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影音集成《首楞嚴經》講解總共十卷經文要義,共分134集影音片段,講解理論,跟它的修學方法,分成五大科:「緣起篇、理論篇、修行篇、破障篇、功德篇」這些階段可以說是整個大乘佛弟子必修的課程。 http://www.dhamiufa.org/
第12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
第12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明識陰境:別明發相十種顛倒妄想。
第五種:生無生執。經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諸迦葉波並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第六種:歸無歸執。經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明,計明中虛,非滅群化,以永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歸無歸執,無想天中,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第七種:貪非貪執。經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常,固身常住,同於精圓,長不傾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貪非貪執。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第八種:真無真執。經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觀命互通,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際坐蓮華宮,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吒枳、迦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第九種:定性聲聞。經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於命明中,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第十種:定性緣覺。經曰: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支,諸緣獨倫,不迴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十圓覺謐心,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2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明識陰境:別明發相十種顛倒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99頁。【辛五、生無生執】
這一科講到五陰魔境的最後一個魔境,就是識陰的魔境,識陰的形相是甚深微細的,我們一般人是很難去了知的。在《成唯識論》中講出一首偈誦,把識陰作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說明,說是「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這首偈誦就講出了四種相貌,所謂的「因果染淨」四種相貌。這個「無始時來界」的這個「界」指的是種子,阿賴耶識的功能,就是能夠攝持我們過去生無量無邊的有漏無漏的種子,這講到它的「因相」,它有攝持無量功能的相狀;「一切法等依」就是說在因緣成熟的時候,它會變現各式各樣的果報,人天的果報,三惡道的果報,這是它的「果相」;因跟果又有雜染跟清淨的差別,所以「由此有諸趣」這指的是雜染的因果,假設我們在因果當中執著有一個真實的自我,那就變成整個六道的因果;「及涅槃證得」這是講清淨的因果,假設我們在因果當中能夠觀察我空法空的真理,以平等的心性來面對因果,這時候就成就涅槃。所以整個阿賴耶識,假設我們掌控「因果染淨」這四個相貌,你就很清楚了。
在這十種的五陰魔境當中,前面三個是偏重他的因相,執著阿賴耶識為真實的自我,我能夠主宰一切的萬法,是約著能生的因相,這方面來執取的。在四五六七八這五科當中,他所執著的是它的果相,就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這種雜染的果報產生執取;後面兩科是對清淨因果的執取,對涅槃的執取。
【辛五、生無生執】
這是對第八識的一個雜染果報的執取。「生無生」是什麽意思呢?就是第八識變現了四大,他以為這個四大是能夠生起一切萬法之因,但事實上第八識並不是能夠生起的因,它本身不是能生,那執著這四大為能生,叫做「生無生執」。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這個修止觀的人已經把第七識的相貌給破壞了,而這個寂滅的第八識現前。我們剛剛講過第八識有兩種相貌,第一個是雜染相,第二個是清淨相。當我們剛開始接觸第八識的時候,當然還是在雜染相活動,這雜染相就是一種粗重的相狀。這個修行人「而於寂滅精妙未圓」在這寂滅的第八識當中,他還在第八識的粗重的狀態中活動,對於整個第八識清淨精妙的相狀還沒有完全的證得,他還在雜染的這種生滅的因果上活動。
(迷執成墮)『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
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
他是怎麼就對四大產生執取呢?
這時「若於圓融,根互用中」,他在這圓融的一心中,他已經是六根互用,而且對整個六根互用「已得隨順」可以說是神通自在,他隨時可以眼根生起種種的觀照,也可以用眼根生起種種的聽聞等等。「便於圓化一切發生」他就在圓融變化的六根當中,他就執著這六根能夠生起種種廣大的妙用,而這六根它是四大所成;既然六根有這樣的作用,四大也應該具足這樣廣大的妙用才對呀!眼根能夠去看東西,眼根也可以去聽聞東西,這四大之根是不可思議的。依止這樣的思考,他就「求火光明」從火中求廣大的光明,他認為光明一定從火中而來;「樂水清淨」他就追求水中的清淨潤澤;「愛風周流」追求風大的周徧流動;「觀塵成就」觀察地大它能夠成就一切的山河大地等等。在四大當中就各有各的尊崇,各有各的奉事,外道有事火外道,事水外道,事風外道,事地外道,因為他認為這四大有不可思議的妙用。
(迷執成墮)『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
諸迦葉波並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
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這「群塵」就是四大,他認為這四大之體能夠發起萬物的妙用,而以四大為常住不生滅的理解,這個人則墮「生無生執」;他執著四大為能生,實則四大並非能生。在古老印度當中,迦葉波就是事水外道,婆羅門是事火外道,這兩種外道就跟他作伴侶。他們一生當中勤勞他的內心,役使他的色身來事奉火,希望火中賜給他光明消除他的業障;崇拜水希望水能夠給他種種的潤澤等等,乃至於依止四大能夠求出生死,而成就不生不滅的涅槃之果。當然他的結果就是「迷佛菩提,亡失知見」,迷失了諸佛菩提廣大的功德,也失去大乘善根的知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這是第五種的執著,向外攀緣四大的這種崇事尊奉,迷惑內心的功德,而遵從無知的地水火風四大之物。因為依止的是一種虛妄之因,當然追求的是一種虛妄之果,結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而生起顛倒知見的外道種性。
這四大它不是能生,它是所生,是被動的,本身沒有主動權。蕅益大師在這一段說:其實四大之性是各人的循業發現。你福報很大,你看到的四大全部都是安樂的功德相;你業障很重,你看到的四大都是苦惱的。四大怎麽能夠作主呢?是你內心的業力作主,你的循業發現。比方說,有些人喜歡買水晶的念珠、沉香的念珠,那麽到底這水晶、沉香有沒有效果呢?如果從佛法的角度,很難講!你要福報大,你有那種善業力,你就可以把它好的一面啟發起來;你要是業障重,你接觸的東西對你通通是傷害的。從《楞嚴經》的角度,每一個法都具足功德相,也同時具足過失相。這「火」有些人去接觸很溫暖,有些人一接觸就很熱惱。火本身是沒有自性的,火的本質就是「清淨本然,週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我們前面講過四科七大的每一個法都是這樣,你怎麽能夠把四大當作功德,一個能生的種性呢!這個是心外求法!
【辛六、歸無歸執】
這個「歸」就是趨向。他認為只要把四大的根身滅除,就能夠趨向空無的涅槃。這個思想跟前面完全相反,前面是追求四大,這一個是非常討厭四大,他認為四大是障礙他趨向涅槃的一個唯一的障礙。看經文容易了解: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他在整個第八識的粗重跟精妙當中開始抉擇。他怎麽抉擇呢?
(迷執成墮)『若於圓明,計明中虛,非滅群化,
以永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
是人則墮歸無歸執,無想天中,
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他對於圓滿湛明的心中,這個「圓明」指的是第八識。他執著這個湛明虛無的體性,他就認為這個是我的究竟歸依之地。怎麽辦呢?「非滅群化」他就想要去消滅這個「群化」就是四大所成的根身世界,他覺得色身對我是障礙,你看我有老病死就是有色身啊!我要沒有色身我就不會生病、就不會衰老、也不會死亡啊!所以他就想要去消滅這個四大的根身,「以永滅依為所歸依」他認為一旦我的根身消滅了,我明了的心就進入一種空無的狀態,這就是永恆安樂的歸依處,以這樣子來當作他的勝解。這個人他墮入到「歸無歸執」,他心中想要以遠離四大的空無,為所歸依之境,而事實上這不是真實的歸依處。在法界當中,比方說無想天,還有舜若多就是空性之神,而「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依止這個「圓虛無心」以這種虛無之心來當作因地,而成就空亡之果,在因地當中違背了大乘圓通的佛性,在果地上也背離了涅槃的功德城,生起斷滅種。他認為只要把四大斷滅就所作皆辦了。前面一科是把四大講得不得了功德莊嚴,這地方是把四大講得一文不值,身是苦本。
佛法對於色身也不會很排斥,當然也不能執著。根身世界是苦惱沒有錯,但是問題不在你的色身。在《遺教三經》裡面講到,有些人他用手去造業,他就想要把他的手砍掉,有些人用嘴巴造業,他嘴巴就不講話,其實問題不在根身。佛陀說:牛車跑錯地方,你打車子是沒有用的,車子是無辜的,是牛出了狀況。所以我們在整個身心世界你會感到痛苦,那是內心中有業力跟煩惱,跟色身沒有關係。你看佛陀也有色身啊!佛陀的色身對他不構成障礙,佛菩薩的色身無量的功德莊嚴。所以你把色身滅掉了,問題不在色身,問題是我們那煩惱的心。
你看《楞嚴經》的思想就是講「順逆皆方便」。《楞嚴經》認為外境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你說:欸!這個人絕對是障我的道,《楞嚴經》不同意這個看法,世間上沒有一個人絕對障你的道,你要好好的利用,他是你的善知識;你要不好好利用,他變成你的障礙,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子,每一件事情都是這樣。諸法無自性,完全是存乎一心。所以我們對四大根身,不認為它是好,也不認為它是壞,你要用得好,它是助道的因緣,用得不好,當然障礙重重。
【辛七、貪非貪執】
這個「貪」是貪求他的壽命能夠長生不死,這個叫做貪。但是這樣的貪求是不應當的、是做不到的,所以叫做非貪。貪求一個根本做不到的長生不死。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善男子他的心已經破除前面的四陰,在整個微細甚深的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第八識中開始修止觀。修止觀當中他出了一個狀況…
(迷執成墮)『若於圓常,固身常住,同於精圓長不傾逝,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貪非貪執,
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他那個明了的心在第八識當中圓滿常住的法活動。第八識我們知道它的體性「浩浩三藏不可窮」,它的整個空間是徧滿法界,時間充滿了過去、現在、未來。他就在第八識當中活動的時候,他就覺得:哎呀!這第八識不得了「圓滿常住」。那麼他想我的色身要是能夠像第八識這樣的常住不壞,那這該有多好呢!
所以「同於精圓長不傾逝」就希望他的色身能夠等同於第八識這樣的識精圓明,能夠常住不壞,常久住世而不滅亡。依止這樣來當作一種堅定而殊勝的理解,這時候墮入「貪非貪執」。比方說,阿斯陀這個長壽仙,一生中追求長壽長命者當做他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這個是他的一個執著點。
(結成外論)『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他執著第八識是壽命的根元,壽命是第八識所變現的,這能變現的第八識是這麽樣的圓滿常住,我所變現的壽命也應該圓滿常住才對啊!因為這樣而生起安立一種固妄之因,要堅固色身,來當作他虛妄之因,以追求常住的果報,以為其虛妄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心中虛妄的追求延長壽命,而成為長壽仙之種類。
佛法是認為色身是無常敗壞的,色身不可能長久,你總有一天要死亡,但是你內心是無窮無盡的。你看我們前生那一念心,就是你現在這一念心,佛法的意思就是這樣;那個水流從上游流到現在,那個水流還是前面那個水流流下來的,沒有上游的水流,就沒有下游的水流。
前面我們在講四科七大時,講破妄顯真的時候,佛陀講一個譬喻?他問波斯匿王說:你小時候幾歲去看恆河?答說我三歲去看恆河。佛問:你現在六十二歲,你再去看恆河,有什麽差別?他說差很多,恆河的水也不太一樣,比以前污濁,我能看的眼根也衰老了,所依的根身衰老,所看的恆河也衰老。佛陀問:你那能看的心,清淨明了的心性,住在你眼根當中去看恆河時,那個「能看的心」,有沒有什麽差別?這時候波斯匿王「迴光返照」欸!沒有差別,還是一樣那個明了的心。佛陀說:是的,那個心是沒有差別,那個心就是通於過去、現在、未來,那個就是你的生命的依止處。
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就是依止這個來修,通於過去、現在、未來,我們不能以根身來當做本修因。說你為什麽要修行呢?為了追求長壽,為了長壽,你身體要是生病的時候!你就沒辦法修行了。依止不生滅心為本修因,色身生病照樣可以修行,方法不同而已,我不能拜佛,可以念佛。所以色身它只是個工具,不能當修行的本因。
【辛八、真無真執】
這個「真」就是把第八識所變現的安樂果報當作真實常住,但事實上它不是真實常住的。從四五六七八都是約著果相,它所變現的果相,包括他的四大、根身乃至於他種種的安樂果報,這個依正二報。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善男子他的心已經破除前面的四陰,在整個微細甚深的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第八識中開始修止觀。修止觀當中他出了一個狀況…
(迷執成墮)『觀命互通,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際坐蓮華宮,
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
吒枳迦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這個修止觀的人他就在第八識當中「觀命」,觀察第八識是眾生生命的一個根本的依止處,而且這個生命的依止處是互通的;眾生他所變現的果報「各式各樣」,但是他的第八識之體是互通的。
他產生這樣的理解以後,他就產生怎麽樣的行為?
「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他貪戀世間這種五欲塵勞的境界,他恐怕壽命的銷亡窮盡,他所變現的這些所有的依正安樂的果報也銷盡,所以他就在這個定境當中,就全心全意的去貪求安住在蓮華宮。這個「蓮華」不是指清淨的意思,這地方的蓮華指的是莊嚴的意思。
他就貪戀過去的善業所變現的莊嚴美麗的宮殿,而且「廣化七珍」以神通力在宮殿當中變化種種的珍寶,而且多多的增加種種的美女,然後「恣縱其心」放縱自己的內心,享受在整個宮殿五欲當中,以此當作一種殊勝堅定的理解,這就是我修行所追求的目標,就是這件事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他執著第八識所變現的安樂果報當作是真實常住之想,實際上不是常住的。他就成為吒枳(結縛),迦羅(我所作)的眷屬,吒枳跟迦羅指的是六欲天的天魔異名;化樂天與他化自在天就做這件事情,變現安樂的果報來作種種的受用,以這樣子來當作他的涅槃,迷失佛陀的菩提功德,而亡失大乘的善根知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他就生起放縱自己邪思欲望的因,而追求熾盛塵勞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功德之城,生起欲界天魔之種,以後便成天魔的眷屬,因為他追求五欲的快樂,這個化樂天與他化自在天都是這種想法。
識陰魔境前面這八科,他的特點就是,不管是能生的因,不管是所生的果,總而言之,他產生「自我」意識,有一個「我」、還有「我所受用」這兩個部份,所以都是生死凡夫。凡夫的「我」跟「我所」是很堅固的,你看他在修止觀的過程當中,還是被這個「我」跟「我所」所迷惑顛倒。
在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國君叫楚成王,楚成王是春秋五霸楚莊王的祖父,楚成王在歷史上是很有作為的,奠定整個楚國稱霸的基礎。他本來是立一個太子,他的長子商臣,後來到晚年時,覺得老大長子不長進,他喜歡小兒子,所以很想把太子商臣給廢了。但是太子當時跟很多文武百官的關係非常的好,所以商臣很快就知道他父親要把他廢掉,所以他就提前發動政變,領著軍隊直接殺到王宮去,殺到王宮,楚成王就沒辦法,他兒子就給他一條繩子說:父親,你就自己了斷吧!楚成王沒辦法,就上吊而亡。
楚成王死掉以後,發生一件事情,楚成王眼睛都沒有閉,死不瞑目。為什麽呢?因為古代的君王死了以後,有一個重大的事情,就是他下一代的君王要封給他一個諡號,這個諡號是要留名千秋的,表示他一生的成敗。所以楚成王的眼睛沒有閉!為什麽呢?他要看看我這個不孝子到底給我什麽諡號。果然他這兒子給他的諡號叫做楚靈王,靈巧的靈,古時候靈巧不是好事情,這個人做什麽事不夠厚道的意思。這個兒子給他楚靈王的諡號,他老爸不滿意眼睛還是不關閉。大臣就說這樣子不行,先王沒有閉眼睛不能入殮,大禮不能成就啊!所以想想,他兒子就親自跑到他爸爸面前說:封你諡號楚成王,表示你功成名就。講完以後,他爸爸眼睛就閉起來,滿意了!
所以你看我們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那個「自我意識」在整個因緣果報當中,我跟我所受用這個東西的執著是很深的。到臨命終的時候根身敗壞,權力已經消失了,所有的東西都消失,那個自我意識我們還是不肯放棄。
講到前面的八科當中,其實這些修止觀的人在整個第八識的因果,都沒有離開我跟我所的這一部份的執取;但第九第十就不一樣了,那是出世的聖人,這種聖人是在第八識當中,已經證得我空的真理,他只有一種微細的法執。
【辛九、定性聲聞】
定性聲聞是怎麽說呢?這個修行者他是決定證得偏空無為之理,而成就阿羅漢的果位。但是他在成就阿羅漢果之前,他不可能迴小向大,誰跟他講都沒有用,他一定要證得阿羅漢果才能夠迴小向大的。在整個初果、二果、三果的過程當中,他不可能迴小向大。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他的心已經破除前面的四陰,開始在整個微細甚深的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第八識的兩個相貌中活動。
(迷執成墮)
『於命明中,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背清淨道,
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
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於命明中」他這時在整個眾生的命根的顯現當中。眾生的命根指的是什麽呢?就是第八識了。第八識的這個命根的境界顯現當中,他在那地方做什麽事呢?「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分別第八識有精妙跟麤重兩種差別,他認為第八識當中的「道滅」二諦是精妙的,而「苦集」二諦是粗重的;他把它分別這一部份是精妙的,這一部份是粗重的把它區分出來。而且又有真偽的差別,他認為道滅是真實永恆的功德,而苦集只是一個虛妄的假相,他不但分出精麤,也把它分別出真偽。
「因果相酬,唯求感應」他認為整個生命中是因果報應的。怎麽說呢?我們因過去有漏的集諦的業因,才招感世間苦諦的果報,也因為出世間的道諦之因,而招感出世間的滅諦之安樂。所以他認為生命是因果報應的,所以他追求出世間的道滅二諦的感應,他就厭離世間有為的苦集二諦,而追求出世間無為的道滅二諦,追求出世間二諦的感應。但是從大乘佛法的角度是「背清淨道」背離大乘實相的清淨的菩提大道。
為什麽呢?因為他「見苦斷集,證滅修道」。他如實了知三界的痛苦,而這痛苦是由心中的集諦、煩惱跟罪業所招感的。那怎麽辦呢?應該要修學戒定慧的聖道,而證得出世的涅槃。這個當然都沒有錯,錯在當他「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出離三界以後,他就「居滅已休,更不前進」問題在這一段,他就安住在偏空的涅槃當中心滿意足,認為大事已辦了,而不想再繼續的前進。
依止這樣的生起堅定的理解,這個人墮入「定性聲聞」。無聞比丘就是他不具足多聞,只是小乘的學者,他也不是完全不聞,不是像我們一般人甚麽都不學,他是把他所有的精神體力都用在思惟「苦諦、無常、無我」,但是在這地方以外他就不想學習了。什麽叫做一心三觀?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個廣大甚深的中道實相,他也不想學習了。依止這樣成為增上慢的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但是這個已經是一個聖人,諸位要知道這一科跟前面不一樣。
(結成異種)『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這第九種的魔境叫做圓滿成就精妙的功德。因為他已經成就了這種出世間的偏空涅槃,而成就小乘的涅槃之果。但是從大乘的角度,他是違背了大乘圓通的佛性,也違背大乘的大般涅槃之果,而生在纏空,為偏空的真理之所纏縛,而不想再前進了。
這個種性的問題在《法華經》就講了很多,《法華經》專門講種性。說這個人他為什麽會這樣子?他就有他的種性!這個人為什麽他會做這件事情?他有他的種性!比方聲聞人來說,他也有兩種種性:有一種是定性聲聞,一種是不定性聲聞。
有些人他一學佛以後,他一輩子就生長在小乘國家,他今生生長在泰國,他來生還是生長在泰國,第三生還是生長在泰國,他內心當中完全所熏習的就是只知道一件事情「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其他什麽事都不知道,這個人他一定要證得阿羅漢果是定性聲聞,他不可能迴小向大,誰講都沒有用,這種人就是所謂的定性聲聞。
有一種人不是定性聲聞,他前三生在泰國,後來又生長在台灣,他也聽了《楞嚴經、法華經》,後來又生長在泰國。那他的善根是怎麽樣?是夾雜!有小乘的善根也有大乘的善根,但是他小乘善根比較強,那麽這種人在修小乘的過程當中,他就很有可能迴小向大。你看『法華會上』佛陀三周說法,第一周說法,舍利弗尊者就迴小向大,因為捨利弗尊者過去生他修過大乘佛法。
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你修的福報會消失掉,比方說你今天去布施、做義工,你到天上去享完就沒有了。善根入到你的心中,你永遠不會失掉的。你聽過一部《楞嚴經》,結果你都沒有去修,也沒有損失、沒有損失!大乘佛法除非沒有進入到你的心中,大乘佛法一旦進入到你的心中以後,它就永遠在你的心中停留。為什麽?因為稱性,它稱合你的本性,你沒辦法把它破壞的。你說你後來很放逸,到三惡道去了,善根還在。你以後從三惡道出來,你會比一般人早發菩提心。
這種定性聲聞是怎麽回事呢?他的阿賴耶識當中都沒有熏習大乘佛法!你要他迴小向大,怎麽迴小向大呢!佛陀沒辦法,只好為他宣說小乘法「為實施權」,這種人他本身的學習是比較狹隘的,在《天台宗》說這個是生滅四諦,在觀察四諦法的時候是用對立的心態,生滅就是對立的。他認為苦集跟滅道是不能共存的,有苦集就沒有滅道,有滅道就不能有苦集。大乘佛法在觀四諦是不二的,苦集當中有滅道,滅道中有苦集,這是圓教的四諦。
【辛十、定性緣覺】他是決定證入偏空的真理,而成就緣覺的聖者。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他也是在第八識的粗跟精這兩個過程當中活動…。看經文:
(迷執成墮)『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支,
諸緣獨倫不迴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這個修行人他在圓融的六根互用當中,這時候,他內心當中生起一念的「清淨覺明」之心,他的心已經不受外塵的染污,在這清淨覺明心中,他「發研深妙」就發心的去研究這個深妙的我空之理。他這時發明我空之理有兩種差別:
第一、緣覺乘,他生長在佛世,順逆觀察十二因緣,順就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於生老病死;逆向觀察,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於生老病死滅。經過這兩重的觀察,他得到結論,原來生命是因緣所生的,因為有這個因緣才帶動另外一個因緣,因為有這個因緣又帶動另外一個因緣,在整個因緣的相續當中,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所以他從十二因緣中,觀察到因緣性空的道理,這是緣覺乘。
第二、獨覺乘,他生長在沒有佛出世的地方,沒有佛當然也沒有佛法,他就在山中打坐,這時「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他看到春天百花盛開,到秋天的時候百花凋零,所以他看到外在的環境是無常敗壞的,同時也觀察他的內心也是情緒變化。我昨天的心情跟今天的心情也不一樣,所以他從整個內外的身心世界,也觀察到身心是無常的。從無常當中他體驗到苦諦,無常故苦,苦即無我,所以從「無常、苦、無我」當中,他就獨自的證得我空的真理,這個是獨覺。
總而言之,他就即立涅槃而不前進,在這我空相應的涅槃之處,他就認為大事已辦了而不再前進,依止這種而生起勝解,這個人成就定性的辟支佛。他的生命當中,他決定要證得辟支佛果,包括諸多的緣覺、獨覺這一類的,他們暫時不可能迴小向大的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十圓覺(沕+曰)心,成湛明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這是第十圓覺,這個「圓」指的是在整個圓滿十二類生當中,他已經成就第八識一部份的覺性。這「覺性」指的是什麽呢?第八識的覺性有兩個:一個是我空的覺性,一個是法空的覺性,他是證得我空這一部份。證得我空的覺性以後,「(沕+曰)心」他認為這個已經是符合內心圓滿的期待,他不再前進了而成就湛明之果;在一念湛然光明的心中成就我空的果位。這是「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他成就一個獨覺、緣覺的「圓明」我空真理,「不化圓種」他不再接受佛法的教化,他認為他大事已辦了,當然不受教化也就不可能再迴小向大。
聲聞跟緣覺他們兩個都是證得我空,但是過程不太一樣,智慧有深淺差別,緣覺人智慧比較高。聲聞人斷見思煩惱如「燒木成炭」;但是緣覺他是更清習氣「燒木成灰」把煩惱斷了,習氣也破除了,他的智慧比較高。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第125《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
第125.大佛頂首楞嚴經卷10。明行陰境:別明發相十種幽隱妄想。
明行陰境:結前想陰盡相。經文: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消滅,寤寐恒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麤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鑑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
正示行陰區宇。經文:
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
懸示行陰盡相。經文: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
結示本惟妄想
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別明發相。第一種:計二無因。經文: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類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窮生類本。於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元,於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
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機全破,乘於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流灣環,死此生彼,只見眾生輪迴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見其根,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鵠從來白,人天本豎,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改移。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
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第二種:計四徧常。經文: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遍常論。
一者: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循環,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住。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體恒,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受,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恒故。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窮不失性,計以為常。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25.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明行陰境:別明發相十種幽隱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86頁。【己四、明行陰境】
這一科是講到,我們在修《首愣嚴王三昧》,也就是在修真如三昧的過程當中,所遇到的五陰魔境的一些相貌。當我們在修真如三昧的時候,其實我們所修的法門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正念」,第二個是「正知」。
「正念」就是你要如實的、不顛倒的去觀察二空的真如之理,我們說是於諸境緣「不迷不取不動」,安住在一念不生那樣的真如理,這就是「正念」。但是你除了正念以外,你還要加上一個「正知」,正知就是心中的一種覺照功夫,你要隨時的保持「覺照」,看你這一念心是不是已經如實的安住在你的正念當中。
因為我們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我們的內心雖然累積很多的善根,但是也累積很多顛倒的五陰的種子;這時你的正念跟你過去的顛倒種子一接觸的時候,你的色受想行識的那種顛倒的煩惱相貌就顯現出來。
宗喀巴大師講出一個譬喻,他說我們今天要去調伏一個性情非常暴惡的狂象,要怎麽辦呢!你要做兩件事:第一、拿一條繩子把牠往前拉,要牠能照著我們所規劃的方向往前走,這叫「正念」。第二、要有一個人拿著鐵棒在旁邊,隨時觀察這隻象是否有失控的情況,牠一旦失控,你要隨時用鐵棒調整牠,讓牠回歸到原來的道路上。這意思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在修《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因地發心是正確的,我們依止「不生滅心」嘛!但是過程就未必了!所以在整個修行當中,我們怎麽樣能夠不忘初心?就是你不要忘失你最初的「不生滅心」。那這怎麽辦呢?當然就是依靠「正知」。
佛陀在前面不斷的提醒我們要「覺了不迷」,你一定要經常保持自我覺照,而且你要經常檢查,你現在的因地心跟你最初的發心,是不是相隨順!你是不是已經忘失了初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自我反省的修行功夫。
這一科講到「行陰魔境」,這個「行」怎麽說呢!就是我們內心深處,那種生滅而且遷流的相貌,很微細的生滅遷流的相貌。
(分三:庚一、總示陰相。庚二、別明發相。庚三、結過勸示)
【庚一、總示陰相】(分四:辛一、結前想陰盡相。辛二、正式行陰區宇。
辛三、懸示行陰盡相。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辛一、結前想陰盡相】先把想陰窮盡的相貌作一個總結。
(想陰盡相)『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
是人平常夢想銷滅,寤寐恆一,覺明虛靜,
猶如晴空,無復麤重前塵影事,
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鑑明,來無所黏,過無踪跡,
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
佛陀招呼阿難說:這修止觀的善男子,在修大乘三摩提的過程當中,他依止內心的正念正知,以「不迷、不取、不動」的這種正念真如的觀照,把想陰給破壞了。
想陰一旦破壞以後,他內心是什麽相貌呢!
這個人他平常的夢想完全消滅。「夢」跟「想」是一個東西,白天叫做想,晚上作夢叫做夢,日有所思就夜有所夢。夢想一旦消滅以後,他內心的狀態是「寤寐恆一」,他白天是覺醒的狀態或者晚上在睡覺,他永遠總是在定中,就是內心是「恆常如一,常在定中」,所以他一念覺了之心是特別的清虛,也特別的寂靜。
講出一個譬喻:「猶如晴空,無復麤重前塵影事」譬如說萬里晴空中,一點的雲彩都沒有,古人說:「萬里晴空,一輪明月」,這烏雲都被消滅了,烏雲就是妄想,所以他對麤重的第六意識所分別的妄想,就完全不再生起了,這時他從佛堂走出來,面對各式各樣的人,遇到各式各樣的事情,他的內心像一面清澈的鏡子,是了了分明而不生分別。怎麽說呢?是「來無所黏,過無踪跡」;人事情來的時候他不會有所住,去的時候他心中也不會有任何的掛礙。
在這一念的「虛受照應」,這個「虛受」就是指他內心當中空空蕩盪,但是「照應」又是了了分明;了了分明,空空蕩盪;空空蕩蕩,了了分明。「了罔陳習」心中沒有一點過去的妄想習氣,「唯一精真」唯獨只剩下一念的精純真實之心;這個「精真」指的是第八識,只剩下那一念非常微細的第八識的了別心識現前。
這地方是說什麽意思呢?
我們一般人是活在妄想中,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這個人煩惱很重,什麽叫煩惱很重?就是這個人妄想很多啦!一個人想像越豐富當然煩惱越重,佛法是這個意思,天下本來是沒有這種事情,你自己在那邊打妄想,打妄想就讓自己心有千千結,自己起煩惱,煩惱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在佛教的因果觀裡面,本來不應該有煩惱。我們造了一個業,顯現一個果報,就是這樣子嘛!一切法本來就是那樣就是那樣,這樣就是這樣,一切法是因果的顯現,但是我們心中有所住、有所黏。在《瑜伽師地論》上說:我們凡夫的心就像強力膠一樣,看到什麽就要黏,要有所住。
這個修止觀的人把妄想破壞以後,他的心就像一面鏡子,照了萬物的時候,套一句〔禪宗〕的話就是他看事情,那樣就是那樣,這樣就是這樣,來無所黏,去無踪跡。他整個過去生的妄想習氣完全被破壞了,他的心中是空空蕩蕩而了了分明;了了分明,空空蕩盪,他做什麽事情,該怎麽做就怎麽做,心裡面沒有這些妄想、掛礙、恐怖的負擔,通通都沒有了。這一段是讚歎想陰盡相的功德,當然在整個回家過程中,還沒有到究竟圓滿。
【辛二、正式行陰區宇】想陰一旦破壞,行陰的障礙現前。
(行陰區宇)『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
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
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
這個人心像鏡子一樣,他是不是大事已辦了呢?還沒有。他在止觀當中會出現什麽事情呢?就是一切有情眾生的這種「生滅根元」,從這個地方全部顯現出來。什麽是「生滅根元」呢?就是蘊藏在第八識那俱生的有漏種子,俱生的我法二執的種子。他在這一念的空空蕩蕩,了了分明的心中,觀察十二類眾生是「畢殫其類」;他能夠很清楚看到眾生那種生滅流動的相貌。這時候他是有天眼通,在後面會說到那種八萬大劫的天眼通,他知道眾生是從什麽地方來,將往哪裡而去,整個生命的流動是怎麽回事,他完全清楚分明。
但是他還不能完全通達在整個流動中的根元,這個「根元」指的是什麽呢?生滅的根元指的是第八識,他這時只能夠看到第七意識的行陰,還不能夠看到第八識的這個識陰的障礙。但是他「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他能夠很清楚的看到「同生基」就是眾生的生命,雖然因果各式各樣,但是他們都有共同的「同生基」一種造作遷流的相貌就是行陰。講一個譬喻,行陰就像野馬一樣的熠熠清擾,這個「野馬」指的是陽燄,就是太陽的折射照到空中,一種好像光明的水氣,這個陽燄遠遠望去是熠熠清擾,「熠熠」就是那種生滅閃爍的樣子,「清擾」是微細的流動相貌。
行陰是整個眾生的根身世界的一個究竟的樞穴,這個樞穴就是開關。就是說這個人為什麽能夠走路呢!他為什麽能夠坐在那裡呢?他因為有行陰。整個有情眾生的生命動力的來源就是行陰。行陰在《八識規矩頌》有句偈形容說:「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月鎮昏迷。」一個人的生命,他為什麽能夠去造業,為什麽去得果報呢?因為他有一個我,有情眾生是從以自我來發動,他的整個生滅的作用,也是因有一個我,所以才得果報。說這個地是誰掃的?是我掃的。也因為有這個自我意識的執取,也使令眾生就活在三界的顛倒當中。所以說行陰:第一、是有情眾生生命的根元。第二、是一個顛倒的根元。
這時候在修習禪定中,行陰是完全顯現出來,當然這時也就是修行人要對治破壞的時候。行陰的破壞,是怎麽破壞的方法?
【辛三、懸示行陰盡相】懸就是預先,佛陀把行陰相貌怎麼破壞預先說明:
(行陰盡相)『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
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
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
假設我們經過止觀,正念真如,一方面能夠經常保持覺照不迷,在面對行陰的時候,經常保持「不迷、不取、不動」的一念不生的狀態。這時候這種微細生滅擾動的這個根元就「性入元澄」,行陰這種生滅之性就轉入不生滅的寂靜的體性;這個「澄」指的是寂靜。這地方的寂靜不是講本來面目是指「第八識」;第八識比第七意識相對來說是寂靜。
「性入元澄」是一個總說,那麼應該怎麽做才能夠「性入元澄」呢?
「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一澄元習就是在第八識的寂靜心中,要把所具足這生滅流動的習氣都要完全的窮盡,就好像水中的波瀾把它消滅了,而轉化成寂淨的水,「名行陰盡」這就是行陰窮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這樣就是超越眾生這種自我知見的顛倒的執著。
說明:「第六意識」就像是一個很大的波浪,你看我們打妄想,我們馬上知道。「第七意識」是一個微細的波浪,第七意識是一種生命流動的根元。當然那個流動不是你在高速公路看那車子這樣跑來跑去,不是這麽粗的流動,那是在定中意識,或者說是用高倍的顯微鏡,看到我們生命的細胞在動,我們整個生命的細胞都是在動態,沒有一個東西是靜的。從行陰的角度,我們生命是活在動態當中,我們色身的細胞,我們內心的狀態,沒有一個是不動的,都是在動。動的力量!從什麽地方而來呢?就是「行陰」發動出來的,行陰是一個微細的波浪。「第八識」是一個沒有波浪,但是有微細流動的水;真如是完全「不迷、不取、不動」沒有波浪也不流動。
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在破壞行陰的過程當中,這一段經文是值得我們注意『如波瀾滅,化為澄水』,這一句裡面最重要的是這個「化」是轉化;說行陰是生命的根元,就一刀二斷,那你就完了!行陰是生滅的根元,行陰也是我們智慧的根元。《唯識學》講:轉第七意識成平等性智,是要「轉」的;這個波浪是不好,但是沒有波浪你也找不到平靜的水,所以是要轉變。
《首愣嚴經》在轉變煩惱的方法很特別,不採取任何行動,就是「不迷、不取、不動」,認為達妄本空,煩惱本來就不真實,你不隨妄轉,它自己會消失掉,本經的思想是這樣,不像『唯識學』那是要對治,「不能念要它念,不能專要它專」完全站在一種抗拒的角度來對治煩惱。《愣嚴經》講你不用對治,它自己會消失掉,你只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動」,你就做三件事「不迷不取不動」它就自然消失,本經的思想是這個意思。
【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為什麽我們自出生,我們內在的內心及外在的世界就一直在那邊動呢!這是怎麽回事?是上帝創造的!是怎麽回事會那樣動來動去呢?講出這個行陰的根元:
(本惟妄想)『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行陰的根源:我們眾生的這種生命動力,是一種幽隱的妄想。我們解釋「幽隱妄想」,行陰的相貌我們可以分作三個總結:
第一、行陰是變化而相續的,生滅變化但是又恆常相續。所以我們接下來講到整個十種魔境的時候,主要的顛倒只有兩種:一個「斷滅見」,另一個「常見」。為什麽起斷滅見呢?因為他看到眾生在「生滅變化」中,他只看到生滅變化這一部份,所以他起「斷滅見」。那為什麽起常見呢?他看到行陰那種相續這一部份起「常見」。其實行陰是兩種都具足,它是生滅而相續,相續而生滅。
第二、行陰是微細而難知的,我們很難知道,只有定中才能夠知道,那是很微細的流動。
第三、行陰是有情眾生生命的根元。要了脫生死這就關鍵了,行陰是眾生的「同生基」,眾生生命的一個最重要的根基。這樣的一個根基到底是怎麽來的呢?是從妄想而來,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妄想而來表示什麽?表示妄想是可以消滅的嘛!
諸位如果我們研究菩薩戒,你就會了解一個觀念,在『菩薩戒』整個戒文當中,佛陀在訓練一個菩薩的心態,菩薩有一句話是絕對不能說:「我做不到!」你不能這樣講。菩薩在斷惡修善度眾生,只有資格講一句話說:「我盡量做!」你不能說我做不到。為什麽做不到?這些都是虛妄的想像,要斷除「色受想行識」,它的本質都是妄想,它沒有實體,所以菩薩是不能講我做不到的!這不合道理,菩薩只能夠說,我盡量慢慢改,就表示我不放棄。他為什麽能有這樣的力量呢?來自於他的一種空正見,一切整個生命的根元都是我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來的,是過去的妄想捏造出來,所以它是可以斷除的。
接下來我們進入講解行陰的十種魔境之前,佛陀先給我們一些基本的概念。
【庚二、別明發相】各別的說明行陰十種的計度相狀。
(分十:辛一、計二無因。辛二、計四徧常。辛三、計一分常。
辛四、計四有邊。辛五、計四矯亂。辛六、計十六有相。
辛七、計八無相。辛八、計八俱非。辛九、計七斷滅。
辛十、計五現涅槃。)
【辛一、計二無因】
這個「計」是一種計度執著。他執著兩種情況是沒有因的:第一個「本」是根本的,本是無因的,說一切法的生起是沒有原因的,這個「本」指的是過去,過去是沒有原因的。第二個「末」是未來,一切法它結束以後也是沒有原因。這類似「無因緣論」的思想。看以下經文就容易清楚,兩種無因生起的由來…
(標由示墜)『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
十類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窮生類本。
於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元,
於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
佛陀告阿難說,你應當了知!在我們修學大乘的「正知」是指這個觀照的智慧,「奢摩他」是止,就是大乘的止觀相應當中,我們的心是「凝明正心」;這個「凝」是一種止的功德,安住不動,「明」是正知而不迷惑。在這止觀雙運當中,他已經超越了想陰的十種天魔的干擾,所以他這時候能夠去「精研」很深入的去觀察,「窮生類本」他去窮究這個眾生為什麽會一直在那邊動呢!色身為什麽會有老病死?內心怎麽會生住異滅呢?這所有動的來源是怎麽回事?他去窮究眾生這一切生滅的根元。
「於本類中生元露者」他就在定中觀察到這些眾生的根元,都已顯現出行陰生滅根元的相貌,因為他的想陰已破壞,生滅根元顯露出來。他就「觀彼幽清」用智慧再觀察這非常幽隱、清是非常微細的這種行陰的相貌。他得到答案是「圓擾動元」,清楚知道這是遍十二類生的生滅擾動的根元,我們的色身生老病死,內心的生住異滅,通通都是因為行陰的流動所創造出來的。就在這時「於圓元中起計度者」修行人對於這種圓滿普遍的行陰相貌中生起計度執著者,這樣就會產生了二種無因邪見的理論執著,也就是說他在行陰當中觀察它的流動相,觀久了以後突然間自己起顛倒!怎麽會起顛倒呢?
〔分別詳釋〕
(本無因)『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機全破,
乘於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流灣環,死此生彼,
祇見眾生輪迴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
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
由此計度,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他就在整個身心世界的流動當中不斷的觀察,他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一切眾生的生命生起,是沒有因緣的。這是怎麽回事呢?他為什麽生起這個理論呢?以下解釋這理論當中有兩段:第一、定中所見。第二、他產生的計度分別。
第一、定中所見:「是人既得生機全破」,這個「全破」的意思,古德解釋是完全顯露了,因為想陰已破壞,所以他整個行陰的相貌,那種生滅流動的力量顯現出來了。他就在禪定當中有天眼通,他就依止他眼根的天眼通的八百功德;天眼通最大的極限,空間觀察一個小千世界,時間觀察八萬大劫。這時他觀察他所能夠見到的八萬大劫的過程當中,所有眾生的「業流灣環」,眾生造了什麽業,然後到哪裡去流轉;「業流」是因,「灣環」是果。「死此生彼」他造了這個業到人天去了,然後又到三惡道去了,總而言之,死了以後又生,生了以後又死。這當中有一個問題!他只見到他整個八萬大劫的眾生,在那地方造業而輪迴,只是這眾生的輪迴他有一定的處所,就是在他所見的八萬大劫就是他的處所;而在八萬大劫之外,他就完全見不到了,這個是他定中所見的相貌。
第二、產生計度分別:他對這樣的相貌「便作是解」,他自己解釋說:哦!原來此等眾生「八萬劫來是無因自有」,因為他看八萬大劫以外,是見到一片黑暗。眾生從什麽地方來的呢?是沒有理由的,沒什麽地方來的,是莫名其妙自己出現的;也就是說,眾生在八萬大劫之前是沒有任何因緣的自然而生起的。依止這樣的虛妄計度,而亡失了大乘的正知正見,而墮落到外道種性,惑亂了自己菩提的善根種性。這個是講「本無因」眾生的生命的根本是沒有原因的。
(末無因)『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見其根,
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鵠從來白,
人天本豎,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
從八萬劫無復改移,今盡此形,亦復如是;
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
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
「二者、是人見末無因」;前面是講生命的起源是沒有原因的,這地方是講生命未來的結果,是自然消失掉也沒有原因。他為什麽提出這個理論呢?他也是有他的道理。因為他在定中他見到整個八萬大劫之前是沒有因緣而生起的,他就執著既然過去是沒有原因,過去沒有原因不可能現在突然間有原因,所以現在也就沒有因緣。怎麽說呢?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鴉本來就是黑的,鵠鳥的羽毛就是白的;就一切物象生命本來就是一個偶然,沒有任何理由,沒有所謂造善招感安樂的果報,造惡招感痛苦的果報,生命是沒有章法的,好像樹上的樹葉掉下來的時候,它往東邊、往西邊是完全沒有理由的。人天的眾生本來就豎立而行,畜生本來就是橫行而走,鵠鳥的白也不是洗成的,烏鴉的黑也不是染造而成。
「從八萬劫無復改移」所以從八萬大劫以來,這樣的一個因緣完全沒有改變,過去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他自己也推論,未來「今盡此形,亦復如是」;八萬大劫以後,我們每一個眾生,自然的消失掉,也自然進入涅槃;自然的,你不要修行,他自然會消失掉。「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我過去既然沒有見到菩提,當然未來也不可能見到菩提的功德,所以這一切的物象,不管過去、現在、未來,完全是沒有因緣的。
(結成外論)『由此計度,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由此計度,亡失了大乘的正徧知,這種正知見,而墮入外道的邪見種性,惑亂自己的菩提善根。這是「第一種外道,立無因論」。
我們前面講到想陰的魔境,他的干擾是外面來的,魔王派遣一個說法的法師,跟著顯神通來引誘他,來破壞他的戒定慧,是外來的。行陰所有的魔境都是自己的妄想生起的,他在定中看到了事情,自己在那地方虛妄分別然後產生的。
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呢?這個思想是有點斷滅見,八萬大劫以後完全消失了,而且他對現在是自然,這個是一種斷滅見跟自然外道,不過他的自然理論是從斷滅來的。我們看經文可以知道,他首先看到八萬大劫之前是一片黑暗,所以他知道我們眾生的來處是沒有理由的。既然我們從什麽地方而來,這一部份是沒有理由的,當然現在也就沒有理由。所以他為什麽做人呢?也就沒有理由,未來也就沒有理由,他的思想是這樣推論。
當然在所有的邪見當中,這一種是最嚴重的,無因緣論是比邪因緣論,更糟糕!因為它就造成一個人及時行樂。佛教修學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一種因緣,就是你今生跟來生是有密切關係;我們今生是由前生創造,佛教的過去現在未來是連動的,是有因緣的,今生的你是由過去的你創造的,你過去作了很多想法,造了很多善惡業,所以變成今生的你;來生的你是你今生創造的,就構成一個三世因果。那麼這個外道「立無因論」,前生跟今生是完全沒有理由,好像抽籤一樣,你前生要投胎的時候抽籤過一次,來生再投胎也是抽籤,那完全是沒有理由的,跟你今生所造的善惡是沒有關係的。那這個修行就沒有意義了,所以無因緣論是最糟糕的思想,是斷滅!
【辛二、計四徧常】
這以下的思想都比較偏重於常見,前面是無因緣論。這以下是認為生命是有因緣的,但是這個因緣他解釋錯了而墜入叫邪因緣論。生命是由四種因緣而創造的,這當中他講到心境、四大、八識、末那共四種,這四種法是普徧常住的,是一切眾生生起的根元,他這樣生起執著。
(標由示墜)『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
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徧常論。』
這一段跟前面一樣,修行人「於圓常中起計度者」就是在周徧圓滿而相續的行陰當中生起了計度。這其中有四種計度,我們先講第一個、他對於內心跟外境,把它計度作是常。為什麽有生命呢?因為我們心跟境這兩個是常住。
〔分別詳釋〕
(心境計常)『一者、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能知二萬劫中,
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循環,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一者、這個修行人在整個行陰的圓滿而相續生命當中,窮究他的內心,同時也窮究他的外境,他發覺「二處無因」。這個二處是指什麽呢?是內心跟外境這兩種處所,這兩個生滅的因緣都是沒有因緣的。為什麽「二處無因」呢?他說:因為修學禪定而產生二萬大劫的神通,他發覺這十方眾生,所有內心跟外境的生滅相狀「咸皆循環」!什麽叫「咸皆循環」?他發覺一個人的色身,是遵循著生老病死,死了以後他又出生了又生老病死;而內心是生住異滅,所以他把生命分成兩種:一個是能受用的心,一個所受用的境。當然這當中有快樂也有痛苦,有些人的內心是快樂的,外在的境界是非常美好的;有些人內心是痛苦的,外境是非常貧窮的。他說心跟境雖然有變化,但是全都遵循著一定的軌則,這軌則是從來沒有改變的,就是這個心永遠是生住異滅,而這個色身永遠是生老病死,這個軌則是不能變的。這個喜怒哀樂,貧窮富貴會改變,整個心與境的這種生住異滅跟生老病死的原則是不改變的。所以他就執著說我們凡夫的心跟境「計以為常」原則是常住的,相貌當然是變化。
諸位我們分別一下:前面這兩種思想「本無因,末無因」是完全的斷滅見;這個地方是常見,認為生命在變化當中,有些原則是不變化的,而這就是他所追求真實的皈依處,認為心跟境是皈依處。當然這樣的皈依是很粗的,越往下越微細了…
(四大計常)『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住,修習能知四萬劫中,
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體恆,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二者、這個修行人不是觀心跟境這麽粗,他觀察四大,他認為這一切的物質是由地水火風構成的,地是堅性,水是濕性,火是熱性,風是動性,這四種體性是不能改變的,是常住不變的。他是依止什麽理由講出這句話呢?於「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因為他的禪定神通能觀察四萬劫,這個理論是由他自己的現量境所看到的。他看到什麽呢?他能看到眾生生滅變化,他看到這個人前身是一隻小狗,今生變成一個人,來生變成天人。當然小狗的相貌是不一樣,人的相貌也不一樣,但是構成小狗,構成人體的這個地水火風是不能改變的,地大還是堅性,水大還是濕性。構成一切物質的元素是不能變,只是排列組合不同,而構成不同的物質出來,所以他認為四大的體性是「不曾散失,計以為常」。說這四大是我所追求的,常住不變的真實的本性。
當然佛法是不同意,四大是唯心所現!怎麽說是常呢?就像一盆水,我們接觸是水,餓鬼道去接觸水變成火,這體性怎麽會有真實性呢!他是錯認消息。
(八識計常)『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受,
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恆故;
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不失,
本來常住,窮不失性,計以為常。』
前面一段是把構成物質的元素這個四大執著為常;這以下是構成內心的了別活動的元素,所謂的八識「計以為常」。
三者、這個人覺得向外攀緣是比較粗糙,他就向內觀察,他觀察內心的『六根、末那、執受』,這個「六根」指的是六根當中本具的六識,和第七識的「末那」跟第八識的「執受」,他觀察心意識等這個八識的「本元由處,性常恆故」,說這個八識的根本來處,它的體性是恆常不變的。說前六識的功能就是了別,第七意識的末那就是思量,第八識就是執受,這體性是不能改變的。這個人第六意識起煩惱了,但是第六意識還是了別,那個了別性沒有變,只是在煩惱中了別。這個人他聽聞佛法,生起智慧的觀照,這也是第六意識的了別,只是這個了別跟智慧相應,了別的本質是不變的。
他這樣的觀察是怎麽來的?因為他在禪定當中,生起八萬大劫,看到「一切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這個人變成了一個畜生,他便生起了畜生的想法,但是他第六意識的了別性還是這個了別性;他變成一個人,他生起人的想法,但是人的了別也是那個了別。所以構成內心的作用是不同,但是構成內心的元素,能構成的元素是不能改變,內在的元素是不能改變。在整個六道當中,你不管怎麽弄,第六意識永遠扮演了別的功能,第七意識永遠扮演末那思量的功能,第八識永遠扮演執受的功能,這是本來常住不可改變的。他就依止這樣的心意識,不改變的體性,把它當作是常住的真如,是這意思。
這一句講的是不對,第八識是執受,成佛的時候就沒有執受了,佛的第八識是不增不減。執受就是怎麽樣?可以增加,我今天跟昨天的第八識不同。佛陀幫助眾生,說欸恭喜你!佛陀啊你善法增加了!佛陀沒有所謂增加,佛陀第八識再造什麽東西進去也不會增加;不增不減,不再扮演執受的角色。這是凡夫才有執受的這樣子。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