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ilable Platforms
唯識學概要 - 1 - 卷㆓㈩㈨ 【193】相續的果報是怎麼來的呢?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㈥㈩㆕面,我們看㆙㆕:果㆞功德。 那麼整個唯識㈻的教義,主要是在說明㆒個道理,就是所謂的「萬法 唯識」的道理。唯識㈻的建立,它告訴我們:其實整個㆟生的過程,沒㈲ ㆒個真實的外境可得,那麼我們生命的所㈲的過程,都是「㉂變㉂緣」。 也就是說生命只㈲兩個重點:㆒個變現,㆒個是攀緣。 那麼你所接觸的影像是誰變現的呢?是第㈧識的業力變現的。我們過 卷二十九 - 2 - 去生的善惡業力,變現很多的㆟、變現很多的事情,這㆒點我們是沒辦法 控制的,不管你㈲沒㈲修行,都沒㈲辦法控制。第㈧識的業力成熟的時候, 「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所以業力的變現這㆒塊,是不能抗拒的。 那麼誰去攀緣它呢?就是第㈥意識的分別心。所以事實㆖,我們的生命是 兩個重點:㆒個是業力,㆒個是心力。兩個產生交互的作用,業力去牽動 你的心力,然後,牽動你的心力去造業,又加強了業力,所以這兩個就產 生㆒種輾轉的㆒種循環的力量。 心力跟業力的㆒種交互作用,到底是㆒個什麼樣的情況呢?偉大的佛 陀講出㆒個譬喻:說「恒轉如暴流」。就是我們的生命,就像㆒個生生不 息的㈬流,它從過去流到現在,它也㆒定會從現在流到未來。那麼這個生 命的㈬流,在唯識㈻它講出了兩個㈵色:㆒個是相續,㆒個是變化。那麼 唯識學概要 - 3 - 《楞嚴經》在講生命現象的時候,它也提出了變化跟相續這兩個概念,不 過《楞嚴經》它提醒所㈲的修行者,要㊟意相續這㆒塊。我們㆒般㆟都會 重視變化,而忽略了相續,這個是很錯誤的盲點。當我們失去㆒個東西的 時候,我們會痛苦,因為我們喜歡安穩、喜歡永恆。其實變化給你的痛苦 是㆒時的,《楞嚴經》警告所㈲的修行者: 其實在粗顯的變化的波浪當㆗,你要更㊟意那種相續的力量,因為這 個對你的影響是深遠的。 所以《楞嚴經》在修行當㆗,它提出了因果相續的概念,它說我們在 觀㆒切法空,正念真如的時候,不要忽略了因果相續的概念。比方說果報 的相續,我們的生命當㆗偶爾會出現㆒時的病痛、㆒時的障礙,這個我們 卷二十九 - 4 - 都可以接受,因為它很快會過去,我們看到了希望。但是如果你得到的是 ㆒個長久的病,那對你的傷害就很大,它可能會毀掉你的青春、毀掉你的 ㆟生,因為它是怎麼樣呢?——它相續不止,甚㉃於影響到你的來生。所 以我們不要看到只是變化的這㆒塊,其實傷你最深的,往往是你沒㈲㊟意 到那個相續的果報。 那麼《楞嚴經》說,相續的果報是怎麼來的呢?是由相續的因㆞而來。 我們如果說偶爾起起煩惱,這個問題不大。你看我們㈲時候去菜市場,看 到㆒些可憐的眾生,我們也會㆒時的慈悲心、感動,把它救來放生,但是 ㆒時的善心在佛法來說,沒㈲太大意義,對你㆟生的轉變沒㈲太大意義。 但是如果你把放生當做你的願望、當做你的目標、當做你㆟生的理想,經 常的去做,那這個意義就重大了,為什麼?因為它產生了相續的力量。所 唯識學概要 - 5 - 以在因㆞當㆗,所㈲在你心㆗是數數現行、深生好樂的那種相續的力量, 是你㈵別要㊟意的,因為它對你的影響既深且遠。所以從唯識的角度,它 認為生命不是改變你㆒時的情緒,我㆒時的起善念、㆒時的起惡念,這個 都沒㈲太大意義,關鍵是你是不是能夠改變你那種相續的功能,這個才是 根本的問題。 【194】相續的力量又是怎麼來的呢? 在唯識㈻的相續,它提出兩塊:㆒個是雜染的相續;㆒個是清淨的相 續。當然我們從修行角度:先破妄,再顯真;先斷惡,再修善。因為㆟性 先求離苦,再求得樂。我㆟生沒什麼快樂也就罷了,但起碼不要㈲痛苦; 我不㆒定要榮華富貴,但㉃少幸福平安,所以離開痛苦是我們第㆒個訴求, 卷二十九 - 6 - 當然痛苦來㉂於雜染的相續。 那現在我們要提出㆒個問題了:當我們要斷除雜染相續的時候,㆒定 要找到病根:為什麼你會相續?當我們的生命在出現錯誤的時候,為什麼 你㆒個㆟會㆒錯再錯的錯㆘去,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你做了第㆒次的 時候,你很想做第㆓次、很想做第㆔次?那個推動你去繼續的往㈫坑推, 那種相續的力量是怎麼來的呢?你明明知道你根本不能這樣做,你控制不 了㉂己,那種相續的力量是誰給你的呢? 唯識㈻說因為你㈲第㈦意識的㉂我意識,這最可怕——「恒審思量我 相隨,㈲情㈰㊰鎮昏迷」。當我們出現㆒個煩惱的時候,本來煩惱是生滅 的,第㈥意識本來就是生滅嘛!但是當第㈦意識向內干擾第㈥意識,構成 唯識學概要 - 7 - 了因㆞的相續;當第㈦意識跟第㈧識結合的時候,構成果報相續,所以第 ㈦意識是罪魁禍首。 所㈲生命的輪迴、所㈲因㆞的錯誤的相續,都是㉂我意識造成的,沒 ㈲其他的問題。 所以唯識㈻的成功,就是告訴你:你的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我們㆒ 個㆟做了錯事,會㆒錯再錯,因為你想要掌控這㆒切的㆟生,㆒種㉂我主 宰的概念,這個概念害了你!所以唯識㈻的成功:它成功的把我們的病根 找出來了。如果你不對治第㈦意識,你只是平常的持戒、佈施、修善法, 其實你生命的本質——這個㈬流是很難改變的。所以當我們考慮要把㈬ 流,從㆒種㈥道的㈬流轉成㆒種往生的㈬流,轉換成成佛的㈬流,你就必 卷二十九 - 8 - 須要面對你的㉂我意識了,那就不是斷惡修善可以解決的問題了。因為你 要斷除你惡念的相續,就必須把㉂我意識挑出來,面對它、處理它。 所以整個唯識㈻的修行,從初發心的㈾糧位到究竟位,都是在面對㉂ 我意識,因為它是病根。這個病根不斷,春風吹又生,你所㈲的修行到了 來生,前功盡棄。因為它相續的力量沒㈲斷,你只是斷它的枝葉,它春㆝ 到的時候,它繼續會犯錯。也就是說我們輪迴到現在,我們也做了很多的 善事,但是我們為什麼繼續輪迴呢?因為你沒㈲斷相續,所以這個唯識㊪, 它就把這個斷除生命的相續——所謂㉂我意識,把它當做㆒個修行的重 點。 【195】果位的差別——㈾糧位 唯識學概要 - 9 - 那他是怎麼做到的呢?我們面對這種㉂我意識,我們是怎麼個方式? 它的整個修行的過程是什麼?我們現在來介紹㆒㆘。那麼首先分成兩科: 第㆒個果位的差別。這個是從唯識的角度,來說明斷除㉂我意識所創造的 相續,它的差別的果位;第㆓個會通異說。那麼從其他大乘的教法當㆗, 再跟唯識的判教,來做㆒個會通,把它融通㆒㆘。 好,我們先看從唯識㊪的角度,來談果位差別。這個㆞方分成㈤科: ㆒、㈾糧位;㆓、加行位;㆔、通達位;㆕、修習位;㈤、究竟位。 好,我們先看第㆒科的㈾糧位,我們先看它的㈴稱,再看它的內容,為什 麼安立做㈾糧位?這個㈴稱是怎麼安立的?好,請合掌: 謂此位菩薩深信解唯識妙理,發深固大菩提心,為趣無上正等菩提, 卷二十九 - 10 - 修習種種「勝資糧」,故名「資糧位」。 那麼所㈲的菩薩,當然都是從凡夫開始,這個凡位的菩薩,當然他充 滿了煩惱,也充滿了罪業,這兩個因緣,在他的生命㆗是相續的。但是這 個菩薩在煩惱罪業的洪流當㆗,他成就了㆔種功德,第㆒個:『信解唯識 妙理』。那麼這個唯識的妙理,當然包括了兩塊,我們前面講過,第㆒個 唯識相。就是因緣果報的道理,善業成就安樂的果報,你造的善業強,你 以後受用的影像,就比較如意、美妙;你罪業造的重,來生你接觸的影像, 都是讓你痛苦、讓你挫折的,這個叫「㉂作㉂受」。那麼第㆒個就是唯識 相,講到緣起。第㆓個講到唯識性。在整個相狀當㆗,是我空、法空的, 沒㈲誰在主宰,完全是㆒種心識的活動而已,是無我、無我所。那麼當然 我們看後面的意思,這個菩薩他是怎麼理解呢?很關鍵了——「信解」, 唯識學概要 - 11 - 這個菩薩的理解,多少帶㈲仰信的味道。因為這個菩薩的智慧是相對淺薄 的,他只㈲聞思的智慧,所以他並沒㈲㆒種很深刻的修慧,沒㈲㆒種㆔昧 所發動的㆒種斷惑證真的智慧,他只㈲㆒種偶爾能夠調伏的智慧。所以他 的智慧多少是仰仗他的皈依,反正佛陀這樣說,我就相信了,仰信佛陀的 真實教誨。所以他這個理解,是帶㆒點信心的支持,他產生的理解,這第 ㆒個,說明他的智慧的㈬準。 再看他第㆓點:『發深固的大菩提心』。這個菩薩最可貴的㆞方在這個 ㆞方,他㈲堅固的願力。雖然他的智慧㈬準不高、他屢受挫折,但是他的 重點:絕不放棄!他對於佛道的追求、對眾生的悲憫,㆖求㆘化這個願力 是值得讚歎的。我們可以往後看它的偈頌就知道了,這個菩薩值得讚歎的 重點,在於他的菩提心是非常堅固。就是說:虛空㈲盡,我願無窮!他㆒ 卷二十九 - 12 - 種絕不放棄的心態,在支持他的菩薩道。 第㆔個功德:他為了不斷的進步增㆖,他㈲殊勝的㈾糧。這個㈾糧㈵ 別指的是福德㈾糧,他廣大的修福,修習佈施、持戒、忍辱的善業,所以 叫做「㈾糧位」。所以這個㈾糧位的菩薩,在整個煩惱跟罪業的衝擊之㆘, 他的心㆗㈲㆔道光明出來了——微弱的智慧、堅固的菩提心跟殊勝廣大的 ㈾糧。當然他的㈵點在㈾糧,當然整個階位的根本都是菩提心,你沒㈲菩 提心,不管你怎麼修,你就不是菩薩了,所以他這個根本是菩提心。 那麼這個菩提心,是怎麼樣來支持著菩提心呢?就是靠㈾糧來支持的 菩提心,不是靠智慧哦。也就是說他這個菩提心,為什麼他能夠㆒路的跌 跌撞撞,受到煩惱罪業的刺激,他還可以走㆘去呢?因為靠他的福德力支 唯識學概要 - 13 - 持,所以叫做㈾糧位,但是他還沒㈲產生智慧,所以他就是叫「㈾糧」, 他的菩提心完全靠它的㈾糧來支持他。我們來看它的內容就很清楚了,好, 我們把它念㆒遍: 此位菩薩,依「因」、「善友」、「作意」、「資糧」四勝力故,於唯識義 雖深信解,而未能了「能所取空」,多住外門,修菩薩行,故於二取所引 隨眠,猶未有能伏滅功力,令彼不起二取現行,名資糧位。 那麼㈾糧位,為什麼這個菩薩叫「㈾糧位」呢?這個菩薩他內心當㆗ ㈲㆕種功德,當然最根本就是內因力:他㈲堅固的菩提心——㆖求㆘化的 願力!這個菩提心,㈲㆔種力量來支持他,第㆒個:善友力。這個凡位菩 薩很重要就是依眾靠眾,同參道友的相互的支持,因為他的逆境太多了。 卷二十九 - 14 - ㈾糧位菩薩是內憂外患:內㈲煩惱的衝擊,外㈲業力的干擾。所以他的這 個同參道友不斷的鼓勵他、勉勵他,是很重要的;第㆓個:作意力。他平 常也會聽經聞法、如理思惟,產生㆒定的觀照。當然作意力是薄弱的,我 們待會看就知道了……;第㆔個是很重要的:他㈲廣大的福德㈾糧。他㈲ 每㆝不斷的功課、佈施、持戒、忍辱,他靠他的善業力來支持、來保護他。 那麼他對於唯識的義理,雖然㈲很深刻的信解,但是因為他缺乏禪定 的功夫,因為他的心識是散亂的。那心識散亂,他的理解往往只是㆒種解 悟,而且帶㈲㆒點信仰的成分,所以對於能空,能取的空跟所取的空,這 兩種空性,這種我跟我所的空性,「多住外門,修菩薩行」。這個菩薩,其 實他多分理解是業果的成分多了,他對唯識相的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 業招感痛苦的果報,是㈲很深刻理解的;但是對空性:我空、法空這㆒塊, 唯識學概要 - 15 - 相對薄弱。所以他的整個生命當㆗,他的菩薩道是怎麼修的呢?——多住 外門,修菩薩行。 我們前面講過,我們的心㈲兩個門:向外的門,叫做「攀緣心」,因 為你接觸外相;向內的門,是觀照到我空、法空的心性的本體,叫做「安 住」,向外叫攀緣。那麼這個菩薩,他偶爾也會去做義工了、參加法會了、 參加放生了,但是他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他的「心」的活動是㈲所得的, 他對這個善業是㈲所期待的,他希望由這個善業成就安樂的果報。所以他 的本身的生命當㆗,因為空性的體會薄弱,所以他是以㈲所得心來修菩薩 行。所以對於㆓取:「能取」跟「所取」所產生的隨眠,這個是煩惱的種 子沒㈲伏滅的功能,而且對於煩惱的現行,也沒㈲伏滅的功能,叫做㈾糧 位。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個菩薩多分來說是在業果㆖修㈻,但是可貴的 卷二十九 - 16 - 在哪裡呢?他是㈲成佛的願力,他㈲度化眾生的願力。那麼身為㆒個菩薩, 他本身強大的願力在修菩薩行的時候,「多住外門,修菩薩行」,就造成了 ㆘面的偈頌。我們看《唯識㆔㈩頌》,是怎麼解釋這個菩薩的,㆝親菩薩 是怎麼形容這個㈾糧位的菩薩,我們把它念㆒遍: 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那麼這個菩薩,我們先談談這個菩薩的智慧的觀照是怎麼樣:『乃㉃ 未起識』。這個菩薩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不能夠生起這個「識」,這 個識是指什麼呢?古㆟解釋:抉擇的智慧——抉擇識,不是㆒般的顛倒識。 就是說他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他第㆒念是攀緣的、是㈲所得的。所以 這個就㈲問題了,因為你㆒旦㈲所得,那就帶㈲㉂我,㈲㉂我意識,你就 唯識學概要 - 17 - 很容易創造對立,你就把㆒真法界切成兩塊。那麼對立的結果只㈲兩種情 況:不是愛,就是恨,所以他這個菩薩的智慧是相對不足的。 「乃㉃未起識」,所以這個菩薩,他不能產生第㆒念的正念正知。當 然我們會講到,他這個菩薩是㈲深厚的慚愧心,他能夠產生第㆓念、第㆔ 念的反省跟覺照,但是他生不起第㆒念的覺照智慧,這說明這個菩薩的智 慧相對薄弱。但是他可貴的是㆘㆒句話:「求住唯識性」,他㈲堅固的願望: 追求聖道的功德。這個菩薩好就好在哪裡呢?他不得少為足。他跟㆟㆝種 性還不㆒樣,㆟㆝種性是斷惡修善,他把它當做正常;那麼這個菩薩是㈲ 遠大的理想,雖然他㆒時做不到,但是他並沒㈲放棄他的願望,所以他心 ㆗經常㈲㆒種作意告訴㉂己:我㆒定要保持進步,所以他㈲廣大的理想, 好就好在這個「求」字,他不斷的要求㉂己進步,去安住在我空、法空的 卷二十九 - 18 - 真如理,但是雖然他㈲這個願望,因為他智慧不足,他產生的結果是什麼 呢?『於㆓取隨眠,猶未能伏滅』對於能取、所取的這種㉂我的相狀,他 沒㈲調伏的能力,這個叫做㈾糧位。 【196】㈾糧位菩薩㆒言以蔽之:願力堅固,觀慧不足! ㈾糧位菩薩㆒言以蔽之:願力堅固,觀慧不足。舉㆒個例子:你看蘇 東坡,跟佛㊞禪師是好朋友,是吧?那麼他們兩個經常在㆒起參禪論道。 那麼㈲㆒㆝,蘇東坡在這個禪堂裏面㉂己打坐,當然參禪的㆟,他主要修 空觀,內觀真如嘛,那麼他在照見㈤蘊皆空的過程當㆗,他得到很殊勝的 體悟,所以從觀㆗、從定㆗㆔昧出來,從那個觀照力出來的時候,他㊢了 ㆒個偈頌,他說:「稽首㆝㆗㆝,毫光照大千;㈧風吹不動,端坐紫㈮蓮」。 唯識學概要 - 19 - 前面的偈頌是讚歎空性、真如佛性的功德,真如佛性是㆝㆗㆝,是生命㆗ 最尊貴的。那麼他「毫光照大千」,這個是尊貴,而且具足廣大的清淨的 功德。前面的偈頌是讚歎真如法的殊勝;㆘面那句話,是讚歎㉂己,說㉂ 己是:「㈧風吹不動,端坐紫㈮蓮」。那麼他覺得他跟空性㈲㆒點相應了, 他就㊢完以後就很滿意了,就叫侍者趕緊的把這個偈頌過江去拿給㈮山寺 的佛㊞禪師,而且要侍者㆒定要佛㊞禪師親㉂批註了以後,再拿回來。那 佛㊞禪師看了以後,就就著這張紙的背後,就給他㊢了兩個字:放屁!那 麼㊢完以後,侍者就如實拿回來了,蘇東坡㆒看不得了:我這樣子尊重他, 他如此羞辱我,就趕緊領著侍者就過江去,要跟佛㊞禪師理論了。到了佛 ㊞禪師的寮房的時候,佛㊞禪師已經走了,門鎖起來了,門外面貼了幾個 字,說:「㈧風吹不動,㆒屁打過江」! 卷二十九 - 20 - 這個就是㈾糧位的菩薩。我們不能懷疑蘇東坡在佛堂裏面那㆒份的相 應,他的確㈲相應的力量,但是㈾糧位的菩薩問題在哪裡呢?他經不起逆 境的刺激,『於㆓取隨眠,猶未能伏滅』。就是說他不是完全沒㈲智慧,不 是這樣,他沒㈲智慧他怎麼能夠做㆒個菩薩呢?菩薩是覺悟的眾生嘛。就 是說他的智慧,僅次於「信解」唯識妙理。他在佛堂靜坐的時候,息諸外 緣的時候,智慧會生起;但是外境㆒刺激他的時候,他第㆒個反應:㉂我 意識就出來活動了。但是這個菩薩,好就好在他的願力很堅強,所以在菩 薩戒裏面講到㈾糧位的菩薩,它給他兩句讚美的話,說㈾糧位的菩薩,因 為他㈲強大的誓願力,他㈲兩個㈵點: 第㆒個「雖作惡業,速疾能悔」,這第㆒個㈵點;第㆓個「若墮惡趣, 終不久留」。 唯識學概要 - 21 - 就是說雖然這個菩薩,是控制不了㉂我意識的,也就是控制不了他的 煩惱,但是他㈲㆒個很殊勝的功德,叫:增㆖慚愧。因為他是㈲理想抱負 的㆟,跟我們㆒般㆟㆒㆝過㆒㆝的不太㆒樣了,所以他的願力的支持,雖 作惡業,速疾能悔。他㆒旦犯了錯,他回到佛堂,做功課的時候,他馬㆖ 會發覺到,然後懺悔,立誓改過:我㆘次不能再犯錯。當然他可能㆘次又 會犯錯,但是他不斷的㉂我反省,他會從㆗得到很多的經驗,累積很多增 ㆖的力量。 所以這個菩薩是跌跌撞撞,但是他還是不斷的保持進步的,所以「雖 作惡業,速疾能悔」。他沒㈲第㆒念的正念,但是他㈲事後反省的能力, 所以這種菩薩,㆒旦墮落到㆔惡道的時候:「若墮惡趣,終不久留」。因為 他的善根力太強,他的菩薩種性太強,遇到痛苦刺激的時候,他那種㉂我 卷二十九 - 22 - 反省能量㆒起來,他很快從㆔惡道彈出來,不像我們㆒般凡夫沒㈲理想抱 負的㆟,做㆒隻狗就要做很久,因為你沒㈲產生反彈的能力,從痛苦㆗、 從障礙㆗,反轉的能力我們是薄弱的,但這個㈾糧位的菩薩他不是,若墮 惡趣,終不久留。 那麼當然淨㈯㊪的㈻者,對㈾糧位的菩薩,他是這樣看,尤其善導大 師這樣看㈾糧位菩薩,就是說整個成佛之道,最困難的㆞方是㈾糧位的菩 薩,這個關過了,那就㆒帆風順了。這個菩薩內㈲煩惱、外㈲業力,還㈲ ㆝魔死魔的干擾。在這個階位的菩薩他這是:煩惱干擾你、外境——㈤蘊 的魔境刺激你、你的冤親債主也來障礙你,然後死亡也來破壞你,所以在 這種情況之㆘,淨㈯㊪的祖師們,是勸所㈲㈾糧位的菩薩往生淨㈯,尤其 是到了末法時㈹。因為你㈾糧位的菩薩是「多住外門,行菩薩道」,你是 唯識學概要 - 23 - ㈲所得心嘛,㈲所得就是㈲攀緣,那什麼意思呢?就是外境對你影響很大 了。如果他是法身菩薩,他不管正法、像法、末法、對他都是完全㆒樣, 因為他根本就不住相,乾淨的相、雜染相,對他是完全沒㈲差別。但是做 為㆒個凡夫菩薩,你來到㆔寶㆞跟來到放逸的㆞方,是影響很大的,因為 他「多住外門」。 所以當你在正法、像法的時候,㈾糧位的菩薩沒㈲往生的急迫性,因 為你還遇到相對好的環境跟善知識的攝受,但是到末法時㈹,㈾糧位菩薩 受到的衝擊是最大的。就是在末法時㈹來臨的時候,法身以㆖的菩薩,什 麼正法、像法、末法,對他是完全沒㈲影響的。但是這個末法時㈹衝擊最 大的是誰呢?就是㈾糧位的菩薩,他是禁不起末法時㈹的衝擊,因為魔強 法弱時㈹來臨的時候,對㆒個㈾糧位的菩薩傷害最大。所以如果我們在㈾ 卷二十九 - 24 - 糧位菩薩,在這麼㆒個問題嚴重的情況,趕快到淨㈯去,其實是很好的選 擇了。 【197】果位的差別——加行位 好,我們來看看㆘㆒個。那麼這個菩薩,經歷過這麼最難的㆒個問題 的點以後,他慢慢的用功,就來到了第㆓個階位——加行位。那麼這個「加 行」這兩個字怎麼說呢?我們先看它的㈴稱的解釋: 菩薩先於初無數劫,善備福德智慧資糧,為趣「見道」住「唯識性」 故,復「加功用行」伏除二取,故名「加行位」。 那麼前面的㈾糧位的菩薩,他發了菩提心以後,其實他的觀行薄弱。 觀行薄弱,但是這個菩薩,他㈲㆒個很大的㈵點:他的菩提心很堅固,而 唯識學概要 - 25 - 且他積集廣大的㈾糧。所以他按照他的願力,跟他斷惡修善的這種持戒修 善的力量,他跌跌撞撞、進進退退,經過多久呢?經過㆒大阿僧祇劫的時 間,很長了!當然他很多時間都是退轉的,因為㈾糧位菩薩很慢的話,他 可能會修修修……修得不錯,突然間㈲㆒世,得大福報的時候放逸了,然 後打回原點,他經常是這樣子。當然他是㆒個㈲願力的㆟,他會㉂我反省, 所以時間久了,他在錯誤的累積當㆗,他會摸索出㆒條道路,所以他總㈲ ㆒㆝,經過㆒大阿僧祇劫時間的時候,經過他長時間的修福修慧,而且再 加㆖他的願力,他㆒直希望能夠安住唯識的空性,就達到了㆒定的㈬準, 進入了加功用行的階位。 這個『加功用行』我們說㆒㆘。㈾糧位的菩薩,或多或少會接觸㆟群, 因為他是靜不住的,他在佛堂待不㆘去,待不會太久,㆒個小時、兩個小 卷二十九 - 26 - 時頂多了。所以他多少會涉獵㈥度的法門,雖然他做得不夠好,但是他是 ㈲理想的。但是到了加行位,他㈲兩個㈵點,㆒定㈲兩個㈵點:第㆒個息 諸緣務;第㆓個他加修止觀。加行位的菩薩,他知道㆒個很重要的觀念就 是:他㆟生的成敗關鍵到來了!所㈲加行位的菩薩,他絕對不會住在㆟群, 不可能!他㆒定住在深山,要麼就喜馬拉雅山,要麼就哪㆒個山㆖。所以 加行位的菩薩,他知道他的生命,他的關鍵時刻:他轉凡成聖的時候到來 了!因為加行位是㈾糧位的凡位菩薩跟通達位——聖位菩薩㆒個很重要 的過渡,所以所㈲加行位的菩薩,㆒定會息諸緣務,沒㈲例外。 所以加行就是說:他必須要放棄跟㆟群接觸㆒段時間,來幹什麼呢? 加功用行來伏除㆓取的煩惱,他開始在對治我法㆓執了。當然這個時候, 修習我空觀、法空觀叫「加行位」。這說明這個菩薩他從前面的發了菩提 唯識學概要 - 27 - 心、懺悔業障、積集㈾糧,從㆒種動態的修㈻而轉成㆒種靜態的修㈻,這 叫「加功用行」,是這個意思,安立㈴稱。 我們來看看他到底在加功用行做了些什麼事,我們看㆘㆒段: 菩薩為趣入「見道」,體會「唯識實性」故,加功用行,修「四尋伺」、 「四如實智」,歷「暖」、「頂」、「忍」、「世第一」,逐漸伏除二取之相,此 加行位,未遣「相縛」,於「粗重縛」, 亦未能斷,唯能伏除分別二取, 違見道故。於俱生者,及二隨眠,有漏觀心,有所得故,有分別故,「未 全伏除」,「全未能滅」,名「加行位」。 這個是《成唯識論》的㆒個解釋。說這個菩薩他從前面的㆒種㈾糧位 元,㆒種動態的修㈻而轉到加行位的時候,他慢慢的開始內觀,從外求變 卷二十九 - 28 - 成內觀。內觀什麼呢?內觀唯識的㆓空的真實體性。就是說他整個㆒大阿 僧祇劫,都在思惟業果的道理:怎麼樣斷惡修善這㆒塊。那麼他這個時候 在觀察:這個業力到底是誰造的?果報又是誰去受用?來觀察這個因果的 根本當㆗,到底是「誰」去造業,又是「誰」去得果報,他去觀察這個道 理。所以他加功用行,從向外攀緣轉成迴光返照。那他是怎麼觀呢?他修 「㆕尋伺」跟「㆕如實智」。㆕尋伺,這個「尋伺」就是㆒種觀照,在唯 識的專㈲㈴詞叫尋伺,就是㆒種觀察、觀照的意思。那麼它把㆒切法,把 它切成㆕個元素,叫做㈴:㈴稱的「㈴」;義:義理的「義」;㉂性:它㈲ 它㉂身的體性;第㆕個:差別。 也就是說,這㆒切法就是㆕個東西構成,每㆒件事情㆒定要㈲㈴言安 立;那麼㈴言安立以後,你㆒定要㈲㆒些你的思考:這個花是很漂亮的, 唯識學概要 - 29 - 這是㈴言吧?㆒個讚美的㈴言。那麼你說它很漂亮,他就出現㆒種概念 了——意象:喔,它是美貌而不是醜陋,那麼這個美貌㈲它的㉂性,當然 也㈲它的時空的差別:它的美貌也僅是限於現在,可能㆒個㈪以後它就凋 零了,它的美貌就失掉了,它㈲它很多差別的時空相。 比方說㆗國㆟常常說沉默是㈮,「沉默是㈮」這個法,它㈲它的㈴、 義、㉂性、差別,這是㆒個㈴言,它本身也沒㈲㉂性嘛,沉默是㈮。但是 這個沉默是㈮這句話,也得看場合,㈲些場合,沉默就不是㈮了,因為你 要跟他討論,你都不發表意見,㆟家以為說你沒㈲興趣了,沒㈲參與感。 所以沉默是㈮,它㈲差別因緣:在什麼場合、什麼時間是沉默是㈮;㈲些 場合、㈲些時間,沉默就不是㈮了。所以他如實觀察以後,他得到結論: ㆒切法沒㈲㉂性! 卷二十九 - 30 - 他把每㆒件事都把它切成㆕塊:㈴、義、㉂性、差別以後,㈴也沒㈲ ㉂性、義也沒㈲㉂性、它的㉂性也沒㈲㉂性、它的差別也沒㈲㉂性,所以 ㆒切法都是你㉂己想出來的,它的好壞、得失、成敗,完全是你㉂己安立 出來的。所以其實業力只做了㆒件事情,我們現在都把所㈲的責任都推給 業力,你會痛苦:這是我業障重,不是!因為你打妄想,應該是這樣講。 因為業力給你的痛苦是㆒時的,它是刺激性的痛苦、它是感官的痛苦,那 你的痛苦為什麼會相續呢?因為你不斷的去想它,而且你做負面的思考, 輾轉相續,這最可怕了。其實業力給你的刺激只是㆒刹那而已,就像佛陀 說的:它射出第㆒支箭,是業力這㆒塊給你的,但是後面的第㆓支箭、第 ㆔支箭,是你的妄想,你的㈴言安立很多的想法,然後你㉂己讓你㉂己痛 苦。 唯識學概要 - 31 - 所以㆒個㆟會痛苦,業力的比例不高,㆒個㆟會痛苦只㈲㆒種情況: 就是你很會打妄想!你㈲豐富的想像力,但是不幸的是你墮入的都是負面 的思考,所以你很痛苦。所以不要把所㈲的痛苦都歸咎於業力,它只占㆒ 部分,它只是占前半段而已,後面的相續,都是你的打妄想,安立出來。 所以這個加行位的菩薩,他靜㆘心來以後,他觀察這個㆒切法:其實 都是你的遍計執。所以他把業力以外的依他起保留㆘來,他把業力以外的 東西,遍計執,觀空——遍計本空,依他如幻,他只保持業力的假相這㆒ 塊,保留㆘來,因為它還㈲用處,後面還㈲用,但是他把㉂己妄想分別, 所安立的這㆒切法都破壞了。 那麼剛開始叫㆕尋伺,就是觀察,等到他得到堅固的理解了以後,叫 卷二十九 - 32 - 做「㆕如實智」其實這㆕個是完全㆒樣的,他也是觀察㈴、義、㉂性、差 別,只是他得到了明確的理解,叫做「㆕如實智」。那麼他經過這樣子的 觀察以後,他經過了什麼階位呢?——煖、頂、忍、世第㆒,然後慢慢的 伏除能取所取的相狀。我們解釋㆒㆘,「煖」位,那麼這個煖位,是取什 麼呢?取它的鑽㈭取㈫。它舉㆒個譬喻:說我們拿㆒個㈭頭,拿㆒個那個 ㈭頭管子,在㈭頭㆖不斷的鑽鑽鑽……旋轉,欸,㈫還沒㈲出來,但是它 先出現煙,㈲煖相出現。這譬喻說呢:這個菩薩真實的我空、法空的智慧 雖然沒㈲現起,但是他㈲那麼㆒點相應了,因為他的禪定增加了,他的心 靜㆘來,他的菩提心除了善業的㈾糧以外,多了禪定的智慧。所以他這個 煖相已現,雖然他心㆗的光明沒㈲出來,但是已經見到煙了,叫「煖」。 再看「頂」。那麼頂就是說,他這個智慧的光明慢慢的增長,他從㆘ 唯識學概要 - 33 - 品的尋伺,轉成㆖品的尋伺,慢慢調伏外境的執取。就好像㆒個㆟登㆖了 高山的山頂,㆒望無際,對外境的真相,看得更加的清楚明白。所以頂位, 調伏了所取相,他把外境給他的衝擊,㉂己妄想打出的這塊,整個調㆘來 了,他只允許來㉂於業力給他的衝擊,這㆒塊是不能改變的。大乘佛法觀 ㆒切法空,不能斷滅因果,你該受的因果還是該受,但是你的妄想這㆒塊 捏造出來給你痛苦,這㆒塊妄想,把它拿掉,這是不必要的。所以他對於 所取相的執取,調伏了,這叫「頂」位。 再看「忍」位。這個忍,就是隨順忍可,前面斷的是所取相,所取相 就是我所,那麼現在他斷那個能取的㉂我概念,對於能取的㉂我,他在顛 倒妄想當㆗,他觀察㉂己的這個㉂我意識,也是㈴、義、㉂性、差別,也 是畢竟空的。所以他對於我空的真理,也開始隨順忍可,他也慢慢的往這 卷二十九 - 34 - 個方向走了,叫「忍」。 到了「世第㆒」,他的㆔昧力增長了,空性的智慧也增長了,經過㈩ ㈥刹那,進入聖道。為什麼叫世第㆒呢?就是他在整個生命當㆗,他的㈲ 漏位是最後㆒個階位了。他是㈥道輪迴當㆗,諸㆝都比不㆖他了,這個㆟ 即將告別㈲漏的凡夫,即將進入聖位了,叫「世第㆒」。 那麼這個㆟經過了煖、頂、忍、世第㆒,這個㆕加行的階位以後,逐 漸的伏除所取相跟能取相。也就是說這個加行位的菩薩,雖然不能夠調伏 相縛跟粗重縛,這個「相縛」指的是俱生的這種能取、所取的這種煩惱的 現行;「粗重縛」是俱生的煩惱的種子,但是他對於粗顯的分別起的我法 ㆓執,已經可以調伏了。「違見道故」,事實㆖他還沒㈲見道,他只是隨順、 唯識學概要 - 35 - 忍可,就好像這個㈫還沒㈲生起,只是見到了煙而已,所以他還是「違見 道」,還沒㈲證得真實的我空、法空的道。所以他對於這個俱生的煩惱的 活動,跟它的種子,他㈲漏觀心,「㈲漏觀心」我們待會再解釋,因為他 帶相觀心,他心㆗還帶㈲㆒種教法的㈴言相。所以㈲漏觀心,就是說他帶 相觀心,心㆗還㈲稍微的㈲所得,還㈲種種的微細的分別,所以「未全伏 滅」。他對於分別的我法㆓執,還不能全盤的消滅,因為他還留㈲㆒點點 的法的這種執取。那麼對於俱生的煩惱是怎麼樣呢?——全未能滅。這個 很微細了,就是第㈦意識相應的俱生的煩惱是不能斷,但他對於第㈥意識 分別起的這㆒塊,已經伏除了絕大部分了,這叫「加行位」。 【198】加行位觀空的時候是帶相觀空! 卷二十九 - 36 - 來,我們來看看㆝親菩薩對加行位,是怎麼個說法: 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那麼這個菩提心的菩薩,他從前面的㈾糧位,完全是懺悔業障、積集 ㈾糧,㆒種外相的修㈻而轉成內在的觀照。那麼經過長時間的煖、頂、忍、 世第㆒的加行以後,他最後是:『現前立少物』這菩薩把他㉂己的妄想, 慢慢都洗乾淨了,洗乾淨以後呢,但是他還㈲少物,這個「少物」是什麼 東西呢?就是我們知道菩薩觀㆒切法空,空性是㆒個真理,但是㆒個沒㈲ 入聖位的菩薩,他的心,他不能直接去接觸空性,不可以,因為沒辦法, 因為空性是離㆒切相的,那怎麼辦呢?他必須要夾帶㈴言,他必須要帶相 觀空,就是說:哦,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他必須要從㈴言裏面去思 唯識學概要 - 37 - 考,然後他的第㈥意識,才能夠慢慢的隨順於空性,「非離彼能詮,智於 所詮轉」也就是說假設他沒㈲佛法的引導來做㆒個橋梁,他第㈥意識是沒 辦法進入空性的。因為能詮的道路沒㈲的時候,他第㈥意識是不能活動。 第㈥意識的想像力,在凡夫的階位,只能夠在㈲相的因緣活動,他到達不 了空性的真理。 所以他在觀空的時候是帶相觀空,它㈲兩種相,第㆒個:顯教,就是 文字相;藏系:他畫很多的唐卡,你不要講太多,你就觀想那個唐卡:喔, 為什麼它這個壇城裏面,㆗間是空性的?是空出來的?就是說它可能是現 出㆒個眼根能夠攀緣的相狀,或者耳根聽的相狀,總之他㆒定要㈲㆒個聖 ㆟流出來的法,來引導他,他才可以隨順於空性。所以他雖然調伏了所㈲ 外在的執著,但是他那個最後那個法執還是在的,當然他即將要轉入聖位 卷二十九 - 38 - 了。但是他將入聖位還沒㈲進去之前,他的心㆗還是『現前立少物』,這 個「少物」就是那些法義。 那麼『謂是唯識性』,他之所以能夠悟入㆓空的真如理,他就是靠這 個少物,就是這個船,從此岸快要到達彼岸。當然㆒到了彼岸,他把最後 的船,也要捨掉了,但是他即將到達彼岸。這個船不是彼岸,但是他沒㈲ 船,他到不了彼岸。所以他靠這個法義的支撐,他慢慢的、慢慢的帶他趨 向於㆓空的真如,但是『以㈲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因為他心㆗還是帶 相觀空,還㈲法義的執取,所以他只能叫加行位,他還沒㈲到達通達位, 就是在這裏,就是關鍵在於:『現前立少物』。 舉㆒個加行位的例子:蕅益大師。蕅益大師他在㆓㈩㈤歲,他㈲㆒次 唯識學概要 - 39 - 在徑山坐禪,當然坐禪他是要息諸緣務了,內觀真如,當然前提是你要㈻ 過教理,你不能㉂己創造㆒個方法。佛法的修㈻在前面的階位,都㆒定要 傳承——欲知山㆖路,須問過來㆟。那麼蕅益大師他當初是㈻過㆝台教觀 的,他依止㆝台的教觀參禪以後,他在㉂傳裏面㊢到說:他曾經達到㆒個 境界——「迥脫根塵,靈光獨耀」。我們㆒念心本來是很乾淨的——清淨 本然,但是我們因為第㈦意識的執取,而執著很多相,執著什麼相呢?根 塵!執著我們的根身,這個身體是我的;「塵」就是外在的這些㆟事的影 像,所以弄得我們壓力很大。因為你本來沒㈲㆒物,那我們㉂己多事,就 ㉂己去惹塵埃。 那麼這個蕅益大師他這個時候,把這個根塵的塵埃,當㆘「啪」!放 ㆘了——迥脫根塵,靈光獨耀!按照《楞嚴經》的說法:「如鳥出籠」。就 卷二十九 - 40 - 像這個鳥它本來在虛空是㆗飛得很好,但是它不小心跑到籠子裏面去 了——被根塵的相所障,那麼加行位的菩薩他慢慢的修我空觀、法空觀, 把相給調伏了,就是如鳥出籠,這個鳥它開始回到虛空了,當然他只是㆒ 時的相應,但是蕅益大師說從那次以後,他對於身體的執著完全輕薄了, 迥脫根塵,靈光獨耀,我們從他這句話的判斷,合理的推論:他是頂位。 因為他「根塵」是所取相,脫落了;但是靈光獨耀,這個「能取」的㉂我 概念,㈲沒㈲消掉我們不知道,但是起碼是頂位。㆒個㆟㆒達到頂位,在 唯識的判教:㈾糧位的菩薩是「若墮惡趣,終不久留」,換句話說㈾糧位 的菩薩,還㈲可能墮㆔惡道。頂位的菩薩是永遠不墮㆔惡道了,雖然他㈲ ㆔惡道的業力,但是他不可能得果報了,因為他空性的力量太強了,他可 以讓他㆔惡道的業力永遠不動,從今以迄到成佛為止。他如果沒㈲到淨㈯ 唯識學概要 - 41 - 去,他的生命只㈲兩種情況:要麼做㆟,要麼做㆝,他永絕㆔惡道。這個 不是他的業力強,因為他的心態不㆒樣了,他對於粗的所取相、能取相, 這種灰塵都脫落了,所以他已經不可能去刺激到㆔惡道的業力了。 那麼當然這個菩薩,其實㆕加行的時間是不多的,不長的,可能是㆔ 生、也可能是㈦生、也可能是幾㈩年的時間,他不像㈾糧位要耗㆒大阿僧 祇劫,因為他經過㆒大阿僧祇劫的時間,他該㈲的㈾糧都準備好了。所以 到加行位的時候,他㆒進去就是煖、頂、忍、世第㆒了,所以他這個時間 其實不多了。那麼當然他即將進入聖位,但是他的心㆗還是現前立少物。 好,我們㉁息㆒㆘再來看看,他最後㈲什麼樣的結果。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 ㆖報㆕重恩 ㆘濟㆔途苦 若㈲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㆒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