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概要_032_淨界法師

2022-07-20
53:43
comments
No Rating
#佛教#佛曲#佛經#佛號#師父#故事#法師#淨土#誦經

Available Platforms

iconiconicon

Description

唯識學概要 - 1 - 卷三十二 【214】心理素質永遠在主導你所修的一切法門 心理素質永遠在主導你所修的一切法門 心理素質永遠在主導你所修的一切法門!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二面。 我們佛教的修學,有內因跟外緣兩種力量的結合。當然內因就是我們 內在的心靈的力量,外緣就是佛法僧三寶的加持力。如果是淨土法門,當 然它的外緣,偏重在佛力——彌陀本願的攝受,是心力跟佛力的結合。但 一般的聖道門,在三寶的加持這一塊,偏重在法力這一塊,就是六波羅蜜 的法門,作為佛陀、作為僧寶只是一個助緣。 所以唯識學它是從心力跟法力的結合,來形成一個菩薩道的一種力 卷三十二 - 2 - 量。當然這兩個最關鍵的是你的心力,你的因地發心,這一塊佛陀在《法 華經》他講出一個車乘的譬喻:他說你這個車子,可能是個大的車子,也 可能是一個小的車子,這個車子比喻你修的法門,你做了很多的功課。但 是這個車子本身,它不能決定去哪裡,它是前面那個拖車的羊、或者是鹿、 或者是牛來決定的。也就是說你今天跟法門接觸的時候,你用什麼心態來 修這個法門,就更重要了。如果你是追求一種人天福報,來修佈施、持戒、 忍辱,那麼這個善法,就會帶動你到人天的安樂果報;如果你今天是一種 出離心,來修六波羅蜜,那麼這個善法,就變成一種偏空的涅槃。 就是當你生命結束的時候,你只能夠孤單的離去,你只有去,但是你 不能夠來,所以你的生命只有單向,你不能像佛陀可以自在的去、又能夠 自在的來,你不可以。因為你因地的時候,沒有發廣大的願力來攝持這個 唯識學概要 - 3 - 法門,所以這個法門所有的資糧,只能夠帶你到偏空的涅槃。如果你的因 地是圓滿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那麼這個時候所有的資糧,會帶你到無 住處大涅槃。所以你的心理素質,永遠是在主導你所修的一切法門,叫「因 地發心」。 那麼因為做為一個菩薩,他因地的時候,他內心的善根的栽培是相當 圓滿:他有菩提心來引導自己、他有空正見來調伏自己,所以他最後的結 果是無住處大涅槃。也就是說他在寂靜安穩當中,他同時可以生起四種廣 大的功德,來跟一切眾生分享。但是在分享過程當中,他還是一樣安住在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對他一點都沒有干擾,這個就是菩薩不 可思議的地方,因為他的因地圓滿,所以他能夠達到這樣的一種真空的妙 有。 卷三十二 - 4 - 【215】什麼是四智菩提 什麼是四智菩提 什麼是四智菩提?(一) 那我們來看看,在大般涅槃當中,到底它是產生了一個多大的作用, 所謂的四智菩提,我們來看第一個釋名: 此雖本來有能生種,而「所知障」礙故不生,由聖道力,斷彼障故, 令從種起,名得「菩提」,起已相續,窮未來際,此即「四智相應心品」。 那麼這個四智菩提,雖然我們是有本具的這種生起的這種無漏種子, 但是因為被所知障所障礙了,所以菩薩修這個無分別智,還有菩提心的關 係,把這個所知障給破壞了,把這個菩提的種子生起了,叫名得「菩提」。 那麼生起以後輾轉相續,盡未來際,不失不亡,叫「四智相應心品」。 那麼這個四智菩提本身它是能夠轉八識成四智。我們知道小乘的聖 唯識學概要 - 5 - 者,他的心只有出離,所以他這種出離心的引導之下,他對第六意識是全 盤否定的。因為他的心,只有不斷的呵責第六意識,他認為所有的過失——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他起了單向思考,第六意識被他不斷的呵 責、不斷的對治,第六意識就消失掉了,灰身泯智了;大乘菩薩對第六意 識一方面呵責,一方面鼓勵。諸位你要修大乘佛法,你一定要對第六意 識——對你自己的心,雙向思考:該呵責的、該對治的對治;該鼓勵的、 該引導的要引導,你對你的內心一定是兩套方法,否則你的結果是不妙 的。所以大乘佛法,它能夠用無分別智呵責它,一方面用菩提心來引導、 來鼓勵它,所以它最後的結果有四智菩提。這個四智菩提:它是轉第八識 成「大圓鏡智」;轉第七意識成「平等性智」;轉第六意識成「妙觀察智」; 轉前五識成「成所作智」,這轉八識成四智菩提了。 卷三十二 - 6 - 好,我們來看看這個身為一個佛陀,他在一念的不生不滅的這種寂靜 的心中,他是如何產生這四種力量。我們先看第一種力量——大圓鏡智: 「大圓鏡智」: 謂此心品,離諸分別,所緣行相,微細難知,不妄不 愚,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 智影,無間無斷,窮未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 「大圓鏡智」:是把第八識轉過來叫「大圓鏡智」。第八識本來是充滿 了業力,充滿了不自在,但是這個轉成智慧以後,那就是一種自在了。那 麼它這個自在力表現在哪個地方呢?就是離諸分別。它本身不起任何的虛 妄的分別,就是它不帶名言,但是它能夠緣所有的行相,微細難知,它能 夠緣很微細很微細的行相。 唯識學概要 - 7 - 大圓鏡智——佛陀那個寂靜的心,他可以同時知道這個三千大千世界 今天總共下了幾滴雨?佛陀清清楚楚,這個大圓鏡智不可思議!那麼它呢 也不虛妄、也不顛倒,一切境相,性相清淨,離諸雜染——它在了別境相 的時候,它不起任何的顛倒雜染;『純淨圓德現種依持,能現能生身土智 影』:它能夠支持所有的善法的現行、它能夠執持無量無邊的無漏的種子、 它能夠現出種種的身土智慧,各式各樣的影像,而且是『無間無斷,盡未 來際,如大圓鏡,現眾色像。』 其實大圓鏡智,是整個後面的三種智慧的依止了——平等性智、妙觀 察智、成所作智,都要依靠大圓鏡智,它是所有佛陀一切智慧的根本。這 個大圓鏡智是成就什麼?成就法身的。法身,佛陀的清淨法身,是大圓鏡 智成就的,是智慧成就的——「大功德法之所莊嚴」,故名法身。 卷三十二 - 8 - 好,我們看第二個「平等性智」: 「平等性智」:謂此心品,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 共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妙觀察不共所依,無住 涅槃之所建立,一味相續,窮未來際。 平等性智是在因地的時候,轉第七意識而成平等性智。當然凡夫的第 七意識是一種我執,在整個平等的緣起的生命當中,捏造一個自我的概 念,所以跟眾生產生了對立了。那麼佛陀修習菩提心、空正見以後,就把 這種對立的第七意識轉成了平等,就是「觀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 所以佛陀他生起作用的時候,他沒有所謂的親疏的差別,就是誰準備好 了,佛陀就給他相應的功德,就像月亮,它沒有鎖定哪一個目標的,你把 唯識學概要 - 9 - 水準備好了,月亮就出現了。所以這個佛陀因為他有這個平等性智的攝 持,他的心是平等的。 『大慈悲等恒共相應,隨諸有情所樂,示現受用身土影像差別。』佛 陀在平等的當中,有一種大慈悲的願力,他能夠隨順眾生的需求,示現各 式各樣的受用的身土影像差別。當然這個地方,第七意識的平等性智所加 持的不是一般的有情,是十地菩薩,這個是報身。 那麼妙觀察智:第六意識的妙觀察智,是依止平等性智才能夠生起 的,佛陀的無住涅槃也是因為有第七意識的報身,才能夠建立起來,「一 味相續,窮未來際」。所以這個平等性智是成就佛陀的報身,他有無量的 功德莊嚴,這叫「報身」。 卷三十二 - 10 - 【216】什麼是四智菩提 什麼是四智菩提 什麼是四智菩提?(二) 我們來看看,跟我們比較有密切關係的,佛陀跟我們有密切關係的就 是第三跟第四——「妙觀察智」跟「成所作智」,這兩個結合起來成就佛 陀的化身。我們先看「妙觀察智」: 謂此心品,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攝觀無量總持之門,及所發 生功德珍寶,於大眾會,能現無邊作用差別,皆得自在,雨大法雨,斷一 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 那麼佛陀在度化眾生,他分兩塊:一個是度化地上菩薩,比方說他的 平等性智,現出千丈的盧舍那身,到實報莊嚴土度化十地菩薩;另外一塊, 就是度化這些六道輪迴的眾生。那麼六道輪迴眾生是誰負責呢?就是妙觀 唯識學概要 - 11 - 察智跟成所作智,妙觀察智負責判斷,該怎麼做,成所作智是付諸行動。 我們來看,佛陀度化眾生之前,他一定有一個妙觀察智的啟動,就是 他要做兩件事,第一件事:『善觀諸法自相共相無礙而轉』。佛陀要度化眾 生,啟動度化眾生之前,他要觀察每一個眾生的自相。比方說佛陀要來到 娑婆世界,他先想一下這娑婆世界的根性是什麼:他的煩惱的厚薄、他的 善根的淺深、他的生命的果報體有什麼特色……比方說娑婆世界耳根特別 利,所以佛陀就儘量創造很多的音聲,來引導我們。因為我們六根裏面接 受訊息,耳根是最強大的功能。所以釋迦牟尼佛來到娑婆世界,他一定要 先觀機,眾生有什麼需求,那麼這件事情誰做的呢?妙觀察智。那麼觀察 每一個法的差別的自相,再觀總相,總相當然一切法空了,每一個人都 是……不管你是喜歡耳根、你是喜歡眼根,每一個人的本體都是空的,這 卷三十二 - 12 - 個共相,這第一個:觀眾生的差別根基。 第二個:觀察法門的差別。他一方面觀察一切法的總持之門,「總一 切法持無量義」,是什麼樣的法門,才能夠讓眾生得到利益、才能夠產生 功德珍寶。那麼透過這樣觀察,他也能夠在大眾當中去觀察:是現出什麼 樣的色身,能夠滿足眾生的需求,有各式各樣無邊的這種神通色身的相狀 的差別,他才能夠『雨大法雨,斷一切疑,令諸有情,皆獲利樂。』 所以佛陀來到眾生的世界,他要先觀機、觀法,才能夠產生利益的, 先看看眾生的需求,這個是佛陀的一種觀察智的判斷。那麼佛陀觀察完以 後,是誰來完成這件事情?看第四「成所作智」: 「成所作智」:謂此心品,為欲利樂諸有情故,普於十方示現種種變 唯識學概要 - 13 - 化三業,成本願力,所應作事。 前面的妙觀察智,是轉第六意識成妙觀察智,那麼這個地方是轉前五 識,前五識是負責我們的根身,五根身的。就是說,佛陀透過對我們眾生 的觀察以後,他就利用「成所作智」,來成辦他心中的觀察。他到了十方 世界,示現種種變化的變化身或者應化身,現出不同的身口意三業,來成 就他因地的本願力,來成辦這個利他的事業,這個是「成所作智」。當然 這個妙觀察智跟成所作智的結合,是顯出一種應化身。 不過應化身,在唯識學提出兩點,佛陀有兩種情況,不同的應化身, 第一種:佛陀主動的來到我們眾生生活的世界,所謂的穢土,陪著我們成 長,比方說釋迦牟尼佛,他採取是這個方法。釋迦牟尼佛在整個大般涅槃 卷三十二 - 14 - 當中,他看因緣成熟了,在兩千五百年之前,他投生到印度,示現了八相 成道。他跟我們走過一段以後,留下很多的法讓我們代代的學習,就是選 擇在眾生的穢土來示現,這是第一種選擇。 第二種:佛陀選擇不來到我們凡夫的世界,他自己另外創造一個清淨 的國土,然後把有緣的眾生,接到他的國土去教化,比方說阿彌陀佛。他 就是以他的願力創造一個清淨的國土,把我們接到那個地方去教化,離開 了我們原來生活的環境,到他的地方去接受他的教化,這個是淨土的示 現,這兩個都可以。 這兩種都是妙觀察智跟成所作智決定的,所判斷、所成就的。 好,我們看最後的偈頌: 唯識學概要 - 15 - 「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這個地方是天親菩薩讚歎佛陀這個菩提心,有涅槃跟菩提兩個結合, 說這種菩提心——具足大涅槃跟大菩提的菩提心,是純粹的「無漏界」, 它是完全沒有障礙了,不但沒有障礙,它有「不思議善常」,它有不可思 議的這種善法的妙用,它就能夠有這個恒常的功德,相續恒常的功德。因 為他佛陀的這種妙用,是時空無盡的——時間無盡、空間無盡。 『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佛陀的那個明瞭的大般涅槃當中,一 方面他有無量的福德,有波羅蜜的福德成就大安樂,他也有這種清淨無漏 的智慧,所以他是解脫,所以總而言之那是種寂靜的法身。 所以這個地方,天親菩薩特別讚美佛陀的法身,因為法身是根本,有 卷三十二 - 16 - 法身,自然就有報身跟應身。也就說凡夫只有安樂身,沒有解脫身;二乘 人有解脫身,沒有安樂身,所以佛陀是兩個身都具足。蕅益大師有一個譬 喻,譬喻得好:他說凡夫,以種樹來說,凡夫是有花無果。凡夫因地的時 候,用攀緣心哪,什麼事都想做:佈施也去做、持戒也做、忍辱也做、懺 悔也做、放生也做……但是他沒有好好的去把它做一個引導,最後得到一 個快樂的果報,結果被無常破壞了,結果:生命沒有結果——空歡喜一場! 就是有花無果——這個樹只有開花,但是沒辦法結水果,因為他沒有真實 的發心。 二乘人是一花一果——這棵樹它只結一朵花,也剛好結一個果,剛好 是剛剛夠一個人,他一個人用功,剛好。他發了出離心,修行最後大涅槃 了,他自己離開了——一花一果,自受用。 唯識學概要 - 17 - 菩薩的樹,是多花多果。因地的時侯,緣無量的眾生而發心,最後水 果呢,是滿樹的水果。他不但自受用,他也可以他受用,跟一切眾生分享。 這是三種樹,當然這三個樹,都依止我們的心地而發展。就是說你可 以選擇,你的內心是可以成就這三種樹的,因為你的心就像大地,你可以 選擇:用你的生命去創造一個無花果,或者是創造一個一花一果,或者多 花多果,然後你最後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217】從三大阿僧祇劫來把成佛分成三塊 從三大阿僧祇劫來把成佛分成三塊 從三大阿僧祇劫來把成佛分成三塊! 好,我們來看最後的總結:修行劫數。 第一阿僧祗劫:初資糧位乃至世第一法,唯「有漏行」,一行之中唯 修一行,斷「分別二執」。 卷三十二 - 18 - 這個劫數有三大阿僧衹劫,第一個是資糧位到世第一。這個「世第一」 當然就是四加行:煖、頂、忍、世第一,在初地之前,那麼它的修行是「有 漏行」。『一行之中唯修一行』,斷的是分別的我法二執。資糧位的菩薩, 他的心是著相的,所以他只能夠修習有漏,就是他在修行當中,是夾帶著 妄想執著的,有漏的。我們再看第二個,我們把它念一遍: 第二阿僧衹劫:初地入心乃至七地後心,「漏」,「無漏行」一行之中 修一切行,斷「俱生我執」捨「阿賴耶識」名。 當然經過初地的這個長時間的住相的修心,他慢慢的經過資糧、加 行、通達以後,他到了第二個阿僧衹劫——就初地的入心,「初地的入心」 就是通達位,乃至於到七地的後心,到七地之前,他的修行是「漏」、「無 唯識學概要 - 19 - 漏行」。也就是說初地菩薩,當他入觀的時候,他的心是無漏的;但是他 從觀裏面出來的時候,他還有微細的俱生的煩惱——「俱生猶自現纏綿」, 他有微細的煩惱的活動。但是他也不可思議,他在任何六度當中「任修一 行」,在某一個特定的一個法門當中,能夠修一切行:他可能在佈施,具 足六度;也可能在持戒,具足六度等等。「斷俱生我執」:破壞了阿賴耶識。 也就是說他把這個俱生我執破壞了,這個阿賴耶識的功能就消失了。我們 看第三個階段: 第三阿僧衹劫,八地入心乃至等覺後心,純「無漏行」,一切行中修 一切行,斷「俱生法執」,捨「異熟識」立「庵摩羅識」名。 到了第三阿僧衹劫,因為我們知道我執——煩惱這一塊,到了七地就 卷三十二 - 20 - 完全清淨了,所以到第三阿僧衹劫,他只是處理這個俱生的法執,所以他 完全無漏。諸位,法執是無漏的,因為它不是一種煩惱,它只是智慧的開 展不圓滿,所以它不能講是一種煩惱。它能夠在任何一個行當中修一切 行,斷俱生的法執,捨異熟識轉成庵摩羅識,「庵摩羅識」就是無垢識。 所以這個判教有一種說法:是從三大阿僧祇劫來判,把成佛分成三 塊,也可以。我們前面是把這個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分成五塊。 但有些人判教是從時間上來判:第一大阿僧祇劫,這是第一個階位,從資 糧位到通達位;第二大阿僧祇劫,從初地到七地,就是斷俱生我執為止; 第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八地以去到成佛。也讓大家知道一下,有些人判教 是這樣判的,是從時間上分成三塊來判教,這是第二個。 唯識學概要 - 21 - 我們再來看第三個,這個是會通諸說。 唯識的判教它是分成五個階位:它的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 當然這個通達位以去,這大家問題都不多。其實通達位以後到初地以上的 判教,不管唯識、天台差別都不大,差別最大的是資糧跟加行位,這兩個 階位,都是在凡夫位的時候。當然資糧位,因為它時間拉得很長,它一大 阿僧祇劫,那唯識學只有給它一句話叫做:「多住外門,行菩薩道」—— 他用有所得心,來懺悔業障、來積集資糧。但是畢竟這個資糧位時間太長 了,所以《菩薩瓔珞經》,它覺得有需要再把它細分,它又把它分成四大 階位:信位、住位、行位跟迴向位。天台智者大師,把資糧位簡單分成兩 位:第一個外凡——觀行位跟內凡——相似位。其實我個人覺得,資糧位 應該稍微要區分一下,因為它這個時間拉的太長。 卷三十二 - 22 - 那麼天台宗它完全從理觀:就是你的心,「心遊理外」——你的心經 常在我空、法空的真如理以外活動的,就經常攀緣心的,叫「外凡位」; 你的心已經某種程度能夠安住我空、法空的,這叫「內凡位」。這個判教 是不錯的,分成內、外凡,這不錯的。 不過唯識學的特點:它在初地之前,加了一個加行位這一塊,這個判 教判得好。也就是說一個人要入初地之前,他不是一個散亂的階段,他要 經過一段的攝心——息諸緣務的階段。所以唯識的特點:它多了一個加行 位,這個是非常好的一個判教方法。 【218】性相二宗不能圓融 性相二宗不能圓融 性相二宗不能圓融,這是不對的! 好,我們看最後的總結,甲五的總結勸修,這地方有兩段:第一個總 唯識學概要 - 23 - 結法要;第二個舉頌勸修。我們先看第一個總結法要: 憨山大師云:「佛說一大藏教,只是說破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及佛 滅後,弘法菩薩解釋教義,依唯心立性宗,依唯識立相宗,各豎門庭,甚 至分河飲水,而性相二宗不能融通,非今日矣!唯馬鳴大師作《起信論》, 會相歸性,以顯一心迷悟差別,依一心法,立二種門:謂心真如門、心生 滅門。」 好,先到這裏。來,我們來看看第七十七面,這一段是個總標。就是 說佛陀的一大時教,在大乘佛法是分成兩塊:一個是「三界唯心」;一個 是「萬法唯識」。那麼唯心跟唯識最大的差別,當然它們兩個共同點都認 為:你的心力是帶動一切的法力,心是根本!但是這個心到底是哪一個心 卷三十二 - 24 - 呢?從三界唯心的角度,它是從理想化——從真如心下手;但是從唯識的 角度,它是比較務實面,它從第六意識下手。那麼這兩個各有利弊,我們 待會再說明。總而言之佛陀在經典裏面,的確在「心」的方面提出了兩塊: 一個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心;一個是生滅的第六意識心,的確是這樣子。 那麼等到佛陀滅度以後,這些弘法的大菩薩們,就根據個人的喜好, 它就分成宗派了:依唯心宗的,安立了性宗,比方說天台、禪宗、華嚴宗, 都偏重在從理想的心性,這種清淨心下手來修行;那麼唯識宗是認為:我 們應該務實的面對自己,它從第六意識的染淨和合的第六意識下手。當然 這個各有各的根據,但是如果說各豎門庭,甚至於分河飲水,各走各的, 那麼不能互相融通,那就不圓滿了。那麼一直到馬鳴菩薩作這個《大乘起 信論》,他「會相歸性」。馬鳴菩薩他把相宗的第六意識,把性宗的真如, 唯識學概要 - 25 - 把它做一個整合。他怎麼整合呢?他把一心分成二門:第一個心真如門; 第二個心生滅門。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這一念心,大致上分成兩塊:一個是從它的本體下手,一個是從 它的作用下手。強調本體的,它就是用鼓勵的法,它告訴你:哎呀,你也 不得了,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它用鼓勵的法 門來帶動你,教你安住真如,把心帶回家,相信你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 這個「真如門」,給我們很大的鼓勵,讓我們站在佛陀的同一個立足點, 來稱性起修。站在唯識的角度,它偏重在我們內心的作用,這個作用就有 好壞的差別了,所以它強調如理作意,來讓我們斷惡修善。那麼這個地方 就各有各的重點:一個偏重在心性的本體的安住;一個偏重到心性作用的 調伏跟引導,這兩個。但是這兩個,馬鳴菩薩把它貫穿起來,他說其實這 卷三十二 - 26 - 個都是我們內心的一部分:一個強調本體,一個強調作用。 好,我們再往下看「別明」: 「良以寂滅一心,不屬迷悟,體絕聖凡,今有聖、凡二路者,是由一 心真妄、迷悟之分。故以二門為聖凡之本,故立真如門,顯不迷之體;立 生滅門,顯一心有隨緣染淨之用。故知一切聖凡、修證、迷悟、因果,皆 生滅門收,其末後拈華為教外別傳之旨,乃直指一心本非迷悟,不屬聖凡, 今達磨所傳禪宗是也。其教中修行,原依一心開示;其所證入,依生滅門, 悟至真如門以為極則,其唯識所說十種真如,正是對生滅所立真如耳!」 好,我們來看看這個憨山大師怎麼說。他說我們的寂滅一心真如,從 本體來說它是不屬迷悟,體絕凡聖,之所以凡聖的差別,是從一心的作用, 唯識學概要 - 27 - 它有迷悟,就有真妄,迷當然就落入虛妄了——「全真成妄」;悟的話呢, 是「全妄即真」。所以呢,這個二門它是怎麼立呢?真如門它的目的:是 開顯我們本具的清淨的覺體;生滅門是強調我們有染淨的作用,要我們要 謹慎小心,所以這兩門其實不衝突。所以一切的凡聖、修證、迷悟、因果, 都是心的作用所造成的。當然禪宗它做為教外別傳,它偏重在心性的本 體,它偏重在這個把心帶回家——正念真如,當然一旦入本體的時候,它 就沒有所謂的迷悟、凡聖這些相狀可得了,它是離一切相,這是禪宗的修 法。 但是教宗,它的修法偏重在作用這一塊,它是偏重在從生滅門而趨向 真如門,以為極則。就是唯識所說的,這個十地菩薩,他慢慢的成就「十 種真如」。這個是有它的增長,凡是你去修以後它會慢慢變多的,功德變 卷三十二 - 28 - 多、煩惱減少,這個都屬於生滅門,是從「生滅」安立真如。 那麼也就是說我們從佛法的經典學習,它的確是分兩塊,有些經典強 調不生滅門,的確是這樣,你看《般若心經》,有些人說《般若心經》裏 面,從來沒有講怎麼修行,它從頭到尾告訴你:「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 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因為《般若心經》在顯本體嘛,就是說它這個教 法的目的,是讓你安住。但是有些經典,它很強調主動積極、斷惡修善, 它偏重在作用。也就是說我們不能夠只吃單味,諸位,你學經典你不能只 吃單味,因為它沒有一部經典是圓滿的,沒有!你看看天台的判教,我們 下一堂課會講到判教,你需要的是兩部以上的經典,兩部以上,至少!因 為佛陀說法是契機嘛,佛陀對這一類眾生講這個法、對那個眾生講那個 法,所以你吃單味的話,你就營養不良了。所以性相二宗不能圓融,這是 唯識學概要 - 29 - 不對的,因為這兩個各有特色,生滅跟不生滅要結合的,我們看怎麼結合。 我們看總結: 「是知相宗唯識,定要會歸一心為極,此唯楞嚴所說一路涅槃門,乃 二宗之究竟也,學人不知其源,至談唯識一宗,專在名相上作活計,不知 聖人密意,要人識破妄相,以會歸一心耳。故今依生滅門中,以不生滅與 生滅,和合成阿賴耶識,變起根身器界,以示迷悟之源,了此歸源無二, 則妙悟一心,如指諸掌矣!」 也就是說這個地方,憨山大師在《性相通說》裏面,特別鼓勵我們學 唯識的人,一定要把一心真如做為會歸,這個才是合乎《楞嚴經》所說的 『一路涅槃門』,才能夠究竟圓滿。也就是說唯識學很強調第六意識的如 卷三十二 - 30 - 理作意,但是你不斷的作意、不斷的作意,你要知道你的依止點是在哪裡? 你是在一個不生不滅的清淨心上去作意的。也就是說你生滅的作用,要站 在不生滅的基礎之下。如果你不懂這個道理,你只是在唯識的名相上:哦, 佛陀告訴你修佈施,你就去修佈施;告訴你持戒,你就修持戒,那這個是 第六意識的操作。但是你不知道,佛陀要你佈施,要你持戒是幹什麼的? 是讓你借相修心的,不是真正要你去佈施、持戒。當然如果你的檔次很低, 那你只是修善業,那你該佈施佈施、該持戒持戒;但是如果你是要成就一 種成佛的資糧,那你就要怎麼樣?借相修心!你所有的佈施、所有的持 戒,這種有為的造作,其實本身是在開顯你自性的功德。你要能夠會歸到 一心真如,這個很重要。我們先把它講完,再來做一個攏總解釋。 所以唯識學雖然從生滅門下手,從如理作意下手去修六波羅蜜,但是 唯識學概要 - 31 - 它的重點,要把不生滅跟生滅和合起來,所變現的根身世界,然後再會歸 到一心真如,這才是佛陀的本意,這個就是性相圓融。 【219】性相圓融這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性相圓融這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性相圓融這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好,我們來解釋一下,這個性相圓融,這個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我們來看看這個講義第九面,我們把它複習一下。諸位,我們前面幾 堂課,在講的唯識學,主要從第八識的業力這一塊下手,因為有業力,所 以我們才需要修行。我們所有的修行只是做一件事情:就是把有漏的業力 轉成無漏的功德,就是「轉識成智」,轉第八識的業力。所以唯識學基本 上,很少提到不生不滅的真如,它所謂的真如也是生滅的。它講到十種真 如都是生滅相安立的,初地的真如是什麼?二地的真如……表示這個真如 卷三十二 - 32 - 是有增減的,就不是不生滅的。所以唯識學,很少提到眾生本具的真如, 很少,所以你可以看的出來,唯識的第八識是生滅的,對不對?第七意識 也是生滅的,第六意識更是生滅的,前五識都是生滅的。所以你如果純粹 從第六意識,從唯識下手,你會有一個感覺——一個沒有家的感覺,因為 你整個都是動態的。 唯識學它強調一種變化性,從變化中不斷的進步,當然它給你很大的 動力、很大的鼓舞,但是你會找不到家的感覺,如果你不性相圓融的話, 你會覺得整天很累。但是你不知道「云何應住」,你只知道「云何降伏其 心」,不知道云何應住。但如果你這輩子只看一部經典,就是性宗的經典, 你讀《般若心經》、《金剛經》,你會覺得說:著啥急啊,你本來就不生不 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幹嘛要拜佛呢?你就會產生錯覺。過分的強調 唯識學概要 - 33 - 本體,就忽略了事修;過度的事修,你會找不到家,所以性相圓融是必須 的! 諸位,我們需要多分的養分,最好的方式:安住——理想化;調伏對 治——從業障凡夫做起。當你要安住的時候觀想你就是佛陀,自知你是未 來的佛陀,站在本來清淨的角度,來面對你的業力,這第一個安住——安 住力;但是你要調伏的時候,請你務實一點,你有很多事情要做:你該懺 悔業障,懺悔業障;該積集資糧,積集資糧,這樣才能夠理、事圓融。 所以你的心中是兩套法門:安住的時候,菩薩云何應住?以真如為 住;菩薩云何降伏其心?以第六意識的如理作意來降伏其心。所以當你是 安住的時候,第六意識要收起來——離言說相,這個時候回歸到真如,你 卷三十二 - 34 - 本來清淨,二話不說;當你要開始調整的時候,你必須從空出假——用第 六意識做調伏,要如理思惟。 有些人學佛是都不思惟的,這種人就是一輩子只看性宗的道理,他認 為:思惟是多餘的,你那個入聖位的時候,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關鍵 是你還沒入聖位啊!你現在是人家船坐到彼岸了,才把船丟了,你現在是 根本就還沒有坐船。所以你忽略了第六意識,你以後會後悔的——執理廢 事啊!所以我們再講一次:安住——理想化;調伏——務實化。好好的看 清自己的盲點,怎麼從哪裡去如理作意。所以我認為唯識跟性宗,都不能 取代誰,兩部經典各有各的優點。 【220】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唯識學概要 - 35 - 好,我們來看最後的總結。那麼既然我們從唯識的角度,那我們就必 須從唯識的角度來談總結。唯識強調第六意識的如理思惟。來,我們來看, 有兩個作意思惟,先看第一個: 「是法不堅固,常立在於念;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 唯識的第一個作意,它是先作意第一個:業力這一塊——『是法不堅 固』。你人生所接觸的所有的相狀,都是由業力顯現出來的,它總會過去, 這第一個;第二個:『常立在於念』。業力到你的心中時候你會安立很多的 妄想名言,就變成遍計執了。所以人生是由不堅固的業力,跟顛倒妄想的 結合,就是業力跟妄想的結合。所以我們今天要做什麼呢?「已解見」: 第一個瞭解空性;第二個證入空性。幹什麼呢?破壞心中的想念,諸位, 卷三十二 - 36 - 不是破壞業力喔!是破遍計執,不能破壞依他起,你破壞依他起到時候你 就偏空了,就落入小乘的學者了。 所以在唯識的操作的第一個作意:就是少打妄想。我們有些妄想你一 旦打下去,你就停不下來。就是說有些妄想你打下去,你還可以控制的, 這個問題不大;但是有些妄想,是跟你無始劫的堅固執著在一起的,你不 能等到妄想打出來了,再去滅火,因為你已經滅不了它了。所以佛陀的智 慧告訴你:你這條路就要先關掉——你要把它的名言切掉!在它打妄想的 時候,你把所有的話都拿掉,讓它不能活動。你不能等到煩惱出來了,再 來修無常觀、不淨觀,你根本不是它的對手了。所以無分別智的操作,它 就是:『已解見空者,一切無想念。』我們心中有些道路是不能走的,因 為它這個心活動起來的時候,你不是它的對手,所以有些妄想,你必須把 唯識學概要 - 37 - 它的門關掉——就是有些名言──「言語道斷」,要把它關掉,這第一個 作意。所以你要第一個警覺性:有些妄想在你平常一發覺的時候,就是要 把這個想念斷掉。這第一個:這個空性的作意。 第二個:會歸到淨土。我們看第二個: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 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須到來;唯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這個地方是對今生的果報的作意,就是我們是無常敗壞。雖然你今生 可能會有一些金玉滿堂、有這種眷屬的快樂,但是你不要忽略了,這些東 西總有一天要消失,因為你是借來的,你是跟善業的因緣借來的,所有借 來的東西都要還。所以人生是沒有結果的,凡夫的生命沒有結果,只有聖 卷三十二 - 38 - 人的涅槃菩提才有結果,才有相續的後面的受用,我們凡夫的生命是『無 常終須到來』。所以這個地方,是某種程度是一種厭離娑婆的作意。然後 怎麼辦呢?『唯有徑路修行』,就是淨土,思惟淨土的功德,最後最重要—— 『但念阿彌陀佛!』 淨土的作意,諸位,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最後一定要會歸到一句 佛號,因為有佛號。所以聖道門的作意,它是會歸到空性;淨土門的作意, 會歸到一句佛號,它是有相行。所以唯識學的作意是這樣操作的:一個是 無分別智——破妄、調伏;一個是顯真。因為你為什麼要顯真呢?因為你 不可能無住嘛!凡夫的心都是有所得心,所以你最好的安住,就是安住佛 號。 唯識學概要 - 39 - 我們必須在平常,跟阿彌陀佛建立一個非常密切的關係,諸位,如果 你跟阿彌陀佛因緣很淡薄,你臨終的時候是內憂外患的。你內憂:你內心 百感交集,你要離開你熟悉的地方,你再怎麼說,這個娑婆世界你住了幾 十年了,你總有感情嘛,你會有不捨;第二個外患:你外面親屬的哭泣、 身體的病痛,身體插滿了管子。這個時候,考驗你跟阿彌陀佛佛號的關係, 如果你對佛號平常沒有建立一個密切的關係,你很難把佛號抓住的。淨土 宗它要一段時間相續——淨念相續,不是說你念幾句佛號,阿彌陀佛就來 了,不是這個意思。所以你怎麼樣跟佛號建立一個完美的關係?簡單的 說:就是把你所有的希望跟佛號結合!你來生的淨土的功德:正報的莊 嚴、依報的國土的莊嚴,就是因為有佛號的關係,所以你這個作意是很重 要的,你每一次的作意,都會建立你跟佛號一種密切的關係,就是跟佛號 卷三十二 - 40 - 要很熟悉呀,所以唯識學它就是善用第六意識了。當然如果你把性宗的不 生滅心:站在本來沒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那就更好了,站在本來沒 有娑婆世界的角度,來厭離娑婆,就更好了。所以不生滅心跟生滅心,是 可以交互作用的。 好,我們唯識學就上到這裏,那麼也感謝諸位的參與,感謝陳會長的 慈悲!諸位的參加讓我們的課程更莊嚴,請大家繼續的護持我們的課程。 好,阿彌陀佛。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