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ilable Platforms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16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淨下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修改、增刪、販售
編輯/出版:淨願蘭若 / 釋心賢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第16 卷/共20 卷)
壬二、上品中生
每一個學佛人,心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希望能夠離開痛苦而成就安樂;離苦與得樂這當中,「離苦」又比「得樂」更加的急迫。重點是我們要找到:痛苦的主要根本是什麼?從佛法的角度來看,痛苦的根本來自於生死流轉,也就是說:只要繼續在三界投胎,你就不可能離開痛苦!只要在三界得一個果報,不管福報多大,沒有辦法離開三界,就沒有辦法離開痛苦。因為每一次的受生,一定夾帶了無量的痛苦,不管你福報多大,也是煩惱痛苦。所以「了生脫死」是人生最急迫的一件大事──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是每個人心中共同的目標。
實際上,涅槃的種類有兩種:一種是小乘的涅槃,是屬於「偏空涅槃」。就是經過三生或者六十小劫的修學,等生命結束之後,進入到一種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的涅槃,所以阿羅漢一旦進入無餘涅槃,就相當於灰身滅智了,只能自受用。這是比較簡單的方法。
大乘的涅槃就不一樣了,它是「真空妙有」;雖然是在涅槃當中,但是它有佛菩薩、有淨土的莊嚴;所以大乘佛法的涅槃,所追求的不是空性的涅槃,而是一種萬德莊嚴的淨土功德,只要你是走大乘的話,必定要成就依正莊嚴。那麼想要成就依正莊嚴,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依止自己的力量:比方說你看<華嚴經>就會知道菩薩怎樣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怎樣犧牲生命去幫助眾生,從這當中去積功累德、成熟眾生、莊嚴淨土。這種菩薩道是用血淚走出來的,是一條漫長而痛苦的菩薩道,但是為了達成未來的目標─成佛之道,你還得「不能忍要它忍;不能行要它行」。這是第一種,選擇自力的方式。
第二個、選擇他力的攝受:比方說得到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透過一心歸命,跟彌陀感應道交而到淨土去。到淨土去做什麼呢?依照經典的開示,有兩個內涵:第一個是見到阿彌陀佛─成就「無生法忍」;第二個親近十方諸佛─成就「百千陀羅尼門」,具足無量的善巧、無量的辯才,因為度化眾生必須要有善巧方便的假觀。
從這樣的情況來看,淨土法門的菩薩是比較優勢的,因為他很快就能夠成就初地、成就百千陀羅尼門。如果這樣講,那是不是很不公平呢?走聖道門的菩薩,他一路走上來的點點滴滴,花了三大阿僧祇劫,充滿了血淚,也是成就了無生法忍,那有什麼差別呢?你想想看有什麼差別?福報力不一樣!
悲增上的菩薩,他生生世世在三界流轉,陪著眾生成長,所以要付出「退轉」的代價──進進、退退,可能第三生進步了,然後遇到惡因緣破戒了、結果又退回去;退回去他又起慚愧心再衝上來,慢慢慢慢、進進退退,後來也成功了。難行道的菩薩成就初地之後,他結的人緣跟福報力啊,那是不可思議。我們走智增上直接到淨土的,的確是比不上他,這是事實,因果法爾如此,他結的善緣多、福報大。
所以求生淨土的人,他的人生規劃一般是先成就聖道,然後再跟眾生結緣,理由是什麼?因為這樣才不容易退轉,這是智增上菩薩。那麼悲增上菩薩是先成就福報力,然後再慢慢成就聖道。這個沒有對錯之分,是你自己選擇,你要先成就福報、廣結善緣,就必須付出生死輪迴的代價;如果你認為應該先成就聖道、成就不退轉,這是比較急迫的,那你就應該先到淨土去,成就無生法忍、百千陀羅尼門,然後乘願再來,廣設方便,這時候再跟眾生結緣,培植你的福德資糧。
這是菩薩道所謂「聖道門」跟「淨土門」的兩種差別,看你是先成就聖道、再成就福報,還是先成就福報、再成就聖道,有這兩種差別。
總而言之,淨土宗的思想是先成就聖道再成就福報,理由在哪裡?因為現在是末法時代,環境惡劣、刺激太厲害了,有很多退轉的危機存在。如果你是出生在正法時代,不急著往生淨土可能還亂不了,正法時代大家都很有善根、大家都講道理,環境也比較清淨。但是時至末法時代,就必須要有危機意識,應該考慮你來生要去哪裡?如果繼續在娑婆世界打滾,問題就比較複雜了。雖然我們受了菩薩戒,終不離「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在實踐上,有些人先上求佛道,有些人先下化眾生,是有差別的。
接著看「上品中生」,先看因地的修學:
【標名】上品中生者。
【正示:正明生因】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善解義趣,於第一義心不驚動;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這一段說明上品中生的因地修行,前面講具足三心是必備的,『不必受持讀誦方等經典』,「不必」,是說不一定要廣泛的受持所有的大乘經典,但是必須要了解大乘經典的義趣。
所謂「義趣」就是宗旨,大乘經典每部經都有它的修學宗旨,也就是真如實相。你要知道「生命是從什麼地方來」,一個人不了解自己的過去,就不可能掌握自己的未來!換言之:如果你不知道「你從什麼地方來」,就不知道「你將往哪裡而去」。兩個所說的是同一個道理。
所以在大乘佛法當中,即便你不能廣泛的修學所有的經典,起碼也要知道大乘佛法的宗旨在哪裡,那麼『於第一義,心不驚動』,對於真如本性能夠「忍可隨順」,這是大乘的善根──信心堅定。以深信真如為理觀,而且理觀又不壞事修,對於世間的善惡、因果能夠深信,又不毀謗大乘,以此修因功德,迴向發願求生極樂國土。
大乘行者很少人會去毀謗小乘法,也很少去毀謗人天乘法,因為人天、二乘法,很容易從邏輯上去思考推論,叫做「思議境」。就像說:造善來生成就安樂的果報,造了罪業來生感得痛苦,這個很容易理解,這種邏輯一想就知道了。但是大乘佛法有很多「不思議境」,比方說:念一句佛號能消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你說個道理聽聽看,說不出來,沒辦法說啊!阿彌陀佛這種不可思議的熏習,我們只能夠說「佛力不可思議」;還有持大悲咒也能消除過去的種種重罪,那也是不可思議。
對於佛菩薩的「不思議境」,我有一句話要勉勵大家──修習大乘佛法的人,你不懂的境界,少評論。你讀讀菩薩戒就知道,如果你沒辦法解釋,那你就相信。<楞嚴經>說得很清楚,不要太相信你自己。其實我們用眼睛去解讀色塵、用耳根去解讀聲蘊,是有障礙的。不要以為人有多厲害,一張紙就把你障住了!凡夫都是活在六根當中,有很多佛法的真理你不了解,所以讀大乘佛法往往也都是在「仰信」這個階段──仰信真如─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什麼叫「仰信」?就是這些道理我不懂,但是我還是相信,這叫仰信;如果道理你懂了,這叫「真信」了。所以大乘佛法的善根很重要,你能相信就是你有善根,上品中生者雖不能一一受持讀誦方等經典,卻能不謗大乘,這個人不簡單,宿世善根深厚。
【所感聖緣】行此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臺,至行者前,讚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義,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一時授手。
『行此行者,臨命終時』,是說此人修行,對於空性的道理有很深刻的理解,對因果也深信,對大乘佛法也能夠隨順修學,不生毀謗、疑惑。當然也包括了平常的憶佛念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共同的宗旨,這就不用說了。他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無量大眾眷屬圍繞;西方三聖手持紫金臺,來到行者的面前。前面上品上生者是「金剛臺」,這上品中生是「紫金臺」。
我們看懺公師父畫的佛像,觀世音菩薩是拿甘露瓶,大勢至菩薩是拿蓮華,所以我們作迴向的時候──「願我臨終無障礙,阿彌陀佛遠相迎,觀音甘露灑我頭,勢至金臺安我足」。一般來說,觀世音菩薩手裡拿甘露水,是要消我們的業障,大勢至菩薩是拿蓮華座給我們的。讚歎說:法子!你能夠依大乘法修行,而且通達我空法空第一義諦,所以我今來迎接你。這個時候千尊的光中化佛,同時伸手來迎接他。
這是講到上品中生者臨終的情況: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清淨海會眾菩薩現前來安慰,應該也有光明來照他、消他的業障,一方面要開導他,讓他能夠保持正念,求生淨土。
【捨報往生】行者自見坐紫金臺,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
這個菩薩行者,他自覺坐在紫金臺上,然後合掌叉手,就是把手抬高,表示恭敬,讚歎十方諸佛,所成就的這種甚深功德;在一念頃,很短的時間,便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七寶池中。
【華開遲疾】此紫金臺,如大寶華,經宿則開。
【華開得益】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寶蓮華。佛及菩薩,俱時放光,照行者身,目即開明,因前宿習,普聞眾聲,純說甚深第一義諦;即下金臺,禮佛合掌,讚歎世尊。經於七日,應時即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這個紫金臺有多大呢?像大寶蓮華,『經宿則開』。所以上品中生的人,在娑婆世界坐上紫金臺,蓮華先合起來,到了極樂世界,經過一個晚上,才打開來。上品上生蓮華完全沒有合,上品中生者『經宿則開』,表示有經過「合」的過程。這時候行者的色身,現出紫磨金色,足下有七寶蓮華;佛菩薩放光照行者的色身,使令他業障消除,心眼自然開明;由於過去世大乘善根的緣故,所以到了極樂世界,也能夠聽聞到有情、無情演說甚深第一義諦的真如理;於是行者就從紫金臺蓮華中走下來,拜佛、合掌讚歎阿彌陀佛。經過了七天,這個行者即於無上菩提,成就不退轉。
關於「不退轉」,古人解釋說,這裡的不退轉是屬於「行不退」,是指別教的七住──斷見思煩惱,不再退轉於二乘,對於無上大乘的菩薩道永不退了。不是「念不退」,念不退是初地,是別教的七住「行不退」。所以他的果位比前面上品上生者,稍微差一點,前面是直接證得無生法忍,這裡是成就七住。
【他方得益】應時即能飛行,徧至十方,歷事諸佛;於諸佛所,修諸三昧;經一小劫,得無生忍,現前受記。
【總結】是名上品中生者。
成就了七住之後,因為極樂世界的果報體有五種神通,這五種神通不是修來的,是因為彌陀本願的攝受,所以一去之後,自然就有這五種神通;他就以他的神足通,徧至十方諸佛國土,親近供養十方諸佛;在諸佛前,修諸三昧,也就是跟十方諸佛廣學無量三昧,因為每一尊佛都有祂的專長,好比跟某一尊佛修<楞嚴三昧>、跟某一尊佛修<法華三昧>,乃至於華嚴經的<海印三昧>等等。經過一小劫時間的參學,成就無生法忍,而蒙十方諸佛授成佛之記。他是經過一小劫的時間,才成就無生法忍的。
關於「上品上生」跟「上品中生」,我們看經文的意思,這兩個人不太一樣。上品上生的人,通達第一義諦,而且也通達諸法的緣起,因為他廣學經論,所以他的假觀強,空假中三觀都具足。但是上品中生的人,他沒有廣泛的受持讀誦方等經典,所以假觀相對而言就比較薄弱,但是對於空觀的義趣,第一義諦,還是有堅定的信仰。如果你今天是走小乘的聲聞法,那就不用考慮所謂假觀的善巧問題,但是菩薩想要積功累德、要走大乘佛法,肯定要懺悔業障、積集資糧,這個資糧力很重要,那就需要善巧方便了。
我們看春秋時代,齊桓公那時候還很興盛,但他往生之後,齊國發生了內亂,一直傳到齊景公,國家已經比較衰弱了。齊景公這個人非常重視享受,非常奢侈的一個人,他為了滿足個人的享受,就把賦稅訂的很重,所以老百姓生活壓力很大。
齊景公有一個宰相,很有名的名相,叫晏嬰。他想這樣不好,但幾次勸諫齊景公,齊景公都不肯採納。後來晏嬰就想出一個辦法,因為當時民間有一個傳說──田氏代齊。是說齊國的四大家族,田氏這一家族遲早會起來叛亂篡位,把齊國的江山奪走,取而代之。晏嬰深知齊景公的個性,就把「田氏代齊」這個謠言,故意把它傳開來,甚至於故意讓齊景公知道。
齊景公一聽到之後就很害怕,大家都在傳說這個,他就把晏嬰叫過來問說:怎麼辦呢?因為在齊國的四大家族中,田氏一家勢力很大,現在是不是趕快把田氏消滅掉?晏嬰說:大王啊,現在消滅他已經太晚了!你現在也不見得打得過他啊!齊景公說:那怎麼辦呢?他說:得民心者得天下,你現在應該把賦稅降低,讓老百姓對你有好感,人心都向你這邊,你就不用怕田氏了。齊景公說:好啊,那就趕緊把稅降低!
齊景公因為聽到這句話,有危機意識,就不敢放逸,趕快把稅降低。那麼田氏一家族聽到這句話,得到了鼓勵,也打開糧倉去救濟老百姓,這樣兩個人都相安無事。
經過幾年之後,晏嬰臨終的時候,他的好朋友問他說:你一直提到「田氏代齊」之事,把國君弄得非常緊張,你真的相信這句話嗎?晏嬰回答說:其實這句話我不相信,這怎麼可能!成事在人,一個君王能夠心存大眾,深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管這個傳說做什麼!他的好朋友說:既然你不相信,那你為什麼一再的提這句話?他說:你想想看,我說這句話,讓國君產生警惕、讓田氏得到鼓勵、讓老百姓得到好處,何樂而不為啊!由此可知,菩薩的善巧,他藉一個假相,讓齊景公生起愛護老百姓的心,不要只顧自己的享受;江山快要不保了,自然就會產生警惕。
我在讀佛學院的時候,親近很多老和尚,在這麼多老和尚當中,我覺得值得一提的是「懺公上人」。懺公師父一生中,有三種善巧不可思議:
第一個,他那個時候舉辦「大專齋戒學會」,辦了將近三十年,對台灣的佛教影響很大。大專生可說是青年的菁英、社會的中堅份子,他能夠看到這樣的趨勢,不容易,可以說是帶動這個風氣的一個創辦者。
第二個,以前我們在打佛七的時候,很少拜佛,懺公師父創造了一個拜佛的韻調─「如子憶母」的韻調,這種善巧也不可思議。你看一般打佛七沒有禮拜,身口意不具足,只有口業稱念、意業觀想,沒有身業禮拜,對阿彌陀佛身口意的歸依,缺少身業。所以懺公師父發明了拜佛的韻調,這功德也不可思議。
第三個,懺公師父畫的西方三聖像,諸位可以比較看看,很多人都請懺公師父的佛像在拜啊,你一看到懺公師父的佛像,自然就生起道心、攝心。
為什麼他有這種功德呢?這念心有「假觀」!一個菩薩在自受用的時候,「從假入空」觀──「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把心帶回家,一切法不生,這是你自受用的力量。但是你「從空出假」就不容易了,面對眾生的因緣,如何看到眾生的根機、如何施設方便來度化眾生,那就要廣學多聞,沒有其他的方法。
你要讀讀很多經典、研讀菩薩戒,這個事情該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該做不做?有很多的方便法都需要學習。所以你想要成就廣大的資糧功德,那就需要菩薩的善巧,除了智慧,就是這個深心──樂即一切善法故!
總之,上品中生的人,沒有廣泛的學習大乘經典,假觀相對比較薄弱,但是他的空觀─理觀還是強,因為資糧力比較不足,所以往生西方之後,他要證得無生法忍,相對的時間也就跟著拉長。
壬三、上品下生觀
【標名】上品下生者。
【正示:正明生因】亦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以此功德,迴向願求生極樂國。
基本上,上品生的行者,他的大乘善根都很強,就像善導大師說的:都是大乘的凡夫。那麼他能夠相信善惡的因果,而且對大乘佛法也有基本的信心,決不毀謗,「但發無上道心」,就是發了無上菩提心,以此功德,迴向發願求生極樂國,有這種往生的願力。
【所感聖緣】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讚言:「法子!汝今清淨,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
這個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諸菩薩,手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前來迎接此人。前面上品中生一千尊化佛,所以這個菩薩的資糧力、福德力、智慧力,相對來說,跟上品中生又差一些。這五百尊化佛,同時伸手接引他,都讚歎他說:法子啊!你現在身口意清淨了,而且又發無上道心,所以我來迎接你!
我們看上品下生他的因地──「深信因果,不謗大乘,但發無上道心」。上品中生雖然不能廣泛的修習大乘經典,但是他善解義趣,於第一義諦心不驚動,可見得上品中生的理觀─我空、法空的真如觀很強。但是上品下生,主要靠事相,理觀薄弱,事修強,就是修學事相波羅蜜這一類功德。
【捨報往生】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
【華開遲疾】一日一夜,蓮華乃開。
行者臨終的時候,見到西方三聖與化佛現前來迎接,他就自覺自身坐在金蓮華上,坐好以後,華就合起來,追隨彌陀世尊之後,即往生極樂世界七寶池中;經過了一日一夜,蓮華才開。
【華開得益】七日之中,乃得見佛,雖見佛身,於眾相好,心不明了,於三七日後,乃了了見,聞眾音聲,皆演妙法。
這個行者,在極樂世界須經七天,才能見到阿彌陀佛。雖見佛身,但對於佛身的八萬四千相好,並不能夠很清楚的看見,一直要到三七日之後,才能夠清楚分明的看到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而且聽聞有情、無情皆來演說妙法,這是須經過三七日後,才能見佛聞法。
【他方得益】遊歷十方,供養諸佛;於諸佛前,聞甚深法;經三小劫,得百法明門,住歡喜地。
【總結】是名上品下生者。是名上輩生想,名第十四觀。
行者開始聽聞佛法之後,證到什麼果位並沒有講,當然他的果報體有五種神通,便能自在遊歷十方世界、供養十方諸佛;於十方諸佛前,聽聞大乘的妙法,經過三小劫的時間,得百法明門。「百法明門」就是把一切的百法──無量的法門,會歸到「明」─我空、法空的真理,叫做「明」。換言之,他能夠「從假入空」,把一切百法的假相,會歸到法空、我空的真理而成就「初地歡喜地」,是名「上品下生」。總結前面這三個,叫做「上輩往生」。
我們可以從經文來了解,能不能往生,跟你「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有直接關係。至於往生之後,什麼時候見佛?什麼時候華開?華開以後成就什麼果位?那就靠你的「資糧力」了,也就是你在娑婆世界栽培的福德、智慧,兩種資糧的情況。
關於品位的差別,我們依古德的註解,可以歸納成三種:
第一個、臨終接引的景象不同。好比臨終的時候,從你所看到的蓮華座,大概就知道是什麼品位──上品上生當然是金剛臺,然後是紫金臺、金蓮華等等,蓮華的高下有一些差別。
第二個、到了極樂世界,華開的時間不同。什麼時候才華開?有的是完全沒有合起來直接到極樂世界、有的是經宿、有的是經一日一夜;品位不同的往生者,其所乘蓮華開花的時間有早晚之差異。
第三個、悟道的時間有不同。華開之後,見到阿彌陀佛為你說法,什麼時候成就無生法忍、甚至於中品的是先成就阿羅漢果;這跟你宿世所栽培的善根,的確有關係。我們看「上品上生」和「上品中生」的人,理觀都比較強,對道理的體驗很深刻、透徹。「上品下生」的就比較偏事修,願力強─但發無上道心;雖然理觀弱,但是他的願力強,當然也因為具足大乘善根,所以才能入上品。那麼中品生以下,大乘善根就更薄弱了。所以悟道有遲緩與迅速的不同。
上課提問:
問:上一堂課我們談到:「作是觀者,不遇諸禍,淨除業障」。和尚開示淨除業障不同於消災免難,「一心稱名皆得解脫,即可消災免難」,淨除業障不只於身口惡業,還需要意業的觀想,所謂「三密相應」,請和尚開示:
答:關於這段文,我們再解釋一下,我們看看講義的26 頁,講到觀世音菩薩觀的身像有不可思議的功德,不論是觀白衣觀音、滴水觀音、乃至於千手觀音,經常作這個觀,有什麼好處呢?「不遇諸禍,淨除業障。」
所謂「不遇諸禍」,是說你本來有些災難,因為你跟觀世音菩薩感應道交──結果逢凶化吉,這個是比較容易的。但是「淨除業障」,我提到說還包括心靈的覺悟──你要有懺悔心!
雖然我們現在修他力法門─本尊相應法,但也要先分清楚,只要跟「福德力」有關的,比方說消除災障、增長福報,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都可以幫你。但是跟「善根」有關的,比方說智慧的覺悟、煩惱罪業的消除,這個就不是單方面能做的。
什麼叫「業障」?業障是你心中有妄想才有業障,他幫你消業障,意思就是他幫你消除妄想,那怎麼可能呢?你要打妄想,誰也攔不住你!所以消除一時的「災障」有可能,但是要把你的生死業障都消掉,不可能。除非你自己產生慚愧心、發願永不再造作,內因外緣──你自己覺悟的心、再跟本尊功德的相應,那真實可以消業障!
其實,即便是本尊相應法,有些功德也是要靠你自己去準備的。阿彌陀佛能給你一些快樂、安樂,可以啊;但是你要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從業障中解脫出來、從報障生老病死中解脫出來,那就不簡單!你自身的善根發心、你自己的覺悟,才有辦法。
問:請教和尚,學習十六觀經修法是修止或修觀?與持名念佛的止觀,此是所緣境不同嗎?
答:一般的持名念佛它是「止」,沒有「觀」,因為持名念佛的所觀境是音聲──心於所緣專一安住,心於所緣相續安住。所以念佛的時候是聽佛號的聲音,心中不能有分別心,它沒有觀──心於所緣無分別住。但是本經它是觀想念佛,它要想像、要動名言分別,像落日觀、水觀、瑠璃地、寶樹、樓閣、蓮華等等,必須要觀想。一般來說,我們以「持名」為主,但是觀想可以幫助我們對佛號的功德,生起歸依心。
問:修淨土宗的人,觀想是很重要,但不好觀。看到很多往生極樂世界老菩薩,他們都只知道念佛,相信他們並沒有修觀,所以要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要修觀想嗎?請師父慈悲開示。
答:的確不好觀!如果你修觀修不來,那你誦經也可以。因為誦經本身也是一種隨文入觀,誦<阿彌陀經>、<觀經>、<無量壽經>都可以。如果你沒有觀想也沒有誦經,只有念佛,可能會有問題。因為你對極樂世界太生疏了,這句佛號代表什麼,你能夠做功德的聯想嗎?當你念這句佛號的時候,你能夠馬上想到極樂世界安樂、解脫功德嗎?如果你完全不熏習淨土的景象,那你在娑婆世界塵勞的境界中,一句佛號,你真的可以攝心嗎?「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願力,蕅益大師判做是「智慧門」。他說一個人願意求生淨土,是一種智慧的抉擇,不是只有持名而已,持名念佛跟願力不太一樣,因為:智慧門一定要從「聞、思」而來!
當然,你也可能聽到某個善知識說極樂世界很殊勝、勸你應該往生,那麼你從一種模糊的認知當中,也可能生起一部分的仰信,但是這種信心如果沒有建立在「勝解」的基礎上,這個信心可能會有問題。
所以我常常說:你「想要」往生,跟你「一定要」往生,是兩碼事!你偶爾聽聞人家講極樂世界不錯、你也感覺娑婆世界很苦,這你不用看經典,因為日常生活就是一部經典,可以讓你厭離娑婆。但是「欣求極樂」你不一定有因緣,因為極樂世界沒有人去過,如果你不看淨土的經典、不熏習,你可能會厭離娑婆,但是你不見得欣求極樂!我們不可能對一個生疏的東西而產生欣求,不合理!
一個願望的生起,來自於背後的勝解,有勝解力才有堅定力!
為什麼菩薩在修行的時候,遇到逆境的刺激,能夠堅持下去,因為他對佛菩薩功德產生勝解力,他有願力的支持。所以你常常不熏習極樂世界的功德,很容易退轉;你那個佛號念起來力量就薄弱了,然後再有煩惱妄想干擾你,可能對佛號的專注力、意志力就相對薄弱了。
熏習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很重要,每天都要熏習啊!
我們沒有人看過極樂世界!我們也不可能憑空去想像極樂世界,不可能,這個是要有傳承的!所以必須靠經典的開示─修觀或誦經,而且每一次修觀或誦經,你對極樂世界的莊嚴更清楚,往生的願力也就更加強,這叫「淨法熏習」─藉假修真,那麼總有一天這個假相就變成真實的功德了,是這樣的。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