「大」,『薩怛多』是「白」,『般怛囉』是「傘蓋」─「大白傘蓋」就是這個保護修行人的善根、遠離魔障,有這兩層意思。那麼這個『咒』是從什麼地方出來呢?是佛陀的三十二相的第一相─「無見頂相」。從這無見頂相當中放光,光中出現千葉寶蓮,寶蓮中有一尊無為心佛,從這個地方來宣說神咒。就是:從頭頂肉髻當中,放出百寶光明,百寶光明現出千葉寶蓮,有一尊無為心佛,坐在寶蓮花中,來宣說神咒。

佛陀把『楞嚴神咒』說成「心咒」是什麼意思?
蕅益大師說:這個咒語為什麼叫「心咒」呢?因為它有「密詮實相」的功能。前面的正見篇的經文,我們用很多的語言文字來發明:「什麼是達妄本空?什麼是知真本有?」透過語言文字的一個顯教的發揮,(透過語言文字的教導叫「顯教」),你可以講得很清楚。但是『咒語』它是沒有語言文字的,只有聽聲音,所以『誦咒』是不能分別的,要離言說相、離分別相。佛陀透過這音聲的帶動,在你心中運轉的時候,欸!有它「開顯真如」的效果。

我有一個學生,他誦持『楞嚴咒心』,就教他的兒子誦持『楞嚴咒心』。他的兒子是小學生,他兒子沒有聽過佛法,也沒有受三皈五戒,但是作了幾天功課以後,欸!這個小孩子的內心有變化,他經常會找他母親懺悔,做錯事會懺悔,他「迴光返照」的善根生起。一個人做錯事會去懺悔,表示這個人心中的電燈點開了——自覺、自審、自調的功能。不一定能夠自調,但至少自覺、自審這兩個功德現前。這個小孩子就是持『楞嚴咒心』,沒有做其它的事情。所以這個持咒,為什麼叫『心咒』呢?它有秘密的開顯真如本性的功德,叫做『心咒』。

【顯益】
(習深尚證)『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歷劫因緣,恩愛習氣,
非是一生及與一劫,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
彼尚婬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
(況顯發心)『云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
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

佛陀講出一個實際的例證,說明受持「楞嚴咒」的功德──
佛陀說:「比方說,阿難尊者你過去生跟摩登伽女是多生多劫的因緣;古德解釋說,其實阿難尊者跟摩登伽女是五百世恩愛夫妻的因緣;這五百世相續的生命當中,所累積的習氣,已經不是一生一劫所成的。但是當我一宣揚神咒,摩登伽女在一個愛煩惱特別麤重的情況之下,都能夠當下脫落煩惱;乃至於回到楞嚴會上,在佛陀宣說七處破妄、十番顯見以後,她就證得阿羅漢果。她是一個婬女,煩惱這麼重,而且根本無心修行,以神咒的力量的加持,尚且成就了阿羅漢」。

我們看這段經文,摩登伽女證得阿羅漢是一場意外,她根本不想修行;她是看到阿難尊者很歡喜,就叫她母親用咒語去迷惑阿難尊者,誰知道文殊菩薩,把她的咒語破壞了,帶他們兩個回去,然後聽佛的說法而證阿羅漢果,就這樣子!當然世間上沒有意外,應該說她過去生跟三寶的緣結得很深、很深,這種人是標準的根利遮重、煩惱很重…你看她是一個婬女,煩惱重,但是她善根強。佛陀舉出這個例證,意思是說:摩登伽女煩惱這麼重,而且根本沒有真正想修行,因為咒語的關係,都可以證得無學,可見這個咒的力量是多大!何況你們這些聲聞人,(聲聞人的特性是所知障重,煩惱輕薄),而且又迴小向大,發了菩提心,你們來持咒,那更是『猶如飛塵揚於順風』,飛塵本來就很輕,(煩惱淡薄),大風一吹,這個當然飛塵就消失了,有什麼困難呢?

從經文,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佛陀講持咒的功德有兩個:第一個、它有「滅除煩惱習氣」的效果:你看摩登伽女煩惱這麼重,持咒之後,都可以使令她愛心永脫,滅除煩惱。第二個、「增長善根」:使令她成就阿羅漢果,不是滅惡而已,還有生善。好,我們看…

庚二、重宣神咒(分三:辛一、阿難述請。辛二、如來正說。辛三、述德勸持)
辛一、阿難述請(阿難尊者的一個「述請」─自己遭遇的敘述跟請法:)

(述遭邪禁)『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愛,求多聞故,
未證無為。遭彼梵天邪術所禁,心雖明了,力不自由。』
(蒙救未聞)『賴遇文殊令我解脫,雖蒙如來佛頂神咒,冥獲其力,尚未親聞。』
(重宣廣利)『惟願大慈重為宣說,悲救此會諸修行輩,末及當來在輪迴者,
承佛密音,身意解脫。』
(大眾普請)『於時會中一切大眾,普皆作禮,佇聞如來秘密章句。』

這段經文,阿難尊者講出他個人的想法,之後他請求佛陀宣說神咒。

這時候,阿難尊者聽到佛陀宣揚『楞嚴神咒』的功德以後,他就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佛陀啊!我出家十二年來,我依止的心態『恃佛憍愛,求多聞故』,我就仗恃佛陀對我特別的寵愛。阿難尊者─他在所有佛弟子當中,他有兩個特色:第一個、他是佛陀最小的堂弟,跟佛陀有親屬關係。第二點、他一出家就當佛陀的侍者。我們看律典裡面的一些記載,佛陀對他,的確特別的關懷,這是事實。從佛陀今生的應化來說,他跟佛陀的因緣很深、很深,在這種情況,他產生一個錯覺─『如來有無量三昧,不勞我修』,佛陀隨便送我一個三昧就可以了;所以他一心一意只求廣學多聞,沒有把文字的多聞,轉成內心的觀照,所以他就不能證得無為的功德。

遇到了摩登伽女大梵天咒的時候,他就被它所控制了。他在當時的情況:『心雖明了,力不自由。』他完全作不了主,力不自由,但至少他內心還很清楚。所以歷代祖師大德,在判定阿難尊者的情況,都認為他沒有失掉戒體。理由在哪裡?就是在『心雖明了』。當阿難尊者遇到了摩登神咒,是只有起煩惱,沒有「起顛倒」─他還能夠憶念如來說:『如來大慈,寧不救我。』可見這個人沒有起顛倒,所以他他的戒體沒有失掉,理由就在這裡。

這裡,阿難尊者回憶他在前面的一個遭遇──幸賴文殊菩薩將咒往護,來到現場就把我給救出來了,當時蒙如來佛頂神咒…但是他是什麼情況呢?『冥獲其力,尚未親聞。』因為文殊菩薩來到現場的時候是『默誦神咒』…——『默誦』,所以阿難尊者他即便被救出來,他也沒有聽到這個咒的真實音聲,所以這時候,惟願大慈如來,重新為我等宣說。

為什麼呢?以大悲心來救拔與會的修行者─特別是指的凡夫眾生,煩惱障重,善根薄弱,的確需要這個咒語的幫助;又特別是末法眾生,障深慧淺,仰仗佛陀這個秘密的咒語,希望得到身心的解脫。於時會中一切大眾,聽到阿難尊者的請法,心中充滿了期待,願意來聽聞佛陀宣說這個秘密的『楞嚴神咒』的章句。由上可知,阿難尊者請法,有兩層意義:第一個、為與會的「凡位菩薩」來請法。第二個、為了「末法時代」來請法。

到這個地方,我們整個《楞嚴經》的理觀、事修,大概講得快要圓滿了,最後我用一個故事來作總結──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天,佛陀帶了諸位比丘到處遊化,走到了一條河的地方,因為佛陀規定:遇到河,不能顯神通飛過去,不可以的,一定要坐船。所以佛陀就帶了僧團,坐船,慢慢、慢慢的從此岸要到彼岸過去了。那麼這時候,佛陀看到滔滔的海水,這個船緩緩的前進,就有感而發,他就問諸弟子說:「諸位比丘啊,你們知道有什麼東西,它跑得比『光明』還快嗎?」有弟子說:「欸,我們的心念嘛」!佛陀說:「如是、如是,沒錯!」佛陀又問說:「那有什麼東西,跑得比烏龜還慢呢?」沒有人知道。佛陀第三個問題說:「有什麼東西是完全不動的,就像死水一樣,完全不動的?」也沒人知道。佛陀說:「這三個東西答案都一樣,都是『心念』。」

第一種人:這個人的心,跑得比『光』還快,這個人是「積極奮鬥」─以本經來說,這個人「理觀、事修」都具足。一個人學佛以後,真的有些人進步很快,真的是這樣,三個月沒看到他,真的脫胎換骨,身口意都改變了!因為他真實在觀照,他念念是向內觀照,不斷在修正自己的心態,「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他的心慢慢慢慢被他帶回家了。所以這個人,你看他一天一天的增長,真得看出來進步。這是第一種人─積極奮鬥,這個人當然「活在未來」。這個人雖然現在不夠好,但是未來是充滿光明的,我們說這個人修行上路了。

第二種人:是屬於「懈怠放鬆」型的,慢慢來的─要以本經來說,這種人進步慢、是屬於「事修」的,每天做功課念佛、持咒,但是缺乏理觀。古德說:修道多辛苦!憑著你的那個念力,跟你無始的煩惱罪業抗拒─缺乏理觀、缺乏「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的理觀,自己弄得很辛苦,進步也很慢。

第三種人:「按兵不動、醉生夢死」,標準的生死凡夫─完全活在過去,你前生是怎麼樣,你今生還是這副德性,來生還是差不多,生命的水流沒有改變,一灘死水。

《楞嚴經》的修學─當然不是說我們學完《楞嚴經》就怎麼怎麼的,不是這個意思。《楞嚴經》可以讓你「認清路頭」;我至少知道高速公路怎麼上去,所以這裡我們講「開悟的楞嚴」,你知道你的生命是「從什麼地方來」,你也知道「你將往哪裡而去」。

一個人一定要看到─過去跟未來,你才知道你現在該做什麼!當我們談「現在」─其實是離不開過去,也離不開未來;如果你把過去跟未來都拿掉,「現在」就沒有意義了,這個就是「醉生夢死」。活在現在─你就活在現在的因緣,柴米油鹽醬醋茶!你要知道你的佛性是什麼?你從什麼地方來?你最初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一個人一定要了解過去的,找到你的根、找到你的本來面目,你這個人才真實的安住下來,否則你的心就一直在動,你沒有根的人,就會飄浮不定。

研究《楞嚴經》的人─雖然你還有很多煩惱沒有對治,你有很多的罪業沒有懺,但他不緊張,安住在「不生滅心」;觀察「生滅心」中,有很多如夢如幻的影像,我只要不隨妄轉,最起碼我可以做到「帶業往生」、我能夠「正念分明」、我能夠「不隨妄轉」。

修學《楞嚴經》──首先,它讓你知道「你從什麼地方來?」找到你的根,當然你如果你再把淨土放進去─「你將往哪裡而去?」「我將往淨土而去!」那就更好了!「禪觀」了解過去,「淨土」規劃未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修行方法。你把《楞嚴經》的思考模式,再配合佛號的「信、願、持名」,你這時候,真的是如古人說「猶如帶角虎」,老虎就很厲害了,再加上兩隻角。

我們看《楞嚴經》它的修行方法不多…怎麼樣修、什麼波羅蜜…相對於《法華經》、《華嚴經》的廣開方便、怎麼樣的修行方法…講得不多,只講到「持戒」跟「持咒」。主要是建立你一個正確的思考模式─如何正念真如?菩薩如何安住?如何發菩提心?這一部分講得很多,就是「調整心態」。

《楞嚴經》就是要調整你的心態!你第一步走對了,你第一個「因種」走對了,先找到我一個「佛種」…走對了,你後面就越走越對;你第一個種子錯了,你後面就全部錯了,你再怎麼用功都沒有用。《楞嚴經》很重視你的「因地發心——因地的種」,你第一個因種,對不對是很重要;你不是學佛以後就開始跑,不是啊!你要找到你的方向,方向對了,你跑才有用,你的加行才有用啊。古人說:你沒有讀《楞嚴經》,你沒有「明心見性」,沒有資格談加行。

你拿了『沙』去煮半天,最後變熱沙。所以說為什麼現在很多人,一修行就著魔,一修行就出事情,你根本沒有準備好,你怎麼有資格修行呢?

《楞嚴經》第一個:「端正其心」,你應該用什麼心態來修行,而不是趕快要去衝,你把你的心態調正─什麼是菩提心、什麼是空正見,這兩個根本抓到了,你才有資格談修行的問題,你才有資格談後面的《法華經》、《華嚴經》,那是——廣修方便、積集資糧,你才有資格談這些問題。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19
53:21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21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21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四種清淨明誨:盜戒。經文:

盜戒。經文:
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己得上人法,炫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捨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若諸比丘,衣缽之餘,分寸不蓄,乞食餘分,施餓眾生。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壬三、盜戒。

我們這一科,是講到本經的「四種清淨明誨」,也就是:正式的發明「菩薩的戒法」,這個菩薩的四重戒法,跟我們之前所學的五戒,乃至於出家的聲聞戒,有什麼差別呢?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我們在上一科當中講到「止觀」,對於我們修學《楞嚴經》的人,他的特點:就是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修《楞嚴經》的人,他對生命的相狀,是沒有任何意見的,反正「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所以《楞嚴經》它的整個生命是「向內」去觀察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

什麼是『真如』呢?簡單講:就是我們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也就是你現在打妄想的這一念心。「現前一念心性」在觀察的過程當中,有兩個重點:第一個、你要成就「離一切相」。第二個、要成就「即一切法」。

在我們的菩薩道當中,首先你要成就的是,你要把這個離一切相的「心性的本體」先找到。我們一個凡夫眾生,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內心當中有業力─可能是善業,也可能是惡業。所以我們只要跟外境接觸,你心中一定會出現「相狀」,一定有相狀的,因為有業力,它就會出現相狀。這個相狀,可能是安樂的、你歡喜的相狀,也可能是痛苦的相狀,也可能是一個雜染的相狀,也可能是一個清淨的相狀,有各式各樣的相狀。因為我們過去造了各式各樣的業力,所以你跟人事接觸的時候,心中有很多、很多的相狀會出現。

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只要是一個有形相的東西,它就是一種「生滅變化」之法;它是生滅變化的,而且虛偽無主,它往哪裡「變」,你做不了主的!當我們心中出現相狀的時候,你一旦「住」在這個相狀,你這個菩薩就躁動不安了。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學佛很久,他功課也做很多,但是他那個情緒,變化多端,你就知道這個人心中一定抓了很多的相狀不放,弄得自己─心有千千結。

所以,我們剛開始,在觀照這一念心的時候,先用「空觀」。「空觀」它的特點,就是直接照了我們心性的本體——「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的心中本來沒相狀的,所以我們抓了很多相狀,其實是失去我們原來的面目。所以你修「空觀」的人─你會慢慢、慢慢…明了的心跟相狀會慢慢的脫離,把這個心中這些灰塵、這些相狀慢慢的脫離…慢慢脫離,我們講:「還它個本來面目」。你本來就沒有相狀的,你一直要把這個相狀抓住,其實是我們自己障礙自己,就是這樣子。

世間上,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就是「你自己」!「外境」不會讓你痛苦的,它只是一個助緣而已;「外境」是一個業力的顯現,顯出一個相狀,但是接不接受、執不執著看你;要不要顯現這個,是你沒辦法決定的,但是你要不要把它執取,這個是你可以做主的。

我們修「空觀」的人,特點就是──你心中的相狀還是會出現,但是你慢慢、慢慢能夠達到「無住」,你是住在一念的心性,以「無住為住」。所以修「空觀」會讓一個人輕鬆─心無罣礙,無有恐怖,做你該做的事情。那麼你一個人修空觀的人,慢慢、慢慢你的心,對這個相狀,就有免疫的功能,慢慢、慢慢…「離一切相」。但這樣還是不夠的,這個是比較消極的─先把自己安住下來。

那下一個工作呢?就是:「即一切法」。菩薩要發起廣大的願力,生命是要有目標的,這個時候菩薩修學「假觀」。「假觀」有兩個重點:第一個、觀察諸佛的功德,甚至於希求好樂之心;諸佛菩薩無量無邊的波羅蜜,菩薩有好樂心。第二個、觀察眾生的苦惱,菩薩有這個慈悲救拔的心。

菩薩在觀一切法空的時候,他生起了兩個願望:第一個要上求佛道,第二個要下化眾生。依止這個願力產生菩薩的動力,開始懺悔業障積集資糧。

菩薩在整個生命當中,他遇境逢緣,其實他就做兩件事情:首先,想辦法讓自己「離一切相」。其次,讓你自己的願力不斷的提升,成就無量的波羅蜜的功德莊嚴,「即一切法」。「離一切相」─我們叫「清淨心」或者叫「空正見」;那麼「即一切法」這一部分就是「菩提心」。你的「清淨心」跟「菩提心」結合起來,這個就是我們說的─你成就了菩薩種性。

這個「菩薩種性」就是─整個菩薩的一個「戒體」。所以我們在研究戒法的時候,你每一個殺盜婬妄這四個根本戒法,你一定要跟你的「菩提心」、「空正見」要相融通的。菩薩的「戒定慧」是互含互攝的,它沒辦法切割的;不像聲聞戒法,戒就是戒、定就是定、慧就是慧,三個沒有很明確的直接關係,只有間接的關係,但是菩薩的戒法它不是,「戒法」跟「止觀」一定有關係。

我們在研究「菩薩戒法」的時候,它每一條戒法的解釋,你會發覺有兩層意思:第一個、它的一個表層含義─就是佛陀制這一條戒,是對菩薩的一種身口意的規範,這是一種「規範義」。第二個、它有它深層的含義─就是佛陀在制這條戒的時候,祂是在發揮菩薩道的精神,有它深層的「精神」。

比方說:我們看前面的「殺戒」來看─就是佛陀要求我們,不能夠去傷害有情的生命,這個是「表層意思」;但是你看經文裡面,佛陀有祂的深意,就是你不能吃眾生肉,因為你這個菩薩道的精神在「慈悲護生」,你要尊重生命!你今天好不容易產生了「空正見」,產生了「菩提心」,你每天吃眾生肉,傷害你菩薩道的精神,慈悲心沒有了;慈悲心沒有了,菩提心也沒有。

所以我們在研究菩薩戒法的時候,你一定要掌握兩個重點,第一個是它表層的規範,第二個是它深層的精神。但從經文來看,佛陀對於它的內在精神的發揮,比例是更多,比它規範的內涵是更多。我們看經文就清楚了:

壬三、盜戒:「盜戒」基本的表層定義,就是「不予而取他物」─主人沒有給予,但是我們用非法的手段來奪取他人的財物,這裡包括了私下的「偷」,公然的「搶」,乃至於用「欺詐」的方式來騙取,統統屬於盜戒所收攝。

(持戒功德)『阿難!又復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犯戒過失)『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
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
彼等群邪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預記末法)『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姦欺,稱善知識,
各自謂已得上人法,詃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

首先:我們把盜戒的一個「持戒功德」,它的一個相貌表達出來:在凡夫的六道眾生當中,身為一個菩薩能夠做到『其心不偷』,就是我們內心當中,不再隨順於偷盜之心,菩薩他的戒體─菩提心與空正見,跟外境接觸的時候,能夠不隨順於偷盜;那麼這樣子在因地上,不隨順於偷盜;在果報上,就慢慢、慢慢不隨順生死果報的相續,所以它的標準就是『其心不偷』。

為什麼不偷呢?佛陀講出一個理由:就是我們修學大乘的『真如三昧』,我們的目的要出離三界生死的,但是如果偷心不除,生死是不可了的。這裡的『偷心』它有兩層的意思,我們前面說過,第一個、表層的一種身口意的規範,第二個、深層的一種精神。從偷盜的精神來看:什麼叫『偷心』呢?只要你還貪求「三界的依、正二報」,這個就是偷心了;對「生命的果報」特別的執著、念念不忘,這個就是偷心了。

因為這樣會傷害你的「空正見」,也傷害你的「菩提心」了。這以下的過失,主要的是約著表層的規範,說:「為什麼不能偷呢?」這裡有一個重要的理由:假設一個人他有多聞的智慧、有少分的禪定,他的功課的加行也非常的多,但是他經常會去奪取他人東西的一種欲望跟行為,那麼他最後會得到什麼果報呢?「邪道」,邪曲之道!這個邪道眾生,經文上講到兩類的眾生:第一個是「畜生道」,第二個是「鬼神道」,這兩個道都是「心術不正」。

什麼叫『必落邪道』呢?
一、福報大的是一種『精靈』─這個『精靈』牠的本位是「畜生類」。比方說:牠是一隻老虎或者是一隻狐狸。這個畜生,因為牠過去生的習氣是偷盜,牠喜歡去佔別人的便宜、去偷取別人的東西,所以牠就盜取日月的精華,時間久了之後就變成精靈了─狐狸精、老虎精等等;牠就是吸收日月的精華之後,牠就能夠變現作人,變現成男眾、女眾…各式各樣的變現,這個叫『精靈』。

二、中品『妖魅』─前面的精靈,牠的本位是畜生,這個地方的本位是「鬼神」,但這個鬼神牠是歡喜偷取人類的精氣,把人類的精氣吸走以後,變成他個人的能量,也可以做各種的變現。

三、下品的『邪人』─這是一個人道,這個人道,他為前面的精靈跟妖魅所附身,來當作他們的一個媒介,幫他們做事情的,叫『邪人』。

那麼這個邪人是『諸魅所著』─為前面的精靈跟妖魅之所附身;這些人─彼等群邪,都有他相應的眷屬,都是邪知邪見、無慚無愧的,而且都是自己認為成就無上道的。

這以下是佛陀的預言──說:在我(佛陀)滅度之後,到了末法時代,五濁惡世、魔強法弱的時候,這些妖邪的精靈、妖魅、邪人,就開始出來活動了。這些惡人出來活動,是以什麼方式呢?是『潛匿姦欺,稱善知識』─他把心中欺詐、欺誑之心,把它隱藏起來,表面上裝出一副大善知識的樣子,每一個人都自己認為自己得上人法;說:我是某某的古佛轉世、某某菩薩轉世…。

他為什麼把自己的生命抬高了呢?他的目的就是要『詃惑無識,恐令失心』。『無識』就是說,他對佛法的知見、他對佛法「諸法因緣生」的道理,沒有很深刻的體驗。『詃惑』,『詃』就是這個人,他會經常談論這個吉凶禍福─說你這個人,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災難、什麼時候會有什麼樣的病痛…以這樣一種吉凶禍福的口氣,來迷惑這些沒有知識的人。

那當然這個人也搞不清楚生命的緣起,也不知道世間上果報是有因果的,他也搞不清楚,就『恐令失心』。他就被這恐怖的言詞,失掉了一種正確的判斷力,六神無主啦;尤其一個人遇到病痛、遇到災難現前的時候,他更是六神無主。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個人以善知識的姿態出現,「妄談吉凶」,結果呢,『所過之處,其家耗散』─這個人所到之處,眾生為了要消災免難,就把金錢供養出去,結果整個財富就要耗盡了。

這裡的盜戒,它的一個深層意思,我們看後面的經文,他不單是偷盜財物,他是『偷取佛法,販賣如來』,這個過失是比較重的,後文會講到。我們先做一個簡單說明──只要是在世間上出現一個佛教的善知識,不管他是哪一個宗派,有兩個共同的原則,是不可以犯的─兩大禁忌。(一犯到這兩個重要的標準,這個人就不是善知識了。)

第一、一個善知識不能夠「自我膨脹」─妄談自己個人的修證:比方說,他在大眾場合宣揚他自己持戒修苦行的善法,更嚴重的是宣談自己個人的「果證」,這是佛教的大忌,因為你個人的修證,你談出來有什麼用呢?佛教的理論是「諸法因緣生」,我們把「法門」提出來,每一個人依照法門去修持,他就能夠離苦得樂,如果我們妄談個人的修證,產生個人的盲目崇拜,使令整個學佛的焦點,就失去它的焦點,大家不是在學佛法,是在學你個人的行為,這對整個佛教來說,不是好事情。所以一旦是在自我膨脹,這個就是有問題。

第二、「顛倒說法」─法說非法、非法說法:一個善知識絕對不能夠在公開場合,妄論感應神通、吉凶禍福,不可以的!因為你這樣子,會讓大家產生一種向外攀緣的心。

佛教的根本思想就是─迴光返照,「向內安住」的。法師的責任就是─「弘護正法,開人智慧」,開啟他人心中的光明。那麼「自我膨脹」跟「顛倒說法」,都有誤導眾生的過失,把眾生誤導到另外一個方向去,所以在後文說:偷取佛法,販賣如來,這一部分佛陀發揮的比較多,有很深重的教誡。

(佛教捨貪)『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捨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
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
(違教深害)『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
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為小乘道。
由是疑誤無量眾生墮無間獄。』
(捨貪近道)『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地,能於如來形像之前,
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
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
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
若不為此捨身微因,縱成無為,必還生人酬其宿債,
如我馬麥正等無異。』
(諸佛教誨)『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
第三決定清淨明誨。』

這一段,佛陀把整個『其心不偷』,它的一個內在深層的精神,發揮得非常詳細。什麼叫「其心不偷」呢?

說:我教比丘,這個『比丘』當然包括了聲聞比丘,也包括了菩薩比丘。『循方乞食』─身為一個出家的比丘或者是菩薩比丘,他乞食的時候,是不能有分別心的,不能選擇對象的,他是平等的、按照次第的一家一家來乞食。為什麼呢?因為捨棄貪求之心。依止這個─對三界果報的貪求捨棄以後,就有助於成就我們無上菩提之道,所以諸比丘等,不能夠在大界當中,烹煮熟食或儲存飲食。

菩薩道的一個精神─『寄於殘生,旅泊三界」,菩薩在觀察生命,他把生命當作是一個大海中的水泡。他觀察我過去的業力,創造我現在的身心世界,我有一個外在的色身、有內在的感受跟想法,那麼這個身心世界?只就是一個廣大大海中,一個暫時存在的水泡,它隨時會破滅的,所以我只是暫用這個還沒有破滅的水泡、這個色身來修學佛法,三界的生命只是暫時借住的,這叫『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身為一個菩薩,他經常保持一種精進,把今生當作最後一生,從此以後再也不來三界了。

佛陀在訶責「偷盜之心」之前,先把佛陀的教誡表達出來──一個菩薩,他的心態就是『寄於殘生,旅泊三界』。諸位…你要是讀蕅益大師《梵網經菩薩戒》的「戒體篇」,你會發覺:一個人要得到「菩薩的戒體」是不容易的,就是這一句話─『寄於殘生,旅泊三界。』你憑什麼受菩薩戒,憑什麼?憑的就是這一句話。你把整個三界的果報,當作一個暫時的因緣,你生命的目的,就是這個過程─積功累德。所以如果說你今天的心情,向外執著的心,還是很重,包括你的色身、包括外在的東西,你都執著很重,你這個菩薩戒體,可能只是跟菩薩戒結結緣而已。這裡就道出「菩薩道的精神」:菩薩來到人世間,假借這個暫時的生命,來「積功累德」做最後的衝刺,從今以後要解脫生死……「示一往還,去已無返。」

佛陀先把菩薩道的精神表達出來,假設我們今天違背這樣的一個精神,是什麼過失呢?『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這個『賊人』,什麼叫『賊人』呢?古德解釋說:就是在佛法當中,你出了家,也穿上了袈裟…現出了出家比丘、比丘尼的相狀,但是你卻依止「外道之法」來教導你的弟子。什麼叫『外道之法』呢?你跟你的弟子講一些吉凶禍福、神通感應;這就是「假我衣服,裨販如來」。

這地方有兩個過失:
一、『販賣如來』─佛的功德是宣說正法;「佛」有說法之恩。結果你現出佛的相狀,因為你出家就是現出佛的清淨幢相,結果你沒有宣揚正法,你講的是外道法,讓佛的功德在世間消失掉─『販賣如來』,把佛的功德給販賣出去了,你沒有扮演佛陀說法的角色。

二、『偷取佛法』─佛法有開慧之恩,你宣揚了佛法,進入到眾生的心中,一定要把眾生心中的光明點亮,讓他知道什麼是功德相、什麼是過失相,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你要讓他產生一個抉擇判斷的能力,他自己要自覺。一個人生命的改變,來自於「自我覺悟」─自覺、自審、自調,他才能夠自我反省、自我調伏,他生命就慢慢離苦得樂─「法」有開慧之恩。結果你宣揚了佛法,他跟著你學這麼多年,他越學越顛倒…越學越顛倒,所以說,這不但是販賣如來,還把法的功德─開慧的功德也失掉了。

這種人的結果─就是造種種「業」,這個『業』當然是偷盜之業,偷盜了佛法、偷盜了佛陀。『皆言佛法』─把這個外道之法,都說成是佛法,反過來卻『非』…這個『非』是誹謗如法持戒、如法說法的比丘、比丘尼,說他們是小乘之道,不知道善巧方便。結果呢?就有兩個結果了,『由是疑誤無量眾生』,第二個『墮無間獄』。從利他的角度,跟著他學的人,每一個人都是顛顛倒倒,一盲引眾盲,相繼入火坑。第二個,他自己因為誤導眾生的關係,死後墮入無間地獄了。

這裡「偷盜」最大的過失:『偷取佛法,販賣如來』。他的過失在哪裡呢?就是「誤導眾生」!

佛教是很重視你的知見,「知見」最重要,因為你的行為,是來自於你內心的判斷;人生就是一個抉擇,你要這樣做、還是那樣做,你選擇A跟選擇B,後面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所以當我們一個人的知見模糊的時候,這個人就沒有希望了。

在佛法中你注意─你學《唯識》你就知道,所有的煩惱裡面,最大的煩惱、最大的過失是什麼?諸位知道嗎?是的,「愚痴」!沒有一個過失比這個嚴重,愚痴的人造罪是無慚無愧。我們從「果報」可以看出「因地」:你看有些人,他得果報業障現前,欸…他拜懺,一下子業障就消除,他的果報不會堅固;有些人業障一現前的時候,怎麼懺都沒有用,就是你因地的時候是「無慚無愧」。依止邪知邪見、無慚無愧所造的業,得果報的時候,那幾乎是一種定業不可轉。

我們今天明白道理,有時候會一時糊塗,也會造業;但是明白道理的人,他會產生一種「自我反省」的力量,他會有慚愧心。「慚愧心」在造業的時候,不管是在「方便時」─造之前,或者「正造作」的時候、跟「造了之後」,他慚愧心不斷的活動,這個人造罪是怎麼情況?他踩了剎車!這個車子踩剎車,雖然撞上去,力道沒那麼強。一個人依止無慚無愧造業的時候,是不踩剎車的;他造業是用全部的精神體力在造業,得果報時,就很難懺悔了。

我們看古代聖賢的教誨,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比方說:子路,子路這個人是好勇過人,很勇猛的。有一天,他看到有一個人掉到河裡面去,他趕快把他救起來,這個人的家人很感激他,就送子路一隻牛。子路這個人很謙卑,「哎呀…不敢當啊,就把牛還回去了。」孔子知道以後,非常不高興說:「子路這種行為,以後會有很多人,淹死在河裡沒人救了。」為什麼呢?子路考慮的是個人的「小節」;孔子看到的是「大節」,他看到的是一個社會的風氣。因為,古時候的人,並沒有因果思想,約束這個世間的行為,來自於「賞善罰惡」。結果子路的善法,沒有得到真正的獎賞,很多人就沒有修善的動力。依照孔夫子的意思──你應該接受嘛,私底下再送給別人就好了;你不接受…那大家修善的動力就沒有了。

又比方說:在一次的祭祀當中,需要一隻羊當祭品。子貢看到這隻羊要被殺,覺得很可憐,就為這隻羊求情啊。孔子說:「汝愛其羊,我愛其禮」。他說:你看到的是表面的這隻羊,我看到的是廣大的社會風氣,你看:我們透過祭祀,第一個、讓人家敬畏鬼神,當佛教沒有出世的時候,人們憑什麼斷惡修善?煩惱習氣很重的,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這個鬼神的思想,讓我們產生害怕,不敢造惡,這個需要透過祭祀來形成這種思想。第二個、尊重祖先,我們為了不讓祖先蒙羞,所以我們不敢造惡業。

所以祭祀的存在,在當時的社會是維持一個人「斷惡修善」的一種力量。總而言之,不管是世間的聖賢、出世間的聖賢,他們的重點就是培養知見─造善成就安樂的果報,造惡成就痛苦的果報。

假設我們疑誤了無量眾生,這樣子的過失,當然罪重,讓他產生錯誤的判斷。比方說:「我造了惡業,我怕啥!我師父幫我加持就好了。」你是在害他!因為他剛開始的時候,還不敢造太大的惡業,你每一次把他的業力擋掉,等到他哪一天惡貫滿盈的時候,你擋不住,你就知道怕了。表面上在保護他,其實你是在害他。

一個善知識,要能夠讓他明白道理:「什麼是善的因緣,什麼是惡的因緣」;讓他知道怎麼去「趨吉避凶」,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善知識。因為一個人的顛倒說法,使令「佛」的說法功德、「法」的開慧的功德,在人世間慢慢的消失掉,誤導了無量的眾生,這個過失就很重了,所以要墮無間地獄了!這是佛陀的教誡。

應該怎麼辦呢?
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修學大乘的三昧,應該在如來形像之前,在身上燃一燈炷,或者燒一個指節,乃至於在身上爇一炷香。這個我們在受菩薩戒的時候,是有這樣做,「燃戒疤」─在家居士燃在手上,我們出家眾燃在頭頂上,就是我們一般說的─燃身供佛。

「燃身供佛」的目的──(有兩個功德)
第一個、我說是人無始的罪障,在燃身供佛的過程當中,能夠消滅無餘,『長揖世間,永脫諸漏』;他能夠永遠擺脫這個世間上,有漏罪業的糾纏,有消除過去罪障的功能。

第二個、『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那麼他燃身供佛,雖然不能馬上就能夠大開圓解,能夠悟入所謂的大乘的無上覺路,就是大乘的圓通─悟入真如佛性。但是對於真如的法門─即空、即假、即中的真如,已經生起堅定不可破壞的決心。蕅益大師說:世間上最珍貴的莫過於色身,他連色身都能夠供養三寶,表示對「法」的皈依心特別的強,所以對於真如之法,能堅定不可破壞的理解。

假設一個菩薩不能夠捨身供佛,以為因地,即便他修成了無為的聖道,他以後還要到人世間來酬償過去的宿業,正如我(釋迦牟尼佛的餘報),其中『馬麥正等無異』。

『馬麥』我們解釋一下:佛陀在舍衛國,祂有一次結夏安居,受了一個國王叫阿祇達王的邀請,到國王的花園來應供。佛陀帶了如法的比丘僧團來到阿祇達王花園的時候,但是,阿祇達王被魔王所蒙蔽,就把這件事情給忘了,結果三個月都沒有派人去供養佛陀及比丘僧團。佛陀進退兩難,因為已經答應這個國王前來應供,也不能出去托缽。結果在這個花園當中,有一個養馬的馬師,他把他的馬麥,養馬的馬麥,撥一半來供養佛陀跟大眾師,這就是佛陀的餘報。因為佛陀在過去生因地的時候,曾經用惡口說:「你們這些出家眾,不事生產,只有資格吃馬麥!」以惡口來毀謗出家的比丘,所以招感這個果報。

最後的總結:汝教世人修學大乘三摩地,從前面的不婬、不殺,到斷偷心,是先佛世尊第三個決定、不可改變的、清淨明確的教誨。

在這段經文,佛陀為了要讓我們捨棄對三界果報的貪求,提出了「燒身、燒臂供佛」的思想,我們作兩方的說明:

第一、為什麼「燒身、燒臂」能夠消業障呢?
業障不是心裡的事境嗎?為什麼跟色身有關係呢?蕅益大師解釋說:所有的罪業都是依止「色身」而起的,一個人會造殺盜婬都是跟色身有關係;過去我們依止這個色身,生起一念愚痴顛倒的心去造罪,現在還得要依止這個色身,生起懺悔、發願的心,來燃身燃臂、來消這個業障。所以在燃身、燃臂的時候,在點戒疤的時候,是要發願的─菩薩是看未來,過去的不要談了,從今以後我要「誓斷一切惡,無惡不斷;誓修一切善,無善不修;誓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化。」他在燃身、在身體痛覺現前的時候,來激發菩薩的願力,這時候念念的發願…就把這個罪業給消掉了。

第二、關於「燃身供佛」這件事情,我們要「量力而為」。
諸位如果看《瑜伽菩薩戒》,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因為《瑜伽菩薩戒》它都是為「凡夫」來宣說的,只有一兩條是為「加行位的菩薩」宣說的。但是《梵網經菩薩戒》就不同了,《梵網經》有很多是為「法身菩薩」宣說的,所以有些我們只能夠隨喜讚歎。比方說:我聽一個長老上課時,跟我們教誡說,說:在埔里有一個比丘,他就是燃身供佛,他用油布,把全身纏起來點火燃燒,那是幾年前的事情,結果燒到最後的時候,他根本沒辦法承受那個痛苦,哀嚎大叫,在大叫中死亡。看這個情況,不是好事情。

所以:我們在看《梵網經》的時候,第一件事情,你要了解你的定位,菩薩有凡位的菩薩,有聖位的菩薩,有法身菩薩,有各式各樣的菩薩…有資糧位的菩薩,外凡資糧位,內凡加行位,然後還有所謂的通達的法身位。

印光大師經常提醒我們─你不是法身菩薩,不要做法身菩薩的事情;你是小學生,你一定要去做大學生的事情,這不對!

諸位要知道─我們的菩提心有兩種:「願菩提心」:翻閱《梵網經》…析骨為筆,刺血為墨,類似這種思想的,我們是隨喜讚歎,先成就「意樂」叫「願菩提心」。有些戒法你必須要做到,有些戒法你是隨喜的兩種。比方說「燒身」,把身體燒掉供佛,這個我們現在只能夠隨喜,因為你要假借色身來修行,我們只能夠取其精神,你凡位的菩薩,你的色身一燒了,你就完了!而且你一旦痛苦、產生瞋心,可能會觸動我們的罪業,而墮落惡道,非常有可能。

(三昧之本)『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禪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巵,
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復。」
【施捨之法】
(身捨貪悋)『若諸比丘,衣鉢之餘,分寸不畜,乞食餘分,施餓眾生。』
(心捨慢瞋)『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
(身心捨盡)『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
(不著權乘)『不將如來不了義說,迴為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
(判決邪正)『如我所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最後佛陀對於我們菩薩道『其心不貪』的標準,作一個總結:為什麼要不貪呢?
因為它是修學三昧的一個重要根本。說:假設一個人,他修學禪定,但他不斷偷─對三界的果報、自己的眷屬、自己的色身,非常的貪求,即便他做很多的定課,也修很大的福報,但這個人怎麼回事呢?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說:就像一個人,用水去灌這個漏巵;『巵』是一種裝水的器具。不幸這個器具底面有破洞,(漏就是有破洞),那麼你不斷的灌水,下面不斷的漏掉,所以你希望把這個水裝滿,縱經塵劫,終不可得。

以下講出成就捨心的方法──我們從這四點來培養菩薩「施捨之心」:
第一、從一個出家眾來說是『衣鉢之餘,分寸不畜』,除了你日常的用品、衣鉢之外,其它的東西是越少越好;有多的東西,不要去積存,盡量捨給庫房;別人所供養你的飲食有剩餘呢,施給饑餓的眾生,就是捨掉這些「身外」的財物。以下捨掉「內心」,通於在家、出家。

第二、『於大集會,合掌禮眾,有人捶詈,同於稱讚。』首先,捨掉我們的慢心─在大眾當中,你能夠合掌頂禮大眾,來培養我們的謙卑。其次,我們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有人不同意我們,捶打謾罵,我們把他當作消業障想。

諸位受菩薩戒,你要注意兩個重點:第一個『高慢』,第二個『瞋恚』。不是所有的煩惱都會傷到你的戒體,不是的。比方說:你稍微貪愛一點,你說你這個人喜歡喝茶葉、咖啡,亂不了。但是你對於「高慢」跟「瞋恚」這二個煩惱,你要注意!你研究「菩薩戒」你就知道,這兩個直接傷到你菩提心的根本。為什麼?因為菩提心的根本在大悲─不忍眾生苦。當你的高慢心跟瞋恚心生起以後,眾生不敢靠近你了,你跟眾生的距離越來越遠,你的菩提心當然就失掉了。這兩個煩惱是菩薩道的大忌——「慢」與「瞋」。

諸位看看「菩薩戒」─這兩條戒佛陀制的很重,只要跟瞋、慢有關係的。尤其是「瞋心」─在菩薩的瞋心當中,別人刺激你,你發脾氣,佛陀不怪你,「第一念」不怪你,但是時間久了,你「念念不捨」就開始結罪了。你無法不發脾氣,因為修養不好,但是你不能讓「瞋心」在你心中不斷的停留!就是說:你的戒體一定要產生觀照力,一個菩薩你完全沒有「自我反省」的力量,你菩薩戒的戒體就守不住了。外境刺激我們,我們直覺的反應,這個不能怪你,第一念真的是不能怪你,但是你「第二念的相續」,你戒體的觀照力沒有生起,就開始結罪了。有關瞋心的罪,「菩薩戒」制的特別重,你不能讓它相續。

第三、『必使身心二俱捐捨,身肉骨血,與眾生共。』這個我們當然是隨喜,我們能夠捨離色身的財物、內心的憍慢跟瞋恚,乃至於身肉骨血都能夠與眾生共同享用。

第四、最後要捨掉─對於佛法的執著。前面是捨掉財物、內心的煩惱,這裡捨掉法的執著。說:不要將如來『不了義教』…─佛陀說法有「實法」跟「權法」:「實法」─就是佛陀祂內心想什麼,就講什麼;這是祂內心真實的想法、真實的知見叫「佛的知見」。「權法」─就是佛陀本來想要講這件事情,但是外在的環境不具足,你講了之後,他得不到好處,所以佛陀只好─施設方便!比方說:佛陀在戒律裡面,佛陀允許出家比丘在佛世的時候,吃五淨肉。說,「欸!為什麼不能吃肉呢?佛陀在世的時候就可以吃。」那你是執取「方便法」不放,那是因為佛陀在當時的環境之下,滿地石頭,長不出蔬菜,所以佛陀用神通力變現出來的。

佛陀這樣講,是因為當時的環境,祂不得不「為實施權」。佛陀為了要順從環境的因緣而宣說「不了義教」,我們到了後世,不能夠把它當作自己的一個知見,甚至於以這樣知見去誤導後面的初學。要能夠用一個更開闊的胸量來修學佛法,我們就容易通達真如三昧。最後總結:能如我前面所說的,是一個正法眼藏─正知正見;如果相反宣說,就是魔王的─邪知邪見。

我們從整個經文的結構來看──佛陀的『其心不偷』,就是慈悲喜捨的『捨』。一個人你有慈悲心不難,你起歡喜心也不難,但是你要捨得下。懺公師父講到菩薩道的精神,他提到一個思想:一個人受了「菩薩戒」,你要修「捨心」,你要先從「學吃虧」著手。「學吃虧」就是─你付出的多,但是你得到的少!我們現在人的思考都喜歡─我付出的少,得到的多!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在你的思考模式裡面,你覺得:「我為人人」是對?還是「人人為我」比較好?你的思考模式會影響到你未來的生命。如果你認為:我是相信「我為人人是對的」,你這個人的生命,是「往上」在走,你的福德智慧往上提升;如果你深信:「人人為我是對的」,那你來人世間,是來消福報的,你是往下墮。

我們可以做得不夠好,沒關係,但是我們的「方向」不能錯!我們要建立一個知見叫『認清路頭』─就是:我這個人還有習氣、還有煩惱,但是我知道我的方向在哪裡!為什麼我們要讀聖賢書?就是確認我們的目標,你的目標正確了,雖然我們還有一些習氣,但是不管怎麼樣,你總會慢慢、慢慢的自我反省、自我調整。如同:大海裡的一條船,風浪不斷的擊打,波浪洶湧,但是你有你的方向,即便剛開始有點偏差,但是不管怎麼樣,你還是往這個方向在前進。

你要建立一個「犧牲奉獻」的精神,就是「學吃虧」,這就是『捨心』啊!你在今生當中─你對佛教、對眾生的付出比較多,你得到比較少,但是你又是心甘情願,那你今生的福報,是向上在提昇的。所以我們看這個「盜戒」,除了表層的規範之外,你要明白佛陀那個深層的精神─『捨心』,要把它的精神讀出來,你才能夠知道未來的一個修學方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19
53:58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20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20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四種清淨明誨:婬戒,殺戒。經文:

詳示︰婬戒。經文:
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沙。何以故?此非飯本,沙石成故。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詳示︰殺戒。經文: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

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我們講到本經的「事修」,那麼佛陀在講完「理觀」之後,為什麼要講「事修」法門呢?主要是針對我們末法眾生;我們末法眾生遇到了兩個障礙:第一個、「魔強法弱」的障礙─就是整個外在環境的誘惑、干擾勢力太大了,很容易讓我們產生「破戒」的行為。第二個、「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可能在學習佛法當中產生「破見」,這個更可怕了。

所以佛陀針對末法時代,在「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理觀當中,又開出了兩個事修法門來形成一個道場。這個道場的建立,有兩個目的:第一個是「遠離內外的魔事」。第二個是「保護菩提善根」,來保護末法的修行者;第一個就是「持戒」,第二個「誦咒」。第一條戒就是「婬戒」,主要的目標就是達到『其心不婬』,是這樣的一個目標,它是整個持戒的標準。

(菩提之本)『是故阿難!若不斷婬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
經百千劫,祇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
汝以婬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婬根,根本成婬,
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
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判決邪正)『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什麼是「菩提」的根本呢?
就是以『其心不婬』才是一個菩提的根本。是故阿難,假設一個人他內心當中,他根本不想去調伏婬心;也就是說:他是把婬欲的心當功德想,放縱婬心,但是他可也修禪定,甚至於廣修福德,那麼他也是認為他是成就無上道了。事實上,他是怎麼回事呢?『如蒸砂石,欲其成飯』,其實他是拿這個砂石,想要成就飯;那麼用火去烤,這個火就是他的加行,他每天也是拜很多的佛,甚至是持很多咒語,經百千劫只名熱砂,它根本是砂嘛。為什麼呢?因為『此非飯本,砂石成故』;他沒有找到一個成佛的因地!成佛是以菩提的清淨心…以菩提心為根本,他沒有安住菩提心,所以這個就是沒有找到根本。那麼這是譬喻什麼?這以下「合法」:

我們以貪愛婬欲的色身,來追求佛陀的妙果,縱然在佛法當中,有少許的多聞的妙悟,乃至於有很多、很多的少分的禪定,或者少分的神通,其實皆是婬根。因為你根本上是以婬心為根本,所以最後的結果是『輪轉三塗,必不能出』。

這『輪轉三塗』我們解釋一下:一個人,他以婬欲的心,如果他沒有犯根本,他也修福、修慧,那麼他本身不是馬上墮三惡道,他先入魔道,享受魔道的福報,但是因為在魔道當中,他會產生邪知邪見,散發錯誤的訊息障礙修行人,最後魔道享盡以後,再墮入三惡道去,是這樣子。所以他福報還在的時候,他暫時不墮落,所以你看很多邪知邪見,他也沒墮落,因為他福報還在!

『如來涅槃何路修證?』這個佛果菩提是怎麼能夠修證得成功呢?你根本沒有找到它的因地,你沒有找到這個「米」,你不可能煮成「飯」的。那應該怎麼辦呢?

『必使婬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這個是根本。這裡,蕅益大師把『斷性亦無』當作─理觀;這個『身心俱斷』是叫做─事修。

我們對治「婬欲心」──首先先修理觀『斷性亦無』,你一定要相信一個真理,就是你這個明了心,是本來沒有婬欲心的;你本來沒有這個東西,因為你本來面目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那麼「本自清淨」怎麼就有婬欲心呢?那是無量劫來的一種「虛妄的熏習」產生一個假相而已,它沒有真實的。所以首先我們先了解『斷性亦無』,先修理觀,先正念真如,然後再從事修上來對治這個婬心的身心─遠離身業的婬欲,再遠離意業的婬欲。這個是對治止觀。這樣子對於無上菩提才有成就的希望。

這個『斷性亦無』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麼不是直接「事修」?是先「理觀」呢?

在宋朝有兩個大居士:一個叫蘇東坡、一個是秦少遊,這兩位大居士。有一天,這兩個大居士出遊的時候,看到路邊有一個乞丐,身體很髒,穿著一個破舊衣服,身上長滿了蝨子。蘇東坡就說:「你看看這個『蝨子』,肯定是從他污垢的身體長出來。」秦少遊說:「不對,是從他的衣服長出來的。」兩個人就爭執起來。說:「不對!」一個說身體,一個說衣服,爭論不休啦。「那好,我們來問佛印禪師好了!」兩個人就到佛印禪師的地方,問說這個蝨子到底是從身體生起的?還是從衣服生起的呢?佛印禪師說:「你們兩個都對!「蝨子的頭」是從身體生起的,「蝨子的身體」是從衣服生起的。」(註:也可說是都不對。)

當然這是開玩笑的話,不過佛法經常會有這種觀念,就是說A也沒有,B也沒有,這A跟B結合在一起就把C創造出來了。很奇怪!A也沒有C,B也沒有C,但是A加B碰撞在一起,就把C創造出來了。

你看我的心沒有煩惱,心哪有煩惱?有煩惱你拿出來看看!外境當然不可能有煩惱,外境是個色法!「心」沒有煩惱,「境」也沒有煩惱,怎麼「心、境」一碰撞,就把煩惱的假相創造出來?「因緣和合,虛妄有生」。

所以這個「蝨子」從什麼地方來呢?當然佛印禪師的答案,就是從你內心中來!心念一動就虛妄生起。你看身體本來沒有蝨子吧,衣服也沒有蝨子吧,但是蝨子要產生,第一個要污穢,第二個要溫暖,一定要有衣服。那你的身體跟衣服接觸的時候,如果那個溫暖的感受出現的時候,蝨子就這樣─「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就出來了,我們的煩惱也是這樣。

首先:你要站在一個「你本來就沒有煩惱」的角度,來對治煩惱,這個非常重要!我們不能「住在煩惱」來對治煩惱,你不是它的對手,你要先「脫離煩惱」以後再來對治它。所以「對治止觀」─佛陀是先講完二十五圓通的「正行」以後,再講持戒誦咒的「助行」,這個次第諸位要清楚。

遇到事情──先「迴光返照」,不是先馬上念佛、持咒。我們遇到煩惱,不是馬上提佛號…不是哦,這個是錯誤的。你不是它的對手,你怎麼是「阿賴耶識」的對手?你想想看:你遇到事情就起佛號,你佛號念多久?念幾十年吧!你煩惱在你心中活動多久?它都無量劫來陪著你!你是它的對手啊?所以我們遇到煩惱,不是提佛號,先理觀「你從什麼地方來?」覓之了不可得,先跟煩惱脫離,先修『斷性亦無』,然後再加以對治,這個次第不能錯的。

你這樣子,才能對「無上菩提」有成就的希望,因為你找到一個菩提的因地。以祖師的說法,至少你先「找到路頭」。修行最怕就是─你根本找不到路頭。這個高速公路在哪裡?我根本找不到交流道。這就糟糕啦!你不知道怎麼修行了。我修行比較懈怠,每天只有一個小時、兩個小時的時間用功,但起碼我知道正確的方法,那你就會進步!你要是現在還在市區打轉,找不到高速公路,那你就完了!你根本就是找不到路頭嘛。

你上了高速公路,你的車子雖然開得很慢,但起碼你是每天都在增上當中,每一天都往菩提道路上走。一個人的可怕就是「盲修瞎練」,修到最後進入魔道你也不知道,那你不是很冤枉嗎?開悟的《楞嚴》─就是你要知道「什麼是真實的根本」,「什麼是虛妄的根本」,一定要把它揀別出來。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佛陀這句話講得很清楚、非常的肯定,就是如我前面所說的,這個是「正知正見」;假設相反說:婬欲是善知識、是幫助我們修行的;這個是「邪知邪見」魔王所宣說的。

我們常說《楞嚴經》是照妖鏡,它把這個「邪、正」的根本,分得很清楚!這個在婬戒當中的一個根本思想,就達到『其心不婬』。『其心不婬』的意思不是說,我們現在開始都不起婬欲心,那沒幾個做得到,不是這個意思。它的意思是─你的心,必須安住「菩薩種性」,當你起婬欲心的時候,你對婬欲心是抗拒的,關鍵在這個地方!

『其心不婬』這個在「菩薩戒」有一句話,是可以作一個註解的──什麼叫『其心不婬』呢?「菩薩戒」說:『若諸菩薩…無違犯者:謂為斷彼故生起樂欲,發勤精進攝彼對治,雖勤遮遏,而為猛利性惑所蔽,數起現行。』

說:這個初心菩薩他受了菩薩戒,他也安住真如來對治煩惱,『為斷彼故』他真的想要斷除煩惱,但是他畢竟不是煩惱的對手,但是他已經怎麼樣?『生起樂欲』,他已經用種種方法來對治了,但是無奈煩惱麤重而數數現行,這個是無所違犯的。因為這個菩薩已經開始不順從婬欲了,他有產生一種抗拒的力量。他的抗拒力量生起以後,表示我們看到他未來的希望。

佛法是重視未來的──說:你現在表現不夠好,但是你未來是不斷在進步。為什麼?因為你已經生起一種對治的樂欲。一個人最可怕就是「起顛倒」,他根本就不知道錯在哪裡!佛法的意思:你知道你錯了,你就有希望。

你看:有很多人譏嫌佛弟子說,你一個佛弟子,你也是有過失啊!
佛弟子是明白道理的,一個「有正見」的人有過失,跟外道「沒有正見」有過失,你覺得哪一個重,你們猜猜看?外道─「沒有正見」的。對的!外道在造罪,他是依止「邪知邪見」,他是無慚無愧!全心全意的造罪。你受了菩薩戒,你偶爾犯罪,你可有「慚愧心」啊!慚愧心在造罪是踩剎車,那個車子撞上去之前,他踩了剎車,他那個慚愧心─「西方有人不肯」,他有一種抗拒的力量,這個人就有希望了。

所以有些人不學佛法,你不學佛法,你造罪是「全心的」造罪,不是說你不知道就沒事。佛法說,明知故犯是比較輕。對啊,因為你抗拒不了煩惱,但是你知道錯了。一個人最可怕是「愚痴」!因為你不知道你錯了,這個時候你造罪是全心全意、無慚無愧,把你所有的心力放進去造罪,這個就變魔道了,因為根本成婬。你不知道你錯了,這就很可怕了。

我們要知道『其心不婬』─不是說你不起婬欲,而是你已經安住在真實的心性,但是煩惱不斷的活動,但是你不斷的抗拒,不斷的抗拒,有時候成功,有時候失敗,不斷的懺悔,你還是走在佛道當中,因為你的根本是菩提。

《楞嚴經》它論你的「根本」、你的「因地發心」,它不論行為的;《楞嚴經》的修學是「論心、不論境」,你一旦「邪知邪見」你就沒救了。所以這個開悟的《楞嚴》就是:它要你分別什麼是真實的根本,什麼是虛妄的根本。這個地方,大家要把經文的道理讀出來,它不是論斷「行為」的;它是論斷你的「發心」─你的「覺性」不能失掉。

前文它所對治的是一種貪愛的煩惱,這以下對治的是「瞋心」。什麼叫『殺』呢?斷有情命,以瞋恨之心,來斷絕有情眾生的命根——殺戒。

壬二、殺戒:

(持戒功德)『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犯戒過失)『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
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
下品當為地行羅剎。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先看第一段總標─持戒的功德。
那麼在「殺戒」當中,它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跟前面婬戒一樣,六道眾生要做到『其心不殺』,本經在論斷「殺盜婬妄」的時候,都是「論心、不論境」,你內心當中不能有這種瞋心,當然瞋心是從「對立」而來。「西藏的法王」曾說:一個人會起瞋心,就是對立─我相、人相的對立。

這怎麼辦呢?你一定要修「自他平等」,一個人要沒有瞋心,就是你自己要思惟──我們跟眾生沒有太大差別!我們凡夫的對立心,是認為自己是跟別人與眾不同的,這個很嚴重的問題─自我意識。你看我們看相片的時候,一定先看自己在哪裡。對啊,你認為你自己與眾不同。其實我們有與眾不同嗎?沒有。每一個眾生都是想要離苦得樂,就算別人講出一些我們不喜歡聽的話,他有他的立場,如果我們今天跟他立場交換了,我們可能也是講這樣的話。每一個人因為站在不同的位置,做他該做的事情,如此而已。所以從一個明了的心來說,每一個人都想離苦得樂,這個是沒有差別的。所以我們從一個自他平等當中─「化解對立」,這個叫『其心不殺』。

以下說明「殺生的過失」──說:我們修學三昧的目的,本來想要出離三界,甚至想要成佛道的,但是我們放縱我們的殺心,不但不能出離三界,還可能會有以下的過失。即便你有多聞的智慧、少分的禪定,假設你放縱你心中的瞋心,最後的結果是落入「神道」。「神道」我們後面再解釋,先看經文:

『上品之人,為大力鬼王』,「神」就是有福德的叫『神』,沒有福德叫『鬼』,其實就是鬼類,只是他有福德。那麼這個人有福德力,又有少分的智慧,他因為瞋心重,就變成大力鬼王,變某某大帝、某某國王等等;『中品的是飛行羅剎』,他能夠飛行,比方說城隍、土地尊神、山神等等,他們在地上是可以飛行的,諸鬼帥某某大將軍等等;下品的就是不能飛行的…在地上跑的,羅剎,羅剎當然是吃眾生肉的,這些鬼神也都有他的相應的徒子徒孫,而且都是邪知邪見,認為自己成就無上道。

前面的貪愛心,是落入『魔道』;這個瞋心重的,是落入『神道』。比方說:我們過去很多的戰場上的英雄,很容易墮入神道,神道的根本就是「瞋」。

在「大乘佛法」的思考模式裡面─「瞋心」是不能給它任何理由的!你說:欸…我為了要保護國家、我要消滅什麼集團,我必須把他消滅,沒有這種理由…神道!即便你是善業強,你也頂多是大力鬼王而已。我再講一次─「大乘佛法」的因緣觀,瞋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你不能夠說:欸…我是維持正義,沒有這種事情。菩薩維持正義是用「慈悲心」,廣開方便,用善巧方便來化解問題,不是用對立的心態來處理問題。

這個大家要清楚:不管你是什麼理由,你只要瞋心重,以「瞋心」為根本,來修學,最後是神道,不管你給自己的瞋心,加上任何理由都不可以,因為你的根本就是「瞋」。


預記末法)『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廢權防難)『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
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
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為肉,汝得其味。
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
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剎,
報終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
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

這一段文講出佛陀對於「末法時代」的預言。他說:我滅度之後,在末法時代,這個所謂的魔強法弱、邪知邪見的時代,有很多、很多的鬼神就開始出來活動了,因為這個時候大威德善知識不在了。他們講出一個什麼樣的思考呢?他說是『食肉得菩提路』,說是:「酒肉穿腸過,但是不妨礙佛在心中坐。」他們提出一個邪知邪見說:吃肉不但是不妨礙聖道,而且是會幫助聖道,食肉是有助於菩提路。這地方有問題!佛陀就解釋問題出在哪裡:

佛陀說:阿難!即便佛在世的時候,佛陀對比丘是開緣食「五淨肉」。(五戒是開緣吃三淨肉;比丘是開緣吃五淨肉。)「三淨肉、五淨肉」之內容─前面三個是相同的:第一個「不見殺」,你眼睛不能看到這個眾生被殺,只要你看到,這個肉你就不能吃了。第二個「不聞殺」,你不能聽聞到牠被殺的聲音。第三個「不為我殺」,這個眾生不是因為我,牠才被殺;牠本來就被殺死,不為我殺。第四個是「自然死亡」。第五個是「鳥獸的殘食」,鳥獸吃剩的。

佛陀在世的時候,是開許比丘、比丘尼在托缽的過程當中,食用五淨肉,是可以的。但是為什麼可以呢?佛陀解釋當時的理由說:這些「五淨肉」都是佛陀的神通變化所成,所以它本身沒有生命現象。佛陀不能創造一個眾生,「阿賴耶識」是不能創造的,阿賴耶識要「造業、熏習」才能夠創造出來。所以佛陀創造了眾生,只就是一個假相的作用而已,它沒有命根。

佛陀為什麼要創造「五淨肉」讓比丘吃呢?
因為在印度,它的土地很潮濕,雨水很重,而且土地很多的砂石;在這樣氣候潮濕又很多砂石的情況之下,一般的蔬菜根本很難生長;比丘這個也不能吃、那個也不能吃,弄到最後沒辦法生存啊!所以佛陀大慈悲心,為了維持比丘生命的相續,就變現「五淨肉」讓比丘來受用;以大慈悲心變現一個假名假相的肉,使令比丘得到這樣的滋養。來維持他的生命。這裡是講「佛在世」的時候,因為這些「肉」是沒有生命的,所以你吃下去,不會跟眾生結惡緣,不會影響你的慈悲心的,這第一點─因為對方沒有瞋心。

『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眾生肉,名為釋子。』這個是講「佛滅度」以後─佛陀滅度以後,佛陀的神通力消失了,那些用神通變現的五淨肉,當然也都沒有了,所有的眾生肉,都是一個實在的生命的個體。你吃牠的肉,你就欠牠一個肉債,這樣怎麼能夠做一個大乘慈悲為懷的佛弟子呢?

食肉有什麼過失呢?
『汝等當知,食肉之人,縱得心開,有多聞的智慧、少分的禪定,皆大羅剎。』─就是你吃肉吃久了,酒肉穿腸過,不是佛在心中坐,是「羅剎」在心中坐!你的心態改變了,那麼報終之後,必沉生死苦海,不是一個大乘佛弟子了。這種『食肉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說:你今天吃牠的肉,來生牠吃你的肉,那麼你們這個冤結怎麼解開?那麼你什麼時候能夠出離三界呢?

這個地方的「殺心」有兩個障礙:第一個是「命債」─你直接殺生。第二個是你食牠的肉—「肉債」。這兩個對我們出離三界都產生障礙。

蕅益大師提出一個問題:說佛在世的時候,佛陀用神通力變了「五淨肉」讓大家吃;那為什麼佛陀不直接變成「蔬菜」就好了呢?你就變成蔬菜讓大家吃就好了,免得大家後世產生疑惑!說:欸…吃肉有什麼關係呢?佛在世的時候比丘也吃肉,大家會產生疑惑。

蕅益大師說:佛陀不能變現蔬菜,不可以!因為「違背世間的假相」,那個地方到處都是砂石,結果佛在世的時候變現蔬菜,你不覺得很奇怪嗎?大家就覺得這佛法很奇怪,很奇怪就不適合人世間,就表示這個不是我可以修學的,因為佛陀的生活層次跟我們差太多了。

《金剛經》講:菩薩觀一切法空,他不能壞世間的假相!佛陀來到人世間,祂也要示現出生,乃至於結婚,結婚以後才開始出家、修道、成果。「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佛法的覺悟,不能夠「破壞假相」來論覺悟,不可以的!就在眾生的假相當中來論覺悟。所以在當時的情況,不可能生長蔬菜,佛陀就不能變現蔬菜,因為當時的環境大家都是畜牧這個羊啊、牛啊,那佛陀只好隨順當時的因緣,以慈悲心變現羊肉、牛肉來讓比丘食用。

(諸佛教誨)『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
第二決定清淨明誨。』
【解脫之本】
(舉 喻)『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禪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
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為欲隱彌露。』
(法 說)『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
云何大悲取諸眾生血肉充食?
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
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
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為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穀,足不離地。
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
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
(判決邪正)『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這一段,佛陀一個真實而明確的教誨說:阿難!汝等教導末法眾生,在修大乘三昧的時候,除了「斷婬」之外還要「斷殺」,這是先佛世尊,第二個決定不可改變的,一個清淨而明確的教誨。

為什麼佛陀要教誨「斷食眾生肉」,乃至於斷殺生呢?以下先舉出一個譬喻說:是故阿難!假設一個人,他修行很用功,每天做很多功課,也修學禪定,但是他就是喜歡吃眾生肉,好像什麼情況呢?就像一個人,把自己的耳朵塞住,塞住耳朵,當然他是很怕聲音,他不想聲音出現,但是又高聲的喊叫、創造聲音,希望別人不要聽到,你「欲隱彌露」。你本來要離開三界,你本來就要降低生死的業力,結果你不斷的去創造生死的業力,但是你又想出離三界,那你不就是矛盾嗎?你一方面想要遠離三界,你又跟眾生結下一個生死的業緣,你又欠牠的肉債,甚至於欠牠的命債,那你就互相矛盾。以下合法:

法說:身為一個持戒的比丘,乃至於持戒的在家菩薩及諸菩薩,在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就是說一個「在家菩薩」,受了「菩薩戒」,或是一個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即便在『歧路』,就是鄉間小道行走的時候,看到有「生長功能」─「草」非有情物,但是它看起來欣欣向榮,有生長的功能;我們尚且不去蹋,當然也不可能去手拔。目的在哪裡?培養慈悲心!更何況一個發了大悲菩提心的人,去吃眾生的血肉來充食呢?你連草都不忍心去蹋了,何況是一個有生命現象的眾生呢!


這一段的意思是說─「慈悲心」跟日常生活是結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說:你的身、心是互動的,你本來有慈悲心,但是你不斷的吃肉,吃久了,你的慈悲心就失掉了。《梵網經》說:「食肉之人,斷大慈悲佛性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你不斷吃眾生肉,有兩個過失:第一個、你的慈悲心會慢慢不知不覺的喪失掉。第二個、眾生看到你,會不喜歡你。這兩個問題都很嚴重。

在《宗鏡錄》裡面─永明大師講出一個身心互動的譬喻,他說:有一比丘在森林中修學止觀,在打坐當中,猴子從旁邊經過,看到比丘威儀具足,生歡喜心。一群猴子就從樹上跑下來獻花、獻水果,來供養這個比丘。比丘結夏安居三個月以後,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離開了。離開以後來了一群外道,外道看看這個地方…「欸!不錯哦,環境也不錯哦,值得留下來修行。」外道就在那邊修行。但是外道修行沒有正法,有人是身體斜躺在地上,有些人是一隻腳站在地上——金雞獨立,就是各種姿勢都有。過去供養比丘那些猴子,過來看到就很生氣,這些人怎麼是這種動作?猴子一開始當然忍住,看不下去了,整群猴子就衝下來,把外道按住,強迫他們坐好─雙腿盤好,兩個手也放好,眼睛閉住。當然外道一開始抗拒,但是久了,欸!這個動作也不錯,幫助攝心。當猴子把他們動作調好以後,欸…這個外道成就了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所以你色身的動作,的確影響你內心,是有關係的。

你不斷的吃肉,你要小心啊!你過去在佛法當中栽培慈悲的善根,一點一滴在喪失當中;而慈悲心喪失了以後,你跟菩薩道已經不相應了,你是走入神道,你的菩提道路已經開始在變換了,你都不知道,你本來是高速公路往北上的,結果走到南下去了。

「食肉」在本經是「非同小可」,佛陀講的很嚴重─因為會改變你的心態;嚴重的話,改變你的種性,從一個「菩薩種性」變成一個「神道的種性」。應該怎麼辦呢?這以下講出三個重點:

第一個、『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這以下有三個要斷的,而且是有「重的」、「中等」跟「輕的」;最重的是─絲綿絹帛,這個大概最嚴重;『不服』,當然是不服食,不能去吃,也不能服用,服食跟服用,「用」就是「穿」…穿它的衣服、鞋子。所有的過失當中,用這個「絲織品」是最重的,絲織品是直接殺生而來的。

諸位!我們絕對不能用絲織的棉被,不可以!因為一條「絲織品」的棉被,是要殺害多少的眾生生命,才製造出來的;你就知道─你每天蓋棉被,你跟多少眾生結下了命債。我們必須要知道一個真相─沒有一個眾生,牠是心甘情願把牠的生命獻出來…沒有一個,都是被強迫殺死的。那麼牠心中的恨,跑哪裡去了?諸位你想想看。所以這個絲綿絹帛是最重的——絲織品。這個地方蕅益大師說:大小乘都不開許,沒有開緣情況,不管你多冷、身體多病痛,完全不開,大小乘都不開緣,因為這個殺業太重了。

第二個、『靴履裘毳ㄘㄨㄟˋ』,這是中品的。『靴、履』是動物的皮做成的鞋子;『裘』是野獸的皮做成的衣服叫『裘』;『毳』是野獸的毛,做成的衣服。這些小乘開緣,大乘不開緣;小乘有老病的情況之下,開許穿皮鞋、皮毛的衣服來禦寒,大乘是不開許的,沒有開緣,這是中品的。

第三個、是比較輕的『乳酪醍醐』;『乳』,是直接分泌出來,叫「牛奶」;經過提煉的叫『酪』;再加以精緻製作的叫『醍醐』,就是牛奶的精製品。這一些因為跟殺生沒有直接關係,你吃牠的牛奶,並沒有去傷害牠,所以大小乘皆開緣─在有老病的情況之下、在不得已的情況之下,有開緣。

如果─你能夠遠離『絲綿絹帛、靴履裘毳跟乳酪醍醐』,如是的修行人,於世間是真實的解脫。因為你再也不跟眾生結下惡緣了,所以你的生命是『酬還宿債,不遊三界』─你的生命,已經不再造惡業,只就是在隨緣消舊業,你不再造新殃,你跟三界慢慢脫離了。何以故?因為你去吃牠的身體,還有牠的『部分』,什麼叫『部分』呢?那個…皮啦、毛啦、牛奶等等,你就跟眾生結下一個生死的業緣,這種情況,就好像是一個人食地中的穀物,足不離地。

我們解釋一下:在經典上說,人類在「劫初」的時候,是有神通的,從「光音天」下來有神通力,他能夠離地飛行;但是這些天人,後來因為貪愛大地長出的百穀,吃了大地生長出來的東西,就產生地氣,你吃了它的東西,你就跟它結緣,從此以後就離不開大地了;因為你吃了大地的東西,所以他的神通就失掉了,就再也飛不回去光音天了。這意思就是說:你不斷的吃眾生肉,你跟牠結下惡緣,你再也離不開眾生了,你當然你也離不開三界。

怎麼辦呢?『必使身心,於諸眾生,若身、身分,身心二途,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你一定是色身跟內心,都要能夠遠離牠的『身』;『身』就是血肉,『身分』是牠的皮毛、乳酪…等等,不服用也不服食,這個人才是真實的解脫。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能夠如此宣說的,是「正法眼藏」:相反宣說的是「邪知邪見」。

這裡的重點就是記住:我們不要去欠眾生的「命債」跟「肉債」。

有一個禪師,他行腳到一個鄉村,剛巧這個鄉村在辦喜事,這個禪師他是有神通,就講出一句醒世的話:「六道輪迴苦,孫子娶祖母,牛羊為上座,六親鍋內煮。」他說:眾生的顛倒相是很可憐的。怎麼說呢?你看『孫子娶祖母』─這個祖母,因為前世貪愛孫子,所以來生就變成他的太太;『牛羊為上座』─過去這些人吃了牛羊,現在牛羊變成人,反過來吃這些牛羊;『六親鍋內煮』─六親眷屬現在淪為鍋內的眾生。

諸位你看《印光大師文鈔》,他對於「吃素」是很強調的。如果你想今生離開三界,「吃素」就非常重要了!為什麼呢?我們之所以往生,有兩種力量:第一個、你「出離」的力量。第二個、三界對你繫縛的力量要淡薄。第一個是「你念佛的力量要強」,第二個是「綁住你三界的那個業力要淡薄」。你不斷的吃眾生肉,你不斷的欠眾生的命債、肉債,你臨命終就很難離開,你是跟你自己過不去。有些人他很容易跳出去,你跳不出去,因為牠綁住你的力量太強;就像佛陀講的譬喻,你不斷吃大地的百穀,你就跟大地結緣,產生一種吸引的力量。

所以本經在「吃眾生肉」這部分,是制的很重,你看它全都是在講眾生肉─第一個、妨礙你的慈悲心;第二個、你種下一個眾生的業緣,你要出離三界相對困難。當然這個地方的重點,還是在『其心不殺』,即使你一時之間不能馬上改變,但是你一定要生起正知正見,要起慚愧心。

因為本經很重視你的因地─就是「菩薩種性」。你即便有過失、你內心很清楚、生起慚愧心,你的心還是安住正道,你還有救。所以在本經,最怕的是「你起顛倒」,那就沒辦法了!在《楞嚴經》裡面,「起煩惱」你還有救,「起顛倒」的話,你就沒救了,因為你的修學「根本」已經失掉了。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08
44:37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19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19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6。安立道場,顯三學以戒為本,四種清淨明誨:婬戒。經文:

為末世示道場方法︰陳請。經文:
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跡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讚許。經文: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問 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沉溺。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唯然奉教。

明根本戒法︰總顯三學以戒為本。經文: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毘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別示四重以彰無漏:牒徵。經文: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

詳示︰婬戒。經文: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丁二、事修。
我們這一科,主要是講到本經的「修行篇」。當我們從一個「理論」的學習,慢慢的提升到一個「修行」的時候,必須掌握兩個重點:

第一、這一部經它所對治的是什麼?
每一部經典,都是在破除我們身心的障礙,但是它的重點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實際在修行的時候,一定要知道你的「所觀境」,你所要破除的障礙是什麼?

第二、你能對治的法門是什麼?你用什麼方式來破除這個障礙?
本經所對治的,主要的就是我們心中的一個『顛倒想』─「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什麼叫『顛倒想』呢?我們簡單的說明:
就是:我們那個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個、產生「感受」。如果是善業起現行,我們產生快樂的感受;如果是罪業起現行,我們產生痛苦的感受。但是這感受,沒有什麼對錯的,只是個人的福報差別而已!「感受」再下一個階段,就變成「想像」,就是從這個感受,它就產生很多的相狀出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然後在這個相狀裡面開始「分別」,到這裡也沒有太大的錯誤。問題是:當我們在「想像」的時候,會啟動我們「無明的煩惱」,就是「攀緣心」。

所以:當「攀緣心」跟「想像」結合的時候,問題就很複雜了;因為它會把這個「想像」,對於我們所想像的相狀,產生堅固的「執取」,就是「心有所住」。這個相狀本來是變化的,那怎麼會跑到我心中以後,變成是揮之不去呢?那就是開始起「攀緣心」了。當「攀緣心」跟「想像」結合的時候,就變成一種「顛倒想」。

我們可以說:整個生命的痛苦,乃至於我們內心當中無量無邊的煩惱跟罪業,都從這個地方開始。經典常常形容我們「凡夫」,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為什麼?就是我們的心中,有很多的顛倒想。整個問題點不在外境,就是我們心中有很多的「執取」。所以古德一看到你起煩惱,他就知道「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心中一定有一個相狀,否則你不可能起煩惱的,好端端的幹嘛起煩惱呢?你就是心中有一個相狀,你通不過去,你就執著那個相狀,然後在那個地方攀緣、分別,弄到最後自己障礙自己──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我們都是自己障礙自己的,全世界沒有一個人可以障礙你,你自己創造一個相狀,然後在那個地方堅固的「執取」…起很多煩惱、造很多業…然後虛妄的,把你的來生創造出來。

《楞嚴經》的『首楞嚴王三昧』,它的根本思想,就是把那個「顛倒想」拔掉。應該怎麼辦呢?當然佛陀是有方法的,佛陀有方便力。本經當中佛陀開出兩個方法,來消滅我們的顛倒想──第一個是理觀,第二個事修。「理觀」是一個正行,它的主要重點是「理觀」,「事修」是一個助行。

理觀的根本思想──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其實這一句話,主要在『迴光返照』。身為一個「顛倒想」…我們心中的顛倒想,它就是善於偽裝、善於欺騙我們,所以「顛倒想」它最怕的就是「迴光返照」這四個字,你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把我弄得心有千千結,到底這樣的「顛倒想」是從什麼地方來?你一迴光返照,答案就出來了--——「覓之了不可得!」就是我們過去的業力,它是從「空性」中來,就是本來沒有的,本來無一物,只就是因緣的和合,虛妄有生,產生一個假相,然後我們就把它當真,然後就把它抓住,就不肯放,然後就在心中產生很多、很多的分別,根本沒有實體。所以這個顛倒想一「迴光返照」以後,你就知道,原來是「覓之了不可得」。

所以:當我們在修《楞嚴經》遇到事情,你要有一個心理準備─不能反應太快了!《楞嚴經》在修『首楞嚴三昧』,遇到事情不是「馬上」處理事情,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處理問題方式。遇到事情─是先調整心態,是「把心帶回家,你不要住上去!」我們遇到事情的第一件事情,是把心帶回家,跟那個相狀脫離。所以《楞嚴經》在處理人生的問題、處理你現實的問題,第一件事情就告訴你:你本來沒有這個事情,它只就是一個因緣和合的假相而已,你必須利用這個假相來歷練─「歷事練心」。這生命不是讓你來受用的,從《楞嚴經》的角度--生命是讓我們歷練的。所以當你的心跟外境的假相脫離以後,你是以更超然的角度來面對人生了。

我們現在很多佛弟子在修行,他不重視理觀,完全就是念佛、持咒、拜佛事修。那麼這樣子會有什麼問題呢?古德說,一個人不修理觀,修道多辛苦啊!為什麼呢?因為你面對的是你一個阿賴耶識啊,那還得了。你等於是用你短短幾十年的功力,要跟你無量劫留下來的煩惱習氣抗拒;阿賴耶識不是簡單的東西,「陀那微細識,習氣如暴流」。你看佛陀在形容阿賴耶識…多可怕的啊!你不修理觀,你用你短短的念佛、持戒的事修,我跟你拼了,你不是它的對手。所以很多人修到最後他放棄了,他根本沒辦法去面對人生的障礙,他就是不想學佛,這就是你只有事修,而沒有理觀。

一個人不修理觀──你在整個生命當中,你永遠處在「被動」!因為你不知道明天發生什麼事,你不知道這個「阿賴耶識」明天要變現什麼東西出來,你根本不知道的。經典上說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就是在形容這個不修理觀的人,你就完全被業力主導;業力要你痛苦,你就得痛苦;業力要你快樂,你只好快樂。所以一個人不修理觀,你完全活在過去,你非常被動的。

當你「正念真如」的時候──你生命就轉被動為「主動」,你跟因緣脫離。一個人跟因緣的假相脫離以後,人生對他來說,是─順、逆皆方便;「順境」有它的好處,給我們鼓勵,「逆境」給我們動力。世間上沒有好壞,就是你人生的過程,讓你積集資糧、懺悔業障的一個歷練的對象。但是有一個條件─你要把生命化被動為主動,你一定要正念真如,你一定要跟眼前的相狀脫離,否則你做不到。

所以,當你修《楞嚴經》以後,最大的好處是什麼呢?簡單的講:就是你生命本來是被動的,就轉被動為主動,是這個意思。

當你慢慢、慢慢的…跟眼前的相狀脫離之後,這個就是「理觀」─「從假入空」。這個在前面二十五圓通,我們提出了七大的圓通,都是「攝相歸理─從假入空─把心帶回家。」那麼到事修的時候又相反了,就開始「從空出假」,開始又面對事相因緣對治了。「理觀」─是從相狀裡面出來;「事修」─又回到因緣假相,然後來處理問題、面對問題、化解問題。

總之,《楞嚴經》它的思考模式是兩個:第一個、先離開你眼前的相狀;第二個、又回到眼前的相狀,來面對它、化解它。這兩個思考:第一個是「從假入空」,第二個「從空出假」。現在我們開始要利用人生的假相,來「滅惡生善」。

丁二、事修(分三:戊一、陳請。戊二、讚許。戊三、宣說)
「事修」─在這個事相的修行,本經講到兩個重點:第一個是「持戒」;第二個是「誦咒」。這都是有相狀的。

戊一、陳請。(我們看阿難尊者對佛陀的陳述,他的心情跟請法:)

(禮讚啟請)『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迹圓明,悲欣交集,
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
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
(引敘佛言)『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
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
(願同菩薩)『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
(正請道場)『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
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這地方有四個小段,先看第一段─阿難尊者的陳述他的心情,以及他對法門的啟請:

阿難尊者聽完二十五圓通之後,他就在大眾當中,起立合掌頂禮。這以下表示他內在的心境,他用八個字,來表達他聽完二十五圓通的心境,說是:『心迹圓明,悲欣交集。』這八個字,道盡了阿難尊者的心情。

『心迹圓明』─『心』指的是他整個修學的目標,就是「不生滅心」—正念真如─把心帶回家。什麼是『家』呢?不是在外面,是在內心深處的一念的清淨心。這個『心』指的是「清淨心」,我們的家。『迹』就是回家的方法,他整個「迴光返照」的一個方法,就是回家的道路,叫做『迹』。那麼:不管是目標,不管是過程,阿難尊者可以說是了了分明,沒有任何疑惑,所以叫做『心迹圓明』,可以說他對整個修學的理論方法,完全清楚了,所以他感到─『悲欣交集』啊!

為什麼悲傷呢?「悲昔日之未聞」。說,為什麼我過去就沒有聽到這樣的一個真理,白白的受生死,白白的隨煩惱而轉呢?這是『悲』。第二個『欣』─他欣今日之開悟,現在聽到這樣的法門,雖然身心世界還有很多障礙,但是對未來卻充滿了光明,所以可以說是『悲欣交集』。

這裡,可以看得出來,阿難尊者整個修學,應該沒什麼障礙,但是他為什麼要請法呢?他講出他的理由─說:阿難尊者為了要利益未來末法的眾生,所以他必須求佛。他說:「大悲世尊啊,我身為一個正法時代的佛弟子,對於整個成佛之道、整個修學的目標,乃至整個過程的理觀,是完全清楚沒有疑惑了,但是末法眾生是有問題的。

這一段,蕅益大師註解上說:正法、像法時代,要消滅「顛倒想」只要「理觀」就夠了。所以這個「事修」是針對誰呢?就是針對我們這些末法業障凡夫;我們的煩惱特別重,外在環境的刺激也特別深,所以就必須除了理觀之外,還要有一些事相的輔助,來破除障礙。這個法門它是有針對末法時代而請法;換句話說,當機眾沒問題,但是為了以後的眾生,阿難尊者慈悲來請法。他為什麼要請法呢?這以下說明:我為什麼要為末世眾生請法呢?因為我經常聽聞如來的開示說─『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說是「度化眾生」有兩種心態:第一個,菩薩因地的發心,菩薩自己還沒有度脫圓滿,但是他就先發心度化眾生,這個是「菩薩發心」。第二個,是你自己覺悟圓滿了,然後再來度化眾生,這個「如來應世」。

所以,菩薩度化眾生有兩種,一種是「悲增上」,一種是「智增上」;「悲增上」的人,是屬於「菩薩發心」,自己還沒有成就,但是他願意跟大家一起成長,這是「菩薩發心」。第二種人是屬於「如來應世」,他必須自己先走過去,自己先解脫了,他才會去幫助別人。那麼,阿難尊者到底是屬於哪一種呢?他說他自己是『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從這一句話可以看得出來,阿難尊者是屬於「悲增上」。說:我雖然現在還活在顛倒想,但是我已經知道整個出離顛倒想的方法,(他還沒有完全得度,因為這時候他是圓教初信,只就是斷了三界的見惑,無量無邊的思惑煩惱都沒有消滅的),但是他就有一種願望,要度化末法時代一切眾生,這可以看得出來是悲增上。

為什麼就一定要針對「末法眾生」呢?阿難尊者舉出他的道理說:『世尊啊!此諸眾生』;這個『此』指的是末法眾生。末法眾生有兩個障礙,這地方提出其中一種─『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我們的修學:如果我們是生長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當你聽到法門,你很快的就把這個藥吃下去,你的病就好。但是到了「末法時代」,佛陀開出藥方以後,就沒有那麼簡單了,不是吃藥就可以好了,沒那麼簡單。為什麼呢?

第一、魔強法弱:因為你面對的是一個外在「色聲香味觸法」特別染污的力量;這個『魔』不是說魔王,這個『魔』是誘惑的力量特別強,而你能夠聽聞正法的時間特別短,你一天二十四小時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放逸;大部分的時間,都受到整個眾生的共業─「六塵」的牽引;只有偶爾極少數的時間來吃藥—聽聞佛法。所以說,在你生命當中,聽法的時間少,那麼受到誘惑干擾的時間多,就產生一種善根的退化。即便你過去善根深厚,但是你也是受到環境的干擾,因為你離不開眾生的共業,不可能說,我到一個荒島去住。不可能!所以你面對的是一個魔強法弱的時代。

第二、去佛久遠:即便你有心要修學佛法,但是你也很難遇到一個正知正見的善知識,因為邪師說法,就像恆河沙這麼多。

在這種障礙情況之下──你那個明了的心,有善根、也有煩惱,到了末法時代,想要收攝其心,成就大乘的三昧,你就必須要有一個保護的措施了,不是只有佛陀開藥就好,你心中要有一個『道場』。

這個『道場』做什麼呢?有兩個目的:
第一、「遠諸魔事」:這裡有「內在的魔事」跟「外在的魔事」,遠離內、外的魔事。第二、使令我們「菩提心」能夠堅固而不退轉。

我們這一念心─到了末法時代,佛陀已經不在了,很多善知識也不在了,法的力量也薄弱了,佛、法、僧三寶都薄弱了。但是我們可以有善根啊!我們想要進步啊!想要增上啊!那怎麼辦呢?你除了「理觀」以外,你心中必須有一個『道場』。

『道場』是什麼意思呢?什麼叫『場』呢?古時候農村社會,這個稻米收割以後,收割以後不能馬上去殼,因為它潮濕的,你必須把它放在一個『場』,一個很空曠的場地,把它曬乾、過濾,然後才能夠去殼轉成「稻米」。那麼我們修行也是一樣,佛陀把法門開出來了、這個法藥開出來了,我們要吃藥的過程當中,必須有個道場。

什麼是『道場』呢?就是「持戒」跟「誦咒」這兩個。持戒─是破除我們內在的障礙,破除我們無始的煩惱障;誦咒─是破除外障、就是鬼神障。這兩個障礙。就是透過「持戒」跟「誦咒」,來遠諸魔事,來成就菩提心的不退轉,是這個意思。「為什麼要修事修?」這個地方阿難尊者把這個理由說出來。

戊二、讚許。(這是佛陀對阿難尊者的表白的讚許)

(讚許)『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
善哉!善哉!如汝所問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沉溺,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唯然奉教。』

前面四段,阿難尊者陳述他自己的修學心得,也為末法時代請法,佛陀對於這樣的一個態度是怎麼樣的心態呢?佛陀說:『善哉!善哉!』讚歎阿難尊者這樣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因為正如你所問的『安立道場』,以這樣的一個持戒的功德力,跟持咒的一個功德力,這兩種力量來救護末劫沉淪的眾生,是有它的必要性。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佛陀就正式宣說─末法時代,當我們修理觀的時候,第一個、產生魔障,你無始劫的冤親債主不會同意的,這個是「魔障」。第二個、你心中產生理觀,你開始迴光返照,你就刺激你心中生出的煩惱,「真妄交攻」啊,你的煩惱也會障礙你。所以面臨這內、外的魔障,應該怎麼辦呢?佛陀就講到「破障的方法」:

戊三、宣說(分二:己一、明根本戒法。己二、明誦咒治習。)
這「根本戒法」是在對治內障,「誦咒」是對治外障。
己一、明根本戒法(分二:庚一、總顯三學以戒為本。庚二、別示四重以彰無漏。)

庚一、總顯三學以戒為本。

佛陀先彰顯在三無漏學當中,以「持戒」做根本,沒有持戒就談不上「定慧」,它有它的根本。

(引律標宗)『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
(三學次第)『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佛陀在講「持戒」之前,先把「持戒」跟「止觀」的關係,「戒定慧」的相互關係,做一個說明,因為佛陀是先講「止觀」再講「持戒」。為什麼要講「持戒」呢?佛陀把理由說出來:「你應該經常聽聞──我經常宣說這毗奈耶(毗奈耶翻成「律」,「調伏」的意思。)那麼以這個「律法」來調伏我們的內心,這就是整個大乘的「三決定義」。

什麼叫『決定』呢?就是一個「不變的法則」。佛陀的出世,面對很多差別的眾生,祂開出的方便會有所不同,但是原則是不能變的,就是「戒、定、慧」,這是一個三世諸佛共同的法則,是決定不可改變的。

這樣的法則是什麼呢?
就是『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首先以『攝心為戒』,這個地方是重點──小乘的戒法是「收攝身口」;大乘佛法是直接「攝心」。因為把這個「戒」攝住了,你才有可能會引生「禪定」,有禪定才開發「智慧」。這個就是成就無漏功德的三種的法門,依以此戒定慧而成就無漏的功德。

海公師父在解釋這個「攝心為戒」的時候,他有這樣的一個說明,他說:當我們在研究四種的戒法,以下《楞嚴經》的「四種清淨明誨」,你一定要跟「聲聞戒」揀別出來。他老人家說:「聲聞戒」是以事相為本─它偏重「身、口」二業的修學;因為聲聞戒的重點在「出離」,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它是令「正法久住」。一個出家眾的身口二業,必須讓居士產生恭敬心,所以它是一個事相戒。「大乘佛法」的戒法不同─它是一個「心地戒」,他先有心中的「止觀」,然後才付諸「行動」的。

我們可以這樣講:
聲聞戒的修持─「戒、定、慧」是由「外」而內,他先收攝身口,然後慢慢慢慢再收攝內心。聲聞戒持戒的重點是從外面持進來的,先調伏身口然後再調伏內心。

菩薩戒法的修持──你一定要安住「菩薩種性」,你才有資格受菩薩戒。什麼叫「菩薩種性」呢?菩提心,空正見!「空正見」就是前面說的「正念真如」。所以菩薩戒是由「內」而外,它是先有理觀的正行,然後再帶動這個菩薩的戒法,這叫『攝心為戒』,是這樣解釋的,它直接收攝內心。它是先從「本來無一物」的理觀當中,然後再來對治「如夢如幻的煩惱」,是這種態度的。你要懂得「攝心為戒」這四個字,後面的戒法,你就懂得它跟聲聞戒差別在哪裡。

庚二、別示四重以彰無漏(分二:辛一、牒徵。辛二、詳示。)
正式說明『殺盜婬妄』四重戒,來彰顯『無漏戒法』的修學內涵。

辛一、牒徵。

(經文)「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

前面講到『攝心為戒』,什麼叫『攝心為戒』呢?這個戒法的內涵,到底跟聲聞戒有什麼差別呢?提出這個問題。佛陀等於是「自問自答」,先一個徵問,再詳細的回答:

辛二、詳示(分四:壬一、婬戒。壬二、殺戒。
壬三、盜戒。壬四、大妄語戒。)

壬一、婬戒。(首先看「婬戒」,經文比較長,我們分成三小段來說明)

(持戒功德)『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犯戒過失)『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
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這裡,就正式把『攝心為戒』的道理講出來──我們看第一段,先把持戒的功德相,它的標準標出來。說:假設在凡夫世界的六道眾生當中,你能夠做到『其心不婬』,則『不隨其三界生死的相續。』

婬戒的重點是在『其心不婬』──
什麼叫『其心不婬』呢?它的意思:不是說你在佛堂拜佛,在那個地方靜坐持咒,然後你都沒有起煩惱,不是這個意思。你這樣叫『緣缺不生』,不是其心不婬。應該是說:當你這個明了的心,受到外境刺激的時候,生起了婬欲的念頭,而你能夠產生一個對治的力量,那個對治的力量被你栽培起來,你產生一種抗拒的力量,甚至於是一個「調伏」的力量,這個就是『其心不婬』。

這個地方,也並不是說你完全沒有「婬欲心」,完全沒婬欲心,你就是聖人,那制這個戒對你就沒有幫助,這個地方是針對末法「凡夫眾生」來制的。就是說:你有煩惱,但是你開始抗拒煩惱、調伏煩惱,「走上了菩提的正道」,這個叫做『其心不婬』。

後面的經文就在發明這個思想,讀完後文你就知道什麼叫『其心不婬』。這裡,先講出一個正面的功德,以下再講到反面的過失: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說:你修大乘的真如三昧,你的目標是要出離三界,但是假設一個人,他對「婬欲的心」不加以對治,不加以「對治」就等於「放縱」;就兩種情況─你不是加以對治,就是放縱,那麼三界的生死是不可能出離的。這個人,對於婬欲的念頭,一再的放縱,他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修行人」,所以他就會有什麼功德力呢?『多智』他有很多、多聞的智慧。(這個地方應該只有「聞慧」,沒有「思慧」)。

第二個他有少分的『禪定』,這裡指的是欲界定…九心住;因為初禪不可能有婬欲的煩惱。「欲界定」就是少分的禪定。這個人他應該有福德力─有多聞的智慧、有少分的禪定,但是他內心當中─不斷婬,對於婬欲的煩惱,採取放縱的態度。這樣…他婬欲的煩惱,經過他的智慧、禪定兩種資糧的加持,結果是『必落魔道』。

『魔道』的根本,就是以「婬欲心」為根本,它的淺深分出三品:
(一)、上品魔王─魔王有三個特色,第一個婬欲熾盛,他的婬欲心特別重。第二個福報廣大,這個人在人世間做了很多慈善事業,福報很大。第三個心靈特別的靈巧,他有一些小聰明的,這種人就做魔王。(二)、中品的魔民─這個是男眾的魔民,魔王的眷屬。(三)、下品的─變成一個女眾的魔女。

不管是魔王、魔民、魔女,他們都有很多、很多的徒眾,就是有很多的魔子、魔孫;那麼他們內心,是『各各自謂成無上道』。問題出在這個地方──各各謂自己「已經成就無上道」。這個人為什麼墮入魔道呢?不是說他今天犯了婬欲的煩惱,就墮入魔道,不是這個意思。這個人他是「破見」—是「邪知邪見」─他自己認為:放縱婬欲可以成就無上道。

我們解釋一下:在「大乘佛法」的因緣觀裡面,「破戒」你還有救。你煩惱很重,抗拒不了你的煩惱、抗拒不了外在的誘惑,你犯了罪,但是你起增上慚愧,你這個人還有希望,因為你的菩提種性沒有失掉。這些人為什麼修到最後,他不是成就佛道,是成就魔道呢?「破見」——邪知邪見!以婬欲的煩惱做功德想。他想說:欸…婬欲並不障道啊!甚至於是對修道有幫助的。

所以《楞嚴經》說:他是因地發心就錯了,他是以「婬欲」為本,所以後文佛陀比喻說:你用沙想做飯,你煮不出飯來的。問題點在「破見」——邪知邪見。他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他自己還是生死凡夫,那麼放縱自己的欲望,雖然修福修慧,而自認為成就無上道了。這樣以婬欲為根本,最後的結果就是落入魔道;你用沙去煮東西,最後當然只有一個結果,就是熱沙。

預記末法)『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
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諸佛教誨)『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
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這段文是佛陀對末法時代的預言,佛陀在正法時代就預言末法時代會出現什麼情況…說:在末法時代,這些魔子魔孫,就開始流行熾盛於世間了!為什麼魔子魔孫在正法、像法不出來?因為他出來沒有用啊,那個時候的善知識威德力強;在正法、像法時代,那些住持正法的善知識都是大威德力的,到末法時代,那些大威德善知識都走掉了,糟糕了!眾生煩惱也特別重,善根也薄弱了,這時候魔子魔孫就有機可乘,開始出來活動啦!

這些魔子魔孫是怎麼出來活動呢?第一個、講到他自己的自受用。是怎麼樣呢?『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他以身口意的婬欲,來當作一個修道的助行,他認為這個就是善知識,這對我有幫助的,邪知邪見的─以婬欲當功德想。那麼,還不只這樣子,他還去影響別人,『令諸眾生落愛見坑』─他還把這個思想,透過文字、透過語言來傳達,他說:行婬欲,不但不障礙聖道,還對你修學聖道是有幫助的,把眾生拖入了愛欲的火坑,而失掉了菩提的善根。這個人本來是有善根的,因為跟錯了善知識,結果呢,他過去的善根就隱沒了,取而代之就不是善根了,是魔道邪惡的根生起了。

「末法時代」修學最嚴重的問題─你根本不知道哪一個是「善知識!」
「末法時代」是什麼樣呢?各說各話─也不知道誰講的是對的,就是邪惡不分了。而且更多的是,魔的力量特別大,你看邪知邪見的人,道場蓋得特別大、福報特別大,反而正知正見的人福報變少了,這個當然是不吉祥,這跟這正法、像法是完全相反。在正法時代,正知正見的善知識都是大威德的,到了末法時代顛倒了,邪知邪見的人福報大,正知正見的人沒福報了,所以問題就很嚴重了。

所以佛陀教誡我們說─到了末法時代,一定要教誡這個世人,修學「正念真如」的時候,要先斷婬心,一定要慢慢、慢慢的調伏心中的愛欲煩惱,這是先佛世尊,第一個決定清淨的明誨。這『決定』,就是不可改變的,過去諸佛如此,現在諸佛如此,未來諸佛如此,這是成就清淨功德的一個很明確的教誨。也就是:「斷除婬欲心」是修道的一個重要根本,這件事情是沒得商量的,是明確沒有一點含糊籠統的教誨、非常明確的。

我們看附表十……對治心中愛取煩惱:

(觀身不淨)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

│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 │
├┄┄┼…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
│ │
│ └…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

└…………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蕅益大師───


關於「調伏愛欲的煩惱」我們做一個說明。愛欲的煩惱、貪愛的煩惱有兩種:

第一個、貪愛自身,貪愛自身叫「身見」。
第二個、貪愛他人的色身,就變「婬欲」。

總而言之,都是從「色身」引起的,就是我們對色身產生顛倒,我們認為它是清淨美妙的,就產生貪愛。所以佛陀在對治方面,告訴我們「觀身不淨」。

看蕅益大師的頌文:
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
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
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蕅益大師在發明我們色身的不淨,從三段來說明,先看:第一段、總標色身的緣起──

我們色身是怎麼來的呢?
這個地方講到「內因、外緣」:『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首先我們之所以來三界投胎,主要的「親因緣」,就「內因力」,就是『恩愛迷情』。『恩愛』它的本質就是『迷情』,『迷情』就是『恩愛』,只因為粗、細的不同,比較粗顯的叫『恩愛』,比較微細的叫『迷情』。

這個『恩愛迷情』不是指我們平常的恩愛迷情,是說:我們一個人到「臨命終」的時候,從一個「明了心」到「昏昧心」到「悶絕」,進入「悶絕」這個人就死掉了;死掉之後,下一剎那變「中陰身」。這個「中陰身」他離開了身體以後,他看到是一片黑暗,但是由於他過去的業力,他會在黑暗當中的某一個處所,看到一道的光明,在光明當中,會看到某一個男女,在做交媾的行為;這時候,他就動了一念的恩愛迷情;假設他是要做一個「男眾」,他對這個女眾…對母親生恩愛迷情;假設他是投胎變成一個「女眾」,他就對父親動恩愛迷情。「仁者心動」嘛,仁者心動之後,就開始觸動了生死的業力,就來投胎了。

投胎之後,一個生命體的結合,當然不能只有「心法」,它肯定要有一個「色法」來做依止,生命體要有「色、心」的和合。前面講「心法」,這以下講「色法」:『四大緣生』─它是攬四大為因緣才能夠受生。這個「四大」指的是什麼呢?就是「父精母血」,他動了恩愛迷情之後,他的心,就投入到父精母血的色法當中,「色、心和合」,就把他的色身,虛妄的創造出來了。

這個在經典說是「種子不淨」,我們的色身怎麼洗,都洗不乾淨呢?因為他一開始就不乾淨,他整個色身的生起,就是一念染污的心,『恩愛迷情』跟染污的色法─『父精母血』的結合,這本質就是不淨。這是一個總說,以下三段的別示:

一、外表相狀的不淨─『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身體當中─『父精母血』的結合、跟『恩愛迷情』結合之後,他吸收很多的養分,滋養之後,身體慢慢的長大,然後身體裡面就有很多的膿血屎尿不淨物,在身體當中互相的參雜,『交潤』就是參雜。而且,他不是在身體裡面哦,怎麼樣呢?『臭穢常無盡』─九孔流出不淨:兩個眼睛、兩個鼻子、兩個耳朵、一個嘴巴、大便處、小便處,九孔經常流出不淨物。所以我們為什麼要經常洗身,就是這樣子,因為它會不斷的排出不乾淨的東西。這是「外相」,外表的不淨。

二、內相的不淨─『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
這是往身體裡面看──即便我們用衣服來裝飾它,用很多的保養品來愛惜、保護它,但是其實我們的色身,只就是一個『畫囊盛糞』。所以我們的色身,其實一層皮好看而已,就那一層皮,畫上了眼睛、鼻子、嘴巴,但是裡面呢,卻是充滿了種種的不淨物。所以古人說:就像一個花瓶外面很好看,這個花瓶裡面裝了很多膿血屎尿,是這個意思─『畫囊盛糞』。

這個『畫囊盛糞』是這樣子:就是說我們之所以愛一個人的色身啊,除了「煩惱」以外,這還有「業力」的問題。所以懺公師父常說一個譬喻:你看豬看到豬,牠就覺得這個豬長得很豐滿;這個蛇看到蛇,就覺得這個蛇,長得很有曲線美。它是有他的「業力」的,你跟他有業力的話,他怎麼看你,就怎麼好看,這是因為有這個業。

所以,我們想要從「顛倒」當中覺悟過來,說:欸!其實它只就是這一層皮,你把這皮剝開了,把這一層皮打開來看,裡面全是『膿血交相潤』,從裡到外,沒有一個乾淨的東西。這是在講生前,我們生命還在的時候,一種內外的不淨。

三、死後的不淨─『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
這個色身之所以能夠相續,因為有內心的住持,等到死亡到來,你的神識離開了,這個色身就開始…顏色從紅潤變成蒼白、變成青黑,然後慢慢、慢慢的膨脹,啵!破掉,流出很多的膿血,然後生出很多的蟲,吃他的肉,最後變成白骨,最後連白骨也消失掉。所以一旦『神離』,當神識離開的時候啊,這個色身誰敢去靠近呢?

蕅益大師最後的結勸是─『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我們一個修行人,不要把一個將爛而暫時還沒有爛的骷髏,把它當作真啊!這個色身只是「借假修真」,你不要花太多精神、體力去經營這個色身,因為它總有一天是腐爛的…總有一天,不管你怎麼弄,它會往「老、病、死」,往這個白骨的方向走,是不可改變的!所以『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我們前面在修學「理觀」的時候,我們是「無有少法可得」。
因為:你在正念真如的時候,是離開色身的相狀,心中「離一切相」,對不對?但是你從對治止觀又回到色身,開始又安立一個相狀,安立一個不淨的相,用不淨的相,來對治我們認為是清淨的相。所以「對治止觀」它是有相狀的─以「不淨觀」來對治「淨」顛倒,以「無常觀」來對治「常」顛倒,它是有相狀的,又開始產生一個相狀,只是怎麼樣?一個逆向操作的相狀。就是說:過去我們心中,住在我們色身的相狀、或者住在你喜歡人的色身相狀,開始分別他是很乾淨的、很美妙的、很可愛的,這個相狀有很多的分別;那麼現在佛陀告訴你,佛陀讓你吃一道藥進去,這個藥,你吃進去之後──欸…他的心中,又產生一個逆向思考,不對!這個是不乾淨的、是腐臭的,是一個未爛的骷髏。

修「理觀」的時候─是離一切「名言分別」的。修「假觀」的時候─你又帶動了名言,用一種「清淨的名言」,來對治你「顛倒的名言」。

你開始起名言─但是以「如夢如幻的名言」,來對治那個「如夢如幻的顛倒」,所以這個時候你又產生一個相狀。在這個偈頌裡面念一念:『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你心中就出現相狀了,那個不淨相出來了。所以說:「對治止觀」是以「名言」對治「名言」,以「清淨的名言」對治「染污、顛倒的名言」,在「事修」是這樣子的。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08
49:13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18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18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5.二十五聖自說圓通: 24.勢至觀根大,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24 勢至觀根大。經文: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
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第18

我們看附表九:憶念佛號功德以生信心:

(一)總標。

┌觀照「佛號功德」…以啟信心。
┌憶佛…智慧…觀照力┤
│ └觀照「淨土莊嚴」…以發願力。
┌─┤
│ │ ┌…一句彌陀……念誦聽。
│ └念法…禪定…專注力┤
│ └…十念成片……三三四。

└─修學次第……依「觀照力」……引導「專注力」。


(二)別明。

┌一、消除災障(光明無量願12)
├二、增長福德(聞名得福願43)
◎ 名號功德─┼三、善根堅固(聞名不退願47)
├四、十念必生(十念必生願18)
└五、臨終接引(臨終接引願19)


淨土「念佛法門」它的特色,是一個「他力門、果地教」;也就是一般我們說的「本尊相應法」。既然是一個本尊所加被的法門,所以整個修學的目標,就是達到感應道交;因為你沒有感應道交,你就不能啟動佛陀對你的加被。但這個「感應道交」值得我們說明的就是:淨土的感應道交跟外道的感應道交是有所不同的。

外道的感應道交:它是「心外求法」。你看:外道他們的感應神通,你一聽就知道是向外攀緣的,好像你自己都不要做準備,完全靠外在一個強大的力量,來主導你,它要你活你就活,它要你往生你就往生,佛教沒有這種思考。那你這樣子講不是心外求法嘛?離開一念心,有一個真實的法來主導你--標準的外道─「道」在心中之外。

〔淨土宗〕的感應道交:正如〔華嚴經〕說的:「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你的心準備好了,佛陀就顯現在你的心中,你有一分的準備,佛陀顯現一分的力量;你有三分的準備,祂給你三分的加持;你有十分的準備,祂給你全部的加持。這才合乎佛教的緣起論,就是「一切唯心造」。

所以我們修淨土的人,不要修到最後像外道一樣…老是心外求法,弄到自己邪知邪見,結果一事無成。你那個方法錯誤!整個〔淨土宗〕,你不要管是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那跟你都沒有關係。重點是:你那個明了的心中,你把資糧準備好了沒有?關鍵在這裡,跟佛陀那個多遠都沒有關係!

在本經當中提到我們要準備的資糧有兩個:第一、「憶佛」,第二、「念佛」。『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個『見佛』就是感應。『憶佛』主要是一種智慧門,一種內心的觀照;『念佛』是一個禪定門,心中的專注;這兩個缺一不可,就像眼睛跟腳一樣。

在「觀照」當中,〔淨土宗〕你要成就兩種的觀照:
第一個、觀照「佛號的功德」以啟信心。我不知道諸位把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對佛號了解多少?你是不是能夠真實的觀照佛號的功德?諸位知道「信心」是怎麼生起?信心來自於智慧─才能夠斷疑生信啊;不是說,哦!我有信心。什麼叫迷信?什麼叫真信?你什麼都不懂這叫「迷信」,迷信的力量是薄弱的,因為你疑根未拔。我不相信你對一個陌生的東西,你會通身靠倒,我不相信,我們不可能相信。我們對一個很陌生的東西,對它一無所知,你會把身心世界完全交給他,不合常理!所以一個人能夠在臨終的時候,把佛號現前的時候,能夠真實的把身心世界交給佛號,那一定是要真實的觀照佛號的功德。「正見」才能夠斷疑生信,啟發我們真實的信心,我們相信阿彌陀佛的名號,一定可以救拔我,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觀照「淨土的莊嚴」以發願力。前面的信心是啟動「他力門」,這個以下的願力呢,就是啟動「果地教」。信心是比較容易建立的,其實願力是相對比較困難,有些人他對佛號有信心,但是他對往生淨土,他不一定有這個願力,所以他在念佛的時候,只啟動了「他力門」,並沒有啟動「果地教」。所以一個正確的念佛人,他應該「信心、願力」都要具足,以這樣的心態,你才有資格來念佛。念佛的人,當然他的所觀境有「觀想、觀相、持名」,但是「持名」最為穩當,下手易成就高。

這句佛號怎麼念呢?
印光大師說:「一句彌陀念誦聽,十句成片三三四。」

〔淨土宗〕它是以「音聲」來攝心的。說我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那麼誰代表『阿彌陀佛』呢?就是「音聲」,它是一個音聲佛事。所以這個佛號你要透過三個次第:

第一個、「念」是心念,念從心起,從你皈依的心生起,這個時候沒有聲音;
第二個、「誦」聲從口出,經過你嘴巴的振動,要創造一個音聲當所觀境;
第三個、「聽」再把唸的音聲聽回去。

所以「念佛法門」它的整個攝心的方便就是「聽你自己的音聲」。你看打佛七,有很多人不出聲的,其實這個對你非常不吉祥,你的所觀境是音聲,你自己不去創造音聲,那你要跟著誰走啊?打佛七是跟著你的聲音走,你不能跟著妄想走,所以你必須把你的所緣境要清楚的現出來.

我們這個明了的心啊〔淨土宗〕是有相行嘛,你前面要有一個所緣境來帶你!你說…你信心具足、願力也具足,都準備好了;準備好了接下來做什麼?就是「創造佛號」…然後跟隨佛號,「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你不創造聲音,你的「所緣境」變成第六意識的「法塵」。

念「法塵」跟念「音聲」有什麼差別?
「法塵」的所緣境,你看《楞嚴經》講到,是非常闇鈍、非常模糊的。你用心去「憶念」你的法塵,你耗損的精神體力,是聽音聲的好幾倍,這是非常辛苦,入道多辛苦!所以念佛人,你最基本的條件,你嘴巴一定要振動,即便你輕微的振動都可以,就是『金剛持』,聲音在唇齒之間,你嘴巴只要有微微的振動,它就是一個「聲相」,你完全嘴巴不動,那就變成法塵,那就糟糕啦!你很難抓住佛號。「淨土法門」是你要跟著你的音聲走,創造一個音聲→然後再聽回去→然後再創造一個音聲→再聽回去 ,「一念相應一念佛嘛,念念相應念念佛」,所以你一定要聽你自己的音聲。

其次「十句成片三三四」印光大師說:
我們把十句佛號當作一個循環─吸一口氣念三聲,吸一口氣念三聲,最後再念四聲,形成一個節奏,妄想不容易插進來。這就是說:一個是「專注力」,一個是「相續力」。

〔淨土宗〕的修學次第要注意:是以「觀照力」來引導「專注力」!古德常講一句話:「一句佛號,信願具足。」很多人嘴巴念佛,但是你不一定是修「淨土法門」。你看我在竹山,我遇到一位一貫道的信徒,他也很喜歡念佛!我說:「那你為什麼喜歡念佛呢?」他說:「師父啊!你不知道,我做生意很辛苦,我事情忙完以後,很累了啊,但是我在佛堂念佛,我覺得精神很好,幫助我攝心、充電。」我說:「那你相信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相信淨土莊嚴殊勝嗎?」他說他完全不相信!你說他會往生嗎?不會往生。因為佛陀不能主動。這個人他多少應該有啟動「他力門」,因為畢竟名號是萬德莊嚴,但是我相信他信心是薄弱的。

「淨土法門」最可怕的是愚痴,因為你不知道佛的功德,你就產生懷疑,你就假設佛陀不能救拔你,你在念佛的時候,你就三心二意,念不下去,糟糕啦!問題在於你自己,問題不在於佛陀,因為你了解不深—「信」不深,所以「行」就不切,你念佛的力量就受到障礙了,阿彌陀佛要救拔你都有問題。

所以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我們那個明了的心──你真正的把自己的萬緣放下,真正的達到通身靠倒,這是念佛的標準。「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這八個字是淨土「念佛法門」的最高指導原則。把你一個明了的心啊,全部交給阿彌陀佛的聖號!但這個是不容易的,你要把你疑根拔掉,你一定要經過學習、透過觀照。

那我們怎麼去觀照「名號的功德」呢?我們把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當中,有關名號的功德,簡單的提出五點:

第一個、念佛法門的第一個特點「消除災障」。因為阿彌陀佛本身是無量的光明,這光明的加持,能夠消除我們的災障。其實很多念佛人,雖然沒有明顯的感應,但是你冥冥當中,很多的災障,阿彌陀佛的名號已經把你消滅掉了。我在幾年前,我到一個居士團體去共修,有一個男眾居士差不多五十出頭,他拿他以前的身分證。他說:「師父啊!你看我以前是長這個樣子。」我一看,哎喲!好像道上的兄弟啊。我說:「欸,你現在面容怎麼這麼慈祥?」他說:「我就是拜佛、念佛。」欸!真的那個相貌完全不同。「相由心生」以前就是一個業障相、苦惱相,現在的那個相狀慈悲莊嚴,因為你經常跟阿彌陀佛在一起!「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阿彌陀佛的廣大功德,你一旦去憶念祂,祂馬上就進入到你的身心世界,幫你消除災障——「光明的攝受」這第一點,這個是約「滅惡」。

第二個、「增長福德」。在四十八願當中的第四十三願「聞名得福」。在阿彌陀佛的願力當中,其中有一個願說,你能夠憶念阿彌陀佛的聖號,即便你臨終的時候,出一點差錯沒有往生,你來生也是生於尊貴之家,受人尊重,而不會生長在卑賤之家。因為有名號功德加被,來生生在尊貴之家,增長你的福德力。

第三個、「善根堅固,聞名不退」。那麼即便你沒有求往生的心情,你憶念阿彌陀佛,也能夠在你修菩提心的時候,能夠成就不退轉;遇到障礙的時候,你總是覺得冥冥當中,有一種力量來支持你,來幫你破除障礙,使令你菩提的善根更加的堅固。那麼這個力量來自於誰呢?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善根堅固」。

以上這三個都是約著「他力門」,沒有往生的「平時」的情況。這以下兩個是約「臨終」,其實我們念佛主要是約後面的第十八跟十九願。第四個、第十八願─我們叫「十念必生」,就是十念必生願。第五個、第十九願─我們叫「臨終接引」。蕅益大師他把十八願判作「專修」;把十九願判作「圓修」。

第四個、這三業專修─「十念必生願」,我們解釋一下:
「專修法門」─它主要攝受的是中下根的人,它修行的重點有三個:
第一個、至心信樂。
第二個、欲生我國。
第三個、乃至十念。(這個「乃至十念」是「臨終的十念」。)

善導大師在解釋這個三資糧:「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的時候,是偏重在「至心信樂」,他是以「信心」來攝受願力跟行持,他是以「信」為根本。

善導大師說「第十八願」要怎麼修呢?(有兩個重點)

第一、「你要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以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因緣。」這個關鍵就是說一個人能夠「至心信樂」的基本條件,你要相信你是『罪惡生死凡夫』。我在新加坡打佛七的時候,很多居士跟我講說:「師父啊!糟糕,我怎麼佛號念不起來,佛號抓不住,念一念就丟掉,念一念就丟掉,好像抓不住佛號。」我說:「你相信你是罪惡生死凡夫嗎?」他說:「哦,要有這樣的思考嗎?」

我們一念心啊,有善業、有惡業,當然我們一般學佛的人善業會比較強,我們有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業。但是諸位要知道,我們在修〔淨土宗〕的人,你要思惟你的善業?還是惡業?思惟善業啊?思惟善業你越思惟越有信心,越有信心你就不想皈依啦!說:我為什麼要皈依阿彌陀佛呢?阿彌陀佛為什麼不皈依我呢?我們一定要相信:我們必須被救拔,這個很重要啊!就是說,你為什麼願意很謙卑的歸依在阿彌陀佛的光明之下,這一點認識是很重要,你要相信你是罪惡生死凡夫,你自己根本沒有力量出去,這個是修皈依的根本思想,第一個。

表面上我們造了很多善業,其實我們內心有無量無邊的罪業,都在裡面睡覺啊。所以我們的思考要深層一點,不要看今生而已,那個無量的生死輪迴,所造的罪業是無量無邊的。所以我們要相信我自己是一個苦惱的罪惡眾生,我從現在開始,即使我都不睡覺、也不吃飯,每天精進的修行,我還是沒辦法離開三界;就是你自己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你必須被救拔。

第二、那誰能夠救拔我呢?這怎麼辦呢?
「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關鍵在這四個字『無疑無慮』。我們一個人,平常沒有念佛的時候,心中有很多的苦惱、很多的恐懼,這個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你把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還是產生恐懼、還是產生不安,表示你沒有真正的皈依阿彌陀佛,你還在打妄想。以善導大師的標準,一個人把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你即便心中有妄想,也不能隨妄想而轉,叫做『順從本願』。

什麼叫做懷疑?什麼叫做憂慮呢?
善導大師說:第一個、你相信你業障深重,你認為你業障深重,不能往生,這個人沒有順從本願,你順從你的妄想。第二個、你認為你福報不足,不能往生也是順從妄想。

一個人把佛號提起來的時候:他心中沒有任何念頭,完全把身心世界「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這個叫做『順從本願』。

這個跟我們修理觀有點相似,把自己的身心世界空掉,然後那個明了的心,完全的靠在一句佛號上,這叫『一心歸命,通身靠倒』。所以這整個第十八願的修學,你看…諸位要知道〔淨土宗〕,對佛號的要求不高哦,你看看『乃至十念』…這個我們不一定解釋成「十念」,有人說解釋「乃至一念」,不管一念、十念,總而言之,數目不多。〔淨土宗〕對佛號「數目」的要求是不高的,但是對你的「信心跟願力」是百分之百的要求,九十九分都不行,那個皈依的心,不能有任何差錯。每一個宗派都有它的傳承,〔淨土宗〕是很強調信願的,你的往生與否是「信願」之有無;品味高下在「持名」之淺深!

「信願」的栽培在哪裡呢?
第一個、你相信你是罪惡凡夫,你自己沒有出離的力量;第二個、你相信阿彌陀佛,一定可以救拔你。然後你一心歸命、通身靠倒,臨終的時候,以你強大的信願啟動佛陀的他力門、果地教,然後感應道交往生。這是第十八願的特點,以強大的信願成就。

第五個、那麼第十九願呢?它的特點跟第十八願不太一樣,我們解釋一下!「第十九願」蕅益大師判作「圓修」就是圓修六度,它是屬於偏重善根之人,那麼它的特點是什麼?「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第十九願他的修行跟第十八願不同,來自於兩種特點:

第一、第十九願他內心的胸量是廣大的,因他發菩提心。第十八願他的心中所緣境─偏重在緣自身的生死的痛苦而希求出離,希求救拔而產生皈依,偏重在緣自身的身心世界。那麼第十九願,他緣的是無上的佛道跟法界的眾生,為菩提道而求生淨土。所以說第十九願,它的特點是發菩提心,心量是開闊的。

第二、他的福慧兩種資糧是廣大的─廣修福德、智慧兩種資糧。這第十九願的人,發了菩提心,修諸功德,為什麼最後是求生淨土?因為他「至心發願,欲生我國」。這第十九願的菩薩,因為他考慮到整個末法時代的修學啊…多諸障礙,所謂的五濁惡世,魔強法弱,他考慮到整個生命的退轉,所以為菩提道而求生淨土。所以第十九願偏重在「發願」。

「菩薩道」最大的障礙──
我們如果走「難行道」我們發覺─對我們最大的障礙就是「死亡的問題」,這個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分段生死」。因為「分段生死」讓我們整個生命的善根,不能一加一等於二,它不能把我們生命的善根累積起來。你看諸位…你們今天能夠放下世間的塵勞來這個地方聽聞佛法,應該都是多善根、多福德的,不是今生才修學的。但是我們為什麼這麼多生多劫的流轉,現在還是這樣子呢?因為我們的善根不能累積!蕅益大師講得很清楚─「惑業求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你看連蕅益大師都有這種感嘆,蕅益大師的修行力量多大!他說:我這修行在斷煩惱啊!就像泥土把它捏成坯器;坯器就是那個陶瓷,把它捏好的還沒有燒,下一場雨,糟糕了,又變成泥土。

我們乘著過去的善根今生來投胎,二、三十年糊里糊塗,福報大的人很快樂,業障重的人很苦惱,不管苦惱快樂都是醉生夢死。突然間醒過來,欸!知道佛法要修學,三十幾歲一直修到五十幾歲,經驗最好、煩惱也淡薄、善根也強,但是「夕陽無限好,可惜近黃昏」。你看一個人修行最得意就是這五、六十歲的時候,但是死掉;死掉以後,來生再來,再來一次,也是一樣,隔陰之迷,糊里糊塗的過了二、三十歲,醒過來了又三十幾歲了,又開始用功、用功,用功到最後死掉了。這個分段生死是很嚴重的問題,把我們的善根切成一小塊一小塊,不能把它串起來。

蕅益大師說:整個成佛之道,最難跳脫的是三界「分段生死」這部分。
他說:你三界「分段生死」跳出去,後面的「變異生死」亂不了,後面就很好走了。其實成佛之道最難走的,就是我們這一部份,從凡夫位跳出「分段生死」。蕅益大師講出一個譬喻說:這個船要離開這個大地,前面那個地方,地心引力不斷的吸你啊,你很用力才能夠跑出去,等到你離開了地心引力的時候,那條船就任運的前進!你就是在船上睡覺,它也前進了,這法身菩薩修行,沒有像我們凡夫這麼辛苦。

所以蕅益大師說,在『惑業求斷猶坯器』的情況之下,他是『從此力修念佛行,決欲今生出樊籠。』我們看蕅益大師的思考,就道盡了修十九願的心態。我們要很務實的面對生命,我覺得我們修菩薩道不要意氣用事;你要去思考,我來生有兩個選擇,你只有兩種選擇,你不可能到涅槃,你要嘛在「娑婆世界」,要嘛在「極樂世界」,你只有兩種選擇,一個是「多諸障礙」,一個是「五塵說法」,你要早做準備。所以我們往生的願力,那個方向,你要早點決定,就像一棵樹,你要不斷的往西方的方向去成長,不論是什麼樣的因緣而斷去,那棵樹自然就會往西方倒下去。所以在〔淨土宗〕當中,我們的修學有兩個思考:第一個是十八願─以「信心」來攝受願力跟行持,感應佛陀而往生;十九願以「願力」是為菩提道求生淨土的願力。這是講到「名號的功德」。

那麼當我們一個正確的憶佛、念佛有什麼好處呢?我們看經文: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說:我們一個人,本來的色身沒有香氣,但是我們經常到大殿跟香接觸,時間久了,身上就有香氣。也就是說:我們這個明了的心,本來充滿了煩惱障、業障、報障,但是我們經常把充滿香氣、充滿光明的佛號,在我們的身口意不斷的運轉…憶佛、念佛。當這個萬德洪名在心中運轉的時候,『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我們能夠「轉他成自」,〔淨土宗〕的功德是這樣成就的;我們是把佛陀的功德,透過我們的憶念,轉成自己的功德。

《淨土聖賢錄》講到一個公案,跟大家說明一下:
在唐朝有一個叫張鍾馗的人,他一生以殺雞為業,臨命終的時候,他看見一個紅衣之人,帶著一群雞啊,跑到他的面前,那個雞就飛起來,去啄他的眼睛。這個時候他非常痛苦的哀叫,他的夫人就請了一個沙門叫宏道法師,這個宏道法師就告訴他要懺悔,告訴他修習「念佛法門」的殊勝。這個張鐘馗居士,當下就很至誠懇切的提起佛號,相續稱念,結果呢…後來就聞到香氣,而且他自己也說:「群雞化去!」而安然的往生。

淨土宗往生的人經常會聞到香氣、看到光明,這兩個是很特別的,就是阿彌陀佛本願功德的顯現。我們看張鍾馗,他有多少資糧呢?他是一個造惡凡夫,但是他的心跟佛號一接觸的時候,『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講實在話:「淨土法門」它不怕你煩惱重,它也不怕你業障重,但是你的「信願」不具足,那就沒辦法了。

不過要注意一點這個帶業往生:不能帶「現行」,只能帶「種子」!
所以你臨命終的時候─煩惱不能起現行,你的所有的煩惱,在臨終的時候,必須在「種子位」。也就是說,臨命終的人基本條件─我們不求斷煩惱,但基本要求是「正念分明」。我講實在話,沒有一個人是在顛倒的心中往生的,不可能有這種事情,一定是眾生心垢淨,然後才可以菩薩影現中。所以「淨土法門」你不一定要斷煩惱,但是你一定有相當程度的「調伏煩惱」的力量,這一點要注意,因為感應道交是雙方面的。

庚四、述己自利利他。

大勢至菩薩把整個〔淨土宗〕的「因地」的感應道交的修學方法;跟「果地」的所謂的「香光莊嚴」的功德,解釋過以後,就講到他自己是怎麼修學的。前面是講法門,這以下是講他自己,他個人的修學經驗:

(經文)『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這以下是大勢至菩薩講到他自己個人的修學經驗,這裡有兩段,第一段先說明他的「自利」功德,說『我本因地』的這個『因地』就是在凡夫位的時候,我在凡夫位的時候,是怎麼修行呢?『以念佛心,而入無生法忍』。從經文我們看不出來,到底大勢至菩薩是在娑婆世界成就無生法忍?還是在淨土成就無生法忍?我們看不出來、不知道,但是我們知道他是有念佛。再看下一段:

那麼從「利他」來說呢,『今於此界』就是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人壽到了兩萬歲以下,這個世界就進入五濁惡世,釋迦牟尼佛就是在五濁惡世示現。)那麼在這五濁惡世,魔強法弱之下,我是攝受念佛人歸於淨土。

大勢至菩薩講他「自利」的時候,並沒有強調「淨土」只講到「念佛」,但是他來到這個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他開始強調「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告訴大家娑婆世界不能待下去了!關於這一點,我們看附表第十:

附表十、憶念淨土莊嚴以發願力。

┌…遠離惡道(不更惡道願02)
├…國土莊嚴(一切嚴淨願27)
┌…安樂功德…┼…衣食自然(衣服隨念願38)
│ ├…身心安樂(樂如漏盡願39)
│ └…壽命久遠(壽命無量願13)
◎極樂世界…┤
│ ┌…隨願聞法(隨願聞法願46)
└┄解脫功德…┼…具足五通(神足無礙願09)
└…功德圓滿(一生補處願22)

本經到這裡,正式的提出了「往生淨土」的思想就是『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我們念佛人的兩大準備力量:第一、憶念名號的功德,以啟信心;第二、憶念淨土的莊嚴,以發願力。

那我們怎麼去憶念我們往生的處所極樂世界呢?在經典當中分成兩個重點:第一、安樂功德。第二、解脫功德。

極樂世界的『安樂功德』,我們簡單提出五點:
第一、「遠離惡道」;我們在娑婆世界打滾,有一個很大的障礙,就是很容易墮惡道,即便你今生沒有造惡業,但是我們前生造了很多的罪業,在臨命終的時候,只要有一點惡因緣的刺激,把這個煩惱業力啟動起來,就墮到三惡道去了。三惡道出來以後,有什麼問題呢?多諸愚痴。這個人你跟他講道理他聽不懂,這就糟糕啦!善根產生障礙。你看你今生學習那麼多教理,你能夠對身心世界、對宇宙萬法,產生很清楚的即空、即假、即中的觀照,但是你到三惡道去,你現在的那些善根,全部進入睡眠狀態沒辦法起現行,這就是所謂的「報障」,八難之一。

所以,你如果一定要在娑婆世界行菩薩道,你要注意「三惡道」的問題,你要保證你不要墮到三惡道去,一旦你到三惡道去,你就麻煩了。你看你們倆個是同學,你一到三惡道去,你一回來,你跟你的同學就差很多了,你就差人家一大截了!又重頭開始跑起啊。要是你往生到極樂世界,就保證你從現在開始,到你成佛的過程,你不會有那種大的障道力量出現,就是「遠離惡道」,這第一個保證叫「離苦」。

第二、「國土莊嚴」:在這以下四個是得樂『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極樂世界的莊嚴很多,我們從《阿彌陀經》可以得到三個消息:第一個是「生處莊嚴」,你到極樂世界,這個是在受生的處所有「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華」三個地方;七寶所做的池,中間很多無量無邊功德的水,水當中有蓮華,這是第一個「生處莊嚴」。第二個是「住處莊嚴」就是所住的宮殿樓閣,都是七寶所成。第三個是「環境的莊嚴」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這個寶樹的莊嚴。所以極樂世界我們觀察有三個主要的結構,第一個生處、第二個住處、第三個是外在的環境。

其次,從它所產生的作用來說,極樂世界有三個特點:第一個,充滿了光明,極樂世界沒有晚上暗相,它每一個寶物是放光的。第二個,極樂世界充滿了香氣,它的寶物是會放香氣,栴檀香氣。第三個,極樂世界是充滿了音樂,常作天樂。所以極樂世界是充滿光明的世界,充滿香氣的世界,也充滿音樂的世界;它依止這個光明、香氣、音樂啊,來演說妙法,這就是它依報環境的莊嚴。

第三、「衣食自然」:以下三點是約著正報的身心世界。我們一般人要為衣食忙碌,你為什麼工作八個小時呢?其實你不是真正的想工作,你是為了要換取衣食,所以你就要浪費很多時間。那麼極樂世界的衣食是思食得食,思衣得衣,你就減少很多的身心疲累。

第四、「身心安樂」:正報的身心世界。我們在極樂世界蓮華化生,他的色身是怎麼回事呢?是一個「清虛之身,是無極之體」,沒有病痛;而且那個四大地水火風,特別的精妙,會創造很多很多快樂的感受給你,猶如阿羅漢的漏盡通的快樂,漏盡的快樂就是「滅盡定」那個安樂。

第五、「壽命久遠」:正報的身心世界。這個最重要!所有的福報要以壽命做基礎,就是我們常說的「存在主義者」。你看我們的講堂很漂亮、很莊嚴、燈光也很好、環境也很不錯,但是所有的功德,這麼多的功德有一條件─它必須存在,它要不存在,所有都沒有了。那麼我們今天很努力的積集資糧,往生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給我們這個果報體,是多久的壽命呢?「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我們一般成佛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你再怎麼懈怠,這個果報體都足夠你用。

所以古人說這個極樂世界的修學,叫做一勞永逸「拼個今生,永作閒漢」。你拼一次,你後面就全部圓滿了,一成功一切成功!你看你到天上去不是啊!你很辛苦到天上去,沒多久掉下來,你還要拼一次再上去,再掉下來;極樂世界不是,你一往生,在你的成佛之道當中,你就永遠不退轉,壽命久遠。

我們要思考,我們在娑婆世界有三惡道的危機、環境的干擾、衣食的忙碌、身心世界的苦惱、壽命的短暫、死亡的干擾;而你到極樂世界,遠離惡道、國土莊嚴、衣食自然、身心安樂、壽命久遠,你應該用智慧來判斷,你該怎麼做!所有的菩薩道都是以「智慧的抉擇」做基礎的;一定是先智慧,才產生修行的動力!這個地方只是約著我們的安樂道「安樂功德」。

極樂世界的『解脫功德』,我們簡單提出三點:
第一、「隨願聞法」:極樂世界聽聞佛法是「隨其志願,自然得聞。」他不一定要到講堂,像我們在娑婆世界,你在你家裡面,是聽不到佛法的,很多的吵雜聲、電視聲,你聽法一定要來到講堂。在極樂世界,你到山邊林下散步,「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它是很自然的,你不一定到講堂去的。

第二、「具足五通」:極樂世界它的五通,最重要的當然是「神足通」,你能夠依止神足,親近十方諸佛;所有的善知識以「佛陀」最為圓滿,祂能夠知道你善根的厚薄、知道你煩惱的輕重,有「方便力」來為你「滅惡生善」成就善根。蕅益大師說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他說:你往生「極樂世界」就等同於往生「十方世界」!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往生極樂世界就是「一個世界」他說:不對!你往生極樂世界就等同於往生藥師佛的世界…往生到其它諸佛的世界。蕅益大師提出這個理由,就是約著「神足無礙」,因為你具足了神足通,你隨時可以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所以你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沒要求你一定要待在極樂世界,你可以依止神足通,供養他方十萬億佛,當然也等於是親近十方諸佛。

第三、「功德圓滿」:這個「一生補處願」就是說你到了極樂世界,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究竟必至一生補處」。說:我這個人不喜歡到處跑,我就一直在極樂世界待著。他會什麼結果呢?你待到最後可以修到「等覺菩薩」,然後再迴入娑婆跟眾生結緣,結緣差不多了,然後再到你有緣的眾生,示現八相成道,你可以究竟必至一生補處,你不用再去其它地方參學。其次,有些人他大悲心特別重「除其本願自在所化」,他到極樂世界「華開見佛悟無生」,他那個大悲心啊,就驅動他一定要迴入娑婆。那麼這個菩薩成就法身以後,迴入娑婆。

在極樂世界參學的菩薩,有什麼功德呢?
在四十八願說:這樣的人…「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從極樂世界出來的菩薩是非同小可,成就「普賢之德」。普賢的功德是時空無盡的,他的神通辯才是沒有時空障礙的。你看我們所有的菩薩的功德,以普賢菩薩最為殊勝,「十方如來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所以你到極樂世界,你即便你不想一直待著,你迴入娑婆的時候,你能夠成就普賢之德;神通、辯才、隨心自在,沒有時空的障礙。這個是我們要憶念淨土的莊嚴「安樂的功德、解脫的功德」來啟發我們往生的願力。

這個經文就是說明『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我們今天往生淨土,最大的訴求就是成就不退轉,善根不退轉。娑婆世界的問題在哪裡啊?因為它是一個五濁惡世,也就是說,它是一個大環境的染污。印光大師說:我們現在在娑婆世界修行,像「逆水的魚」啊。說:欸…我今天沒有做功課,我的善根沒有進步,但是可也沒有造什麼罪業,沒有進步也沒有退步;其實你是退步,因為你沒有進步就退步。你這個逆水的魚啊,它大方向是在往後面走。你看我逆水中的魚,我今天不游,不游的結果就是往後退。

我告訴大家一個事實,你在娑婆世界很用功的修行,頂多保持原狀。因為這個大環境是眾人皆醉,你不可能一個人獨醒的!我們的心有所住,你住在環境,它對你就產生干擾,除非你是完全無住。

在經典上,佛陀講出一個小故事:
祂說:在一棵樹上有一隻猴子,樹下有一隻鱷魚,兩個是好朋友。這隻鱷魚牠事情忙完以後,就跑到樹下乘涼,跟猴子聊天啊,兩個人日久以後…成了感情很好的朋友。後來這隻鱷魚有一天回到家的時候,看到鱷魚太太,心情悶悶不樂。牠說:「你今天好像不太快樂啊?」這鱷魚太太說:「是啊,我身體不太舒服,我現在的心情,我想要吃猴子的心臟,我要是吃不到猴子的心臟,我這個壽命可能不會久遠。」鱷魚內心當然是愛護牠的太太,就說:「哦,這樣子哦,那我知道了!」

鱷魚等到第二天到樹下乘涼的時候,牠跟猴子打招呼,就跟猴子說:「欸呀,你不要老是待在這個地方,我知道在河的對岸啊,那個地方的水果,又大又甜,你可以到那個地方去覓食的。」猴子說:「是這樣子嗎?」說:「對啊,我經常過去那裡,我知道啊!」牠說:「你真是我的好朋友啊,告訴我這個消息,但是我怎麼過去呢?我不會游泳啊!」說:「沒關係,我載你過去!」說:「好,那你就載我一程吧!」

這猴子就坐在鱷魚的背上,往河邊游過去,游到中間的時候,這隻鱷魚就往下沉。猴子說:「欸,你這樣子往下沉,我會死掉的,我吸不到空氣。」牠說:「對不起,我就是要讓你死掉,因為沒辦法,我太太要吃你的心臟!」猴子牠很聰明說:「哦,這樣子哦,你也不早講,我的心臟掛在我的樹上沒有拿下來!」鱷魚說:「啊,那這樣子怎麼辦呢?」牠說:「沒關係!你再把我載回去,我拿給你就好了啊!」那麼鱷魚就把牠載回去,載回去以後,猴子跑上去,就不下來了。說:「你這個人真壞,我們好朋友一場,你竟然陷害我!」

這個故事是什麼意思呢?你看身為鱷魚,牠也不是想要陷害朋友;身為猴子,牠也不是有心想要欺騙朋友。但是這個問題是怎麼回事呢?問題就是「五濁惡世」,因為我們人跟人之間結了很多善緣,但是也結了很多的惡因緣,有時候我們造惡業,某種程度是外在環境使然。

我們要知道一個事實:我們現在這個明了的心,即便你現在是善根深厚,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法。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你現在的內心世界,是你整個廣大生命大海當中的小部份而已,可能是你最好的一部份;你今生是你的廣大生命最好的一部分起現行。

  你看我們今生的生命是大海裡面舀一瓢水啊,搞不好是舀得最乾淨那瓢水。我們內心當中的無量無邊的煩惱,無量無邊的冤親債主,在我們阿賴耶識裡面睡覺。我們一定要有「危機意識」,求生淨土的人就是:不要高估你自己,不要被你一時的善業那表層的太平盛事的假相,產生迷惑顛倒!

  這就是為什麼『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就是為了不退轉!提供一個「安樂的環境」和一個清淨「解脫的環境」。

己三、結答圓通方便。

(經文)『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現在佛陀問我圓通的修學法門,對我來說,在末法時代五濁惡世,我沒有其它更好的法門、沒有其它更好的選擇,唯一的選擇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都攝六根」是偏重於前面的理觀,正念真如,來破除我們的顛倒想。
「淨念相繼」就在一念的無所得的心中,提起我們憶佛、念佛的功德;憶念名號的功德,憶念淨土的莊嚴,然後來憶持這一句佛號。

依止「信願行」三資糧成就大乘的三昧,這對我來說,對末法時代來說,是最為殊勝第一。

在這個地方,我們作一個總結:
「阿彌陀佛」的聖號是一個多元化的功德,它跟我們一般布施、持戒不同。你布施成就福報,持戒成就尊貴,忍辱成就莊嚴,以一般善法的功德是單一的;但是名號叫做「萬德洪名」,它是一個多元化的功德,那你能夠啟動多大的功德,就看你自己準備了多少的資糧。你的信心、你的願力、你對名號的專注力,更重要的是你的信願,你一分的信願,你就啟動一分的「他力門、果地教」;兩分的信願,乃至十分的信願,啟動十分的「他力門、果地教」。這個就是我們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方法來憶佛念佛,這個是他力法門。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08
50:42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17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17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5.二十五聖自說圓通: 24.勢至觀根大,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24 勢至觀根大。經文: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
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
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戊二、他力法門。
本經的修學方法有兩個重點,第一個就是理觀,第二個是事修。那麼在理觀當中,又分成「自力法門」跟「他力法門」;這個「自力法門」就是我們一般說的『聖道法門』;「他力法門」就是屬於『淨土法門』。那麼這兩個法門最大的差別在哪裡呢?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本經把我們生命的現象分成兩部份:
第一個、我們講的是一個「個體的生命」就像一個水泡一樣,我們由於過去善惡的業力,把今生的五陰身心給創造出來,你現在有你的色身,你內心有一時的感受、一時的想法。這個「五陰身心」它的特色是什麼呢?它是有固定的相狀,可能是一種安樂的相狀,也可能是一種痛苦的相狀;可能是一個善良的相狀,也可能是一個邪惡的相狀,有各式各樣的相狀。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是有它的相狀,因為你一定要有時間相、空間相嘛,在時空的交集下,才構成你的個體生命。當然有相狀的東西,它是變化的、是狹隘的,這是事實。

第二個、生命的現象就是我們的「一念心性」,那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它雖然沒有相狀,但確是具足了無量功德之法。如果以「聖道門」的思考模式,它一定是直接契入「無相」就是「從假入空」,沒有一個例外。我們看〔唯識宗〕、〔三論宗〕、〔天台宗〕,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來修學,其實道理只有一個,就是把你從五陰身心的相狀,帶回到「無相的真如」;唯一的目標,都是要你離一切相,「返妄歸真」把心帶回家!

但〔淨土宗〕的操作是逆向操作的,它是從一個「無相的心性」當中重新出發,可以說是「從空出假」。所以修〔淨土宗〕的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個相狀,你沒有相狀,你沒有辦法修淨土的。

念佛人的心中,要有兩個相狀:第一個、你對『名號功德』的相狀要建立起來。什麼是『阿彌陀佛』的名號?那已經是一個相狀。第二個、什麼是『淨土的莊嚴』?一個修〔淨土宗〕的人,你對「名號功德」、對「淨土的莊嚴」,這兩種相狀沒有建立起來,你根本不可能感應道交。

「淨土法門」是一個「彌陀本願」攝受的法門。也就是說修〔淨土宗〕的人,你所有的功德,都是來自於彌陀本願的攝受。所以修〔淨土宗〕只要做一件事情,想盡一切辦法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以你的「心力」啟動「佛力」!如果你心中沒有相狀,你怎麼感應道交?你跟誰感應道交呢?感應道交是雙方面的。

「淨土法門」的修學特點是在「無相的真如」當中,要建立兩個重要的相狀,就是名號的功德跟淨土的莊嚴,來建立對彌陀的感應道交、啟動彌陀的加被。所以這裡我們要特別注意的,因為在二十五圓通當中這個「念佛圓通」是特別的,其它二十四個圓通都是無相三昧,而念佛法門是有相三昧,你心中是要有相狀的。所以古德說「念佛法門」是從「有相入無相」,雖然它表面上是有相,但「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是從有相但是卻慢慢的趨向於無相,道理是一樣。

戊二、他力法門:(分三:己一、白佛歸敬之儀。己二、正述所修法門。
己三、結答圓通方便。)

己一、白佛歸敬之儀。
第一段先說明這位菩薩白告佛陀,表達他內心的皈依跟恭敬的一種身口的儀式:

(經文)『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這個「念佛法門」的當機菩薩是「大勢至菩薩」。為什麼叫『大勢至』呢?因為這位菩薩他具足廣大的威德之力,他一舉手、一投足,都能夠震動一切魔王的宮殿,乃至於能夠震動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大的威德之力,這叫『大勢至』。

這時候,他『與其同倫』這個『同倫』是指「同類」,就是同修淨土念佛法門的五十二個階位;這五十二不是數目,是五十二個階位。『五十二個階位』是什麼呢?就是乾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跟等覺,這表示「念佛法門」攝機特別的廣,從乾慧地的凡夫位,乃至於到等覺位,都是依止念佛而成就圓通的。這麼多菩薩就『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是說明對佛陀白告之前的一種皈依、恭敬的儀式,以下才正式的敘述他所修的法門:

己二、正述所修法門(分四:庚一、陳白古佛授法。庚二、詳喻感應道交。
庚三、法合顯示深益。庚四、述己自利利他。)

庚一、陳白古佛授法。

先陳述古佛所傳授的法門,也就是說每一種法門,在佛教裡面都是要有「本」,不像外道。外道的法門是「無本之學」,哪一個外道在山洞打坐,突然間看到什麼影像,持牛戒、持狗戒…外道的法門是在禪定中「胡思亂想」想出來的,不是一個「道」,沒有通往涅槃的力量。而佛教的法門,它肯定是有「傳承」的,一定是每一尊佛、每一尊佛的一個傳承。那麼這尊佛是誰呢?是古代的一尊「超日月光佛」。我們看這個「念佛法門」最早的傳承是來自於什麼地方。看經文:

(古佛授法)『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
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大勢至菩薩」回憶他過去在凡夫位的時候,這樣恆河沙劫的時間,有一尊佛出現於世,叫「無量光佛」。從「無量光佛」到「超日月光佛」,這中間這一小劫的時間,有十二尊如來,相繼的出現於世間。而這最後一尊佛對大勢至菩薩的啟發是非常的重要,為什麼呢?因為『彼佛教我念佛三昧』。祂告訴我:所有的法門當中,『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你直接從「有相行」契入無相的三昧,這個是最容易得到成就的。

『念佛三昧』蕅益大師解釋說實質上從本經的教義來看,是有三種的差別:
第一、是「惟念自佛」:說惟念自佛就是他在念佛的時候,是憶念他內心的「佛性」嘛;「自佛」就是自心的佛。所以我們看〔禪宗〕他也念佛,但是他念佛不是一種皈依的心,他念佛的時候,把佛號創造出來『南無阿彌陀佛』,之後他就開始思惟,「欸!我為什麼能夠念佛呢?」「念佛是誰?」他從音聲當中去找那個「能念的心」。所以他是依止佛號的假相,從這個佛號的假相當中,把心帶回家。所以這個「惟念自佛」蕅益大師說,跟前面二十四個圓通是完全相同的,只是說他的下手方便是從「佛號」回家而已,從「音聲」回家。因此「惟念自佛」是屬於「聖道門」所收攝。

第二、是「惟念他佛」:講惟念他佛是我們一般人比較習慣的就是憶念十萬億佛土外的『阿彌陀佛』。當然它的缺點就是有一點「心外求法」,你心是向外攀緣的;向外攀緣的心,就容易被破壞,因為它是生滅變化的,就不牢固。所以「惟念他佛」的缺點就是你那念佛的心,在臨終的時候,很容易被你的煩惱跟外境的障礙所破壞。這個我們前面說過了。

第三、是「自他俱念」:說自他俱念是最圓滿的。什麼是「自他俱念」呢?蕅益大師說:首先先憶念自己的「佛性」,了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迴光返照我一念心性,跟諸佛的心性是「平等無二」;那麼從「自他不二」當中提起佛號,所謂「託彼名號,顯我自心」。在「禪淨雙修」當中,我們所要觀的第一個是先「禪觀」,所有修行者的第一件事情都是「先把心帶回家」。一定要從你的「五陰身心」攀緣的心,帶回到一念心性,然後再提起佛號!

懺公師父在打佛七的時候,常常開示一句話:念佛人要緊的就是在「本來無一物」處當中,提起佛號!「提起佛號」不是在那個亂七八糟、那個顛倒心中提起佛號,不是啊!你在顛倒的心中提起佛號,那個佛號是沒有力量的!那是生滅心啊!你的佛號要在「本來無一物」的處所當中「提起佛號」,這就是「禪淨雙修」自他俱念。

這三種念佛有什麼特色呢?其實這三個都是念佛,第一、「惟念自佛」不算是淨土法門,第二的「惟念他佛」跟第三的「自他俱念」都是屬於淨土念佛法門。我們看它的特色:看附表第八。

「淨土念佛法門」之特色:

┌─業障消除─┐
┌「他力門」─┤ ├─「安樂道」─┐
│ └─福慧增長─┘ │
│ │ ┌─即眾生心
│ ├─┤
│ │ └─投大覺海
│ ┌─蒙佛接引─┐ │
└「果地教」─┤ ├─「解脫道」─┘
└─往生西方─┘

「淨土法門」在整個中國佛教的傳承當中是特別受到重視的,是一個勝異方便,淨土的殊勝處有兩個,什麼叫殊勝處呢?就是它不共於「聖道門」的地方有兩重點:第一個:它是他力門。第二個:它是果地教。「他力門」就是指這個「他」是誰呢?就是「佛陀本願」的攝受力。「果地教」這「果地」是什麼呢?是「淨土」的攝受。

所以念佛人基本上,你那一念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如果你方法正確,你應該是啟動兩個力量,第一個是「阿彌陀佛的加持」,第二個是「淨土的攝受」,兩個都要具足才是正確的。首先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心中跟佛號接觸的時候,我們啟動了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能夠成就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成就現世的「安樂」;我們有這個「滅惡生善」的效果就是消業障、增福慧。其次,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我們累積的一個往生的力量,臨終的時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種「解脫道」帶業往生,橫超三界。

一念心性念佛的時候具足「安樂道、解脫道」這兩個,我們簡單作一個說明:
在佛教的歷史當中,最早把「淨土法門」列入判教的是龍樹菩薩。什麼叫「判教」呢?把這個教法的「定位」、它的「重要性」,把它安立下來,叫做「判教」。

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當中,他首先為整個大乘,判定了「難行道」跟「易行道」。他說依止「自力」的修學,這個勤苦久遠,這個過程非常的辛苦,時間非常的久遠,謂之「難行道」,因為「過程」很多障礙,你所花費的「時間」是多生多劫。那麼「易行道」的特點是超越而迅速,它的「過程」是超越,因為佛力加被,那麼「時間」也特別的迅速,是一生成就的。所以在「難行道」跟「易行道」的比較,龍樹菩薩講出一個譬喻說:「難行道」就好像一個人陸道步行,一個人徒腳去爬山一樣,你一步一腳印,每一步都要靠你自己的力量往前走,你稍微一懈怠,一不小心,可能會從山上一下子,一腳踩空就落到原點,所以「聖道門」的退轉是很快的。「淨土門」它不一樣,它是水道乘船,即便你稍微在船上打個瞌睡、休息一下,這條船有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它是很迅速的、很輕鬆的可以達到彼岸。

不過,在龍樹菩薩的「難行道」跟「易行道」判教當中,他並沒有強調往生淨土的思想。為什麼?因為他的時代背景是「正法時代」。龍樹菩薩是出生於佛滅度六百年左右,正法時代的人,他的特點是善根強、煩惱淡薄,所以他在這個時候念佛,只是用來「破除障礙」,「天台宗」的一心三觀叫做「多障眾生念佛觀」,所以在正法時代的念佛法門,並不是為了求生淨土。欸!我最近有障礙啦,念念佛、念念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念本尊咒來破障,它正式的修學,還是修習「一心三觀」。所以早期的念佛法門,在正法、像法時代,整個憶念佛菩薩功德,主要的目的是啟動「他力門」,以他力門為訴求。

但是到了末法時代,「念佛法門」就不是這樣了,開始重視「淨土的往生」。這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道綽大師跟曇鸞大師(道綽大師是曇鸞大師的弟子)。道綽大師在《安樂集》當中,提出了「聖道門」跟「淨土門」的思考,他說:我們念佛不再只是消業障而已,更重要的是要為「菩提道求生淨土、要離開五濁惡世」。他的理由有兩個:

第一個、他提出了「五濁惡世」的思考,他說: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已經不是正法、像法時期,外在環境對你的刺激、對你的干擾,達到一種非常嚴重的狀態,會使令我們善根退化。你這一念心啊,你把它放在正法時代,你那個心在修習止觀,運轉得很順暢;你把這個明了的心,放在末法時代,糟糕了,這個外境…人事的刺激、干擾太厲害,所以你的善根容易退失,這是第一個「內因力」的羸弱。所謂的「魔強」,這個「魔」不是魔王,這個「魔」是指世俗的誘惑、人事的干擾,這叫做「魔強」,這是五濁惡世的思考。

第二個、「去佛久遠」就是外緣力的力量,我們生長在離佛時間越來越遠了,到末法時代,被邪師惡友的思想所誤導。就是說我們已經沒辦法去判定「誰說的話是對的?」末法時代的特點是「各說各話」,他這樣子講、他那樣子講…我們在這樣的一個「魔強法弱」時代,法門的力量特別的薄弱,正法之法乳,已經滲入了太多的水,牛奶的成份越來越少。因為我們雖然有善根,但還是要靠「法的力量」,雖然有「內因力」,你得有「外緣力」。

所以在這樣「魔強跟法弱」的兩個因素之下,道綽大師說:「譬如小樹未成,經歷暴雨啊,終為所折。」這個幼苗…說「我要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要行菩薩道!」志向可嘉,但是沒有智慧。為什麼沒有智慧呢?你沒有判定現在是什麼時代,你這樣講不合時宜,你要是生長在正法時代,這些話是對的。所以在末法時代,你不求生淨土,那就好像說,你一個菩提的幼苗這麼小,你一定要把它放在暴風雨中去摧折,結果只有一個,就是這樣白白犧牲掉,對佛教、對眾生沒有好處。

道綽大師這時候,提出了往生淨土的思考,這一點對我們「淨土法門」太重要了。所以「念佛」跟「求生淨土」在早期是兩回事,但是到了末法時代,念佛的人,少部分為了消業障,真正的目的是「為菩提道,求生淨土」。這個「果地教」到末法時代更是重要,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魔強法弱的時代,我們開始以智慧來思考,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到一個比較好的國土,去成就聖道,再回過來廣度眾生,這是一個「果地教」的思考。

基本上,念佛的人,你內心的準備,要有兩個條件:第一個、你的信心;第二個、你的願力。當你具足了對阿彌陀佛的信心,當然「信心」指的是誰?對「阿彌陀佛」要有信心。「願力」指的是誰?對淨土法門要有願力,要有「往生的願力」。所以你有信心,你啟動了「他力門」;你有願力,你同時啟動了「果地教」;所以一句佛號「信願具足」。所以一個真正念佛的人,他應該同時要具足信心跟願力。這個時候他跟佛號接觸,他同時消業障、增福慧,同時也積集了往生的資糧,這才是一個真正會念佛的人。他於對佛陀的信心,對於淨土的願力都要具足。

龍樹菩薩他提出一個概念說:佛陀有兩種功德,一者「善根」,二者「福德」。他說佛陀的善根是不能跟人家分享的;佛陀說:「我把智慧送給你」不可以!佛陀要把智慧傳給眾生,佛陀只能「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頂多講一些語言文字,讓你自己去思考,你自己去覺悟。所以「智慧」別人幫不上忙,說我把智慧迴向給你,沒有這回事情,你要打妄想,誰也救不了你,你自己要跳火坑,佛陀在你旁邊也沒有用。蕅益大師說:沒有一個人可以進入到「你心中的妄想,把你帶出來!」不可能的,誰有那個力量?因為你自己活在你的妄想當中,你一定要住在你的妄想,說實在,誰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走出來。

但是福德就不同,佛陀所修的「福德」是可以跟眾生分享的。所謂的「他力門」跟「果地教」,這是約著佛陀所成就的「福德」:他因地當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個波羅蜜的福德,佛陀把這些廣大的福德力,把它放在一句佛號當中。所以我們一念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只要你把「心」準備好,你就可以啟動「他力門」,你也可以啟動「果地教」,印光大師就是說「即眾生心,投大覺海。」這「即」是什麼?就著一個苦惱的、沒有資糧的心呀,當我們正確的憶念佛陀名號的時候,就能進入到阿彌陀佛廣大的功德之海中,是這個意思。

在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中,講一個小故事:
他說在桐城的地方,有兩個好朋友,這兩個好朋友一起到外地去做生意,其中一個朋友,突然間生病就死掉。死掉之後,另外一個人就把他埋葬,繼續去做生意,做完生意,他把賺的錢,分一半給他往生朋友的夫人,如是的報告說:「很遺憾,你先生病死了,我把這個錢分一半給你!」但是他往生的朋友的太太,對這件事情心存疑惑。說:「你是不是謀財害命啊?」他覺得很冤枉啊,就說:「我帶他去的時候,我也不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子啊?而且我也如實的把錢分一半給你們啊!」他太太還是不相信,他沒辦法啊,跑到他死掉的朋友埋葬的地方,跪在那邊哭訴,說:「我實在很冤枉,你看我把錢分一半給你太太,你太太還冤枉我。」欸!哭著、哭著,他朋友就在陰暗的地方現身了,變一個鬼神現身了,他說:「沒關係,我替你作證,你把我帶回家,我跟我太太解釋。」這時候,這個鬼神就跟這個人回家。在路中,突然間遇到一些障礙,他就念『阿彌陀佛』!念佛的時候,身上放大光明,那個鬼神看到光明就怕啊…彈出去好幾公尺。

後來他停止念佛的時候,這個鬼神就跑回來說:「欸…某某人啊,你不要念佛,你一念佛啊,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把我推開來,我不能靠近你。」他那朋友說:「好,那我儘量不念佛好了!」但是過了一段的時間,又遇到一個障礙,他又念佛,這個時候又產生強大的光明,又把這個鬼神彈開來。後來鬼神就說:「你這樣子,我真得沒辦法跟你回去;這樣子好了,你把我太太帶過來,我就住在這個樹上,你把我太太帶過來,我就跟她說明,能得到洗清你的清白。」他那個朋友就把他太太帶過來…

蕅益大師講這個故事的時候,他說:這個叫做什麼呢?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換句話說說︰阿彌陀佛有大悲心想救拔我們,但是祂必須在佛跟眾生之間要有一個橋樑,這個橋樑就是誰?就是「名號!」阿彌陀佛祂也不能經常在人世間住世,所以阿彌陀佛必須把凡夫跟佛陀中間,要有一個「彼此感應的橋樑」,就是這個萬德洪名,所以就把這個功德放在名號當中。當眾生跟佛號一接觸的時候能「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啟動了「他力門」來消業障、增福慧;同時也啟動了「果地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這就是整個淨土「念佛法門」的特色,成就這兩種的功德。

庚二、詳喻感應道交。

那麼「念佛法門」它是「有相行」,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個相狀,由這個相狀構成所謂的「感應道交」。這個相狀,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這個地方把感應道交的過程,它整個「心地」的方法描述得很清楚,我們看經文:

(經文)『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佛陀把這個「感應道交」的相互因緣,祂講出一個譬喻說:比方說世間上有兩個人,某甲跟某乙,某甲的內心是經常的憶念某乙,「一專為憶」說某甲經常的憶念某乙的好處;但是某乙卻已經把某甲給忘掉了。那麼感應道交當然不是單方面啊,某甲憶念某乙,但是某乙去憶念其它的事情。這兩個人未來因緣會發生什麼情況呢?「若逢不逢,或見非見。」說這兩個人即便是相逢,「相逢」就是生長在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地方,乃至於彼此能夠見面,也都是視若無睹、當面錯過,因為沒有緣,沒有緣就算你見面也沒有見!為什麼叫「沒有緣」呢?因為某乙沒有憶念某甲。這是第一種情況。

再看第二種情況…『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假設某甲跟某乙「二人相憶」說是偶爾的彼此互相憶念,某甲把事情忙完以後,偶爾憶念某乙,某乙也偶爾的憶念某甲,那麼這兩個人產生一種因緣,那這因緣就比較淺,未來的相逢可能是一生、兩生,比較少生的相處、相遇。假設是「二憶念深」就是說經常的憶念,某甲經常的憶念某乙,某乙也經常的憶念某甲,這兩個因緣就深啦!那麼這種情況,在未來的生命當中,「從生至生」,這個「從生」是一生,那個『至生』是多生;因緣淺的話是一生、兩生,因緣深的話叫多生,他們兩個之間的因緣,就像「身形」跟「影子」一樣,就彼此不會分開而經常相逢。

這個地方就說明了,人跟人之間的相逢,那是得有緣的啊!你看:為什麼他會跟你做夫妻、他會跟你做子女,他會跟你做朋友,因為你們兩個過去生,都有彼此在憶念對方。

有人問我說:「欸,師父啊!你看我會不會出家?」我說:「你想到出家的時候,你想到什麼?」我們也可以測試一下你未來出家的因緣,出家不是絕對的好,但它也是一個因緣。如果你想到出家的時候,你的憶念是出家很枯燥、很無聊,那你今生不會出家,你來生也不會出家;如果你心中去憶念出家法的時候,欸…不錯哦!出家很清淨享清福。懺公師父說的:「世間人享鴻福,出家享清福。」鴻福是「帶業」,雖然有福報,但是很躁動。所以如果你憶念「出家法」的時候,你是一個美好憶念,你今生即便沒有出家,你來生一定有因緣出家。

其實你世間的因緣,你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你心中的「想像」已經產生一定的力量。就像你做父母親的,你最在乎子女什麼?你說這個子女很會讀書,這個是最重要的嗎?未必吧!一個做母親的、做父親的最在乎的是這個兒子心中有沒有「父母」的存在,是嘛!心中沒有「父母」的存在,結了婚,他心中只是憶念太太,欸!他心中沒有「父母」的存在,你們的因緣就淡了。他再怎麼會讀書、怎麼有用,跟你就沒關係啦。所以我們看人跟人之間的因緣,最重要就是他心中有沒有「我」,這個是合乎佛法的緣起論,因為他心中沒有憶念你,你跟他因緣就淡了,即便他名義上是你的兒子,有這個兒子等於沒有這個兒子。所以我們講:「相逢就是有緣」,這個因緣的關鍵就是心中的「憶念」!

有些人觀念不正確,他說:為什麼我們應該要往生到彌勒淨土?說彌勒淨土在三界比較近,極樂世界十萬億佛土比較遠啊。其實你「往生」跟「遠近」沒有關係,你心中不憶念,就算它在你隔壁都沒有用,你相信不相信?「往生不往生」是你心理的問題啊,跟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都沒有關係的。我們這一念心「豎窮三際,橫徧十方」,哪有什麼距離?你「往生不往生」是跟距離沒有關係,是你自己心理準備好沒有?障礙是來自於你內心;你內心當中不憶念佛陀,佛陀在你前面都沒有用、住在你隔壁都沒有用,當面錯過嘛!

我們要知道阿彌陀佛會不會去救拔某一個人…關鍵就是你心中有沒有佛的存在,你有沒有把阿彌陀佛當一回事,問題在這個地方。下一段就講很清楚了,前面只是一個譬喻,這以下合法:

佛陀說祂的內心世界─祂講出要怎麼樣度化眾生,祂說: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佛陀說:身為一個佛陀,在一念的寂靜的涅槃心中,我那個大悲心啊,不斷的憶念十法界眾生,就好像母親憶念兒子一樣。但是佛陀也講出一句話,問題是『若子逃逝,雖憶何為?』佛陀不斷的憶念眾生,就像母親憶念兒子一樣,但是身為兒子,他一心一意只想在外面攀緣,甚至於想要離家出走,那麼母親單方面的憶念,這樣子彼此間也沒有相逢的因緣。所以問題就是說這不是單方面的。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假設身為一個兒子,心中不斷憶念母親的好處,就如同母親憶念兒子一樣的至誠懇切,那麼母子兩人,生生世世,就經常相逢而不再分離了。為什麼我們生長在末法時代?為什麼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會跟佛陀同時出世呢?事出必有因,因為舍利弗尊者跟目犍連尊者,在過去生經常憶念釋迦牟尼佛。不過我們也不錯,末法至少還有佛法,我們跟釋迦牟尼佛的因緣是在尾端,至少「法」還在,沒有跟人結緣,跟法結緣。所以說,佛陀跟眾生的感應道交,叫做「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它是平等的照耀一切眾生,它釋放了很多的光明來加被我們,但是我們手上的水,如果是波動的或是平靜的,產生月亮影子的光明就不一樣。

這裡講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感應道交」這「能感」的是我們一念心,我們一念至誠懇切的信心跟願力;「所感」的是佛號的功德(無量光、無量壽)。那我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感應道交」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這「心力」跟「佛力」是誰主動!心力主動?還是佛力主動?答是「心力」。對了!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佛陀不能主動救拔我們,你要記住這一句話,因為佛陀是無念的。說欸!佛陀主動救拔你,那佛陀動念頭了,那祂就不是佛了。佛陀的心是安住在一個無念的心體,祂是永遠存在法界的一種強大的力量,但是祂不能主動救拔你,一定是你釋放正念力量,祂才能夠有所回應。我看有些人在解釋〔淨土宗〕,他講「他力的攝受」,講到最後…我聽那個意思就像外道的思想…佛陀可以完全把你…好像你不想去…祂硬把你帶去那種感覺!沒有這回事情!即便是「他力門」也是你自己要有所準備!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我們一定要把前後的因果搞清楚,佛陀的心是不動念頭的,祂常遊畢竟空;那麼是在眾生心垢淨的條件之下,佛陀影現中、諸佛影現中。你看《阿彌陀經》也是這樣說:「是人終時,心不顛到,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臨命終的時候,你要心不顛倒,正念分明,然後才是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一段經文,你一讀就知道誰是主動、誰是被動。

我講實在話:你今天沒有把自己內心準備好,阿彌陀佛光明是進不來的,進不來!即便祂是「他力門」,但是祂永遠也是被動的,你讀這一段經文就知道,佛陀『憶念眾生』這句話沒有錯,但是你不憶念佛陀,這個是沒有用的,不能構成感應道交的。

我們從這段經文,我們深深的知道,佛陀創造了四十八種廣大的功德力在法界當中,但是這個功德要變成對你的一種加持,你一定要釋放一種「信心」、釋放一個「願力」,才能夠「轉他成自」把佛的力量轉成你的力量。這個關鍵在於什麼呢?啟動佛陀的功德最關鍵是什麼?『憶念』─我們從這個地方得到啟示了,你要憶念佛的功德,你要憶念淨土的莊嚴,這才是一個正確的方法。

庚三、法合顯示深益。

那麼假設我們正確的憶念以後,產生了感應道交,這樣子有什麼功德利益呢?

(經文)『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前面是講到一個念佛的方法,就是你要透過一個正確的憶念,以你心中憶念的力量,來啟動阿彌陀佛的「他力門、果地教」這兩種的加持。前文是講方法,這以下是講它的果地的功德。

我們正確的憶佛,有什麼好處呢?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若是眾生明了的心,他能夠產生一個正確的「憶佛念佛」,這「憶佛」是心中的想像,是一種「觀」;「念佛」是一個「止」,對於佛號的一種專注、一種無分別住。那麼我們透過「憶佛」跟「念佛」這兩個方式,能夠使令我們「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現前」是約著平時的感應道交,「當來」指的是臨終見佛。那麼感應道交之後…「去佛不遠」,你跟阿彌陀佛的功德,就彼此相應就不再分離了,結果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必假借其它的方法,你就可以成就「自得心開」。

這個「心開」有兩層意思:
第一、約著現世來說「消除業障」;就是能夠幫你打開你心中的業障;一個有業障的人,心是打不開的;也可以說心開,約著消業障來說。

第二、約著你往生以後「華開見佛悟無生」;這個心開約著「破無明證法身」更深了。所謂「心開」:第一個是打開你的業障,第二個打開你心中的無明妄想。一個是約現世的安樂,第二個約來世的解脫,都可以叫「心開」。

關於這一點「憶佛、念佛」,我們用附表來加以補充。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08
45:55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16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16

23 彌勒觀識大。經文: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

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25.觀耳根:敍悟緣起,值佛稟教。經文: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依教修證﹕總敍圓修。經文: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別明破陰﹕圓破色陰超劫濁。經文:
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圓破受陰超見濁。經文: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圓破想陰超煩惱濁。經文:
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圓破行陰超眾生濁。經文:
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圓破識陰超命濁。經文: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第16

前面我們講到「庚六、識大圓通」,『識大圓通』它的重點就是─不管我們生命當中發生什麼事情,你就觀察你的心就可以了,因為「心」是根本。那麼從唯識的角度─唯識所現的關鍵在「唯識所住」。在〔唯識學〕的思想─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盡量不要住在事相,而是住在道理。我們從事相思考,你是障礙重重,永遠跳不出去的;你從道理上思考,你會發覺每一個法,都是順逆皆方便,對你都會有幫助;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情,在你的生命成長過程中,都扮演一種不可缺少的增上力量,就是從道理來思考。

從經文上來看─彌勒菩薩他出家的時候,煩惱是不輕,『心重世名,好遊族姓』啊!但是偉大的「日月燈佛」並沒有去訶責他,因為訶責也沒有用,他也不是故意的,他的習氣!佛法重視的是方法,你掌握了一個正確的方法,你就會出現真實的功德,「諸法因緣生」嘛;你上了正確的高速公路,他就會被帶到一個正確的目標去!所以祂就告訴他說:沒關係,你煩惱重不怕,佛法多的是法門啊,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嘛。佛教裡面不怕你煩惱重,就怕你不修學。所以祂就不斷的告訴他,你現在老是遇到這些名利啊、權貴啊…你不要住在外境,你就觀察你這一念心,只要把心安住在真理就可以了。那麼他這樣子做,會有什麼樣結果?我們看經文:

(修久定成)『歷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恆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
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
(圓證唯識)『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
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
今得授記,次補佛處。』
(結答圓通)『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
遠離依他及徧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那麼『歷劫以來』,他就是不斷的觀察這一念心,經常把心安住在真理,而不是住在事相上,以這個真理為住,『歷劫以來,以此唯心三昧來侍奉恆沙諸佛』。這時候,他這種追求世俗名利的這種習氣、這個顛倒想,消滅無餘啊!因為你一個人,他會產生煩惱,他肯定向外攀緣,一定住在事相。所以《楞嚴經》它是從根本對治,把你那種「有所得」心除掉以後,這些枝葉花果自然消失掉了。

不過蕅益大師說:這裡的『歇滅無有』是指他遠離麤的煩惱,就是遠離「徧計執」,但是沒有離開「依他起」。他知道外境是內心所變現的,所以沒有什麼好執著的,都是虛妄的。但是他對於「能變現」的那一念心─「依他起」的心,還是有所住;他遠離「外境的住」,但是他沒有遠離對「內心的住」。

他在什麼時候才有真實的成就呢?等到「燃燈佛」出現於世的時候,他把那個能變現的、明了的心─「依他起」,也把它放掉,這時候遠離外境的執取,也遠離內心的執取,成就『無上妙圓識心三昧』。這個以《唯識學》來說,是證得「圓成實性」,遠離「徧計執」也遠離「依他起」。徧計執─指的是外境的執取;依他起─是內心的執取。

這時候他所覺悟的真理是什麼呢?所有的聖道,一定是對真理的覺悟,我們看他是怎麼覺悟的?他能夠看到無窮盡的虛空,在虛空當中十方的國土,這個國土當中有『淨穢有無』;這個『淨』是清淨的四聖法界,這個『穢』是染污的六凡法界,那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呢?

『有』─從「依他起」的角度、從因緣果報,有它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叫做「因緣有」。從「本性」來觀─它是自性空,叫『無』。所以說: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那得看什麼角度來看。從「因緣」來看,它的確有它的假相;但是從它的「真實義」來看,它的確是本來無一物的。那麼這些『淨穢有無』,都是怎麼回事呢?都是我當下一念心之所變現,所以我了如是『唯心識觀』的緣故,我現在能夠一念心識流出無量的功德莊嚴。

佛陀在《楞嚴經》的前文,有一段講到:凡夫的一念心啊,流出種種的障礙,你『汝暫舉心,塵勞先起。』為什麼你起心動念你就煩惱重重?為什麼佛陀心一動,那是無量的功德自在呢?這個地方佛陀說,你應該去好好反省,你出了什麼問題。

我們的心跟佛陀的心,「本質」是沒有差別,但是我們的心,怎麼就被我們操作得這麼的一個複雜障礙呢?這是因為我們的心「有所住」,不是我們本質有問題,是我們的作用出了差錯。如果我們能夠把心帶回家,你看─一念心識流出無量的功德莊嚴,而蒙佛陀授記、次補佛位,是賢劫未來的第五尊佛。釋迦牟尼佛第四尊,他是第五尊。

『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我整個下手處就是─觀察一切法,都是我一念心所變現的,而成就『識心圓明』;從一念的心識當中,成就圓滿的智慧,而悟入了圓成實性;「圓成實性」就是二空真如,就是我們回歸到一念心性叫「圓成實性」。那麼遠離「依他」跟「徧計執」,我們前面說過──先遠離「徧計執」,再遠離「依他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斯為第一。

那麼中間的「顛倒想」─「唯識所住」,是怎麼回事呢?凡夫是怎麼住的?怎麼執取的呢?

《唯識學》上說─我們凡夫的執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局部」的執取。什麼叫「局部」的執取?叫「隨所生所繫」─它的生命出現什麼樣的相貌,它就住在它自己所變現的相貌。比方說螞蟻,你看螞蟻牠的世界,牠就去住在這個糖果、餅乾;你給牠一個黃金,你說:欸!黃金比餅乾值錢,牠不管你,牠就喜歡餅乾;你看這個鳥,鳥牠的住就住在那個蟲,牠整天只看到蟲;那麼貓牠的心就住在這個老鼠。懺公師父以前在齋戒學會的時候講《唯識學》,他講一個實際的譬喻:他說這個豬啊,公豬看到母豬扭扭捏捏,就覺得這個豬很豐滿;他說這個蛇,公蛇看到母蛇,欸…這個蛇長得很苗條。這就是「隨所生所繫!」你變成一個什麼果報的時候,你說我今生很喜歡什麼,其實你來生喜歡的東西不一樣,你今生喜歡錢,你變成螞蟻你還喜歡錢嗎?不可能。但是那個「攀緣」的本質沒有變,問題出在這個地方!

有一個小故事說─說有一個年輕人,他跟一個女眾相戀了三年,即將要結婚,後來這個女眾在結婚的前一個禮拜,跟另外一個男眾結婚了。這個男眾打擊很大,他覺得受到重大的創傷,就一病不起了。當然這個心病沒辦法治,他的母親很著急,找很多醫生給他看,也看不好。後來剛好有一個出家人,一個行腳僧從他的門前經過,他母親就覺得這是一個希望,就把這個師父請進來,希望這個師父跟這個年輕人開示、開示。

這個行腳僧,他一入定啊,就知道,哦!是怎麼回事,他知道了。他就叫這個年輕人睡一下覺,休息一下…你太累了。那麼這個年輕人在睡覺當中,這個出家師父就以他的神通力,讓他看到他過去生的因緣。這個年青人在睡夢當中,看到──一個茫茫的大海,就在大海的岸邊,出現一個女眾的死屍;這個女眾,可能是一時不小心掉到海裡面死掉了,死掉以後,大海就把她沖到岸邊來。欸,有一個人走過來了,這個人看到死屍以後,動了悲憫心,搖搖頭,哎呀!真是可憐,就走掉了。過沒多久,又來了第二個人過來,看到這個死屍,又動了慈悲心,慈悲心是更強烈了,就把衣服脫掉,蓋在這死屍上,給她幾句祝福就走了。沒多久,第三個人又過來,看到死屍,他起了非常強烈的慈悲心,就挖了一個坑洞,把她埋在坑洞裡面,入土為安,把它蓋好,上面再放個十字架就走了。

這個年輕人在夢中,看到這些之後,他就醒過來了,師父就對他說:「你看到你前生了?」「是啊!」他說:「你是第二個人啊,你衣服給她,所以她陪你三年,你也夠了!她嫁給第三個人,第三個人幫她埋葬,她要用一生來陪伴他。因緣不同啦!對不對?」

我們經常會覺得──好像別人對我們不夠好,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說,我們過去生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因緣?所以一個人要能夠認命,很多事情是很好處理的。所以我們一再強調─先求「認命」,再求「改造命運」;你先相信你今生是業力變現的,你要先相信;一個人不能認命,你就很難修行。

其實過去、現在、未來,這三個是息息相關,你今生你脫離不了過去的;我把過去切割…只有佛陀做得到,你肯定被過去業力所牽引的,那麼今生當然也會牽動到來生,所以我們對於今生的因緣,真的是要「認命放下」,但是你的重點是在未來─開創未來。

當我們在做善法的時候─不夠用心,隨隨便便的去做,你來生你就不要去埋怨,為什麼你的功德是這麼少,別人的功德是這麼大,因為別人在因緣當中,所付出的「心力」是不同的。所以過去可以讓我們當檢討,為什麼我的生命的因緣是這個樣子?他的因緣是這樣子?他就是多一份的用心嘛!同樣一件事,同樣的拜佛、同樣的持咒,為什麼他來生是這麼一個廣大功德,而我今生是這麼微小呢?就是你是不是把那個「心」放進去。

所以說『萬法唯心』─你前生的用心,把今生的果報創造出來了,這一部分認命,反正過去也不能改變了;但是你今生點點滴滴的用心,又開始在累積來生的果報,這個地方你要注意了!這就是「唯心識觀」的整個思想─「唯識所現,唯識所住,唯識所變」三個內涵。

己二、開顯真實(分三:庚一、值佛稟教。庚二、依教修證。庚三、牒證結答)

前面的整個圓通,佛陀所開顯的,都是在「破妄」,破除對假相的執取。以下的「耳根圓通」它偏重在對真實心性的觀照,以「觀照真實」來破妄,對於真實的發明就比較詳細了。

(經文)『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這個修『耳根圓通』的值佛稟教:他是遇到了佛陀而稟受教法,當機的菩薩是『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由來,有兩層含義:
首先,從「因地」上來說─因為這位菩薩在因地當中,依止耳根的「反聞聞自性」而證入圓通,從耳門而入,所以叫「觀世音」。

其次,從「果地」的妙用來說─這個菩薩在救拔眾生的時候,他是靠別人稱念他的聖號,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而「觀世音菩薩」就觀其音聲令其解脫,所以在果地上,菩薩是尋聲救苦,從音聲當中來救拔眾生,所以叫「觀世音」。

這位菩薩即從座位而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說:『我回憶我過去,在做凡夫的時候,在無數恆河沙劫之前,有一尊佛出現於世,這一尊佛是古佛觀音——觀音如來。我在那個時候受了菩薩戒,發了菩提心,這時候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這個地方講到我們「修三昧」的三個次第: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一、蕅益大師說:什麼是「聞慧」呢?聽聞法義覺悟自性。我們剛開始聽聞到《楞嚴經》法義之後,知道…原來「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我們有一個真實的心性。剛開始是一種信心,所以聞慧本身沒有調伏煩惱的力量。哦,原來我心中有一個家,但是你還沒有回家,你知道有個家。

二、「思慧」─「安住真如,調伏妄想」,你開始念念起觀照了,遇到事情你不再馬上住下去了,你遇到事情,先把心帶回家──迴光返照,問你自己你當下的念頭,是從什麼地方來?開始做「迴光返照」的功夫,把我們一念心,安住在真理,先把心安頓好,再來處理問題。

三、「修慧」─就是「旋根脫塵,斷惑證真」,加上禪定的加行,開始斷惑證真、脫離外塵、脫離六根。

這就是整個修學三昧的次第——聞慧→思慧→修慧三種次第,這是他過去一個簡單的因緣,再看他的「依教修證」:

庚二、依教修證(分二:辛一、總敘圓修。辛二、別明破陰。)
辛一、總敘圓修。(先看第一段,攏總的敘述他整個修學的方法:)

依止聞思修入三摩地,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相貌呢?

(經文)『初於聞中,入流亡所。』

「耳根圓通」的重點,就在這一句話 ─『初於聞中』。我們整個《楞嚴經》的修學就是:要「把心帶回家」,把生滅的、妄想的心,一個住在事相的心,回歸到一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一個離相的心性。但是問題是─心性是無相的,你怎麼觀呢?所以肯定要「借假修真」。這裡他所假借的是什麼呢?『聞』。

『聞』是什麼呢?比方說─我們現在請維那師,敲一下引罄…「鏘」…我們聽到聲音的時候,不要住在聲音,你迴光返照,你為什麼聽得到聲音?「能聽是誰?」「聽聲音的是誰?」把那個「誰」找出來。說:為什麼桌子聽不到聲音?為什麼你就聽得到聲音呢?『聞』,因為我們「耳根」當中有個聽聞的功能,你就從那個地方進入。生死凡夫是從『聞』裡面出來,聽到聲音就向外攀緣─「住在外境」,然後被外境綁住,不得自在。

這裡的『初於聞中』─就是從「耳根」當中「能聞」的功能,然後『反聞聞自性』,從這個地方去找到我們的家。怎麼找呢?『入流亡所』。前面是講那個「門」,那麼這個「門」進去以後,怎麼辦呢?「入流」─就是觀照真如,叫「入於真如之流」,不是入於生死之流,入於法性真如之流。那麼「入流」─指的是它的「觀照的智慧」;「亡所」─是指它的一個所破的執取。什麼叫「所」呢?就是「五陰」─對「色受想行識」五陰的執取的心叫做「所」。所以他念念「正念真如」的時候,就把他對五陰的執取消滅了。

我們看附表第七:

一、總標:

┌…「入流」…入於真如佛性之流·······「安住真如」。

└…「亡所」…消滅五陰假相執取·······「破除妄想」。


二、別明:

┌─色┄明暗、動靜、通塞、恬變、合離、生滅。

├─受┄根。

├─想┄覺。

├─行┄空。

└─識┄滅。


「耳根圓通」就修這一句話『入流亡所』你要把「妄想」破壞─你一定是先要有智慧─先有「入流」;就是你用「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方法,慢慢的入於真如佛性之流,也就是─你慢慢的安住清淨的真如、無相的真如。

這樣有什麼功德呢?消滅了五陰假相的執取,把這個五陰的妄想慢慢的消滅了。這個「五陰的妄想」─在本經當中是配合「六結」,比方說「色陰」:

從『眼根』來說─是「明、暗」,光明跟黑暗。

從『耳根』─來說是「動、靜」,「動」就是有聲音,「靜」就是沒聲音。

從『鼻根』來說─是「通、塞」,是暢通的或阻塞。

從『舌根』來說─是「恬、變」,平淡無味叫「恬」,「變」就是酸甜苦辣…各式各樣變化的味道叫「變」;「恬」是沒有滋味,「變」是有滋味,這個是舌根的兩種障礙。

從『身根』來說─是「合、離」,你跟身體是合—接觸,或者是分離。

從『意根』來說─是「生、滅」,「生」就是有想,「滅」就是無想。

一、這「色塵」當中,以『耳根』來說─是「動靜二結」,就是動結跟靜結兩個結。這個「結」就是繩子打結那個結。

二、「受陰」─受陰有一個叫「根結」。

三、「想陰」─叫「覺結」,它為了顯那個明了的覺性,覺心現前,這個是「想」也是個結,你要住在這個地方就變成障礙。

四、「行陰」─是「空結」,一種無相的、空的相狀出現,它也是一個結。

五、「識陰」是「滅結」,所有生滅的因緣消滅了,一種不生滅的相狀現前,這也是一種結。

所以在『耳根』當中是六個結─動、靜、根、覺、空、滅,剛好配合五陰。

辛二、別明破陰(分五:壬一、圓破色陰超劫濁。壬二、圓破受陰超見濁。
壬三、圓破想陰超煩惱濁。壬四、圓破行陰超眾生濁。
壬五、圓破識陰超命濁。)

壬一、圓破色陰超劫濁。

我們在回家的時候─第一個先把心從外在的六塵帶回來!因為我們的心,雖然五陰都是一種執取,但是要從外面先破壞。古德講一個譬喻說:我們現在穿五件衣服,你當然先脫最外面那一件,你不可能先脫裡衣!五陰它是一層一層的,色陰破了→受陰才現前;受陰破了→想陰現前…。所以我們現在把心帶回家,是五個次第─先從「外在的塵相」當中帶回來。那怎麼帶回來呢?

(經文)『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所入』就是我們對於「六塵的執取」,叫作「所入」。我們住在耳根來說叫做「動相、靜相」,堅固的把它執取,別人一講什麼話,我們心就住在上面,即便沒有人講話,我們也是住在一個沒有聲音的相狀。那麼這種有所住的心「既寂」,被這個迴光返照的智慧給慢慢的破壞了,這時候我們對於外在的動相、靜相,清楚分明,但是我們不再受到它的干擾,『了然不生』,就是不再生起執取了。有聲音也好,沒有聲音也好,我們很清楚的知道;我們善用這個聲音來弘揚佛法,我們善用聲音來讚美佛陀,但是我們不再被聲音所繫縛了!

在〔禪宗〕有一個公案說:有一天德山禪師去參訪龍潭禪師。看這意思…走了很久的路,所以他到龍潭禪師道場的時候天黑了,龍潭禪師慈悲啊,就親自為他安單,拿一個蠟燭走在前面,德山禪師走在後面,快到寮房的時候,龍潭禪師突然間把蠟燭吹熄!本來是光明的嘛,突然吹熄…一片黑暗,德山禪師當下開悟!因為我們一念心性本身─不是明相、也不是暗相,但是我們隨緣遇到光明就看到光明,遇到黑暗看到黑暗,所以他從明、暗的變化當中,迴光返照─「見到明、暗的是誰?」他從他遇到境的刺激─迴光返照,看到他「離相」的心性。

《楞嚴經》的意思是說──其實:我們生命的每一個事情,都不是你生命的全體,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乃至於你今生,也只是你無量的心性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你為什麼一定要把它看那麼重呢?你今生只是一個心性當中的一個小水泡,一個大海的一個小水泡,如此而已。當然你好好利用這個水泡,會給你帶來很大的功德,但是你要住在上面,那你就是一個小水泡,如此而已。你要無所住,這個水泡才有很大的作用,它可以把你帶到極樂世界去。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佛陀對於五陰的執取,只有兩個字,就是──要你「放下」。你不放下─你回不了家,你就永遠在那個地方打轉!

你一個廣大的大海,你只認那個水泡,那你就很狹隘了!所以我們首先要放下的是什麼?外在的六塵,動靜二相,明暗二相,放下!但是放下,可沒叫你去把它破壞,你還是清楚分明的。不是說放下,我現在眼睛把它閉起來,耳根不要聽,不是這樣!你照樣聽,「你該做什麼,你還做什麼」,但是你的心不要住在上面,關鍵在這個地方。

壬二、圓破受陰超見濁。

前面是一個外在的「色塵」,這以下是「內心」的作用─感受、想像、造作、了別,這都是內心世界的放下。前面是放下外境,這裡是放下內心。我們看「感受」:

(經文)『如是漸增,聞所聞盡。』

其實《楞嚴經》它整個方法都一樣,只是過程不同,就好像我們回家坐火車,經過了台中站、桃園站、台北站,但是火車是一樣的,方法都是迴光返照,沒有什麼差別。它的整個過程,「色陰」一破,『如是漸增』,這個『漸增』,什麼漸增呢?你「迴光返照」的功夫漸增了。

所以:『聞所聞盡』,第一個『聞』就是耳根當中「能聞」的功能;第二個『所聞』,是所聞的動靜二相。前面是把「所聞」的動靜二相消滅,這個地方把「能聞」的那個「受」——那個根的受給消滅了;前面叫「脫離外塵」,這個地方是「脫離內根」。「感受」─我們一個人被感受牽縛,在《楞嚴經》上說,就好像一個人作惡夢。你看你作惡夢的時候,雙手都在、雙腳也在,但是你不能動,手足雖在卻不能動;表示說,我們明明知道說這樣做不好、我們也不想起煩惱,但是你就一定要起煩惱,為什麼呢?因為你就是住在感受,你不得不被這個感受來牽引。這時候我們慢慢對感受,也慢慢這個感受也放下,這個是『聞所聞盡』。

壬三、圓破想陰超煩惱濁。(這是放下對心中的「想像」:)

(經文)『盡聞不住,覺所覺空。』

『盡聞不住』─第一個『盡』指的是動詞「窮盡」;窮盡這個『聞』,這個「聞」是『感受』。這等於是把前面的文再重複一次…『盡聞』——窮盡對於感受的執取,把這個執取給消滅了、窮盡了,叫『盡聞』。『不住』就是你內心不生滿足之想,你繼續的迴光返照、繼續的走回家,不要住在這裡。

到最後有什麼好處呢?『覺所覺空』。我們一個人「感受」消滅以後,就產生一個『覺』─靈靈覺覺的一個明了的心現前,這個就是你的「想像」,這時候『覺所覺空』─「能覺的心」跟「所覺的境」,都把它空掉,就是把你心中各式各樣的「想像」,也把它消滅掉,或者說把這個「想」給放下。當我們把這個「想」放下以後,古德說是「如鳥出籠啊,生死自在啊!」

「淨土宗」的祖師說─我們凡夫的想像,不管你怎麼想,想好的、想壞的,一定跟貪戀娑婆有關係,一定帶有一種貪戀的心。所以我們要建立對淨土的想像,第一個先把娑婆世界徹底的放下,然後重新再提起來。

壬四、圓破行陰超眾生濁。(這更微細了,這個「行陰」就是內心的一種生滅的造作)

(經文)『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空覺極圓』─是承前面「想陰」的文。『空』就是「空觀的智慧」;這個『覺』我們前面說過,「覺結」就是─想陰。他把跟「想陰」相應那個「覺」空掉了,而且空到一個圓滿,『極圓』就是圓滿。對於心中那個靈靈覺覺的「覺心」,是徹底放下了。那麼「覺結」一破壞,「空結」現前,類似那種「無相的虛空」的相狀現前,這個『空』就是─行陰;這時候『空所空滅』─第一個『空』是空觀的智慧,把這個「所空」,對這個空相的執取,也消滅了。

那麼空相消滅以後,這個時候是什麼相貌呢?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有為」的生滅之相就沒有,這個時候「無為」的不生滅相現前。但是這個「無為的不生滅相」還不是真如,它還是「識陰」。

行陰──是我們整個生滅因緣當中的所有的動力。生命的水流為什麼不斷在動?就是因為有「行陰」,這個行陰是一種很微細的執取。要以「淨土宗」來說,帶業往生,你把「想陰」消滅了,你肯定就可以達到臨終的正念,不一定要破壞「行陰」。當然「聖道門」那這五關都要破,但是你今天以「淨土宗」的角度,你只要把「貪戀娑婆」的想法放下,就可以。所以「淨土宗」它是帶業往生的,它是不斷惑的。「淨土宗」要你把外境放下、把感受放下,把心中對娑婆世界的想法放下,然後再提起佛號,基本上你是臨終「正念分明」是可以做到的。

壬五、圓破識陰超命濁。(這個「識陰」就是那個寂滅的相狀)

(經文)『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那麼『忽然』─這是一個關鍵。這位菩薩從一路走來──放下了外境、放下了內心的感受、放下內心的想法,也把那個依稀彷彿「空的相狀」也放下了,這時候『寂滅現前』,內心當中一片的寂滅。這個菩薩還是不能住,因為你還沒有徹底回家,所以他繼續的迴光返照,他還是問這個寂滅相:「你從什麼地方來?」這時候突然間,在打坐的一念寂靜心當中,啪!一念「無生」的智慧現前,最後就把那個「寂滅相」…那個假相也給破壞了。超越世間的「有為諸相」,也超越出世間的寂滅的「無為諸相」。

『十方圓明』是指他的功德─「一念心性」就是指的十方圓明,這種大圓鏡智,真俗雙照,他的心性開始對一切法觀察「即空、即假、即中」。那麼在一念的即空、即假、即中的心中,他內心成就兩種殊勝的功德:

一者,『上契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他能夠跟十方諸佛,分享無量無邊的「常樂我淨」的功德,本來微妙、本來覺悟的一念心性,跟十方諸佛具足無量的安樂。這個『慈力』,就是有成就安樂的力量,這是約─自受用。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那麼他又有一種大悲心,能夠隨順一切眾生,能夠拔眾生苦。也就是說,他能夠作普門示現,他能夠變成一隻螞蟻來教化螞蟻,他也可以變成無量無邊的相貌,來教化無量無邊的眾生。

所以,佛菩薩的心,他是超越的:第一個他通於佛陀。第二個通於眾生。通於「佛陀」是約著他「自受用」,他能夠跟佛陀「三乘共坐解脫船」,共同安住在一念心性的解脫船當中,但是他又同時能夠跟眾生產生「感應」來救拔眾生。

庚三、牒證結答。

這個『十方圓明』有什麼好處呢?

(正答圓通)『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
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為第一』
(兼明授記)『世尊!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
於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
(結示名稱)『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徧十方界。』

佛陀問我圓通的方法──從我個人來說,我是從耳根修學『圓照三昧』。什麼叫『圓照三昧』?從「耳根」聽聞當中,我不向外攀緣,而是「反聞聞自性」。我就經常問我自己一句話:我為什麼能夠聽到聲音?我那個「能聞的功能」是從什麼地方來?迴光返照,結果成就了『緣心自在』。我那一念心,不再被外在的「塵境」干擾,也不再被內心的「根、識」所干擾,而入於法性之流,成就真如三昧,乃至於成就無上菩提,斯為第一。

這時候,他就稱念一句:釋迦世尊!『彼佛如來』這個『彼佛』指的是古佛觀音如來,他讚歎我善巧成就圓通法門,在整個大菩薩法會當中,就正式授記我的名號為『觀世音』。因為我在因地的時候是觀「聽」,從觀照「耳根」而成就十方圓明(十方圓明─我們前面講過『上合十方一切諸佛本妙覺心,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上合下化,所以叫做『十方圓明』故觀音名徧十方界。

這個地方等於說出了,整個圓通所成就的功德,就是「一念心成就十方圓明」。說:我們的「妄想」白天到晚在外面攀緣,我把心帶回家,我把世間塵勞的相狀都放棄了,我把我應該享用的「名」放掉了、「利」也放掉了,我該享用的都放掉了,那我得到什麼呢?你得到了『十方圓明』。

講一個小故事,諸位就知道什麼叫「十方圓明」,一個有關『大悲咒』的故事:
大概在十五年前,台中蓮社有一個叫普愛姑的居士。這個普愛姑有一個媳婦,住在台東,這個媳婦身體很健康、很喜歡做事。後來懷孕八、九個月,有一天她就坐在客廳想啊:我即將要生小孩,我生小孩就不能去工作,所以我應該在這個時候,還沒有生產之前,把家裡整理一下。

她就裡裡外外把整個房間打掃一遍。但是一個人一工作就很投入,就忘了自己的身體,等到她工作完之後,她想:壞了!太勞累了。結果她就覺得:不對啊,懷孕八、九個月,這個胎兒應該會動的啊!手會動、腳會踢,怎麼一整天胎兒都不動了呢?結果如是過了三天,胎兒都沒有動靜,她就有個不吉祥的預兆,趕快去看婦產科醫生。婦產科一掃瞄說:妳這個胎兒已經死掉了,動了胎氣,太嚴重了,妳現在要趕快開刀把他拿出來。

這時候她的媳婦就很緊張啊,不知道該怎麼辦啊,趕快找她的婆婆,就是普愛姑。普愛姑趕快帶她去大醫院作檢查,答案也是一樣,胎兒已經是胎死腹中了,要儘快拿出來。這時候普愛姑居士就對她媳婦說:妳現在啊,反正妳就最後一個關卡,衝衝看,持『大悲咒』!她們兩個在那一天當中,就持了一整天的『大悲咒』。當然那個時候心力很強,持了一整天之後,再把大悲咒水喝下去。第二天起來,胎兒又開始動了!去檢查,欸…這胎兒活過來了!

所以:這尊菩薩是怎麼樣?「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就是說:為什麼我們一念心,跟『大悲咒』跟『佛號』一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加持力啊?因為佛菩薩功德是雙向的!我們說阿羅漢的功德是單向的,你看我們憶念阿羅漢沒有什麼感覺,阿羅漢他的心,可以從生滅的因緣,回到不生滅的功德,但是他沒有回來的路。

你看!佛菩薩的心是雙向的:「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同一悲仰。」雙向的。「雙向的心」他怎麼辦呢?他就把他的功德安住在他的聖號,安住在他的咒語。所以你看我們跟佛菩薩就能產生感應,為什麼?因為佛菩薩心本來就是雙向的。

我們在成佛之道這當中,我要提醒大家一件事情─你的過程是很重要的,我們真的是要離開娑婆世界的因緣,但是你是怎麼離開的,會影響到你未來是什麼功德。你是用斷滅的方式,把它全部都斷滅的方式而離開的,你以後要回來就很難,你把你的成佛之路全都斷了。你可以選擇逃避,當然可以啊!你可以充滿著厭惡離開娑婆世界,當然可以!但是你總有一天你要回來,你要成就十方圓明,你就很難回來了。

我希望我們在成佛之道,你要有一個比較長遠的眼光,而不是說我趕快先出去,不是這樣!我們要知道,我們今天是「從假入空」,但是你有一天還要「從空出假」。

《楞嚴經》這一條修行之路,有什麼好處呢?
它的方法就是你要在「不壞假相」的角度離開娑婆世界。假相沒有錯,你現在用一種極度厭惡的心來破壞假相,那你以後怎麼辦呢?你後半段─你要成就菩薩階位,你怎麼走呢?你想過這個問題?你怎麼迴入娑婆呢?

所以本經的方法,提供我們成佛之道一個非常好的方式,就是─你不要破壞它,你只要「不隨妄轉」就好——「無住」。你到極樂世界去,你下一次再回到娑婆世界,你還是可以跟眾生結緣,「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因為你剛開始離開的時候,你就沒有破壞眾生的假相,你還回得來。

《楞嚴經》的好,不是只有斷煩惱,如果是要斷煩惱,那小乘方法多的是,它這個斷煩惱是沒有後遺症,問題在這裡。小乘的方法用非常激烈的方法,其實那個問題後面很麻煩。你看在《維摩詰經》,佛陀在「彈偏斥小,歎大褒圓」,阿羅漢對自己的悔恨,他當初不應該用這個方法來斷煩惱的,可以選擇更好的方法。

所以如果你有志於──想要成就大乘的功德,你的目標就是追求『十方圓明』,那你未來的功德是雙向的─「上合十方諸佛,下合六道眾生。」當然,你要成就這樣的功德,你的因地就是不能壞假相。我希望大家要知道:我們不是「斷」煩惱,我們是在「轉」煩惱。人生是「轉」,而不是要你去「斷」,你斷了它,你以後怎麼辦呢?你對於因緣所生法,你怎麼辦呢?「諸法因緣生」─你掌握一個圓滿的方法,你自然產生圓滿的功德。

你選對了正確的方向,你自然達到相應的目標,所以這個「方法」是很重要的。「結果」不是問題,你的「過程」會影響到你的「種性」,也就影響到你成佛的快慢。不是說:你先學佛你就先成佛,不是這樣子的!你看看《法華經》你就知道,先走的,不一定先到啊!看你坐什麼車乘,你坐了大白牛車,你就很快!有些人他煩惱就斷得很快,而且他修行是修得很正常,有些人是越修、個性越奇怪,這就是有問題了,方法不對啦,不夠善巧!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08
48:13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15

《楞嚴經修學法要》15
21 琉璃光觀風大。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逢佛未幾,得無生忍。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22 虚空藏觀空大。經文: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作佛事,得大隨順。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23 彌勒觀識大。經文: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歷劫以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諦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為第一。

我們從佛法的學習,我們可以知道這個世間,有兩種人:
第一種、是「命運的屈服者」─他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是「心隨境轉」。他遇到什麼樣的環境,他的心就住在那個環境上,如果是一個如意的環境,他就快樂;如果是一個不如意的環境,他就痛苦;所以這種人,他的心啊,是被環境所繫縛。我們說,這種人是活在過去,因為整個環境是從什麼地方來?「過去的業力」變現的嘛!所以這種人基本上是被「阿賴耶識」牽著走的,他很難突破他的生命─他昨天是怎麼樣,今天還是怎麼樣;他前生是怎麼樣,今生還怎麼樣,就是心隨境轉,活在過去。

第二種、是「生命的創造者」─他能夠透過智慧的觀察,來面對整個因緣所生法。這個智慧的觀察,從本經來說,有兩個內涵,首先我們先觀察生命的這個「真、妄」問題──我們的心有「真實」跟「虛妄」這兩種差別。其實同一個心,同樣一念心,但是你的心是向外攀緣的,這個就是虛妄,不管你攀緣的是善法,也不管你攀緣的是惡法,你心有所住。

「有所住」有什麼缺點,諸位知道嗎?
我們的心本來是沒有形相的,是真實的,但是你不斷的住在某一種相貌,比方說你打什麼妄想,你就住在這個妄想,你的心就被定型了。你本來沒有形相的,結果你的心被「物化」了,被物質同化了。你看我們現在很痛苦,為什麼呢?我們自己心中有很多形相,本來沒有形相的東西,變成有形相,變成一個固定的「自我」的相貌,誰都不敢碰你。這個就是一痛苦的根源。

事實上,我們的「本來面目」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啊!是我們自己不斷的打妄想捏造出來的。所以只要是生滅心,只要是虛妄的心,你的內心——「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一定有一個相狀,否則生命不可能有障礙的。你有障礙,你心中一定有相狀——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我們在本經當中真妄的觀察,主要就是「破妄顯真」,把那個心中的相狀拿掉,還它個本來面目。我們本來不是這樣子的,我們的心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心中是沒有相狀的,但是又具足無量的功能德用。你看這個水本來沒有相狀,但你把它放在杯子放久了,欸…好像有相狀,變成一個杯子的相狀,其實水本來沒有相狀的。

所以我們剛開始做一種「真妄的觀察」,然後「破妄顯真」,把心帶回家,這是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所以遇到事情,你要告訴你自己:你本來沒這個東西、你本來沒有這個想法。就在這本來無一物當中,讓心安住─以無住為住。安住之後,我們開始處理善惡的問題,我們觀察我們內心當中,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惡的一面,我們開始用「淨法」的熏習,懺悔業障,積集資糧,來做生命的滅惡生善。所以在整個《楞嚴經》當中,它就是先求「返妄歸真」,再求「斷惡修善」,這叫「稱性起修」,先求安住,再求調伏。這時候,你生命才能夠真實的改變─突破過去,創造未來。

在西藏有一個寓言故事─
講到小老鼠的故事:它說在喜馬拉雅山的山下,有一個很有修行的喇嘛,有一天他去弘法回家的路程中,他在路上看到一隻被凍傷的小老鼠,他用慈悲心把牠救回來,在火爐當中給牠溫度、給牠飲食。欸,這個小老鼠恢復了生命,很快樂的跟這位喇嘛一起生活。這隻小老鼠本來很滿足了,但是有什麼問題呢?因為在這房子當中,除了喇嘛之外,還住了一隻貓,所以這隻老鼠看到貓就很不舒服。

牠就跟喇嘛要求說:「師父啊!我跟你生活是很快樂,但是我一看到貓,我就很害怕,你可不可以把我變成一隻貓?」師父說:「可以啊!」這師父就用神通力,把這老鼠變成一隻貓,牠就覺得不錯啊,變成一隻貓好多了啊!但是這隻貓出去的時候,看到一隻狗,牠又很害怕,又跟師父說:「你可不可以把我變成一隻狗呢?」師父說:「可以,我可以把你變成一隻狗。」就變成一隻大狗,所以牠又覺得非常的得意。

但是有一天,當牠走進森林的時候,牠看到一隻大老虎,牠又很害怕,牠跟牠師父說:「你可不可以把我變成一隻老虎呢?那我就無所畏懼了!」師父說:「可以,我就滿你的願吧!」結果牠變成一隻老虎以後,牠想這下可好了「萬獸之王」,牠就得意洋洋的走出去啦!但是有一天,牠從屋外回來的時候,牠看到原來的那一隻貓啊,牠嚇得滿身大汗。牠就覺得很奇怪啊,我變成一隻老虎,我為什麼還怕貓呢?就找牠師父。師父說:「我的神通力可以改變你的外表,但是改變不了你的內心,你過去生怕貓的這種習性,我不能改變你啊!」

這故事就是告訴我們─雖然我們不斷的做功課,假設我們心態還是活在過去的心態,那麼我們生命其實沒有改變,因為我們還是被過去的業力所繫縛,我們生命的水流,並沒有徹底的改變,因為我們的心態並沒有改變。

本經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在生命當中,不能夠再跟著感覺走了,我們一定要在我們生命的前面,放出一道的光明,用「智慧的光明」來引導我們的生命,而不是再用感覺、用妄想來引導我們。

我們過去生就是跟著妄想走、跟著感覺走,所以我們生命痛苦的歷史,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過去生的痛苦教訓,並沒有給我們得到啟示,我們還是活在過去的習氣。所以我們從現在開始要─迴光返照,不能再向外了,從內心當中找到真實的自我,然後重新出發,是這個意思。

那麼在這「迴光返照」─把心帶回家的過程當中,本經有「二十五圓通」,它有二十五個所觀境:

庚四、風大圓通。

『風』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生命當中「擾動」的相狀——動相,它不是寂靜的,它是擾動的,生滅擾動的。

(古佛示觀)『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恆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

(觀破群動)『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眾生同一虛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眾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

這個觀察「風大」而悟入圓通的當機菩薩是誰呢?是「琉璃光法王子」。這「琉璃」,它是一種青色的寶物。這位菩薩,因為過去的福德、智慧兩種資糧力的招感,他身上經常放出青色的光明,內外明徹,所以叫『琉璃光』—琉璃光菩薩,琉璃光法王子。他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他把生命做一個回顧──

他說:我現在回憶我過去─當我還是凡夫的時候,我過去生是怎麼修行的?他說:在過去恆河沙劫,這麼長的時間,我曾經遇到了一尊佛出現於世,叫「無量聲佛」。這個「無量聲佛」在因地的時候,也是觀想「風大」而得成就,所以他在果地上的開示,就開示諸位菩薩應該要好好觀察我們這一念眾生本具的「本覺妙明」。

這個『本覺』─就是我們要觀照的「心性的本體」,就是「空性的本體」。我們前面說─先把心帶回家,怎麼把心帶回家呢?「從假入空」,就是觀察這個「本覺」;接著「從空出假」,隨順心性的妙用,就是所謂的『妙明』;「本覺」約本體,「妙明」約作用。

應該怎麼「觀」呢?『觀察這世界及眾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他觀察這整個依報的世界,跟正報的眾生身心世界,都是由一念無明的妄動之所產生。

為什麼會有世界?為什麼會有眾生呢?
我們本來是沒有這個東西的啊!因為我們過去「真如不守自性」;你向外攀緣,一念的妄動,然後就在空性當中,這樣產生出來。佛陀說:「這虛空本來沒有華,生死凡夫自己看到虛空當中的狂華,在那邊亂舞;那麼你把眼睛治好了,狂華就消失了。」也就是說:整個生命的根源,就是那一念的『妄緣』─這種虛妄的妄動之緣,他就從這個地方觀起。生命─就是我們的「心動」,因為「心動」所以產生風動、旛動,一切法就動起來了!

所以這時候他就開始觀察…『我於爾時』─我這時候就開始「從假入空」把心帶回家。當然心是沒有形相,你一定要有一個「門」;你要知道心性是沒有相,你怎麼觀呢?你肯定不能觀嘛,所以你一定要從「有相的」…我們講「從假入空」,一定要依止假相,那麼這裡他觀察的假相有四個:

一、「觀界安立」─首先他觀察這個『界』,『界』是空間,我們的地球為什麼能夠安立呢?因為下面有這個大氣層,風大的執持。

二、「觀世動時」─這個『世』就是時間相,這時間怎麼就會流動呢?為什麼會有昨天?為什麼會有今天?為什麼會有明天呢?哦,因為我們心在動,所以產生時間相在動。

三、「觀身動止」─我們身體怎麼就會生老病死呢?為什麼會慢慢的衰老,頭髮會變白呢?哦,也是一念的妄動。因為我們的心─生滅心;生滅心─一下子住在這個…一下子住在那個…就像那猴子一樣,抓一個丟一個、抓一個丟一個…我們的心不斷的變化,所以我們的色身也不斷的變化。

四、「觀心動念」─這是根本,所有的世界、色身,都是我們的心在那個地方「生住異滅」的妄動。這四個法『界、世、身、心』─『諸動無二』。雖然它的假相不同,但是那個妄動的相狀,等無差別。所以他就知道,其實生命是從什麼地方來?就是因為「仁者心動」。當然這個「仁者心動」,應該說:「我為什麼會有現在色身呢?」因為你前生心動了嘛!你前生打什麼妄想,就把你現在創造出來;現在的你,是前生的妄想變現出來的。說:「欸…我來生去哪裡?」很簡單啊,你看你今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打什麼妄想,你就知道你來生是什麼相貌,因為你的心在動,所以你就會有外在的世界身心變現。

他這個時候就掌握了生命的脈動─由於你心中「仁者心動」,所以創造了整個世界、整個身心,所以他開始覺了──這一切諸多的擾動之相(下面這一句話很重要)『來無所從,去無所至』。他正式迴光返照。

『動』是一個假相─你要住在這個「動」,你就心隨境轉!但是你要用「智慧」來面對它,你就問它一句話:「你從什麼地方來?你將往哪裡而去?」結果我們發覺:這樣的一個身心的「動相」,它根本沒有源頭─我們本來就沒有這個「動相」,所以「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它只就是一個「因緣和合」的一個暫時的假相,如此而已。所以他開始跟這個假相怎麼樣?「脫離!」我們一定是先脫離假相,再來面對假相,這是個關鍵。

所以『十方微塵諸顛倒眾生,同一虛妄』─他看到整個十方世界當中顛倒眾生,這包括造善的凡夫、造惡的凡夫,心中都是住在這個虛妄的擾動之相當中,都是屬於虛妄的。如是乃至包括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內所有眾生,就好像在一個器皿當中,貯存很多、很多的蚊子,在那個地方啾啾亂鳴啊,在一念的妄想當中啊,在那個地方動發狂亂。

所以他這個時候發覺了──為什麼有眾生?為什麼有世界呢?
因為我們心中不斷在『動』,而更麻煩的是,我們住在這個動當中,所以造成了怎麼樣?「生命的相續」。我們前生動了,把今生創造出來,創造出來以後這個假相,這個境又刺激我們的心又開始動,又把來生創造出來,這個生命的惡性循環就是這樣。前生「動」就創造一個假相;我們又住在這個假相,然後又開始「動」;有往好的地方動→來生就安樂一點;往不好的地方動→來生就痛苦。我們就是住在自己心中的那一念妄想中。

從這個地方我們知道一件事情─《楞嚴經》在處理生命的問題,它的態度是「迴光返照」的。你看我們一般世間人說:「我要處理問題!」其實『處理問題』這一句在《楞嚴經》是不對的!問題不能處理啊!如果你講『處理問題』,表示你是『住在問題』來處理問題,這不對啊!


《楞嚴經》的意思是─『化解問題』。你遇到問題的時候,先不要馬上住上去,因為你一住下去馬上起對立。一個人的內心住在外在的人事,你問題你永遠不可能處理好,因為你已經落入那種業力的輪迴,你就帶動了生死業力!遇到問題,第一件事情--「把心帶回來」,你告訴你本來沒有這個問題,你一定要先「脫離問題」,才能夠去「面對問題」。把你的心先帶出來,你一旦住進去,你就很難處理了,你就被這個生死的業力,攪進去了。

當一個人看出─這個動相「來無所從、去無所至」,表示這個人開始回家了、開始跟那個動相脫離了,這時候他開始在迴光返照,那麼他的方向已經走對了─他是往那個真實的方向在走。這地方是他的「因地修學」。接著我們看他後面兩段「果地的功德」…

(頓證徹悟)『逢佛未幾,得無生忍,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

(結答圓通)『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為第一。』

前文:琉璃光法王子自己描述他在因地的時候,他先觀察外在世界是動的,然後他知道了外在世界動,是因為心中有在動;之後他迴光返照─我心中的「動」從什麼地方來?又將往哪裡而去?結果答案是「覓之了不可得」。所以他開始對那個動相,開始無住,開始跟這個生命的動相,慢慢的脫離、慢慢的脫離。最後的結果是『逢佛未幾,得無生忍』。

佛法是重視方法的─你方法對了,你「轉凡成聖」是遲早的事;就好像說你上了高速公路,你這個人修行上路了,那麼到目標是遲早的問題。所以他在這樣的…『逢佛』,這個『佛』是誰呢?就是指前面的「無量聲佛」。那麼他在遇到無量聲佛開示「觀察風大」的方法之後,很快就證得我空、法空的無生忍,就把無始劫的妄想給息滅掉了。

這時候─他的本來面目,一念清淨的本性,全部的顯現出來。『爾時心開』,妄想破壞,無始劫來繫縛他一念心性的妄想,啪!被打破了。『乃見東方不動佛國』,這個『見』是顯現,他就能夠到十方世界(這個地方特別指的是不動佛國),為法王子。乃至於輾轉侍奉十方諸佛,而且他的身心放大光明,『洞徹無礙』,內外洞徹猶如琉璃光明沒有障礙。這個地方講他的功德。我們看總結──

那麼現在,釋迦牟尼佛問我圓通的法門,就我個人來說呢,我最喜歡觀察那個「動相」。所有的生命就是你心中在動,才有外在的世界在動,那麼內心的動其實是沒有根本的,它是「來無所從,去無所至」!你只要放掉,它就消失掉了。所以悟入了真實的菩提心,成就大乘的真如三昧,那麼合於十方諸佛所傳的那一念微妙的清淨的心體,對我來說─觀察風大為所觀境,這個是最為殊勝的法門。

關於這個「動相」─其實「小乘佛法」也很相應觀察生命的動相,你看他觀察「無常」…「動」就是什麼?變化嘛!那麼從「無常」當中,他看到了「無我」,然後就把「我執」消滅了。不過「小乘佛法」他在觀察的時候,他對生命的動相,他是遠離的,他沒辦法同時又回來。「大乘佛法」是「從假入空」又「從空出假」─又回到這個假相,利用這個假相,懺悔業障,積集資糧。〔小乘佛法〕是把這個假相啊,全部消滅掉。

所以「大乘佛法」對於「生命的假相」態度是這樣,他只是做到四個字——「不隨妄轉」。這個假相你不用消滅,這個「動」沒有錯,生命本來就動態的嘛,你怎麼從動態的生命當中,去創造功德?問題在這個地方,不是把那個動相消滅掉。我們看琉璃光法王子,從頭到尾都沒有去消滅那個動相。

在經典上有一個小故事──
說:有一個阿羅漢,在山上帶了一個沙彌在修學,後來這個阿羅漢入定觀察這個沙彌啊,死相現前,只剩下七天的生命。阿羅漢就起慈悲心,古時候的風俗…總是想要「落葉歸根」…死掉以後回到故鄉。就跟沙彌說:「你現在回到你家去,陪陪你老母親,七天以後再回來。」當然羅漢知道這個人不會回來了!那麼這個沙彌就秉持師教,包袱整理一下就出發了。那麼在回家的路程當中,他經過一個河岸、一個河邊,突然間看到有一堆螞蟻,在那個地方到處跑,眼看這個河水馬上要漲潮了,這個沙彌看到這種情況,起了一念的慈悲心…慈悲心也是在「動」嘛…就把衣服脫掉,把這所有螞蟻包起來,送到比較安全、乾燥的地方去,處理好了,他就回家了。回家七天之後,他如實回到僧團跟師父銷假。這羅漢一看,哎…「你怎麼又回來了?」當然阿羅漢他也不用問為什麼,他一入定就知道,哦,原來這個沙彌在這個生命當中,動了一念很真實的慈悲心,所以把他的災障消除了!

我們的生命是這樣子──
我們過去生一念的妄動,創造一個業力,這個業力它是有方向性的,但是你今生的動,也會產生一個方向。好像一個足球你往東邊踢,但是你今生產生一個強大的業力,它又有一個向西的方向,最後把東、西的力量結合起來,就變成一個東西的方向。當然我們今天要把「業力轉變」,那你的「心」要很真誠,至誠懇切,這個沙彌我們從教理的判定,他當時的心肯定是很堅定的,那個慈悲心很強,用強大的動力,把過去生這個動力轉過來。

這裡的意思就是說──「生命」就是「我們心在動」;「動」沒有錯,問題是你要把這「動」引導到極樂世界、引導到萬德莊嚴,往這個方向動。我們要知道─你要引導一個假相,你不能「住」,你一「住」你就被它主導。我告訴大家一個觀念!你一旦住在一個假相,你的生命就變成被動,你就沒有主導權,你就是一個生命的屈服者。你只要住在一個假相,你對這個假相就失去了主導權,它來引導你;你無住你就能引導它。

所以你的生命到底是「被動」的還是「主動」的?這看你自己!你一安住在一個生命的假相,你的生命就完全活在過去了,你就看不到你的未來,你沒有未來可言;你今生當中─你會遇到什麼事、你會活到幾歲、你會怎麼樣,大概就是被過去的業力…「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算得準準的。但是你一旦跟它脫離時候,那你就是活在未來,你拿回了生命的主導權,就這麼回事。


庚五、空大圓通。

前面是觀察動相的風,這裡是觀察「虛空」,無量無邊虛空的相狀,從虛空當中而悟入了現前一念心性。

(敘昔所證)『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

(神通無盡)『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

觀察虛空的相狀,而悟入圓通的當機菩薩是誰呢?是「虛空藏菩薩」。為什麼叫『虛空藏』呢?因為這位菩薩因地的時候,以廣大的虛空為所觀境,所以證入圓通的時候,他現出廣大的色身,所以安立為「虛空藏」。

他『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他就回憶過去說:我過去跟釋迦如來在『定光佛所』。這個定光佛是誰呢?就是「然燈佛」,為釋迦牟尼佛授記的那一尊佛。他當時跟「釋迦牟尼佛」在「定光佛」的時候,就已經成就了無邊身。這個『無邊身』,蕅益大師說:指的是「清淨法身」─證得我空、法空,已經是安住現前一念心性,所以安住法身。那麼安住法身,有什麼好處呢?這以下講出它的妙用。你看:一個人開始「放下」的時候,他對生命產生主導性,他得自在了。

『爾時手執四大寶珠』,他證得清淨法身之後,他那一念明了的心,就能夠去執持四大;這個「四大」是地水火風,這『四大寶珠』,就是他的色身,四大地水火風,他能夠隨心自在,他要把色身變成一隻老虎就變成一隻老虎,他要把它變成一個菩薩就變成菩薩,他能夠在四大當中得大自在。蕅益大師說這是證得「我空的真如。」

『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這個地方是證得「法空的真如」。他又能夠把外在的十方的微塵國土,把它化成無邊的虛空,把有相的佛土化成無相的虛空,當然他也可以從虛空變成十方的佛土。所以他能夠在─人我相、法我相,這兩個相狀當中得大自在。

『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他又在一念心當中,現出大圓鏡智,這裡指的是「根本智」;從根本智當中流出十種微妙光明,這個是「後得智」。根本智是「空觀」的智慧,後得智是「假觀」的智慧─它能夠照了十法界因緣果報的差別,叫十種微妙光明。他這種「根本、後得」兩種智慧,流灌十方,窮盡十方的世界虛空,是沒有時空的障礙。

所以你看一個人,我們能夠放下眼前這些的小小的事相,我們得到這麼多好處!

(依正無礙)『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

『諸幢王剎,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前文講到他的「神通」,這裡講到他的自在:

第一、「依報涉於正報」:這個「依報」是什麼呢?廣大的諸佛教化的世界,諸幢王剎,它能夠來到他一念的清淨的心中,乃至於涉入我的色身,這時候我的色身形同廣大的虛空無邊,而且不互相妨礙。你看這麼大的無量無邊的世界,能夠來到我這麼小的身心世界,這叫「無量而涉入為一」─「無量為一」。

第二、「正報涉入於依報」:那麼我這個微小的色身,也能夠同時「月映千江,百界作佛」;到十方世界,來顯現這個應化身,來教化眾生,這「一為無量」─廣行佛事,得大隨順;這個「隨順」就是自在,隨心自在。這是講到「依、正」的一種自在無礙

(圓證無生)『此大神力,由我諦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

(結答圓通)『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為第一。』

他講出:為什麼他就有這麼多廣大神通力呢?為什麼我們就沒有呢?他就能夠『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當然事出必有因嘛,他說:「我這個廣大的神通力,因為我觀察四大─地水火風是『無依』,就是它是「沒有自性」的,自性空的。它只就是我們妄想生滅的因緣把它變現出來─心生則種種法生;乃至於這個無相的虛空,它的體性也是沒差別的。『佛國本同』,在虛空整個十方世界的佛國當中,它的相狀是差別,但是虛空是沒有差別的!『於同發明』,在這平等不二的虛空當中,他從相狀悟入了真實的心性,證得無生法忍。

所以:『佛問圓通』,我在因地以觀察「虛空」無邊。他先把一切法,這地水火風色法都是不真實的,把一切法會歸到「虛空」,再把虛空的相狀回歸到一念心性,而悟入了真如三昧,結果成就了妙力圓明。這個『妙力』指的是他的神通,種種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神通(前面說過的);『圓明』指的是他智慧的觀照,他有「從假入空」的智慧─從假相悟入空性的這種觀照,所以斯為第一。

蕅益大師在這一段當中,一再強調說─其實「虛空藏」它所安住的不是虛空的「相狀」,他只是假借虛空的相狀而悟入真如的理性,他是「藉相觀心」。你看四禪八定,有一個「四空定」,「四空定」是怎麼回事呢?他也是厭惡色身,他厭惡這種擾動的色身,他覺得這個色身粗苦障,你看這個肉身在這個地方,走路也不對、睡覺也不對,走來走去都不對,是粗重的、痛苦的、障礙的。

他心中對這個色身就產生厭離之想,我不要這個色身,我再也不需要你了。欸,一切唯心造,他不斷想以後,他色身就消失了。那麼一個人一定要有色身啊,他以「虛空」為色身,「四空定」,「空無邊處」就是以虛空為色身。但諸位要知道,你以虛空為色身,你還是有所住,你以虛空為住;只要你有所住,你就不得自在!當然相對我們以「色身」為住那好多了,至少他不會老、不會病,不會老病的問題。

從《楞嚴經》佛陀一再告訴我們─「不要去住啊!」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我們人生,你越想追求什麼,你越得不到;你願意放下,你得到的更多。你讀完這部經,你會得到這個深深的道理。

一個人的「自在」,是他面對誘惑假相的時候,他每一次都選擇「放下」。我以前看過一位西藏喇嘛講一個故事─他說:我們「真如本性」就像一個母親一樣。這修行人就像小孩子,小孩子第一次哭的時候,母親給他一個「糖果」吃,丟一個糖果給他,有些人就滿足啦;但是有些小孩子繼續哭,他不要!不要,沒辦法啦,就拿一個「蛋糕」給他吃;蛋糕他也不要,就給他一個「大蛋糕」;大蛋糕…這個小孩子繼續哭…那母親只好把她的「摩尼寶珠」給他。

這個故事值得我們深思啊!「真如本性」是我們生命的一個根源,我們活在妄想,你有所住就滿足了,那就這樣子過了。但是你不斷的「放下」的時候,你跟「真如」就越來越近、越來越近了,它無量的功德就跟你慢慢接軌了。所以我們要想:為什麼虛空藏菩薩能夠『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剎,化成虛空』?因為他把假相全部放下,結果它擁有這麼多的自在!所以:

一個人─你要能夠在修行當中成就大功德,你肯定要先學會「放下」。每一件事情誘惑你的時候,你告訴你自己:這個只是你生命的一個過程的假相─路旁的小花,你要的是繼續往前走…你不斷的放下,你的功德才會越來越大,這個道理你一定要清楚。


庚六、識大圓通。

前面的「地水火風空」都是一個「色法」,這裡開始觀察你明了的心─觀察心法。從一念心識當中的相狀「從假入空」,悟入了無相的真如理。

(修習唯識)『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

觀察這個『識大圓通』的當機的菩薩是「彌勒菩薩」。『彌勒』翻成中文叫做「慈氏」。為什麼叫「慈氏」呢?因為他在因地菩薩的時候,他的「慈悲心」是特別殊勝,無人能比。為什麼呢?因為他在因地的時候,曾經遇到一尊佛叫「大慈如來」,「大慈如來」教他修慈悲觀,他覺得非常相應,所以他就發願,他成佛以後,要像大慈如來一樣,成就廣大平等的慈悲心來教化眾生,所以就安立作「慈氏」。

他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他也是回憶他過去整個修學的過程,他說:在過去,經過微塵劫的時間之前,曾經有一尊佛出世,叫「日月燈明佛」,那麼我就在那一尊佛當中,發心出家修學。我當時出家的時候,是什麼相貌呢?有兩個相貌:第一個『心重世名』,我對於世俗的名聞利養,特別的看重、特別好樂,心就住在名聞利養,這是他心中所住的第一個。第二個『好遊族姓』,我對於這個有權又有錢的這些信徒啊,我就經常喜歡跟他們交往。那麼這個「日月燈明佛」,面對這樣的徒弟怎麼辦呢?他就教他一個方法,說:『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

『唯心識定』的思想─觀察你外在的世界,是你內心的世界所變現出來的。說:你不要觀察外在世界,你外在世界是你內心變現的,所以你只要觀察你內心,你就知道你未來是怎麼樣。你調整你的內心,你就能夠掌握你的未來。所以這時候向內觀察生命的緣起,他就不再攀緣了!

「唯識學」的觀法,它有三個次第,我們簡單講一下:
第一個、他觀察「唯識所現」,就是我們過去所造的善惡業力,它會如實的…什麼叫「如實」?它也不會增加,可也不會減少,它不增不減的把你的業力表現出來。你今生會跟誰做朋友,會跟誰做夫妻,會跟誰做子女,這個就是「唯識所現」,過去的業力變現出來。

第二個、「唯識所住」,這個地方是個問題!你若是選擇住在這個事相,那你就被它所轉了,你今生就失去了主動權,那就被業力牽著走了,你今生就完了!第二個你安住真理,用道理來觀察,那你就不同了,那得自在了。

第三個、「唯識所變」,當我們心中「唯識所現」,而開始「唯識所住」的時候,生命就變化──你怎麼住,它就怎麼變化。

有一個小學老師,帶著他的班上同學,到郊外去遠足。他帶著同學到一個大石頭,看到這個前面石頭上面有一堆的雪,慢慢融化了,這個老師就做機會教育啦,他就問學生說:同學們!你們知道雪融化以後會變成什麼嗎?同學說:雪融化就變成水啊!大部分同學是這樣回答的。但其中有一個同學說:「老師啊!不對,雪融化的時候,春天就要來臨了。」結果這個同學變成一代的禪師,其他人是一個醫生啊、工程師…。

因為:你說「雪融化了變成水」,那你這個人是住在事相,你是用「事相」來思考事情的。一個人住在事相上,那你是向外攀緣,這是很危險啊。雪代表是冬天,那麼融化了,表示春天要到了,他是用「道理」在思考事情。一個人從事相來思考事情,你的生命障礙會比較多,你很難得自在。因為我們不可能前生全部造善業啊!那你的生命就是這樣子起起伏伏嘛!所以「唯識所現」的關鍵,是在二個「唯識所住」,你住在什麼情況─生命就產生變化。你說,好!生命當中你說它是逆境,那它對你就是壓力;你認為這個是考驗,它變成一種增上的動力。

阿賴耶識要把什麼事情丟出來,這一件事我做不了主,他要把「什麼人」丟出來跟我相遇,把「什麼事情」丟出來,這一部分我們不要去操心,因為你也管不了,阿賴耶識不聽你招呼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但它丟出來以後,你怎麼去面對?你怎麼去想像?「安立名言」,這個就是你能夠作主的。你認為說,這個人是你的冤親債主,他就變成你的冤親債主;你說,他是你的善知識,他就扮演你的善知識,你可以試試看。

我們心中的「住」很重要─你住在一個「道理」的思惟,它這個相狀就變成一種增上的力量;你住在一個「事相」,它就變成一種障礙。所以:你說這個生命到底是障礙?還是一個考驗?就看你怎麼「去住、去想像」。

所以這「唯心識觀」就是說,生命有兩個部分:第一個、「阿賴耶識」它如實的變現因緣果報;第二個、你「第六意識」的想像,你安立什麼樣的名言,這個因緣又產生一定的變化,它可能是你的生命中的動力,也可能是你生命中的障礙,就看你怎麼想。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08
49:31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14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14

本經的整個修學的重點,就是在引導我們修習『首楞嚴王三昧』。一般小乘三昧的內涵,主要是一種「禪定」,就是我們講「心一境性」。這種「禪定」從大乘的思想來看,它還是一種事相的修學,很容易破壞的。但是大乘的三昧,或者是『首楞嚴王三昧』、『法華三昧』、『華嚴三昧』,它一定是以「理觀」的智慧來做引導的。

本經的「理觀」是什麼呢?
就是這八個字:「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我們遇到的、所有的妄想煩惱,第一件事情,先脫離妄想。趕快從妄想裡面跳脫出來,這是你要做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先「脫離」妄想,再回過頭來「對治」妄想。所以本經告訴我們整個修學,是先提「理觀」,然後再起「事修」的對治。

整個觀念,前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現在來看實際的修學操作。當然一旦講「修學」,我們理觀的思想—「把心帶回家」,就是「從假入空」,從一切因緣的假相中,回歸到二空的真如。但是因為過去生,我們的因緣不同,所以每一個人回家的路,也就不同。你看過去生,有些人他熏習是這樣的因緣,他的心是一念妄動─他往這個方向動,他當然要「就路還家」。你當初是怎麼離家出走的,你就從那個路回家;他是往這個方向動,還得靠這個地方回來。我們因為過去生,熏習因緣的妄想不同,所以回家的路,也就有所不同。雖然理論、方法、原則是相同,但是依止的「假相」就有所不同。

本經有二十五個圓通,二十五個方便門,都可以回到我們的真如本性。這個地方,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只是簡單的提出「七大」:你「七大」了解了,其它都了解了,理論原則一樣,只是所觀境不同,如此而已。

丙二、別釋(分二:丁一、理觀。丁二、事修。)
丁一、理觀(分二:戊一、自力法門。戊二、他力法門。)
戊一、自力法門(分二:己一、破除虛妄。己二、開顯真實。)

前面幾段,佛陀偏重在破妄─怎麼去脫離妄想。但是在「耳根圓通」,佛陀把如何來「正念真如」講得詳細。所以「破妄」跟「顯真」,其實是一件事情,只是佛陀在發明道理的時候,是有所偏重的。你「破妄」、你肯定要「顯真」,哪一個人不顯真可以破妄的?那你一顯真、那肯定是破妄嘛!所以「破妄顯真」在《楞嚴經》是一句話。那麼在破妄當中分成六段:

己一、破除虛妄(分六:庚一、火大圓通。庚二、地大圓通。庚三、水大圓通。庚四、風大圓通。庚五、空大圓通。庚六、識大圓通。)

庚一、火大圓通。

這一位菩薩在因地,是以他身體的「火大」為所觀境,而悟入了圓通的真如佛性。

(宿習多欲)烏芻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

(遇佛授觀)『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婬人成猛火聚,教我徧觀百骸四肢諸冷煖氣,神光內凝,化多婬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為火頭。』

(觀成得果)『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為力士親伏魔怨。』

(結答圓通)『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心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燄,登無上覺,斯為第一。』

在每一段的經文當中,都會先介紹這個菩薩「修學因地」,他的一個過去的因緣。我們是不能擺脫過去的,就好像我們永遠離不開「阿賴耶識」的這個因緣。『烏芻瑟摩』,烏芻瑟摩翻成中文叫『火頭』,他因地是修『火光三昧』而成就,他是整個佛教的金剛護法尊神。他在釋迦如來面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他是金剛護法,所以他是站著。前面都是要先「起立」,但他是護法神,就站在佛的兩邊,就直接的頂禮佛足。

他說:「我回憶我過去在做凡夫的時候,我內心的相貌是─性多貪欲。」就是「阿賴耶識」的內心世界,經常打這「男女貪欲」的妄想,這個妄想經常干擾著我。他面對這樣一個貪欲妄想的所緣境,我們看他怎麼面對這個問題─那麼有佛出世,名曰空王,當然這個菩薩,他前生不斷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跟三寶結緣!所以他就能夠與佛同時間出世,這尊佛叫「空王佛」。這尊「空王佛」《法華經》裡有提到,就是在釋迦如來跟阿難尊者同時發菩提心、受菩薩戒的那一尊佛。所以這個「烏芻瑟摩尊者」,他是跟釋迦牟尼佛是同學,這不可思議!

這個「空王佛」就跟他開示說:『多婬人成猛火聚』。先講過失─菩薩先觀察婬欲的心,它是一個「煩惱火」,假設我們不加以調伏,會變成「業力」之火,最後變成「三惡道」的果報之火,所以未來是一個「地獄」之火的果報,那怎麼辦呢?

你看:佛陀沒有教他馬上對治,佛陀教他「迴光返照」。說啊:「你好好的觀察──在你的百骸四肢身體當中,這種冷煖氣息的變化。」什麼叫「冷煖氣息的變化呢?」就是說:你要觀察你沒有生起婬欲念頭的時候,你的心是清涼的,叫『冷』;當這個婬欲之火活動的時候,你身體變成熱惱的,叫做『煖』。那麼這「清涼之相」跟「熱惱之相」,這兩個相狀在你心中交互作用,有時候清涼、有時候熱惱,有時候熱惱、有時候清涼。那你應該怎麼辦呢?

『神光內凝』─關鍵在這四個字。『神光』就是你那一念心要『內凝』,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你要觀想:你婬欲在活動的時候,你要迴光返照、你要問它說:「你從什麼地方來?」觀察我們的「婬欲心」,你沒有來之前,到底它的根源在哪裡?

我們知道:「妄想」最怕的就是我們迴光返照─「達妄本空,覓心了不可得」。所以,我們面對煩惱第一件事情要怎麼樣?迴光返照─先脫離妄想。那麼一個人迴光返照就開始安住真如,就跟妄想的相狀脫離了,就不住在妄想,然後轉化…化多婬心成智慧之火。這個地方…他「理觀」是脫離妄想,應該還有一些「事」修的對治,比方說:念佛持咒、修四念處等等。

那麼這個烏芻瑟摩在空王佛的指導之下,一方面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脫離妄想;一方面種種事相的對治,就把婬欲的火轉成智慧之火。同樣是火,但是一個是「雜染」的因緣,一個是「清淨」的因緣。這時候,諸佛就叫我『火頭』。因為他觀「火大」而成就,在因地當中成就火光三昧,而悟入了真如佛性;在迹門當中,我示現一個阿羅漢,後來就發廣大願──只要諸佛成道,我就做金剛力士,護持所有修學者,幫助調伏魔障及一些冤親債主的障礙。

現在佛陀問我「圓通法門」,依我個人的整個修學歷程來說,我是如實的觀察:在身心世界當中,這個「冷煖」的觸覺,我發覺我的身體有時候是清涼的、有時候是熱惱的;有時候是熱惱的、有時候是清涼的。怎麼會這樣子呢?原來都只是一種「因緣和合」的假相,當我的因緣是一個苦惱的因緣結合,就出現婬欲之火的假相;當我阿賴耶識釋放業力的種子,是一個善的清淨種子,就出現清涼的假相,不過這兩個假相,都沒有真實的體性,所以開始脫離熱惱相、也脫離清淨相,最後無礙流通,我就悟入了…這種真如法性的周徧法界、沒有障礙的真如佛性、回到了我的真如佛性。一切的煩惱全部消滅脫落,而化成智慧的光明,最後成就無上佛道。對我來說,觀察「火大」,斯為第一,最為殊勝。

這裡所要詮釋的觀念,就是《楞嚴經》一再強調的一個觀念——
「不為物轉,則能轉物,即同如來。」就這一句話!我們這個明了的心,剛開始是「被物所轉」,這個『物』就是一個假相,凡是有相狀的,就叫做『物』,我們的心是沒有相狀的,那麼我們一開始被它所轉,轉久了變成怎麼樣呢?變「物化」了。你看有些人說:「欸!你怎麼這種個性呢?」「欸,我改不過來。」被物化了嘛!你怎麼改不過來呢?你本來不是這個樣子的,但是我們自己覺得改不過來,那就真的改不過來。所以我們常說:你不要認為︰你業障深重,你認為你業障深重,你果然業障深重,你被業障「物化」了!

你不要老是想你「煩惱深重」,你要經常想:「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所以你看經典裡面,佛陀告訴我們菩薩要怎麼想?你要想「我的心是本來清淨、本來光明、本來具足無量功德的。」菩薩要經常這樣想。你老是想你煩惱重,你就被煩惱物化了,你就被它束縛住了,所以首先「不為物轉」是關鍵。

蕅益大師在解釋「二十五圓通」的時候,他舉出一個很重要的思想──

他說:「釋迦牟尼佛」,祂來到人世間,祂因為過去的業力,他有十種的餘報,比方說:「馬麥」,佛陀曾經三個月,沒有人供養祂,結果馬夫拿粗的馬麥給佛陀吃。我們旁邊的人,看到佛陀真的把馬麥吃下去,但事實上是這樣嗎?不是。蕅益大師說 :「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佛陀真如的心啊,跟馬麥接觸的時候,轉成「常樂我淨」的甘露。佛陀啊!「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你說:「欸!釋迦牟尼佛假設生長在我們這個時代,也跟我們吃同樣的飯,那他是什麼相貌呢?」你表面看是跟我們一樣,但實際上不一樣,因為祂不為物轉,所以祂能夠去改變外境。

我們一般人「改變外境」方法錯誤─向外去改變,你永遠改變不了。你過去有一個業力,結果你去外面,跟它對立,結果兩個人惡緣越結越深,就像滾雪球一樣,輾轉增勝。佛陀告訴你,你不要這樣做,你遇到惡因緣,你把心帶回家,它自然脫落!你只要不為它轉,你就能夠轉它,因為它是虛妄的嘛!你想想看。後面《楞嚴經》講說─你安住在真實,它活在虛妄,當然是你轉它。

諸位要知道:真實的力量,一個人「不動念頭」是最大的力量,「無念」是全世界最大的力量。

所以在「二十五圓通」佛陀說:說魔王來干擾你…開玩笑,魔王是什麼境界啊?六欲天的天主啊!他過去生的福報比我們大啊,他那個魔王也有一點禪定的,起碼有「未到地定」了,能夠做魔王也不簡單啊,我們一個生死凡夫,憑什麼能夠跟那個魔王抗拒呢?憑的就是我們安住真實,他活在虛妄。佛陀說:你安住真如就像「光明」一樣,他活在虛妄顛倒當中就像「黑暗」。佛陀說:你看過哪一個黑暗去破壞光明?不可能嘛!所以我們面對事情:第一個安住真實,不隨妄轉,你就能夠轉變它。你看他遇到了婬欲之火,他安住、他迴光返照,就「神光內凝」,然後再用種種的方法對治,他就能夠轉物─「轉婬欲之火,成智慧之火」。


一個人要懂得放下,你才能夠擁有所有的東西,這個思想很重要。「二十五圓通」的根本思想,就在這一句話:『不為物轉,則能轉物。』就是這個思考。

庚二、地大圓通 這個是以「地大」為所觀境:

(平地之行)『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為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樑,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

(兼修效力)『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我先為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為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為其推輪,拔其苦惱。』

這裏,它的「能觀智」,還是一樣「從假入空」觀,正念真如,脫離妄想;但是他的「所觀境」,他的妄想的所緣境是什麼呢?「大地」,以這個堅固的大地為所觀境。我們看這個當機眾是誰呢?「持地菩薩」。這個『持地』有兩層意思:第一個、在「因地」上,他是因為平整大地而成就圓通,所以在事相上呢,就安立做「持地」,因為他觀察地大,它的本質就是真如,「攝相歸性」,這是第一個。其次,從理觀上來說,因為他最後的結果─他的內心跟大地一樣的平等,來面對一切的眾生,所以叫『持地』。有這兩層意思。

「持地菩薩」他從座位而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回憶─我在過去生做凡夫的時候,我曾經遇到一尊『普光如來』出現在世間,我當時有幸,做為佛陀的一位出家比丘弟子。」那麼他出家作比丘之後,平常做什麼事情?他怎麼修學呢?這個比丘他不是在佛堂用功,他是經常到一些要路津口、田地險隘這個地方去活動。什麼叫『要路』呢?就是眾人往來的地方,人多的地方叫『要路』;『津口』就是車子很多的地方。這個『田地險隘』,就是道路或者土地,有危險的地方,或者不如法的地方。什麼叫「不如法」呢?就是『妨損車馬』,經過這裡,對車子或馬會產生傷害的。這時候,持地菩薩看到這種不如法的地方、危險的地方,他就把它做一個平填的工作。比方說:這土地跟土地間有河流,這車子開不過去,怎麼辦呢?他就在中間做一個橋樑。『或負沙土』,欸!這個地方有一個很深的坑洞,他就用這個沙土把它填平。如是勤苦的工作,做了多久呢?經無量佛出現於世啊!他就是做這些─或做橋樑、或負沙土,這種平填大地的工作。

在這裡我們看得出來,持地菩薩他在整個過去生中,他面對的所緣境是什麼?「大地」。他整天就是跟心中所看到的(就是這些土地),這個土地有沒有什麼傷害啊?有沒有什麼坑洞啊?有沒有什麼斷絕啊?他心中的妄想就是這種大地的妄想。所以他必須就著這樣的因緣「就路還家」。

『或有眾生,於闤闠處要人擎物』除了大地,他兼修物品,說:有些力量薄弱的眾生,比方說老人、女眾等等,在『闤闠處』,人車熱鬧的地方,需要別人來搬一些比較重的東西,那麼我就事先把這個東西,搬到他所指定的處所,放了以後,馬上就離開,完全不收費用。前面他的所觀境是大地,這裡兼帶幫人搬物品。

到了「毗舍浮佛」…(我們現在叫賢劫,釋迦牟尼佛是賢劫的第四尊佛。賢劫之前,莊嚴劫的最後一尊佛是毗舍浮佛。)毗舍浮佛出現在世的時候,當時出現了嚴重的饑荒,看這個意思…他(持地菩薩)當時是一個居士。怎麼知道是居士呢?因為他有收錢─我為負人,我身為一個挑夫,我幫人家挑東西,那麼我挑夫的原則是什麼樣?無問遠近,就是收一塊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這當中有些車子,被陷溺在淤泥當中;『我有神力為其推輪』,因為過去生經常為人家整地、搬物品這個福德力,所以他今生的力量特別大,他就能夠推動車輪,來拔除眾生的苦惱。

持地菩薩到這個地方,他的生命都還是在「事相」上活動,整理大地、搬東西、為人家服務…所以他的心,雖造善業,但還是安住在攀緣心,還是活在心中妄想的生滅心當中,我們只能說他在修習「安樂道」,直到後來的因緣,才產生了重大的變化:

(佛教平心)『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於觸自在)『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

(回證大果)『迴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為上首。』

(結答圓通)『佛問圓通,我以諦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為第一。』

這持地菩薩他過去都是在向外攀緣─整天在外面做慈善事業,但是後來遇到一個國王,他要廣泛的設齋,請佛陀來應供。他知道之後,他就在佛陀要經過的道路中間,『平地待佛』,預先平整大地,然後很恭敬的站在道路旁邊,等待佛陀的經過。這時候「毗舍如來」帶著清淨的比丘僧,威儀具足的走過來,走到持地菩薩的面前…當然佛陀看出這個人善根成熟了,就跟他講一句非常重要的話:『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這句話,對持地菩薩的影響非常的大。他說:「你要能夠向內去平整你的心地,那外在的大地就平整。」你不要老是向外去平整,你的問題不在外面,「一切的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你把你的心平了,你看到外面世界都是平的。就這樣子引導持地菩薩開始迴光返照,向內觀照了!這一句話,對他產生很大的變化。什麼變化呢?『我即心開』─這時,持地菩薩真實的了解到,其實宇宙外在的環境,是你內心的世界變現出來的。

為什麼大地會不平整呢?因為眾生的心有差別、有對立,所以外在的世界就構成對立了。要消滅「對立」,不是從外面去消滅,是向內心!

當他迴光返照─觀察這些的高高低低,他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開始探本求源,看到自身的四大、微塵四大,自己身體的四大跟外在的四大是『等無差別』的;開始從有差別當中,回歸到無差別,也就是說,他開始在脫離妄想。

我們都知道─妄想都是有差別、對立的,「相」是有差別的;「佛性」」是沒有差別的。他開始從相的角度,回歸到這個佛性的角度。他去觀察『微塵自性,互相摩觸』,這個外在四大的體性,也是一念的心性所變現;內在色身的四大體性,也是一念心性所變現,所以「一性無二性,一如無二如」,兩個不互相障礙,乃至於刀兵,也是一念心性,所以刀兵已經不會傷害到他的身體。(我們人,就是因為有「對立」的心,所以就會產生互相的碰撞。)

這時候,他從「地大」當中悟到法性,而成就無生法忍,在迹門當中成就無生的阿羅漢。如今迴小向大,入於大乘的菩薩位中,聞到如來宣說「妙蓮華」的法門,(「妙蓮華」我們前面說過,就是「不取」。你遇到妄想的時候,首先「無住」,不要住在妄想,跟妄想脫離,把心帶回家。)這種『佛知見地』;『佛知見地』就是佛的智慧,這樣的佛的智慧法門,我現在來作證明。

什麼叫『證明』呢?就是說明這個方法,是我自己走過的;這個法門的確是一個「道」,是可以通達涅槃的。這個法門可以走得通,你看:我剛開始一路都是在大地、外面的環境裡面活動,但是我迴光返照,脫離妄想以後,我果然證得無生法忍,也證得阿羅漢,這是我自己走過的、這一條道路是走得通的!

『佛問圓通』─我如實觀察內在色身的四大,跟外在世界的四大,兩種四大是『等無差別』─相狀不同,但是它的體性唯獨是「一念心性」─『本如來藏』,只就是『虛妄發塵』,只不過是我們過去─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隨順業力,所變現的差別現象。我們現在就從差別現象當中,把心帶回家,這個相狀的差別就慢慢的脫落,平等的心性就慢慢的顯現,而成就無上道,這對我來說是『斯為第一』!

這地方我們看得出來,持地菩薩整個修學的過程,他從事相上的造作,最後從理觀悟入,而成就無上佛道。當然這當中有個條件─他必須跟三寶有緣。有些人起煩惱,他就沒辦法遇到三寶的救拔;但是你看這個持地菩薩不簡單——「經無量佛出現於世」,他經常跟佛陀在一起,他就有得度的因緣。佛陀就會告訴他:『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得到佛陀的教誨。


庚三、二十五圓通章:水大圓通

從一個「濕性」的相狀,我們應該怎麼回家呢?

(古佛授觀)『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為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

(觀身中外)『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復,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剎諸香水海,等無差別。』

(初成未亡)『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當為比丘室中安禪,我有弟子窺窗觀室,唯見清水徧在室中,了無所見。』

(投物心痛)『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盼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云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

這裏,他的理觀方式也是一樣,「從假入空觀」,從假名、假相的因緣當中,把心帶回家。但是他的所觀境卻是以「水大」,從「水大」的濕性當中回家的。那麼這個當機眾是誰呢?「月光童子」─這位菩薩內心是特別的柔軟清涼,就像月光一樣。為什叫『童子』呢?因為這菩薩常保存一種天真無邪的心,叫「童子」。

月光童子他站起來之後,向佛陀頂禮,就白告佛陀說:「佛陀啊!我回憶過去在恆河沙劫的時間,我做凡夫的時候,我遇到一尊佛的出世,這尊佛叫做「水天佛」(這在八十八佛裡面有,這個因地當中也是修水觀的)。這尊佛,他經常教菩薩修學「水觀」,來入於大乘的三昧。

「水天佛」,祂怎麼教我們修「水觀」呢?
你一開始觀水觀──當然水很多,你先不要觀外面的水,你先觀你身體裡面的水。說:我身體當中的『水性無奪』─我的內身當中有很多的水,有口水、血液…等等,那麼它的體性,彼此是不會互相障礙的。當然一個人能夠沒有障礙啊,那表示他不住在相狀,一住在相狀肯定是對立。

怎麼觀呢?他從嘴巴的唾液的口水開始觀,一直觀到整個身體裡面的津液精血、大小便利。第一個『津』字就是我們口水,一旦吞到口中,吞到身體裡面叫做『津』;口水含在口中,還沒吞進去,叫做『液』;這個『精』呢,在骨髓當中的水叫做『精』;在筋脈當中的水叫做『血』,乃至於身體裡面的大小便利。當然這當中有比較乾淨的水,有比較污穢的水,不管是乾淨、污穢,這只是相貌的差別,它就在身體中不斷的循環;就是我們身中的水啊,有乾淨的、有污穢的,就在我們身體當中不斷的循環活動。關鍵在哪裡呢?水性一樣,不管乾淨的相狀、污穢的相狀,它們的本性是相同的。

一個人見到「本性相同」表示什麼?他已經脫離相狀——「不住」,不住在相狀了。這時候再觀察外面的水,「內水」觀完以後看「外水」,世界之外的『浮幢王剎諸香水海』;『浮幢王剎』就是大海當中的島嶼,島嶼旁邊的這些大海水,比方說印度洋、太平洋等等,彼此之間等無差別。原來外面的水,跟我身體裡面的水相狀不同、味道不同,但是它的體性都是一念心性所變現,從差別當中回歸到無差別。這個人已經開始把心帶回家了!他不斷的迴光返照,開始走進了回家的路啊!

『我於是時初成此觀』,『是時』是什麼呢?就是在「清淨水天佛」的時候,他成就了這個水觀的功德。他的『水觀』是怎麼成就呢?他的功德是什麼相貌呢?『但見其水,未得亡身。』蕅益大師說:『但見其水』─說明他證得「我空」的真理,當他入三昧的時候,他的身心世界、五陰身心全部消失掉,只有三昧水現前,「我」不可得;但是『未得亡身』─他的「法執」未破,他對三昧水的執取,他的心中還是有所住,住在這個三昧的清淨法水當中。這個是禪定當中─「定自在所生色」,所以『但見其水,未得無身』只證得我空,未得法空。

這時候,他是一位比丘,在禪堂當中─安心坐禪,他有一個年幼的弟子,就從窗口當中,看到他的房間裡面,「欸!怎麼會有一片清水,那麼普遍在房間當中呢?」其它的…就了無所見了。因為他這個弟子明明看到他師父走進寮房,他從窗戶看他師父的時候,欸!他師父怎麼不見了呢?只看見房間裡面有一灘的水。

『童稚無知』這個年幼的弟子…什麼叫『無知』呢?因為他產生兩層的疑惑──古德說,第一個、我明明看到師父走到了房間,為什麼看不到師父呢?師父跑哪裡去了呢?第二個疑惑,師父的房間怎麼就出現了這一灘光澤的東西呢?這到底是什麼呢?兩層疑惑。那麼他對於「三昧水」,當然不知道是什麼,他就想要去印證一下,就到外面拿一個瓦片,丟到這水裡面,結果激水作聲,產生一個水的聲音來,確定是水。但是確定是水,他的疑惑還是沒有去掉,「師父跑哪裡去了呢?」就左右顧盼,充滿了疑惑而離開了。

這件事情過了之後,他師父一出定,糟糕了─『頓覺心痛』。因為他還是有所住,「有所住」就會被業力所牽引,所以─頓覺心痛,感到胸口非常疼痛,這種疼痛就好像舍利弗入定以後,被違害鬼打一巴掌出定之後頭部疼痛的情況一樣。這時候,月光童子就思惟說:「我早證得阿羅漢、證得「我空」真理了,而且我已經沒有病痛的因緣,已經離開這種業障病很久了,為什麼我現在又開始疼痛呢?『將無退失?』難道說,我退失了阿羅漢道嗎?心中產生了這樣的疑惑。

從這個地方可以看得出來,月光童子他在整個回家的路,走到一半─「但得我空,未得法空」,所謂:『但見其水,未得無身』。

(物除如初)『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復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去,我後出定,身質如初。』

(亡身合真)『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

(結答圓通)『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就在他師父感到心痛的過程當中,他這個年幼弟子就跑過來找師父說…如上事。說:他前面只看到水,沒有看到師父,丟了一個石頭到水裡的過程,跟他的師父報告。他師父就說啊:「你啊,待會再過來,你如果看到水,你不要在窗戶看,你就把門打開,就走進來,走到水中,你就把這瓦礫拿掉,把它丟到外面去。」童子奉師所教。後來,月光童子又入定了,這時候三昧水又現前,瓦礫宛然清楚的存在,這個童子就開門,把瓦礫除去。他的師父出定之後,身體就恢復健康。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他對三昧水的執取還是有的。

後來遇到了無量佛,他不斷的精進用功,不斷的迴光返照,順從真如,脫離妄想…到了「山海自在通王如來」,這尊佛也是因地修水觀的。在這尊佛的教導之下,他因緣成熟了,『方得亡身』。這時候他入三昧,三昧水照樣現前,但是他已經不再「住」在三昧的水;他內心的世界,與十方界的諸海…『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觀察他內在的水,跟外在十方世界諸香水海的水,兩者「性合真空」,一空無二空,等無差別,這時候「法執」也破了。所以在釋迦如來當中,成就了「童真住」,圓教的初住;「圓教初住」就是破無明了,就是「別教的初地」,入了大乘的菩薩法身之會。

現在佛陀問我「圓通」呢,我個人的整個成長過程是「觀察水性」,是一味流通。水的相狀是無量無邊差別,所以我們住在相狀,我們看到生命是無量的差別;但是當我脫離相狀以後─「攝相歸性」的時候,我慢慢看到生命的平等性,而證得無生法忍,圓滿菩提,斯為第一。

這是從「水大」的相狀,而回到「真如」的整個過程。在「禪宗」有一個公案,跟這個故事蠻接近的。它說:有一個禪師,在僧團中閉關。他閉關的時候,一天吃一頓飯,他每天的中午都定要下來吃飯。有一天,欸!他中午沒下來吃飯了,而且今天沒出來、明天也沒出來…連續兩三天都沒有下來吃飯。方丈和尚就覺得奇怪,就派一個侍者上去問問看,怎麼沒下來吃飯?禪師回答說:「是這樣子,我入了三昧以後,就有一種寂靜的功德相現前,那天人…因為感動啊,幫我送供、供養,所以我現在不用下來吃飯,天人會送飯菜過來。」這方丈和尚斥喝他說:「你還是活在三界當中,你心中住在寂靜相,心有所住,你就啟動了生死的業力,你沒有離開三界。」這個禪師也是利根,一聽就知道,他就把這個寂靜相也捨掉了,第二天就乖乖下來吃飯了。方丈和尚說:「恭喜你啊,突破了!」

如果一個人,只想造慈善事業,那就不用要求這麼高,你就住在相狀,面對無量無邊的差別,在塵勞中不斷的活動,弄得自己心有千千結,「雖造善業,心不安穩」,這部分我們不談。但是一個人修行─當他開始從差別當中,回歸到平等,如果他有志於達到臨終的正念,那一定要清楚─我們修行人越修行啊,他的「對立相、差別相」一定越來越少,這是一個判斷標準,沒有例外。如果你學佛以後,你感到你心中的妄想越來越多、相狀越來越多、對立越來越多,那你的修行方向走錯了。因為你相狀越多,表示那個什麼?表示你「生死業力」越重,「妄想」打得很重嘛!

你說:我怎麼知道我修行進步呢?
怎麼知道呢?不是說你一天拜幾拜佛、念幾聲佛號;那是資糧力,那不是根本啊!問題不在這裡!你發覺你現在,別人講一句話,甚至別人給你一個什麼動作,你心中的相狀越來越少。你這個人─繫縛我們生死的業力,就越來越淡薄、越來越淡薄…你看我們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敗壞;一切眷屬,悉皆捨離;一切珍寶,不復相隨。」每一個人都要經過。我們到臨命終的時候,所有的東西全部被死亡破壞掉,但是有些人可以很自在的跳出去,有些人被生死的業力再抓回來。為什麼?當然事出必有因嘛!因為你平常就住在這個相狀,住久了,心有所住,就被它所轉!

如果你覺得──欸,我學佛以後,心慢慢平淡了、平靜了,這就是功德相。我不敢保證你福報多大,但至少你容易離開三界。如果你學佛很久,你心中的對立越來越重,看誰都不順眼,糟糕了!你走錯方向了。你的修行錯認消息了,不是這樣修的,你的路走錯了,你走上了生死之流。「生死之流」是越走─差別越大;「涅槃之流」是越走─平等性越來越明顯,這是很容易判定的標準!

我們常說:現在是末法時代,怎麼知道現在是末法時代?怎麼知道?你到那個超級市場去看一下,你就知道什麼叫「末法時代」了。現在百貨公司,你看那東西開始多元化了,以前東西單純;一個東西多元化之後,它對你的妄想、執著的刺激越厲害。我們本身的善根就薄弱,本來就經不起刺激,但是那個差別的因緣,不斷的刺激你,所以你的對立心、妄想心是越來越重…惡性循環。我們「善根薄弱」就容易墮到末法時代;末法時代又不斷的刺激你產生對立,輾轉增勝。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知道,這一條路不能走下去了,一定要脫離妄想─把心帶回家,從差別的相狀,回歸到平等的法性。因為「涅槃」的門就是「平等」,「生死」的門就是「差別」。當你走入「生死之門」,那是無量的差別;你走入「涅槃之門」,那是平等的法性,這個是很清楚的。

當然佛菩薩乘願再來,他走入了生死之門,在整個差別當中,他跟我們不同,那是「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但不隨物轉,就能轉物。」他是自在啊!「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從「差別」當中回到「無差別」─「從假入空」─把心帶回家!

我們一再強調─遇到事情,首先:你一定要生起「理觀」,告訴你自己「你本來沒有這個東西」。你要修《楞嚴經》的人,我建議你:遇到事情,你跟自己講三句話:第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第二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第三句也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因為我們煩惱比較重,要講三次,利根人講一次就夠了。你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提醒自己啊,不要住在上面。阿賴耶識它不斷的釋放感受跟妄想,這我們也沒辦法,過去生就是這樣子─你不斷的熏習累積的習氣嘛,阿賴耶識它不會放過你的!修行就是現在跟過去協調,你不能住在過去,阿賴耶識它每一天都會放很多的狀況給你,但是你能夠做的,就是一件事情:「不住」!告訴你自己:「我本來沒有這個東西─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它是因緣的假相。」

我們可以這樣講:阿賴耶識要不要把妄想丟出來,「丟不丟歸你,住不住歸我」——第六意識,這是操之在我。所有的對治法門─拜佛、念佛、持咒、懺悔…什麼都好,但是你的根本,就是「不能住在妄想」;你住在妄想,你所有的修學法門,全都是有漏的!

你今天住在妄想修學,就好像你的本質是『沙』,這個『沙』你不管用什麼調味料去調它,用多高的溫度去蒸它,它永遠就是沙,不是說你加了調味料它就變成『米』,不可能嘛!

當然我們每一個人學佛的訴求目標不同,你說我希望來生變成一個大國王,那你不用修《楞嚴經》,人天福報不用修《楞嚴經》;但是你來生…只要有志於跳脫三界,比方說求生淨土,要達到臨終的正念、你要脫離五陰對你的繫縛,你這個《楞嚴經》這一關,你一定要跳脫過去——不隨妄轉,否則你臨終正念做不到!

我再提醒一次:阿賴耶識不會放過我們,無量劫來煩惱、業力這一部分。它不會放過你,但是你也不要怕它,因為它是虛妄的,「達妄本空」,你不隨它轉,它拿你沒辦法。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08
52:29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13

《楞嚴經修學法要》13

蕅益大師他開示我們說:我們一個修行者「未開圓解,不應輒論修證。」意思就是說:我們一個人沒有真實的大開圓解,或者說沒有「明心見性」之前,我們對我們內心世界是茫然無知的,那麼這種情況,我們沒有資格談到「修證」的問題;換句話說,我們只有資格做一些慈善事業,因為我們的心中處在「顛倒想」,一個顛倒、妄想的心,是沒辦法創造一種真實的功德。

為什麼這樣講呢?祖師常說:「念佛是誰?拜佛是誰?」所有的佛號,都是你那「一念心」去推動的,所以「心是業主」,你那個「明了的心」是造業的根本,你那個造業的根本是顛倒的,一切法是顛倒的!所以在整個修行當中,了解我們內心的世界,是非常的重要!

本經把我們內心的世界,分成兩部分,一個是真實的、一個是虛妄的─真妄和合。這兩個是同時存在的─真中有妄,妄中有真。這種情況就好像說一杯水很乾淨,但是我們丟進了泥土,再把它攪拌一下,這時候,清水跟污泥就混在一起了,這一杯水當中有清淨的水,也有染污的泥沙,這兩個就在一起,很難分開了。

我們凡夫的心亦復如是:我們的內心當中,有真實的一面,也有顛倒虛妄的一面。所以我們學佛,我們用佛法經典的道理,來檢查自己,我們發覺─有時候我們像佛陀一樣,充滿了慈悲;有時候像魔鬼一樣,充滿了煩惱,就是這樣。怎麼辦呢?現在我們要改變自己,就先要了解我們自己。

本經,花了很多時間去分別「什麼是真?什麼是妄?」花了很多時間─七處破妄,十番顯見。簡單的講,我們去判定『真』跟『妄』有兩個方向,從它的「相狀」:

『真實的心』─是離一切相的,它沒有相狀的,它去了別一切法的時候,它清楚分明,但是它心中沒有相狀,它是不取一相,它沒有住在一個固定的相狀。

『妄想的心』─就不一樣了,妄想它是一種感受,它先有感受,那麼感受當中,有很多的想像。比方說:喜歡喝茶的人,他就把這個茶,產生很多美好的想像;喜歡喝咖啡的人,他的心跟咖啡接觸的時候,他就把咖啡做很多、很多的變化,很多的想像,然後心就住在這個想像當中。所以:只要是「妄想」在活動,它肯定是帶有「相狀」的,而且也一定是「住」在這個相狀。

所以為什麼我們打妄想的時候!我們感到不安穩!因為相狀是變化的。只要是相狀,它就是生滅變化的。所以你住在一個生滅變化的東西,你就感到弟子心不安、不安穩。其實我們的內心,本來是安穩的,是我們自己把自己弄得不安穩,我們住在一個我們心中假想的影像當中,然後讓自己不安穩,就是『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如何判定!我們現在是住在「真實的心性」?或者是住在「顛倒的妄想」?
首先:你看看你心中有沒有一個「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沒有住在一個相狀。古人…他那個善知識看到他起煩惱,就對他說:「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一定有一個相狀,你被這個相狀纏縛了。那麼第一個判定就是從「相狀的有、無」來判斷「真」?「妄」?第一個從它的對立跟不對立的角度,所謂的「即一切法」─真實的心是離一切相,但是又普遍的具足一切圓滿諸法。

妄想它一旦住在一個相狀,它肯定是對立的;所以一個人他的對立心很重,你說有些人嫉惡如仇,這個人妄想心一定打得很重。當然你「嫉惡如仇」,你肯定住在善法,但是你住在善法,你就跟惡法對立了,而惡法本身也是菩提性所顯現,所以你的生命就變得非常的狹小。為什麼我們講小乘呢?因為胸量狹小,「對立」嘛!

所以我們住在相狀──第一個、我們感到不安穩。第二個、跟一切法產生對立─有我就沒有你,有你就沒有我。就使令我們在生命當中,我們失去了廣大的大海,而只擁有一個小小的水泡,就是我們對這個相狀的執取,產生的兩大過失:第一個、把我們生命弄得非常不安穩、痛苦,第二個、把我們的生命弄得非常的狹小。

當然我們是可以選擇的。那麼我們會問妄想是從什麼地方來呢?當然是「阿賴耶識」變現的,『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我們過去生不斷打這個妄想─你前生很喜歡喝茶,看到茶就產生美好的想像,你今生看到茶葉,還是打這個妄想,「阿賴耶識」,它是如實把你過去的想像,把它繼承下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今生打這麼多妄想,因為我們前生太多生命累積下來,太多妄想,『習氣如暴流』,非常快速的水流。

但是有一個問題─即便妄想的勢力,是累積無量的生命,而又是如此強大,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就是:「達妄本空」─妄想不真實,它沒有真實的體性,這是我們修行當中最重要的觀念!大乘的正見—「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

你今天不能夠把妄想─「達妄本空」這個觀念參透,你的修行你就障礙重重,你這一條路就非常難走!因為你面對的是一個無始劫,所留下來殘餘的習氣,而你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幾十年,你等於是用短短的幾十年,跟你過去無量生命當中抗拒。這就是古人說的:「一個人只有「事修」沒有「理觀」,修道多辛苦。

你怎麼是「妄想」的對手呢?
你想想看:你今生用功的時間,才花多少時間?你過去生打妄想,又花了多少時間?所以我們在修行當中,「理觀」是很重要的,就是觀察它「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妄想它只是一個沒頭沒尾的假相,我們的心跟境接觸了,因緣和合,它就虛妄顯現很多的相狀出來。但是,妄想顯現相狀,到這裡都還沒有構成過失,這個「唯識學」叫做「依他起性」─依託眾緣所顯現的假相,但是你心中「住在妄想」,就糟糕了!你的煩惱產生了、你的痛苦產生了、你未來無量無邊的生死業力,也產生了。

《楞嚴經》告訴我們:當妄想生起時,不是「馬上對治」而是要「脫離妄想」。你看我們前文花了很多時間在講:當水裡面有污泥時,你怎麼樣讓這個污泥沉澱下來?我們很多人在修行,花了很多時間,一直沒有效果,方法錯誤!我們看到煩惱馬上念佛跟它對治;你跟煩惱對治,煩惱一定給你壓力的,反作用力嘛!弄得自己很痛苦。而且你不是它的對手,它是無始劫熏習所成,你今生的佛號,才念了幾年,你怎麼是它的對手呢?你每一次的熏習,都是一種妄想的力量。

所以:本經告訴我們,先求「安住」再求「調伏」。「安住真如」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妄想來的時候,你要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你看到妄想無起處,「探本求源」。所以《楞嚴經》的思想就是要─觀照妄想的源頭--「達妄本空」。妄想的根源是畢竟空的,妄想要有源頭,那糟糕了,沒有一個人可以成佛。所以當你「理觀」生起的時候,你看到妄想是「緣生緣滅」的,這時候第一件事情─先脫離妄想。

《楞嚴經》的方法─是先「脫離妄想」再「對治妄想」,這個方法非常重要!一旦你「脫離妄想」,你就很好對治它,因為它沒有「根」;但是你「住在妄想」,你就跟它糾纏不清。所以我們有些修行的觀念,你要掌握得住,「諸法因緣生」,你掌握了一個清淨的因緣,當然你產生清淨的功德,你陷入一個染污的因緣,你當然產生染污的果報。

什麼叫「諸法因緣生」?什麼叫「因緣」?諸位你可以道一句我聽聽看?你的心一動,就是一個因緣。「因緣」是你心念的造作,你住在妄想,這個就是一個染污的因緣;你脫離妄想,你的生命開始逆生死流,迴光返照,這就是一個清淨的因緣。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過去的生命我們作不了主,我們對於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是「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這一部分只有認命;但是未來,是你在掌控當中的,你要住在妄想,你就被過去牽著走,你過去怎麼樣,你今生還怎麼樣!所以首先,先脫離妄想,不是對治妄想,先脫離妄想——無住。這時候,你再提事修。所以我們修行是先「理觀」再「事修」,本經佛陀在講修行方法,也是先講「二十五圓通」的理觀,再講「持咒」跟「持戒」的事修。

這個次第非常的重要!先脫離妄想,再對治妄想,這個方法叫做「首楞嚴王三昧」。當然:「脫離妄想」就是「不取」─不取心中妄想的相狀。那麼這個「不取」法門,它的殊勝在哪裡呢?它的功德相,我們看佛陀的說明:

(名稱尊貴)『是名妙蓮華,金剛王寶覺。』
(力用超勝)『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
(功德究竟)『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

這個「不取」心中的妄想,佛陀用兩個譬喻來作說明:

第一個、它是「妙蓮華」─佛法常用「蓮華」來比喻菩薩的「智慧」。蓮華的特色─出污泥而不染。就是指:菩薩在三界的雜染因緣當中,他不為染污的因緣所染污,這是第一個。也就是說:我們一個菩薩,我們面對阿賴耶識不斷的釋放很多的感受、妄想,但是我們又不會受它所傷害,這個就是「妙蓮華」,不是說沒有妄想,而是有妄想,但是它傷害不到你,這個就是「妙蓮華」。

第二個、「金剛王寶覺」─那麼這種覺悟的力量,就像金剛王一樣的堅固,它能夠破一切煩惱。你用《楞嚴經》的方法,沒有一個煩惱是不能破的,不可能!不管你的煩惱多重,其實《楞嚴經》不怕你煩惱重,但是你方法要懂,就是─「脫離妄想、對治妄想」這兩個思想。當然這裡,它強調的是「脫離妄想」——「不取」。你從不取當中,所有的煩惱變成沒有「根」,那你就很好對治了。達妄本空嘛!

『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這樣的方法,有什麼好處呢?
什麼叫『如幻三摩提』呢?『三摩提』當然是三昧,就是:當你安住在「一念心性」的時候,你觀察你無始劫所累積貪瞋癡的煩惱跟罪業,是如夢如幻的。所以你該怎麼辦呢?你就用如夢如幻的「佛號」,或者說用如夢如幻的「咒語」,來對治如夢如幻的「煩惱」;用如夢如幻的法門,來對治如夢如幻的煩惱,它的思想叫「如幻三摩提」。

這個好處呢─『彈指超無學』,你只要一個短暫的時間,就超越了二乘的功德。因為二乘他還是有所住,凡夫住在「有為」,二乘住在「無為」偏空真理。一個人有所住,他的胸量就狹小了,他就很難生起廣大的波羅蜜。所以說:菩薩他能夠隨時的「從空出假」,就是因為他修『如幻三摩提』,他從假相裡面出來,隨時又能夠回到假相當中;擅用這個假相來積功累德,而不為假相所傷害。所以他的這種方式的功德啊,很快能夠超越二乘的無學─偏空涅槃。

『此阿毗達磨,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門。』這是一個『阿毗達摩』(「阿毗達摩」就是無比殊勝的法門),而且是十方諸佛在整個趨向大般涅槃當中的一個必經之門,叫『一路涅槃門』。換句話說:我們要進入大般涅槃,只有一個門,你這個門不走,你就沒路可以走,就是「不取」,就是我們說的「脫離妄想」,只要你跟妄想在一起,你就不可能成佛。

你看後文的「五十陰魔」,《楞嚴經》認為「阿羅漢」也是活在妄想,因為他「住」在偏空,也是打妄想、也是沒有回到真實的心性,心性是無住的。所以說,你今天不修這個「不取」的脫離妄想的法門,那麼你就很難成佛,因為它是通往涅槃的唯一的道路,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脫離妄想,這個是我們要趨向佛道必修的課程、必經之道。

我們把這個思想看附表,作一個總結:附表六 『稱性起修 全修在性』

┌第一、【安住力】┄『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
│ 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
│ 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 ┌『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
│ │ 順『法性離諸過』故。
├第二、【調伏力】┤
│ │
│ └『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
│ 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德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

│ 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
│ 痴障』故。

└第三、【堅持力】┄『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
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
徧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大乘起信論】————

附表六講到─『稱性起修,全修在性。』『稱性』這個『性』,指的是「真如佛性」,或者講「現前一念心性」─一種離相的真如。這個『稱性』什麼意思呢?『稱性』就是「隨順」的意思。我們隨順於無相的真如,而生起修德,因地上叫做「隨順真如」,在果地上叫做「全修在性」,所有的修德還是在開顯真如佛性。所以整個《楞嚴經》的思想,它的根本的依止處就是「真如」,因地叫做「隨順真如」,果地叫做「開顯真如」。

所以:蕅益大師說:整個「大乘佛法」,一個「明心見性」的人修學──「妙因、妙果」不離一心─「因地」安住真如、隨順真如,「果地」還是在開顯真如的功德!

你幹嘛修布施呢?你是假借布施的法門,來開顯你內心當中「本具」布施的功德,你是「借假修真」,假借持戒的相狀,來開顯你持戒的功德─法法銷歸你內心的一念心性。當然我們的重點在因地,菩薩重視因地的,因為你有「因」,一定有「果」。所以《楞嚴經》的整個修學叫─「正念真如」,這個「正念」也是「隨順」的意思─隨順真如。那麼「隨順真如」當中有三種的功德力,第一個「安住力」首先要「安住」,修行第一件事情「先把心帶回家」。

第一、【安住力】

『行根本方便』謂觀一切法自性無生,離於妄見,不住生死。觀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起於大悲,修諸福德,攝化眾生,不住涅槃,以隨順『法性無住』故。

『根本方便』就是說,你沒有這個「根本」,所有的「枝末」統統沒有效果,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安住。什麼叫『安住』呢?就是要起智慧的觀照。它有兩層的觀照:

第一個、觀察這一切的「有為諸法」是自性無生的─「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所以它是自性空寂的;遠離凡夫的我相、法相的執取,而不住於生死雜染因緣的相狀當中,就是不住於生死的有為諸法,這是第一個觀照。

第二個、再觀照這一切法「因緣和合,業果不失」。什麼叫『業果不失』呢?我們造作布施,的確有富貴的果報;我們持戒,也真的有莊嚴的功德。這個持戒有尊貴的功德,忍辱有莊嚴的功德,業果是不失的。這時候菩薩觀察業果不失,生起大悲心--眾生無邊誓願度,廣修福德,善巧方便攝化眾生,而不住於偏空涅槃。這裡是指菩薩因為觀察「業果不失」的關係,而不住於無為的空性。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隨順」,所有都是隨順,因為法性本來就是無住的。

你看我們有「住」的時候,我們感到不安。為什麼不安?因為跟你本來的面目不相應,你本來不是這樣,你一定要這樣,你抗拒真如的結果,你就不安嘛!這個機器的設計,本來不是這麼操作的,你操作錯誤,就跟它原來的設計系統相抗拒;這台電腦不是這樣操作的,你操作錯誤了,你沒有順從它原來的操作方式,你就是障礙重重。所以這地方的意思就是「無住」─不住有為,不住無為。

有一個禪師,他去參訪雪峰禪師,走了很多天的路,好不容易才到雪峰禪師的道場。雪峰禪師看了以後,就鼓勵他幾句說啊:「你老人家一路辛苦了」。禪師說啊:「仰慕道德,不殫辛勞。」 我是仰慕你的道德啊,這一點辛苦不算什麼!這時候,這位禪師就向雪峰禪師請法,請和尚開示修學法門。雪峰禪師講一句話說:「出去!」講完就走了。

這句『出去』是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菩薩的根本法門─雪峰禪師慈悲,他把他最重要的法門顯露出來,就是:你不要老是住在你心中的妄想。你看有些人,他一天到晚住在財富,打財富的妄想,就被這個財富抓住了,你一輩子就為財富。

所以:一個人「有所住」─你就被它所轉、就被它所繫縛!有些人追求名聲、有些人追求眷屬…所以雪峰禪師——「出去!」你要從妄想當中出來,你生命才有希望啊!

莊子在他的書,講到一個類似的公案,這跟「無住」有一點類似:他說有一個人,他特別討厭他身上的影子跟腳步,他看到他的影子、看到他的腳步,就很生氣、就很痛苦。那怎麼辦呢?他採取的方法就是「一直跑」,結果─越跑、腳步越多,這個影子跟著越緊,最後力竭身亡,身體沒有力量就死掉了。莊子說:你不要這要做,你可以跑到一棵大樹下,就在樹蔭底下、一個石頭上,安安靜靜的坐著、舒舒服服的躺著…腳步自然消失了,影子也沒有了。

這個「腳步」跟「影子」表示─我們心中「阿賴耶識」,它不斷把我們過去的感受、妄想,不斷的丟出來,有好的感受、不好的…,我們內心當中很痛苦,結果我們又追求另外一個感受、另外一個妄想,追到最後…你還是沒有辦法脫離妄想跟感受,就住在妄想、住在感受,把我們生命弄得非常的狹隘,把我們生命弄得非常的不安穩。

這是根本─以「無住為住」。所以我們遇到事情,首先是「念而無念」,先求「無念」,就是「把心帶回家」。不要住在你心中任何的妄想,即便這個妄想是合乎道理的,都不可以住。嚴格來說,不住惡,也不能住善;我們可以應用善法,但是不能住在善法;因為你住在善法,你的生命就狹隘了,你就很難成佛了!我們能夠善修一切方便的善法,來開顯自性的功德,但是不能住在善法。這很重要,這叫「根本方便」。

第二、【調伏力】

其次,就是它的枝末了——「調伏力」。前面講到「無念」─「念而無念」,或者我們按「天台」智者大師的思想,叫做「從假入空」─從一切的假名、假相的因緣當中,回歸到清淨的空性。那麼這個「調伏力」就是「無念而念」,這個「從空出假」又產生一個念頭,當然這個念頭是善念;前面叫做「正念」,從「正念」當中,依止我們「假觀」的智慧,又產生一個善念,這叫「調伏力」。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止」,第二是「增長」;「能止方便」與「善根增長」;一個滅惡,一個生善。

『能止方便』謂慚愧悔過,能止一切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故。

我們在止息一切的惡法,因為我們過去生中,有很多煩惱習氣,不好的習氣也是有,善的習氣也是有。但是,我們面對不好的習氣怎麼辦呢?「慚愧悔過。」「菩薩戒」中常說的─菩薩要有一種增上慚愧心。那麼怎麼辦呢?你要思惟「業果決定」。就是說,在我們當來的生命當中,是由業力決定的,我們要深信當我們造作了善業--它決定招感安樂的果報;當我們造作惡業--它決定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我們對於未來,是一種「怖畏當來的三途果報」——怖畏。菩薩對三途果報,深感怖畏。

我們說「不住」,不是叫你「否定」,而是說你要用「超然」的角度,來觀察因緣。所以菩薩在觀察因緣的時候─當我們在面對惡法的時候,你要思惟這個惡法,肯定會帶我們到三惡道去,菩薩對這惡法產生怖畏。為什麼怖畏惡法呢?因為怖畏它的結果,菩薩看到因,他是隨時看到果報的。那麼因為怖畏當來的果報,而產生「增上慚愧」;以慚愧心的緣故,來止息一切身口意的惡法,不令增長,以隨順法性「離諸過失」故。法性本來就沒有過失,所以我斷惡的整個行為也是順從真如。這是第二個思考,從一種順從真如的角度,從無住的角度來生慚愧心。

『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謂勤修供養禮拜三寶,讚歎隨喜勸請諸佛,以愛敬三寶,淳厚心故,信得增長,乃能志求無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能消業障,善根不退,以隨順「法性離痴障」故。

前面是「止惡」,這裡講「修善」,這當中分成兩段:一個是「因地」,一個是「果地」。我們應該要怎麼修善會比較圓滿呢?要「廣修供養」。什麼叫「廣修供養」呢?這地方有「身口意」三業的供養:第一、身業的禮拜,菩薩每天一定要禮拜諸佛,你受了「菩薩戒」你就知道,你一天不拜佛,就犯菩薩輕垢罪。第二、讚歎諸佛菩薩的功德。第三個、內心的隨喜。這「隨喜」是很重要。

菩薩為什麼要有「隨喜」的心呢?
因為我們的生命有限,我們所修的法門,只是無量善法當中的其中一小塊,所以當我們隨喜別人的善法時,對於我們來生是一個很好的佈局。比如說:有些人他參加佛七,他報名了,假也請好了,他打佛七的時候生病了;他要來聽經,他時間到的時候障礙重重,這個就是過去生跟這個法沒有結善緣,忌妒、毀謗…

我們要知道一件事情─總有一天我們是一定要成佛的,總有一天!也就是說,總有一天我們要具足一切的佛法的功德,所有的法門,你都要去修的,沒有一個法門你可以不修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為來生做障礙,你遲早要學習它的。所以一個菩薩他的眼光看得比較遠,我今生的生命有限,我先「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但是對於很多的法門、一切的功德皆隨喜。先結善緣,先把未來的路舖好,所以要隨喜讚歎別人一切的善法。菩薩透過身口意三業的供養,這個是修「福德」資糧。

第二段「勸請諸佛」─請佛住世,請善知識住世,來轉法輪,這個是修「智慧」的善根。菩薩因為這樣,以一種愛敬三寶之心,他有一種真誠的心,使令大乘的善根,輾轉的增長,乃至能夠志求無上之道。菩薩在整個前進的動力當中,除了隨順真如、無住以外,他前進的動力,還得不斷的培養「福德、智慧」兩種的善念,來推動自己進步,這個是因地。

這樣子有什麼好處呢?『又因佛法僧力所護故。』菩薩不斷的在三寶中禮敬諸佛、稱讚如來、隨喜功德,這樣,一方面消菩薩的業障,一方面使令善根不退轉,以『隨順法性離痴障故』─法性本來就是沒有「愚痴」。

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我們看那些比較高級的經典,比方說《法華經》、《華嚴經》,這種入圓教的思想,你會發覺:「圓教」思想的所緣境,跟一般「方等時」的所緣境,是截然不同的。《地藏經》那「方等時」,所面對是無量苦惱的眾生起大悲,但是你看《法華》、《華嚴》,只要入圓教思想的,入一佛乘思想的,它的所觀境肯定是「三寶」。《普賢行願品》十大願王,前面九個除了「恆順眾生」以外,全部「所緣境」都是三寶的境界。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

為什麼我們要禮拜諸佛?要稱讚如來?要廣修供養?
因為你必須跟三寶結緣,你的…你未來生當中,你才能夠跟三寶的生命有所交集,而得到三寶的救拔。其實布施的因緣,慈善的因緣很多嘛,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跟三寶有關係呢?你看外道…有些人問我說:欸,外道也修慈善事業,佛教也修慈善事業,有什麼差別呢?外道修的…譬如基督教、一貫道修慈善事業,他這個善業到天上去,受完以後就沒有了。

我們今天的善業的所緣境…我們所緣善業是三寶,所以我們到天上去受完以後來到人世間,我們又遇到佛陀的住世,遇到法的住世,遇到善知識僧寶的住世,我們就有因緣再聽聞佛法,再去增長我們的善根。

凡位的菩薩你生長在一個沒有三寶的地方,這是非常不吉祥的事情,你不能夠增上嘛!雖然我們內心當中有真如佛性,但是你沒有一種增上緣來刺激。所以在這個地方,我們在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的整個廣修供養的所觀境以三寶為主。為什麼呢?因為使令我們大乘的善根不退轉,你能夠遇到三寶的救拔,這是很重要的一個思想。

那麼前面的安住力是強調一種「無念的正念」。第二、調伏力是強調一種「斷惡修善」的善念,從正念而引生善念。第三個「堅持力」─菩薩在整個自利利他當中,他的整個動力,那份堅持力,就是一種「大願平等」。

第三、【堅持力】

『大願平等方便』所謂發願盡於未來,化度一切眾生,使無有餘,皆令究竟無餘涅槃,以隨順『法性無斷絕』故。法性廣大,徧一切眾生,平等無二,不念彼此,究竟寂滅故。

這個『堅持』,前面講「斷惡修善」,這地方是偏重在「度眾生」。菩薩在度眾生的過程當中,他應該怎麼做呢?你要發願──

一、盡於未來,「時間無盡」。因為菩薩不能說,我這十年度眾生以後,就不度眾生了,不可以!你可以適當的休息,但是你的願力不能這樣發,你的願力一定是盡未來際,不能有一個中斷的時間,不可以!你這樣子局限,你就跟真如法性不相應了。所有的修學,都必須要隨順真如。那麼真如是什麼相狀呢?「時間是無盡的」,所以你也要發「時間無盡」的願力。

二、「空間無盡」,你要化度一切眾生,不管這個眾生跟你有緣、沒緣、善緣、惡緣,你都要去度化他,使令他到達無餘涅槃,不再招感三界生死的果報。

為什麼要這樣發願呢?因為「法性無斷絕」故。既然整個修行就是正念真如、隨順真如,那麼真如是時間無盡、空間無盡,它沒有斷絕的!因為法性廣大,所以普遍的攝受一切眾生,內心是平等不二,不念我相、人相的對立的彼此,這樣子菩薩才夠究竟大般涅槃願力。

菩薩為什麼要「發願」呢?有三種理由:
第一個、引生修學動力─我們看二乘人證得空性以後,他就不動了;二乘人是這樣─他「從假入空」,這部份完成之後,他就很難「從空出假」。「從空出假」這不容易啊,很不容易!唯一的力量就靠「願力」。你看:有一個禪師到一個很偏僻的山上去閉關,閉了幾年以後,他就走下山來,去找他的同參道友。

同參道友問說:「欸,你閉關,這幾年你到頂了沒有?到了山頂了沒有?」「山頂」當然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你悟到真如本性沒有?他說:「我到頂了。」他說:「你到頂了,你看到什麼?」他說:「裡面什麼人都沒有、什麼都沒有!」禪師就問這閉關的法師:「那這麼好的環境,沒有人干擾你,本來無一物,你要住下來才對啊!」這個閉關的禪師說:「我也很想住下來啊,但是西方有人不肯啊!」禪師講「西方」,不是一個方向,它是一個表法;你一個人自私自利叫「東方」,「西方」就是大悲願。說我也很想住下來啊,但是我的願力不肯啊,它就會推動菩薩「從空出假」以利他。

我們從「有相」到「無相」,是因為苦惱的力量來推動我們,那是一種動力,因為我們要離苦得樂。因為有相的力量、有相的因緣是躁動的、是生死、是痛苦,所以沒有人逼迫我們,很自然的想要到空性去。但問題是:你「從假入空」以後,這個空性是寂靜安樂的,菩薩怎會捨離寂靜安樂又來到雜染的因緣呢?就是靠菩薩的願——發願!發願!所以我們在受「菩薩戒」的時候,你所發的願,你今生可能感覺不出有什麼差別,但是等到有一天,你到了極樂世界,你證得空性以後,你馬上從「空性」出來。為什麼?因為你在娑婆世界的時候,受過菩薩戒,那個願力會產生一種動力─從空出假的動力。

第二個、確認我們修學的目標─我們就能夠在有限的生命當中,我們知道要先有一個短程目標、長程目標、究竟目標。你能夠集中你所有的修學,來完成你的第一個目標。比方說求生淨土,然後再廣學諸法,然後親近諸佛,最後成就佛道,你要確認一個目標。

第三個、突破自我設限─我們過去世所留下來的煩惱習氣,你有願力,你就能夠突破。菩薩為什麼面對煩惱的時候─無所畏懼,每一次的挫折,每一次的重新站起來,那一份的「堅持」就來自菩薩的願力——堅持!

到這個地方,已經把整個《楞嚴經》的理念,作了一個總結,《楞嚴經》的思想,只有兩句話--『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正念』就是隨順真如的意思。『隨順』當中包括了「安住力、調伏力跟堅持力」三種,這三個都是隨順真如。

我們可以把「菩薩的修學」,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我們回憶我們剛始學佛的時候,我們緣的是三寶清淨的境界而修學,但是我們的心,是住在一個有相的妄想中,做一些慈善事業、護持三寶、結結緣的事!什麼叫「真心」?古人說:「連夢都沒有夢到」!不知道什麼叫「真心」。所以這個時候就叫做「善念」─有所得的善念。

第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這個地方很重要──開始脫離妄想、脫離外境。你看有些人,他學佛以後很正常,過一段時間變得不正常,不正常就是,欸!他不太喜歡講話,也不太喜歡外出了,他開始從「有念」而入於「無念」了。所以「從假入空」這一段過程,菩薩他會暫時的遠離人群。這個階段是很重要,我們一定要有時間等待菩薩,因為這是必經過程。

我講實在話──一個人沒有經過「從假入空」,你說:你學佛的時候很快樂,中間也很快樂,後來也很快樂。不正常!不正常…怎麼會這樣子呢?除非你是再來人,你怎麼沒有經過這個「大死一番」的過程,不可能嘛!你都沒有經過「脫離妄想」的過程,那你是跟妄想在一起。所以大凡是修行當中,有大突破的,一定有一個不正常期,他開始不喜歡跟人家連絡了,也不喜歡講話了。這個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是三年、或者是五年、或者是十年,因為他開始再面對心中妄想,開始見相離相,開始在跟它脫離。

第三、又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他又重新出來「從空出假」面對因緣所生法,這時候又培養一個「善念」,但是這個善念,跟第一個善念,可不一樣─青山依舊在,夕陽已經不是昨天的夕陽。他來到人世間,利用因緣的假相廣修福德,但是他無住,不會被「因緣法」所傷害。

這三個階段當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安住」。先成就「正念」,你才能夠生起「善念」,這個善念才能夠跟「解脫道」相應。我們要先脫離妄想,然後再重新依止自己的妄想來斷惡修善。那你會問:「拜佛是誰?」當然,也是一種妄念,因為你要緣這個有相的因緣。但是當你成就「無念」的時候,再生起善念,這個善念也是一種順從真如,是這個意思。

修行─你一定要很清楚的「認清路頭」,方向是很重要的!「諸法因緣生」─你掌握一個解脫道的因緣,它一定會有解脫的結果出來。我們可能剛開始走得不是很快,但是你的路頭一定要走對。我要提醒大家─成佛之道你可以走得慢,但是你不能走錯,你走錯,你還要回頭,你要付出很多的代價。所以修行──寧可千年不悟,絕不可一日「著魔」!它的方向就是先「從假入空」,先從有念入無念,然後再「從空出假」,再從無念當中,生起一個善念;先求「正念」再求「善念」,這個是非常重要的次第。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08
48:53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12

《楞嚴經修學法要》12 
我們不管修學哪一部經典,它的整個內涵,都包括了「理觀」跟「事修」兩個部分。那麼「事修」當然主要是身口意的加行─身業的禮拜、口業的稱念、意業的觀想,但是每一部經的「理觀」卻是不同的。有的是思惟業果、有的是觀照空性,但是本經卻是直接的「正念真如」,最為圓滿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

為什麼要「正念真如」呢?
有一個故事說:有一個獵人,這個獵人他在山中抓到一隻小老鷹,他就把牠抓回來家裡面撫養。這個獵人為了節省經費開銷,他就把這個老鷹跟一群雞養在一起。這個老鷹牠的身體,當然結構特別強壯,但是牠從小就跟雞在一起,牠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聽到的…眼睛看到是雞的相狀,耳朵聽到是雞的聲音,所以久了之後,牠就認為牠就是一隻雞,比較大的雞而已;整天就跟牠們在一起吃飯、睡覺、活動。長大以後,這個獵人就想訓練牠飛翔,但是這隻老鷹,牠怎麼樣都沒辦法飛起來,因為牠認為牠就是一隻「雞」。我們的「自我意識」就是這樣──我一定要跟著妄想走,我沒有跟著妄想走,我活不下去的。

經過幾次的努力以後,這隻老鷹飛不起來,這個獵人就很失望,就把這隻老鷹帶到一個懸崖的高處,就把牠放生,自由落體了!當這隻老鷹快要接觸到地上的時候,牠的潛能發揮,瞬間展開牠的翅膀啊,然後…奮而飛起,開始飛到高空中去,原來牠的翅膀並沒有消失掉。身為一隻老鷹,牠飛翔的能力,雖然幾年當中都沒有用,但是牠的功能,一點都沒有缺少,只是牠以前忽略牠的能力如此而已。

我們身為一個「生死凡夫」亦復如是,我們一天到晚跟著妄想走,我們變成怎麼樣?自甘墮落了!雖然我們習慣於跟著妄想走,但事實上,我們的真如本性,並沒有離開我們,只要我們迴光返照,它隨時存在,隨時跟我們同在。

所以說:《楞嚴經》整個思考,就是讓你「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先把「心」站在「真如」的角度,再來面對一切的斷惡、修善、度眾生。

從本經的角度,你不能站在「妄想」的角度來對治妄想,不可以這樣!我講實在話,你站在妄想的角度,你不是它的對手,你要真的跟妄想拼的話,無始劫來,不管白天、晚上,你老是打它妄想,它的假名、假相、假用,那個潛在的功能、阿賴耶識的種子─習氣如暴流!你不是它的對手的。


我們憑什麼成佛?我們憑什麼保持臨終正念?
憑的就是:「不隨妄轉」,這四個字。
憑的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來沒有妄想啊!

你對這個道理要承當下來,你修行就有力量了,你才能夠不斷的突破——我們過去生養成的那種「自我意識」的思考模式,你就會進步很快。

戊二、審詳煩惱根本(分三:己一、總勸審詳。己二、正示審詳。己三、舉頌勸修。)
佛陀在進入整個《楞嚴經》實修之前,祂提出兩個決定義:

第(一)、說明「你要怎樣發菩提心?」這個地方是講「能」對治,我們面對所有的煩惱,所依止的就是「願力。」

第(二)、你要知道「你所對治的煩惱,它到底在哪裡活動?」它的處所在哪裡?前面「發菩提心」,是約「能對治」來說的,這個地方的煩惱,是指「所對治」。

己一、總勸審詳。

【正修有功】
(真正發心)「第二義者,汝等必欲發菩提心,於菩薩乘生大勇猛,
決定棄捐諸有為相。」
(具足智慧)「應當審詳煩惱根本,此無始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盲修無益)「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詳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
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

在「審詳煩惱」的根本過程當中,有一個「總說」:
『第二義』─我們決定要發起菩提心、要上求佛道、要下化眾生,從今以後我們不要再做凡夫;對於菩薩廣大功德「六波羅蜜」啊,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廣大波羅蜜的功德,生起勇猛精進之心,「丈夫自有沖天志,不成佛道誓不休。」心中決定開始要放棄這種有為的生滅諸相,包括外在的塵相、內心的感受,還有妄想。這些有為的生滅之相,我們不再安住在這樣的相狀了,開始安住真如了。那接下來該怎麼做呢?你應當要詳細的觀察「煩惱的根本」。

什麼叫煩惱的根本呢?
這個「煩惱」在本經當中分成兩段:第一個是發業的煩惱,一個是潤生的煩惱。

(一)發業煩惱:在十二因緣當中就是「無明」,就是「我執跟法執」,也就是心中有所得、有所住,這方面的煩惱。這個是比較微細、比較難斷的,它會發動我們身口的造作。

(二)潤生煩惱:就是我們心中「愛取」的那種煩惱,我們對於果報的愛取。

「發業煩惱」是造作業力,就像一個種子一樣,但是你只有發業煩惱,沒有「潤生煩惱」,這個種子不能得果報的。比方說,你只有種子,你看我們田裡很多種子,但不是所有的種子都能夠得果報,這就是:為什麼臨終的那一念是很重要,因為你臨終對什麼愛取,「愛取」之水,就會「滋潤」你過去很多的種子。我們看過很多公案:平生做了很多善業,他在阿賴耶識的田地當中,灑下很多善種子,臨終的時候起惡念,糟糕了!他去刺激他過去生的惡業,使令他先到三惡道得果報。反過來,在經典上也提出:一個婆羅門一生造惡業,臨終的時候起善念,雖然他今生灑下很多惡業的種子,但是他過去生有善業的種子,他臨終起了一個很堅定的善念,結果先滋潤他善業的種子得果報。

所以在這理:我們最重要的就是「面對愛取」;「潤生煩惱」對於「淨土宗」的行者,是特別的重要。「發業煩惱」我們斷不了的,但是「潤生煩惱」這一部分,如果我們努力,我們可以選擇。我們的「愛取」──後文會講到:「以不取來對治愛取。」

這個無始劫來發業、潤生,誰作誰受?
「發業煩惱」跟「潤生煩惱」,這當中是誰去造作?又誰來承受果報呢?從後面的經文來看──佛陀的意思就是:我們是「六根」去造作,是誰做呢?當然「六根」嘛。眼耳鼻舌身意,見聞嗅嘗覺知去造作,那麼又是誰去得果報呢?還是六根得果報。我們根據見聞嗅嘗覺知,去攀緣染污的境界,或者清淨的境界,去造善惡業,最後還是你的見聞嗅嘗覺知,來承受你的苦受、樂受。

所以說佛陀做一個總結說:
『阿難!汝要修學無上菩提,假設你不知道煩惱是怎麼生起的,它有什麼相貌?(它有發業、潤生,兩種相貌。)你也不知道整個根塵當中,它是在哪裡活動?(在六根活動!)那你連煩惱在活動的處所都不知道,你又怎麼能夠調伏煩惱、怎麼成就如來的果位呢?

這裡,其實佛陀已經鎖定了兩個重點:
第一個、當我們安住真如以後,你接下來要做什麼事?
第二個、當我們已經把心帶回家,安住現前一念心性,面對無量無邊的煩惱,怎麼辦呢?

佛陀把煩惱分兩類:第一個、微細的「我、法二執」─「發業」,這一部分你先不要碰它。第二個、「潤生」,這個是麤重的,先對治「愛取」。「愛取煩惱」─幾乎所有的宗派,第一個對治就是「愛取」。不過「聖道門」跟「淨土門」對治愛取,態度是有所不同的。理論上都是「不取」,就是我們上一堂課說的:面對我們的愛取,就用沉澱的方式,讓它整個污泥全部沉澱下來。「聖道門」─對於「愛取」,是完全的沉澱,包括對三界染污的果報的愛取,包括對佛菩薩功德的愛取,全部要消滅。「淨土宗」─我們後面會講到,「耳根圓通」跟「念佛圓通」的最大差別,就是它在對治愛取是不一樣的:

「耳根圓通」─對愛取是全盤的消滅。
「念佛圓通」─是有所消滅、有所保留;它消滅的是,對三界的愛取,但是它保留對淨土的愛取,「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淨土宗」的往生,來自於強大的願力,「我今暫作娑婆客,不久蓮池會上人」。而那種願力、那種動力來自哪裡呢?就是對極樂世界功德的好樂。那麼這一部分,我們到了「念佛圓通章」再詳細的說明。


己二,正示審詳。

前面講到煩惱的相貌是「愛取」,以下說明這煩惱愛取,是在哪裡活動呢?你的下手功夫在哪裡呢?

【立喻】
(正明)『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云何知解?』
(翻顯)『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

佛陀說:「阿難!你觀世間上『解結』之人,一個善於打開繩結的人啊,他要知道這個結頭在哪裡,你才能夠解開啊!」佛陀說:「你一個繩子打結,你不能往兩邊拉扯,越拉越緊…」你看有些人對治煩惱,越對治煩惱越重啊!他沒有方法。

我講實在話:我真的親眼看到很多人,越用功煩惱越重!為什麼?他煩惱用「壓抑」的,你會起煩惱,我就用佛號壓你,壓到最後兩敗俱傷,你怎麼是煩惱的對手呢?它是無始劫熏習所成,你才幾年的修學佛法,那你完全靠「事修」,那你當然沒辦法。

所以說:你要知道煩惱的根源在哪裡,你才能夠把煩惱解開來。這以下舉出相反的比喻,說:『不聞虛空被汝隳裂』,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虛空」被誰破壞故,為什麼呢?因為虛空無形無相,它從來沒有「生」,當然就沒有所謂「滅」,就沒有所謂「結、解」的緣故。

這段文的意思是說:你要把煩惱的『結』解開;那你要知道這個結頭在哪裡。

【合法】
(標舉處所)『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
(出其過患)『六為賊媒,自劫家寶。』
(顯為結處)『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我們所有的「愛取煩惱」在哪裡活動呢?
就在眼前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就在這「六根門頭」當中,不斷的產生愛取,耳朵聽到一個音聲就產生愛取,眼根看到一個色塵,心就開始動,就在這六根當中,開始產生愛取。所以說…『六為賊媒,自劫家寶。』

就是說:我們一念心性本來是「常樂我淨」,為什麼這些功德都失掉了呢?因為六根當中有『賊』,有這個『賊』在那邊活動,就把珍寶給偷走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無始劫來的眾生世界(這個眾生指的是正報的六根;世界指的是依報的六塵。)那麼「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產生了愛取的纏縛,我們就有所「住」。然後,最後的結果『於器世間不能超越』─使令我們六根的功能,就不能超越六塵的範圍。比方說,我們眼根就離不開色塵,耳根的活動也離不開聲塵,乃至於意根的活動離不開法塵。我們不像佛菩薩能夠「六根互用」,因為我們在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產生了愛取的纏縛。


這段文,蕅益大師說──我們六根果然是有『賊』!
蕅益大師把『賊』分成兩種:一個「內賊」、一個「外賊」。說是─「六塵」這種五欲的塵境,叫做「外賊」,但是「外賊」它不能進入到「六根」、不可以,一定要有「內賊」,內賊它把門打開,讓外賊進來,「色不迷人,人自迷」。所以你要不是「內賊」通「外賊」的話,你的珍寶不會失掉,關鍵在「內賊」。我們今天產生過失,永遠不要怪罪外境,你內賊不把門打開,外賊是進不來的。所以:「修行」完全是自我反省、自我調伏的問題,「外境」只是一個歷緣對境的「所緣境」。

我們可以這樣講:我們心中的「愛取」有五種─色受想行識(色陰、感受、想像、行陰、識陰)。當然一般人,年輕人當然喜歡「色陰」,外在的色聲香味觸法,追求一些高品味的物質享受;年紀大的人,因為六根比較闇鈍,就會注意自己的「感受」,他住在感受當中;比較有一點知識分子,或者藝術創造者,他對於感受不會太在乎,他會注意自己的「想法」。你看那藝術創造者,他穿的很隨便、吃也很隨便,但是他心中有想法,他的心愛取─住在想法當中。所以這世間上有三種人,這三種是各有所偏重,有些人偏重在「色陰」,他的生命就是追求五欲六塵;有些人他的生命當中,他很在乎他的「感受」,有些人很重視他的「想法」;但是不管你是住在色陰、受陰、想陰,總而言之,你的愛取都在你的「六根」活動,沒有一個人離開六根。

佛陀說:使令我們「生死流轉」的是六根,但是使令我們「涅槃安樂」的,也是六根。後文佛陀會說到──其實六根是兩個門,「前門」跟「後門」,你打開了「前門」─向外攀緣,你就把六賊─色聲香味觸法六賊,都帶進來,你就完了!你打開「後門」─迴光返照,就通往常樂我淨之門。意思就是說,這個六根是一個關鍵的一個指標,你要打開前面,那這個六賊都全部進來,你的功德就全部失掉了;那麼你要能夠打開後門,那麼就通往常樂我淨,那就是涅槃安樂。關鍵是你想要打開哪一個門?一個是前門,一個是後門。

中國「禪宗」的禪堂,大眾在打禪七的時候,它雖然是不念佛,他念念觀照的是─「觀其念即無念」,「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你看:在禪堂,你在打坐的時候、你在經行的時候,你眼睛一飄啊,維那師過來,啪!打下去!「看什麼看?哪一塊磚塊是你的?」對啊!哪一個磚塊是你的,那是因緣和合的假相嘛,就是要你「都攝六根」嘛!

這裡,沒有明白說「到底怎樣都攝六根?」不過我們從後面的經文判斷──蕅益大師說,其實六根當中,從「放逸」的角度來看,六根都很厲害;但是從「修行」的角度,有三根值得注意:

第一、「眼根」─特別是「密宗」,很重視眼根圓通,你看「密宗」它的唐卡、壇城,所以「密宗」道場特別莊嚴;他的眼根看這個壇城的時候,它能夠幫他迴光返照,它是表法的。

第二、「念佛法門」重視─「耳根」,聽聲音,本經也重視耳根。

第三、但是如果你是「天台宗」,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是重視─「意根」,在一念心性當中起觀。

所以六根當中,從「迴光返照」的角度,這三根特別重要。當然你要放逸,那六根都很厲害。


己三、舉頌勸修(分三:庚一、總頌性修二德。庚二、別示修行方法。庚三、總歎法門殊勝.)

佛陀到這個地方已經把整個修行的「道前基礎」,包括理論,包括你整個修學的方法,都講得很清楚了。那麼這以下,用偈頌的方式,作一個總結:

庚一、總頌性修二德(分二:辛一、頌性修不二。辛二、頌方便多門)

第一段,佛陀先總頌「性德」,性德講「安住」─安住現前一念心性。「修德」是講─對治,用空假中三觀來對治妄想。「依性德而起修德,以修德來幫助性德。」

辛一、頌性修不二

(世尊重頌)『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空觀)
(法本空寂)『真性有為空,緣生故如幻。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
(假名安立)『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

這裏,就真實講到「安住」跟「調伏」兩個問題:安住┄任何的修學方式,都要先求安住,先把腳跟站穩了,才來談所謂「調伏」的問題。

怎麼「安住」呢?
這時世尊就重宣此義,首先講『真性』。這個『真性』就是「真實的心性」。為什麼講「真實」呢?因為它不是假借外境而有,它是本來清淨,不是因為你修行以後才清淨,不是。它本來清淨、本來具足無量的德能,這個叫做『真性』,這就是菩薩的依止處。

我們依止現前一念心性來修空觀。
是觀察什麼呢?
『有為空,緣生故如幻』。首先,我們站在一個「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觀察整個三界的因緣果報,有為諸法,它畢竟是空寂的。為什麼呢?『緣生故如幻』。因為所謂的三界生死,它是要假借業力的因緣才能夠顯現。比方說,我們今生為什麼會有男人的相貌,跟女人的相貌?因為你過去生有這個「業力」,這個業力在釋放的時候,你就「循業發現」,你有男人的色身、男人的感受、男人的想法、男人的造作、男人的了別;等到你這一群業力的力量,讓你釋放完以後,你來生變成一個女人,你又轉成一個女人的色身、女人的感受、女人的想法。那我們就要問啊──那你前生的男人的身心世界,跑哪裡去呢?沒有跑哪裡去,它本來就是沒有的。生命本來就沒頭沒尾,跑哪裡去了?它從「畢竟空」而來,又回到「畢竟空」嘛!它只是在因緣和合的當下,你感受到有它一時的「假名、假相、假用」,等到力量消失了,就完全消失,就好像說是『如幻』。


什麼叫「如幻」呢?
就像比方說:有一個魔術師,拿著一條手帕,這個手帕變了一個兔子,變完以後、又變成一個蘋果。那我們就問:「你剛剛變的那隻兔子,跑哪裡去呢?」它只就是一個布嘛!這個布表示「真如」,「真如受熏」以後,它顯現一隻兔子;它本來是沒有兔子,最後也沒有兔子,只是過程有它一時的假名、假相、假用,這叫做『緣生故如幻。』這個地方是在觀察「有為法」,為什麼講「空」呢?因為它沒有真實的體性。當然,它一時的「假名、假相、假用」這也不能否定,佛法是不壞假名、不壞假相,只要求你不要去「執著」。

『無為無起滅,不實如空華。』前面的「所觀境」是有為的生死之法,這以下觀察是「無為的」、阿羅漢的涅槃的寂靜之法。無為的涅槃,它是沒有生起也沒有消滅,它是「不生不滅」的,但是它也是不真實,如虛空之華。所以菩薩觀一切法空的時候─「遠離有為,遠離無為。」因為心性它本身不是有為的相狀,它也不是無為的相狀。所以《心經》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增、不減』,菩薩依止一念心性,入「空觀」的時候─『不生、不滅』是一句話哦,不是兩句話;它不是「生」相、也不是「滅」相;它不是污垢、也不是清淨,它不是增、也不是減──它離一切相。


在「離一切相」當中,這個「真妄」是怎麼安立的呢?

一、『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
我們說:「生滅」的因緣、果報是虛妄的,講「虛妄」的目的,是為了開顯真實的功德,其實所謂的「真實」的相狀、「虛妄」的相狀,它都是一念心性顯現出來的。你看四聖諦,「苦、集」二諦是虛妄的。我們為什麼有生死果報呢?因為有「惑、業、苦」的因緣,煩惱跟罪業的因緣顯現生死的假象。為什麼有涅槃呢?因為「戒、定、慧」的因緣顯現涅槃。所以所謂的「生死」跟「涅槃」,都是一念心性顯現出來的,但是一念心性它本來不是生死,它本來也不是涅槃。所以:

二、『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
所以:當我們以「空觀」,觀照一念心性的本體的時候,是離一切相,它是非真、非非真。『非真』就是虛妄;『非非真』就是真實。它不是一個生滅的虛妄相,也不是一個真實的涅槃相,而且它是沒有能見、所見。這裡的「空觀」所觀照的是─心性的一個本體,就是「離一切相」。


《莊子》一書裡面講到說:我們一個人的「胸量」很重要─一個人的「知見」影響你的「胸量」,你的「胸量」影響你一生的成就!他舉一個譬喻說: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微生物啊,朝生暮死,牠的生命只有一天,牠白天起來的時候看到人世間,晚上就死掉了,所以牠一生的胸量,就是這麼一個胸量,牠的所緣境就是這樣。這個人類好一點,活到七、八十歲,他的胸量就是這幾十年的「見聞覺知」的胸量,七八十歲。他說,有一種靈龜啊,就是五百年為一個春天,所以牠就活了好幾千年,牠的胸量是幾千年…一個累積的一個胸量。

那我們要問:菩薩的胸量是什麼?
他是「安住現前一念心性」,是「遠離有為、遠離無為」,是「豎窮三際,橫徧十方」,他是「超越時空的」。菩薩那一念心是離一切相,因為他離一切相,所以他的心量才特別的廣大,只要有相狀的東西都不會太大。所以這個「空觀」,是先安住到心性的「本體」─先擴大胸量。


接下來,再看「假觀」,這個「假觀」就開始觀察因緣果報︰有雜染的因果、有清淨的因果,這個「假觀」就是「對立」,空觀是「離諸對立」的,一旦落假觀就有善惡、染淨的差別。

(假觀)
(缚脫無二)『中間無實性,是故若交蘆。結解同所因,聖凡無二路。』
(迷悟有別)『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

它先觀『中間無實性』,這個『中間』指的是什麼呢?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中間產生「六識」,那個「識」有感情、感受產生了,這個『中間』沒有真實的體性,所以『是故若交蘆』。什麼叫『交蘆』呢?就是兩根互相依存的這種交蘆之草。這種「交蘆草」它有相狀,但中間是虛空的。就是說:「根、塵、識」,但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沒有實體的。那麼『結解同所因』─第一個『結』,是凡夫的煩惱,第二個『解』是聖人的解脫。凡夫之所以創造了很多的煩惱跟罪業,聖人之所以產生很多的解脫跟功德,他們都是依止「六根」而起,都是六根,所以『聖凡無二路』。

「聖人」的心在哪裡活動呢?在六根活動!不要以為聖人就不是在「六根」了,聖人還是用見聞嗅嘗覺知,文殊菩薩來到我們人世間,他也是用眼根去看,當然他眼根範圍特別大;他也是用耳朵聽…他也是要利用他的「見聞嗅嘗覺知」產生解脫的妙用。但是,後文會說到,六根門頭有兩條路:第一個是「向外攀緣」─通往生死之路;第二個「迴光返照」─通往涅槃之路,如此而已。有前門跟後門的差別。

所以『汝觀交中性,空、有二俱非』,所以我們觀察「交蘆草」,它中間的體性,既不是空、也不是有,它離一切相─沒有「空」的相狀,也沒有「有」的相狀。在這「無相」當中,因為因緣的作用,就有它的差別。

『迷晦即無明,發明便解脫。』當它是迷惑顛倒的時候、向外攀緣的時候,六根就啟動了無明的力量。『發明』─當它迴光返照的時候,六根門頭就啟發了心性的「常樂我淨」的功德。所以當你入「假觀」的時候,就有凡夫的路、跟聖人的路,入「空觀」是離一切相的,那麼「假觀」當然就有因緣果報的差別。

在這「禪宗」有一個道場,這個方丈和尚年紀大了,想要退位選一個新方丈。「禪宗」當然他們是「以心印心」,方丈不能隨便選的,不是你戒臘高,就可以當方丈啊,要有本事啊,要開佛知見啊。因為「禪宗」的整個修學,是靠方丈和尚領導的,以方丈和尚覺悟的心來領導、來影響大眾覺悟的心。所以要選方丈怎麼辦呢?「考試!」那問題來了…「禪宗」它不立文字,它也不講名相的,那怎麼考試呢?方丈和尚把所有的住眾,集合在大殿,中間放一個臉盆。出了一個題目,問:「這是一個什麼東西?你不能說它臉盆,道一句!」有人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杯子;有人說它是一個很大的碗;很多人就講話了…方丈和尚都不回答!後來有一個高明的大座一出來,一腳把這個臉盆踢翻了!踢翻了以後再把它拿回來放著,向方丈和尚頂禮。這一腳踢下去啊──新的「方丈和尚」!

這表示什麼呢?當然善知識在測試,「藉境顯心」嘛,因為你的心在想什麼,沒人知道。我放一個東西,看哪一個人是喜歡攀緣外面的,你說它是什麼、什麼…你就是在「向外」,你已經「有所住」了嘛!那麼這個人把臉盆踢掉,它是「迴光返照」,他是先破相,破相之後,又把它拿回來放著,又不離開這個相狀。第一個空觀…即空、即假、即中。高明啊!當然你不能隨便踢啊,你要開悟才能、你要有真實的功夫,對不對!所以「禪宗」它往往從你身口意的表現,去看到你內心深處─你到底在想什麼?他們往往是這種方式。所以『迷晦即無明』─向外攀緣,你在整個修學當中,你只要向外攀緣,那什麼話都不要講,那你就是生死凡夫了,就算你造善業,也是一個造善業的生死凡夫,如此而已。

你想要達到臨終的正念,你要強迫自己「往裡面—安住;不要往外面—攀緣。」我們從事實的經驗、看到別人的經驗,臨命終不是好過,你肯定會是諸根敗壞、眷屬的哭泣、在醫院裡面插滿了管子…你菩薩「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諸位有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你說:我到臨命終再來無住,不可能!因為你這一條路沒有走習慣,你現在就要走習慣。你看:一堆草,你走久了它就形成一條路;你看:我們早上起床,我們閉著眼睛,我們就能夠走到盥洗室去,熟嘛,很熟了嘛!「迴光返照」這一條路,你要走得熟悉,臨命終你就容易走,是這樣子的!要往裡面走,不要往外面走。


辛二、頌方便多門。

(經文)『解結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

這裡開始講到「次第」跟「方便」;就是說,同樣是六根那還要揀別,因為六根太廣了。第一個『解結』,而這個解開繩結要有次第。

什麼叫『次第』呢?由外而內,它有六個結。我們解釋一下:
這「六個結」是配對「五陰」,六根門頭每一個根,都有六個結,就著「耳根」來說─耳根是動結、靜結,「動、靜」─色陰;受陰是「根」結,根是耳根的根;想陰是「覺」結;行陰是「空」結;識陰是「滅」結。「動靜根覺空滅」,耳根總共這六個結。我們後文講「耳根圓通」:它是由外而內,也就是說先破色陰的執取→再破受陰的執取→再破想陰→行陰→識陰等等。等到你六結打開之後,所謂的「一念心性」,那個「一」也不可得了。它沒有什麼「一」跟「二」的對立,它是離一切相的。

『根選擇圓通,入流成正覺。』在過程當中,要選擇一個自己相應的「根門」,從「根門」當中入流─入於真如之流,不是「向外攀緣」入於生死流。你能夠「迴光返照」─入於真如法性之流,就能夠成就正覺的佛果。

其實這段文有兩個內涵:第一個是「修學的次第」,第二個是「選擇圓通本根」。本經是讚歎「耳根」─「耳根圓通」。耳根在我們六根當中,印光大師講到它有兩個特色:

第一、耳根容易攝心。我們一個人,最容易去打動我們心的是什麼?對啦!「音聲」,沒有錯。你看我們看到一個東西,我們不一定馬上起念頭,但是一個音聲一來,我們心就開始動。這就是為什麼中國佛教發展出這麼豐富的梵唄文化。很多人是唱「爐香讚」啟發善根的,是不是?你看他沒什麼善根,唱唱「爐香讚」,他就哭泣了,過去的善根,被啟發出來;唱唱「寶鼎讚」,心就靜下來了,都不要講道理,就是這個音樂就好了,「音聲佛事」,因為耳根它容易攝心,所以「音聲」最容易打動我們。而耳根一攝,六根都攝了,所以你看我們念佛也是聽聲音嘛!耳根容易攝心。

第二、耳根最能夠養神。你用「耳根」─你白天用、你晚上用,你不會累、你不會疲憊。你用「眼根」你試試,你一個小時,你眼睛就受不了了,不能持久。不能持久,怎麼修行?沒辦法「功夫相續」。所以:「耳根」─它容易攝心,又特別的堅固耐用、養神。理論上,每一個根都可以「把心帶回家」,但是從耳根回家,這一條路比較好走,有這層意思。

庚二、別示修行方法。

這兩段很重要:第一個、所破的妄;第二個、能破的方法。

(開顯妄源)『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開演。』

前面講到了──「愛取」的煩惱,是我們所對治的,它不斷的在六根當中活動,帶引我們向外攀緣,把這個六賊帶進來,使令我們的功德失掉了。那我們現在會問:「為什麼我就有愛取煩惱呢?它保存在哪裡呢?」

『陀那微細識,習氣成暴流』,因為我們的內心,有一個很大的倉庫,叫「阿陀那識」。這個「陀那」,叫「執持」─它執持了無量無邊善惡的種子。也就是說:我們過去生,不管我們是作轉輪聖王,或者作螞蟻,我們曾經打過的每一個妄想,都被它保存下來。這是很麻煩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要面對無量的過去。這個『識』,有兩個特色:第一個「很微細」─微細難知;第二個「勢力很強大」─習氣如暴流,就像是從高山上,流下快速的水流。

『真非真恐迷』,它的體性是真的,但是它的作用又是虛妄的,所以一般人很容易產生錯覺。因此,佛陀在二乘的教法當中,不隨便開演「阿陀那識」,不隨便開演第八識。

這個地方說明─當我們開始正念真如,開始修空假中的時候,你要對治的、面對的是「阿賴耶識」。有時候我在想──如果我們是今生才有生命,那就簡單多了,你今生才幾十年,能打多少妄想?問題是我們要面對我們的過去、過去…無量的過去生命所留下的痕跡,我們今生都要概括承當,你可是看到它是那麼的任運的生起,你控制不了的。

有一個小公案它說:有一個生意人,這個生意人後來他死了,就到閻羅王那邊去了。閻羅王就把他一生的功過拿出來看。閻羅王先讚歎他說:「欸,你造了很多慈善事業,不錯。但是你有一個缺點,你在生的時候,很喜歡拍馬屁啊,這一點不好!」這生意人說:「沒辦法啊!閻羅王,因為我生長在人世間,他們都沒有什麼修養,喜歡拍馬屁啊!如果每一個人都像閻羅王你這樣子,這麼有修養,我就不需要拍馬屁了啊!」閻羅王說:「對對對,你說的有道理!」所以閻羅王也是喜歡別人拍馬屁。

這『習氣如暴流』就是說,當我們的習氣在活動的時候,你自己不知道,問題在這個地方,你是不知不覺…只有當我們「正念」提起的時候,那這個愛取才消滅。我們要知道─即便我們一天當中,我們「觀照」的時間很短,但是因為你在觀照的時候,那是真實的功德。雖然說,我們打了很多妄想,為什麼可以消滅它?因為這都是虛妄,你再多都是虛妄。一個房間即便是三千年的黑暗,它敵不過一瞬間的光明,因為光明是真實。臨命終,從「淨土宗」的角度來看,它不怕你妄想很多,關鍵是你的電燈是不是打開?你的「迴光返照」的力量是不是打開?佛法不怕黑暗,因為它是虛妄的,阿賴耶識也是一個虛妄相,所以這個地方,要你「提起正念」。那怎麼提起正念呢?



(正示法門)『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
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我們的「顛倒」是怎麼產生的呢?
『自心取自心』,第一個『自心』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明了心去取自心;第二個『自心』是「第八識」,第八識把我們的五陰身心變現出來,然後第六意識就住在五陰身心,然後就產生變化。所以我們的顛倒─首先是「唯識所現」,它把你前生所遺留下來的習慣,感受跟想法再丟給你,這部分沒有錯;然後我們就住在過去─「唯識所住」;第三個「唯識所變」,就糟糕了,就產生變化,事情就變得很複雜,我們的名言分別開始活動了。

『非幻成幻法』,本來不是顛倒的就變顛倒了。你看:榴槤,榴槤它是唯識所現,它是一個色塵。有些人說:「喔,這個榴槤很好吃、味道不錯!」有些人說「榴槤很臭啊!」如果榴槤本身會講話的話:那都是你們講的啦!所以「禪宗」有一句話叫:「那樣就是那樣」,我那樣就是那樣啊,你們自己去分別的嘛,你強加一些「名言分別」在我的身上,一切法本來是「如」嘛,如實顯現、業力的顯現,但是我們就安立了──這個是怎麼樣…那個是怎麼樣…結果呢?就失掉它本來的味道了─『非幻成幻法』。

我們該怎麼辦呢?『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不取』不要取著這個虛妄之相。「不取」就是「不住」─不要住在你的感覺,不再住在你的妄想,那麼『無非幻』安住在一種無分別智的狀態。『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這時候連真實的功德都不可得,又哪有虛妄的東西呢?所以它整個修學當中,就是以『不取』為根本。

我最後講一個公案,作一個結束,這一個公案是講到舍利弗尊者的前世:
舍利弗尊者他前世…曾經有一世是做一個生意人,他賺了錢以後,他不是拿錢去買房子、買車子,不是!他特別喜歡黃金,他看到黃金的色澤,哎呀,不得了,整個心就住在那個色澤,越看越喜歡。所以他就…吃也吃得很簡單,衣服也穿得很簡單,住也很簡單,把所有的錢都拿去買黃金,下班之後,唯一的消遣,就把黃金打開來欣賞一遍。那麼他覺得黃金還不夠莊嚴,就把黃金做成花瓶,賺了錢又買黃金,又做了第二個花瓶,總共做了七個黃金的花瓶。等到他賺了七個黃金的花瓶以後,他的身體也就勞累而死掉了。死了之後,變成一隻很大的毒蛇,大蟒蛇啊,就繞在這七個花瓶的中間。因為他心住在這個黃金的相狀…不是說「貪著黃金」就墮毒蛇,不是!而是他那「愛取的力量」,去刺激他過去毒蛇的業力,才得果報的。

在經典上說,他死了以後又做毒蛇、死了以後又做毒蛇…做了幾萬年的時間。後來突然間,有一天牠覺得:「欸!我貪著這個黃金幹什麼呢?」牠就爬出山洞,找一個路人,說:「你可不可以把我的黃金供養給僧寶,我要修福。」這個路人說「好啊!」就拿著扁擔,左邊挑毒蛇,右邊挑黃金,挑到寺廟的地方去,到了寺廟以後,就如實、如實…的報告。這個法師就為牠說法、為牠皈依,毒蛇聽了以後心開意解,沒多久就死掉了,死掉以後生到忉利天去了。那麼這隻「毒蛇」是誰呢?「舍利弗尊者」的前身;這位路人又是誰呢?「釋迦牟尼佛」的前身。

所以你看──心中有所住,使令一個人所有的功德全部喪失,所以我們要先改變我們的思考!你修行,你要先告訴你自己:「住在外境」對你是不利的,你「迴光返照」是大功德,常樂我淨。你住在外境給你什麼?給你三個東西─煩惱障、業障、報障,給你無量的生死,如此而已。所以我們從無量的生死當中,我們應該得到教訓了,我們因為過去的向外攀緣、執取,結果把生命弄得一團糟!現在怎麼辦呢?「把心帶回家!」讓我們常樂我淨的功德,慢慢的顯現出來,是這個意思。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2022-05-08
53:47
comments
No 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