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學概要_023_淨界法師

2022-07-20
47:39
comments
No Rating
#佛教#佛曲#佛經#佛號#師父#故事#法師#淨土#誦經

Available Platforms

iconiconicon

Description

唯識學概要 - 1 - 卷二十三 【155】淨土宗的人生觀只有一個 淨土宗的人生觀只有一個 淨土宗的人生觀只有一個:為了來生而活! 諸位法師慈悲,陳會長慈悲,諸位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五十二面,我們講到丁四:利益。那麼這一科是說 明菩提心來修習六度所成就的功德利益。那麼佛陀出世以後,佛陀在解釋 人生,他主要的一個觀念,就是從因緣來建立人生觀,所謂的「諸法因緣 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所以佛法是認為:因為因 緣的生滅,所以我們的生命就產生不斷的變化。那麼到底什麼是因緣呢? 它能夠去掌控我們生命的生滅變化?從唯識的角度,生命的主要因緣就是 我們心識的活動。 卷二十三 - 2 - 那麼心識的活動在唯識當中,古德把心識的活動開出三種心識,所謂 的異熟、思量、了境這三種心識,這三種心識的交互作用,就產生人生不 斷的生滅變化。那我們研究唯識學的時候,你在這個三個心識要找到一個 根本。所有心識的根本就是阿賴耶識,因為它把我們無量的過去跟現在, 做一個攏總的攝持:第一個它攝持我們的過去;第二個它接受我們現在的 熏習,這個很重要。 也就是說過去要變成未來,必須經過現在。你有可能過去就代表未 來,有些人是今生毫無作用,他的人生對他整個因緣來說,是毫無任何價 值,所以他的過去就直接等於未來,他前生是怎麼樣,他來生就怎麼樣。 但是有些人他學佛以後,他過去不等於未來,因為他今生強大的熏習的力 量出現了。那麼這個熏習的力量,有兩種力量會影響你的第八識: 唯識學概要 - 3 - 第一個就是你的第六意識的熏習,這就是所謂來自善惡業力的熏習。 我們第六意識的思考模式,有時候起善念,有時候起惡念,那麼就帶動了 身口意去熏習第八識,產生善惡的業力。那麼第六意識的熏習主要的來自 於、決定於我們的一種人生的善惡業,也就是來世的快樂跟痛苦,就是業 力的熏習這一塊。 第二個來自於第七意識的熏習,這種「恒審思量我相隨」,就是我們 心中的我執所推動的那種攀緣跟愛取。這個就沒有善惡了,你攀緣一個東 西,你執著一個東西,這個沒有什麼善也沒有惡,但是它會加強你輪迴的 力量,要小心。所以這一塊的熏習,就決定你的輪迴的力量。 所以整個唯識學的因緣觀,主要是兩種力量的交互作用:第一個善惡 卷二十三 - 4 - 的業力;第二個是生死的輪迴。就是第一個第六意識去熏習第八識,第二 個是第七意識去熏習第八識。那麼因為這兩種熏習的不同,就創造了你來 生的各式各樣的果報:有些人會活得快樂,但是他的生死業力很重;有些 人他雖然活得很痛苦,但是他的生死業力相對比較輕。所以因為第六意識 的善惡的熏習,跟第七意識的我愛執的熏習的不同,就創造了各式各樣的 人生觀。 那麼現在我們從過去即將面對未來,那麼今生是很關鍵,你是怎麼熏 習你的第八識? 從淨土宗的角度,你必須掌控兩種的熏習: 第一個趕快改造你的業力,尤其是在第八識當中有重大的罪業,透過 唯識學概要 - 5 - 懺悔的熏習:懺悔、皈依、發願。淨土宗的修行者,你絕對不允許在臨終 的時候罪業起現行,這對你是非常不吉祥,臨終你的罪業起現行,你就很 難往生了。因為你的色身不斷的干擾你、刺激你,你很難生起正念。所以 我們希望我們臨命終是相對安詳的——「願我臨終無障礙!」我們希望是 在一種很平和的、沒有一種色身的傷害刺激的情況之下保持正念,所以我 們必須要把罪業,把它懺除乾淨。懺除乾淨的原則只有一個,叫做「斷相 續心」。我們對於罪業,就是你不能再相續了,就這個原則而已。尤其是 殺盜淫妄的罪業,你透過你的懺悔以後,你從今以後永不造作,那麼雖然 這個業種子沒有消掉,但是保證臨終它不會得果報,它不會干擾你了,因 為你這個業沉澱下來。 諸位,帶業往生它是有條件的:這個業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續,它不能 卷二十三 - 6 - 是一個活絡的業力,不可以!帶業往生它必須是一個沉澱的業力,就是它 的相續心被你破壞,它這個運轉的功能被你破壞了,這個很重要。所以我 們必須要檢討我們身口意當中,哪些罪業還在相續的,這個地方你趕緊要 處理,這是第一個,業力的熏習這一塊,我們透過懺悔、皈依、發願,把 這個罪業給調伏下來。 第二個就是來自於顛倒的熏習,就是我執產生的攀緣跟愛取。那麼這 個地方在唯識,它是用調伏跟引導兩種力量的作用:一方面修習空觀的無 分別智,告訴我們其實你人生毫無所得,我們人生只是在受用一種生滅的 影像,你不可能從今生帶走任何東西的,所以我們不需要太多的去分別, 該是你的它就是你的,不該是你的你打妄想也沒用。所以你透過這種無分 別智的時候呢,你就放棄了攀緣,你會把心專心的放到來生去了。 唯識學概要 - 7 - 修行人的成功很重要就是:你必須把今生放棄!因為你的精神體力, 剛好值得你做一件事情而已。我們很難去攀緣今生,又去專心的去規劃來 生,很難的,因為你的精神體力有限嘛。你透過你的這個上班、休閒,你 剩下的時間,剛好能夠做一件事情而已,所以你必須要把心正確的引導到 來生去。 淨土宗它的人生觀只有一個:為了來生而活!你必須把你對今生的攀 緣的心,全部收回來,完全把心皈依到來生去,你就成功了。雖然來生還 沒有出現,但是你必須要透過憶念,透過你的憶念,把你內心的能量全部 導到來生去。這樣子你對今生的顛倒相對降低,臨終的時候它也不可能起 顛倒,因為你的心的能量,已經成功的移到來生去了,你不可能去回顧今 生了。臨終最可怕的就是回顧你今生,人生不堪回首,這個很重要,你臨 卷二十三 - 8 - 終的時候,只要你回頭去看你今生,你就完了。臨終只能夠向前看,不能 向後看,所以臨終的時候,往事不堪回首,因為你只要回憶過去,你就跑 不掉了。 所有臨終往生的人,一定是背水一戰,他心中想的只有來生,他把今 生完全放棄了,這種心態才可能會往生的,叫做「一心歸命,通身靠倒。」 所以我們在淨土宗,你為了臨終的正念,你必須做兩件事:第一個業力的 調伏;第二個思想的調伏跟引導,這個我們前面講過很多次了。 那麼我們現在談談菩提心,當然引導有兩種引導,一個正確的往生的 人,他的心態:長遠的目標是引導到成佛;短期的目標是引導到往生,這 兩個是相輔相成的。那麼假設我們今天已經把今生放棄了,反正今生它是 唯識學概要 - 9 - 一個成熟的水果,我們現在要的是,好好的去播種來生的種子。它這形成 一個水果了,它已經很難改變了。 【156】菩提心所引生的世間的利益 菩提心所引生的世間的利益 菩提心所引生的世間的利益 那麼當然我們發了菩提心以後,我們開始修六度的時候,那麼這樣子 對我們的今生、來生,有什麼樣的好處呢?我們來看看,由菩提心所引生 的兩種利益:第一個世間的利益;第二個出世間的利益。我們先看第一個 世間的利益。好,請合掌: 謂諸菩薩流轉生死,富貴攝故,大生攝故,大朋大屬之所攝故,廣大 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善知一切工論明 處之所攝故。 卷二十三 - 10 - 那麼我們今天發了一種成佛的願力,那麼這種願力發了以後,去修習 六波羅蜜,那麼這樣子對我們來生,有六種的利益: 第一個富貴攝故。就是菩薩透過佈施,會使令我們未來的因緣資財豐 富,生活的這種資具跟財富非常的豐盛,叫做富貴攝故; 第二個大生攝故。那麼這透過持戒,使令我們成就尊貴的種姓,我們 會生長在一種尊貴的家族,受到別人的尊重、讚歎; 第三種是大朋大屬。這個「朋」,就是很多的朋友、很多的親屬,因 為這個菩薩在因地的時候,他修無諍三昧,跟別人都保持一個和合無諍、 避免對立,所以他就修忍辱的關係,所以得到很多朋友眷屬的幫助; 第四廣大事業加行成就之所攝故。菩薩的因地的精進,他在未來的生 唯識學概要 - 11 - 涯當中,能夠成就廣大的佛法的事業,因為他絕不放棄; 那麼「無諸惱害、性薄塵垢之所攝故。」菩薩因地的時候,由菩提心 來攝持禪定的緣故,他來生的因緣,他的煩惱輕薄。那麼他對這種各式各 樣的這種妄想,也特別的輕薄,不是說沒有,因為他還是凡夫嘛,但是他 因為經常修習這個專注的「止」,經常有這種定課,功課的攝持,心中有 這個法的攝持,他的妄想輕薄; 最後一個『善知一切工論明處之所攝故。』菩薩因為在因地的時候廣 學多聞,所以他對這個工巧、還有這個聲明,還有很多的因明的邏輯,這 種善巧方便,他也是有他的一定的攝持。 那麼這個地方的世間利益,當然世間的福德力,它共於凡夫、共於外 卷二十三 - 12 - 道的。但是菩薩的地方,菩薩的福德力跟外道凡夫不太一樣的地方,我們 前面說過,你發了菩提心在修習善法的時候,因為你是有願力,所以你的 心就像大地一樣,大地它能夠不斷的生長草木。它這個草木,你看一個草 木,你把這個花,把它剪掉放在花瓶當中,它不可能生長,它只有不斷的 凋零;但是你把這個花,你把它種在大地當中,它得到泥土的這個陽光礦 物質的滋潤,它不斷的增長廣大,那說明什麼事呢?你發了菩提心去做善 法,你未來得果報的時候,是特別的堅固,不可破壞。 你看我們世間人很多人有福報,但是有些人的福報是很脆弱的:他小 時候很有福報、長大有福報,但是中年以後他的財富被破壞,他的尊貴的 種姓被破壞了;但是有些人的福報,他小時候福報很大、長大福報也很大、 晚年的福報也還是很大,乃至於生生世世的福報都很大,因為他因地的時 唯識學概要 - 13 - 候,是發願去做這件事情的。 諸位,諸法因緣生,佛教的結果,跟你的過程有很密切的關係。兩個 人同樣把一件事情做了,但是你用什麼心態去做,這件事情是非常關鍵。 如果你今天做了善法,是一時的感動,你看到這個人很可憐,刺激你的慈 悲心,你去幫助他了,這是一種概念。那麼由外境的刺激,當然你是針對 性的,這個人一定跟你有緣,跟你是特別親厚,所以你的所緣境不可能普 遍;第二個你的心不是很堅定,你是在某種情況才生起佈施的心。但是菩 薩發的菩提心不是,他是形成一種強大的願望,他隨時準備修習善法,只 要因緣具足他就表現出來了,所以他心中醞釀已久,就像大地一樣,所以 他得果報的時候,他特別堅固。 卷二十三 - 14 - 舉兩個例子,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當中,有兩個福報是很堅固,在家居 士的代表,就是須達長者。須達長者他不但把他的錢財,用黃金鋪地買下 了花園,他還親自的監工。整個精舍快蓋完的時候,他們家的錢花到連吃 飯的米都買不起了,他沒辦法了,他把他們家唯一的裝米的那個桶子拿去 換了少許的米煮成粥。要吃的時候,由於這個佛陀跟阿羅漢弟子的現前, 他又把所有的粥全部供養出來,那所以他得果報的時候,佛陀給他咒願: 說你從今以後,罪滅福生,永恆富饒。也就是說須達長者經過佛陀的咒願, 說這個人他雖然只是個初果,他離成佛還有很漫長的路,但是他的生命當 中,他一旦得果報,不管是在天上、在人間,他絕對沒有貧窮這件事情出 現,不可能。因為他的福報已經有根了,他那個福報力,已經在他的生命 當中生根了。我們的福報沒有根,所以也是有時候有福報有時候沒福報, 唯識學概要 - 15 - 那完全看業力來主導。 所以須達長者,我們可以合理的推論,他在修善法的時候,他是由願 力來推動的。他來行佈施,他的重點不在佈施,他認為這是他的願望,他 只是在實踐他的願望。他是怎麼樣呢?法法消歸他的願望——「萬行一 心」。 諸位,你用善念來修善法,這是一種因緣,那是一時的感動;你今天 修善法是在實踐你的理想,那又是一種因緣。你只是在實踐你的理想,沒 有任何理由,那麼你得果報的時候不可思議。因為你是在因地的時候,你 用善根來修善,不是用善念,這是一個福報的代表,須達長者,他的福報 是生生世世的相續下去。 卷二十三 - 16 - 第二個我們來看看佛陀的出家弟子,阿那律尊者。阿那律尊者他本來 是八王子,他出家以後所有財富都捨掉了。但他捨掉財富,並沒有捨掉他 的善根福報,他跟同參道友去托缽的時候,如果今天沒有托到東西,托到 空缽回來,他的缽只要往空中一拋,這個虛空裏面的缽回來的時候,裏面 全部是蜂蜜,他可以把那個多餘的蜂蜜分給其他人,如果不夠再拋一次, 這個福報到這種這種份上,你看,隨心自在!這種人修福報都不是一般的 心態,不是一般的善念,他們都是形成一種強大的願望,這種的福報已經 形成善根了。就是說這種善業已經在心中生根了,所以他這個福報力,是 一種相續的力量,自然相續。佛陀說他不管白天晚上,他那個福德力不斷 的增長廣大。 所以你要不發菩提心,你是非常吃虧,因為你修善法的時候你沒有 唯識學概要 - 17 - 根,就像這個樹沒有根,所以你得果報的時候,你把它花完的時候 就什 麼都沒有了,什麼痕跡都沒有留下來了,它不能產生一種輾轉相續的力量。 諸位,你在研究唯識的業果這一塊,記得一個原則:凡是善業一定要 讓它生根;凡是罪業絕對不能讓它生根,不能有生根,變成惡根,就糟了, 就是相續的關係。業力只有一個原則:相續跟不相續。罪業,你要把它的 相續的觀念把它切斷;善念,你要讓它不斷的在心中不斷的運轉,就像機 器一樣讓它 run,不斷的運轉。那麼你要讓善念不斷的運轉,你只有一種 情況,只有一種情況就是發願,你沒有其他的情況能夠讓善念運轉。 所以大智慧的佛陀就是說,我們雖然打很多妄想,但是你只要許下你 的誓願,你只要絕不放棄,你就可以把善的因緣在心中運轉起來形成強大 卷二十三 - 18 - 的善根。所以我們在發菩提心、修習六善法的時候形成了六種善根:富貴 的善根、大生的善根、大朋大屬,乃至於善巧方便,這種六度的善根,而 且你是盡未來際的受用,這是第一個,當然這個是世間的福德力。 【157】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間的利益 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間的利益 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間的利益 我們看出世間的利益,第二個: 勝生無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現作一切有情一切義利。 那麼前面是講到世間的福報,那麼這個地方講到出世間的善根,前面 是講世間的善根。那麼出世間的善根說這個人,他有什麼好處呢? 「勝生無罪」。就是說菩薩如果說他萬一他沒往生到淨土去,或者他 唯識學概要 - 19 - 還沒成佛,還沒有成就聖道,他還是一個凡夫,那麼他成就這麼廣大的富 貴的果報的時候,他不生起顛倒的妄想,不會放逸。也就是說他的心跟福 報接觸的時候,他不會產生煩惱跟罪業的過失,乃至於在成佛之前,他在 受用福報的時候,他會有所克制、有所節制,這第一點這就成就自利的功 德; 第二個他跟眾生接觸的時候,他經常能夠有各式各樣的方便力,能夠 「現作一切有情義利。」「義」當然是出世間的解脫,「利」就現世的安樂。 他總是有辦法讓跟他有緣的眾生,得到世間的利益乃至於出世間的功德, 他有這兩方面的善巧方便,其實這個是很重要的,「勝生無罪」。 諸位,印光大師他提醒我們,如果你沒有成就一個菩提心,你也沒有 卷二十三 - 20 - 很堅定要往生的人,你最好福報不要太大,因為你第二生一定會放逸,因 為你沒有菩提心、沒有願力的攝持,你修善的時候你是用自我意識來修 善,你是用有所得心來修善,你一定會對這個善法有所期待,你一定會有 的。憑什麼大家都去休息了,你偷偷跑去掃廁所,憑什麼?你就心想:好, 我今生受盡了苦難,我一定要修善,讓我來生得到自在,你這個就是有所 得心了。所以你一旦沒有發起菩提心的人,沒有求往生的人,他心中的福 報力,一定是鎖定了娑婆世界的有漏的福報,那麼你因地的時候修善,你 心中就打這個妄想,你糟了,來生果報現前的時候,你一定會放逸。因為 你因地造業的時候,就做如是思惟、做如是規劃的,你就是準備要來受用 了。所以福報現前,你要沒有強大的願力的引導,你的放逸的結果,你第 三生就墮落了。 唯識學概要 - 21 - 所以你修善的結果,你第三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當然這個地方不是 善業害了你,是你沒有用菩提心來攝持善業。所以你沒有菩提心所攝持的 善業,不但是脆弱、容易破壞,它還會引生很多的後遺症。一個人會造重 大罪業,都不是福報差的人,他造不出重大罪業的。當然你發了菩提心以 後,你的福報是多多益善,因為你得到正常的引導攝持吧,他能夠正確的 把這種水流的力量,往淨土的地方引導、往佛道的地方引導。 我們舉一個例子:天臺智者大師。天臺智者大師他這世可以看得出 來,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薩道。他這一生出世的時候,他生長在一個梁朝, 他爸爸是梁朝的做官的,做大官的。所以這個古時候的大家族,這兒子出 生的時候,那是後繼有人,大家就歡天喜地的要慶祝,就殺雞、殺豬要慶 祝。但是很奇怪呢,他們家的僕人,在殺雞殺豬,要燒水的時候,它的火 卷二十三 - 22 - 一升起來就有一陣風吹過來,把它吹熄滅了,第二次也吹熄滅了,第三次 吹熄滅……後來終於這種殺雞、殺羊的事情,就不得成就了。 諸位,我們現在比較關心的就是說:為什麼他們在起火的時候,會吹 起那一陣風,那陣風怎麼來的? 菩薩因地咒願嘛! 因為菩薩修善的時候,他是用願力、用咒願力來修善:「眾生無邊誓 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所以他善 業的時候,他因地的時候,他是正確的引導他這個善業,所以得果報的時 候,他不允許有過失出現,他是用願力來修善的。你今天在得果報的時候 去殺生,違背他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誓願力。 唯識學概要 - 23 - 所以你看有些人,他得快樂果報的時候,他一旦要造罪業的時候,他 就會有一種因緣來阻擋他,讓他罪業不能成就。就是他因地修善的時候他 有發願,所以得果報的時候,當過失要出現的時候,他自然會產生一種力 量,來抗拒這個果報,來抗拒這個罪業。當然如果你沒有發願那你就糟了, 你就沒有一種善的力量來引導你,那你只好跟著感覺走、跟著妄想走,那 就糟糕了,那就放逸了。 所以說菩薩修菩提心的時候,他有願力的攝持善法,他得果報的時候 「勝生無罪」他生長那種大富貴的家族裏面,他不會有過失出現的,這他 因地的咒願力的攝持。 那麼我們看到這個菩提心,它會使令一個人來生得到大富貴,而且大 卷二十三 - 24 - 富貴當中,它有一種冥冥中的力量,往這個出世的解脫去引導他,有一種 聖道的力量。 【158】修任何一個波羅蜜多 修任何一個波羅蜜多 修任何一個波羅蜜多,都具足其他五度的波羅蜜多 都具足其他五度的波羅蜜多 都具足其他五度的波羅蜜多 好,我們看丁五,就是菩提心的最後一科:助成。這個六度,透過菩 提心的攝受,它會互相的資助,我們看提問: 如是六種波羅蜜多,互相抉擇,云何可見? 那麼六度的法門,如果透過一個菩薩的空性跟菩提心的攝持,它互相 抉擇,它會互相的融通、互相的資助。那麼這是應該怎麼去理解呢?我們 來看這個無著菩薩的回答: 唯識學概要 - 25 - 世尊於此一切六種波羅蜜多,或有處所以施聲說,或有處所以戒聲 說,或有處所以忍聲說,或有處所以勤聲說,或有處所以定聲說,或有處 所以慧聲說。如是所說,有何意趣?謂於一切波羅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 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如是意趣。 那麼這個地方是說,佛陀在讚歎六波羅蜜多的時候,他有些經典講到 說:喔,所有的波羅蜜,佈施波羅蜜最為重要,你把佈施修好了,其他度 就修好了,佛陀『以佈施聲說』;但是有的經典,佛陀說:所有六波羅蜜, 持戒最為重要,你把戒持好了,六度就持好了;或者以忍辱,所有的功德, 忍辱第一;或者是精進、或者禪定、或者智慧。那麼佛陀為什麼在六度當 中,有時候會用一個波羅蜜,來攝持其他波羅蜜,這到底有什麼樣很深的 意趣呢?看無著菩薩的回答: 卷二十三 - 26 - 『謂於一切波羅蜜多修加行中,皆有一切波羅蜜多,互相助成,如是 意趣。』 因為一個菩薩他開始生起菩提心,他用願力來行菩薩道的時候,叫「一 心萬行」,但是他最後「萬行一心」,他所有的萬行都是在增長他的菩提心。 所以呢,他在修一切的波羅蜜多的時候,他修任何一個波羅蜜多的時候, 都具足其他的五度的波羅蜜多。他這個波羅蜜多,他能夠有一種互含互 攝、互相助成的效果。 比方說菩薩在佈施的時候,他也具足了持戒,因為他佈施的時候,他 知道怎麼樣佈施是如法的佈施,什麼情況應該佈施,佈施到什麼樣的程度 是恰到好處。那麼菩薩在佈施的時候,遇到種種順逆因緣的刺激,他能夠 唯識學概要 - 27 - 安忍不動,這個就是忍辱了;菩薩在佈施的時候,他能夠相續不斷,不生 疲厭,這就精進;菩薩佈施的時候,他內心寂靜,他不生起攀緣,就是禪 定;菩薩在佈施的時候,他善知眾生的需求,他不會把自己的需求強加給 對方,他知道眾生需要什麼,他廣設善巧方便,這個就是智慧了。所以菩 薩到最後在操縱六度的時候,他是隨修一法,其他的五度法門都具足了, 他修一波羅蜜,他具足其他的波羅蜜。 諸位我們看到,阿羅漢的功德,阿羅漢的神通跟佛陀的神通,有一個 非常明顯的不同:阿羅漢的神通,他因為沒有菩提心的這種攝持,他的神 通是單一的,是自受用的,他只能夠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佛陀的神通一釋 放出來的時候,他有廣大的他受用,他能夠一為無量,他能夠滿足所有眾 生的需要,叫「普門示現」。 卷二十三 - 28 - 比方說我們經常舉的例子,佛陀調伏狂象的例子。你看佛陀跟諸大阿 羅漢,那都不是一般的阿羅漢,三明、六通、八解脫的舍利弗尊者、目犍 連尊者,大阿羅漢,那種常隨眾,那都是久修聲聞法的大阿羅漢,跟佛陀 在路上走的時候,突然間看到那些狂象衝過來的時候,阿羅漢第一個反 應:飛到虛空。他的神通力先保護自己,這個自然反應嘛,這跟他因地有 關,他因地修善法的時候,他是少事少業少方便住,所以他的神通力不能 跟眾生分享。但是你看佛陀第一反應是把手舉起來,現出五道光明,所有 的象都跪下去,這是非常不容易,因為他知道每一隻象,它需要的是什麼。 佛陀舉出一道手的時候,每一個象看到的光明是不一樣,看到獅子的 相狀是不一樣的,只有佛陀做到。佛陀用一個音聲說法,所有人都能夠聽 到自己相應的東西,這個因地的時候,他就已經能夠互含互攝,所以佛陀 唯識學概要 - 29 - 為什麼叫萬德莊嚴呢!佛陀只要釋放一個法,他這個法能夠普遍讓所有的 眾生歡喜、生善、破惡、入理,因為他因地的時候有菩提心攝持。 諸位你如果說,你如果不法法消歸心性,你修善法的時候是用攀緣 心:喔,我把這件事做好了、你把這件事做好,你得果報的時候,你做了 A 跟 B,它不能產生整合的效果,它沒有那種效果。因為你是向外攀緣嘛, 你叫做「修習善法」。但是如果你把這些善法你能夠整合到內心去,產生 互含互攝,你得果報的時候,你富貴中就具足了莊嚴;莊嚴中就具足富貴。 它那個功德力,它是互含互攝的,就差在這裏。所以說呢,菩薩在修六度 的時候,到了末期的時候,他的每一個法一出現的時候,互含互攝。所以 他得果報的時候,一為無量,普門示現,那叫做「萬德莊嚴」。 卷二十三 - 30 - 好,那麼這個地方,我們把菩提心的功德,就是說你有發菩提心,也 是做這件事情;你沒有發菩提心,也做這麼多事情,但是它的結果,是完 全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因為你過程不同嘛。你的心跟這個法接觸的時候, 你用什麼心態,會影響這個法到最後的開花結果。 好,那麼前面我們把這種聖道門的菩提心,就是我們如何來引導第八 識:第一個引導的力量來自於成佛的願力,以成佛的願力來修習善法,來 懺悔業障、積集資糧,我們未來會產生很殊勝的果報、很殊勝的功德。 【159】感應道交是怎麼樣的形成的 感應道交是怎麼樣的形成的 感應道交是怎麼樣的形成的? 第二個我們來談談第二種引導,就是阿賴耶識的第二個引導,就是淨 土門的引導。那麼我們看: 唯識學概要 - 31 - 丙二、依淨土門成就信願。分成三科:一、建立信心;二、依觀發願; 三、會歸佛號。 那麼淨土門,首先我們要建立一種真實的信心!這信心當中有兩科: 第一個感應道交;第二個是轉他成自。我們先看感應道交的地方,好,請 合掌,我們先把經文念一遍: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 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 母子曆生,不相違遠。 好,我們來看看,我們先把它做一個簡單的消文。那麼我們前面的賴 卷二十三 - 32 - 耶緣起觀,我們主要是針對自身的因緣,你應該怎麼樣來調伏自己的罪 業、怎麼樣調伏自己的這個思想,完全從自身的因緣。那麼現在我們來談 談,你跟眾生的相互關係,你的阿賴耶識跟對方的阿賴耶識,它們之間的 相互的感應的關係,是怎麼回事? 那麼這個地方佛陀先講出一個譬喻:說有兩個人某甲跟某乙,這兩個 人都有自己的阿賴耶識,他們有他們的業力、有他們的思想。這兩種因緣 在他的生命當中,交互的作用,這兩個不同的阿賴耶識,那麼這兩個人發 生什麼事呢?『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假設某甲他呢,很專心的很相續 的去憶念某乙的優點,比方說他憶念某乙的這個人,是很善良一個人,他 是一個很體貼的、喜歡幫助別人的,就是某甲經常憶念某乙的優點;那麼 另外一個呢?『一人專忘』。但是某乙心中早就把某甲給忘掉了,他憶念 唯識學概要 - 33 - 是另外一個人,另外一件事情,他們兩個做了一個不同的憶念。 那麼這兩個人第六意識有不同的憶念,他們來生會有什麼後果呢? 『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這兩個人有兩種情況:有可能會相 逢,當然有可能不相逢。但是即便相逢,比方說這兩個人來生都投生在洛 杉磯,但是他們就沒有因緣相見,他可能一個在洛衫磯住在 arcadia,另 外一個住在 pasadena。他們這輩子兩個活動當中只有相逢,但是不可能相 見,它沒有一種感應的力量,它沒有一種力量讓他們兩個能夠接觸,叫做 『若逢不逢』,即便是相逢在一個城市,就跟不相逢一樣,他們兩個生命 不能產生交集。 『或見非見』:就是即便你們兩個在超商相見了,某甲某乙,欸,兩 卷二十三 - 34 - 個人見面了,但是你看他沒感覺,他看你也沒感覺,兩個人就當面錯過。 就是說這兩個阿賴耶識碰撞的時候,它不會產生互相吸引,為什麼呢?因 為它在因地的時候沒有互相憶念。 那麼反過來,再看另外一個因緣『二人相憶,二憶念深』:某甲很專 心的憶念某乙,某乙也偶爾憶念某甲,這第一種情況,兩個互相憶念。或 者說『二憶念深』:他們不是偶爾的憶念是經常性的憶念。某甲經常憶念 某乙,他可能不在洛杉磯,他在另外一個州,那麼這個某甲就經常憶念某 乙,那某乙也經常憶念某甲,那麼這兩個人,未來的阿賴耶識會什麼樣的 結果呢? 『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唯識學概要 - 35 - 他們兩個生生世世的生命會互相吸引,就很容易生長在一個城市,就 很容易讓他們有一種力量,讓他們見面乃至於變成眷屬,因為他們因地有 互相的憶念。這是一個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之間的相互關係,透過憶念, 就創造來生的相遇。那麼這個比喻,佛陀到底是想說什麼呢?他說:『十 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眾生跟眾生的憶念,是這個道理,佛陀 跟眾生的互相吸引,也是這個道理,因為兩個都是心嘛。 就是說呢,我們先看看佛陀是怎麼回事,佛陀心是怎麼想的?說:『十 方諸佛,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佛陀的心是大般涅槃,但是佛陀的心大 般涅槃,他跟阿羅漢的涅槃不一樣,他的涅槃是真空妙有的、他是轉識成 智的、他是破壞顛倒執著、他不毀滅心識的活動,所以他在大般涅槃當中, 他憫念所有的眾生,他是用平等心,就像母親憶念所有的兒子。所以佛陀 卷二十三 - 36 - 的憶念已經完成了,佛陀成功的去憶念每一個眾生,就是佛陀他自己已經 把他該做的事情做好了。 佛陀因地的時候:眾生無邊誓願度,對不對?他發這個願,他成佛以 後,他果然的實踐他的願望,他把他的心平均的分給每一個人,他沒有哪 一個人多,也沒有哪一個人少。但是為什麼有些人得到佛陀更多的關懷、 更多的加持呢?我們看看怎麼回事: 『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曆生,不相違遠。』 作為佛陀,他是用平等心來憫念一切眾生,但是作為眾生呢,假設這 個眾生他離家出走,他根本就把這個佛陀的功德給忘了,那麼這個人就很 難跟佛陀感應了,因為他的心是憶念凡夫的世界,他從來沒有憶念過佛 唯識學概要 - 37 - 陀;那麼反過來假設這個人是一個學佛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他能 夠就像兒子憶念母親一樣的憶念佛陀,那麼他跟佛陀就很容易生生世世就 能夠產生感應、產生吸引。 也就是說,我們這樣講好了,我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這個釋迦牟尼 的佛像,到底他有沒有加持力?有沒有加持力?你說有?喔,答案是:很 難講!你看有些人外道他走過去,他完全對這個佛陀是完全不當一回事, 那麼這個佛陀對他就毫無加持力可言,就是佛陀的功德力就跟他不可能接 觸了,因為你不憶念他嘛!諸位,加持力不是單方面的,不能強迫的。一 個佛弟子他經過佛像的時候,他會合掌,欸,這是一種感應了,那這佛像 對你有加持力了,佛法的加持力都是雙方面的。 卷二十三 - 38 - 作為佛陀他是把他的加持力,平均在每一個眾生上,但是你自己是不 是跟佛陀感應,你要透過你一種至誠懇切的憶念,才能感應道交的。也就 是說佛陀跟你的因緣有多深,完全取決在我們自己,我們自己決定的。因 為佛陀這一塊已經準備好了,他平等心把他的功德全部釋放出來,但是我 們自己的準備,就決定佛陀會給你多少。那麼這個就是我們先瞭解一下, 這個感應道交是怎麼樣的形成的?是兩種力量形成的:心力跟佛力的結 合。 好,我們先休息十分鐘。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http://www.masterchingche.or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