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ilable Platforms
唯識學概要 - 1 - 卷三十一 【208】你要改造業力,你要創造一種堅定的誓願 你要創造一種堅定的誓願 你要創造一種堅定的誓願!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面,我們看丙五:究竟位。 唯識學把整個凡夫到成佛,把他的修行分成五個階位:就是資糧位、 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乃至於最後的究竟位。我們從前面的階位我們可 以知道,當我們踏入了修行的菩薩道,我們的生命就會出現兩種力量的作 用:一種來自於外來的生死業力的衝擊;第二個來自於我們內心的一種菩 提願力的引導。所以當你開始修行的時候,你經常是兩種力量的一種作用 卷三十一 - 2 - 跟拉扯。 我們先談一談生死業力這一塊。生死業力是怎麼來的呢?主要因為有 阿賴耶識。雖然我們生命,一段一段的生命是無常變化的,但是生命結束 以後,我們會在第八識留下一種善惡的功能,所以第八識它有很特殊的功 能,就是它「持種」。它能夠保存我們每一期生命所留下的一種善惡的功 能,這種功能長時間的累積,就形成一種「恒轉如暴流」。就是說它是一 種相續的水流,如果我們今天是善業起現行,這個水流就帶我們在人天享 受快樂;如果我們今天是罪業起現行,這個水流就帶我們到三惡道,受刀 山油鍋的痛苦。所以我們每一個人的背後,的確是有一種力量在支配著我 們——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 唯識學概要 - 3 - 那麼業力的可怕,並不是說它給我們什麼痛苦,這個還不是重點,重 點是它輾轉相續、無有止盡。當然我們有兩個選擇:第一個我們選擇逃避, 反正你覺得你今生過得也還不錯,你認為你今生樂多於苦,但是你可別忘 了,生死業力是不會停止的,也就是說你遲早要處理的。你今生不處理, 你來生就得處理;你來生不處理,你以後一定要處理,因為它不會自己消 失掉。 生死輪迴之所以那麼的可怕是因為:你越輪迴,它的力量就越大,就 像滾雪球一樣。所以你總有一天,你吃到了苦頭,你一定要面對這個生死 業力的問題,你總有一天的。那麼從佛法的角度:你越早面對,對你越有 利,因為它整個時代,是往一個壞的方向在發展,末法時代。所以你越早 處理,你成功機率是越高的,你花的心血是越少的。所以面對生死業力, 卷三十一 - 4 - 你拖得越久,你付出的代價越大,就這麼回事。所以我們從輪迴的第八識, 我們可以知道:既然要出離,那就把握當下,你別無選擇!這是我們每一 個人背後,所要面臨的業力的這一塊。 當然唯識學給我們很大的壓力,因為它開展了第八識,這種恒轉如暴 流的業果相續的思考,但是唯識學給我們一些希望,就是我們的第六意 識。第六意識有強大的思考、學習能力,我們可以學習佛法、我們可以如 理思惟,創造一種清淨的力量來引導業力。那麼這個第六意識的清淨力 量,在唯識的教義當中,它提出兩個重點:一個是菩提心,一個是空正見, 這兩種力量如果你操作得當,生死業力是可以轉變的。 那麼這個菩提心跟空正見,其實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菩提心是根本,空 唯識學概要 - 5 - 正見是在引導菩提心的一種增上的力量。我們前面講過了菩薩的四個階 位,它都是需要菩提心來支援的,也就是說你菩提心失掉了,你就已經不 是一個菩薩了。所以我們在剛開始的時候,一定是要有發願:你如果是智 增上的菩薩,你緣佛的功德而發心;你如果是悲增上的菩薩,你緣眾生的 痛苦而發心,都可以。總之當我們修學菩薩道,先不要管你做了多少,先 看你是不是有這樣的目標,初心菩薩是「論心不論境」,如果你連一點理 想抱負都沒有,一天過一天,你做再多功課都沒有用,毫無意義,因為要 引導業力,一定是要創造一種永恆相續的力量。 在佛法的角度:一時的感動、一時的善念,是沒有太大意義的。也就 是說,你一種沒有目標的行為是毫無意義的:你做這件事情,只是一時的 感動、只是一時的善念,這樣是沒有辦法改變業力的,沒有辦法。所以所 卷三十一 - 6 - 有的行動都先有一個理想抱負,你一定要有一個願景,有理想抱負的修 行,才有資格叫做「菩薩道」,因為你真實在改變業力了。所以你要改造 業力,你要創造一種堅定的誓願,你未來希望往哪裡走,要有一個目標的。 所以在這個修行當中,一定先發一個菩提心:緣佛道而發起上求佛道,緣 眾生的苦而發起下化眾生。當然你發了菩提心,你有這個願景,你就是菩 薩了。 那麼接下來就是智慧的考驗,你怎麼去調伏引導你的內心,那就是空 正見的智慧了。其實整個菩薩道的次第:從資糧位到加行到通達到修習, 它主要的是一種智慧的增上。在六度當中,判定一個菩薩他的成敗,就是 以般若波羅蜜來做判斷。 唯識學概要 - 7 - 【209】菩提心由它智慧的淺深分成三塊 菩提心由它智慧的淺深分成三塊 菩提心由它智慧的淺深分成三塊 那麼我們前面的四個階位,我們可以把這個菩提心分成三塊,由它智 慧的淺深分成三塊。 第一個:是一種「住相」修行的菩提心。這個就是資糧位,資糧位的 菩薩,他的空性的智慧是薄弱的,所以他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是有 所得的,他認為這個外境都是真實的,所以他的心就怎麼樣呢?就住在外 境上,那麼這個地方就有嚴重的問題了。所以資糧位的菩薩很大的缺點, 就是說他是做不了主的,他一旦住在外境,好了,當他來到佛堂,他的菩 提心就現前,因為佛堂給他一種清淨的環境;當他離開了佛堂,跟雜染的 人事接觸的時候,他起貪欲,該起貪欲就起貪欲、該發脾氣照發脾氣,菩 卷三十一 - 8 - 提心就暫時的隱沒了。所以這個「住相」修行的菩提心,是非常被動。所 以你看一個資糧位的菩薩,他的心經常是起起伏伏的,為什麼呢?因為他 受外境的干擾太大了,因為他把心住在外境嘛! 當然,資糧位的菩薩也有可取之處,在唯識學上說資糧位的菩薩,雖 然深受外境的影響,但是他心中有三種力量來支持他的菩提心:第一個「作 意力」。他會不斷的學習教理,透過如理作意,來自我反省、自我觀照、 自我調整;第二個:他有這個「善友力」。他經常親近善知識,同參道友 的鼓勵攝受,也會使令他不斷的進步;第三個就是「資糧力」。他透過佈 施、持戒、放生、拜懺,種種的這種善業的功課,也能夠保護他的菩提心, 讓它不斷的增長。所以一個資糧位的菩薩,雖然受了外境的衝擊,但是他 靠著一種作意力、資糧力、善友力的支持,他也會慢慢的、慢慢的進步。 唯識學概要 - 9 - 所以從「住相」的菩提心,到第二個「離相」的菩提心,這就好一點 了。到了加行、通達二位的時候,這個菩薩,他的心慢慢的離相了——見 相離相,他的心就不再住在外境上,所以外境對他的干擾降低很多了,所 以他就可以專心的讓菩提心不斷的增長廣大,當然他某種程度,也開始在 息諸緣務、加修止觀。 那麼第三個階段就是所謂的「借相修心」的菩提心,就是修習位。前 面的離相,當他脫離相狀以後,從假入空以後,他是一個過渡,因為他曾 經發願要上求下化,所以當他慢慢的菩提心堅固以後,到初地以上的菩 薩,他一定會走出山林面對人群,他一定要面對人群。因為他沒有人群, 他沒辦法修十波羅蜜呀,他沒辦法去成熟眾生、莊嚴淨土。所以他重新的 又回到人群:可能做眾生的父親、也可能示現做母親;也可能示現出家、 卷三十一 - 10 - 也可能示現在家,他以各種角色,一方面自我歷練,一方面教導眾生,這 個就是「借相修心」了。那麼這個菩薩的菩提心,從一種住相的菩提心, 到離相的菩提心,到借相的菩提心,最後他的菩提心終於圓滿了,來到了 究竟位。我們來看看這個菩提心,到了究竟位是怎麼回事。 【210】菩薩果位的差別 菩薩果位的差別 菩薩果位的差別——究竟位 我們看釋名: 言「究竟」者,即是「究竟無漏界」,《識論》云:「諸漏永盡,非漏 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界」。 這個究竟位,什麼叫究竟呢?就是究竟無漏,這個是偏重在破妄這一 塊。也就是說 「漏」,當然這個漏指的是障礙了。我們在修菩提心的前面 唯識學概要 - 11 - 講到,他有煩惱障、有所知障,因為他心中還是有所得,由這個我執引生 煩惱障,由法執引生所知障。那麼到了究竟位的時候,這兩種障礙就完全 破壞了,這個只是偏重約「破妄」。但《成唯識論》講得就清楚更圓滿, 它說:『諸漏永盡,非漏隨增,性淨圓明,故名無漏界』。 其實菩提心到成佛的時候,它是兩塊:從破妄的角度是諸漏永盡。諸 位要知道,菩提心的障礙,主要來自於凡夫的攀緣心。其實我們不能怪業 力給我們痛苦,業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它把你的業力現出一個相狀,可 能快樂的相狀,也可能痛苦的相狀,但是它可沒強迫你去接觸它,是你自 己要去攀緣這個業力,所以你才跟它感應的。所以從佛法的角度,我們不 能夠去怪業力,因為業力雖然是可怕,但是業力它不能主動的攻擊你,它 只能夠被動的現出相狀,是你要攀緣的,是你自己要跟業力感應的,沒有 卷三十一 - 12 - 第六意識的攀緣,第七意識的執著,業力怎麼會對你有產生干擾呢?所以 在成佛以後,當然他業盡情空了,他整個攀緣心也完全息滅了,所以他這 第一個,他沒有障礙了。 第二個「非漏隨增」,這個指的他的善根。他的菩提心夾帶了十波羅 蜜的這種善根,已經圓滿了——『性淨圓明,故名無漏界』。 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從資糧位到成佛,他的心態轉變,第六意識扮演 了重要的角色,第六意識,完全在第六意識。我們看得出來,我們從資糧 位到加行位,佛陀並沒有強調說:哪一個人業障重,這個人要經歷久一點; 哪一個人業障輕,佛陀基本上是不從業力的輕重,來判斷一個人成敗的, 完全看你這個人的心理素質,你的觀照力,因為「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 唯識學概要 - 13 - 生」。你一個人會活得痛苦,你會活得痛苦,業力的因素其實不大,就是 你這個人攀緣心重——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你攀緣心重,你自己要 去招惹業力。第八識你是不能攪動它的,它裏面有很多很多的業力在睡 覺,你最好不要把它喚醒,對你很不利的。那麼你一天到晚攀緣的時候, 你就是把第八識的業力喚醒了,你是沒事找事吧。所以你一個資糧位的菩 薩,儘量的沒有事要把心收起來——都攝六根,好好的念佛、念法、念僧, 就是你不要去招惹業力,是這個意思。所以你第六意識起攀緣的時候,你 就是業障深重了。 那麼當第六意識:「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欸,這個人有無量的 功德莊嚴,就是靠第六意識的憶佛、念佛。所以你看佛法很少談業力這一 塊,因為它不是主角。你第六意識操作得當,你可以讓業力沉澱下來,你 卷三十一 - 14 - 變成憶佛念佛——諸佛正遍知海,創造未來的功德莊嚴;你第六意識如果 失控,你就去攪動業力,你就把你自己給害了,所以關鍵成敗在第六意識 了,問題在這。你第六意識不收心,那你就會把無始的業力給攪動起來了, 那是你自找的;你第六意識收心,第八識的業力,就沉澱下來,就帶業往 生了。所以業力也不是那麼可怕,看你怎麼去操作它。那麼做為一個佛陀, 當然他已經圓滿的把第六意識操作的圓滿了,所以他把第八識轉成四智菩 提了,其實他關鍵就是掌握了第六意識,就在這裏,成敗關鍵在第六意識。 我們往下看,就可以清楚這個成佛的一個關鍵。我們看它的內容: 菩薩從初「資糧位」,信解唯識妙理,發堅固菩提心,經三大阿僧祇 劫,修習無邊難行勝行,至「金剛喻定」現前,永斷本來一切「麤重」, 唯識學概要 - 15 - 頓證「佛果」,圓滿「轉依」,窮未來際,利樂無盡,名「究竟位」。 那麼我們都知道,佛陀不是天生就是佛陀,他也是從一個業障生死凡 夫走起的,所以剛開始也是從一個業障深重、攀緣外相的資糧位開始。但 是這個佛陀,他善加利用操作自己的第六意識,他做了兩件事情:用第六 意識來信解唯識妙理,不斷的加強自己的智慧的學習;第二個:他發起了 堅固的菩提誓願。那麼當然,剛開始從住相、到離相、到借相,經過了三 大阿僧祇劫的時間,經歷了十波羅蜜的難行勝行,到了等覺菩薩的後心, 他成就了一種非常堅固的「金剛喻定」,在這種堅固的三昧當中,他生起 了我空觀、法空觀,那麼這個時候,斷除最後一念的身相無明,所謂的斷 除一切的「麤重」。這個「麤重」就包括煩惱障、所知障二障的種子,就 『頓證佛果,圓滿兩種轉依,盡未來際,利樂有情,名究竟位』。所以他 卷三十一 - 16 - 這個菩提心,他最後的呢,這個菩提心跟兩種功德相應,成佛就是成就兩 種轉依。 【211】轉煩惱障得大涅槃 轉煩惱障得大涅槃 轉煩惱障得大涅槃;轉所知障得大菩提 轉所知障得大菩提 轉所知障得大菩提。 我們來看下面這個總說,我們把總說念一遍,到底這個菩提心,它產 生什麼轉變了?我們看總說的這個地方: 一、二轉依果:轉煩惱障得大涅槃;轉所知障得大菩提。二、依正莊 嚴:佛身、淨土,無量功德,眾所莊嚴。 那麼資糧位的菩提心,當然它主要的成就的是三種力量:這個作意 力、善友力跟這個資糧力,當然主要是作意力,他不斷的作意。那麼資糧 位的菩提心,就靠這個作意撐著;加行位、通達位的菩提心,則靠空性來 唯識學概要 - 17 - 攝受;到了成佛,他的菩提心,它有兩大功德:一個是大涅槃,一個大菩 提。因為他透過空性的智慧,轉煩惱障得大涅槃;他透過他的菩提的願力, 轉所知障為大菩提。那麼這個菩提它是有作用的,它是什麼作用呢?它能 夠現起依報正報的莊嚴,現出正報的佛身跟依報的淨土,那麼有無量功 德,眾所莊嚴。 所以這個成佛的菩提心,它有三身的作用,第一個:這個菩提心跟法 身相應。這個清淨法身,這個清淨法身就是我們說的二空真如之理,它是 沒有形相的。當然沒有形相也就不能受用了,它是一個理性,它是一個道 理,這個菩提心已經完全跟我空、法空的真如相應了,這第一個;第二個: 這個菩提心跟報身相應。這個「報」就是果報了。諸位,這個菩薩經歷過 三大阿僧祇劫,他不完全只是修空觀,他從初地以後,從空出假、借相修 卷三十一 - 18 - 心、修十波羅蜜的時候,他是花了兩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來修波羅蜜,所以 他有無量的功德。這種功德是怎麼樣呢?是可以受用的,所以報身又叫做 佛陀的「真身」,就是酬償他這兩大阿僧祇劫以來,所修的波羅蜜的功德。 當然這個報身有兩塊:一個是自受用報身;一個是他受用報身。自受 用報身就是做為佛陀,他會現出千丈的盧舍那身。他住在實報莊嚴土,盡 未來際享受四種功德:「常、樂、我、淨」四種功德。他所有的快樂都是 恒常的,佛陀的快樂,沒有說會被破壞,沒有這件事情,它永遠存在的; 第二個佛陀的快樂是自在的,這個「我」就自在的,「佛為法王,於法自 在」;佛陀的快樂是清淨的,不像我們生起快樂的時候會帶動煩惱。所以 這個報身,他自受用的時候,佛陀從今以後,他那個明了的心就是常、樂、 我、淨四種功德圍繞他的菩提心,這第一個。 唯識學概要 - 19 - 第二個:佛陀有他受用的報身。他呢:「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 所被機」,他到那個實報莊嚴土,去現出他受用報身,去度化十地菩薩, 就陪著十地菩薩成長。這個是講的是佛陀的報身,又叫「正身」,這是無 量的波羅蜜功德莊嚴所成就的。那當然這一塊,跟我們凡夫就沒什麼太大 關係了,因為我們也接觸不了,真正跟我們有關係的是佛陀的化身。 佛陀的化身也分成兩塊:一個叫應化身;一個叫隨類化身。應化身就 是佛陀會在不同的時空,現出佛身:現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這種清淨 莊嚴的比丘身,他一定現出家,而且是圓滿的佛身,這是應化身;第二種 是隨類化身。佛陀不一定現佛身,比方說他變成一隻鹿王,佛陀也曾經做 一隻象王,他現出各式各樣的身,所謂的普門示現,隨類化身。 卷三十一 - 20 - 所以佛陀度化眾生有兩種情況:第一個現出人道的佛身;第二個現出 各種動物,或者他也可能到這個三惡道去,現出各式各樣的身,叫「隨類 化身」。 舉一個例子:你看佛陀在世的時候,團體裏面有一個經常跟佛陀唱反 調的提婆達多,提婆達多他有一天,就是他是受了他的信徒的供養——美 好的飲食,他就吃得太多了,貪心嘛,回去以後就肚子痛。肚子痛以後, 他雖然平常經常去障礙佛陀,但他這個時候,突然間憶念佛陀的聖號,他 憶念佛陀聖號的時候,佛陀的身相就出現了,就來到他的房間,佛陀以他 的手去加持這個提婆達多的肚子:就一道光明,欸,他的肚子就好了,好 了以後佛身就消失了。提婆達多就跑去精舍去跟佛陀頂禮,說:感恩你剛 剛跟我加持了,佛陀說:其實我是沒有動念頭的,我是沒有作意的,那是 唯識學概要 - 21 - 因為你的憶念所招感的。 那麼現在我們要問了:提婆達多他真的看到佛陀來跟他加持,那麼佛 陀那個身是怎麼回事呢?就是佛陀的應化身——千百億化身,所謂的「千 江有水千江月」。雖然佛陀的應化身,可能會在某一個地方,但是他也可 能會在另外一個地方出現,就好像說月亮:月亮是佛陀的法、報二身,但 是當你的水準備好的時候,它隨時會在美國的東區、西區,顯出它的月影, 這個就是佛的應化身。這個時候佛陀是沒有任何的念頭,就是佛陀只是一 個願力。佛陀願力存在那裏:「眾生無邊誓願度」,加上他的功德莊嚴的願 力,加在那個地方,那誰能夠憶念他,誰就能夠得到他的加持,這個就是 佛陀的應化身。 卷三十一 - 22 - 總而言之,當這個菩提心經歷過前面的資糧、加行、通達修習以後, 這個菩提心就不是一般的菩提心,那是功德莊嚴的菩提心,具足大涅槃、 大菩提的菩提心。 【212】什麼是涅槃?(一) 來,我們來看一看,那麼這個涅槃跟菩提,到底它會發生什麼樣的效 果跟作用?我們來看看第一個涅槃。我們先做一個總說,先解釋這個涅槃 的名稱: 此雖「本來自性清淨」,而由「客障」,覆令不顯,真聖道生,斷彼障 故,令其相顯,名得「涅槃」,此依「真如離障」施設,故體即是「清淨 法界」。 唯識學概要 - 23 - 首先我們把「涅槃」解釋一下。涅槃就是一種不生不滅的一種寂靜的 狀態,它是不生不滅的,它沒有一種變化躁動的相狀,這叫「涅槃」。那 我們來看,此雖「本來自性清淨」,換句話說從唯識的角度,我們本來就 有涅槃,但是因為我們一念的不覺,向外攀緣,就創造了煩惱障、所知障, 就使令這個涅槃的功德不能開顯。 那麼「真聖道生」:真聖道就是一種智慧了,這種我空、法空的智慧 生起的時候,把煩惱障跟所知障就破壞了,就使令這個涅槃的功德相狀顯 現出來——「名得涅槃」。就是說其實你得到這個涅槃,是你本來就有的, 只是以前,就像月亮本來就有,但是以前有烏雲,我們現在只是做了一件 事情,把烏雲撥開了,哦,我們重新看到月亮,那麼這叫「真如離障」。 我們以前是「真如在纏」,現在是「真如離障」。那麼它的體就是「清淨法 卷三十一 - 24 - 界」,一種清淨寂滅的法界。 好,那麼這種菩提心,也就是說我們前面的菩提心,是沒有涅槃的菩 提心,是躁動不安的,那麼現在這個菩提心,是相對的是非常寂靜、安穩 的。那麼這個涅槃,在唯識提出有四種差別,我們來先看第一種: 一、「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謂一切法相真如理,雖有客染而本性淨, 具無數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與一切 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唯真聖者,自 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涅槃」。 那麼第一種涅槃,叫做『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這什麼意思呢?『謂 一切法相真如理』:就是在一切的有為假相當中,其實它的本體是空性的, 唯識學概要 - 25 - 是我空、法空的真如理。『雖然有客染而本性清淨』:就是我們一念心,雖 然打很多的妄想,但是本性還是不受染汙的,而且具足無量微妙的功德, 這叫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也就是說,它不是修來的,只是說我們以前沒有 跟它相應,它顯現不出來而已。 那麼它有四種相貌:第一個『無生無滅,湛若虛空』。這個本來自性 清淨涅槃,它不是有為法,它不會因為你修就增加,它也不會因為你懈怠 而減少,所以它是無生無滅的,湛若虛空。那麼『一切有情,平等共有』: 就是凡夫聖人的涅槃是平等的,也不會說佛陀的涅槃比我多一點;我們一 個放逸凡夫涅槃就少一點,是大家平等共有的。『一切法不一不異』:它也 沒有離開一切的染淨諸法,緣起不離開性空,性空不離開緣起。那麼本質 『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所以涅槃最怕的就是你 卷三十一 - 26 - 打妄想,就是說『一切法不生,般若生』。涅槃之門要打開,只有一種情 況:叫做『尋思路絕,名言道斷』。就是說我們本來就有涅槃寂靜、安樂 的功德,但是我們經常打妄想,所以它這個門就關起來。所以你現在必須 要名言道斷,你必須修無分別智,它這個門才會打開來。所以『唯真聖者, 自內所證』:雖然每一個人都具足,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把它的功德 開顯出來,只有真實智慧的聖者,才能夠把它開顯出來,「其性本寂,故 名涅槃」。 這個意思就是說:第一個涅槃就是我們本來具足的,後面三個都是修 來的。這個本來具足的涅槃,在禪宗是非常重視了。它認為說:你本身不 安住在本來的這個涅槃,你就很難修行。你看這個唐朝的這個禪師——懷 讓禪師,懷讓禪師他去親近這個六祖大師的時候,懷讓禪師那個時候已經 唯識學概要 - 27 - 修得不錯了,他學過天台教觀的,六祖大師只問他一句話,他說:「你從 什麼地方來?」欸,懷讓禪師答不出來。答不出來以後,因為他問到他的 根源:就是說你的生命,最初的原點,你的最初的本來面目是什麼?—— 「你從什麼地方來」?那麼懷讓禪師答不出來以後,古人是求法心切,就 做了六祖大師三年的侍者。後來三年完了以後,他就懂了,他就跟六祖大 師說:我已經明白你說的意思了。那麼六祖大師又問了一次:「你從什麼 地方來」?他說:「說似一物即不中」。說那個地方是不能解釋的,一旦落 入名言,那麼這個就不是涅槃,意思就是「涅槃」,那是言語道斷,是沒 辦法去形容的——「道可道,非常道」。但是你這樣子不講,到底你是不 是覺悟,沒有人知道。六祖大師又問:「還有修證否」?這個涅槃,是可 以修證嗎?不能修證,那這個就是斷滅了。那麼懷讓禪師說:「修證即不 卷三十一 - 28 - 無,染汙即不得」。六祖大祖說:「只此染汙不得,是三世諸佛之所印證」。 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無量劫來打很多妄想,但是我們的涅槃,不會因 為打妄想而失掉,你隨時可以把它打開。所以首先我們要知道:我們打妄 想的心中,有一個不生不滅的涅槃。這個你只要相信就好了,先相信,所 以正念真如——把心帶回家,就是你要相信你有成佛的可能性,相信你有 恢復本來面目的可能性,為什麼呢?因為你的妄想,是不能染汙涅槃,它 不受染汙的,這是第一個信仰: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 體無別。在體性上,相信自己的本性,是清淨的寂靜的,這第一個。那麼 這一塊是「非修」,不要你去修的,你只要相信就可以了。那麼真正的修 來的涅槃,在後面那三塊,這三個就是要努力用功了,我們看第二個: 唯識學概要 - 29 - 【213】什麼是涅槃?(二) 二、「有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煩惱障」,雖有微苦,所依未 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 第三個也把它念一念,這三個是一體的,這都是小乘的涅槃。 三、「無餘依涅槃」:謂即「真如」出「生死苦」,煩惱既盡,餘依亦 滅,眾苦永寂,故名「涅槃」。 那麼在唯識的涅槃,它大方向分成兩種:一種是本來就具足的涅槃; 一種是你要經過修習才有的涅槃。那麼修習的涅槃,它又分成兩塊:一個 是由小乘的佛法的修學所成就的涅槃,跟大乘佛法的菩薩的修學所成就的 涅槃。我們先看看小乘的涅槃。 卷三十一 - 30 - 小乘的涅槃分成兩塊:一個是「有餘依涅槃」。有餘依這個「依」,這 個依止,就是他的身心世界還在,雖然他成就了涅槃,但是他的生命還在, 叫「有餘依」。就是小乘的行者,他由出離心修我空觀,他的這個真如的 理性,出離了煩惱障的這個障礙,因為他的身心世界還在——『雖有微苦, 所依未滅,而障永寂,故名涅槃』。就這個人,他已經證得無生的阿羅漢, 但是「無生」, 只是說他死了以後,不再招感生死,但是他這一期生命還 在呀,所以他怎麼樣呢? 「雖有微苦」。你看舍利弗尊者他有時候肚子痛,痛得爬不起來,也 是有的。所以阿羅漢聖者,他就算去托缽的時候,太陽太大,他也會中暑; 他吃壞了東西,他也會肚子痛;當然他也可以選擇入三昧,他入了滅盡定, 所有的痛苦消失掉,他可以選擇入三昧,他如果不接受這個痛若,他也可 唯識學概要 - 31 - 以不接受,他隨時可以入定。但是他如果從定中出來,接觸到他的業報身, 那就跟我們差不多了:該有痛苦還有痛苦。為什麼呢?因為他「所依未 滅」。他所依止的身心世界,這個業報身還在,但是他的煩惱障,他不會 起煩惱了。他的生命只有兩種:就是快樂跟痛苦,然後沒有了,沒有了。 因為業力只能夠給我們快樂痛苦,那麼好壞、成敗、得失,都是你想出來 的。所以他沒有第六意識的攀緣,所以業力給他的東西,只有快樂跟痛苦, 他沒有那麼多事了;那我們凡夫在快樂痛苦當中,安排了很多的名言,那 麼就把生命弄得很複雜。所以他的障礙,他的這個煩惱障消滅了,叫做「有 餘依涅槃」。 但等到他的生命結束的時候,叫「無餘依涅槃」。就是真如已經完全、 徹底的出離生死的五蘊的痛苦:一方面煩惱已經斷了;一方面他的色身也 卷三十一 - 32 - 消失了,所以所有的痛苦都停止了,故名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 所作皆辦,不受後有」。 所以阿羅漢的涅槃,他受他的生命的影響。其實你不能說:阿羅漢聖 者,完全不做事的,你不能這樣講。阿羅漢的聖人,他的生命還在的時候, 我們看經典裏面,他很努力的護持佛陀的正法:比方說舍利弗尊者、比方 說目犍連尊者,那領著諸大弟子,自己修行,弘揚佛法。但是阿羅漢一旦 死亡,那麼這個生命就完全消失掉了,就「灰身泯智」了。所以他的這個 涅槃,是跟他的身體在不在是有關係的。 在《阿含經》上說,阿羅漢的聖人,他什麼叫做只有業力,沒有妄想, 他的生命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他去托缽的時候,你給他美好的東西,或者 唯識學概要 - 33 - 給他不好的東西,他的心只有一種情況:就是「不取亦不捨,無喜亦無憂, 如鳥飛虛空,蹤跡不可得」。他也沒有取也沒有捨,也沒有喜也沒有憂, 就好像這個鳥從虛空飛過去,他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沒有留下任何的 痕跡,他只是知道而已,知道有這件事情,然後就沒有了,這個就是「有 餘依涅槃」。就是他的生命只有業力,沒有妄想,等到他把業力結束的時 候,他連生死業力也沒有了,這個是小乘的涅槃。 我們來看看這個不可思議的,大乘菩薩的涅槃。看第四個: 四、「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 所輔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 名「涅槃」。 卷三十一 - 34 - 那麼小乘的涅槃,它的重點在「不生不滅」;大乘的涅槃在「無住生 心」,就是它「無住」,無住處,就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我們來看,就 是他這個真如,他修我空觀,也修法空觀,他不但破了煩惱障,也破了所 知障,所以他一念的大悲的菩提心,跟一念的離相的空正見,兩個跟真如 結合以後,那麼不住生死,也不住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 常寂,故名涅槃』。 小乘的涅槃,套一句天台宗的說法:是有點偏空的,因為他空性當中, 他沒有發願!諸位,如果你現在所修的法門,不管你念佛也好、持咒也好、 拜懺也好,你都沒有把眾生放進來,也就是說你只是考慮到你自己,那麼 這樣子會有什麼後果呢?就是這個法門,等到它成熟得果報的時候,你只 能自受用,你不能跟人家分享,所以這個船隻夠你自己坐。但是如果你今 唯識學概要 - 35 - 天你所念的每一句佛號,都把眾生放進來,把無量的眾生放在這句佛號, 以後這句佛號叫做「無盡燈」!它是能夠一為無量,這個佛號能夠變現出 無量的光明,跟一切眾生分享,這個叫「大般涅槃」,因為這個涅槃裏面, 有不可思議的四智菩提。你為什麼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他可以跟你感應 呢?阿彌陀佛是住在涅槃,但是阿彌陀佛他在修涅槃的過程當中,他是有 「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成分在裏面,所以他可以跟眾生分享,他的涅槃 可以分享。 所以涅槃有兩種:一種是可以跟眾生分享的涅槃,一個是不能分享 的,你不能跟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的涅槃分享,不可以,這個只能夠 他可以受用,他的門是關起來的。如果他在生的時候,你遇到目犍連尊者、 舍利弗尊者,他會跟你加持,但是當阿羅漢聖者入滅以後,我們就沒辦法 卷三十一 - 36 - 跟他接觸了。小乘的涅槃只能夠自受用,但是大乘的涅槃,他有這種大悲 願力,他能夠他受用,這個是最大的差別。 好,我們休息十分鐘。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