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第09集

2022-05-22
45:39
comments
No Rating
#佛教#佛曲#佛經#佛號#師父#故事#法師#淨土#誦經

Available Platforms

iconiconicon

Description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9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
講述者: 大乘妙法弘護學會導師
上淨下界法師
本會所提供之經書電子檔,皆可免費下載
但不得擅自加註、修改、增刪、販售
編輯/出版:淨願蘭若 / 釋心賢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導讀(第9 卷/共20 卷)

在大乘佛法的修學過程當中,有兩種力量是不可思議的:第一個、是我們內在「心靈的力量」不可思議;第二個、是外在「佛陀的加持力」不可思議。

一般來說,聖道門的修學,偏重於內在的心力,我們翻開金剛經、楞嚴經,乃至法華經、華嚴經,都是教導菩薩這一念心應該怎樣發菩提心、修六波羅蜜;希望能夠突破自己的障礙,建立與諸佛一樣的功德。那麼這些經典所詮釋的,就是把我們心靈的力量開發出來,以心力去創造你的生命──心力不可思議。

而淨土宗的修學,比較偏重於佛力。「佛力」是什麼意思?就是雖然佛陀滅度了,或者佛陀不在我們身邊了,但是佛陀有法身,祂的法身是常住、無所不在啊。佛陀清淨的法身,祂有無量無邊的大悲願力,恆常在加持我們;只要我們肯憶念祂的聖號,我們就能夠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把佛陀的力量引導到我們的生命當中。這個就是蕅益大師說的,叫做「轉他成自」。

換言之:我們透過憶佛、念佛,把佛陀的力量轉成我們的力量,做一種轉換。佛陀的力量本來是佛陀受用的,但是透過種種的善巧方便,就能夠把佛的力量轉成我們的力量,這也就是一種「佛力」的加被。

我們從本經的規劃來看,它的修學宗旨,是把心力跟佛力結合一起。怎麼說呢?智者大師在《觀經疏》裡面,用一句話來表示這個宗旨,說是:

『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智者大師是以一心三觀,來統攝本經的「觀想念佛」,它的次第是如何呢?首先,先觀『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當然,這個是修「空觀」,在修習本經之前,必須先空掉我們的顛倒妄想。我們在娑婆世界打滾太久了,累積很多很多的妄想,很多的生命記憶,不管是好的壞的,都在我們心中留下了痕跡。那這怎麼辦呢?「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先把一切的妄想,回歸到一念的清淨心,就是用空觀的智慧-把心帶回家,這是第一件事情。

如果我們修習止觀,不能把心中的妄想消滅,還夾著妄想,那修習止觀就很難成功。所以修淨土的人,要知道兩件事:第一個、「破妄」,第二個、「顯真」。心中要把娑婆世界的相,慢慢的減少。

本經就很強調你心中的「相」,觀經裡面說:你心中經常憶念什麼相狀,就會跟這個相狀感應道交。它認為我們心中的相狀,對我們生命是有引導性的,如果你一天到晚都是憶念娑婆世界的相狀,那你來生一定又回到娑婆世界。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娑婆世界的一切相狀,回歸到一念的清淨心──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清淨心。

接下來做什麼呢?『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開始修「假觀」。

從一念的清淨心當中,提起本經的觀想。比方說:落日觀、寶樹觀、樓閣觀,乃至阿彌陀佛觀等等,從清淨心當中又建立一個新的相狀,來做生命的引導,才能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

所以它是先修「空觀」-破妄,再修「假觀」-顯真,這叫「破妄顯真」。本經的結構很清楚的把「心力觀想的力量」,跟「阿彌陀佛的加持力」,結合在一起,這就是心力跟佛力的結合。

我們接著看下一段經文,辛五的「池觀」。

前面的寶樹觀,跟樓閣是不可以區分的,因為樓閣就在寶樹當中。寶樹是講到住處的莊嚴。這地方的七寶池,是講到受生的處所莊嚴。

【結前啟後】次當想水。
【明標池體】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
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
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

『次當想水』,這裡的水跟前面的水觀,不太一樣。前面的水觀,水是沉靜不動的,是一種寂靜狀態,因為那是觀瑠璃地的前方便,所以前面的『水想』是靜態的。這地方的「水」是什麼呢?是指「八功德水」,它是動態的。前面的水是要表顯極樂世界的大地莊嚴;這地方的水,是要表顯極樂世界水中的蓮華,乃至於這裡的水能夠演說種種妙法,所以水是流動性的。我們看經文就清楚了。

那麼,怎樣觀八功德水呢?『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首先標出極樂世界的水,是八池水,具有八種功德,它是澄淨、清冷、甘美、潤澤、輕輭、安和、除飢渴、長養諸根,具足這八種功德。

『一一池水,七寶所成,其寶柔軟,從如意珠王生,分為十四支。』這八功德水,都是七寶化成的。這七寶,非常柔軟而不堅硬。是從如意珠王生出來的。這個地方很重要,我們娑婆世界的水,是從雲層下雨下來的,極樂世界的水,諸位看極樂世界莊嚴圖像,八功德水中間,一定有畫如意寶珠,然後從如意寶珠當中,就像那個噴水池一樣,分為十四個支,噴出水來。

「如意寶珠」的意思,是說八功德水,它的溫度、各種味道、甘美等等,都能夠隨眾生的心意,自在變化。從如意珠王出來時,分為十四個方向,古德解釋「十四支」,認為這是一種表法,他把「十」和「四」分開來看,「十」是表示這八功德水,它是遍滿十方,圓滿的;「四」,是表示八功德水有「常、樂、我、淨」四種功德,這叫十四啊。簡單說:就是它的前後左右上下十方,每一個方向都是常樂我淨,所以叫做「十四支」。

『一一支,作七寶妙色,黃金為渠,渠下皆以雜色金剛以為底沙。』每一支流,都是七寶妙色。前面有說水是七寶所成,所以水是七寶色。七寶池它的本質當然是七寶所成,但是水池的岸邊是黃金為渠,池底有金剛的寶沙。

智者大師解釋說,為什麼池底是金剛沙呢?因為這個水,是佛的不生滅心所變現出來的──金剛不可破壞,表示堅定而不可破壞的意思。

這裡,先把水的相貌講出來,其實主要是要講兩個重點:一個是「水中蓮華的莊嚴」,一個是「水也可以說法」。所以下一段文,才是水觀的重心。

【蓮華莊嚴】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一一蓮華,團圓正等十二由旬。

極樂世界的八功德水,當然有它的功能德用。在每一個水池當中,都有六十億的七寶蓮華,而且每一朵蓮華的體積,它的周圍有十二由旬那麼大。我們到極樂世界,不是馬上去住樓閣,不是這樣,一般是先在蓮華待一段時間,到後文九品往生就會知道。有些人時間長,有些人時間短,就像我們投胎娑婆世界,也不是馬上就生活了,而是在母胎十個月。那麼往生到極樂世界,它是蓮華化生,你品位愈低,你待的時間就長一點,你品位高,你就早一點華開見佛。總而言之,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是在蓮華化生,所以必須介紹蓮華。

【水演妙法】其摩尼水,流注華間,尋樹上下,其聲微妙,演說苦、空、
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復有讚歎諸佛相好者。

這蓮華跟水的配合,是有作用的。這個摩尼寶珠流出來的水-『流注華間』,它在蓮華的華瓣當中流動,而且還流動到岸邊的寶樹,順著樹的上下流動,不是靜態不動的。那麼水一流動起來,就有聲音。這個聲音是做什麼的呢?『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乃至於讚歎諸佛相好。

這地方我們解釋一下:這裡主要是詮釋極樂世界所說的法。當然,佛法跟世間法最大的差別,就是佛法有解脫分,它有解脫的功德,能夠讓我們了生死!如果你信外道,它的教義只能夠讓你升天,但不能了生死。所以佛法不共於外道的地方,就是它有「空性的智慧」。

對於空性的智慧,天台宗的詮釋,主要有三個內涵:

第一個、是以「眾生法」為所緣境:它觀察的所緣境,是以空性的智慧和眾生法為所緣境。好比小乘法,它是從「苦諦」下手,觀察我們的身心世界是無常的,不斷在變化,年紀大一點就有感覺,你現在的相貌跟年輕的時候不一樣、體力也不一樣。所以,雖然我們得到人的果報體,不管你福報大不大,心中就是沒有安全感,每一個人都是這樣。

其實,我們都是娑婆世界的過客,隨時準備要離開的客人啊!《楞嚴經》上說,這跟你到一個地方去掛單一樣,只是時間長短不同而已。所以,沒有一個人可以長久住娑婆世界的,這就是無常。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要走,這也就是一種死亡的威脅,所以福報愈大的人,面對死亡愈害怕,因為他不想失去他所擁有的一切。

你好不容易來娑婆世界投胎,得到一個果報體,剛開始很不習慣、很陌生,你在生命裡面搞了三、四十歲,對家庭環境熟悉了,跟你的親屬也熟悉了,再不多久就死掉了。死掉之後,業力風把你吹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去,你又出生,出生的時候又很不習慣,然後你又熟悉了,又死掉了…所以我們在三界中飄來飄去,這就是無常的怖畏,也就是一種痛苦!因為你沒有一種安穩性,我們人性對於快樂的訴求,就是尋找安全感。所以我們的快樂也叫「安樂」,能安穩才有快樂嘛。但不幸的是,身為一個人,你就永遠缺乏安全感,不知道來生要去哪裡、不知道這個業力風,要把你吹到哪裡去,你不知道。

因此,小乘的空觀認為:「無常」就一種是痛苦;因為痛苦,所以是「無我」,沒辦法做主;因為無我故「空」。小乘的空性,就是從無常去觀察的。這地方『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就是從眾生的五蘊的身心世界而切入空性。

其次,大乘的空義有兩種:從自利的角度來看,前面小乘法的空性,是從「苦諦」切入,大乘的空性是從「道諦」切入。這「道諦」的所觀境,是以心為所觀境,觀察「現前一念心性──當體即空、即假、即中」,所以人生不是絕對痛苦,也不是絕對快樂。大乘佛法看人生,人生是無自性的,「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人生對我們到底是一種負擔呢?還是一種功德呢?就看你怎麼去經營。如果你明白道理,能夠假藉這個臭皮囊來積功累德,這個人生對你是有益的。你會因為今生的生命,而到極樂世界,創造你來生的功德莊嚴,也是靠你這一生。當然,你也可能把人生給糟蹋了,你攀緣、執著,結果把人生搞得滿身的罪業,那麼這個人生對你來說,就是一種障礙了。

所以,大乘佛法認為人生的本質是什麼呢?其實答案是「不一定!」因為:諸法無性,境隨心轉!大乘的空性是這樣解釋的,小乘的空性是認為人生沒有價值,他趕快要到涅槃去,小乘是用悲觀的思想來詮釋人生。因為他用無常觀察生命,人生就沒有價值。有什麼價值呢?你終究要死,今生榮華富貴又能怎麼樣呢?空歡喜一場!所以小乘的思想認為人生是一場夢,是一場沒有結果的夢。

大乘佛法看人生就沒有這麼悲觀,大乘佛法說:「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輪迴頓息。」看你的心是覺悟還是迷惑,由此帶動截然不同的人生。總而言之,大乘佛法的人生觀,是從道諦來觀察,它強調方法,只要能掌握正確的方法,你的人生就有價值;你不懂得方法,胡思亂想,你的人生就充滿了障礙,這就是大乘的空義,是向「內心」觀察的。

另外一種特殊的淨土法門-「他力門」。它不是以「心」為所觀,而是以「佛的功德」為所觀境,也就是以四諦裡面的「滅諦」,直接趣入佛的涅槃。所謂:「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體是法界。」雖然人生充滿了障礙,但是我可以透過正確的憶佛、念佛,而進入到佛的功德莊嚴中,這就是「他力門,果地教」。直接觀佛的相好莊嚴──「即眾生心,投佛覺海。」我雖是業障凡夫,但是透過正確的觀想、觀像、持名,就可以受用到彌陀的功德。這就是淨土宗的空義,它是建立在「自他不二」的平等基礎上。

因此,淨土宗的「空」是什麼呢?是空掉「我是業障凡夫,阿彌陀佛是萬德莊嚴—生佛不平等」的錯誤觀念。事實上,我雖業障深重,但是彌陀心內的眾生,阿彌陀佛雖萬德莊嚴,也是我眾生心內之佛,既然心性不二,自然感應道交;所以大乘的空性是建立在感應道交──就是把「自」跟「他」之間的障礙消滅掉!

所以,同樣是空性,每個人詮釋不同:小乘的空性,從悲觀的「無常」去詮釋;大乘的空性,從「一念心性」去詮釋;那麼淨土宗的空性呢?從「感應道交」去詮釋。而這些大小乘法義,極樂世界都有宣說,所以才說:有時候宣說苦、空、無常的小乘空性、有時候宣揚大乘諸佛的相好,都是由八功德水的流動,來演說這些妙法。

【結歸佛力】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百寶色鳥,和鳴哀雅,
常讚念佛、念法、念僧。
【總結觀名】是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觀。

前面講到流水會說法,這地方又講到另外一種演說妙法的方式。

是說:這個如意珠王,能流出八功德水,但是這個如意珠王又能夠放出微妙的金色光明。這光明是做什麼呢?這光明能夠化作種種顏色的鳥,這些鳥的音聲特別的清亮高雅,能夠讚嘆佛、法、僧。讚嘆佛陀有說法之恩,讚嘆法有開慧之恩,讚嘆僧有住持之恩,讚歎三寶的種種功德,這是八功德水想,名第五個觀想。

此處「池水觀」,主要是在詮釋兩樣東西:第一個、蓮華,就是我們受身的地方。而這蓮華主要是在表達兩個道理:首先,蓮華以什麼為住呢?當然是以八功德水為住,所以談到我們受身的處所是安樂的、如意的。因為八功德水有如意安樂的功能。其次,在這個池水中,你能夠聽到的水聲、還有鳥類的種種說法,使令我們的道業能不斷地增上。

其實極樂世界的殊勝微妙,它是五塵莊嚴-色、聲、香、味、觸。但是看過經文之後,依報的部分已經快結束了,發覺佛陀在詮釋極樂世界的莊嚴,偏重於兩塵:

第一個、色塵,眼根所對的境界。比方說:關於極樂世界的「光明相」,佛陀講了很多光明相,甚至為了觀想光明相,佛陀先講落日觀;還有佛陀頭的前後都有圓光,那個圓光就有點像落日,那種光明很溫和、柔軟;「清淨相」,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琉璃地;還有「莊嚴相」,那就有種種的七寶莊嚴。當然它的光明、清淨、莊嚴是互含互攝,光明中有莊嚴,莊嚴中有光明,互含互攝,這是色塵。

第二個、聲塵,現在慢慢講到聲塵,就是音聲說法。極樂世界所發出來的音聲,包括天上的奏樂、百寶色鳥鳴,以及八功德水流動的音聲都在演說妙法。

經文所描述的大都是極樂世界的色塵和聲塵。至於觸感怎麼樣、食物的味覺怎麼樣、詮釋得少。蕅益大師解釋說:因為釋迦牟尼佛介紹極樂世界的時候,祂是隨順我們婆婆世界的根機,六根當中我們經常用到的,就是「眼根」跟「耳根」。就像韋提希夫人當時跟佛陀說:「我願不見惡人、不聞惡聲…」『不見惡人』就是指色塵,「不聞惡聲」就是指聲塵。釋迦牟尼佛隨順眾生的喜好,而偏重於色塵和聲塵, 其他的香塵、味塵、觸塵沒有特別提到,但事實上也是具足的。

接著看第六科的「總觀」,就是將極樂世界依報的莊嚴,做一個總合的觀想。經文分成兩大段:首先說明「因地的觀法」,其次再看「果地的功德」:

辛六、總觀

【舉所觀境】眾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

極樂世界是眾寶所成的國土,眾寶所指的當然是莊嚴,不像我們娑婆世界有很多的泥沙、石頭。而且在每一個區域當中,有五百億寶樓,這些樓閣跟寶樹有相當關係。極樂世界的樓閣,歸納成三類:

第一個是樹上的樓閣:這是天人居住的。天人不是住在地上,是住在八千由旬的寶樹上。

第二個是地上的樓閣,就是我們一般往生的人民,住在地上的樓閣。

第三個是空中的樓閣。前面的兩種樓閣是實體的七寶所成,這裡的空中樓閣,是光明所變現出來的,變現種種的樓閣,讓你聽法跟修行用的。

【閣內莊嚴】其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

樓閣的當中,有無量諸天,常奏種種美妙的音樂;一方面供佛,一方面說法。

【樓外莊嚴】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

在樓閣旁邊,有很多樂器懸掛在虛空中,就像天上的寶幢。『不鼓自鳴』,這些樂器不須要打擊,自然會演奏種種的音聲來。

【天樂說法】此眾音中,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這些音聲,『皆說念佛、念法、念比丘僧』,都是在讚歎三寶的功德。
這是講到因地的觀照方法,再看以下果地的功德,先看經文:

【觀成之相】此想成已,名為麤見極樂世界寶樹,寶地,寶池。

【總結觀名】是為總觀想,名第六觀。

『此想成已』,「此想」是指包括前面的寶樹、寶地、寶池都觀想成就之後,我們就麤見極樂世界了!為什麼叫「麤見」呢?因為相對於正報來說,極樂世界依報莊嚴是比較粗顯,不像正觀正報──阿彌陀佛的莊嚴、觀世音菩薩莊嚴、大勢至菩薩莊嚴,那麼的精緻微妙。所以才叫做「麤見」,這是第六觀。

【觀成之益】若見此者,除無量億劫極重惡業,命終之後,必生彼國。

如果我們能夠把總觀觀想成功,就能夠滅除無量劫的極重惡業。前面有講過五逆十惡、謗法之重罪,只要你能夠憶佛、念佛都能夠消除,而且命終之後,必生淨土。

【辨觀邪正】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能依照如此作觀者,名為正觀,否則,就是邪觀。

從第一觀到第六觀,極樂世界的「依報莊嚴」已經講完。再講一個小故事,給大家做參考,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淨土三要述義>裡面,有講到一個公案:明朝時有三個兄弟,叫做「袁宗道、袁宏道、跟袁中道」,很有名。這三個人生長在士大夫的世家,他的父親、祖父都是做官的,這三個兄弟非常聰明,很年輕就考上功名,考上舉人、進士,做了地方官。但是他們三個人的個性,特別的剛正清廉,所以在當時的官僚體系當中,跟大家不合。後來他們三個人就在中年的時候,罷官隱居,專修念佛法門。

在他們的傳記當中說,除了念佛,他們還兼修止觀、修禪觀。之後袁宗道大哥先往生,袁宏道二哥也往生,只剩下他弟弟袁中道。有一天他弟弟晚課做完的時候打坐,就坐在窗戶的旁邊打坐,隱隱約約還看得到外面昏暗的月光,就在這個時候,突然間一念相應入定,他的神識就飛出去了。

當然禪定的神識是很清楚的,「禪定心」跟「作夢的心」不一樣,作夢的神識是暗鈍的。所以當他飛出去的時候,他看到虛空的雲層當中,有兩位童子跟他招手,然後他就很自然地跟兩位童子一直往上飛,飛到一個地方,他看到有很多的寶樹,這些寶樹排列地非常整齊,一排寶樹、一排街道;寶樹之間的距離也非常清楚分明。

再繼續往前走,他就看到七寶池、八功德水,各式各樣的蓮華放大光明,再往前走就看到很多的樓閣,大大小小樓閣。當他走到其中一間樓閣時,那兩位童子就飛下來,然後就站在樓閣的門前,其中一位童子就對他說:「你在外面等一下!」有一位童子陪他在外面等候,另一位童子就跑進去,之後走出來一個人,這個人是誰呢?就是他的二哥袁宏道。

他二哥說:唉呀,你今天來啦!就帶他到樓閣裡面去坐。袁中道就問說:這個地方是極樂世界嗎?袁宏道說:對!這就是我們平常憶念的極樂世界。你現在看到的是地居,有分地居跟空居,我們是人道,所以你看到地居。再往上走,就是天人住的空居,比這裡超過百千萬倍莊嚴;那麼再往上走呢,就是法身菩薩住的地方。

他講到極樂世界的住處有三層,我們一般往生的是「地居」;再往上是「空居」,天人住的極樂世界;再往上去就是法身菩薩住的。

袁宏道又說:我在娑婆世界修行的時候,雖然誓願堅定,又有修福德(袁宏道著作了一本書叫做《西方合論》,有弘法的功德)。但是,我當時在娑婆世界修行,有兩個過失:第一個、戒行不全,戒行沒有持得很清淨;第二個、情染未除,對於娑婆世界的情感沒有徹底的消滅;所以只能住在地居。但是雖然生長在地居,還是可以飛行自在,親近十方諸佛。

他的弟弟就問他說:那你可以去天人、法身菩薩住的地方嗎?袁宏道說:「但能神遊未得久住。」意思是說:他偶而以神通力飛到天人住的地方,只能夠做一些參學神遊,不能在那個地方長住下來,只可以暫時的參訪,但是他的神通力,還是可以離開極樂世界到十方諸佛去參訪。

他的弟弟又問說:你覺得在這裡修行,跟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什麼差別?他回答說:這裡是『無諸雜染,勝解易成。』沒有五欲的雜染。不像我們在娑婆世界,雖然很用功做功課,但是我們的修行老是進進退退。如同印光大師所說的:娑婆世界修行,如逆水行舟;有很多雜染的因緣不斷刺激我們,才剛進步又退步了、進步又退步了,修行很難成就。那麼在極樂世界,是「無諸雜染,勝解易成。」生活環境無有雜染,清淨的智慧就很容易生起來。

談完之後,當他要離開時,就問他哥哥說:「對於淨土宗的修學者,你有什麼建議?要如何修行才能成就?」他哥哥臨走前告訴他說:

第一個、戒行清淨。他說很多修淨土法門的人,因為戒行不清淨,結果多為業力所牽。雖然你的願力很強,信心也具足,但是殺盜淫妄,那是大罪業。他在傳記裡面特別講到殺業,諸罪業中,殺業尤重!如果戒行不清淨,往往墮入八部鬼神。雖然你有菩提心、有波羅蜜的善業,但是因為持戒不清淨,容易墮入八部鬼神。

第二個、實悟實修。這是修禪觀以破妄。很多修淨土的人,只強調把清淨莊嚴的相狀引進來,卻忽略了要將心中的妄想消滅掉。好比這個杯子要裝甘露之前,沒有先把它洗乾淨,就直接把水裝進來,臨命終的時候,有雜染的妄想,也有清淨的力量,兩個都有,最後的結果是──心隨妄轉,因為妄想是熟境界,所以平常就要兼修禪觀,實悟實修。

第三個、誓願堅定。往生的願力要堅定。只要能夠遵照他這三個法去修,不久必能相見,一定能夠在極樂世界相見。說完之後,袁中道突然感覺從空中掉下來,又回到他的身體,眼睛一打開啊,竟是清晨了,已經出現陽光了。

關於這個公案,諸位可以去看《淨土三要述義》,講得非常詳細,他從極樂世界回來之後,特地把這段經歷記載下來。

所以才說:我們觀想極樂世界莊嚴,一定要有經文的根據,『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有一位大陸的法師,寫了一本極樂世界遊記,很多人看過。他說到了極樂世界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怎麼樣,這就不對!極樂世界根本就沒有女眾相!我們所觀想的功德莊嚴,一定要跟經典相符合,極樂世界的人民,都是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那我們怎麼知道袁中道去的是極樂世界,而不是天界呢?其中有一句話很重要。就是:「無諸雜染,勝解易成」!

天界也有很多的寶樹、樓閣,那跟極樂世界有什麼差別呢?天界是一個放逸、雜染的地方,因為有五欲,所以一定有男女相、有放逸相。但是他說這個地方「無諸雜染」,這一定是清淨國土!所以說,我們今天的歸依境是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而這個依正莊嚴,必須以經典來做根據,這樣就叫做:『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