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ilable Platforms
第118《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
第118.大佛頂首楞嚴經卷9。明色陰境:別明發相十種堅固妄想。
4.心魂染悟見佛踞臺。經文:
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十方遍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於時忽見毘盧遮那,踞天光臺,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靈悟所染,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5.精明逼現空成寶色。經文:
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同時遍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6.心見密澄暗室覩物。經文:
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忽於夜半,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7.塵併入純燒斫無礙。經文:
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四肢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此名塵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8.凝想化現徧見諸界。經文: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遍滿。又見恒沙諸佛如來遍滿空界,樓殿華麗,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9.逼心飛出夜見遠方。經文:
又以此心,研究深遠。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10.邪心含魅妄見妄說。經文:
又以此心,研究精極。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無端說法,通達妙義,非為聖證。不作聖心,魔事消歇,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結過勸示。經文: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法中宣示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第118.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明色陰境:別明發相十種堅固妄想。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265頁【辛四、心魂染悟見佛踞臺】
這一科是講到當我們剛開始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時候,其實我們這個正念的力量,是去逼迫到我們無始的無明妄想,當然無明妄想這個時候也會產生一定的反彈,它也會逼迫我們心中的正念。真妄兩種的念頭在心中互相逼迫的過程當中,就產生心神魂魄的氣息互相的涉入;這時內心當中會產生一時的感染跟領悟,而見到佛陀安住在蓮華臺上,是有這種相貌出現。
(經文)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澄露皎徹,內光發明,
十方徧作閻浮檀色,一切種類,化為如來,
(色陰境相)『於時忽見毘盧遮那,踞天光臺,千佛圍繞,
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此名心魂靈悟所染,
心光研明,照諸世界,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這一念心當然是修止修觀的心。他的心是什麽相貌呢?是「澄露皎徹」,這個「澄」指的是止的力量,安住真如的那一念心叫澄,「露」指的是觀的功夫,止跟觀的功夫是皎徹而清楚分明的現前。這時引生一種「內光發明」;「內光」指的是一種善種子,就是他過去生曾經有憶念佛陀、觀想佛陀,這時因為止觀的皎徹力量的逼迫,就把過去的善種子顯現出來。顯出來是什麽相貌呢?說是「十方徧作閻浮檀色」;他在佛堂打坐,當然是在娑婆世界,看到的大地是泥土的,但突然間!他看到他的地上怎麽都變成紫金色、牆壁也是紫金色的,大地也是紫金色的,而且一切種類「化為如來」;他遠看過去外面那些小鳥、動物,全部變成佛陀的形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放大光明。古德解釋:這時候這是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整個無情的世界跟有情的世界,要回歸到一心真如的一個前兆,這是好現象。
色陰境相:這時後他看到了三種佛:第一個、毘盧遮那法身佛,徧一切處。第二個、報身佛是「踞天光臺」,無量光明、無量相好的報身佛,坐在放大光明的紫金臺上。第三個、應化身佛是「千佛圍繞,百億國土,及與蓮華,俱時出現」;就是一華百億國,一國一釋迦,一個華就有百億的國,一個國就有一尊的釋迦如來,每一尊如來都是坐在蓮華臺上。這時候三尊佛,法身、報身、應化生是同時出現。這是怎麽回事呢?!這只是一時因為你的止觀相應,就是心神魂魄,互相涉入而靈悟所染;把你過去生去憶佛念佛的善根逼出來,「心光研明」在心光深入的修學中把它逼出來,而能夠照見諸佛的世界,這只是暫時的相應,不是真實的成就聖道。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假設你以平常心面對,這個是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這裡我們要說明一下:我今天把佛像執著是真實的,產生執著,怎麽就會著魔呢?著魔的意思就是說因為你心動,你心一動就有機可乘。我們前面說過,你修止觀的時候,很多人是不同意的,魔王不同意,你的冤親債主當然也不同意。過去生我們曾經造了共業,大家都是隨順生死之流,你現在要逆生死流而要順真如之流,他當然不同意啊!他不同意,他平常拿你一點辦法都沒有,因為你一直正念真如,真如的力量是不可思議的,沒有人敢靠近的,但是這時候你仁者心動,他就有隙可乘。
海公講一個故事說:在過去時禪堂有一個維那師父,他止觀的力量很強,他一入定的時候,他的神識就能夠離開身體,就前面說的「身能出礙」。他偶爾時候跑出去玩玩又回來,但是有一天晚上,他肚子實在餓得不得了、非常餓,因為在〔禪宗〕他們功課很多,在早期的禪堂是過午不食的,晚上餓得不得了。他怎麽辦呢?他神識出去以後,他就跑到廚房去偷鍋巴。這是古時候把鍋巴放在碗裡面泡水,把它攪一攪就這樣喝下去,可暫時的止住飢餓。但他在吃了以後他覺得不好意思,這是大眾的東西,所以他就拿了很多鍋巴,就禪堂裡面每一位禪師各人手上各分發一份鍋巴。他想他吃得了,別人也應該吃一份,然後又回到他的身體。
經過一次多次,方丈和尚就覺得這個人要對治一下,這位方丈和尚的禪定功夫比他還高深!就在當時維那師父一入定,他的神識又跑出去了,方丈和尚就跟他的侍者說:你把他的身體抬到我身邊來,因為方丈和尚的定力比他深,當這位維那師一回到禪堂的時候,找不到自己的身體,非常緊張。還好有一個同參道友說:你的身體被方丈和尚拿走了,就在他的旁邊,你要向他懺悔。維那師父就去向方丈和尚懺悔,方丈和尚種種的訶責,才把身體還給他。這意思就是說:今天你的神識會出去,這只是一個徵兆,讓你知道而已,你的心不能夠隨順它的,你一隨順它以後,你就仁者心動。萬一你的神識出去了,你的冤親債主把你的身體佔有,你怎麽辦呢?你就很多狀況會出現!
所以我們在這時候就要觀想「即空、即假、即中」,它只是一念心性所現的影像「唯心所現」;你今天會出去、會在裡面、在外面、在中間,它都是一念真如本性所現的影像,如此而已。你要的是真如,而不是這所現的影像,你要追求的是摩尼寶珠!不是摩尼寶珠所現的那些小東西。這地方大家要很清楚,你的目標是要回家,而不是在回家過程當中的那些小花!
【辛五、精明逼現空成寶色】
這個「精」就是精純明了之心,此時逼迫無明妄想,突然間在虛空當中,成就七寶的顏色現前。
(經文)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精研妙明,觀察不停,抑按降伏制止超越,』
(色陰境相)『於時忽然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或百寶色,
同時徧滿,不相留礙,青黃赤白,各各純現,
此名抑按功力逾分,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這個「心」就是修止修觀之心。在這個止的心中他是「精研妙明」,說「精研」就是空假中三觀的智慧,此「妙明」是所觀的現前一念心性。他「觀察不停」就是不斷的一次又一次的觀照現前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不隨妄轉,但是他這過程當中有一點偏差。
怎麽偏差呢?這以下說明,他在修止觀當中產生的小偏差:
這是「抑按降伏制止超越」,當我們在迴光返照,正念真如的時候,當然妄想是不同意的,它肯定會來干擾你。干擾你當然要對治,有時候修觀有時候修止來對治;「觀」是觀察它因緣性空,你從什麽地方來!你沒有一個真實的體性;修「止」就是繼續的專注。這個修行人他在對治妄想的過程當中,他是用「抑按降伏」,完全用禪定的力量,加以壓制、加以降伏,而這樣的一種壓制降伏的力量太超越了,止觀已經不均等。止的力量過強,觀的力量薄弱,完全是用禪定的力量在事相上壓制妄想。
色陰境相:「於時忽然十方虛空」當然這地方妄想的反彈力量就更大了,所以妄想就反彈到整個虛空去了。這時候無明妄想就把它反彈,忽然見到十方虛空,虛空本來沒有顏色,怎麽變成七寶之色!或者突然間變成百寶之色,而且同時出現,顏色跟顏色之間也不互相障礙,這是七寶百寶之色。或者說在虛空處出現「青黃赤白,各各純現」單純一色,虛空怎麽變成青色的!或者這虛空怎麽變現成黃色的!虛空當中出現各式各樣的顏色。這是怎麽回事呢?!因為壓抑妄想的功夫做得太超過了,定多慧少,缺少善巧方便,這就是妄想的反彈,暫時看到這樣的色法,他不是真實的成就聖道。
對治方法:你只要不作聖道的執著,繼續把心再帶回家,繼續的觀照,這是好境界;假設你執著是真實的功德,開始打妄想,那你就很可能受到群魔的干擾而墮入魔道。
說明一下:前面四科我們講到色陰的變化,他所見到的是有色相,有形相的,比方說,他心光離開了色身,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或者看到身體裡面的五臟六腑,或者看到中間的氣息,這都是有色相。這一科是看到了無色相,看到虛空的變化,所以他在破色陰的時候是越來越微細。諸位要知道色陰有兩種:一種是有色相,一種是無色相。無色相就是虛空,虛空也是一種色陰。這時候,他的止觀已經脫離了有色相,而開始在消滅無色相,在消滅過程當中,妄想一時的反彈,但是他的功力已經是漸漸的越深入了。
【辛六、心見密澄暗室覩物】
這個「心見」在禪定的內心當中產生「見」的功能,他能夠「密澄」,他內心的相貌是非常的澄清而且寂靜,就在禪定澄清且寂靜的心中,在黑暗中能夠見到種種的物,看到各式各樣的人,也見到各式各樣的物。
(經文)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研究澄徹,精光不亂,』
(色陰境相)『忽於夜合,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不殊白晝,
而暗室物,亦不除滅,此名心細密澄其見,
所視洞幽,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研究澄徹」指這個止觀的心不斷的深入,而產生一種「澄徹」就是寂靜照了的功能更加的廣大,而且「精光不亂」就是禪定轉深,他的內心已經專注而不散亂。我們前面說過「淨極光通達」,一個人禪定轉深的時候,他的心光就加強,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的功能更加強。
色陰境相:表現在眼根是怎麽回事呢!「忽於夜合,在暗室內,見種種物」他突然間,在晚上一片黑暗當中,在黑暗的房子內他能夠見到種種的物品,而且跟白天看到的是一模一樣。「而暗室物,亦不除滅」,乃至於在黑暗當中的那種障礙物,比方說牆壁、門、窗,也不要把它拿掉,他就直接能夠透過牆壁,就能夠看到種種的東西,不但是黑暗相,連那牆壁都能夠看透過去。這是怎麽回事呢?「此名心細密澄其見」是內心寂靜的力量加強,「心細」內心微細而且特別的澄清寂靜,而產生增強廣大這種見的功能。所以他能夠見非常幽暗的處所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這只是暫時的相應,不是真實的成就聖道。
對治方法:如果以平常心來面對,把心再拉回來,再安住在現前一念心性,繼續用功是善境界;假設在這地方產生攀緣、執著,那就受到群邪的干擾。
這一段的意思:就是強調這個修行人他的禪定轉深了。禪定轉深以後,他內心產生光明「淨極光通達」,所以他六根功能突然變強,他眼睛能夠看到黑暗裡邊中所有的東西,甚至於看透牆壁都不成障礙,這是他的禪定的轉深,這只是暫時的相應,因為他出定以後,他又恢復原狀,這只是一時的相應而已。
【辛七、塵併入純燒斫無礙】
這個「塵」指的是內外的四大,內在的是色身,外在的是五塵。這個內外四大併入於一心真如當中。因為他不斷的把心帶回家,攝事入理,把五陰的身心,慢慢的回歸到一心真如。這時候他的身體有什麽功能呢?這個身體你用火去燒它,用刀去砍它,他的身體完全沒有痛苦,完全沒有受傷的相貌出來。
(經文)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圓入虛融,』
(色陰境相)『四體忽然同於草木,火燒刀斫,曾無所覺,
又則火光,不能燒爇,縱割其肉,猶如削木,
此名塵併,排四大性,一向入純,暫得如是,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修學方法:「又以此心,圓入虛融」,前面這個修習止觀的人他禪定的轉深,因此,他在禪定當中又加強我空法空的智慧。加強我空法空的智慧,等於是加強迴光返照的力量,他不斷的問自己,我們的色身,你從什麽地方來?這時候對色身的執取,慢慢的消滅,而把這色身慢慢慢慢融入於一心真如的我空法空真如當中。
色陰境相:這時後突然間出現什麽事呢?「四體忽然同於草木。」我們一般的心是執受這個色身,對身外在的物件叫做執持,《唯識學》我新添這個花瓶,這是執持,不叫執受,因為它的痛苦我感受不到,沒有感同身受。阿賴耶識是執持外在的四大叫執持;但是內四大就叫執受,因為有感同身受,身體痛我就感到痛,身體快樂我就感到快樂,我的快樂跟痛苦跟我的色身是同步的,所以這色身叫執受。這個內四大、外四大在《唯識學》業力的角度是有差別的。但這個時候,他突然間對內四大的執受,突然間一時的放掉,所以他感覺到他內在的色身跟外在的草木是完全一樣的,好像這個色身不是我的一樣,怎麽說呢?
比方說:「火燒刀斫曾無所覺。」你用火去燒他的身體,你用刀去斬他的身體,他一點感覺都沒有,就好像你用刀子去砍石頭一樣,砍那外四大一樣,完全沒有感覺。如果你用火去燒他,用刀去砍他,是火不能燒,用刀子去砍他的肉,就像削木頭一樣,他一點都沒有感覺,「此名塵併,排四大性」就是他的內四大融於外四大當中。
「排四大性」就是說他以止觀的力量,這裡強調的是觀的力量加強,我空法空的智慧已經排除對內四大的執受。我們一般是以內四大為堅固的執受,把四大執著為自身相,這時候把這執受排除掉。「一向入純」這時候內心對於這因緣法把它回歸到一心真如的當中,功夫純熟。「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但這只是在止觀相應當中暫時的相應,不是真實的聖證。你能夠以平常心面對,是善境界,假設產生執著、攀緣,就受到群邪的干擾。
諸位你看《濟公傳》有這種事情出現,濟公禪師有一次他在遊化的時候,看到一個房子起火,濟公禪師他跑到火裡面救人,救人一次跑出來、救人二次跑出來、救人三次又跑出來,共跑了三次。那個火不但不能燒他的身體,連他的衣服都不能燒,因為他那止觀的力量已經把內四大跟外四大!!就是說他的色身跟火這兩種同是一個東西,火不能燒自己吧!火不能燒火!火可以燒別的它不燒自己!!從這一點來看,也就是說濟公禪師的功夫至少他是破了色陰,所以他的色身火不能燒,刀子也不能傷害他。
前一段主要是指禪定智慧的加強,這一段是我空法空智慧的加強,所以他內心當中,他的身根對冷熱二相了然不生,熱相冷相對身體完全不能產生作用。
【辛八、凝想化現徧見諸界】
這個「凝想」指的是止觀的力量加強了。這是屬於前面講的觀是「空觀」,把有相的因緣融入到我空法空的真如。這地方的「凝想」指的是「假觀」,假觀的力量加強以後,他就突然間看到虛空當中的變化顯現十方諸佛,乃至於看到十方世界種種的相貌。
(經文)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成就清淨,淨心功極,』
(色陰境相)『忽見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國,具足七寶光明徧滿;
又見恆沙諸佛如來,徧滿空界,樓殿華麗;
下見地獄,上觀天宮,得無障礙,
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成就清淨」又以這止觀之心,他產生一種清淨強大的力量,而且「淨心功極」這一念止觀的力量是非常的純熟,這時突然間!他看到整個大地十方山河,這依報的國土都變成諸佛清淨的國土!怎麽說呢?什麽叫諸佛國土呢?因為他看到整個國土是七寶所成,而且放大光明。
以上是講到依報的莊嚴,這以下講到正報。「又見恆沙諸佛如來,徧滿空界,樓殿華麗。」在整個依報的七寶光明當中,又出現了有恆河沙的諸佛如來,徧滿整個虛空界,而每一尊佛都安住在他自己的宮殿樓閣,特別的莊嚴華麗,這是看到佛法界。「下見地獄」他也能夠看見這些眾生在地獄當中,受了刀山油鍋種種的痛苦;或者「上觀天宮」,看到種種天人受著五欲的快樂,這對他來說是完全沒有障礙。
這是怎麽回事呢?佛陀說:這是「此名欣厭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為聖證。」這個人過去生也可能是今生,他有修習欣厭二門,他曾經觀想過諸佛的功德而產生好樂,他也曾經思惟三惡道的苦而產生厭離。有這樣的一種善根種子,在這個時候「凝想日深」,在止觀堅固的逼迫之下,而把它給顯現出來,這種不是聖證。假設以平常心面對是善境界,假設產生執著攀緣就受群邪。
這地方就是講假觀,就是說我們在修止觀的時候,本來我也沒有憶佛念佛,我也沒有去想地獄的事情,突間看到了,這種情況就是過去的一個種子。在『念佛法門』祖師開示說:你看到佛像,怎麽知道他是真實的佛像出現,還是屬於一時的幻像,怎麽判斷?古德說:念佛要有因果,你剛剛在用功的時候,你根本沒有在憶佛念佛,你突然間看到佛像,那你就要有心理準備,那當然是有問題!這無因卻有果!你剛剛在持《楞嚴咒》,突然間看到佛像,你怎麽解釋?當然有問題!如果你平常就是修《念佛三昧》,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當然這是因果相符合。
所以修《首楞嚴王三昧》的時候,《首楞嚴王三昧》是一個無相三昧,是一個真如三昧。他觀照真如的時候,是清淨本然週徧法界,他突然間看到佛像,那當然是有問題。這地方大家要知道,因為你的因地跟果地不相符合。我們今天所有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返妄歸真」或者把心帶回家。而這個家是清淨本然週徧法界,是無有少法可得。所以你見到任何東西都不是家,都是回家的過程當中的一個影像,這個是大家要清楚的。古人說:你一旦在修禪觀,正念真如的人,是「魔來魔斬,佛來佛斬」。因為你所觀境根本不是這個,現出這個就有問題了。
【辛九、逼心飛出夜見遠方】
這個「逼心」就是止觀的力量去逼迫無明妄想,突然使令這一念心,產生強大的功能,能夠在夜間看到遠方的處所的種種相貌;他的眼根看近處遠處,完全無障礙。
(經文)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研究深遠,』
(色陰境相)『忽於中夜,遙見遠方,市井街巷,親族眷屬,或聞其語,
此名迫心逼極飛出,故多隔見,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這個止觀之心,「研究深遠」他不斷的去研究一念心性又深又遠。我們知道前面的禪定轉深,乃至空觀轉深,假觀轉深,到這個地方他已經是色陰將破。古德說到這個地方叫「研究深遠」,就是他的色陰即將破除「將破未破」。
怎麽知道他色陰將破呢?他有一個境界出現「忽於中夜,遙見遠方」,突然間他在晚上打坐那一支香的時候,他是坐在佛堂當中,他怎麽突間看到好遠、好遠的地方,那個市井街巷,人們往來頻繁的地方;他看到跟他有緣的六親眷屬,而且他不但是看到他們,還聽到他們講話的音聲。當然這是很遠的地方,比方說你是在南投打坐,你怎麽看到台北你的親屬在講話,你看得清楚楚。這是你止觀的力量,去逼迫無明妄想,妄想已經快要被你消滅的時候,突然間飛出引導你產生「隔見」。就是說南投跟台北是有很多障礙,中間很多的樹、很多的建築物,但是你突然間完全沒有障礙都能夠見到。但這個不是聖證,這只是妄想被你消滅之前做最後的反彈。如果你能夠不作聖心想,這是善境界,如果作執著攀緣,就受到群邪的干擾。
這一段跟第一科是不太一樣;第一科是神識跑出去,這一科是他神識不動,他能夠照見遠方,眼根看到很多的眷屬,耳朵聽到他的音聲。也就是說他的眼根、他的耳根已經破除了距離的障礙。你看我們色陰距離也是個障礙,但是他已經沒有遠近的障礙。
虛雲老和尚年譜,他就講到這個觀念:虛雲老和尚他在禪堂打坐的時候,他在禪堂看到大寮,那個大寮跟禪堂有一段距離,中間還有很多房子的隔礙,大寮裡面在講什麽話他清清楚楚,今天要煮什麽菜,要怎麽樣,他在禪堂聽得清清楚楚,這就是產生「逼極飛出」的隔見。
【辛十、邪心含魅妄見妄說】
這個「邪心」怎麽說呢?我們在修行過程當中,我們是先從凡夫開始修學,也就是說我們這一念心已經累積了無量無邊的妄想,然後才開始修學,不是從清淨的角度開始修學。所以我們在因地當中,每一個人都有很多的妄念,當然是各式各樣,有些人是貪愛、有些人瞋恚、有些人高慢,各式各樣的妄念。你既然有妄念,就可能會被魑魅鬼神所侵入,這時當你的正念要逼迫這妄念的時候,這時只要你一時的不小心,這些妄念的出現,這個鬼神就有機可乘,他就侵入到你的身體。這時候你就要小心對治,否則你會產生很多的妄見妄說的相貌。
(經文)
(用功內涵)『又以此心研究精極,
(色陰境相)『見善知識形體變移,少選無端種種遷改,
此名邪心含受魑魅,或遭天魔入其心腹,
無端說法通達妙義,非為聖證。』
(對治方法)『不作聖心,魔事銷歇,若作聖解,即受群邪。』
「又以此心」就是這一念心到達這第十科的時候,他正念真如的力量已經是非常的精純,非常的圓滿,即將要破除色陰。突然「見善知識形體變移」,他本來是坐在禪堂當中,突然間!他看到自己的身體開始變化,變成一個大善知識相,或者是佛菩薩相!或者是阿羅漢相,或者是龍王相;總而言之,是一種大威德的善知識相,而且這個變化是「少選無端」,是在很短的時間就產生變化,而且是無緣無故完全沒有任何的徵兆,甚至於自己看到自己變成一個佛像,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這時你心裡就要有所警惕,這是「邪心含受魑魅」;就是你在打坐的時候產生一時的妄念,一個妄念沒有注意到,一時的失念。然後這時候,魑魅鬼神有機可乘,他突然間乘妄念的空隙侵入了,這魑魅是山中的精靈,或者是天魔侵入到我們的身體。在這鬼神跟天魔的加持之下,你能夠無緣無故的通達法義、善說法要;就是你本來也不會講經的,這個道理你本來也不懂的,突然間你就全部懂了,突然間能夠宣說了。這不是你真正的成就聖道,那是一個妄想的侵入,一時的妄想沒有注意,被鬼神、被魔王所侵入。假設你不作聖心,魔事就慢慢的消滅,或者你正念真如,你也可以念佛持咒,祈求佛力加被,這樣你就會把他消滅;假設你產生執著跟他攀緣、跟他互動,就受到群邪的干擾。
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你要有個觀念,佛菩薩不能加持我們善根這一部份,佛菩薩可以幫我們消業障,幫我們「增福報」也可以。佛菩薩可以把他三大阿僧祇劫所修的福報跟我們分享,可不可以?可以!所以我們可以到極樂世界,來享受彌陀所成就的種種的依正莊嚴。但是有一個地方,佛菩薩不能跟我們共同分享的就是善根。你在打坐的時候,突然間能夠演說妙法,你不覺得很奇怪嗎?你根本今生當中沒有栽培這方面的善根,你怎麽有得呢!佛法就是諸法因緣生,你沒有因!怎麽會有果呢!肯定是有外力侵入,你一定要提高警覺,那麽你又產生執著,又產生歡喜,那糟糕了!你跟他感應道交。
海公說這種情況在禪堂是很多很多。對治它最好的方法是什麽?海公說:在禪堂中遇到這種突然間!莫名奇妙講一些很奇怪的話!很簡單,不要打坐,稍做休息,去外面走一走,回來就好了。因為你那個就是逼迫用功,逼迫得太厲害了,你要把它放鬆,放鬆以後它又恢復原狀了。你要繼續用功更糟糕!一個人會著魔都是很精進的,但是不知善巧。真妄交攻的過程當中,出現很多的事情,你只有一個方式,就是只要「不迷、不取、不動。」前面九科都是你內心所現的影像,第十科是有外力的干擾。
【庚三:結過勸示】
佛陀結示:十種色陰魔境所產生的過失,而且勸勉我們好好學習防護不受其害。
(經文)
(魔境因由)『 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色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
這十種禪觀所現的色陰境相,都是在消滅色陰,你在脫離外四大跟內四大,脫離這色塵的干擾,脫離色塵執著的時候,那種「用心交互」。什麽叫交互呢?就是正念跟妄想彼此間的交攻,正念去逼迫妄想,當然妄想也不是省油燈,它也要逼迫你,真妄交攻的時候顯出的影像,這時候你要小心。色陰境相完全是一念妄想變現的,既然是「用心交互」正念去逼迫妄想,妄想也逼迫正念,那表示說「故現斯事」完全是一念的妄想變現出來的。
(迷則成害)『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
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
假設我們向來是產生迷執「迷惑執著」,而不知道自己的功夫的淺深,遇到這種美好的境界,而不能夠辨別知道這一切是妄想所變現。說:不得了!我成就聖道了!這樣就成就大妄語,臨命終的時候,要墮入到無間地獄去。
(勸誡保護)『汝等當依如來滅後,於末法中,宣示斯義,
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護,成無上道。』
我們一定要依止如來真實的教化,在佛陀滅度以後,特別是在末法當中,以種種的方便,把這十種魔境的相狀,告訴末法眾生,使令修止觀的人,不要被天魔鬼神得其方便,要保護修行人的正念,來保護修行人大乘的善根,而成就無上菩提之道。
我們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修習止觀你一定要知道,你一定要知道你的所觀境是什麼,「云何應住?」這個地方很重要!這個「住」你以什麽住?你永遠是以「一念心性」為住,你不管看到什麽境界,佛菩薩跟你說什麽法,你完全是以向內,安住在一念心性,這是非常重要的!你一動、你心一動,外在的因緣就開始動,你生命就開始動。
所以在這個地方,諸位你要注意,對治色陰方法不管是什麽十種色陰魔境,方法就是「不作聖心,名善境界」就是「不迷、不取、不動」。從《愣嚴經》的角度它的道理是說,世間上最強大的力量就是「不動」,你不動你就贏了!你不用去對治它,你只要保持不動。當然你不動你就得「不迷」啦!你要有智慧才能夠保持「不動」的。
那麽你憑什麽不動呢?我們是處在一個動態的世界,色身在動,我們的心也不停在動,生命就像一個水流。佛陀說:這個水流就表示什麽?我們是活在動態。但是誰能夠保持不動?這個人不得了!這個人是「正念真如」才能夠不動!「不迷、不取、不動」。你不動的時候魔王就沒辦法,因為他沒辦法去跟真如抗拒。所以魔王要的就是你動,他想辦法讓你動,他才有辦法趁隙而入,你不動他怎麽辦呢?!
這地方我們要很清楚,你不一定要刻意的去對治它,但是要保持不動,它就自消滅掉;當然你要保持不動,你要保持覺照,經常保持覺照。當然你也可以『持咒、大悲咒、念佛』,做一些保護的功夫也是可以的,求佛力加被,都是以「不迷、不取、不動」為正行。
願以此功德 迴向法界眾 消除宿現業 增長諸佛慧
圓成勝善根 所有刀兵劫 病苦饑饉等 悉皆盡滅除
讀誦受持人 輾轉流通者 現眷咸安樂 先亡獲超昇
風雨常調順 人民悉康寧 法界諸含識 同證無上道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生 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