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ilable Platforms
首楞嚴經修學法要19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6。安立道場,顯三學以戒為本,四種清淨明誨:婬戒。經文:
為末世示道場方法︰陳請。經文:
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跡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讚許。經文:
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問 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沉溺。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唯然奉教。
明根本戒法︰總顯三學以戒為本。經文: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毘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別示四重以彰無漏:牒徵。經文: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
詳示︰婬戒。經文: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丁二、事修。
我們這一科,主要是講到本經的「修行篇」。當我們從一個「理論」的學習,慢慢的提升到一個「修行」的時候,必須掌握兩個重點:
第一、這一部經它所對治的是什麼?
每一部經典,都是在破除我們身心的障礙,但是它的重點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實際在修行的時候,一定要知道你的「所觀境」,你所要破除的障礙是什麼?
第二、你能對治的法門是什麼?你用什麼方式來破除這個障礙?
本經所對治的,主要的就是我們心中的一個『顛倒想』─「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
什麼叫『顛倒想』呢?我們簡單的說明:
就是:我們那個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觸的時候,第一個、產生「感受」。如果是善業起現行,我們產生快樂的感受;如果是罪業起現行,我們產生痛苦的感受。但是這感受,沒有什麼對錯的,只是個人的福報差別而已!「感受」再下一個階段,就變成「想像」,就是從這個感受,它就產生很多的相狀出來──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然後在這個相狀裡面開始「分別」,到這裡也沒有太大的錯誤。問題是:當我們在「想像」的時候,會啟動我們「無明的煩惱」,就是「攀緣心」。
所以:當「攀緣心」跟「想像」結合的時候,問題就很複雜了;因為它會把這個「想像」,對於我們所想像的相狀,產生堅固的「執取」,就是「心有所住」。這個相狀本來是變化的,那怎麼會跑到我心中以後,變成是揮之不去呢?那就是開始起「攀緣心」了。當「攀緣心」跟「想像」結合的時候,就變成一種「顛倒想」。
我們可以說:整個生命的痛苦,乃至於我們內心當中無量無邊的煩惱跟罪業,都從這個地方開始。經典常常形容我們「凡夫」,是一個『罪惡生死凡夫』。為什麼?就是我們的心中,有很多的顛倒想。整個問題點不在外境,就是我們心中有很多的「執取」。所以古德一看到你起煩惱,他就知道「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心中一定有一個相狀,否則你不可能起煩惱的,好端端的幹嘛起煩惱呢?你就是心中有一個相狀,你通不過去,你就執著那個相狀,然後在那個地方攀緣、分別,弄到最後自己障礙自己──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我們都是自己障礙自己的,全世界沒有一個人可以障礙你,你自己創造一個相狀,然後在那個地方堅固的「執取」…起很多煩惱、造很多業…然後虛妄的,把你的來生創造出來。
《楞嚴經》的『首楞嚴王三昧』,它的根本思想,就是把那個「顛倒想」拔掉。應該怎麼辦呢?當然佛陀是有方法的,佛陀有方便力。本經當中佛陀開出兩個方法,來消滅我們的顛倒想──第一個是理觀,第二個事修。「理觀」是一個正行,它的主要重點是「理觀」,「事修」是一個助行。
理觀的根本思想──就是:「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其實這一句話,主要在『迴光返照』。身為一個「顛倒想」…我們心中的顛倒想,它就是善於偽裝、善於欺騙我們,所以「顛倒想」它最怕的就是「迴光返照」這四個字,你問它:「你從什麼地方來?」把我弄得心有千千結,到底這樣的「顛倒想」是從什麼地方來?你一迴光返照,答案就出來了--——「覓之了不可得!」就是我們過去的業力,它是從「空性」中來,就是本來沒有的,本來無一物,只就是因緣的和合,虛妄有生,產生一個假相,然後我們就把它當真,然後就把它抓住,就不肯放,然後就在心中產生很多、很多的分別,根本沒有實體。所以這個顛倒想一「迴光返照」以後,你就知道,原來是「覓之了不可得」。
所以:當我們在修《楞嚴經》遇到事情,你要有一個心理準備─不能反應太快了!《楞嚴經》在修『首楞嚴三昧』,遇到事情不是「馬上」處理事情,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處理問題方式。遇到事情─是先調整心態,是「把心帶回家,你不要住上去!」我們遇到事情的第一件事情,是把心帶回家,跟那個相狀脫離。所以《楞嚴經》在處理人生的問題、處理你現實的問題,第一件事情就告訴你:你本來沒有這個事情,它只就是一個因緣和合的假相而已,你必須利用這個假相來歷練─「歷事練心」。這生命不是讓你來受用的,從《楞嚴經》的角度--生命是讓我們歷練的。所以當你的心跟外境的假相脫離以後,你是以更超然的角度來面對人生了。
我們現在很多佛弟子在修行,他不重視理觀,完全就是念佛、持咒、拜佛事修。那麼這樣子會有什麼問題呢?古德說,一個人不修理觀,修道多辛苦啊!為什麼呢?因為你面對的是你一個阿賴耶識啊,那還得了。你等於是用你短短幾十年的功力,要跟你無量劫留下來的煩惱習氣抗拒;阿賴耶識不是簡單的東西,「陀那微細識,習氣如暴流」。你看佛陀在形容阿賴耶識…多可怕的啊!你不修理觀,你用你短短的念佛、持戒的事修,我跟你拼了,你不是它的對手。所以很多人修到最後他放棄了,他根本沒辦法去面對人生的障礙,他就是不想學佛,這就是你只有事修,而沒有理觀。
一個人不修理觀──你在整個生命當中,你永遠處在「被動」!因為你不知道明天發生什麼事,你不知道這個「阿賴耶識」明天要變現什麼東西出來,你根本不知道的。經典上說的:「萬般皆是業,半點不由人」,就是在形容這個不修理觀的人,你就完全被業力主導;業力要你痛苦,你就得痛苦;業力要你快樂,你只好快樂。所以一個人不修理觀,你完全活在過去,你非常被動的。
當你「正念真如」的時候──你生命就轉被動為「主動」,你跟因緣脫離。一個人跟因緣的假相脫離以後,人生對他來說,是─順、逆皆方便;「順境」有它的好處,給我們鼓勵,「逆境」給我們動力。世間上沒有好壞,就是你人生的過程,讓你積集資糧、懺悔業障的一個歷練的對象。但是有一個條件─你要把生命化被動為主動,你一定要正念真如,你一定要跟眼前的相狀脫離,否則你做不到。
所以,當你修《楞嚴經》以後,最大的好處是什麼呢?簡單的講:就是你生命本來是被動的,就轉被動為主動,是這個意思。
當你慢慢、慢慢的…跟眼前的相狀脫離之後,這個就是「理觀」─「從假入空」。這個在前面二十五圓通,我們提出了七大的圓通,都是「攝相歸理─從假入空─把心帶回家。」那麼到事修的時候又相反了,就開始「從空出假」,開始又面對事相因緣對治了。「理觀」─是從相狀裡面出來;「事修」─又回到因緣假相,然後來處理問題、面對問題、化解問題。
總之,《楞嚴經》它的思考模式是兩個:第一個、先離開你眼前的相狀;第二個、又回到眼前的相狀,來面對它、化解它。這兩個思考:第一個是「從假入空」,第二個「從空出假」。現在我們開始要利用人生的假相,來「滅惡生善」。
丁二、事修(分三:戊一、陳請。戊二、讚許。戊三、宣說)
「事修」─在這個事相的修行,本經講到兩個重點:第一個是「持戒」;第二個是「誦咒」。這都是有相狀的。
戊一、陳請。(我們看阿難尊者對佛陀的陳述,他的心情跟請法:)
(禮讚啟請)『阿難整衣服,於大眾中合掌頂禮,心迹圓明,悲欣交集,
欲益未來諸眾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
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
(引敘佛言)『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
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
(願同菩薩)『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
(正請道場)『世尊!此諸眾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欲攝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
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這地方有四個小段,先看第一段─阿難尊者的陳述他的心情,以及他對法門的啟請:
阿難尊者聽完二十五圓通之後,他就在大眾當中,起立合掌頂禮。這以下表示他內在的心境,他用八個字,來表達他聽完二十五圓通的心境,說是:『心迹圓明,悲欣交集。』這八個字,道盡了阿難尊者的心情。
『心迹圓明』─『心』指的是他整個修學的目標,就是「不生滅心」—正念真如─把心帶回家。什麼是『家』呢?不是在外面,是在內心深處的一念的清淨心。這個『心』指的是「清淨心」,我們的家。『迹』就是回家的方法,他整個「迴光返照」的一個方法,就是回家的道路,叫做『迹』。那麼:不管是目標,不管是過程,阿難尊者可以說是了了分明,沒有任何疑惑,所以叫做『心迹圓明』,可以說他對整個修學的理論方法,完全清楚了,所以他感到─『悲欣交集』啊!
為什麼悲傷呢?「悲昔日之未聞」。說,為什麼我過去就沒有聽到這樣的一個真理,白白的受生死,白白的隨煩惱而轉呢?這是『悲』。第二個『欣』─他欣今日之開悟,現在聽到這樣的法門,雖然身心世界還有很多障礙,但是對未來卻充滿了光明,所以可以說是『悲欣交集』。
這裡,可以看得出來,阿難尊者整個修學,應該沒什麼障礙,但是他為什麼要請法呢?他講出他的理由─說:阿難尊者為了要利益未來末法的眾生,所以他必須求佛。他說:「大悲世尊啊,我身為一個正法時代的佛弟子,對於整個成佛之道、整個修學的目標,乃至整個過程的理觀,是完全清楚沒有疑惑了,但是末法眾生是有問題的。
這一段,蕅益大師註解上說:正法、像法時代,要消滅「顛倒想」只要「理觀」就夠了。所以這個「事修」是針對誰呢?就是針對我們這些末法業障凡夫;我們的煩惱特別重,外在環境的刺激也特別深,所以就必須除了理觀之外,還要有一些事相的輔助,來破除障礙。這個法門它是有針對末法時代而請法;換句話說,當機眾沒問題,但是為了以後的眾生,阿難尊者慈悲來請法。他為什麼要請法呢?這以下說明:我為什麼要為末世眾生請法呢?因為我經常聽聞如來的開示說─『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說是「度化眾生」有兩種心態:第一個,菩薩因地的發心,菩薩自己還沒有度脫圓滿,但是他就先發心度化眾生,這個是「菩薩發心」。第二個,是你自己覺悟圓滿了,然後再來度化眾生,這個「如來應世」。
所以,菩薩度化眾生有兩種,一種是「悲增上」,一種是「智增上」;「悲增上」的人,是屬於「菩薩發心」,自己還沒有成就,但是他願意跟大家一起成長,這是「菩薩發心」。第二種人是屬於「如來應世」,他必須自己先走過去,自己先解脫了,他才會去幫助別人。那麼,阿難尊者到底是屬於哪一種呢?他說他自己是『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眾生!』從這一句話可以看得出來,阿難尊者是屬於「悲增上」。說:我雖然現在還活在顛倒想,但是我已經知道整個出離顛倒想的方法,(他還沒有完全得度,因為這時候他是圓教初信,只就是斷了三界的見惑,無量無邊的思惑煩惱都沒有消滅的),但是他就有一種願望,要度化末法時代一切眾生,這可以看得出來是悲增上。
為什麼就一定要針對「末法眾生」呢?阿難尊者舉出他的道理說:『世尊啊!此諸眾生』;這個『此』指的是末法眾生。末法眾生有兩個障礙,這地方提出其中一種─『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我們的修學:如果我們是生長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當你聽到法門,你很快的就把這個藥吃下去,你的病就好。但是到了「末法時代」,佛陀開出藥方以後,就沒有那麼簡單了,不是吃藥就可以好了,沒那麼簡單。為什麼呢?
第一、魔強法弱:因為你面對的是一個外在「色聲香味觸法」特別染污的力量;這個『魔』不是說魔王,這個『魔』是誘惑的力量特別強,而你能夠聽聞正法的時間特別短,你一天二十四小時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放逸;大部分的時間,都受到整個眾生的共業─「六塵」的牽引;只有偶爾極少數的時間來吃藥—聽聞佛法。所以說,在你生命當中,聽法的時間少,那麼受到誘惑干擾的時間多,就產生一種善根的退化。即便你過去善根深厚,但是你也是受到環境的干擾,因為你離不開眾生的共業,不可能說,我到一個荒島去住。不可能!所以你面對的是一個魔強法弱的時代。
第二、去佛久遠:即便你有心要修學佛法,但是你也很難遇到一個正知正見的善知識,因為邪師說法,就像恆河沙這麼多。
在這種障礙情況之下──你那個明了的心,有善根、也有煩惱,到了末法時代,想要收攝其心,成就大乘的三昧,你就必須要有一個保護的措施了,不是只有佛陀開藥就好,你心中要有一個『道場』。
這個『道場』做什麼呢?有兩個目的:
第一、「遠諸魔事」:這裡有「內在的魔事」跟「外在的魔事」,遠離內、外的魔事。第二、使令我們「菩提心」能夠堅固而不退轉。
我們這一念心─到了末法時代,佛陀已經不在了,很多善知識也不在了,法的力量也薄弱了,佛、法、僧三寶都薄弱了。但是我們可以有善根啊!我們想要進步啊!想要增上啊!那怎麼辦呢?你除了「理觀」以外,你心中必須有一個『道場』。
『道場』是什麼意思呢?什麼叫『場』呢?古時候農村社會,這個稻米收割以後,收割以後不能馬上去殼,因為它潮濕的,你必須把它放在一個『場』,一個很空曠的場地,把它曬乾、過濾,然後才能夠去殼轉成「稻米」。那麼我們修行也是一樣,佛陀把法門開出來了、這個法藥開出來了,我們要吃藥的過程當中,必須有個道場。
什麼是『道場』呢?就是「持戒」跟「誦咒」這兩個。持戒─是破除我們內在的障礙,破除我們無始的煩惱障;誦咒─是破除外障、就是鬼神障。這兩個障礙。就是透過「持戒」跟「誦咒」,來遠諸魔事,來成就菩提心的不退轉,是這個意思。「為什麼要修事修?」這個地方阿難尊者把這個理由說出來。
戊二、讚許。(這是佛陀對阿難尊者的表白的讚許)
(讚許)『爾時世尊,於大眾中稱讚阿難:
善哉!善哉!如汝所問安立道場,救護眾生末劫沉溺,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阿難大眾,唯然奉教。』
前面四段,阿難尊者陳述他自己的修學心得,也為末法時代請法,佛陀對於這樣的一個態度是怎麼樣的心態呢?佛陀說:『善哉!善哉!』讚歎阿難尊者這樣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因為正如你所問的『安立道場』,以這樣的一個持戒的功德力,跟持咒的一個功德力,這兩種力量來救護末劫沉淪的眾生,是有它的必要性。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佛陀就正式宣說─末法時代,當我們修理觀的時候,第一個、產生魔障,你無始劫的冤親債主不會同意的,這個是「魔障」。第二個、你心中產生理觀,你開始迴光返照,你就刺激你心中生出的煩惱,「真妄交攻」啊,你的煩惱也會障礙你。所以面臨這內、外的魔障,應該怎麼辦呢?佛陀就講到「破障的方法」:
戊三、宣說(分二:己一、明根本戒法。己二、明誦咒治習。)
這「根本戒法」是在對治內障,「誦咒」是對治外障。
己一、明根本戒法(分二:庚一、總顯三學以戒為本。庚二、別示四重以彰無漏。)
庚一、總顯三學以戒為本。
佛陀先彰顯在三無漏學當中,以「持戒」做根本,沒有持戒就談不上「定慧」,它有它的根本。
(引律標宗)『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
(三學次第)『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
佛陀在講「持戒」之前,先把「持戒」跟「止觀」的關係,「戒定慧」的相互關係,做一個說明,因為佛陀是先講「止觀」再講「持戒」。為什麼要講「持戒」呢?佛陀把理由說出來:「你應該經常聽聞──我經常宣說這毗奈耶(毗奈耶翻成「律」,「調伏」的意思。)那麼以這個「律法」來調伏我們的內心,這就是整個大乘的「三決定義」。
什麼叫『決定』呢?就是一個「不變的法則」。佛陀的出世,面對很多差別的眾生,祂開出的方便會有所不同,但是原則是不能變的,就是「戒、定、慧」,這是一個三世諸佛共同的法則,是決定不可改變的。
這樣的法則是什麼呢?
就是『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首先以『攝心為戒』,這個地方是重點──小乘的戒法是「收攝身口」;大乘佛法是直接「攝心」。因為把這個「戒」攝住了,你才有可能會引生「禪定」,有禪定才開發「智慧」。這個就是成就無漏功德的三種的法門,依以此戒定慧而成就無漏的功德。
海公師父在解釋這個「攝心為戒」的時候,他有這樣的一個說明,他說:當我們在研究四種的戒法,以下《楞嚴經》的「四種清淨明誨」,你一定要跟「聲聞戒」揀別出來。他老人家說:「聲聞戒」是以事相為本─它偏重「身、口」二業的修學;因為聲聞戒的重點在「出離」,而且更重要的一點─它是令「正法久住」。一個出家眾的身口二業,必須讓居士產生恭敬心,所以它是一個事相戒。「大乘佛法」的戒法不同─它是一個「心地戒」,他先有心中的「止觀」,然後才付諸「行動」的。
我們可以這樣講:
聲聞戒的修持─「戒、定、慧」是由「外」而內,他先收攝身口,然後慢慢慢慢再收攝內心。聲聞戒持戒的重點是從外面持進來的,先調伏身口然後再調伏內心。
菩薩戒法的修持──你一定要安住「菩薩種性」,你才有資格受菩薩戒。什麼叫「菩薩種性」呢?菩提心,空正見!「空正見」就是前面說的「正念真如」。所以菩薩戒是由「內」而外,它是先有理觀的正行,然後再帶動這個菩薩的戒法,這叫『攝心為戒』,是這樣解釋的,它直接收攝內心。它是先從「本來無一物」的理觀當中,然後再來對治「如夢如幻的煩惱」,是這種態度的。你要懂得「攝心為戒」這四個字,後面的戒法,你就懂得它跟聲聞戒差別在哪裡。
庚二、別示四重以彰無漏(分二:辛一、牒徵。辛二、詳示。)
正式說明『殺盜婬妄』四重戒,來彰顯『無漏戒法』的修學內涵。
辛一、牒徵。
(經文)「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
前面講到『攝心為戒』,什麼叫『攝心為戒』呢?這個戒法的內涵,到底跟聲聞戒有什麼差別呢?提出這個問題。佛陀等於是「自問自答」,先一個徵問,再詳細的回答:
辛二、詳示(分四:壬一、婬戒。壬二、殺戒。
壬三、盜戒。壬四、大妄語戒。)
壬一、婬戒。(首先看「婬戒」,經文比較長,我們分成三小段來說明)
(持戒功德)『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婬,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犯戒過失)『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婬,必落魔道,
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這裡,就正式把『攝心為戒』的道理講出來──我們看第一段,先把持戒的功德相,它的標準標出來。說:假設在凡夫世界的六道眾生當中,你能夠做到『其心不婬』,則『不隨其三界生死的相續。』
婬戒的重點是在『其心不婬』──
什麼叫『其心不婬』呢?它的意思:不是說你在佛堂拜佛,在那個地方靜坐持咒,然後你都沒有起煩惱,不是這個意思。你這樣叫『緣缺不生』,不是其心不婬。應該是說:當你這個明了的心,受到外境刺激的時候,生起了婬欲的念頭,而你能夠產生一個對治的力量,那個對治的力量被你栽培起來,你產生一種抗拒的力量,甚至於是一個「調伏」的力量,這個就是『其心不婬』。
這個地方,也並不是說你完全沒有「婬欲心」,完全沒婬欲心,你就是聖人,那制這個戒對你就沒有幫助,這個地方是針對末法「凡夫眾生」來制的。就是說:你有煩惱,但是你開始抗拒煩惱、調伏煩惱,「走上了菩提的正道」,這個叫做『其心不婬』。
後面的經文就在發明這個思想,讀完後文你就知道什麼叫『其心不婬』。這裡,先講出一個正面的功德,以下再講到反面的過失: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婬心不除,塵不可出』說:你修大乘的真如三昧,你的目標是要出離三界,但是假設一個人,他對「婬欲的心」不加以對治,不加以「對治」就等於「放縱」;就兩種情況─你不是加以對治,就是放縱,那麼三界的生死是不可能出離的。這個人,對於婬欲的念頭,一再的放縱,他可不是一般人,他是「修行人」,所以他就會有什麼功德力呢?『多智』他有很多、多聞的智慧。(這個地方應該只有「聞慧」,沒有「思慧」)。
第二個他有少分的『禪定』,這裡指的是欲界定…九心住;因為初禪不可能有婬欲的煩惱。「欲界定」就是少分的禪定。這個人他應該有福德力─有多聞的智慧、有少分的禪定,但是他內心當中─不斷婬,對於婬欲的煩惱,採取放縱的態度。這樣…他婬欲的煩惱,經過他的智慧、禪定兩種資糧的加持,結果是『必落魔道』。
『魔道』的根本,就是以「婬欲心」為根本,它的淺深分出三品:
(一)、上品魔王─魔王有三個特色,第一個婬欲熾盛,他的婬欲心特別重。第二個福報廣大,這個人在人世間做了很多慈善事業,福報很大。第三個心靈特別的靈巧,他有一些小聰明的,這種人就做魔王。(二)、中品的魔民─這個是男眾的魔民,魔王的眷屬。(三)、下品的─變成一個女眾的魔女。
不管是魔王、魔民、魔女,他們都有很多、很多的徒眾,就是有很多的魔子、魔孫;那麼他們內心,是『各各自謂成無上道』。問題出在這個地方──各各謂自己「已經成就無上道」。這個人為什麼墮入魔道呢?不是說他今天犯了婬欲的煩惱,就墮入魔道,不是這個意思。這個人他是「破見」—是「邪知邪見」─他自己認為:放縱婬欲可以成就無上道。
我們解釋一下:在「大乘佛法」的因緣觀裡面,「破戒」你還有救。你煩惱很重,抗拒不了你的煩惱、抗拒不了外在的誘惑,你犯了罪,但是你起增上慚愧,你這個人還有希望,因為你的菩提種性沒有失掉。這些人為什麼修到最後,他不是成就佛道,是成就魔道呢?「破見」——邪知邪見!以婬欲的煩惱做功德想。他想說:欸…婬欲並不障道啊!甚至於是對修道有幫助的。
所以《楞嚴經》說:他是因地發心就錯了,他是以「婬欲」為本,所以後文佛陀比喻說:你用沙想做飯,你煮不出飯來的。問題點在「破見」——邪知邪見。他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他自己還是生死凡夫,那麼放縱自己的欲望,雖然修福修慧,而自認為成就無上道了。這樣以婬欲為根本,最後的結果就是落入魔道;你用沙去煮東西,最後當然只有一個結果,就是熱沙。
(預記末法)『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
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諸佛教誨)『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婬,是名如來先佛世尊,
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這段文是佛陀對末法時代的預言,佛陀在正法時代就預言末法時代會出現什麼情況…說:在末法時代,這些魔子魔孫,就開始流行熾盛於世間了!為什麼魔子魔孫在正法、像法不出來?因為他出來沒有用啊,那個時候的善知識威德力強;在正法、像法時代,那些住持正法的善知識都是大威德力的,到末法時代,那些大威德善知識都走掉了,糟糕了!眾生煩惱也特別重,善根也薄弱了,這時候魔子魔孫就有機可乘,開始出來活動啦!
這些魔子魔孫是怎麼出來活動呢?第一個、講到他自己的自受用。是怎麼樣呢?『廣行貪婬為善知識』─他以身口意的婬欲,來當作一個修道的助行,他認為這個就是善知識,這對我有幫助的,邪知邪見的─以婬欲當功德想。那麼,還不只這樣子,他還去影響別人,『令諸眾生落愛見坑』─他還把這個思想,透過文字、透過語言來傳達,他說:行婬欲,不但不障礙聖道,還對你修學聖道是有幫助的,把眾生拖入了愛欲的火坑,而失掉了菩提的善根。這個人本來是有善根的,因為跟錯了善知識,結果呢,他過去的善根就隱沒了,取而代之就不是善根了,是魔道邪惡的根生起了。
「末法時代」修學最嚴重的問題─你根本不知道哪一個是「善知識!」
「末法時代」是什麼樣呢?各說各話─也不知道誰講的是對的,就是邪惡不分了。而且更多的是,魔的力量特別大,你看邪知邪見的人,道場蓋得特別大、福報特別大,反而正知正見的人福報變少了,這個當然是不吉祥,這跟這正法、像法是完全相反。在正法時代,正知正見的善知識都是大威德的,到了末法時代顛倒了,邪知邪見的人福報大,正知正見的人沒福報了,所以問題就很嚴重了。
所以佛陀教誡我們說─到了末法時代,一定要教誡這個世人,修學「正念真如」的時候,要先斷婬心,一定要慢慢、慢慢的調伏心中的愛欲煩惱,這是先佛世尊,第一個決定清淨的明誨。這『決定』,就是不可改變的,過去諸佛如此,現在諸佛如此,未來諸佛如此,這是成就清淨功德的一個很明確的教誨。也就是:「斷除婬欲心」是修道的一個重要根本,這件事情是沒得商量的,是明確沒有一點含糊籠統的教誨、非常明確的。
我們看附表十……對治心中愛取煩惱:
(觀身不淨)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
│
│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 │
├┄┄┼…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
│ │
│ └…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
│
└…………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蕅益大師───
關於「調伏愛欲的煩惱」我們做一個說明。愛欲的煩惱、貪愛的煩惱有兩種:
第一個、貪愛自身,貪愛自身叫「身見」。
第二個、貪愛他人的色身,就變「婬欲」。
總而言之,都是從「色身」引起的,就是我們對色身產生顛倒,我們認為它是清淨美妙的,就產生貪愛。所以佛陀在對治方面,告訴我們「觀身不淨」。
看蕅益大師的頌文:
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
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
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蕅益大師在發明我們色身的不淨,從三段來說明,先看:第一段、總標色身的緣起──
我們色身是怎麼來的呢?
這個地方講到「內因、外緣」:『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首先我們之所以來三界投胎,主要的「親因緣」,就「內因力」,就是『恩愛迷情』。『恩愛』它的本質就是『迷情』,『迷情』就是『恩愛』,只因為粗、細的不同,比較粗顯的叫『恩愛』,比較微細的叫『迷情』。
這個『恩愛迷情』不是指我們平常的恩愛迷情,是說:我們一個人到「臨命終」的時候,從一個「明了心」到「昏昧心」到「悶絕」,進入「悶絕」這個人就死掉了;死掉之後,下一剎那變「中陰身」。這個「中陰身」他離開了身體以後,他看到是一片黑暗,但是由於他過去的業力,他會在黑暗當中的某一個處所,看到一道的光明,在光明當中,會看到某一個男女,在做交媾的行為;這時候,他就動了一念的恩愛迷情;假設他是要做一個「男眾」,他對這個女眾…對母親生恩愛迷情;假設他是投胎變成一個「女眾」,他就對父親動恩愛迷情。「仁者心動」嘛,仁者心動之後,就開始觸動了生死的業力,就來投胎了。
投胎之後,一個生命體的結合,當然不能只有「心法」,它肯定要有一個「色法」來做依止,生命體要有「色、心」的和合。前面講「心法」,這以下講「色法」:『四大緣生』─它是攬四大為因緣才能夠受生。這個「四大」指的是什麼呢?就是「父精母血」,他動了恩愛迷情之後,他的心,就投入到父精母血的色法當中,「色、心和合」,就把他的色身,虛妄的創造出來了。
這個在經典說是「種子不淨」,我們的色身怎麼洗,都洗不乾淨呢?因為他一開始就不乾淨,他整個色身的生起,就是一念染污的心,『恩愛迷情』跟染污的色法─『父精母血』的結合,這本質就是不淨。這是一個總說,以下三段的別示:
一、外表相狀的不淨─『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身體當中─『父精母血』的結合、跟『恩愛迷情』結合之後,他吸收很多的養分,滋養之後,身體慢慢的長大,然後身體裡面就有很多的膿血屎尿不淨物,在身體當中互相的參雜,『交潤』就是參雜。而且,他不是在身體裡面哦,怎麼樣呢?『臭穢常無盡』─九孔流出不淨:兩個眼睛、兩個鼻子、兩個耳朵、一個嘴巴、大便處、小便處,九孔經常流出不淨物。所以我們為什麼要經常洗身,就是這樣子,因為它會不斷的排出不乾淨的東西。這是「外相」,外表的不淨。
二、內相的不淨─『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
這是往身體裡面看──即便我們用衣服來裝飾它,用很多的保養品來愛惜、保護它,但是其實我們的色身,只就是一個『畫囊盛糞』。所以我們的色身,其實一層皮好看而已,就那一層皮,畫上了眼睛、鼻子、嘴巴,但是裡面呢,卻是充滿了種種的不淨物。所以古人說:就像一個花瓶外面很好看,這個花瓶裡面裝了很多膿血屎尿,是這個意思─『畫囊盛糞』。
這個『畫囊盛糞』是這樣子:就是說我們之所以愛一個人的色身啊,除了「煩惱」以外,這還有「業力」的問題。所以懺公師父常說一個譬喻:你看豬看到豬,牠就覺得這個豬長得很豐滿;這個蛇看到蛇,就覺得這個蛇,長得很有曲線美。它是有他的「業力」的,你跟他有業力的話,他怎麼看你,就怎麼好看,這是因為有這個業。
所以,我們想要從「顛倒」當中覺悟過來,說:欸!其實它只就是這一層皮,你把這皮剝開了,把這一層皮打開來看,裡面全是『膿血交相潤』,從裡到外,沒有一個乾淨的東西。這是在講生前,我們生命還在的時候,一種內外的不淨。
三、死後的不淨─『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
這個色身之所以能夠相續,因為有內心的住持,等到死亡到來,你的神識離開了,這個色身就開始…顏色從紅潤變成蒼白、變成青黑,然後慢慢、慢慢的膨脹,啵!破掉,流出很多的膿血,然後生出很多的蟲,吃他的肉,最後變成白骨,最後連白骨也消失掉。所以一旦『神離』,當神識離開的時候啊,這個色身誰敢去靠近呢?
蕅益大師最後的結勸是─『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我們一個修行人,不要把一個將爛而暫時還沒有爛的骷髏,把它當作真啊!這個色身只是「借假修真」,你不要花太多精神、體力去經營這個色身,因為它總有一天是腐爛的…總有一天,不管你怎麼弄,它會往「老、病、死」,往這個白骨的方向走,是不可改變的!所以『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我們前面在修學「理觀」的時候,我們是「無有少法可得」。
因為:你在正念真如的時候,是離開色身的相狀,心中「離一切相」,對不對?但是你從對治止觀又回到色身,開始又安立一個相狀,安立一個不淨的相,用不淨的相,來對治我們認為是清淨的相。所以「對治止觀」它是有相狀的─以「不淨觀」來對治「淨」顛倒,以「無常觀」來對治「常」顛倒,它是有相狀的,又開始產生一個相狀,只是怎麼樣?一個逆向操作的相狀。就是說:過去我們心中,住在我們色身的相狀、或者住在你喜歡人的色身相狀,開始分別他是很乾淨的、很美妙的、很可愛的,這個相狀有很多的分別;那麼現在佛陀告訴你,佛陀讓你吃一道藥進去,這個藥,你吃進去之後──欸…他的心中,又產生一個逆向思考,不對!這個是不乾淨的、是腐臭的,是一個未爛的骷髏。
修「理觀」的時候─是離一切「名言分別」的。修「假觀」的時候─你又帶動了名言,用一種「清淨的名言」,來對治你「顛倒的名言」。
你開始起名言─但是以「如夢如幻的名言」,來對治那個「如夢如幻的顛倒」,所以這個時候你又產生一個相狀。在這個偈頌裡面念一念:『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你心中就出現相狀了,那個不淨相出來了。所以說:「對治止觀」是以「名言」對治「名言」,以「清淨的名言」對治「染污、顛倒的名言」,在「事修」是這樣子的。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