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 楞嚴經 淨土教觀學苑

本影音集成《首楞嚴經》講解總共十卷經文要義,共分134集影音片段,講解理論,跟它的修學方法,分成五大科:「緣起篇、理論篇、修行篇、破障篇、功德篇」這些階段可以說是整個大乘佛弟子必修的課程。 http://www.dhamiufa.org/

梵音楞嚴咒心

誦持楞嚴神咒之功德、方法與應注意事項

有云:咒心即佛心。持誦咒心即誦佛心,與佛心相接,受佛氣分,而佛心遠離諸過患,持誦咒心自能受用功德。 導師慈悲傳授楞嚴咒心之持誦法門,並將其誦持功德、方法及應注意事項開示說明,敬請參閱!

一、誦持功德  
在楞嚴經第七卷當中,提及誦持楞嚴神咒有八種功德,導師簡要提出三種作說明。
1. 破除災難: 佛於經典上說:『若我滅後,末世眾生,有能自誦、若教他誦,當知如是誦持眾生,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龍天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惡咒,皆不能著。』 意為當我們有些災難即將顯現,或者鬼神障礙,乃至冤親債主的障礙,若能虔誠的受持楞嚴神咒,就能將此災難及鬼神障消滅掉。
2. 盡除業障: 經云:『阿難:是善男子,持此咒時,設犯禁戒於未受時,持咒之後,眾破戒罪,無問輕眾,一時消滅。…..乃至若造五逆無間眾罪,及諸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誦此咒已,如是重業,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更無毫髮。』 我們過去生難免有造作殺、盜、淫、妄的罪業,受持神咒就可將殺盜淫妄乃至五逆十惡的重罪消滅掉,所以說能淨除業障。
3. 能滿眾願: 經典上又說:『復次阿難:若有男人、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咒,或能身上帶此悉怛多班怛囉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長命者,即得長命。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復如是。命終之後,隨願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所以若能至心念誦或隨身攜帶,則求長壽的可得長壽,求色身莊嚴、健康者,可得莊嚴健康,乃至於種種果報的圓滿。甚至於臨終的時候因為念誦及個人信願的力量,就能往生到十方國土,決定不再墮落到三惡道之中,有此滿足願望的功德。 以上簡述楞嚴咒的三種功德;第一破除災障、第二淨除業障、第三能滿足願望,這是在誦持楞嚴咒之前所應該要了解它的功德。

二、誦持方法:首先要選擇一個不受干擾的環境,最好是能夠坐下來,雙手合掌,然後稱念佛菩薩的聖號三聲以後,才開始誦持。剛開始練習時可以緩慢些,一句一句念,熟悉後可以連續快念,在正式念誦時可以念21遍或49遍,乃至108遍;專心的誦念而後迴向。這就是誦持的三個程序,相關的內容請詳「日月同輝」本文。

三、注意事項: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讓持咒的功德增長廣大?且遠離一些不必要的過失。以下提出三點請大家注意:
1. 專注虔誠: 因為我們在持咒的過程當中,主要的就是那股心靈的力量。以專注虔誠的那念心,去感應楞嚴咒法的力量,由心力來帶動法力;以心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議,而產生滅惡生善的效果。如前所言,法有許多不可思議的強大功德力量,但是我們這念心一定要保持專注、虔誠才能去感應這咒的功德。 所以在持咒的過程當中,能念的那念心,要儘量保持攝心專注、虔誠恭敬,也就是在過程中主要的是能專注虔誠、虔誠專注。因此有些事情要注意:比方說,要有一個不受干擾的環境,例如如果你在持咒,旁邊有人在看電視那就不恰當,因為那些聲音會對持咒產生干擾,而對看電視的人來說,他障礙了別人持咒,也會有不好的過失。又比方說,旁邊有小孩子在玩,他可能過來碰你一下、叫你一聲,這樣對我們持咒的效果都會產生影響,同樣的對這孩子而言也會引生不良的過失。 所以持咒的人最好能去選擇一個不受干擾的環境,從你開始持咒到結束的過程中,儘量能不受干擾,這是第一個要注意的事項。 其次你要儘量保持色身的清潔,比方說你在持咒之前手去碰過不乾淨的東西、或在持咒之前吃過東西,都應先漱口潔手,儘量保持色身的乾淨,與外在環境的不受干擾,使令我們能專注虔誠,這是第一點。
2. 加強觀想: 持咒時為增強效果,可以在前面七句咒語當中,做一些觀想。觀想有三階段: 第一、在持咒時觀想有一道金色的陽光,慢慢的雲集到我們的頭頂上。 第二、觀想金黃色的光明慢慢的從頭頂灌入我們的身心世界,而隨著金黃色的光明進入,我們體內原有的污濁穢氣,慢慢的從腳掌排出來,跟大地結合成為大地的肥料,也就是觀想光明進來濁氣排出。 第三、觀想我們全身充滿金黃色的光明,然後光明慢慢的擴大,跟宇宙間十方諸佛的無量光,最後結成一體。 我們在持咒的前面幾句咒語當中,做以上的觀想就能夠加持自己;如果要加持別人,則要觀想對方形像,然後你的咒語化成一道光明,從他的頭頂灌進去、濁氣從腳掌排出,最後他的身體充滿了金黃色光明,這是加持別人所做的觀想,以上是觀想對我們持咒所產生幫助的效果。
3.持咒心態: 持咒時一定要避免對立的心態,特別是瞋心。如果用對立或瞋恨的心態持咒,當面對鬼神或是冤親債主時,可能會傷到對方,這就有損於我們的慈悲的德行,也會跟眾生結下惡緣。希望各位在持誦時,內心保持著慈悲心、柔軟心、平等心,儘量與我們的真如本性相應,以一念真實的慈悲心,感應無量無邊功德的咒語,這念心和法才能真實的相應,一方面也不會造成不必要的過失。所以希望各位持咒的時候能安住在慈悲心、柔軟心、平等心這很重要。 以上三點為持咒時應注意的事項提供給各位參考。

2022-07-21
05:19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32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32《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

第132.大佛頂首楞嚴經卷10。五陰:生因識有,滅從色除。流通分:如來歎述,大眾歡喜。

追答併銷次第。經文:
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

結勸傳示。經文:
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流通分:如來歎述,明滅惡力用。經文:
阿難!若復有人,遍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於意云何,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否?

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遍,皆施珍寶?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是人罪障應念消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明生善力用。經文:
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業。

大眾歡喜。經文:
佛說此經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諸他方菩薩、二乘、聖仙童子,並初發心大力鬼神,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32.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五陰:生因識有,滅從色除。流通分:如來歎述,大眾歡喜。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 308頁,己三、追答併銷次第。
這一科就是說明五陰的它的一個銷除的次第。我們看經文:

(經文)『此五陰元,重疊生起,生因識有,滅從色除。
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我已示汝劫波巾結,何所不明,再此詢問?』

說這個五陰的根元是重疊次第而生起的,它這五陰的生起,我們前面講過五陰的生起是由顛倒生,一念的顛倒想生起的;也就是說,五陰不是我們本來就有的,這個地方很重要!我們本來沒有五陰的、沒有五陰的;這是一念的顛倒而生起,這個生起它不是同時生起,它是一個一個生起的,說是『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當它生起的時候呢是先有識陰、然後才有行陰,乃至於才有色陰;但是滅除的次第呢,是從外面滅除、先滅色、再滅受、再滅想,乃至於行跟識。

所以說是『理則頓悟、乘悟併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我們在修理觀的時候,那是說「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當然一空、一切空,當下成就『乘悟併銷』同時銷滅五陰的執取。但是在事相的修學,那你可要一個一個對治、一個一個銷滅了,理觀跟事修是不同的;理觀是同時的現前,事修是要一個一個銷滅的。

我現在已經很清楚的指示這劫波羅巾的六結,是六根裡面的六結,它的生起跟銷除的次第,你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可以再來詢問。

這個地方是說:「我們剛開始一念的清淨心嘛!對不對?後來一念妄動、迷真起妄,就離家出走了,離家出走以後,就在五陰裡面打轉,回不了家了,就是整天就活在五陰當中。我們今生有一個五陰,來生也有一個五陰,然後久了以後呢?就亡失我們的本來面目了;就像一個小孩子,誒、我不知道我家在哪裡了?這怎麼辦呢?

大慈悲的佛陀就出世了,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講了很多的語言文字的相狀,我慢慢的讀…哦!原來我本來面目不是這樣子的!我們就找到了家!找到了家,我們現在開始返妄歸真,開始破妄,在顯真的過程當中,這回家的路你得一步一步走;破除虛妄、先破外境的執取,先破色陰;你看我們在破「根塵識」、先破那個塵。然後再破根、根裡面的感受,然後再破識的想,識就包括想行識,都在這個識裡面;「根塵識」先脫塵嘛!遠離…我們先跟外境保持距離,然後再遠離我們心中的感受、六根的感受,再破除我們心中的想像,它這個銷滅的過程是有次第的,是由外而內,就像我們脫衣服一樣。你穿了五件衣服,肯定是先脫外面的那一件,再脫第四件、再脫第三件,你不可能說第五件衣服不脫,就脫第四件衣服,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五陰它是重疊生起的,所以銷滅也是要次第的銷滅,是這個意思。我們看:

戊二、結勸傳示

(經文)『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開通,
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
令識虛妄,深厭自生,知有涅槃,不戀三界。』

這一段是佛陀對我們最後的、總結的開示:說『汝』等,包括了與會的大衆,也包括我們末世的弟子,我們應該將此五種妄想的根元,所謂的五陰的五種妄想的根元,『心得開通』!好好的去深入的觀察;說是色陰,為什麼就是堅固的妄想,乃至於識陰,為什麼它就是一種顛倒妄想?你要很清楚的開悟通達;這個講到自受用。

『傳示將來末法之中諸修行者』,而且要將此這種五陰虛妄、所謂的五陰本來虛妄,我們的真如本來具足,所謂「達妄本空、知真本有」這樣的一個法門,傳給末法的修行之人;讓他知道「把心帶回家」。你要先知道家在哪裡、你不要修了半天,還在五陰裡面打轉,還沒有上高速公路;那你這個、就是還沒上路嘛!你根本還不認清路頭嘛!
所以呢『令識虛妄,深厭自生』,你能夠如實的了知五陰是虛妄的,那麼這種深重的厭離之心自然生起。能夠了知涅槃的真實功德是本來具足的,我們就不再貪戀三界。

所以你看我們大乘佛法的「菩提心」,我們一旦談菩提心,你肯定要談「空正見」,這兩個是分不開的。只有菩提心、沒有空正見,這個菩提心啊很快退失掉。

菩薩的願力是要有智慧作基礎的;你看它這個地方,就講『令識虛妄』,你那個深重的厭離心,才能夠生起;你看我們為什麼要產生厭離?因為我們觀察這個三界的快樂,我們一個人喜歡快樂嘛!人是追求安樂,但是三界的快樂是有過失嘛!你看五陰、五陰好不好?我們凡夫也覺得:誒、五陰有時候給我很多快樂,吃一個美好的東西,我也覺得很快樂!但是這個地方有什麼問題?為什麼佛陀要我們了解五陰的虛妄,就是說:好,我們現在不想回家,我就活在五陰當中,這樣好不好?不好!因為你利用五陰創造出來的快樂有兩種過失,至少兩種過失;

第一個「無常敗壞」的過失,你過去生很辛苦的布施、持戒,創造一個快樂的五陰,但是你經常能夠擁有嗎?不可能!你要死亡的時候,什麼都破壞了,你不是空歡喜一場嗎!所以無常敗壞,讓我們感到怎麼樣?感到「弟子心不安」嘛!你不安穩嘛!你不知道明天起來的時候,你五陰還在不在啊!比如說,你今天住在一個很好、很漂亮的房子,這個房子是地震帶,你不知道,你睡著了以後、第二天起來的時候,房子還在不在?你會覺得快樂嗎?你內心不安穩就不可能快樂!所以這個五陰所創造的快樂是不安穩的,有無常敗壞的過失。

第二個、它有三惡道的過失,你利用五陰來追求快樂,你肯定帶動煩惱,因為它本來就是煩惱構成的,它的本質就是煩惱,煩惱就會帶動罪業;有罪業就有未來三惡道的痛苦,所以你用五陰來創造快樂,你來生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佛陀常常講一個譬喻,說你吃刀上的蜂蜜,而這個蜂蜜很甜美,但是這個蜂蜜背後、有一把刀,把你的舌頭割傷。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想要追求快樂,身為一個有情衆生這可以理解,但是你要追求沒有過失的快樂,就是說你想吃蜂蜜,但是你不要去吃刀上的蜂蜜啊!佛陀沒有叫你不要吃蜂蜜,你要吃桌上、放在瓶子裡面的蜂蜜;你去拜佛、誒內心有法喜充滿,你這邊有十塊錢、你保留五塊錢,你把五塊錢幫助別人,你也產生快樂!這種快樂是功德相,你這種快樂,會創造來生的快樂;我們應該追求那種沒有過失的快樂!

這個地方就是你要用智慧觀察,才能夠堅定你所發的願力,所以願力是跟智慧有關係;觀照力會引導你的誓願力,所以這個地方,佛陀告訴我們說:我們要知道真如本性是具足無量的、沒有過失的功德,而你的五陰身心世界這種快樂、是夾帶過失的,無常敗壞的過失!有來生三惡道的過失!你要好好的清楚的了解,這樣子才能夠堅固你的菩提心的。我們看:

甲三、流通分(分二:乙一、如來歎述,乙二、大衆歡喜)
流通分當中分二段,第一段「如來歎述」,第二個「大衆歡喜」。

乙一、如來歎述(分二:丙一、明滅惡力用,丙二、明生善力用)
當中分二段「丙一、明滅惡力用,丙二、明生善力用」;就是我們好好的去受持本經、弘揚本經,有什麼樣的滅惡的功德。

丙一、明滅惡力用

(多功較量─問)『阿難!若復有人,徧滿十方所有虛空,盈滿七寶,
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養,心無虛度,於意云何?
是人以此施佛因緣,得福多不?』

佛陀經常用校量的方式,先講出一個情況,然後再作對比。說假設有一個人,這個人做什麼事呢?他用徧滿十方的虛空,這個虛空很大,把虛空把它裝滿了七寶,然後再用這麼多的珍寶,去供養十方的微塵諸佛。你看,用這麼多的珍寶去供養這麼多的佛,而且是一一的親自的去『承事供養』,不是說你用寄的、寄過去,是人直接走過去,而且內心當中是『心無虛度』,內心當中對每一尊佛都是保持那種念念之間的虔誠恭敬,你這不可思議了!心力也不可思議!所供養的珍寶也非常的多,那麼供養的又是十方諸佛,這個人、這樣的一個布施的因緣;佛陀問阿難尊者說,你認為這個福報是不是很多呢?提出這個問。當然這個問題,阿難尊者就回答了。

(回答)『阿難答言:虛空無盡,珍寶無邊。
昔有眾生,施佛七錢,捨身猶獲轉輪王位,
況復現前虛空既窮,佛土充滿,皆施珍寶,
窮劫思議,尚不能及,是福云何更有邊際?』

阿難回答佛陀說:虛空是無有邊際的,所以虛空裡面的珍寶,當然也沒有邊際。這個地方是說他能布施的心量是廣大無邊的,能施的心不可思議。第二個講到他所布施的佛陀,是最勝第一的福田,也不可思議!

他舉出一個例子,說過去有一個衆生,這個地方古德註解上說,這個衆生指的是誰?是阿那律尊者。阿那律尊者他曾經用七錢,這個數量很少,你看才七個錢,跟前面那個無量的珍寶比起來,太少!那麼用這七個錢,但是他供養是一尊佛,他不是供養無邊的佛,是供養這麼一尊佛,來生猶獲七生七世的轉輪聖王。你看,他是用七錢供養佛陀,尚且七生轉輪聖王,享受七寶千子的福報,更何況你現在用現前無窮盡的虛空的珍寶,來供養充滿十方佛土的諸佛;都以這麼珍貴的珍寶,而且用這麼虔誠恭敬心來供養,這個福報,以我阿難來說,我用窮劫的時間來思議,也算不出來!這個福報又怎麼會有邊際呢?

這是一個佛陀跟阿難尊者的回答,先提出這麼一個廣大的福報來讓我們想像,因為我們要想像,一定要怎麼樣?要對比嘛!凡夫的思考是二分法,二分法要對比,先安立一個很大很大的功德,然後再來對比。佛陀這以下就正式對比了。

(顯經功超)
(極惡因果)『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
若復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羅夷,
瞬息即經此方他方阿鼻地獄,
乃至窮盡十方無間,靡不經歷。』

佛陀這個地方又講出另外一件事情,講之前,佛陀先證明「佛陀是不妄語」,說身為一個佛陀,他的特點就是他講的話是不虛妄!佛陀一生當中,他要嘛不講話、保持默然,表示這件事情還不確定;說誒、佛陀!我會不會往生?佛陀不回答!佛陀只有為初地以上的菩薩才授記,因為我怎麼知道你會不會往生呢?這個地方充滿變數嘛!佛陀不為不定聚的衆生作任何授記,所以佛陀不回答。但是佛陀一旦回答,就是真實不虛了。佛陀的口、叫金口,一講出去的話,是三世不改,所以佛陀講的話是沒有虛妄;在沒有虛妄當中,佛陀就以他不虛妄的真實語講出以下的話了。

說有一個人,這個人他過去造了聲聞的四波羅夷,這個地方「具」什麼叫具?就具足哦!四重戒法全部都破了,而且也破了「菩薩戒」的十波羅夷,當然這個罪就特別的重!那他在這麼重當中,他的時間也不多,『瞬息』就是他可能生命也快結束了,馬上就要經歷他方的阿鼻地獄;此方的阿鼻地獄結束以後,再經過他方的阿鼻地獄,乃至於他要次第輾轉的窮盡十方世界的無間阿鼻地獄,都要經過;這個人罪太重了!那怎麼辦呢?

(暫時弘經)『能以一念,將此法門,於末劫中,開示未學。』
(罪滅往生)『是人罪障,應念銷滅,變其所受地獄苦因,成安樂國,
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萬倍、千萬億倍,
如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說這個人造了這麼重的罪,但是他能夠以一念的、將此「首楞嚴王三昧」的法門,在末法當中『開示未學』,就是顛倒衆生整天就是心外攀緣的這些人,這個『一念法門』,《楞嚴經》就是在講「一念」而已嘛!一念的相應、一念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就做這件事情。

『是人罪障,應念銷滅』,這個人的罪障,就一念之間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就當下銷滅。而且他的業也改變了,他的念頭改變以後,他的未來的果報就改變了。他本來要到地獄去的,變成一種安樂國;那麼他的福報呢?也超過前面的用無量無邊的珍寶布施十方諸佛的功德百倍、千倍、萬倍,『乃至於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這個地方是說明我們用有限的財富來布施,跟用佛法的修行是不一樣!這叫做福報跟善根的比較,其實這個就是「福報跟善根」的比較。

福報啊!它的情況有什麼缺點呢?在《智度論》上說,我們修習善業它沒有解脫分;我煩惱很重、我布施了以後,回來以後、煩惱還是很重!它對煩惱沒有對治的力量。你看,你修了很大的慈善事業,回來以後煩惱還是很重!只是說在這麼多煩惱當中,上面有一個善業把它壓住,叫如石壓草;煩惱都沒有對治,你修了一輩子福報,煩惱還是跟你以前完全原封不動!因為福報不是對治煩惱之因。

但是你修「止觀」就不一樣了!你心中會產生「解脫分」,會產生光明,它對煩惱有對治力,它有返妄歸真的力量,那可不得了!那是一個生命的改變。所以說我們修習福報呢、是生滅的因緣,而修學善根呢、是生生世世的一種根本上的改變;一個是沒有解脫的力量,一個是有解脫的力量,那當然不同!

古德對於這樣的一個佛陀的開示,他的註解說:為什麼一念的相應、能夠滅這麼多的罪業?能夠增長這麼多的福報呢?古德說,因為「達妄本空」何罪業而不銷?你知道我們的整個五陰身心,你造罪是根據什麼?你就是根據五陰身心去造罪的嘛!那麼你當初的這個造罪的心、本來就是畢竟空的嘛!覓心了不可得嘛!那麼何罪業而不銷呢?「知真本有,何功德而不成?」你知道你的本性是清淨、本來具足,何功德而不成呢?

也就是說,我們一念的相應,已經成就一個成佛的種子,一個未來的種性成就了。這地方的功德,就在這個地方,他產生了滅惡生善,因為他直接的正念真如啊!產生的力量啊!蕅益大師說是「滅業障如翻大地」,是從根本大地上的轉變。一個人要銷業障,你一定要覺悟真理,沒有其他的方法!不是說整天在那邊懺悔;蕅益大師說,那是吃止痛藥而已!懺悔以後、你以後還繼續造罪,因為你沒有真正的覺悟嘛!蕅益大師說,真正的懺悔,你要真實的覺悟到「達妄本空,知真本有。」才正式的懺悔,那是發自內心的根本的懺悔。

丙二、明生善力用

(經文)『阿難!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呪,如我廣說,窮劫不盡,
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至菩提,無復魔業。』

這個地方講到增長我們大乘的菩提善根;『若有衆生』能夠經常的讀誦這部經,能夠誦持〈楞嚴神咒〉,那這麼多的功德,如果以我佛陀的角度來廣泛宣說:那是經歷了窮劫都不能夠去窮盡的。如果能夠依我所說的「首楞嚴王三昧」的法門,來『依我教言』,就是去宣揚這個法門,成就利他的功德;『如教行道』就是自利的功德,那麼你這樣子,自己受持、為別人演說,你有什麼好處呢?你從凡夫位到無上菩提,你經常知道「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經常知道「達妄本空知真本有」,起碼你在過程當中不會招感魔業。

這個地方「魔業」包括什麼?包括不會招感凡夫的罪業,也不會招感外道的邪見,也不會招感二乘的偏空涅槃;你在整個回家的路你會怎麼樣?直趨無上菩提,不會有中間的差錯。你看我們剛開始大家都發菩提心,一直往大乘的無上菩提走,但是越走人越少,很多人都不曉得跑哪裡去了!有些人跑到外道,有些人跑到二乘去了,他就是沒有好好的把整個過程,很清楚的弄清楚。這很可惜啦!初發心很好,那麼中間就產生差錯了。我們看:

乙二、大衆歡喜

(經文)『佛說此經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及諸他方菩薩、
二乘、聖仙童子,並初發心大力鬼神,
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佛陀宣說了這一部《首楞嚴經》的法門以後,與會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乃至於一切的六道凡夫,這當中的天人、阿修羅,還有他方世界的菩薩、二乘的聖人、聖仙童子,這個『聖仙童子』指的是誰呢?古德說是內修聖道、但是外表是現出仙身,以及初發心的、這些所謂的護法尊神、金剛藏王菩薩等等;皆大歡喜、作禮而去。

這個法門就是…,佛陀講完以後,當然大家表示歡喜,就是他自己有受益才會歡喜;他真實的了解。就是說我現在還沒辦法回家,但是至少我知道回家的路,把心帶回家!至少我們整個修行的方向明確了,那這個以後就慢慢走,至少修行啊、可以走得慢一點,至少你不會走錯,走錯就糟糕了!走慢、你還有希望,所以我們研究這一部經,起碼有什麼好處呢?認清路頭!認清回家的路。好,我們看第肆科、最後一科:

肆、結示勸修(分三:甲一、安住真如。甲二、成就三不。甲三、功德超勝。)
《楞嚴經》當然它把生命分成真實跟虛妄,那首先我們要怎麼樣?破除虛妄、安住真如,這第一件事情。我們看第一段:

甲一、安住真如

(真妄不二)『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我們把這個重點再複習一下,就是說我們在生命當中有分成兩部分,一個是『浮塵諸幻化相』,就是外在的五陰的相狀,這個相狀是什麼呢?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它只是一個虛妄的暫時的假相,這是一部分。第二個、它內在的體性是真實不變的功德;所以本經先把生命區分成兩塊,一個是虛妄的假相,一個是真實的功德,先這一部分。

(觀相元妄)『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
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這個『虛妄』是什麼相貌呢?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別離而滅,所以它是怎麼樣?生滅之法,是暫時之法;我們沒有主導性的。

(觀性元真)『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
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而我們的真實之法呢?是『常住妙明,不動周圓』的一種真實的功德。這個地方是講到一個觀念,說『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真中本來沒有妄。一個菩薩不容易啊!他面臨的是內心無量無邊的煩惱,要面對無量無邊的罪業,那他怎麼辦呢?他「云何應住」呢?他憑什麼說是「衆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這句話,他用什麼理由講出這句話呢?其實靠這句話嘛,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在一念的心性當中,本來就沒有煩惱,本來就沒有罪業,這個菩薩才能夠安心的安住下來,那只是一種緣生緣滅的假相嘛!那都是可以銷滅的嘛!

所以這個地方的勝解,會影響到我們菩提心是不是真實的發起來,就是本來沒有煩惱、本來沒有罪業、本來沒有生死;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勝解的觀念,正念真如,或者我們說「安住真如」。你經常要遠離五陰的假相,安住到你真實的心性,這第一件事情。

甲二、成就三不(不迷、不取、不動)

成就三不:「不迷、不取、不動」。你不是安住就沒事了!五陰身心它可不會放過我們的!因為過去我們跟它打成一片,太熟悉了!你對治它、它肯定要反彈的嘛!真妄交攻;所以它才會有這五十種陰魔。那怎麼辦呢?你不要亂動,不迷、不取、不動,你不要亂動、它就消失掉,你一亂動你就完了!五陰的魔境要的、就是你亂動,「一念差池全體殘」。【註:依靈峰宗論本文】怎麼能夠不亂動呢?我們看看這個道理是怎麼說的:

(客不成害)『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
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
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鄰,
不日消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

『然彼諸魔』這個『魔』由兩方面來說,第一個是什麼呢?你的冤親債主他不會放過你的!過去生我們對不起他,你現在想要往生淨土,他不同意的!這也是一種魔障,冤親債主。第二個、這個「大力鬼神」,魔王當然不會親自找你,他根本不把我們當一回事,他派大力鬼神來干擾你就夠了。這兩種人看到你在那個地方念佛,要求生淨土,心情大怒非常生氣!但是這個地方,有一個地方我們要知道,他生氣是他生氣,『彼塵勞內,汝妙覺中』,誒、他安住在一種生滅顛倒的妄想當中,我們安住在清淨的妙覺心中,咱們兩個是不同的道路;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

這個地方講出一個譬喻:『如風吹光,如刀斷水』這兩個,第一個、風跟光的譬喻,你看風這樣吹來吹去、光明會動搖嗎?當然光明不會動搖嘛!『如刀斷水』刀可以把水斷掉嗎?斷不了的!所以說,這個真跟妄是不能夠接觸的,你看他活在妄想、你活在真心,這兩個是兩碼子事嘛!

『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鄰,不日消殞』,這講到另外一件事情,不但是各走各的,而且呢還邪不勝正。怎麼說呢?佛陀說:我們修止觀的人就像一個熱湯一樣,魔王、冤親債主活在妄想當中,他就像堅冰。諸位你想想看,是堅冰把熱湯消滅、還是熱湯把堅冰消滅?當然是熱湯把堅冰消滅!我是熱湯、你一靠近我,你就融化了嘛!這是邪不勝正的道理嘛!

所以『徒恃神力,但為其客。』所以這個魔王、冤親債主在那個地方很生氣!但是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他只是客人,客人就是,他沒辦法主導我們。真如本性充滿了正氣,活在妄想是幽暗之氣,它怎麼能夠干擾你呢?但是他不能干擾我們!的確我們看到很多人被魔境一干擾的時候真的退轉了,那怎麼回事呢?看下一段:

(迷亂由主)『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原來不是冤親債主破壞我們的戒定慧;會『成就破亂』戒定慧是我們的主人迷惑顛倒了,客人才有機可乘;你自己顛倒了,不堅持真如了,你從真如當中退出來,活在妄想,他才有辦法對治你!我們在正念真如的時候,活在光明當中,黑暗不敢靠近,但是你一離開光明、黑暗就進來,所以你不能離開三寶,離開三寶你就完了。你說誒、修行很辛苦啊!你不修行、更糟糕!問題在這裡。不是說修行很辛苦,你難道還有其他選擇嗎?你修行這個光明是把你保護住,外面很多魔王,恨不得你趕快出去,你一退轉、魔王就把你抓住了,等你很久了。所以你那一分、主人你不能迷惑啊!你一迷惑、你的光明消失了,魔王就有機可乘了!所以我們是:自己傷害自己才有辦法,那怎麼辦呢?

(悟則必勝)『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
陰銷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
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所以我們在面對魔境的時候,你肯定在修學過程當中打了妄想。沒關係!趕快把正念再提起來,安住在禪那當中,安住在真如心中;只要我們心中保持一念的覺悟而沒有迷惑,魔王是『無奈汝何』;前面說過嘛!他活在妄想、你活在真如,他是黑暗、你是光明,他怎麼拿你有辦法呢!所以我們不斷的堅持真如,這個五陰的魔境慢慢慢慢就被光明所銷釋了。

魔境都是屬於幽暗之氣,我們真如是屬於光明之氣,所以時間久了、自然自動銷失,他怎麼敢留下來去破亂你的禪定呢?我們會被魔境所干擾,表示你沒有堅持光明,所以很多人說:「為什麼有黑暗」?因為你沒有堅持光明,你堅持光明、黑暗就銷失掉。

所以我們打佛七的時候也是這樣子,你看有些人,念佛的時候,念了三天,誒、他就上路了,佛號念得非常好。有些人念了三天,心都還是亂七八糟,你說:我妄想很重。這不是理由,這跟妄想重不重沒有關係!每一個人要打佛七,妄想都很重啊!哪一個人妄想不重啊!關鍵是你有沒有堅持佛號,不是說妄想重不重。你堅持佛號,佛號是清水珠,「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你堅持佛號、妄想就消失了嘛!

所以打佛七,看誰能夠上路,就是誰對佛號的堅持,誰對佛號的歸依心強,誰就上去了。這個真如本性的道理,也是這樣,你要堅持真如,妄想自然消失掉。不過那一份的堅持是來自於勝解,你要如實的了解。看:

甲三、功德超勝

(迷故成障)『眾生迷悶,背覺合塵,故發塵勞,有世間相。』

作一個總結,說是衆生怎麼就有這個六道輪迴的痛苦呢?是不是上帝創造的呢?不是!是我們一念的迷惑顛倒的心,我們背離了我們的真如的覺性,而去追求外在的塵勞,所以才招感了煩惱業力,才有這種六道之相,所以這個六道的痛苦,是一念的妄想變現出來,是自己創造出來,是一念的妄想。那麼佛陀的功德是怎麼來的呢?

(悟則功超)
『我以妙明不滅不生,合如來藏,而如來藏,唯妙覺明,圓照法界。
 是故於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
 不動道場,徧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
 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裡,轉大法輪。』

說佛陀的功德不可思議!你看他『一為無量,無量為一』理事無礙,『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事事無礙,內心安住『不動道場』,同時普徧十方;他的法身能夠含徧十方的無盡虛空,在一個小的毛端當中、現廣大的寶王剎,在小的微塵裏當中,現廣大身、轉大法輪。為什麼佛陀有這麼多功德呢?因為他隨順於一念的妙明不生滅心,而順從於如來藏,所以開發這個功德。所以,總結:

(結示勸修)『滅塵合覺,故發真如妙覺明性。』

因為他遠離了世間的妄想,順從真如本性,所以把真如的功德開顯出來。這地方的總結,講出一個非常重要的道理。我們生命當中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我們還是活在過去、還是順從我的妄想,我想要幹什麼就幹什麼,那就完了!你今生沒有希望、來生更沒有希望!你就是走上一個顛倒痛苦的道路去了,你自己選擇的。痛苦了很久,總有一天,你覺悟了!你再讀《楞嚴經》,還得乖乖的回來,還是要走這條路,因為你沒有其他路可以走,你要離苦得樂、只有回到真如,所以我們現在繼續選擇「隨順妄想」,那就是『故發塵勞,有世間相』,佛陀也救不了你!

第二個、我們順從真如,正念真如,順從真如、順從彌陀的本願,誒、我們的生命…我現在不夠好,但是我們慢慢慢慢走向光明、走向功德,這當中就是看你:要覺悟不覺悟嘛!你的心、痛苦也是它,快樂也是它!你要順從妄想,那就生死流轉;你要順從真如,那就創造功德;生命就在你一念之間。當然這一念的抉擇,你要花很多很多時間的學習,包括生命中的經驗,你才能夠產生強大的扭轉力量。

這地方是說,當然我們要改變自己、不是那麼容易,但至少你要先承當;先相信你有真如本性,你先相信五陰身心是生滅的、是痛苦的,先相信這件事情,先給自己生命的方向先明確,返妄歸真,然後再配合念佛,禪淨雙修,那就更殊勝了。

我們這部經,剛剛在上課之前講過,《楞嚴經》是破除虛妄,它的定位是「破除虛妄」,至於「開顯真如」的功德這一部分,就是未來我們,比方說《梵網經》《法華經》《華嚴經》這一部分,如果有因緣的話,那我們就知道怎麼樣依止真如,依體起用,積功累德,創造萬德莊嚴。但是這部經,起碼它告訴我們,怎麼去遠離妄想、怎麼去安住真如。

我個人認為:即使你不修《法華經》,不修《華嚴經》,你能夠用本經的「不隨妄轉」,你說我妄想很多,但起碼我能夠安住真如、不隨妄轉,然後再配合佛號,你肯定可以往生!我不敢保證你今天能夠成就很大功德,你要成就功德,那你要修《梵網經》;怎麼去發起菩提心,斷惡修善度衆生《法華經》。但起碼你修「首楞嚴王三昧」能夠做到怎麼樣?不隨妄轉,心常覺照,不隨妄轉。煩惱很多、但是我還是正念分明,你煩惱、打你的,我安住到我的真如;那麼這個時候,就像懺公師父常說的:「在本來無一物當中,把佛號提起來。」就是一方面順從真如,一方面順從本願,達到臨終的正念,肯定可以做到。你說誒、積功累德到了淨土以後再做也可以,也可以!所以本經,我覺得它在整個菩薩道當中破除虛妄、安住真如,這個地方的確是我們整個修學宗旨。

好!我們今天的課,這整個《楞嚴經》跟大家學習到這個地方。好!我們迴向!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4
42:05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31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31《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

第131.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別示五陰: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廣答五陰本妄想:明「色陰」惟是堅固妄想。經文:
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醋出?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明「受陰」惟是虛明妄想。經文:
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明「想陰」惟是融通妄想。經文:
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明「行陰」惟是幽隱妄想。經文:
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明「識陰」惟是顛倒妄想。經文:
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實精真,不容習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睹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於後忽然覆睹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薰,有何籌算?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非汝六根互用合開,此之妄想無時得滅。故汝現在,見聞覺知,中串習幾。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結成。經文:
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超答詣何為界。經文:
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31.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五陰本是妄想所成。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305頁。【庚二、別示】

本經在整個大乘佛法修學當中的一個定位,古人講「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本經的主要特色就是要使令我們覺悟生命的真實相,這當中佛陀是把我們的生命分成兩部分來觀察:第一個、是屬於真實的部份,第二個、是屬於虛妄的部份。這兩個部分我們應該怎麽去如實的觀察呢?當中有兩種差別:

第一、是從生滅跟不生滅這一部分來觀察,五陰的身心世界是生滅變化的,是我們沒辦法作主的,是變來變去的。比方說,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跟前生的身心世界那是不一樣的,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跟來生的身心世界也不一樣,所以它是一個生滅變化的,而我們真實的心性它是不生滅的,永遠是這樣子的。本經常常說,主人是不動的,客人是變來變去的,所以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不管你過去是由善業所招感的或者是罪業所招感的五陰身心,總而言之「饒汝千般快樂,無常終須到來」,它有一天會被無常所破壞,這是我們第一個覺悟「它是變化的」。

第二、這個五陰身心它基本上是帶有過失的,從佛法的角度,我們眾生的五陰是由煩惱所招感的,一念的無明妄動才有的。所以煩惱所招感的是一種痛苦的果報,所以我們的五陰身心本質是苦的。欸!說我平常也有些快樂,這種快樂是夾雜過失的快樂,以佛法的角度,這種快樂是不安穩的快樂。說是一個美好的食物裡面有毒藥,雖然這食物吃起來很甜美,但是長久來說終成大患。

所以佛法對於有過失的快樂是持否定態度的,只有我們安住在真如本性,那種快樂才是安穩的長久的快樂。所以我們在修學大乘佛法,你一定要對你的生命要如實的了知兩個道理:第一、我們的身心世界是無常敗壞的。第二、我們的身心世界是帶有過失、帶有痛苦的,這個本質是不能改變的。

這兩種觀念就帶動了整個本經的所有修學,所以我們為什麽要破妄顯真,它的理由就是,因為虛妄的東西是暫時的是痛苦的,所以你肯定要破壞,你要離苦得樂,你要究竟的處理生命的問題,你一定要把虛妄的五陰破壞掉。這個破妄顯真就變成整個我們《楞嚴經》修學的宗旨。實際上,破妄顯真也等於是整個大乘佛法的修學宗旨,每一部經都是「破妄顯真」,不過本經在破妄顯真,它比較偏重在破妄這一部份,修我空觀、法空觀來破除五陰的假相「安住真如」。所以本經從文字上來理解,你說它開顯真如這一部份講的不多,我們只能夠說「安住真如,破除虛妄」。你要看《法華經、華嚴經》那就不同,那是把真如本性的功德妙用完全顯現出來,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那是真的是在顯真,顯真如的不可思議的妙用。

但是本經我們來看,都是在教我們怎麽樣能夠攝用歸體,或者說把心帶回家。本經是要我們從虛妄而回到真實,從真實當中再出發這一部分那就交給《法華經、梵網經、華嚴經》這一部分來說明。所以本經的定位就是「破除虛妄」扮演了重要角色,把你的基礎打好,說這個杯子你還沒裝甘露水,但是起碼你先把這個杯子洗乾淨,那你以後所作的六波羅蜜,全部是一種成佛的資糧,全部是一種稱性的功德。你沒有經過《楞嚴經》的過程,杯子沒有洗乾淨,你依止虛妄的心來布施、持戒、忍辱,所有的心都是虛妄的,你的杯子沒洗乾淨,裝了所有的東西通通都是染污的。所以我們可以這樣講,每一個修學大乘佛法的人,這部《楞嚴經》這一關是必修的,是基礎的課程,因為你要先破妄,你才有資格顯真。

所以本經在破妄這一部份,佛陀講得非常詳細:第一、你要怎麽破妄,要怎麽正念真如。第二、你在破妄的過程當中妄想會開始「真妄交攻」,妄想會反彈!你要怎麽辦?你要如何保持「不迷、不取、不動」!也就是說你要怎麽去安住,安住了以後在過程當中遇到障礙又怎麽去調伏。本經在整個破妄的過程當中,引導菩薩「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是講得非常的詳細了。可以說為我們未來行菩薩道打下一個堅固的一個基礎,一個不生滅的基礎。

【庚二、別示】這一段是佛陀回答,五陰本是妄想所成,前面是總明,這以下是別示:
(分五:辛一、明色陰惟是堅固妄想。辛二、明受陰惟是虛明妄想。
辛三、明想陰惟是融通妄想。辛四、明行陰惟是幽隱妄想。
辛五、明識陰惟是顛倒妄想)

【辛一、明色陰惟是堅固妄想】
前面佛陀在講到五陰魔境的時候,佛陀是把色陰惟是「堅固妄想」這個名詞講出來,但是為什麽?我們的色陰是堅固妄想!它的理由在哪裡,佛陀沒有詳細的說明。所以在這一科佛陀就解釋它的理由,說為什麽我們內在的根身、外在的山河大地,都是堅固妄想所變現出來的呢?佛陀把這個理由講出來。

(體因想生)『汝體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則不能來想中傳命。』

這地方把色陰當中的其中一個部份,最重要以我們的身體來作說明。我們的身體是從什麽地方而來呢?

首先、是因為父母的這種情愛之想,就是你要投胎必須有父親母親彼此之間的情愛之想。其次、是「汝心非想,則不能來」,這當中我們自己也要有一個愛憎之想,比方說我們今天是一個男眾,我們對女眾有貪愛心,對男眾就有瞋恚之心,而女眾剛好相反。總而言之,我們今天會來投胎,我們自己要動一種很堅定的憎愛之想,這樣子就在想當中就去傳續相續我們的命根。我們死了以後,為什麽又創造一個色身呢?因為這當中有三個人的想像力創造出來,第一個、你父親的想像力,第二個、你母親的想像力,第三個、你自己的想像力,這三種想像結合在一起,就把我們今生的生命色身創造出來。

(引喻詳釋)
『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
 懸崖不有,醋物未來,汝體必非虛妄通倫,口水如何因談醋出?』

佛陀講譬喻說:正如我前面所講的一個譬喻說,我們內心想像酸醋的味道,欸!我們口中就引生口水;我們心中想像我們登於高山當中,我們足心就產生酸澀顫抖的相貌。但實際上懸崖並不現前,酸醋的東西也沒有真實的現前。我們的色身假設跟虛妄的想像沒有相通的話,我色身是色身,你的想像就是想像,假設是彼此不相通,那麼口水就怎麽會因為你的想像這種酸醋而產生呢?

我們的色身基本上是深受我們的想像所牽動,所以這個色身它的本質就是想像,跟想像有關係,因為你是從想像而生,所以你就會隨想像而變化。

(結示立名)『是故當知,汝現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

我們的色身是我們的「第一個堅固的妄想」!
這個「堅固」就是說,你那個想像是很明確很堅定。比方說你臨命終的時候,你那時候心中對於娑婆世界有很堅定的貪愛想像,你就來娑婆世界投胎了。你臨命終的時候對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七寶池八功德水,產生很堅定的想像,「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那你就到極樂世界去投胎了。從本經來說,強調臨命終的一種堅固想像所創造出來的。當然從《唯識》的一種等流性,你臨命終的想像就是你平常累積出來的,所以說我們的色身是跟我們的想像力有關係。應該是這樣講:你今生的色身是你前生的想像力所創造出來的!那麼我來生要去哪裡呢?你不要去算命,就看你一天當中,你大部分都是往哪一個方向想,一個人差不多到了四十歲,最多五十歲,你來生的相貌大概已經畫出來了,因為你平常都在那個地方想像嘛!點點滴滴那種堅固妄想已經把你來生的色身,來生的外在環境的這個圖畫已經畫得差不多了。

除非你用很大很大的止觀力量徹底的懺悔改變,否則你大概就是往那個方向走。所以我們說:你前生的想像創造今生的色身!你今生的想像又創造來生的色身!生命就是這麽一回事!

【辛二、明受陰惟是虛明妄想】
這個也是妄想,但是它是虛明,沒有像前面那麽的堅定,它是一種比較虛妄不實,變化不定的一個想像。

(轉想成受)『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澀。』
(結示立名)『由因受生,能動色體,汝今現前順益違損,
二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

正如前面所說的,當我們心中想像自己臨於高山之想的時候,我們的身形就會產生一種酸澀的感受出現。說你沒有真正爬到高山,但是你這麽一想,你就會產生這樣一種酸澀的感受。

由於我們心中的想像,就會產生感受的生起,而這個感受能夠牽動我們的身體,這個感受的自體。也就是說在我們現前當中不管是順境中這種增益的樂受,或者是在逆境當中這種折損的苦受,這兩種的感受在我們心中流動奔馳,這個就是我們的「虛明第二妄想」。

前面的色陰是可以去碰得到的,身體可以碰到,耳朵可以聽到音聲,眼睛可以看得到的,這個「見、聞、嗅、嘗、覺」是五根都是可以接觸的。但是這個受陰就完全是一種比較不是那麽明確的一個物質存在,因為感受是變來變去的,一下子覺得快樂,一下子覺得痛苦。所以它本質是妄想是比較虛明的,是種種變化多端的想像,創造我們這種一時的感受。

我們想像有兩種,一種是經常這樣想的,長時間的想像會影響到你來生的正報依報;但是你偶爾打打妄想,這一時的想像會影響到你來生很多的感受。比方說有些人吃榴槤時他就產生樂受,有些人一吃榴槤就很痛苦。榴槤本質沒有快樂痛苦,就是完全你想像出來的,你認為它好你就很快樂;你覺得它不好,你就很痛苦。榴槤本質不能創造快樂跟痛苦,是你的想像自己創造自己快樂,也創造自己的痛苦,但是這種感受是比較虛明的,比較變化多端的。

【辛三、明想陰惟是融通妄想】
這個色陰跟受陰是比較偏重在外在的因緣,而這個想陰就是通內通外,想陰的力量很大的,它通於外在的物質世界,也通於內在的內心世界,所以叫融通,它可以說是通內通外,當作我們生命的一種通內外的橋樑,所以叫「融通妄想」。

(身念相應)『由汝念慮,使汝色身,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
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

由我們心中的念慮,心中有很多的想像,有很多的分別,才會驅動我們的色身去造作很多事情。比方說:你現在想要去拜佛,你的身體怎麽就會跑到佛堂去呢!你一定心中先有想像,哦!我想去拜佛,我現在要去憶念佛陀的功德,要去讚歎佛陀的功德。你心中一定要先有一個想像「取相分別」後,你才能夠推動你的身口去造作的。哦!我現在要去齋堂,你心中沒有想像,你不可能會有行動的,不可能!而是「身非念倫,汝身何因隨念所使?」但是這地方有個問題了,我們的色身它是一個物質的世界,它不是一個有明了性的心法!為什麽色身它會隨順我們心中的想像所驅使呢?色身是一個無情,我們心中的想像是有情,這彼此沒有關係的啊!

想陰的「種種取像,心生形取,與念相應」;我們心中產生想像以後,我們就能夠生起種種身口的造作,比方我們去拜佛、去齋堂等等,這一切的身口造作都是跟心中的想像相應的。所以說我們想像力,一定有一個想像力是叫「融通妄想」,它是通內通外的,它能夠通於外在的世界,也能夠通於你內心的世界,而這樣的一種通內通外就是我們的想陰。

(結示立名)『寤即想心,寐為諸夢,則汝想念搖動妄情,名為融通第三妄想』

前面的想陰是講到內外融通的。這地方是講「寤寐的融通」,這個「想」有兩種意思,一個是寤,一個是寐;你白天醒著的時候這個想像的心,就是你晚上睡覺的時候作夢的心。所以我們的想是通於覺醒也通於作夢,你白天怎麽想,你晚上就作什麽夢,這個道理是這樣子的。所以說我們心中有所想像,才能夠去搖動我們的身口,作種種妄情的造作,這個就是「融通第三妄想」。

在古德的註解當中說:我們的色陰跟受陰這兩部份,其實都是在承受過去的業力,它只是一種果報。色跟受沒有造業的能力,它就是你前生怎麽想的,你今生就出現了,那你只好認命了!我們對於色身、對於感受主要是認命,但是這個想陰可不同,它是一個非常強的因地,它是一個很強大的造業力,對來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它是一個因地。

在《唯識學》上有一對偈頌說想陰是「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你整個身口二業的造作都跟你的思想有關係。我們看大乘經典,佛陀對我們的想像力有兩種不同的說法:第一、是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這個是一種負面的說法,說你來生為什麽到地獄去呢?因為你造作錯誤的想像,你整天想一些殺盜淫妄的事情,你肯定到地獄去嘛!那麼想像就不好啦?不是這個意思!第二、說「諸佛正徧知海」也是由你眾生心想生(從心想生),你看他為什麽到極樂世界呢!他也是善於利用他的想像力,去思惟極樂世界莊嚴清淨的功德,產生強大的信願而往生淨土去。所以我們今生的想像力,是一個正面的想像或者負面的想像,那會引導我們「動身發語獨為最」,然後這個業力「引滿能招業力牽」會產生一種招感的力量。

所以我們為什麽要讀經典,諸位知道!我們為什麽要不斷的看經典?
因為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想像,我們要從眾生的想像轉成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佛陀平常都在作什麽樣的思想,就是佛陀一天當中,他對生命對眾生他是怎麽想像的?其實我們就是在學佛的思想嘛!學佛的思考模式嘛!我們遇到了有財富,我們應該要學佛陀去布施,養成布施的思考模式,養成持戒的思想,養成忍辱的思想。因為你有這個思想,你遇境逢緣,你自然會有這個行為嘛。所以我們讀聖賢書有什麽好處呢?提昇我們的思想,我們過去是這樣的思想,欸!慢慢提昇,你思想改變,你行為自然改變了。

所以說是「融通妄想」,這個想像通內通外,通白天通晚上,當然也通於善、通於惡。所以這個想陰是在整個五陰當中,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造業的主導者。

【辛四、明行陰惟是幽隱妄想】
這個行陰就不容易覺察,是一個非常幽微深隱,難可了知的微細妄想所構成。

(體遷不覺)『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生,
氣銷容皺,日夜相代,曾無覺悟。』

什麽叫做行陰呢?把這個「化理不住」的相貌講出來,這個行陰是我們身心二法當中一種生滅變化的根本,它是「運運密移」,這「運運」就是一種動態的,相貌是念念的遷變,而且是非常的幽微深隱而不易了知的。這以下舉了四個譬喻:比方說「甲長」你的指甲每天在長,你感覺得出來嗎?比方說「髮生」你頭髮每天在生長,你感覺得出來嗎?或者「氣銷」我們的氣血慢慢的消退,「容皺」我們容貌慢慢的變皺。可以說我們從出生到老,我們的頭髮、我們的指甲、我們的氣血、我們的容貌,每一天都在變化,但是我們自己卻沒辦法去覺察它的存在,而那種變化的力量是行陰來自於什麼?因為你心中有一種微細妄想的變化,所以促成我們生命不斷的變化。

你看佛陀的生命他沒有變化,佛陀的法身也好,報身也好,佛陀的自受用這一部份…他受用是順應眾生示現生老病死;佛陀自受用的身,你看他今天是這樣,明天還是這樣,他沒有變化,因為他沒有那種幽隱的妄想,我們還有那種微細的妄想。所以我們整個身心世界不斷的變化。

(雙詰是非)『阿難!此若非汝,云何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

阿難!行陰假設不是我們的心,那也不對啊!說它不是我們的心,那為什麽它有力量讓我們的色身不斷的遷變呢?它不是我們身心世界的一部份,它跟我們沒有關係啊!那為什麽它會使令我們色身不斷的念念遷變呢?假設它一定就是我們的心,那麽為什麽它變化的時候,我們無所覺知呢?

(結示立名)『則汝諸行念念不停,名為幽隱第四妄想。』

事實上,它本身就是我們的身心世界的一部份,只是這樣的一個身心世界的念念遷流變化是非常的幽微,非常的深隱而不可了知,如此罷了!

這個行陰是說什麽事情?我們的身心世界為什麽要有個行陰這件事情?你看色受想,它就是一個很明確的東西出來,你的想法是什麽?我的想法要往生極樂世界,我的想法是我來生做個大國王,這個是很明確的。

行陰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它到底在講些什麽概念?「行陰」我們的身心世界,為什麽佛陀安立一個行陰?他就講一件事情,說我們的生命是處在一個動態的環境,我們處的色身、我們的內心是不斷的在變,我們沒有一刻是停止的。你說欸!我今天跟昨天一樣,不可能!它是剎那剎那在變化的!我們的生命是處在一個動態的環境不斷的在變,說是「生住異滅」;其實這個「住」是不存在的,我們沒有住相,我現在感覺怎麽樣,你講這句話的時候已經是….你是在形容你前一個剎那的身心世界,因為它是流動的,而這流動的相貌正是「行陰」所收攝。

【辛五、明識陰惟是顛倒妄想】
這個識陰是什麽呢?「識陰」是前面色受想行的一個依止處「大倉庫」。所有的色受想行都是從識陰變現出來,所以它是一個我執法執所相應的顛倒妄想。也就是什麽意思呢?前面的四個妄想都要加一個顛倒,從凡夫的角度,我們的色陰是一種顛倒的堅固妄想,我們的受陰是一種顛倒的虛明妄想,乃至於行陰是一種顛倒的幽隱妄​​想。因為我們所有的身心世界的造作變化都離不開第八識的這個顛倒,它是以顛​​倒為本質。

(識陰非真)『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恆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
若實精真,不容習妄。』

假若你這個精純明了的,湛然而不動搖處的第八識,是「名恆常者」一個恆常不變異的,為何第八識甚至能夠恆常相續的,它整個作用在身根當中,仍然不離開「見聞齅嘗覺知」六根的作用。假設它是一種精純而真實的心性,那麼它不應該容受虛妄的習氣!才對啊!譬如真金,不應混雜泥沙。

先按定說,其實這個第八識它也不是真實的,它也是妄想變現的,它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先把它按定,以下再解釋理由:為什麽說第八識不是本來面目,它也是一種妄想習氣所變現的。

(隨境生滅)『何因汝等,曾於昔年覩一奇物,經歷年歲,憶忘俱無,
於後忽然覆覩前異,記憶宛然曾不遺失?
則此精了湛不搖中,念念受熏,有何籌算?』

為什麽我們過去曾經在某一年,我們看到一個很珍奇的物質,這個東西很特別,我們當初真的是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經過了一年、二年、三年、多年過去以後,我們對於這件事情不但是忘記了,連忘記的念頭也沒有,忘得乾乾淨淨。後來在某一個特殊因緣當中,我們又再看到了這個珍奇的物品,因為你過去有這樣的一個種子,你又看到了,內因外緣的碰撞,好像我們過去生可能曾經親近過三寶,受過菩薩戒,但今生忘得一乾二淨了,當你看到佛像的時候突然很感動!這怎麽回事呢?你內心的善根被觸動了,說是記憶宛然曾不遺失,你過去的那個記憶力突然間,啪!表現出來,而且清楚分明的現前,一點都不忘失,就好像你回到過去一樣。

這個精純明了湛然不動的心中,就表示什麽呢?是「念念受熏」,它的確會受到前七轉識的熏習而有所增長或者有所損減。「有何籌算?」這地方的種子是無量無邊,又怎麽能夠計算呢?

在《唯識學》上說,什麽叫「受熏」諸位知道嗎?「受熏」就是變化它會增加。比方你看到三寶,讚歎三寶,你的善根就增加了;你訶責三寶,你的善根就退失嘛。這個受熏就是什麽?就是它不斷的變化。當然變化就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本來面目不能變化的啊!

(引喻申明)『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靜,
流急不見,非是無流,若非想元,寧受妄習?
非汝六根互用開合,此之妄想無時得滅。』

阿難當知!事實上這個湛然不動的體性,它不是我們真實的本性,它只就是像一個急速的水流,你遠遠望去好像是很平靜而沒有波浪,其實它是個暗流,而使令流動之相不明顯的顯現出來,並不是沒有水流,它是流得很快,流得很微細,如此而已。「若非想元,寧受妄習?」假若第八識它不是一個妄想的根元,又怎麽能夠接受熏習呢?又怎麽會有變化呢?除非我們的六根能夠互相的開合、互相的互用,否則,我們第八識的妄想是不能銷滅的。

(結示立名)『故汝現在,見聞知覺,中串習幾,
則湛了內,罔象虛無,第五顛倒微細精想。』

所以我們現前「見聞齅嘗覺知」這個六根的作用當中,這個第八識在我們還沒有轉識成智,六根互用之前,它是念念受熏的,而這個第八識的種子是貫穿於過去生的無始習氣。所以我們這個湛然明了的內心,它是​​一種罔象的、虛無的,而且是一種顛倒的微細妄想。

第八識我們叫根本識,因為你前面的色受想行都是依止它,才能夠生存,才能夠相續的。在《唯識學》給第八識兩個字,一個叫「集」,一個叫「起」。這個「集」是它的因相,就是第八識它能夠集合無量無邊的種子,你過去生的身口意的造作,生起什麽樣的念頭,它完全把你收集起來,一個都不放過的,它有集合種子的功能,它能夠把過去的你跟現在的你,全部貫串在一「起」。

所以蕅益大師說:什麽叫過去的你?其實過去的你也活在你的心中!你看我們要修行的時候,有人就反對啦!我想要去拜佛,有些人就不同意了,就是過去的你不同意。但是現在的我是接受佛法的熏習,我們覺悟了拜佛是功德相,那麼為什麽會有人反對呢?因為我們第八識的功能不是只有現在的你,它把過去的你也集合在一起了。所以你看!我們經常會真妄交攻,很矛盾啊!很想這樣做又不要這樣做,就是你有過去的你跟現在的你,在那地方互相的抗拒。第八識能夠把現在的你跟過去的你功能全部集合在一起。第二、它會生起「起」,會把強大的種子把它表現出來產生現行。這個就是第八識又叫做根本識,這是我們最微細的部份。

你看儒家思想講到我們的本性,什麽叫本性呢?
本性就是不能改變,不管你怎麽教育都不能改變。

儒家的思想是講「人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他為什麽造惡呢?受外在環境一時的誤導而已。所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教育就有效果,教育就是把你善良的部份啟發出來。儒家的思想為什麽要制禮作樂呢?它的理論基礎就是人性本善,所以必須要制禮,用禮用音樂把你善良的部分帶動出來。

法家的思想是完全相反,法家的思想「人心是邪惡」的,這個邪惡的本質是不能改變,所以制禮作樂,仁義道德完全沒有用,只有一個有好處,嚴刑峻法才有好處。

所以性善、性惡的學說,在中國的文化裡面是經常存在的。不過佛法是認為人性「不是善、也不是惡」,因為你講善跟惡就落入阿賴耶識去了。本經是認為我們的人性是本來清淨,是本來清淨跟十方諸佛一樣。只是說佛陀在清淨的心中,多了一道的光明,一個修德的智慧,我們缺乏那個太陽而已,但是那個清淨的本質是一樣的,那個性德是一樣的。

【庚三、結成】

(經文)『阿難!是五受陰,五妄想成。』

阿難!這五陰都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都是一個虛妄相,這是五種不同的妄想所構成的。

【己二、超答詣何為界】
這「超答」就是超越的回答。因為這個地方本來是第三個問題,佛陀把它當作第二個問來回答。就是這五陰的邊際、範圍在哪裡?

(經文)『汝今欲知,因界淺深,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唯觸及離,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
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我們要知道「因界淺深」,這「因界」指的是什麽呢?「因界」指的是五陰之法,因為它是整個十八界之因,只是開合不同,開的話就是十八界,合起來是五陰,所以叫做因。這五陰之法它的整個淺深,就是它的邊際、範圍在哪裡?說「色陰」是從什麽地方到什麽地方是色陰的邊際。

(經文)『唯色與空,是色邊際』

說「色」就是有相,「空」是無相,從有相到無相,這個範圍都是色陰的邊際。所以我們在破色陰的時候是怎麽樣!從耳根來說,破色陰是「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你要離動相,也要離靜相,因為動靜二相都是色陰所收攝。

(經文)『唯觸及離,是受邊際』

說「觸」就是我們心中所取著的,「離」我們心中所厭惡的。你喜歡一個東西,你被你的受陰所控制,你討厭一個東西也是屬於受陰所控制,它是取著跟厭離,都是屬於受陰所收攝的範圍,所以我們要離開受陰,你要作到不取不捨「不取亦不捨,無喜亦無憂」,這時候才能夠從受陰裡面跳脫出來,回到本來面目。

(經文)『唯記與忘,是想邊際』

這個「記」就是有念,「忘」就是無念,不管是有念無念都是屬於想,我們過去曾經說:「莫謂無念便是道,無念猶隔一重關」。你什麽都不想它就是一種想,你說我現在什麽都不想,「什麽都不想」不想也就是在打妄想,它也是一種妄想。大乘佛法是你要觀照,不是不想就沒事了,不想就是一種妄想!那是一種無記!無記也是一種妄想!

(經文)『唯滅與生,是行邊際』

這個「滅」就是一種很寂靜的微細的相狀,「生」就是很粗重散亂的相狀;不管是粗重的相狀,微細的相狀,都是屬於行陰所收攝。

(經文)『湛入合湛,歸識邊際。』

這個「湛」就是有為的生滅之法,「合湛」是無為的寂滅之法,也都是屬於識陰邊際。你看阿羅漢你就很清楚,阿羅漢入了偏空涅槃…我們講到五十陰魔,諸位知道沒有離開第八識,因為離開了有為而證入無為,無為就是第八識;大乘佛法是離開有為,也離開無為,才能夠「無住生心,生心無住,即空、即假、即中」,才能夠徹底脫離第八識。所以阿羅漢在整個修學當中,離開了有為的生滅法,安住在無為的不生滅法,這個是第八識。

這地方是講到這個五陰的範圍。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4
44:49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30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30《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

第130.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斥邪結正,廣答五陰本妄想。

斥邪結正:斥邪。經文: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
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足無上菩提,大妄語成。外道邪魔所感業終,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
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沉孽,保綏哀救,消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歧路。

結正。經文:
如是法門,先過去世恒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
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從互用中,能入菩薩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如淨琉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結勸欽誨遵修。經文:
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毘婆舍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
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
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汝當恭欽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更斷餘疑﹕疑問。
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誨,頂禮欽奉,憶持無失。於大眾中,重復白佛:

騰三問﹕問陰本妄想。經文:
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來微細開示。

問併銷次第。經文:
又此五陰,為併銷除,為次第盡?

問詣何為界。經文:
如是五重,詣何為界?

總請答。經文:
惟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大眾清明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作將來眼。

正答所問﹕廣答陰本妄想。經文:
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
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30.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斥邪結正,廣答五陰本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302頁【庚三、斥邪結正】

我們前面講到十種識陰的魔境,前面的八種都是屬於染污心產生的執著,後面兩種是對我空的清淨心產生的執著。在此這一段是佛陀把它作一個總結「斥邪結正」,這個「斥邪」是佛陀訶責識陰的十種魔境中的過失,「結正」是結歸大乘正確的菩提之路。先說明什麽是不對的,再說明那什麽是正確的。

(分二:辛一、斥邪。辛二、結正)
【辛一、斥邪】佛陀怎麽訶責前面十種魔境的過失。

(魔境因由)『阿難!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迷惑,於未足中
生滿足證,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

佛陀招呼了阿難,這一句話就有警覺的意思,阿難!你應當了知,這前面十種識陰的魔境。佛陀在訶責的時候是分兩部份訶責:

第一、訶責前面八種外道的邪見,叫做「中途成狂,因依迷惑」的訶責;說你本來應該是正念真如,應該去順從我空、法空的真如,怎麽在中途當中生起這種斷常種種的邪見呢?這個邪見是怎麽生起的呢?佛陀作一個總結說:「因依迷惑」,這邪見還是我們自己迷惑不覺的心生起的!這個很重要,你不能說我看到這件事情是它引誘我的啊!不能這樣講,外境是被動的!諸位要知道!外境永遠是被動的,你有主動權啊!別人刺不刺激你是他決定的,你要不要起煩惱是你決定的。

過去有人在一本書上說:事因印順老法師講一些思想,大家不同意,所以「打倒印順」。印順老法師提出一個方法,他說:「打不打歸你,倒不倒歸我」,哈!這個高明啊!因為外境你沒辦法決定,打不打我沒辦法決定,但是倒不倒我決定,我自己「不迷、不取、不動」倒不了的。所以這地方佛陀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一個人要起顛倒,你自己要負責,你自己顛倒嘛!

第二、訶責「於未足中生滿足證」,這是佛陀對二乘聖人的訶責,對於還沒有圓滿菩提就生起這種得少為足之想。「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總而言之,這都是在第八識的用功當中,所謂的真妄交攻而產生這十種差別的魔境。

魔境的理由只有四個字就是「真妄交攻」,你不修行就沒有魔境,一個人要沒有修行他什麽事都沒有發生,他一輩子就是這樣貪圖五陰的快樂,把福報享盡,直到死為止,他的內心當中什麽事都沒有。什麽叫魔境呢?就是你有用功才有魔境,沒有用功的人他的心就是順從妄想。為什麽有魔境呢?因為我們的心皈依兩個理事,一方面想要順從善根,又想要心存妄想,就在那個地方猶豫不決,這個事情就出現了

(迷則成害)『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各以所愛先習迷心,而自
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足無上菩提,大妄語成,
外道邪魔所感業終,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增進。』

總而言之,在整個魔境當中之所以會墮落,都是因為我們一種堅固的迷惑,而我們在整個過程當中,不知道去迴光返照,去找回到我們的真如,找回到我們最初的發心。在這十種魔境現前的時候,我們每一個人在解讀魔境的時候,都是依止過去所愛著的因緣,就是過去生的習氣來迷惑我們止觀的內心。比方說有些人他喜歡空觀,他因地當中看《般若經》讀很多,進入到第八識的時候,他肯定執著斷滅見是喜歡空觀的人;喜歡假觀的人跟喜歡唯識的人在他進入第八識的時候,就是容易執著常見,在第八識不常又不斷的過程當中「各以所愛」。這是怎麽回事呢?就是「先習迷心」過去的習氣來迷惑我們止觀的內心,在這地方產生安住,產生休息,當作自己究竟的皈依處,自己認為已經滿足無上菩提了,就不用再增上了。

如果是前面八種外道的邪見,就很可能會依止這個而產生大妄語,說自己成就涅槃、成就佛道了等等。這個都是成就外道邪魔之所招感,臨命終的時候因為大妄語的過失而墮入無間地獄,這是前面八種的邪見。後面兩種聲聞、緣覺,因為這樣子而不能夠成就對於無上菩提,就不能繼續增進,以得少為足,偏空涅槃。

(勸誡保護)『汝等存心秉如來道,將此法門,於我滅後,傳示末世,
普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見魔自作沉孽,保綏哀救,
銷息邪緣,令其身心入佛知見,從始成就,不遭岐路。』

佛陀勸勉我們應該要懷大悲心來秉持大乘的如來之道,將此《楞嚴法門》辨別邪正的法門,在佛陀滅度之後而傳示於末法的眾生,這時魔強法弱是非不明,能夠普令修習止觀之人都能覺了這十種魔境的差別異相,不要被自己的邪見之魔,而自己造作了罪業,自己沉溺在自己的痛苦當中。什麽叫做「自作沉孽」?因為修習到了行陰跟識陰,天魔都不能干擾了,是你自己挖一個坑,你自己跳下去的嘛!故必須「保綏哀救,銷息邪緣」保護安定修行的內心,來哀救修行之人,消除心中的邪見顛倒,使令他的身心世界,能夠證入佛陀的中道知見當中,從始至終能夠圓滿成就圓通的功德,而不遭這種外道、二乘的歧路,而直趨涅槃之城。

佛陀在訶責過失的時候,先講出過失的原因,再講出對治的方法。說我們為什麽會有魔境呢?簡單講就是「真妄交攻」。我相信每一個人發了菩提心,開始​​真正修行的時候,內心一直很矛盾,這個很正常,你不矛盾不掙扎,你就不是在修行!為什麽呢?經典講很清楚:第一、是我過去所愛著的習氣,我很想這樣做;第二、是我們今生修學佛法,佛陀的教誡,聽聞佛法所栽培的善根。那可好了!心中永遠兩個聲音,很想這樣做,不可以!很想那樣做,不同意!我們經常這樣真妄交攻。

世間人他活得很快樂,因為他的內心統一,完全用百分之百的心去放縱;聖人很簡單,聖人用百分之百的心安住在聖道。最困難的就是這個過程,有煩惱也有善根,有善根又有煩惱,這個就是真妄交攻。這時候色受想行識,就在我們的心猶豫不決,腳踏兩條船的過程當中,這種五陰魔境就全部顯現出來,五陰魔境的過程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說《首楞嚴經》是照妖鏡!就是這個意思。它把五十陰魔全部講清楚,讓你辨別邪正的法門。

魔境生起是真妄交攻!那怎麽辦呢?佛陀在本經當中的方法就是「不迷、不取、不動」。你不要亂動不要輕舉妄動,你一亂動你就錯了!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永遠是仁者心動,你心一動,你就前功盡棄了。所以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起跑點很多人跑得很快,但是最後的終點你不一定能達得到,過程很重要,不是說你開始很用功就怎麽樣,你在這過程有很多事情要處理的。

我講實在話,煩惱不會放過你的,你要對治,它也不是簡單的,它肯定要跟你反抗。但是有一個破處「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煩惱它沒有實體,知真本有是我們最大的優勢,我們所修的戒定慧是稱合本性,真如是真實體性的。煩惱只是一時顛倒所成的,所以無明煩惱最怕什麽?煩惱的天敵就是時間!你要不動,它就消失掉!它怎麽能夠跟你這樣耗下去呢?它哪有時間呢?煩惱是一種情緒化,是生住異滅,所以它不稱合本性。煩惱起來的時候,你一旦不隨順它,它就消失掉了。煩惱最大的天敵就是時間,它經不起時間跟它耗,不要對治,你不動它就消失掉了!你要一動就錯了,它要的就是你動,那這事情就沒完沒了。

我們要體會這個六字真言「不迷、不取、不動」。這六字真言的主要道理來自於哪裡呢?這理論基礎來自於「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因為煩惱沒有實體,我敢跟它耗下去;我的戒定慧是從我的真如本性流露出來的,是有真實體性的。我們前面花了很多時間講解「七處破妄,十番顯見」說妄想是本空的,真如是本有的。

這地方我們要知道,真如是真實的,煩惱是虛妄的,所以你不要怕它,而且你不要跟它對治,你只要做一件事「不迷、不取、不動」,當然「不迷」是最重要,你一顛倒你就沒完沒了。這一段等於是把整個煩惱生起的原因跟對治的方法說明了!

【辛二、結正】
結示正確的修學因果:應該這樣才是正確的修行法門。

(法門殊勝)如是法門,先過去世恆沙劫中微塵如來,乘此心開,得無上道。

我們把《首楞嚴王三昧》修學法門分兩部份:第一、是因地的正念真如,以不生滅心而修學所有的三昧就是「正念真如」。第二、在修行過程當中遇到任何的魔障記得「不迷、不取、不動」,就是這兩個法門。第一個「正念真如」,第二個「成就三不」。

這兩個法門是怎麽來的呢?是要有傳承啊!是過去世恆沙劫中微塵先佛如來,都是依此法門而得「心開意解,入佛知見,乃至於成就無上菩提」。這個法門不只是釋迦牟尼佛這樣做,而「此是微塵佛,一路涅槃門!」十方諸佛都依此這法門走過,沒有一個佛例外。沒有一個人修行不順從真如,不保持「不迷、不取、不動」沒有這樣子的;都是正念真如,保持「不迷、不取、不動」這個六字真言。

(識盡根融)『識陰若盡,則汝現前諸根互用。』

功德相:若是識陰能夠窮盡,你能夠在整個第八識中,把它雜染的因果這一部份破壞了,以我空法空的真理,開顯清淨的因果,這時候六根互用,我們講證得圓通法門。在階位古德的判教,諸根互用是什麽階位呢?圓教的初住!就是破無明證法身也就是別教的初地。

(頓超諸位)『從互用中,能入菩提金剛乾慧,圓明精心,於中發化,
如淨瑠璃,內含寶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
四加行心、菩薩所行金剛十地,等覺圓明。』

圓教初住他的功德是怎麽樣呢?在六根可以互相共用,他能夠等入菩薩的金剛乾慧地。我們講到這個乾慧有兩種:一個是初步的,從乾慧、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另一個是金剛心以後,又重複再回到乾慧。這個是金剛後心的乾慧,這個是等覺菩薩的境界了。

這地方我們解釋一下:為什麽圓教的初住他的觀行力等同金剛乾慧呢?
這是講本質是相同,因為圓教他入了真如三昧的時候,他是一入一切入,一證一切證,一修一切修。你不能夠說,我的真如跟你的真如不同,你的真如比較圓,我的真如比較不圓,沒有這回事情。

諸位你看《天台宗》的判教,六即佛,他怎麽判啊?六而常即,即而常六。從理觀上是「六而常即」,雖然是有圓教的理即佛:這個名字位、相似位、觀行位的,但是他所觀的理是一致的,這「六而常即」是約理觀來說。圓教初住位的菩薩觀照真如的時候,他的理觀是等同金剛乾慧,當然事修不同,福德資糧完全不同,但是理觀是相同的。他理觀是什麽呢?「圓明精心」這個「圓明」指的是他能觀的智,「精心」是他所觀的理。他就是以一心三觀而照了現前一念心性,以如如智,照如如理,這一部份是等同金剛乾慧的。

「於中發化,如淨瑠璃,內含寶月」,在整個理智相應當中,他能夠「發化」就是他能夠從初住直接轉入金剛等覺後心的妙用,我們前面講過,在理觀這一部份是相似的。就好像一個清淨的琉璃寶內外透徹,內含光明的寶月。這個琉璃寶內外透徹指的是「所觀的理」,也就是我們講的現前「一念心性」或者講「真如」所觀的理性;「內含寶月」指的是能觀的智慧「空假中」三觀。三觀去照一念心性,一念心性又具足三觀,以如如智,照如如理,如如理還契如如智。

如是能夠超越別教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四加行心,而等同於整個菩薩的金剛三昧這個十地當中,乃至於能等同於等覺的「圓明」,就是他的一心三觀的智慧叫圓明。這時圓教初住是等同於等覺菩薩的,在理觀方面是等同的。

(圓證佛果)『入於如來妙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最終他就能夠證得佛陀的妙莊嚴海。這地方是就修德來說,他能夠成就無量功德的果海。在性德方面,他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哪有什麽得不得?你只是「但復本時性,更無一法新」,我們只就是把我們本來的佛性恢復起來而已,哪有什麽得不得!

從這一段經文講出了兩個觀念,就在我們修行:第一、是本具的,你不要修行,你只要做一件事情,相信它的存在,然後順從本具就好。第二、是熏習成,你要用功的,這一部份是可以修來的。本具叫性德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清淨本然週徧法界,這一部份是你不要去修,只要相信它、順從它就好。那麼第二個是「空假中」三觀,用空假中三觀來照了現前一念心性,這個「空假中」三觀是要修來的。

在本經當中我們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樣講凡夫的清淨跟佛的清淨有什麽差別呢?我們從這一段經文就看得出來有差別,凡夫的清淨只是一個清淨的琉璃寶,裡面沒有光明,被黑暗罩住,我們只有性德沒有修德,我們的清淨叫素法身;在一念清淨心當中,有很多很多虛妄的「無明妄想」籠罩在清淨心當中。佛陀的心清淨是那一念清淨心當中,多了一個寶月,多了一個光明,他有修德。所以我們的性德是具足,性德這一部份跟佛是相同的,但是修德這是我們要用功的。這一段等於是說明整個修學當中就是「稱性起修,全修在性」,這就是性德跟修德兩項的操作,佛陀作一個總結。

【戊三、結勸欽誨遵修】
佛陀對我們的教誨,而弟子們應該要怎麽去奉行。

(遵循傳承)『此是過去先佛世尊,奢麽他中毗婆舍那,覺明分析微細魔事。』

在整個五十種陰魔的魔境當中,釋迦牟尼佛怎麽知道這五十種魔境呢?
佛陀講出傳承:此是過去世十方諸佛,在修習圓頓止觀當中,他們依止覺明的始覺智慧明察判斷,在定中所觀察出來的。意思就是說這五十種陰魔境,是十方諸佛過去修行的經驗,是以過來人經驗之談。

(善知魔境)『魔境現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見。陰魔銷滅,
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ㄔ)魄逃逝,魑魅魍魎無復出生,
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

這地方講到我們在對治五陰魔境的功德:
破惡與增善:這五十種魔境現前,假設我們能認識清楚知道它是虛妄境,知道這是虛妄的,從今我要遵守真如本性,我不能再順從妄想,我要順從真如,你只要能夠生起這樣的觀照!那有什麽好處呢?自然「心垢洗除,不落邪見」就能夠調伏煩惱,一旦不順從煩惱,它就消失,你也不會落入邪見,這種種的五陰魔境就慢慢消滅,內魔消滅,當然外魔不起,魔王再怎麽厲害他也不能強迫你。我們之前講過,魔王他頂多就是在前面挖個火坑,在火坑上面擺滿鮮花,很多漂亮之物要你去跳!但問題是你自己要去跳才有辦法啊!魔王不能將你推下去,他沒有那個能力啊。

所以說,我們內心的魔境消除了,天魔自然摧碎是指魔王波旬,乃至於大力鬼神是指魔王的眷屬,他們就「褫魄逃逝」氣魄就消滅了,就逃逝了。為什麽呢?因為邪不勝正嘛,你正念真如,你在光明當中,他在黑暗當中,黑暗怎麽敢去跟你光明抗拒呢!這個「魑魅魍魎」是更小的鬼神,當然更不敢出聲。這些魔王、大力鬼神、諸小鬼神自然消失掉,因為你心中有光明。

「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進,於大涅槃心不迷悶」,直至無上菩提,所有的功德都不會缺少,都能夠具足,即使是下劣的二乘種性之人,也能夠在正念真如當中,慢慢的增長大乘善根,而趨向於大般涅槃,永遠不會有任何的迷惑產生。這地方是破除邪見顛倒而增長善根,這個是講到本經的功德。接下的結勸:

(勸修護持)『若諸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說法,樂修三昧,
汝恐同邪,一心勸令持我佛頂陀羅尼咒,若未能誦,
寫於禪堂,或帶身上,一切諸魔所不能動。汝當恭欽
十方如來,究竟修進最後垂範。』

若是在末法時代,眾生去佛久遠,而且障深慧淺,這時修行人不能夠完全的通達大乘的一心三觀,什麽叫做「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他不知道!而且他也不能夠完全明白佛陀所說的五十種陰魔的法門,修行過程哪個地方有火坑要小心他也不知道,雖然他有善根喜歡修習《止觀三昧》,但是對這個止觀三昧不很清楚,修習過程中哪個要小心也不知道,難免「汝恐同邪」恐怕會墮入到魔障當中。那怎麽辦呢?佛陀說有個方法!你既然什麽都不知道,勸令好好的持誦『楞嚴神呪』或者在長水大師說持誦呪心也可以。若是你沒辦法持誦怎麽辦呢?就把這呪寫在禪堂內或帶在身上,仗持呪力,因為這呪有金剛藏菩薩的加持,魔王也不敢動你。總而言之,汝等應當欽奉十方如來的真實教誨,能夠究竟的修學《首楞嚴三昧》,這是佛陀最後的最圓滿的正確的修學軌範。

這地方是說我們過去學很多的止觀,比方說『唯識止觀、四念處止觀』,其實這樣的止觀都是在枝末上對治煩惱。本經的特點,是從你煩惱的根本,從你的不生滅心下手,你把煩惱的根斬掉了,你就好處理了,其它那些剩餘的勢力,你就比較好處理。所以你看《天台宗》講的「十乘觀法」,第一件事就是「真正發心」,他那個真正發心不是說「眾生無邊誓願度」不是這個!他是發起不生滅心,圓教的真正發心是「依不生滅心,為本修因的」,他真實的發起,就是「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從這真如發心修行,因為我有真如佛性,所以我應該念念順從真如。

前面的五十種陰魔它本來就分二科(丙一、正明禪境。丙二、更斷餘疑)

【丙二、更斷餘疑】
到這裡佛陀等於講得差不多了,前面的破妄顯真,會四科,融七大於一心三昧,把四科七大融入一心真如,然後講到正助二行,二十五圓通乃至五十種陰魔,整個過程都講得差不多了,佛陀最後在斷除最後剩餘的疑惑。

(分二:丁一、疑問。丁二、答釋)
【丁一、疑問】(分三:戊一、領前法。戊二、騰三問。戊三、總請答)
【戊一、領前法】阿難尊者領受佛陀所說的五十種陰魔的法門。

(領前法)『阿難即從座起,聞佛示悔,頂禮欽奉,憶持無失。
於大眾中,重復白佛:』

阿難尊者聽完了佛陀開示的五十種陰魔之後,可以說是非常的歡喜、也非常的受益。所以他以感恩心身業頂禮,而且意業中來遵奉而憶持不失,把這整個法門的過程憶持不失。這時在法會中就白告佛陀:

【戊二、騰三問】這「騰」就是生起最後的三個疑問?
(分三:己一、問陰本妄想。己二、問併銷次第。己三、問詣何為界)
【己一、問陰本妄想】五陰為什麽就是妄想呢?

(陰本妄想)『如佛所言,五陰相中五種虛妄,為本想心,我等平常
未蒙如來微細開示。』

第一問:佛陀啊!您在本經中說這五陰的差別相,是五種的虛妄相都是我們的妄想所成,但是我親近您老人家這麽久,佛陀講那麽多觀念,講中觀講唯識,佛陀頂多是講五陰是因緣所生,它的本性是畢竟空,頂多也講五陰是因緣生啊!怎麽說五陰是妄想呢!你過去都沒有提到這個觀念啊!現在怎麽會提到呢!

【己二、問併銷次第】

(併銷次第)『又此五陰,為併銷除,為次第盡?』

第二問:這個五陰要消除是一併就同時滅除;還是漸次先破色陰,再破受想行識,是要一個接一個的次第銷除?

【己三、問詣何為界】

(詣何為界)『如是五重,詣何為界?』

第三問:這五陰的相狀到底它彼此間的區分是什麽?比方說色陰是從什麽邊到什麽界?比方我們講淨律學佛院,到底從什麽範圍到什麽範圍之內都叫淨律學佛院?離開這個範圍就不是淨律學佛院,它有個範圍,五陰亦復如是,色陰的範圍是什麽?受陰的範圍是什麽?要把這個界限釐清!阿難提出了這三個問?

【戊三、總請答】

(總請答)『惟願如來發宣大慈,為此大眾清明心目,以為末世一切眾生
作將來眼。』

總請答:惟願如來大慈悲心,不但為了整個法會大眾來作清淨智慧的依止,更為了在末法時障重的眾生為作將來的正法眼藏;一方面加被當時的眾生,一方面加被來世末法的眾生。

【丁二、答釋】佛陀回答。
(分二:戊一、正答所問。戊二、結勸傳示)。
【戊一、正答所問】佛陀正式回答阿難尊者的請問。
(分三:己一、廣答陰本妄想。己二、超答詣何為界。己三、追答併銷次第)。
【己一、廣答陰本妄想】廣泛回答五陰本是妄想。
(分三:庚一、總明。庚二、別示。庚三、結成)。
【庚一、總明】

(真本無陰)『佛告阿難: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
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覺妙明真精,
妄以發生諸器世間,如演若多迷頭認影。』

佛陀答說:為什麽五陰本是妄想呢?
我們眾生的本來面目是「精真妙明」;這個「精」純而不夾雜,「真」實而不虛妄而且是「妙明」具足無量的功能德用,「本覺」具足無量的智慧德相,「圓淨」指的是周徧法界。我們一念心性具足這五種的功德「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這五種功德它是真實的功德,所以它「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不可能永久的停留在生死道中及停留在煩惱塵垢當中,不可能永久的。「乃至虛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這個真實的它本來沒有五陰的,五陰是怎麽生起呢?是妄想生起的。不要說五陰還是有相狀的,乃至於無相的虛空,都是妄想所生起的。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就可以推論「斯元本覺妙明真精」,這個「斯」指的是五陰的相狀,它的根元就是在我們本覺妙明真精之心當中「妄以發生」就一念妄想的啟動,才產生這麽多的依正二報的世界,這種情況就好像「演若達多,迷頭認影」。

佛陀前面說,演若達多早晨起來的時候,他不摸摸頭,他只看鏡子的影像,因為這個鏡子很模煳,他看不到頭,結果他就認為他沒有頭。意思就是說,你不要老是看外面的鏡子,你自己摸一摸你就知道了嘛。就是說他只去認映鏡中的影像,而不去認他自己的真如本性;這個影像指的是五陰的假相,而忽略了真如本性。

(迷執故有)『妄元無因,於妄想中立因緣性,迷因緣者稱為自然,
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因緣自然,皆是眾生妄心計度。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若妄元無,說妄因緣
元無所有,何況不知,推自然者?』

事實上「妄元無因」五陰生起的虛妄相根本沒有原因的,只是一念的妄想而生起的。乃「於妄想中立因緣性」佛陀為了要從眾生的妄想中,所以安立了因緣性,也就是說,佛陀是為實施權而說因緣法,所以因緣法是為實施權。「迷因緣者稱為自然」而外道迷於因緣而說五陰為自然性那更是顛倒!連因緣法都不究竟!何況是自然呢!不知道「彼虛空性猶實幻生」彼無相的虛空尚且是一念的真實的心中起一念的妄想所生的,更何況是五陰呢!所以「因緣自然」這兩種教法,都是眾生虛妄的計度所產生的;因緣是佛陀的方便教法,但是它是不究竟的;「諸法因緣生」這一句話是不圓滿的,應該說「諸法是由妄想所生」才是比較圓滿。「諸法」是指有漏之法,這一切法都是我們眾生的妄想之所創造。

「阿難!知妄所起,說妄因緣」佛陀為了使令眾生了知這五陰是虛妄之法,所以只好說五陰是因緣所生,這是針對人天二乘的根性而說的。「若妄元無,說妄因緣元無所有」,實際上能生起五陰的妄想,根本是無所有的,更何況是由妄想所生的因緣之相,更是了不可得。你看五陰是妄想所生,這個妄想根本就沒有原因的,那你說五陰還有嗎?所以「何況不知,推自然者?」何況是那些愚癡的外道,還把它當作自然。意思就是說,連因緣生都不究竟了,更何況是自然呢?

(陰本妄想)『是故如來,與汝發明五陰本因,同是妄想。』

總而言之,從圓滿的教法當中,五陰都是妄想所生!這個觀念我們把它作一個總結:佛陀說法,不是說什麽人都講一個法,他是對不同的人他講不同的法。不同的法這當中有權法跟實法兩種差別;權法就是方便,比方說有些人他沒有大乘善根,他的思考模式一定要產生對立,要嘛就是對,要嘛就是錯,那沒辦法,佛陀只好說「諸法因緣生」。那是怎麽回事呢?那是依止虛妄相而說的:比方說你看大海,大海本來很清淨,突然間風吹,海水撞到石頭產生水泡,這個水泡本來是沒有嘛!本來就是一念的妄動才有水泡嘛!但是你跟他講說「沒有」,他也沒辦法接受。好!那就說有吧,那這個是什麽呢?那是很多因緣嘛!因為有風的因緣,海水撞到石頭,所以就變成有水泡。

佛陀在講因緣法時,他是假設很多的因緣而創造了五陰說因緣生。說這水泡有沒有?它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當然是有,不能說沒有,這是佛陀依止虛妄相而說法。但是依止真實義來說法的時候,佛陀講話的口氣就不一樣,這個水泡本來就沒有「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大海哪有水泡呢!佛陀在《首楞嚴經》講水泡本是沒有的。

唉!您前面說水泡是因緣生!那是為了方便說嘛。所以你要知道究竟義是「當體即空」,但是方便教法裡面是說「諸法因緣生」,講到了究竟義諸法是「本自清淨,本來無生」。諸位要把這兩個觀念弄清楚,在方便當中我們安立了因緣生;到究竟義的時候呢,一切法本自清淨,本自無生。

諸位你要知道,讀到了《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的時候,就不再講諸法因緣生,直接從無生當中去建立一切法,就是直接契入一心真如。因為講因緣生,你頂多破妄,不能顯真,你說這個水泡,是由風吹海水碰撞到石頭就有這個水泡,這樣講的很表面,沒有把大海的本質講出來嘛!但是講「諸法無生」時,就把大海講出來,其實你要顯真!不只是破妄而已,要顯真!把真如本性顯出來,你才能夠直下承當,才能夠順從真如,從真如當中開顯無量的「妙莊嚴功德海」。

《楞嚴經》不只說要你去斷惡修善而已,不是那麽簡單,它要你承當「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你要承當這件事情。從《楞嚴經》這一關你沒有衝過去,你後面的《法華經、華嚴經》你根本就走不過去,那是要顯妙用。你連承當真如都不敢承當,你怎麽修「法華三昧」與「華嚴三昧」!那是要顯莊嚴!顯妙用的!

《楞嚴經》的觀念就是「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告訴你,妄想不是你的主人,它是來掛單的,你不要相信它。唉!我煩惱很重,你不能說那煩惱代表你啊!那是一時的生滅因緣;說你煩惱很重,不然你拿出來看看!所以在《楞嚴經》當中,佛陀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清淨的,妄想只是一時的風吹草動,你不要當真,它不真實的。就像大海當中偶爾生起水泡,它不能代表大海,大海還是大海,這個觀念諸位要記清楚,這個觀念清楚了,你這部《楞嚴經》就沒白學了,「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要能夠承當,對你以後念佛、持咒、修六波羅蜜有很大的加持力。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4
44:59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29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2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

第12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明識陰境:別明發相十種顛倒妄想。

第五種:生無生執。經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諸迦葉波並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第六種:歸無歸執。經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明,計明中虛,非滅群化,以永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歸無歸執,無想天中,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第七種:貪非貪執。經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常,固身常住,同於精圓,長不傾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貪非貪執。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第八種:真無真執。經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觀命互通,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際坐蓮華宮,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吒枳、迦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第九種:定性聲聞。經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於命明中,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第十種:定性緣覺。經曰: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支,諸緣獨倫,不迴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十圓覺謐心,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2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明識陰境:別明發相十種顛倒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99頁。【辛五、生無生執】

這一科講到五陰魔境的最後一個魔境,就是識陰的魔境,識陰的形相是甚深微細的,我們一般人是很難去了知的。在《成唯識論》中講出一首偈誦,把識陰作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說明,說是「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這首偈誦就講出了四種相貌,所謂的「因果染淨」四種相貌。這個「無始時來界」的這個「界」指的是種子,阿賴耶識的功能,就是能夠攝持我們過去生無量無邊的有漏無漏的種子,這講到它的「因相」,它有攝持無量功能的相狀;「一切法等依」就是說在因緣成熟的時候,它會變現各式各樣的果報,人天的果報,三惡道的果報,這是它的「果相」;因跟果又有雜染跟清淨的差別,所以「由此有諸趣」這指的是雜染的因果,假設我們在因果當中執著有一個真實的自我,那就變成整個六道的因果;「及涅槃證得」這是講清淨的因果,假設我們在因果當中能夠觀察我空法空的真理,以平等的心性來面對因果,這時候就成就涅槃。所以整個阿賴耶識,假設我們掌控「因果染淨」這四個相貌,你就很清楚了。

在這十種的五陰魔境當中,前面三個是偏重他的因相,執著阿賴耶識為真實的自我,我能夠主宰一切的萬法,是約著能生的因相,這方面來執取的。在四五六七八這五科當中,他所執著的是它的果相,就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這種雜染的果報產生執取;後面兩科是對清淨因果的執取,對涅槃的執取。

【辛五、生無生執】

這是對第八識的一個雜染果報的執取。「生無生」是什麽意思呢?就是第八識變現了四大,他以為這個四大是能夠生起一切萬法之因,但事實上第八識並不是能夠生起的因,它本身不是能生,那執著這四大為能生,叫做「生無生執」。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這個修止觀的人已經把第七識的相貌給破壞了,而這個寂滅的第八識現前。我們剛剛講過第八識有兩種相貌,第一個是雜染相,第二個是清淨相。當我們剛開始接觸第八識的時候,當然還是在雜染相活動,這雜染相就是一種粗重的相狀。這個修行人「而於寂滅精妙未圓」在這寂滅的第八識當中,他還在第八識的粗重的狀態中活動,對於整個第八識清淨精妙的相狀還沒有完全的證得,他還在雜染的這種生滅的因果上活動。

(迷執成墮)『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
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

他是怎麼就對四大產生執取呢?
這時「若於圓融,根互用中」,他在這圓融的一心中,他已經是六根互用,而且對整個六根互用「已得隨順」可以說是神通自在,他隨時可以眼根生起種種的觀照,也可以用眼根生起種種的聽聞等等。「便於圓化一切發生」他就在圓融變化的六根當中,他就執著這六根能夠生起種種廣大的妙用,而這六根它是四大所成;既然六根有這樣的作用,四大也應該具足這樣廣大的妙用才對呀!眼根能夠去看東西,眼根也可以去聽聞東西,這四大之根是不可思議的。依止這樣的思考,他就「求火光明」從火中求廣大的光明,他認為光明一定從火中而來;「樂水清淨」他就追求水中的清淨潤澤;「愛風周流」追求風大的周徧流動;「觀塵成就」觀察地大它能夠成就一切的山河大​​地等等。在四大當中就各有各的尊崇,各有各的奉事,外道有事火外道,事水外道,事風外道,事地外道,因為他認為這四大有不可思議的妙用。

(迷執成墮)『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
諸迦葉波並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
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這「群塵」就是四大,他認為這四大之體能夠發起萬物的妙用,而以四大為常住不生滅的理解,這個人則墮「生無生執」;他執著四大為能生,實則四大並非能生。在古老印度當中,迦葉波就是事水外道,婆羅門是事火外道,這兩種外道就跟他作伴侶。他們一生當中勤勞他的內心,役使他的色身來事奉火,希望火中賜給他光明消除他的業障;崇拜水希望水能夠給他種種的潤澤等等,乃至於依止四大能夠求出生死,而成就不生不滅的涅槃之果。當然他的結果就是「迷佛菩提,亡失知見」,迷失了諸佛菩提廣大的功德,也失去大乘善根的知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這是第五種的執著,向外攀緣四大的這種崇事尊奉,迷惑內心的功德,而遵從無知的地水火風四大之物。因為依止的是一種虛妄之因,當然追求的是一種虛妄之果,結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而生起顛倒知見的外道種性。

這四大它不是能生,它是所生,是被動的,本身沒有主動權。蕅益大師在這一段說:其實四大之性是各人的循業發現。你福報很大,你看到的四大全部都是安樂的功德相;你業障很重,你看到的四大都是苦惱的。四大怎麽能夠作主呢?是你內心的業力作主,你的循業發現。比方說,有些人喜歡買水晶的念珠、沉香的念珠,那麽到底這水晶、沉香有沒有效果呢?如果從佛法的角度,很難講!你要福報大,你有那種善業力,你就可以把它好的一面啟發起來;你要是業障重,你接觸的東西對你通通是傷害的。從《楞嚴經》的角度,每一個法都具足功德相,也同時具足過失相。這「火」有些人去接觸很溫暖,有些人一接觸就很熱惱。火本身是沒有自性的,火的本質就是「清淨本然,週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我們前面講過四科七大的每一個法都是這樣,你怎麽能夠把四大當作功德,一個能生的種性呢!這個是心外求法!

【辛六、歸無歸執】

這個「歸」就是趨向。他認為只要把四大的根身滅除,就能夠趨向空無的涅槃。這個思想跟前面完全相反,前面是追求四大,這一個是非常討厭四大,他認為四大是障礙他趨向涅槃的一個唯一的障礙。看經文容易了解: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他在整個第八識的粗重跟精妙當中開始抉擇。他怎麽抉擇呢?

(迷執成墮)『若於圓明,計明中虛,非滅群化,
以永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
是人則墮歸無歸執,無想天中,
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他對於圓滿湛明的心中,這個「圓明」指的是第八識。他執著這個湛明虛無的體性,他就認為這個是我的究竟歸依之地。怎麽辦呢?「非滅群化」他就想要去消滅這個「群化」就是四大所成的根身世界,他覺得色身對我是障礙,你看我有老病死就是有色身啊!我要沒有色身我就不會生病、就不會衰老、也不會死亡啊!所以他就想要去消滅這個四大的根身,「以永滅依為所歸依」他認為一旦我的根身消滅了,我明了的心就進入一種空無的狀態,這就是永恆安樂的歸依處,以這樣子來當作他的勝解。這個人他墮入到「歸無歸執」,他心中想要以遠離四大的空無,為所歸依之境,而事實上這不是真實的歸依處。在法界當中,比方說無想天,還有舜若多就是空性之神,而「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依止這個「圓虛無心」以這種虛無之心來當作因地,而成就空亡之果,在因地當中違背了大乘圓通的佛性,在果地上也背離了涅槃的功德城,生起斷滅種。他認為只要把四大斷滅就所作皆辦了。前面一科是把四大講得不得了功德莊嚴,這地方是把四大講得一文不值,身是苦本。

佛法對於色身也不會很排斥,當然也不能執著。根身世界是苦惱沒有錯,但是問題不在你的色身。在《遺教三經》裡面講到,有些人他用手去造業,他就想要把他的手砍掉,有些人用嘴巴造業,他嘴巴就不講話,其實問題不在根身。佛陀說:牛車跑錯地方,你打車子是沒有用的,車子是無辜的,是牛出了狀況。所以我們在整個身心世界你會感到痛苦,那是內心中有業力跟煩惱,跟色身沒有關係。你看佛陀也有色身啊!佛陀的色身對他不構成障礙,佛菩薩的色身無量的功德莊嚴。所以你把色身滅掉了,問題不在色身,問題是我們那煩惱的心。

你看《楞嚴經》的思想就是講「順逆皆方便」。《楞嚴經》認為外境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你說:欸!這個人絕對是障我的道,《楞嚴經》不同意這個看法,世間上沒有一個人絕對障你的道,你要好好的利用,他是你的善知識;你要不好好利用,他變成你的障礙,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子,每一件事情都是這樣。諸法無自性,完全是存乎一心。所以我們對四大根身,不認為它是好,也不認為它是壞,你要用得好,它是助道的因緣,用得不好,當然障礙重重。

【辛七、貪非貪執】

這個「貪」是貪求他的壽命能夠長生不死,這個叫做貪。但是這樣的貪求是不應當的、是做不到的,所以叫做非貪。貪求一個根本做不到的長生不死。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善男子他的心已經破除前面的四陰,在整個微細甚深的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第八識中開始修止觀。修止觀當中他出了一個狀況…

(迷執成墮)『若於圓常,固身常住,同於精圓長不傾逝,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貪非貪執,
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他那個明了的心在第八識當中圓滿常住的法活動。第八識我們知道它的體性「浩浩三藏不可窮」,它的整個空間是徧滿法界,時間充滿了過去、現在、未來。他就在第八識當中活動的時候,他就覺得:哎呀!這第八識不得了「圓滿常住」。那麼他想我的色身要是能夠像第八識這樣的常住不壞,那這該有多好呢!

所以「同於精圓長不傾逝」就希望他的色身能夠等同於第八識這樣的識精圓明,能夠常住不壞,常久住世而不滅亡。依止這樣來當作一種堅定而殊勝的理解,這時候墮入「貪非貪執」。比方說,阿斯陀這個長壽仙,一生中追求長壽長命者當做他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這個是他的一個執著點。

(結成外論)『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他執著第八識是壽命的根元,壽命是第八識所變現的,這能變現的第八識是這麽樣的圓滿常住,我所變現的壽命也應該圓滿常住才對啊!因為這樣而生起安立一種固妄之因,要堅固色身,​​來當作他虛妄之因,以追求常住的果報,以為其虛妄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心中虛妄的追求延長壽命,而成為長壽仙之種類。

佛法是認為色身是無常敗壞的,色身不可能長久,你總有一天要死亡,但是你內心是無窮無盡的。你看我們前生那一念心,就是你現在這一念心,佛法的意思就是這樣;那個水流從上游流到現在,那個水流還是前面那個水流流下來的,沒有上游的水流,就沒有下游的水流。

前面我們在講四科七大時,講破妄顯真的時候,佛陀講一個譬喻?他問波斯匿王說:你小時候幾歲去看恆河?答說我三歲去看恆河。佛問:你現在六十二歲,你再去看恆河,有什麽差別?他說差很多,恆河的水也不太一樣,比以前污濁,我能看的眼根也衰老了,所依的根身衰老,所看的恆河也衰老。佛陀問:你那能看的心,清淨明了的心性,住在你眼根當中去看恆河時,那個「能看的心」,有沒有什麽差別?這時候波斯匿王「迴光返照」欸!沒有差別,還是一樣那個明了的心。佛陀說:是的,那個心是沒有差別,那個心就是通於過去、現在、未來,那個就是你的生命的依止處。

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就是依止這個來修,通於過去、現在、未來,我們不能以根身來當做本修因。說你為什麽要修行呢?為了追求長壽,為了長壽,你身體要是生病的時候!你就沒辦法修行了。依止不生滅心為本修因,色身生病照樣可以修行,方法不同而已,我不能拜佛,可以念佛。所以色身它只是個工具,不能當修行的本因。

【辛八、真無真執】

這個「真」就是把第八識所變現的安樂果報當作真實常住,但事實上它不是真實常住的。從四五六七八都是約著果相,它所變現的果相,包括他的四大、根身乃至於他種種的安樂果報,這個依正二報。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善男子他的心已經破除前面的四陰,在整個微細甚深的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第八識中開始修止觀。修止觀當中他出了一個狀況…

(迷執成墮)『觀命互通,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際坐蓮華宮,
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
吒枳迦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這個修止觀的人他就在第八識當中「觀命」,觀察第八識是眾生生命的一個根本的依止處,而且這個生命的依止處是互通的;眾生他所變現的果報「各式各樣」,但是他的第八識之體是互通的。

他產生這樣的理解以後,他就產生怎麽樣的行為?
「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他貪戀世間這種五欲塵勞的境界,他恐怕壽命的銷亡窮盡,他所變現的這些所有的依正安樂的果報也銷盡,所以他就在這個定境當中,就全心全意的去貪求安住在蓮華宮。這個「蓮華」不是指清淨的意思,這地方的蓮華指的是莊嚴的意思。

他就貪戀過去的善業所變現的莊嚴美麗的宮殿,而且「廣化七珍」以神通力在宮殿當中變化種種的珍寶,而且多多的增加種種的美女,然後「恣縱其心」放縱自己的內心,享受在整個宮殿五欲當中,以此當作一種殊勝堅定的理解,這就是我修行所追求的目標,就是這件事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他執著第八識所變現的安樂果報當作是真實常住之想,實際上不是常住的。他就成為吒枳(結縛),迦羅(我所作)的眷屬,吒枳跟迦羅指的是六欲天的天魔異名;化樂天與他化自在天就做這件事情,變現安樂的果報來作種種的受用,以這樣子來當作他的涅槃,迷失佛陀的菩提功德,而亡失大乘的善根知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他就生起放縱自己邪思欲望的因,而追求熾盛塵勞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功德之城,生起欲界天魔之種,以後便成天魔的眷屬,因為他追求五欲的快樂,這個化樂天與他化自在天都是這種想法。

識陰魔境前面這八科,他的特點就是,不管是能生的因,不管是所生的果,總而言之,他產生「自我」意識,有一個「我」、還有「我所受用」這兩個部份,所以都是生死凡夫。凡夫的「我」跟「我所」是很堅固的,你看他在修止觀的過程當中,還是被這個「我」跟「我所」所迷惑顛倒。

在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國君叫楚成王,楚成王是春秋五霸楚莊王的祖父,楚成王在歷史上是很有作為的,奠定整個楚國稱霸的基礎。他本來是立一個太子,他的長子商臣,後來到晚年時,覺得老大長子不長進,他喜歡小兒子,所以很想把太子商臣給廢了。但是太子當時跟很多文武百官的關係非常的好,所以商臣很快就知道他父親要把他廢掉,所以他就提前發動政變,領著軍隊直接殺到王宮去,殺到王宮,楚成王就沒辦法,他兒子就給他一條繩子說:父親,你就自己了斷吧!楚成王沒辦法,就上吊而亡。

楚成王死掉以後,發生一件事情,楚成王眼睛都沒有閉,死不瞑目。為什麽呢?因為古代的君王死了以後,有一個重大的事情,就是他下一代的君王要封給他一個諡號,這個諡號是要留名千秋的,表示他一生的成敗。所以楚成王的眼睛沒有閉!為什麽呢?他要看看我這個不孝子到底給我什麽諡號。果然他這兒子給他的諡號叫做楚靈王,靈巧的靈,古時候靈巧不是好事情,這個人做什麽事不夠厚道的意思。這個兒子給他楚靈王的諡號,他老爸不滿意眼睛還是不關閉。大臣就說這樣子不行,先王沒有閉眼睛不能入殮,大禮不能成就啊!所以想想,他兒子就親自跑到他爸爸面前說:封你諡號楚成王,表示你功成名就。講完以後,他爸爸眼睛就閉起來,滿意了!

所以你看我們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那個「自我意識」在整個因緣果報當中,我跟我所受用這個東西的執著是很深的。到臨命終的時候根身敗壞,權力已經消失了,所有的東西都消失,那個自我意識我們還是不肯放棄。

講到前面的八科當中,其實這些修止觀的人在整個第八識的因果,都沒有離開我跟我所的這一部份的執取;但第九第十就不一樣了,那是出世的聖人,這種聖人是在第八識當中,已經證得我空的真理,他只有一種微細的法執。

【辛九、定性聲聞】

定性聲聞是怎麽說呢?這個修行者他是決定證得偏空無為之理,而成就阿羅漢的果位。但是他在成就阿羅漢果之前,他不可能迴小向大,誰跟他講都沒有用,他一定要證得阿羅漢果才能夠迴小向大的。在整個初果、二果、三果的過程當中,他不可能迴小向大。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他的心已經破除前面的四陰,開始在整個微細甚深的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第八識的兩個相貌中活動。

(迷執成墮)
『於命明中,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背清淨道,
 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
 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於命明中」他這時在整個眾生的命根的顯現當中。眾生的命根指的是什麽呢?就是第八識了。第八識的這個命根的境界顯現當中,他在那地方做什麽事呢?「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分別第八識有精妙跟麤重兩種差別,他認為第八識當中的「道滅」二諦是精妙的,而「苦集」二諦是粗重的;他把它分別這一部份是精妙的,這一部份是粗重的把它區分出來。而且又有真偽的差別,他認為道滅是真實永恆的功德,而苦集只是一個虛妄的假相,他不但分出精麤,也把它分別出真偽。

「因果相酬,唯求感應」他認為整個生命中是因果報應的。怎麽說呢?我們因過去有漏的集諦的業因,才招感世間苦諦的果報,也因為出世間的道諦之因,而招感出世間的滅諦之安樂。所以他認為生命是因果報應的,所以他追求出世間的道滅二諦的感應,他就厭離世間有為的苦集二諦,而追求出世間無為的道滅二諦,追求出世間二諦的感應。但是從大乘佛法的角度是「背清淨道」背離大乘實相的清淨的菩提大道。

為什麽呢?因為他「見苦斷集,證滅修道」。他如實了知三界的痛苦,而這痛苦是由心中的集諦、煩惱跟罪業所招感的。那怎麽辦呢?應該要修學戒定慧的聖道,而證得出世的涅槃。這個當然都沒有錯,錯在當他「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出離三界以後,他就「居滅已休,更不前進」問題在這一段,他就安住在偏空的涅槃當中心滿意足,認為大事已辦了,而不想再繼續的前進。

依止這樣的生起堅定的理解,這個人墮入「定性聲聞」。無聞比丘就是他不具足多聞,只是小乘的學者,他也不是完全不聞,不是像我們一般人甚麽都不學,他是把他所有的精神體力都用在思惟「苦諦、無常、無我」,但是在這地方以外他就不想學習了。什麽叫做一心三觀?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個廣大甚深的中道實相,他也不想學習了。依止這樣成為增上慢的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但是這個已經是一個聖人,諸位要知道這一科跟前面不一樣。

(結成異種)『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這第九種的魔境叫做圓滿成就精妙的功德。因為他已經成就了這種出世間的偏空涅槃,而成就小乘的涅槃之果。但是從大乘的角度,他是違背了大乘圓通的佛性,也違背大乘的大般涅槃之果,而生在纏空,為偏空的真理之所纏縛,而不想再前進了。

這個種性的問題在《法華經》就講了很多,《法華經》專門講種性。說這個人他為什麽會這樣子?他就有他的種性!這個人為什麽他會做這件事情?他有他的種性!比方聲聞人來說,他也有兩種種性:有一種是定性聲聞,一種是不定性聲聞。

有些人他一學佛以後,他一輩子就生長在小乘國家,他今生生長在泰國,他來生還是生長在泰國,第三生還是生長在泰國,他內心當中完全所熏習的就是只知道一件事情「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其他什麽事都不知道,這個人他一定要證得阿羅漢果是定性聲聞,他不可能迴小向大,誰講都沒有用,這種人就是所謂的定性聲聞。

有一種人不是定性聲聞,他前三生在泰國,後來又生長在台灣,他也聽了《楞嚴經、法華經》,後來又生長在泰國。那他的善根是怎麽樣?是夾雜!有小乘的善根也有大乘的善根,但是他小乘善根比較強,那麽這種人在修小乘的過程當中,他就很有可能迴小向大。你看『法華會上』佛陀三周說法,第一周說法,舍利弗尊者就迴小向大,因為捨利弗尊者過去生他修過大乘佛法。

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你修的福報會消失掉,比方說你今天去布施、做義工,你到天上去享完就沒有了。善根入到你的心中,你永遠不會失掉的。你聽過一部《楞嚴經》,結果你都沒有去修,也沒有損失、沒有損失!大乘佛法除非沒有進入到你的心中,大乘佛法一旦進入到你的心中以後,它就永遠在你的心中停留。為什麽?因為稱性,它稱合你的本性,你沒辦法把它破壞的。你說你後來很放逸,到三惡道去了,善根還在。你以後從三惡道出來,你會比一般人早發菩提心。

這種定性聲聞是怎麽回事呢?他的阿賴耶識當中都沒有熏習大乘佛法!你要他迴小向大,怎麽迴小向大呢!佛陀沒辦法,只好為他宣說小乘法「為實施權」,這種人他本身的學習是比較狹隘的,在《天台宗》說這個是生滅四諦,在觀察四諦法的時候是用對立的心態,生滅就是對立的。他認為苦集跟滅道是不能共存的,有苦集就沒有滅道,有滅道就不能有苦集。大乘佛法在觀四諦是不二的,苦集當中有滅道,滅道中有苦集,這是圓教的四諦。

【辛十、定性緣覺】他是決定證入偏空的真理,而成就緣覺的聖者。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他也是在第八識的粗跟精這兩個過程當中活動…。看經文:

(迷執成墮)『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支,
諸緣獨倫不迴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這個修行人他在圓融的六根互用當中,這時候,他內心當中生起一念的「清淨覺明」之心,他的心已經不受外塵的染污,在這清淨覺明心中,他「發研深妙」就發心的去研究這個深妙的我空之理。他這時發明我空之理有兩種差別:

第一、緣覺乘,他生長在佛世,順逆觀察十二因緣,順就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於生老病死;逆向觀察,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於生老病死滅。經過這兩重的觀察,他得到結論,原來生命是因緣所生的,因為有這個因緣才帶動另外一個因緣,因為有這個因緣又帶動另外一個因緣,在整個因緣的相續當中,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所以他從十二因緣中,觀察到因緣性空的道理,這是緣覺乘。

第二、獨覺乘,他生長在沒有佛出世的地方,沒有佛當然也沒有佛法,他就在山中打坐,這時「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他看到春天百花盛開,到秋天的時候百花凋零,所以他看到外在的環境是無常敗壞的,同時也觀察他的內心也是情緒變化。我昨天的心情跟今天的心情也不一樣,所以他從整個內外的身心世界,也觀察到身心是無常的。從無常當中他體驗到苦諦,無常故苦,苦即無我,所以從「無常、苦、無我」當中,他就獨自的證得我空的真理,這個是獨覺。

總而言之,他就即立涅槃而不前進,在這我空相應的涅槃之處,他就認為大事已辦了而不再前進,依止這種而生起​​勝解,這個人成就定性的辟支佛。他的生命當中,他決定要證得辟支佛果,包括諸多的緣覺、獨覺這一類的,他們暫時不可能迴小向大的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十圓覺(沕+曰)心,成湛明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
不化圓種。』

這是第十圓覺,這個「圓」指的是在整個圓滿十二類生當中,他已經成就第八識一部份的覺性。這「覺性」指的是什麽呢?第八識的覺性有兩個:一個是我空的覺性,一個是法空的覺性,他是證得我空這一部份。證得我空的覺性以後,「(沕+曰)心」他認為這個已經是符合內心圓滿的期待,他不再前進了而成就湛明之果;在一念湛然光明的心中成就我空的果位。這是「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他成就一個獨覺、緣覺的「圓明」我空真理,「不化圓種」他不再接受佛法的教化,他認為他大事已辦了,當然不受教化也就不可能再迴小向大。

聲聞跟緣覺他們兩個都是證得我空,但是過程不太一樣,智慧有深淺差別,緣覺人智慧比較高。聲聞人斷見思煩惱如「燒木成炭」;但是緣覺他是更清習氣「燒木成灰」把煩惱斷了,習氣也破除了,他的智慧比較高。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4
45:22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28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28《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

第128.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明識陰境:別明發相十種顛倒妄想。

明識陰境:結前行陰盡相。經文: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

正明識陰區宇經文:
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沉,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

懸示識陰盡相。經文:
若於群召,已獲同中,消磨六門,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徹,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

結示本惟妄想。經文:
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第一種:因所因執。
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於識還元,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脗,能入圓元。若於所歸立真常因,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因所因執,娑毗迦羅所歸冥諦,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歸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第二種:能非能執。
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所歸,覽為自體,盡虛空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皆我身中一類流出,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能非能執,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遍圓種。

第三種:常非常執。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所歸,有所歸依,自疑身心,從彼流出,十方虛空咸其生起。即於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無生滅解。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滅,安住沉迷,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常非常執,計自在天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計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圓種。

第四種:知無知執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所知,知遍圓故,因知立解,十方草木皆稱有情 ,與人無異,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無擇遍知,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知無知執,婆吒、霰尼執一切覺 ,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四計圓知心,成虛謬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28.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明識陰境:別明發相十種顛倒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96頁。【辛一、結前行陰盡相】

本經在整個結構中,就是一直在分別解說我們生命中「真跟妄」的問題,其實《愣嚴經》就在講兩件事,什麽是真實!什麽是虛妄的!這兩件事情!真實的當然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就是我們講的「清淨本然,週徧法界」現前一念心性,這是真實的。但這真實的心性當他一念妄動以後,我們就出現了五種的虛妄相就是「色受想行識」。色是最外層,然後受想行識,好像我們穿了五件衣服一樣,色陰破壞了受陰現前,受陰破壞了想陰現前,乃至於行陰破壞了識陰現前,所以這個五陰的現前它是一層一層的。

那麼行陰窮盡的相貌是什麽?修行人把生滅的力量破壞以後,到底他的行陰窮盡是什麽相貌呢?

(行陰盡相)『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
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
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

善男子在正念真如把心帶回家的過程中,他的行陰窮盡是什麽相貌呢?
「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這時候一切有為世間的體性,包括幽隱清微的生滅擾動之相,而這種擾動之相是一切有情眾生一種生滅的根元,叫「同分生機」;這個「機」就是生命那種活動的開始,像一個開關一樣,你一打開就開始活動,你把它關掉它就不活動。這整個生命活動的根元,突然間完全破壞了。

這個是什麽意思呢?「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解釋「補特伽羅」就是有情眾生。有情眾生當中那種深沉微細生命的「綱紐」開關,生命流動的開關消滅了。「酬業深脈,感應懸絕」,為了酬答業力的這種微細的流動,這個行陰整個消滅了,也就是說整個三界因果的感應,完全斷除窮盡了;這個「感應」就是因果的感應,完全斷除窮盡了。

這一段經文,我們再解釋「行陰」到底它扮演什麽角色呢?
「行陰」我們不容易感覺,譬如我現在有一個感受,有一個想法,這個很容易清楚。那行陰是代表什麽呢?我們常常說,生命是一個無止盡的水流,從過去流到現在,從現在也會流到未來!既然是水流,有時候這波浪打得很漂亮,有的波浪打得很醜陋,這我們就不管。問題是那個水流為什麽會流動,它為什麽會從過去流到現在?也會從現在流到未來!那個水流波浪的力量是怎麽來的?我們看大海波浪不斷的在動,那個動力是哪裡來的?生命的水流它的波浪力就是行陰,所以行陰一破壞的時候…我們前面在講〈耳根圓通〉的時候,講「生滅既滅,寂滅現前」這個就是;「生滅」就是行陰破壞以後,這個「寂滅」就第八識現前,第八識是一個寂滅,無波浪但有微細流動的水。

當然這個地方還不是真實的心性,所以古人說:「莫謂無念便​​是道,無念猶隔一重關」,這個「無念」其實就是第八識現前。真如不是無念,真如是無住而生心,它無念中而有念,有念中又是無念,是「即空、即假、即中的」。但是在行陰破壞以後的確這個修行者他完全進入到一個無念的狀態,因為他生命的水流的力量完全被破壞了,這是「酬業深脈,感應懸絕」,那個推動因果招感的那個因果的力量完全消​​滅,這時候叫做「行陰窮盡」。

【辛二、正明識陰區宇】識陰現前是什麽相貌?

(識陰區宇)
『於涅槃天,將大明悟,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
 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
 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
 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

前面是把整個行陰破壞了,這以下是把識陰的相貌表現出來!

「於涅槃天」這個「涅槃天」指的是真如佛性。這時候對於整個真如佛性將要大開明悟,還沒有明悟,但是將要明悟。講出一個譬喻:「如雞後鳴,瞻顧東方,已有精色」;公雞天亮的時候要叫三次,牠這個是最後一次叫,這時候你遠遠的往東方看過去,那東方光明之色已經出現了;也就是說太陽將要出來,但是還沒有完全出來,但是已經將要出來。就是說在整個昏暗的天地當中已有精色,已有一些少許的光明之色出現,這個就是「識陰」。

「識陰」表現在我們整個身心世界是怎麽回事呢?
「六根虛靜,無復馳逸」這個六根當中的見聞嗅嘗覺知,說什麽叫做「虛」呢?就是不再有感受,受陰破壞了叫虛,他已經不受一切法;「靜」就是寂靜,不再有妄想,想陰破壞叫做靜。「無復馳逸」就是不再有生滅遷流,這就是行陰破壞了。所以在整個見聞嗅嘗覺知的受想行三陰完全消滅。「內外湛明」所以他的內六根外六塵,是湛然光明合為一體,所以「入無所入」就是內六根、外六塵完全是沒有能所對立的差別。

「深達十方十二種類,受命元由,觀由執元,諸類不召」他能夠深達十方世界中有情的十二類眾生,「受命元由」生死流轉以來他的根元在哪裡?當然根元就是第八識,因為第八識有執受嘛!他能夠觀察生命執受的根元,而且不再招感三界的果報。

「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在整個十方世界中,已經在諸生命的差別當中找到一個共同點。這個共同點指的是什麽呢?古德解釋說:識陰的共同點就是「六已銷、一未亡」,因為我們過去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六根的障礙破壞了,但是一精明現前。但是這個一精明,還不是真實的真如本性,所以這個「一」還沒有銷亡,但是六根已經銷亡了。

「精色不沈」第八識的精明之色已經不再隱沒不現,而是分明的現前,這個「識精元明」清楚的現前;「發現幽秘」這個識陰微細的相狀也完全發明出來,這個就是識陰的相貌「識陰區宇」。

《唯識學》認為生命的緣起是有「三能變」,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以後,變成阿賴耶識叫「初能變」;然後變成第七意識叫「二能變」執我,有一個我的感覺;到了前六識「三能變」開始對外境了別。而這樣的一個第八識正是我們很微細、很微細的障礙。從《唯識》的角度,萬法唯識,所變現的萬法是無量差別的,但是能變現的心識是沒有差別的,而這能變現的心識正是第八識現前,所變現的萬法完全消失,完全攝用歸體了。這時候生命只剩下一個「明了寂靜,寂靜又明了」的心識,但是這個無念的心識還不是真如,還有一個薄薄的障礙存在,還有一個根本無明,一念的妄動存在。但是他已經把整個生命的差別相完全消滅了,所以在整個十方世界當中「已獲其同」。

三能變:(1)異熟能變,又稱第一能變、初能變,即第八阿賴耶識。(2)思量能變,又稱第二能變,即指第七末那識。(3)了境能變,又稱第三能變,全稱了別境能變,即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識。

【辛三、懸示識陰盡相】什麽叫「識陰窮盡」之相呢?

(識陰盡相)『若於群召已獲同中,銷磨六門,
合開成就,見聞通鄰,互用清淨,
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瑠璃,內外明徹,
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

在十二種類眾生所招感的生死果報當中,已經獲得了一個共同的心識,這地方是指第八識。假設你在此第八識中繼續用功,照樣觀察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精進往前修,最後會怎麽樣呢?「銷磨六門」指六根一合就是識精元明,開的話就是六根,這種六根的差別功能消滅掉後「合開成就」,所以「見聞通鄰,互用清淨」,這時六根可互相的通鄰,而且六根能夠互用,眼睛能夠聽,耳朵也能夠看。「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在整個十方世界跟自己身心,「如吠瑠璃」就像琉璃寶一樣,這個身心世界內外是光明透徹,唯一心性,名識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命濁。

識陰是一個最​​微細、最微細最後的一道障礙,它的相貌是明了而寂滅。它差在哪裡呢?我們從經文來看,它還有一個內外的對立:有一個能變現的識,一個所變現的萬法。所以當我們把這個能所完全破壞後,這時候就「內外明徹」真如本性現前。就像古人說:「山河大地,應念化成無上菩提」。不但我的心是無上菩提,所變現的山河大地也是無上菩提,所以能所雙亡,這時候妙用現前。這是講到識陰窮盡的相貌。

【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經文)『觀其所由,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這個識陰是怎麽來的?是「罔象虛無」,這個「罔象」指的是似有非有、似無非無,一種如幻如化的假相;非有非無是「罔象」指的是作用,「虛無」指的是它的體性是空寂的。一種違背真如的顛倒妄想,以為其本。

本經用「罔象、虛無」這兩句話來形容第八識是非常的恰當。因為第八識的功能就是集起,在因中集合前七識的種子,在果中它生起前七識的現前;從因地上它集合前七識的種子,所以它是虛無的,它體性是不真實。什麽叫第八識?就是有很多、很多的種子集合在一起叫第八識,它沒有實體的。比方說,什麽叫淨律學佛院?就是有很多人集合在一起叫淨律學佛院,如果這些人全部散開,就沒有淨律學佛院了。淨律學佛院這個假名是安立在很多人集合在一起,產生一定的作用才叫做淨律學佛院。第八識就是把我們過去善惡的功能集合在一起才叫第八識,所以它的體性是虛無的,它變現作用的時候是罔象的,是如幻如化的。所以你從「罔象、虛無」這兩個字,你就能夠去體驗第八識的體性跟相狀。

【庚二、別明發相】這以下把識陰的十種發相作個說明:
(分十:辛一、因所因執。辛二、能非能執。辛三、常非常執。
辛四、知無知執。辛五、生無生執。辛六、歸無歸執。
辛七、貪非貪執。辛八、真無真執。辛九、定性聲聞。
辛十、定性緣覺)

【辛一、因所因執】
這個「因」就是他認為識陰是一切萬法生起之因;也就是一切萬法的究竟依止處叫做因,他這樣認為。這「所因」指的是一切的萬法是從此而流出。所以說萬法是所因,第八識是能因,他產生這樣的執著。

(心遊兩邊)『阿難當知!是善男子,窮諸行空,
於識還元,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阿難當知!善男子修習大乘真如三昧的過程中,這個人已經能夠窮究行陰生滅之相,「窮諸行空」的意思就是把行陰給消滅了。這時候「第八識」的識陰現前。第八識是什麽相貌呢?「已滅生滅」,這時候整個生命的流動之相完全停下來,第八識是一個寂滅的相狀。但是這個寂滅缺乏什麽呢?「而於寂滅,精妙未圓」,在這識陰的寂滅當中,他精妙的真如本性卻還沒圓滿通達。

第八識跟真如本性差在哪裡?真如本性能夠生起妙用,第八識不能生起妙用。所以講他在寂滅當中,那精妙的作用還不能夠現前,第八識的相貌是這樣。

(迷執成墮)
『能令己身根隔合開,亦與十方諸類通覺,覺知通(沕+曰),能入圓元。
 若於所歸立真常因,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因所因執,
 婆毗迦羅所歸冥諦,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這個善男子在識陰現前的過程,他就在禪定當中觀察自己的六根身之間的隔合。他已經能夠開合自在,六根能夠開、能夠合;他也能夠跟十方眾生「諸類通覺」,他能夠進入到眾生共同的知覺,因為一切眾生都是從第八識流露出來的,所以他能夠跟十方眾生同一個知覺。這地方諸位要知道,他沒有說跟十方諸佛同一知覺,這一句是關鍵。識陰是跟十方眾生同一知覺,但是跟十方諸佛不同一知覺。

「覺知通(沕+曰),能入圓元」,彼此的這種知覺是互相週徧圓滿的,我周徧到你的地方,你也週徧到我的地方,「能入圓元」這個「圓元」就是第八識;「圓」指的是十方眾生是互含互攝的,「元」指的是一切眾生的依止處。

他就在這種的一個圓元當中,「若於所歸立真常因」,對一切法所皈依的八識,把它當作是真實常住的因,而產生堅定不移的理解。這時就墮入「因所因執」,認為第八識是因,一切萬法是從第八識所生起,而墮入到外道「娑毗迦羅」就是黃髮外道他們所說的冥諦;一切法都是冥諦所生的,最後還歸冥諦中,就成為外道的伴侶。迷失諸佛菩提的功德,亡失了大乘的正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一立所得心,成所歸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外道種。』

這個就是安立了第一個有所得心,以第八識當作一切法生起之因,安立所歸果,也以第八識為一切眾生最後皈依之果,違了大乘的圓通真如本性,而背離了涅槃的功德,生在外道種性。

這段經文「非因計因」,認為第八識是能生,一切萬法是所生。這句話學《唯識》的人會覺得,對啊!《唯識學》就是這樣講,你怎麽說他是外道呢?

我們還是那一句話,佛法講「萬法唯識」,是要破唯識的,說(唯識學)它是安立唯識學以後是破唯識的。佛陀告訴我們第八識變現一切法這是不正常的,有情眾生的根本就是第八識嘛!所以佛陀講出這句話的時候,是說這是不正常,是你要破的,但是外道是認為這是正常的。同樣講這句話,口氣不同,諸位懂這意思嗎?外道認為第八識變現一切萬法這就是真實相。佛陀說的「萬法唯識」是因為你顛倒,所以你才有阿賴耶識,所以你要把阿賴耶識破掉。

蕅益大師講一句話講得好:
「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阿賴耶識是生死的根本,佛陀是把這個根本講出來,佛陀的目的要你把這根本拔掉!外道是認為把這根本當真實。講的話口氣一樣,但是目的不一樣,所以諸位要體會。他講這句話跟《唯識學》講的話完全一樣,但是唯識講這句話的目的是要破它的,外道是要建立它的。

【辛二、能非能執】

這個「能」呢!他認為識陰是能生,「非能」一切眾生是我所生。在第八識中又加一個「我」出來,我的第八識是能生,一切萬法是我所生。在一切法當中安立了一個「我」。

(心遊兩邊)『阿難!又善男子,窮諸行空,
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這個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他已經把行陰的整個生滅相超越了,但是對於第八識的精妙還沒有圓滿的證得。

第八識的「精妙」怎麽說呢?第八識畢竟不是前面的色受想行,諸位要知道,第八識是不能完全破壞的。行陰是生滅的根源,這要完全破壞,你一點都不能客氣。但是你遇到識陰就不是這種口氣了,因為識陰是生滅與不生滅和合,它是「妄中有真,真中有妄」,你把第八識破壞你也完了,你就斷滅了。

所以他只能夠說,他在寂滅當中,那種不生不滅的精妙光明的妙用,還沒有顯現出來。因為第八識是不能斷滅的,迷了以後叫第八識,悟的時候就是真如本性。

(迷執成墮)『若於所歸,覽為自體,盡虛空界十二類內所有眾​​生,
皆我身中一類流出,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能非能執,
摩醯首羅現無邊身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他對於他所皈依的第八識,把它覽為自體,這地方就有問題:
前面是說第八識變現一切萬法,這地方把第八識當作自我。當作自我以後,他就說這個法界當中所有眾生,都是我的第八識流露出來的,換句話說他認為「我」創造了宇宙萬法,「我」創造了山河大地。這個人就墮入了「能非能執」,我為能生,一切眾生一切萬法是我所生。這個色界的大自在天「摩醯首羅天」就是色界的天頂。他現無邊身,他認為他能夠顯現無量無邊的眾生之身,能夠變現、能夠創造無量無邊的眾生,就成為他的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二,立能為心,成能事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大慢天我徧圓種。』

就認為我為能生,「成能事果」一切眾生是我所生,我是一切法之因,一切眾生是果,這就違遠了圓通的本性,也背離涅槃的功德,死後生「大自在天」的我慢的徧圓之種;這是我為能生嘛!徧滿在整個法界之中。

古德說:前一段第八識為能生,一切萬法是所生是法執,是很微細的;這一段是把它「覽為自體」是我執。前面認為是有一個第八識存在,他會變現萬法;這一段是說這個第八識就是我,把它「覽為自體」變成我能變現萬法,這個跟上帝的思想完全一樣。

【辛三、常非常執】

這一段是認為第八識是能變現,而且是真常的,一切萬法是變化的。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
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這一段跟前面完全一樣,就是他把行陰破壞了,這時不斷的去思惟觀照第八識,但是還沒有把第八識的精妙圓滿的證得。

(迷執成墮)
『若於所歸,有所歸依,自疑身心,從彼流出,十方虛空咸其生起,
 即於都起所宣流地,作真常身無生滅解,
 在生滅中,早計常住,既惑不生,亦迷生滅,安住沉迷,生勝解者,
 是人則墮常非常執,計自在天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若於所歸,有所歸依」他就在「所歸」指第八識,對於所歸的第八識,當作整個究竟生命的不生不滅的皈依處。第八識是「生滅跟不生滅的和合」,他就把第八識執著它是「不生滅」的,他只看到不生滅這一部份。「自疑身心,從彼流出」他就自己懷疑,我的身心世界是第八識表現出來的,乃至於整個十方虛空,一切萬法也都從第八識所生起。「即於都起所宣流地」第八識是一切萬法所宣流的處所,無不從此法界流。而把這個第八識身為一切法的根本是真常的,是真實常住之身,而作為這種不生滅的理解。

「在生滅中,早計常住」在整個微細的生滅當中,他就預先執著這第八識是常住的,既然迷惑了無生真如,也就迷惑了生滅的第八識。迷真才會起妄,因為還沒見到真如,就把第八識當真如解,就把第八識的生滅相當作不生滅。所以「既惑不生,亦迷生滅」,那麼「安住沉迷」就安住在深沉的第八識微細的生滅當中,就不想進步了,把第八識當作真實常住的佛性看待,這個人就墮入「常非常執」;他認為第八識是常住的,一切萬物是非常住的,就墮入到這個大自在天,他就認為一切法是大自在天所創造的,大自在天是常住的,一切法是生滅,所以「迷失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三立因依心,成妄計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圓種。』

他是安立了「因依心」,這個「因」是認為第八識是一切法之因,「依」是第八識為整個生命的皈依處,就是說一切法從第八識生起,最後還是回到第八識,所以它是一個因,也是一個果。違背了圓通的佛性,也背離涅槃的功德,而生起倒圓種,顛倒的認為第八識是一切萬物的生起跟依止處所。

蕅益大師有一句話形容這個知見他說:「本是心生天地,今者反謂天地生人。」這個觀念就是說,天地間有一個能生的第八識,創造了我們,它也主宰了我們,這個就是天地。這是我們中國說的天地,所以我們自己的吉凶禍福,我們自己作不了主。是誰作主呢?天地鬼神作主,而這天地鬼神是常住不變的,我是生滅的,我死了以後,我還回到天地去,我就排班,等到天地下次再把我創造出來,這樣是錯誤的!

就是說我們的心把天地創造出來,不是天地把我們創造出來。這個思想在中國的演變,不但是印度有這個思想,中國的文化也有這種思想。你看孔夫子他所弘傳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道統從什麽地方來?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不要講太遠,近處就是周朝的周公所安立的道法。

周公對中國文化最大的貢獻在哪裡呢?
他改變人對生命的態度。商朝要滅亡的時候,周文王領兵來討伐商朝,只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就將商紂王給滅掉了。滅掉以後,這時周公就招集整個幹部會議,檢討殷商這麽強大的國家一個月就滅亡了,這是怎麽回事呢?一個月不是很長,因為古時候都是用走路的,從這個地方到打仗的地方要走好幾個禮拜,幾乎是一打商紂王就滅掉了。後來發覺,商朝的思想模式有問題,商朝的文化是以神為本,他認為人是沒有價值的,所以商朝為什麽到最後失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周公安立的,他認為商朝之所以會滅亡,是因為失掉民心。比方說他為了祭祀,他可以殺很多人來供養神,他以神為本,他不把人當一回事,遇到災難天上出現兇災,就把那些人全部殺死,供養鬼神。所以他完全失掉民心。

這時候周公把文化改變了,他安立以人為本,在商朝他們的信仰,是敬仰天地鬼神。到周公的時候,他提出一個觀念很重要,他說:「禍福無門,惟人自招。」你的吉凶禍福跟鬼神沒有關係,天地不能主導你,是你自己作主,他安立以人為本。所以為什麽儒家思想安立了仁義道德又制禮作樂,他就告訴我們自己,你的吉凶禍福是你自己作主的,儒家思想是打破過去以神為本的思想。以前是尊重鬼神崇拜,到了周公以後,開始建立個人修養,一個人好好的修行,你自然能夠創造你的生命,所以人的吉凶禍福跟天地鬼神是完全沒有關係的,這一點對整個中國文化的改變貢獻非常大,而孔夫子就是繼承這個思想,以人為本的思想。當然佛法更高明,佛法是以佛為本,不是從人的善念,它是觀照到人的佛性的那個覺性。

這種思想不管在古中國或者在印度最古老的思想就是天地鬼神創造萬物,主導著萬物的思想,這種就是所謂的「常非常執」。

【辛四、知無知執】

意思是說第八識是有知「是有知覺」,第八識創造了一切草木萬物,這樣講「草木萬物」也應該有知覺才對啊!因為是有知覺的第八識創造出來,它們應該也有知覺呀!是這個意思。見經文: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
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善男子整個行陰的生滅相被超越了,而寂滅相現前,但是精妙的佛性還沒有完全的顯現出來。

(迷執成墮)『若於所知,知徧圓故,因知立解,
十方草木,皆稱有情,與人無異,
草木為人,人死還成十方草樹,
無擇徧知,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知無知執,
婆吒霰尼執一切覺,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若於所知」這個「所知」指的是第八識。他認為第八識的知覺是徧滿法界的「知徧圓故」。「因知立解」他就認為既然第八識的體性徧滿法界,所以他的知覺也應該徧滿法界;他就認為這個「十方草木」也應該是有情也有知覺呀!它​​的知覺應該跟人完全沒有差別。所以他就展轉計度說,草木死了以後就變成人,人死了以後也會變成草木,有情無情互相輪迴。

「無擇徧知,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知無知執」心中對於有情無情完全不能加以辨別,說這兩個都是有知,只是形狀不同,對於這樣的看法生起堅定的理解,這個人就墮入到「知無知執」,認為草木是有知的,實際上它是無知的。

「婆吒霰尼執一切覺,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這個「婆吒」就是外道的名稱叫避去,「霰尼」 叫做有軍。這兩個外道都執著這一切的草木都是有知覺的,而「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四計圓知心,成虛謬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

「計圓知心」他認為第八識的知覺不應該只存在第八識,應該普徧的在一切的草木萬物當中都有知覺,叫做計圓知心,成就虛謬之果,最後「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種」,生起顛倒知覺的種性,把有知覺的認為是無知覺的,無知覺的認為有知覺,是「倒知種」。

佛法把一切萬物是分成三類,因緣法是不能混濫的:第一、是有情眾生,他是有生機也有知覺,有生機有生長功能,他也有感受想法,這是有情眾生。第二、是無情的草木,無情的草木是有生機而沒有知覺,有生長功能,但是它沒有知覺。第三、是山河大地水火,是沒有生機也沒有知覺,這三種的差別。這個人是三種完全混濫,草木也有知覺,人也有知覺,人死了以後變草木,草木以後變成人。

所以蕅益大師說這個思想是佛性跟法性互相混濫。蕅益大師說:你在迷的時候,佛性就是佛性,法性就是法性,這兩個不同;佛性是有知覺的,法性是沒有知覺的,在迷的時候是這樣。你要悟了時候,法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法性。在我們凡夫顛倒的心,你不能夠說法性就是佛性,不能這樣講。這一段就是說,法性就是佛性,佛性就是法性,從凡夫的角度這觀念是錯誤的。

第八識的整個執著它是越來越微細,等於是探討整個生命的根元,從生命的根元當中,安立了我執跟法執的差別,這兩個觀念而已,不是我執就是法執。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4
43:16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27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27《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

第127.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明行陰境:別明發相十種幽隱妄想。

第七種:計八無相。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顛倒。
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繫;知其受滅,無復連綴。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此質現前猶不可得,死後云何更有諸相?因之勘校,死後相無,如是循環,有八無相。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
由此計度,死後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第八種:計八俱非。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是人墜入死後俱非,起顛倒論。
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如是循環,窮盡陰界,八俱非相,隨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又計諸行,性遷訛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虛實失措。
由此計度,死後俱非,後際昏瞢,無可道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八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第九種:計七斷滅。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
或計身滅,或欲盡滅,或苦盡滅,或極樂滅,或極捨滅。如是循環,窮盡七際,現前消滅,滅已無復。
由此計度,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第十種:計五現涅槃。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
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如是循環,五處究竟。
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結過勸示。經文: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以迷為解,自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心魔自起深孽,保持覆護,消息邪見。教其身心開覺真義,於無上道,不遭枝歧。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淨標指。

明識陰境:結前行陰盡相。經文: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行陰盡者,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沉細綱紐。補特伽羅酬業深脈,感應懸絕。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27.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明行陰境:別明發相十種幽隱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93頁【辛七、計八無相】。

當我們在修學《首楞嚴王三昧》,也就是在正念真如的時候,其實它整個重點就有兩個:第一、是破妄,第二、是顯真。破妄跟顯真之間的關係是怎麽樣呢?

蕅益大師說:如果是一個利根人,他的大乘善根特別強,煩惱也特別淡薄,他可以直接的去開顯真如。也就是說,他直接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入一種不思議境,就在一念不生當中,念念的把真如本性給顯現出來,這種人不需要經過破妄的過程,他可以直接的「正念真如」。第二種人是鈍跟人,就像我們這種人,我們有善根,但是我們有更粗重的煩惱。蕅益大師警告鈍跟人不能直接正念真如,要先求破妄,再求顯真;也就是你在觀你內心的時候,不能直接觀「即空、即假、即中」,不可以!要先修「空觀」來破除妄想,再修「假觀」開顯真如的妙用,再修「中觀」入一念不生,它是要有次第的。

很多人問我正念真如要怎麽正念呢?
我們剛開始不要被這句話所蒙蔽,其實正念真如的下手就是破除妄想!你面對妄想的時候能夠心常覺照不隨妄轉;你不隨妄轉,念念之間,就是在開顯真如。真如本具「覓即知君不可見」,但是你念念的「迴光返照,不隨妄轉,不離當處常湛然」,它就是念念現前!真如是你本具的,你不用去求的,你越求它就不是真如。

在這個地方,整個行陰障礙的出現都是他對真如有所求,結果真如就風雲變色,變成不是真如。也就是說,在整個行陰的十種障礙當中,都是沒有經過破妄,就直接要去肯定。所以初心學佛是先修否定法,再修肯定;你對你的妄想要先否定,不是這樣也不是那樣,不是這個也不是那個,先求大死一番,然後徹底的破妄以後才直下承當,是「否定門入,肯定門出」。當我們在自利的時候是否定的,當我們要住持正法,弘法利生的時候,才能夠肯定這一念心跟諸佛是不二的。所以你在肯定跟否定的操作當中,你要適當才不會落入到這十種的顛倒邪見。

【辛七、計八無相】
這裡的無相指的是一種斷滅。這八個法指的是什麽呢?就是「色受想行」這四陰中在它生起之前,他認為是斷滅的,當滅除以後也是斷滅無相的,所以這四乘以二就有八種無相的斷滅。

(標由示墜)『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先除滅色受想中,生計度者,
是人墜入死後無相,發心顛倒。』

這善男子在整個修學的過程中,他已經把想陰給消滅了,而這微細的行陰生滅遷流活動現前。於先前所滅除的色受想三陰當中,他生起了一種錯誤的執著。什麽執著呢?因為他認為色受想三陰消失了,他經過那麽長的時間,也沒看到它生起,他就認為一個人死後是斷滅無相的。因發起這種斷滅心,這樣的心是違背佛法的實相道理,所以叫做「發心顛倒」;以斷滅心為本修因,最後的結果是斷滅之果。

這地方是簡單的總標,以下就各別說明,這種斷滅見是怎麽生起的…

(正明本計)『見其色滅,形無所因;觀其想滅,心無所繫;
知其受滅,無復連綴,
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
此質現前猶不可得,死後云何更有諸相?
因之勘校死後相無,如是循環有八無相。』

這善男子「見其色滅,形無所因」在定中他看到這四大的色陰消滅了,認為這身形已經無所依託了。因為色身要以四大為依託,能夠創造色身的四大都沒有了,那身形消失以後當然也就沒有,因為他四大已經被破壞了,色陰被破壞了,所以他認為整個色身已經沒有根本,那個根被拔掉了。

「觀其想滅,心無所繫」我們心的活動,是以想為本,於境起相;想陰消滅第六意識也就沒有依託了,這個心也就沒有根了。

「知其受滅,無復連綴」這個感受消失的時候,我們的色心二法這之間就沒有一個中間連接傳達的地方。我們的色身跟我們的內心中間要有感受傳遞;說我現在很痛苦,這痛苦的感受要經過受陰。你的色身產生痛苦,產生逼迫,是誰傳給你內心呢?是看那個感受,就是受陰。受陰是色法跟心法之間的一個橋樑,一個連綴的橋樑,現在這受陰被破壞了,色心二法各走各的,你的色身走你的色身的,我的心走我心的,兩個都沒有關係了。

「陰性銷散,縱有生理,而無受想,與草木同」,這個「陰」指的是前面色受想三種的陰性既然都消散了,色身也沒有根本了,內心也沒有根本了,色跟心中間的橋樑也被破壞了,縱然我現在還有一些生理的作用;這個生理的作用指的是行陰,內心中還可以吃飯、還可以睡覺可以走路,這種造作遷流,是靠行陰來維持。但是我心中已經沒有感受、沒有想法了,活在世上就跟草木一樣沒有感情。你看草木也是每天長大,但是它沒有感受沒有想法,就跟我現在一樣。這樣的一個身心世界在我活著的時候,都是如此的沒有感受、沒有想法,就像草木。「死後云何更有諸相?」等到我身心世界消失的時候,那更是一種斷滅無相的情況。

「因之勘校死後相無」他就由此類推,這樣子來加以勘驗校對,他就堅定的認為,一個人死了以後,就再也沒有身心世界的相貌存在了。因為根被破壞了嘛,好像輪盤,開關被關掉了,只有剩餘輪盤的活動。所以「如是循環有八種無相」四陰當中生前是無相,死後也無相,有八種無相。

(更述轉計)『從此或計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

他從這樣的死後無相,他就更加一步的轉計,說這出世間的涅槃、世間的因果這都是不存在的,一切法都是斷滅空的,只有一個暫時的名字跟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我們的身心世界終究是要歸於斷滅的。

(結成外論)『由此計度死後無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七外道,立五陰中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他的總結認為死後無相,最後他就生起這種斷滅的顛倒邪論:
這地方在古德的開示說,其實行陰的執著,主要就是四種執著「斷、常、空、有」。以體性上來說就是斷跟​​常,要嘛就是斷,要嘛就是常;在作用上就是空跟有。他這一段所執著的是認為「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斷滅」,世間上的生命遲早要斷滅的,現在不斷滅,死了以後肯定斷滅。這樣的思想當然就是斷滅之果,沒有一種相續因果的思想。

【辛八、計八俱非】
這個「俱非」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說「非有非無」不是有,也不是無;雙遮有無叫俱非。這八個法指的是什麽呢?是指在色受想行四陰當中,都有一個非有非無,加起來就是八個法。

(標由示墜)『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行存中,兼受想滅,雙計有無,自體相破,
是人墜入死後俱非,起顛倒論。』

這脩大乘圓頓止觀的人,他把整個想陰破壞了,而行陰的流動現前。他在定中就看到行陰是存在的尚未消滅,而這受想是消滅了。這是他在定中等於看到兩個現象,第一、看到行陰流動現前,現前是什麽?就是「非無」嘛!第二、他同時也見到他的感受想法被消滅了,就是「非有」!

他因為這兩個都同時看到,他親自看到以後就產生執著「雙計有無」;所以他對於存在的行陰,執著這是「有的」;對於已經消滅的色受想,他覺得絕對是「沒有」的。所以他就以「有,無」這兩個之法就「自體相破」。

什麽叫自體相破?
他以行陰的有,來破前面三陰的無,而安立了「非無」,以「有」來建立「非無」。同時他也以這色受想三陰的無,來破行陰之有,而安立了「非有」,以「無」來建立「非有」。因為他同時看到色受想的消滅,他也同時看到行陰念念的現前。所以他只好認為,人的生命也不是有,也不是沒有,這就是墜入死後「非有非無」的顛倒論。

(正明本計)『色受想中,見有非有,行遷流內,觀無不無。
如是循環,窮盡陰界八俱非相,
隨得一緣,皆言死後有相無相。』

他就在定中觀察已經消滅的色受想陰中,雖然見到行陰之有,但是他認為終歸不是恆常存在的,所以「有」中有「非有」。而在行陰的遷流當中「觀無不無」就是前面的三陰雖然沒有了,但是他認為未來終將生起,所以說「非無」。他進一步的說:「非有」當中有「非無」,「非無」當中也蘊藏著「非有」。如是的輾轉循環,窮盡陰界,這個「陰界」包括色受想行四陰。他就安立了八種的非相,在這四陰當中每一個陰都是同時俱足「非有」跟「非無」兩種相狀,所以在整個四陰當中,隨舉一陰,都認為一個人死後,他是非有非無,是這麼個相貌。什麽是生命的本來面目?是「非有非無」就這個意思!

(更述轉計)『又計諸行性遷訛故,心發通悟,有無俱非,虛實失措。』

他又轉計了,他不但認為自己的身心世界,他認為一切的萬法諸行,一切的有為諸法,它的體性都是遷變虛假的,不真實的。為什麽呢?因為它是非有非無。所以內心啓發通達了悟,他認為一切法,你說它有也不對,說無也不對;「虛實失措」非虛非實,含糊籠統,莫衷一是。因為你說它有沒有,說有也不對,說沒有也不對,這樣子的「虛實失措」。到底它是真實的呢?還是虛妄的呢?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含糊籠統!

(結成外論)『由此計度死後俱非,後際昏瞢,無可道故,
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八外道,
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他就執著一個人死後的相貌是非有非無,「後際昏瞢」在未來的生命中,可以說是茫然無知,無可道故。所以他認為法是「道可道,非常道」,法是不可以宣說的,你說有也不對,說無也不對,所以只能夠說:不能講!他認為真理是不能宣說的。這樣就墮落外道種性,而迷惑我們的菩提真性,這就是第八種外道「立五陰中,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這一段可能很多學過《唯識》的人會產生疑惑,因為《唯識》的實相正是建立非有非無,《唯識​​》的中道實相就是非空非有。那麼跟這個思想是完全一樣,怎麽說他顛倒呢?

這地方的意思,我們加以解釋:
我們在分別一些微細外道的法的時候,你要去讀他的弦外之音,他講這句話的心態是什麽?而不是他講話的內涵,這是很重要的,就是他的心態。外道講非有非無的時候,他的內心是一種昏瞢的狀態,他的內心是不決定,他自己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有?到底是沒有?他是昏瞢不清,無可道故!佛法講「非空非有」是一種方便,是破你「有」的執著,破你「無」的執著,是開方便門而示真實相。這兩個是不同的,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詳細說明:

〔禪宗〕有一個公案:有三個好朋友相約去出家,到了一個大道場以後會見知客師,這個知客師要出來審查他們的初發心對不對!問第一個說:你為什麽出家呢?他答:我爸爸叫我出家的。啪!被打一個香板,你爸爸叫你出家,你一點主張都沒有。其他二個一看哦!知道說我爸爸叫我出家!不行。接著第二個,知客師問:你為什麽出家呢?答:我自己要出家的。啪!你自己要出家的!你爸爸沒有同意你就敢出家,自作主張!第三個看兩個都被挨打。接著第三個,問你為什麽出家?我爸爸想讓我出家,我自己也想出家。啪!油頭滑嘴!三個都挨打!

從他所問的法,三個之中應該總有一個是對的,因為三種可能性而已,但是結果是三個都受挨打。諸位要知道,禪宗打的是你那一念心,不是打那個法,「但破其心,不破其法」。因為禪宗的祖師感覺到你講這句話時「仁者心動」,你有攀緣心,你的心沒有真正安定下來,打你那個有所得的攀緣心,不是打你說的話。其實禪宗從來不管你講什麽話,根本不甩你講什麽話,但是他會去感覺你的心態是什麽。

外道講的話跟佛法完全一樣,非空非有,但是外道講這句話的時候是顛倒邪見。佛陀說「非空非有」那是善巧方便。這地方我們要清楚,兩個人用心不同,一個是在含糊籠統執著的心講出來,一個是大智慧的佛陀開設方便,對治眾生的煩惱而安立的善巧方便,話是一樣,但是內涵不同。這地方大家要把它分明揀別出來。

【辛九、計七斷滅】
這個「七」指的是七個處所,外道在禪定中,他啟發了天眼通,看到整個三界當中,他認為有七個處所是斷滅的。也就是有七個處所是消失以後,就永遠不再生起。這七個處所指的是三界的七個處所。

(標由示墜)『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後後無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七斷滅論。』

先講這善男子的心態:一個人的知見跟這個人過去的個性是有關係的!這個人他在修學止觀的時候,把想陰破壞了,行陰的生滅流動現前。現前以後,他在定中看到行陰的剎那剎那生滅的相狀,但是他「於後後無,生計度者」。什麽叫「後後無」?行陰的相貌就是生,「生」就是存在的意思,生了以後又變成滅,又沒有了!沒有以後又生,又沒有了!又生又沒有,是這樣子的。

但是這個人他在生跟滅的兩種相貌當中,他只看到「後後無」,他只看到滅相念念的現前,這個人「生相」沒看到。就因為沒有看到,這個人就墮入七種斷滅論,這個人看事情就會被自己的思想誤導,我們說這種人是比較悲觀,只看到滅相。

只看到滅相會有什麽結果發生呢?以下就產生七種的結果…

(分別其相)『或計身滅,或欲盡滅,或苦盡滅,或極樂滅,或極捨滅。
如是循環,窮盡七際,現前銷滅,滅已無復。』

他就執著在三界當中有七個處所,是消失以後不再生起的:
「或計身滅」這地方有兩個處所,「身」是色身,指的是什麽呢?包括四大部洲的人民,也包括了六欲天,這兩種處所的眾生,他的色身消滅以後不再生起了。

「或欲盡滅」這個「欲盡滅」指的是初禪,初禪是離生喜樂地,他欲界的貪欲已經窮盡了;他就認為這初禪的欲望消滅以後,這三界的欲望永遠就消滅了,他認為這初禪的欲是斷滅的。

「或苦盡滅」這個「苦盡滅」指的是二禪,二禪是定生喜樂地,他心中已經沒有苦受是以憂為主,憂苦的感受消滅了。

「或極樂滅」這個「極樂滅」指的是三禪,離喜妙樂地;此是整個有為快樂當中最快樂的,他就認為當這個三禪的有為快樂消失以後,也終究是斷滅。所以三禪這種殊勝的快樂,也終究要斷滅。

「或極捨滅」這個「極捨滅」包括了四禪跟四空,兩個處所。四禪是捨念清淨地是捨念,四空是捨色身,不管捨念、捨身都是屬於捨。他執著四禪四空的捨,心一旦捨了以後,就永遠不再生起了。

所以他就輾轉認為,在三界當中,就前面說的七個處所,現前雖然暫時存在,但是終歸要消滅,而這個滅了以後就不再生起了,也就是終究要斷滅的。

(結成外論)『由此計度死後斷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九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他等於是在整個行陰當中看到了滅相,他沒看到生相,跟下一科是完全相反,下一科是比較積極樂觀的人,他在生滅當中他只看到生相,這兩段是對比的。

【辛十、計五現涅槃】
他執著在三界當中,有五個處所的安樂,是常住的,是不壞的,就是涅槃了。也就是說,他認為三界當中就有涅槃,不必離開三界要灰身泯智才會出現涅槃。

(標由示墜)『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後後有生計度者,是人墜入五涅槃論。』

就在想陰破壞後,行陰現前,他在行陰的生相,念念現前的時候產生了執著。他認為生命是以生為本,不是以滅為本,他認為滅是暫時的,一個人暫時的消滅,但是終究要生起的。從這麼長久的生中,他就發覺在三界當中,有五處的不生不滅的涅槃處存在。所以他的這個執著跟他的思考模式有關係。

(分別其相)
『或以欲界為正轉依,觀見圓明,生愛慕故;
 或以初禪,性無憂故;或以二禪,心無苦故;
 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
 迷有漏天,作無為解,五處安隱,為勝淨依,如是循環五處究竟。』

這五處涅槃指的是什麽呢?

第一、是講到六欲天,他以欲界的六欲天為正式的轉依;「轉依」就是生命的究竟依止處,也就是涅槃的意思。為什麽他會認為六欲天是涅槃呢?因為他「觀見圓明,生愛慕故」,以他的天眼通來觀察六欲天的依正二報,不管他依報的宮殿是何等的莊嚴,不管他身心的正報是充滿了光明,而這光明是超日月。所以他認為六欲天的依正二報,是值得我們愛樂欣慕的,這就是涅槃了,就是一種究竟安樂處。

第二、「或以初禪,性無憂故」,他以天眼通觀察初禪,這個初禪是「離生喜樂地」已經沒有三界的憂惱,而受種種的喜樂。

第三、「或以二禪,心無苦故」或者認為二禪,這個「定生喜樂」就是涅槃。為什麽呢?內心中沒有微細的憂苦。

第四、「或以三禪,極悅隨故」或者認為三禪,這個「離喜妙樂地」身心世界種種的妙樂現前,這就是最殊勝的涅槃。

第五、「或以四禪,苦樂二亡,不受輪迴生滅性故」,他認為四禪的「捨念清淨地」,能夠捨除痛苦,捨除快樂,而且更重要是「不受輪迴生滅性故」。因為四禪有一個特點,大三災不能破壞,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吹三禪,在整個壞劫破壞三界的時候,四禪不可破壞,不受輪迴的生滅性故,所以他認為四禪是究竟涅槃。

因為他執著這五處是涅槃,因此而迷失了有漏的生滅果報,把有漏的果報當作無為涅槃的理解,而依此五處的涅槃來當作勝淨依故,最清淨的人所依止之處。而最勝清淨的人是佛陀,他認為這就是佛陀依止的處所,如是循環五處究竟。

(結成外論)『由此計度五現涅槃,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十外道,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

這也是一種顛倒邪見。前面從生滅當中他是執著滅相,這個是執著生相。

讀《般若心經》告訴我們,觀一切法空時要遠離六相,大乘佛法的空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在體性上遠離生相滅相;在相狀裡面,遠離染污相跟清淨相;在作用方面,遠離增加跟減損相,這六相都要遠離,這樣才能夠契入真實的中道實相。

我們的執著…!當你在正念真如的時候,因為真如是無相的!但是我們無始劫來熏習了很多有相的色受想行識,很多很多的想法這都有相的,就會把你過去的想法逼出來。你看有些人他過去生就比較悲觀,他在修禪定的時候就容易產生斷滅的思想;有些人是主動積極樂觀派的,他就會產生常見涅槃的思想!這都跟你過去的種子有關係,你一不小心你就被你自己騙了。被誰騙呢?被過去的你騙!因為這些色受想行識就是過去你造作留下的痕跡,你現在要把這垃圾清掉的時候,它就會出現。以上這十種的行陰境,都是我們自己的內心顯現出來的!

【庚三、結過勸示】佛陀結示過非,勸勉我們要好好的注意!

(魔境因由)『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狂解,皆是行陰用心交互,故現斯悟。』

前面的十種魔境是怎麽來的呢?
這十種心中的狂解就是邪見顛倒,都是我們在行陰境的時候,用心交互;我們同時在正念真如,我們以空假中三觀來照這一念心性,觀察這一念心性當下「即空、即假、即中」,這時候跟行陰境的相貌真妄交攻顯現出來。這個五陰魔境還是你自己顯現出來的,你自己再騙你自己。

(迷則成害)『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現前,以迷為解,
自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一般的眾生他遇到這個相貌,當然不會迴光返照,不知迴光返照只好心隨境轉,就以迷惑當作正解,就以為自己成就聖道,或認為自己就是斷滅,大妄語成,終究墮入無間地獄。

(誡令保護)『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
徧令眾生覺了斯義,無令心魔自起深孽,
保持覆護,銷息邪見。』

佛陀勸勉我們一定要將佛陀真實的法語,傳示在佛陀滅度以後的末法中,這時魔強法弱,要使令修行止觀的眾生,都能夠覺了斯義,對這十種的魔境要如實的覺了,用智慧來觀照。絕對不要使令你內在的心魔,而引生你重大的罪障;這個「孽」是禍害的根源就是罪業。「保持覆護,銷息邪見」保持我們止觀的功德,也保護修行的大乘善根,來消滅我們心中的邪見。

(勸修真道)『教其身心開覺真義,於無上道不遭枝岐,
勿令心祈得少為足,作大覺王清淨標指。』

開導這修止觀的眾生,能夠開解真義,真實了解這諸法「即空、即假、即中」的中道實義,對無上道不遭外道邪見的歧路,心中也不要得少為足,「作大覺王」這是成就自利的功德,作眾生清淨的標指是利他的功德。

這段經文佛陀講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說:我們要不修止觀,當然什麽事都沒有,我們就順著過去的習氣,我過去做什麽!我現在還做什麽!就是順從五陰。五陰要你幹嘛,你就幹嘛!所以你跟五陰兩個就處得非常好,你也喜歡它,它也喜歡你。

但你一旦要修行,這個事情就麻煩,有人不肯了!是你過去生當中所熏習的感受、想法,它不同意了!就是所謂的「用心交互,真妄交攻」,所以你一旦要修行,你肯定有事情。你說:你修行的時候「風平浪靜」!那你是沒有修行,因為「風平浪靜」表示你跟五陰兩個是和合無諍嘛,這樣才會風平浪靜。五陰的方向是順生死流,修行是順涅槃流,這兩個當然是漢賊不兩立,真妄肯定是要交攻的!交攻的時候,它一定把你過去儲存的垃圾表現出來,這是每一個修行人遲早要面對的。

佛陀只告訴我們一個觀念,怎麽辦呢?只有一個方法「覺了斯義」。佛陀並沒有說你要把誰斷掉!就是啟動你的覺悟。

諸位!我們學《楞嚴經》到這個地方,佛陀只告訴我們一件事情,你要把你心中的覺性啟動起來,你要「不迷、不取、不動」只有「不迷」最重要!五陰不可怕,但是你一迷惑的時候就變得很可怕。「色受想行識」它只會在你顛倒的時候活動,你越顛倒它越喜歡,但是光明一出現的時候,它就消失掉,五陰就像露水一樣,太陽出來它自然消失掉。奇怪!我明明剛剛有這種感受,我們過去也經常有這樣的經驗,我很想去做一件事情,但是我去拜佛靜坐的時候,欸!做這個真沒有意義的,但是當時我真的很想做!是怎麽回事呢?這個五陰的活動它是欺善怕惡的,只有你顛倒的時候它對你有作用,你心中光明一出現的時候,五陰就完全消失掉。

修學佛法最重要是你要能夠加強你的觀照力,你不能要求煩惱不來,不可能!煩惱它不會放過你!你過去一天到晚跟它在一起,它現在是你的好朋友,熟境界!肯定放不過你。所以在這地方最重要就是「覺了不迷」,你一定要事先知道,經常保持覺照的功夫,就像我們走夜路的時候,你一定要把手電筒打開來。修止觀的過程當中,你心中一定要保持「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個地方是最重要的。

再講觀念!修行人啊,有些人修行很快,很快就進入狀況。有些人他的修行,他是很用功,善根也很強,方法也對,但是他就是跟過去的煩惱妄想糾纏不清,跑不出來。問題出在哪裡呢?他的方法錯誤!你一個人要進步,我剛剛講過,你不能太肯定自己,你一肯定你自己,你過去的煩惱習氣正是大歡喜。

蕅益大師提醒我們,末法眾生要先修空觀,再修假觀,再修中觀。修行人要先否定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你動一個念頭,你要告訴你自己,這個想法是不對的!先否定它,不管對不對,先否定它,不是這樣子、事情不是這樣子。如果它是真實的,你否定它,時間久了,它還是會出現,因為真理是不能否定的。但是妄想你一否定的時候,它就消失了,如果被你否定以後他就消失,那真的是妄想。如果你這個想法是真實的,它經得起你否定。就像智者大師說的,你遇到相狀的時候用火去燒它,如果是真金它不怕你火燒,你這想法是隨順真理的,你否定它,它還是會出現。但是它不是真金,你一燒它就消失了。

所以你一個修行者,尤其是初學者,諸位!你要能夠在菩提道當中一路走過去,一定先用否定的法門,你一定要否定你自己的想法感受,你才能夠進步的,你會進步很快。否則,你會覺得好像修行很久「原地打轉」,昨天是這樣、今天也是這樣,明天也是這樣,因為你就是一路的肯定你自己,所以你就很難改變,很難超越。

【己五、明識陰境】

前面的色受想行完全消滅,這時候識陰現前。這個「識陰」什麽意思呢?就是我們內心最深處的那個微細的明了分別的功能;前面的「行」是造作遷流,這個「識」就是了別「明了分別」。

(分三:庚一、總示陰相。庚二、別明發相。庚三、斥邪結正)
【庚一、總示陰相】先攏總的指示識陰的相狀。
(分四:辛一、結前行陰盡相。辛二、正明識陰區宇。
辛三、懸示識陰盡相。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辛一、結前行陰盡相】佛陀先把前面行陰的文作一個結束:

(經文)『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行陰盡者,
諸世間性,幽清擾動,同分生機,倏然隳裂,
沉細綱紐,補特伽囉,酬業深脈,感應懸絕。』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4
44:55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26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26《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

第126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明行陰境:別明發相十種幽隱妄想。

續上集。第二種:計四徧常。經文:
四者:是人既盡想元,生理更無流止運轉。生滅想心今已永滅,理中自然成不生滅,因心所度,計以為常。
由此計常,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第三種:計一分常。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自他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
一者:是人觀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從是則計,我遍十方,凝明不動,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則我心性,名之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
二者:是人不觀其心,遍觀十方恒沙國土。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劫不壞處,名究竟常。
三者:是人別觀我心,精細微密,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其不壞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
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計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滅盡,名無常性。
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第四種:計四有邊。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
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
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
三者:是人計我遍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
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由此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第五種:計四矯亂。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一者:是人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處,名之為恒。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以理都觀,用心別見。有求法人來問其義,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於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
二者:是人諦觀其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餘,無所言說。
三者:是人諦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
四者:是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容窮詰。
由此計度,矯亂虛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第六種:計十六有相。經文:
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度者,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見我圓含遍國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緣隨我迴復,云色屬我;或復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色。皆計度言,死後有相,如是循環,有十六相。
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並驅,各不相觸。
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26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明行陰境:別明發相十種幽隱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89頁。我們講到這一科是【辛二、計四徧常】。

外道邪見的思想主要是兩部份,一個是無因緣論,一個是邪因緣論。這「無因緣論」是認為整個生命的生起跟結束是完全沒有因緣的,所以從這個思想就變成自然的外道,是一種斷滅的思想。「邪因緣論」是認為生命的生起,是有一定的章法,一定的構成的軌則。這個軌則依我們的觀察是錯誤的軌則,所以叫做邪因緣論。我們接著下來講到這一科的第四段「想盡計常」。

(想盡計常)『四者、是人既盡想元,生理更無流止運轉,
生滅想心今已永滅,理中自然成不生滅,
因心所度,計以為常。』

這個修止觀的人「既盡想元」,想陰的根元完全破壞。在前六識的整個生滅的體性當中,他已經沒有各式各樣的流動運轉的相貌出來了,這是「生滅想心今已永滅」第六意識沒有這種相貌,也就是說整個第六意識的粗分想心已經永久的消滅,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微細的第七意識的生滅流動。所以他就認為「理中自然成不生滅」,他認為第七意識的這種體性,正是不生滅心;因為生滅的第六意識被他破壞了,這時候第七意識的微細生滅的流動現前,他就哎呀!這就是我的真如本性,我終於找到家了,就把第七意識(末那識)的微細生滅流動,當做是常住的真如本性。

(結成外論)『由此計常,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前面他是廣泛的執著八識,但是他後來又想一想,前六識已經不存在了,第八識還沒有生起,只有第七意識現前,那乾脆就執著第七意識。總而言之,前面四種執著,都是「亡失徧知,墮落外道」,迷惑菩提善根種性,這是逆圓滿真常的理念。

他是這樣的思想,他把生命分成身心世界,而身心世界都有兩種情況:第一、外在的相貌跟作用;第二、構成內在的體性,或者講構成的元素。他認為外在的相貌是變化的,構成內在的元素是不變的,這種思想跟我們現在科學家的思想是完全一樣。科學家也是認為,我們的色身是變化的,但是我們內在物質是由電子、質子、中子構成的,這一部份是不能變化的,這個思想就是常見,是「邪因緣論」。科學家認為說這個人為什麽很聰明呢?因為他腦細胞很發達,所以他很聰明,這樣解釋因緣觀是錯誤的,這跟腦細胞沒有關係。他的聰明是因為他過去生有「聞思修」的善根,是內心當中的一種相續的功能,這跟腦細胞是沒有關係的。

【辛三、計一分常,一分無常】

(標由示墜)『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自他中起計度者,
是人墜入四顛倒見,一分無常,一分常論。』

這解說跟前段一樣,就是想陰破壞了,行陰現前。前面講的邪因緣跟這地方的邪因緣差別在哪裡呢?前面的邪因緣是完全就著同一個人的身心世界來分別他的常跟無常的差別;他表面的相用是變化的,內在的組成元素是常住的,是約著同一個人。這一段就不一樣了,是約著自他,自己跟他人做比較,他認為他自己是常住的,別人都是生滅的,是人墜入四顛倒見。

〔分別詳釋〕
(雙計自他)『一者、是人觀妙明心徧十方界,湛然以為究竟神我,
從是則計我徧十方,凝明不動,一切眾生,於我心中自生自死,
則我心性,名之為常,彼生滅者,真無常性。』

一者、這修行人在禪定中他觀察這個妙明心,當下這一念寂靜的心;這個「妙明心」其實就是那一念微細流動生滅的行陰之心。他發覺他的心是普徧十方世界,他想要到哪裡就哪裡,他想要到美國、到台北,他隨時一念之間內心中就可以顯現。這時候他就產生一個顛倒的想法說「湛然以為究竟神我」;他就把這微細生滅流動的行陰心,它的不動相、它的普徧相,這就是一個圓滿的神我。

什麽叫做「神我」?「從是則計我徧十方,凝明不動」,這個我啊!是普徧十方世界的,而且是非常清楚分明的照了而沒有任何的動轉,一切眾生就在我一念心中自然的生也自然的死,這些都是生滅變化的。而這個「我」這一念心性,它是常住不變的,彼生滅者,真無常性,這就是一個「大我」的思想。說這個我是很大的、普徧的,一切眾生就在我一念心性當中,在我的心中自然的生也自然的死。但是這個「大我」是不能變化的,所以這個「我」是能受用,「我」是能主導,一切眾生是被我所主導,被我所受用。好像是整個地球是繞著他自己轉一樣,因為我是周徧法界,是「凝明不動」,眾生就在我一念心中「自生自死」,他的思想是這樣子的,一種神我外道的大我思想。

(計他國土)『二者、是人不觀其心,徧觀十方恆沙國土,
見劫壞處,名為究竟無常種性,
劫不壞處,名究竟常。』

二者、這修止觀的人,前面他是觀內心,這時候不觀內心,他向外觀察十方世界的恆沙國土。他就看到了無數國土會「成住壞空」,那他就加以分別了,他說在劫壞時,見「成住壞空」的這個壞劫,二十劫的時間當中,壞劫與空刧是破壞的是究竟無常的,但是住劫,這二十劫的住劫是不破壞的是究竟常的。他把這世界分成兩部份,住劫是恆常住不變化的,其它都是無常的,是這樣區分。

(計自身心)『三者、是人別觀我心,精細微密,
猶如微塵,流轉十方,性無移改,
能令此身即生即滅,其不壞性,名我性常,
一切死生從我流出,名無常性。』

三者、前面那個「大我」是很大的,所有的眾生都在我中自然生而自然死;這一段講的我是比較微細的一個「小我」,我已經管不了別人,但是起碼我自己的身心世界,我是可以控制的,這個我是「小我」的思想。

這個人他觀察我的內心,發覺我的內心是「精細微密」,這個「精細」指的是他行陰的種子是特別的精細,「微密」是指他的行陰現行的相貌。這個內心的生滅流動就好像空中的灰塵「流轉十方」,在這十方世界到處的流動。流動的情況就好像空中的灰塵,要有陽光的照射,你才感覺到它的存在,但是黑暗的地方你就看不到這灰塵的存在了,可見得這個我的內心是「精細微密」。

我這一念心是「性無移改」,這個我是不能有變化的;我是一個人,死了以後我變成一個天人,但是我的形狀改變,那個「我」是不能變化;好像我現在住了一個房子,這個房子破壞了,我再買一個新的房子,這個房子我不要了,但是那個人那個我啊!還是那個我,換湯不換藥是這個意思,「性無移改」他這個是觀心。

其次他觀色身…「能令此身即生即滅」,這個色身也是因為有那個我在控制,所以我會起惑造業,有不同的業得各式各樣的果報,所以他生命有各式各樣的生,有各式各樣的滅。然而那內心當中那個不破壞的體性「名我性常」;微細的自我是常住不變的,所以我無量的生命當中生生死死,我的色身都是從這微細的真我流露出來讓我受用。我來受用人的果報,由我來受用天人的果報,這個我是不變的,這個色身外在的環境是變化的。這個是微細的自我跟前面是廣大的自我不太一樣。

(雙非自他)『四者、是人知想陰盡,見行陰流,行陰常流,
計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滅盡,名為無常。』

四者、他認為這粗重的想陰破壞了,行陰的微細流動現前了,就執著行陰這種微細相續的是常,色受想這種粗分的已經消失了,已經看不到的是無常。

(結成外論)『由此計度一分無常,一分常故,墮落外道,
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總而言之,他把生命分成一分常,一分無常,墮落到外道種性,迷惑了我們的菩提善根。這是第三種外道,一分常,一分無常。外道在解釋「因緣」都是對立的,常跟無常這兩個是你跟我是不一樣的,我跟你也不一樣,一個是常,一個是無常,這兩個是沒有關係的,一種對立的思想。

大乘佛法是不二的。佛法說:我們的體性是常,作用是無常,我們是恆隨緣而不變的,恆不變而隨緣,佛法是講不二的思想。外道的常跟無常兩個是對立的,這地方不太一樣。

【辛四、計四有邊】

前面談到常跟無常的思想是從時間上來觀察。這地方是從空間上,什麽東西是無邊際的?是我們的常住真如。什麽地方是有邊的?就是我們應該要放棄的。他是從空間上來觀有邊無邊,有四種的有邊。

(標由示墜)『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分位中生計度者,是人墜入四有邊論。』

這個善男子在整個行陰中的觀察是從這四種的分位:第一、時間。第二、見聞的功能。第三、彼我。第四、行陰的生滅。

〔分別詳釋〕
(計三際)『一者、是人心計生元,流用不息,
計過未者,名為有邊,計相續心,名為無邊。』

一者、他的所觀境是觀察時間,觀察他這一念心,哦!我這一念心果然有過去現在未來根本的差別。是人執著「生元」這個行陰的這種流動生滅的根元是遷流業用而循環不息的。在整個流動當中,他就認為過去已經消失了,未來還沒有現前,所以他認為這兩個是靠不住的,是有邊際的有現量的,換句話說,這兩個是不能依止的。那麽既然不能依止過去,也不能依止未來,那怎麽辦呢?「計相續心,名為無邊」;我現在這一念相續的心是周徧法界的,是無有窮盡的,我應該活在當下。以現在為常住是無邊,以過去跟未來為有邊,這個意思。

(計見聞)『二者、是人觀八萬劫,則見眾生,八萬劫前寂無聞見,
無聞見處,名為無邊,有眾生處,名為有邊。』

二者、從見聞當中去觀察:他在禪定中觀察八萬大劫的時間,他所見所聞,他認為在八萬大劫之前,他看不到,所以他是寂靜無所見、無所聞。這個劫外就是八萬大劫以外的世界是無邊的,這叫冥諦;在八萬大劫以內的是有邊際的、是有現量的。他認為劫外是無邊,劫內是有邊,他是這樣區別;前面是說過去與未來是有邊,現在是無邊,這兩者不同。

(計彼我)『三者、是人計我徧知,得無邊性,彼一切人現我知中,
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無邊之心,但有邊性。』

三者、這是他人跟自己做比較:以為我當下這一念心是能夠普徧了知一切法。修行人的色受想完全破壞了,內心中特別的明了寂靜,所以他認為自己這一念心,是無邊的,是常住的,其餘一些苦惱的生死凡夫,他就在我一念的明了的心中顯現出來。

「我曾不知彼之知性」這一句古德解釋說:彼不知我的心性,而我能夠知彼的心性;我看他是看得很清楚,但是他看我看不清楚。因此「彼不得無邊之心」,所以這苦惱眾生是有邊的。但是我修禪定的,已經破壞色受想,我的心才是無邊的,我才是特別的尊貴。是從自他當中,而區分有邊無邊。

(計生滅)『四者、是人窮行陰空,以其所見心路籌度,一切眾生一身之中,
計其咸皆半生半滅,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邊一半無邊。』

四者、這個人在窮究行陰的真空之理,他要探討這生命的根元到底從什麽地方來,他在探討的過程當中,他不依止聖言量,他完全依止他的所見所聞,他就在定中「心路籌度」就自己妄加的計度。他怎麽計度呢?說一切眾生在他的生命當中是一半是生,一半是滅。

怎麽說呢?因為這個人,他一入定以後他止觀現前,他那個行陰生滅的相狀他暫時可以調伏,所以他「滅相」現前;但是他一旦出定以後他止觀就消失了,他的行陰又生起來產生「生相」。他就發覺他在禪定當中的心跟出定的心是不一樣的。這是內心的隨緣,你隨順止觀的因緣而產生功德,也因為隨順散亂顛倒的因緣產生過失,這是心的正常現象。他就產生執著,產生一個計度想,他說:我們的身心世界,原來是一半是生,一半是滅,乃至於外在的世界,也是一半有邊,一半無邊。他是這樣的計度想法的。

(結成外論)『由是計度有邊無邊,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四外道,立有邊論。』

這個外道的​​思想,最大的問題是太相信自己的六根,問題出在這裡,就是他看到什麽!他就計度分別。過去台灣有一個叫現在禪,這現在禪它的思想就有點像外道的見聞覺知,以什麽是見性?他說見聞覺知就是見性,你看到這朵花,當下就是見性。

這個思想是有點似是而非,當然他已經不落入妄想,行陰現前他的想陰破壞了,他的確看到的事情是一個依他起性;這畢竟是一個依他起,「見聞覺知」這是看到了第七識、第八識,你不能說他是見性。佛法的見性是從理論上思惟,不能從事相上去體會,不能從假相上去體會。

孔夫子有一天,他在行腳的過程當中,經過廚房,他看到子路把菜煮出來,他拿著菜就往嘴巴塞。孔夫子很生氣,說子路這個人真不懂禮貌,大眾師還沒有用他就先用,他就把子路叫過來,把他罵一頓。子路說:夫子啊!我沒有偷吃,我是看這菜煮出來有一個髒東西,我把它拿起來看一看,把它丟掉,我沒有吃啊!孔夫子說:哦,弟子們!我親眼看到的事情都有錯誤,何況是道聽塗說呢!

他看到這個假相,孔夫子在解釋這個假相的時候,他照樣解釋錯誤。你怎麽能說見聞覺知就是見性呢!假相就是假相,真理就是真理。所以佛教很重視傳承,道理不是你自己想出來的,是「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

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這些修止觀的人可能到最後都沒有看經典,這不對的!他剛開始是應該有看經典,但是走到最後的時候,他就完全是根據自己的分別來判斷,這個是常、這個是無常、這是有邊、這是無邊,完全在假相當中產生了顛倒。所以佛教是要如理思惟的,要依止聖言量。

【辛五、計四矯亂】

這個「矯亂」就有點像戲論,違背真理而言說不定。外道為什麽會有這矯亂?因為他以「無想天」為究竟!他認為生無想天,他的因必須一生當中不能亂答於人,所以他在回答的時候…他很怕回答錯誤,他說「一切法是亦有亦無、亦生亦滅,總而言之,含煳籠統,所以佛陀說這叫矯亂,言說不定,違背真理。

(標由示墜)『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知見中生計度者,
是人墜入四種顛倒,不死矯亂徧計虛論。』

他的整個顛倒的生起是在知見中,在禪定當中的所知所見,而產生四種的顛倒知見,以無想天不死的果報,而引生這四種矯亂的言詞,依止這虛妄的徧計執,而創造了虛妄的言論。

〔分別詳釋〕
(八種矯亂)
『一者、是人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見相續處,名之為恆;
 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
 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
 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
『以理都觀,用心別見,有求法人來問其義,
 答言:我今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
 於一切時,皆亂其語,令彼前人遺失章句。』

一者、這當中有八種矯亂分別四段:
第一段、他在禪定中「觀變化元,見遷流處,名之為變」,觀察行陰這生​​滅變化而又恆常相續,這樣的生命的根元。首先他看到它的遷流處,生命有它的生滅變化的地方,他說這就是無常變化的;「見相續處,名之為恆」但是它變化以後,又產生了相續,哦!他把這相續的地方叫做恆常。以為這個生命又分成無常變化跟相續恆常。

第二段、「見所見處,名之為生;不見見處,名之為滅。」他在八萬大劫之內所見到的,他認為這是生。「不見見處」 蕅益大師說解釋:就在劫外當中見到一個不可見的處所,什麽都沒有的處所名之為滅;劫內叫生,劫外的叫做滅,他把生命分成有生跟滅。

第三段、「相續之因,性不斷處,名之為增。」他又把生命分成增,他說「相續的因」這種能夠相續不斷滅的功能叫「增」,你看他死亡以後,他又會受生!這受生的力量是怎麽來呢?是「增」而來的。「正相續中,中所離處,名之為減。」在整個生命的相續當中,他會有一個休息的地方!什麽叫休息呢?比方說我們呼吸,我們吸氣以後再吐氣,吐氣以後吸氣,在一吸一呼之間會有一個中間的休息的地方叫減,就是在沒有吐氣也沒有吸氣那個叫減。我們生命在相續當中,它會稍微停一下再相續,停一下再相續,那個中間停的地方叫減。

第四段、「各各生處,名之為有;互互亡處,名之為無。」一切眾生,他在受生的地方就有,他消失的時候就叫做無。

他所以用這個道理來觀察,他可以看到八種生滅變化,他以有所得的心分別而見。有人來請法,問什麽是諸法的真實相?他說:亦生亦滅、亦有亦無、亦增亦減、亦常亦無常。在一切時中你問他真理,他都是這樣回答,他認為這樣子是合乎中道的,我才能夠往生到無想天去。但是他令聽法的人「遺失章句」就是不得要領,不知所云。

前面一段的外道是很清楚的說明生命當中,哪些是恆常住的,哪些是變化的,他是很清楚的指出來。這一段的外道他雖然看到了變跟不變、增跟減乃至於有跟無,他看到了,但是他不作任何的評論。他說亦增亦減、亦有亦無、亦變亦不變。再問他一次,他把這個答案再重複告訴你,他認為這是最圓滿的答案。但是這圓滿是別人聽了以後完全不懂,遺失章句,不知所云。

(唯無矯亂)『二者、是人諦觀其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
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無,除無之餘,無所言說。』

二者、這修行人在禪定中他觀察他這一念的心「互互無處,因無得證」,是人進入禪定以後止觀現前,於一切法不迷、不取、不動;他能夠暫時的把行陰的生住異破壞,使令滅相現前,他認為滅相就是最永恆的功德,所以「因無得證」他就證得一切法究竟無的真理。

這時他實證的,在禪定當中觀察當前這一念的心時,滅相的無現前,假使有人問法,什麽是祖師西來意啊?他答:無!你再問他一次,他還是答無!除了無之外,無所言說;他說一切法「無」是究竟的真理。

(唯是矯亂)『三者、是人諦觀其心,各各有處,因有得證,
有人來問,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

三者、這個人也是觀察內心「各各有處」,在生住異滅當中他看到了生;「生住異滅」滅了以後,他發覺又有一個新的念頭生起,所以「因有得證」,他證得一切法是畢竟有。所以有人問他,什麽是祖師西來意呢?他說:是!當下就是!你問他什麽是祖師西來意呢?門前那一顆樹就是了,當下就是。除是之餘,無所言說。

(有無矯亂)『四者、是人有無俱見,其境枝故,其心亦亂,
有人來問,答言: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
一切矯亂,無容窮詰。』

四者、前面有些人是看到無,有些人是看到有,這地方是「有無俱見」。他看了滅,他也看到了生,兩個都看到。他把這生跟滅怎麽解釋呢?「其境枝故」,他說生跟滅是一個東西,比方說一顆樹它分叉成兩個枝,所以這個真理是兩個都具足,生跟滅都具足的。既然看到兩個,這時候能觀的心也是錯亂了。所以有人來問法,什麽是祖師西來意?他就回答說:「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他說世間上的真理是怎麽回事?當你看到一件事情有的時候,他早晚會變成無,「亦有」一定會變成無;你看到這個小孩子出生了,你論斷他這個人遲早會消滅。但是你看到無的時候,就未必會再生起;你看到有的時候,這東西遲早要消失掉,但你看到消失的時候,你不一定會看到它再生起「亦無之中不是亦有」。總而言之就是這個道理是矯亂、錯亂的,而且這錯亂的思想「無容窮詰」。你再繼續問他,為什麽會這樣子?他說這個道理高深莫測,很難講清楚,你要自己體會「不容窮詰」。

(結成外論)『由此計度矯亂虛無,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徧計虛論。』

以上四種都是一種「計度矯亂心虛無,墮入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徧計虛論」。問題其實他這種思想,你不能說他全錯,佛法也經常用有、無、生、滅來對治我們的煩惱。他的問題在於矯亂,自己都錯亂,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他只是言說是這樣,其實他自己本身是含糊籠統。

佛法說的:什麽是生命的真理?我們可以說,因果絲毫不爽,強調有。但是有時候佛陀說,什麽是諸法的真理?法性本來空寂,強調空!那是對治嘛。其實諸法的真理是即空、即假、即中,諸位看《維摩詰經》一切法是不能說的。有人問文殊菩薩,什麽是大乘的不二法門?文殊菩薩不講話,不能講!不能講!就沒人知道了,怎麽辦呢?那只好「開方便門,示真實相」。諸位要知道,說法是不得已的,既然是開方便門,那這個門就很多,你看我們這個房子,你可以從這個門進來,他可以從那個門進來,每個人說法的方便之門,他的角度就有所不同。

蕅益大師講《阿彌陀經》的時候,講得很清楚,說我的​​講法跟蓮池大師不同,蓮池大師的說法跟幽溪大師也不同。蕅益大師說,通通都對,『經』是無量義,既然是開方便門,他說這部《阿彌陀經》是我們都沒有資格講的,那是佛陀甚深的境界。但是沒有人說就沒有人知道,那只好開方便門,所以說「橫看成嶺,側看成峰,都見不到廬山真面目;但是每一個人都沒有離開廬山」。蓮池大師比喻的更妙:講經像瞎子摸象,沒有一個人把佛陀的真實義講出來,他摸到像的腳,他摸到像的尾巴,他摸到像的頭,但是重點是大家都沒有離開象。所以講法是開方便門,每一個人的角度開顯就有所不同。

所以有些人在整個生命當中的「即空、即假、即中」,為了對治你的執著,佛陀會講空性這一部份,強調「色即是空」;但是怕你斷滅,又講「空即是色」。所以蕅益大師說:妙答無生,說空說有都是方便。但是你產生執著,通通都是戲論,觀鍵在這裡。

【辛六、計十六有相】

這個十六有相就是先講四種法,色受想行這四種法。這四種法有兩種執著,第一、是「即色計我」,色受想行就是我;第二、「離色計我」,離開了色受想行另外有一個我。即色計我有一種,離色計我有三種,計共就四種了,那麼四種再乘以四就有十六種。

(標由示墜)『又三摩中諸善男子,堅凝正心,魔不得便,
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無盡流生計度者,
是人墜入死後有相發心顛倒。』

在整個三摩地中,他已經把想陰破壞了,而行陰微細的流動相現前。他就在整個行陰的無盡流的生命當中產生了計度,他說一個人死了以後,有一種人我相現前,這個色受想行識的人我相是不能破壞的。依止這個人我相而產生一種錯誤的發心,一種顛倒的發心。是怎麼個人我相呢!

(正明本計)『或自固身,云色是我;
或見我圓含徧國土,云我有色;
或彼前緣隨我迴復,云色屬我;
或復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色。
皆計度言,死後有相,如是循環有十六相。』

即色計我:「或自固身,云色是我」,他就把自己的色身起堅固的執著,色就是我或者受就是我,乃至想、行就是我。這地方就有個問題了,這樣的思想很容易斷滅見,因為色就是我,那我色身死了以後,那糟糕了!那我就死掉了。我們一般人很容易「即陰計我」,你的色身死掉了,你就說我要死掉,這個是把色受想行四陰當作我,這是第一種,這個是比較嚴重的。

離色計我:比較輕微的是「離色計我」,這個色受想行這四種是流動變化的,但是另外有一個不變的我!這當中有三種情況:

第一、「或見我圓含徧國土,云我有色」,我是很廣大的,色陰是很小的;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所以我的色受想行死了以後,我還是在的;我是廣大的,一個大我,色就存在大我當中,這第一個。

第二、「或彼前緣隨我迴復,云色屬我」,說前緣在定中的所緣境當中「隨我迴復」;他感覺到我的行陰是隨我而轉的,我要它生它就生,我要它滅它就滅,乃至於我出定以後,我對我的色受想行,是完全可以主控的,我要走路就走路,我要休息就休息。所以這個色是屬於我的,我是能受用,色受想行是所受用,是我的眷屬,就成主伴的關係。

第三、「或複我依行中相續,云我在色」,說我比較小,色受想行四陰比較大,我必須依止在這四陰當中,我才能夠相續的作用,所以我在色受想行當中,色受想行比較大,我就住在裡面。

總而言之以上四種都是執著,人死後還有個自我的相狀,如是循環有十六相。

(更述轉計)『從此或計,畢竟煩惱,畢竟菩提,兩性並驅,各不相觸。』

從前面的一種我相的人死了以後,還有自我,他就更加的推論,「畢竟煩惱,畢竟菩提」說我的內心中有一個雜染的煩惱,也有一個清淨的菩提。

他得到的答桉是什麽呢?
煩惱永遠是煩惱,它不會改變的,說轉煩惱成菩提,沒有這回事情,菩提永遠是菩提。所以我們生命中有兩種體性,雜染法跟清淨法是各走各的,彼此不互相抵觸,我們頂多把煩惱給壓住,我們不能夠去斷滅它。因為煩惱畢竟是煩惱,菩提是菩提,這兩個是不能改變的。

(結成外論)『由此計度死後有故,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六外道,立五陰中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這地方的意思就是說,真跟妄是獨立的,妄想永遠是妄想,真如永遠是真如,咱們各走各的。

佛法不是這個意思,佛法講「真妄不二,真中有妄,妄中有真」。也就是說你要迷惑,那全體是妄;你要覺悟就「全體是真」。所以我們迷惑的時候是「全真成妄」,你要覺悟的話是「全妄即真」,佛教講「真妄是不二」。這個地方是真就是真,妄就是妄,那這兩個就永遠不能改變了。

總而言之外道的思想,結論只有一句話就是「用心別見」。他以有所得的分別心,去分別去見真理。我們一再強調,真理不能追求,真理只能夠在一種看破放下的情況可以體會,不能追求,真理你一追求,就不是真理了,動念即乖嘛!仁者心動,一念方動,烏雲徧布。

這個外道其實他所看到的沒有錯,他看到了生,也看到了滅;看到了有,也看到了無;看到的增,也看到了減,看到的通通沒有錯!他錯在哪裡呢?就錯在「用心別見」。你要不追求,這一切法是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一切法本來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當下真理就顯現出來,當下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循業發現,清淨本然;清淨本然,循業發現,但是你一追求就完了!就什麽都不是了。

這意思就是法沒有錯,是心態錯誤,問題在心態錯誤。你看外道他所看到的都沒有錯,他還看到了眾生的「生相、滅相、有相、無相」,但是他想要去追求時就找不到了。所以真理只能夠體會,不能夠追求,這大家要知道。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4
45:19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25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25《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

第125.大佛頂首楞嚴經卷10。明行陰境:別明發相十種幽隱妄想。

明行陰境:結前想陰盡相。經文: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陰盡者,是人平常夢想消滅,寤寐恒一,覺明虛靜,猶如晴空,無復麤重前塵影事。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鑑明,來無所黏,過無蹤跡,虛受照應,了罔陳習,唯一精真。

正示行陰區宇。經文:
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

懸示行陰盡相。經文:
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

結示本惟妄想
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別明發相。第一種:計二無因。經文: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類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窮生類本。於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元,於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
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機全破,乘於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流灣環,死此生彼,只見眾生輪迴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見其根,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鵠從來白,人天本豎,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從八萬劫無復改移。今盡此形,亦復如是。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
由此計度,亡正遍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第二種:計四徧常。經文: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遍常論。
一者: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能知,二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循環,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住。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體恒,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受,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恒故。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窮不失性,計以為常。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25.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明行陰境:別明發相十種幽隱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86頁。【己四、明行陰境】

這一科是講到,我們在修《首愣嚴王三昧》,也就是在修真如三昧的過程當中,所遇到的五陰魔境的一些相貌。當我們在修真如三昧的時候,其實我們所修的法門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正念」,第二個是「正知」。

「正念」就是你要如實的、不顛倒的去觀察二空的真如之理,我們說是於諸境緣「不迷不取不動」,安住在一念不生那樣的真如理,這就是「正念」。但是你除了正念以外,你還要加上一個「正知」,正知就是心中的一種覺照功夫,你要隨時的保持「覺照」,看你這一念心是不是已經如實的安住在你的正念當中。

因為我們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我們的內心雖然累積很多的善根,但是也累積很多顛倒的五陰的種子;這時你的正念跟你過去的顛倒種子一接觸的時候,你的色受想行識的那種顛倒的煩惱相貌就顯現出來。

宗喀巴大師講出一個譬喻,他說我們今天要去調伏一個性情非常暴惡的狂象,要怎麽辦呢!你要做兩件事:第一、拿一條繩子把牠往前拉,要牠能照著我們所規劃的方向往前走,這叫「正念」。第二、要有一個人拿著鐵棒在旁邊,隨時觀察這隻象是否有失控的情況,牠一旦失控,你要隨時用鐵棒調整牠,讓牠回歸到原來的道路上。這意思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在修《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因地發心是正確的,我們依止「不生滅心」嘛!但是過程就未必了!所以在整個修行當中,我們怎麽樣能夠不忘初心?就是你不要忘失你最初的「不生滅心」。那這怎麽辦呢?當然就是依靠「正知」。

佛陀在前面不斷的提醒我們要「覺了不迷」,你一定要經常保持自我覺照,而且你要經常檢查,你現在的因地心跟你最初的發心,是不是相隨順!你是不是已經忘失了初心?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自我反省的修行功夫。

這一科講到「行陰魔境」,這個「行」怎麽說呢!就是我們內心深處,那種生滅而且遷流的相貌,很微細的生滅遷流的相貌。

(分三:庚一、總示陰相。庚二、別明發相。庚三、結過勸示)
【庚一、總示陰相】(分四:辛一、結前想陰盡相。辛二、正式行陰區宇。
辛三、懸示行陰盡相。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辛一、結前想陰盡相】先把想陰窮盡的相貌作一個總結。

(想陰盡相)『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陰盡者,
是人平常夢想銷滅,寤寐恆一,覺明虛靜,
猶如晴空,無復麤重前塵影事,
觀諸世間大地山河,如鏡鑑明,來無所黏,過無踪跡,
虛受照應,了罔陳習,
唯一精真。』

佛陀招呼阿難說:這修止觀的善男子,在修大乘三摩提的過程當中,他依止內心的正念正知,以「不迷、不取、不動」的這種正念真如的觀照,把想陰給破壞了。

想陰一旦破壞以後,他內心是什麽相貌呢!
這個人他平常的夢想完全消滅。「夢」跟「想」是一個東西,白天叫做想,晚上作夢叫做夢,日有所思就夜有所夢。夢想一旦消滅以後,他內心的狀態是「寤寐恆一」,他白天是覺醒的狀態或者晚上在睡覺,他永遠總是在定中,就是內心是「恆常如一,常在定中」,所以他一念覺了之心是特別的清虛,也特別的寂靜。

講出一個譬喻:「猶如晴空,無復麤重前塵影事」譬如說萬里晴空中,一點的雲彩都沒有,古人說:「萬里晴空,一輪明月」,這烏雲都被消滅了,烏雲就是妄想,所以他對麤重的第六意識所分別的妄想,就完全不再生起了,這時他從佛堂走出來,面對各式各樣的人,遇到各式各樣的事情,他的內心像一面清澈的鏡子,是了了分明而不生分別。怎麽說呢?是「來無所黏,過無踪跡」;人事情來的時候他不會有所住,去的時候他心中也不會有任何的掛礙。

在這一念的「虛受照應」,這個「虛受」就是指他內心當中空空蕩盪,但是「照應」又是了了分明;了了分明,空空蕩盪;空空蕩蕩,了了分明。「了罔陳習」心中沒有一點過去的妄想習氣,「唯一精真」唯獨只剩下一念的精純真實之心;這個「精真」指的是第八識,只剩下那一念非常微細的第八識的了別心識現前。

這地方是說什麽意思呢?
我們一般人是活在妄想中,說「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這個人煩惱很重,什麽叫煩惱很重?就是這個人妄想很多啦!一個人想像越豐富當然煩惱越重,佛法是這個意思,天下本來是沒有這種事情,你自己在那邊打妄想,打妄想就讓自己心有千千結,自己起煩惱,煩惱是你自己捏造出來的。在佛教的因果觀裡面,本來不應該有煩惱。我們造了一個業,顯現一個果報,就是這樣子嘛!一切法本來就是那樣就是那樣,這樣就是這樣,一切法是因果的顯現,但是我們心中有所住、有所黏。在《瑜伽師地論》上說:我們凡夫的心就像強力膠一樣,看到什麽就要黏,要有所住。

這個修止觀的人把妄想破壞以後,他的心就像一面鏡子,照了萬物的時候,套一句〔禪宗〕的話就是他看事情,那樣就是那樣,這樣就是這樣,來無所黏,去無踪跡。他整個過去生的妄想習氣完全被破壞了,他的心中是空空蕩蕩而了了分明;了了分明,空空蕩盪,他做什麽事情,該怎麽做就怎麽做,心裡面沒有這些妄想、掛礙、恐怖的負擔,通通都沒有了。這一段是讚歎想陰盡相的功德,當然在整個回家過程中,還沒有到究竟圓滿。

【辛二、正式行陰區宇】想陰一旦破壞,行陰的障礙現前。

(行陰區宇)『生滅根元從此披露,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
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
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

這個人心像鏡子一樣,他是不是大事已辦了呢?還沒有。他在止觀當中會出現什麽事情呢?就是一切有情眾生的這種「生滅根元」,從這個地方全部顯現出來。什麽是「生滅根元」呢?就是蘊藏在第八識那俱生的有漏種子,俱生的我法二執的種子。他在這一念的空空蕩蕩,了了分明的心中,觀察十二類眾生是「畢殫其類」;他能夠很清楚看到眾生那種生滅流動的相貌。這時候他是有天眼通,在後面會說到那種八萬大劫的天眼通,他知道眾生是從什麽地方來,將往哪裡而去,整個生命的流動是怎麽回事,他完全清楚分明。

但是他還不能完全通達在整個流動中的根元,這個「根元」指的是什麽呢?生滅的根元指的是第八識,他這時只能夠看到第七意識的行陰,還不能夠看到第八識的這個識陰的障礙。但是他「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他能夠很清楚的看到「同生基」就是眾生的生命,雖然因果各式各樣,但是他們都有共同的「同生基」一種造作遷流的相貌就是行陰。講一個譬喻,行陰就像野馬一樣的熠熠清擾,這個「野馬」指的是陽燄,就是太陽的折射照到空中,一種好像光明的水氣,這個陽燄遠遠望去是熠熠清擾,「熠熠」就是那種生滅閃爍的樣子,「清擾」是微細的流動相貌。

行陰是整個眾生的根身世界的一個究竟的樞穴,這個樞穴就是開關。就是說這個人為什麽能夠走路呢!他為什麽能夠坐在那裡呢?他因為有行陰。整個有情眾生的生命動力的來源就是行陰。行陰在《八識規矩頌》有句偈形容說:「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月鎮昏迷。」一個人的生命,他為什麽能夠去造業,為什麽去得果報呢?因為他有一個我,有情眾生是從以自我來發動,他的整個生滅的作用,也是因有一個我,所以才得果報。說這個地是誰掃的?是我掃的。也因為有這個自我意識的執取,也使令眾生就活在三界的顛倒當中。所以說行陰:第一、是有情眾生生命的根元。第二、是一個顛倒的根元。

這時候在修習禪定中,行陰是完全顯現出來,當然這時也就是修行人要對治破壞的時候。行陰的破壞,是怎麽破壞的方法?

【辛三、懸示行陰盡相】懸就是預先,佛陀把行陰相貌怎麼破壞預先說明:

(行陰盡相)『若此清擾熠熠元性,性入元澄,
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
名行陰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

假設我們經過止觀,正念真如,一方面能夠經常保持覺照不迷,在面對行陰的時候,經常保持「不迷、不取、不動」的一念不生的狀態。這時候這種微細生滅擾動的這個根元就「性入元澄」,行陰這種生滅之性就轉入不生滅的寂靜的體性;這個「澄」指的是寂靜。這地方的寂靜不是講本來面目是指「第八識」;第八識比第七意識相對來說是寂靜。

「性入元澄」是一個總說,那麼應該怎麽做才能夠「性入元澄」呢?
「一澄元習,如波瀾滅,化為澄水」,一澄元習就是在第八識的寂靜心中,要把所具足這生滅流動的習氣都要完全的窮盡,就好像水中的波瀾把它消滅了,而轉化成寂淨的水,「名行陰盡」這就是行陰窮盡。「是人則能超眾生濁」這樣就是超越眾生這種自我知見的顛倒的執著。

說明:「第六意識」就像是一個很大的波浪,你看我們打妄想,我們馬上知道。「第七意識」是一個微細的波浪,第七意識是一種生命流動的根元。當然那個流動不是你在高速公路看那車子這樣跑來跑去,不是這麽粗的流動,那是在定中意識,或者說是用高倍的顯微鏡,看到我們生命的細胞在動,我們整個生命的細胞都是在動態,沒有一個東西是靜的。從行陰的角度,我們生命是活在動態當中,我們色身的細胞,我們內心的狀態,沒有一個是不動的,都是在動。動的力量!從什麽地方而來呢?就是「行陰」發動出來的,行陰是一個微細的波浪。「第八識」是一個沒有波浪,但是有微細流動的水;真如是完全「不迷、不取、不動」沒有波浪也不流動。

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在破壞行陰的過程當中,這一段經文是值得我們注意『如波瀾滅,化為澄水』,這一句裡面最重要的是這個「化」是轉化;說行陰是生命的根元,就一刀二斷,那你就完了!行陰是生滅的根元,行陰也是我們智慧的根元。《唯識學》講:轉第七意識成平等性智,是要「轉」的;這個波浪是不好,但是沒有波浪你也找不到平靜的水,所以是要轉變。

《首愣嚴經》在轉變煩惱的方法很特別,不採取任何行動,就是「不迷、不取、不動」,認為達妄本空,煩惱本來就不真實,你不隨妄轉,它自己會消失掉,本經的思想是這樣,不像『唯識學』那是要對治,「不能念要它念,不能專要它專」完全站在一種抗拒的角度來對治煩惱。《愣嚴經》講你不用對治,它自己會消失掉,你只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動」,你就做三件事「不迷不取不動」它就自然消失,本經的思想是這個意思。

【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為什麽我們自出生,我們內在的內心及外在的世界就一直在那邊動呢!這是怎麽回事?是上帝創造的!是怎麽回事會那樣動來動去呢?講出這個行陰的根元:

(本惟妄想)『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行陰的根源:我們眾生的這種生命動力,是一種幽隱的妄想。我們解釋「幽隱妄想」,行陰的相貌我們可以分作三個總結:

第一、行陰是變化而相續的,生滅變化但是又恆常相續。所以我們接下來講到整個十種魔境的時候,主要的顛倒只有兩種:一個「斷滅見」,另一個「常見」。為什麽起斷滅見呢?因為他看到眾生在「生滅變化」中,他只看到生滅變化這一部份,所以他起「斷滅見」。那為什麽起常見呢?他看到行陰那種相續這一部份起「常見」。其實行陰是兩種都具足,它​​是生滅而相續,相續而生滅。

第二、行陰是微細而難知的,我們很難知道,只有定中才能夠知道,那是很微細的流動。

第三、行陰是有情眾生生命的根元。要了脫生死這就關鍵了,行陰是眾生的「同生基」,眾生生命的一個最重要的根基。這樣的一個根基到底是怎麽來的呢?是從妄想而來,是我們自己捏造出來。妄想而來表示什麽?表示妄想是可以消滅的嘛!

諸位如果我們研究菩薩戒,你就會了解一個觀念,在『菩薩戒』整個戒文當中,佛陀在訓練一個菩薩的心態,菩薩有一句話是絕對不能說:「我做不到!」你不能這樣講。菩薩在斷惡修善度眾生,只有資格講一句話說:「我盡量做!」你不能說我做不到。為什麽做不到?這些都是虛妄的想像,要斷除「色受想行識」,它的本質都是妄想,它沒有實體,所以菩薩是不能講我做不到的!這不合道理,菩薩只能夠說,我盡量慢慢改,就表示我不放棄。他為什麽能有這樣的力量呢?來自於他的一種空正見,一切整個生命的根元都是我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來的,是過去的妄想捏造出來,所以它是可以斷除的。

接下來我們進入講解行陰的十種魔境之前,佛陀先給我們一些基本的概念。

【庚二、別明發相】各別的說明行陰十種的計度相狀。
(分十:辛一、計二無因。辛二、計四徧常。辛三、計一分常。
辛四、計四有邊。辛五、計四矯亂。辛六、計十六有相。
辛七、計八無相。辛八、計八俱非。辛九、計七斷滅。
辛十、計五現涅槃。)

【辛一、計二無因】
這個「計」是一種計度執著。他執著兩種情況是沒有因的:第一個「本」是根本的,本是無因的,說一切法的生起是沒有原因的,這個「本」指的是過去,過去是沒有原因的。第二個「末」是未來,一切法它結束以後也是沒有原因。這類似「無因緣論」的思想。看以下經文就容易清楚,兩種無因生起的由來…

(標由示墜)『 阿難當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
十類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窮生類本。
於本類中生元露者,觀彼幽清圓擾動元,
於圓元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二無因論。』

佛陀告阿難說,你應當了知!在我們修學大乘的「正知」是指這個觀照的智慧,「奢摩他」是止,就是大乘的止觀相應當中,我們的心是「凝明正心」;這個「凝」是一種止的功德,安住不動,「明」是正知而不迷惑。在這止觀雙運當中,他已經超越了想陰的十種天魔的干擾,所以他這時候能夠去「精研」很深入的去觀察,「窮生類本」他去窮究這個眾生為什麽會一直在那邊動呢!色身為什麽會有老病死?內心怎麽會生住異滅呢?這所有動的來源是怎麽回事?他去窮究眾生這一切生滅的根元。

「於本類中生元露者」他就在定中觀察到這些眾生的根元,都已顯現出行陰生滅根元的相貌,因為他的想陰已破壞,生滅根元顯露出來。他就「觀彼幽清」用智慧再觀察這非常幽隱、清是非常微細的這種行陰的相貌。他得到答案是「圓擾動元」,清楚知道這是遍十二類生的生滅擾動的根元,我們的色身生老病死,內心的生住異滅,通通都是因為行陰的流動所創造出來的。就在這時「於圓元中起計度者」修行人對於這種圓滿普遍的行陰相貌中生起計度執著者,這樣就會產生了二種無因邪見的理論執著,也就是說他在行陰當中觀察它的流動相,觀久了以後突然間自己起顛倒!怎麽會起顛倒呢?

〔分別詳釋〕
(本無因)『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機全破,
乘於眼根八百功德,見八萬劫所有眾生,業流灣環,死此生彼,
祇見眾生輪迴其處,八萬劫外冥無所觀,
便作是解:此等世間十方眾生,八萬劫來無因自有。
由此計度,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一者、是人見本無因」;他就在整個身心世界的流動當中不斷的觀察,他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一切眾生的生命生起,是沒有因緣的。這是怎麽回事呢?他為什麽生起這個理論呢?以下解釋這理論當中有兩段:第一、定中所見。第二、他產生的計度分別。

第一、定中所見:「是人既得生機全破」,這個「全破」的意思,古德解釋是完全顯露了,因為想陰已破壞,所以他整個行陰的相貌,那種生滅流動的力量顯現出來了。他就在禪定當中有天眼通,他就依止他眼根的天眼通的八百功德;天眼通最大的極限,空間觀察一個小千世界,時間觀察八萬大劫。這時他觀察他所能夠見到的八萬大劫的過程當中,所有眾生的「業流灣環」,眾生造了什麽業,然後到哪裡去流轉;「業流」是因,「灣環」是果。「死此生彼」他造了這個業到人天去了,然後又到三惡道去了,總而言之,死了以後又生,生了以後又死。這當中有一個問題!他只見到他整個八萬大劫的眾生,在那地方造業而輪迴,只是這眾生的輪迴他有一定的處所,就是在他所見的八萬大劫就是他的處所;而在八萬大劫之外,他就完全見不到了,這個是他定中所見的相貌。

第二、產生計度分別:他對這樣的相貌「便作是解」,他自己解釋說:哦!原來此等眾生「八萬劫來是無因自有」,因為他看八萬大劫以外,是見到一片黑暗。眾生從什麽地方來的呢?是沒有理由的,沒什麽地方來的,是莫名其妙自己出現的;也就是說,眾生在八萬大劫之前是沒有任何因緣的自然而生起的。依止這樣的虛妄計度,而亡失了大乘的正知正見,而墮落到外道種性,惑亂了自己菩提的善根種性。這個是講「本無因」眾生的生命的根本是沒有原因的。

(末無因)『二者、是人見末無因,何以故?是人於生既見其根,
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從來黑,鵠從來白,
人天本豎,畜生本橫,白非洗成,黑非染造,
從八萬劫無復改移,今盡此形,亦復如是;
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
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

「二者、是人見末無因」;前面是講生命的起源是沒有原因的,這地方是講生命未來的結果,是自然消失掉也沒有原因。他為什麽提出這個理論呢?他也是有他的道理。因為他在定中他見到整個八萬大劫之前是沒有因緣而生起的,他就執著既然過去是沒有原因,過去沒有原因不可能現在突然間有原因,所以現在也就沒有因緣。怎麽說呢?知人生人,悟鳥生鳥,烏鴉本來就是黑的,鵠鳥的羽毛就是白的;就一切物象生命本來就是一個偶然,沒有任何理由,沒有所謂造善招感安樂的果報,造惡招感痛苦的果報,生命是沒有章法的,好像樹上的樹葉掉下來的時候,它往東邊、往西邊是完全沒有理由的。人天的眾生本來就豎立而行,畜生本來就是橫行而走,鵠鳥的白也不是洗成的,烏鴉的黑也不是染造而成。

「從八萬劫無復改移」所以從八萬大劫以來,這樣的一個因緣完全沒有改變,過去是這樣,現在也是這樣。他自己也推論,未來「今盡此形,亦復如是」;八萬大劫以後,我們每一個眾生,自然的消失掉,也自然進入涅槃;自然的,你不要修行,他自然會消失掉。「而我本來不見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當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無因。」我過去既然沒有見到菩提,當然未來也不可能見到菩提的功德,所以這一切的物象,不管過去、現在、未來,完全是沒有因緣的。

(結成外論)『由此計度,亡正徧知,墮落外道,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由此計度,亡失了大乘的正徧知,這種正知見,而墮入外道的邪見種性,惑亂自己的菩提善根。這是「第一種外道,立無因論」。

我們前面講到想陰的魔境,他的干擾是外面來的,魔王派遣一個說法的法師,跟著顯神通來引誘他,來破壞他的戒定慧,是外來的。行陰所有的魔境都是自己的妄想生起的,他在定中看到了事情,自己在那地方虛妄分別然後產生的。

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呢?這個思想是有點斷滅見,八萬大劫以後完全消失了,而且他對現在是自然,這個是一種斷滅見跟自然外道,不過他的自然理論是從斷滅來的。我們看經文可以知道,他首先看到八萬大劫之前是一片黑暗,所以他知道我們眾生的來處是沒有理由的。既然我們從什麽地方而來,這一部份是沒有理由的,當然現在也就沒有理由。所以他為什麽做人呢?也就沒有理由,未來也就沒有理由,他的思想是這樣推論。

當然在所有的邪見當中,這一種是最嚴重的,無因緣論是比邪因緣論,更糟糕!因為它就造成一個人及時行樂。佛教修學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一種因緣,就是你今生跟來生是有密切關係;我們今生是由前生創造,佛教的過去現在未來是連動的,是有因緣的,今生的你是由過去的你創造的,你過去作了很多想法,造了很多善惡業,所以變成今生的你;來生的你是你今生創造的,就構成一個三世因果。那麼這個外道「立無因論」,前生跟今生是完全沒有理由,好像抽籤一樣,你前生要投胎的時候抽籤過一次,來生再投胎也是抽籤,那完全是沒有理由的,跟你今生所造的善惡是沒有關係的。那這個修行就沒有意義了,所以無因緣論是最糟糕的思想,是斷滅!

【辛二、計四徧常】
這以下的思想都比較偏重於常見,前面是無因緣論。這以下是認為生命是有因緣的,但是這個因緣他解釋錯了而墜入叫邪因緣論。生命是由四種因緣而創造的,這當中他講到心境、四大、八識、末那共四種,這四種法是普徧常住的,是一切眾生生起的根元,他這樣生起執著。

(標由示墜)『 阿難!是三摩中諸善男子,凝明正心,
魔不得便,窮生類本,觀彼幽清常擾動元,
於圓常中起計度者,是人墜入四徧常論。』

這一段跟前面一樣,修行人「於圓常中起計度者」就是在周徧圓滿而相續的行陰當中生起了計度。這其中有四種計度,我們先講第一個、他對於內心跟外境,把它計度作是常。為什麽有生命呢?因為我們心跟境這兩個是常住。

〔分別詳釋〕
(心境計常)『一者、是人窮心境性二處無因,修習能知二萬劫中,
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循環,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一者、這個修行人在整個行陰的圓滿而相續生命當中,窮究他的內心,同時也窮究他的外境,他發覺「二處無因」。這個二處是指什麽呢?是內心跟外境這兩種處所,這兩個生滅的因緣都是沒有因緣的。為什麽「二處無因」呢?他說:因為修學禪定而產生二萬大劫的神通,他發覺這十方眾生,所有內心跟外境的生滅相狀「咸皆循環」!什麽叫「咸皆循環」?他發覺一個人的色身,是遵循著生老病死,死了以後他又出生了又生老病死;而內心是生住異滅,所以他把生命分成兩種:一個是能受用的心,一個所受用的境。當然這當中有快樂也有痛苦,有些人的內心是快樂的,外在的境界是非常美好的;有些人內心是痛苦的,外境是非常貧窮的。他說心跟境雖然有變化,但是全都遵循著一定的軌則,這軌則是從來沒有改變的,就是這個心永遠是生住異滅,而這個色身永遠是生老病死,這個軌則是不能變的。這個喜怒哀樂,貧窮富貴會改變,整個心與境的這種生住異滅跟生老病死的原則是不改變的。所以他就執著說我們凡夫的心跟境「計以為常」原則是常住的,相貌當然是變化。

諸位我們分別一下:前面這兩種思想「本無因,末無因」是完全的斷滅見;這個地方是常見,認為生命在變化當中,有些原則是不變化的,而這就是他所追求真實的皈依處,認為心跟境是皈依處。當然這樣的皈依是很粗的,越往下越微細了…

(四大計常)『二者、是人窮四大元四性常住,修習能知四萬劫中,
十方眾生所有生滅,咸皆體恆,不曾散失,計以為常。』

二者、這個修行人不是觀心跟境這麽粗,他觀察四大,他認為這一切的物質是由地水火風構成的,地是堅性,水是濕性,火是熱性,風是動性,這四種體性是不能改變的,是常住不變的。他是依止什麽理由講出這句話呢?於「修習能知四萬劫中」,因為他的禪定神通能觀察四萬劫,這個理論是由他自己的現量境所看到的。他看到什麽呢?他能看到眾生生滅變化,他看到這個人前身是一隻小狗,今生變成一個人,來生變成天人。當然小狗的相貌是不一樣,人的相貌也不一樣,但是構成小狗,構成人體的這個地水火風是不能改變的,地大還是堅性,水大還是濕性。構成一切物質的元素是不能變,只是排列組合不同,而構成不同的物質出來,所以他認為四大的體性是「不曾散失,計以為常」。說這四大是我所追求的,常住不變的真實的本性。

當然佛法是不同意,四大是唯心所現!怎麽說是常呢?就像一盆水,我們接觸是水,餓鬼道去接觸水變成火,這體性怎麽會有真實性呢!他是錯認消息。

(八識計常)『三者、是人窮盡六根、末那、執受,
心意識中本元由處,性常恆故;
修習能知八萬劫中,一切眾生循環不失,
本來常住,窮不失性,計以為常。』

前面一段是把構成物質的元素這個四大執著為常;這以下是構成內心的了別活動的元素,所謂的八識「計以為常」。

三者、這個人覺得向外攀緣是比較粗糙,他就向內觀察,他觀察內心的『六根、末那、執受』,這個「六根」指的是六根當中本具的六識,和第七識的「末那」跟第八識的「執受」,他觀察心意識等這個八識的「本元由處,性常恆故」,說這個八識的根本來處,它的體性是恆常不變的。說前六識的功能就是了別,第七意識的末那就是思量,第八識就是執受,這體性是不能改變的。這個人第六意識起煩惱了,但是第六意識還是了別,那個了別性沒有變,只是在煩惱中了別。這個人他聽聞佛法,生起智慧的觀照,這也是第六意識的了別,只是這個了別跟智慧相應,了別的本質是不變的。

他這樣的觀察是怎麽來的?因為他在禪定當中,生起八萬大劫,看到「一切眾生,循環不失,本來常住」。這個人變成了一個畜生,他便生起了畜生的想法,但是他第六意識的了別性還是這個了別性;他變成一個人,他生起人的想法,但是人的了別也是那個了別。所以構成內心的作用是不同,但是構成內心的元素,能構成的元素是不能改變,內在的元素是不能改變。在整個六道當中,你不管怎麽弄,第六意識永遠扮演了別的功能,第七意識永遠扮演末那思量的功能,第八識永遠扮演執受的功能,這是本來常住不可改變的。他就依止這樣的心意識,不改變的體性,把它當作是常住的真如,是這意思。

這一句講的是不對,第八識是執受,成佛的時候就沒有執受了,佛的第八識是不增不減。執受就是怎麽樣?可以增加,我今天跟昨天的第八識不同。佛陀幫助眾生,說欸恭喜你!佛陀啊你善法增加了!佛陀沒有所謂增加,佛陀第八識再造什麽東西進去也不會增加;不增不減,不再扮演執受的角色。這是凡夫才有執受的這樣子。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4
45:42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24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24《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

第124.首楞嚴經卷九。明想陰境:別明發相十種融通妄想。

第九種:貪深空想。經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入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終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空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於大眾內,其形忽空,眾無所見;還從虛空突然而出,存沒自在。或現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栴檀氣,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誹謗戒律,輕賤出家。口中常說無因無果,一死永滅,無復後身,及諸凡聖。雖得空寂,潛行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撥無因果。
此名日月薄蝕精氣,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經千萬年,不死為靈,出生國土,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第十種:貪長壽想。經文。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長壽,辛苦研幾,貪求永歲,棄分段生,頓希變易,細相常住。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竟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生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好言他方往還無滯,或經萬里,瞬息再來,皆於彼方取得其物。或於一處,在一宅中,數步之間,令其從東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現前。口中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我生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
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屬,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毘舍童子,未發心者,利其虛明,食彼精氣。或不因師,其修行人親自觀見,稱執金剛,與汝長命。現美女身,盛行貪欲,未逾年歲,肝腦枯竭。口兼獨言,聽若妖魅。前人未詳,多陷王難,未及遇刑,先已乾死。惱亂彼人,以至殂殞。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結過勸示:結十魔過惡。經文:
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遍知覺。讚歎淫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淫淫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則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遍知,墮無間獄。
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

結想陰所招。經文: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24.首楞嚴經卷九。明想陰境:別明發相十種融通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83頁。【辛九、貪深空想】

這一科講到我們在修學《首愣嚴王三昧》,當我們對於我們的五陰身心世界,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時候,這時所要注意的種種魔境的現前。有關魔境其實前面一科有講到,蕅益大師在註解中也強調一個觀念說:什麽叫魔境呢!這一點我們要很清楚,什麽叫魔境?

蕅益大師說:我們修行人要知道,魔境是安住在塵勞之內,而真如是安住在妙覺的心中。這兩個本來是了不相觸的!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魔王心是處在無明妄想當中,我們的心是正念真如的,這是兩條路嘛!一個是通往生死的路,一個通往菩提道的道路,這兩個怎麽會感應道交呢?關鍵在於我們「主人迷亂」,這個五陰的主人,我們自己迷惑不知!關鍵還是我們自己去攀緣五陰魔境,所以說我們自己傷害自己。

本經在對治五陰魔境的時候,佛陀有沒有說要你幹什麽去破壞它,沒有!說你要把這個魔境用念佛的方式、持咒的方式把它對治,通通沒有。佛陀只說「覺了不迷」你覺悟就好了!你把那快要睡醒的主人把他喚醒「主人翁啊!你要醒一醒,醒過來!魔境就沒有了」。因為魔境就是攀緣在塵勞當中,覺了不迷是走在真如妙覺心中,本來就了不相觸的。當然念佛持咒也能夠有幫助,但最關鍵的就是你自己不可「迷惑不知」。

我們修行人,你偶爾起起煩惱,亂不了,但是你要起很大的顛倒,我講實在話,誰​​也救不了你!你一個人要跳火坑,佛陀在你的身邊都沒有用。我們自己傷害自己,魔王是把火坑挖出來,你自己跳的嘛!你不跳誰有辦法,魔王不可能把你推進去,不可能的事。從頭到尾都是自己去造作惡業,魔王是誘惑你,是你自己要做的。關鍵點還是在我們自己「主人迷亂」。

為什麽主人迷亂呢?
修止觀的過程當中,你這個解門的觀照比較鬆懈了。妙境長老在講『止觀』的時候一再強調,說修止觀的人每一天要讀經半個小時,或者聽經半個小時。我們在修止觀之前,你基本上已經有正見,但是諸位要知道,正見是會退轉的。你要不長時間的薰習,只是在行門定課用功,時間久了以後,就有這個問題,貪神通想、貪宿命想、貪靜謐想。你這樣想的時候,旁邊又沒有同參道友提醒你,又沒有看經典這個鏡子來迴光返照,如人自照鏡,那你就這樣陷下去,到最後整個前功盡棄。所以在修止觀過程當中,你一定要「解、行」並重,這一點很重要。

【九、貪深空想】
「貪深空」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他內心對於這有所得的相狀,感到非常的厭惡!他希望能夠深入寂滅的空境,跟這無相的因緣完全接觸,叫「貪深空想」。

(定發愛求)『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
三摩地中,心愛入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

他不是一般普通人,他已經把色陰受陰完全破壞了,而且成就了圓通的妙定,已經有一點修行的基礎,但是他在修習寂靜的心中突然間生起一念妄想「心愛入滅」;他對這種生滅的相狀特別的厭惡,而貪求這種寂滅無為的境界,而且「研究化性」,他不但起這個妄想,還不斷的去深入、去研究一切萬物變化的體性,到底它的根源是怎麽來的。

我們的色身為什麽會生老病死,我們的內心為什麽會生住異滅,這種變化相狀,是從什麽地方而來,他這樣追求的結果,就是「貪求深空」希望趕快使令身心世界,趕快進入到一種寂滅的空境當中。其實真如本性本來就具足的,你只要好好的修學,本來的就會顯現給你「一念不生全體現」,但是就壞在你貪求「一念方動烏雲遮」,就跟魔王感應道交了。

(魔便邪附)『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主人迷亂)『其人終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
來彼求空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這修止觀的人在一念寂靜心中,內心貪求深空的時候,魔王就有機可乘,就派遣他的妖精鬼魅,附在一個人的身上來說法,來引誘這個修行者。他是採取什麽樣的方式呢?

(現邪惑事)『於大眾內,其形忽空,眾無所見,
還從虛空,突然而出, 存沒自在;
或現其身,洞如瑠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氣;
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誹謗戒律,輕賤出家。』

這個修行人他的顛倒妄想是「貪求深空」,他希望能夠追求無相寂滅的境界。所以魔王就順他的意思,就派遣魔附說法者在大眾的法會當中…他講經講到一半,突然間身形從空中消失掉,「眾無所見」所有的人都看不到他的存在。他剛剛還好端端的在說法,突然間消失掉,沒有多久,他的色身又從虛空中又突然間出現,他的色身能夠「存沒自在」說來就來,說去就去。表示這個人已經是能夠真空妙有,妙有真空,達到空有不二的道理,有這麽點意思。

「或現其身,洞如瑠璃」;我們的色身本來是有隔礙的,一層肚皮我們就看不到我們的五臟六腑,但是這個說法者他在說法的過程當中,突然間每一個人都能夠看到他身體裡面的結構,好像看到琉璃一樣清澈透明,這也是有點空有無礙的道理。「或垂手足,作栴檀氣」;這個雙手雙腳我們講臭皮囊,怎麼突然間出現栴檀的氣味,也沒有點燃栴檀,他的身體就自然釋放出栴檀的香氣。

「或大小便,如厚石蜜」;或者大小便,大小便是很臭穢的,但是拿來嚐一嚐就像冰糖一樣的甜蜜,就是染淨不二,那雜染的相狀,卻能夠出現清淨的功德相。「誹謗戒律,輕賤出家」誹謗說持戒是小乘法門,出家也是小乘之法。這是他所現的這種空有不二、染淨不二的特殊相狀。

(說邪惑言)『口中常說無因無果,一死永滅,無復後身及諸凡聖。
雖得空寂,潛行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撥無因果。』

口中經常宣說,世間上沒有所謂因果,造善基本上沒有招感安樂果報的功德,造惡也不能去招感痛苦的果報,世間上的生命只是一個偶然。他為什麽會痛苦?因為他運氣不好;他為什麽會快樂?這也是沒有因緣的。這世間上沒有因也沒有果,我們一個人一死永滅,無復後身及諸凡聖;人的生命只有活一次,一個人死亡以後,就像燈蠟燭燒完熄滅,永遠就再也沒有生命現像。

這就構成一個人沒有來生的思想,就會使令他及時行樂,這種斷滅空。既然沒有所謂的來生,斷惡修善這所謂的修學就沒有意義了,沒有後身也就沒有凡夫聖人的差別,產生斷滅的空見。

「雖得空寂,潛行貪欲」雖然嘴巴講一切法空,但是卻放縱自己的慾望來行男女貪欲的事情。為什麽?因為他所謂的空…佛教的空是空掉我們內心的妄想,但是他的空是空掉外在的因緣果報,因果既然空,造惡也就不招感痛苦的果報,所以他就開始放逸。「受其欲者,亦得空心」弟子跟他行婬欲之後,他的內心也自然生起斷滅空的知見,以行婬欲來當做持法之子,以斷滅之空來建立他「撥無因果」的道理。

魔附說法者這樣的說法都是在順從修止觀人,因為他好樂這種寂滅無為的空境,所以就順從他的意思說相似法來引誘他犯罪。

(指名示害)『此名日月薄蝕精氣,金玉芝草,麟鳳龜鶴,
經千萬年不死為靈,出生國土,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
(教悟戒迷)『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這種鬼魅!是什麽鬼魅呢?
佛陀指出他的名稱是「日月薄蝕精氣」;日跟月都有精氣,太陽叫陽精氣,月亮叫陰精氣;精氣有邪正差別,邪惡是黑的,正是白氣。精氣當它是邪惡的時候,就會產生這薄跟蝕。什麽叫薄?這種邪惡的精氣,它去逼迫日月的時候,使令日月產生部份的遮蓋,叫做薄。如果黑氣的勢力再強大,完全遮蓋了日月,完全看不到叫蝕。

日月光明是普遍均勻的,照射萬物大地,日月一旦變成薄跟蝕的時候,整個氣就變成集中式的,直接灌注在地上,精氣是集中的。從天空灌注到地上,假設照到黃金玉石,或者是靈芝草,或者照到「麟鳳龜鶴」這動物如麒麟、鳳凰、烏龜、白鶴等等,這些動物就能千萬年不死,得到長生而變成一種靈仙;金玉叫物仙,動物變成獸仙,出生在國土當中,經千萬年而不死,因直接吸取日月精華。這種妖精鬼魅「年老成魔,擾亂是人」,最後魔王「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即陷王難」。假設我們不能迴光返照,迷惑不知造就惡業墮無間地獄。

這一科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魔王出來的時候他一定要說法,他說的是相似法。前面的相似法是很難判斷的,比方魔王說我是你過去的老師,我以前度化過你,我現在要繼續度化你,你要跟著我學,是真是假我們很難判斷。但是這一段是撥無因果,任何一個佛弟子都有來生的思想,一定是有來生你才會修行,沒有來生,你為什麽要修行呢?就是要建立無量的生命觀,你才會在今生放棄你的睡眠,放棄你享受快樂的時間,你願意去修行,就是為了要創造美好的來生。而這一段的思想是很離譜的「撥無因果」,但這個修行人還是相信他,可見得這個人「主人迷亂」起顛倒!顛倒到這種程度,這個法是很離譜的一個法。

【十、貪長壽想】
「貪長壽」就是希望長命百歲,永住於世間的這樣想法。

(定發愛求)『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
三摩地中,心愛長壽,辛苦研幾,貪求永歲,
棄分段生,頓希變易細相常住。』

這個修止觀的善男子,他已經把受陰的障礙破除了,而且也成就了圓通妙定。但是他在修習止觀時,過去的一個念頭突然間生起了。生起什麽念頭呢?「心愛長壽」他希望能夠讓色身長命百歲,永住於世間「貪求永歲」。

這個念頭想法本來就是不對的,因為向外攀緣,根本就跟真如不相應。真如的特性是「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他起了這個妄想以後,沒有迴光返照,而且「辛苦研幾」是以辛苦精勤的心態,去深入的研究這個「幾」,這個「幾」就是一種微細的動相。我要怎麽樣才能夠遠離身心世界這種粗重的動相,而成就微細的動相。因為要長命百歲,必須讓整個生命的動相要能夠降低,不要動相動得這麽厲害。那怎麽樣才能夠把這粗重的動相,轉成微細的動相呢,他就深入的去追求。

他所貪求的是永恆不滅的壽命,他希望能夠放「棄分段生死」,而馬上能夠成就這界外的變易生死,這種微細的常住色身。這個「分段生死」是業報身,這個身體是由業力所招感的,有兩種不得自在:第一、空間不得自在,你說我來生要去哪裡,你做不了主,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是阿賴耶識的業力作主,不是你作主,所以空間你來生要到哪裡去,你做不了主的。第二、時間不能自在,你活多少壽命,時間這一部份你也做不了主,你只能夠隨緣。

這個修行人他對「分段生死」在時間與空間上的障礙,他非常厭惡,他喜歡變異生死,因為變異生死「空間得自在」,他要來就來要去就去,他要到十方國土去,變異生死是意生身,他隨時可以來去自在。時間上的壽命也可以隨他心中的願力長短自在,所以他就厭惡分段生死這樣的障礙,因而好樂追求變異生死的自在,他心中有這樣的想法而顛倒。

這種真如功德相!本來就自具足的,你好好老實的修行,好好的安住真如,自然就「一念不生,全體顯現」,但是這修行人有所求,糟糕了!啓動魔境…

(魔便邪附)『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其人竟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
來彼求生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魔王本來是沒辦法去干擾修行人的,因為魔王活在塵勞的妄想當中,這個修行人在真如當中,這兩個是了不相觸的,魔王根本就不可能去干擾這個修行人,但是這個修行人自己打妄想,起顛倒以後,欸!魔王就有他的溝通管道了,他就乘得其便,就派遣妖精鬼魅,附在一個人身上,就來到這個貪求長壽人的處所,敷座說法。

魔王所附的說法者,他一定要現出很特殊的相狀,來取信這個修行者…

(現邪惑事)『好言他方往還無滯,或經萬里瞬息再來,皆於彼方取得其物;
或於一處,在一宅中,數步之間,令其從東詣至西壁,
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現前。』

魔所附的說法者,為了要取信這個修止觀的人,他就經常說,在這遙遠的他方國土,我隨時可以去,隨時可以回來。我隨時可以到極樂世界,我也可以隨時從極樂世界回來,對我來說是沒有障礙的。當然他這樣子講,他要有所行動來表示,所以他就經歷在一萬里的地方,跑到一萬里的地方去,而能夠瞬間再回來,而且能夠把一萬里以外的東西把它拿回來,取信於這修止觀的人,這是神足通,能夠來去自如,表示空間對他是無障礙的,剛好滿足這修行人,他希望能夠空間無障礙,時間無障礙。

「或於一處,在一宅中,數步之間,令其從東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或者這個說法者,在某一個地方的某一個房間,他使令某一個人,欸!從東邊到西邊的牆壁,本來只有數步的距離,從東走到西距離很近,但這個人用跑步的方式,很快步的行走,經過好幾年都到達不了,就表示說這個說法者,的確是空間自在、時間自在。這個修止觀的人,看到魔附說法者這樣的一種時空自在的力量,內心對他生起廣大的信心,「疑佛現前」就懷疑說哎呀!這個是佛陀現前?這正是我的皈依境!

以上魔王所現的相狀。下面魔王所說的法…

(說邪惑言)『口中常說十方眾生,皆是吾子,
我生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
出世自然,不因修得。』

這個魔附說法者說:這十方一切眾生都是我創造出來的,我創造所有無量無邊的眾生,正報的身心世界都是我一念之間創造出來的!「我生諸佛,我出世界」我生起一切諸佛,而且我也創造一切依報的環境;前面的眾生指的是正報,世界是依報,這依正二報都是我一念的心創造出來的,而且「我是元佛」我是一切諸佛的根源!既然我是一切佛的根源,在我之前就沒有佛陀!我是怎麽成就的呢?我是自然成就的,出世自然,我一出生就是佛陀,不是因為修行而得。

因為他是一切眾生的根源、一切諸佛的本源,所以他的壽命是最久遠的,沒有能比的,他是宇宙萬物一切諸佛菩薩的最初的根源。這樣講剛好順從這個喜歡長壽人,表示他是全世界最長壽的。這樣的說法當然就雪上加霜,這個修止觀人本來就貪求長壽,他又說這個法給他,使令他的妄想更加的堅固。

這樣的魔是什麽相貌名稱跟他的過失…分兩段。

(指名示害)『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屬,如遮文茶,
及四天王毘舍童子,未發心者,利其虛明,食彼精氣;
或不因師,其修行人,親自觀見,稱執金剛與汝長命,
現美女身,盛行貪欲,未逾年歲,肝腦枯竭;
口兼獨言,聽若妖魅,前人未詳,
多陷王難,未及遇刑,先已乾死,惱亂彼人,以至殂殞。』

魔王來干擾這個求長壽者是用兩種方式:
第一、魔王派遣眷屬:魔王沒有親自出來,是派遣眷屬。他所派遣的是誰呢?這個魔王是住世自在天魔,就是六欲天的波旬。他派遣他的眷屬,遮文茶這是奴神是魔王的屬下,或者派遣四天王所管轄的毘舍遮童子是噉精氣鬼。這個遮文茶跟毘舍遮,也有已歸依三寶發菩提心護持正法,魔王所派遣的是那些還沒發心歸依的這部份。他利用這些毘舍遮,當修止觀的人在一念虛明的禪定當中生起種種的妄想,就來吸收這個修止觀者的精氣,你打妄想他就吸你的精氣,來增長鬼魅的元氣跟色身。貪求長壽或者打妄想,他就乘機吸取精氣,吸到最後就自然死掉,這是魔王派遣眷屬的情況。

第二、魔王親自現身:說是「或不因師」就是不依飛精附人說法,他親自來到這修止觀人的面前,讓貪求長壽修止觀人,親自看到魔王的現身,魔王就說:「稱執金剛與汝長命」;我內心當中有執持這種金剛不壞的法門,我可以把這法門傳給你,你依此修行一定能夠長命百歲。說完這個法門以後,魔王又變出種種美女色身,因為這個修行法,修了以後身體就很健康,魔王再變現美女色身跟修行人「盛行貪欲」。結果不到一年時間,這個修行人就「肝腦枯竭」死亡。

「口兼獨言,聽若妖魅,前人未詳」因為魔王現身與修行人會對話,對話過程當中旁邊別人是聽不到也看不到,就感覺到這個修行人怎麽一個人時常在自言自語,好像妖魅對話,就是其他的人不知道而已。結果「多陷王難,未及遇刑,先已乾死,惱亂彼人,以至殂殞」,這些弟子跟師,都因盛行貪欲,觸犯國法,還未等到刑法之前,兩個人都已經乾枯而死。魔王就借此因緣擾亂修行人,使令他提前死亡,主要的目的是破壞他的戒定慧。

佛陀的勸勉我們…

(教悟戒迷)『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我們看這整個十科,你說他說相似法,其實也有個判斷的標準。比方說這一科,魔王說:一切眾生都是我的兒子,我出生一切的世界,我出現一切的諸佛。這樣一聽就知道這個人講話的口氣「我」很大,心中那個「我」很大,這個「我」正是無明妄想的根本。這個修行人動了一念無明妄想,他只是心動念,還沒有行動,他是在佛堂當中打妄想。魔王出現的目的做什麽?魔王希望他從心動變成行動,所以他加強他的無明。

諸位你看,整個魔王的開導,沒有一句話是教導迴光返照的,沒有這句話!只有增長他的無明妄想,無明妄想到一個程度他自然去造業。魔王的方法:第一、他顯出奇特的相狀讓你起信。第二、說顛倒法、相似法。你本來已有妄想,聽了以後再加強你的妄想,就付諸行動,然後你自己破壞你的「戒定慧」,最後魔王達到目的他就離開了,你就墮落到三惡道去,魔王的方式都是這樣子。

所以我們要事先知道,關鍵就是你要時常迴光返照,其實魔王是不能干擾你的,因為他在塵勞的妄想,你走在真如的道上,這是不同的道路。我們不能說魔王破壞我們,這對魔王來說是不公平,應該說魔王引誘我們,是我們自己破壞自己。他怎麽破壞你呢?你是真如,他是妄想,他怎麽破壞你呢?他怎麽敢破壞你呢?魔王扮演的角色是誘惑我們的角色,是我們自己破壞自己的功德,這地方我們要清楚。

【庚三、結過勸示】
佛陀把前面的十種想陰的過失作出一個總結,並勸勉我們一定要保持自我反省,自我覺照,不可生起迷惑顛倒。
(分二:辛一、結十魔過惡。辛二、結想陰所招)
【辛一、結十魔過惡】

(妄稱極果)『阿難當知!是十種魔,於末世時,在我法中,出家修道,
或附人體,或自現形,皆言已成正徧知覺。』

你要知道這十種的想陰魔境到末法時在我法中出現。是以什麽方式出現呢?假借出家修學聖道為名,表面身穿出家衣服,口中宣說破壞佛教,及邪魔之法。古人常有一句話說:「獅子身中蟲,還食獅子肉」,佛法不是外道能夠破壞的,你看那獅子雖亡,威德猶在,誰敢去吃獅子啊!猴子看到獅子倒地,牠不敢靠近過去,只有獅子身上的蟲。所以破壞佛教的一定是佛弟子,外道不能破壞。

魔王也深知這個道理,現出家相說邪魔之法,這是第一、假裝出家。第二、或附人體,他依附在某個說法者,修行人的身上來宣揚魔法,或者親自現身,這三種都有可能;一、假裝出家修道,二、依附他人身體,三、親自現身。總而言之,他們都很清楚的表白自己已成就了正徧知覺。魔王的出現都是會膨脹自我,他們絕對不會低調的,自說已成佛,說他是某個菩薩再來…等等。這是魔王出現的三種相貌。

(以婬成化)『讚歎婬欲,破佛律儀,先惡魔師與魔弟子,
婬婬相傳,如是邪精,魅其心腑,
近則九生,多踰百世,令真修行,總為魔眷。』

魔王教化眾生的方式:他一定是讚歎婬欲,而且破壞佛陀所製的戒律,使到「先惡魔師」就是被魔所依附的說法者,還有跟隨他的弟子,依止婬欲來代代相傳。說這個婬欲就是法身常住,行婬欲能夠成就種種法身、般若解脫的功德。「如是邪精,魅其心腑」這些都是魔王所派遣的邪惡妖精,迷惑擾亂修行人心腑。

魔王在什麽時候出現?「近則九生,多逾百世」,這個時間是約著佛滅度後開始算,這個「九生」,一生一百年,剛好九百年,最快是佛滅度九百年開始魔王出現;最慢「百世」,一世三十年,百世就是三千年。正法一千年,相法一千年,末法的第一千年,魔王還不會出世,但末法一千年以後,即是佛滅後三千年以後,最晚,魔子魔孫就開始活動了。他們活動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使令所有的修行人,都變成魔王的眷屬,他的眷屬是多多益善。

我們再往下看,成為魔眷屬的結果…

(命終墮獄)『命終之後,必為魔民,失正徧知,墮無間獄。』

成為魔眷屬以後,有兩種過失:第一、失去大乘善根。第二、墮無間地獄。佛法說墮無間地獄還不是很可怕,因為他的傷害只有一生,你出來就沒事了。斷滅大乘善根這件事不得了,產生邪知邪見不得了,那個後遺症太大了,你從無間地獄出來,你的思想還是有偏差,你下次修行,你就很容易又走上這種路。因為這道路走熟了,你每一次修止觀就有這種問題出來,這地方的後遺症太大了。古人說:「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著魔。」 你不修行都沒關係,因為著魔你付出的代價太大了。第一、到三惡道去,第二、你變成魔種,天魔種性。

(申令救護)『汝今未須先取寂滅,縱得無學,留願入彼末法之中,
起大慈悲,救度正心深信眾生,令不著魔,得正知見,
我今度汝,已出生死,汝遵佛語,名報佛恩。』

佛陀對阿難尊者以及所有弟子的勸勉:
「汝」針對阿難尊者。你今不必急著成就涅槃,阿難尊者這時成就二果,你未來縱然得到無學的阿羅漢果報,也希望你發願留在末法,生起大慈悲,救度那些真正發起菩提心,真正修行的修行者,使令他們能夠了知這十種想陰魔境,不要著魔,成就大乘的正知見。我已經度汝,遲早能夠出離分段生死,你應該遵守佛語,這就是真報佛恩。這一段是佛陀對阿難尊者跟弟子們的勸勉。

蕅益大師說讀到這一段,如果佛弟子不能痛哭流涕,而生起弘護正法之心,那真的是魔眷屬。

【辛二、結想陰所招】
前面的墮入無間地獄,斷滅大乘的善根的結果!到底是怎麽來的呢?
佛陀就將因地講出來…

(魔境因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想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
(迷則成害)『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
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勸誡保護)『汝等必須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
徧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
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前面十種在止觀當中所現的魔境,都是在修止觀中的一種用心交互。我們內心的「正念真如」跟我們無始劫的想陰的顛倒妄想,兩個一接觸的時候「真妄交攻」,就把我們過去生當中的這些顛倒妄想逼出來,說穿了還是我們過去有這個種子,在止觀當中被逼出來。逼出來的過程當中,假設我們產生迷惑顛倒,而不能夠自我反省,自我迴光返照,就會產生大妄語,以為自己成就聖道,就胡作非為,最後墮無間地獄。

佛陀勸勉:我們必須將如來的真實之語,將這十種想陰魔境,在末法當中傳示給修行者,使令大家能夠開悟了知這個道理,使令天魔不得其方便,持保庇護修行人的大乘善根,而成就無上道。所以我們從這一段可以知道,我們要遠離魔境,只有一個方法,就是靠自己,靠你自己的自我覺照的功夫!沒有其他的方法。

我過去到「蓮因寺」,我發覺一個現象,很多人親近懺公師父都會知道,懺公師父對於一個初學者打坐太久,他非常不滿意,不太高興。你在念佛堂你坐太久,他叫你起來拜佛。這是有道理的,你自己的覺照功夫不夠,你在心地上一直用功,用功不是不好,但是你真妄交功的時候,你顯現很多的問題,你有辦法處理嗎?可能你連想處理都不想處理,那就糟糕了!

這個地方就是說,你一定要有相當的基礎,你才能夠長時間的修行,你覺照的功夫要夠「自我覺照」。因為魔境現前的時候,你靠誰都沒有辦法,五陰主人一迷亂,你什麽都沒有;「一念方動,烏雲遮」你看到的全部是烏雲密布,只有自己的光明自我覺照才能夠救你。

諸位你看,為什麽魔境正法時代不出現,像法時代也不出現,一定是在「近則九生,多踰百世」魔王才出現。因為這時候的人們善根淺薄,第一、去佛久遠,思想錯亂,外在環境就是離佛越來越遠。第二、他本身善根淺薄,所以魔王能夠得其方便。魔王為什麽不敢去侵害正法時代、相法時代?他根本不敢,因為侵害沒有用,他們那些人自我反省的力量都很強,「正知見」善根都很強。

在整個修行的障礙當中,你一定要保持「不迷、不取、不動」。尤其是「不迷」自我反省的力量要強,遇到事情只有你自己可以救自己,別人救不了你。當然我們依止團體也是有好處,大眾中有正氣,我們有結界,有護法神,然後誦持『愣嚴咒、大悲咒、念佛』,仰仗佛力加被都有幫助,但最重要你自己要「主人不迷」力量要強!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4
44:44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23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23《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

第123.首楞嚴經卷九。明想陰境:別明發相十種融通妄想。

第六種:貪靜謐想。經曰: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深入,剋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本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無端於說法處,得大寶珠。其魔或時化為畜生,口銜其珠及雜珍寶,簡冊符牘,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後著其體。或誘聽人,藏於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處;是諸聽者,得未曾有。多食藥草,不餐嘉饌,或時日餐一麻一麥,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誹謗比丘,罵詈徒眾,不避譏嫌。口中好言,他方寶藏,十方聖賢潛匿之處。隨其後者,往往見有奇異之人。
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嶽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與承事者潛行五欲;或有精進,純食草木,無定行事。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第七種:貪宿命想。經曰: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殊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知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令其聽人各知本業,或於其處,語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敕使一人,於後蹋尾,頓令其人起不能得,於是一眾傾心欽伏。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儀外,重加精苦,誹謗比丘,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髮無失。
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第八種:貪神通想。經曰: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誠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通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或復手執火光,手撮其光,分於所聽四眾頭上;是諸聽人,頂上火光皆長數尺,亦無熱性,曾不焚燒。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於空中安坐不動,或入瓶內,或處囊中。越牖透垣,曾無障礙。唯於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誹謗禪律,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常說神通自在,或復令人旁見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實。讚歎行淫,不毀麤行,將諸猥媟以為傳法。
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積劫精魅;或復龍魅,或壽終仙再活為魅;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23.首楞嚴經卷九。明想陰境:別明發相十種融通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80頁。【辛六、貪靜謐想】

本經所發明修行的方法有兩個重點:第一個是「理觀」,第二個是「事修」。在理觀這一部份其實是主要的修學,就是當我們面對我們的五陰身心的時候,要「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而在本經的說明當中「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是我們成佛唯一的道路,也就是說你別無選擇「十方婆伽梵,一路涅槃門」。

在正念真如的過程,什麽叫做「正念」?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來觀察,「正念」第一個內涵就是一種觀照的意思,在面對你的色受想行識,你要念念的依止「空、假、中」三觀來照它。這個「五陰身心」你觀察它即空、即假、即中,就能夠把這虛妄的假相破壞掉,而顯現它真實的一面出來,以「空假中」三觀來破妄顯真,使令我們安住真如。所以在正念的過程當中,第一個內涵就是一種觀照。第二個是一種順從,我們在點狀的觀照以後,你要念念的去順從真如本性。

什麽叫不順從呢?
當我們在修習過程當中,你生起一個貪求心,這樣就不順從真如了,就是抗拒真如,比方說:你追求世間的安樂,乃至於追求出世的功德。在本經中所提到的內涵說「貪求神通、貪求寂靜」,這種神通跟寂靜本來就是真如本俱的功德,問題是我們一貪求以後,我們的心態就跟真如完全不相應。

古德有一句話說得好,說「一念不生,全體現;一念方動,烏雲遮。」我們的真如本性,老老實實的用「空、假、中」三觀來照見五陰皆空,真如的功德就全部顯現出來,自然會有神通,有種種的感應,有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但是關鍵點你要怎麼樣?你要「一念不生」。你一念方動有所貪求,所有的功德完全消失掉,取而代之的是「魔境現前」。從這個地方,我們得到一個結論:就是你在修習菩提道的當中「你越貪求,你越沒有」的道理是這樣。你不求自然顯現「一念不生,全體現」,但是你一貪求,整個太陽全部消失掉,烏雲就現前,這一點我們要很小心。

在第六科的【貪靜謐想】就是說這個修止觀的人,他在修習止觀過程中,突然間生起一念好樂寂靜、愛樂安寧的感想,而且對這樣的想法,他不辭辛勤的貪求,這時候,正是啟動了天魔的干擾。「天魔干擾」這一段的經文跟下一段經文有前後錯置。我們先看「現邪惑事」。

修行人在修習止觀過程「貪求寂靜」,這時魔王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魔王是用什麽相貌來現前?

(現邪惑事)『是人無端於說法處,得大寶珠。
其魔或時化為畜生,口銜其珠,及雜珍寶,
簡冊符牘,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後著其體,
或誘聽人,藏於地下,有明月珠,
照耀其處,是諸聽者,得未曾有。
多食藥草不餐嘉饌,或時日餐一麻一麥,
其形肥充,魔力持故,
誹謗比丘,罵詈徒眾,不避譏嫌。』

說明魔王所依附的說法者,他所顯現的相貌:
(分二:一、他弘法利他的相貌。二:他自行用功的相貌。)

魔所附說法者弘法利他時所現的相貌:
這個魔附說法人他「無端」就是無緣無故的,在他說法處所出​​現了珍貴的如意大寶珠,於說法時無端現大寶珠,表示這是很吉祥的徵兆;或者他就突然間變化成一個畜生,他本來在說法變成一個畜生,嘴巴含著如意大寶珠,還有種種其它的珍寶;或者他嘴巴含著「簡冊符牘,諸奇異物」,這個「簡冊符牘」是古代時用木片或竹片,所做成的文書跟信件,「簡冊」是古代記載重要事件的文書,還有種種的「符牘」就是信件。這種東西現在應該都不存在了,但是這魔所依附的說法者,牠卻含著古代很珍奇、很特異的東西,而且還把這個東西授給了修學三昧之人。隨後這珍奇異物,很自然的就跟隨依附著這修學三昧人的身體,就不再離開了,這都是很奇特的事情。

「或誘聽人」或者他為了要引誘這聽法者,使令他們產生信心,他就預先在地下埋藏了明月珠,明月珠在說法的時候,很自然的就放出光明,照耀整個說法的處所,使令這聽法者,內心當中感到非常的驚歎「得未曾有」。這都是魔所附說法者,在弘法的過程當中有種種很特殊的異相。

魔所附說法者他個人的用功修學:
「多食藥草,不餐嘉饌」,這個魔附說法者他為了使到眾生產生恭敬,他是不食人間煙火,只吃藥草,也不吃美味的飲食,或者一天當中,只吃稀少的一麻一麥,但是他的體型卻特別的肥壯,精神也非常的充沛,因為魔力所攝持的緣故。他就經常的「誹謗比丘」說比丘們只能夠如法的持戒,而不能夠行精勤的苦行。他也罵自己的徒眾,在「罵詈徒眾」的過程,他是公然的罵詈徒眾,這表示他是直心直語而不避居士的譏嫌。

這是魔王所依附的說法者,他在自行化他這部份,所顯現出這種奇特的相狀,他的目的就是使令大家對他產生信心恭敬。

(說邪惑言)『口中好言他方寶藏,十方賢聖潛匿之處,
隨其後者,往往見有奇異之人。』

這個說法者,他所宣說的法門…我們前面講到這修習止觀的人,他貪求的是在陰隱寂靜的處所中去追求寂靜安寧。所以魔王就順從他的心意,「口中好言」說我知道在某某地方埋藏有種種特殊的寶藏,而且我也知道十方的賢聖,他們過去在加行用功時隱居的處所。他講這句話的時候,如果有人產生懷疑怎麽辦呢?就跟隨在他的身邊來看看,他到底有什麽特殊的情況,那些跟隨在他身後觀察他行為的人,就往往會看到很多奇特異常功能的人,跟隨在說法者的身邊。這是他所說的法,以這種說法來滿足這些「貪求靜謐」修止觀的眾生。

這樣的魔,佛陀指出他的名稱跟他的過患…

(指名示害)『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獄鬼神年老成魔,
或有宣婬,破佛戒律,與承事者,潛行五欲,
或有精進,純食草木,無定行事,惱亂是人,
厭足生心,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這以上種種的擾亂是屬於山神、林神或者土地種種的尊神,或者是城隍神乃至於平地高山獄種種的土地鬼神,年紀老後就變成魔的眷屬。這些魔就經常的宣揚讚歎婬欲的功德,來破壞佛陀的戒律。他不但宣揚還有行動,跟經常侍奉他的人,私下行五欲財色名食睡的事情。

他個人的修學經常有很多無益精勤的修學苦行,不食人間煙火,持牛戒、持狗戒等等的苦行。「無定行事」古德的註解說有兩層意思:第一、從他修行的法門來說,這個人的修行是沒有一定的章法,有時懈怠,有時精進,他修行法門不決定。第二、是講他內心的情緒也不決定,他有時歡喜、有時瞋恚,喜怒哀樂不決定。來惱亂這修行人,使令這修行人不知道該怎麽做比較如法。一旦魔王對這個修行人,厭倦的心生起以後,他離開了這個說法者的人體,弟子與師就多陷王難。

(教悟戒迷)『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佛陀提醒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你一定要產生自我的覺照,假設你在這樣的因緣當中,迷惑不知,就墮無間地獄。

我們一般上啊!除非你深入教理,否則你很難從魔所說的相似法去判斷邪正、很難!我們從經典上看到魔要出現有幾個特色:第一、他顯現感應神通,他肯定要顯感應神通,很奇特的事情。第二、他自己要表現修學苦行,表示他與眾不同。第三、他一定是攻擊謾罵其他的比丘,來表示他自己是獨一無二的。

這地方我們大概可以看得出消息,從他的弘法跟自修的相貌,都是非常的張揚,這跟佛法的道理是完全違背的,佛法是強調無我、低調、謙卑,但是魔出現的時候,他往往是非常的張揚高慢,把那個自我表現得最大,這是跟整個佛教的真如,我空法空的真如是完全背道而馳的,那完全是無明妄想的全體顯現。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得出這些徵兆。

【辛七、貪宿命想】
這個「宿命」就是了知過去生當中,你發生過什麽樣的因緣,他都能夠清楚的了知,了知過去的因緣叫做宿命。

(定發愛求)『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
三摩地中,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

說這個修習圓頓止觀的修學者,他的受陰已經被他破壞了,他的圓通妙定也堅定的顯現出來,在這寂靜的止觀當中,他突然間起了一個念頭「心愛知見」。

什麽叫「心愛知見」呢?
就是他對於一般世間人所不能知、所不能見的事情特別的好樂。他想如果別人不能夠知而我能知道,別人不能夠見而我能見到,那該有多好!

當然在整個修習止觀當中,我們打妄想這是很正常,因為我們一般上還沒有成就「止觀」一定還有妄想。打妄想基本上還不能構成魔境的因緣,但是下一句話就很重要:「勤苦研尋,貪求宿命」他這種的妄想已經不是一般的妄想,而是他願意用不辭所有身心世界的勤苦,而且是深入的去研究去尋思,如何得到這種特殊的知見。

我們講起煩惱跟起顛倒差別在哪裡?
起煩惱這個人他還有反省,「我很想要得到知見」還有覺照的功夫;而起顛倒是完全沒有覺照功夫,「我一定要得到它」那是很堅定的妄想。所以你看,他從「心愛知見」,經過他的「勤苦研尋」全心投入的去研究追求,這時就會產生一種很堅定的「貪求宿命」的妄想,而這個就是啓動魔境的主要因素,就是一種堅固的妄想,就是我們一般說的,這個人起顛倒了。

當然內魔一旦生起,外魔就跟你感應了…

(魔便邪附)『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主人迷亂)『其人殊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
來彼求知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爾時」就是這個修止觀的人,他已經不再正念真如了,也不再順從真如了,而開始貪求知見、貪求宿命。這個「爾時」就是他起顛倒的那個時候,天魔就得到了方便,就派遣妖精鬼魅,依附在某一個人身上,使令這個人能夠口說經法。

這個人他自己不知道著魔,哦!我以前不會說法,現在會說法了,以為自己得到無上涅槃,就來到了這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善男子的處所,為這個修止觀的人,敷展高座來演說,如何能夠得到知見,如何能夠成就宿命的法門。

在說法的過程中,當然魔王的特色,他要先顯現特殊異相出來。

(現邪惑事)『令其聽人各知本業,或於其處語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
敕使一人於後蹋尾,頓令其人起不能得,於是一眾傾心欽伏,
有人起心,已知其肇,佛律儀外,重加精苦,
誹謗比丘,罵詈徒眾,訐(ㄐㄧㄝ)露人事,不避譏嫌。

這地方也是有利他跟自利的相貌:
利他相貌:他能夠知道過去「令其聽人,各知本業」; 這些聽法的人,在他座下聽到他所說的法,很自然的就能夠知道,他自己過去生造過什麽業因,今生會有這樣的結果,這是知道過去。「或於其處,語一人言,汝今未死,已作畜生」這是能知道未來;或者他就能夠在某個地方,針對某個人說,你現在還沒有死,但是你來生的果報其實已經出現了,你知道嗎?對方可能不信服,他就私底下叫另外一個人,在這個人的身後,加上一個嚇他的尾巴,看起來像畜生;而且他用魔力的攝受,使令這個人從此以後身體就不能夠行走路,只能夠在地上爬起不了身。為了要證明他所說的話是真實的,證明他能夠知道未來,看到任何人就知道他來生要去哪裡了。「於是一眾傾心欽伏」這樣使到法會大眾對這個說法者都能夠傾心欽佩而信服。

知道現在:「有人起心,已知其肇」,在說法的過程當中,有人起心動念,他馬上就指出說,你這個念頭是從什麽地方而來,你為什麽會有這個念頭呢?是什麽因緣形成的?念頭的起因他都能夠說的很清楚,這是顯現他感應神通的道力,知道現在過去未來。

魔在自修方面,他是怎麽做:
「佛律儀外,重加精苦」;他除了自己持戒的律儀以外,他還能夠精勤的修學苦行,比方前面說的,日食一麻一麥,不食人間煙火…等等。「誹謗比丘」只能夠持戒,而不能修學苦行;而且他也罵詈自己的徒眾種種的懈怠放逸等等,又經常的揭露別人的隱私,而不避眾生的譏嫌,表示自己是直心直意。這一段就說明魔王他顯現出來的一種共同的特色,顯現神通,修學苦行,罵詈徒眾等等。

(說邪惑言)『口中好言未然禍福,及至其時,毫髮無失。』
(指名示害)『此大力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教悟戒迷)『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這個魔的說法,他經常宣說一些未來即將發生的吉凶禍福之事,等到時間到了時後,他所預言的事情,完全跟他所說的完全符合,一點都沒有差錯。佛陀說這個是大力鬼王,年老成魔,惱亂是人,最後我們如果迷惑不知,墮無間地獄。

這一段就是說明主要招感魔境的因緣就是這個修行人起心動念,修行人不老實。有一本書叫《祕密》,裡面講一個觀念跟本經的說法是很接近。書中說:我們每一個人所存在的這個世界,充滿很多的好人,也充滿很多的壞人,充滿很多美好的事情,也充滿很多痛苦的事情。為什麽這個人會去招感好人、好的事情?為什麽這些人招感不好的人、不好的事情呢?本書說這完全是我們內心的因素。我們這一念心就像強大的磁場,你有什麽樣的心態,你生起一個美好的念頭,你就把好人好事全部吸過來;如果我們生起一個不好的念頭,我們就把不好的人,不好的事情完全吸收過來,整個因緣都是我們的心所招感的。

比方我們看過去的歷史,也有這種印證,在春秋戰國,那時候是一個禮崩樂壞,天下無道的亂世,人跟人之間是非常的鬥爭。所以當時有很多思想家出世來挽救當時的社會,比較有代表性的我們提出三個,儒家、墨家跟法家。

儒家跟墨家他們對於對治當時社會的亂象,他們提出的方法是很接近的,儒家提出的是仁愛,墨家提出的是兼愛。儒家認為人跟人會鬥爭,因為沒有把仁愛的心表達出來,他說我們應該把仁愛的心落實到日常生活,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表現在父親就是一種慈愛,表現在兒子就是孝順,表現在兄長就是友愛,表現在弟弟就是恭敬。人跟人之間只要把慈悲心、愛心表達出來,這是一個很祥和的社會,所以孔孟之道就是提倡仁愛思想。

墨家的兼愛差別在哪裡呢?
孔夫子的仁愛他是有因緣親疏遠近的差別,他是先愛自己的家人,再愛家族,再愛自己的國家,最後再愛所有世界的人,孔孟之道的愛,是由近到遠。但是墨家認為這樣的愛是不對的,既然提倡愛,不能有任何的差別,所以兼愛就是一種平等的愛,沒有所謂家人、國家的差別。總而言之,孔孟之道跟墨家思想,都是以仁愛來治理天下。所以它散發出來的…你看孔孟之道整個傳法的人散發出來是那種慈愛的心。

但是法家思想完全不同!
法家思想代表的是商鞅跟韓非,他認為仁愛是沒有用的,兼愛也沒有用,他舉出一個例子,他說:有一個盜賊到處殺人放火!他父親對他很慈悲,有沒有用?沒有用,他不聽他的。他的朋友用仁愛勸諫他,他也不聽,這時候要是有警察拿著刀劍過來,他就開始乖乖的順從。所以法家認為,對治整個社會的亂相只有一個方法,嚴刑峻法,這最有用,仁愛根本是空談,所以法家的思想他也是有他一定的道理。

我們看看孔孟之道,儒家思想他們所釋放的仁愛,結果大部分得到長壽,孔夫子活到七十三歲,墨子活到八十三歲,法家的人整個傳承當中,大部分都是死於非命,商鞅活到五十二歲,韓非子活到四十七歲,都是死於非命,都是被君王殺死。特別是商鞅,他當初是為了秦孝公來變法,秦孝公一死,秦孝公的兒子一即位馬上把商鞅抓起來,命令車裂商鞅,車裂是當時很嚴重的酷刑,用五台馬車把這個人的身體,頭部、二隻手、二隻腳,用五台馬車同時往外拉,把他整個身體分裂掉,因為商鞅所強調的就是嚴刑峻法。

本經也是這個道理,你內心當中本來是正念真如,結果你生起了一念的貪求,你釋放出的磁場已經不是跟真如相應了,你自己還不知道。我們經常要去注意你所釋放的念頭,是不是隨順於涅槃,隨順於真如。外在的環境是你內心的磁場所招感的,你要改變外在的環境,你一定要調整你的心態,否則改變不了!這地方是說明,我們著魔的因緣都是自己招感的。

【辛八、貪神通想】貪求種種神通的變化,而且妙用自在。

(定發愛求)『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
三摩地中,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

這個修止觀的人,他在一念寂靜的心中,突然生起貪求五種的神通,而且他對這種神通,所成就的種種身口意的變化特別的好樂。當然這只是一念的妄想,但是經過他的「研究化元」以後,那就不同了,變成堅定的執著。他因為這樣子的念頭,而且深入的去研究這種神通變化的根本來源,為什麽能夠神通變化呢?神變的根本來源在哪裡呢?依止「研究化元」來貪求神通的種種妙用,可以看得出來,這個人已經起了一種堅固的顛倒。

(魔便邪附)『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主人迷惑)『其人誠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
來彼求通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這一段解釋跟前面完全一樣。「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你念頭一動,你招感的磁場不是佛菩薩的感應,是魔王的感應。佛菩薩的感應都是在無所求的情況,佛菩薩才會出現,「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沒有一個佛菩薩是在你心中躁動不安,有所求的情況之下,佛菩薩現前,不可能!因為兩個磁場不一樣,佛菩薩安住在無所求,你心中有所求,這兩個心心不相應。魔王是對三界的因緣有所求,那我們也有所求,那好了!這兩個就起感應道交了。感應道交以後,魔王就要現出很多奇特的事件…

(現邪惑事)『是人或復手執火光,手撮其光,分於所聽四眾頭上,
是諸聽人,頂上火光皆長數尺,亦無熱性,曾不焚燒;
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於空中,安坐不動;
或入瓶內或處囊中,越牖透垣曾無障礙;唯於刀兵不得自在。
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
誹謗禪律,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

因為這個修止觀的人貪求神通,所以就招感跟神通有關的種種因緣,這地方提出五種的神通自在:

第一、是以火光得神通自在。這個說法的人他就能夠用手,很自然的在手中變現種種顏色的火光出來,而且變現出來以後「手撮其光」,他還能夠把這個光拿著分配給聽眾,放在四眾的頭上,把這個光放在他頭上。這時聽法之人頭頂上很自然的,無緣無故的就出現各式各樣的青黃赤白的光明,而且都長數尺之高。頭上有光明他也不感覺到熱,也不感覺到焚燒他的頭髮,就感到很奇妙。表示這個說法者,他在這火光當中得到了神通自在。

第二、「或水上行,如履平地」在水中得自在。這個說法者他見到水,他也不坐船,直接從水上走過去,就好像踐履平地一樣。前面是火中得自在,這是水中得自在。

第三、「或於空中,安坐不動」這是在虛空中得自在。他能夠飛到虛空,在虛空中安坐不動。

第四、「或入瓶內,或處囊中」這是在小大中得自在。他一個很大的身體,他就能夠很自然的縮到一個很小很小的瓶裡面去;或者是縮到一個很小很小的囊袋當中,比方一個小的塑膠袋,他就能夠進入到塑膠袋裡面,然後再跑出來。他的身體能夠小中變大,大中變小,小大自在。

第五、「越牖透垣,曾無障礙」。「牖」就是窗戶,「垣」是牆壁,窗戶本來是關著,他能夠從關閉的窗戶中走出去,或者牆壁他就這樣走過去,他的色身對這種種的隔礙,是完全得到神通自在。「唯一刀兵,不得自在」他在水中、火中、虛空、大小中乃至於牆壁中得自在,但對於刀槍兵器他沒辦法得自在。

古德說:魔王為什麽神通變化這麽多,為何刀槍不能自在呢?因為魔王在因地的時,他有修布施,他有福報他可以跟大家分享;他也修持戒,經典也有說他經常受持『八關齋戒』,甚至於魔王可以修種種的苦行,但是魔王有一點做不到,他不能夠離欲,他不能夠離開男女的欲望,而這個不能離欲,正是招感刀兵的一個因緣。所以刀兵的障礙他沒辦法超越,就是他因地的時候不能離欲。

刀兵不得自在,我過去在讀佛學院的時候,我們有一位老師,叫達理老法師。他說在泰國有一個修仙道的人,他就是這種情況。他能夠在火中走過去,也在水中走過去,但是拿槍打他,一槍就把他打死,他對刀兵不能得自在。用火燒他沒有用,你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只有拿槍才有辦法,刀兵有辦法。當然就是他的因地當中,他內心有所貪求,所以他的果報就有所不圓滿。

「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他在修學當中,自己就稱自己已經成佛了,但是在成佛的過程,他卻公然的誹破佛法僧三寶,「身著白衣」破壞佛陀的相狀,佛陀出現的是清淨的幢相,他穿著白衣這是破佛。「受比丘禮」破僧,破壞僧團應有的規矩。「誹謗禪律」破法,禪宗的止觀,戒律裡面的修持,這都是不圓滿,只有自己是一念頓超的法門。「罵詈徒眾,訐露人事,不避譏嫌」一方面罵詈自己的徒眾,表示自己是沒有私心,而且喜歡揭露別人的隱私,表示自己正直,而不避眾生的譏嫌。

魔王出現的時候,他的態度高慢張揚,而且充滿了鬥爭,喜歡說別人不對,來顯現自己的特殊。這都是跟我空法空的真如那種謙卑、低調、調柔完全不相應。

(說邪惑言)『口中常說神通自在,或複令人傍見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實,
讚歎行婬,不毀麤行,將諸猥媟,以為傳法。』

口中經常宣說自己所成就的神通妙用,自在無礙的功德,或者使令別人「傍見佛土」,跟在他身邊的人就經常看到,這個人走到哪裡去,那個地方的國土就變成清淨了;暗示他自己成佛了,因為他已成佛,他所到之處都變成佛土。事實上是鬼力的神通迷惑,並不是真實的功德,是一種假相而已。他讚歎男女行婬,說男女行婬就是法身常住之道,而「不毀麤行」說男女行婬欲不會毀破粗重的戒行。「將諸猥媟,以為傳法」說男女污穢的事情就是傳法,就是使令佛種不斷,這就是邪知邪見。

(指名示害)『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
一切草木積劫精魅,或復龍魅,或壽終仙,再活為魅,
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
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
(教悟戒迷)『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佛陀說這種的魔王干擾,他所派遣的是「天地大力」是整個山精、海精、風精的總相,這些就是天地之間的這種大力鬼神,包括山中的妖精鬼怪,或者海中的、或者風中的,河流的、土地的、一切草木的這種妖精鬼怪。多生多劫以來,這種妖精鬼怪吸取日月的精華,而變成了一種妖精鬼魅;或者是龍,龍類的眾生時間久了而變成妖精鬼魅;或者「壽終仙」就是以前是修學仙道的,仙人的壽命終了以後,他再活過來變成鬼魅;或者說「仙期終」這個仙期已經終了,而在死亡之後,他的身體沒有化去,身體就為其他的妖精鬼怪所附著。這種鬼怪年老成魔,就來擾亂這些修行者。「迷惑不知,墮無間獄」假設我們不能夠覺悟的話,就墮無間地獄。這一段是說明「貪神通想」所招感的魔境。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4
45:36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22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22《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

第122.首楞嚴經卷09。明想陰境:別明發相十種融通妄想。

第三種:貪契合想。經曰: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綿脗,澄其精思,貪求契合。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合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及彼聽法之人,外無遷變,令其聽者,未聞法前,心自開悟,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或見地獄,或知人間好惡諸事,或口說偈,或自誦經。各各歡娛,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綿愛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後佛,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其人見故,洗滌本心,易入邪悟。
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第四種:貪辦析想。經曰: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根本,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精爽其心,貪求辨析。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先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元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身有威神,摧伏求者,令其座下,雖未聞法,自然心伏。是諸人等,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現前我肉身上,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絕。都指現在即為佛國,無別淨居及金色相。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歸依,得未曾有。是等愚迷,惑為菩薩,推究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為淨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彼無知者,信是穢言。
此名蠱毒,魘勝惡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第五種:貪冥感想。經曰: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懸應,周流精研,貪求冥感。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元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應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能令聽眾,暫見其身如百千歲,心生愛染,不能捨離;身為奴僕,四事供養,不覺疲勞。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別生法愛,粘如膠漆,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親近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我於前世,於某生中,先度某人,當時是我妻妾兄弟,今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供養某佛。或言別有大光明天,佛於中住,一切如來所休居地。彼無知者,信是虛誑,遺失本心。
此名癘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第六種:貪靜謐想。經曰: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深入,剋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本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無端於說法處,得大寶珠。其魔或時化為畜生,口銜其珠及雜珍寶,簡冊符牘,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後著其體。或誘聽人,藏於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處;是諸聽者,得未曾有。多食藥草,不餐嘉饌,或時日餐一麻一麥,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誹謗比丘,罵詈徒眾,不避譏嫌。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22.首楞嚴經卷09。明想陰境:別明發相十種融通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77頁。【辛三、貪契合想】

在講想陰魔境,前面的兩種是貪善巧與貪經歷,這都是屬於外在的身形的變化。這個「契合」是這個人追求內心對真理的一種契合,他希望早一點開悟,早一點生起種種的神通妙用,有這樣的想法!當然這個想法也不能說錯,一個喜歡追求開悟不能說錯,但錯在他過分的貪求就不對了,不正常!他已經起心動念了,仁者心動,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他既然心動,那魔王就得其方便,你內心一動,魔王就採取行動了。

(魔便邪附)『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其人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
來彼求合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其形及彼聽法之人,外無遷變,
令其聽者,未聞法前,心自開悟,
念念移易,或得宿命,或有他心,
或見地獄,或知人間好惡諸事,
或口說偈,或自誦經,各各歡娛,得未曾有。』

魔王的行動跟前面完全一樣,就是「飛精附人,口說經法」;魔王派了妖精鬼魅附在一個人身上,使令他能夠演說種種契合之法。這個人他就來到修止觀人的處所,就敷展高座,為這個修止觀的人說他所喜歡的種種如何開悟的法門。這說法者在說法的過程當中,他自己的身形跟聽法者的身形都沒有任何變化,因為這個人他要的不是變化,不像前面「追求善巧、追求經歷」要的是外在的因緣變化,而這個人他追求的是內心的契合。

魔附人這時候是怎麽辦呢?「令其聽者,為聞法前,心自開悟」因為魔王的攝受力,就使令這聽法的人,在沒有聽法之前就已經開悟了。懂教理的人一定知道這是有問題,你沒有聽法就開悟,這不正常嘛!事出必有因,佛法的功德,是不能私下傳送的。我們再講一次:佛菩薩可以把他的福報加持給你!可以!但善根是不能輸送的,連佛陀都不能把善根輸送給阿難尊者。前面我們講很多,阿難尊者就說他根本不想修學。佛陀說:我吃飯我飽,你吃飯你飽,善根是不能輸送的。一個稍微懂教理的人就知道這不正常,我還沒有聽經,這部經的道理我就懂了,那當然是有外力的侵入嘛。

他不但能夠開悟實相妙理,而且心中「念念移易」,他心中本來是沒什麽妙用,突然間產生變化。什麽變化呢?「或得宿命」,他本來不知道過去生發生什麽事情,這時他知道他自己,他的親人,朋友過去生所發生的事情,有宿命通了;或者有他心通,他知道對方在想什麽事情,在念什麽事情;或者他能夠看到地獄種種苦惱的事相;或者他能在止靜中,知道世間各人私事,哪一個人做什麽好事,哪一個人做什麽惡事,這種種隱私的事情他都知道;或者他能夠出口成章,隨便講出一句話就是一個偈誦;或者他對這部經根本沒有背過,他突然間可以把《法華經》背出來。當然這都是有問題,不正常!「各各歡娛,得未曾有」;各人歡喜,他認為自己有這麽多殊勝的功德,而感到非常歡喜。這時候,他對說法者也心存感恩恭敬。這是說法者在魔王的攝受之下,他在說法之前,現出這種奇異的相狀。

這個修止觀的人,他面對這個相狀後是怎麽辦呢?
(主人迷亂)『是人愚迷,惑為菩薩,綿愛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這跟前面一樣,這愚癡修止觀的人,就把他當做是大菩薩的示現,「綿愛其心」更加的愛著、更加的恭敬這魔附說法之人,就追隨他來破壞佛陀的律儀,而潛行種種貪欲之事。這個「破佛律儀,潛行貪欲」是所有聽法著魔人共同的相狀,也是魔王所要達到的目的。這當中的過程,這個說法者他不但現出奇異的相狀,他還要說出一些邪知邪見的法門。

(說邪惑言)『口中好言佛有大小,某佛先佛,某佛後佛,
其中亦有真佛假佛,男佛女佛,菩薩亦然,
其人見故,洗滌本心,易入邪悟。』

這個魔所依附的說法者「口中好言」,他常常說什麽法呢?佛有大小的差別,哪一尊佛是比較大的,哪一尊佛是比較小的,當然這不合道理,佛佛道同。他也說某一尊佛是前輩,某一尊​​佛是後輩,有先後高低的差別;他也說佛有真佛假佛,當然這也不合理,所有的佛都要破妄顯真,哪一尊佛是假的呢?還有男佛女佛,當然佛不可能現女相。菩薩亦復如是,也是有先後真假的差別。

這個修學三昧的人看到他能現出種種的異相,跟隨他還沒說法之前,就開悟了,就顯種種的神通。這個修止觀人他產生什麽變化呢?「洗滌本心,易入邪悟」他就把他過去所修學的正常戒定慧法門完全洗淨了,就不要了!而轉變墮入到邪魔所說的這些邪知邪見當中。

(指名示害)『此名魅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教悟戒迷)『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依附在說法者的那個鬼叫魑魅鬼,因中貪惑為罪,遇畜成形。這種鬼平常就喜歡欺誑迷惑眾生,依附在狐狸跟野干的身上,來欺誑迷惑眾生,魔王派這種鬼依附在說法者身上。

這個地方我們要注意:一個人著魔的情況就是這八個字「洗滌本心,易入邪悟。」我們一再強調,魔王要破壞你的功德一定要先讓你起顛倒,這是一個通則。因為沒有人可以破壞你,魔王也不能破壞你的功德,他是讓你破壞自己,他怎麽破壞你的功德呢!要破壞你的功德,當然先讓你生起顛倒,讓你放棄你的思想生起邪知邪見。

在〔小止觀〕講到魔境,它有一個判斷方法:
你在打坐當中,突然間有一尊佛跟你說法。那你怎麽判斷這個法是正法,還是顛倒之法,你怎麽判斷?當然我們沒辦法判斷,魔王他要來跟你說法,他一定是精心設計過的,他剛好是抓到你的要害,你貪什麽他就順你的意思。但是〔小止觀〕說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法,我沒辦法判斷你說的法是對是錯,但是你可以感覺一下,我在打坐的時候,心是寂靜明了的,你給我說法以後,我突然間擾動不安;這個法進入到我心中以後,我突然間擾動不安,這就有問題了!這個法怎麽樣呢?跟你原來的戒定慧是不隨順。我打坐打得很好,佛陀跟我說法以後我的禪定更深,智慧更加的明了,我的明了性更強,寂靜性更重,這法跟你的心中一接觸,對你是加分的效果,這個法是隨順戒定慧,那當然是正法。

我在修戒定慧,你說的法也是戒定慧,那麽兩個加在一起是不是會加分!我在修戒定慧,你給我說法以後,我突然間產生擾動不安,那你說這是不是有問題?這是簡單的判斷方式:就是這個人他跟你說的法,聽了以後跟本經說的法不一樣,那你就要警惕心了。總而言之,魔王就是要「洗滌本心」,要把你的心轉到「易入邪悟」,他的目的就在此,他要破壞你所有的功德,先讓你起顛倒,這個意思。

【辛四、貪辨析想】
什麽叫「辨析」呢?這個修止觀的人,他突然間想要辨別萬物生起的根源,他很想要分析萬物變化之理。萬物是怎麽生起的?生起以後的這個過程,它又是怎麽樣變好又怎麽樣變壞,又是各式各樣的變化,這個道理到底是什麽?他突然間生起這樣的念頭出來。

(定發愛求)『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
心愛根本,窮覽物化性之終始,精爽其心,貪求辨析。』

這個修止觀的善男子,他的受陰已經被破壞了,而且這時他的圓定止觀的功德也正式成就了。就在他那一念寂靜的心中生起了一個念頭「心愛根本」。他經常想生命到底是從什麽地方來?一切的山河大地又是怎麽生起?萬物生起的根源到底是什麽?而且他也想要去窮究博覽,一切法生起以後它又是怎麽變化的方式,它的性質、它的終始、它生起從什麽地方而來,最後終了的時候將往哪裡而去?

這個念頭生起以後,當然這是打妄想,但是他自己不知道,對這個妄想的心態是「精爽其心,貪求辨析」;把他所有的精神體力…他本來的所觀境是真如,他就把所觀境放掉,就整天想這件事情,萬物是怎麽生起的,又是怎麽變化的,貪求這樣的辨析。這地方就正式的去招感魔境的原因,也因為這樣魔王就有機可乘,採取了行動。

(魔便邪附)『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其人先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
來彼求元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身有威神,
摧伏求者,令其座下雖未聞法,自然心伏,
是諸人等,將佛涅槃菩提法身,即是現前我肉身上,
父父子子,遞代相生,即是法身常住不絕,
都指現在即為佛國,無別淨居及金色相。』

以下說明魔王所派遣的使者,他現出的異相跟他所說的法門:
魔王派遣一個妖精鬼怪,附在一個人身上,使令這個人能夠口說經法。這個人就來到了歡喜追求萬物根源的修止觀善男子的處所,為這個善男子敷展高座,宣說萬物根源的法門。這個著魔說法者「身有威神」,他的身體有一種很特殊的威德神力。這個「身有威神」古德註解說:或者特別的莊嚴,或者現出種種的光明。總而言之,看上去就是一種大威德神力的相狀。他的目的就是要摧折降伏這個求法之人,讓他生起恭敬信仰之心,而且他能夠使令其座下的人在沒有聽法之前,看到這樣的威神之力,很自然就能產生恭敬調伏之心。

經過他的引導以後,這些聽法之人,就很自然的認為,十方諸佛的涅槃菩提法身…就是我們講的「三德祕藏」,修行就是把心中的煩惱障、業障、報障,轉成般若、解脫、法身;涅槃就是解脫德,菩提是般若德,法身就是法身德。這著魔人就使令聽法之人,把十方諸佛的「三德祕藏」,認為就是我現前的父母所生的肉身身上就是三德祕藏,而這三德祕藏是經過父親傳給兒子,兒子傳給孫子,一代接一代相傳,這樣就是諸佛的法身、般若、解脫,這種三德密藏是常住不絕的。另一方面他們都認為,現在就是佛國,娑婆世界這個穢土當下就是淨土,離開了這穢土沒有其他清淨的國土,也就沒有另外的清淨,所謂的金色法身,當下就是穢土,我的肉身就是佛身,我的肉身就是佛陀,我所住的環境就是淨土。

魔附說法者這種講法,這個修止觀的人是怎麽反應呢?

(主人迷亂)『其人信受,亡失先心,身命歸依,得未曾有。
是等愚迷,惑為菩薩,推究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這個修止觀善男子,他有修定的戒定慧的正見。但是魔王就投其所好,他喜歡辨析萬物的根源,生起的根源是怎麽變化,所以魔王就為他講一些相似的法。什麽叫根源呢?什麽叫變化啦?就在你的色身就是三德密藏,你所住的環境就是佛國。這修行人聽了以後信受邪說,當下就是淨土,當下就是佛身,所以「亡失先心」把過去修定的正知正見就忘失沒有了,而且以身心性命來皈依這個說法者,內心非常歡喜,「得未曾有」終於找到善知識了。這些聽法的愚癡眾生,就把說法者當做大菩薩的示現。「推究其心」說法者當然能夠推究他心中的好樂來說相似法,他的目的只有一個「破佛律儀,潛行貪欲」。這是所有魔王要達到的共同目標。

(說邪惑言)『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為淨土,
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處,
彼無知者,信是穢言。』

魔說法的內涵:這個魔附說法者他經常說:這依報莊嚴在哪裡呢?就在你現在的眼耳鼻舌身這六根,你的六根當下就是依報的功德;所謂正報的功德就在「男女二根」當下就是菩提涅槃真實的依止之處。這些愚癡無知的眾生都信受奉行,如此的污穢之言。當然就邪知邪見,最後就「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指名示害)『此名蠱毒、魘勝惡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教悟戒迷)『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佛陀講出這鬼怪的名稱及對治的方法。
這是兩種鬼的結合:一種是蠱毒,這個蠱毒鬼是瞋心重,因地「貪恨為罪,遇蟲成形」,這個人因地時經常想要去害別人,因心中有怨恨,就附在毒蟲蜈蚣成形的蠱毒鬼。或者是魘勝鬼,他的因地就是喜歡誣枉他人、誹謗別人,「貪罔為罪,遇幽成形」就是喜歡在幽暗的地方傷害別人,處在幽暗的環境形成的魘勝鬼。

我們說明一下:這地方他說的法是錯在哪裡?肉身跟法身的問題!我們在讀大乘的經典,特別是圓頓的不二法門!佛陀說過,祖師也說:「幻化空身即法身,無明實性即佛性」,的確佛陀有這樣的說法,這樣的法是約體性來說。我們的色身是苦惱的是雜染的,但是它的體性是清淨的;佛的色身是萬德莊嚴,他的體性也是清淨的。清淨沒有兩種清淨,清淨是同一個清淨,是約著體性來說。但是這個魔附說法者是約著事相來說,那就不對啦!事相的話是不同的。

蕅益大師解說:「約事」你要善知取捨。約事相來說,穢土就是穢土,淨土就是淨土。說:我不取不捨,你不取不捨,就顛倒了!約事相來說,我們這個色身就是煩惱障、業障、報障,三障的結合,色身約事相來說;佛陀的身是法身、般若、解脫,那當然要能夠厭惡娑婆,欣求極樂。所以我們在理跟事要分清楚啊!你入理觀空的時候,你觀察它的體性,那是無分別住,那是一念不生;但是你一旦從空出假,什麽是功德?什麽是過失?你要分得很清楚!這個地方從事相上說六根就是淨土,男女二根就是菩提涅槃,約事相來說就是錯誤的!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這地方我們在理跟事要把它辨別分清楚。

【辛五、貪冥感想】
這個修行人他在止靜當中,本來是正念真如,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心中是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修行人突然間動了一個念頭,他想這個修行很辛苦啊,如果能夠得到諸佛菩薩的加持,冥冥當中如果我心中有所祈求,就有十方諸佛菩薩有所感應,那可多好!貪一種冥感之想。

(定發愛求)『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
三摩地中,心愛懸應,周流精研,貪求冥感。』

這個修止觀的人已經把色陰、受陰都破壞了,而且圓定的妙通,也已經正式的成就,在一念止觀的寂靜心中突然間動一個念頭「心愛懸應」;心中貪愛十方諸佛菩薩對我的加持感應,如果能對我有一點加持感應那該有多好,有這種懸應。而且對這樣的想法是「周流精研」;內心當中周徧流動、專心一意深入的思惟研究!來貪求十方諸佛菩薩冥冥當中對我的加持感應,他有這樣堅定的貪求!

這樣想法就使令魔王有機可乘,魔王不會放過這機會,就正式採取行動。

(魔便邪附)『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其人元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
來彼求應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能令聽眾暫見其身,如百千歲,心生愛染,
不能捨離,身為奴僕,四事供養,不覺疲勞,
各各令其座下人心,知是先師本善知識,
別生法愛,黏如膠漆,得未曾有。』

就在止觀的人起心動念貪求感應的這當下,魔王就馬上派遣他的妖精鬼魅附在一個人身上,口能說經法來到這個修止觀人處所,敷展高座,說一些感應之法。這個說法者在說法之前,他當然要先取信於對方,他怎麽辦呢?他使​​令聽眾看到說法的色身「如百千歲」;這個人你看,頭髮都蒼白了,年紀很大了,但是他的容貌就像是小孩子一樣,精神體力也非常充沛,皮膚也非常好,就感覺上這個人已經修學長遠而且功德甚深。這時候聽法之人「心生愛染」,對他非常的愛樂貪染。貪染到什麽程度呢?他覺得一時一刻都不能離開善知識,好像離開善知識就不能增上的感覺。不能離開怎麽辦呢?就親自做他的侍者,做他的奴僕,來「四事供養」這個說法者,內心為了得到這個說法者的加持,他永不會感到疲累。

這個魔附說法者為了要使令這些跟隨他座下的弟子產生信心,他就說「知是先師本善知識」;他就一再的暗示弟子說,我就是你過去的師長,我就是你根本的善知識,你多生多劫就是跟我修學佛法,今生也要一樣跟著我學習。這樣講法當然所有的弟子們就「別生法愛」,特別的產生法愛之想,對善知識的依靠就「黏如膠漆,得未曾有」。因為這個修止觀的人特別喜歡別人對他的冥感加持,所以魔王就順他的心意。

魔附說法者這樣的表現,這些修止觀的人面對的態度結果是怎麽樣呢?

(主人迷亂)『是人愚迷,惑為菩薩,親近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這修行人愚迷沒辦法判斷,又投其所好,所有弟子就把他當做是大菩薩,心中相親相近,結果就是「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魔附說法者到底說了什麽法,讓這修止觀的人這麽信服呢?所說相似法…

(說邪惑言)『口中好言,我於前世,於某生中,
先度某人,當時是我妻妾兄弟,
今來相度,與汝相隨歸某世界,供養某佛,
或言別有大光明天,佛於中住,一切如來所休居地,
彼無知者,信是虛誑,遺失本心。』

魔所依附的說法者,他經常說什麽法呢?他說:我在前世當中的某一生,我就曾經度過某一個人,譬如說:我度過你,那個人當時是我的妻子,或者是我的兄弟,我現在繼續再來度化你,把你一起帶到某一個世界來供養某一尊佛;或者說另外世界除了十方諸佛以外,還有一個「大光明天」。古德註解說:「大光明天」就是六欲天的天頂,魔王的宮殿。他說「佛於中住」其實這個佛指的就是魔王,大家應該要往生到那地方去做魔的眷屬的意思,這是一切如來所休息安居的地方,而無知的眾生「信是虛誑」之語而遺失他本來所修學的戒定慧的正法。

(指名示害)『此名厲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教悟戒迷)『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佛陀說這個鬼是厲鬼,厲鬼因地是「貪憶為罪,遇衰成形」。這厲鬼的個性就是喜歡憶念過去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心中產生怨恨。所以他遇到四時不調的時候,就散佈瘟疫、病毒等等,所以叫「厲鬼」。

這一段經文,說著魔的因緣是「貪求感應」。其實感應道交,在很多的本尊法門當中,都是有這樣的一種功德相。我們說﹝淨土法門﹞也是感應道交!你為什麽往生淨土?當然不是我們的力量,是佛力加被;佛力加被當然是要感應道交,因「心力跟佛力」的感應道交,才能夠產生臨終的接引。所以感應道交沒有錯,錯就在「貪求」這兩個字,很多法門你一貪求就不對了。

《印光大師文鈔》講一段事蹟:有一個念佛人很精進,他寫一封信給印光大師,他說:我一定要在多久的時間證得念佛三昧,我一定要念到阿彌陀佛親自現身為止。印光大師說:你已經是通身魔氣氛。念佛怎麽能夠念到說整天希望佛現身呢!在所有的修行當中,印光大師強調說「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我說實在,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最大的忌諱就是還沒有成就的功德,你想去追求,這個是大忌!你不去追求它自然出現,你一追求就沒有了,世間上就這麽妙的。所以我們常說「老實念佛」莫捏怪。我們能夠把心中安住在佛號,你有一心不亂的功德,你自然「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很自然的水到渠成。但是你還沒有成就之前,你就胡思亂想,怎麽怎麽的…,你就容易著魔。所以我們在這個地方要清楚,感應道交是功德相,沒有錯的,錯在「貪求感應」想法。

【辛六、貪靜謐想】
「靜謐」是什麽意思呢?就是這個修止觀的人,貪求寂靜安寧。當然這也沒有錯,這種是禪定相,禪定功德相就是寂靜相,身心很安寧,但是過分的貪求!這樣就有問題了?

(定發愛求)『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
三摩地中,心愛深入,剋己辛勤,樂處陰寂,貪求靜謐。』

這個已經把受陰破壞,而且圓通妙定,堅定成就的修行人,就在一念的寂靜心中「心愛深入」;我們知道,一旦把受陰破壞,他一定有禪定!這禪定可能是初禪,也可能是二禪、三禪等等。修行人希望能夠更加的深入這種寂靜的禪定,感覺得他禪定不夠,因為在禪定當中可以使令他身心世界感到寂靜、感到輕安,所以他對這樣的身心世界的寂靜輕安是特別的愛樂。因此他「剋己辛勤,樂處陰寂」不辭辛勞而精進的修學,所追求的是希望能住在陰隱寂靜處所,得到這種寂靜安樂的功德,所以他「貪求靜謐」希望內心能夠有更多的寂靜,有更多的安寧,他的內心有這樣的想法。

這不是「靜謐」有問題,壞在貪求,過分的貪求,招引魔王就得其方便。

(魔便邪附)『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主人迷亂)『其人本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
來彼求陰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魔王就在他內心貪求時,他就「飛精附人,口說經法」來到這個想要追求寂靜安寧止觀修行人的處所,來為他說相應的法門。

講到這一段我們要注意,在圓瑛老法師的註解,以及蕅益大師的註解都說,都說接下這一段經文跟下一段經文有前後錯置的情況,這個貪靜謐想跟貪宿命想,在後半段有點前後對調了。我們現在直接接到講義281頁的【辛七、貪宿命想】裡面的第四小段「現邪惑事」。從這地方開始接過去,就是說這個人他貪求靜謐,魔王得其方便,派遣使者來誤導這個人。這個魔附說法者來到止觀修行人的處所,他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現邪惑事)『是人無端於說法處,得大寶珠。
其魔或時化為畜生,口銜其珠,及雜珍寶,
簡冊符牘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後著其體,
或誘聽人,藏於地下,有明月珠,
照耀其處,是諸聽者,得未曾有。
多食藥草不餐嘉饌,或時日餐一麻一麥,
其形肥充,魔力持故,
誹謗比丘,罵詈徒眾,不避譏嫌。』

這一段是說明靜謐,當然這跟禪定有關係。好!講到這裡,我們把這個著魔的因緣再重覆的講一講…

著魔的因緣:著魔,每一個人因想法各式各樣,但是有一個共同點,他的問題點在哪裡呢?「因中求果」就是他在因地耕耘的過程當中,結果還沒有出現,他就預先去執著這功德要趕快出現,問題在這個地方。當然你會這麼說:大乘佛法也是要先發菩提心的啊!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也是要有所求,的確要有所求!你要無所求,那你就是阿羅漢,阿羅漢才是對整個功德無所求。但是諸位要知道!我們有所求是什麽求呢?是在無所求的基礎之下而有所求,是在無住的情況之下而生心。不是你一開始就有所求,這是不對的!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講《楞嚴經》的前面三卷半。告訴我們「云何應住」?
以「不生滅心」為住,不生滅心裡面哪有什麽東西呢?我們是站在不生滅心的角度來修止修觀,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你一開始就有所求,你就忘失了你不生滅的因地,問題在這個地方,你就跟妄想在一起​​了。

我們心中有理想抱負,我們為了追求解脫而修行,為了往生淨土而修行,但是功夫提起來的時候,心中只有所緣境,在你一旦功夫現前的時候,什麽都不能想。你在修行過程當中,只要起心動念!就有問題了!修行的態度「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所以這個地方要清楚、要清楚!功德不是求來的,是修來的,也就是說該是你的,你不要去求,還是你的,你越求越沒有、越求越沒有。因為你一求的時候,你就是心外攀緣,就把你的根本功德忘了,結果弄到你自己著魔,是這個意思,你不要求功德自然顯現,是這個態度。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4
42:15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21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21《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

第121.首楞嚴經卷九。明想陰境:別明發相十種融通妄想。

明想陰境:結前受陰盡相。經文: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

正示想陰區宇。經文:
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

懸示想陰盡相。經文:
若動念盡,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

結示本惟妄想。經文:
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第一種:貪善巧想。
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不覺是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來彼求巧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其形斯須或作比丘,令彼人見,或為帝釋,或為婦女,或比丘尼。或寢暗室,身有光明。是人愚迷,惑為菩薩,信其教化,搖蕩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言劫火,或說刀兵,恐怖於人,令其家資無故耗散。

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第二種:貪經歷想。
阿難!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遊蕩,飛其精思,貪求經歷。

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遊善男子處,敷座說法。自形無變,其聽法者,忽見自身坐寶蓮華,全體化成紫金光聚;一眾聽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是人愚迷,惑為菩薩,淫逸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口中好言諸佛應世,某處某人當是某佛化身來此,某人即是某菩薩等來化人間。其人見故,心生渴仰,邪見密興,種智消滅。

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第三種:貪契合想。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三摩地中,心愛綿脗,澄其精思,貪求契合。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21.首楞嚴經卷九。明想陰境:別明發相十種融通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74頁。【己三:明想陰境】

當我們在修學《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的心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種相貌(天台宗)智者大師給與一個名詞叫做「從假入空」。雖然其目標是趨向我空法空的真如,但是還要通過五陰的假名、假相、假用,所以叫「從假入空」。這當中就揀別二乘人的空觀是「滅色起空」,二乘人是把五陰的整個作用給完全消滅掉,而另外證得空性,所以我們叫偏空的思想。(天台宗)的從假入空,〔禪宗〕有一句話講的好就叫做「就路還家」。我們無始來從家裡面一念不覺生起顛倒,就往外跑,真如不守自性!就把這五陰的身心給創造出來,走出一條生死的道路出來,現在想回家怎麽辦呢?沒有其他的路,就是這一條路,你還得乖乖的從這生死的路,回過頭來,去回到你本家。

我們從一念的清淨心,把自己的色受想行識身心世界創造出來,你現在想回家,你還得面對你過去所累積的這種身心世界,所有的因緣你都要面對。所以我們一念的正念真如生起的時候,就會跟過去所累積的五陰的身心世界的種子,這種真妄交攻而出現很多的所謂的魔境。當然魔境雖多,但是對治的方法只有一個,倓虛老和尚說修學保持「不迷、不取、不動」這六字真言!這個「不迷」就是智慧觀照;「不取」就是禪定;「不動」就是持戒,當然關鍵還是在不迷。所以佛陀必須預先的說出想陰魔境的相貌,讓我們能夠事先的了知而能夠生起不迷,才能夠做到不動。

這一科是如來說明想陰的十種魔境,這個「想」就是我們的心跟外境接觸時,會有一種取相分別。前科的受陰只是前五識的一種直接的感受,而想陰就偏重在第六意識的想像,偏重在心中的想像,這當中分成三科。

(分三:庚一、總示陰相。庚二、別明發相。庚三、結過勸示)
【庚一、總示陰相】
(分四:辛一、結前受陰盡相。辛二、正示想陰區宇。
辛三、懸示想陰盡相。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辛一、結前受陰盡相】這一段是結束前面受陰窮盡的相狀。

(受陰盡相)『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
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
從是凡身,上歷菩薩六十聖位,得意生身,隨往無礙。』

佛陀說這個修止觀的善男子,在修學真如三昧的過程當中,「受陰盡者」他的受陰已經被他的智慧觀照給破壞了。這時候修行人他的喜怒哀樂的感受被破壞以後,有什麽功德會出現呢?

「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就是這個人他沒什麽喜怒哀樂,雖然他在三界的思惑還沒有斷盡,但是他有什麽功德呢?他內心已經遠離整個六根的繫縛;他的眼睛看到色塵會產生一個感受,這個感受已經不能干擾他;他的耳朵去聽到一個音聲,這個音聲會產生喜怒哀樂的感受,這個感受也不能障礙他。就好像一隻鳥,牠過去被籠子關住,現在他飛出去了自由自在,這種六根的感受已經不能再障礙這修行者,他可以去實踐他的理想目標;在整個過程當中,這種喜怒哀樂的感受再也不能構成障礙。所以他就能夠以他的凡夫之身,而成就「意生身」,依止意生身能夠直接經歷菩薩的六十個聖位,而在十方世界隨念往生而無有障礙。

解釋六十個聖位:蕅益大師說這其中包括,能增上的「三漸次」有三個階位,與所增上的有五十七個階位。另在這五十七個階位,其中包括了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前面加「乾慧地」階位,後面加「妙覺」階位。這就是所謂的六十個聖位。
附:(一、十信十位。二、十住十位。三、十行十位。四、十迴向十位。五、四加四位。六、十地十位。七、等覺一位。共五十五個階位菩提路。)

這地方就說明,受陰被破壞以後,這個菩薩已經解脫了過去的業報身,他能夠得到意生身。「意生身」簡單的說是生死自在,他到哪一個世界想生就生、想死就死,在整個生死過程當中,可以隨他心中的願望而能夠得到自在。不像「業報身」業力沒有窮盡之前,他是必須要繼續的受報。這一段佛陀是結束前面,受陰窮盡以後,菩薩所成就的功德相狀。

【辛二、正示想陰區宇】

(想陰區宇)『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
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
此則名為想陰區宇。』

受陰被破壞後,想陰就現前!此時這個菩薩他的內心是什麽相貌呢?
佛陀先講出一個譬喻:有一個人他還在熟睡當中還沒有醒過來,他這時候即將醒過來,但是卻還沒有醒過來。這時候他怎麽樣呢?「寱言」就是在作夢當中自言自語說夢話;在說夢話的過程當中,他當然是「無別所知」,他在夢中講什麽,他當然不知道!但是覺醒的人,聽他講話「音韻倫次」,他所說的語言非常的條理清楚分明,他所要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也就是說,這個夢中的人,他能夠講出很清楚的道理出來,使令一個清醒的人都知道他所說的道理,這就叫「想陰區宇」。

這個人還在睡覺當中,表示他的二空真如理,還沒有正式的證得,但​​是他能在夢中說出清楚的話,表示他觀照的智慧已經非常的強,他已經成就意生身,能夠經歷六十個聖位,但是他還在夢中,所以他必須要把想陰突破,否則他這夢中的意識還是會生起顛倒想。這個人已經沒有喜怒哀樂了,你罵他,他也不生氣;你讚歎他,他也不會高興,因為他沒有什麽感受,他每天的心情就是很平常,無喜亦無憂,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你問他在幹什麽!他說:沒有啊!沒有什麽感覺。他雖然沒什麽感覺,但心中的顛倒想是還在的,還在夢中。那麼怎麽辦呢?

【辛三、懸示想陰盡相】
佛陀預先指示在想陰被破除以後,他的相貌是什麽樣的?

(想陰盡相)『若動念盡,浮想銷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
一倫生死,首尾圓照,名想陰盡,是人則能超煩惱濁。』

想陰盡有兩個情況:第一、首先要消滅的是「浮想銷除」,這時飄浮在內心表層的種種的想像要完全的消滅。這地方指的是第六意識的妄想的現行來說的,他平時日常生活當中已經沒有任何的起心動念。第二、「若動念盡」指的是心中這種妄想的種子也被破壞了。這個現行跟種子都破壞以後,講出一個譬喻:「於覺明心,如去塵垢」,一念的覺了光明的心,表層的灰塵跟污垢已經完全清除乾淨了,這時叫做「想陰盡」。你平時問他在想什麽?答說:沒有啊沒什麼!他平常都沒有任何的念頭,就是清楚的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

想陰一旦窮盡,這時他的內心會出現什麽相貌呢?「一倫生死,首尾圓照」這一句話是說明,他的行陰正式現前,他能夠很清楚的看到他一期的分段生死當中,他最初是怎麽受生的,最後又是什麽樣的死亡,對整個生到死的過程是圓滿的照了,而這正是行陰生滅的根源,這時候行陰現前,所以這叫做「想陰窮盡而行陰現前」,這樣的一個人他已經斷除了三界的思惑,他整個煩惱沒有了。

煩惱是怎麽來的?是你想像出來的!所以一個人妄想打得很重,表示煩惱很重,人家多講一句話,你就一直在那邊想想想,然後就把這件事情擴大了嘛。「自心取自心」然後你就把它想像成什麽樣,然後自己障礙自己,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自己障礙自己的。你怎麽會痛苦呢?是你自己給自己痛苦的!佛陀說煩惱事情,都是你的妄想創造出來的。所以當你的妄想被破壞以後,煩惱整個熄滅了,就沒有煩惱了!

【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想陰根源)『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

這個「想陰」就叫做「融通妄想」,這「融通」是怎麽說呢?觀念在這個「通」通內通外;就是我們心中的想像,可以從外境,經過想像,把它轉成你內心的受用「內外相通」。我們內外本來是不通的,但經過想像,就使令內外能夠相通。比方說,你心中想著梅子,這梅子沒有出現在眼前,但是想像梅子時,你嘴巴就流出口水;又比方說,你想像你站在高處的懸崖,你雙腳就發麻。想陰能夠把外境的相貌,轉成為你內心的受用,叫做「融通妄想」,致使我們這一念心能夠內外,能夠交通,這叫做想陰。好!以上這一段是佛陀先把這個想陰的相貌作個總說。

【庚二、別明發相】各別說明想陰發起的種種相狀有十科。
(分十:辛一、貪善巧想。辛二、貪經歷想。辛三、貪契合想。
辛四、貪辨析想。辛五、貪冥感想。辛六、貪靜謐想。
辛七、貪宿命想。辛八、貪神通想。辛九、貪深空想。
辛十、貪長壽想。)

【辛一、貪善巧想】
這個「善巧」的意思就是說這修行人在靜坐中,他突然間動一個念頭,他想要成就種種的神通變化,依止神通變化來教化眾生成就佛事,他有這種想。

(定發愛求)『阿難!彼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
三摩地中,心愛圓明,銳其精思,貪求善巧。』

這個修止觀的人「受陰虛妙」,就是他的受陰已經被破壞了,所以這個修行人已經是「心離其形,如鳥出籠。」他內心當中已經不再感受到十種受陰邪惡的魔境之所迷惑干擾,而內心的圓通妙定也正式的啟發出來,這時「圓定發明」是說明這個人禪定成就,而且止觀功德成就了。這一段是先牒前的受陰成就的文。

這以下是正式說明這個「貪善巧想」的相貌:「三摩地中,心愛圓明」就是說這個妄想是怎麽生起的呢?不是他在吃飯睡覺的時候,而是他在靜坐的過程修三摩地中。就在一念的禪定心中,突然生起一念妄想!什麽妄想呢?他心中想像自己的身心世界成就圓滿的功德,而且依止圓滿的功德,能夠發明種種神通的妙用,他眼睛可以看得很遠,耳朵可以聽得很深,這六根當中的功德有種種的妙用。其實他在禪定當中,可以說是「起心動念」,他又沒有把這種念頭加以對治,接下來「銳其精思」這個「銳」就是說他用一種很勇猛精進的精神加以深入的去思惟去追求,追求什麽呢?就是「貪求善巧」神通變化,教化眾生,廣做佛事的這種善巧。

就在「心愛圓明」的念頭生起以後,他不但沒有對治,而且用他所有的精神體力去追求這件事情,這個正是他啟動著魔之因。我們一再說過,一個人會著魔是你內心先有妄想,內魔不生,外魔不起,他這個人一定是先有問題了。

當他生起一個很堅固的「貪善巧想」以後,就有事情出現了…

(魔便邪附)『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其人不覺是其魔著,自言謂得無上涅槃,
來彼求巧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其形斯須或作比丘,令彼人見,或為帝釋,
或為婦女,或比丘尼,或寢暗室,身有光明。』

這個「爾時」指的什麽呢?這個修止觀的人在禪定中「心愛圓明」而且「銳其精思,貪求善巧」,就在修止觀人打妄想的時候,魔王當然知道,哦!有機可乘了!這時六欲天的天魔終於逮到了他的方便,他怎麽做呢?魔王作法是「飛精附人!」我們再說明前面的色陰跟受陰,魔王要干擾是直接侵入修行人的身體,因為他的色陰未破,受陰未破,所以魔王可以直接侵入。但當修行人他已經破了色陰,也破了受陰,這個「色、受」都是跟外境接觸的管道,這兩個管道都被破壞​​後,所以魔王沒有能力直接的侵入到修行人的內心當中,不能夠入其心腑。魔王怎麽辦呢?魔王的政策他採取間接的誤導,用間接的方式,先找來一個人,這個人可能是善男子的好朋友,這時「飛精附人」魔王也不是親自出手,他派遣一個「精」,派遣他的一個部下妖精鬼魅,依附在這個找來人的身上,這個人突然間「口說經法」,本來是不懂道理的,突然間,因為魔王的攝受,能夠說出一些相似的佛法。

「其人不覺,是其魔著」這個被妖精鬼魅依附的人,他也不知道他被魔王的眷屬所附著,欸!我本來是什麽都不懂的,突然間大開圓解能夠「口說經法」。他就認為自己已經成就了無上的涅槃之道,所以他才能夠口說經法。這個人可能跟這個修止觀人是好朋友,所以他就「來彼求巧,善男子處」,這個「彼」就是修止觀的人,他內心是追求神通善巧的善男子修行的處所,他就為這個善男子敷展高座來宣說,如何成就善巧神通的法門。

在說法之前,這個人他是先顯現出一種特殊的相狀,「其形斯須」這「斯須」就是很短暫的時間,他身體能做很多變化,一下子變成一個清淨的比丘,使令這個善男子清楚的見到,或者變成帝釋,三十三天的天王,大威德的帝釋身相,或者他變成一個端正婦女的相狀,或者是比丘尼的相狀,乃至於他能夠在沒有燈光的暗室中,身上放出種種的光明相。總而言之,他為什麽現這些神通相狀,就是要使令這個修止觀的人生起恭敬之心。說你看我能夠現出這麽多不可思議的相狀!先讓他生起恭敬信仰之心。

這個貪求善巧的修止觀人,他怎麽面對這種迷惑相狀呢?

(主人迷亂)『是人愚迷,惑為菩薩,信其教化,
搖盪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這個修止觀人,面對這一個著魔說法者能夠變現這麽多相狀的,因為他貪求善巧不知這是五陰魔境,所以愚癡被迷惑,以為這個說法者是大菩薩乘願再來,就信受其教化。「搖盪其心」這個「搖盪」就是掃除他過去所修的戒定慧的正法之心,把他過去所修學的法門完全放下,就毀破佛陀的律儀而私下行貪婬之事。魔王的目的就是要破壞你的禪定,要破壞你的禪定當先破壞你的戒行。

這個著魔說法者破壞修行人的律儀,不只是現相說相似法,也說邪法。

(說邪惑言)『口中好言災祥變異,或言如來某處出世,或言劫火,
或說刀兵,恐怖於人,令其家資無故耗散。』

這個被魔所附的人,現出種種奇特相狀以後,就經常向這修行人開示說,這世間有什麽樣的災難要出現了,或者說某時會有吉祥的事情要出現;世界有什麽各式各樣的變化,好變成壞或者壞變成好,講這些吉凶禍福之事;或者經常說,我知道在中國的某某處有佛即將出世;或者說「劫火」就是大三災有水火風即將到來;或者說他知道小三災,刀兵、饑饉、疾病也即將到來。總而言之,他的目的就是恐怖於對方,使令聽法者為求消災,把他的家財耗散來供養這個說法者,這就是口中好說這些諸多吉凶禍福之事,因為這個修止觀人,起動了追求善巧神通的念頭,所以魔就順他的心意來說法。
(總結)
(指名示害)『此名怪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
(教悟戒迷)『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附在說法者的妖精怪魅的名稱是什麽呢?叫做「怪鬼」。這種怪鬼是在因地的時候「貪求財物,遇物成形」所以稱為鬼。這個怪鬼年老成為魔王的眷屬,被魔王所收攝,受魔王所派遣,來擾亂這個修習止觀之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修止觀人,為什麽會得到魔王的擾亂!因為他禪定智慧即將成就。至等到這修止觀人的禪定破了、戒體也壞了,功德資糧完全被破壞了,魔王對這修止觀人厭惡之心生起,同時把這個怪鬼招回來「去彼人體」,這個怪鬼是依附在說法者身上,把他招回來。這時「弟子與師俱陷王難」,這個「師」指的是說法者,被妖魔鬼怪所依附的叫做師;而「弟子」就是修止觀的人,兩個人都因為敗壞風俗,妖言惑眾難逃王法,而入了牢獄是現報,來生是無間地獄。

所以佛陀說,遇到這種想陰的魔境,你要預先的覺知,保持「不迷、不取、不動」,你才能夠不入輪迴而超越生死;如果你迷惑不知,起心動念,最後的結果就墮無間地獄。

這個地方講到修行人會著魔,我們看祖師的開示說:一個修靜坐止觀的人,最忌諱的就是「起心動念」,就是你這個心不老實,第一、起心動念;第二、你又產生一個堅固的貪求。起心動念,人之常情,人總是會有一些妄想,但是這個妄想生起時,態度是「銳其精思」,將所有的精神去追求他心中的妄想,就使令魔王有機可乘,這是啟動魔境的一個主要因素。妄想是啟動外在的魔境,所以說內魔不生,外魔不可能生起。

【辛二、貪經歷想】
「經歷」就是說他心中想像自己像諸大菩薩一樣,能夠經歷十方的塵剎國土,廣作佛事而神通自在;他能夠飛到十方世界去自由的往來,叫做「經歷想」。

(定發愛求)『阿難!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
三摩地中,心愛遊蕩,飛其精思,貪求經歷。』

這個人受陰窮盡,止觀的功德成就了。就在某一支香的寂靜的靜坐中,他生起一念妄想「心愛遊蕩」;心裡想若我能夠像十方菩薩,能夠徧遊十方法界,來去自在,並且能夠廣度眾生,這該是多好!他生起這麽一念的妄想。生起妄想當然是跟所觀的真如是相違背的,因為真如是離一切相的,他產生一個相狀出來就不對啦!沒有迴光返照!他就順著這妄想的思考去「飛其精思,貪求經歷」;放縱自己的妄想,用所有的精神體力去追求,能夠經歷十方國土,廣作佛事的妄想,加強這妄想的力量。這就是他啟動魔境的根源。

(魔便邪附)『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
其人亦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
來彼求遊善男子處,敷座說法,
自形無變,其聽法者,忽自見身坐寶蓮華,
全體化成紫金光聚,一眾聽人,各各如是,得未曾有。』

(魔便邪附)一個人起心動念「仁者心動」以後,魔王就有機可乘,就派遣妖精鬼魅,依附在一個人的身上,使令他能口說經法,這個人起顛倒也不覺知是被魔所附著,他認為他自己已證無上涅槃的功德。於是這個顛倒被魔所依附的人,就來到這個想要貪求遊歷的修止觀人的處所,為他敷展高座,宣說種種經歷的法門。

這個說法者「自形無變」的身形倒是沒有什麽變化,不像前科他的身形是變來變去,一下子做比丘,一下子做比丘尼,各式各樣的變化。魔著說法者的身相沒有變化,但是聽法者變化,聽法人突然間就見到自己坐寶蓮華。我本來坐椅子,怎麽會出現在大寶蓮華呢?有這種依報的莊嚴,而且自己的正報身心也產生了變化,自己的身體變成了紫金光聚,這跟佛身相的光明完全一樣。佛陀是坐蓮華,我也是坐蓮華,佛陀是紫金光聚,我身相的光明也是紫金光聚,每一個人都覺得自己不得了了,自己都成佛了,因為已經具足佛陀的正報莊嚴與依報莊嚴。所以這時候一眾的聽法者各各都是這樣子,而且心中都以為自己成佛了,得未曾有的歡喜、感恩的心情出現。

當然魔王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相狀,他是有目的的…

(主人迷亂)『是人愚迷,惑為菩薩,婬逸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魔王的目的就是要愚惑這個修學三昧的人,古人說一句話:上帝要毀滅一個人,要先使令這個人發狂。一定要讓他產生知見錯亂,才有辦法去破壞這個人。這個人頭腦清楚魔王怎麽去破壞?因為一個人只有你自己可以破壞你自己,你說魔王來破壞你,這句話不對!魔王是引誘你,他怎麽破壞你呢?他有辦法進入到你的心中嗎?當然不可能嘛!他只是迷惑你,是你自己破壞你自己的功德,這是我們要清楚。

這修行人愚迷不知,就把魔王所派遣的著魔說法者,哇!這正是大菩薩,你看我聽他說法沒有多久我自己就成佛了,坐大寶蓮華,身上也出現紫色的光明。既然成佛以後,他認為這些戒定慧都不需要了,「婬逸其心,破佛律儀,潛行貪欲」不再去克制自己,放縱自己的心,無所忌憚,破壞佛陀的戒律,私下行各種貪欲之事。當然他這時候所有的戒定慧功德全部破壞,魔王達到了目的。

(說邪惑言)『口中好言諸佛應世,某處某人,當是某佛化身來此,
某人即是某菩薩等,來化人間,
其人見故,心生傾渴,邪見密興,種智銷滅。』

這個魔附說法者「破佛律儀,潛行貪欲」,破壞對方​​他還要說出個道理,不只是現出相狀而已。他經常的說三世諸佛應化人間的種種事跡,因為這些修止觀的人心中妄想貪求經歷,他就順他的心意來說法。他怎麽說諸佛應化的事蹟呢?口中好說知道在西藏中國的某處某人就是某一尊佛化身來人世間的,我也知道某人就是某某菩薩轉世,他來這世間來教化我們。「其人見故,心生傾渴」這修習止觀三昧的人,見他知道諸佛應化世間的種種事跡,覺得這個人不得了,就心生傾慕,心生渴仰,而心中的邪見就更加的熾盛,相對的心中對戒定慧善根的追求,就慢慢慢慢的消失了,這個人已經不再正念真如,而是開始心外求法。所以他才會有後面的結果「破佛律儀,潛行貪欲」。
(總結)
(指名示害)『此名魃鬼,年老成魔,惱亂是人,
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聚陷王難』
(教悟戒迷)『汝當先覺,不入輪迴;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此名魃鬼年老成魔」這是魃鬼在因地中貪愛男女之色,遇風成形的魃鬼。「惱亂是人」這一段我們說明一下:前面講到修行的人會著魔的原因有兩個:第一、你起心動念,第二、你產生堅固的貪求,這兩個原因。那麼一旦把魔境啟動起來以後,魔王的行動,蕅益大師把它分成三類:

第一、是「魔事之相」,魔王的出現,他要現出奇異的相狀,現出不平常的相狀,因為要讓你產生恭敬心,他一定要現出各式各樣的相狀,或者他自己出現形相,或者他沒有變現形相而你出現相狀,他有辦法在你聽他說法的過程中,現出大寶蓮華,現出紫金光聚。總而言之,他一定會出現很多奇怪的相狀,目的只有一個,讓你生起恭敬心,產生信仰之心,這是第一點,所以我們要注意。諸位你看蓮池大師、蕅益大師、印光大師,在宣說佛法時,祖師的出世說法都非常的低調、謙卑,說我這個人是粥飯僧,什麽都不懂!但是魔王所派的使者相貌,都是非常的高慢、非常的張揚。其實你在這個地方就應該能判斷出來,這個人不正常,他現出了這不正常的相狀「魔事之相」。

第二、是「魔所作業」,他變現相狀以後取信於你,他要採取行動,他的行動就是說相似之法。這我們就很難判斷了,沒有一點教理的人很難判斷,因為他說的也不完全是邪法,似是而非!你怎麽判斷?聽起來好像是,其實是有問題。所以第二個他一定有他所作的業「魔所作業」,就是說相似法破壞你的知見。

第三、是「魔所成業」,他的目的就是破壞佛陀的律儀。先破你的知見,再破你的戒行,當然你的戒行破了,你的定慧也完全破壞了。

魔的出世干擾修行人,他有三種情況,第一、他要現出奇異的相狀。第二、說相似的佛法。第三、破佛的律儀。這十種魔境都是這樣子!為什麽有這種出現呢?就是「仁者心動」,你自己心「起心動念」,然後又產生堅固的貪求。

【辛三、貪契合想】
這個「契合」就是這個修行人他希望能夠很快的契合中道實相的妙理,而能夠吻合種種實相的妙用;契合妙理而且吻合妙用,叫做「契合」。

(定發愛求)『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
三摩地中,心愛綿氵+曶,澄其精思,貪求契合。』

這個善男子「受陰虛妙」,他的受陰被破壞後,圓通妙定也堅定的成就了,就在修止觀的寂靜心中,突然生起一念「心愛綿氵+曶」;他心中希望能夠密契諸佛所證的中道實相妙理,而且依止我空、法空的妙理,能夠生起種種的妙用,他不要再等待,他想趕快成就這樣的功德。

這個念頭當然是不對啦!學佛是不能夠打妄想的,他打這個妄想以後「澄其精思,貪求契合」;於是集中他所有的精神去思惟、去追求這樣的一種契合,就是密契妙理,吻合妙用的這樣的一個想法,他就堅定的去追求,這正是啟動魔境的原由!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4
45:19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20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20《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

第120.大佛頂首楞嚴經卷9。明受陰境:別明發相十種虛明妄想。

5.失守生憂,經文:
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所證未獲,故心已亡,歷覽二際,自生艱險,於心忽然生無盡憂,如坐鐵床,如飲毒藥,心不欲活,常求於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脫。
此名修行失於方便,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常憂愁魔,入其心腑。手執刀劍自割其肉,欣其捨壽;或常憂愁,走入山林,不耐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6.慧劣成喜。經文: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處清淨中,心安隱後,忽然自有無限喜生,心中歡悅不能自止。
此名輕安,無慧自禁,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喜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笑,於衢路傍自歌自舞,自謂已得無礙解脫。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7.見聖成慢。經文: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自謂已足,忽有無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與過慢,及慢過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時俱發,心中尚輕十方如來,何況下位聲聞緣覺。
此名見勝無慧自救,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禮塔廟,摧毀經像。謂檀越言:此是金銅或是土木,經是樹葉或是氈華,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卻崇土木,實為顛倒。其深信者,從其毀碎,埋棄地中。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8.輕安自足。經文: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於精明中,圓悟精理,得大隨順,其心忽生無量輕安,己言成聖,得大自在。
此名因慧獲諸輕清,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輕清魔,入其心腑,自謂滿足,更不求進。此等多作無聞比丘,疑誤眾生墮阿鼻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9.空解成斷。經文: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於明悟中,得虛明性。其中忽然歸向永滅,撥無因果,一向入空,空心現前,乃至心生長斷滅解。
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若作聖解,則有空魔,入其心腑,乃謗持戒名為小乘,菩薩悟空有何持犯?其人常於信心檀越飲酒噉肉,廣行淫穢。因魔力故,攝其前人不生疑謗。鬼心久入,或食屎尿與酒肉等,一種俱空。破佛律儀,誤入人罪。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10.愛極成貪。經文: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味其虛明,深入心骨,其心忽有無限愛生,愛極發狂,便為貪欲。
此名定境安順入心,無慧自持,誤入諸欲。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若作聖解,則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說欲為菩提道,化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淫者,名持法子。鬼神力故,於末世中,攝其凡愚其數至百,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滿千萬。魔心生厭,離其身體,威德既無,陷於王難。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結過勸示。經文: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受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亦當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20.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明受陰境:別明發相十種虛明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70頁【辛五、失守生憂】

這一科是講到,我們在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時候,已經把色陰的執著慢慢的調伏了,取而代之的是這六根的感受就清楚的顯現出來,我們對於六根的「苦樂憂喜捨」的感受就現前。當然現前就要對治,你用無相真如的理去破壞這種感受執取的時候,這過程當中會有很多很多狀態的出現。

這一科是講到什麼狀態呢?是「失守生憂」這個「失守」就是我們在修止觀的過程當中是進退失守,進也進不得,退也退不得。就是有時候我們用功不得力,我們要退到昨天的妄想已經不可能,因為妄想那種執著已經被破壞了,但是要進求新的功德又沒有成就。在這進退失守的過程當中,這個修行人會產生一個什麽樣的感受呢?有憂愁恐懼的心情出現,這種憂愁恐懼心態一旦出現的時候,沒有好好的控制,可能就會著魔。

(發端現相)『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
新證未獲,故心已亡,歷覽二際,自生艱險,
於心忽然生無盡憂,如坐鐵床,如飲毒藥,
心不欲活,常求於人令害其命,早取解脫。』

(發端現相)在修習禪定開智慧的過程中,這個修習止觀的人,他的色陰窮盡了,而受陰的現前。這個人在佛堂用功的時出現什麽相貌呢?「新證未獲,故心已亡」就是他過去的妄想執著已經被破壞了,但是他所追求的目標,那種調伏受陰的功德卻還沒有出現。這時他的內心正經歷到過去心已破,新的功德還沒有成就,這樣的一個中間的過程「自生艱險」;突然間感到不知如何是好,一種莫名恐怖的心出現,而且這種恐怖當中夾帶了一種無窮無盡的憂愁。這種恐怖跟憂愁加起來是什麽樣的心態呢?佛陀講出一個譬喻:「如坐鐵床,如飲毒藥」就像一個人坐在火燒的鐵床一樣,他是非常的痛苦,又好像一個人吃到毒藥,毒發以後那種痛苦,當然這個痛苦不是色身的痛苦,是內心的痛苦,因為他不知道如何是好,前途茫茫,但是他又不能往後退,退也不是,進也不是,這時候有無窮無盡的憂愁跟恐怖生起。

如果他對這樣的心態加以放縱,加以隨順,他就會有以下的相貌出現…
「心不欲活,常求於人令害其命」他因為憂愁恐懼的關係,對整個生命完全失去了希望,因為他已經被憂愁恐懼之所控制,而且他經常希望別人來奪取他的生命,因為在他的觀念當中,他認為早死就能早取解脫。當然這是錯誤的,因為你死亡不能解決問題,解脫是內心的問題跟色身沒有關係,他常產生這樣錯誤的理解。

這一個進退失守,產生憂愁恐懼的人,佛陀是怎麽個解釋法…

(指名教悟)『此名修心失於方便,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示迷必墜)『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常憂愁魔,入其心腑,
手執刀劍自割其肉,欣其捨壽;或常憂愁,
走入山林,不耐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指名教悟)佛陀說這個修行人很用功沒有錯,但是缺乏智慧的善巧方便,這個人假觀不夠,他是用訶責的心態對治、用比較悲觀的心態來調伏煩惱,對諸佛的甚深功德的莊嚴,沒有適當的觀想好樂,所以「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示迷必墜)假設他把它當作一種真實的功德理解,就有一種常憂愁魔,入其心中。這就會產生兩個結果:比較嚴重的,他會親手拿著刀劍來割他身上的肉,他的目的是希望能夠把他的生命結束掉;比較輕微的,就經常保持憂愁的心,走入深山林園當中,不喜歡見到任何人。當然一個菩薩不喜歡見人,這跟菩提心是相違背的。最後的結果「失於正受,當從淪墜」。佛陀說這是一個比較沒有善巧方便的修行者。

在『小止觀』有提到一個觀念說:我們修行人就像調弦一樣,你要急緩適當,你繃的太緊,你不能對這個心一路的訶責。這個心態就像小孩子一樣,你一天到晚訶責說:你是不淨、苦、無常、無我…!你看小乘人修到​​最後,他就是完全出離、完全的斷滅。因為你的藥完全用訶責的,那小孩子被你罵,罵到最後他就沒有信心了,當然你也不能一昧的寵它、隨順它,它就無法無天了。所以在調心當中,你要適當的,有時我們覺得心太浮動,壓抑一下;太沉默時,把那大乘經典拿來誦一誦「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華莊嚴,五種神通…」你想想來生的願景,啟發自己一下。

總而言之,修行之道,取其中道,太高亢了你要壓抑下來,太沉默了拉它一把。這個修行人一昧的訶責自己,過份這樣子的用功,到最後對生命完全產生了失望,這種失望如果他自己又不能警覺的話,就被憂愁魔所控制,到最後求昇反墜,那就太可惜了!所以這地方的調心是很重要的。

到前五的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這個人基本上禪定是沒有成就的,都沒有成就禪定,所以他會有沉默的感覺、孤寂的感覺、憂愁的感覺,這都是在沒有成就禪定的過程生起的。接下第六、七、八九十就不一樣,他禪定生起了,但是不小心大意,也會有過失。

【辛六、慧劣成喜】
這修行人已經成就了禪定,但他對於禪定所產生的功德,那種殊勝的輕安樂,就在他沒有我空法空的智慧的照了,而產生過分的歡喜,且過分的好樂。那當然這會有過失…

(發端現相)『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
受陰明白,處清淨中,心安穩後,
忽然自有無限喜生,心中歡悅,不能自止。』

(發端現相)慧劣成喜的相貌:這個修止修觀的人他已經把色陰窮盡了,而受陰現前的時候,他是在「處清淨中,心安穩後」,這個「清淨」就是他安住在這一念的畢竟空,無我無我所的一念清淨心當中的智慧現前;「心安穩後」是指他的禪定轉深,看這意思應該成就初禪,從後面的經文看得出來,成就這個離生喜樂地的初禪。

就在這種身心安穩禪定成就以後,他突然間產生什麼樣的感受呢!有無量無邊歡喜的心生起,而這樣歡喜的心生,他自己也實在克制不了自己,他放縱自己對這種歡喜的心態去受用。因為你禪定一現前,就有這離生喜樂地,這種喜樂的心、三昧樂、輕安樂現前。輕安樂現前生起的時候,我們不能過分的去受用,但是這個修行人他經過前面一段很長的時間修禪定,經過沉默期、憂愁期都過去了,就在輕安樂現前的時候,他可能放鬆自己去受用。受用的結果:今天受用那種法喜、那種輕安,明天也受用,到最後克制不了自己,心隨這種快樂歡喜的感受而轉了。

那這怎麽辦呢?看佛陀的對治方法!

(指名教悟)『此名輕安無慧自禁,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示迷必墜)『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喜樂魔,入其心腑,
見人則笑,於衢路傍,自歌自舞,
自謂已得無礙解脫,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指名教悟)佛陀說:「此名輕安」,從這個輕安當中可以知道這個人的禪定成就了,身心世界有「身輕安、心輕安」現前。一個大乘的修行人輕安現前的時候,我們應該觀察它是唯心所現,它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只是一個夢幻的小水泡,應該不要去執著,我們要追求的是後面的摩尼寶珠,要繼續的​​往前走。但是因為沒有我空、法空的智慧來調伏他心中的執取,就一昧的放縱自己去受用這種輕安。

(示迷必墜)如果能夠及時「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就沒有過失;假設把它當作真實功德的理解,就有一分好喜樂魔,侵入他的心中,控制他的心,所以他就會出現一種不正常的狀態。什麽狀態呢?「見人則笑」看到別人就笑,就知道這不正常;乃至「於衢路傍,自歌自舞」就在人群眾多的街道當中,自己自得其樂,口業就自己唱歌,身業自己舞蹈。總而言之,再也不克制自己,就放縱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別人對他譏嫌的時候,他就說:我已經成就無礙解脫了,我已經功德圓滿了,我所作的一切都是跟聖道相應的。當然這樣的結果是「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這個修行人經過前面的修止修觀的「苦悶期、沉默期、憂愁期」以後,禪定現前的時候沒有「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結果為這個三昧酒所醉,結果前功盡棄了。

【辛七、見勝成慢】
前面的「慧劣成喜」是被禪定的輕安樂所迷惑。這一科指的是一種殊勝的智慧;這個「勝」就是他能夠照見五陰皆空,那種殊勝的智慧,對這種殊勝智慧的執取而生起高慢心。

(發端現相)『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自謂已足,
忽有無端大我慢起,如是乃至慢與過慢,
及慢過慢,或增上慢,或卑劣慢,一時俱發,
心中尚輕十方如來,何況下位聲聞緣覺。』

這個修止觀的善男子,他的色陰窮盡了,而受陰現前。就在受陰現前時我們前面說過,色陰一破他會產生一種殊勝的勝解,就是「見諸佛心即是己心,見己心即是佛心」,就像鏡子一樣的清楚分明。這個人當然他已經得到禪定,而這樣的勝解又跟禪定的加持以後,他就更容易認為自己已經自滿自足了。這種我空法空的智慧,再加上這種高深禪定的加持,他覺得自己不必修證了!

所以他無端的無緣無故的生起這種大我慢心!這以下講出七種慢其中有我慢、慢、過慢、慢過慢、增上慢、卑劣慢、邪慢,其實主要的就是「我慢」主要的以「我」為根本,我們總是覺得以自我為中心,而把自己高舉,覺得自己與眾不同。經過這種大我慢起、慢過慢乃至於邪慢,他這七種慢是一時俱發,是同時的生起。這種高慢的結果是「心中尚輕十方如來,何況下位聲聞緣覺」;對十方諸佛尚且是看不起,何況是這種下位的聲聞緣覺呢!

(指名教悟)『此名見勝無慧自救,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示迷必墜)『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禮塔廟摧毀經像,
謂檀越言,此是金銅,或是土木,經是樹葉,或是氈華,
肉身真常,不自恭敬,卻崇土木,實為顛倒。
其深信者,從其毀碎,埋棄地中。
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指名教悟)這種我慢心,我們看佛陀的對治方法:「此名見勝無慧自救」這個「見勝」就是他生起我慢,當然是有道理的,他的道理主要是這兩個字「見勝」。他在禪定當中,如實的照見五蘊皆空,他如實的照見我的心跟佛的心是平等的;從無相真如理觀的角度,我們的心跟佛的心的確是平等的。我們以不談因緣法也不談功德莊嚴的因緣;就是我們這一念心,雖然業障深重,但是當把這因緣法都消滅掉以後,所顯現那一種「清淨本然,週徧法界」的心;這跟佛的心,雖然功德莊嚴,但是當那種功德莊嚴的假相消失掉以後,所顯現的「清淨本然」的心,是「不二」的!我的心是如,佛心也是如,一如無二如。他對這樣的道理產生很堅定的理解而「無慧自救」,這個「無慧」是什麽呢?沒有假觀的智慧來幫助他。假觀是照了因緣,所以他不知道自己的定位,以修假觀來調整自己的空觀,就產生過失了。所以佛陀說你要及時的覺悟,這個過失就會消滅掉。

(示迷必墜)假設你在這地方產生真實功德的理解,就有一種大我慢魔,入其心中來控制他的意識。會有什麽相貌呢?「不禮塔廟,摧毀經像」自己是三寶弟子,但是看到塔廟,他也不去禮拜,甚至於摧毀經典跟佛像,不但不恭敬禮拜還摧毀。在摧毀時候他還講出一個道理出來,他說這個塔廟為什麽要去摧毀呢?他跟居士說:這佛像只是金銅或土木雕刻而成,這都是無情之物,所謂的經典也是樹葉或者是白色樹皮的紙所寫成的文字相,它也是一個沒有知覺的東西。所以不管是佛像,不管是經典,都是沒有知覺的,那麽我們去追求一個沒有知覺的東西,而我們自己的肉身當中有真常的佛性,你自己不去恭敬,卻向外攀緣這種無知覺的土木,他說這個是叫顛倒。

當然我們一般人講的話是沒有人會相信,但是這個講的是一個有禪定的人,有禪定的心是有堪能性的、有攝受力。所以很多人就相信他的話,也就隨順他的行為,也就去摧毀佛寶、摧毀法寶,把它們埋棄在地中。如此弘揚佛法的結果是「疑誤眾生,入無間獄」,使令眾生對三寶產生更加的疑惑而誤導,當然死亡以後墮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這一科他的問題點就是「只修空觀,不修假觀」。所以我們常說在觀照現前一念心性要「即空、即假」,觀「空如來藏」還要觀「不空如來藏」。《金剛經》說:菩薩觀一切法空,要不壞假名,你不能壞諸法的假相、假名、假用」;看到莊嚴佛像,有它的假相、假名、假用,你不能夠去毀滅他,因為我們內心的功德要假借佛像才能夠啟發。祖師說:「托彼依正,顯我自性。」雖然我們自性俱足無量的功德,但是我們要假借文字相的引導,「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但我們要從文字上的聞思,我們內心的智慧才會啟發出來;雖然文字不是功德,但是文字是成就功德非常重要的增上緣。

〔天台〕智者大師修觀,他修「一念三千」。這個三千簡單講就是十法界,他一念觀十法界的時候,他的這十法界有理俱跟事造。雖然我們內心當中本來具足十法界的功能,但是要假借事造,法界才能開顯。我們看到佛像,對佛像的禮拜,我們產生佛的功德;我們對法寶的恭敬讀誦產生智慧,這是「借事顯理」;這個人把這事相都毀滅了,我們的理當然不能顯現,這個就不對啦!就是但修空觀而不修假觀的過失,「執理廢事」。

【辛八、輕安自足】
這種「輕安」就是在禪定當中,修習「我空、法空」觀的智慧,產生非常殊勝的輕安樂。這裡的輕安跟前科的輕安不太一樣,前面第六科「慧劣成喜」是一種輕安;不過這一科的輕安又加上殊勝的空觀智慧的加持,所以他就更產生一種滿足之想。前面只是對輕安的執著,這地​​方是從輕安當中產生滿足想。

(發端現相)『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
於精明中,圓悟精理,得大隨順,
其心忽生無量輕安,己言成聖,得大自在。』

(發端現相)這個修止修觀的人,色陰窮盡,受陰現前,在「於精明中」指的是在禪定的明了寂靜的心中。這時候「圓悟精理」他的智慧現前,就在那一念明了寂靜的心中,修習我空觀、法空觀,觀察自己的心就是佛心,佛的心就是己心,心佛眾生是三無差別。這時候他的內心成就什麽樣的真實功德呢?成就一種「得大隨順」的功德;這「得大隨順」我們之前在《小止觀》講過,他要修止,他隨時可以入止!他要修觀,他隨時可以把觀現前!他對止觀的「入住出」得大自在。這時候他的內心就產生無量的輕安樂;這輕安樂不只是色身的遠離粗重,包括心中的妄想也遠離,因為他心中妄想被他的我空觀、法空觀破壞了,所以他是身輕安、心輕安。

在這樣的一種殊勝的遠離粗重雜染的輕安過程中,這以下就說明他的顛倒知見過失;成就「得大隨順」沒有過失,「圓悟精理」也沒有錯,「無量輕安」更沒有錯,錯在下面這兩句話:「己言成聖,得大自在」,他在止觀的隨順當中錯認了消息,他就認為自己已經成就了聖道,而且這個聖道不是普通的聖道,是成就大解脫,大​​自在的聖道。

這個「輕安」其實還是一個生滅法,還是一個因緣所生法,還是一個心外之物。蕅益大師常說:你要回歸到那個能分別的心,不要住在那個所分別的境,要破那個「所」,而追求那個「能」。那個輕安還是「所」嘛,還是你所受用的一個境而已,你還沒有回家嘛!

(指名教悟)『此名因慧獲諸輕清,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示迷必墜)『若作聖解,則有一分,好輕清魔,
入其心腑,自謂滿足,更不求進。
此等多作,無聞比丘,疑誤眾生,
墮阿鼻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指名教悟)佛陀的對治方法:這種人是「因智慧」。我們前面說的「慧劣成喜」是完全禪定;這裡是因禪​​定跟智慧兩個得大隨順,所以他的輕安比前面的輕安是更加的殊勝。這樣的一種身心世界的輕安跟清淨,如果你能夠迴光返照,它只是修學過程當中的一朵小花而已,它還是因緣所生法,你要趕快的放棄繼續往前走,後面才有摩尼寶珠。

(示迷必墜)如果你在這個地方產生真實功德的執著,就有一種喜好輕安清淨的魔,涉入到你的心中;你自己覺得自己已經功德圓滿了,也不再求進步了,這種比丘到最後是成就無聞比丘,以四禪當作四果,最後的結果就是,當禪定退掉以後,毀謗佛陀、毀謗正法,生起邪見顛倒,而且以這樣的一種知見,還去疑惑誤導眾生,最後墮入阿鼻地獄,失其禪定正受,墮落到天魔外道的種子,失掉菩提種性。

這地方指的是這個修行者禪定跟智慧兩個共同顯發,因產生殊勝的輕安樂,而產生了顛倒執著。

【辛九、空解成斷】
第九、第十都是屬於智慧這部份的錯認消息。「空解」就是說在修習「空假中三觀」的過程當中,對空觀產生執取而產生斷滅見。

(發端現相)『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
於明悟中,得虛明性,其中忽然歸向永滅,撥無因果,
一向入空,空心現前,乃至心生長斷滅解。』

修止修觀的人在色陰窮盡,受陰現前的時候,「於明悟中」這個「明悟」就是我們前面說的勝解,他能夠對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種的真理產生了理解。就這樣的理解當中而產生一種見聞覺知的虛明之性。這種虛明之性突然間「歸向永滅,撥無因果」;他的內心中就趨向於斷滅想,而否定因果相續的道理。這個修行人修習觀空的過程中,上不見佛道可成,下不見有眾生可度,所以內心「一向入空,空心現前」趨向於空觀之理,偏空的心相續的現前,生起一種長久斷滅偏空的理解。這是講這個修行人偏空了。

(指名教悟)『 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示迷必墜)『若作聖解,則有空魔入其心腑,
乃謗持戒名為小乘,菩薩悟空,有何持犯?
其人常於信心檀越,飲酒噉肉,廣行婬穢,
因魔力故,攝其前人,不生疑謗。
鬼心久入,或食屎尿與酒肉等,一種俱空,
破佛律儀,誤入人罪,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指名教悟)佛陀的對治方法:這種斷滅偏空的情況,假設他能夠及時覺悟,能夠加以對治反省,他就能夠恢復到正常情況。

(示迷必墜)假設對這樣的知見產生真實功德的理解,就有一種斷滅空的魔,入其心中,這時他就產生邪見了。他怎麽說呢?他說:持戒是小乘自了漢所為之事!大乘菩薩悟到我空法空的真理,還有什麽持戒跟犯戒的差別呢!因為一切法是本空的,戒法也是本空,產生這種斷滅空的思想。故經常在信眾壇越面前放縱自己,喝酒吃肉,乃至於廣行男女婬欲之事。當然做了飲酒噉肉,男女婬欲的事情,信眾要譏嫌他,他以本身的禪定還有魔力的攝受,他能巧言攝受這些眼前的信眾,雖然看到他這種非法的惡行,唉!也都信而不生疑謗。「鬼心久入」魔王或鬼神日久控制他以後,他的心經常跟鬼在一起,他更有不可思議的事情出現,他吃屎尿,感覺就跟喝酒吃肉是為同樣「一種俱空」。

古德解釋說這「一種俱空」,他不是真正的空觀智慧成就,他是偏空!所以他智慧沒有成就。那為什麽能夠食屎尿跟食酒肉一樣呢?那難道成就無分別智嗎?不是!他是禪定的力量攝受,因為禪定能夠讓他安住在捨受,所以他以禪定的捨受讓自己沒有感覺,所以他吃屎尿也是沒有感覺,他吃酒肉也沒有感覺。不像佛陀的心跟屎尿一接觸的時候,入此人口成甘露味,因為佛陀是大智慧的境界。他這地方不是有智慧,他是一種禪定,他的智慧是邪見的。

「破佛律儀」這當中經常破壞佛陀所制的律儀,而且誤導眾生造作殺盜婬妄的罪業。當然他自己造了罪,「失於正受,當從淪墜」因失了禪定,而來生墮落到三惡道當中。

我們一再強調「即空、即假、即中」,為什麽大乘佛法觀空!為什麽觀空當中馬上補一個即假「帶假修空!」就是你要不壞假名假相,所以大乘佛法所觀的空,是空掉你心中的妄想!不是空掉外在的因果。大家要清楚「法性雖然本來空寂,但是因果絲毫不爽」,這兩個要同時現前,這叫做「即空、即假、即中」。

【辛十、愛極成貪】
前面講的「空解成斷」是在智慧當中偏空了,空觀太強。這一科「愛極成貪」是假觀太強、偏有。因為在這虛明境這種禪定智慧的那種捨受過程中產生空觀的理解,與此同時在虛明境這個受陰當中,因為有一種殊勝的快樂生起而產生貪愛。

(發端現相)『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
味其虛明,深入心骨,其心忽有無限愛生,
愛極發狂,便為貪欲。』

這個修止觀的人,他已經把對外境的執著,那個六塵境完全消滅了,所以他開始觀察六根,觀六根的感受。對於六根本來是應該要對治的、要遠離的,結果他可能一時的起念,反而「味其虛明」。當禪定成就時,他的觀照智慧也成就的時候,就在一個身心輕安的過程當中,他突然動念沒有正念真如而「味其虛明」;「味」就是愛著,對於六根產生虛明的感受產生愛著,而對這個愛著「深入心骨」就是非常的堅固,很難動搖,愛得很深很重。這一念心突然間產生無限的貪愛,男女貪愛之心,而且是非常的深重,乃至於接近要發狂,而轉成一種深重的貪慾不能自拔。

他本來要對治這個感受的,結果對這愛著感受貪得更深,這就是假觀太強。怎麽辦呢?看佛陀的對治:

(指名教悟)『此名定境安順入心,無慧自持誤入諸欲,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示迷必墜)『若作聖解,則有欲魔入其心腑,一向說欲為菩提道,
化諸白衣,平等行欲,其行婬者,名持法子。
神鬼力故,於末世中,攝其凡愚,其數至百,
如是乃至,一百二百,或五六百,多滿千萬,
魔心生厭,離其身體,威德既無,陷於王難。
疑誤眾生,入無間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指名教悟)佛陀說:這是一種在禪定中「安順入心」,因為他禪定轉深了,粗重的妄想被調伏了,所以有一種殊勝的輕安樂,隨順於他的心,與此同時又生起強烈的偏有產生執著,沒有空觀的智慧來調伏,結果一時的失誤,而墮入到這個輕安樂的快樂當中。輕安樂本來是一個很清淨的、很微細的,但結果他一再的放縱,因為輕安樂畢竟是屬於色界的快樂,但他不斷的放縱,結果轉成欲界男女的貪欲。

(示迷必墜)他如果能夠及時迴光返照,他就能夠遠離過失。若是他生起真實功德的理解,就有一種貪欲之魔,入其心中,就產生邪見!他說:貪欲就是菩提道,我們透過貪欲是可以成就菩提道的。所以他教「化諸白衣」要無分別心來行婬、以無分別心來行婬,這種行婬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一個人沒有行婬不是真正大乘的佛弟子。他作這樣的邪見。

因為魔王跟鬼神的攝持緣故,在末法當中,他就以此邪見來攝受凡夫愚癡的眾生來共同的平等行婬。人數有多少呢?或者一百到二百、五六百,乃至於多滿千萬。因為他不斷的行婬,他禪定失掉了,福報也享盡了。在資糧享盡後,魔王對他產生厭噁心,就離開了身體,他沒有魔王威德的攝受,他自己的禪定也失掉,福報也享盡了,最後因為敗壞風俗,觸犯國法,疑誤眾生,命終之後墮無間地獄,「失於正受,當從淪墜」。這是講他在六根當中,對殊勝的輕安產生執取。

【庚三、結過勸示】

(魔境因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受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

前面這十種的受陰魔境,都是在什麽情況出現呢!不在我們一般放逸的人出現,因為隨順五陰,所以就沒有這種情況;是在這個人開始迴光返照,開始在內心當中產生一種無相的智慧,這種無相真實的心跟過去隨順五陰的心,這種真妄交攻而出現出來。

(迷則成害)『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
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勸誡保護)『汝等亦當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
徧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
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迷則成害)眾生在這樣的因緣出現的時候,若是不能夠迴光返照,或者身邊沒有善知識的勸導,就一昧的放縱而不能自覺悟,把這個當作是一種真實的功德,就產生大妄語,甚至造罪,命終就墮入無間地獄。

(勸誡保護)所以佛陀勸誡我們應當將如來說的真實教法,在佛陀滅度後傳示末法當中,普徧使令眾生開悟了知,以上受陰的十種差別,讓修行人能夠及時自我反省,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保護修行人的大乘善根,使令他成就無上菩提。

蕅益大師說:這受陰的十種境界跟色陰是不太一樣的,色陰的產生是豎發的,是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有些人看到恐怖的境,有些人看到歡喜的境,每一個人看到是各式各樣,每一個人的色陰境都不同。受陰不同色陰,受陰是橫開的,是「境同見異」就是受陰的所觀境:要嘛就是禪定,要嘛就是智慧,兩種境而已。但是看到這所觀境以後,每一個人產生的感受就不同,「境同見異」每一個人的智慧知見不同。同樣的是禪定,有些人看到這個禪定還沒有生起的時候產生勇猛心;有些人看到禪定還沒有生起的時候產生憂愁苦惱、甚至於恐懼心,所以說在整個受陰當中,他是境同見異。總而言之,受陰境我們歸納成兩種:受陰的境是一個禪定的境,第一、禪定的境還沒有成就的時候是沉默孤寂的境;第二、他成就以後是輕安快樂的境,這二種境而已,當然每一個人怎麽去解讀就不同的這個禪定的境。

在空觀智慧的境,主要的就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有些人看到後產生高慢,有些人產生得少為足等等。總而言之在這受陰當中,不是禪定的感受就是對智慧的感受,那麼從感受的接觸當中,每一個人產生不同的理解,就產生一個誤導不同。

好!我們今天上到這裡,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3
45:04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19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1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

第11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明受陰境:別明發相十種虛明妄想。

明受陰境:結前色陰盡相。經曰:
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

正示受陰區宇。經文:
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宇。

懸示受陰盡相。經文:
若魘咎歇,其心離身,反觀其面,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是人則能超越見濁,

結示本惟妄想。經文:
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

1. 別明發相:過抑生悲。經文:
阿難!彼善男子,當在此中得大光耀,其心發明,內抑過分,忽於其處發無窮悲。如是乃至觀見蚊虻猶如赤子,心生憐愍,不覺流淚。
此名功用,抑摧過越,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消歇。
若作聖解,則有悲魔,入其心腑,見人則悲,啼泣無限。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2.感激生勇。經文:
阿難!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勝相現前,感激過分,忽於其中生無限勇,其心猛利,志齊諸佛,謂三僧祇一念能越。
此名功用,陵率過越,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消歇。
若作聖解,則有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誇,我慢無比,其心乃至上不見佛,下不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3智衰成憶。經文: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前無新證,歸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迥無所見,心中忽然生大枯渴,於一切時沉憶不散,將此以為勤精進相。
此名修心無慧自失,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若作聖解,則有憶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懸在一處。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4.慧勝成劣。經文:
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消,受陰明白,慧力過定,失於猛利,以諸勝性,懷於心中,自心已疑是盧舍那,得少為足。
此名用心亡失恒審,溺於知見,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若作聖解,則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見人自言;我得無上第一義諦。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1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明受陰境:別明發相十種虛明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67頁。【己二:明受陰境】

我們一個生死凡夫習慣性的心態就是一種攀緣心,我們的心不習慣向內安住,而是習慣向外面去攀緣、去執著。在整個攀緣的過程當中,佛陀把它整個活動的範圍,分成五個相貌就是「色受想行識」。在這五陰的因緣當中的攀緣可以分兩部份:

第一、比較微細的就是識、行、想,這三個是較微細的。我們的心在識陰、想陰、行陰活動的時候,我們會把它執著為自我。什麽叫做「我」呢?就是那一念心當中能夠了別的、能夠造作的、能夠去做任何想像的,那個就是「我」,以這樣來當作自我。

第二、比較粗顯的就是受陰跟色陰,我們痛苦與快樂的感受,還有我們整個外在的四大、內四大等等,這個我們習慣性把它當作「我所」,就是「我所受用」的。不管是我或者是我所,總而言之,這個「心」就在五陰中攀緣,而累積很多很多的相狀,而這相狀就是一種生死的力量、那種有漏的種子。

所以當我們修《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開始「正念真如」,我們觀照現前一念心性當體「即空、即假、即中」的時候,這個時候內心是無相的。這種無相的心跟有相的心一接觸的時候,這所謂的「真妄交攻」就把過去的這種五陰的種子逼出來,當然這當中每一個人各式各樣的不同。

總而言之,我們在整個迴光返照,把心帶回家的過程當中,你會看到很多很多,你過去很熟悉的相狀會出現,而這時候正是我們生命要轉變的一個關鍵。如果你能夠保持不迷、不取、不動,你就能夠安全的走過去;如果你是一念的妄動,心隨境轉,那你可能會被打回原地,甚至於著魔,乃至於來世墮落等等。這是很重要的一科,當我們的五陰身心世界要轉變的過程,我們過去的五陰一定要先逼出來,這地方大家要保持警覺。

這以下是講受陰,什麽叫「受」呢?其實就是一種六根的作用,六根跟六塵接觸的時候,產生很多很多的感受。這當中有苦、樂、憂、喜、捨五種的感受,這個五種受陰境。

(分三:庚一、總示陰相。庚二、別明發相。庚三、結過勸示)
【庚一、總示陰相】佛陀先攏總的指示受陰的相狀。
(分四:辛一、結前色陰盡相。辛二、正示受陰區宇。
辛三、懸示受因盡相。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辛一、結前色陰盡相】結束前面色陰窮盡的相狀,色陰窮盡是什麽相狀?

(經文)『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奢摩他中,色陰盡者,
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

我們透過前面的正念真如,慢慢的修這三摩提;修「三摩提」指的是《首愣嚴王三昧》大乘的圓頓止觀。修「奢摩他」是止,這個「止」是安住真如,又叫體真止。蕅益大師說:大乘的圓頓止觀,修這個「止」其實都有觀的成分在裡面,就是先觀後止,觀照真如,然後在我空法空的真如裡面,如實的安住這叫「體真止」。在這樣的一個安住的過程當中,「色陰盡者」就把這色陰的執著…我們過去的內心跟色陰是緊緊的咬在一起,心有所住,現在把色陰給放掉了。色陰盡者是什麽相貌呢?從眼根來說是「明暗二相,了然不生」,從耳根來說是「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外在的相狀我們還是清楚分明,但是心中完全不生起一念的攀緣和執著的心態,對這色陰是這樣的相貌。

我們對於內外的四大放掉以後,我們的心會產生什麽功德呢?「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這種「見」不是用眼睛見,是那心中的智慧特別的清楚,這時候我們去看諸佛內心的世界,就好像一個很光明的鏡子,能夠清楚的顯現在我們的心中。這一句話是什麽意思呢?也就是說心中的智慧已經增長了,能觀察眾生的心是能夠入於諸佛的心中,而諸佛的心也能夠入於眾生的心中,這種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過去的心總是活動在色陰當中,總是覺得我們的心跟佛的心是有距離、有隔礙的,因為我們被外在的色身所迷惑,我們眾生的長相跟佛的長相是不同的,但是色陰的執著破了以後,我們看到佛的心跟我們眾生的心,是可以互相的涉入,內心當中就有這樣的智慧的增長。這叫「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這是結束前面「色陰盡相」的這一部份。

【辛二、正示受陰區宇】
「五陰」是五層的就像身穿五件衣服一樣,外面第一層的衣服脫掉了,裡面第二層的衣服當然就顯現出來了。這個色陰被破了以後,這個「受陰區宇」的區宇是障礙也就現出來了。

(受陰區宇)『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
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宇。』

這個人破了色陰的執取以後,受陰顯現,到底是一個什麽相貌呢?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若有所得,而未能​​用」,這個人內心已經「有所得」就是在前面所講的「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我們凡夫的心跟佛的心有少分的相印,我們知道眾生的心即是佛心,佛心即是眾生心。但是在作用這一部分卻不能自在,我們的心在生起種種功德妙用的時候,我們還不能夠完全的解脫六根當中這種受用的習氣的糾纏。

佛陀講出一個譬喻:「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這個人睡覺被魘魅鬼控制了,他被控制在睡覺的過程當中,他雙手雙腳都還存在,而且他六根的功能不失,耳朵可以聽到外在的聲音,眼睛也可以看到外在的形相,他整個六根完全是清楚分明,而沒有任何的迷惑顛倒;但是內心因為接觸到這種魘魅鬼這種邪法的控制,使令身體不能活動,這就叫做「受陰區宇」。

你雖然清楚知道,佛心即是己心,但是還是不能把心性的功德表現出來。當然他已經知道佛心即是己心,這對他整個菩提心的這種信仰,「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有很大的加持作用;對菩薩道菩提心的那一份信心跟願力增長很多,但是諸佛的妙用,卻還是受到自己感受的影響而有所障礙。

【辛三、懸示受陰盡相】受陰窮盡是什麼相狀。

(受陰盡相)『若魘咎歇,其心離身,返觀其面,
去住自由,無復留礙,名受陰盡,
是人則能,超越見濁。』

睡覺的人被魘魅鬼的控制,「若魘咎歇」如受魘的過失消歇停止了,這時是什麽相貌呢?「其心離身」;這個「身」指的是六根身,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我們這一念心就是跟六根身緊緊的執著在一起,所以我們的心就被這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產生的感受所影響牽動,這時候這個心對「六根身」解脫了。前面色陰盡相是脫六塵,現在是「聞所聞盡」能聞的六根也脫離;連六根,我們講根塵識。前面是脫離了六塵,到這個地方,這一念現前一念心性脫離了六根的執取,只有剩下那微細的六識,那微細的了別功能。這時脫離以後,他能夠迴光返照這六根的相貌,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六根的相貌是怎麽樣呢?是「唯心所現」生滅變化,無有實體,但有它的假名、假相、假用。

這時候我們的心跟六根,是怎麼情狀呢?是「去住自由,無復留礙」;我們這一念心可以隨時想要來就來,想要走就走,就是生死能夠去來自在,沒有任何的執著跟障礙。這時叫做「受陰盡相」的相狀,這個人能夠超越整個三界的「見濁」。以蕅益大師的判教,是斷了三界的見惑。這一段是佛陀預先的指示受陰窮盡的相狀。

【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經文)
(虛明妄想)『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

這一大科都是在破對受陰的執取,那麽受陰到底從什麽地方來?我們應該觀察它的來處,去觀察受陰的由來,其實受陰是一種「虛明妄想」。解釋「虛明妄想」:在我們一念真如的心性當中,其實我們沒有任何感受,哪有什麽感受呢?但是我們一念妄動以後,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就產生一個妄想,一種虛妄的想像。這虛妄想像當中有五種,前面的色陰叫做「堅固妄想」而這一個叫做「虛明妄想」。

什麽叫做「虛明」呢?比方說我現在很快樂,而這快樂的感受它是​​虛妄不實,因為它一下子又消失掉了,它沒有實體,但是它又那麽的清楚分明的顯現,真的感覺到那快樂感受的存在。你說它沒有,它是清楚分明的顯現;你說它有,又覓之了不可得。你說那快樂的感受在哪裡呢!在身體裡面?在身體外面?或在中間?你完全覓之了不可得,這叫「虛明妄想」。

古大德一再的強調這種「虛明妄想」時,說其關鍵點當然在「妄想」這兩個字。蕅益大師說:你要認為它是真實的,那你就一輩子就沒辦法破除。就是你在觀察感​​受的時候,它的生起、它的作用、它的消失,你要永遠知道,它只是你內心過去的業力所顯現的一種虛妄的一種感受而已,那你才能夠慢慢的脫離它的繫縛;你要認為它真實的,那你永遠就被它控制了。

前面等於是前言,這以下正式的進入破除受陰執取的正宗分,叫別明發相。

【庚二、別明發相】
各別的說明,當我們在正念真如的時候,受陰所引發的相狀有十科。
(分十:辛一、過抑生悲。辛二、感激生勇。辛三、智衰成憶。
辛四、慧勝成劣。辛五、失守生憂。辛六、慧劣成喜。
辛七、見勝成慢。辛八、輕安自足。辛九、空解成斷。
辛十、愛極成貪。)

有十種的感受會出現,這十種感受都是因個人不同,因為你過去在感受當中,所累積的潛在種子不同,所以當真妄交攻的時候,所顯現的也就因人而不同。

【辛一、過抑生悲】
「過抑」就是說這個修行人他對內心這種妄想的感受,他經常用念佛持咒來壓抑它、來訶責它,他對這個感受壓抑訶責是特別的過分;因為過分的壓抑訶責,而生起一種非常強烈的悲憫之心,這悲愍之心,悲愍到沒辦法控制,已經影響到他修止觀的相續,叫做「過抑生悲」。
(經文)
(發端現相 )『阿難!彼善男子,當在此中得大光耀,
其心發明,內抑過分,忽於其處發無窮悲,
如是乃至觀見蚊蝱,猶如赤子,心生憐愍,不覺流淚』
(指名教悟)『此名功用抑催過越,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銷歇』
(示迷必墜)『若作聖解,則有悲魔入其心腑,見人則悲,啼泣無限,
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阿難!這個修習止觀的人,「當在此中得大光耀」這個「此中」就是我們一再強調修行的所觀境,正念真如的所觀境只有一個就是「現前一念心性」,那個無相的真如。你內心不斷的在無相真如當中修止修觀,這時「得大光耀」就是說你前面的色陰被破壞以後,內心的智慧顯現出來你能夠知道,我心即是佛心,佛心即是己心,知道心佛不二。

這時候「其心發明」,內心當中因為過分的壓抑,這種內心的感受,就產生一種廣大的慈悲心。這廣大慈悲心產生以後是怎麽回事呢?「內抑過分」,由於這個慈悲心你就不斷的訶責自己,為什麽我到現在才知道要修行呢?為什麽我到這時候,才知道要去度化眾生呢?為什麽不早一點發菩提心度化眾生?你就會產生一種過分的訶責自己的一種心態,然後這種心態再相續下去…當然我們如果去對這個心態的這種感受,不斷去攀緣執著,這個時候就增長廣大了。

「忽於其處發無窮悲」,就在這一份的那種慈悲的感受發起的時候,就產生一種無窮無盡的大悲心;而這種大悲心不只是看到人而已,乃至於看到微小的蚊蝱「猶如赤子」,看到小蟲的感覺就好像看到一個剛出生的小孩子,他完全沒辦法去照顧自己,你內心就有一種使命感,應該去保護他、照顧他,甚至於看到他會產生憐愍的心,而不知不覺,流下眼淚。這地方跟我們一般大悲的標準就是過分,慈悲心過分了,這種情緒的力量太強大。

(指名教悟)佛陀對這種相貌的解釋:佛說這是一種修行用功過分的壓抑訶責所造成的,假設我們能夠迴光返照,知道其實這樣的一種慈悲心,這樣的一種感受,只是「唯心所現」的,你知道它是一個暫時的假名、假相、假用,在你的真如本性當中,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一種慈悲的感受,那你就能夠沒有過失。

(示迷必墜)這個也不是一種真實的功德,只是一時的感覺而已,這跟真實聖道的功德是沒有關係的。你能夠覺了而不為這樣的一個妄想的感受所迷惑,它自然就消失掉;但是如果你作聖道功德的理解,認為這是一種真實的功德而深深的好樂、深深的執著,就有一種慈悲魔入其心中來控制你的心態,那麼這個人無論看到誰就釋放出無窮的慈悲,甚至於看到人就流出悲痛的眼淚而不能夠停止;這個人的結果到最後就失去了禪定的三昧,而且輪迴三界,甚至於會墮落到邪魔外道去。

這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感受」,當然這種感受是一種情緒,一種慈悲的感受出現了,這種感受就是我們會感同身受,看到眾生的痛苦就特別的悲憫。這種情況就是說我們過去有修慈悲心的種子,就當你正念真如的時候,把這種有相的種子逼出來,但是適可而止就好。所有的五陰魔境都是做的過分,因為放縱自己慈悲的情緒,很可能就會被這種慈悲魔所控制。

蕅益大師在這一段的開示,特別指示說對治方法只有四個字,就是「覺了不迷」。我們不能夠控制我們什麽時候會產生什麽樣的情緒,因為這是種子「依他起性」,但是你不能起顛倒。我們一再強調,一個人可以起煩惱,但是你不可以起顛倒,起顛倒你就整個全部沒有了!

【辛二、感激生勇】
這個「感激」就是說這個修正念真如三昧的人,他內心有一種少分的功德,他能夠…前面說的破除色陰,能夠見諸佛心即是己心,有這樣堅定的理解。這時候對『佛、法、僧』三寶心生感激!由這種感激的心就引生一種勇猛精進的心,而這種勇猛精進的心是很過分的,怎麼是個過分法呢!看以下經文就清楚。

(發端現相)『 阿難!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
勝相現前,感激過分,忽於其中,生無限勇,其心猛利,
志齊諸佛,謂三僧祇,一念能越。』

他在修止觀的相貌:這個人在修止觀的過程當中,他已經是色陰窮盡,而受陰明白;這時「明白」是受陰清楚的顯現出來。我們前面說過,五陰就像是一個人穿五件衣服一樣,他第一件衣服脫掉了,第二件衣服顯現出來。

這受陰顯現是什麽相狀呢?就是「勝相現前」,他的智慧能夠觀照到,見諸佛心即是己心,己心就是佛心,這種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樣的一個勝解,依止這樣的勝解而「感激過分」,他想無量劫來,我都是在顛倒的妄想中度過去,好不容易遇到『佛法僧』三寶的啟發,我才能夠明白這樣真實的道理。就對三寶產生非常的感激!有感激心而引生了無限的勇猛,這種勇猛是又猛又利。怎麽說呢?他內心當中的志向是「志齊諸佛」,他志向要上齊於十方諸佛。他就經常認為說,其實所謂的三大阿僧祇劫,在我來說只要一念之間就能夠超越,我不必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我一念不生,當下就是如如佛。他有這樣的一種勇猛精進的覺心,這種覺心當然壞就壞在其心猛利,又猛又利,有一點過了頭。

(指名教悟)『此名用功陵率過越,悟則無咎,
非唯聖證,覺了不迷,久自銷歇。』
(示迷必墜)『若作聖解,則有狂魔入其心腑,見人則誇,我慢無比,
其心乃至上不見佛,下不見人,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指名教悟)佛陀對這種相貌的說明:佛陀說這是在修行的過程當中「陵率過越」,就是心中產生過分的勇猛,總是覺得自己能夠超越諸佛,這樣的心態勇猛過分,如果能夠迴光返照,知道這一念勇猛的心,其實是覓之了不可得,不要隨它而轉,還是安住真如,觀「即空、即假、即中」,不要把它當作一種真實的功德來看待,這樣就能夠「覺了不迷」,這樣的過分勇猛的心,自然就銷亡歇息。

(示迷必墜)假設你把這樣過分勇猛的心,把它當作真實的功德理解,而不斷的去隨順它、執著它,那就有一類的狂妄之魔入其心中,見到人就誇讚自己修學禪定智慧的功德,總是認為自己是無與倫比,自己是與眾不同的。怎麽說呢?你的心態乃至上不見佛,連佛都看不起,說佛陀尚且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學,而我只要一念的相應,當下就是如如佛,所以向上也覺得自己能夠超越諸佛,向下是看不起一切眾生,說一切眾生都不能夠體悟自心的佛性而心隨妄轉。那麼如此的高慢,最後的結果是自己失去了禪定的正受,來生就墮入到輪迴生死,甚至於三惡道當中。

這種勇猛問題就在於有一點執理廢事,就是說當然理觀「理可頓悟」,但是「事要漸修」,就在「一念不生即如如佛」是約理觀來說,但是在事相上還是要「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不可以執理廢事。

【辛三、智衰成憶】
這種「智衰」就是在修止觀過程當中,他「觀照」的智慧比較薄弱,他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修念佛、持咒,多份都是在行門的定課用功的多,所以他觀照的解門薄弱。那麼會產生什麽過失呢?形成一種經常專注的念頭。這個專注的念頭是什麽念頭呢?沉默枯寂的念頭,他經常會產生好像很沉默、很枯寂的感覺出現。

(發端現相)『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
前無新證,歸失故居,智力衰微,入中隳地,
迥無所見,心中忽然,生大枯渴,
於一切時沉憶不散,將此以為勤精進相。』

(發端現相)這個脩大乘止觀的人「見色陰銷,受陰明白」,就在「前無新證,歸失故居」這個「前無新證」就是說他這時候,雖然破了整個色陰,但是他對於整個受陰還沒有破除,還沒有產生新的功德;往前,新的功德還沒有出現;但是往後,他過去所熟悉的色陰已經破壞了。因為他過去很熟悉的境界,是外在的色聲香味觸這個五塵的境界,他已經不再產生好樂感,沒有感覺了,沒有好樂心了。但是他新的功德還沒有產生,這時在這中間的過渡時期,他自己又「智力衰微」,他不能夠經常的去讀經典,去思惟觀察諸佛的功德,來給自己內心的好樂。觀慧力薄弱,他只是一昧的修止。
 
這時他內心很可能會「入中隳地,迥無所見」;過去熟悉的老朋友,他已經不感興趣了,但是新的朋友還沒有出現。就在這個色陰已破,受陰未證的中間的過程,是進退兩難,叫做「入中隳地」。他可以說是心中一無所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心中總是覺得悶悶不樂,沒有一個安住處。所以心中突然生起一個廣大的枯渴之心,好像一棵枯木很久沒有水的滋養,經常會有沉默孤寂的感覺,而且這種感覺還不是一時之間,是「於一切時,沉憶不散」,白天打坐也是這樣,晚上也是這樣,經常就是安住在中隳地,安住在沉默枯寂,總是悶悶不樂的感覺。而且他自己還把這種感覺當作是一種精進用功之相,還不知道怎麽去對治,還不想要去出離。在修行有這樣的問題,修習禪定過程之中「止」的功課過多,「觀」照智慧薄弱。

(指名教悟)『此名修心無慧自失,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示迷必墜)『若作聖解,則有憶魔入其心腑,旦夕撮心,
懸在一處,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指名教悟)佛陀對這種相貌的批評說:這是修心無慧自失,修習止觀的心在過程當中,沒有智慧的引導而引生的一種沉默枯寂的過失。假設你能夠體悟到,趕快加以對治,不要守在這種沉默枯寂趕快走出來,這樣子就沒有過失,而且這也不是一個真實的功德。

(示迷必墜)如果你把沉默孤寂的這種專注憶念之心,當作真實功德想,就有一種憶魔,一種專憶之魔侵入我們的心中,控制我們的心態。結果「旦夕撮心」就是早晚那一念心,經常的攝心專注。專注在哪裡呢?懸掛在沉默枯寂的處所上,當然就失去了正定的三昧,也就淪落於生死輪迴當中。

這種情況是他的定課「止」太強。弘一大師有一句話說:我們一個人心志要苦,但是意趣要樂,你修行要帶一點法喜,你要思惟諸佛菩薩的功德莊嚴,心生好樂;你經常都沒有誦經,就一路的安住在這無分別住的止,時間久了就很沉默。很沉默的時候,如果你又把它當作功德想,那就很容易跟專憶之魔感應道交,趁你在執著、在好樂這種沉默境時,憶魔就有隙可乘「入其心腑」,就控制你的心態。這時候你要多誦經,多聽看祖師的開示,把心帶出來,走出沉默。

【辛四、慧勝成劣】
前面的一科是定課「止」的成份比較多,這一科正好相反這「觀慧」力太強而定課太少,就產生一種卑劣之心。為什麽叫卑劣之心呢?「得少為足,不思進取」有這樣的心態出現。

(發端現相)『又彼定中諸善男子,見色陰銷,受陰明白,
慧力過定,失於猛利,以諸勝性懷於心中,
自心已疑是盧舍那,得少為足。』

(發端現相)這個修止觀的人,他色陰已經窮盡了,而受陰現前。但是他在修止觀的過程當中,他的止跟觀並不是均等的,而是「慧力過定」。他讀經的時間較多、日常觀想極樂世界的功德、或者觀想諸佛菩薩的功德的時間比較多,但是拜佛靜坐修止的時間相對比較少。這時會產生一種智慧過份猛利而一種狂慧的過失。為什麽叫狂慧?就是「以諸勝性懷於心中」,這個「勝性」是什麽意思呢?就是前面所說的,他在破了色陰以後,得到一個勝解嗎!「見諸佛心即是己心」。他經常就是憶念「我心即是佛心,佛心即是己心」,所以我的心跟佛的心是沒有差別的。當然這理論上是對,但是所有的動機都要合乎中道,適可而止。他卻把這樣的心態,過分的執著,而經常的懷在心中。

經常的執著就會產生一個什麽過失呢?懷疑自己,也不敢完全肯定,但是有這麽一點想法,想自己就是盧舍那佛。盧舍那佛叫「淨滿」,惡無不盡,善無不滿,所以他以為功德圓滿了;功德圓滿當然就不用再去修證,也就不用再進取了,就有一種得少為足的觀念出現。這種觀念的產生,看佛陀對這種相貌的說明,如果他不對治的結果…

(指名教悟)『此名用心亡失恆審,溺於知見,悟則無咎,非為聖證。』
(示迷必墜)『若作聖解,則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
見人自言,我得無上第一義諦,失於正受,當從淪墜。』

(指名教悟)佛陀說:這是在修習止觀的過程當中「亡失恆審」。他雖然在理觀很強,他一念心正念真如,觀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所以在他入理觀的時候,他入於一種無相分別的時候,他覺得他一念不生即如如佛,這個理論上對。但是他沒有從空出假,以假觀來自我反省自己的階位,沒有反省在事相上自己的身口意三業,自己的定位在哪裡,而一昧的沉溺在一種「佛心即是己心,己心即是佛心」這樣的一種自他不二的勝解當中。如果能夠覺悟迴光返照,而放棄這樣的執著,那麼他是沒有過失的;而這樣的一種勝解,也不是真實的聖道,他只是一時的理解而已。

(示迷必墜)假設我們把它當作真實功德想,就有一類的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中。見到別人就說,我已經成就無上第一義諦了,我已經真實的證得自他不二的真空平等之理了,我也就不必再作任何的定課,也不必增上了。這種情況,失於正受,當從淪墜。這種情況是觀慧過強,但是禪定薄弱,而產生一種得少為足的心態。

這個「觀」在大乘佛法一在強調,你修空觀的同時要修假觀,觀一切法空,你不能壞假名。你在理觀,正念真如的時候,同時觀照自他平等不二之理;在事相上你還得清楚你的階位在哪裡;你內心中哪一方面的煩惱比較重;你內心的功德哪一方面比較殊勝;這個假觀也是要加強的。當然這一科講的禪定的「止」是要加強,否則沒有禪定的支持,產生狂慧就容易得少為足。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3
44:35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18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18《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

第118.大佛頂首楞嚴經卷9。明色陰境:別明發相十種堅固妄想。

4.心魂染悟見佛踞臺。經文: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遍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於時忽見毘盧遮那,踞天光臺,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5.精明逼現空成寶色。經文: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遍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6.心見密澄暗室覩物。經文: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於夜半,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7.塵併入純燒斫無礙。經文:
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四肢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此名塵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8.凝想化現徧見諸界。經文: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遍滿。又見恒沙諸佛如來遍滿空界,樓殿華麗,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9.逼心飛出夜見遠方。經文: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10.邪心含魅妄見妄說。經文: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無端說法,通達妙義,非為聖證。不作聖心,魔事消歇,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結過勸示。經文: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18.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明色陰境:別明發相十種堅固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65頁【辛四、心魂染悟見佛踞臺】

這一科是講到當我們剛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時候,其實我們這個正念的力量,是去逼迫到我們無始的無明妄想,當然無明妄想這個時候也會產生一定的反彈,它也會逼迫我們心中的正念。真妄兩種的念頭在心中互相逼迫的過程當中,就產生心神魂魄的氣息互相的涉入;這時內心當中會產生一時的感染跟領悟,而見到佛陀安住在蓮華臺上,是有這種相貌出現。
(經文)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
十方徧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
(色陰境相)『於時忽見毘盧遮那,踞天光臺,千佛圍繞,
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靈悟所染,
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這一念心當然是修止修觀的心。他的心是什麽相貌呢?是「澄露皎徹」,這個「澄」指的是止的力量,安住真如的那一念心叫澄,「露」指的是觀的功夫,止跟觀的功夫是皎徹而清楚分明的現前。這時引生一種「內光發明」;「內光」指的是一種善種子,就是他過去生曾經有憶念佛陀、觀想佛陀,這時因為止觀的皎徹力量的逼迫,就把過去的善種子顯現出來。顯出來是什麽相貌呢?說是「十方徧作閻浮檀色」;他在佛堂打坐,當然是在娑婆世界,看到的大地是泥土的,但突然間!他看到他的地上怎麽都變成紫金色、牆壁也是紫金色的,大地也是紫金色的,而且一切種類「化為如來」;他遠看過去外面那些小鳥、動物,全部變成佛陀的形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古德解釋:這時候這是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整個無情的世界跟有情的世界,要回歸到一心真如的一個前兆,這是好現象。

色陰境相:這時後他看到了三種佛:第一個、毘盧遮那法身佛,徧一切處。第二個、報身佛是「踞天光臺」,無量光明、無量相好的報身佛,坐在放大光明的紫金臺上。第三個、應化身佛是「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就是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一個華就有百億的國,一個國就有一尊的釋迦如來,每一尊如來都是坐在蓮華臺上。這時候三尊佛,法身、報身、應化生是同時出現。這是怎麽回事呢?!這只是一時因為你的止觀相應,就是心神魂魄,互相涉入而靈悟所染;把你過去生去憶佛念佛的善根逼出來,「心光研明」在心光深入的修學中把它逼出來,而能夠照見諸佛的世界,這只是暫時的相應,不是真實的成就聖道。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假設你以平常心面對,這個是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這裡我們要說明一下:我今天把佛像執著是真實的,產生執著,怎麽就會著魔呢?著魔的意思就是說因為你心動,你心一動就有機可乘。我們前面說過,你修止觀的時候,很多人是不同意的,魔王不同意,你的冤親債主當然也不同意。過去生我們曾經造了共業,大家都是隨順生死之流,你現在要逆生死流而要順真如之流,他當然不同意啊!他不同意,他平常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你一直正念真如,真如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沒有人敢靠近的,但是這時候你仁者心動,他就有隙可乘。

海公講一個故事說:在過去時禪堂有一個維那師父,他止觀的力量很強,他一入定的時候,他的神識就能夠離開身體,就前面說的「身能出礙」。他偶爾時候跑出去玩玩又回來,但是有一天晚上,他肚子實在餓得不得了、非常餓,因為在〔禪宗〕他們功課很多,在早期的禪堂是過午不食的,晚上餓得不得了。他怎麽辦呢?他神識出去以後,他就跑到廚房去偷鍋巴。這是古時候把鍋巴放在碗裡面泡水,把它攪一攪就這樣喝下去,可暫時的止住飢餓。但他在吃了以後他覺得不好意思,這是大眾的東西,所以他就拿了很多鍋巴,就禪堂裡面每一位禪師各人手上各分發一份鍋巴。他想他吃得了,別人也應該吃一份,然後又回到他的身體。

經過一次多次,方丈和尚就覺得這個人要對治一下,這位方丈和尚的禪定功夫比他還高深!就在當時維那師父一入定,他的神識又跑出去了,方丈和尚就跟他的侍者說:你把他的身體抬到我身邊來,因為方丈和尚的定力比他深,當這位維那師一回到禪堂的時候,找不到自己的身體,非常緊張。還好有一個同參道友說:你的身體被方丈和尚拿走了,就在他的旁邊,你要向他懺悔。維那師父就去向方丈和尚懺悔,方丈和尚種種的訶責,才把身體還給他。這意思就是說:今天你的神識會出去,這只是一個徵兆,讓你知道而已,你的心不能夠隨順它的,你一隨順它以後,你就仁者心動。萬一你的神識出去了,你的冤親債主把你的身體佔有,你怎麽辦呢?你就很多狀況會出現!

所以我們在這時候就要觀想「即空、即假、即中」,它只是一念心性所現的影像「唯心所現」;你今天會出去、會在裡面、在外面、在中間,它都是一念真如本性所現的影像,如此而已。你要的是真如,而不是這所現的影像,你要追求的是摩尼寶珠!不是摩尼寶珠所現的那些小東西。這地方大家要很清楚,你的目標是要回家,而不是在回家過程當中的那些小花!

【辛五、精明逼現空成寶色】
這個「精」就是精純明了之心,此時逼迫無明妄想,突然間在虛空當中,成就七寶的顏色現前。
(經文)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
(色陰境相)『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
同時徧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
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這個「心」就是修止修觀之心。在這個止的心中他是「精研妙明」,說「精研」就是空假中三觀的智慧,此「妙明」是所觀的現前一念心性。他「觀察不停」就是不斷的一次又一次的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不隨妄轉,但是他這過程當中有一點偏差。

怎麽偏差呢?這以下說明,他在修止觀當中產生的小偏差:
這是「抑按降伏制止超越」,當我們在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時候,當然妄想是不同意的,它肯定會來干擾你。干擾你當然要對治,有時候修觀有時候修止來對治;「觀」是觀察它因緣性空,你從什麽地方來!你沒有一個真實的體性;修「止」就是繼續的專注。這個修行人他在對治妄想的過程當中,他是用「抑按降伏」,完全用禪定的力量,加以壓制、加以降伏,而這樣的一種壓制​​降伏的力量太超越了,止觀已經不均等。止的力量過強,觀的力量薄弱,完全是用禪定的力量在事相上壓制妄想。

色陰境相:「於時忽然十方虛空」當然這地方妄想的反彈力量就更大了,所以妄想就反彈到整個虛空去了。這時候無明妄想就把它反彈,忽然見到十方虛空,虛空本來沒有顏色,怎麽變成七寶之色!或者突然間變成百寶之色,而且同時出現,顏色跟顏色之間也不互相障礙,這是七寶百寶之色。或者說在虛空處出現「青黃赤白,各各純現」單純一色,虛空怎麽變成青色的!或者這虛空怎麽變現成黃色的!虛空當中出現各式各樣的顏色。這是怎麽回事呢?!因為壓抑妄想的功夫做得太超過了,定多慧少,缺少善巧方便,這就是妄想的反彈,暫時看到這樣的色法,他不是真實的成就聖道。

對治方法:你只要不作聖道的執著,繼續把心再帶回家,繼續的觀照,這是好境界;假設你執著是真實的功德,開始打妄想,那你就很可能受到群魔的干擾而墮入魔道。

說明一下:前面四科我們講到色陰的變化,他所見到的是有色相,有形相的,比方說,他心光離開了色身,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或者看到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或者看到中間的氣息,這都是有色相。這一科是看到了無色相,看到虛空的變化,所以他在破色陰的時候是越來越微細。諸位要知道色陰有兩種:一種是有色相,一種是無色相。無色相就是虛空,虛空也是一種色陰。這時候,他的止觀已經脫離了有色相,而開始在消滅無色相,在消滅過程當中,妄想一時的反彈,但是他的功力已經是漸漸的越深入了。

【辛六、心見密澄暗室覩物】
這個「心見」在禪定的內心當中產生「見」的功能,他能夠「密澄」,他內心的相貌是非常的澄清而且寂靜,就在禪定澄清且寂靜的心中,在黑暗中能夠見到種種的物,看到各式各樣的人,也見到各式各樣的物。
(經文)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
(色陰境相)『忽於夜合,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
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
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研究澄徹」指這個止觀的心不斷的深入,而產生一種「澄徹」就是寂靜照了的功能更加的廣大,而且「精光不亂」就是禪定轉深,他的內心已經專注而不散亂。我們前面說過「淨極光通達」,一個人禪定轉深的時候,他的心光就加強,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的功能更加強。

色陰境相:表現在眼根是怎麽回事呢!「忽於夜合,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他突然間,在晚上一片黑暗當中,在黑暗的房子內他能夠見到種種的物品,而且跟白天看到的是一模一樣。「而暗室物,亦不除滅」,乃至於在黑暗當中的那種障礙物,比方說牆壁、門、窗,也不要把它拿掉,他就直接能夠透過牆壁,就能夠看到種種的東西,不但是黑暗相,連那牆壁都能夠看透過去。這是怎麽回事呢?「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是內心寂靜的力量加強,「心細」內心微細而且特別的澄清寂靜,而產生增強廣大這種見的功能。所以他能夠見非常幽暗的處所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這只是暫時的相應,不是真實的成就聖道。

對治方法:如果以平常心來面對,把心再拉回來,再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繼續用功是善境界;假設在這地方產生攀緣、執著,那就受到群邪的干擾。

這一段的意思:就是強調這個修行人他的禪定轉深了。禪定轉深以後,他內心產生光明「淨極光通達」,所以他六根功能突然變強,他眼睛能夠看到黑暗裡邊中所有的東西,甚至於看透牆壁都不成障礙,這是他的禪定的轉深,這只是暫時的相應,因為他出定以後,他又恢復原狀,這只是一時的相應而已。

【辛七、塵併入純燒斫無礙】
這個「塵」指的是內外的四大,內在的是色身,外在的是五塵。這個內外四大併入於一心真如當中。因為他不斷的把心帶回家,攝事入理,把五陰的身心,慢慢的回歸到一心真如。這時候他的身體有什麽功能呢?這個身體你用火去燒它,用刀去砍它,他的身體完全沒有痛苦,完全沒有受傷的相貌出來。
(經文)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圓入虛融,』
(色陰境相)『四體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
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
此名塵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修學方法:「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前面這個修習止觀的人他禪定的轉深,因此,他在禪定當中又加強我空法空的智慧。加強我空法空的智慧,等於是加強迴光返照的力量,他不斷的問自己,我們的色身,你從什麽地方來?這時候對色身的執取,慢慢的消滅,而把這色身慢慢慢慢融入於一心真如的我空法空真如當中。

色陰境相:這時後突然間出現什麽事呢?「四體忽然同於草木。」我們一般的心是執受這個色身,對身外在的物件叫做執持,《唯識學》我新添這個花瓶,這是執持,不叫執受,因為它的痛苦我感受不到,沒有感同身受。阿賴耶識是執持外在的四大叫執持;但是內四大就叫執受,因為有感同身受,身體痛我就感到痛,身體快樂我就感到快樂,我的快樂跟痛苦跟我的色身是同步的,所以這色身叫執受。這個內四大、外四大在《唯識學》業力的角度是有差別的。但這個時候,他突然間對內四大的執受,突然間一時的放掉,所以他感覺到他內在的色身跟外在的草木是完全一樣的,好像這個色身不是我的一樣,怎麽說呢?

比方說:「火燒刀斫曾無所覺。」你用火去燒他的身體,你用刀去斬他的身體,他一點感覺都沒有,就好像你用刀子去砍石頭一樣,砍那外四大一樣,完全沒有感覺。如果你用火去燒他,用刀去砍他,是火不能燒,用刀子去砍他的肉,就像削木頭一樣,他一點都沒有感覺,「此名塵併,排四大性」就是他的內四大融於外四大當中。

「排四大性」就是說他以止觀的力量,這裡強調的是觀的力量加強,我空法空的智慧已經排除對內四大的執受。我們一般是以內四大為堅固的執受,把四大執著為自身相,這時候把這執受排除掉。「一向入純」這時候內心對於這因緣法把它回歸到一心真如的當中,功夫純熟。「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但這只是在止觀相應當中暫時的相應,不是真實的聖證。你能夠以平常心面對,是善境界,假設產生執著、攀緣,就受到群邪的干擾。

諸位你看《濟公傳》有這種事情出現,濟公禪師有一次他在遊化的時候,看到一個房子起火,濟公禪師他跑到火裡面救人,救人一次跑出來、救人二次跑出來、救人三次又跑出來,共跑了三次。那個火不但不能燒他的身體,連他的衣服都不能燒,因為他那止觀的力量已經把內四大跟外四大!!就是說他的色身跟火這兩種同是一個東西,火不能燒自己吧!火不能燒火!火可以燒別的它不燒自己!!從這一點來看,也就是說濟公禪師的功夫至少他是破了色陰,所以他的色身火不能燒,刀子也不能傷害他。

前一段主要是指禪定智慧的加強,這一段是我空法空智慧的加強,所以他內心當中,他的身根對冷熱二相了然不生,熱相冷相對身體完全不能產生作用。

【辛八、凝想化現徧見諸界】
這個「凝想」指的是止觀的力量加強了。這是屬於前面講的觀是「空觀」,把有相的因緣融入到我空法空的真如。這地方的「凝想」指的是「假觀」,假觀的力量加強以後,他就突然間看到虛空當中的變化顯現十方諸佛,乃至於看到十方世界種種的相貌。
(經文)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
(色陰境相)『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徧滿;
又見恆沙諸佛如來,徧滿空界,樓殿華麗;
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
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又以這止觀之心,他產生一種清淨強大的力量,而且「淨心功極」這一念止觀的力量是非常的純熟,這時突然間!他看到整個大地十方山河,這依報的國土都變成諸佛清淨的國土!怎麽說呢?什麽叫諸佛國土呢?因為他看到整個國土是七寶所成,而且放大光明。

以上是講到依報的莊嚴,這以下講到正報。「又見恆沙諸佛如來,徧滿空界,樓殿華麗。」在整個依報的七寶光明當中,又出現了有恆河沙的諸佛如來,徧滿整個虛空界,而每一尊佛都安住在他自己的宮殿樓閣,特別的莊嚴華麗,這是看到佛法界。「下見地獄」他也能夠看見這些眾生在地獄當中,受了刀山油鍋種種的痛苦;或者「上觀天宮」,看到種種天人受著五欲的快樂,這對他來說是完全沒有障礙。

這是怎麽回事呢?佛陀說:這是「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這個人過去生也可能是今生,他有修習欣厭二門,他曾經觀想過諸佛的功德而產生好樂,他也曾經思惟三惡道的苦而產生厭離。有這樣的一種善根種子,在這個時候「凝想日深」,在止觀堅固的逼迫之下,而把它給顯現出來,這種不是聖證。假設以平常心面對是善境界,假設產生執著攀緣就受群邪。

這地方就是講假觀,就是說我們在修止觀的時候,本來我也沒有憶佛念佛,我也沒有去想地獄的事情,突間看到了,這種情況就是過去的一個種子。在『念佛法門』祖師開示說:你看到佛像,怎麽知道他是真實的佛像出現,還是屬於一時的幻像,怎麽判斷?古德說:念佛要有因果,你剛剛在用功的時候,你根本沒有在憶佛念佛,你突然間看到佛像,那你就要有心理準備,那當然是有問題!這無因卻有果!你剛剛在持《楞嚴咒》,突然間看到佛像,你怎麽解釋?當然有問題!如果你平常就是修《念佛三昧》,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當然這是因果相符合。

所以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首楞嚴王三昧》是一個無相三昧,是一個真如三昧。他觀照真如的時候,是清淨本然週徧法界,他突然間看到佛像,那當然是有問題。這地方大家要知道,因為你的因地跟果地不相符合。我們今天所有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返妄歸真」或者把心帶回家。而這個家是清淨本然週徧法界,是無有少法可得。所以你見到任何東西都不是家,都是回家的過程當中的一個影像,這個是大家要清楚的。古人說:你一旦在修禪觀,正念真如的人,是「魔來魔斬,佛來佛斬」。因為你所觀境根本不是這個,現出這個就有問題了。

【辛九、逼心飛出夜見遠方】
這個「逼心」就是止觀的力量去逼迫無明妄想,突然使令這一念心,產生強大的功能,能夠在夜間看到遠方的處所的種種相貌;他的眼根看近處遠處,完全無障礙。
(經文)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研究深遠,』
(色陰境相)『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
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這個止觀之心,「研究深遠」他不斷的去研究一念心性又深又遠。我們知道前面的禪定轉深,乃至空觀轉深,假觀轉深,到這個地方他已經是色陰將破。古德說到這個地方叫「研究深遠」,就是他的色陰即將破除「將破未破」。

怎麽知道他色陰將破呢?他有一個境界出現「忽於中夜,遙見遠方」,突然間他在晚上打坐那一支香的時候,他是坐在佛堂當中,他怎麽突間看到好遠、好遠的地方,那個市井街巷,人們往來頻繁的地方;他看到跟他有緣的六親眷屬,而且他不但是看到他們,還聽到他們講話的音聲。當然這是很遠的地方,比方說你是在南投打坐,你怎麽看到台北你的親屬在講話,你看得清楚楚。這是你止觀的力量,去逼迫無明妄想,妄想已經快要被你消滅的時候,突然間飛出引導你產生「隔見」。就是說南投跟台北是有很多障礙,中間很多的樹、很多的建築物,但是你突然間完全沒有障礙都能夠見到。但這個不是聖證,這只是妄想被你消滅之前做最後的反彈。如果你能夠不作聖心想,這是善境界,如果作執著攀緣,就受到群邪的干擾。

這一段跟第一科是不太一樣;第一科是神識跑出去,這一科是他神識不動,他能夠照見遠方,眼根看到很多的眷屬,耳朵聽到他的音聲。也就是說他的眼根、他的耳根已經破除了距離的障礙。你看我們色陰距離也是個障礙,但是他已經沒有遠近的障礙。

虛雲老和尚年譜,他就講到這個觀念:虛雲老和尚他在禪堂打坐的時候,他在禪堂看到大寮,那個大寮跟禪堂有一段距離,中間還有很多房子的隔礙,大寮裡面在講什麽話他清清楚楚,今天要煮什麽菜,要怎麽樣,他在禪堂聽得清清楚楚,這就是產生「逼極飛出」的隔見。

【辛十、邪心含魅妄見妄說】
這個「邪心」怎麽說呢?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我們是先從凡夫開始修學,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已經累積了無量無邊的妄想,然後才開始修學,不是從清淨的角度開始修學。所以我們在因地當中,每一個人都有很多的妄念,當然是各式各樣,有些人是貪愛、有些人瞋恚、有些人高慢,各式各樣的妄念。你既然有妄念,就可能會被魑魅鬼神所侵入,這時當你的正念要逼迫這妄念的時候,這時只要你一時的不小心,這些妄念的出現,這個鬼神就有機可乘,他就侵入到你的身體。這時候你就要小心對治,否則你會產生很多的妄見妄說的相貌。
(經文)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研究精極,
(色陰境相)『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
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
無端說法通達妙義,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魔事銷歇,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就是這一念心到達這第十科的時候,他正念真如的力量已經是非常的精純,非常的圓滿,即將要破除色陰。突然「見善知識形體變移」,他本來是坐在禪堂當中,​​突然間!他看到自己的身體開始變化,變成一個大善知識相,或者是佛菩薩相!或者是阿羅漢相,或者是龍王相;總而言之,是一種大威德的善知識相,而且這個變化是「少選無端」,是在很短的時間就產生變化,而且是無緣無故完全沒有任何的徵兆,甚至於自己看到自己變成一個佛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這時你心裡就要有所警惕,這是「邪心含受魑魅」;就是你在打坐的時候產生一時的妄念,一個妄念沒有注意到,一時的失念。然後這時候,魑魅鬼神有機可乘,他突然間乘妄念的空隙侵入了,這魑魅是山中的精靈,或者是天魔侵入到我們的身體。在這鬼神跟天魔的加持之下,你能夠無緣無故的通達法義、善說法要;就是你本來也不會講經的,這個道理你本來也不懂的,突然間你就全部懂了,突然間能夠宣說了。這不是你真正的成就聖道,那是一個妄想的侵入,一時的妄想沒有注意,被鬼神、被魔王所侵入。假設你不作聖心,魔事就慢慢的消滅,或者你正念真如,你也可以念佛持咒,祈求佛力加被,這樣你就會把他消滅;假設你產生執著跟他攀緣、跟他互動,就受到群邪的干擾。

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你要有個觀念,佛菩薩不能加持我們善根這一部份,佛菩薩可以幫我們消業障,幫我們「增福報」也可以。佛菩薩可以把他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的福報跟我們分享,可不可以?可以!所以我們可以到極樂世界,來享受彌陀所成就的種種的依正莊嚴。但是有一個地方,佛菩薩不能跟我們共同分享的就是善根。你在打坐的時候,突然間能夠演說妙法,你不覺得很奇怪嗎?你根本今生當中沒有栽培這方面的善根,你怎麽有得呢!佛法就是諸法因緣生,你沒有因!怎麽會有果呢!肯定是有外力侵入,你一定要提高警覺,那麽你又產生執著,又產生歡喜,那糟糕了!你跟他感應道交。

海公說這種情況在禪堂是很多很多。對治它最好的方法是什麽?海公說:在禪堂中遇到這種突然間!莫名奇妙講一些很奇怪的話!很簡單,不要打坐,稍做休息,去外面走一走,回來就好了。因為你那個就是逼迫用功,逼迫得太厲害了,你要把它放鬆,放鬆以後它又恢復原狀了。你要繼續用功更糟糕!一個人會著魔都是很精進的,但是不知善巧。真妄交攻的過程當中,出現很多的事情,你只有一個方式,就是只要「不迷、不取、不動。」前面九科都是你內心所現的影像,第十科是有外力的干擾。

【庚三:結過勸示】
佛陀結示:十種色陰魔境所產生的過失,而且勸勉我們好好學習防護不受其害。
(經文)
(魔境因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

這十種禪觀所現的色陰境相,都是在消滅色陰,你在脫離外四大跟內四大,脫離這色塵的干擾,脫離色塵執著的時候,那種「用心交互」。什麽叫交互呢?就是正念跟妄想彼此間的交攻,正念去逼迫妄想,當然妄想也不是省油燈,它也要逼迫你,真妄交攻的時候顯出的影像,這時候你要小心。色陰境相完全是一念妄想變現的,既然是「用心交互」正念去逼迫妄想,妄想也逼迫正念,那表示說「故現斯事」完全是一念的妄想變現出來的。

(迷則成害)『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
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假設我們向來是產生迷執「迷惑執著」,而不知道自己的功夫的淺深,遇到這種美好的境界,而不能夠辨別知道這一切是妄想所變現。說:不得了!我成就聖道了!這樣就成就大妄語,臨命終的時候,要墮入到無間地獄去。

(勸誡保護)『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法中,宣示斯義,
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我們一定要依止如來真實的教化,在佛陀滅度以後,特別是在末法當中,以種種的方便,把這十種魔境的相狀,告訴末法眾生,使令修止觀的人,不要被天魔鬼神得其方便,要保護修行人的正念,來保護修行人大乘的善根,而成就無上菩提之道。

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修習止觀你一定要知道,你一定要知道你的所觀境是什麼,「云何應住?」這個地方很重要!這個「住」你以什麽住?你永遠是以「一念心性」為住,你不管看到什麽境界,佛菩薩跟你說什麽法,你完全是以向內,安住在一念心性,這是非常重要的!你一動、你心一動,外在的因緣就開始動,你生命就開始動。

所以在這個地方,諸位你要注意,對治色陰方法不管是什麽十種色陰魔境,方法就是「不作聖心,名善境界」就是「不迷、不取、不動」。從《愣嚴經》的角度它的道理是說,世間上最強大的力量就是「不動」,你不動你就贏了!你不用去對治它,你只要保持不動。當然你不動你就得「不迷」啦!你要有智慧才能夠保持「不動」的。

那麽你憑什麽不動呢?我們是處在一個動態的世界,色身在動,我們的心也不停在動,生命就像一個水流。佛陀說:這個水流就表示什麽?我們是活在動態。但是誰能夠保持不動?這個人不得了!這個人是「正念真如」才能夠不動!「不迷、不取、不動」。你不動的時候魔王就沒辦法,因為他沒辦法去跟真如抗拒。所以魔王要的就是你動,他想辦法讓你動,他才有辦法趁隙而入,你不動他怎麽辦呢?!

這地方我們要很清楚,你不一定要刻意的去對治它,但是要保持不動,它就自消滅掉;當然你要保持不動,你要保持覺照,經常保持覺照。當然你也可以『持咒、大悲咒、念佛』,做一些保護的功夫也是可以的,求佛力加被,都是以「不迷、不取、不動」為正行。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3
45:07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17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17《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

第117.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明色陰境:別明發相十種堅固妄想。

明色陰境:牒示圓通正行。經文:
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地。

正示色陰區宇。經文:
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

懸示色陰盡相。經文:
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

結示本惟妄想。經文:
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1.別明發相﹕精明外溢身能出礙。經文:
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少選之間,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2.精明內溢拾出蟯蛔。經文:
阿難!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3.精魄合離空中聞法。經文:
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除執受身,餘皆涉入,互為賓主。忽於空中,聞說法聲,或聞十方同敷密義。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17.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明色陰境:別明發相十種堅固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63頁。【戊二、別明境發之相】

當我們在修學《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會產生兩種不同的力量,第一、是一種真實的力量,第二、是一種虛妄的力量,這兩種力量都會產生出來。

所謂「真實的力量」:就是我們每當遇境逢緣的時候,我們的心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觀照我們現前一念心性當下「即空、即假、即中」。所謂的「即空」就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在我們一念心性當中是無有少法可得的;所謂的「即假」就是觀照這一念清淨的本性,它本來具足無量的功能德用,等待我們去開發;「即中」就是空有同時,空有無礙。所以你一念心性開始不向外攀緣,而開始迴光返照,去觀照你一念心性的「空假中」的時候,你內心當中產生一種隨順於真如本性的力量,所以這種力量叫做真實的力量。

所謂「虛妄的力量」:就是我們過去的「無明妄想」,這當中有兩種的差別:第一、「迷真起妄」前面經文說過,我們因為迷失真如本性的平等法界,而在生命當中產生了對立,我跟你是不一樣的,你跟我也不一樣,產生能所的對立以後,這是一種愚癡的心所,這是比較微細的。第二、「心隨妄轉」迷真起妄以後再心隨妄轉,在對立當中又產生了愛取煩惱,就開始造業,然後流轉生死。所謂「虛妄的力量」就是第一、是「愚癡」,第二、是「愛取」。

當這個真實的功德跟虛妄的力量接觸的時候「真妄交攻」。什麽叫「真妄交攻」呢?就是真實的力量它會去逼迫虛妄的力量,當然虛妄的力量它也不會放過你,它也會去逼迫你在正念真如過程當中真實的力量,真妄彼此互相的逼迫,這時候就會產生五陰魔境出來。假設我們這當中不能產生覺察,可能就會產生很大的過失,輕者破壞你的止觀的功德,嚴重的話就墮入魔道,所以這個地方我們要謹慎小心。

佛陀在接下來講【別明境發之相】。
【戊二、別明境發之相】如來各別的說明,這五陰的魔境顯發的相狀:
(分五:己一、明色陰境。己二、明受陰境。己三、明想陰境。
己四、明行陰境。己五、明識陰境。)

【己一、明色陰境】色陰包括了五根、六塵,內五根跟外六塵。
(分三:庚一、總示陰相。庚二、別明發相。庚三、結過勸示)
【庚一、總示陰相】佛陀先攏總的顯示色陰的相狀。
(分四:辛一、牒示圓通正行。辛二、正示色陰區宇。
辛三、懸示色陰盡相。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辛一、牒示圓通正行】佛陀先牒起指示,修學圓通的正行。圓通是怎麽修學的,先把它的內涵標出來。

(經文)『阿難當知!汝坐道場,銷落諸念,
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
動靜不移,憶忘如一,當住此處入三摩地。』

這一段在解釋「圓通正行」之前,佛陀先講了一句「阿難當知!」這一句話是什麽意思呢?古德說這一句話有警告的意思;也就是在整個修學當中,你要非常的小心謹慎!所以「當知」就是有提醒,你要特別的小心謹慎。在什麽時候小心謹慎呢?當然我們平常散亂的時候,也就沒有所謂的謹慎這一件事,這是特別在「汝坐道場」,就是你現在把外緣放下了,開始安住在修道的道場。

《首愣嚴經》的道場有兩個,蕅益大師說:第一、是個事相的道場,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你要建一個八角的《愣嚴壇場》,這個是事相的。第二、是理體的道場,你在佛堂當中,或者歷緣對境當中,你一念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你的心要把方向轉過來,迴光返照,觀照你一念心性當下「即空、即假、即中」,所以「一念心性」就是我們的道場。

蕅益大師說在末法時代,我們應該以「理體道場」為根本,因為事相是很難具足的,這《愣嚴壇場》不容易具足的,但是要以理體的道場為本。就是你現在應該要把你本具的那一念清淨的本性把它現出來,然後在那個地方安住,這個就是「汝坐道場」,不要跟隨無明妄想而轉!安住道場以後做什麽事呢?「銷落諸念」就是你要慢慢從無明妄想的心,把心帶回家,安住在一念心性以後,開始慢慢的修這「空假中」三觀,來銷亡謝這個落諸多的妄念。

「銷落諸念」這一句,圓瑛老法師講得比較清楚他說:其實這一句講的是「脫塵」。我們的根塵識,最外一層是塵,先脫塵,再脫根,最後再脫識。在根塵識都脫落了以後,這時「迥脫根塵,靈光獨耀,真如現前 」。總之這地方特別指的是,初學者你先不要管外境的變化,就是「銷落諸念」,你的心不管外境是生滅的、動盪的、是寂靜的,你完全把外境放下。

「其念若盡,則諸離念一切精明」,這地方指的是一種功德之相,前面「銷落諸念」是指他的一個修行的過程,這以下「其念若盡」是講他的功德。是什麽功德呢?就以耳根來說是「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色陰妄念已經窮盡了。海公講一個譬喻說:什麽叫「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就是一個​​人住在房子裡面,屋子外面是刮風下雨,屋子裡面一點動靜都沒有,你很清楚外面是刮風是在下雨,但是你的心完全不隨外境而轉,而且房子裡面什麽風雨都沒有,這地方就是「其念若盡」。

這時候心中已經能夠脫離比較粗重的妄想,再不被外境所牽動影響,別人對我們的讚歎誹謗,各式各樣順逆的境相來刺激我們,但我們已經慢慢遠離跟這外境執取能夠慢慢脫離它了,不一定要跟它在一起了,這時候「一切精明」內心是精純明了。

這時又是什麽相貌呢?「動靜不移,憶忘如一。」這個「動靜不移」是約著耳根來說,耳根不再攀緣外在的動靜二相,乃至於意根不再攀緣生滅二相。「憶」就是憶念,我們想到過去的快樂痛苦,「忘」就是忘掉了種種的因緣;不管你想起什麽事,不管你忘記什麽事,這個意根完全是如如不動,因為六根已經慢慢脫離六塵的繫縛。這個時候內心「當住此處入三摩地」,什麽叫「當住此處」?就是前面所說的離念精明「則諸離念,一切精明」,他已經慢慢遠離跟外境攀緣的那個妄念,那麼內心精純明了,你就在這一念的精純明了之心,就在這個地方「云何應住!」就在這一念心住,住下去,繼續的用功下去。

這地方正是說明,你一個修行的依止處,首先你要先遠離六塵,你不能跟六塵再打交道了。當然我們在過去的修學當中,一個初學者還是假借六塵修學。初學者,你看你要看佛像才能夠拜佛,你要創造一個音聲你才能夠攝心,聽自己的音聲。但是這部《愣嚴經》不是講這個意思,要開始迴光返照,脫離六塵,然後把心帶回家,開始走向回家的道路。這時候內心當中是非常的「寂靜而明了,明了而寂靜」,就在這個地方住下去,繼續的用功下去。這以上是先說明修學「圓通的正行」,不再隨外在的六塵而轉。

【辛二、正示色陰區宇】
前面講的是指能觀的智慧,就是空假中三觀,來觀照現前一念的明了精純的心性,然後不斷的觀進去,越觀越深,這是講到能觀的智慧。這以下是講到所觀之境,你所破的是什麽?就是「色陰」。

「色陰區宇」的這個「區宇」怎麽說呢?就是一種極限。一個人他本來自由自在,但是被關在房子裡面,四邊有牆壁,上面有屋頂,這個人就跑不出去了;比喻我們這一念心性,無始劫來被這根塵識所障礙。因為我們的心識已經產生執著了,有我法二執,所以我們一定要依止「根」去攀緣六塵,才能夠產生了別的識。那現在我們要把這根塵識破壞掉,把這「區宇」對我們一念心性的障礙破壞掉,這就是「色陰區宇」。這種障礙我們看經文就清楚…

(經文)『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淨,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

正式說明:這一科我們所要破的障礙是什麽?佛陀在這段經文是用譬喻的方式來開顯,說是「如明目人」這個人眼睛打開了;這個「明目人」就是說這個人已經大開圓解,他已經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他不會像過去他那一念心隨著別人的嘴巴而轉,別人讚歎他,他就歡喜,別人呵責他就痛苦,心總是跟著外境在動。這「如明目人」就是說他開始慢慢,開始勉強自己不要再跟外境在一起了,這個人已經產生觀照的智慧,眼睛打開了。

眼睛雖然打開,但是「處大幽暗」就是理觀雖成,但事修未就,這個事相的障礙還是在。因為他眼睛打開了,但是他還是處在一個非常黑暗,什麽都看不到的暗房間當中;這就比喻說一個修學過程,他在回家的路當中,他已經打開了眼睛,但是旁邊處處的障礙還沒有消滅。所以說「精性妙淨,心未發光」,他這個六根的精妙之性,「根性」也就是我們說的「真如本性」,還是被色陰所障礙,而不能生起種種廣大的妙用,這就是「色陰區宇」。

色陰主要是講六塵跟五根。什麽叫做「區宇」?解釋一下:我們這一念心本來是「不變隨緣,隨緣不變」是無障礙的,但是我們習慣性老是跟外境在一起,比方以眼睛來說,我們就會被明暗相所障礙,我們光明的時候看不到黑暗,黑暗的時候也看不到光明,面對明暗二相這種對立相,所以我們的六根永遠活在對立。這就是說我們雖然修止觀了,但是我們的障礙猶存,所以必須要等待把它慢慢的破除。

【辛三、懸示色陰盡相】佛陀預先的顯示:這個色陰窮盡之相。

(經文)『若目明朗,十方洞開,無復幽黯,名色陰盡,是人則能超越劫濁。』

說一個人眼睛打開了,而且他所處的環境是「十方洞開,無復幽黯」;他所見的環境,是洞然開明,沒有一點黑暗之相,這就是色陰已經窮盡了。前面有說過「動靜不移,憶忘如一」,他這時候耳根不為動靜二相所障礙,乃至於意根不為生滅二相所障礙,眼根也沒有明暗二相所障礙,這就是他色陰窮盡之相,這個人已經不再被六塵的境界所轉。一個人不被六塵所轉,表示他能夠掌控六塵。

蕅益大師說:佛陀為什麽自在?你看佛陀去廁所,他聞到的味道都是香氣;你去毀謗他,進入到佛陀的音聲,都是美妙的音聲。他為什麽能夠於法自在呢?因為他不隨妄轉。這地方很重要,你不為妄所轉,你就能夠轉妄;你要被妄所轉,那你永遠處在被動,他要你怎麽樣,你就怎麽樣;你能夠不為妄所轉,你就變成主動,我說這蓮華是黃金色的,它就變成黃金色,我說這大地是七寶的,它就變成七寶。「是人則能超越劫濁」他已經超越了色陰的障礙,這六塵的色陰已經不再障礙這個修行人,他在色陰當中得大自在。這地方是說明,他這種人是眼睛打開了,而且在這種光明的地方,他能夠隨心自在。

【辛四、結示本惟妄想】
這個色陰是怎麽來的呢!為什麽我們就一定要被六塵境界所障礙呢?其實這都是我們自己妄想捏造出來的。

(經文)『觀其所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

我們之所以被色陰所障礙,其實是過去生當中的一念的堅固妄想,以為其根本。蕅益大師說什麽是「堅固妄想」?簡單的說就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比方我們以眼根來說,我們看到東西它有遠近的差別,凡夫所見不過分寸,我們一個牆壁就看不過去了;阿羅漢所見他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羅果,他能夠看整個大千世界;菩薩能夠看見百千萬個大千世界;佛陀能夠照見無量無邊,無窮盡的三千世界。同樣一念心性,眾生本具,諸佛所證,同樣一念心性,為什麽所見就有這麽多的差別呢?因為妄想有輕重差別,我們妄想打得比較重,所以我們的障礙就比較深;阿羅漢的妄想就比較輕薄,所以他看得就更遠了;菩薩的妄想就更輕薄,佛陀是完全沒有妄想。所以說,當我們的堅固妄想慢慢輕薄的時候,我們在六根對六塵接觸時,我們對六塵這種執取就淡薄,產生的六根的妙用就更加的廣大。

舉出公案來說明:
〔禪宗〕有個公案說德山禪師。德山禪師他去參訪龍潭禪師,他走了很長遠的路,到達龍潭禪師道場的時候,天色已經黑了。所以龍潭禪師說:你不遠千里而來,有事請我們明天再談,就先安排他掛單。這時德山禪師手上拿著一根火蠟燭就要走到他的房間去,龍潭禪師帶路就走在前面,德山禪師走在後面拿著火蠟燭,走著、走著,龍潭禪師突然間轉過身來!用嘴巴吹口氣把蠟燭火給吹滅,火光滅以後,德山禪師「當下開悟」。

因為本來是光明相,突然間!變成黑暗相。這表示什麽呢?我們一念心性是假借六根門頭才能表達出來的,在眼睛叫做見性,在耳叫聞性;見性有不變義與隨緣義,它本不變是清淨的,但是它隨緣,跟隨黑暗的因緣見到黑暗相,隨光明的因緣見到光明相。所以當這黑暗相現前的時候,德山禪師當下「迴光返照」,為什麽我能見到光明!又能夠見到黑暗?那個能見是誰!那個能見的明了性!你從什麽地方來?「迴光返照,當下開悟」就這意思。也就是說其實我們的明相跟暗相,這都是妄想所變現的,這是講「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

在我們一念心性當中,是本來就沒有明暗、本來就沒有動靜,它是「豎窮三際,橫徧十方」。你看佛陀一念心性,佛陀的心可以回到無窮盡的過去,他可以看到現在的色陰,他可以看到昨天的色陰、前天的色陰,他沒有空間相,他也沒有時間相。佛陀在空間中能夠觀整個三千大千世界下多少雨滴,佛陀清清楚楚,因為他沒有妄想,所以他完全沒有障礙。

這個是什麽呢?這個其實沒有什麼奇怪,這是我們本來就應該這樣子的!諸位要知道,這是本來就應該這樣子,我們現在這樣子是不正常,我們現在這一念心被妄想纏繞是不正常,是一念的迷惑以後,自己打很多妄想,然後把自己搞成這個樣子。所以我們在修行,只就是恢復我們本來的樣子,恢復本來面目而已!是這個意思。

【庚二、別明發相】
總說色陰的相貌,要怎麽破再作說明;以下各別說明,色陰十種魔境之相。
(分十:辛一、精明外溢身能出礙。辛二、精明內溢拾出蟯蛔。
辛三、精魄合離空中聞法。辛四、心魂染悟見佛踞台。
辛五、精明逼現空成寶色。辛六、心見密澄暗室覩物。
辛七、塵併入純燒斫無礙。辛八、凝想化現徧見諸界。
辛九、逼心飛出夜見遠方。辛十、邪心含魅妄見妄說。)

【辛一、精明外溢身能出礙】

說這個修行人他那一念心叫做「精明」,他開始迴光返照,他開始學著告訴自己,你這一念心不要隨外境的六塵所轉。所以他慢慢遠離六塵的執取,而產生一種「精純明了」的心性。這一念心性在用功的過程當中,因為他跟無明妄想一接觸的時候,突然間一時的失念產生外溢,就是「心光外洩」向外攀緣。心光外洩會產生什麽結果呢?神識突然間!就離開了色身跑到外面去了,這就是「身能出礙」。
(經文)
(用功內涵)『阿難!當在此中精研妙明,四大不織,』
(色陰境相)『少選之間,身能出礙,此名精明流溢前境,
斯但功用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用功內涵:「當在此中」的這個「此中」指在那種止觀的修學當中。修止觀當中感什麽呢?「精研妙明」這個「精研」指的是能觀的智慧,就是「空假中三觀」的智慧;這個「妙明」是我們所觀的理體,就是現前一念心性。在禪定當中,修習空假中三觀,來照了我們一念心性,來開顯心性的功德。這時候「四大不織」;我們對於這個四大假合之身的執取,就慢慢的慢慢的鬆脫,就不像過去那麽堅固,叫「不織」不那麽堅固了。這是說明它一個用功的內涵。

正式說明色陰魔境相:「少選之間,身能出礙」這個「少選」就是很短暫的時間,突然間完全沒有任何的徵兆,突然間你的那一念心就跑到色身外面去。其實我們本來就像一隻小鳥被籠子關住,我們一般人沒辦法離開色身,白天也好晚上睡覺也好,你一定要帶著這個臭皮囊。所以古人他臨命終的時候說:八十年來拖著這個臭皮囊,如今放下何等自在。說一生當中就拖著這個臭皮囊,白天晚上這樣子的活動。這個修行人突然間他這一念心就能脫離色身的障礙就跑出去了!這是怎麽回事呢?說「此名精明流溢前境」就是精純明了之心光突然間外洩就離開了色身。而這種只是一種止觀的功夫,一種暫時的相應,不是真實的「斷惑證真,成就聖道」。也就是說這種功夫是會退轉的,不像聖人他斷惑證真「一證永證,永不退轉」。這是說明這個色陰魔境的相貌。

對治方法:假設這個修行人他神識跑出去,他再回來以後「不作聖心」,他不把這當作一種聖道的執著,還是用平常心來面對,該修止就修止,該修觀還修觀,那麼這樣子是善境界。為什麽呢?因為這表示你的色陰要破之前這種徵兆出現。

蕅益大師說「鑽木取火」。能鑽的是什麽?「空假中三觀」的智慧,所鑽的就是「色陰」。這時雖然火相未現,煙相已成,煙出來,這是好境界,色陰要破壞之前產生一定的變化。但是如果你執著說這是一個功德相,不得了了,已成就聖道了,那你就可能會著魔,乃至於墮入到魔道當中。這是說明「精明外溢,身能出礙」色陰第一個魔境之相。

【辛二、精明內溢拾出蟯蛔】

這一段的「精明」跟前面講的精明是同樣的心,是離念「精明之心」。但前面的心是向外流動,這地方是向內流動。向內流動的時候,他能夠​​做什麽事呢?他能夠把肚子裡面的「蟯蛔」這個蛔蟲;「蟯」是腸胃中的短蟲,「蛔」腸胃中較長的蟲,能把蛔蟲抓出來,有這種事情發現。
(經文)
(用功內涵)『阿難!復以此心精研妙明,其身內徹,』
(色陰境相)『是人忽然於其身內拾出蟯蛔,身相宛然,亦無傷毀,
此名精明流溢形體,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用功內涵:「復以此心精研妙明」他這一念心也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觀照現前一念心性,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就在這一念「觀」當中安住。這個時候突然間出現「其身內徹」,他本來是觀照一念心性是什麽都沒有的嘛!

色陰境相:但突然間他那一念心,就看到了自己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的相貌是清楚分明,而且不但是能夠見到,他還可以用手伸到身體裡面,把這長短的蛔蟲,從體內把牠抓出來,而且抓出來的時候,身體一點都沒有損傷,這身體就跟原來的身體完全一樣。是怎麽回事呢?就是我們一念明了的心,在觀照真如的時候,我們要知道,真妄不兩立,漢賊是不兩立的。你說我沒有對治妄想!你觀照真如就是在對治妄想,你不跟妄想在一起​​,你就是在消滅它的意思。這妄想很奇怪,你不跟它在一起,它就開始要反彈,因為你等於是在對治它。你說我沒有對治它啊!你沒有在對治它,就是在對治它。在真妄交攻的過程當中,你的心突然間被引導到你的身體裡面去了;我們的光明觀照力本來是跟著真如在走,突然間被妄想的逼迫,引導到身體裡面去,看到蛔蟲,把蛔蟲抓出來。「斯但精行暫得如是」這是一種止觀的精行力量,去逼迫無明妄想,暫時的一個相貌,不是真實的成就聖道。

對治方法:你只要不作聖道的執著,繼續把心再帶回家,繼續的觀照,這是好境界;假設你對它產生執著,開始打妄想,那你就很可能受到群魔的干擾而墮入魔道。

蕅益大師說這十種的色陰魔境之相,或先或後,或發不發,或併發或復重發。我們解釋:這十種當然它有它的次第,它是由淺到深,但是每一個人情況不同。比方說有些人他第一個沒有發出來,他直接發第二個,也可能。有些人他第一個、第二個都沒發,直接發第三個,也可能,會有先後的不同。或者是有些有發、有些沒發,或者是併發,之前發過,過了下個禮拜他又發一次,也可能,也可能併發兩個一起發起來,內外一起發動,也可能,所以這個事相非一,有很多狀況,大家要善巧的運用。

【辛三、精魄合離空中聞法】

這個「精魄」主要的是什麽呢?就是氣息。我們說明前面第一科色陰魔境的「身能出礙」,他的心是往外誤導出去,這個無明妄想在反抗正念真如的力量,把它誤導到外面去了;第二科「拾出蟯蛔」是被無明妄想逼迫以後跑到身體裡面來;那麼這個「精魄合離」是中間,剛好是身內跟身外的中間,就是以氣息為中間。這個「精魄」就是一種氣息的相貌,「合離」是互相的涉入。然後突然間他在空中,能夠聽到種種說法的音聲。
(經文)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內外精研,其時魂魄意志精神,
除執受身,餘皆涉入,互為賓主,』
(色陰境相)『忽於空中聞說法聲,或聞十方同敷密義,
此名精魄遞相離合,成就善種,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用功內涵:這時他的用功是「內外精研」,前面第一科是在外境上的活動,第二科是在身內的活動,這地方是在內跟外的中間氣息上不斷的精研,就是觀照一念心性,一方面消滅妄想「脫離六塵」。當然你要脫離六塵,六塵是會反彈的。 且看怎麽反彈呢?「其時魂魄意志精神」我們身體的氣有六種: 「魂魄」這個「魂」的氣息,陽剛上升的叫魂;比較陰柔的下降 ​​ 的叫魄;這個「意」的氣息比較擾動且動態的叫意,這個「志」的氣息比較寂靜收斂的叫志;這個「精神」的氣息比較濕潤的潮 ​​ 濕的叫精,氣息比較乾燥的比較充和的叫神。古人以五臟六腑來配「精神、意志、魂魄」。這個精屬於腎,精藏於腎,屬水較潮濕。神是屬於心,心藏屬火較乾燥。意屬於脾是消化擾動。志是靜態屬於膽。魂屬於肝。魄屬於肺。這是六種氣來配六種的器官。

「除執受身,餘皆涉入,互為賓主」意思就是說這六種氣本來是調和的,當中你在修止觀,這個氣突然間產生變化。說怎麽變化!除了身體安然不動以外,表面上看他身體,他還坐在這個地方,「除執受身」是指他的根身不變,但是他裡面的氣息產生重大的變化。「餘皆涉入」這個「餘」指的是他的六氣,互相的涉入「互為賓主」。比方說,他的止觀的力量去跟魂產生了相應,以魂為主,而魂是陽剛之氣,這時候這個魄就變成賓了,這是以魂為主,魄就涉入魂當中,這個人他的氣息非常的陽剛;反過來,如果他是以魄為主,這個魂就變成賓,魂就被魄所涉,所以他的氣息就變得非常陰柔,他講話也很陰柔,整個氣息動作就很慢。乃至於意跟志的互相涉入,精跟神互相的涉入,亦復如是。

諸位你看看『小止觀』,在打坐的時候產生「氣動」就是這樣,我們的氣本來是陰陽調合的,突然間陽剛之氣很旺,他自己也莫名其妙會起來打拳、跑步,他沒辦法,因為他的氣太剛陽,他的陰氣已經被陽氣完全涉入了。這就是所謂的六氣互相的涉入,而互為賓主。

色陰境相:當然這是止觀的功夫更高深,他是怎麽樣呢?在這種六氣互動當中,他突然間在空中聽到種種的法音,是在某一個地方來,甚至於他聽到十方的世界同時開演秘密的法音,有十個地方同時跟他說法。這是怎麽回事呢!這是他的精魄六氣,因​​為互相的相涉相入「成就善種」。說這個人他過去生,他曾經聽聞過某一種法的善根種子,這時在打坐的過程當中,把他過去聞法的種子顯現出來。「暫得如是」他只是暫時的相應,不是真實的成就聖道。

對治方法:還是一樣,你要保持平常心,不作聖心,名善境界;假設你執著它是真實的功德,你就可能會著魔。這一段是講到氣息的變化而聽到法聲。

【辛四、心魂染悟見佛踞臺】
這一段跟前面一段情況是相同的,也是屬於氣息,心神跟魂魄也是屬氣息。只不過前面是聽到法音,這地方是見到佛陀,見到佛陀安坐在蓮華臺當中。。。接下堂待會再說明。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3
45:08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16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16《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

第116.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借無聞比丘為語端,正明魔動因由,勸誡迷悟得失。

借無聞比丘為語端,而備明五陰魔境。經文:
又復於中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汝應諦聽,吾今為汝,仔細分別。

時眾佇誨。經文:
阿難起立,並其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誨。

總別開示:總明魔事之由。經文: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汝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吻,當處湛然。一切魔王及與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慴。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咸得五種神通,唯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

勸誡迷悟得失:勸悟則成得。經文:
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暖氣漸鄰,不日消殞,徒恃神力,但為其客。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陰消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近自消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誡迷則成失。經文:
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儀,八萬行中只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此乃隳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16.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借無聞比丘為語端,正明魔動因由,勸誡迷悟得失。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60頁。這一科講到「借無聞比丘為語端而備明五陰魔境」。

五陰魔境並不是在我們散亂的階段出現,這是在修止觀時所產生的。我們過去心是「心隨妄轉」,我們習慣上是隨順於我們的妄想而活動,現在突然間在妄想當中又創造一種正念的力量,這種真實的力量跟妄想的力量,當然是漢賊不兩立,真妄不兩立,就會產生真妄交攻。在真妄交攻當中就會有很多的事情出現。你看有些人他打坐打到突然間痛哭流涕,有些人打坐到突然間非常歡喜,其實這些都是有問題;也就是說在修行當中越平常是越對的,突然間不對勁,那就是有問題,因為他的心不平常。

在不對勁當中有兩種情況:第一、是外在外力的干擾,如果你是禪定功夫很深,那當然是魔王來干擾你,一般人當然就是鬼神魑魅來迷惑你,有外在的魔境來干擾,就是有外力的誘惑。第二、是我們內心自己的邪見產生的。

(略陳魔相)『又復於中,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
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

其中又有一種叫「得少為足」。什麽叫「得少為足」呢?比方說他成就了四禪,「四禪」我們前面講過「捨念清淨地」,他把前面歡喜的心、快樂的心完全捨掉了,安住在「捨」就是不苦不樂的念頭。這時候他的心可以說是正念分明「不動照了」,四禪的心是最為寂靜,最為明了,他就把這種明了寂靜的心,就臆以為當作證得四果羅漢,是故「妄言證聖」。他不知道這煩惱的顛倒只是暫時的伏住,他以為他是斷惑證真,因為這四禪的相貌是跟阿羅漢的滅盡定的相貌是非常的相似。

但是等到四禪天的果報結束以後,他出現了五種的衰相,這時候他就「毀謗佛陀,毀謗正法」。第一、佛陀是大妄語者,佛陀說世間上有涅槃,那為什麽我證得了涅槃又失掉呢?謗佛。第二、謗法:他說這世間上根本沒有所謂的阿羅漢,證得阿羅漢果應該是不受後有,怎麽阿羅漢死了以後,又招三界的果報呢?原來世間上根本沒有阿羅漢,世間上也沒有真實的涅槃可得。就謗佛、謗法,以此毀謗佛法的過失,就直接墮入阿鼻地獄了。

兩種情況:一種是來自於外境的干擾,一種是來自於你內心的邪見顛倒,到最後的結果只有一個,就是「洗心非正」,在回家的路當中,結果誤入了歧途。

(勸聽許說)『汝應諦聽,吾今為汝,仔細分別。』

你應該要專心的來學習這個五陰魔境,佛陀也會仔細的加以分別解說。

在前面一科我們講到「廣示七趣的差別」,那一段蕅益大師解說,是強調持戒的重要,說「若無出世的妙戒,絕無出世的妙慧」。這一科講的剛好相反,強調智慧的重要,就是「若無中道的妙慧,并失中道的妙戒」。

你可以從這兩科的比對,我們可以知道,聲聞戒在「持戒」跟修「智慧」是各自獨立的,你看持聲聞戒的時候,你不一定要修無常、無我觀,這是兩回事。所以聲聞戒法「戒跟慧」是兩條路,你可以花一段時間專心的持戒,然後再花一段時間來修慧,這是可以的!但是在整個菩薩戒法當中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一段海公說:在整個菩薩的戒法當中,他的身口的持戒跟意業的止觀,永遠都是相輔相成的。倓虛老和尚說:整部《楞嚴經》講「不迷、不取、不動」,不迷就是智慧,不取是禪定,不動就是持戒,這三個是一體,不可分開的。你戒沒有持好,破壞你的智慧,你沒有智慧,你戒也持不好,所以每一條戒都必須要跟止觀能夠配合,這個「戒法」跟「智慧」是相輔相成的。

這一段蕅益大師說:為何佛陀要仔細加以分別呢?因為無聞之過,甚可怖畏。他說沒有去了解整個返妄歸真當中的這些魔境,是非常可怕的。為什麽呢?第一、魔相幽隱難見,因為這個魔的境相是很難分辨的,你的真妄很難分辨的。第二、魔害是深重難堪,一旦受到魔害,那是非常可怕的。後面會說到:你身受魔害,那是根本上的傷害,比破戒還可怕。因為破戒是破其中一條戒,一旦受到魔害的時候,你是全體的起顛倒,根本上的傷害。古人說:寧可千年不悟都沒關係,不可一日著魔。所以佛陀說:「汝應諦聽,吾今為汝,仔細分別。」因為無聞的過失是非常的可怕。

【丁二、時眾佇誨】
這時法會大眾以期待的心,來等待佛陀的教誨。

(經文)『阿難起立,并其會中同有學者,歡喜頂禮,伏聽慈誨。』

在這當中其實是沒有人來請法,佛陀是以大悲心來無問自說。這時阿難尊者跟法會大眾就起立,以歡喜心頂禮佛陀,也以恭敬的心,等待佛陀慈悲的教誨。

【丁三、總別開示】
有關五陰魔境,佛陀先作總相的說明,再作別相的開示,總別兩種的開示。
(分三:戊一、總明魔事之由。戊二、別明境發之相。戊三、結勸欽誨遵修)
【戊一、總明魔事之由】
攏總的說明生起魔事的因由。為什麽好端端的會生起魔境呢?提出理由。
(分二:己一、正明魔動因由。己二、勸誡迷悟得失)

【己一、正明魔動因由】
這一段正式說明,魔境來干擾我們的因由。為什麽一個人修止觀,一定會觸動魔境?是怎麽回事?共有三段,先看第一段把理由講出來:

(生佛體同)『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有漏世界十二類生,
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

佛陀先把心帶回家「先攝用歸體」。講到我們眾生的心性,佛告阿難及諸大眾說「汝等當知」這個「汝等」是所有凡夫跟有學之人。在有漏世界,這是揀別這以下的開示不是無漏,而是有漏。這個「有漏」是什麽意思呢?這個世界的產生,是由煩惱跟業力所創造的,這個世界是指依報,十二類生是指正報。

在有漏的依正二報當中,我們眾生本具的「本覺、本妙、本明」的覺圓心體,這覺悟圓滿的心體,與十方諸佛是無二無別。我們前面講過,一切眾生為什麽都可以做佛呢!主要的理由就是,因為我們本來面目跟諸佛的本來面目是無二無別的。先把體性講出來。

第以下二段就正式說明致魔的因緣。虛空跟世界是怎麼產生的?

(致魔之因)
(妄生空界)『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
生發徧迷,故有空性,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
(總結) 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講出著魔的原因:我們眾生因為一念的妄想。這個妄想是怎麽來的呢?是「迷理為咎」,就是迷真才起妄!本來是沒有妄想,怎麽有妄想呢?因為迷失了我空法空的真如理,而產生了對立,就產生了妄想。在妄想當中就有粗細的兩種差別,從微細來說就是「癡的妄想」跟「愛的妄想」。

這一段圓瑛老法師講得很詳細:他說「無明」跟「妄想」是不一樣。這「無明」是屬於「癡」,無明沒有對錯,說你這個人向外攀緣,向外攀緣不能講是罪業,它只是一個癡而已,他就是不知道一切法是平等的,而虛妄的產生對立產生能所,所以無明基本上是屬於第八識的作用就是三細;一念妄動以後,在平等法界當中虛妄產生能所,而產生了第八識,這「癡」是微細的的八識。那麼這個「妄想」就是比較粗重,是屬於第六意識的愛憎取捨。無明是一種有所得的攀緣心;愛是一種妄想是愛憎取捨的煩惱。總而言之,在迷真以後生起了妄想,有癡愛兩種妄想。

癡產生的相貌:因為有一念的愚癡,這種有所得的心,就把平等的真如切割成一個能所的對立,有一個「能緣的心」與「所緣的境」。所以就把全體的真如,轉成頑虛空之相,就是所謂的「生發徧迷,故有空性」,就是為什麽會有虛空呢?因為我們產生了能所的對立,「有能有所」所以就產生了虛空。

「化迷不息,有世界生」,虛空雖然是有,但虛空是沒有差別相的,在無差別當中又創造了個人的世界差別,比方說你是人道的世界,他是餓鬼道的世界,他是畜生道的世界。這差別相怎麽來的呢?因為有愛取的煩惱,有些人對善法產生愛取,他創造了美好世界;有些人對惡法產生愛取,創造了醜陋痛苦的世界。

由前面的愚癡而創造了虛空,由我們心中的不同愛取,而創造了差別的世界。總而言之,虛空相,世界相,就是一念的妄想之所變現的。

「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這一段是把前面作總結。由前面的道理我們知道,我們每一個人所受用的十方虛空,以及虛空裡面的國土,之所以變成非無漏(就是有漏),為什麽會是一個有漏的世界呢?因為都是我們一念的迷癡,還有「頑」是指愛取,迷癡的妄想跟愛取的妄想之所創造出來的。你有這樣的妄想,你就有這樣的世界出來。你為什麽今生會遇到什麽人?遇到什麽事?跟你前生打什麽妄想是有關係的。

總結:「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當知這無邊的虛空中也包括世界,虛空是生在我們的一念心性當中,就好像一小片的雲霧點綴在太虛空當中,這個虛空只是我們一念心性的水泡,或者是廣大無際天空裡面的一個小雲霧而已,又何況這十方世界又在虛空當中,那就更小。

意思是為什麽會產生魔境,先講出一個道理,就是因為你外在的世界,是你妄想所變現。那麽你現在破壞妄想,你等於是間接在破壞外在的世界,它的意思是這樣。再講一次,你外在的世界怎麽會有?是你妄想變的。你現在對治這個妄想的時候,你外在的世界就開始要消失了。你外在的世界要消失的時候,有些人就不同意,有些人就不同意你這樣做,因為這當中牽涉到共業的問題。(往下看你就知道)

(致魔之因)
(歸元本無)『汝等一人發真歸元,此十方空皆悉銷殞,
云何空中所有國土而不振裂?』

外在的世界是你一念的妄想變現的,所以當你「發真歸元」,你發心要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發心要把你的心從妄想的攀緣心要帶回家的時候,這時候由妄想所變現的十方虛空,十方世界全部要消失,而且這空中所產生的十方世界通通會破壞掉。這地方就有些人就不同意了,因為我們習慣性活在妄想,所以會產生世界,現在你要對治妄想,就等於間接要破壞外在的世界。

正式說明為什麽你在佛堂裡面打坐,他一定要來破壞你,這當中必有原因,因為你干擾到他了。
(魔動之緣)
(定合聖流)『如輩修禪飾三摩地,十方菩薩,
及諸無漏大阿羅漢,心精通脗,當處湛然。』
(諸有壞動)『一切魔王,及諸鬼神,諸凡夫天,見其宮殿無故崩裂,
大地振坼,水陸飛騰,無不驚慴(ㄓㄜ)』
(諸魔不容)『凡夫昏暗,不覺遷訛。彼等咸得五種神通,
唯除漏盡,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
(故來惱亂)『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來惱汝。』


說「如輩修禪」就是我們在佛堂修禪,我們也沒去擾害別人,但這就有個問題;我們用迴光返照,正念真如,這種空假中三觀的智慧,來莊嚴我們一念心性,我們的心跟十方諸佛菩薩,跟那些無漏的大阿羅漢,他們在一念的寂靜心當中是「心精通脗」,我們的心跟佛陀的心是互相脗合。但是我們向外攀緣的時候,每一個人的心不同,「依體起用」各各不同,但「攝用歸體」把心帶回家,我的家跟你的家一定一樣,家只有一個。就在這個家當中「當處湛然」當下清淨而光明,光明而清淨。

你在修《首愣嚴王三昧》的時候,十方諸佛菩薩是非常歡喜你,張開雙手歡迎你回家,但是有些人就不歡喜的,哪些人不歡喜呢?

諸有壞動:一切魔王就是六欲天的波旬,還有這些諸大的鬼神,還有凡夫的諸天,他們看到他的宮殿無緣無故產生了崩裂,就是破壞,乃至於整個大地產生震動,產生了分裂,水中的眾生,陸上的眾生乃至於飛騰空中的眾生都產生了驚怖,因為大地開始振動,宮殿開始破壞。

諸魔不容:在這種情況之下,凡夫是一個昏昧暗鈍的情況,他沒有神通。因為他前面說的,這種宮殿的破壞,大地的振動,這種都是禪定所見的色法、禪定所見,所以凡夫感覺不出來。但是前面說的這些魔王、大力鬼王,這些欲界諸天的天人,他們都有五種的報通,唯除漏盡通,更重要他們都貪戀這三界的果報。所以他怎麽能夠允許你去破壞他的宮殿?去振裂他的大地?這是諸魔所不容。

故來惱亂:這是總結「是故鬼神,及諸天魔魍魎妖精,於三昧時,僉(ㄐㄧㄢ)來惱汝。」在你三昧將要成功的時候,他們都要擾害於你,一方面保護他們的宮殿​​。

這地方我們把為什麽經常會受到魔境的理由說出來。我們分成兩部份來說:
第一、「境隨心轉」,你的心態改變的時候,你這一部分的業力所創造的境開始在動搖,也開始在消滅。為什麽說境隨心轉?比方說,我們這個佛學院有二十個學生,突然間來個大福德大修行者跟我們共住,欸!我們就覺得整個世界的磁場就好很多。就因為業有共業跟別業,別業當然各人循業發現。但是這別業中有共業,所以你看我們在共修中有些人煩惱特別重,其他人會感到那磁場就是很躁動,因為有釋放一種共業的因緣出來。

這就是說,你一個修行人開始在迴光返照了,你要把你這一部份的業抽回來,你的別業當然沒話講,但是問題是這當中有共業,你抽回來的過程當中,這地方就產生問題,就是境隨心轉,你的外境隨你的心在變化。

第二、「正邪不兩立」,這地方有一個理由,參考前面一段經文述說這些魔王是「戀此塵勞,如何令汝摧裂其處?」他們的心情是希望保持原狀,而你要做改變,所以他當然不同意了;他希望這個美好的世界永遠保持下去,你現在要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要把這有漏世界破壞掉,在共業的角度來說,對他們產生一定的傷害。

比如我們一個家庭,是住了四個人,大家都很放逸,每一個人的磁場都往放逸的方向走,大家都覺得好像沒有互相干擾。突然間有一個人想修行,這磁場就不同了,三個人都很放逸,一個人突然想修行,說我也沒干擾你,你們繼續放逸啊!我在隔壁房間打坐。但是那放逸的氣氛就不對了,因為修行釋放出一種正念的氣氛出來。這時候那些魔王就不歡喜了,他肯定要來破壞你。這就是他們為什麽要來干擾修行人的主要原因。所以我們在修行,你一定要同見同行,修行的人不能跟放逸的人在一起。因為你一修行的時候,你創造一個正念的磁場,他創造一個放逸的磁場,這兩個是會互相抵觸的。

佛陀勸誡我們,如果是「迷」有什麽過失,第二個是「悟」有什麽功德。
【己二、勸誡迷悟得失】(分二:庚一、勸悟則成得。庚二、誡迷則成失)
【庚一、勸悟則成得】如果能夠覺悟,我們就能夠成就廣大的功德

(客不成害)『然彼諸魔雖有大怒,彼塵勞內,
汝妙覺中,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
汝如沸湯,彼如堅冰,煖氣漸鄰,不日銷殞,
徒恃神力,但為其客。』

你今想要返妄歸真,對他的宮殿產生了傷害,魔王當然不高興,所以「然彼諸魔雖有大怒」,他看到宮殿即將被振動破壞非常生氣。「彼塵勞內」我們要知道一個道理,雖然他生氣,他的心是在三界的塵勞當中,他還是活在妄想,雖然他修了很多的善業,但是他的本質還是一個塵勞妄想,具足善業的妄想。

第一、「汝妙覺中」雖然我沒有修什麽善業,但是我在迴光返照,我的心是跟十方諸佛同樣的妙覺心性,即便我沒有資糧,但是重點我的本質還是在妙覺心性當中。這兩個人是不同路線的,一個是生滅心,一個是常住真心。所以他要來干擾你,就像「如風吹光」風去吹光,風跟光根本就沒有什麽關係不會交集;「如刀斷水,了不相觸」你走你的,我走我的。

第二、就是邪不勝正「汝如沸湯,彼如堅冰」。我們在正念真如的時候,真如是一種正氣就像一個沸騰的熱湯,而對方是貪戀三界就像一個冰塊,「煖氣漸鄰,不日銷殞」;冰塊一旦接觸到熱的湯,它自然就消融失掉,雖然他「徒恃神力」有很多的神通,過去有布施持戒的福報力,「但為其客」他畢竟是安住在「客」,他是一個生滅心,不是安住在常住的真心主人。

這地方說出兩個道理:第一個、你跟他是沒有關係的,他是風,你是光,各走各的。第二、他是邪,你是正,邪不勝正。這兩個道理你要懂。

那為什麽邪不勝正,還是有些人被五陰魔境所破壞呢?講出理由:

(迷亂由主)『成就破亂,由汝心中五陰主人,主人若迷,客得其便。』

一個人修三昧會被破壞,因為我們的主人不在當家,主人一旦迷惑,這客人就來偷東西了。理論上說客人是不能偷東西的,但這個主人睡著了,睡著他就來偷你了。

所以為什麽邪不勝正,那為什麽為邪氣所侵呢?
蕅益大師說:那是因為你正氣不足!你自己要動,你仁者心動!那當然就被他轉去了,其實他是不能干擾你的,你不必去對治魔王,他自然會消失掉,因為你是熱水,他是冰塊,他來靠近你,他自然就消融失掉了,但是你心一動,那就入迷了!所以說「主人若迷,客得其便」就是我們自己擾亂自己。

(悟必超勝)『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
陰銷入明,則彼群邪咸受幽氣,明能破暗,
近自銷殞,如何敢留擾亂禪定?』

我們一旦會有遇到魔境,表示你突然間打妄想,突然間一時的失念,這個魔才有機可乘,他乘隙而入。這時候你要馬上把功夫又提起來「迴光返照」,趕快把心拉回來,安住在所緣境「正念真如」。只要能夠覺悟這都是一念的妄想妄境,不要產生迷惑顛倒,魔境是不能干擾你的。

為什麽呢?因為「陰銷入明」。這個五陰的魔境,一旦入了我們一念心性的光明當中,這種邪惡之氣本來都是屬於幽暗之氣所成;而我們在修行真如,是一種光明的智慧,光明能夠破除黑暗,所以一旦他靠近你,他自然會消失掉,他怎麽能夠一直停留在你的身邊,去擾亂你的禪定呢!

這一段的意思就是說:其實是你自己擾亂你自己,你自己自亂陣腳。你不應該說別人干擾你,他只是個助緣,他現出一個影像給你看,你自己動了!你自己有選擇權的,擾亂不擾亂歸他!動不動歸我嘛!這兩個本來是兩條路的嘛!他現一個境給你看,你也可以選擇「不迷、不取、不動」,關鍵在這地方。

【庚二、誡迷則成失】

(迷則成失)『若不明悟,被陰所迷,則汝阿難,必為魔子,成就魔人。』
(較量淺深)
(墮婬害淺)『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儀,
八萬行中,祇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
(墮魔害深)『此乃隳(ㄏㄨㄟ)汝寶覺全身,如宰臣家,
忽逢籍沒,宛轉零落,無可哀救。

迷則成失:假設我們不能夠如實的安住在一念心性,然後五陰變出很多的色、很多的影像,給你很多的感受,突然間感到很快樂的感受或很痛苦的感受,產生很多的想像。然後你就跟著這個虛妄感受、想像而轉,被五陰魔境所迷惑,到最後「必為魔子,成就魔人」。我們就失去正知正見,雖然我們當前也繼續​​打坐、繼續拜佛、持咒,但是你所做的都是魔業,來生就變成魔人,因為你的本質已經被破壞了。以下講出一個對比…

(較量淺深)
墮婬害淺:「如摩登伽,殊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儀」就好像摩登伽,摩登伽是一個很卑劣的人,但是她依止這仙梵天的咒來破壞你的律儀。「八萬行中,祇毀一戒,心清淨故,尚未淪溺。」在海公的判教是說,阿難尊者是犯到僧殘,但是沒有破根本,在八萬行中,只是犯到跟女人相觸的僧殘,但是他內心當中還是正念分明,沒有起顛倒,他還是憶念「如來大慈,寧不救我」所以沒有毀犯整個根本重戒。

摩登伽對阿難的傷害頂多是在八萬行中,只是毀掉其中一個行,因他根本的心清淨正見,尚未淪溺。所以破戒的可怕相對著魔來說,還是比較輕微,因為八萬行中只毀一戒,內心還是清淨,還沒有真實完全的淪溺。但是著魔就不同了…

墮魔害深:「此乃隳(ㄏㄨㄟ)汝寶覺全身」,五陰魔境它「隳」就是​​破壞你整個法身慧命,破壞你整個菩提心。講一個譬喻:大臣得罪了天子,遭遇「忽逢籍沒」就是被奪取他的官位,沒收他的財產,消除他的貴族地位,而降為平民。最後的結果是「宛轉零落,無可哀救」無處可去。沒有人可以救拔你,因為得罪了天子,如果是微小的過失還沒關係,得罪天子那就沒了。

這地方的意思就是說,修行當中有些影響不是很大的,有些是很嚴重的,一點都不能出差錯,你一出差錯就完了!比方說著魔這件事情,你沒有第二次機會了。我們過去也說過,一個人可以起煩惱,不能起顛倒。有些人偶爾發發脾氣,亂不了,回去懺悔就好了;你喜歡貪吃東西,吃完以後好好的懺悔。這地方有沒有過失?當然有過失,但是不影響你根本的菩提心,不影響你根本的正知見,只是皮肉之傷。但是著魔可不是這件事情,它直接侵入到你的骨髓,改變你破壞你的菩薩種性,轉變成魔種性,它那個傷害的病毒是傷害到你的根本,這可不能開玩笑的!

所以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諸位你大概修止觀都會知道,你要修「正念」,你還要修一個「正知」。這個「正知」就是經常保持覺照,心常覺照不隨妄轉,正知就好像巡邏隊一樣,觀察一下你現在處在什麽狀態。宗喀巴大師說:「正念」就好像調伏狂象,你拿一個繩子要把象往前拉,不能念要它念!不能專要它專!「正念」就是把你的心不斷的往前走;「正知」就是旁邊要有一個人看守著這隻象,有沒有隨順你,象就是我們的妄想,牠是不是有隨順你所指導的在走,旁邊要有一個「正知」保持心常覺照,不隨妄轉。

當然你要不修行,什麽事都沒有,你平常就是做一些慈善事業,這些魔境當然都沒有,因為你根本都沒有改變外境。這個地方就是說,你的心開始改變了,那就很可怕了!因為你心態一改變,你整個外境開始動搖,那跟你有共業的眾生,他就不高興了。他有神通力,他感受得到你開始改變了,那他就不會放過你。他不會放過你,但是你也不要害怕,因為他畢竟是屬於妄想的相貌。

佛陀的意思就是要你不要對治它,他告訴你「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佛陀沒有要你對治,當然要是很厲害,你可持呪,重點是你不能迷惑。所以我們要保持「正念」跟「正知」兩種情況。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3
39:35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15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15《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

第115.大佛頂首楞嚴經卷9。示阿修羅趣。勸真修除三惑。

示修羅趣。經文: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復有四種阿修羅類。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鄰於日月。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有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遊虛空,暮歸水宿。此阿修羅因溼氣有,畜生趣攝。

結示七趣迷妄,結成妄果本空。經文: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虛妄,更無根緒。

重示妄因顛倒。經文:
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真淨,皆由隨順殺盜婬故。反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婬。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

舉悟勸修,正舉悟境。經文:
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尚無不殺不偷不婬,云何更隨殺盜婬事?

結勸真修。經文:
阿難!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定處。自妄發生,生妄無因,無可尋究。汝勗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氣不滅,落於魔道。雖欲除妄,倍加虛偽,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借無聞比丘為語端,而備明五陰魔境.經文: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床攬七寶几,迴紫金山,再來凭倚。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汝等有學緣覺聲聞,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已說真修行法。

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毘婆舍那微細魔事,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或汝陰魔,或復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15.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示阿修羅趣。勸真修除三惑。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57頁。【己七、示修羅趣】

本經的修學重點我們把它歸納起來,簡單的講就是要「破妄顯真」,破除我們的無明妄想,開顯真實的心性。這當中從經文上來看,佛陀是以「顯真」為正行,也就是說在面對我們的身心世界,五蘊諸法的時候,首先你遇到狀況,第一件事情是「把心帶回家」。你一定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用空假中三觀的智慧來照我們一念心性,所謂的「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先把我們這一念心性的整個體性先開顯出來,然後在那個地方安住,所以「正念真如」等於是開顯心性。開顯心性以後接下來就是要「破妄」,這個「妄」在本經的整個內涵說是有粗細的差別,第一個粗顯的妄想就是殺盜婬妄的煩惱,這部份我們是用嚴持四重的戒法來加以對治。第二個妄就是比較微細的,就是有所得的攀緣心,那無明的妄動,這一部份就持呪,持《愣嚴神呪》來息滅我們這種攀緣的無明擾動。

所以本經是以「正念真如」的理觀為正行,以持戒誦咒事修來破妄當作助行。這個正助雙行來達到我們「破妄顯真,轉凡成聖」的效果。

【己七、示修羅趣】
這一科是佛陀講到七趣的差別因果的最後一科,這一段是如來顯示阿修羅法界的因相跟果相。阿修羅翻成中文叫非天,這一類眾生他是有天的福報,他就在因地的時候修很多的善業,但是他沒有天的福德,他缺乏成就天的善念,他修福報但內心當中有瞋恚、忌妒的煩惱在活動,所以招感了阿修羅法界。

(標名列數)『 復次阿難!是三界中,復有四種阿修羅類。』

在此三界當中,這一段古德解釋說,這「三界」其實只有欲界才有阿修羅,這個色界與無色界是沒有阿修羅的。因為瞋心是破壞禪定的,貪煩惱不破壞禪定,你在修禪定的時候,生起那殊勝的三昧樂,你愛著三昧樂不障礙你禪定;但是你瞋心起活動,你禪定就破壞了,所以阿修羅法界只有欲界才有。這當中隨其福德的淺深,有四種阿修羅的差別。以下各別說明這四種的相貌:

(卵生鬼攝)『若於鬼道,以護法力,乘通入空,
此阿修羅,從卵而生,鬼趣所攝。』

因相:「若於鬼道,以護法力」說這個眾生過去生是從鬼道中而來。他在鬼道中有什麽樣的善法呢?有護持正法的功德,他有這種護持別人去修學正法的功德。

果相:「成通入空」在因地當中有護持正法的善業,所以他的果報體就有「通」就是五通。這地方特別指出他的神足通,能夠上昇於虛空當中,在虛空界而安住。這是講到他的果報,有這種殊勝的相貌。

這一類的阿修羅是從卵生,他還屬於鬼趣所攝,也就是說他從鬼道中來,還是屬於鬼道,這是鬼類的阿修羅。

(胎生人攝)『若於天中,降德貶墜,其所卜居,鄰於日月,
此阿修羅,從胎而出,人趣所攝。』

因地:「若於天中,降德貶墜」,這二種是屬於人道的阿修羅,他過去生是從什麽地方而來呢?是從天中而來,他過去是修上品十善,但是他在做天人的時候「降德貶墜」,他的德行有所虧損。我們都知道諸天,你看欲界天他是以少欲知足為他的德行,色界是以清淨的梵行為他的德行。這個阿修羅他曾經是修上品的五戒十善生到天上去,但是他有稍稍的放縱他的情慾,或者是梵行有所虧損,他就被貶降到阿修羅法界去了。

果報:「其所卜居,鄰於日月」,他居住在這個卜居,就是他居住的處所,是相鄰於日月當中,也就是在須彌山的半山腰,也就是在四天王宮殿的附近。

這一類是從胎而生,是人道所攝。古德說為什麽把他判作人道?因為他內心的情感慾望跟人類相同。一般的人類沒有住那麽高的,住到須彌山。因為他是:一者他胎生,二者他內心的情慾相同於人,因為諸天的情慾是比較淡薄,他的情慾比天還粗重,所以只好判作是人類。

(化生天攝)『有修羅王,執持世界,力洞無畏,
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
此阿修羅,因變化有,天趣所攝。』

天趣所攝:有一種是阿修羅王,他的善業是特別的強,上品的五戒十善。他的果報體能夠執持整個世界,而且用手能夠遮住整個日月的光明,況且他是神通廣大能夠無所畏懼。

怎麽說神通廣大無所畏懼呢?「能與梵王及天帝釋、四天爭權。」欲界的主宰權是在帝釋天,帝釋天他有他的將軍,四大天王做他的外臣,來保護執行帝釋天的整個政策。阿修羅王他是經常要跟天帝去爭欲界的主導權,所以他就跟四天王打,四天王打不過就跟天帝報告;天帝跟他打有時候天帝也打不過,這時候天帝只好向大梵天王來乞求。大梵天王就告訴帝釋說:你要誦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你才有辦法調伏他。後來天帝就誦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就調伏了阿修羅王。阿修羅王是有大威德的,此阿修羅王因變化有,屬於化生,他是屬於天趣所攝。因為他的福德力最大,雙手能夠遮日,搖動忉利天的天宮。

(濕生畜攝)『 阿難!別有一分下劣修羅,
生大海心,沈水穴口,旦遊虛空,暮歸水宿,
此阿修羅,因濕氣有,畜生趣攝。』

這是最下劣的,這一部份福德最淺薄的,他出生在大海的中心點,而且他能夠在晚上要睡覺的時候下沉到海水的出入口,白天他遊於虛空之上。在虛空上幹什麽呢?供阿修羅王驅使。晚上就沉到海水的深處來休息,這一類的阿修羅是屬於濕氣所有,是屬於畜生趣所收攝。

阿修羅的相貌都是有一點善業,但是他的好勝心重,鬥爭心強,可分成四種。這四種古德說,天類的阿修羅是屬於阿修羅的國王這一類,人道的修羅是屬於大臣,鬼道的修羅是屬於人民,畜生道就像是奴僕一樣,供阿修羅王驅使的奴僕。所以阿修羅簡單的講是有福無德。

蕅益大師的註解,他把「有福無德」講得比較詳細,他說這一類的人,你也不能說他完全沒有德行;也就是說他過去曾經布施或者持戒,修種種的善法,當然他修善法他肯定要有善念,但是他善念當中夾雜惡念。蕅益大師說:這是夾雜惡念,夾雜了瞋恚、嫉妒的惡念就招感阿修羅果報,不是他完全沒有善念,不是這個意思!善念中夾雜惡念,但是因為惡念的勢力強大,所以把他引導到阿修羅法界去。這一類是屬於阿修羅所收攝。

【戊三、結示勸修】
這一段是把前面整個七趣的因果作總結,勸勉我們好好的破妄顯真,來修學《首楞嚴王三昧》。
(分二:己一、結示迷妄。己二、舉悟勸修。)

【己一、結示迷妄】
佛陀先總結整個七趣的因果是怎麽有的呢?就是我們眾生一念的妄想所變現出來,說「迷真起妄」。
(分二:庚一、結成妄果本空。庚二、重示妄因顛倒。)

【庚一、結成妄果本空】
結示整個七趣的果報,他的本性是空寂的,他只就是一念的假相而已。

(依妄而成)『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
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
皆是昏沉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

這一段是說明七趣的因果,它的相貌是怎麽回事?
如是以上的地獄、餓鬼、畜生,還有人道、仙趣、天道以及修羅,如果我們精研,很深入的研究這七趣的果報相,到底這個相貌是怎麽回事呢?其實就是我們眾生,在因地的時候一念的昏迷,沉溺於諸有為之相。就在我們一念的妄動以後,追求外在的有為之相,依止這一念的妄想而受生,也依止這一念妄想去造業而去受果報。所以說這果報體不是上帝給我們的,也不是本來就有的,只就是我們一念昏沉的有為相的妄想所造作出來。

(本無所有)『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
元無所著,但一虛妄,更無根緒。』

在我們這一念本具的本妙、本圓、本明,這個無作的本心,這無為的本具心性的體性當中,就像空中的華,它本來就沒有一個處所。也就是說,這虛空的華你從什麽地方而來呢?你不能說它從虛空而來,因為虛空本來就沒有華,所以它沒有一個處所,它只就是一念的妄想所捏造出來的,根本就沒有一個真實的根源可得。

這地方的意思就是說:七趣的果報是本無所有。「本無所有」的意思不是說完全沒有,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虛妄的存在,虛妄的存在簡單的講就像我們說空中有華。空中到底有沒有華?當然就因人而異,因為你眼睛有毛病你就看到空中有華,一個健康的人就當然看到空中是沒有華。從虛空的角度它到底有沒有華?它本來是沒有華,但是我們眼睛有毛病就看到華了。這地方就正式說明,前面經文所說的整個七趣的果報是「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只就是一念的妄想之所變現。

我們在了生死這觀念很重要,你要知道「本來沒有生死」,你才有辦法了生死。如果你心中一直認為本來是有生死,那你的生死就沒辦法了了。夏蓮居老居士臨命終的時候,他講一個偈誦說「生本無可戀」這個三界已經沒有什麽好貪戀了,「死亦何須厭」死亡也沒什麽好厭惡的;他說 「生本無可戀,死亦何須厭;本來無生死,生死由心現。」你就是一念的妄想,那現在這個妄想被我破壞了,那當然本來就是「清淨本然,週徧法界」。

這地方正是佛陀所說的,在我們本妙、本明、本圓的無作妙心當中,是一個空中之華,是原無所著。這地方是把七趣的果報作總結。

【庚二、重示妄因顛倒】

前面講到果報是本空。這地方講因地,說是本空,那為什麽會有呢?只就是我們眾生一念顛倒的心所變現出來。

(迷真起妄)『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
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真淨。』
(輾轉相續)『皆由隨順殺盜婬故,反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婬,
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

迷真起妄:這些七趣的眾生,他為什麽會啟動他的生死輪迴呢?為什麽十方諸佛菩薩同樣一念心,他的心不會出現這個生死輪迴?因為我們凡夫眾生是「不識本心」。我們沒有真實的去觀照我們一念心性,也就沒有安住在一念心性,而迷真起妄,向外攀緣。所以就依止一念的妄想而造業,也依止一念的妄想而輪迴七趣,所以經過無量劫的時間,不得真實的清淨。這地方是講到妄想的生起,關鍵點是「不識本心」。

輾轉相續:「皆由隨順殺盜婬故」這地方是講到三惡道,三惡道是我們一念的妄想是隨順於殺盜婬妄的妄想;另外一種是「反此三種」,就是無殺盜婬三種妄想,這是講到三善道。就是不管是三惡道的眾生或者三善道的眾生,其實都是「不識本心」。只就是說有殺盜婬妄念頭的叫做鬼道,而沒有殺盜婬妄的叫天趣。所以有殺盜婬妄跟沒有殺盜婬妄,彼此互相的傾奪,而生起了三界輪迴輾轉的體性力量。這是說明三界的因地,就是我們一念的顛倒妄想。

蕅益大師他在《靈峰宗論》有一段開示說「宇宙無非旅泊,而旅宇內者,畢竟是甚麽人?」我們在三界當中!一下子到天上去,一下子到人間,一下子到三惡道去,就好像在旅行一樣,今天到台北,明天到高雄,叫旅泊。泊宇中者,究竟是甚麽人?流轉三界中,是誰在流轉呢?說我在流轉。那當然不對啊!因為沒有一個我。三界流轉當中,這個人到天上去了,這個人到地獄去了,那到底那個流轉的是誰?

蕅益大師就叫你要去參這個問題「流轉三界中,那是誰在流轉?」其實就是一念的妄想在流轉。哪有個「我」呢?就是你那個妄想停止了,啪!整個妄想就沒有,所以「夢裡明明有六趣,醒後空空無大千。」

所以有一天我們到了極樂世界,在阿彌陀佛的加持之下,一​​念的迴光返照,華開見佛悟無生的時候,把一念的妄想破壞了以後,迴觀我們過去,根本就沒有三界輪迴就是一場夢境而已。就是那個夢,妄想一直相續,然後那個妄想有時候跟殺盜婬妄相應,變現了三惡道果報,有時候這個妄想跟無殺、無盜、無妄相應,變現了天的果報。等到那時你醒過來的時候,欸!根本就沒有三界的果報,「醒後空空無大千」。

這觀念就是說生死輪迴問題就在你心中那一念妄想,關鍵點在這個地方,就是本經說的「不識本心,而受此輪迴。」我們真實的沒有安住在一念心性,而虛妄的受到這個輪迴。

【己二、舉悟勸修】
前面都是講到虛妄相、顛倒相。這以下說那應該怎麽辦呢?怎麽去修行對治呢?應該要覺悟真如理才可以去消滅這種種的虛妄相。

(分二:庚一、正舉悟境。庚二、結勸真修)
【庚一、正舉悟境】正式的舉出我們所應該覺悟的​​所觀境。

(經文)『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
尚無不殺不偷不婬,云何更隨殺盜婬事?』

假設我們能夠真實的去啟發三摩提就是《真如三昧》或者《首愣嚴王三昧》。這一念心真實的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去觀察本妙、本常、本寂的一念心性,所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心性。這時候「有」殺盜婬妄的妄想,「無」無殺盜婬妄的妄想,這兩種對立的善念跟惡念通通遠離。有殺盜婬妄我們叫惡念,無殺盜婬妄叫善念,這兩種善念惡念的執著都消滅了,乃至於「無二亦滅」;乃至於我們要遠離這兩種善惡念的那能對治的智慧也不可得。就是《心經》說的:用智慧來斷煩惱,到最後「無智亦無得」,能觀的智也要捨掉。所以在一念清淨本然,周徧法界的心性當中,尚無不殺不盜不婬的善念可得,哪裡還有殺盜婬妄的惡念存在呢?

這地方的意思就是說,你的心態是很重要,簡單講你不是修善法就能夠了生死,不是這個意思,你要覺悟啊!惡法不可得,善法也不可執取。當然我們要修善,但是你不能執著,就是把修善當作一個啟發心性的一個過程,不是說你要執著那個善法,而是假借修善來開顯你的自性。這地方就是你不能執著惡法,也不可執著善法,這是講,一念心性是「不迷、不取、不動」。

【庚二、結勸真修】

(妄本無因 )『阿難!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
眾私同分非無定處,自妄發生,生妄無因,無可尋究。』

我們都知道生死是由妄想所變現,妄想是從什麽地方而來呢?
佛陀答說,假設我們在初用功的時候,不能斷除殺盜婬這三種的罪業,不能斷除就是隨順它,隨順殺盜婬的妄想而走,「各各有私」就各自造作各自的殺盜婬的罪業,這是講因地上「因各各私」。

在果地上就「眾私同分」;這個「眾」就是他的共業,「私」就是別業。在共業跟別業的引導之下「非無定處」,這「非無定處」就是有一定的處所。比方說,我們同造地獄的業就同生到地獄去,同造人道之業就同生人道。在整個別業當中,同一個人道,也各各不同,這是講「眾私同分,非無定處」。

總而言之,就是一念的妄想之所發生,所生的妄想其實根本就不存在的,「無可尋究」你不可能去找到它的處所。經典講無明,都是講「無始無明」沒有開始的。無明是從什麽地方而來,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它根本就是一個不存在的東西,你怎麽說它從什麽地方而來?這個東西要有實體,就有一個時間相空間相;它根本就沒有實體,沒有實體的東西當然沒有時間沒有處所。那只就是我們在迷的時候感覺上有,你覺悟了就沒有,說「達妄本空,知真本有」的意思。這就是說虛妄是沒有根源的,但雖然沒有根源,在事修上也要對治。

(不除必墮)『汝勗(ㄒㄩ)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三惑,
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氣不滅,落於魔道。』

前面是偏重在顯真,就是要我們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從一念心性的觀察是本來無一物的。這一段是強調事修的破妄。

「汝勗修行」這個「勗」就是勸勉。我們應該要好好的修行,而且要追求無上菩提,這當中你一定要去對治如夢如幻的殺盜婬的這三種煩惱。因為如果不對治殺盜婬這三種煩惱,縱使修得禪定而成就五種神通,那還是世間的一種生滅的作用,內心的貪瞋癡習氣不除,只是成就禪定,到最後落入天魔外道之中。因根本是虛妄,以這個虛妄之心所得到的果報,當然也是虛妄。

前面是偏重在顯真,這地方是強調除妄。

(妄中增妄)『雖欲除妄,倍加虛偽,如來說為可哀憐者。
汝妄自造,非菩提咎。』

雖欲修行消除妄想,你要站在真實的心來除妄想,假設你依止妄想心來除妄那就糟糕了。假設我們今天不識本心,依止有所得心,依止妄想來對治妄想;心起煩惱用另外一個妄想來對治妄想,這樣的結果「倍加虛偽」依妄斷妄更加虛妄,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這都是妄想所造作,其實不是我們一念的清淨菩提心的過失,菩提心本來沒有過失的,這跟菩提心沒有關係的,是妄想去造作,妄想變現出來的。

(總結)
(判決邪正)『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講到這一段是整部經文修學的一個總結,後面接下來是講修行的對治。到這個地方本經的理論修行方法作總結。

「作是說者」也就是說,你修行當中以開顯心性為正行,要以本經『大乘的止觀』,你修行之前你一定要大開圓解,否則你修行都不算數,智者大師說這叫「緣修」,你是跟三寶結結緣。

所以首先你要知道,你要能夠真實的體達你本具的心性,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修行,你修行的依止處是很重要,第一、「顯真」。第二、在事相上你還得「破妄」,你要用如夢如幻的持戒,來對治如夢如幻的殺盜婬妄的妄想,你也要用如夢如幻的咒語,來對治如夢如幻的顛倒與攀緣。

假設你是以顯真為正行,以理觀為正行,以持戒持咒的事修為助行,這是大乘的正說。假設你說不必正念真如,或者不必對治殺盜婬妄,這個都是魔說。或者執理廢事,或者執事昧理,這都是魔王所宣說的。

本經講到個地方,佛陀等於作總結,你以「正念真如」為正行,依理觀為正行,以「持戒、持咒」來當助行,理觀不礙事修,事修不礙理觀,這是整個大乘圓頓止觀的正說。到這一段等於佛陀把整個《首愣嚴經》怎麽樣破妄顯真都講過了。

這是蕅益大師正宗分的最後一段。
【乙六、借無聞比丘為語端而備明五陰魔境】

這個「借」就是如來假借無聞比丘為語端;其實無聞比丘也不是完全無聞,就是他對佛法的了解沒有很深入,把四禪當作四果。以四禪當四果的顛倒, 佛陀以這樣的一個例子來當作一個發語的開​​端,詳細說明五十種陰魔的差別境界。

前面是講到修行的方法,這以下講到修行過程當中,你要知道如何判別魔境。
(分二:丙一、正明禪境。丙二、更斷餘疑。)
【丙一、正明禪境】正式的說明,在禪觀當中有五十種陰魔的境界之相。
(分三:丁一、結前生後。丁二、時眾佇誨。丁三、總別開示。)
【丁一、結前生後】結束前面的文字,生起後面的文字。

(將罷迴告)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於師子牀,攬七寶几,迴紫金山,再來凭倚。
 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汝等有學緣覺聲聞,
 今日迴心趣大菩提無上妙覺,吾今已說真修行法。』

「即時如來將罷法座」,到前面的文,佛陀把整部的《首愣嚴經》修行的理論方法過程全部講過了,他認為已經是講圓滿了,而即將要結束法會而要離開法座,他就在師子座上,佛陀所說的法是無所畏懼就像師子,「 攬七寶几」就是茶几,講桌旁邊放茶杯、毛巾的小茶几。因為這茶几是非常的珍貴,所以叫做七寶所成的茶几;「攬七寶几」的意思就是說,佛陀準備要下坐,「攬」就是扶住小茶几準備要下座了。突然間!「迴紫金山,再來凭倚。」佛陀已經做出了要下座的動作,突然間又迴轉過身來,「紫金山」就是佛陀的身體紫金山色。這時後「凭倚」又靠著法座,佛陀覺得有一件事沒有交代,又回過頭來。

普告大眾及阿難言:汝等這些有學緣覺聲聞,你們今日都已經捨棄小乘之心,而趣向無上菩提妙覺。我也已經宣說了整個出離生死的修行法要,就是第一個「顯真」:你一定要先找到你的本來面目,真實的心性,依止一念心性,稱性起修,斷惡修善度眾生,來破除虛妄。

這個「顯真」已經說了,但是什麽東西還沒有講呢?

(總標魔害)『汝猶未識修奢摩他、毘婆舍那微細魔事,
魔境現前,汝不能識,洗心非正,落於邪見』

但是你到現在還不能夠了知,在修習奢摩他是「止」、毘婆舍那就是「大乘圓頓止觀」,在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過程當中,有一些微細的魔事。假設你對於五陰魔境現前的時候,而不能如實了知,到最後的結果就是「洗心非正」;這個「洗心」就是我們依止正念真如的時候,「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慢慢的在洗除消滅心中的妄想的污垢,叫「洗心」;但是「非正」就是說在過程當中卻為五陰魔境之所迷惑。本來在洗心的過程當中,結果為五陰魔境之所誤導。說我今天本來要回家,我家在東邊,結果走到一半的時候,突然間看到一個人,他說這個地方不是家,我帶你到另外一個地方去,結果你跑到西邊去了,這就叫「洗心非正」;就是你本來要洗心,結果過程當中被五陰的假相之所誤導,結果「落於邪見」變成天魔外道。

蕅益大師說這段經文是很特別,因為前面的六科,都是阿難尊者提出問題,佛陀才回答,而這一科五陰魔境,其實沒有人能夠提問。因為那時候大家都以為講完了,連佛陀都本來要下座了。為什麽這種情況沒有人能夠問呢?無問自說呢?

蕅益大師說:因為五陰魔境甚深難明。你在迴光返照的時候,因為我們過去是習慣隨順妄想,突然間你現在的心不是隨順妄想,而是開始逆生死流。這時候真妄交攻,你會把你過去的顛倒妄想逼出來;當然每一個人的妄想是不一樣,因為每一個人的煩惱粗重不同,所以所顯現的五陰魔境也就各各不同。

既然五陰魔境甚深難明,而且又非常的重要,就影響到你整個過程,是不是能夠真實的走到底,或者是中間產生偏差,它的確是非常重要,所以佛陀只好無問自說。

從這一段經文可以看得出來,五陰魔境是沒有一個人可以問的!

(略陳魔相)
『或汝陰魔,或複天魔,或著鬼神,或遭魑魅,心中不明,認賊為子。
 又復於中,得少為足,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
 天報已畢,衰相現前,謗阿羅漢身遭後有,墮阿鼻獄。』

這地方是簡略的把修學過程當中的五陰魔相說明。
(分二小段,一個是外魔,一個是內魔。)

外魔:「或汝陰魔」就是五十種的五陰魔,即色受想行識各有十種,總共五十種陰魔。「或複天魔」天魔是六欲天的天王「波旬」。「或著鬼神」我們一般最多就是這鬼神魔(它後面會講到),鬼神有兩種,有一種是你剛好在修行當中去干擾到他,他要來傷害你,這是第一種。第二種你過去跟他有共業,可能你過去有欠他什麽因緣,這時候你要出離,他當然就放不過你,這是鬼神魔。「或遭魑魅」就是狐狸精變化成人來迷惑你,破壞你的戒體,產生種種的傷害。假設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不能​​夠好好的加以判斷,就「認賊為子」。

當然身為鬼神他要出來,他不是現鬼神身的,不是這個意思!他現出一些迷惑的境來誘惑你。假設我們今天產生了攀緣「有所得」,那這時候你就心隨境轉,到最後就是「洗心非正」。這地方講到外魔的傷害,它的意思就是說「色不迷人人自迷」,五陰魔境其實不能夠真正的迷惑我們,你要能夠清楚判斷,它就不能迷惑你。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3
45:23
comments
No Rating

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14集 淨土教觀學苑

第114《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

第114.大佛頂首楞嚴經卷9.示天趣,明不還五天及無色界四空天相。

明不還五天。經文:
1.阿難!苦樂兩滅,鬥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
2.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3.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象一切沉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
4.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
5.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麤人所不能見。

總結其名。經文:
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無色界﹕簡去迴心不入。經文: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迴心大阿羅漢。

別明四空天相。經文:
1.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2.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3.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4.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更判凡聖二類。經文:
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總辨王民不同。經文: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彼之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地,漸次增進,迴向聖倫所修行路。

結成無色名目。經文:
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無業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總結虛妄。經文:
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中間妄隨七趣沉溺,補特伽羅,各從其類。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14.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示天趣:明不還五天及無色界四空天相。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55頁。【子二、明不還五天】

這地方講到的是四禪諸天的相貌,四禪的共同點他內心的狀態,就是「捨念清淨地」。在一念的禪定當中他的苦樂二心「俱時頓捨」,他既不要快樂也不要痛苦,超越苦樂的感受,他就是一念的捨心陪伴他的禪定,所以產生廣大的福德而得大自在。

看經典上佛陀的意思,佛陀是讚歎四禪,在有為的心態當中,四禪是最為殊勝。第一、他不動,他不為苦樂所擾動。第二、照了。四空定也是不動啊?但四空定他的明了性薄弱,古德說這個四空定為三昧酒所醉,入了四空定就像喝醉酒一樣,那沒辦法修觀,就是定太強。四禪他的禪定入了剛剛好,沒有四空定那麽深,又沒有苦樂喜悅的干擾。所以他四禪的捨心,是正念分明,不動照了,是最為殊勝。

我們前面講到,凡夫的捨念跟外道的捨念,這以下我們講到聖人的捨念,他的相貌是怎麽樣,總共是有五天,發明三果聖人,他那一念的捨念是什麽相貌?

【別示五不還天】

(無煩天)
(經文)『阿難!苦樂兩滅,鬥心不交,如是一類,名無煩天。』

這個「苦樂兩滅」正是說明這捨念的相貌,他因為捨心的堅定,對於苦受跟樂受在心中完全消失,他不管遇到什麽境界,他也沒有痛苦也沒有快樂。「鬥心不交」這個「不交」就是不再生起。這「鬥心」是什麽意思呢?就是我們追求快樂跟痛苦的心,他不再生起,而且他也不再追求。也就是說他離開了苦樂,他完全沒有後悔的心。這個「鬥心」古德說因為我們凡夫厭惡苦惱追求安樂,所以心中有所爭鬥,我們看到痛苦會要排斥,看到安樂想要追求,這就是鬥心。他那一念捨心,在整個無煩天當中已經生起。

這地方值得我們注意就是說,凡夫的捨心是靠禪定來攝持的,而聖人的捨心除了禪定以外,多了一個我空的智慧。他能夠知道在捨心當中,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我;凡夫的捨​​心當中有一個自我意識,就是「我」不捨心,還有那個我在,聖人的捨心是我空的相應。這無煩天內心沒有煩惱的擾動,特別的清涼。

(無熱天)
(經文)『機括獨行,研交無地,如是一類,名無熱天。』

這個「機括」就是心中的發散。把念頭放出去叫「機」,這「括」就是把念頭收回來,他的念頭收發自如,唯一無二;也就是他的內心當中不管是去攀緣什麽境界,或者他把心收回來,他的念頭就是唯一捨心,沒有其他的念頭。所以「研交無地」就是說,他的心跟境之間的交接之處已經完全空亡,就是心境雙亡,連一念捨心的執取也沒有了,叫無熱天。

無煩跟無熱,我們說比較粗重的煩惱叫做「煩」,比較微細的煩惱叫做「熱」。前面是調伏粗的煩惱,這個地方把微細的煩惱也調伏。他那個捨心被我空智慧的加持,更加的堅定,他連捨心也不執取,連捨心也捨掉了。

(善見天)
(經文)『十方世界妙見圓澄,更無塵像一切沉垢,如是一類,名善見天。』

這地方是讚歎他那一念捨心,所生起的種種廣大的妙用,說這「十方世界,妙見圓澄」;這個「十方世界」指的是整個大千世界,因為三果聖人由於他的捨心跟禪定的轉深,而產生一個廣大的天眼通,所以他能夠照了十方世界。但這地方的天眼通值得我們注意就是說,前面的天眼通是報通,這地方是修來的,是依止禪定智慧所修來,所以他的天眼通特別殊勝,不是前面的報通。

這裡就形容他天眼通是什麽相貌:「更無塵像,一切沉垢」是說三果的聖人在善見天當中,他在照了整個大千世界的時候「更無塵相」;他對外能夠圓滿照見外在的境緣而無有障礙,觀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菴摩羅果,看得清清楚楚,沒有種種的塵相來障礙他,連一個灰塵都不能障礙他。「一切沉垢」是講對內,他已經完全調伏內心的這種粗重的煩惱的障礙,如是一類,名「善見天」。他對外能夠照了一切外在的環境,對內調伏內在的煩惱,所以「所見皆善」,他不管對外看到外在的環境,對內看到他的內心,完全是清淨的,完全是善良的叫「善見天」。

(善現天)
(經文)『精見現前,陶鑄無礙,如是一類,名善現天。』

這「精見現前」是牒前面的善見天的文,這個「精見」不管對外或對內他都能夠所見皆善,叫精見現前。「陶鑄無礙」正是說明這個天的殊勝,這地方指他的神通的殊勝。到了善現天由於他的捨心跟禪定智慧跟我空智慧的加持,他的神通到達什麽境界呢?好像陶師在製作陶器;又好像「鑄」這個鑄匠鑄造種種的金像一樣,能夠隨心自在,做種種的變現而沒有任何的障礙,​​叫陶鑄自在。

我們都知道一般來說到了阿羅漢多少都有禪定、都有神通。說到神通參讀《阿含經》,其實神通的相貌不完全一樣,好像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為什麽?他就是「陶鑄無礙」,在經典上說有一天有好幾位阿羅漢在講堂中聽法,當時有一個龍王也在旁聽,有大鵬金翅鳥牠看到龍王就要吃龍王,牠那個翅膀一振動就往下衝過來。在座的阿羅漢看到了大家驚惶失措,因為牠速度太快了,時間來不及,阿羅漢要入定,很多阿羅漢他一定要入定才能夠起發神通,最快要七分鐘才能夠入定,七分鐘這隻龍王就被吃掉了。但這時候,目犍連尊者變現不得了!他一念之間就能夠變現出一個像鍋蓋一樣就把龍王保護住了,使令龍王不受大鵬金翅鳥傷害。所以說神通它是有空間的障礙跟時間的障礙。尊者神通,第一、「空間自在」,空間他能夠所求如願,他要小中變大、要大中變小、要頭部出火、下部出水,他怎麽想那個東西就會出現。第二、「時間自在」,他隨時要顯神通,隨時要把神通結束都可以。

所以「陶鑄無礙」是讚歎「善現天」禪定的轉深,他內心當中的無所求、沒有罣礙,這時使令他的禪定已經到了無障礙的境界,就像陶師他要做出一個佛像,就做出一個佛像,他要變成一個人像,就變一個人像,能做種種的變現而沒有障礙,叫善現天。

(色究竟天)
(經文)『究竟群幾,窮色性性,入無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這個「色究竟天」就是說這三果的聖人已經即將成就阿羅漢果,已經快要證得無生了,我們看他怎麼證得。

「究竟群機」指的是他內心的世界,這「究竟」是指他在禪定當中產生很深入的思惟觀察。他觀察什麽呢?觀察他的「群機」,就是他的念頭,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當中它的「機」,這個念頭到底是從什麽地方而來?而將往哪裡而去?我的念頭到底是從什麽地方而來呢?那這念頭走掉又往哪裡而去呢?他就在那個禪定的心中迴光返照他不斷的念頭的生起跟消滅,做這種迴光返照的智慧,這第一個。第二個、「窮色性性」這地方是觀他的色身,觀察他的色身是由四大假合的,而這個色身再經不斷的分析,最後就是入畢竟空,色即是空。他這時就能夠觀察他的身心世界是本來是我空的真如,所以這時候能夠「入無邊際」,能夠悟入身心世界一個無我的邊際,如是一類,名色究竟天。

「色究竟天」這個「究竟」的意思就是邊際,也就是說他已經達到了身心世界的邊際,再往前一走,他的身心世界就要消滅,就是達到若身若心的邊際,叫做色究竟天。這個人已經即將證入「證得無生」,就差那個無生那麽一點點,就是色究竟天。

我們看這個「捨心」在前面四禪的諸天,凡夫跟外道也修捨心,他那個捨心是向外的,不要快樂也不要痛苦,他就安住在這個捨心。但是這個三果的聖人,他是迴光返照這個捨心,是從什麽地方來?「迴光返照」,所以他在安住捨心的當中,他又不執取這個捨心的自性,所以他能不斷的提昇自己,就是他有這個我空的智慧的觀照。

佛陀對五不還天的說明:

(人天不見)
『阿難!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獨有欽聞,不能知見。
 如今世間曠野深山,聖道場地,皆阿羅漢所住持故,世間麤人所不能見。』

佛接說「此不還天,彼諸四禪四位天王」,這個「四禪」指的是四禪當中的「凡夫四天」,有四位天王。這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其實二禪以上就沒有分成天王跟天民了,只有初禪才有天王跟天民,二禪以上沒有王民的差別。為什麽叫天王呢?古德註解說:其實是約著四禪「凡夫四天」中,禪定最殊勝的上首來說的,也就是說凡夫四天當中,即便是禪定最高深的天人,對於五不還天頂多只有但聞其名而不見其人;因為雖然凡聖同居土,但是凡夫跟聖人所造的業不同。同樣的是捨心生長在四禪,但是凡夫是有所得的心,聖人是無所得的心;聖人可以看到凡夫,但凡夫是不能看到聖人的,所以凡夫的四天是感覺不到五不還天的存在,不能知、不能見。

佛陀講出一個譬喻說:就好像這個人世間在曠野深山當中,有很多聖人修行的處所,喜馬拉雅山很多的山洞,就有很多的阿羅漢、大菩薩在那邊住持;雖然我們跟聖人同住在一起,但是我們的六根有障礙,有煩惱跟有所得的心,所以我們根本見不到聖人,這道理是一樣的。

(總結)整個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當然這四禪的特點都是禪定。初禪他除了禪定增上他還有戒波羅蜜增上,他多少靠對業果的思惟產生覺觀、產生訶責煩惱,所以初禪是戒波羅蜜跟禪定增上。二禪是禪定轉深以後,他是喜心增上跟光明增上,喜悅之心綿延不斷,身上放出光明。三禪是清淨增上跟妙樂增上,到三禪他那種寂靜妙樂同時現前,一方面快樂,一方面又不擾動他的寂靜,寂靜當中又充滿了快樂。四禪「凡夫四天」就完全是捨心,這捨心可分成兩類:前面的三天是捨心跟福德,廣大的福德性能夠所求如願;第四的無想天,是捨心跟無想增上。所以你就可以看得出之間差別的相貌,同樣是禪定,但是心態不同,所出現的果報自然不同。

【壬三、總結其名】這地方是說明色界的相貌,作一個總結。

(經文)『阿難!是十八天,獨行無交,未盡形累,自此已還,名為色界。』

整個色界的十八天當中,它的特點是「獨行無交,未盡形累」。在蕅益大師的註解說:「獨行」是講他的色身,「無交」是指他的內心;就是他的「若身若心」都沒有婬欲之事。簡別前面的欲界天是「心跡尚交」,多多少少「若身若心」都還有愛欲的煩惱。到了色界以後若身若心都沒有這件事情,但是「未盡形累」都還有色身的障礙存在,還不能夠窮盡色身的累贅,「自此已還,名為色界」。這地方是說明色界的相貌,作一個總結。

【辛三、無色界】

這個「無色」是指無色界的天人是沒有業果之色,就是說他沒有固定的色法。譬如說,你出生時什麽相貌,你就是什麽相貌。他的色法是什麽呢?是定果色,他想要變現,他可以變成一隻小鳥,也可以變成一隻螞蟻,他的色法能夠隨他的禪定而變現自在,所以他還是有色法的。經典有述說:無色界天流下眼淚就像大雨水一樣。當然無色界的色法,不是凡夫天人所能夠照見的,是聖人才能夠看得到,這叫定果色。

(分五:壬一、簡去迴心不入。壬二、別明四空天相。
壬三、更判凡聖二類。壬四、總辨王民不同。
壬五、結成無色名目。)

【壬一、簡去迴心不入】
「簡去」就是簡別去掉那迴小向大的阿羅漢,他就不入「四空天」。其實進入四空天不是好事情,「四空天」它會使令一個人內心暗鈍,因為定太強,定強慧弱。所以有一類利根的阿羅漢,他就在四禪的五不還天當中就直接成就阿羅漢,或者直接迴小向大,他就不入四空天了。

(經文)『復次阿難!從是有頂色邊際中,其間復有二種歧路,
若於捨心發明智慧,慧光圓通,便出塵界,成阿羅漢,
入菩薩乘,如是一類,名為迴心大阿羅漢。』

復次阿難!「從是有頂」這個地方指的是色界的色究竟天,就是三果所居的色究竟天,在色法的最邊際當中有兩種歧路的不同。假設有一類利根的聲聞人,他在一念的捨心當中「發明智慧」,而且是「慧光圓通」;他有很強烈的我空的智慧,就是照見五蘊皆空,在五蘊的身心變化當中,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易的我。這時候他這種智慧的光明,特別的圓滿通達,他就能夠直接出離三界成就「阿羅漢果」。甚至於發心迴小向大「入菩薩乘」,那麼這一類就是迴心大乘的「大阿羅漢」。我們說明一下,這一段佛陀講到兩個差別:第一個、是講發心的差別,第二個、是講智慧的差別。這個「善根」的意思就是利根的聲聞。

蕅益大師說聲聞種性有兩種:
第一種、直趨小果的,叫鈍根聲聞。這個人他從學佛以後一路走來,從來不看大乘經典,他也不相信大乘佛法,完全接受小乘的思想,然後證得初果、二果、三果一路這樣走上來,這種人他肯定要經過四空。因為這種人法執很重,斷煩惱他是要一步一步來,不能夠說是《師子奮迅三昧》。你看有些人他煩惱很重,他一下子就跳過去了,因為他空性的智慧特別的高。直趨小果就是說,他必須按部就班,這是指鈍根的聲聞。

第二種、退大取小的聲聞。這種人是怎麽回事呢?他以前曾經學過大乘佛法,後來被邪師所誤導,退大取小,覺得大乘佛法沒什麽效果,就修小乘法。但是大乘佛法他曾經聞過以後,一入耳根是永為道種。這善根怎麽樣呢?「隨諸有情,眠伏藏識」這個善根在睡覺;所以我們的善根在聽聞佛法以後,你說好像也沒什麽效果!不是沒什麽效果,在裡面睡覺,那能量都在的。能量在等到有一些因緣把它啟發以後把它叫醒,這時善根就出現了。你看舍利弗尊者就是這樣,『法華會上』三周說法第一個開悟的舍利弗尊者。佛陀開示悟入佛的知見,第一個醒過來迴小向大的是舍利弗,因為他以前修過六十小劫的大乘佛法。也就是說他在脩大乘佛法當中,第一、他發過菩提心,第二、他智慧的觀照也特別強。

同樣修空觀,我們不要講假觀,小乘的假觀當然比不上菩薩的假觀,在觀察因緣法的時候,那當然是千差萬別。我們就觀總相的「空觀」來說,小乘的空觀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他是從「不異」的角度。什麽叫「不異」?就是變化。為什麽是「空」呢?我們人會變化,今天跟昨天不一樣,我今天跟明天也不一樣,所以這身心世界會變化,變化當中慢慢會死掉,最後終歸於空。但是你要是利根的人在觀空,他不必從無常變化,他是「色即是空」,就是因緣生,它是無自性,直接從無生理而觀空,當下就是空,所以他就不用經過很多的過程。

所以說我們同樣是受了見思煩惱的干擾,但是離開見思煩惱的過程每一個人是不同的,有些人很快就過去,有些人要走很久。當然這跟你的智慧是有關係的,你栽培的教理,就是你在思惟空性的過程,你是怎麽去思惟空性的,產​​生的效果就不同。

這接下是說,有一些鈍根的聲聞人,他是肯定要經過無色界四空天的,否則他成不了阿羅漢,這是講這一部份的人。

【壬二、別明四空天相】分別說明無色界四空天。

「四空」的意思是「滅色歸空」,他就是討厭這個色身。前面的捨心,是厭惡苦樂的感受,他現在連色身也討厭,他覺得這個色身是個累贅,這個色身行住坐臥很麻煩,就像一塊肉,你走來走去就覺得是個負擔、是個累贅。所以他就在禪定當中,訶責色身的障礙,讚歎無邊的虛空,虛空是無障礙的,就把色身歸於無邊的虛空,最後色身就消形歸空,就叫四空天。

(第一、空無邊處天)
(經文)『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
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

「若在捨心」是指在前面的四禪的禪定當中,他生起厭離苦樂的這種捨心。在捨心當中更進一步「捨厭成就」,他厭惡色身,觀想這個色身對他的障礙,如鳥在籠,就像一隻鳥被關在籠子裡面一樣,鳥就飛不出去,就是說他的心被這色身所障礙。所以他就訶責這個色身如病、如癰、如瘡,然後就「覺身為礙」,覺得這色身是一種障礙,然後「銷礙入空」,就把色身的障礙連依報環境給消滅了,而入於無邊的虛空,這就叫空無邊處。他就是讚歎虛空的可貴,訶責色身的障礙,最後跟虛空相應,成就「空無邊處天」,業果色消失掉。

(第二、識無邊處天)
(經文)『諸礙既銷,無礙無滅,
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
如是一類,名為識處。』

「諸礙既銷」這是牒前面的空無邊處天,他已經把整個正報的色身,還有外在的依報環境都消滅了。這以下說明識無邊處天的天人「無礙無滅」。這時「無礙無滅」就是說他連無障礙的虛空他也不歡喜,他覺得虛空還是屬於心外之物。這時他反而迴光返照,那個能分別的虛空的那個心識,虛空是無邊的,而我的心識也是無邊也是無障礙的,我應該依止我的心識,那更加的好啊!所以他把虛空經過他的訶責也消失掉了。這時候他留下什麽東西呢?留下三個東西:第一、「阿賴耶識」,說阿賴耶識是不能斷滅的,是凡夫整個生死的根本。第二、「全於末那」,蕅益大師解釋「全於末那」這一句話是說,末那識是完全存在,俱生的我法二執完全沒有破壞叫做「全於末那」,完全而無缺,第八識與第七識都在。第三、「半分微細」這是講第六意識,第六意識有兩個差別:第一、是攀緣外面這一部份粗的思想已經消滅了,第二、但是攀緣內在的這一部份這微細的思想還是在,就是「半分微細」,第六意識還有半分的微細的思想,這叫「識無邊處天」。

他覺得虛空雖然無障礙,但畢竟是心外之物,所以他遠離所緣的虛空,而返觀能分別的心識,而在那地方安住,叫「識無邊處」。

(第三、無所有處天)
(經文)『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迥無攸往,
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

「空色既亡」這個「空」指的是無邊的虛空,「色」指他的色身,色身虛空都銷亡了,乃至於「識心都滅」,這個高深的禪定,把第六意識那個向內攀緣思惟的那半分微細的那一部份也暫時的把它調伏了,用禪定把它調伏了。這時候他自己感覺到,十方世界已經寂然不動,「迥無攸往」他感到內心當中已經完全無所住。

當然他還是住在末那識的自我意識,還是住在阿賴耶識那無量無邊的有漏的種子當中,他自己不知道,還是有所住。但是他至少覺得自己整個前六識不活動,色身也不在了,虛空也不在了,他自己認為他無所住了,這叫做「無所有處」,這個無所有包括什麽呢?色身無所有,虛空無所有,前六識無所有,就是無所有處。

(第四、非想非非想處天)
(經文)『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
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非想」跟「非非想」我們解釋一下:這「非想」就是說好像是沒有想;而「非非想」就是說事實上還是有微細的想。就是介於想跟無想之間,他很想要無想,但是做不到,所以只好存在於非想非非想。

「識性不動」古德說這個「識性」指的是第八識;第八識是寂靜,不可動搖,不可斷滅的,第八識怎麽能夠斷滅,第八識斷滅生命就斷滅。第八識究竟是什麽心態?「以滅窮研」;在感到第八識的寂靜,他用高深的滅盡定要窮究第八識的邊際。但是「於無盡中,發宣盡性」;不動第八識的體性就是真如,真如一念妄動以後,真如就變成第八識了,所以第八識當然沒辦法窮盡。他怎麽辦呢?「發宣盡性」就在不可窮盡的第八識當中,他用高深的禪定,他要勉強去窮盡它的體性。所以得到兩個結果:「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在體性上來說,第八識的功能好像是有又好像是沒有,從第八識的功能作用來說,第八識的功能好像窮盡又好像沒有窮盡,如是一類,名為「非想非非想處」。

我們須知道,第一、第八識的體性就是真如,所以就沒辦法斷滅。第二、它的功能,它那無量無邊的種子,那個藏識海如大海水,除非你依止我空法空的智慧,才能夠把這有漏的種子斷滅掉,你靠禪定你怎麽可能斷除它的種子呢?你頂多就是如石壓草,把這有漏的種子暫時的伏住。所以就是說「如存不存,若盡非盡」,這就說明他是「非想非非想處定」。

「空無邊處天」他是厭色依空,厭離色身,安住在虛空。「識無邊處天」是厭空依識,把虛空也捨掉了,安住在心識。「無所有處天」是色身、虛空、第六意識完全捨掉。「非想非非想處天」就是依止第八識,暫時調伏粗重的煩惱,但是不能真實的斷滅。

智者大師說這個四空天是三昧酒所醉。蕅益大師講得更徹底,對於四空天他講出一首偈頌「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其實四空天人他的所緣處都是第八識,而第八識正是生死的根本,愚癡的眾生認「四空定」把它當作本來人,他覺得四空定在無覆無記當中,他覺得就是涅槃,其實在一念寂靜的心中, 下面有無量無邊的有漏種子,一個都沒有消失掉,都在睡覺,只要你稍微敲它一下,它隨時會醒過來,這就是四空天的相貌。表面上風平浪靜,它私底下是無量無邊的顛倒戲論的種子,一顆都沒有少,「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


【壬三、更判凡聖二類】在四空天當中分判凡夫聖人的差別。

(聖道出離)『此等窮空,不盡空理,從不還天聖道窮者,
如是一類,名不迴心鈍阿羅漢。』
(凡外還墜)『若從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迷漏無聞,便入輪轉。』

聖道出離:「此等窮空,不盡空理」這是說明四空天的天人,他雖然窮盡色身跟虛空之相,但是不能窮盡我空法空的理性,「但空其相,不空其性」。但假設是從五不還天,依止出世的聖道,出世的聖道指的是什麽?就是我空的智慧,來窮究我空的真理,這個就是屬於不迴心的鈍根阿羅漢,這個人他不可能在初果、二果、三果這個過程迴小向大,他一定要成就阿羅漢果,經過八萬大劫,乃至於經過二十小劫的時間,才能夠成就阿羅漢超出三界,這是鈍根阿羅漢。

利根跟鈍根說明:古德說「執事昧理,名之為鈍根」。這個人他做什麽事完全看事相,他理觀薄弱,所以他必須要經過整個五不還天,再經過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到非想非非想處。「空無邊處」就兩萬大劫的時間,「識無邊處」要花四萬大劫,「無所有處」要六萬大劫,「非想非非想處」要八萬大劫,他要經過一般人二十大劫的時間,才能夠成就阿羅漢果;因為他的理觀薄弱,他必須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前進,這叫鈍根人。

凡外還墜:若從四禪「無想諸外道天,窮空不歸」而入四空天,觀想空相而不能夠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迷漏無聞」迷於有漏的諸天,便入輪轉,死了以後還要流轉生死。這地方是說明,凡夫外道因為執事昧理,一者、進步很慢,二者、便入輪轉。

【壬四:總辨王民不同】

(業果為民)『 阿難!是諸天上各各天人,則是凡夫業果酬答,答盡入輪』
(天王示現)『彼之天王,即是菩薩遊三摩提,漸次增進,迴向聖倫所修行路』

業果為民:阿難!這個「諸天」指的是什麽?是包括了欲界天,也包括了色界跟四空天,這地方不包括五不還天。這些天人都是凡夫在業果酬答,就是因為各有什麽樣的持戒、有什麽樣的禪定功德,所以就招感這些種種諸天的果報,因果酬答報盡以後,還是要進入三界的生死輪迴。也就是說,這種果報都是暫時的因果的酬報而已,這是指諸天的人民來說。

天王示現:諸天的天王就不同,包括欲界天、四禪、四空的天王,有很多都是法身菩薩遊心三昧,在真如三昧當中,他為了要增進他的福德智慧兩種廣大的資糧,以諸天的果報來修學,而依止這個修學來迴向聖倫,迴向他的無上菩提所修行的道路。

我們都知道,菩薩不能入偏空涅槃,他一定要有個生命體,阿羅漢是成就我空以後,他馬上把生命消失掉,大乘佛法是不同意這樣的看法。大乘佛法認為生命沒有錯,你把生命消失掉幹什麽呢?身心世界沒有錯啊!錯在你心中的執取,所以菩薩必須藉假修真。那借假修真就有問題了,你一定要來生得一個果報;當然有些智增上菩薩,選擇到諸佛菩薩的國土去,但是有一類的悲增上的菩薩,他不想離開眾生。在沒有佛出世的情況之下,他又不想到五濁惡世的人間來,那怎麽辦呢?他只好到天上去。這種菩薩到天上去,那是做天王,遊行三昧,漸次增進;他在那個地方教化天人,因為他不想要跟人在一起,就去教化天上的人。等到彌勒菩薩的下降,一佛出世,千佛護持,他們再下來幫助佛陀。講到這一類的人,他不想到淨土去,他也不想到人間來,那怎麽辦呢?只好到諸天做天王。

【壬五、結成無色名目】

(經文)『阿難!是四空天,身心滅盡,定性現前,
無業果色,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以上的四空天,他外在的色身跟內心的心識(前六識)都已經滅盡了,四空定的禪定堅固的現前,已經沒有業果之色,但有定果之色,所以他的色法能夠自在的變現,自在的受用。「從此逮終」是說在整個三界的身心世界當中,他是一個最為極端、最高的境界,在往上就沒有了,三界中的最高「從此逮終,名無色界」。

【庚二、總結虛妄】

(經文)『此皆不了妙覺明心,積妄發生,妄有三界,
中間妄隨七趣沉溺,補特伽羅,各從其類』

這個「此」包括前面所有的整個七趣的眾生,依止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依止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乃至依止禪定招感寂靜的果報。這一類的眾生有一個特點,都是不能夠去通達本妙本覺、本明之心。他們雖然修學持戒跟禪定,他們都不知道迴光返照,他本具的「妙覺明心」,而依止一念的妄想,造作很多的妄業,包括持戒、包括禪定,只要不跟現前一念心相應都是妄念,虛妄有三界的果報,所以在三界當中,就虛妄的隨順於整個業力而沉淪在七趣當中,這叫做「補特伽羅,各從其類。」這個補特伽羅譯作「數取趣」就是眾生數數的造業,數數的得果報,各隨其妄因,而各感其妄果,直到有一天他能夠遇到大乘的經典,迴光返照為止,否則這三​​界是沒辦法停止的,叫補特伽羅。

⊙補特伽羅。此翻有情。亦翻數取趣。謂諸有情。起惑造業。隨趣受生。於三界中。數數有所取著也。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2022-04-13
45:25
comments
No R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