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界法師 楞嚴經 第129集 淨土教觀學苑

2022-04-14
45:22
comments
No Rating
#佛教#佛曲#佛經#佛號#師父#故事#法師#淨土#誦經

Available Platforms

iconiconicon

Description

第12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

第12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明識陰境:別明發相十種顛倒妄想。

第五種:生無生執。經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諸迦葉波並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第六種:歸無歸執。經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明,計明中虛,非滅群化,以永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歸無歸執,無想天中,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第七種:貪非貪執。經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常,固身常住,同於精圓,長不傾逝,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貪非貪執。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第八種:真無真執。經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觀命互通,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際坐蓮華宮,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吒枳、迦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第九種:定性聲聞。經文: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於命明中,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背清淨道,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第十種:定性緣覺。經曰: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支,諸緣獨倫,不迴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是名第十圓覺謐心,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29.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明識陰境:別明發相十種顛倒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99頁。【辛五、生無生執】

這一科講到五陰魔境的最後一個魔境,就是識陰的魔境,識陰的形相是甚深微細的,我們一般人是很難去了知的。在《成唯識論》中講出一首偈誦,把識陰作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說明,說是「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這首偈誦就講出了四種相貌,所謂的「因果染淨」四種相貌。這個「無始時來界」的這個「界」指的是種子,阿賴耶識的功能,就是能夠攝持我們過去生無量無邊的有漏無漏的種子,這講到它的「因相」,它有攝持無量功能的相狀;「一切法等依」就是說在因緣成熟的時候,它會變現各式各樣的果報,人天的果報,三惡道的果報,這是它的「果相」;因跟果又有雜染跟清淨的差別,所以「由此有諸趣」這指的是雜染的因果,假設我們在因果當中執著有一個真實的自我,那就變成整個六道的因果;「及涅槃證得」這是講清淨的因果,假設我們在因果當中能夠觀察我空法空的真理,以平等的心性來面對因果,這時候就成就涅槃。所以整個阿賴耶識,假設我們掌控「因果染淨」這四個相貌,你就很清楚了。

在這十種的五陰魔境當中,前面三個是偏重他的因相,執著阿賴耶識為真實的自我,我能夠主宰一切的萬法,是約著能生的因相,這方面來執取的。在四五六七八這五科當中,他所執著的是它的果相,就是阿賴耶識所變現的這種雜染的果報產生執取;後面兩科是對清淨因果的執取,對涅槃的執取。

【辛五、生無生執】

這是對第八識的一個雜染果報的執取。「生無生」是什麽意思呢?就是第八識變現了四大,他以為這個四大是能夠生起一切萬法之因,但事實上第八識並不是能夠生起的因,它本身不是能生,那執著這四大為能生,叫做「生無生執」。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這個修止觀的人已經把第七識的相貌給破壞了,而這個寂滅的第八識現前。我們剛剛講過第八識有兩種相貌,第一個是雜染相,第二個是清淨相。當我們剛開始接觸第八識的時候,當然還是在雜染相活動,這雜染相就是一種粗重的相狀。這個修行人「而於寂滅精妙未圓」在這寂滅的第八識當中,他還在第八識的粗重的狀態中活動,對於整個第八識清淨精妙的相狀還沒有完全的證得,他還在雜染的這種生滅的因果上活動。

(迷執成墮)『若於圓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於圓化一切發生,
求火光明,樂水清淨,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

他是怎麼就對四大產生執取呢?
這時「若於圓融,根互用中」,他在這圓融的一心中,他已經是六根互用,而且對整個六根互用「已得隨順」可以說是神通自在,他隨時可以眼根生起種種的觀照,也可以用眼根生起種種的聽聞等等。「便於圓化一切發生」他就在圓融變化的六根當中,他就執著這六根能夠生起種種廣大的妙用,而這六根它是四大所成;既然六根有這樣的作用,四大也應該具足這樣廣大的妙用才對呀!眼根能夠去看東西,眼根也可以去聽聞東西,這四大之根是不可思議的。依止這樣的思考,他就「求火光明」從火中求廣大的光明,他認為光明一定從火中而來;「樂水清淨」他就追求水中的清淨潤澤;「愛風周流」追求風大的周徧流動;「觀塵成就」觀察地大它能夠成就一切的山河大​​地等等。在四大當中就各有各的尊崇,各有各的奉事,外道有事火外道,事水外道,事風外道,事地外道,因為他認為這四大有不可思議的妙用。

(迷執成墮)『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生無生執,
諸迦葉波並婆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
求出生死,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以此群塵發作本因,立常住解」,這「群塵」就是四大,他認為這四大之體能夠發起萬物的妙用,而以四大為常住不生滅的理解,這個人則墮「生無生執」;他執著四大為能生,實則四大並非能生。在古老印度當中,迦葉波就是事水外道,婆羅門是事火外道,這兩種外道就跟他作伴侶。他們一生當中勤勞他的內心,役使他的色身來事奉火,希望火中賜給他光明消除他的業障;崇拜水希望水能夠給他種種的潤澤等等,乃至於依止四大能夠求出生死,而成就不生不滅的涅槃之果。當然他的結果就是「迷佛菩提,亡失知見」,迷失了諸佛菩提廣大的功德,也失去大乘善根的知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五計著崇事,迷心從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顛化種。』

這是第五種的執著,向外攀緣四大的這種崇事尊奉,迷惑內心的功德,而遵從無知的地水火風四大之物。因為依止的是一種虛妄之因,當然追求的是一種虛妄之果,結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而生起顛倒知見的外道種性。

這四大它不是能生,它是所生,是被動的,本身沒有主動權。蕅益大師在這一段說:其實四大之性是各人的循業發現。你福報很大,你看到的四大全部都是安樂的功德相;你業障很重,你看到的四大都是苦惱的。四大怎麽能夠作主呢?是你內心的業力作主,你的循業發現。比方說,有些人喜歡買水晶的念珠、沉香的念珠,那麽到底這水晶、沉香有沒有效果呢?如果從佛法的角度,很難講!你要福報大,你有那種善業力,你就可以把它好的一面啟發起來;你要是業障重,你接觸的東西對你通通是傷害的。從《楞嚴經》的角度,每一個法都具足功德相,也同時具足過失相。這「火」有些人去接觸很溫暖,有些人一接觸就很熱惱。火本身是沒有自性的,火的本質就是「清淨本然,週徧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我們前面講過四科七大的每一個法都是這樣,你怎麽能夠把四大當作功德,一個能生的種性呢!這個是心外求法!

【辛六、歸無歸執】

這個「歸」就是趨向。他認為只要把四大的根身滅除,就能夠趨向空無的涅槃。這個思想跟前面完全相反,前面是追求四大,這一個是非常討厭四大,他認為四大是障礙他趨向涅槃的一個唯一的障礙。看經文容易了解: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他在整個第八識的粗重跟精妙當中開始抉擇。他怎麽抉擇呢?

(迷執成墮)『若於圓明,計明中虛,非滅群化,
以永滅依為所歸依,生勝解者,
是人則墮歸無歸執,無想天中,
諸舜若多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他對於圓滿湛明的心中,這個「圓明」指的是第八識。他執著這個湛明虛無的體性,他就認為這個是我的究竟歸依之地。怎麽辦呢?「非滅群化」他就想要去消滅這個「群化」就是四大所成的根身世界,他覺得色身對我是障礙,你看我有老病死就是有色身啊!我要沒有色身我就不會生病、就不會衰老、也不會死亡啊!所以他就想要去消滅這個四大的根身,「以永滅依為所歸依」他認為一旦我的根身消滅了,我明了的心就進入一種空無的狀態,這就是永恆安樂的歸依處,以這樣子來當作他的勝解。這個人他墮入到「歸無歸執」,他心中想要以遠離四大的空無,為所歸依之境,而事實上這不是真實的歸依處。在法界當中,比方說無想天,還有舜若多就是空性之神,而「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斷滅種。』

依止這個「圓虛無心」以這種虛無之心來當作因地,而成就空亡之果,在因地當中違背了大乘圓通的佛性,在果地上也背離了涅槃的功德城,生起斷滅種。他認為只要把四大斷滅就所作皆辦了。前面一科是把四大講得不得了功德莊嚴,這地方是把四大講得一文不值,身是苦本。

佛法對於色身也不會很排斥,當然也不能執著。根身世界是苦惱沒有錯,但是問題不在你的色身。在《遺教三經》裡面講到,有些人他用手去造業,他就想要把他的手砍掉,有些人用嘴巴造業,他嘴巴就不講話,其實問題不在根身。佛陀說:牛車跑錯地方,你打車子是沒有用的,車子是無辜的,是牛出了狀況。所以我們在整個身心世界你會感到痛苦,那是內心中有業力跟煩惱,跟色身沒有關係。你看佛陀也有色身啊!佛陀的色身對他不構成障礙,佛菩薩的色身無量的功德莊嚴。所以你把色身滅掉了,問題不在色身,問題是我們那煩惱的心。

你看《楞嚴經》的思想就是講「順逆皆方便」。《楞嚴經》認為外境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你說:欸!這個人絕對是障我的道,《楞嚴經》不同意這個看法,世間上沒有一個人絕對障你的道,你要好好的利用,他是你的善知識;你要不好好利用,他變成你的障礙,每一個人都是這樣子,每一件事情都是這樣。諸法無自性,完全是存乎一心。所以我們對四大根身,不認為它是好,也不認為它是壞,你要用得好,它是助道的因緣,用得不好,當然障礙重重。

【辛七、貪非貪執】

這個「貪」是貪求他的壽命能夠長生不死,這個叫做貪。但是這樣的貪求是不應當的、是做不到的,所以叫做非貪。貪求一個根本做不到的長生不死。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善男子他的心已經破除前面的四陰,在整個微細甚深的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第八識中開始修止觀。修止觀當中他出了一個狀況…

(迷執成墮)『若於圓常,固身常住,同於精圓長不傾逝,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貪非貪執,
諸阿斯陀求長命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他那個明了的心在第八識當中圓滿常住的法活動。第八識我們知道它的體性「浩浩三藏不可窮」,它的整個空間是徧滿法界,時間充滿了過去、現在、未來。他就在第八識當中活動的時候,他就覺得:哎呀!這第八識不得了「圓滿常住」。那麼他想我的色身要是能夠像第八識這樣的常住不壞,那這該有多好呢!

所以「同於精圓長不傾逝」就希望他的色身能夠等同於第八識這樣的識精圓明,能夠常住不壞,常久住世而不滅亡。依止這樣來當作一種堅定而殊勝的理解,這時候墮入「貪非貪執」。比方說,阿斯陀這個長壽仙,一生中追求長壽長命者當做他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這個是他的一個執著點。

(結成外論)『是名第七執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

他執著第八識是壽命的根元,壽命是第八識所變現的,這能變現的第八識是這麽樣的圓滿常住,我所變現的壽命也應該圓滿常住才對啊!因為這樣而生起安立一種固妄之因,要堅固色身,​​來當作他虛妄之因,以追求常住的果報,以為其虛妄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妄延種。心中虛妄的追求延長壽命,而成為長壽仙之種類。

佛法是認為色身是無常敗壞的,色身不可能長久,你總有一天要死亡,但是你內心是無窮無盡的。你看我們前生那一念心,就是你現在這一念心,佛法的意思就是這樣;那個水流從上游流到現在,那個水流還是前面那個水流流下來的,沒有上游的水流,就沒有下游的水流。

前面我們在講四科七大時,講破妄顯真的時候,佛陀講一個譬喻?他問波斯匿王說:你小時候幾歲去看恆河?答說我三歲去看恆河。佛問:你現在六十二歲,你再去看恆河,有什麽差別?他說差很多,恆河的水也不太一樣,比以前污濁,我能看的眼根也衰老了,所依的根身衰老,所看的恆河也衰老。佛陀問:你那能看的心,清淨明了的心性,住在你眼根當中去看恆河時,那個「能看的心」,有沒有什麽差別?這時候波斯匿王「迴光返照」欸!沒有差別,還是一樣那個明了的心。佛陀說:是的,那個心是沒有差別,那個心就是通於過去、現在、未來,那個就是你的生命的依止處。

以不生滅心為本修因,就是依止這個來修,通於過去、現在、未來,我們不能以根身來當做本修因。說你為什麽要修行呢?為了追求長壽,為了長壽,你身體要是生病的時候!你就沒辦法修行了。依止不生滅心為本修因,色身生病照樣可以修行,方法不同而已,我不能拜佛,可以念佛。所以色身它只是個工具,不能當修行的本因。

【辛八、真無真執】

這個「真」就是把第八識所變現的安樂果報當作真實常住,但事實上它不是真實常住的。從四五六七八都是約著果相,它所變現的果相,包括他的四大、根身乃至於他種種的安樂果報,這個依正二報。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善男子他的心已經破除前面的四陰,在整個微細甚深的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第八識中開始修止觀。修止觀當中他出了一個狀況…

(迷執成墮)『觀命互通,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際坐蓮華宮,
廣化七珍,多增寶媛,恣縱其心,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
吒枳迦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這個修止觀的人他就在第八識當中「觀命」,觀察第八識是眾生生命的一個根本的依止處,而且這個生命的依止處是互通的;眾生他所變現的果報「各式各樣」,但是他的第八識之體是互通的。

他產生這樣的理解以後,他就產生怎麽樣的行為?
「卻留塵勞,恐其銷盡」,他貪戀世間這種五欲塵勞的境界,他恐怕壽命的銷亡窮盡,他所變現的這些所有的依正安樂的果報也銷盡,所以他就在這個定境當中,就全心全意的去貪求安住在蓮華宮。這個「蓮華」不是指清淨的意思,這地方的蓮華指的是莊嚴的意思。

他就貪戀過去的善業所變現的莊嚴美麗的宮殿,而且「廣化七珍」以神通力在宮殿當中變化種種的珍寶,而且多多的增加種種的美女,然後「恣縱其心」放縱自己的內心,享受在整個宮殿五欲當中,以此當作一種殊勝堅定的理解,這就是我修行所追求的目標,就是這件事情,是人則墮「真無真執」,他執著第八識所變現的安樂果報當作是真實常住之想,實際上不是常住的。他就成為吒枳(結縛),迦羅(我所作)的眷屬,吒枳跟迦羅指的是六欲天的天魔異名;化樂天與他化自在天就做這件事情,變現安樂的果報來作種種的受用,以這樣子來當作他的涅槃,迷失佛陀的菩提功德,而亡失大乘的善根知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八發邪思因,立熾塵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天魔種。』

他就生起放縱自己邪思欲望的因,而追求熾盛塵勞之果,「違遠圓通」背涅槃功德之城,生起欲界天魔之種,以後便成天魔的眷屬,因為他追求五欲的快樂,這個化樂天與他化自在天都是這種想法。

識陰魔境前面這八科,他的特點就是,不管是能生的因,不管是所生的果,總而言之,他產生「自我」意識,有一個「我」、還有「我所受用」這兩個部份,所以都是生死凡夫。凡夫的「我」跟「我所」是很堅固的,你看他在修止觀的過程當中,還是被這個「我」跟「我所」所迷惑顛倒。

在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國君叫楚成王,楚成王是春秋五霸楚莊王的祖父,楚成王在歷史上是很有作為的,奠定整個楚國稱霸的基礎。他本來是立一個太子,他的長子商臣,後來到晚年時,覺得老大長子不長進,他喜歡小兒子,所以很想把太子商臣給廢了。但是太子當時跟很多文武百官的關係非常的好,所以商臣很快就知道他父親要把他廢掉,所以他就提前發動政變,領著軍隊直接殺到王宮去,殺到王宮,楚成王就沒辦法,他兒子就給他一條繩子說:父親,你就自己了斷吧!楚成王沒辦法,就上吊而亡。

楚成王死掉以後,發生一件事情,楚成王眼睛都沒有閉,死不瞑目。為什麽呢?因為古代的君王死了以後,有一個重大的事情,就是他下一代的君王要封給他一個諡號,這個諡號是要留名千秋的,表示他一生的成敗。所以楚成王的眼睛沒有閉!為什麽呢?他要看看我這個不孝子到底給我什麽諡號。果然他這兒子給他的諡號叫做楚靈王,靈巧的靈,古時候靈巧不是好事情,這個人做什麽事不夠厚道的意思。這個兒子給他楚靈王的諡號,他老爸不滿意眼睛還是不關閉。大臣就說這樣子不行,先王沒有閉眼睛不能入殮,大禮不能成就啊!所以想想,他兒子就親自跑到他爸爸面前說:封你諡號楚成王,表示你功成名就。講完以後,他爸爸眼睛就閉起來,滿意了!

所以你看我們一個人臨命終的時候,那個「自我意識」在整個因緣果報當中,我跟我所受用這個東西的執著是很深的。到臨命終的時候根身敗壞,權力已經消失了,所有的東西都消失,那個自我意識我們還是不肯放棄。

講到前面的八科當中,其實這些修止觀的人在整個第八識的因果,都沒有離開我跟我所的這一部份的執取;但第九第十就不一樣了,那是出世的聖人,這種聖人是在第八識當中,已經證得我空的真理,他只有一種微細的法執。

【辛九、定性聲聞】

定性聲聞是怎麽說呢?這個修行者他是決定證得偏空無為之理,而成就阿羅漢的果位。但是他在成就阿羅漢果之前,他不可能迴小向大,誰跟他講都沒有用,他一定要證得阿羅漢果才能夠迴小向大的。在整個初果、二果、三果的過程當中,他不可能迴小向大。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他的心已經破除前面的四陰,開始在整個微細甚深的生滅跟不生滅和合的第八識的兩個相貌中活動。

(迷執成墮)
『於命明中,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因果相​​酬,唯求感應,背清淨道,
 所謂見苦斷集,證滅修道,居滅已休,更不前進,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
 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於命明中」他這時在整個眾生的命根的顯現當中。眾生的命根指的是什麽呢?就是第八識了。第八識的這個命根的境界顯現當中,他在那地方做什麽事呢?「分別精麤,疏決真偽」分別第八識有精妙跟麤重兩種差別,他認為第八識當中的「道滅」二諦是精妙的,而「苦集」二諦是粗重的;他把它分別這一部份是精妙的,這一部份是粗重的把它區分出來。而且又有真偽的差別,他認為道滅是真實永恆的功德,而苦集只是一個虛妄的假相,他不但分出精麤,也把它分別出真偽。

「因果相酬,唯求感應」他認為整個生命中是因果報應的。怎麽說呢?我們因過去有漏的集諦的業因,才招感世間苦諦的果報,也因為出世間的道諦之因,而招感出世間的滅諦之安樂。所以他認為生命是因果報應的,所以他追求出世間的道滅二諦的感應,他就厭離世間有為的苦集二諦,而追求出世間無為的道滅二諦,追求出世間二諦的感應。但是從大乘佛法的角度是「背清淨道」背離大乘實相的清淨的菩提大道。

為什麽呢?因為他「見苦斷集,證滅修道」。他如實了知三界的痛苦,而這痛苦是由心中的集諦、煩惱跟罪業所招感的。那怎麽辦呢?應該要修學戒定慧的聖道,而證得出世的涅槃。這個當然都沒有錯,錯在當他「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出離三界以後,他就「居滅已休,更不前進」問題在這一段,他就安住在偏空的涅槃當中心滿意足,認為大事已辦了,而不想再繼續的前進。

依止這樣的生起堅定的理解,這個人墮入「定性聲聞」。無聞比丘就是他不具足多聞,只是小乘的學者,他也不是完全不聞,不是像我們一般人甚麽都不學,他是把他所有的精神體力都用在思惟「苦諦、無常、無我」,但是在這地方以外他就不想學習了。什麽叫做一心三觀?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這個廣大甚深的中道實相,他也不想學習了。依止這樣成為增上慢的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但是這個已經是一個聖人,諸位要知道這一科跟前面不一樣。

(結成異種)『是名第九圓精應心,成趣寂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纏空種。』

這第九種的魔境叫做圓滿成就精妙的功德。因為他已經成就了這種出世間的偏空涅槃,而成就小乘的涅槃之果。但是從大乘的角度,他是違背了大乘圓通的佛性,也違背大乘的大般涅槃之果,而生在纏空,為偏空的真理之所纏縛,而不想再前進了。

這個種性的問題在《法華經》就講了很多,《法華經》專門講種性。說這個人他為什麽會這樣子?他就有他的種性!這個人為什麽他會做這件事情?他有他的種性!比方聲聞人來說,他也有兩種種性:有一種是定性聲聞,一種是不定性聲聞。

有些人他一學佛以後,他一輩子就生長在小乘國家,他今生生長在泰國,他來生還是生長在泰國,第三生還是生長在泰國,他內心當中完全所熏習的就是只知道一件事情「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其他什麽事都不知道,這個人他一定要證得阿羅漢果是定性聲聞,他不可能迴小向大,誰講都沒有用,這種人就是所謂的定性聲聞。

有一種人不是定性聲聞,他前三生在泰國,後來又生長在台灣,他也聽了《楞嚴經、法華經》,後來又生長在泰國。那他的善根是怎麽樣?是夾雜!有小乘的善根也有大乘的善根,但是他小乘善根比較強,那麽這種人在修小乘的過程當中,他就很有可能迴小向大。你看『法華會上』佛陀三周說法,第一周說法,舍利弗尊者就迴小向大,因為捨利弗尊者過去生他修過大乘佛法。

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你修的福報會消失掉,比方說你今天去布施、做義工,你到天上去享完就沒有了。善根入到你的心中,你永遠不會失掉的。你聽過一部《楞嚴經》,結果你都沒有去修,也沒有損失、沒有損失!大乘佛法除非沒有進入到你的心中,大乘佛法一旦進入到你的心中以後,它就永遠在你的心中停留。為什麽?因為稱性,它稱合你的本性,你沒辦法把它破壞的。你說你後來很放逸,到三惡道去了,善根還在。你以後從三惡道出來,你會比一般人早發菩提心。

這種定性聲聞是怎麽回事呢?他的阿賴耶識當中都沒有熏習大乘佛法!你要他迴小向大,怎麽迴小向大呢!佛陀沒辦法,只好為他宣說小乘法「為實施權」,這種人他本身的學習是比較狹隘的,在《天台宗》說這個是生滅四諦,在觀察四諦法的時候是用對立的心態,生滅就是對立的。他認為苦集跟滅道是不能共存的,有苦集就沒有滅道,有滅道就不能有苦集。大乘佛法在觀四諦是不二的,苦集當中有滅道,滅道中有苦集,這是圓教的四諦。

【辛十、定性緣覺】他是決定證入偏空的真理,而成就緣覺的聖者。

(心遊兩邊)『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滅生滅,而於寂滅精妙未圓。』

他也是在第八識的粗跟精這兩個過程當中活動…。看經文:

(迷執成墮)『若於圓融清淨覺明,發研深妙,即立涅槃而不前進,
生勝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支,
諸緣獨倫不迴心者,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這個修行人他在圓融的六根互用當中,這時候,他內心當中生起一念的「清淨覺明」之心,他的心已經不受外塵的染污,在這清淨覺明心中,他「發研深妙」就發心的去研究這個深妙的我空之理。他這時發明我空之理有兩種差別:

第一、緣覺乘,他生長在佛世,順逆觀察十二因緣,順就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於生老病死;逆向觀察,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於生老病死滅。經過這兩重的觀察,他得到結論,原來生命是因緣所生的,因為有這個因緣才帶動另外一個因緣,因為有這個因緣又帶動另外一個因緣,在整個因緣的相續當中,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所以他從十二因緣中,觀察到因緣性空的道理,這是緣覺乘。

第二、獨覺乘,他生長在沒有佛出世的地方,沒有佛當然也沒有佛法,他就在山中打坐,這時「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他看到春天百花盛開,到秋天的時候百花凋零,所以他看到外在的環境是無常敗壞的,同時也觀察他的內心也是情緒變化。我昨天的心情跟今天的心情也不一樣,所以他從整個內外的身心世界,也觀察到身心是無常的。從無常當中他體驗到苦諦,無常故苦,苦即無我,所以從「無常、苦、無我」當中,他就獨自的證得我空的真理,這個是獨覺。

總而言之,他就即立涅槃而不前進,在這我空相應的涅槃之處,他就認為大事已辦了而不再前進,依止這種而生起​​勝解,這個人成就定性的辟支佛。他的生命當中,他決定要證得辟支佛果,包括諸多的緣覺、獨覺這一類的,他們暫時不可能迴小向大的成其伴侶,迷佛菩提,亡失知見。

(結成異種)『是名第十圓覺(沕+曰)心,成湛明果,
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這是第十圓覺,這個「圓」指的是在整個圓滿十二類生當中,他已經成就第八識一部份的覺性。這「覺性」指的是什麽呢?第八識的覺性有兩個:一個是我空的覺性,一個是法空的覺性,他是證得我空這一部份。證得我空的覺性以後,「(沕+曰)心」他認為這個已經是符合內心圓滿的期待,他不再前進了而成就湛明之果;在一念湛然光明的心中成就我空的果位。這是「違遠圓通,背涅槃城,生覺圓明」他成就一個獨覺、緣覺的「圓明」我空真理,「不化圓種」他不再接受佛法的教化,他認為他大事已辦了,當然不受教化也就不可能再迴小向大。

聲聞跟緣覺他們兩個都是證得我空,但是過程不太一樣,智慧有深淺差別,緣覺人智慧比較高。聲聞人斷見思煩惱如「燒木成炭」;但是緣覺他是更清習氣「燒木成灰」把煩惱斷了,習氣也破除了,他的智慧比較高。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